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活动方案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国学活动方案

小学国学活动方案 篇1

为了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也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点。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二、活动目标

1、以经典诵读活动为契机,引领和推动我校读书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2、鼓励全校师生以书为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促进良好的个性和品质的形成。

3、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让学生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4、通过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组织领导及责任分工

组长:陈仁武(负责国学经典诵读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吴坤理(负责国学经典诵读的场地布置)

朱道文、张慕盈(负责国学经典诵读的实施与指导、摄影)

成员:三、四年级各班班主任、语文老师

四、诵读内容

三年级:从科组规定的内容中选五首诗。

小学国学活动方案 篇2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内涵探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就是为了实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而制定的书面计划。一般来讲完整的小学实践方案必须要包含活动的主题、活动的目标、活动的适用对象以及活动的设计和指导者等, 通过这些要素能够明确活动的具体方案, 使得学生对活动的认识能够更加的深刻。

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是实施活动之前的必要准备, 能够对活动进行有效的预设, 从而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的策略探讨

1. 选择要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征, 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传统的小学教学把学生封闭在了课堂之内, 使得学习和现实生活不断远离, 这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是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和现实生活相互联系并且能够持续发展的渠道, 所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中, 必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使得学生能够可以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另外在进行选材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阶段特征, 选取一些相对有趣并且能够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活动, 比如参观博物馆、观摩民俗表演, 走访孤寡老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所以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

2. 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

活动目标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核心, 这直接关系到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定位以及情感发展和价值观等重要问题, 所以在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首先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 目标要清晰准确, 要和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相符合, 不能远离教学目标,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不能方案制定后却无法实施。另一方面, 方案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度”, 让学生获取新经验新知识的同时不能盲目的扩撒, 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3. 要做好时间的分配, 对活动要考虑周全。

一般来讲,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交流归纳、合作探究、实践操作以及展示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当然这些环节并非一成不变, 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细分, 比如在合作探究的环节中可以再分为模仿演示和交流汇报等环节。在制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要仅仅的围绕教学的目标, 突出重点, 在方案的制定中要充分的考虑好时间的分配, 一般在教师导入的环节可以占到课堂时间的10%, 学生自主操作的时间可以占到80%, 讲评的环节占到10%, 这样就能够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来, 以真正的实现动脑和实践充分的结合, 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4. 活动要进行细致精心的准备, 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依赖于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这是老师引导学生顺利完成综合实践课程的前提条件, 是学生们从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的重要保障。活动的准备工作主要包含了老师的备课, 同时也包含了学生在活动之前的预备活动。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对学生做好指导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只给学生进行简单的方法介绍, 而是应当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以及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去发现问题, 拟定解决问题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详细计划, 这样才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确保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获得有效的提升。

三、小结

随着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重视,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也更加广泛的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比较好的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是指导课程顺利进行的保障, 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方案的制定或者是方案的制定不够细化。那么, 就很有可能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混乱, 使得综合实践活动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应当科学合理的制定活动方案, 使得方案能够对课堂的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而更好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剑峰.小学体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尝试[J].魅力中国.2010 (08) .

一天之中的国学教育实施方案 篇3

关键词:国学教育实施方案一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早晨的国学教育内容从学生整理宿舍内务,如打扫房间卫生、整理被褥等开始,并还伴随着学生的早操等活动。这些活动和国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事情的习惯以及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因为好的身体是做好其他事情的基础和关键。接下来,就是学生们的道德教育课程时间,在这期间学生除了学习国家规定的思想教育课外,还会引入国学经典的讲读(需要说明的是,道德教育课并不是每天都有的,而是按照课程表安排处理的)。早晨的国学教育内容是和培养大学生自理素质入手的,毕竟,不会自理的人才也不能算是高素质的人才。早上是一天之中比较好的时间段,人们经过一晚上的休息精力和体力都得了恢复。因此,早晨的国学教育内容以“动”的内容比较好,此时,让学生大声诵读国学经典名篇是比较好的,早上诵读一般记忆也好,也要可以和学生背诵英语课文结合起来一起进行,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领略了国学经典之精神,也不至于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东西方文化的魅力,找到两者“碰撞”所发出的文化之火花。

中午国学教育是在学生中午午休期间进行的,这段时间不能强行安排什么内容,因为要保证学生休息的权利。因此,中午国学教育的内容形式是灵活的,基本上是按照“自愿”原则进行,场所一般是在宿舍(学院已改造成为书院)的棋牌室、乒乓球室内进行,内容灵活自如。利用棋牌室,学生可以学习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如围棋、书画等,进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除此之外,其他事情的处理可以在会客室、党团活动室进行处理。中午是学生午休时间,这段时间的国学教育一般以“静”的内容为主,不要进行一些太吵国学教育,以防止影响学生的休息。中午的國学教育最好以“养精蓄锐”内容为主,这样既可以避免挫伤学生参与国学教育的积极性,又可以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为下午和晚上的国学教育和专业课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中午时间的国学教育上面提到了不搞“强迫”,学生愿意参与也可以,不愿意参与可以进行其他有益的活动也可以。中午国学教育内容要其他时间段的国学教育内容相互配合起来,最好是能把早晨的国学教育内容和下午的国学教育最佳的联系起来,从而达到避免国学教育内容“脱节”,影响国学教育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中午国学教育以不影响学生休息为前提。

下午是一天上课结束的时候,学生通过一天紧张的学习所以需要放松和休息。这个时间段的国学教育内容应该符合这个时间段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到德育基地和后勤老师一起进行卫生打扫工作,让学生知道劳动的辛苦,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普通劳动的辛劳,也算是和普通劳动者一起学习,通过这个小窗口也能了解到基层生活的困苦,从而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也能学会尊重劳动和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德育基地也会有一些花草树木的维护工作,花草树木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窗口”。在里面进行维护工作,学生可以也是一次接近大自然的体验,也是一种享受大自然的机会,从而体会到大自然是如此美丽,而这种美丽需要人的精心维护才能得到。学生经过这样的体会,他们会热爱大自然,也会热爱生活。国学也有让人如何体验生活,享受大自然的思想和方法。在德育基地的一些活动,也算是一种间接的国学教育过程。下午的国学教育也可以安排一些有关国学教育的知识竞赛和讲座之类的项目,其可以增加学生的国学知识,也可用来提升学生参与国学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好动的天性,应该以多种方式展开国学教育,避免出现单一化的情况出现。下午国学教育的方式应以“动”的内容为主,国学经典也有要求人们运动锻炼身体的内容,因此,下午的国学教育内容可以一些体育类的活动,如篮球赛、足球赛。此时,可以充分发挥书院乒乓球室作用,让学生尽情在里面展开各种比赛。这样的做法不但锻炼学生的身体,也符合国学教育的有关要求,须知国学教育不但但是诵读国学经典,而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化的活动。因此,可以利用下午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多样的国学教育活动。

晚上的国学教育内容要和学生的素质拓展相联系,要充分利用自习时间。晚上的国学教育内容可以与唱励志歌曲和唱爱国歌曲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选择一些真正激发学生克服苦难勇气的歌曲,如《真心英雄》等励志让学生来传唱,这些歌曲可以让学生充满激情,因而会激起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爱国歌曲的意义也是很多的,能让学生树立爱国的情怀,只有爱国,才会爱社会,才会有责任感。接来是学生学习国学的时间,这个阶段的国学学习要注意方式,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可以让学生大声诵读国学经典,反复诵读,做到“真诵实读”,这样才会领悟到国学的深刻内涵,从而使国学精神真正起到作用,也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国学经典讲解的视频,这个方式只是适当时候的穿插,不能作为一种常见的方式,否则,也会引起负面的作用,如学生会对国学经典学习产生厌恶感等。班主任(辅导员)现身说法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给学生讲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或困难,如何通过国学经典里面的道理予以解决,从而让学生体会国学的巨大作用,进而会引起学生认真参与国学学习,真正做到国学中的处事或为人道理解决发生在学生上的问题,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晚上也是总结一天学习比较好的时间段,可以利用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谈谈自己一天来的学习,可以谈自己专业课学习了哪些理论知识,其是不是真正被理解了,此时,班主任(辅导员)可以适当引入一点国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国学也能指导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就会知道和了解到学习国学不但可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行、培养自己高尚素质,而且可以指导自己各方面的工作和生活如何做得更好或过得更好,从而,激起学生参与国学教育的积极性。

国学教育实施方案是一个动态的、随着事件不断变化的,因此,要做到与时俱进,使之适应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开展的国学教育活动也要顾及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各种因素,既要考虑有利因素,也要考虑不利因素。要善于利用有利因素,使之成为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推动力,也要想办法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使之对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活动的影响最小化。

参考文献:

[1] 李雪冬. 新时期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J]. 法制博览, 2013, (3):316.

[2] 闫伟能. 探析当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J]. 学园(高等教育研究), 2013, (2):29-30.

[3] 刘淑艳. 谈思想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管理[J]. 科学管理, 2013, (2):12-13.

[4] 刘红梅.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分析[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1):51-52.

小学国学活动方案 篇4

活 动 方 案 XX小学“国学教育进校园”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校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广泛开展“国学进万家”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优秀文化成为县三个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思想基础。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决定在全校开展“国学进校园”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结合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提高我县中小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他们仁爱、阳光的心性,知礼明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进一步提升,着力推动平安宜居富裕幸福新铜盂建设步伐。

二、组织机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成 员:

三、活动内容

活动主题:“诵经典,悟经典,行经典”。

四、活动实施步骤:

1.部署动员阶段(4月份)。召开德育工作会议明确“国学进校园” 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全面实施阶段(4月—12月上旬)。结合实际,做好《国学进校园》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目标,开展“国学进校园”系列主题教育。(1)4月份,营造活动氛围,制定悬挂国学文化宣传标语(牌)。(2)5月上旬,组织开展“诵经典,悟经典,行经典”优秀主题班会评比活动。

(3)5月中旬,组织开展“传承国学经典,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手抄报或板报比赛。

(4)9月至12月,结合感恩教育开展“国学伴我成长—学会感恩,点亮心灯”主题系列比赛活动。一是开展“感恩,因为有你”主题书信比赛活动;二是开展“国学伴我成长—学会感恩,点亮心灯”讲故事比赛活动;三是开展“国学伴我成长—学会感恩,点亮心灯”演讲比赛活动。

3.总结表彰阶段(12月上旬)。总结交流国学教育的经验,表彰先进,部署下一阶段任务。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要高度重视国学进校园活动。要把深入学习践行国学经典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手段,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推动,逐步深化。成立“国学进校园”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活动扎实推进。

(二)全面动员,广泛宣传。

要充分利用教师会议、校会、班队会等,通过讲座、主题班会、校园广播、黑板报或手抄报、标语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学进校园”的内容和意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加强学习培训,切实领会内涵。

要通过举办国学传统文化专题讲座、观看教学光盘、利用网络资源自学等形式,积极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帮助广大师生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领悟其思想价值,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汲取精神营养,健康快乐成长。

(四)抓好“五个”结合,推进国学进校园活动向纵深发展。

1.与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国学教育要与学校常规工作有机结合,在常规教育活动中体现国学教育的思想,在国学教育中解读常规教育的要求。学校要安排好诵读国学经典的时间,保证师生每天诵读学习活动时间达15分钟以上。要将国学有机渗透于语文、政治和其他各学科教学中。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国学教育自身的规律的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觉诵读国学,帮助学生理解国学内涵、引导感悟国学经典,带动学生践行国学优良传统美德。国学教育重在潜移默化,贵在扎实持久。

2.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国学教育要与中小学生时常行为规范相结合,找准切入点,从学生最基本的做人、处事、礼仪、学习等日常小节开始,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知行合一。

3.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要借助《国学进校园》活动,不断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带头参与,带头学习,带头实践,提升师德水平。

4.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国学教育要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在新一轮的普遍性的国学教育中,要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使国学教育成为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动力。

5.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要构建书香校园,在学校整体环境的设计、规划上,既要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又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在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国学,学习国学,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丰富活动载体,创新学习形式。

《国学经典》活动方案 篇5

“国学经典”特色项目建设方案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社会发展、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品味和效益,注重“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特色建设”,根据学校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校决定开展“国学经典”特色项目建设,其意义在于通过传诵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积淀人文底蕴,孕育民族精神,彰显国人本色。

一、特色建设分析

(一)社会条件分析

党的十七大发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号召,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随之教育部、国家语委开始举办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中华诵”系列活动,举办了首届“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中华诵·2012经典诵读大赛”已经是第六届。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各大社会媒体,电视广播也积极开展一些讲座式栏目,如“百家讲坛”节目已家喻户晓。目前全国上下已形成“学经典、诵经典、历行经典”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师资条件分析

我校有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刻的认知和继承,而且身体力行了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优秀美德。基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和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开展“国学经典”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文化知识,还能学会如何做人,这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二、特色项目建设定位

(一)学校办学思想

坚持以“经典文化”为特色,树立“传诵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积淀人文底蕴,孕育民族精神,彰显国人本色”理念,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实现“创文明环境、树良师形象、育创新人才、兴特色学校”的目标。

(二)学校特色表示

学校特色以“传统文化”为主体,开展以“国学经典”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将经典文化与学科知识交融、互渗,整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各项资源。

学校特色的实践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重视行动和问题解决,以“经典文化”为系列,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主题,逐步形成学生个性化的、未定的有主体经验基础的、长时期学习的,主体可自由判断的和主体可建构的知识结构。这一过程将给学生的一生发展夯实民族文化根基,给学生打下爱国、爱人的情感底色。

学校特色的实施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性,也要依靠家长的关心、社会的支持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将与家庭成员对话,探讨和创新经典文化,构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会,有助于拓宽合力教育的途径。

因此,学校特色的开展将以“经典文化”为切入口,依托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采取学习中实践、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方法,通过各学科教学、主体教育活动、经典文化实践活动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不断丰富活跃。

三、特色项目建设目标

1、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以国学经典为基础,符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发展为特点的特色学校创建的途径。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动力和活力,为学校创造发展的良好条件,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力求走上一条个性化特色的道路。

2、通过特色项目的建设,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感悟经典的品性,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和现代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通过特色项目,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文化底蕴的教师队伍,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促进学校整体素质的发展。

四、特色项目建设构想

(一)以“经典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

营造氛围,搜集素材。学校结合学生特点编写打印了以《弟子规》、《少年中国说》为学习内容的《国学经典》,作为校本,每天全体集体诵读,感悟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发动学生去搜寻、积累更多经典,全校组织大型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课余让学生和父母一起通过上网、看书、采访、调查、实践等各种途径搜集名人名言、经典诗歌等,并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交流。

(二)以“经典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实施

1、构建宣传专栏。通过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挖掘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热爱,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会用心体会经典文化。向着这一目标,我们结合学校的校园建设,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利用宣传窗和黑板报开设“经典文化”专栏,使之成为学生亲近经典文化的桥梁。真正做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块土地都育人,构建一个底蕴深厚、和谐健康、催人奋进的校园环境。

2、打造一些活动。学校组织学生每天上午大课间进行集体诵读,定期开展一些班级诵读比赛,国学经典学习笔记展览,个人诵读风采展示以及一些经典文化故事演绎比赛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用心感受经典的优美。

3、营造经典课堂。每班每周设一节《国学经典》课程。教师精心备课,悉心讲解,引导学生体会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4、形成校园文化。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升华,去提炼把它变为一种骨子里挥之不去、一种血液里时时流淌、一种无论身在何处都难以忘确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校园里就是一种文化——校园文化。

五、特色项目建设

1、坚持整体性原则。学校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切均围绕着“经典文化特色学校建设”来进行,每一项工作的安排,都要反思对此核心特色的意义何在,从而让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形成有机整体,推动学校特色的发展。此外,学校也要做到四个结合:(1)研究要与管理、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统一筹划;(2)教育教学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统一筹划;(3)德育与教学要紧密结合,统一筹划;(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要紧密结合,统一筹划。

2、坚持发展性原则。首先,所有的发展,都是在现有基础上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现有基础,对现有基础进行总结和反思,不脱离现有基础另搞一套;其次,所有的发展,必须是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成果;再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持续地跟进,更准确地说,特色学校创建不是

一种结果,而是一种历程,在这过过程中,我们需要包容、接纳和精益求精。

3、坚持个性化的原则。特色就是个性的展现。学校要在校风、学风、师资队伍、制度规范、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大胆革新,办出特色,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模式,也有个性化的教师队伍和校园文化,最终打造出都兰二小强烈的个性符号。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篇6

一、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经典诵读内容

高中一、二年级:《国学经典·高中阶段》(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

三、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证诵读时间。每周语文辅导早读时间,每次用时不少于10分钟。开展语文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二)各班语文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刊登一首诗,一句经典文句。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三)两个年级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安排经典诵读的指导和检查。

(四)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五)各班要办一期板报,装饰各班的后墙黑板。可以是古诗配画、诵读内容抄写小报、改写经典、自写古诗等。

(六)语文教师要不定期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七)语文老师在4——12月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要充分利用书法、诵读比赛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诵读。

(八)语文教研组组织一次检测,开展经典诗篇朗诵会、经典书法展示等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展示。

四、评比总结

期末进行归纳汇总,把本期会背的内容分类、列一目录,上交各备课组。期末评出 诵读先进班(平时的检查加上抽测,分段进行。)给予表扬奖励。

大邑县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教研组

小学《我是您的朋友》活动方案 篇7

小花、小草、小树、小狗、小猫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在动画片、故事、儿歌、课文中经常接触,然而学生对他们的认识只停留在初浅的表面或片面的一面,我以交朋友的形式来扩展更大的教育空间。让学生加深对小动物、植物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了解。另外,一年级的学生情感是非常脆弱的,同时也是非常容易构建情感的因素,通过认识生灵、喂养(或培植)它们,小声和它们说话、和它们一起成长等环节,带领学生直接接触生灵,慢慢懂得该如何保护它,让学生尊重、爱护生灵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活动目标

1. 引导一年级学生观察了解动、植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初步的科学素质。

3. 通过与动、植物交朋友,进一步懂得生命的可贵。

三、活动准备

两只鸟蛋、各种植物种子、教室里植物角里的花草、各种动植物卡片。

四、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认识朋友———启动阶段

1. 游戏引入

(1)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您们带来了许多新朋友,请小朋友从老师的魔箱中摸出一张卡片或一种东西,然后叫出他的名字,若能介绍他相关的知识,他会更喜欢你的。

(2)学生与教师游戏互动。

(3)当学生摸到鸟蛋时,自然引出主题。

2. 认识鸟蛋、了解鸟蛋

(1)学生摸一摸、闻一闻鸟蛋,并说一说有关于鸟蛋的话题。

(2)课件展示儿童诗《两只鸟蛋》,学生边读边思考:鸟蛋能玩吗?为什么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为什么会焦急不安?文中的小朋友把鸟蛋送还,说明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想对生命说什么?

3. 观察小猫,了解小猫

(1)让学生观察小猫(毛色、眼睛、牙齿、耳朵、脚、尾巴),并引导学生夸一夸可爱的小猫。

(2)教师介绍:小猫的眼睛晚上象小玻璃珠,圆圆的、亮亮的,白天它的眼睛就象一条线。小猫的脸上长着胡须,胡须是用来测量老鼠洞的大小的,小猫的四只爪子上有肉垫,走起路来轻轻地。

(3)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讲一讲小猫的生活习性。(喜欢吃什么、白天、晚上喜欢做什么等)

(4)教师小结:小猫是抓老鼠的能手,老鼠专门偷吃东西,还传染疾病,所以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不要伤害它,还要学会和我们人类有益的小动物做朋友。

4. 情感升华

(1)音乐律动:请小朋友学小猫走路、模仿小猫的叫声。

(2)找朋友,同成长。小组或个人认领任意一种动物或植物(老师带去的植物种子、教室里的植物角里的花草、找一种小动物)进行培植或喂养。

第二阶段:共同生活———实施阶段

1.观看科普片,学习饲养(培植)的相关知识。

2.学生对动物进行喂养、或对植物进行培植,进一步认识、了解生灵。

3.每周召开“我和朋友共欢乐、同成长”主题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同朋友一起生活的感受,介绍“朋友”的生长情况,在活动的基础上思考、探讨“怎样让朋友越活越好。

4.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夸夸自己的朋友,演一演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生活情景。

第三阶段:情感升华———总结阶段

1.各小组或个体对活动进行总结、汇报,可以画一画,做个手抄报;可以说一说、演一演、写一写。

小学国学活动方案 篇8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学幼儿社会交往教学中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一、 课题研究的内涵解读

2014年,我园申报的《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国学经典教学活动研究》课题立项为张家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历经二年,我园在园内推广国学经典教学活动,对课题研究的已有经验进行了归纳,对课题研究的实践发展进行了远景部署。

1. 课题研究的前期调查。作为苏州市第七批农村儿童文化园、张家港市语言文字先进学校,为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我园一直把国学经典引入课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学经典活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环境上的体现:我园以“五名工程”为导向,利用各区、各角创设了名诗欣赏廊、名画创作角、名著阅读墙、名曲感受厅等环境,选择了适宜的国学经典内容,营造了温馨的阅读氛围;在班级环境中创设了语言读书角、好书共赏区等,给幼儿参与阅读、学习诵读提供了有利条件。课程上的体现:我园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体验特色,弟子规、三字经、古诗等成为语言教学活动中的一大亮点。另外,我园承担的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生态环境策略研究”重在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现已到中期研究阶段。

2. 课题研究的前景展望。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努力以育灵童教学资源为前提,汲取有利于幼儿参与社会交往的浅显易懂、富有童趣、便于幼儿熟记和认读的三字经、古诗、弟子规等,采用专题活动、教学活动、区角活动等内容,借助游戏、表演、欣赏、诵读、体验等活动形式,帮助幼儿感知交往礼仪并学以致用,获取理论到实践、实践到情感的提升,推进幼儿对自我、社会、自然之间的整体认识和体验,谋求幼儿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二、 课题研究的环境营造

1. 环境创设的空间是开放的。我园创设的国学经典教学环境布置的空间位置是开放的,在走廊或通道中随处可见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三字经等图文结合的版面,敞开式的场所便于幼儿三二成群驻足观看或朗读。

2. 环境创设的内容是灵活的。呈现的国学经典教学环境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那种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参与社会交往能力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逼真形象、富有诗意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幼儿在情感满足的同时提升各项能力。如我园实行每月一主题,一月是关于走礼仪线的学习和体验,下月是游戏交往的三字经体验馆。做到每月一重点,渗透幼儿的各个环节。

3. 环境创设的形式是自主的。体现幼儿是环境创设中的参与者角色,在形式的选择上更加考虑“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等因素,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融入“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等教学内容,有朗诵类、节奏类、表演类等。

4. 环境创设的材料是丰富的。避免提供成品类的、定型类的、变化单一材料,可随时根据活动的需要而有所更新或替代,激发幼儿实践的兴趣。如在《池上》古诗教学活动中,为让幼儿体验同伴间合作乐趣,老师用废旧材料制成了小船和竹竿,三人一组边念边表演,其乐浓浓。

三、 课题研究的主题内容

1. 基础性活动的构建。我园的基础性活动创设了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实践活动四种课程类型,这四种课程类型注重幼儿多种经验的感知与获得、多种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同时在基础课程实施过程中体现国学经典教学特色。

学习活动。我们将三字经、古诗、弟子规等融合到课程中去,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社会交往发展水平,参照话题计划,实现课题研究与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的共融。同时对课程中的话题表内容和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变更和调整,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幼儿个性差异和能力差异,组织有效的、丰富的活动。

生活活动。我园把幼儿的一日生活纳入研究范围,如洗手、吃饭、喝水等环节,让幼儿从生活中体验三字经、弟子规中的诗句含义,并落实到行为中。

游戏活动。我园尝试将国学经典教学内容与幼儿游戏进行整合,在游戏中拓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如在诗意浓浓的“童学馆”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来体验,体验待客的礼仪之道,倒上一杯茶,礼貌交谈着,透着童趣。

实践活动。我园各年级组每学期都要开展二次以上的实践活动,每次实践活动都会制定相应的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目标和详细的活动方案,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和开展。如有外来客人光临,我们的礼仪小天使们就会出现在各个楼道转角处,指引客人找到所去的功能室。年级组内还会根据计划开展诗词朗诵会,也会提供一些情境表演活动,帮助幼儿在实践中收获更多。

2. 特色活动的构建。发扬我园原有的环境教育优势和特点,设置国学经典特色活动,分成主题活动、社团活动和节日活动三大类型,确保教育目标和尊重幼儿的交往发展特点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体现幼儿园对原有教育特色的传承和发展。

主题活动。我园建构了比较完整的主题式学习模式,实行“整合与自主”。每个主题都是从育灵童教材中挖掘,力求以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幼儿社会交往活动,满足幼儿内需,丰富幼儿经验。如在“感恩节”主题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心怀感恩,念一念感恩的古诗《游子吟》等,说一说如何表达感恩,做一做感恩卡,倡导幼儿怀着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社团活动。我园每周五都要开展一次社团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跨班开展活动,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社团活动,支持幼儿个性特长的拓展。社团活动内容有:“朗诵大会”“童诗社”“经典故事”“诵读体验”等,鼓励幼儿自主地进行交流与表达,共同感受国学魅力,分享友好交往的快乐,促进幼儿素质的和谐发展、综合提高。

节日活动。每学年我们都会继承传统,以幼儿个性、适宜化发展为目标,开展“科技节”“读书节”“毕业典礼”“六一亲子活动”等活动。每一年都会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如每年一次的“六一展演”活动主题特色鲜明,有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现代风等不同风韵的表演,使幼儿拥有自信,成为自主发展的积极主体。

四、 课题研究的教学策略

国学教学中重在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获得认知,在与同伴的互动学习中学习方法,在参与游戏体验中提升交往能力。

情境体验:教学情境力求真实、融合,我们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场景布置,如教师的着装、教学材料的提供、PPT背景布置等。

角色扮演:角色体验是一种通过让幼儿欣赏一定的角色来获得丰富体验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幼儿领悟了角色的责任。

实践操作:不管是《纲要》还是《学习与发展指南》都明确提出“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实践体验与操作体验,让幼儿在玩玩、唱唱、跳跳中接近经典、融入经典。同时,我们要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将文字与实物图、图形符号相匹配,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国学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篇9

“中国梦我的梦”迎新春诗歌朗诵会。

二、活动主题

以“回顾,展望”为主题、健康积极向上的现代诗歌;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憧憬未来,展现美好生活的`现代诗歌;歌颂辛勤劳作、朴素善良的五指山人或赞美五指山自然风光的现代诗歌。每首诗歌行数不低于25行,不超过50行。

三、主办单位

五指山市文联五指山市图书馆。

四、协办单位

五指山市作家协会五指山市诗歌学会。

五、举办地点

五指山市图书馆二楼会议厅。

六、举办时间

12月28日上午9:00——11:30

七、参加人员

五指山市诗歌爱好者(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大中专院校学生,中小学生、“候鸟”等人员)都可以报名参加。

八、人员要求

朗诵会参赛人员30人。

九、活动形式

每位参赛者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朗诵,如配乐朗诵等。

十、奖金设置

朗诵会评比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名,奖金300元;二等奖2名,奖金200元;三等奖3名,奖金100元;优秀奖10名,奖金50元。

十一、报名时间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篇10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诗文,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示学生青春风采。让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熏陶,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和诵读的兴趣,增强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二、活动主题: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三、参赛对象及比赛形式:初

一、初二年级六个班6个集体诵读比赛。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4月23日(星期一)下午第7-8节 教学楼前

四、参赛准备:

1.各班选手赛前准备国学诗文于比赛时进行诵读,时间十分钟左右。2.各班于下周二文科组活动结束后将本班诵读串词上报曹素平老师,下周四课间操时间派一名学生到初三年级组曹素平老师处抽签。

3.若有配乐请将其于第八周星期四前上交到田永年主任处。

4.各班的语文教师配合班主任对各班参赛作品进行指导、训练和验收。

五、竞赛流程: 1.抽签决定次序; 2.自备诗文诵读材料; 3.评委评分并评出名次。

4.活动议程:第一项:学校领导致辞(闵校长)→→→第二项:经典诵读比赛→→→第三项:颁奖仪式→→→第四项:学校领导总结讲话(任校长)。

六、奖项设置:一、二、三等奖一名

七、评委:闵 强 马 峰、任栋才、祁红伟、马 山、田永年

金络汉、朱解伟、王世喜、刘 丰、张俊年、八、学生主持人训练和各班诵读串词的审阅:曹素平

九、场地布置与会场组织:郭万军、周多涛

十、音响、摄像、照相: 田永年 丁积伟、韩小伟

十一、电子屏宣传:曹廷林

宣传标语:张掖五中2018春“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十二、信息报道:马 麒

十三、评分统计、奖状打印:华 一、张 磊、马 麒

备注:本次活动是本学期的一次大型集体活动,请各位领导、各处室主任和相关人员依据以上工作安排,认真准备、积极配合,保质保量搞好此项活动。

附件:“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评分标准及细则

评分标准

评分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基本原则,本次比赛评分采用百分制,打分时保留两位小数。核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求均值,保留两位小数,即为最终得分。

评分细则

一、比赛规则: 1.比赛采用百分制

2.各参赛班级按抽签顺序上场。3.比赛时限,6-10分钟。

二、评分标准:

实行百分制,具体分布如下:

1.朗诵选择的内容符合比赛要求—— 20 分

2.朗诵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圆润。语言技巧处理得当。表达准确、流畅、自然;语气、语调、音量、节奏富于变化,能熟练表达所朗诵的内容—— 30 分

3.朗诵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能较好地与听众感情融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朗诵效果—— 25 分

4.朗诵者精神饱满,能较好地运用身体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朗诵者应举止大方,富有艺术表现力—— 20 分

5.现场反映良好,上下场迅速有序,并能做到上下场致意,答谢——5分

教导处、文科组

浅谈小学国学教育的措施 篇11

关键词国学 教育规律 小学生 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国学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国学首先培养的是语感,然后才涉及道德、品质、教化,即古人讲的“声音先于义理。”可见开展背诵活动,是国学教育的基础。同时,国学教育不必拘泥于古代的方法,而应从现代的、科学的角度出发,注意强调古人的精神品质、思想内涵从而挖掘其精髓。

1 国学教育必须注入现代元素

一些学校将国学教育与背诵古代诗文等同起来,让学生每天沉浸在枯燥的背诵中,结果适得其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小学这一点尤其需要得到重视,我们必须将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学以现代的教育手段展示在学生面前。比如多媒体课件、教学动画、学生自主演绎等等,有许多简单易行的方式值得教师取借鉴。学校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在不经意间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如将下课铃声换为古典曲目并定期更换,每次将播放曲目的相关信息贴在学校的告示栏中。如此一来,在多样的教学手段的展示中学生很容易对国学产生兴趣,教学效果也会有明显提高。学校还可以在课间操时间加入中国武术,或组织研究古代科技和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兴趣小组。

2 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

国学内容庞杂,内涵丰富。小学生很少有相关的基础,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要循序渐进,起步不要太高太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学生的成长速度是很快的,课程设置要有跨度还要有联系。所以在小学进行国学教育应该分学段进行。

2.1 第一学段

第一学段的学生还处于识字阶段,认识的汉字有限,所以国学教学应该安排一些可操作性强和与生活和兴趣专长方面有关的内容,而不宜学习太多文字性内容。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经典,不但增加了识字量还打下了坚实的背诵基础,同时还可以从中学到古代节日习俗、古代居处与车马、礼乐制度等。

此外,第一学段还可以开设如绘画、书法、音乐、棋艺等课程,对有专长的同学定向培养,对全体同学普及知识。第一学段的学生年纪小有可能没有发觉自身特长,通过“特色课程”发现他们身上的特长并专项培养,对个人发展及国学传承都有很大帮助。小学可以根据师资力量每周安排二到三节课程,经典类课程与“特色课程”交替进行。

2.2 第二学段

进入第二学段,学生由识字向读写过渡,此时可以向学生初步讲授汉字起源与发展,利用汉字的“六书”造字法提高学生的识字用字的能力。并且此阶段是诵读短片诗文的最佳时期,应该选择古诗文给学生讲授背诵,并通过具体诗文来向学生初步讲解古代文学和古代书籍方面的知识。

这一阶段学生还没有文学鉴别能力,不清楚什么样的诗文适合他们背诵,所以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选出适合他们背诵的诗文。教师在选择诗文的时候要有长期打算,应把诗文按照难易程度分为若干层次,逐层让学生背诵。

诗文的背诵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并且每周一到二首,不宜过多,不宜过难。每周要安排专门的课程来讲解所背诗文的出处及其特点,全校可统一授课也可排列课表分别讲授。

2.3 第三学段

在第三学段,学校应该让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来学习国学。因为在前两个学段学生已接受了多方面的国学教育,对国学已有了一定认识并且学生的识字教学已基本完成,读写也有一定基础,可以自行阅读古文做读书笔记。在书画棋乐方面有专长的学生也可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

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举行成果交流会,让学生自行展示,相互学习。学校也可定期举行全年级的交流会或比赛,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用竞赛促学习。另外,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应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图书室、围棋室、书画室等等。

3 从本校实际出发贴近学生

不可否认,我国目前的教育还存在地区差异,国学教育成功与否是与是否重视校本研究有着很大关系的。在开设国学课程之前必须明确自身优势与劣势。开设什么课程要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并不断适当调整。不可跟风而行,这样起不到传承文化促进发展的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到,国学教育教育的不但是学生还有老师。只有教师比学生先学一点,多学一点,多背一点,多懂鉴赏一点,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谈让国学走进小学校园 篇12

一、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国学,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鲁迅先生曾经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变的形势下,弘扬传统中华文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 让学生从小就打好国学基础,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内化为自身人格魅力,实现知行合一,对其今后终身学习大有裨益。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承担着国学的传承和发展的重任。让学生从小接受国学熏陶,对塑造民族精神、培养伦理道德、提升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国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二、小学教育中开展国学教育的策略

(一)结合本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我国传统国学经典浩如烟海、种类繁多,让学生一一学习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求学校在编纂校本课程时要统筹全局,考虑到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在内容编排上一二年级按时间顺序编入古诗,感悟自然美好、生活乐趣;编入《三字经》,感受音律美妙;编入《千字文》,在识字的同时,积淀文化知识;编入《弟子规》,聆听先人教诲,规范自身行为。三四年级编入《笠翁对韵》,在感知文字韵律美的同时陶冶性情;编入《增广贤文》,从通俗的语言中,感悟深刻的道理; 编入《幼学琼林》,熟记经典成语的同时,掌握百科知识;五六年级编入南北朝时期诗歌、唐宋诗词,让学生感受语言美感,提高审美情趣;编入《论语》,体味圣人思想;编入《大学》,培养高尚人格;编入《道德经》,感知哲人胸怀。

(二)打造校园文化,彰显国学魅力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品味、内涵和特色的外显形式。集合学校自身历史传统、自身优势,将国学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创建书香校园,传承中华文明,让校园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呈现古典韵味。使学生一踏入校园,便徜徉于传统文化的海洋。

“让围墙说话,让墙壁育人”,有效利用学校主体墙,室内墙, 全校师生集思广益、出谋献策、身体力行共同营造国学校园氛围。在题材上,可以选择我国古代杰出人物肖像、思想主张、代表作等。“让脚下每一寸土地开口”,在校园的休息区,脚下的方砖上,可以刻上民间谚语、俗语等。

建设校园文化长廊,集中展示学生作品,既丰富了课余生活, 又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和理解,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和实际行动中发展开来,让孩子们自觉地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三)开设丰富多彩艺选课,感受国学博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今,许多艺术形式濒临失传。作为教育机构,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去将这些瑰宝发扬光大。

学校根据自身优势,每周可安排一个下午开设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课,包括传统文学、国画、戏曲、中国结制作、空竹表演等。学生凭借自己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传授这些艺术形式的时候,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将一些民间艺术家请到学校, 为学生做专门指导,鼓励教师中的爱好者走出去学习。为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华传统文化创造必备条件。

(四)提升教师国学素养

师资是关系到国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提升教师国学素养,国学教育才能真正展开。现阶段, 教师国学素养整体偏低成为制约国学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 教师国学素质亟待提高。提升教师国学素质并非教师个人的事,关系到整个学校国学教育体系,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

首先,作为一线小学教师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自觉学习, 丰富国学知识;其次,学校加大图书馆建设,兼顾国学教育需求, 拓宽师生文化视野,让图书馆成为国学教育的文化源泉;再次,定期组织教学研讨,解决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交流讨论在教学中总结的新思路、新教法,促进全校教师共同进步;最后,学校定期聘请专家为教师举办国学专题讲座,拓宽教师知识层面,提升教师认知水平。

“中华民族的复兴,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复兴”,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在吸收外来营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国学教育,使华夏文明永葆青春与活力。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是素质教育的必备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国学教育走进小学校园,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国学教育的新思路,让国学在小学的校园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引起高度重视。小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基础,应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升小学生国学素养。编纂校本配套教材;打造国学校园文化;开设特色国学课程;不断提高教师国学素养,促进国学与小学教育相融合,实现良性、稳定的发展。

上一篇:成就我们共同的梦想下一篇:2024-2025综合组教研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