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感觉

2025-0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秋天的感觉(精选8篇)

秋天的感觉 篇1

立在校门口,看着眼前的树木,我的心里有些伤感,因为眼前这些飘零的落叶,在春风沐浴过芬芳花朵的香气,在夏天理解过倾盆大雨的洗礼,好不容易到了能够享受披上鲜艳外衣的时节,却要永远的离开滋养他们的大树。可是,落叶“化作春泥更护花”,能让下一代更好地成长。

“弟子规,圣人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远处的教学楼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秋天到了,新学期里,学生们换了新的面貌,正端坐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读书呢!有时,有几个学生还会交头接耳地说上几句,可是很快他们就又投入到了读书中。上课后,教师仔细地为学生讲解知识,学生们则认真地聆听,好一幅“师生浓情图”啊!

“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闻声都争先恐后地涌出教室,奔向教学楼后面的操场。秋天,天气有些凉了,可同学们的活动热情却丝毫未减,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有跳绳的,有跑步的,有打球的,有聊天的……大家都是那样的开心,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学校里。这时,起风了,一片片落叶从风中飘落,渲染了那一片片笑声,落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原先我们的学校是那么的丰富多彩、美丽又生机勃勃!秋天的学校,细细观察,也会发现她的美!

秋天的感觉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于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90例正中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42.7±11.8)岁;患者损伤类型:神经完全断裂42例,部分断裂34例,挫伤14例;受伤机制:锐器切割伤36例,电锯伤26例,挤压伤20例,电击伤8例;手术处理:行急诊一期神经修复手术60例,延迟一期手术22例,二期神经移植8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48例,行感觉再训练;对照组42例,仅行一般处理。

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两点辨别觉均优于对照组(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行一般处理:即术后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神经营养药物、改善微循环、预防感染及促进创面愈合,运动训练等治疗。实验组除运动训练外,还行感觉再训练:感觉再训练需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每次训练时间约10min,每日1次~3次,不断地重复和强化。即分为早期训练和晚期训练,早期主要是触觉定位定向的训练,后期主要是辨别觉和使用能力的训练。当患者手指的痛温触觉开始恢复时,即可行早期训练:主要包括通过反复刺激患处,让患者在睁闭眼的情况下都能感受刺激点的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新的定位区,纠正错误定位;通过音叉和触摸训练,使患者逐渐区分动、静态两种触觉。后期感觉再训练时,可让患者用手指触摸、移动物品予以鉴别,逐渐增加训练难度。还可做一些日常活动的训练,增强手指的使用能力。训练期间,若患者有感觉敏感的现象,应先幸脱敏训练使患者尽快渡过敏感期,再行感觉再训练。

1.3 疗效判定方法

随访5~8个月,采用患者定位复查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感觉,两点辨别觉变化。感觉功能早期评定按照国际标准(1954年英国医学会标准)[2],分为(S0 S1 S2 S2+S3 S3+S4)7级,运动功能分M0~M56级。优:M4S4或S3+,良:M3S3,可:M2S2,差:M1S1以下。优良率=(优+良)/总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当P<0.05时检验水准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手功能和手感觉疗效

随访期间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感觉优良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 两点辨别觉比较

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的两点辨别觉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

手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形态及感觉器官,因而在手部神经损后伤后,如何更快更好使手部包括触觉和实觉在内的感觉恢复,一直是外科医师的难题。据李云霞等研究发现[4],关节运动功能低下仅1~2个月的时间即可发生废用综合征,超过6个月再行功能锻炼,则收效甚微。感觉功能训练是指帮助手部感觉神经损伤修复后,患者学会对再生神经纤维传入的感觉冲动进行感知,使其与神经中枢的联系重新建立[5]。因此,早期进行感觉再训练是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整体康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使患者在功能性感觉恢复中发挥最大的潜能,对减轻感觉障碍,促进手部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正中神经损伤术后的康复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训练,以探讨感觉训练对其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

朴宏鹰等研究认为[6],感觉再训练应严格遵守训练方法,每次训练的活动范围和时间都应适宜,且由于手感觉在神经损伤修复后的恢复,不仅决定于神经的再生,更依赖于肌肉退行性变和萎缩的程度。因此,康复治疗也应该相同方案对不能进行自主活动的关节进行被动训练,为以后恢复手的感觉和功能奠定基础。据Wolcott等研究认为[7],再训练的过程其实就是再教育的过程,即皮肤感觉的轴突会在神经损伤后3~4周内消失,当轴突再生长的时候本应伸入原来的感觉感受器,恢复其功能,但大多数轴突却伸人了其它的感受器中,因此需要再教育。而Roeder等研究发现[8],患者可通过感觉再训练,在脑中产生异常刺激觉与相关反应模式相联系,使某种高度的本体感觉认识形成,而且疗效与物体的大小、形状及重量等关系密切。本研究中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手功能和手感觉优良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8.7%(P<0.05),说明经过循序渐进的早中晚期手功能和手感觉再训练方法,有利于患者相关功能的恢复。因此,蔡友芳等[9]提出应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患者进行专门的感觉康复再训练。此外,刘彩琳等[10]也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进行感觉再训练后,结果发现康复组的两点间辨别距离明显小于对照组,其认为该方法有利于患者恢复感觉功能。本研究中实验组的两点辨别觉为(5.5±1.2)mm,低于对照组的(8.3±2.1)mm(P<0.05),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手部神经损伤术后进行感觉再训练,可改善其两点辨别觉,有利于恢复患者的手功能和手感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感觉再训练影响手部神经损伤术后感觉恢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于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入院的90例正中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48例行感觉再训练,对照组42例仅行一般处理。随访3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感觉及功能恢复及,两点辨别觉变化。结果 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感觉及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7%,高于对照组78.7%(P<0.05);且实验组的两点辨别觉为(5.5±1.2)mm,亦优于对照组的(8.3±2.1)mm(P<0.05)。结论 手部神经损伤术后进行感觉再训练,可改善其两点辨别觉,有利于恢复患者的手感觉及功能。

关键词:感觉再训练,正中神经损伤,感觉恢复

参考文献

[1]陈芳,郭粉莲,叶志中,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手腕关节功能操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7):88-89.

[2]Wolcott R,Dowd S.The role of biofilms:are we hitting the right ta-rget?[J].Plast Reconstr Surg,2011,127(Suppl 1):28S-35S.

[3]Roeder RA,Schulman CI.An overview of war-related thermal inj-uries[J].J Craniofac Surg,2010,21(4):971-975.

[4]李云霞,姜孟臣,于燕,等.手深度烧伤早期功能治疗的临床研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6):514-515.

[5]Potokar TS,Prowse S,Whitaker IS,et al.A global overview of burnsresearch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forming networks with the deve-loping world[J].Burns,2008,34(1):3-5.

[6]朴宏鹰,刘铭然.手外伤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5):545-546.

[7]任蔚虹,王慧琴.临床骨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99.

[8]丁敏,余抗美.634例手外伤类型及原因和治疗结果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07,9(1):41.

[9]蔡友芳.58例手外伤术后患者的观察与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6):83-84.

找到自信的感觉 篇3

自信心不足表现之一 怕与人交往、不敢肯定自己。在这种心理状态支配下,容易自我封闭。如果情绪、行为长期处于偏离正常的状态,心理会因此蒙上阴影,严重时将导致身心疾病。

找回自信的对策:发现并鼓励自己的优点,多与同事合作,掌握与别人一起做好工作的本领,还可以学习做人际交往上的协调工作;如果喜欢工艺、美术,应去学些写生、雕塑、工艺设计类的特殊本领,使自己有一技之长;认为自己菜烧得好的,应肯定自己有潜在的创造力;说话和蔼的,应意识到自己具有谦虚的美德……不要轻易贬低自己,而应该肯定自己的优点。交一些同样存在自信心问题的朋友,并在交往中相互鼓励,这将有助于你获得自信。

自信心不足表现之二 有羞怯和自卑心理。这种心理状态易使人在交往中与别人疏远,不敢真实、客观地表现自己,并容易产生“我不如他人”的自我评价。

找回自信的对策:约60%的中国人都有过怕羞的体验,但大多数人都能逐渐克服这一点。许多世界上的名人如贝多芬、拿破仑等,也都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而曾出现过严重的自卑感,但他们通过克服自卑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因此,只要自己有勇气相信自己,你就能从容地、大方地生活,羞怯与自卑也就随之消失。平时可穿上自己喜欢的服装,在别人面前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有条件的话,可以表演一个节目,或放声歌唱,或大声朗诵,或者作一次简短演讲;听到大家的掌声时,你会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在热情的赞赏中得到鼓舞,自信就会油然而生。

自信心不足表现之三 由于自信不足而不敢正视他人,由于缺乏自信而不善微笑。这种心理状态,容易阻碍正常的人际交往,产生消极的不良内心体验,从而削弱人的活动积极性。

找回自信的对策:平时与别人交谈时,不要回避对方的目光,可用目光注视对方,表示出你很尊重对方,并正在注意倾听他的说话,让他对你产生良好的印象。同时,敢于正视他人也是诚实与自信的表现。随着交谈对象的变化,你可以针对不同的人(包括异性)做这种对视练习。然后,练习正视着对方并微笑着交谈,因为微笑会使人倍觉亲切,也能减轻由自信不足产生的紧张、羞怯和困窘。尽管一开始微笑并非发自内心,但如能持之以恒,会自然而然地从内心发出真正的笑意,自信也就在这微笑中逐渐树立起来。

自信心不足表现之四 以悲观情绪看待自己的现状和前景,不能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自己。这种心理状态会使人感到自己很失败,长久笼罩在事事不如意、处处不如人的不良感觉中,并容易将自我否定扩大化,导致总体自信完全丧失。

找回自信的对策:平时不要掩饰自己的优点、才能和灿烂的目标,这种自我肯定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如果你的长处得到了别人的肯定,你肯定更加兴奋和激动,这对找回信心更有帮助。要知道,人在生活中需要乐观的心境状态和明确的生活目标,因为愉快的情绪可以调动和发挥机体潜能,目标可以对人的行为起强有力的支持与推动作用。但是,肯定自己优点、长处和成就,并不意味着要骄傲自大、忘乎所以。因此,制定目标要实际些,理想与现实差距不能太大,追求目标需要有毅力,只要自信心不垮,通过努力和坚持,理想中的目标就会不断地向你靠近。

自信心不足表现之五 过分追求完美,过分苛求自己。这种心理状态能使人自尊心过强而自我满足感过低,稍受挫折和失败,就容易危及对自己的信心。

秋天的感觉作文 篇4

秋天来了,这让我想起了一些热的食物或美味的水果。热食是美味的螃蟹和红鲟鱼,而水果是柿子、哈密瓜、橙子、葡萄柚和柳丁。

我最喜欢吃螃蟹。虽然很贵,但是我妈会很不情愿的买一个,给大家一种秋天过日子的感觉。螃蟹有八只脚。如果加上前两个大钳子,它们就有十只脚了。它水平行走,看起来很滑稽。不像我们人类往前直走,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螃蟹都是被花捆着不能动的。蟹肉吃起来有点甜,又香又好吃。但是它还是有两个缺点:一是因为很贵,所以不是平民食品;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食物,因为只有在秋天才是最好的时候。其次,不好处理。有时候处理不当,会被它的大钳子弄伤。螃蟹有秋天的感觉!

柿子是秋天的铃铛,挂在树上,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宣告秋天的来临。柿子是圆的,有点扁。它们尝起来又甜又软又好吃。柿子在市场上很便宜,不会让人一边吃柿子一边心疼钱,但是日本柿子在市场上挺贵的,可能是进口和质量的原因。柿子有秋天的感觉!

秋哈密瓜不比新疆瓜差。它长得又圆又大,比柿子大得多。它的颜色是绿色的,尝起来又甜又好吃。一般都是切成块,让人还是想吃一块。如果要再来一块,哈密瓜以前市面上很便宜,但是今年挺贵的,不过我妈偶尔会买给大家享用。瓜,感觉像秋天!

秋天的感觉 篇5

怦然心动的感觉是什么呢?不就是那首令人动情的歌,熟悉又动听的旋律,欢快又略带悲情的歌词,拨动我们青春的心弦,不经意之间,漾遍全身。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歌谣的歌谣,藏着的影子。孩子的孩子,该要飞往哪去… …熟悉又感人的歌词在耳畔响起。是啊!小学六年生活就这么结束了,在吵吵闹闹却一直亲密无间的时候,时光悄悄地流逝了,这段歌词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一开始大家都是单纯的孩子,最后希望变成善良的天使。虽然这是一首大学毕业歌,但是我们小学毕业的听,也是感慨万千,纷纷落泪。

还有一首较为欢快的毕业歌,入了我的耳,这首歌欢快且不悲伤,可是我听第一次的时候却哭了,好吧,请原谅我是个泪点较低的人。“再见了相互嫌弃的`老同学,再见了来不及说出的谢谢… …入学时想着毕业,毕业却因离开友谊失眠。那时几首流行歌,成了聚会KTV的泪点。校服藏在衣柜底,很丑却再没机会穿着上学。”原来上学时最嫌弃的校服,现在也是舍不得扔,觉得校服是最美的衣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有着小学的六年时光。

有首歌很甜美又欢快,而且是最适合我们的,每年的暑假空间,微博都刷满了毕业文字,没想到今年就轮到我了,不去海边是因为这首歌。6月是个美好却略显悲伤的日子,而9月是所有人都不想面对的日子,不是因为不想上学,而是因为那年秋天,班里坐的再也不是一张张熟悉的脸。“最后一个夏天,我们就要说再见,很想知道你会记得我哪一点。最后一个夏天没有心情去海边,只想静静躲在房间翻照片。”这首歌我也听哭了,梦还是一样甜,我们都还是我们,睁开眼,离别却在眼前。

成长的感觉的作文 篇6

酸:小时候,家里有许多玩具,但是只要看到其它小朋友手中拿着更好玩的玩具时,我会非常羡慕,心里酸溜溜的,緾着妈妈给我买。

甜:在我四五岁时,我经常在旁边看妈妈洗碗,心中无比得好奇,想尝试一下洗碗是什么滋味的。一天,我看妈妈要收拾碗筷了,就快速地跑到凳子上,拿起我的小围裙,让妈妈给我系上,妈妈非常惊奇,问:“你今天怎么那么主动就穿起小围裙了,以前叫你穿,你怎么也不穿,快说,有什么启图呀!”我支支吾吾抬起头说:“我,我想洗碗。”妈妈笑了笑答应了,将我抱上了小椅子。

我的手上全都是泡泡,学妈妈平时的样子在水中来回擦着。过了一会儿,阿姨到我家来玩,看见了我也表扬我说:“真棒,长大了就是不一样,会帮妈妈洗碗了!”我听到了这些话,心里乐滋滋的,分外高兴。

苦:我上幼儿园中班时,妈妈和爸爸都起早摸黑地上班,每天幼儿园都还没开门,我就在门口等,晚上别的小朋友都回家了,我也还在等妈妈来接我。在这一段时间中,我长大了,我可以照顾自己了,妈妈和爸爸们不必再为我的事而操心了,因为我长大了!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孩子了。

辣:现在我已经是十五岁的小姑娘了,不用让妈妈帮我洗梳了,但是妈妈管我也越管越紧了,甚至还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当妈妈教育我时,我还会争几句,但是我明白,妈妈都是为了我好,我懂事了,应该为妈妈分担操劳。

回家的感觉 篇7

2000年, 我怀揣着《高考录取通知书》来到沈农报到, 校门威严壮观, 记得当时我非常自豪的与父母在校门拍照留念, 父亲因为我考入沈农而高兴不已。如今物是人非, 父亲去世, 我也由大学生成长为职业经理人, 由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变成年轻妈妈。当我毕业8年后再次站在校门前时, “沈阳农业大学”六个金闪闪的大字好像在向我微笑、向我招手, 好像在说“欢迎回家, 沈农学子!”真的是感慨万千啊!

我的大学时光大部分留在三舍那栋三层宿舍楼, 听说之前是年轻教师的公寓楼, 可能我们那届学生太多, 就改造成学生寝室了。三舍门前是运动场, 左边是篮球场和排球场, 右边是足球场。记忆最深的是学校举办男子排球赛, 每次开战, 周围围满了前来助威的观众。当年的足球场是土地, 我们期盼冬天的到来, 足球场中灌入水便“摇身一变”成了溜冰场, 数九寒冬我们个个精神气爽, 穿上滑冰鞋, 打冰球、打雪仗, 偶尔有人坐个“大屁墩儿”, 会逗得我们前仰后合。毕业时大部分同学把冰鞋卖了, 而我没舍得, 现在收拾房间看见冰鞋, 还能想起在沈农生活的快乐时光。

饥饿的感觉 篇8

我出生于70年代,正是文革时期,但文革在我心中没有啥印象,农村的光景也要比以前好多了。农民四季忙碌下来,可以吃上一口饱饭。父母亲收工回家,会带回红薯、土豆、高梁、玉米之类的杂粮。这在当时的记忆里好像是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刻。战胜饥饿是父母一辈子的工作,除此以外,没有其他事情能激发他们奋斗的兴趣。后来土地下放到户,全家干劲十足,母亲还专门把在学校里读书的两个姐姐也喊回来种地,说土地下放了,我们的好日子来了,种地才是正道。那时家里分到十多亩土地,一家人任劳任怨,起早贪黑,粮食渐渐堆满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饭也就越吃越饱了。经过了几十年的大集体生产后,父亲说一个人的积极性才真正发挥出来,可见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多么地深入民心。父母亲种田种得心安理得。当然,我那时对父母的这种满足感不以为然,认为人生应该还有更大的理想。

此后十多年过去,我记忆中没有饥饿的感觉了。但是在我成年后,却又经受了一场更大的饥饿。

那一年,我背井离乡,南下打工。

当时到广东的打工潮一浪高过一浪,找一份糊口的工作对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来说已非简单之事。找不到轻松的工作,我便去当了一名建筑工人。南方城市的幢幢高楼,每一寸钢筋水泥中都浸透了外来打工者的血汗和泪水。大家睡工棚,睡地板,睡马路,哪里都睡,就是睡不上自己亲手建造的房子。这常常让我们站在烈日下愣愣地发呆。我当时在一个当工头的老乡手下做小工,讲好每天30块的工钱,当时还有好多人也在他的手下做着不同的事情。我们是先开工,老板出钱吃饭,一个项目做完后,再一次性付完工钱。大家都好像是走投无路了才当建筑工的,对老板先开工后付钱的这个规定也没有提出异议,据说这也是行业的习惯做法。

就这样,我们拼了命没日没夜地干,三个月之后,工程完工了。算工钱,除掉生活费,我还可以拿到1500多块,这对于初次打工的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产。大家看着工资表上的数目,忘记了劳动中的苦与累,在心里暗暗高兴,盘算着怎样花掉即将到手的工资。

但是我们高兴得实在是太早了。

那个工头把我们的工资拿到手后自己偷偷逃跑了。我们一下子从空中跌到幽深的峡谷,都没有想到相处了三个多月的老乡竟是一个见利忘义、丧尽天良的坏蛋。我们身无分文,平时的吃喝全由工头操办,他去大老板手中拿钱,然后买吃的和用的,现在他逃跑了,也就是说作为衣食父母的工头拿着我们的血汗钱,一走了之。

没有钱的我们在第三天吃完了最后一粒米后,開始感觉到饥饿像乌黑的云层从天而降。没有钱吃饭,我们先是采取喝水来抵抗饥饿,但满腹的自来水只能让人更加虚弱,沉重,连路也走不了。白天有气无力,夜晚睡不着觉,肚子里翻江倒海,五脏六腑死命地催要食物,一阵阵绞痛像毛草剑在肠胃里来回拖拉,口中流出一串串清水。虽然在我们住地的旁边就有成片的甘蔗和香蕉,但我们宁可饿死也没有做盗贼,我们用忍耐保持了打工者最基本的尊严和品格。

埋藏在记忆深处多年的饥饿感觉再次袭上心头,这一次比十多年前更加强烈,它让我真正感到了生存的可怕。人最基本的需求被剥夺之后,对人生和现实的一种绝望死死纠缠着我。我仰望苍天,想起了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凄凉,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吃饭的重要性,也理解了父母亲面对分到自己手中的土地的兴奋之情,他们从饥饿中一步步熬到今天,早就知道了饥饿的滋味,所以他们格外珍惜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意义。

后来我还是在其他人的救济下度过了难关,很快找到了一份工作,解决了吃饭问题。但饥饿的感觉已在我灵魂深处根深蒂固,不管我面前是什么样的山珍海味,不管我怎样的酒饱饭足,饥饿的记忆,饥饿的感觉仍时时涌上心头,让我不寒而栗。

有一次,我和几位文学朋友在一位已经成名的打工作家的家里吃饭,席间,那位作家的太太无意间掉下一些饭粒在餐桌上,而作家则无声无息地用自己的筷子把饭粒夹起来,静静地吃掉。这小小的动作被我们看在眼里,饭后聊天时有朋友对作家的这种行为不理解,就问他。他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沉重地说了一句:“我打工时饿过肚子。”大家听后,肃然起敬。当时我没有与他一同交流饥饿的感觉,也怕旧事重提,影响了谈话的气氛。

上一篇:全过程造价管理咨询下一篇:医院员工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