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演讲稿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知行合一-演讲稿(精选8篇)

知行合一-演讲稿 篇1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又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还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更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亲爱的你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呢?

我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是说到与做到的距离,是承诺与履行的距离。作为建设银行的员工,它的繁荣兴旺离不开我们的勤劳实干,而勤劳实干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

那么知行合一是什么呢?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明阳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决定行,行落实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和行根本就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东西。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说的可能有点绕,举个例子,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不管是古代的六礼、七出、三不去,抑或是略显糟粕的三从四德还是现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无不教导着礼怎样做,耳濡目染众人多少都知道一点,可这些意识存在于脑海里就算懂礼了吗?反之那些每天能做到却不知道算做礼的范畴是不是又算不懂礼呢?答案是否定的,当你认知了礼,你就必然会去做到,你若只停留于嘴口之间,便不算真的认知了礼。

王阳明所谓的 “知行合一”,最开始是停留在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方面,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他的这一理论对于对于当下我们实际工作、对于我行发展又有怎样的借鉴呢?(我觉得要做到两点:)

坚持知行合一,我心有主。银行的风险控制是一个永远不能忽视的话题,就像一个水库蓄水量的多少不仅在于它的高度以及宽度,更在于周身是否有漏水的可能。换句话说能把内控合规做好,其实也就为我行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法学领域,不作为也是一种行为。要实干兴行,必须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要算好经济账、事业账、感情帐,面对高息借贷、大额博彩、过渡资金、代客交易等违规行为要坚决彻底地大声说”NO!”(粤语代替)

坚持知行合一,贵在落实。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空谈费事,实干兴行”,似赵括纸上谈兵只能沦落衰败,唯有真抓实干才有走向兴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改革的浪潮滚滚袭来,对于我行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把满腔的热血和全情的精力投入到关注每一次接待客户是否使用了更加标准的手势、是否布置了更为舒适的环境、是否绽放了更为迷人的微笑、是否呈现出更为专业的营销,只有这些实实在在地做好做到位了,才能不断拓展业绩,更上一层楼,才能完成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才能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才能为员工搭建更广阔平台,才能为社会承担更全面企业责任。三从四德论…我觉得如果说金融银行业是一块战场的话,我们必须穿上风险意识的防弹衣,手持迷人微笑核武器,领会知行合一,实现实干兴行的意义。(待完善)

海峰

知行合一-演讲稿 篇2

(一) 知行本体

正德三年 (1508) , 王阳明谪至龙场, “居夷处困”“动心忍性”, 最后“中夜忽大悟”, 尔后“体验探求, 在更寒暑”凭依记忆与六经四字相印证, 终于确信宋儒格物之说是错误的, 并由此确立了他一生的学问基调。

次年正德四年 (1509) , 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聘请王阳明讲学于贵阳书院, 《年谱》记载:“是年先生始论知行合一, 席元山书提督学政, 问朱陆异同之辨, 先生不语朱陆之学, 而告之以其所悟, 书怀疑而去。明日复来, 举知行本体, 征之五经诸子, 渐有省, 往复数日, 豁然大悟” (《全书》三十二, 第446页)

王阳明在贵州初提知行合一时, 曾受到普遍怀疑, 王阳明自己说过:“昔在贵阳, 举知行合一之教, 纷纷异同, 罔知所入” (《年谱》庚午条) , 关于知行合一的详细阐述首见于《传习录》上徐爱所录: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 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 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 兄当弟者, 却不能孝, 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 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 只是未知。圣人教人知行, 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看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 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 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 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 又立个心去好。…… (《全书》一, 第38页)

知与行是儒家道德实践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陈来先生在其著作《有无之境——王阳明的哲学精神》中认为, 在宋代理学中, 与知相对的行并不是用来泛指一切行为的, 主要是指人对既有知识的实践或实行。另一方面, 知的意义相对较宽, 因为知既是名词, 又是动词, 从而知不仅指主观形态所表现的知识, 而且也可以指求知的行为。

在宋儒的知行讨论中, “真知”是一个重要观念, “真知”包含了“必行”在其中。当宋儒以“真知”指主体必定将所知付诸践履, 以与常人之“知”相区别的时候, 在概念上是清楚的。但当王阳明在真知的意义上使用知的概念时, 这个真知的知与常人的如何区别, 就需要一个分疏。

陈先生认为, “知行本体”就是王阳明用来代替真知的概念。并认为“本体”指本来意义, 是说知与行就其本来意义而言, 是相互联系, 相互包含的, 一切使知行分裂的现象都背离了知行的本来意义。按照知行的本来意义, 知包含了必能行, 这是知行本体, 也是真知行。

丁为祥教授在其论文《王阳明“知行合一”三指》中说:“这里的“本体”并不是与“功夫”相对的概念。惟一合理的解释是:它们都指知与行本来的不可分割关系。说“知行功夫”, 是指“知行合一”作为人生修养的功夫与渗透其中的人生本体相对而言;说“知行本体”, 则是指知与行的本然关系而言, 虽然具体指谓不同, 但在知与行的不可分割上其涵义则是同一的。” (1)

两位的说法不尽相同, 但意思是相差无几的, 在王阳明那, 知行在本来意义上就是合一的, 不可分割的。

(二) 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以谓知

陈来先生认为, “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以谓知”是“知行合一”说的第一个表述。“真知即所以为行”当指真知必能行, 这个思想承自宋儒。而这两个命题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在“不行不足谓之知”。他认为“不行不足谓之知”有两方面的意义, 首先这里的“知”指道德意识的自觉程度而言。王阳明说过“就如称某人知孝, 某人知弟, 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 方可称他知孝知弟, 不成只晓得说些孝弟的话, 便可称为孝弟?” (《传习录》上, 《全书》一, 第38页) 就是说, 当“知”用于德行谓词“孝”“弟”等时, 不可能与行没有联系, 只能对在伦理实践中从事过此类活动的人使用“知孝”“知弟”。

第二个意义则指一般知识活动而言。王阳明说:“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 知寒必已自寒了, 知饥必已自饥了, 知行如何分得开” (同上) 。又说“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 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路岐之险夷, 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 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 (《答顾东桥书》, 《全书》二, 第53页)

《答顾东桥书》是《传习录》中所录一长文, 王阳明针对友人顾东桥的质疑, 对自己的思想做了深入的阐释, 一一回应了友人的疑问, 知行问题是其中一个方面, 此文还涉及到其他许多王阳明思想中的重要问题。我认为不应将这两句话拆开来各自分析, 他们是一个整体。“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以谓之知”。前后两个知都是指“真知”而言。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论, 引来了当世和后人的批评和质疑。

二、对“知行合一”的批评

(一) 王船山的批评

王阳明在谈到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时, 曾作了如下解释:“今人学问, 只因知行分作两件, 故有一念发动, 虽是不善, 然却未曾行, 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 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 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 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 不使那一念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传习录下》, 《全书》, 96页)

王船山对王阳明销行入知的趋向, 提出了批评:“若夫陆子静, 杨慈湖, 王伯安之为言也, 吾知之矣。彼非谓知之可后也, 其所谓知者非知也, 而行者非行也。知者非知, 然而犹有其知也, 亦倘然若有所见也。行者非行, 则确乎其非行, 而以其所知为行也。以知为行, 则以不行为行, 而人之伦, 物之理, 若或见之, 不以身心尝试焉。” (《尚书引义·说命中》, 76页)

虽然王阳明不时会使用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 必履艰而后知路等认识论领域内的例子去证明“知行合一”论, 但“知行合一”主要是道德修养领域内事。而王阳明“知行合一”论, 我认为, 客观上最重要的指向即“为善去恶”。在为善方面“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谓之知”不是嘴巴上说些孝、弟, 就是孝、弟。而是要去身体力行, 才能算得上真知。在“去恶”方面, “一念发动处, 便即是行了”。要求人们将不善之念在心中克倒, “要彻根彻底, 不使那一念潜伏在胸中”。我把它称之为“知行合一”论的双重向度。正如杨国荣先生在其著作《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中所说的:“如果说, 以行释知突出了德性的外在展现 (德性在德行中的确证) 这一面, 那么以知为行则强调了净化内在的人格 (拒不善之念) 在成圣过程中的重要性。二者虽然存在着某种紧张, 但又始终指向同一目标。” (2)

王船山的批评, 即抓住两者中的一方面, 引向极端, 自然产生错误的结论。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 他的“知行合一”论又何尝不是?

(二) 孙中山的批评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心理建设》中, 批评了“知行合一”论, 宣传“知易行难”:

“若夫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 即所以勉人为善者也, 推其意, 彼亦以为“知之非艰”而“行之惟艰”也。惟以人之上进, 必当努力实行, 虽难有所不畏, 即知之则当行之, 故勉人以为其难, 遂倡为知行合一之说曰“即知即行, 知而不行, 是为不知”其勉人为善之心, 诚为良苦。无如其说与真理背驰, 以难为易, 以易为难;勉人以难, 实与人性相反。是前之能“行之而不著焉, 习矣而不察焉, 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今反为此说误而顿生畏难之心而不敢行矣。此王阳明之说虽为学者传诵一时, 而究无补于世道人心也。”

中山先生批评的思路是首先将王阳明“知行合一”论同《尚书》中“知之非艰, 行之惟艰”等同, 然后得出“其说与真理背驰, 以难为易, 以易为难;勉人以难, 实与人性相反。”

《传习录下》载有学生的疑问:“或疑知行不合一, 以知之匪艰二句为问。先生曰: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 只是不能致那良知, 便是‘知之匪艰, 行之惟艰’。”

正是由于弟子认为“知行合一”论与“知之匪艰, 行之惟艰”有冲突, 才向王阳明请教而“阳明企图把《尚书》的知行说, 与知行合一说予以融通, 照他的解释, 毕竟和他的‘知行不可分作两件事’的说法已不一致。知易行难之说, 不管你作如何解释, 是合不到知行合一中去的”。 (《中国思想史 (下) 》韦政通著864页)

所以, 中山先生将知行合一同《尚书》中知行观等同是不合理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山先生指出了知行合一论的用意在于勉人为善, 这是非常准确的。中山先生倡知难行易, 目的在于教人敢于实行, 不以革命理想之高远, 革命方略之宏大而畏难不行。从这一方面说, 两位先贤的苦心别无二致。

三、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立言宗旨和伦理意蕴

阳明的一生并不长久, 但在他五十七年的生命历程中, 却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理想中的“不朽”, 集事业公德与立言垂教于一身。可以说, 阳明的一生, 就是知行合一的一生, 他的理论, 不是空想推理, 坐而论道而来。而是身体力行, 即行即知而来。他在《书林司训卷》中说:

周衰而王迹熄, 民始有无恒产者。然其时圣学尚明, 士虽贫困, 犹有固穷之节;里闾党族, 犹知有相恤之义。逮其后世, 功利之说日浸以盛, 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 相规以伪, 相轧以利, 外冠裳而内禽兽, 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 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 揭知行合一之说, 订致知格物之谬, 思有以正人心, 息邪说, 以求明先圣之学, 庶几君子之要, 小人蒙至治之泽。

阳明说得非常清楚, 他提倡知行合一之说, 是为了“正人心, 息邪说, 以求明先圣之学”。他清楚地看到引发上述道德危机的原因, 就是知行的脱节。

正如张祥浩先生在其《王守仁评传》中论述的那样:“在封建社会里, 儒家所倡导的仁义道德是社会的统治思想, 它是和利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 为了做官, 为了荣华富贵, 士大夫之属无不口言仁义, 笔写道德。他们口上说公, 心里想私, 嘴上言义, 心里欲义……当这种情况形成普遍的社会风尚时, 这个社会的道德危机就到来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阳明结合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悟, 提出了“知行合一”论。如我在前文所述, 知行合一论指向“为善去恶”。虽然单从认识论方面看, 知行合一有不严密处, 但是我们更应该在生活实践中, 体悟“知行合一”, 而不单单是做理论上的分析与推理。

摘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是其哲学理论、道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因立论新颖, 且与已成为官方主流思想的程朱理学中的知行观相悖, 自提出后受到诸多怀疑, 批评之论时出。本文试图在简述“知行合一”的基本内容与王阳明提出这一理论的立言宗旨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批评论断, 恢复与发掘其中的伦理意蕴。

关键词:知行合一伦理意蕴王船山,孙中山对“知行合一”的批评

参考文献

[1] (明) 王守仁著.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12月.

[2]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上册)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1年10月.

[3]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3月.

[4]杨国荣.王学通论一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上海:三联书店, 2003.

[5]张祥浩.王守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6]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年7月.

[7]丁为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静态考察与动态把握.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0年, 第4期.

投资贵在知行合一 篇3

4月的一天,与一位大学老师聊天。他谈到一个现象,大学里炒股的老师非常多,可真正赚钱的少之又少。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这些教授博士们不够聪明吗?其实,投资是一个类似于做生意的实践过程。实践中的成功似乎和学识并没有必然的正相关。教授们擅长于研究,却不一定擅长于实践,虽“知”而不见得“行”。类似的问题,如果问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们,既然你们那么精通经营管理,怎么还赚不到比尔·盖茨1%的财富?显然,经营管理也是个实践过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好,所以大家都宽容地看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巨大差距。

知行合一的最早提出者是思想家王阳明,原本有很多具体含义。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渐渐把它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不要坐而论道,清谈误国,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去达到现实上的成功。知是知识、智力乃至思维方式层面的要求,也算是大楼的地基。地基不稳,再漂亮的建筑物也是豆腐渣工程,不堪一击;而行则是行动、性格层面的要求,有了坚实的地基,并不代表高楼万丈会自行生成,去不去做才是决定性的东西。

具体到投资来说,知行合一包含了两大步,首先是在对市场运行规律的正确理解之上,建立一套正确的、与自己性格相适应的交易策略,此为“知”。然后是长期地、心无旁骛地贯彻这套策略,则为“行”。

知本不易,行则更难。行不但要求知,还要求知以外的其他很多非智力因素,比如勇敢、自信、纪律、意志和耐心等。沃伦·巴菲特坚持“价廉物美”的投资之道,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当市场价格大大低于经营企业的价值时,买入优秀企业的股票并持有。乔治·索罗斯认为选择一个行业股票时,要选两家,但不是随便找两家,应选一家最好和一家最差的。彼得·林奇的投资名言则为买进有盈利能力企业的股票,在没有极好的理由时不要抛掉。这些投资大师都是知行合一的典范。

再看中国市场,去年风光一时的华商系基金,声称视持有人利益为第一,会根据热点及时调整风格,确保收益,可惜知易行难,华商系今年一季度业绩下跌之惨重令人唏嘘。再有一投资者,为留学海外的子女筹资,4月份在6.89的高位换了10万加元,短短1个月,加元跌至6.70元左右,损失近2万元。加元是资源型货币,其走势把握要关注大宗商品及原油价格波动。倘若早做了解,不至于无知盲行。

教育演讲:知行合一,修身为本 篇4

今天晚上有幸再次来到这里跟大家交流国学。上次跟大家交流的是关于“孝”。

先跟大家讲个故事。

在一个原始部落,有一天,酋长召集族人开会。酋长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我们每个人出生以后,都会有优点和缺点。并且优点和缺点不是相安无事,能够和平相处,经常会有斗争。就像两匹狼。一匹是好狼,代表我们的优点:仁慈,勤俭,孝顺,友爱,认真……另一只是坏的狼,代表我们的缺点:冷漠,懒惰,无情,草率……

这个年轻人一听,就问,假如这两匹狼做斗争,我们的优点和缺点做斗争,那谁会胜利呢?

问题一抛出来,大家就七嘴八舌讨论开来了,各位同学,各位朋友,你们觉得谁会胜利?

酋长最后说:你喂给他食物那只狼,会胜利。

把食物,把能量给好的那只狼,给我们的优点,优点就会胜利,而把食物,把能量给缺点,坏的那只狼就会胜利。我们就被自己的习气和坏习惯牵着鼻子走。

优点和缺点作斗争的过程,就是修身的过程啦。

修身很关键,很多困惑我们的人生问题,追究起来,都是我们身没有修好。在《大学》这部经典中,就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是天子也好,普通百姓也好,都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根本的,还是修身。

修身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广泛,如果大家去研究的话,会得到很多答案。有一个答案,我们可以参考,那就是,修身,就是尽本分。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做儿子的,就做好儿子的本分,好好孝养父母;做哥哥姐姐的,就好好爱护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就好好敬爱哥哥姐姐。现在社会出现很多问题,就在于都没把本分尽好。做儿子的可能埋怨父母不讲理,对自己不好,却不反省自己儿子的本分有没有做好。做下属的,埋怨领导不讲理,不受重视,所谓君仁臣忠,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反省,很可能是问题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

古时候有一位圣人,孔夫子都对他推崇备至,他就是大舜。

大舜是个社会底层人士,在历山做过农民,耕地,做过工人,在黄河之滨做陶器,还在雷泽打过鱼。都是很辛苦的工作,不仅如此,在家里还有时时刻刻防备父母和弟弟的迫害。历史记载,大舜的父亲是个乐师,但是后来眼睛瞎了,大舜的亲生母亲死了之后,父亲娶了一位后母,后母有生了一个弟弟,叫象。家人都想把大舜杀死。象“日以杀兄为务”,每天的工作就是想着把哥哥杀掉,然后粮食和农具归父母,哥哥的琴归自己,还让两个嫂嫂给自己铺床铺。有一次,父母叫大舜修屋顶,就在下面点火,要把他烧死。大舜能,提前准备了两个斗篷,像鸟一样飞了下来。挖水井,父母和弟弟在上面填土,要把他活埋。大舜从旁边挖条地道,出来了。但是尽管如此,大舜没有任何的怨气,还在那哭泣。他说:是我没有吧孝道和悌道做到啊,草感召父母和弟弟要谋害自己,是自己德行不够,还不能感化父母和弟弟啊!哭得很难过!

大舜在种地时,就认真把地种好,做陶器的时候,就认真把工作做好,打渔的时候,就认真打渔,在打渔的那个地方,年轻人都到水深的地方,老年人没办法,只好在水浅的地方打渔。大舜为了感化这里的人民,就主动做榜样,把水深的地方让给老年人。久而久之,就感化了当地的年轻人的敬老尊老之风。

孟子对大舜很赞叹,叫“若固有之。”大舜种地的时候,就做好农民的本分,好像一辈子就做农民似的,做工人的时候,就做好工人的本分,好像一辈子就是做工人的料!这个态度可不得了。无怨无悔!我们现在经常听到说抱怨的话“晕死”、“累死了”、“怎么又是我”……

所以,若固有之,四个字就能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大部分问题。真正尽好本分的话,是不是真的一辈子都只能做低贱的工作?不是啊!

尧帝就来考察大舜,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考察大舜在家里的表现,是不是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弟很爱护,对邻居很友好。派九个儿子给他,让儿子在外面考察大舜处理民间百姓的问题的能力。最后把帝位禅让给了大舜!

我们仔细分析,大舜只是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了而已!他做农民的时候,没有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啊!把本分尽好了,王侯将相,自然而来就来了。

大舜后来,真的把父母和弟弟都感化过来了。我们经常有一个观念,对坏人要赶尽杀绝。把坏人杀了,他还是坏人,如果把坏人感化过来,教化过来,他就变成好人了。这可比把坏人杀掉高明多了。如果我们这样一想的话,很多事情,我们会看得更明白。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我们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有没有把本分尽好!真正想明白了,我们就对自己的状态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了。

不修身的话,得到荣华富贵,反倒是个祸害!我们讲,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有一天,梁惠王在在自己的皇家公园,看着种种珍贵的飞禽走兽,很自豪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意思就是说,你们儒家都以成圣成贤为修学目标,你们圣贤也有这些乐趣吗?有这些物质享受吗?也会享受这些物质吗?孟子的回答很高明啊。他说:“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圣贤之人啊,是成就自己的德行,尽好自己的本分之后,享受这些物质才感觉到快乐,如果德行不好,没有尽好本分,即使有这些物质,有这些珍贵的飞禽走兽,也不会感觉到快乐啊。

这是孟夫子在几千年之前说的话,但是看起来,就像说今天的社会现象一样。这就是经典啊,历经岁月而不衰。所以我们不要随便指点经典说,这句out了,那句是糟粕。我们看,现在很多人越有钱,越抑郁。地位越高,越心惊胆战。彭鑫博士举了一个例子,有个高官,患了严重的抑郁症,整夜整夜不睡不着。后来被抓起来了,财产被没收了,在牢里一个礼拜,抑郁症就好了,睡得着了。这就是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啊。真正贤能的人,一定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而真正的快乐,是由心而觅,从心而发的。不是从外面找来的啊!我们经常讲去“找乐子”、“去high一下”,真正的长久的快乐,不是在心外面找到的。

我们现在的人,都比以前富裕,城里人比乡下人富裕。就相当于梁惠王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庄园,但是现在人比古代人的快乐少多了,城里人比乡下人的快乐少多了。

那是不是现代人一定要比古人抑郁,城里人比乡下人抑郁才正常呢?不是啊!这是反常!假如我们都以修身为本,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好好尽自己的本分。做父亲的少出点差,多跟孩子在一起,把“父子有亲”的本分落实好。朋友之间,少一点利益,多一些真情,从新关怀对方,好好地把“朋友有信”的本分落实好。下属少些斗争,少些抱怨,上级少些人情和个人偏好,好好把“君仁臣忠”的本分尽好!大家都能过上富裕而且快乐的生活,因为“贤者,而后乐此”啊。这才正常啊。

比如说结婚,找对象,那是喜事,好事啊。结婚的时候,亲戚朋友都来庆贺,找到男女朋友之后,你的父母希望你带回家看一看,朋友希望你带出来一起参加活动。看起来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懂得男女朋友相处之道,不懂得夫妻相处之道,摆完喜酒之后,就是一辈子的麻烦事!夫妻,男女朋友怎么修身呢?“夫妇有别”,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王凤仪讲道:“做丈夫的,要领妻,不管妻。”男人千万不要去管妻子,现在的女子无论是见识、文化程度都未必比男子低,去管就容易产生矛盾,只要领着妻子好好教养孩子,孝顺双方的父母,和谐人际关系就好了。女子修身呢?应该从“敬,礼,柔,顺”上修。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啦。你天再高,还是被地心引力牢牢地拽在手里!现在我们好像都很喜欢管人,甚至也很喜欢被人管,没人管的时候,就不舒服。哎,他怎么不管我啊?谈男女朋友的道呢?做到哪些本分呢?

《易经》里面有一个卦叫:“咸”,咸,是“无心之感”。少男少女互相感通、感召的。要不要去讨好?献殷勤啊?说花言巧语啊?不断买礼物啊?

在大学我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大部分谈恋爱都是去哪里玩,去哪里吃饭,或者去哪里买东西。如果哪天对方不和你吃饭、不和你玩的时候,意味着差不多就要分手了。

那修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修,是修正的意思。身,不仅指我们的身体,还指我们的内心。所以修身,其实也是修心,因为身心是不二的。没有了心,那就是行尸走肉,没有了身,心也没有安住,安放的地方。

我们经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这些都是长出来的树干枝叶,根本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学》里面的教诲。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这里告诉我们修身的根本方法和次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身修。

下面我们来逐一讲解。

格物,据说明朝王阳明先生开悟之前的理解是“分析物质”。并且告诉他的学生,要做到格物,你先从院子里的竹子开始格起,学生就坐在竹子前,坐了三天,病了。王阳明先生一看,心里就犯嘀咕了,难道圣人的教诲有错吗?我自己来格一下,于是也端坐在竹子前,坐了7天,也病了。王阳明先生没有像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一样,到了这个时候,就说,古人的教诲是糟粕。他仔细想啊想,终于开悟了。格物,不是分析物质,而是格除物欲,格除自己的坏习气。

分析物质是没有个尽头的,现在的科学已经很发达了,任何物质都可以分析道分子,原子,电子,在往下分析就是夸克。只要那个切割的工具足够精细,就可以再往下分析哦。在往下分析是什么呢?是能量!

所以格物不是分析物质,而是格除物欲,格除自己的坏习气啊。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的朋友告诉过我一句话,我觉得很受用,和大家分享,她说,如果对于一个东西,是你需要的,那就不是欲望,而如果是你想要的,那就说明这个东西未必是你非要不可的。

接下来,就能够致知。

格除物欲之后,就能到抵达我们的良知,我们的本性。我们经常听同学说,快考试了,但是就是读不进书,做一件事情,丢三落四,不能圆满,出门忘了带钥匙,回去拿了钥匙,在一看,忘了带饭卡……做完之后,老是觉得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比如说,审稿,报纸出来之后,才会发现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做好。

原因在哪里?原因很可能是我们心不清净。我们的心装得太满了。我们一直都会觉得学习是装进来的过程,是拿进来的过程。但古人告诉我们,学习是拿掉东西的过程。

我们来看一下古体的字

下面这个小孩很难过啊,要拿掉……拿掉懒惰,拿掉坏习气,拿掉坏脾气,拿掉傲慢,拿掉成见,拿掉烦恼……

拿掉这些东西之后,学东西就有效率了,学东西就快了。

后面是诚意,正心,然后身修。身修之后,修好之后,就不得了了。

有一次,中心接待了一位女士,她有一条烤红薯,不吃了,想留给我们老师吃。我就拿着红薯追出去,她连忙摆手说:“送给您们吃,谢谢您们。放心,没有毒的。”她这话一说,我想还给她都不好意思了。可想而知,现在诚心诚意的人比较少见了,好像帮助别人就一定要想回报。这已经不是帮助了,这是做生意。投资了多少,回头就把扒拉着算盘看受益。人与人之间还是多一些诚意,会比较温暖。

心态不好,不在正道上,也容易出问题。表现在哪里呢?往往表现在言语上。古人讲,“口乃心之门户”,这个人心性怎么样,从他的言谈举止当中就大概能看出来。心性偏差的人,要么放辟邪侈,要么话太好听,好听得让人别扭。

身修好之后,那就不得了了。

孔夫子说自己“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距。”

这个“随心所欲,不逾距”可不得了!做什么事都能够成功!

李里先生说,现在很多人是“莫名其妙地来,稀里糊涂地活,无可奈何地死去。”这可比孔夫子差远了啊。

修身又很多方法,或者叫法门。其中一个法门是多读书。但不是读闲书,什么书都读。有两种书给大家推荐一下:

一是经过前辈检验过的书,二是经过时间检验过的书,最好就是读经典。并且真正按照圣人的教诲去做,去落实。学了不落实,那是骗人。

据说有一群鸭子,向天鹅学习飞翔之术。终于学会了,鸭子们说了:“好了,现在我们走回去吧。”

学会了飞翔之术,最后还是走回去。就是学了不力行!我们学院的院训叫“知行合一”,这句话是王阳明先生教导他的学生的。知道了,但是不去行,不去做,那是骗人;不仅如此,还会增长傲慢心,这个我学过,这个我早就知道了。很多人是“言语上的姚明,行动上的郭敬明”。但是,如果不学习,那“行”也是盲修瞎练。

学会了之后,还要有定功,能够坚持。要不然别人随便说一句,你就动摇了,说两句,你就不做了,不学了。

据说苏东坡有一天在坐禅,突然来了灵感,写了一首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写完之后,很得意。于是就叫书童马上送到江心寺,这座寺建在江中央,所以叫江心寺。送给法印和尚看。法印看了之后,写了一个“屁”字,叫书童送回去。本来苏东坡在家里很得意啊。看到这个“屁”字就很生气了。亲自乘船,要找法印和尚理论。结果到了江心寺,看到法印的禅房大门紧闭,在门上贴了两行字:“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当初我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也哈哈大笑。但是笑过之后,感觉被别人笑了一场。因为自己也被屁打倒过。填志愿的时候,别人说这个学校好,那个专业好;读大学的时候,别人说这门课好,那门课的老师打分很小气;毕业之后,别人说考老师好,考公务员好,做外贸好……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上之风必偃。君子的德行像风,能够移风易俗,建国军民;我们更多的时候像草,被别人转变。

下面跟大家分享《诗经》里面的一首诗,叫《风雨》:

《诗序》里面讲:《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凄凄」就是有风有雨,这两者所发出来的一种寒气,「夷」当悦字讲,喜悦讲。我们没有见到「君子」,我感觉是希望有「君子」出现,已经有君子出现了,那「云胡不夷」呢,为什么不喜悦呢?鸡」也比作「君子」,「君子」的行为就是这样,不受外在的这个环境是好是坏,世间是乱还是不乱,他的行为都是那么,按照一定的秩序,来做人处事,有一定的法则的。

「风雨潇潇」也形容雨下得很疾,雨下得很疾,风吹得也很大,就是大风大雨了,虽然风雨,风吹得那么大,雨下得那么疾,但是鸡叫的声音还是很和气,很和平地在那一声一声地叫,不会因为风雨,有大风雨不叫了,也不会因为风雨大,声音叫得很大,它自己依然保持自己,正常的那个叫的声音,那么和平。把鸡鸣这种行为比作「君子」了,就好像在乱世里面,看见君子的做人的那种风范,那就见到「君子」了。「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那病为什么不好啊!那一切的病,那种思念君子的,这种病完全好了。晦」是一种昏暗的,好像天虽然快要亮了,这个时候或者可以说,天已经明了,天已经明了,这个风雨在那一下,黑暗得就像天还没有明,「如晦」啊,「鸡鸣不已」,鸡仍然在那叫,「不已」是不停止,仍然叫得不停止。

在有风有雨的这个环境,事态炎凉的,寒凉「凄凄」的这一个时代,而这个鸡仍然按时候地,鸡到天快明的时候才叫啊,它是按照时候来叫,叫的声音还是那么和平的,这就难得了。拿这个就比作「君子」啊,我们这个「君子」,能够这么做的话,绝对性地能够自己,很稳妥地在道业上面,修道上面能够进步,无论在什么时代,自己不受影响。同时更可以来转变外面的环境。

《大学》中讲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修身的话,静很重要。静,是心静。心不静,就很难把事情做圆满。心情很烦躁的时候,甚至什么都不想做。心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诗经》里面描写心静的女子是“窈窕淑女”,窈窕不是身材姣好的意思,否则窈窕跟身材比较“饱满”的女性就无缘了,圣人不会这么以貌取人啦。窈窕就是“娴静”的意思,娴,同嫺:一个女子在门边安静地抬头看天上的月亮,现在看月亮的女子比古代少了很多,原因是心躁动了不少。

孔夫子在《易经·系辞传》里讲一个人心静的状态就像平静的水面一样,如如不动,但能反映事物,并且是原本地反映,做得决定一定是最准确的,做得选择一定是最恰当的,“寂照湛然,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我们看《论语》,记载的是孔夫子的言行录。孔夫子给学生上课,不像我们现在的老师上课,提前就要做好准备,写好教案的。有时候是学生问,孔夫子马上回答,有时候是孔夫子自己说的。比如说:“君子不器”。就四个字,没头没尾,但意义深远。大概意思就是说,君子是灵活的,不是想器物一样,比如这个桌子,做好之后,这个形状可能保持十年、二十年不变,“君子而时中”,君子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行中庸之道。

如果水面动了,那映射的事物也变形了,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们的心本来是不动的,充满智慧的,加入了私心、懒惰、贪婪的念头,水面就不平静了,心就不静了。

静,能生慧,产生智慧。用智慧做事,那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功的。那就是孔夫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了。

我们大学生修身尤其重要和迫切。特别是师范类的同学。韩愈讲:师哉,师哉,童子之命也。老师啊,老师啊,您是我的命啊。假如是个德行高尚的老师,您的学生一辈子都受益啊。

我已经毕业快一年了,有的同学升迁得很快,已经是部门负责人了,但是烦恼很多。为什么呢?德行不够,能力不够。就像一个东西,架子搭得很大,但是中间是空的,那当然摇摇欲坠了。还有的同学现在就不想活了。我劝了好几天,总算劝回来了。所以,缺乏圣贤教育,真的很容易出现问题。

知行合一作文 篇5

(一)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过去,在古人的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的。比如《三字经》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学习的目的——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亲师友,习礼仪。”“亲师友,习礼仪”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行动的范畴。

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是在讲知。我们的下一代,对于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对于行的理念的熏习,就更加的少。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做数学、做习题都在讲知,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个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学试验?能认真地对待物理实验呢?他们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把他往闹市里一丢,十有八九找不着姥姥的家门。做题能力很强,动手能力却很差。选择答案做得很好,创新能力却几近丧失。

“四书”也好,“五经”也好,在经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们讲到了《论语》中的“听其言,观其行”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读书示子聿》里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们读《战国》,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了解了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这个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知行合一高考作文 篇6

生动的《三字经》却难以掩饰孩子的刁蛮任性,国学热潮的背后是虚无的形式主义的泛滥。何以会出现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巨大发差?根源在于“知”与“行”的割裂,人的道德思想并没有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践行。

将“知”置于心中,握在手中,知行合一方能写就生命的绚丽。“非洲之子”史怀哲十八岁成为法国管风琴大师的得意门生,并被推为演奏巴赫的第一人,三十岁,他又获得了哲学与神学博士。在大家都以为他将谱写华丽人生的时候,他却把目光投向了那遥远、荒芜的非洲,而起因竟然只是一个忧伤的非洲黑人的雕像和一篇新闻报道。一般人或许只是鞠一把同情泪,献上一份深深的祝福。史怀哲却以惊人的毅力弃文从医,偕同他的夫人海伦,带着70箱装着医疗用品的行李,来到非洲兰恩巴涅设立了医院,救死扶伤,这一“行”就是50年。

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志愿者,没有震撼人心的言说,却以50年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宗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知行合一需要内心足够澄澈和强大。当无数学者躲在象牙塔闭门造车时,当众多高官为弄一顶院士的桂冠而抄袭论文时,袁隆平即使已经名满天下,却仍旧埋头于田畴,将自己的才智倾洒于杂交水稻的培育上,为的是解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袁隆平没有沉迷于空洞的理论研究,更没有为了那顶院士帽而削尖了脑袋苦苦钻营。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更是科学救国的践行者。

20XX年4月袁隆平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就是这个世界对这位知行合一的伟大耕耘者最好的褒奖,也是对那些空谈家绝妙的嘲讽。

还记得赵国那位“雄才大略”的赵括吗?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不但误了自己的性命,还将赵国40万精锐丧失殆尽。悲痛之余,更需反思。赵括虽熟读兵书,精通战法,却非从战场实践中而来,知行脱离,失败在所难免。还记得那位隋炀帝杨广吗?为谋求帝位,“矫情饰行,以钓虚名”,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一旦登临帝位,立马原形毕露,骄奢淫逸,荼毒生灵。历史是公正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隋炀帝为其“矫情饰行”付出的代价就是身死国灭,岂不悲哉?

知行合一不仅是圣贤先达毕生的追求,更需芸芸众生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中国梦很宏伟,却也很细微,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与其让孩子背诵《三字经》,不如让孩子学会说“谢谢”;与其埋怨漫天的阴霾,不如少开一次车;与其空喊悲天悯人,不如去救助一名失学儿童;与其怨天尤人,痛心疾首,不如点亮心灯照彻黑暗。

“一岗双述”实现知行合一 篇7

启动“一岗双述”

淄矿集团通过分析各类事故案例发现,98%的原因是由于职工操作技能达不到要求、职工作业精力不集中、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加强全员安全操作技能训练,提升员工对岗位作业的熟知度和知行合一的配合度。因此,淄矿集团选择岗位描述、手指口述两种方法,对员工进行“知”“行”综合性训练。

尽管找到了强化安全基础工作的重要途径,但在推行“一岗双述”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从不认可到普遍认同,从片面理解到充分认识的过程。一是从背诵范本到自主诠释的过程。每个岗位的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内容,必须按照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具体化、口语化、准确化、简练化的要求,由本人亲自提炼整理,以确保用最朴素的语言和形象简单的动作来进行“一岗双述”。在此基础上,逐步将“一岗双述”内容向由少到多、由多到精和更加实用、精确的方向深化。

二是从虚到实的过程。注重发挥基层单位“一岗双述”设计人员和业务骨干的作用,结合各岗位实际进行“双述”内容完善,利用各种活动载体,营造“人人必述”的氛围。同时在井下设立了“一岗双述”示范岗,逐步实现“上岗必述”。

三是从基层员工到全面覆盖的过程。任何岗位都有岗位职责、作业流程、危险因素,都需要进行零失误确认。在推行“一岗双述”过程中,淄矿集团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扩展”“有岗有责、在岗必述”的思路,在选择有代表性的工种、岗位率先实现突破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到井下所有岗位,再到地面单位、机关及所有管理人员,实现“一岗双述”全覆盖。

四是从阶段活动到长效机制的过程。坚持把推行“一岗双述”安全作业法作为提升素质的重要载体,做到“三个不能、三个坚持”。即不能以背诵范本、强压任务、频繁考核作为推进手段,坚持正向激励、尊重职工、系统推进;不能凭空捏造,刻意增长描述内容,坚持紧扣现场、贴近实际,引导员工主动自发;不能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坚持在形式、内容、考核等方面。

完善“一岗双述”

围绕科学、有序推进“一岗双述”安全作业法,淄矿集团建立了组织保障、竞赛推进、动态考核、持续深化4项机制,保证其推进质量和效果。

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为了把“一岗双述”当作提升员工素质、夯实安全基础的治本之策,淄矿集团成立了由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任副组长,其他副职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化“一岗双述”安全管理法的指导意见》,规范指导各单位“一岗双述”工作。同时,淄矿集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整体谋划“一岗双述”推进工作,及时提出深化方案,纠正不良苗头、错误倾向。宣传部广泛宣传不同层面先进集体、优秀个人的经验做法,建立了党政统一领导、安监部门组织协调、工团组织积极参与、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了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建立竞赛推进机制

淄矿集团公司每年至少组织2次全员岗位描述竞赛,工种不低于12个。各单位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岗位描述竞赛,工种不低于10个。在人员选取上,设计了专用的抽签软件,建立了覆盖所属单位所有人员2万余人的数据库,竞赛工种、人员全部随机抽签产生,防止只选派“种子选手”参赛,促进全员参与。同时,竞赛范围不断向管理岗位辐射,矿井单位分管安全、生产、技术的副职均纳入竞赛范围。在竞赛组织上,设置现场提问、评委点评环节。现场提问采用大屏幕题板,选手可自由选题,答题完毕后公布答案,选过的题目自动消失,测试选手对本岗位应知应会知识掌握情况。评委点评针对选手描述、答题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一岗双述”水平不断提升。

建立动态考核机制

淄矿集团把“一岗双述”推行情况纳入安全教育培训量化考核范围,制定具体的考核奖惩办法,对“一岗双述”的进度、质量、内容拓展、现场落实等情况,每月组织一次考核。把“手指口述”执行情况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凡在现场不严格执行的,一律按违章进行处理。推行现场走动式、流程化“一岗双述”,让员工在现场严格按照腿走到、手指到、眼看到、嘴说到、确认到的“五到”标准,对照现场实物和环境进行描述,实现了危险源辨识、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与岗位描述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安全作业的可靠性。实行了“一岗双述”动态考核制度,管理人员需下井时随机抽查“岗位描述”掌握情况,与全员安全奖励、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挂钩考核。截至去年12月底,共抽查干部职工7 862人次,发放奖励260余万元,有效激发了全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建立持续深化机制

从规范手指口述、岗位描述的基本内容着手,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采用的各种生产工艺,编写了各工艺流程的手指口述范本,以及83个工种的岗位描述范本,为推进岗位描述工作提供依据。采取相互点评、专业点评、班前点评、个人点评等多种形式,对“一岗双述”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点评、指正,使之不断完善。引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工具和方法,创新以“练胆、练心、练嘴、练说、练表情和练肢体语言”为主要内容的“六练”管理法,为现场实践中熟练应用打实基础。在完善提高个人“一岗双述”水平的同时,普及推广区队、班组“团体联合‘双述’”,“双人双岗”描述,在“双述”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采取基层推荐、竞赛选拔、现场考核相结合的形式,每年评选十大“一岗双述”首席员工,让他们上光荣榜,每月享受300元岗位津贴,并在评先树优、晋升职称等方面给予倾斜,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推进“一岗双述”

任何一项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必须与当前实际结合,才能落地生根,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淄矿集团在持续推进“一岗双述”的深化与发展上,做到了“四个结合”。

注重与安全文化相结合

淄矿集团各单位在安全管理中,形成了特有的模式和特色。例如,许厂煤矿结合实施的岗位流程达标、本质安全岗创建、危险源辨识,积极推进岗位描述向流程深化、手指口述向单项工程深化、危险源辨识向解决危险源措施深化;岱庄煤矿结合实施的走动式管理,推行“走动式”岗位描述,将“双述”转移到现场,提高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埠村煤矿结合实施的带兵管理法,由副矿级管理人员带头,实施“自上而下”的“一岗双述”,发挥了表率作用。

注重与员工素质提升相结合

淄矿集团把“一岗双述”列为员工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班前十分钟、每日一题、模拟训练、示范教学、全员互动等形式,系统抓好职工“一岗双述”,促进深入开展。坚持以用促学、学用结合,通过多媒体、现场演示等方法,促使“一岗双述”贴近现场,切合实际。并在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媒体上开辟专栏,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宣传格局,为健康推进“一岗双述”提供有效支撑。同时根据文化程度和技能素质,区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的在描述内容上侧重理论层面,差的侧重操作层面,促进共同提升。

注重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相结合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在推行“一岗双述”过程中,淄矿集团始终突出现场这个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把“一岗双述”应用到现场精细化管理、大型设备的启动、重要操作的实施、关键监控设施的应用等方面,促进现场工程质量提高。同时,以“双述”要求提升现场质量,以现场实际改进“双述”内容。注重“一岗双述”与现场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与工作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将岗位描述与现场工作水平、任务完成等有机结合、一并考核,实现岗位描述与生产实践的相互促进。

“一岗双述”安全作业法在淄矿的推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2012年初,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督导组到埠村煤矿检查期间,职工在井下工作现场进行的“岗位描述”给督导组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可,通过推行“一岗双述”安全作业法,有效增强了员工自觉遵章作业的意识,提高了员工操作技能,实现了课堂与现场的有机结合,解决了“学归学、干归干”知行脱节的问题,实现了知行合一。职工应知应会考试合格率由2007年的平均81%,逐步提高到2012年的98%,年度总罚款额由2007年的510万元逐步降到2012年的110万元。

躬身实践 知行合一 篇8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性教学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中央政治局常委于2005年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方案将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合并为一门新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新的“思修”课以迎接人生新的挑战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以及怎样解决大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倡导并教育大学生学习和认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精髓,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了解并遵守我国制定和传承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培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保证课程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教育者应认识到实践性教学在课程整体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只有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法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我的思想、观念和现实生活,将学习到的思想政治和法律道德理论知识,充分转化为现实生活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标准,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内外兼修。这是我们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思修”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加强和改进“思修”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努力提升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地位,不断探索实性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1 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

之所以要提升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地位,是因为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形成,是需要经过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不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由内到外逐渐转化、融合,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实践性教学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首先,意识内化是指,在外部社会公共意识和舆论观点的影响和学校主观教育的共同作用下,受教育者能够逐渐认同并接受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基本要求,通过不断体验和感悟,逐渐形成一种稳定心理定势,最终内化为自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行为外化指的是在这种稳定的心理定势的作用下,受教育者通过其内在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调节着自己的外显行为,从而使其能够接近并达到社会公共观念所接受并认同的层面。这一阶段是学生内在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在充分的实践检验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提升完善,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的转变阶段。要彻底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能完成。

另一方面,传统的“思修”课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化,教师过多地将课程的重心放在了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上面,考核的方式也仅仅局限于文字试卷的形式。课堂上师生缺乏互动,课下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和平台,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和学生的被动接受,成为“思修”课堂极为普遍的现象。长此以往,不但教学效果难以达到,还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和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是“思修”课的最终目的,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特征。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确保在“思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实践性教学的基本原则,加入实践性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建立健全实践性的教育平台和机制,才能真正提升“思修”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要实现“思修”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地位。

2 实践性教学的主要途径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充分体现这一教育原理,就应该建立多维度、立体式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文将实践性教学分为三个层面,即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

3 课堂实践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实践教学方式,主要包括案例讲解、影视鉴赏、主题辩论、分组讨论等。反响较好的如案例讲解,是指通过引入代表典型教育意义的事例,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现实的力量,体会、理解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又如影视鉴赏,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现实,更是现实生活的升华。通过鉴赏具有积极价值观引导或较为接近大学生活的影视作品,使大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一种更为感性的认识,有助于对理论的灵活掌握。此外,通过案例讲授和影视鉴赏,不但提升了课堂的活跃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还可以借此引入争论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4 校园实践教学

在课堂外且在校园内的实践教学都可称之为校园实践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发展和延伸。对于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整体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校园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主要包括文艺演出、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普法竞赛、道德讲堂等等。具有创新意识的方式如,根据“思修”课程每一章节的主旨内容,通过提炼和加工,引导大学生以舞台表演的方式进行编排并演绎。无论是以语言类的方式,还是以声乐或舞蹈的方式,只要节目内容能够体现章节的主要精神思想,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最终呈献一台包含课程各章节主旨教育精神的汇报演出。此种实践教学方式不但能够使学生自学揣摩和领悟课程的基础知识,并且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对于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5 社会实践教学

校园外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称之为社会实践教学。相对于课堂和校内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是检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最有效的平台。一般依托于两种形式,一是参观考察,即组织学生参观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基地,例如历史文化古迹、革命战争纪念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以及旁听法庭案件审理等等。参观教育是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对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高法制观念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二是积极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服务,协助交通执法部门进行志愿活动,到企业公司开展业务实习以及偏远地区的义务支教等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针对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社会调研,例如以大学生诚信意识、大学生恋爱观、大学寝室人际关系、社会道德现状、公民法律常识状况等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教育,加深了大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体会,促进了他们对所学知识以及自我和社会之间联系的深度思考,明确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培养了他们学以致用的优良品质。

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促使将内在的道德法律认知转化为道德和法律行为,这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过程,也是其知、情、意、行相结合、相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只有经历充分的实践检验,才能真正达到内修德性,外化自然的境界。形式只是手段,大学生实践教学的设计应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使实践教学更加系统,更加规范,更加有效。因此,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地思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创新性教学构想[J].教育与职业,2007(9).

[2] 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2006(2).

[3] 申艳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8).

[4] 马建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整体性改革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

上一篇:机械系实习周记下一篇:2024年无烟日宣传计划、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