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排名的医科大学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世界排名的医科大学(精选10篇)

世界排名的医科大学 篇1

浙江大学医学院是一所百年悠久历史的医学院,前身为著名的浙江医科大学,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样也是实现了强强联手。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江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专业,双双并评为A+,并列全国第一。

北京协和医院:

学医的人都知道,说起北京协和医学院,都是竖着大拇指。没错,北京协和医学院绝对是我国医学院中的顶级殿堂,是众多学医学生的最高梦想之一。协和医学院在我国医学界,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被评为a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复旦大学医学院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类似,被大家称为上海市医学院的双子星。复旦大学医学院前身,正是上海第一医科大学,这个上海市第一医科大学和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在学科评估中,跟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同样被评为a类。

北京大学医学部:

虽然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专业被评为a类以上的学校很多,除了上述介绍的四所医学院之外,剩下还有六所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被评为A-,分别为: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 全国公办专科学校排名

★ 全国二本院校排名

★ 全国专科学校排名公办

★ 全国车辆工程排名

★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举办首届英语口语大赛

★ 医科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 贵州医科大学是几本

★ 医科大学毕业生的自我鉴定

★ 广西离婚协议书范文

世界排名的医科大学 篇2

最近,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单中惠和顾建民教授主编的“世界一流大学史丛书”, 具体包括《牛津大学史》 (周常明著) 、《剑桥大学史》 (刘亮著) 、《哈佛大学史》 (徐来群著) 、《耶鲁大学史》 (周雁著) 四本书。这套丛书在十分详实的资料基础上, 以历史研究和问题研究结合的视角,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对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大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无疑是对世界一流大学经验的一次有益借鉴, 拓宽了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视野。

一、具体展示了典范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

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大学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它们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也是不断地走向卓越和铸就辉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它们逐渐成为具有典型性的和产生重要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 并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牛津大学是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 拥有8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12世纪至今, 牛津大学以其悠久的历史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并重的文理学科、精英人才的培养、卓越的科研成果而处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牛津大学既是“政治精英的摇篮”, 又是“知识精英的摇篮”。作为一所国际性大学, 其辉煌的学术成就为世人所瞩目, 其独特的教育模式为世界各国的大学所仿效, 其卓越的成就和显赫的历史地位成为英国乃至世界所有高等学府的楷模。

剑桥大学有着800年的辉煌历史。许多世纪以来, 剑桥大学一直在英国占有特殊的地位, 无论在政治和经济上, 还是在科学和文化上, 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 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 历史悠久的剑桥大学确立了其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 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哈佛大学自建立至今经过了370多年的发展, 以“与真理为友”的精神, 从一所以教学为主的宗教氛围浓厚的小学院, 发展成为以研究为主的、世界最著名的一流大学,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治理结构、不断变革的课程、知名的教授和优秀的学生、来自校友的鼎力支持、丰裕的财政基础, 使得哈佛大学不断的从成功走向成功, 创造世界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个奇迹。哈佛大学的大学理念、治理制度、招生制度、课程改革制度、捐赠及基金运作制度、专业学院的发展等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有着广泛的影响。

耶鲁大学走过了300多年的风雨历程, 从一所地方小学院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大学, 成为走在世界高等教育前列的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在保守经典的同时, 耶鲁大学又以开放的姿态改变自我, 接纳新鲜事务, 并在纳新的过程中创新, 不仅寻求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时代, 更高瞻远瞩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追寻“光明与真知”的执着精神, 使耶鲁大学能够不断调整自我, 适应社会和时代变化, 应对不同时期的挑战, 最终引领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学术发展方向。

二、深刻揭示了典范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特色

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大学的发展历程中, 可以清楚地看到, 它们之所以每个时期都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精英, 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学术成就, 成为世界顶尖的一流大学和知名高等学府的典范, 有其自身特色。

牛津大学8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时间的延续, 更重要的是学术的积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牛津大学的学术自治内涵得以发展和丰富, 学术自治体制一直保留至今。在其发展历程中, 牛津大学逐步形成并确立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体现在它的学院制和导师制上。学院制和导师制成为牛津大学的永恒特征, 也是牛津大学最为独特的显性特征, 这对牛津大学培养精英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剑桥大学在其悠久的发展历程中, 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学校环境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其办学理念, 从根本上讲就是它长久以来奉行的自由教育思想, 并在办学中集中体现了精英培养方略。此外, 由来已久的导师制也是其办学的特色, 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 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作为一所学院制大学, 剑桥大学实行独立学院制, 在学校体制上实行多级管理。因此, 整个剑桥大学的环境和氛围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而优良的基础, 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哈佛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的象征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在治理上形成独特的双会制法人治理模式, 在课程上不断进行自由选修课程、集中分配课程、通识课程、核心课程的改革以及课程国际化, 在科研上形成科学研究理念、建立科学研究制度、开展跨学科研究, 在筹集办学经费主要依靠捐赠、学费、政府拨款、研究资助等方式。因此, 其影响深远的通识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本科生课程改革的风向标, 其独立的文理研究生院进行了最擅长的基础科学研究。

耶鲁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单院制外行董事会的治理模式, 董事会控制最高决策权, 校长拥有最高行政权, 学术权力由教授会掌控, 各权力机构都有相应的监督委员会,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主治校。同时, 耶鲁大学一直以培养具有领导才能的年轻人为教育目标, 课程设置注重基础宽、专业深, 强调人文教育对人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始终把本科教育质量作为大学发展的重心。

三、鲜明阐释了典范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启示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虽然不尽相同, 但也有着不少共性。它们的发展历程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启示。

首先, 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一个历史的积淀。大多数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之后才逐步形成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拥有几百年的历史, 其办学理念和特色、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育人环境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逐步完善的。它们之所以能培养出众多精英人才, 取得辉煌的学术成就以及奠定现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 是与它悠久的历史传统分不开的。

其次, 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秉承传统并形成特色发展。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就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而言, 其办学有各自的特色。教育资源和育人环境不但为它们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沃土, 也为它们的高水平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具有特色的教育文化氛围, 使它们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并成为推动自己发展长盛不衰的物质和精神动力。

第三, 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确立学术自治地位。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学术自治的传统, 其学术自治地位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法律的保障。为了保证学术自治, 它们内部还建立了一种不断完善和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体制。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稳固的学术自治地位和充分的学术自由环境无疑是它们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备条件之一。正是这种学术自由精神, 使大学成为人类知识的源泉。

第四, 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动力。实际上,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无论在学科建设上, 还是在人才培养上, 它们都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始终强调创新思想和理念, 要求学生独自思考、积极实践、努力创新, 以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

世界排名的医科大学 篇3

对于世界一流大学,人们很难给出准确的定义。我认为,定义世界一流大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一流大学建设的意义与重要性。高等教育机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应该发挥各种各样的作用。如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全世界大学共同的课题,我们应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需要全世界携手解决的难题。同时,我们非常忧虑今后日本在国际社会中地位将会下降。然而,也正因为是处在如此艰难的时代,我们才更需要不被权力与眼前利益左右,以不断探求真理的大学来开辟一个崭新的时代。早稻田大学的校训是用三个关键词阐述的,即学问的独立(探索自由且具有独创性的有益于世界的学问),知识的实际应用(在研究学理本身的同时,开拓学术的实际应用之道,为时代的发展作贡献),造就模范国民(尊重个性,培养世界一流人才)。

早稻田大学的最大特色在于“多样性”。在最大程度上尊重自由和独创性的校风里,具有不同背景的学生与个性的教职员工相互促进,在研究、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不断拓展他们的才能。早稻田大学致力于为全世界的繁荣以及人类的幸福作出重要的贡献。

为了培养国际性人才,大学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日中大学的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教育和科研两方面,为学生创造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环境。我们要发挥双方的优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产学研合作,共同解决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近年来,早稻田大学增设了6所专业学位研究生院,5所独立研究生院,与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等三所大学成立了新的联合研究生院等,充实了专业领域的教育。

日本广岛大学副校长佐藤利行:

日中两国大学合作不断加强

我是广岛大学负责国际交流和基金项目的副校长。前面几位校长都提到了大学之间签订协议的情况,我觉得日中两国大学的合作正在不断加强。广岛大学已经与中国的大学签订了30多个协议,院系协议达到54个,不过有些协议并没有发挥很好的效果。近几年,广岛大学接收中国留学生的数目不断增加,到中国留学的日本学生数目较为稳定。截至2009年,日本大学在中国共设有92个分支机构,2001年,广岛大学与其他几所日本大学在北京共同成立了研究中心。

第八届中日校长论坛是一个大规模的论坛。广岛大学与山口大学等9所大学的校长讨论主题内容,前不久这十所大学建立了学校联盟,接下来会开展一些工作,比如教师培训。学校联盟也会邀请国外一流大学的研究员,在联盟成员学校授课。

我也做了一些课题研究,由于货币不同,各种程序不同,事务处理过程较为繁杂,另外在招生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日中大学之间的协定应该是互惠的,我认为广岛大学内部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通过中日大学校长论坛来共同解决一些我们面临的问题。

日本名古屋大学副校长山本一良:

名古屋大学的人才培养实践

大家好!我是学习工学的,也有教学经验,我所讲的内容实际上都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大学的最大作用是教育,但仅把过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够的,我们要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加强学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培养国际化人才。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鼓励他们创新。实际上,教师不用了解学生所有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真正需要什么。

名古屋大学再次构筑教养教育的内容,对课程进行重新审视。日本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差,因此我们加强了英语的教学。学生还应具备专业能力,为此我们正在进行相应的探讨。名古屋大学所有的本科和研究生院都接受外国留学生,现在在校的留学生大约有2千人,我们还会继续扩大留学生规模。

名古屋大学旨在培养有勇气、逻辑思考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性知识人才,这种人才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素质:一是要有抓住机会的能力,二是要有向困难挑战的精神,三是具有自觉性和自主性。名古屋大学还注重培养学生认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语言对于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科研能力至关重要,学校不能忽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日本筑波大学副校长卡洛琳·本顿:

筑波大学的国际交流经验

筑波大学成立于1973年,前身为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沿袭东京教育大学的传统与特色,同时进行了日本国内最早的大学改革,以满足国内外对大学的时代要求。筑波大学一直倡导“开放型大学”“教育和研究的新体系”“新大学自治”等办学理念,发挥着大学改革的先导作用。

筑波大学的办学目的是:在基础及应用科学方面与国内外的教研机构及更广泛的社会进行自由而紧密的交流,同时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从而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国际化人才,促进学术文化的进步。筑波大学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潮流,建立具有国际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新型教研机构,并确立了相应的管理运营体制。近几年,筑波大学在各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刚才各位校长也都提到了,全球化社会面临的问题很多且较为复杂,我们要用跨领域的视角解决问题,学校应该建立一个跨领域综合的运营体制,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人才。我认为,大学要解决全球化的问题,首先要超越大学本身,将所有领域的研究联合起来。筑波大学与学校所在城市的各领域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还会继续开拓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努力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可以走出去,开拓视野,成为领导者,为国家作出贡献。

上海二本大学的排名 篇4

1.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市属重点本科)

2. 2.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市属重点本科)3. 3.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本科)4. 4.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本科)5. 5.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市,本科)6. 6.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本科)7. 7.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本科)8. 8.上海水产大学(上海市,本科)9. 9.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市,本科)10. 1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本科)11.上海政法学院

12.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市,本科)1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市,本科)14.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市,本科)15.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市,本科)16.上海商学院(上海市,本科)17.上海金融学院(上海市,本科)18.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本科)

卡比兰诺大学世界排名 篇5

立思辰留学360建议:家长们在申请留学之前切忌盲目,要深入了解加拿大的教育特点,并结合实际

卡比兰诺大学(Capilano University)是一所由政府资助成立的加拿大卑诗省一所具有优良教学品质中型规模综合性公立学院。它坐落于加拿大哥伦比亚省,地处和蔼、友善,及治安良好的居民住宅区。交通非常的便利,有直接通往市区的公共汽车。距离温哥华市区中心只有20分钟的车程。卡比兰诺大学学生约有7000人,包括500多名的国际学生。学院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学术课程、职业训练课程以及为国际学生所设立的语言课程,并致力於研发创新的课程以供学生的需求,包括了大学预备课程、大学转学课程、商业管理、艺术创造与应用、人类服务等课程。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卡比兰诺大学以其优秀的教学质量、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全面周到的服务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该校不仅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学习兴趣,而且还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者与学习者,从而能够积极有效地应对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卡比兰诺大学世界排名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7月份加拿大大学排名

2012年7月

5450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全球院校2012年7月份排名

2012年7月

5450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全球院校1月份排名

2012年1月

5886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全球院校12000强7月份排名

2011年7月

5338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全球院校12000强1月份排名

2011年1月

5485

卡比兰诺大学设有国际学生中心,为国际学生提供特别支持。中心工作人员与学生密切合作,确保学生获得必需的申请及入学信息与资料。该中心为国际学生提供在加拿大生活学习期间的各方面信息与资源。中心每学期都会举行一些校内外的活动,帮助国际学生结交新朋友,学习语言与加拿大的文化习俗,同时也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研究带来的压力。大多数活动是免费的,但有些活动要收取一些成本费用,相对来说是比较便宜的。

卡比兰诺大学不提供校内住宿,学生可以通过三种方式选择住宿,一是寄宿家庭,二是由专门的住宿服务公司提供套房或公寓,三是自己安排。

选择寄宿家庭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生活,对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寄宿家庭提供配置齐全的独立房间,提供一日三餐,可以使用家庭洗衣设备。

卡比兰诺大学图书馆由分布在三个校区的图书馆共同构成,共有各类藏书117,000份,印刷期刊杂志400多份,电子期刊近4,000份,视频资料5,000多份,期刊索引与全文数据库50多个,还有各种DVD、CD及LP资料。此外图书馆还提供政府的出版物及报告。

卡比兰诺图书馆拥有先进的视听设备,提供视听服务,可以预约录像机和显示器、幻灯和电脑投影仪、数码相机或其它视听设备进行课堂教学或科研项目。图书馆提供打印及复印服务,但所有的打印机和复印

机需要使用CapCard或学校的通用卡,该卡可以在图书馆内的自动售货机内购买,非常方便。卡比兰诺的学生或老师可以通过校内外的任何计算机访问期刊索引和进行全文在线阅读,但通过校外的计算机进行访问时需提供学生或老师的身份证号。如果所需要的书籍或期刊论文在卡比兰诺校图书馆找不到,还可以使用学校提供的馆际互借服务,不过需要先进行申请,一般来说需要5-10个工作日进行处理,一旦所需资料到达,图书馆工作人员会联系读者到指定的地点收取。

卡比兰诺大学通过国际学生中心每年对国际学生提供10个金额为1000加元的奖项,其中5个为学术奖学金,5个为优异奖学金。国际学生有资格申请学校管理的内部奖学金及某些内部奖项,但没有资格申请学校管理的内部助学金及任何基于财政需要的内部奖励。

学校的财政援助办公室只接受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类奖助学金与奖项的春秋学期的申请。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申请,也可向财政援助办公室索取申请表进行填写。需要注意的是填写完整的申请表必须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申请将不予受理。

加拿大卡比兰诺大学在为学生提供非常广泛的学术课程的同时,也开发了极具创新的职业培训课程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学校以学术领域的研究、国际院校间的项目交流和各种人力资源及职业培训而闻名,尤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卡比兰诺大学享有国际声誉的课程有动画、旅游、艺术及加拿大西部最大的电影课程。

加拿大卡比兰诺大学注重国际教育与交流,每年都保持一定的交流数量,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目前,该校的协议合作伙伴遍布奥地利、德国、荷兰、日本、墨西哥、美国、法国、瑞士和中国等,其中该校与中国的浙江工商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达成了合作协议。此外学校还积极参与了加拿大、欧盟和北美移动计划资助的国际交流项目,努力为学生创造海外实习机会。

学制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一般来说,学士学位4年,高级文凭课程3年,副学士2年,文科或理科转学课程1-2年,高级证书1年,证书与文凭1-2年。

世界最美的大学校园 篇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作为世界一流的工程大学,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的校园环境十分优美,校园里的小路两旁都栽满了棕榈树和榴莲果树,连接着各个建筑。其中,艺术设计和传媒学院的大楼更是独具特色,那是一幢四层楼高的玻璃建筑物,拥有一个开放式的庭院和一个倒影池,大楼的屋顶覆盖着茵茵绿草,也可以作为室外的公共休息地。不同于一般教室的白色书写板,大学很多学习中心都设有交互式屏幕。同时,校园还充分引入了高科技,教室里设有组合式的设备、可移动的插座、许多液晶显示屏和玻璃书写板。另外,学校正计划建立一个轻轨系统。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

葡萄牙的科英布拉大学坐落于一个小山顶,一走进校门,人们就会看见一个圆石铺砌的庭院,这里的建筑反映了葡萄牙悠久多样的艺术史。例如:建于1517年的Capela de San Miguel混合了上千种传统手绘瓷砖,建于1717年的巴洛克风格的图书馆(Biblioteca Joanina)里的书架都是由巴西木制成的,这些木头都是葡萄牙人在殖民期间从海外运回的。德裔葡萄牙建筑师Joao Frederico Ludovice在1728年为这所大学建造了巴洛克风格的高楼,楼内狭窄的螺旋楼梯长115英尺,它可以带你领略周围城市壮观的景色。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是由苏格兰商人詹姆斯·麦吉尔于1821年投资建成的,占地面积79英亩,校园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几百年前的柱子,整个设计都带着浓浓的苏格兰风格。校园中很多建筑物都采用庄严的石墙和人字形的铜质屋顶,其中哥特式的宗教学院教学楼设有彩色玻璃,内部嵌有木板,让人眼前一亮。同时,学校每年还会为学生的“绿色项目”提供六位数的财政预算,如“可食用校园”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学校将1000平方尺的混凝土广场变成了一个花园,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美感,同时还为那些贫困的蒙特利尔居民提供了农产品。

丹麦奥尔胡斯大学

丹麦的奥尔胡斯大学是由三位丹麦建筑师于1931年建立的, 这所大学占地30英亩, 位于奥尔胡斯市, 以其建筑元素的一致性而出名。虽然建筑的高度和大小不一 (有些是方方正正的低层建筑, 有些是装着玻璃窗高耸入云的斜尖屋顶建筑) , 但是建筑师还是统一采用了共同的建筑元素, 如青砖和瓦屋顶。校园四周拥有田园式的场地, 如绿茵竞技场和校园里连绵起伏的草坪。

北京大学

享誉世界的耶鲁大学 篇7

耶鲁大学校园十分美丽,漂亮的歌特式建筑和乔治王朝时的建筑与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把整个校园点缀得十分古典和秀丽,被誉为“美国最美丽的校园”。

耶鲁大学共有12所学院,拥有来自美国和其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名学生。其中,耶鲁学院是耶鲁大学的核心,拥有5200名本科生,为规模最大的学院;其次是文理研究生院,在册学生2300名,攻读文理硕士和博士学位;其余3000多名学生分布在建筑学院、艺术学院、神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等10所专业研究院。耶鲁大学图书馆藏书达1070万册,期刊68000种,校园内经常有高水平的体育比赛,这些构成了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

建校以来,耶鲁大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曾出过5位美国总统。在当今美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法律、文化等领域,几乎都能找到担当领导角色的耶鲁毕业生。

耶鲁初建

1638年,北美康涅狄格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一批英国殖民者乘船飘洋过海来到昆尼皮亚克海湾定居,并使之逐渐发展成为繁荣的纽黑文新港。约翰·达文波特牧师认为教育可以让欧洲文明在美国生根,遂倡议在这里建立大学。虽然他的计划屡屡遭挫,但其思想却影响了当地的许多人。1701年,以詹姆士·皮尔庞为首的一批公理会传教士说服康州法院同意成立一所教会学校,使青年“可以学习艺术和科学……为教会和国家服务”,10位受托管理学校的牧师从他们藏书不多的图书馆里拿出40本书,作为建校的资本。1701年10月,牧师们推举哈佛大学毕业生亚伯拉罕·皮尔逊为第一任校长,教会学校于是正式成立。但直到第二年3月,学校才有了第一个学生雅各布·海明威。1707年,第一批18名学生被授予学士学位。开始的时候学校没有校舍,学生分散在康州的6个城市学习。1716年,托管人投票一致同意将学校迁至纽黑文。

171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高层官员艾利胡·耶鲁先生向这所教会学校捐赠了9捆总价值562英镑12先令的货物、417本书以及英王乔治一世的肖像和纹章,这些现在看起来极其普通的物品,在当时对襁褓之中的耶鲁简直是雪中送炭。为了感谢耶鲁先生的捐赠,学校正式更名为“耶鲁学院”,它就是今日耶鲁大学的前身。

后来耶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与康涅狄格州政府的关系不断改善以及耶鲁校友的鼎立相助。早期的耶鲁学院每年从政府获得少量的殖民地公共基金的资助,但在1763年,为了保持学校的私立性质,摆脱政府的控制,学校同州政府分道扬镳,以后不得不依靠自身苦撑了40年。1792年独立战争后,校方才再次说服当时的康州州长加入耶鲁校董事会,州政府为耶鲁重新注入了资金。然而,由于以后学校的发展越来越背离教会学校的宗旨,民主思想日益浓烈,1817年,州政府下令给学校“断炊”。于是,耶鲁不得不向毕业生求援,1827年它成立校友协会,依靠校友的捐助顽强地发展下去。

耶鲁大学模仿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模式,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实行“住宿学院”制。每个“住宿学院”约有350—500名本科生,男女比例对等,配有院长和学监各一名。12个“住宿学院”拥有自己的餐厅、客厅、庭院、图书馆、娱乐室等。耶鲁大学希望借此獨特的制度使其学生所受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而且注重于在起居社交时所学到的人生道理,并从中获得终生的友谊。

“教授作主”培育英才

耶鲁大学最重要的管理特色是教授治校,这一特色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建校初期,经过三代校长的努力,耶鲁逐渐形成了董事会不具体参与校务管理、而由教授会治校的法规。在当时的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普林斯顿董事掌权、哈佛校长当家、耶鲁教授做主”。

由于教授有职有权,他们对学生的利益特别关心,对学院的名气尤为重视,对教学质量要求也非常严格。同时,它使学校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独立性,以至于耶鲁首创的学校董事会不驻校制以及权力机构校外制等被后来成立的许多大学竞相采用。

300年来,不管耶鲁的管理体制如何演变,但重视和信赖教授的传统代代相传,它反过来又激励着教授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和能力,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教授会的威信,也加强了教师的独立性。

耶鲁大学既没有庞大的脱离教学的行政人员队伍,也没有专门的行政大楼。若问这所世界驰名、富甲一方的大学的校长在何处办公,人们会告诉你,校长的办公室在最矮最不显眼的小楼里。

既然教授在耶鲁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本身的素质当然要十分过硬,耶鲁的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挑选。教师们学识超人,学生对他们非常崇拜但由于他们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对教师同日地很敬畏,私下里为那些严厉的老师取了很多形象的绰号。但耶鲁的学生非常幸运,他们很早就能得到德高望重的名师的亲自授课,这是耶鲁学生素质高的原因之一。

耶鲁是“常春藤盟校”中最注重本科教育的学校之一,本科生是大学的重心。几乎所有的教授都为本科生授课;研究生院的资源也可以让本科生使用。这在著名大学中是很难得的。

耶鲁大学是一所以人文与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校内的学科主要分为四大类别,分别是语言及文学、人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工程和数学。在本科生中最受欢迎的三个学科依次是历史、经济和政治。音乐、艺术和戏剧系在全美大学中是数一数二的。耶鲁所在的纽黑文也与戏剧有缘,它一度是百老汇戏剧的试演场,许多著名的戏剧都在纽黑文的剧场里演出过。

“能学会玩”的耶鲁学子

耶鲁大学的学生学习起来几近疯狂,但同时,耶鲁人可说是“能学会玩”,学生可以灵活地自行休假。只要成绩优异,学生任何时候都可以离开学院一学期或一学年,利用这一机会去工作,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科研工作或去旅游放松。

世界排名的医科大学 篇8

编者按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在对高教领域的舆情事件进行监测的基础上,每期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舆情深度分析,以提供舆情的发展脉络、事件背后的深度思考,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借鉴。1事件概述2015 年 11 月 5 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 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该方案于 8 月 18 日中 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 15 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另外,《中共中央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使若 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标,《总体方案》针 对这一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任务与路径。

《总体方案》的出台引发了人们对我国高等教育中历久弥新的话题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再次关注和热议。2事件焦点

《总体方案》包括五大部分十八条。其中,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的建设任务有五项: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力推进成果转化;改革任务也有五项: 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在支持措施方面,政府将在总体规划和分级支持、强化绩效和动态支持、多元投入和合力支持这三个 方面进行政策引导和投入支持:在组织实施方面,除加强管理以外,还提出了具体的有序推进措施,包括善配套政策、制度建设方案、开展咨 询论证、强化跟踪指导。

此外,《总体方案》还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每五年为一个周期,2016 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同时,制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时间表:

到 2020 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到 2030 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但是,《总体方案》并未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标准给出明

确说明与界定。3高教界的回声

《总体方案》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总体规划,自然在 高教界引起关注。在《总体方案》公布一月有余后,高教界对此的舆论 回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肯定并高度赞扬《总体方案》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并表达高教界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撰文《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于11月5 日当天(上午 11 点)发表在中国经济网,这当属在《总体方案》 公布后高教界最快的反应。紧随其后的当属我国一流学府的代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网对北大校长的采访于当日 12 点 22 分刊出。北大校长林建华表示,北大也有一个“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力争在 2030 年左右 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但他也强调,北大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和发展瓶颈。同样表达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信心的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长万立骏院士。中国科大新闻网 11 月6日转发了万立骏院士的《瞄准世界一流 全面改革创新 努力创建独具中国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文中表示中科大要秉承国家使命,在“统筹推进两个一流”中成为先锋高校。

第二,热烈讨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

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11月5日在接受人民网教育频道的采访时指出“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核心特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和学生;二是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教师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和高效的服务”。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应邀做客人民网时也提出相似意见。

然而,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话题在过去一个多月间的不断发酵,高校校长们对世界一流大学评判标准却表现出莫衷一是又不断碰撞 的态势。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看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能采用比拼大学排名的这种奥运金牌战略;重庆大学副校长孟卫东认为,ESI 收录排名等评价体系重视国际影响力、基础研究、工程科学,而轻视行业社会影响力、应用开发研究、工程技术,简单采用 ESI 收录排名等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指标,不利于国内工科优势突出的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东南大学副校长沈炯担忧的是,国内部分高校按大学排行榜的某些指标规划发展,导致趋同化;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钢表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以每一所大学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前提,结合其在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的责任,发挥每所高校的学科优势,努力维持教育的多样性,避免“千校一面”。

第三,针对热议话题的冷静思考与建议。

当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吹响后,来自高教界的回声中还有一种冷静的思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在接受人民政协网的采访(11 日刊出)时表示:《总体方案》实施应避免如下几个误区:一是不要把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搞成政绩工程,少一点行政干预和各种评估;二是处理好建设若干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与整体高等教育水平提高的关系;三是要关注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潜在影响,要坚持创新驱动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进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储朝晖、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建国等人表达了对一流大学建设中财政支持怎么分、如何花、如何监管的忧思。魏建国表示以往支持资金分配很固化,基本是按照学校层次下拨不同的拨 款数额,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决定和政策考量,而非客观的标准,这导致了一些学校的不满。别敦荣认为需要警惕过度重视科研的现象。储朝晖提议,应该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与监管,合格的专业人员和高校 才可以拿到资金,不要再在财务上过度约束。

4媒体的声音在各类媒体都充分报道了《总体方案》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关议 题。除了上述的对高教界人士的采访以外,媒体作为反映和引导舆论的 重要组织机构也表达了它们对该议题的观点。

主流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均站在民

族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来报道或评论。为了让人们更形象直观

地理解《总体方案》,新华社还专门配发了图解版。新华社认同《总

体方案》的“冲锋号”的意义,直接使用了《中国吹响建设世界一流大 学冲锋号》的标题。而《人民日报评论员:植根中国大地 建设一流大学》则首先回顾历史,“综观世界近现代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后的情况下,真正成为全面领先的世界强国”,继而梳理了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脉络,《光明日报评论员:为建设“两个一流”夯实内涵支撑》强调了内涵支撑对高教建设的重要价值。主要的商业媒体也纷纷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议题发表评论。《南方

都市报》发表社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慢工才能出细活》,文中指出《总体方案》可以算作是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高校的正式冲锋,是近20 年来最大的一次政府支持动作。其决心之大,规格之高,都体现了高层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意图与设计。虽然中国已经至少有 4、5 所大学进入全球排名 100 名之前,但大学作为学者的学术共同体,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特别是选择符合学科和学校发展规律的节奏,还需要学校领导与教授的智慧与沉着。《新快报》发表评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改革当快,心态要慢》,批评了当前中国高校界以论文发表数量论英雄从而造成学术研究泡沫化、急功近利气氛蔓延的不良做法,相应地提出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抵制行政化和功利化倾向。5网友的态度

与高校界和媒体界对该议题表现出的虽有差异但整体倾向性较为一致的评判不同,出现在各类互动空间以及自媒体上的网友评论则体现出更为复杂的舆情态势。

从态度的性质和强度上来看,第一类是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表示欢迎,提出中肯意见或意见。如:天涯社区的《【民间语文 581 期】世界一流大学岂能是规划出来的?》一文,网友贾也一方面指出一流大学不是靠行政命令搞起来的,另一方面献计献谋,倡导“制度创新”。

第二类网友对建设一流大学议题持温和态度。如:网友扣扣在知乎上表示“这次新一轮双一流世界高校建设是985,211 的升级版,各高校原有优势将更加强化和固化。”匿名网友持相似观点“现在中国高校的格局基本就是52 年院校调整确定的,90 年代高校合并、211、985 都只不过在强化这种结果。现在既有格局已经形成,双一流也造就的不过是强者更强的局面。要想对既有格局造成冲击甚至颠覆,短期内基本不可能,长期来看个别性高校进行颠覆性的改革或许可以。”网友“微笑,爱生活,爱旅游”认为这是“中央给各部属高校拨款的新一轮给付政策。。还是对部属(qin)高(er)校(zi)亲啊!”

第三类网友态度整体上呈消极甚至激进之势,但内部又有差异。

有网友将建设一流大学的时间表视为一种运动式的学校建设。还有网友戏言“当年还说赶英超美呢。。说呗,又不掉块肉”、“画大饼呗,这几十年没少画,要画到死。期间有人靠这个得利耳”

更有甚至,一些网友在该议题上表现出对西方教育的趋之若鹜、盲目崇拜的的心态。如网名为“弧度度”的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发帖《中国为何无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出“当代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就好比是中国微博与facebook 的差距......当代中国大学最根本的缺陷就是官本位思想严重。”而yuwang37在新浪博客上的博文《建设一流大学就是复制西方大学!》甚至妄言“(中国)可从来没有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为什么?私塾观念,封建余毒,清政府的裹脚布......什么才能进步,先尝一尝西方教育的味道,吸收营养,品出口味,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西方教授,校长,老师,实验室,来华授课,管理学校事务。全部西方理念,快速提高教育水平,直接培养出一流大学生。重点校园图书馆建设,引进世界先进图书......提升中国学生的知识面。拼命阅读,不吃不喝的程度。西方备课,西方授课,全盘西化......”。6舆情点评

纵观针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议题高教界、媒体界以及网友的意见态度,不难发现此次事件的舆情中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经媒体披露出的高教界的回声主要集中在各知名院校的管理

层(校长)或知名学者,而鲜少看到占高校数量更大比例的一般院校的观点表达,更遑论从事在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和高等教育的最终服务对象广大学生的真实看法。而后者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自媒体的形

式,以网友态度的面貌得以出现。这反映出媒体的把关标准和新闻价值

判断准则依然存在某种精英化意识。

第二,从高教界的回声和媒体的评论中,不难发现二者对建设世界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议题虽有忧思和微词,但更多的是在高度赞扬其重要价值前提下的献计献策。这一议题中的媒体框架具有“向外(国际)

看、向上(一流)看”的价值预设。换言之,排名靠前的西方声名卓著的老牌高校成为媒体认同的潜在竞争目标和楷模。在这种观念影响下,自然能够理解为什么在这一议题中几乎没有看到媒体自觉自主地将一

流大学建设与我国教育资源公平匹配相联系的报道。有趣的是,正是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强调了高校建设与农村教育的紧密关系。12 月 3 日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继续扩大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地区定向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学生比例,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公平的上升通道和向上的希望。”“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能力建设,使更多的孩子能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

第三,将网友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议题的多元化的态度与媒体界的声音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二者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张力。在这个议题上,媒体的声音与网友的评论俨然成为两个判然有别的舆论场。媒体的舆论场表现出精英式的傲慢,对网友舆论场内的多元观点倾向态度冷漠。在他们的报道中不仅很少看来对网友意见的引用,更没有对网友多元观点 的回应。而网友舆论场对媒体报道与评论后面的价值判断更是表现出排斥、抵制乃至颠覆。如何促使两个舆论场形成良性互动是需要进一步思

大学排名:“第三方”评价的探索 篇9

眼花缭乱的排行榜

当下,富人排行榜、企业500强、慈善排行榜、图书销售排行榜等各类排名不时见诸媒体,每每引起关注。“座次”背后有着好坏之分、优劣之别,排名也就打上了竞争的印记。然而,当“大学排行榜”进入公众视野时,却伴随着更多的争议。人们恍然发现:大学原来是如此的难以“丈量”。

高考前几个月,大学排名机构都会发布各自的“大学排行榜”。对此,人们已经没有当初的新奇、陌生,但大学排名对民众的吸引力丝毫没有减弱。借助网络,这种影响力迅速放大,而高考热度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关注度。

除了关心自己所在大学的排位,如同“富豪榜”一样,人们对于一些名校总是习惯品评一番。前10名高校夺人眼球,而北大、清华的头名之争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大学排行榜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世界范围内,由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大学排行榜,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那一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率先对全美本科院校进行排名,旨在为家长和学生在择校时提供一些具有可比性的参考数据。其后,各国也纷纷效仿并对世界以及本国范围内的大学进行排名。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有英国的《泰晤士报高教副刊》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加拿大《麦克林》周刊的加拿大大学排行榜。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大学排行起步較晚。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后,有关机构就开始了对国内大学的排名,但直到1987年9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才发布了中国第一个大学排行榜。限于传播条件,当时并没有太大影响力。

1992年后,越来越多的民间机构介入到大学排名。这其中,1993年由武书连任课题组组长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评价》,一直延续至今,为人们所熟知。从今天的角度看,“武书连版”大学排行榜是高教第三方评价早期探索的“标杆”。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高考扩招政策的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就读大学的机会,对高教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这种情况下,官方既有评价信息无法满足人们需求,蓄势已久的民间机构有效弥补了这一空缺,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排行榜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这其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99年网大版的大学排行榜、2003年中国校友会的大学排行榜。而这两个“版本”的大学排行榜与“武书连版”一起,被公认为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三个大学排行榜。

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相关机构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开始发布各自的排行榜,是比较早地参与大学排名的高校。之后,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大学排行榜。调查显示,高校版本的大学排行榜一般由各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室)等院校研究机构承担,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做依托。

据有关统计,目前国内十余个单位发表过超过30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大多数具有“民间”性质。尽管各个大学排行榜在各项评价指标与权重上有不同的操作技术与理念,但都吸取了欧美国家大学排行榜的排序形式。

尽管起步晚,但中国机构提出的大学排行榜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不断有新的机构提出新的大学排行榜;另一方面,老牌大学排行榜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细化,各种“子榜单”层出不穷。

从内容上看,各大机构的指标体系不断拓展、完善、细化,逐渐摆脱了单一化的综合排名模式,延伸到了专业、方向,而且有了分类型大学排名,从而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有针对性的有效信息。比如近年来,主要排名机构都在高考前出版了“高考报名指南”之类的参考资料,为高考学生填报志愿带来了方便,从某种程度上拉近了大学与民众的距离。

从形式上看,参与机构更加丰富、多样,所推出的大学排行榜也更加“新潮”,比如2010年5月,武汉大学信管院教授邱均平主持推出了国内第一个“中国大学网络排行榜”。而诸如“大学造富排行榜”“产业排行榜”“慈善排行榜”等,也都为民众所津津乐道。透过大学排行榜,人们眼中的大学不再遥不可及,大学变得“立体”,也越发“真实”。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推出的世界大学排行榜还有了国际影响力。有着庞大的教育市场做支撑,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大学开始关注这个“中国版”的大学排行榜。然而,相当一段时间内,“民间”大学排行榜的热闹,并没有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呼应。如今,这样的局面也有了“松动”的迹象。今年高考前夕,山东省教育部门首次推出省内高校排行榜,为填报高考志愿考生和家长提供参考。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个官方高校排名。

大学吸引力的显示偏好排名 篇10

随着大学招生人数增加,上大学相对更加容易了。但是大部分家庭在第一个孩子进入大学学习时,面临如何在众多的招生学校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的问题。大学排名对于学生和家长了解大学的声誉、特征都有巨大的帮助。目前影响较大的排名机构有三家,分别是网大有限公司、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校友会网,但这些排名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指标计算的数据也没有公开。[1]虽然每个排名有不同的指标体系和权重,有些排名也涉及到学校的声誉,但都没有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关于学校吸引力大小的指标。

我们根据中国高考录取机制的性质,提出了一个估计中国大学吸引力的显示偏好排名模型。基于显示偏好的大学排名度量的是学生或者家长眼里的学校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可能反映了学校的质量,但也不完全是学校的质量。对于什么是大学的质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于相同的大学特征,如声誉、师生比例、科研经费、地理位置、校园环境等,学生和家长、教育管理机构甚至普通的大众,对这些因素的权重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构建的显示偏好的排名,就是这些意见的综合,反映了人们看法中的一致性因素。

基于显示偏好的学校吸引力排名综合了所有考生的选择中所包含的信息,对考生和家长了解其他人的看法具有实用价值。考生和家长们为什么要了解其他人的看法,Avery Christopher等人提供了三种解释:第一,在大学教育中,和什么人在一起学习是很重要的。见贤思齐,学生不但关心学校的质量,也关心和自己在一起的学生的情况。第二,每个考生对于学校也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考生明白自己的信息可能是不完全的,通过了解其他人的看法和行动,可以弥补自己信息的偏差。第三,考生可能通过选择不同的学校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这就是教育的信号甄别功能。23考生通过学校的选择来显示自己不同凡响的能力,在均衡状态时,清华大学录取的考生和江南大学录取的考生有着不同的能力。在中国的招生制度下,家长关心其他人的选择和偏好还有第四个原因:了解其他人的偏好便于考生填报志愿,协调到均衡结果。

在中国,考生是按照分数和对学校的偏好(志愿)根据高考录取制度统一录取的。在出分填报志愿时,高考录取的结果等价于把所有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每个考生依次从可选择的学校中选择他最偏好的学校录取。不同分数的考生有不同的可选择范围,分数最高的学生可以选择所有的招生学校,而分数低的考生选择范围小。通过考生的选择和录取的格局,可以推断学校吸引力的分布情况。

二、概率模型

(一)大学的吸引力

为了进行大学排名,我们必然假设每个大学有一个隐含的表示大学吸引力的变量,我们可以根据吸引力的大小来给大学排名。虽然不能观测到这个吸引力,但是可以估计出它的数值。大学的吸引力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如大学的声誉、教育质量、专业、学校位置、学费、学术资源等。我们不需要知道这些特征如何构建出大学的吸引力,仅仅假设学生是根据学校吸引力的大小一致地行事。

构建这个显示偏好吸引力排名,也不需要假设所有学生对学校的吸引力有相同的看法。每个考生对于学校吸引力的看法可以在一个均值周围分布。如果所有的考生对学校吸引力的看法一样,考生的表现就会完全相同,但这并不存在。我们假设每个考生对学校吸引力的看法都有自己特异的因素,正是考生不同的看法造成了学校在争夺学生时互有胜负的模式。显示偏好排名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并不需要真实存在一个潜在的吸引力排名,如果在考生和家长心目中不存在普遍一致的对学校吸引力的看法,这种方法估计出来的排名就没有一致性。可以设想,如果每个考生对于大学的偏好都是随机的,最后得到的录取结果就没有任何模式,各个学校的输赢也是随机决定的,不存在一个显然的模式。但是,不管学生如何形成自己的偏好,只要在他们之间存在共同的模式,那么显示偏好排名就可以把这些系统性的因素显示出来。

(二)考生录取的多元比较问题

大学排名问题可以从多元比较的框架来看。当考生选择学校填报时,根据他的分数,他在当时仍然招生的学校进行选择。这时,所有学校就在进行一场竞争。考生从每个可以选择的学校的吸引力分布中进行抽样,得到他对所有可选择学校的个人评价,评价最高的学校就会被考生作为入学学校,这个学校就赢了竞赛。如果不存在学生个人兴趣干扰的因素,赢了竞赛的学校比其他学校受欢迎就是一个合理推断。根据所有学生的录取结果,得到了每所学校获胜的场次,汇总所有考生的信息,就可以估计学校吸引力的情况。

多元比较统计模型文献主要讨论两两比较模型,在每次竞赛中只有两个选手参与,如国际象棋、球类比赛等。这类文献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已经有大量的关于如何从竞赛记录推断国际象棋棋手能力高低以及对于球队排名的文献。在两两比较模型的文献中,根据分布的不同,有两类最为常用的模型假设。一类是Bradley-Terry模型,假设分布是第一类极值分布。在这个假设下,二元比较模型中就会导出Logit模型。另一类常用的分布假设是正态分布,这就是Thurstone-Mosterler模型。在实际中的两两比较数据时,这两种模型得到的结果没有太大的差异,利用第一类极值分布假设的模型更容易处理和计算。[4]在Avery等人研究美国大学排名时就是利用这个分布,我们也使用这个分布假设。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极值分布或者正态分布假设,是考生对单个学校的吸引力个人看法的概率分布假设,不是对于所有学校的吸引力的分布假设。

(三)模型设定

我们共有I所大学,其中θi=大学i的吸引力参数,i是指大学的指标,i-1,2..I。大学的吸引力是考生对大学评价的影响因素之一,考生对大学的看法也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对任意的考生j,他对于选择集Sj内的学校评价πij由学校吸引力、学校可变特征和个人兴趣三部分构成:

θi是指学校的吸引力,包含了大学所有不变化的特征,如对于大学教育质量的平均看法和大学平均教育费用等。有些特征是随着考生的不同而变化的,我们把这些额外的变量加入以控制其他的解释因素。xij=(x1ij,x2ij…,xkij)就是大学i和学生j有关的可变变量向量,可以包括:大学是否为“211学校”、大学是否为省内大学、考生到大学的距离、第一年的学费等特征。所有这些特征都是去掉均值的,因为在估计时,这些均值不能和大学的吸引力θi分离出来。假设这些特征以线性的方式进入模型,δ是有关可变特征的影响系数。εij是考生对大学吸引力评价的随机部分,这里假设考生对每个学校的个人兴趣服从相同方差的第一类极值分布。这些因素共同决定学生对每一个学校的评价。

学生j从可选择的mj个学校中选出评价πij最大的学校入学,因而考生的选择Yj就是一个0-1向量,Y=(Y1j,Y2j,…,Ymi,j)其中变量Yij表示这个学生的选择:

由于考生选择吸引力最大的学校入学,mj个学校竞争考生j的录取结果就服从如下的多项分布:

这里pij是学生j在这mj个学校中最后选择学校i入学的概率。在第一类极值分布的假设下,可以计算出这些入学的概率为:

通过考生的选择,可以估计出学校吸引力的参数,进行吸引力的排名。如果既想知道学校吸引力的相对大下,也希望知道这种吸引力排序真实的概率,这可在Bayesian方法的框架下估计,可以从参数的后验分布中得到这个分布中感兴趣的信息。在Bayesian方法中,参数的后验分布函数是似然函数与先验分布函数乘积的一个常数倍数。对于参数的先验分布,我们假设服从近似均匀分布,各个参数的先验分布是独立的。这些先验分布由几部分组成:

这里,δk是向量δ的第k个分量。这个先验分布也是Avery等人使用的先验分布。

从学校吸引力θi的后验分布中我们可以得到需要的信息,估计了后验分布的均值,作为吸引力排名的指标。如果学校i吸引力的后验均值大于学校j吸引力的后验均值,则学校i的排名在学校j之前。对于例如“排名第9的学校和排名第10的学校的吸引力真的有显著的区别么”这类问题,我们就不能仅仅比较吸引力的点估计。我们使用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方法从后验分布抽样来回答这类问题。MCMC可以从(θ9,θ10)后验分布中进行抽样,“θ9大于θ10”的概率可以利用抽样数据中“θ9大于θ10”的比例来估计。这种比例类似于统计中95%的置信区间,如果这个比例是95%,就比一个46%的比例更有理由相信排名第9的学校的吸引力大于排名第10的学校的吸引力。

在执行MCMC算法时,所有参数的初值都设定为先验均值。然后,从每个参数的后验条件分布中依次进行抽样,一直到所有参数的分布都稳定下来,我们就认为达到了稳定分布,把以后的抽样认为是来自参数的后验分布,可以使用WinBUG软件执行MCMC。在10000次迭代之后,我们又进行了30000次迭代。根据模拟数据的轨迹图(trace plot),10000次的burn-in足够稳定了。为了减少自相关性,我们利用之后的每隔5次迭代的观测作为抽样的值。这样,每个参数就有6000个抽样观测值。利用这些观测值,我们计算了每两个学校两两比较时吸引力排名在前的学校胜出其后的学校比例。

三、高考录取的性质

从前面的概率模型中发现,如果知道考生的选择范围和最终录取学校,就可以估计出学校的吸引力。这一节主要讨论如何利用高考录取机制的性质确定考生的选择范围。

中国的高考录取机制是一个按照分数分配入学资格的统一录取体制,大学只是供所有考生按照分数分配的公共品。高考录取的特点是“志愿优先,相同志愿看排序高低”。聂海峰证明,在中国高考出分报考的录取机制下有唯一的一个均衡结果,这个结果是分数公平的。[5]分数公平使得录取结果具有如下的结构:每一个学校都有一个最低录取分数线,如果一个学生的分数高于一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那么他的录取学校不会比这个学校差;同时,如果一个学生被一所学校录取,那么他的分数一定不低于这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这样,根据每个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知道哪些学校在考生的选择范围里。这样,根据考生的分数和每个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就可以计算出考生的选择范围。

高考录取机制的细节可能有些影响。在实际考生填报的志愿中,不仅有考生对学校的偏好也有考生对学校内部的专业偏好。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能会面临“好学校但专业一般”和“一般学校但是专业较好”的选择。我们这里没有区分专业的影响,因为即使在学校内,专业的分配是以考生的分数高低来分配的,整个学校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当然,学校招生专业会影响学校对考生的吸引力。在各高校分配给各省招生计划时,在不同的省录取不同的专业,因此学校的招生专业也影响一个学校在省内吸引力的排名。下面使用浙江省文科的招生数据,构建一个地区的排名。对于这个地区的所有考生来说,面对的是同样数量的专业。学校的招生人数也会影响学校对考生的吸引力,因为招生专业过少导致招生人数过少,在报考时可能会影响选择考生的选择。招生人数太少的学校可能会由于人数不足产生较大的偏差。因此我们在估计显示偏好排名时,去掉了招生人数过少的学校。

计算考生选择范围时,我们使用的是均衡的等价性,是对实际录取结果的一阶近似。非第一志愿的学生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有些学生第一志愿的学校没有被录取,通过调剂录取,这使得实际录取的结果可能不是考生的真实志愿,但是考生若可以调剂,则表示对于调剂志愿是无差异的,因而不会太干扰估计的结果。有些学生由于担心第一志愿落空,会在第一志愿选择时选择一个安全的学校,而他的考分很高,这可能导致高估了最后录取他的学校的吸引力。调剂录取和二次填报志愿引起的偏差,对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影响。最低分数线较高和最低的学校不受影响,只是在吸引力相同的学校之间可能存在吸引力的偏移。由于实际的录取制度使得高估和低估某些学校都有可能,因此这两种效应可能会互相抵消。这些因素的存在可能会使得排名在中间并且吸引力接近的学校之间吸引力排名的可靠性降低。我们下面使用第一批录取学校的数据,每个学校都有很高的第一志愿满足率,这可以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

四、数据

我们用来构建学校吸引力排名的数据是执行出分填报录取的浙江省2004年第一批录取中文科学校的录取数据。数据来自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持的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提供的收费服务:高考填报志愿综合参考系统,该系统的数据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提供。考生录取信息包括考生的考分、录取学校、录取专业、考试类型(文科、理科)。由于文理科是分开录取的,我们这里只使用了全部文科考生的数据。2004年全国有22所大学可以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名额独立于高考统一录取额,考生仍需参加高考,但可以低于投档分数线20分录取。因此我们采用的学生数据中去掉了录取分数低于投档分数的考生,减少自主招生的影响,这样,最后共有考生4021人。

考生信息的简单统计综合在表4-1中。学生的平均分600.64分,而考生入学学校最低分平均是587.4分。考生入学学校的最低分是数据中学校录取的所有考生分数的最低分,这不同于后面提到的学校投档线。投档线是招生办公室向学校提供第一志愿的考生的控制分数线,提交的名额多于学校的计划人数,因而得到的入学最低分高于学校的投档线。可以看到,学生平均分数都高于学校平均的最低分数13分左右,每个考生的可选择余地较大。

利用每个学校的最低入学分可以确定每一个考生可选择学校的集合。首先给定这个考生的分数,然后对照所有招生学校的最低入学分数,如果考生的分数高于学校的最低入学分数,就表示考生可以选择这个学校。从表4-1中可以看到,文科考生选择范围的平均数是82.18所,而全部文科学校是104所。每个考生平均可以选择80%的所有招生学校入学,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控制学费、距离等因素可以减少吸引力估计的偏差。根据浙江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编制的《浙江省200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手册》可以得到考生入学学校各专业的学费和学校所在地。考生与学校的距离是杭州市到学校所在城市的火车里程,从2004年铁路里程表中可以得到。对于在杭州市内的大学我们把里程计为0。浙江省省内的城市距离用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的地图册上的公路里程数。两地间没有直达的火车使用省会城市作为中转站,东北的城市如果没有直达火车则使用北京作为中转站。每个考生被实际录取学校的学费是考生录取专业的学费。对于考生选择范围内其它学校的学费,我们使用这个学校所有专业学费的平均数作为考生可能的学费数。

考生距离学校的平均距离为700公里,第一年学费平均为5600元。学校距离反映了学生入学的交通成本。学费作为入学学习费用的替代,由于我们没有住宿费用的数据,且在实际录取中,一些学校对于报考学生有各种奖励,因此学费不是入学学习的净成本。因为我们不知道录取学生的身份,因此也无法确定各种奖励。但这些学生仅是一小部分,对改变估计结果的作用不大。从表4-1也可以看到,文科考生有45%被省内学校录取,46%的考生被“211工程”的大学录取。

表4-2中包含了录取学校的招生计划数和专业数的信息。浙江省2004年第一批录取的学校有162所,其中文科招生学校120所,但是16所在网站上没有学校的文科录取数据,这16所大学的投档分数线平均为577.8,略高于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576分。而所有文科的平均投档分数线是583.1分。参与排名的文科学校有103所,平均录取人数为38.7人;录取人数最多的为391人,最少的为6人。文科学校平均录取39人,也就是说在争夺生源的竞赛中,平均意义上每个学校胜利了39次。文科录取专业平均数是8.5个,录取专业数最多的学校也仅22个。文科专业差距较少,因而“好专业和好大学权衡”的因素不大,吸引力的排名更多地反映了学校吸引力的因素。

五、结果和解释

用2004年浙江省第一批录取的文科数据进行学校吸引力显示偏好排名,只是我们模型的一个应用。首先,这里的排名是一个地方性的排名;其次,这只是所有文科考生对所有在浙江招收文科考生的学校吸引力大小的排名。在浙江省第一批录取的所有考生中,文科生有4000多人,这里估计的学校吸引力就是这4000余人的选择行为所包含的信息。如果有足够的资源得到全国学生的录取数据,我们可以构建出这些学校在全国的吸引力排名。

我们在表5-1中仅列出了前50位学校的吸引力的估计。第一批录取的学校是重点大学和浙江省一些地方学校,以重点大学为主。从表5-1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重点大学吸引力的格局,北京大学作为文科的领袖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组成第一梯队,他们的吸引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大学。吸引力排名前10位的大学依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这些学校都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如果以10名为一组,在第一组中,排名第1的学校和排名第10的学校相差很大;而在第二组中,吸引力的差距就小了很多,其后得分差距都不大。随着排名的降低,各学校吸引力之间的差距减少,表明这些学校有着相似的吸引力。从表5-1中可以看到其他控制的变量符号是显著的,虽然有些变量不显著。“学费”和“是否是省内大学”的变量不显著,但是其他条件不变,学生愿意选择交通成本少的大学。在重点大学中,“21 1工程”大学对于考生格外具有吸引力。

注:1.由于篇幅限制,我们仅列出了排名前50的学校及其得分;也列出了控制变量系数的估计,括号中的数字是标准差。2.由于模型的性质,吸引力之间有差距才有意义,并且我们不能估计出所有学校的吸引力;我们把浙江万里大学的系数标准化为O,因此估计的吸引力系数中有负数。

前面也提到,不同的大学招生专业不同,专业的吸引力也影响学校的吸引力。从表5-1中可以看到,浙江省本省的一些大学排名很靠前,这是因为这些学校是分批次招生的,他们在不同批次录取不同的专业。因此,这里的吸引力是这些学校的招生专业在第一批次学生眼里的吸引力,并不是这些学校的综合吸引力。很显然的,当学校的排名靠后时,考生对学校吸引力看法的一致性会降低;另一方面,排名位于中间的学校之间的吸引力接近,使得吸引力的区分度降低。由于录取的性质,学校吸引力的差距只反映了平均意义上的差距,只是吸引力的点估计,即使列出吸引力的方差也并不能很好地说明吸引力排名的差异情况。

我们可以从学校吸引力的后验分布抽样,比较排名在前的学校吸引力大于排名在后的学校吸引力的比例,提供一个对表5-1中吸引力排名可信度的概率估计。这个比例类似于一个置信概率,如果比例是95%而不是40%,更有理由相信这个排名是可靠的。抽样结果显示,在排名第1的北京大学和排名第2的清华大学的吸引力的后验分布抽样比较中,每一次都是北京大学的吸引力大于清华大学的吸引力,因而比例是100%。和其他大学吸引力作比较时,“北京大学的吸引力更大”的比例也是100%。后验分布抽样中,排名第2的清华大学的吸引力超过排名第3的中国人民大学的次数比例是95%,超过其他大学的概率则是100%。中国人民大学的吸引力也以95%的概率超过其他对手。在文科前20名中,其后5位可以使得比例达到90%以上。但是在20名内,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学院和宁波大学的胜出概率远低于排名附近的学校。这可能是由于这些省内学校吸引力优势不明显所致。在20名以后,考生对于学校吸引力的看法也逐渐不一致,为了达到90%的比例需要进行比较的学校的排名已经迅速下降到20位以下。这意味着,吸引力排名前三位的学校显然超过其他学校,前20名的学校和其后5位之间的学校的吸引力统计上都不显著;20名之后的学校,吸引力在统计上都不显著,可以认为是在一个档次上的。

可以看到招收文科考生的学校的吸引力分布情况: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这些综合类大学的吸引力位于前列,尤其以北京大学为翘楚。在这些老牌传统名校之后,其他大学的吸引力近似,属于类似的层次。

六、总结

本文展现了如何通过高考录取结果来计算招生学校的吸引力显示偏好排名。显示偏好排名使用的数据是公开可得的,可以给家长和考生提供关于学校吸引力的精确信息。文中一些学校的显示偏好排名可能和许多人心目中的排名不一致。要指出的是,这是浙江省文科考生对于招收文科考生的学校的显示偏好排名,学校的吸引力也和学校投放在浙江省的专业有关。由于现在许多学校大量招收本省学生,投放在外地的专业指标未必有吸引力,因此可能和本省的录取偏好不一致。这里的排名只是一个地方性的排名。由于有些理科类的学校仅招收理科考生,这并不这些理科类学校的吸引力就比本文所列学校的吸引力差。

除了估计各学校在考生和家长心目中受欢迎情况,模型也可以用来帮助考生评价在填报志愿时不同填报策略的风险情况。在考后报考时,考生的分数决定了考生在所有学生中的位次。考生能否被一所学校录取,依赖志愿是分数高于该考生的人数是否多于学校的计划招生人数。根据本文估计的学校吸引力的情况,可以模拟不同分数考生对学校的评价和选择,计算出每个分数的考生可以被每个招生学校录取的概率,使用这个概率,就可以评价每个考生填报不同志愿时被录取的概率。

最后,本文再次强调,此处的显示偏好排名只是基于考生和家长的选择得出的学校吸引力的测量,并不必然就是学校质量的反映。

参考文献

[1].搜狐.盘点1987-2005中国大学排行榜[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050221/n224361408.shtml,2005-02-21.

[2].Christopher Avery,Mark Glickman,Carohne Hoxby,Andrew Metrick.A Revealed Preference Ranking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Z].NBER working paper W10803,2004.

[3].Hal Stem.Are All Linear Paired Comparison Models Empirically Equivalent?[J]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1992,(23):103-117.

[4].聂海峰.高考录取机制的博弈分析[J].经济学,2007,6,(3):899-916.

上一篇:大赛宣传文案下一篇:环境整治会议贯彻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