《北京的春节》教后反思(通用14篇)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上课前,我先出示一副对联“锣鼓喧天辞岁旧,爆竹声中迎新春”,请学生回忆寒假里刚过过的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的场面,并让几位学生为大家描述过节的情景。对学生来说,春节刚过去不久,气氛犹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我利用课件让学生读读北京小孩过春节的童谣,让他们饶有兴致地谈谈自己对童谣的理解,再揭示课题,和他们一起走进作家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我觉得教师必须以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通过自身的言语激励、诵读歌谣等形式,使他们自始至终保持对课文的情趣。我正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一课的,我的情绪也极大地感染了我的学生,大家学得也很投入。
二、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我认为一节好课就应该对课文重点语段进行朗读与感悟,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反复的想,再进行反复说的训练。在重点语段的处理上,我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反复地想象来展开。比如教“除夕”这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读这段,然后说说看到了哪些画面,体会老舍一句一景的写作方法,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体会这热闹是“家家”、“人人”、“处处”、“时时”的热闹。因为多数学生都生活在农村,还有一些同学是留守儿童,父母难得回家一趟,只有过年或过节时才会与他们团聚。所以他们对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的印象较为深刻,交流时就不会出现“冷场”了。
课堂上,我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春节的氛围,在说中融入过年的情景,让他们在扎扎实实的读和说的训练中感受北京春节的喜庆、热闹和欢乐。我还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在朗读中细细体会老舍那“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
三、详略得当,学习表达方法
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十五这四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几个重点时段来品读,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那份表格,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而且这一课的板书,我都是让学生说,请学生自己上去写,让他们感受到黑板不再是老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感受到黑板上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天地,感受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
课文学完后,我还让学生说说“我们农村的春节是怎样的?它与北京城市的春节有什么不同?”一石激起千尺浪,孩子们畅所欲言:“过年前,我妈妈忙着做豆腐、炸油豆腐、做馒头和米馃。因为上坟时,我们要用这些食物去拜祭祖先的,让他们过年时也能‘吃饱’”;“除夕那天,我会帮爸爸一起贴对联,之后再和他一起上坟去拜祭祖宗,初一那天我们还要上坟挂红纸,保佑全家人的日子红红火火”;“初一一大早,爸爸早早起床开门放烟花,表示开门大吉;大约到八九点钟,我们起床后早饭要先吃糖水蛋,象征着家人生活的甜蜜,随后再吃妈妈煮的长寿面,它代表着每个人都要健康长寿”……正是因为他们有了这样的生活体验,所以说起来才会滔滔不绝。
师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 题目是《端午的鸭蛋》, 文章是否一开始就写端午的鸭蛋呢? (生答不是。)
师问:那么课文在哪一节才真正写端午的鸭蛋呢? (生答第四节。)
师问:在此之前写了哪些内容? (一生概括。)
师归纳并展示出相关课件。
师问: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情有独钟呢?
第一步:请三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分别朗读第4、第5、第6段, 其余同学认真听读感受。 (生分别读后师评价。)
师问:这部分写到家乡端午节的习俗是什么?
生:小孩兴挂“鸭蛋络子”。
师问: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家乡端午节鸭蛋的习俗呢?
生同桌交流, 师生互动并展示课件:挑鸭蛋、吃鸭蛋、玩鸭蛋。
师:想想我们学过的文章中有没有类似的乐趣?
生:《社戏》中孩子偷豆、吃豆的情节, 文后说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与此类似。
师点评:说得非常好。小小的鸭蛋, 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生活乐趣。
第二步:课文又为什么在前面铺写家乡鸭蛋的名声和特色呢?抓住关键词句品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合作探究第2、第3自然段。学生抓住“出了名”“曾经沧海难为水”“尤为别处所不及”等体会。)
师归纳整合:充满自豪, 热爱家乡的特产——对家乡的热爱怀念 (板书) 。
师引导:端木蕻良在《土地的誓言》中借哪些特产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生:黑土地上的白桦林、红高粱等。
师小结:很好。本文作者却透过小小的咸鸭蛋, 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平淡无奇中发现情趣, 小小的咸鸭蛋里传达出浓浓的乡情, 这正是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的原因。
师边说边展示课件:小小的鸭蛋→浓浓的乡情。
首先从整体上看, 这节课设计思路很清晰。按照文章的内容顺序, 先从标题入手提问, 接着转入文章铺垫的内容上, 进而落脚到对文章的重点——端午的鸭蛋的研读分析上, 衔接自然明晰。再看师生双边活动。教师整节课一直在提问、引导、点拨、评价,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单是朗读, 就有默读、品读、朗读程度好的竞读等, 读思议结合, 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再者, 老师恰当引导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体验或回顾学过的内容与本文比较阅读。学生和老师、作者、文本产生了情感共鸣。
所以这节课在整体构思、师生活动和旁征博引上, 体现了新课改“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精神, 但从学生角度反思这节课, 仍需要改进。
首先, 思路要创新。开始既然由文章的题目切入, 那么就让学生直奔主题, 寻找文章哪一节是真正写端午的鸭蛋的内容, 然后对这部分内容展开研读, 让学生尽情品味, 最后再回到前面看似与鸭蛋无关的内容上, 来把握作者的散文风格, 不必非按文章的顺序来理解文章的构思美。其次, 合作探究环节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要求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在本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若是难点问题, 还要分组交流讨论。最后, 整堂课几乎全是老师点评, 缺乏学生的点评。新课改要求学生在欣赏作品时, 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那么对问题的答案也理应由学生先评价, 而老师急于点评, 会扼杀许多智慧的火花。所以, 先要让学生参与点评, 这样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不断提升。
教学无止境。课后加强反思, 反思备课预设和上课的生成, 注重教师的导, 关注学生的学, 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关键词】函数概念 衔接 评课 反思
课题: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函数的概念》
课堂简要实录:
1、提出问题: 初中所学的基本函数,初中所学的函数概念。“Y=1”是不是函数?
2、创设情境:
例题1:关于炮弹发射的时间和高度变化问题;存在一个关系式。
例题2:关于南极臭氧空洞面积和时间变化问题;曲线图表示。
例题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表格呈现。
设问:三种关系有哪些共同点?
3、引入新知:
函数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 x∈A。
4、概念辨析:
练习1:根据椭圆形对应关系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函数;
练习2:根据图像关系判断是否为函数;
练习3:根据表达式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是函数:
① ② |y|=x ③ y=x 2 ④ y2 =x ⑤y2+x2=1 ⑥y2-x2=1
画出以上五种式子的图像来说明,他们是否为函数 。
5、能力提高:
提出问题:下列三个式子是否为函数?
6、补充知识:
1.判断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求已知函数的定义域和特殊值;
3.函数三要素;
4.判断函数相等的条件;
5.引入区间的概念;
6.练习;
7.总结。
授课老师自述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函数的概念,是函数教学的第一课。函数这一内容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高中是从集合的角度定义函数,角度不同、高度更高。
对本节课的设计分两条线:
明线:对函数概念的教学,先回顾初中所学习过的函数以及函数的概念,再由“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导入新课;紧接着通过对三个实例(重点放在实例1)共同点的分析,归纳出函数的概念。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函数概念,设置问题“理解函数概念时关键要抓住哪几点?”,以及“三个实例中的对应关系是函数吗?”来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并紧跟着让学生从对应关系(椭圆、表格)、坐标系中的图象、解析式三个角度进行思考辨析和练习。同时对初中学习过的三种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进行重新认识。接着导出了集合的区间表示法,最后对函数的三要素和函数相等作了简单的说明和判断。
暗线: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的高考有何帮助”展开,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后续函数其他知识的学习做铺垫,主要体现在:
1.初高中函数知识一脉相承,但高中的角度更高,从集合角度来定义函数,让学生明白为何高中还要学习函数;
2.三个实例,以及椭圆框图表示函数关系、坐标系中的图象、解析式等,为后续函数的表示方法做铺垫;
3.通过探究函数的概念,使学生在以后学习复合函数时,学生能更好的理解;
4.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判断和理解能力,这些能力都是高考中对学生考察的重点。
备课组内集体评课:
一、本节课存在问题:
1.课堂容量比较大,区间的引入比较突兀,该内容可以放到下一课的教学中;
2.辨析函数的例子课适当删减,其中有些例子难度过大,如“ ”两例;
3.课堂中学生多以口答方式参与课堂,课堂节奏过快;
4.课堂后半段的应用教学中,各个例子顺序可做适当调整;
5.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不是很足;
6.课堂引入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入的三个实例可以进行适当更改,尽量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学生感兴趣的例子;
7.数学语言要精炼,精准;
8.为保持课堂节奏感,几何画板不宜使用太多。
二、建议和补充:
1.本节课的地位:承上启下。集合论下的函数概念以及为下阶段学习函数的性质、研究幂指对函数做铺垫。
2.为何要重新定义函数?是因为初中函数知识满足不了目前的需要,要从集合角度来研究函数。
3.课本上三个例子是为函数的表示做准备,也是对学生从小具有热爱科学、爱护环境、具有经济意识等要求;
4.“函”字的本来意思是盒子、信函,函数也有把自变量x通过信函送给y的意思。一说“函”为包含之意:y的变化包含在x的变化之中;
5.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最难的,如何水到渠成的将新概念引出是难点,全国卷较之广东卷难度更高,要求学生从知识要从本质上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我选择的是五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先生。对于这一篇课文的导入环节,我在教学之前思考了很久,怎样才能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又能把同学们带入情境中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掌握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在上课之前,我了解到五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王安石的《元日》一诗,于是我从古诗入手,请同学们猜谜“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打一节日,等同学们回答出来之后,请同学们一起大声背诵一遍。这样既导入了今天所学习课文的关键“春节”,又将以往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将同学们带入教学情境。
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结合起来。春节是我国一大传统节日,在过去的2016年春节同学们都度过了各具特色的春节,于是我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有什么传统和新颖之处?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互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而且加强与学生们的交流,引出“北京的春节”,带领同学们去感受一下北京的风俗民情。
三、了解作品背景,把握课文主旨。在将同学们带入学习情境之后,我又根据学生事先预习的询问作者,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作者老舍先生的生平和他的著作。例如:老舍先生是满族人,自小生长在北京,对于北京的文化十分了解,作品中对于北京的地方话运用的较多。让同学们对于课文能更加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
本篇课文详略得当,而且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北京春节的习俗。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老北京在春节有哪些习俗?文中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利用合作预习表格,引导学生把时间找出来填写在表格左边,右边填写具体习俗。通过填写表格,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通过表格的填写不难发现作者在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是详写部分。此时出示本课主线问题:作者是怎样写出各时间段特点的?画一画,写写自己的感受,师生再共同学习详写部分。在分析课文时,学生说得比较到位,但是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还有所欠缺。还应该提高对朗读训练的重视程度。最后,通过语言启发学生总结作者写法上的特点,体会详略写的好处,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风采,优美的工具借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本节课我美把握好“一课一得”、“读写结合”的尺度,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上,缺乏对学生读的训练,学生读的方法少,读的形式少,学生感悟理解就很肤浅。本人觉得这节课倾了工具性,轻了人文性。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进,更上一层楼。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较强的语感,教学时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后对课文的理解有许多自己的.观点,学习课文的方法也多样化。教学除夕这一片段时,感觉现在的学生语言特别丰富,说起自己家过年时的情景真是绘声绘色。当教学初一这一片段时,我让他们以自学为主。在自学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拿起笔来写感受,有的概况段落大意,有的则把不明白的语句画下来,还有的同学自己翻阅工具书查看资料。可见学生对于学习都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方法。
只要给予空间,他们是可以在这片空间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当教学元宵这一片段时,我让学生充分想象,设计一个“我是元宵节灯会导演”的环节,学生大胆谈论自己的方案,举手的同学比以往多了很多,身为教师,在讲台上讲课最高兴的莫过于学生的手举起来的那一刻。
回想整个课堂教学, 回顾这次的名师引路活动, 给了我许多反思, 让我在感受课堂无穷魅力的同时, 更加体验到了课堂内外的苦与乐。
一、课堂教学中的收获——乐
1. 抓住关键, 直奔中心
课文紧扣“水的珍贵”这一中心展开, 叙述了三个场景:挑一担水、淋一回雨、浇一勺水。教学时, 我就以感受水的珍贵作为整堂课的教学主线来组织教学。
第一课时, 我就让学生重点品读第一个场景, 抓住关键词“一个村子”“十公里之外”“一处很小的”“一个小时”“一担”感受这个村子十分缺水, 挑一担水极为困难, 得出水的珍贵, 悟出村里人生活的苦。
第二课时, 带领学生重点品读第二、第三个场景, 抓住关键词“脱得光溜溜”“奔跑跳跃”“大呼小叫”“仰起头”“张大嘴巴”“吃来自天空的水”感受村里孩子淋一回雨水澡时的痛痛快快。抓住第五自然段中的三个“滑过”, 感受母亲为“我们”兄弟四人浇一勺水时的舒舒服服。在学生体验快乐的同时, 悟出这快乐的背后隐藏着缺水的痛苦, 这也正表明了水的珍贵。这样的教学以点带面, 牵一发而动全身, 思路清晰, 整体感悟深刻。
2. 注重朗读, 感悟文本
以读为本, 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促进他们的发展。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 不忘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
课堂中, 我不仅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读, 快速读、默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引读等。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还注意到了层次性。学生在交流汇报时, 先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 这时并不做具体的要求。接着, 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等, 让学生进行独特体验, 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 这时再让学生读句子, 此时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 在读时自然会更加地声情并茂。
在教学中, 力求朗读与品词析句相结合,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读”懂!在品读课文时, 以读为主线,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的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水的渴望, 对水的珍爱, 对水的满足……
3. 关注表达, 渗透写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先以引导者的身份, 引领学生不断地研读文本, 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 后鼓励学生动笔尝试运用。这样先读后写, 体现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这篇课文最大的写法就是以乐衬苦。因为之前在学习三个场景时, 做了很多的铺垫, 所以课尾问学生:“缺水给村里人带来了‘苦’, 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时, 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反衬, 这样引导水到渠成!
反衬, 这种艺术手法因其鲜明而强烈的表达效果为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所青睐。但对于小学生来说, 要让其理解并运用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再三后, 还是放弃了上课时让学生用反衬的写法来写一个片段的想法。
第二次试上后, 同事说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感觉整堂课悟和读的比重比较多。一直在引导学生往下钻, 钻进去了, 如果停下来, 有一处展开的过程就更好。”他说的, 我明白, 只是不知道在哪里“下手”。我再次研读课文, 终于找到了读写结合的点———第五自然段慢镜头的写法。
课堂上, 我先带着学生体会三个“滑过”的妙处, 再引导学生探究“缓缓地滑过”的原因, 揭示慢镜头的写法, 然后找到作者写作的顺序, 即由上到下, 由外到内, 最后让学生动笔写写夏天吃棒冰或者吃其他冷饮感觉。
我充分利用了这篇教材, 让学生读一读, 想一想, 议一议, 写一写, 在文本中感悟内化, 在对话中引发学生思考, 在小练笔中学以致用, 让学生从认识走向自我发现再到学会简单的应用。从课堂效果看, 大部分学生的小练笔都主动运用了慢镜头的写法, 写出了吃棒冰时冰凉冰凉、舒舒服服的感觉。
二、课堂教学中的缺憾———苦
1. 驾驭课堂的能力欠缺
这堂课一开始, 状况就不断, 而我面对这些问题, 显得很紧张, 导致有些环节的处理上有些瑕疵。当学生朗读完语句时, 我一时语塞, 不知道怎么样评价了, 所以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很好”“是的”“真棒”这些简单的评价语。当学生默读课文, 找到关键词句后, 由于生怕超时, 所以没有给足学生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只让一两位学生蜻蜓点水似的做了汇报, 没有起到检查阅读的效果。在学生交流自己写的片段时, 我也没有给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 因为之前几次试上都没有写过, 而且也不可能预设到学生写的语句。
2. 解读文本的能力薄弱
这篇课文, 我前前后后研读过很多次, 也从网上学习许多教师的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等, 还观看了薛法根老师上这一课的录像。有了自己的想法后, 开始备课、磨课。期间, 不仅得到了同事们的大力帮助, 还得到了殷特、侯主任等多位专家的指点, 深受感动。最后听了管特的课后, 又让我为之震撼。他的课、他教的写作技法如流水般渗入我的心田。虽然我也重点让学生品悟的是第五自然段, 我的解读比较浅, 教给学生的也很浅。而管特教的, 特写镜头的秘诀———分步、内心感受, 层次清晰, 一语中的, 学生可以拿来就用!看来, 要上出一堂好课, 教师一定要深入研读文本!
3. 关注学生的时间偏少
好教师上课时, 应该有激情。说话铿锵有力、抑扬顿挫, 表情自然大方, 肢体语言丰富。而我在上课时, 表情一直紧绷着, 动作很僵硬, 声音的抑扬顿挫就更不用说了。不过, 我觉得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 课堂上应该始终关注学生, 关注生成。而我在上课时, 一直想着的是自己的教学设计, 真正关注学生的很少, 竟连班里缺了两名学生 (外出参加舞蹈比赛) 都没有发现, 惭愧!
三、课堂教学外的惊喜——乐
1. 同事们的帮助
为了这堂课, 不是只有我一人在忙碌, 而是大家一起为我出谋划策。有的和我一起解读文本, 有的给我提建议, 有的帮我找课件素材, 有的替我准备上课的材料纸……我想:在这个团结互助的大家庭中工作, 何乐而不为呢?
2. 学生们的道歉
上完课后, 当晚就有学生发来短消息向我道歉, 说:“老师, 我们这节课表现得不好, 向您道歉!”我看见后, 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下来。这些孩子, 真的是太好了!他们怎么会觉得自己表现不佳呢?在我心中, 他们一直是很棒的!第二天, 我进班后, 立即向他们道歉:“你们表现非常好!只是上课时, 老师太紧张了, 且水平有限, 没能够上得很出色, 向你们道歉!”孩子们直摇头, 纷纷表示不是这样的。我想: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相处得这么融洽, 还会不快乐吗?
2.学生们的练笔
我是在自己班里上这堂课的, 学情这关我不用多考虑。我们班的这些孩子能读、能说、能写, 在学校是出了名的。但是正儿八经地开课还是头一回, 而且在课堂上要写, 这个写还不是一般的难度。之前, 还担心孩子们不能接受这份挑战。不过从课后上交的片段仿写来看, 每一段的质量都很高, 几乎都学会了上课我教的方法。我想:作为教师, 看到自己的学生全部掌握了知识与方法, 并在不断地成长, 还有比这个更快乐的吗?
一、问一问文本处理是否正确
文本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情感体验的载体,充分挖掘它的价值和内涵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对文本的处理,教师应该问一问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否正确理解了文本的主旨。
一定要在准确把握训练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个性化和创建性的教学设计。有时在教学设计预设上,教师的想法很多,追求形式,追求课堂的外显效果。教后反思时,才发现原来那些都不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纯粹是为图个“热闹”而已。
因此,教后反思时,务必要审视教学要点和重点是否准确掌握并落实到了教学中去;学生理解中的偏差是否得到有效纠正;学生的价值观是否得到有效的引导。此外,还要审视教学环节是否围绕着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了展开,务必认真审视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来确定环节的设计。
二、问一问情境创设的是否合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运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与融合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因此,教师要对情境创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情境创设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情境应该合适,否则适得其反。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学反思时,应该着力反思教学情境是否贴近了学生生活实际;是否激发、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学习热情;是否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了问题意识而积极地参与了学习活动等等。
三、问一问环节安排是否科学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师何时指导,何时参与,何时小结,学生如何分组学习,怎样讨论,汇报采用什么形式等都应做出具体安排。教学环节的安排应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的学习层面上,把学生的“自学”和“共学”作为课堂教学重点。教师的“导学”应努力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共学”之中,真正起到启发、点拨、调控的作用。
因此,教后反思时,应着力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课堂上,教师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哪些知识是教师讲解的,哪些知识是教师指导的,学生学得怎样,课堂气氛如何,以及教学的其他环节是否科学等,都是我们反思的内容。
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教师安排了如下环节:读题——自由读文——教师提问——再读文——小组讨论——汇报——小结。教后感觉教学环节不严谨,收效也不理想。于是反思后,重新设置教学环节为: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朗读课文——深化理解;阅读链接——拓展阅读。从而使教学环节设置趋于合理,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四、问一问合作学习是否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的能力,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一起研究、一起建构、一起创生的目标。
如教学《太阳》一课时,一学生质疑:“我们的生活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教师马上表扬了他会思考,爱提问题。然后教师对同学们说:“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我们的生活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可是,小组合作学习却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有的同学在读书,有的在东张西望,有的在一起谈笑风生。
一些教师错误地把小组学习视为语文课堂的必备环节,于是千方百计地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把本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强加于学生,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也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热情。
“我们的生活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这一问题太浅显,学生不感兴趣。如此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大大地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该做点什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教师需不需要关注全体学生是否都参与了合作?是不是需要了解合作的进展情况?是不是需要及时了解个别有代表性的意见?是否需要以平等的伙伴身份参与其中?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后进行一番反思。
五、问一问课堂评价是否恰当
教师的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决定着课堂的气氛和教学效果。
如教学《落花生》一课,小结后,教师请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打算做什么样的人。一学生说:“我要做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的人。”老师情不自禁地评价道:“啊!非常正确。你真是太聪明了,居然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
听老师这么一说,本来很多同学举手希望发言,突然间都不见了。后经过反思发现,教师对这样一个会有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予了终结性的评价,一下子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不要对学生的发言过早地下结论。教师要用变化的眼光从不同角度灵活地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地放飞,从而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六、问一问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上。有时,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教师的一个动作就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等。
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教师在教生字“贵”时,找了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的。一学生站起来说:“贵,上面是虫……”老师急忙止住,转向全班同学:“同学们,‘贵字上面是‘虫字吗?”同学们说不是“虫”字。老师告诉大家:“‘贵,‘中一贝。大家记住没有?”学生只好附和着说:“记住了!”其实那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刚才话还没有说完,于是他坐下后小声嘀咕道:“‘贵,就是‘虫字去掉一点下面加个‘贝字嘛”。显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挫伤。
教师这样不顾实际地妄加评论,不仅伤害了回答问题的学生,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学生能站起来回答问题本身就是勇气可嘉,说明他认真听课认真思考了。如果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予批评。久而久之,学生肯定不再愿意回答问题了。所以,教后反思时,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伤害了学生。
(作者单位:黑龙江富裕县富路镇中心校)endprint
教后反思就是教师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检视、对自己的教学体验以及对学生的态度进行反省,它帮助教师从自己每天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笔者认为,语文教后反思应该做到“六问”。
一、问一问文本处理是否正确
文本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情感体验的载体,充分挖掘它的价值和内涵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对文本的处理,教师应该问一问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否正确理解了文本的主旨。
一定要在准确把握训练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个性化和创建性的教学设计。有时在教学设计预设上,教师的想法很多,追求形式,追求课堂的外显效果。教后反思时,才发现原来那些都不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纯粹是为图个“热闹”而已。
因此,教后反思时,务必要审视教学要点和重点是否准确掌握并落实到了教学中去;学生理解中的偏差是否得到有效纠正;学生的价值观是否得到有效的引导。此外,还要审视教学环节是否围绕着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了展开,务必认真审视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来确定环节的设计。
二、问一问情境创设的是否合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运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与融合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因此,教师要对情境创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情境创设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情境应该合适,否则适得其反。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学反思时,应该着力反思教学情境是否贴近了学生生活实际;是否激发、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学习热情;是否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了问题意识而积极地参与了学习活动等等。
三、问一问环节安排是否科学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师何时指导,何时参与,何时小结,学生如何分组学习,怎样讨论,汇报采用什么形式等都应做出具体安排。教学环节的安排应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的学习层面上,把学生的“自学”和“共学”作为课堂教学重点。教师的“导学”应努力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共学”之中,真正起到启发、点拨、调控的作用。
因此,教后反思时,应着力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课堂上,教师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哪些知识是教师讲解的,哪些知识是教师指导的,学生学得怎样,课堂气氛如何,以及教学的其他环节是否科学等,都是我们反思的内容。
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教师安排了如下环节:读题——自由读文——教师提问——再读文——小组讨论——汇报——小结。教后感觉教学环节不严谨,收效也不理想。于是反思后,重新设置教学环节为: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朗读课文——深化理解;阅读链接——拓展阅读。从而使教学环节设置趋于合理,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四、问一问合作学习是否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的能力,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一起研究、一起建构、一起创生的目标。
如教学《太阳》一课时,一学生质疑:“我们的生活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教师马上表扬了他会思考,爱提问题。然后教师对同学们说:“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我们的生活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可是,小组合作学习却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有的同学在读书,有的在东张西望,有的在一起谈笑风生。
一些教师错误地把小组学习视为语文课堂的必备环节,于是千方百计地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把本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强加于学生,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也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热情。
“我们的生活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这一问题太浅显,学生不感兴趣。如此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大大地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该做点什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教师需不需要关注全体学生是否都参与了合作?是不是需要了解合作的进展情况?是不是需要及时了解个别有代表性的意见?是否需要以平等的伙伴身份参与其中?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后进行一番反思。
五、问一问课堂评价是否恰当
教师的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决定着课堂的气氛和教学效果。
如教学《落花生》一课,小结后,教师请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打算做什么样的人。一学生说:“我要做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的人。”老师情不自禁地评价道:“啊!非常正确。你真是太聪明了,居然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
听老师这么一说,本来很多同学举手希望发言,突然间都不见了。后经过反思发现,教师对这样一个会有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予了终结性的评价,一下子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不要对学生的发言过早地下结论。教师要用变化的眼光从不同角度灵活地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地放飞,从而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六、问一问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上。有时,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教师的一个动作就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等。
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教师在教生字“贵”时,找了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的。一学生站起来说:“贵,上面是虫……”老师急忙止住,转向全班同学:“同学们,‘贵字上面是‘虫字吗?”同学们说不是“虫”字。老师告诉大家:“‘贵,‘中一贝。大家记住没有?”学生只好附和着说:“记住了!”其实那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刚才话还没有说完,于是他坐下后小声嘀咕道:“‘贵,就是‘虫字去掉一点下面加个‘贝字嘛”。显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挫伤。
教师这样不顾实际地妄加评论,不仅伤害了回答问题的学生,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学生能站起来回答问题本身就是勇气可嘉,说明他认真听课认真思考了。如果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予批评。久而久之,学生肯定不再愿意回答问题了。所以,教后反思时,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伤害了学生。
(作者单位:黑龙江富裕县富路镇中心校)endprint
教后反思就是教师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检视、对自己的教学体验以及对学生的态度进行反省,它帮助教师从自己每天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笔者认为,语文教后反思应该做到“六问”。
一、问一问文本处理是否正确
文本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情感体验的载体,充分挖掘它的价值和内涵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对文本的处理,教师应该问一问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否正确理解了文本的主旨。
一定要在准确把握训练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个性化和创建性的教学设计。有时在教学设计预设上,教师的想法很多,追求形式,追求课堂的外显效果。教后反思时,才发现原来那些都不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纯粹是为图个“热闹”而已。
因此,教后反思时,务必要审视教学要点和重点是否准确掌握并落实到了教学中去;学生理解中的偏差是否得到有效纠正;学生的价值观是否得到有效的引导。此外,还要审视教学环节是否围绕着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了展开,务必认真审视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来确定环节的设计。
二、问一问情境创设的是否合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运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与融合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因此,教师要对情境创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情境创设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情境应该合适,否则适得其反。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学反思时,应该着力反思教学情境是否贴近了学生生活实际;是否激发、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学习热情;是否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了问题意识而积极地参与了学习活动等等。
三、问一问环节安排是否科学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师何时指导,何时参与,何时小结,学生如何分组学习,怎样讨论,汇报采用什么形式等都应做出具体安排。教学环节的安排应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的学习层面上,把学生的“自学”和“共学”作为课堂教学重点。教师的“导学”应努力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共学”之中,真正起到启发、点拨、调控的作用。
因此,教后反思时,应着力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课堂上,教师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哪些知识是教师讲解的,哪些知识是教师指导的,学生学得怎样,课堂气氛如何,以及教学的其他环节是否科学等,都是我们反思的内容。
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教师安排了如下环节:读题——自由读文——教师提问——再读文——小组讨论——汇报——小结。教后感觉教学环节不严谨,收效也不理想。于是反思后,重新设置教学环节为: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朗读课文——深化理解;阅读链接——拓展阅读。从而使教学环节设置趋于合理,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四、问一问合作学习是否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的能力,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一起研究、一起建构、一起创生的目标。
如教学《太阳》一课时,一学生质疑:“我们的生活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教师马上表扬了他会思考,爱提问题。然后教师对同学们说:“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我们的生活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可是,小组合作学习却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有的同学在读书,有的在东张西望,有的在一起谈笑风生。
一些教师错误地把小组学习视为语文课堂的必备环节,于是千方百计地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把本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强加于学生,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也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热情。
“我们的生活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这一问题太浅显,学生不感兴趣。如此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大大地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该做点什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教师需不需要关注全体学生是否都参与了合作?是不是需要了解合作的进展情况?是不是需要及时了解个别有代表性的意见?是否需要以平等的伙伴身份参与其中?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后进行一番反思。
五、问一问课堂评价是否恰当
教师的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决定着课堂的气氛和教学效果。
如教学《落花生》一课,小结后,教师请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打算做什么样的人。一学生说:“我要做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的人。”老师情不自禁地评价道:“啊!非常正确。你真是太聪明了,居然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
听老师这么一说,本来很多同学举手希望发言,突然间都不见了。后经过反思发现,教师对这样一个会有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予了终结性的评价,一下子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不要对学生的发言过早地下结论。教师要用变化的眼光从不同角度灵活地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地放飞,从而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六、问一问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上。有时,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教师的一个动作就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等。
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教师在教生字“贵”时,找了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的。一学生站起来说:“贵,上面是虫……”老师急忙止住,转向全班同学:“同学们,‘贵字上面是‘虫字吗?”同学们说不是“虫”字。老师告诉大家:“‘贵,‘中一贝。大家记住没有?”学生只好附和着说:“记住了!”其实那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刚才话还没有说完,于是他坐下后小声嘀咕道:“‘贵,就是‘虫字去掉一点下面加个‘贝字嘛”。显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挫伤。
教师这样不顾实际地妄加评论,不仅伤害了回答问题的学生,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学生能站起来回答问题本身就是勇气可嘉,说明他认真听课认真思考了。如果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予批评。久而久之,学生肯定不再愿意回答问题了。所以,教后反思时,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伤害了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渗透的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真正认识“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确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观点,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建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在讲授《老北京的`春节》一课时,努力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趣盎然,感受语言的魅力。
《老北京的春天》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语言真挚感人,字里行间蕴涵了对北京浓浓的热爱之情,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如果不创设一定的情境,学生很难体会到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因此我把落脚点放在了读书上,运用观看画面、学生评一评、教师语言渲染、男女生比赛等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能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悟课文内容。
例如学习除夕一段,学生在评价同学读书时这样说:“书上写到男女老少都穿起漂亮的新衣,我在过年穿上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时,特别高兴,所以在读这句话时我觉得应该读的高兴点。”“鞭炮声日夜不绝,应该再读的再热闹一些,因为鞭炮这一家响过之后,那一家又放起来了,响声不断,所以要读再热闹一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我觉得家家都做年菜,香味都飘了出来,感到特别香,应该再读得香一点。”学生的精彩发言,充分体现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形成各抒己见的课堂氛围。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感悟,而且能将自己的感受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成为备课的一个难点。我又把落脚点放在了学生身上。设计了“你认为他读的怎么样”“小组交流”“男女生比赛读后,让学生当评委谈出自己的理由”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精彩的发言,独到的见解,有滋有味的读书声充溢课堂。例如在学习元宵节这一部分,学生有如下的发言:“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还有叮呼作响的小铃铛呢……灯很多,所以很热闹。”“街上有各种冰灯,小孩子们好奇,大人们就会带着他们去看,街上人很多,就会很热闹。”“我提一个问题,如果元宵节那天刮大风,灯笼不就全部刮跑了吗?”“不会,元宵节那天不会刮大风。”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习俗。文章语言简洁通俗,描写细腻生动,结构清晰.针对本课的教学实际,结合教学的参考,我作如下反思:
1、本课教案合理流畅,把握教材准确深入,针对东部孩子的特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予了充分肯定。
2、教学分析中贴近学生生活,教师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
但是,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所教学的这一节课,也有以下几点不足:
1、在教学中,我努力地想让孩子们多说一点,把课堂还给他们,同时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今后的授课中,我应该学会把握教材,课上适当的放和收。
2、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不到位,学生课前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他们还没有学会处理资料,不知道可以去除一些关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从一大堆资料中提炼一些有用的精华资料。因此,我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耐心地培养学生,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3、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程度不够,老舍先生的语言是很有风格的,对作者语言的体会应该结合具体的语
第 1 页 句和语境来感悟,本课的感悟程度还不够,不能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问题即课题,立足于教学实际的研究必将有利的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双眼瞄准教学任务的完成,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往往重课前,轻课后。课前的备课较为充分,诸如教学目标的设定、主题的选取、思路的设计、史料的搜索、情境的预设等等,却常常忽视对教学效益的反思。教后反思作为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专业性活动,是促进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高水平达成,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还应留一只眼睛看自己,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本文拟以高三年级二轮“明清史”的专题复习中的“知识梳理”环节为例,总结教学反思的策略。由于高三年级进入二轮复习后,时间紧迫,教学节奏更快,常态课也不会像展示课那样精心打磨,所以良好的课后反思显得十分重要。
一、观察和还原
有效的教后反思需要建立在细致的课堂观察和精准的课后还原之上,如此才能让反思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课堂观察要有一定的视角,也要有观察提纲。历史教学中的观察,通常包括教学目标制约下的师生行为及学生的实际收获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又可分解成若干小的观察角度。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授课者不可能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状况,即时的观察记忆也容易被新的现象掩盖,因而必须在课后及时地努力还原。还原就是将课堂观察到的状况如实地在脑海中呈现出来,并记录在课前拟定的观察提纲中,还原的记录不仅要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时间分配、提问、措辞、插话等等,从观察到还原,收集证据,从而为自我分析与反思提供素材。
《明清史》二轮复习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整理——知识点的梳理;概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阶段特征;拓展——明清与近代西方的比较。本课知识点梳理环节的课堂还原如下: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首张PPT:明清时期国力依然强盛,一统天下,经济繁荣,文化集成,但明清帝国陶醉于华夏文明优越的光环之中而不知天下已变,不知已渐渐落伍,一如火红的夕阳……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PPT的内容,概括明清历史的特点。30秒左右,请学生A站起来回答,并表扬A生:用世界历史的眼光,比较性地认识了明清历史。然后出示复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辉煌和迟滞。
出示PPT,进行基础知识的定位。
要求学生列出知识清单,60秒以后,学生以接龙的方式陈述知识要点。
学生B围绕考纲的二级考点进行陈述,教师适度干预和点评。
学生F提及重农抑商政策时,没有展开。教师打断:重农抑商政策有什么影响?该生只是回答: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的落后。
教师指出学生失误:仅回答进步或落后这些套话,既没有历史味,也不会得分,要依靠史实证据来进行解释。例如……该生在教师指引下,用明清时期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来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性。
学生H陈述“科技成就”时,座位上有两位同学小声说了“铜活字”“古今图书集成”。教师听到了,但没有理睬。
学生J陈述“文学成就”时,教师插入问: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长河中,这时期的文学呈现怎样的趋势?大部分学生回答“平民化和通俗化”。
学生继续回答“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学生K站起来讲述京剧时,拿出学案读。教师肯定其陈述正确的同时,希望学生能印在脑海中。
共有10位同学作答,知识梳理用时25分钟。
二、自问与假设
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课堂还原只是反思的素材,教师还须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自问和假设。
自问不能漫无目的,而要基于预设效果的参考坐标来进行。上述环节的预设效果是:学生准确地说出明清史的知识要点及其在不同模块中的定位。据此,笔者的自问是:(1)我的教学设计是否帮助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清单?(2)学生是如何参与知识梳理的?期间我的应变能否增进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3)我用什么方法有理有据地判断学生的收获与缺失?
对比自问后,发现了存在的问题:(1)虽然PPT涉及考点与教材模块的定位,但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回看教材,梳理结束后也没有及时小结,既忽视了教材的作用,也不能判断学生是否完整地建构了知识。(2)以接龙方式进行知识梳理,导致了如下结果:后续的同学会因准备下一栏的作答而不再倾听,不在接龙之列的同学则会自我放逐;教师在接龙中,难以掌握其他同学是否在建构知识的直接证据,也不能“照顾”施教的重点对象。(3)在 “重农抑商的影响”和“文学发展趋势”的临时应变中,未能灵活地运用“学生尝试—教师示范—学生摹效—教师认可—学生练习”这一技能养成模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没有得到切实的加深。
反思中作了改进教学的假设:(1)构建知识清单时,可以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快速翻阅教材,进行考点与模块章节的定位,然后围绕考纲的知识目录来梳理,学生就能形成双向的知识清单。(2)要确保学生参与的广度与实效,还要注重随机抽样,提升学生注意力。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针对重点对象重点提问,提高关注度。(3)教学推进的速度宁可慢些,也要保证学生有思考和训练的时间,从而有效地考察学生是否已经建立起知识的清单。
三、应用与检验
我在第二个班级的授课时做了如下改进:(1)出示课题后,直接请某位成绩较好的同学进行知识定位:考纲中的明清史知识大全及其模块与专题章节分布,然后要求全体学生回归教材,尝试再现。(2)用PPT展示“基础知识定位表”,按照课前准备的薄弱生名单,随机选择作答,再请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帮助,既提高参与度,又增进注意力。最后要求所有同学拿出一张纸做知识的列表归纳,然后投影展示并点评。(3)在临时应变的两个知识点上,运用技能培养模式进行尝试。教师阐述了重农抑商的影响以后,提问:你们的回答和老师的回答有哪些不同?当学生说出不同后,教师用感性的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到要“置于特定的时空范围,并有理有据地得出结论”。接着再请一位基础薄弱的学生重新阐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体会如何更好地进行历史的表述。最后教师再做变式训练:如何评价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帮助学生增进知识的理解,巩固正确的表述方式。针对“明清时期文学发展趋势”的理解,教师分层设问,逐层推进: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学体裁发生了怎样的嬗变?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演进的主要原因何在?结合原因和不同体裁的内容表达,明清文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趋势”通常用什么词来呈现?最后再变式训练: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接力中,明清时期的科技呈现怎样的趋势?进一步强化对“趋势”的理解。
如此,教学反思中发现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解决,教学得以实证性地改进和检验。当然,再次的实践并不意味着完美的终结。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完成预定的备课任务后,缺乏自我反思,偶尔的反思也缺乏反思性的研究,学生就难以凭借教师的教学改进而持续进步。因此教师作为研究者,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研究就是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都包括课前备案、课堂讲解、课后反思三个主要环节, 英语更是不例外。课前备案是否充分、到位, 课堂讲解是否细致、详细, 每个过程是否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充等问题, 都需要教后反思这一环节。
教后反思, 可以是对上一节课或章节内容的教学得失之见, 也可以是对作业审批后的反思, 更可以是对教学中出现的疏漏和失误做的记录和分析。长期坚持进行教后反思, 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 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水平, 为学生带来优质的课堂教学。
教后反思, 作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既是上一个教学过程的结束, 又是下一个过程的开始, 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在补充、完善教案, 积累教学经验, 促进教学不断改进和发展上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那么, 教后反思究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呢?
一、教后反思的作用
(一) 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创造性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 教师在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观念、行为、经验等进行反思的同时,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起自身对于其教学专业性方面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写教学日记、分析教学事件、探析教学活动等方式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及优点, 还可以通过征求同事、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等方式, 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取长补短, 发挥自身专业自主权, 促进自身的专业提高。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自身对于教学的反思性可以使教师对教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更为客观、积极地审视对待, 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等逐渐富于能动性、创造性, 使其专业得到更为进一步的发展。
(二) 深化实践性知识, 为形成系统教育理论奠定基础
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 在知识方面主要存在四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文化性知识以及实践性知识。其中, 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文化性知识主要是指教师自身在学校所受过的一些特定的学科知识, 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 自身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等。而实践性知识, 最通俗地讲, 是教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念, 以及被教育观念所指导的教育行为。
教师自身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践性知识, 是需要一堂堂课的进行, 一次次的反思总结从而完成的。每一次的课后反思, 都是为了下一次良好的实践性教育做准备, 从而使教师在实践性的教育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教育的系统理论。由此可知, 课后反思为系统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三) 缩短教育理论与实践差距,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根据相关专业的人士研究表明, 一个专业人士在他自身的专业工作中, 并不是单纯地应用过去在专业训练当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而是在自身的工作进程中的一种“行中思”。所谓“行中思”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以及对学生表现所做的认真观察、分析和具有一定程度评判性的反思, 进而做到“行”“思”一体化, 发现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不足与差距, 再次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以及专业水平, 使得“行思并进”。
既然教后反思能够为教学进程带来如此之多的好处, 那么处在教育实践中的教师们, 在讲完一节课对自身的教育实践进行教后反思时, 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够达到以上所述的作用, 为教学带来必要的帮助呢?
二、教后反思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 确立反思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对于教师的成长提出了以下一则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这说明教师要想快速而且有效地成长, 就需要在教学中对自身的教育进行不断地反思并积累经验。
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有一种切实可行的反思意识, 对自身所教学科目进行不断反思,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 不断发展自我, 培养自身专业的判断力, 使自己更为专业化。这些就需要教师克服一次性学习的观念, 树立终身学习之精神, 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反思和提高后的精华结晶, 从而满足每一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 撰写教学日记, 付诸行动
对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性, 其中最为普遍、有效的就是教学日记。教学日记是教师积极并主动地对自己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以及描写。通过不断地书写教学日记, 使得自身不断改进教育理念, 提高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专业发展。
教学日记, 没有固定的形式, 可以是点评式、随笔式、提纲式等。其内容主要是自己在教学当中的成功和不足、学生的感受、教学中的创新等。与此同时, 教师一定要坚定不移地付诸行动并坚持, 因为“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三) 反思内容
在教学日记当中, 所述的反思内容注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记成功与“败笔”之处。
成功之处可以记录, 课堂当中临时应变之举;教育学、心理学中所述原理的使用感触;创新的教学方法等。“败笔”之处, 可以是课堂教学当中的疏漏、失误之处, 将此记下, 方可日后对其进行必要的回顾与梳理。
2. 记学生表现。
在教学中, 往往会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 师生之间的思维与情感得到融洽的交流, 会不经意间产生一些良好的互动。教师在课后就可以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创新表现、独到见解记录下来;也可以记录教师自身在课堂上的突发灵感、良好的教学思路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日后教师丰富的教学材料。
3. 记录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 究竟哪些是从这一节课程当中得到的, 哪些是有效率的, 哪些是丢下的, 哪些是仍需要改进的。这部分内容做好之后, 写出下次再上课时, 如遇到此种情况该做如何的改进, 如何做。如此, 教师可以在教学上做到精益求精、取长补短, 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更为新的境界和高度。
《论语》中讲过:“吾日三省吾身。”任何一名教师, 无论是自身的教学能力有着如何高的起点或者是起点很低, 都需要在其自身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必要的教学反思, 对以往的教学经验基础进行不断地开拓和创新, 从而寻求解决问题更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当今, 新一轮的教改措施正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直面我们的教育, 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面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教育理念。教师自身“教”的行为发生了变化, 学生自身“学”的方式也发生着变化。面对诸多的变化, 面临着新课改的考验, 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的进行对于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 自我教后反思, 有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提升。作为一门语言课的教师, 更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反思与改进, 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学生才能够过了英语的语言大关, 才能够流利自如地运用英语, 与他人进行顺畅的沟通。
同学们:请你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应该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生:我读这句话时突出了“原来”,因为我明白了这个词说明斯帕拉捷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是经过反复观察、实验之后,才弄明白真相的。
师:有道理。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我读时注意到了这句话中的两个感叹号,强调“啊”(a)字,因为我觉得两个感叹号与“啊”字突出了斯帕拉捷终于弄清了其中的秘密,有“恍然大悟”之感和无比兴奋、喜悦之情。
师:你的悟性真好!对文章有很深的理解。能把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来,试一试!
生:我读这句话也突出了“啊”(a)也注意到了两个感叹号,但我感悟到这里还表现斯帕拉捷发现蝙蝠夜间飞行捕食,原来是靠听觉辨别方向这一结果,出乎意料,令人惊讶。
师:的确是在人意料之外啊!
生:老师,真令人惊讶!我以前一直认为蝙蝠是靠着一双敏锐的眼睛在夜晚捕食飞行的。今天,斯帕拉捷的实验结果,让我很吃惊!
生:我一直以为蝙蝠一定有一双像猫头鹰一样敏锐无比的眼睛,才能在夜间自由飞翔的,根本没有注意去观察实验。看来,认识事物不能只看表面啊!
……
师:同学们,带着你对这句话的体会,再次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学生朗读、评议)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想的好,读出了感情,对内容的感悟,有的连老师也没有想到!那么从斯帕拉捷揭示蝙蝠飞行的秘密这件事中,你领悟到什么?
生:我领悟到: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做个有心人。
生:生活中要做一个时时留心,处处在意的人,发现问题要主动去反复观察,勤于实践。
生: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有着许许多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掘,我们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去观察、去实验。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课文的内容的感悟,又联系自己的理解,有这么深刻的领悟,真的了不起!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是否也有留心过的现象,做过的实验,有所意外的发现与体验?
生: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上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母鸡生蛋是大头先出来,还是小头先出来。当时我想:应该是小头先出来。后来,我又留心观察了一下,却意外的发现原来是大头先下来的。
(顿时教室里一阵哄笑,师先是一愣,随即笑容)
师:这也的确是一次亲身体验,说明你是生活的有心人。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生:联系这篇课文给我的启示,想到这次亲身体验,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发现问题一定要亲自去观察,做一做,才会有意外的收获。
(学生兴趣盎然,又说了一些体验。老师正欲总结,却有一男生也跃跃欲试。师便让其发言)
生:学习了《夜晚的实验》这篇文章,斯帕拉捷能注意抓住蝙蝠在夜晚飞行捕食的现象,引发思考,反复观察、实验最终得到了出人意料的结果,我很受启发。想起了前几天,我在玩球时出现的奇特现象。
(学生好奇,小声议论:玩球会出现什么奇特现象?)
师:你能具体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发现的奇特现象吗?
生:这样吧!有的同学身边带有小球,请“献些”出来,我现象就给大家演示一下!
(很快几名同学送上几个小球)
生:大家看好了。(说着拿起了一个大球和一个小球,将小球放在大球上。)我把这两球丢向地面,同学们说说会出现什么现象?
(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同时落地;有的说打得先落地,大的既中又在下面嘛……老师也决堤景气知识,那学生又说――)
生:同学们注意了!(说着丢下两球)
(球落在了地面,奇迹出现了,只见打球上的小球迅速反射到了天花板上,同学们惊奇地瞪大双眼,一片惊叹。接着掌声雷鸣。)
师:你是怎么发现这一现象的?
生:我课外哀玩球,这是我在无意中发现的现象。当时只觉得好玩并没有在意,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引起我的回忆,激起了我的思考。我想这里面一定有很深的道理。
(学生惊奇)
师:太精彩了,你简直是斯帕拉捷第二啊!不过,大家静一静,请这位同学说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生:我还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师:那么,我一起来了解人们揭开蝙蝠能“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穿透”黑暗的原因。请大家读最后两节。
生:蝙蝠凭喉咙里发出的“超声波”沿直线传播,碰到物体便反射回耳朵,从而辨别方向的。师:人们是怎样知道的?
生:是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结果。
师:“超声波”发现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生:运用于医疗,用来检查人的身体状况。
生:运用于军事,可以用于雷达,及时发现目标。
生:运用于工业,可以用于工业杀菌。
生:还可以运用于农业,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
师:是啊,深入探索观察有趣的奇特的现象,揭示其中的`奥秘,就能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打算呢?
生:我将去查阅一些资料,进一步理解这些现象,弄清其中原理。
生:我将向老师或初高中的大哥哥、大姐姐请教,弄清这些现象蕴含的道理。
生:我将学习斯帕拉捷,反复的观察、实验,揭开其中的奥秘。
师:请同学们将调查研究的经过、结果及体会写在日记本上,老师等着发现斯帕拉捷第三、第四、第五……
(这堂课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课后学生个个兴趣盎然,纷纷动手试验,思考,写出了一篇篇令老师耳目一新的日记,现摘录两篇学生日记如下:)
日记一:
……我在家反复作了“小机灵鬼”――朱琳的小球实验。
课文的三、四、五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写得比较具体实在,内容较多。因为三段结构大体相似,但第三自然段相对比较难一些,所以我把精力放在第三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学生理解、悟透、练实了,用同样的方法理解四、五段就容易了。蜻蜒点水,平均用力,学生的收获有限,毕竟这是科普说明文,需要理解的相对多一些。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人类从什么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有什么缺点吗?
2、人类又从谁的身上得到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
3、从哪些昆虫身上得到启示,制造了性能优良的新式飞机?学生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了思维,很快就画出了答案。这三个问题也一步一步地提示了飞机由发明到改进到创新的过程。学生很容易就明白,噢,原来是这样的。我感觉学生学得还顺利。由于第三自然段已经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四、五段的学习轻松了。在五段的学习中,我准备了两个鸡蛋,请学生来捏,都没有捏碎,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气氛热烈。师生的配合非常好。达到了课前预设的目标。
不足之处就是:
1、教师的导语不够干脆,有时有点绕弯。
2、对课堂资源没有有效地利用,教学机智有所欠缺。
3、还是放不开,有时害怕学生不懂,把说过的又强调了一遍。这样课堂显得比较施拉。
值得一提的是:鸡蛋并不是捏不破的,关键是看怎么捏?学生在家实验时有几个就捏破了鸡蛋。哪为什么书上会说:无论怎么用力都捏不破了?去年,教这一课时,我也没有弄明白,而且我自己也的确捏碎过一个。今年,再研究教材,我发现书上写的是“一个人握住鸡蛋”。如果把鸡蛋握在手心捏,真的捏不碎;如果用手指去捏,鸡蛋就很容易破了。今天,上来演示的学生,我都亲自指导了捏法,当然也没有捏破鸡蛋。
【《北京的春节》教后反思】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北京的春节》教案 苏教版选修10-28
北京版《半截蜡烛》教学反思09-17
大班语言教案:春节风俗由来教案及教学反思10-09
北京的冬天11-05
北京的春天教案07-06
北京各小学的排名07-26
我眼中的北京精神11-15
壮观的北京城作文06-12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06-16
宏伟的北京故宫作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