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传承创新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皮影戏传承创新(精选4篇)

皮影戏传承创新 篇1

一、陕西皮影戏的发展渊源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美术、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皮影戏起源于宋代,并受到古代弄影幻术、影子游戏、民间剪纸、宋代说话词本等多方面的影响。皮影戏形成于古代中原地区,北宋都城是其最早的繁盛地。据史料记载,皮影戏最早是面向宫廷贵族表演的艺术形式,然后才慢慢流传到民间,融入乡土气息,成为广大群众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之后,一部分影戏艺人迁移到北方,一部分影戏艺人避靖康之乱西出潼关,演变为陕西皮影,陕西皮影不仅有着黄河流域民俗的文化积淀,而且有着令人震撼的声腔艺术魅力,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刻工细腻、精巧别致、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的皮影造型。它是中国皮影的上乘之作,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二、陕西皮影戏的风格特点 皮影戏,别称灯影戏,是借助灯光透过镂刻的影人和道具在影布上的景象来完成表演的。影人的造型在皮影艺术表演中显得尤为重要。

影人制作的传统技法是镂空,以渭南影人刻制为例,其制作包括以下四种艺术风格:其一,人物造型符合整体美法则。每个人物的头身手臂和总身高均有特定的比例,其外形轮廓的整体美中包涵了内部装饰的古典美,在设计刻制时由创作人在夸张中赋予艺术变型。其二,人物造型艺术化。设计的人物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影人的装束与面容神韵生动形象、夸张幽默。生、旦人物,鼻尖口小、朱红点唇、秀婉妩媚,讲究图案纹花、用色简练、平涂着色;武生以立突的眉毛体现出英姿挺拔;文生则用平眉展示文人的清秀文静。其三,人物造型卡通化。皮影人物一般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人体比例通常是上身与双臂偏长,以利表演效果。影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而染色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其四,人物造型戏曲化。皮影人物造型是按戏曲生、旦、净、丑的模式进行设计的。各行当脸谱和行头的程式化造型,源于舞台戏剧而又超越于舞台戏剧。皮影人物的造型都体现了头大身小、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的特点。在造型设计时,不仅男女有别,而且人物身份性格不同,相貌则各异。其中的女性形象,极尽委婉妩媚之态。

三、中国皮影戏的表演艺术特色

皮影戏是靠灯光透过镂空的影人和道具在亮子(影布)上的活动来展示人物的运动、情态以及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的,在表演上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皮影艺人却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表演技巧,创造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为皮影艺术,皮影戏经过漫长的发展和不断的融合,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因此皮影戏的流派和唱腔有数十种。皮影戏演出不同于现实剧场分幕分场形式,由于影人出入场自如方便,场景变换非常容易,其特点就是故事性强,因果关系明确。皮影戏还被称为五人忙,由前声、签手、板胡、二弦、下档五人组成。皮影戏的感人魅力主要是靠签手高超的技艺,签手是影戏的灵魂。挑签是皮影表演在陕西渭南地区的名称,在表演时,签手主要采用挑、抵、推、揉、拖、反转等技法来表现容纳五个繁复动作和细腻情感,赋予皮影以鲜活的生命力。在皮影表演中,亮子在深度空间的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缺陷,但艺人却巧妙地将这种不利因素减至最小,他们在影人的上下场表演中,巧妙地运用距离亮子的远近,形成上场由大变小、由虚到实的艺术效果,给观众以姗姗来迟的视觉感受;下场则由小变大,由实到虚,给观众渐渐远去的视觉感受,这就有效加深了皮影场景的深度空间。

四、皮影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发展

皮影艺术是世代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艺术瑰宝,同其他传统民间艺术一样,皮影也经历了由胜到衰的过程,许多技艺高超的皮影艺人相继去世,皮影艺人逐渐减少,大量皮影戏道具残损失落,陕西乃至国内的专业剧团寥寥无几,只在农闲时或遇红白喜事才能维持演出,青年观众越来越少。演出市场的萎缩直接威胁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虽然陕西博物馆、民间个人尚有一些皮影艺术品收藏,但总的看来皮影艺术已处于逐渐失传的境地。

与传统皮影戏而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由于皮影戏是一门集雕刻与绘画为一体的造型艺术,近年来许多动画制作公司使用贝齐尔样条曲线分段逼近等i维制作方法来构造皮影人的外形,这样做不仅可以真实再现其复杂的轮廓,通过反复调整控制点位置和曲率,使曲线尽町能光滑;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审美观念的不同,用曲线拼接出新颖别致的图案。绘制好的曲线被剖分为大量的三维多面体,虽然厚度设置很小,但在光照下对散射效果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在皮影戏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它的光照方式了。从光源出发,追踪从聚光灯中射出的各个方向的光线,并把其中与物体或投影面相交的光线信息存入缓存区。建立二维的贴图,以求能将瑰丽古朴的色彩,光洁透明的皮影质感和戏台上光影的空间感在阴影中表现出来。当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如何用计算机传递皮影戏中的动感也是很重要的。为了表现皮影运动的特点,将整个影人分成十一个部分来构建,在通过设置在关节处的隐藏点来对齐整个模型。通过对每一个部分进行平移,旋转,切变等矩阵变换,皮影人物就可以依照我们的要求,做出转身,行走及其他各种平面动作。通过数字化的配器和各种唱腔的配合,将呈现出一个数字化的传统皮影戏。

数字化的皮影动画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制作也相当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皮影戏传承创新 篇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类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地方文化特质, 其保存、活化展示, 暗示了当地人的集体文化认同, 而以某种方式来动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可以强化该地居民的身份共识, 还能让人增进知识, 让外来旅游者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 使得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当前, 文化全球化愈演愈烈, 地方性差异越来越小,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具有社会与政治意义。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 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 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 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然而, 当下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没有后继之人、传承堪忧, 尤其是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已经被流行娱乐节目严重侵蚀, 以至于无法在表演市场独立生存。非遗的传承人是对精神文化的传递, 而这种传递又是通过传承人的口述或口述表演、身体示范或表演、综合示范或表演等进行的, 传承人既是遗产的接受者, 又是创造者。

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 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 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 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 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 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现在, 能够进行皮影戏剧本创作的不足10人, 皮影艺人年龄偏大, 找不到徒弟传承,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山皮影戏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共三位, 目前平均年龄76岁, 代表性传承人年事已高, 唐山皮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如果没有接班人, 将出现后继无人的断层危机。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视角探讨唐山皮影戏的传承与创新。

资料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传承人名录, (http://www.ihchina.com.cn/inc/chuanchengren.jsp)

二、文献回顾

在二十世纪后期, 由于工业化和都市化, 人类社会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变革, 由艰苦的生产时代进入到舒适的消费时代, 大众传媒的发展将文化消费推入一个快速时代。社群和道德崩溃了, 个体变成了孤独的、疏远的和失范的, 他们可接受的唯一关系就是经济上和契约性的关系。他们被同化进了一群没有个性的大众之中, 受一种他们能得到的、替代社群和道德的唯一资源———大众传媒的摆布。在这个世界中, 大众文化的传播像一种致命的能媒, 使民间文化窒息, 并威胁着要扼杀艺术的完整性 (D Strinati, 2004)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民间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面临着观众群的断代、流失, 其原生市场已不足以支撑该文化艺术形式的生存发展, 鉴于此我国已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011) 。目前国家已公布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1, 219项, 见表2。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及内部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 其传承发展必然发生某种程度的变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下, 作为入场生活的民俗一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便从其生存的文化环境中脱离出来, 进入被生产、被建构的陌生化过程, 使非物质文化越来越远离其日常生活的本真样貌。纵观文化传承与变迁的研究, 主要存在两种视角, 一种是从社会环境的角度侧重讨论环境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另一种是从文化自身的角度侧重探究文化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与影响力。认为在面临新的环境时, 人们总能从传统习惯和文化管理之外去寻找适应环境的方式, 从而不断创造新的文化, 推动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既有传承、又有重构、也有创新, 在对周边文化的吸纳和加工中、与各种现代文化的互动中要作出有选择性的创新与组合, 将其中有用的内容有机地置于固有文化之中, 这就是文化重构, 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活态”地被传承和发展, 否则就容易固化为博物馆里缺乏社会内容的藏品。而这种重构的过程就是非物质文化再生产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是指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原生文化圈进入另一个文化圈, 经改造后为该文化圈人们所接受、所传承的情况。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再生, 我们将其分为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再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产生于原文化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生土长、原汁原味, 并没有经过人为加工改造。再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外域传入并已本土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本地产生但经过元素重组或放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自然再生和人为再生, 而人为再生包括人为移植、元素重组 (多是专家与文艺工作者的创造) 、文化事项的复活与放大 (为地域原有某种文化事项, 但已基本消亡, 经发掘研究, 恢复原貌, 使之复活, 这多是政府行为) 。

资料来源:据《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06〕18号)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发〔2008〕19号)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11〕14号) 、范围分类来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03) 、具体类别来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国家名录-类别, (http://www.ihchina.com.cn/inc/guojiaminglu.jsp) 。

“遗产”本身的定义就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死亡、断裂。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作为活化石的民俗, 只有当人们抛弃了原生态的幻想, 以传承、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民俗的时候, 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才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因此, 本文将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的理论视角, 进一步研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山皮影戏传承与创新的具体维度。

三、研究方法

自2013年以来, 笔者3次前往唐山市演艺集团、2次前往唐山市艺术学校进行田野调查, 获取了大量的一手和二手资料。一手资料主要通过访谈法:访谈法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访谈对象包括演艺集团皮影部副部长、艺术学校校长、皮影戏老艺人、皮影班学员、皮影艺术品销售人员、皮影爱好者等、普通市民, 共12人。对访谈对象进行从无结构到半结构型的深度访谈;二手资料则包括当地各种级政府文件、专项报告与新闻报道。

四、唐山皮影戏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 观众断代导致演出市场萎缩。

同其他传统戏剧一样, 大众传媒冲击了唐山皮影戏的市场, 基本没有培养起来年轻观众, 而老年观众数量逐步减少。“电视你看啥都有, 现在就是像咱们这个传统节目, 逐步老了没了, 老人对这个挺欣赏。” (皮影艺人, 02) 观众的断代直接导致皮影戏演出市场的萎缩, 皮影戏已基本退出商业演出市场, 仅剩下少数几位精英艺术家在政府及NGO组织下进行非盈利性的表演。演出市场的萎缩也在皮影艺术品销售中得到印证, “当地人很少买, 都是那种50多岁的, 原先小时候看过皮影戏的那种, 人家就过来参观一下, 也不一定买。这俩月大概才卖出去两对。” (皮影销售人员, 01) 目前演出市场的萎缩已不能支撑该艺术形式的健康发展。

(二) 传承人断代。

在演出市场萎缩的情况下, 唐山皮影戏的传承人也出现了断代的危机。尽管皮影老艺人有着强烈的传承意愿, 但个体化的传承方式在市场条件不具备时均以失败告终。“咱们传承的东西啊, 不能失传, 我们老人总想着把这个传承下去, 这属于三支花之一, 我们干一辈子, 我们喜欢, 所以教孩子们, 让他们也喜欢, 把这个还传承下去, 在我们这里不会断档。” (皮影老艺人, 01) ) “我原本是想着办一个班, 靠着自己的退休工资, 也不收学费, 但你不跟他 (学员) 要钱可以, 最起码场地、吃住得掏钱吧?后来我自己掏不了了, 没有经济来源, 你说这个东西能存在吗?” (皮影老艺人, 03) 目前在唐山市及下辖部分县的文化事业单位还有少量的老艺人, 但基本年事已高, 即便在事业单位其传承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境况。

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让作为传统表演艺术形式的皮影戏在演出市场中被边缘化, 出现观众断代、市场萎缩, 商业演出市场不足以支撑该艺术形式的生存, 尽管国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2006年就将唐山皮影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唐山皮影戏仍然面临着传承的困境。

五、唐山皮影戏传承创新的维度

(一) 传承观念创新:

由俗文化到雅文化。在娱乐形式单一的年代, 皮影活跃在城市与山区, 是一种大众文化。访谈中发现, 在观众断代演出市场萎缩的情况下, 这些皮影艺人们尽管面临传承困境, 但由于皮影戏的历史及艺术价值, 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呈现:走进了高等院校、电视台、剧场甚至走向海外。从现实情况来看, 唐山皮影戏作为一种文化遗产, 已经从大众文化走向小众文化, 由俗文化迈向雅文化。因此, 在时代变迁下, 传承观念也应该随之改变。

(二) 传承方式创新。

1. 学校传承:

从培养到就业的整合。学校传承是目前唐山皮影戏主要的传承方式, 在政府的推动下, 2013年9月唐山市艺术学校开设了皮影班, 由政府拨款培养, 经过艺考招收了5个学生, 学费由政府拨款, 学生自己承担生活费。在传承人面临断代的情况下, 学校传承的方式很好地缓解了传承人青黄不接的状况。但是目前的学校传承局限于培养, 皮影班学生毕业后的实习、就业还面临很多未知。“ (就业) 肯定有困难!你来学、我来教, 教完了以后上哪去啊?现在还没有毕业的, 他们学4年, 2015年第一批学生毕业, 他们实习去哪?我不知道。” (皮影艺人, 03) 如果不能保证这些学生的就业, 那么依然不能解决传承断代的问题。“断代是个问题, 你看他们这一批 (第一届皮影班学生) , 虽然晚了些但还能够弥补一点, 起码他们到文化馆里去能演出、能辅导、能普及, 不会白吃饭, 如果他们这批 (的就业) 解决不了, 那麻烦了!你总得让他先吃饱饭, 吃饱了他才去干活, 所以说他们一毕业, 这个单位是很关键的。” (皮影艺人, 04) 因此, 在学校传承方式中, 急需从培养到就业的整合。

2. 扶持皮影世家。

家庭传承是传统的文化技艺传承方式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身体性的特性, 家庭传承在技艺代际递增、口传心授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皮影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 除了技艺的习得, 还包括舞台表演等细微的经验。一位受访的皮影老艺人从1963年18岁起开始学习皮影, 其父亲、叔父、儿子均从事皮影表演, 正在上小学的孙女也爱好并学习皮影表演。虽然皮影世家数量很少, 但由于世代的积累, 从小受到艺术氛围感染, 这种传承方式具有高度的传承效用, 因此在传承方式上应该重视对典型皮影世家的扶持。

(三) 传承技艺创新。

如前文所述, 在时代变迁、皮影戏演出市场萎缩, 由俗文化走向雅文化的背景下, 对这一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元素重构, 与现代文化进行创新组合, 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在调研中发现, 唐山皮影戏的戏剧元素已经开始与其他戏剧技艺融合创新, 如影人尺寸的增大、服饰的改进、动作的创新, 到真人、影人的舞台结合, 以及与京剧、木偶剧等不同戏曲形式的结合等等。通过传承技艺的创新, 增加了皮影戏的现代审美, 使其更多被“活态”地传承和发展。

(四) 传承题材创新。

在皮影演出题材上, 目前主要有三类:传统剧、动物寓言剧、现代剧。尽管在调研中一些皮影老艺人认为, 只有传统剧才是真正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但在现实演出中, 传统剧基本不演了, 反而一些动物题材, 如鹬蚌相争、狐狸与乌鸦非常受青少年的欢迎;因此唐山皮影戏在传承题材上, 应该在传统剧的基础上, 结合寓言、童话等大胆地进行题材创新, 培养青少年观众群。

(五) 皮影传承与旅游演艺结合。

文化旅游 (cultural tourism) 的兴起, 引发了遗产旅游的热潮。Poria、Butler与Airey (2001) 定义遗产旅游是游客根据地方的遗迹特性为主要游览动机的一种旅游形式。其中, 沉淀着地方文化、承载着当地居民地方情感并传统而真实地再现当地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 构成了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和事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独特性、多样性、动态发展性以及和旅游活动的同质性, 使其和旅游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渊源关系。根据《唐山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5个, 影剧院21个, 文化馆、群艺馆15个。然而唐山市还没有专门针对外地来唐旅游者的常态化旅游演艺产品, 结合2016年唐山将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建议政府、旅游企业、文化娱乐企业、行业组织、专家学者等共同努力, 借助世园会的契机, 推出以皮影为主题的旅游演艺, 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相互促进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http://www.ihchina.com.cn/inc/detail.jsp info_id=50, 2013-8-1

[2] .王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不解之缘[J].旅游学刊, 2010

[3] .王淑娟, 陈胜容.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之研究——基于台湾霹雳布袋戏的经验[J].社会科学家, 2013

[4]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诠释与重构[J].学术研究, 2006

[5] .Strinati D.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M].London:Routledge, 2004

[6] .吕屏, 王庆仁, 彭家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文化传承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 2009

[7] .麻国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J].学术研究, 2011

[8] .柏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J].台湾原住民研究论丛, 2010

[9] .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J].学术研究, 2008

[10] .钱永平.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形态特征[J].西北民族研究, 2011

刘年华:江汉皮影艺术的传承之路 篇3

见到刘年华时已经快到下午四点,团队一行六人正在酒店里休息,连夜的驱车赶场让每个人脸上都布满了疲惫,女儿杨春霞招呼我们在隔壁房间坐下。虽然年过六旬,刘年华整个人的精神却非常好,显然对晚上的表演充满了期待,我们开始聊天,他突然记起什么来,又给一旁的女儿确认了一遍晚上的演出事宜。

没有祖传 只有拜师

源于潜江的“汤格”和“郭格”皮影戏雕镂艺术,以图案精细、圆润舒展、人物造型逼真生动、影大见长。歌腔皮影中的“鸡鸣腔”,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民歌。2006年6月,由潜江市申报的江汉平原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家传六代,师承四代,11岁学艺,13岁登台,从艺半个多世纪,皮影戏早已成为刘年华生活的一部分。皮影戏没有祖传,只有拜师,在清朝咸丰年间业内开始有了不成文的规矩,无论上一辈的技艺有多么精湛,都得系统拜师才算是正式传承的弟子。“一定要拜师,不拜师就不行”他说。一直到现在,即使女儿从小跟着自己摸爬滚打,有些技艺甚至娴熟到超越了自己,也一定要经过拜师这个过程才能正式成为传承弟子。代代相传的只有技艺,而拜师传承的则是责任和文化。

说到责任,刘年华回忆起祖父临终前对他说,作为刘家的长孙,你怎么样都得把戏唱下去。改革开放前,民间的文艺活动并不多,皮影戏很大程度上填满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休闲时光,而唱皮影戏的人,也受到乡亲们的追捧。看戏的人多,演皮影戏的人也多,皮影戏在那时得到了巨大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民俗文化。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的发展变迁,现代戏开始取代古装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正是那时,还是孩子的刘年华对现代戏的操作、设计和改革充满了兴趣,和父辈们一起参与其中,并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三年过后,到第四年,雕刻等基础技艺已经纯熟之后,刘年华才开始正式学习唱戏。《封神演义》、《岳飞传》和《隋唐演义》等,都是经常演出的经典曲目。通过自身改革成功挺过现代戏改革的风潮之后,,刘年华一行人重新走上“送戏下乡”的道路,皮影戏艺术开启了新的旅程。如今,虽然江汉平原皮影戏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真正愿意学习传承的人也寥寥无几。

最艰难的时候没有想过放弃

直到1978年,经过中国历史上文化的大洗礼之后,皮影艺术才慢慢复苏。刘年华找到十年前一起唱戏的老人,重新组起班子,通过三年多的发展,江汉平原上才重新响起了那曾经的曲调。这一次,却并没有以往那么轻松和顺利。

说起最困难的时候,刘年华从来没想过放弃,唯一想的就是坚持。1984年女儿杨春霞出生,新生命的降临让原本就一无所有的家庭更加举步维艰,一时间甚至隔天的温饱都难以维系,只能依靠亲戚接济勉强度日。在没有演出的日子里,刘年华就去做各种小工维持生计,皮影戏是一直没有放弃的手艺,有时也会瞒着家人买来牛皮,自己偷偷地雕刻皮影。日渐艰难难免会被劝说改行,他笑着说,改行干什么呢,我不会干别的,只会演皮影。每年春夏秋初,刘年华都会骑着自行车四处联系演出,四五个人组成的团队,自备所有道具,到乡下演一场,往往能挣来十几二十块钱,几人平分,每人分到几块钱。其他时间,则是妻子做小生意补贴家用。也被人笑过不务正业,唱戏能挣多少戏,玩这个就是懒惰,甚至到后来亲戚朋友们也不愿再借钱给他,怕他还不起。刘年华现在说起来这些时候都是面带笑容,有种熬过来了之后满心宽慰的感觉,但谁也无法感同身受彼时的难熬,就这么磕磕碰碰十几年,一直到女儿长大结婚,皮影戏还在唱,家里的生活也慢慢有了起色。

皮影是我们家的遗传

“她在读书的时候,就把我的小说全部翻看了一遍,小孩子记性好,说什么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有时候在我雕刻皮影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给我出主意。那时候偷偷买的牛皮,她也拿来雕刻,反而我担心的不得了,一边怕她把牛皮浪费了,一边又怕她把雕刻的刀具磕坏了”,说起女儿杨春霞,刘年华的语气里满满的都是骄傲。

雕刻皮影的刀具是三辈祖传的,一套共有四十多把。在皮影技艺本身就越来越少的今天,雕刻用的刀具恐怕也没有多少留存,会打制的人更加无迹可寻,刘年华看得宝贝。女儿也没有让父亲失望,雕刻技艺学的精良,是地道的皮影艺术传承人。小孙子更是充满天分,小小年纪已经能指出雕刻中细微的偏差。

刘年华说自己最高兴就是自己的皮影艺术后继有人,女儿杨春霞会雕刻,对皮影很精通,孙子小小年纪就显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卓越的天分。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给女儿找到一位顶尖的有高超雕刻技法的师傅让女儿正式拜师,和江汉平原皮影艺术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他始终恪守传统,坚持皮影不能祖传,只能拜师。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死板又固执,但唯有这样的坚持,才让江汉平原皮影艺术完整地保存至今。

皮影艺术的传承和推广,如今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效,湖北省内的一些小学里已经开设了皮影见习所,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和了解皮影戏。就像绿地饕界和楚新传媒联合举办的这次活动一样,皮影艺术也正在通过正式表演的形式和越来越多的人见面。江汉平原皮影戏除了传承了传统皮影戏直接原始的情感表达方式之外,在刘年华和杨春霞的多年改革创新之下,也创造出了新的形式,例如新的儿童皮影戏《拔萝卜》和《捉蝴蝶》等,注重和年轻人、小朋友的互动,加入了很多轻松有趣的元素,既吸引了更多的后辈们产生兴趣并参与进来,也为整个皮影戏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

皮影戏传承创新 篇4

一、关于复州皮影元素

皮影戏在地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不同带有地方特色和文化的皮影戏, 常见的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陕西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当然大连地区也有着自己代表性的皮影戏, 它是在清朝嘉庆年间从河北滦州传过来的。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与本地民风民俗、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 逐渐形成了具有辽南地方风格的皮影戏又被称作为复州皮影。复州皮影距今约有300余年的历史了, 它又被大家称作是大连的“老电影”。复州皮影从地域上分为南北派;北派指复州城内和城北的驼山乡、李官镇、盖州、大石桥等地的皮影戏班, 特点是受河北滦州皮影戏的影响, 表演舒缓、抒情。南派受山东登州皮影戏的影响, 其特点是表演火爆、热烈。

二、纤维艺术的艺术特征

纤维艺术可以称为材料艺术, 纤维艺术跟人类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纤维艺术是以各种人工合成纤维作为材料或是天然的动植物纤维作为材料, 用粘贴、捆绑环结、缠绕、包裹、缝缀等多种手法来创作平面、立体、半立体或是空间装置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纤维艺术的独特性体现在材料更加贴近生活源于生活, 呈现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纤维艺术设计的艺术特征有四大特点。第一点是创作材料的多样性, 纤维艺术的材料丰富多样, 它的每一种材料都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每一种材料所带给人的感官也有所不同。第二点是丰富的肌理表现, 具有不同材质不同自然属性构成的材料经过缝、编、织、塑等制作出来的作品呈现出的感官也不大不相同。有的画面粗糙、紧密、蓬松、凹凸、平坦等等画面语言。第三点是多变的艺术形式, 纤维材料可做成平面织物、立体织物、软塑以及各种纤维构成。第四点是集实用与审美功能于一体, 纤维材料本身就有很多特性。例如保暖、御寒、吸光、吸潮、隔音等功能。

三、复州皮影元素在纤维艺术中的创新应用与文化传播

原来的皮影制作工艺正在从曾经的娱乐为主欣赏为辅, 向如今以欣赏为主娱乐为辅缓慢过渡。将来的皮影更强调突出静态的艺术价值。这一点与纤维艺术有着相似之处, 纤维艺术这种材料艺术, 它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将这两种艺术相结合起来, 以新的艺术形式让人们得到标新立异的感觉的同时也了解和传承皮影这一悠久的历史文化。复州皮影元素和纤维艺术的创新应用与文化传播应立足以下三点:

(一) 图形的再创造

我的学生陈琦毕业设计作品“复州皮影元素再创造——意蕴连线”系列中, 复州皮影图形元素为设计原材料, 运用主题表现和解构与重组的表现方式。将复州皮影图形传统元素进行解构和重组。将皮影人物形象进行打散并将它重新组合构成的画面。打破了皮影传统图形形式的同时给纤维艺术增添了新的容貌。复州皮影传统审美趣味往往只是重视事物的完美性, 有时破坏也是一种创造的途径。分离和重组能够产生新的形式美感和新的意境表达。分离和重组更具有跳跃性的动性。解构与重组是传统纹样的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方式, 在保持原有的传统图形下创造出新的构成形态。复州皮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它的图形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 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等综合的处理。皮影元素的特点是面的形成为主要部分, 它的传统工艺是采用动物皮进行镂空雕刻。大部分都以面的形成在结合点和线组成皮影。我的学生陈琦毕业设计作品“复州皮影元素再创造——意蕴连线”系列中的图形上陈琦采用大面积的面和线组成, 采用传统皮影人物头像的部分图形并开始重新组合的形式再创造的。使作品更抽象化, 形成新的画面有着很有中华意蕴的感觉。

(二) 内容的再革新

传统皮影一般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 经过人操纵做机械性动态表演。传统皮影主要应用于人们闲暇时间观赏和娱乐的一种艺术形态。现在我们将皮影传统元素的图形应用于平面图标、画册装帧封面、用作装饰画等等, 富于它新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皮影不仅代表一种表演文化和娱乐手段, 它也以新的表达形式让人们在生活中更多的接触皮影。将皮影艺术与纤维艺术的巧妙结合, 也是比较新的表达方式, 在内容上不在遵循传统的制作工艺, 采取新的材料来表现皮影的别样材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皮影不在强调以娱乐为主而是更多的强调突出其静态的艺术价值。

我的学生陈琦毕业设计作品“复州皮影元素再创造——意蕴连线”系列中她将皮影的材质和图形都做了新的改变, 将它与纤维艺术相结合起来, 运用了棉布的印染和扎染技法, 使画面显得更加丰富的图形, 颜色更加明亮。在内容上不在单单传播皮影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 更多地传播着现代人的审美情调。皮影元素与纤维艺术的结合, 在表达和传播皮影文化的同时也展现了纤维艺术材料的特性。这种新的结合方式在表达内容上更具广阔性, 不在以皮影这一单方面的内容或是纤维艺术的内容去单独体现, 我的学生陈琦毕业设计作品“复州皮影元素再创造——意蕴连线”系列在内容上即体现了皮影所包含的历史价值也体现了纤维材料的特性和表达方式, 使得作品在内容表达上不在那么单一化化。。

(三) 意蕴的再传播

我国是拥有非常丰富的艺术文化遗产和历史悠久的国家。民间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皮影艺术千百年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定义为:远古或较久以前在中国区域内产生和发展的、经世代相传流传至今的、拥有自身特点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所谓“传统”一词我认为应该解释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文化因素, 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从上述定义上来看, 皮影戏也是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就大连的复州皮影来说, 它兴于唐, 盛与宋并且流传至今。它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保留并传承着民间有价值的历史传说。

复州皮影艺术蕴藏着历代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间的民俗、文学、美术等。中国传统的文化的传播和复兴需要新型力量的支持, 新兴事物也将因为传统元素儿更加富有魅力。在纤维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中, 将皮影元素的图形与现代纺织纤维艺术相结合, 给两种艺术都注入新的文化和新的生命力。传统艺术的创新被世人所重新认识和接纳, 沉稳当今流行趋势下的风格设计, 也是发扬皮影艺术创新的一个基点。从古至今复州皮影戏的几度沉浮到至今的底靡状态, 我认为复州皮影艺术应当不仅仅去保护, 挽救, 而是应该想办法结合现代科技, 现代艺术, 结合新的材料。打破复州传统皮影的沉重, 赋予皮影大量的流行元素。我学生陈琦毕业设计作品“复州皮影元素再创造——意蕴连线”系列中她就采用了鲜艳的桃红色、经典的黑白颜色作为画面的主基调, 让皮影图形的创造和传统元素的保留, 达到了让越来越多的人解读、了解、发扬皮影文化元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狄昌军《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2003年7月20号

【皮影戏传承创新】推荐阅读:

上一篇:2024年大班毕业典礼主持下一篇:小学班主任工作室工作职责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