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要略(精选9篇)
新编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能力.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communicate),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不是我教你学.英语教学就是通过这些交际活动,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也是相互作用的.学生认识英语的进展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教学就是为了促进这种交流.用英语表示则为Teaching is of communication, by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我注重交际策略的学习和应用,积极培育课堂真实交际的氛围,同时尽可能地创设虚拟真实情景进行虚拟真实交际.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李岚清副总理在《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一文中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我们一个弱点就是对外交际的语言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人用什么办法学英语才能了取得最好的效果.”这说明实施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我们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大部分中学里面,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主要是*英语笔试的成绩.长久以来,学生只知道埋头于英语书本当中以取得高分.结果是,我们的大部分学生能够成为做英语题的“专家”,但在一些说的场合当中却成为“哑巴”.因此,我们说这些学生所学的英语是不完整的,甚至会给他们带来一些麻烦.有些大学毕业生正是因为不能说流利的英语而失去了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机会.此外,和英语口语密切相关的一个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而中国人也大批量地要出国经商或学习.当交流信息,表达情感和意思时,人们首先需要的还是谈话.如果不能说一门外语,人们就不能顺畅交流,甚至会使一些人陷入更大的困难当中.基于上述两点原因,从一开始学英语起,我们教师就要注重增加学生的口语练习,应该探寻有效的方法来组织这门新的口语课程.本文将阐述一些口语教学的观点.一,教师教学当中遇到的挑战
参加1985年英语教学国际讨论会的老师被邀请回答这样一个问题①:“当你想和学生进行一个口语活动时,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下面是他们的回答:
1,学生觉得有练习说的必要,但不愿意去说;
2,一些老师的问题是鼓励沉默,也就是让学生放慢讲话速度,可以有停顿,以便让这部分学生和其他人有平等机会,获得信心;
3,一些自认为很差的学生会退出班级活动,这些学生通常不喜欢谈话活动;
4,当被要求在全班面前讲话时,中国学生经常会很紧张.他们会担心犯错误既而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讲英语.教师的课堂组织情况:
1,一个教师在一个30~40人或有更多学生的教室里不知道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口语活动;
2,另外的一个挑战是,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或组织谈话,有时话题进展会离题很远.二,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上述学生的问题和老师面临的挑战在中学当中是很普遍的.正如我们所知,在目前的中学,没有专门的口语老师去教学生口语.在本文中,我们把英语口语提高既而带动英语水平提高联系到一起.这里所提的一些教学规则建议鼓励口语活动在学生当中开展.这些建议性的规则是:
口语课必须是主动性的,有生气的.进一步讲,要唤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②.如讨论What is your favourite sport 他们就会说 basketball ,football,swimming,Pingpong…
保持学生学习兴趣,邻近部分所使用的方法和材料应尽所能的更新变化.3,鼓励学生去讲.在课堂上要尽量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前几天我去听了一位英语教师的观摩教学课,这位老师的课上得十分成功,至今还令我记忆犹新.她上的课是初中第二册册A famous person.她的这一节课的成功之处我想就是在于她能给予学生以主动学习的机会.她把全班分为几个小组,采访正在听课的英语老师.采访的问题也是由学生自己决定.例如:Where are you from 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your spare time Do you like your job Are there any places of interest in your hometown 4.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以便每个学生有更多机会(或平等机会)去说英语.避免“听众”场面.即大部分人(也许是困倦的人)在听一小部分学生说话.在教初中英语第三册Unit 7 A man who never gave up一课时,我们在课文整体理解和分段讲述之后,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以多种方式做展开性的提高练习.我们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在实际交际中运用.根据课文线索,分别请学生扮演Edison,Edison’s mother,Edison’s teacher,the little boy who was saved by Edison,the little boy’s father等,其余同学均为Reporter进行现场采访.采访Edison and the thankful father,了解Edison小时候的爱好;采访Teacher,了解Edison在学校的情况;
5.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在新编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以对话形式出现,我们要求同学以短文形式进行改写,有些课文我则要求同学改编为对话形式,有些课文我要求学生进行课文续写训练,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现以初中英语第三册Unit 1 In the library为例,我们通过多种媒体完成课文整体教学,再请学生以故事形式改编全剧,然后还作一些开发创造性思维的讨论.例如,组织学生进行“continue the story”的练习:After granny lost the book, what will happen next.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讨论,提高英语的生活化.6.营造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整体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去了解其它同学的英语名字;询问制度同学的情况;给出通讯录)
English name
Address
Favourite things
Family members
Age
7.避免“消极鼓励”,(例如一些恭维的话),以一种承认鼓励的的形式肯定学生的表述,有时学生也有权保持沉默.8.利用开发有形的教室空间和设施或其它可以想到的环境设置.三,教学方法
上述教学规则是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的,因此我们应该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与这些规则相匹配.与一般的课堂教学不同,口语课上,学生是焦点,教室是舞台(或者说环境是舞台).老师要确保成功地引导整个班级的学生扮演好各自不同的角色.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我们在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质量和效果,所提问题做到三个有利于:
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如: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②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如:How do you know that Why)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Is there any other reason Could you tell u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and B)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课堂口语练习:
1,简单日常练习:
无论在中学还是在大学里,一旦口语课开始,就让学生进行简单对话都是可取的.我们不能忘记,在说英语的氛围中,即使大学生也有很多是“哑巴”.而口语课的目的是引导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因此,在口语课开始时,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个简单对话,让他们重复对话直到每一个人都熟悉起来.教师可以先说些日常生活用语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或者在教室内或教室外创造出学生可接受的说英语的环境.如:How are you What’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 ect.2,句型操练:
可以用一些示范来引导学生使用句型.例如,在听读进行好后,教师可以使用刚学到的句型来提问题让学生回答.例如:Where are you from Are you from… I like red,ect.3,语言结构学习:
“语言结构就是句子之间或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使用规则○3”,只有掌握了语言结构,我们才能清楚去说什么,才能使语言符合逻辑.“一般认为,语言结构学习有两种方式:一是对话形式(交流形式),另一种方式是独白.○4”
⑴对话形式:
学习口语的同时,学生不能忽略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的风俗习惯.如果不能清楚了解某些领域的文化差异,那么某些谈话就会产生误解甚至惹恼别人.对于对话或交际的规则,老师可以系统地讲授给学生,或举一些事例.例如,要开始一个对话,就要首先吸引对方的注意.你可以使用“你好(Hello)”来引起对方注意.当要打断其他人讲话时,可以说“很抱歉,打断一下”,或其它的礼貌用语,要结束对话也要用一些习惯表达方式.例如,“好了,就这样吧(well,OK).”或用其它语言暗示要结束谈话.在对话形式当中,教师在学生中可以组织一些对话,用上面提到的用语引导学生如何开始对话,如何打断对话,如何结束对话.⑵独白形式:
一、借助英语歌曲启动口语课堂
在教学中,课堂都是教学的前奏,也是非常关键的环節。良好的导入环节能够使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集中精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学习效果。教师可按照教材的内容与特点等,借助英语歌曲来导人,使学生在唱、念的过程中,愉快的学习英语。例如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可选择英语歌曲《Ten littleIndians》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Onelittle,twolittle,
Three little Indians,
Four little,five little,
Six little Indians,
Seven little,eight little,
Nine little Indians,
Ten little Indian boys,
Ten little,nine little,
Eight little Indians,
Seven little,six little,
Five little Indians,
Four little,three little,
Two little Indians,
One little,two little,
Three little Indians,
Four little,five little,
Six little Indians,
Seven little,eight little,
Nine little Indians,
Ten little Indian boys,
在上课前,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来播放这首歌,学生听到节奏欢快且画面感十足的音乐时,都安静下来。有些学生还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轻松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在唱歌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顺利的掌握英语从1到10数词的读音与拼写,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加强语音、语调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强调语音与语调的教学。英语的发音虽然只有一种,但是口音却有很多种,这与国家、地区以及民族等因素相关。英语口音有英音或者美音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准确的发音。在课堂上,教师可按照学生的口语情况,找出一些较为典型的问题进行强化教学,还需要将一些容易混淆或者艰难把握的音标进行对比教学,如:[i:][i:t][si:t][1i:d][bi:d][1][1i:d][let][leim][1p][i][it][sit][1id][bid][n][ni:d][net][neim][np]等。通过此种有针对性的强化与对比教学,就能够纠正与规范学生的发音。在课堂上,经常有些学生将音标与汉语拼音中的an混淆,将bag念成[bg]、apple念成[npl]、bad念成[bmnd]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讲解音标与拼音an的区别:前者没有鼻音,后者有鼻音。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发音时,可以捏住鼻子,但是拼音an时却不行。当学生掌握了发音的技巧后,问题很快就能够得到解决。此外,教师还应当提供学生,在读单词时,应当注意重音,发音要准确。在进行口语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使用正确的语调。
三、开展组织活动,提高口语教学的实效性
在英语课堂上,做好示范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一般情况下,问答练习以及角色扮演等,都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示范。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听到,由此保证示范的准确性。示范结束后,教师就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可将一个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强化口语教学的有效性。如首先需要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随后对学生说:“Now,every group,You are now opening a restanrant,Youneed amenu,Work in groups and make amenu for your restaurant,”随后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几分钟内完成拟定菜谱的工作。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需要对结果进行检查,接着布置任务,如:New,each group choose two to eat inanother,s restaurant,Two remain to servethe customers from other groups。让每个小组选择两名学生到对方的组内用餐,同时按照就餐程序完成点餐与服务等环节。最后回到自己组内,针对就餐的情况进行评价。如此便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还能够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由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联系。
万源市第三中学 彭燕
论文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改,如何转换教师角色,充分挖掘教学艺术,创设师生平等对话、合作共享、自然流畅、丰富有效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在快乐幸福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初中英语 新课标 创新
一、前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都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而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新课程标准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科学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将重点对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做一阐述。
二、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
目前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它的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
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目标将英语课程从仅仅关注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既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良好的学习策略和个性品格。而在听、说、读、写这四个环节中,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感到阅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阅读方面抓得好,就会对听、说、写这三个环节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新课程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该如何进行?本文拟对此谈几点认识。
(一)、保留传统教学精华,进行创新教学。
创新,对一个墨守陈规的老师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但在思想活跃的教学改革者眼里,其不过是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精益求
精的态度,敢于尝试的勇气,永不放弃的决心。在创新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情激趣,以情引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让富有情趣的课堂吸引学生,与学生共同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因而,创新教育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教师在设问点拨举例讲解每一个环节,都要充满机智,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教学建立在已有的经验和理论之上,割裂已有经验和传统理论,为创新而创新的教学是无源之水。任何传统的东西都会蕴藏精华,任何新鲜东西都会具有两面性,利弊兼有,教师应该通过总结找出传统教学的精华,通过新的思维方法进行新与旧的转换,传统与创新才能相得益彰。譬如在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运用“等值翻译”的技巧来组织教学,只需要对此稍加改造,它就会以新姿态出现在现实的听说教学中,如模拟口译交际教学就是传统出新意的典型案例。任何新的教学理论都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教师在领悟和接受新的教学理论时要透过表层结构看本质,针对教学实际,修正理论和补充理论,这就要求教师对新理论具有一定的领悟和整合能力。具有独创精神的教师会经常性地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寻找常规教学的创新突破口。譬如在常规的写作教学中,老师往往先运用演绎法向学生讲解写作的题材和行文的格式,这种一成不变的写作导人方式,不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容易培养学生自主型、探究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因此,我们可以打破常规,按照这样的步骤实施写作教学:1.老师给出题目;2.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或查阅相关资料开始写作;3.学生相互评价;4.老师通过对
学生习作的评价来渗透对写作题材和行文格式的讲解,即将写作理论的讲解变成对学生的肯定评价,然后将学生的经验型写作上升为理论指导下的写作。
(二)、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创造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发现以一种统一的教学方法对待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对教学方法不适应,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原因在于个体差异,个体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学习风格的差异。在学校里,教师往往更重视能适应自己教学的学生,而对那些不能适应自己教学的学生缺乏关注,这样就损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各不相同,课堂上“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大班教学中,由于学生多,学生与教师“说话”的机会相对来说就少了。而这有限的一点“说话”机会又往往被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占有。因此,应采取分层次教学的组织模式。分层次教学不等于分快慢班教学,而是教师每一堂课都必须为全体学生着想,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使其有所收获,有所进步。课堂上减少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单一操练方式,多采用师与生、生与生、生与师的多面交流,尽可能做到3H,即Head(头)、Heart(心)和Hand(手)并用,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排、分行、分组等多种形式操练,把个别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全体学生带人预置的教学情境中。如:学习“What color is it?”这个句型,教师上课时可准备一些不同颜色写有26个字母的卡片以及书包、铅笔、橘子等实物,教师上课时先自问自答,接着,让两个学生到前面来进行对话。通过这样的操练,学生不仅掌握了新句型,复习巩固了旧知识,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了训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密切配合和积极参加的群体意识,使各层次的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理念。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新教材正是突出了以语言使用为教学目标的特点.无论是课文编排结构,还是句型、语法练习,都注重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能进行多层次的运用。多年来,英语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总是以应试为前提。为了适应新教材、应对新课改,教师的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理念。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体现教改的精神,使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改变。教师由原来的教育者、传授者,成为教育的组织者、参与者、智慧火花的点燃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变被动 的听取和接收为积极的思考、参与,使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句型练习,精讲一些语言点知识,指导学生操练句型.组织好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教师应是一位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控制,让学生独立运用语言。
(四)、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激发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英语教学中我常采用直观教学、交际教学、启发式教学、操练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
1、直观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学者哈里拉有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其意是强调直观形象的重要性。因为利用实物,教学挂图可以形成教学高潮。例如在教Where’s Chengdu? It’s in Sichuan.我们可以利用一张地图,来掌握地理位置及句型。同学们看着熟悉的地图,利用自己的直观来运用单词,效果较好。同时,又引进Where句式,来巩固所学的单词及句型。
2、交际教学。在新编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Conversation,教师选择一些新颖有趣的对话让学生来表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学生在学习打电话时,让学生拿来两个儿童玩具电话,当堂表演,并编写新的对话,听着这熟悉的铃声,看着同学们惟妙惟俏的表演,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四、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每位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较快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合作式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参考文献】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 要: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今后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认真组织课外活动、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并做好教学评价工作,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氛围 教学情境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初中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文章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工作,探讨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从而对教学工作发挥指导作用。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它建立在一个人一定的知识储备、实践经验、智力活动的基础上,为了解决遇到的某个问题,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大胆地进行创新,以全新的思维方式,产生新的设想,并获得成功的思维系统。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的思维发展,提高个人的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有相应的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此为指导,重视采取相关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体现在成绩、品德等方面,还应该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重视采取相应的策略,不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任课老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设相关的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3.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形式和方式,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和方式,都离不开教育教学工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整个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正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鼓励师生进行交流,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适当地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材料的能力,还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同一信息当中探索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可以利用与本章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情节,创设短小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也要丰富,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重视图画、卡片的运用,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课堂讨论,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运用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多媒体技术集视频、音频、图像、动画于一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学习,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的主体意识往往会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动性会得到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会增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熟悉故事发展情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和合理的想象,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改编,并在师生之间进行讨论,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对于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尽量不要查字典,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三、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合作,重视思考和讨论,这样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5.认真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除了在教学、评价方面采取相应的策略之外,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外活动的组织,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巩固学习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技能。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写周记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生活进行更为仔细的观察,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细节,促使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认识周围的人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二、组织学生表演短剧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完有些课文内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话剧。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6.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学习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则与方式。因为,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不仅传授了知识给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本领与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例如:推荐课外阅读、开办英语角、组织英语演讲或辩论、举办英语晚会,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学习与交流形式,能够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受到启发,并产生联想,激发创造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7.做好教学评价工作,鼓励进行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过程中,做好教学评价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策略。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如果缺乏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和指导,往往会导致学生缺乏信心,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需要表扬和肯定,尤其是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生一些稀奇的想法,教师不应该指责和批评,而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鼓励标新立异。每个学生都有创新能力,而要发挥创新能力,首先就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该善于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它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屈秀云.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大江周刊,2012(3).[2]张金华.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外阅读,2010(12).[3]李庆娥.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大观周刊,2011(15).[4]叶萍.试论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学英语之友,2011(1).[5]张金华.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外阅读,2010(12).[6]沙晶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考试周刊,2011(6).[7]华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创新之“奇葩”[J].中学英语园地,2011(10).[8]黄显领.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J].考试周刊,2012(46).阅读相关文档:论“知人论世”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 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域下的案例教学 日语口译教学模式初探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提高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节小学英语课的教师无效教学行为观察 加强民办高校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实现方式及其问题分析 利用时政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激发兴趣,感悟生活,鼓励创新 论不良师生关系的矫治 关于实验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如何解答关于“历史意义”的问答题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探析当代大学生学习现状 谈高校宿舍管理工作 针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If you have a friend, yon'll feel happy; if you have a bosom friend, you'll feel rich; if you have a friend who gives his hands to you in emergency, you'll feel lucky. Thank God, I'm a happy, rich and lucky girl. During my life, friendship is the most valuable wealth and unfading memory.
, my hard year. Because of lay very poor health, I had to remain in hospital. But it was my second year at high school! I worried about nay study and my future. What I felt was not only pain, but despair. Just then, my friend -- a politics teacher in my high school -- came to my rescue. As far as I know, this old man is also a famous lawyer with busy practice. But he gave up his practice more than one year and taught me in the hospital almost every day. He gave me both knowledge and the faith in the future.
With his help, I overcame the difficulty and became a college student. I couldn't express my thanks in words, because he did too much for me. He told me that he felt happy to light a path for me and wished me to have a brand-new future. I was lucky enough to have such a good friend. I love and respect him. In my heart, he is ray teacher, ray father, and above all, my best friend forever.
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一定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所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那么,如何开展分层教学呢?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按学习成绩、接受能力、兴趣程度等综合因素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学习基础扎实,新知识接受能力较强,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B层——学习成绩一般,新知识接受能力一般,学习兴趣不浓;C层——学习成绩较差,缺乏学习兴趣,没有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样一来,教师就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教学时也会有所区分。其次,辅导作业分层:作业完成好的学生应该及时给予鼓励;作业马虎应付的学生应该委婉指出不足并给予建议;作业存在较多错误的学生应该和他们当面谈,表达愿意帮助辅导他们的意愿,重要的是不要在错题上划“叉”,因为每一个“叉”都是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一种伤害和打击。最后,根据不同的分层,对学生进行分组,合理地搭配,让学习好的学生适当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而学习较差的学生也可以见贤思齐向学习好的学生学习。
二、开展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情境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认知、理解、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常用的情境有生活化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多媒体情境、音乐情境、表演情境、语言情境等,教学过程中,各情境相互整合,教师以情境为主线,通过情境来渗透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就初中生而言,掌握的英语知识还很简单,词汇量不大、语法知识欠缺、口语技能较低。所以,在英语情境教学中,可以在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进行。词汇教学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词汇的读音和拼写,正确理解词汇的含义并灵活应用,要做到这些,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情境的直观性和形象性,通常可采用实物演示、动作表演、游戏情境等方式。语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教学情境掌握语法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相当重要,要将整个语法知识从头至尾贯穿整个情境。阅读教学重点在于通过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枯燥的,所以抓住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该以与阅读材料相似的情境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理解材料内涵的目的。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写作是一个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通过创设的情境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借助之前的词汇、语法和阅读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情境设置应侧重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多说、多做、多思,写作是一个累积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知识结合表现。最后是口语交际教学,这个是应用情境教学最多的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要求最高的一个环节,学生在情景交际中,需要灵活的应变能力及豐富的词汇、语法知识才能完整地表现出交际过程中的语言意思。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贴近生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更能调动积极参与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多媒体教学为课堂增光添彩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英语教师要积极学习、熟练掌握这一技术手段,以多媒体教学来引领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畅游知识的海洋。逼真生动、声像俱佳的教学课件可以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说,学生听”的弊端,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驱使下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刺激和强化学生的学习,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根据教学重点将重点内容通过不同颜色的字体或加粗来加以强调,课件通过图片直观地呈现,再加以文字说明,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音乐和歌曲也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能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学习英语歌曲是词汇、语法和句型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学习吟唱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学到英语,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视频和动画比音乐更加形象直观,在丰富的画面感和活泼的语言操练环境下,学生更加自然地提高听说能力。
【摘 要】 目的:将《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进行阐发。方法:基于文献学研究方法,对《金匮要略》有关痹病之论述、后世医家在痹病治疗中对《金匮要略》之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后世医家治疗痹病,一方面对《金匮要略》论治痹病的理法予以继承,一方面对《金匮要略》论治痹病的理法予以发展,且在痹病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治痹方药等方面的发展多与《金匮要略》相关。结论:《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金匮要略;痹病;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R22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3-0007-02
痹病之论,起源于《内经》,《内经》论痹,偏重于从外感风寒湿邪而论。《金匮要略》在继承《内经》论痹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从内外合邪论痹,为后世医家研究痹病证治规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世医家在论治痹病的过程中一方面继承《金匮要略》论治痹病的理法,另一方面将《金匮要略》中并未明确与痹病相关的论述,在痹病的治疗中予以体现,故《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 《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理解痹病病因病机的启示
《金匮要略》对痹病病因病机有着较为明确的阐述,大体包含外感风寒湿邪致痹、脏腑虚损致痹、以及营卫不和致痹三个方面。后世医家论痹病病因病机多遵《金匮要略》,从以上三方面对痹病病因病机进行讨论。然而《金匮要略》所明确论及的脏腑虚损致痹更多是从肝肾而论、从阴血不足而论,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又多有发挥,那么《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理解痹病病因病机是否具有启示作用?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11 脾病生内湿,内外湿相合可致痹 《金匮要略》虽未明确提出脾病致痹的观点,然而从原文来看,亦可见《金匮要略》有关脾病致痹的论述。如《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湿痹原文[1]:“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清代医家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2]一书中认为:“中湿者,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其人平日土德不及,湿动于中”。通过尤氏所论,可见脾病可生内湿,内外湿相合是导致湿痹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金匮要略》对尤在泾等后世医家从脾虚、脾热论治痹病具有启示作用。
12 久痹生瘀血,气血运行不畅可致痹 《金匮要略》虽无有关痹病日久导致瘀血内生的论述,却提及虚劳日久不愈,正气不能推动血脉正常运行,经络气血受阻,进而产生瘀血的病机。引申到痹病发病中,痹病日久不愈,可因实致虚,进而导致脏腑虚损证候的发生;脏腑虚损日久,正气无力推动血脉运行,因虚致实,最终则可发为瘀血。后世医家对于痹病日久者,常以瘀血论之。如清代医家王清任于《医林改错》[3]中有载:“入于气管,痛必流走;入于血管,痛不移处。如论虚弱,是因病而致虚,非因虚而致病。总滋阴,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由此可见,王清任将已凝之血,留而不去,因实致虚列为痹病病机之一。对比王氏观点与《金匮要略》中有关瘀血的论述可发现,《金匮要略》所载瘀血病机为虚劳日久不愈,正气不能推动血脉正常运行,气血运行受阻,最终发为瘀血,病机为因虚致瘀;王氏所论瘀血病机为风寒湿热入于血管,阻滞气血运行,经脉血络不畅,久久发为瘀血,病机为因实致瘀。二者虽在病因病机方面有因虚因实之别,然二者气血运行不畅的病机是一致的。再如清代医家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4]中所论:“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久痛必入络,气血不行,发黄,非疸也”。可见痹病日久会“瘀热入络”、“气血不行”。故《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从瘀血论治痹病具有启示作用。
2 《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确定痹病治则治法的启示
《金匮要略》从多方面对痹病的治则治法进行了明确的阐发,如微汗法、利小便法、温中行气法、外治法等,而以上治法多被后世医家所继承,那么《金匮要略》与后世医家以其它方法治疗痹病的关系如何?这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阐述的问题。
21 攻逐邪气法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1]篇有云:“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本条说明治疗杂病须随其所得而治之,同样适用于痹病的治疗。“诸病在脏”,泛指病邪在里缠绵不愈者。“随其所得而攻之”,句中“所得”是指与病邪相结合的意思,即疾病的癥结所在。病邪入里,常常与体内痰、水、瘀血、宿食等邪相结合,因此在治疗时,应审症求因,以攻逐邪气法治之。
张子和等后世医家多以吐、下二法治疗内有伏邪,复感风寒湿邪的痹病。关于吐法的应用,如张子和在《儒门事亲》[5]中记载的治疗陈下酒监魏德新的医案:“陈下酒监魏德新,因冬赴选,犯寒而行。真气元衰,加之坐卧冷湿,食饮失节,以冬遇此,逐作骨痹。骨属肾也。腰之高骨坏而不用,两胯似折,面黑如炭,前后廉痛,痿厥嗜卧。遍问诸医,皆作肾虚治之。余先以玲珑灶熨蒸数日,次以若剂,上涌讫,寒痰三二升。下虚上实,明可见矣。次以淡剂……仆尝用治伤寒汗下吐三法,移为治风痹痿厥之法,愈者多矣。”本医案中由于下虚上实的基本病机,故仅以肾虚治之,难以获得理想的疗效。由于寒痰的存在,张子和先以吐法祛其寒痰,失去了病理产物,邪无所依,疾病自然得以痊愈。
关于下法的应用,如[5]:“尝治一税官,病风寒湿痹,腰脚沉重,浮肿,夜则痛甚……所服者,乌、附、姜、桂、种种燥热;燔针着灸,莫知其数,前后三年,不获一愈。一日,命予诊之,其两手皆沉滑有力。先以导水丸、通经散各一服,是夜泻三十余行,痛减半。”本医案中,两手沉滑有力,主里实之证。对里实之证,张子和以通为法,以导水丸、通经散治之。张子和在本医案中体现了仲景“随其所得而攻之”的治疗原则,里有实邪,里实不去,表邪亦不得尽去,故先以下法去其里实,而后再用疏风、祛寒、渗湿之品治疗风寒湿邪。
简言之,风寒湿邪侵袭入里,每与体内寒痰、宿食相互搏结,此时即应参照《金匮要略》“随其所得而攻之”的原则来治疗,先祛寒痰、宿食,体内病理产物去,风寒湿邪无所依附,邪去正安,痹病得愈。因此,《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以攻逐邪气法治疗痹病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2 虫药搜剔法 对于瘀血日久者,《金匮要略》以大黄虫丸治之。大黄虫丸以缓中补虚为特点,方中既有大黄、桃仁等植物药通浊行瘀,又集多种虫类药于一方,且以丸药内服,取其峻药缓用之意。缓中补虚法对后世医家以虫类药物治疗久痹顽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临证指南医案》[4]中有云:“积伤入络,气血皆瘀,则流行失司,所谓痛则不通也。久病当以缓攻,不致重损”。“风湿客邪,留于经络,上下四肢流走而痛。邪行触犯,不拘一处,古称周痹。且数十年之久,岂区区汤散可效?凡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了“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的痹病治疗原则。通过观其医案可见,叶天士治久痹顽痹留滞于筋骨者,多采用以虫类药搜剔缓攻的治疗方法。叶天士常用虫类药,如蜣螂虫、全蝎、地龙、水蛭、虫、蚕沙等。虫类药擅长祛风除湿,搜剔经络,故叶天士将之用于久痹顽痹的治疗。叶天士以虫类药治疗久痹顽痹,亦多以丸剂治之。如“以无灰酒煮黑大豆汁泛丸”,意在取其缓攻,使缓消瘀血不伤正,与《金匮要略》大黄虫丸之“缓中补虚”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以虫类药物治疗久痹顽痹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3 《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运用经方治疗痹病的启示
《金匮要略》中有关痹病的论述涵盖了痹病证治规律的多个方面,后世医家在运用《金匮要略》经方治疗痹病的基础上,还对《金匮要略》治疗其它疾病的理法进行深度挖掘,将《金匮要略》治疗其它疾病的方剂应用于痹病的治疗。如以甘草干姜汤[6]治疗痹病寒凉伤络者,以木防己汤[7]治疗痹病里有湿热者,以矾石汤配合乌头汤[8]治疗痹病寒湿较盛者,以小青龙汤[6]治疗痹在表者等,皆为后世医家对《金匮要略》经方运用范围的补充。因此,《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运用经方治疗痹病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永升,姜德友.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尤怡.金匮要略心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3]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4]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叶天士.叶天士医学全书.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93-199.
[5]张从正.儒门事亲[M].//王树泽.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374,417.
[6]郑钦安.医法圆通[M].//郑钦安.郑钦安医学三书.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90,202.
[7]吴鞠通.温病条辨[M].//李刘坤.吴鞠通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6-68.
[8]姚承济,姚克敏,姚承祖,等.姚贞白医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63-65.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0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061
在世界经济、文化、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英语对信息交流的重要性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离不开英语。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让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有一定提高,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在高中、大学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其中语法教学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英语新课标对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段学生的英语语法的掌握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只有学生准确掌握英语语法才能更好地完成听说读写的技能。
一、从教材看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从目前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来看,体现了这么三个特点:理念更新,内容更实用,教法更灵活。教材的词汇量增加了很多,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紧密,信息量更大,和其他的版本相比,语法出现的频率更高,难度也增加了不少,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提高了许多,这就对英语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当然也是机遇。再从教材编排体系来看,实用性更强,阅读量大大增加,语法现象出现频繁,时态的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少。
初中英语新目标教材整体设计科学、有序,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符合循序渐进的一般规律。新目标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有Grammar focus的巩固学习,列举了本单元的语法要点和精炼练习,这在其他教材中是没有的,这充分彰显了初中英语语法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套教材的每个单元的安排也是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真实的情景环境下让学生通过交流、会话,让语法学习更有趣,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对语法的学习和运用得到了提高。
近几年中考试题对语法要求逐步提高,从听力题、选择题、阅读题,甚至词汇题和句型题都考查语法,写作题对语法的要求就更不说了。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中高考,对英语语法的综合应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从初一一开始就重视语法的教学和学习,尤其是重视学生的阅读和词汇的扩展,学生仅仅靠教科书的阅读和词汇还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强调语法的应用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大学生写作练习,因为英文写作是提高学生语法运用和教师检查学生语法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各年级语法教学主要措施
初一年级的英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因为初一英语基本上是重复小学的内容,千万不要让学生产生初中英语很容易的错误感觉。英语要从第一节课堂起就重视它,小学英语比较容易轻松,上中学后许多学生对英语重视不足,可就是它使许多小学就很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上一落千丈。因此,一开学就千万不能让学生的英语跟不上。在培养习惯方面,教师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语法知识点的归纳和梳理,各种时态标志词的判断,语法题的解题技巧,尤其是阅读训练的拓展和词汇的拓展。在培养兴趣方面,教师所要做的主要工作是下大力气,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方法灵活多样,不要千篇一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慢慢地,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会慢慢提高。初一是起始阶段,这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几年,甚至一生。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会在初二学年进入瓶颈期,这个阶段学生的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关注初中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分化现象,加大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力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与学法知识,才能使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差距拉小,让英语教学活动服务于全体学生。介绍几种适合初二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拥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记生词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阅读的方法。
初三是初中学生的最后阶段,这个时候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课堂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升学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前途,为理想而努力。教师也要及早在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方面培养学生,尤其是各种时态的综合训练。总之,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快乐地进行语法学习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记,教师详细地罗列各种时态的用法规则,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方法单一,而且枯燥乏味,这样慢慢地学生对英语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工具,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手,从提高课堂效率为抓手,精心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以前枯燥乏味的语法教学同样也可以充满生机。实践表明,只要教师有心,用心,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会大大提高。教师不妨用下列方法营造快乐有趣的英语语法课堂。(1)激发兴趣,愉快学习。(2)充分利用白板、一体机等多媒体教学设施,形象讲解语法。(3)利用微课、翻转课堂提高课堂效率。(4)采用简笔画,帮助突破语法难点。(5)利用体态语言,辅助课堂教学。(6)讲解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7)设置情景,亲临感受。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新的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基础阶段的教学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并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而在学习中自行发觉并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具有一定应用能力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敏锐观察能力和思维想象力,提高英语教育的实践教学能力,作为常规教学模式下的教育,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德智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塑造的主要形式,是学生日常学习活动最主要的场所,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也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因此,勉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应当重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一、兴趣的植入
为了不断提高课堂上的45分钟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并在教学现场,要适当地改变课堂的学习氛围,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慢慢地自觉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有精彩课堂导入。
1.趣味性
课堂的趣味性在于如何导入和吸引学生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的趣味性很好的融入学生的学习中,学生就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是一种精神上的领悟,尽而会自觉地更加积极的去学习。
2.针对性
课堂的导入要具有针对性,课堂导入首先要根据不同步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确定不同法师的课堂导入,通过这样的做法,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不至于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但在课堂导入的同时,不能因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改变了课堂的教学目的。
3.新颖性
课堂导入的材料要具有新颖性,因为以往学生都在单纯授课的模式下接受教育,所以现在他们很容易被新颖的事物所吸引,这样会引起他们的好奇感和求知欲,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颖的事物具有和现实生活所接触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更加能吸引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这样达到的课堂效果就会更好。
二、加强情景口语动作训练
情景口语动作训练的根本作用在于将自己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使其动作对话的同时又掌握动词在其实际应用中和应该运用的时态的相结合,这样还可以是教师根据课堂上所拥有的一些实际场景结合课本的教材,做出一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单词记忆力,老师还可以根据现实场景和单词的意思相结合,做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堂动作表演,如stand(up)sit(down)knock(at)等,老师在表演的同时,应注意时态的形成,这样会使学生在自己的脑子中形成如同电影式的教学画面。同时,为了将强记忆,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看完表演之后,和老师进行互动式教学,这样既能使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最大化,还能是学生自己融入到学习的情景之中,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在学习的同时有增强了学生的口语和表演能力,还可以是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各种时态,各种人称及不同的时间地点状语,尽而达到一举三得的教学目标。
三、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想要提高英语的课堂效率,只是有精彩的课堂导入是不够的,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在中国这个只有母语的大的氛围下,中国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笔试强于视听说,英语课是语言课是训练课,所以许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是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而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训练有效结合形成的,所以这就要求英语老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提高课堂效率,老师肯定不能唱主角,而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自编自演。如果一堂课只有一两个或少数几个学生开口发言,大多数学生没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那效率未免太低了,所以小组合作,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合理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不仅是学生合作的基础,也是为了扩大化的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在合作学习中,老师作为引导者和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仔细观察每组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每个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大的得到收获,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因为每个小组建立一个可以触及的目标,使其在能力范围内能够达到目标,从而增加自信心,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潜力。
辽宁省盘锦市新兴中学,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其大胆地采用了新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转化成以表演形式的动作对话模式,通过组织小组模式进行表演,学生通过自己的演出,在无形之中把英语学习运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中,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尽而培养了视听说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四、结束语
英语教学对初中教育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效率的提高作为一项教学目标,更是英语素质教育的一种追求,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不断去思考和探索,通过教学方式的尝试性改变,在实践中去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高效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钱进.优化英语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12).
[2]汤先红.优化课堂管理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J].成才之路,2011,(08).
[3]徐艳,李燕.浅谈如何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J].新课程(下),2011,(10).
[4]金祥红.浅谈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02).
【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要略】推荐阅读: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思考09-24
浅析初中英语口语教学10-16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汇总10-20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03-26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03-26
初中英语教学日志05-24
谈初中英语情感教学06-08
初中英语学期教学总结09-21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10-2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