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会作文(精选13篇)
还记得315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电视机旁看315晚会。看后我感触良多。第一是手机买卖,在一个居民区里的普通房间里有那么20几个人开的一间“小公司”以骗为生,本应440元买到的手机而他们却以2300元的高额卖出,他们不仅高价卖手机,还满口胡言的说他们是公安局等等,我觉得这些人和可恶!他们不但不觉得害羞还以为自己很聪明。
还有就是“肉鸡”,所谓的“肉鸡”就是将你的个人隐私或钱财统统在网上卖掉,并且还制造木马病毒,更可怕的是,他能在你不操作任何程序的情况下自己操作,编辑图片甚至自动关机,还能让人买到**人的身份证,办理信用卡,拿到别人的钱财!其中一个叔叔被一个网名叫顶狐的豪夺了21万元,幸亏这些人被绳之于法,否则还不知道要让多少人失去钱财!
我觉得这些人的“聪明”应该用在正途上,那样才是真正的聪明!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合作者, 要彼此尊重、互相合作,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 师生之间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 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 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 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 尽量使学生观察的角度与层面与别人不同,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加强学生对平时积累
写日记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好方式, 也是练笔的最好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 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 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在日记中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 每次组织学生进行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后, 让学生把当时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通过活动, 让学生亲自体验活动的乐趣和感受, 学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作文的基础是阅读, 阅读是习作的营养。阅读过程是获取习作知识的过程, 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要使学生作文有情感, 应先从阅读中培养情感, 并学会学以致用。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 知识才厚实, 才能博古通今, 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
三、适当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 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 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 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 作为教师应将学习与游戏结合, 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学生学得就快。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这样学生才能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同时适当的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 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 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课堂活动通过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 获得亲身体验, 寓教于乐, 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四、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 改变作文教学单一、单调的状况。例如, 在班级中开展作文竞赛, 将优秀作品在班级中宣读或者送到学校广播室播出, 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动手操作的过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 使手脑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与动手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比如, 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 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 加强了记忆, 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五、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写作文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教师自身也存在一定的责任。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话很有道理。随着社会的进步, 教师的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 一桶水若泼洒而出, 久而久之, 就不再是一桶水了。作为教师必须要终身学习, 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总之, 我感觉作文应当是学生的精神乐园, 教师只有把学生的写作动力和热情激发出来, 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 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让学生自由快乐地创作笔下生花。
参考文献
[1]张爱华.新课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索[J].魅力中国, 2009 (29) .
一、注重平时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并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了“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一位女同学这样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握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程度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語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对学生有所裨益。
(作者单位 四川省中江县继光镇蓝剑希望小学)
说到读书,有人会摇头:“读书多苦啊!”是的,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需要动脑、用心、还要有毅力。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而我认为书是一样任意的东西,它可能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可能是一段难忘的人生奇遇,也可能是嘴边一首喜爱的小曲。其实书也是一位老师,像清澈海水,能荡涤心灵,如果我是一滴水,我将投入它的怀抱。它也像苍天大树,能遮阳避雨,如果我是小草,我将依附于大树。
书海浩瀚,知识无穷,古人常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小小的我被书吸引着。读书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哈利·波特》把我卷进了魔幻世界,让我明白了其实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重要的是要学会相信自己;《中国通史》陪伴着我进入历史的长河,走过一个个朝代,展示一位位君王将相,懂得了“以人为鉴、以史为境”;《雷锋日记》让我懂得了人只要活着就要多为别人着想,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些书籍,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我读的很快,囫囵吞枣,有一点不求甚解的`味道。每本书都能使我如痴如醉,故事的情节永远那样悲欢离合。
读书讲究方法,才会有的收获。我知道宋代朱熹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马克思读书的“三字秘诀”;博(博览群书)、记(折书角、画线、做记号)、读(熟读成诵)。予后读书的“三式”,鸟瞰式(求的初步印象);精读式(品味妙处);消化式(吸收其中的精华)……
星期六,我怀着快乐激动的心情与同学踏上了去南蔡乡采草莓的旅程。
刚下车,一个个白色的大棚就映入眼帘。我们迫不及待地冲进了一个大棚。进入大棚,一片一片红艳艳的草莓不禁让我发出了一声赞叹。我们拿出袋子,就把草莓往袋子里装,可是我们一摘草莓,草莓就被我们挤成草莓汁了。这时,一位农民伯伯和蔼地对我们说:“摘草莓的时候要轻轻摘,这样,草莓就可以完好无损地摘下来了。”果然,用伯伯的方法去做,真的能摘到完整的草莓。但是,过了一会儿,我们就满头大汗,必须摘一会儿就出来歇一会儿。这样,我们就会少摘很多草莓了。为什么大棚里会这么热呢?原来,是因为大棚的封闭性很好,空气不流通,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让草莓长得这么好。这让我想到了农民伯伯是多么辛苦,我们更应该珍惜农产品。
中午,我们不舍地离开了果园,我们的收获真不小。
小学生作文质量的好坏通常是衡量其语文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从一篇文章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方面的状况。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许多语文老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其实,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指导学生作文是需要一定技巧和方法的。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几点体会。
一、指导阅读,加强积累。阅读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我们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是从根本上说的,一个人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而大多数来自间接的东西。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阅读材料。学生读了文章消化了,吸收了,在作文中就能作为自己的经验表述出来。从阅读中可以学习语言和表达方法。阅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不仅表现在“写什么”上,而且表现在“怎样写”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文和课外读物可以从中学习规则的语言,领悟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方法。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收到多方面的教育,例如可以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可以扩大生活视野,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可以增加知识的积累和提高文学素养等等。
二、指导观察方法,训练观察能力。观察是有目的、有方向的知觉,是学生认识事物、了解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训练学生说、写能力的基础。因此,指导学生写作应首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具体做法:(1)观察前,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即观察事物时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如颜色、气味、形状、特点等等,指导学生从客观的事物和现象中主动选择自己所要了解的对象,进而提高观察效果。(2)教师可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指导学生看图时,可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观察,注意引导学生抓事物的重点、特点。(3)指导学生观察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看一边想,即由看到的想象出看不到的。(4)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观察的自觉性。只有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才能提高观察能力。
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经常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如利用周末或妈妈的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时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平时的辛苦,并把劳动的过程、父母的反应、自己劳动后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平时能够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自己的作文材料。
四、指导说话,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说话是表达的一种形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怎样将直接影响书面表达的质量。因此,必须重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1)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对学生回答问题或看图说话中常出现的毛病,教师应启发学生自悟自改并经常布置一些补充句子的练习,提高学生说话的完整性。(2)指导学生准确用词。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学到的词语应用到说话中去,从而激发学生掌握丰富词语并恰当运用词语的积极性。(3)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说话。教师应要求学生说话前先想一想,想好了再说;注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要把一个意思说完整,再说另一个意思。并经常对学生进行乱句组段的口头训练,领悟到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把意思表达清楚。(4)运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表达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表达的技巧,逐步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五、推陈出新,指导学生写出新意。一篇文章只有写得别具一格,才有吸引力。因此,选材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弄清题目要求。题目要求是选材的主要依据。如在指导写作《我爱家乡酸杨梅》一文时,我提出如下要求:以爱我家乡为前提,写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新面貌,以此突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不少同学围绕题目要求,对素材进行了严格筛选,并写得非常出色。(2)要写出新意。好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角度新,有一定的深度。比如写一个场面的文章,不乏这样的内容:劳动场面,体育运动会场面,学习场面,繁华的街市„„这些场面在写作中,有的学生写的索然无味,千篇一律。于是,我就让学生选一个最好自己经历过的,结合自己当时的感受,找出一个新奇的闪光点,着重描写,这样文章就精彩多了。
六、尝试多角度作文。多角度作文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角度作文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体裁上的多角度,另一层面是主题上的多角度。在作文训练中我曾以《登山》为题,要求同学们要敢于“越雷池一步”,发挥想象从不同的角度立意。部分同学的立意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还有部分同学的立意是“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其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写到:“„„有一对老人上山是为了去寺庙里烧香拜佛,保佑自己的子孙将来金榜题名„„”然后以破除迷信,加强科学知识普及为主题进行作文,文中写到:“„„从这对老人的举止,我深深感到,我国科学知识的普及在民间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就像我们现在攀登的山峰。我们小学生也应承担一些科普任务,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科普活动,积极宣传科普知识,让封建迷信无藏身之处„„”。对最后一类立意的作文,我在班上进行了大力的表扬和鼓励,因为它富有创造性,别具一格,且写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其思维方式值得推广。
一、引导学生积累, 让学生有话可说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头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大千世界, 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 教师要指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 去观察, 去体验, 去感悟, 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笔描绘出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 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 然后设法接近他, 观察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 以防“身在此山中”, “不识真面目”。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的观察, 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 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 触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
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 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春天到了, 我引导学生留心校园、田野的一草一木;夏天到了, 我利用假日小队活动带领学生拥抱大自然, 感受夏天的丰富多彩;秋天, 组织学生到田野里去观看农民伯伯收割的场景, 让他们分享丰收的喜悦;冬天, 让学生关注动物冬眠的的情形……并要求学生及时将心中的所思所想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 通过长期的积累, 学生的脑中装满了孩童时代的故事, 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
二、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乐于习作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 学生只有想写、愿写时, 才会觉得写作是一件乐事。因此, 我将习作指导融化在学生喜爱的活动中, 积极引发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丰富自己的感受, 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 鼓励他们“用我心思我事, 用我口抒我情, 用我手写我心。”
例如为了让学生写好一次活动, 我特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足球比赛来进行指导。先让学生观察高年级学生的比赛, 把他们带球、射门的动作, 进球后的神态、表情等捕捉下来, 然后再让本班学生亲身体验一下, 要求将自己踢球时的动作、神态、表情以及心中的想法、感受记在脑中, 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加工整理, 鼓励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时学生会感到“如骨鲠在喉, 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 不可遏止, 习作自然是水到渠成。
同时, 对学生的习作要及时批改, 详细点评。学生辛辛苦苦的完成一篇作文交给了老师, 都有一种急于知道老师如何评价自己作文的心理欲望, 这种渴望老师指点迷津的心理正是激励学生把作文写得更好的动力。因此, 教师无论多忙, 也要及时把学生作文批改出来, 及时发还给学生, 让写得好的学生尽快尝到写作成功的甜头;老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做有心人, 注意发现“差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一个好段落, 一个好句子, 都要尽量找机会予以展示, 或在讲评中作为范例, 或用红笔画上肯定的符号。有点进步就及时加以鼓励, 树立他的自信心, 提高写作兴趣。
另外, 让学生当一回“老师”, 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 这很符合他们好胜的心理。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 得到老师的表扬, 就会一丝不苟地批改, 就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放过。这样, 不仅写作文的同学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批改作文的学生也能从其他同学的作文中学到别人的写作方法, 不断吸收, 相得益彰, 相互促进, 不断提高
三、放飞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勇于创造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学生在感受、体验生活的基础上, 大胆想象, 让学生的神思飞扬, 文思泉涌, 浮想联翩, 写出来的文章就与众不同, 很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自己的独特创意, 大胆想象就是创新写作的翅膀。
在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 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中我设计了《二十年后的我》这样的题目, 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设想都是美好的, 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可以帮助学生点燃希望之火, 增强学习动力, 达到“练文育人”目的。与此同时, 学生也得到了自主学习, 充分表现的机会, 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 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小语教材中许多地方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中结合阅读,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练笔。童话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故事之一, 童话读多了, 对培养学生写作的想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童话的主要特点是幻想丰富。例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 首先认真分析这篇课文里哪些是作者的想象, 并具体分析这些想象的合理性, 同时激发学生的怜悯之心, 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 你会怎么去关爱她?各抒已见后让学生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为题, 写一篇想象作文。结果, 大部分同学不仅都在规定时间内写好了, 而且处处流露出对弱者的关心和同情。这样,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提高了写作能力, 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作文选材;训练;体会
小学作文主要是记叙文,它是记叙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表现一定中心思想的文章。写好记叙文,首先看选材,选材的优劣决定了作文的高低、成败。因此写作记叙文时要求同学们根据题目选好材。应选择熟悉、真实的材料;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选择富有时代感的材料。下笔之前,对入选的素材还要反复比较、斟酌,深入地发掘出材料的内涵。在学生作文中我训练强调如下:
一、有感而发,真情取胜
在记忆的长河里,我们曾被精彩的瞬间、动人的镜头、感人的场面深深震撼、感动过。它冲击着我们心扉,让人不禁地拿起笔,让真情流入笔端,这份真情同样会感染读者,打动读者。作文中要写出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考。这种“真体验”离不开自我,才更能获取读者的心声。例如:自卑的女孩想获得同学的认可,看她怎样书写那一瞬间的快乐。
“在庆“六一”班级才艺展示活动中,空气中流淌着欢乐,裹着甜蜜,它们撞击着我的心扉,仿佛全世界只有我,我很陶醉,因为有了音乐……我不知是那来的勇气走上台唱起了自己喜欢的歌,曲终,掌声响起……我惊讶地抬起头,同学们惊讶地望着我“你唱得真好,原以为你很冷漠,真高兴重新认识你!”在一片掌声、鼓励与称赞中我沉醉了。那一刻,有股落泪的冲动,从此,我有了自信,抛掉了自卑。”
二、体悟生活,联想取胜
写作要先观察生活,并要思考,达到心灵的感悟。如看到花草树木时,我们认识到生命的律动;看到层林尽染时,我们体会到磨难中的成熟;看到腊梅怒放,我们理解到不屈的抗争。感悟给我们无比广阔的想象空间。独特的感悟又创新了素材,扩展了视角,升华了文意。让我们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妙,留心观察、思考,那么作文那刻,会惊喜发现,平时点滴关注,已换成优美的素材。
比如:学校艺术墙的下面的一小片草坪,学生们每天从这里走过,很多人对它孰视无睹。在写"身边的美景"有的同学就写到了这片草坪,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秋风袭来,夺去了花儿美丽的帽子,它的绿也不再那样鲜亮,独立寒秋,树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像满天的蝴蝶在飞,生命的火焰将在这里熄灭,它静默,它知道落叶在孕育新的生命,而它也在瑟瑟的秋风中悄然蜕去嫩绿的外衣,用更浓重的绿意迎接严冬的考验。忽然我觉得这是最美的一道风景……”。很显然,这么精彩的描写,得益于平时的留心观察,用心感悟。
三、小处入手,见大取胜
作文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折射出“大”的道理。所谓小处入手,就是选择那些能充分表现文章主旨的小事件、小人物、小场景来表现重大的主题。只有从小处入手,才能写的具体、生动、感人,才能避免假、大、空的现象。所谓大处着眼,无非在提示我们的作文必须合乎时代的节拍,把自己所写的内容放到时代背景中,反映时代的特点。
作文选材时还要善于小题大做、以小见大。比方路边商场门口的对联,积淀着文化的意蕴;菜市场小贩的叫卖,朴素中也有一点点生动的艺术;电视里讲神舟飞天,圆了中国人民载人航天的梦想,……。这些东西切入点虽小,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如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有位同学写到饭桌上父母为小孩夹菜而忽视老人的感受,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具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
四、详描精彩,细节取胜
有时同学们感叹,自己的作文不感人,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试想你们在作文中写一些大话,套话,把事情简而言之,草草几笔概括了事,这样的文章岂能感人?提到选材,我们不仅要会选择作文素材,还应当着重选择那最值得喝彩的瞬间“形象”、令自己感动的人情“细节”,从而确定文章的详写部分。这是任何文章的“核”。这里所说的细节,是生活中细小的事情,只要选取得较为典型,描写得较为细致,就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就能使文章生动形象。但如果没有了它,文章就显得苍白、呆滞。
例如:一位同学《一节语文课》中写道:老师讲到《纪昌学射》中“百发百中”这个词语,板书了很多类似成语“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百步穿杨”。正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有同学下面搞小动作,老师用利剑一样的眼光顿时射向了他们,老师有意压低嗓门说“站起来”,话音刚落,齐刷刷地三个同学站了起来,老师冷笑着说“一箭三雕”,我在下面补充了“一石三鸟”这时同学们恍然大悟,有的笑得直不起腰,有的笑得东倒西歪,还有几个同学坐在那里笑成一团,一个个合不拢嘴。这三个同学羞得无地自容,把头埋得低低的……”,多好的细节!内容就充实多了,形象、生动多了。
五、广筛角度,精选取胜
我们作文,往往不是根据材料确定中心,而是命题之后根据限制去作文,这往往会抑制我们的思维,因此在选材立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提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打开自己的思路,用开放性多向性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从众多的角度中筛选,然后扬长避短,避虚就实,写自己最擅长的最熟悉的内容。
如:以“温暖”为主题,自拟题目进行作文。此类命题,给了学生很大的写作空间。学生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内,生活在教室里,因此写与温暖有关的事简直可以信手拈来。春天的温暖、温暖的阳光……都在可写之列。这样就做到了化广泛为具体,化大题为小题,从而确立一个较小的切入口。有位同学写她在住的小区一位鳏寡孤独的老人,小区的人们有不同的方式关心、呵護、照顾老人,最后在文末点题,人们给老人送去了春天般的温暖,大家都感到生活在这样的小区很温暖。
作文选材,除了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内容外,更应该注意透过文题体会文字以外的内容,写出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内容来,这样才更富有活力,也才能打动和吸引读者。总之小学高年级作文的选材要努力做到广、新、深。选材能力的培养将会对学生习作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培养选材能力必将会为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带来积极地推动作用。
首先,队长戚祺告诉大家:“今天我们是大扫除活动,男生把路边的垃圾清理干净;女生拿抹布擦路边的公交站,现在,大家开始行动吧!”
虽然天气很热,但是大家干劲十足,随着时间的流逝,路面变干净了,公交站台焕然一新。看见这样的成果,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
致敬一线战役英雄小学生心得体会作文1
亲爱的逆行者们:
你们好!在疫情期间,我想了很多很多。在2019年年末,新冠状病毒在武汉爆发了。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你们奔赴前线,不怕困难,你们用自己的双手挽就了无数条生命。有着84岁高龄的您——钟南山爷爷,您像2003年的非典病情一样,奔赴前线,抗击疫情,当您得知疫情在武汉爆发的时候,您不惧危险冲到武汉,了解病情,营救病人。我不知道,在你们的口罩背后是否流着泪水,我也不知道,在你们的口罩背后是否布满着勒痕,但我知道,你们在这过程中,是无比的自豪,骄傲。
在这个逆行的道路上,解放军、警察,你们都是我们的英雄。为了这次的疫情,许多医护工作者,你们舍弃了自己的长发,你们为了节省防护服,穿上好几个小时也不脱。你们忍着饥渴,忍着闷热,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尽管你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已经超出了人的承受范围,但你们还是无怨无悔。你们在治疗病人的同时,要保持好的心态,也要做好防护,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你们的健康,才是这次疫情最大的保障。
我不是医生,不能拯救病人;我不是警察,不能奔赴前线;我也不是医学专家,不能研究药物;我更不是商人,不能为你们捐献口罩,防护服。但我永远是你们的后盾,所有的中国人民,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我们都挺过来了!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的,我也相信,你们一定会迎着朝阳,唱着凯歌,胜利归来!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所有的逆行者们!
此致
敬礼
致敬一线战役英雄小学生心得体会作文2
2020年的这个春节,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席卷中原大地。在这片热土上,无数的白衣天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逆行到风暴中心武汉,不顾自己的身体,与时间赛跑,一条条生命在他们手中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此同时,不良商贩却不遗余力地哄抬物价,榨取钱财,大发着“国难财”。
原来,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善良,也永远存在黑暗。
“我想出一份绵薄之力,用于这次疫情。要写名字,应该写一名知恩者。”
这是湖州一位83岁的拾荒老人说的话。疫情发生后,他到社区匿名捐款了一万元。一万元,对于一位拾荒老人,是多少个日夜,多少次风雨才积攒下来的。他的家庭并不富裕,老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但,国家有难,他,没有犹豫。
1月27日,安徽六安某派出所内,一男子放下500个口罩,向民警说了声:“你们辛苦了。”便转身离去。民警甚至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机会说,只能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庄严地敬了个礼。不慕名利,不求回报,在灾难面前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样的人,难道还少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疫情面前,全社会各界人士拧成一股绳,汇聚起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自己心里发出的真情,正义,勇气和同情。他们,她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能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家人,他们可能还在为每天的生计而发愁。但他们没有犹豫,因为他们深知,这个世界能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就在我们内心深处,这就是希望。
面对生命,有人竭尽全力去点亮灯火与光辉,有人却不遗余力地牟取金钱与利益。
2003年的非典疫情,让食醋、板蓝根和84消毒液价格飞涨,黑心商家趁机敛财。如今,在这危急时刻,人性的丑恶再次一览无余。
1月27日,义务市公安局官微通报,义乌市查获大量在微信朋友圈销售的假冒3M口罩。一直在纳闷,这些天到处都买不着口罩,为什么偏偏朋友圈里口罩资源那么充足,真相大白。
有人在回收废弃的口罩,企图二次销售。你花高价买来的口罩,非但保护不了你,反而会害了你!这就是有人在国难当头做的事情!
危机四伏时,善恶总会如此清晰地浮现。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与黑暗,看到了无数中国人所遭受的苦难,更看到了无数人的善良、责任与担当。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把秤,坚守本心,不要泯没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良知。
位卑未敢忘忧国。铿锵有力的几个字,或许此刻应该是中国人最真实的写照。
心怀大爱,守护未来。只愿否极泰来,早日春暖花开。
加油,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
庚子年春节,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来人往,新型冠状病毒的案例与日俱增,无数人被隔离,无数人在躲避......致敬一线战役英雄小学生心得体会作文3
春节,本该是普天同庆全家团圆的日子,可是呢,疫情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赫然来到我们身边。让今年的我们真正过了个“鼠”年。老鼠不就是整天躲在洞里吗?吃吃喝喝,有空观察外面的情况,却不敢出门,生怕被自己的天敌——猫吃掉。现在,我们也宅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就像是老鼠。而肺炎,就像是猫,成天想攻到我们的身体里,让我们难受不堪。
这几天的新闻,也全是这肺炎的消息:大家要多通风,勤洗手,不去人多的地方。而且,我们村的道路都被封掉啦,哪还可以出去啊?我们最多也就在院子里走一走。戴口罩变成了人们出门最重要的事情。大街上哪还有人不戴口罩的。一个口罩,能给大家带来安全。
自古疾风知劲草,从来板荡见忠诚。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亲自挂帅,逆行出征,走进武汉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向世人诠释着“钟”于祖国、迎“南”而上、重于泰“山”的伟大精神。疫情当前,在渭南也有这么一群逆行出征的人,他们或请战驰援武汉、或一线联防联控、或默默坚守奉献,以无畏的精神请战沙场,构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成为这个特殊春节里靓丽的“风景线”。也正因有了他们,渭南的万家灯火才得以守护、每份团圆才更加幸福。让他们不约而同作出同样选择的,是理想、是信念,是救死扶伤的医者誓言,更是共产党人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的可贵品质。
疫情面前,人人有责,爱护好自己,不给社会添乱,是为上策。“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让我们万众一心,走向胜利!
致敬一线战役英雄小学生心得体会作文4
叔叔阿姨:
您们好!我是盈田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王高卓。
今年是个特殊年,我们国家正在遭遇一场危难,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危难,这种病毒会让我们人类得肺炎,发烧,咳嗽,导致死亡。而这种病毒最大的问题是会传染,通过我们的飞沫和密切接触就可以传染。为了全国人民的安全,我们国家实行了隔离政策,让每家人都待在自己家里,不串门,不拜年,不去人多的地方,紧急有事出门也得戴口罩,在家要勤洗手。
就在大多数人为了不被传染而待家里的情况下,你们这些医护人员勇敢地离开家,去了武汉,去了那让人们都闻风丧胆的地方,为了治疗和护理病人,你们不能和家人团聚,奋斗在前线。我从电视上看到,你们好多人累的都倒在地上睡着了,还有的人被传染了病毒而牺牲了。您们太伟大了,为了全国人民,在工作,在奋斗,在牺牲,让我非常感动,看着可恶的病毒危害着人类,看着你们因为长时间戴口罩脸上留下的红印,我流泪了,谢谢你们,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才有了希望。
我代表我的家人向奋斗在前线的叔叔阿姨们说一声谢谢,谢谢您们的付出,我相信,在您们的付出下病毒一定会被打败。
我虽然不能像您们一样在前线,但我会乖乖待在家里,我和我的家人承诺,勤洗手,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串门,我们一起对抗病毒。您们在救助病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愿疫情早日结束,愿您们早日凯旋归来!
致敬一线战役英雄小学生心得体会作文5
回想起寒假走过的点点滴滴,还真是令人难忘,在家中回味过去发生的事,我在心底默默为武汉人民祈福。人与人之间的友善、配合,与病魔作斗争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掐指一算,距离开学的时间可能已经不远了。本来打算和亲戚朋友一起聚一聚,谁料……哎!全泡汤了,只能在家中与病魔抗战到底。我坐在床上,翻开语文书,细细的品味每一首诗。从《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中,让我想起抗战一线的医护人员与家人不能团聚的场面。他们孤独没人陪伴的身影,让我的心情变得很沉重。正所谓,多一丝品味,多一点看法,多一种咀嚼。病毒啊,你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呀!
我宅在家,就是给祖国最大的贡献。在家写作业、看书增长我的知识量;在院子里做小运动,增强体质免疫力;在家看电视,了解疫情最新状况;打扫卫生,让我知道卫生的重要性,勤洗手、多通风等生活习惯。虽然我不能为前线提供什么帮助,但是我心里要为他们默默点赞,加油。
在特殊的日子里,我关注新闻,大家都知道武汉人民陷入泥泞之中,形势险峻,所以很多人都远离武汉人民。对,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保护自己也是为国家做出贡献。但是我心里更明白:我们的共同敌人是新型冠状病毒,而非武汉人民。我要给他们一点儿鼓励,让武汉人民和患者早日摆脱病魔的困扰。
一、从培养兴趣入手,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有以下几种方法:
1、情感渲染,上作文课时用富有魅力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并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勇敢地写。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学生既感兴趣,写作能力又得到了提高。
2、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作文教学巧妙地富于有趣的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譬如:让小组里每一个学生考虑一个故事良好的开头句,写在一张纸上。在教师的指示下,每个学生应把自己的这张纸传给下一个同学,接下去的人就续写这个故事的第二句话,用这种方式在组内轮流,并注意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读了前面已写的部分后,再加上自己的句子。连续写了十到十二个句子时,要重新开始写一段,写完十至十二个句子,作文又转回到原写作文的人手里,他将给它加上一个题目,然后把所写的故事带回家并把文章写完整。通过向别人朗诵或在公布栏上张帖的方式,与同学共享完成的故事的快乐。这种故事游戏,学生很感兴趣,真可说是学中玩,玩中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3、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作文竞赛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报刊的写作竞赛活动。譬如:开展作文竞赛,可把范围扩大。不一定是尖子生和尖子生之间竞赛,还可以中等生和中等生之间赛、下游生和下游生之间赛。通过这种形式比赛,使下游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树立信心,激发了写作兴趣。
4、根据小学生喜爱表扬、鼓励的特点,每次习作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差生更不能忽视,要努力去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也不能放过。
二、从讲授方法入手,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要使学生能写好作文,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能力。
1、从阅读教学入手,上好阅读教学课,从中学习其写作方法。因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课文从习作范文到读写例话,正好体现了“由读到写”这一过程。
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学生得到方法于课内,然后再得方法于课外。课文,实际就是给学生借鉴提供的范例。要使学生借助课文的范例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离开阅读教学去搞作文教学,必然使学生作文失去依傍而造成作文难的后果。因此作文经常是从阅读教学开始的。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人家的观察方法以及表达方法等。
2、教师指导写作方法。一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过程:审题立意、确定中心思想、搜集选择材料、布局谋篇、语言表达、修改文章等
三、从丰富生活入手,解决作文内容。
1.作文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使农村小学生感受到作文来源于生活,切身体会到作文就在自己的身边。在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注重将作文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如在教“写人”(《我的同桌》)的作文时,先让学生互相仔细观察自己同桌的外貌特征,然后由几名学生向同学们口头介绍自己的同桌,后由学生自由评论,说的好的在哪?不足又在哪?并给予补述。这样即可以创设说话情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材料。
2.作文要与劳动相结合。把作文教学与劳动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劳动中,亲身通过实践,即可逐步培养起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又可通过写作使学生在劳动中的感受进一步升华和提高。比如,在教“写事”(《我学会了缝纽扣》)的作文时,我让学生事先准备好的针、线、布、纽扣,在课堂上亲身体验缝纽扣的经过,缝完之后由老师评出优秀作品,接着指名几个学生把缝的经过和感受进行口述,再讓学生自由评论,教师加以指导。这样通过劳动不仅使学生感到作文有话可写,还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3.写作方法掌握了,还不够,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容。可这样说“作文,就是向外输出信息。”信息从哪里来呢?“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如果没有信息的摄取和储蓄,就没有信息的加工和输出。
农村学生因见识面不广,较狭窄,写作时缺乏材料。往往写作文时会出现“假”、“空”、“抄”现象。
“假”;一是说假话。写的与心里想的不一致,笔是心非。二是写假事,无中生有。“空’:即内容空洞,无具体事实,该详写的地方写不出详细经过,中心不突出。‘抄”:去抄书本上的优秀作文。
针对上述情况,除了平时教他们多观察周围事物以外,还需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只有学生生活充实了,作文才有内容可写。
所谓生活,对学生来说,主要是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三方面,其中学校生活是主要的。还有班队活动,各种兴趣小组(包括阅读兴趣小组)活动等。
班队活动。譬如平时多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既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给习作准备了材料,可谓一举两得。
一、让学生明确写作的重大意义
在起初教授和指导学生写作时, 要首先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意义, 学会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这样不仅能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 也有助于学好其他各门功课, 更重要的是对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要学生能真正明白写作的社会意义, 他们的写作兴趣就具有较大的稳固性和持久性, 就能长期对学生起着激励和促进作用。
二、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本身就得先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和激情, 更要有创新意识和精神。作为教师, 我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者, 更是富有创造性思维的智慧启迪者。在习作时要和学生共同探索。我们不仅在作文内容中要创新, 方法和评价上也要独特, 只要学生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便是好的。近几年, 我国的高考作文中不乏出奇思妙想、标新立异、尖锐创新的例子, 这不正是从小学开始培养出来的“硕果”吗?
三、要从“小词”“小句”抓起
为什么有些学生的作文非常通顺, 语句优美, 好词连篇, 出口成章呢?其实与平时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的积累是分不开。作文训练决不能只停留在作文课上, 我们每时每刻都有机会。比如, 在平时的课堂上, 教师刚教了一个生字、新词, 便可以利用这个字或词来指导学生造句。比如“勇敢”, 教师提供语境, 指导学生运用和掌握, 学生便能写出一个句子, 甚至一小段话来。例如, 一只小鸟受伤了, 落在草垛上。小明爬上草垛把小鸟救下来, 小明真是个勇敢而有爱心的孩子!只有一个个词语运用得准确、恰当, 一个个句子表达得通顺, 才能写出一篇篇优秀的作文来。
四、认真观察, 耐心记录
现如今是一个高科技发达的社会, 手机、电脑、计算器的运用已逐步普及。这些高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和作用。需要什么材料, 手机一上网, 电脑一打开, 鼠标一动, 什么内容、什么材料都能查得到, 而计算器在小学生学习中的运用更是常见。有些学生遇到数学题中的较大数字的计算时, 连想都不用想, 直接用计算器给出答案。这使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懒, 越来越不肯动脑思考。因此, 教师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认真观察事物、耐心记录的习惯尤为重要。只有通过认真、细心的观察事物, 并耐心地做好各项记录,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胸有成竹, 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来。
五、严格把关, 杜绝抄袭
在小学生中, 自己不肯动脑筋, 专门抄别人地作文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 写风景区、公园的作文, 自己明明没有去过那个地方, 却写那边的风景如何美丽, 人们如何热情地招待他等。以前, 我在指导学生写“我最难忘的一次旅行”作文时, 有的学生就写了内蒙古大草原是如何的辽阔美丽;有的学生写了北京的万里长城是多么的雄伟壮丽;而有的学生写了自己到武夷山去采茶……这种作文一看就知道是抄袭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去过这些地方, 更别说看到什么景物了。为了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我尽量选取贴近生活的人、事、物、景, 比如, 《我的同桌×××》《家乡的变化》《爸爸, 我想对你说……》《西湖公园》等。只有让学生熟悉和了解了, 他们才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六、及时评改, 适当表扬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及时评改非常重要。教师能否及时有效地评改学生的作文, 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教师重视自己的表现。及时评改, 适时反馈, 学生才会更有信心、更开心地对待下一次的作文, 有些教师在指导时热情洋溢, 而批改作文时却只给学生一个大大的“阅”字, 这样学生怎能有激情和信心去准备下一次的作文呢?作文的及时批改给了学生“信心”, 而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表扬和肯定则是给了学生“开心”!学生作文中的一个好词好句,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的准确运用, 教师都不应错过, 有了表扬和肯定, 学生下一次一定会更用心地去写。
“冻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要写出一篇好作文来不是一踌而蹴的事, 它是一个感知、思考、总结的过程, 要经过平时的多看、多想、多写, 日积月累, 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成功。因此, 教师平时应在学词、句段、短文阅读方面齐抓共管, 互相渗透, 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如今, 许多学生谈作文色变, 一写作文就发愁。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让学生对写作文感兴趣, 从而写出一手好文章呢?需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写, 日积月累, 持之以恒。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习作的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那么怎样来切实把好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起步关,使学生爱写作文、善写作文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明确目标与欣赏鼓励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解读这一目标,不难发现新课标把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放在三年级习作教学的首位。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同学的习作可以说是最初步、最浅近的文字表达,一开始必然是幼稚的、初级的、甚至是错误百出的,它得经历一个过程,语言由不通到通顺,内容由简单到具体,表达由平淡到生动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拔苗助长,而应该明确三年级习作教学的要求,遵循孩子身心发展和认知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训练。
目标明确了,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在批改学生的作文和日记时多以鼓励表扬为主,学会欣赏孩子稚嫩的语言,学会感受孩子奇特的想象,学会包容孩子的词不达意,竭力寻找习作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写得好,我都用笑脸或红五星等方式大加赞赏,写得好的或进步很大的作文就粘贴到墙壁上的习作栏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成就感,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原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捕捉素材与放飞思维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的确,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和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可是有一大部分学生不善于捕捉周边的事和景,一旦要写日记或作文,总以为要写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活动、比赛等,除此之外就没有东西可写了。因此学生要写日记时,总是要求爸爸妈妈带自己到哪里玩玩才会下笔写。为了引导学生学会选材,我就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搬进习作课堂。如有一段时间我们班好久没有得到流动红旗了,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我们终于请回了鲜艳的流动红旗。于是我灵机一动,把第一节语文课改为习作课,我先请学生说说由于前几个星期流动红旗没有到我们班来作客,今天去参加升旗仪式的时候你心里是怎样想的?当你听到我们班获得流动红旗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把流动红旗请回来了,你心里有什么打算?由于这是一件刚刚发生的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因此同学们各个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心里话。于是我趁热打铁,以《流动红旗又回来了》为题,写一篇作文。同学们一个个兴趣盎然,批改时只要学生写的全都是真心话,我都奖给他们“小星星”!后来我经常把学生不留意的、习以为常的发生在校园里、教室里的小事为题材,布置学生回去写一篇日记,如:一次国旗下的讲话、地上的一张废纸、橡皮不见了、我会跳绳了等等。久而久之,学生明白了:原来身边的小事都可以写成作文或日记!练的次数多了,学生慢慢也学会了观察,善于捕捉生活中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卢梭曾经说过:“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热情和情感,如果用我们大人的看法、热情和情感去取代,那简直是愚蠢的。”当学生学会了选材后,我就鼓励学生应该用每一个感官去看、听、摸、问、闻自己想写的内容,大胆地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实践证明,如果我们放飞学生的思维,不用大人的眼光、标准去禁锢小孩的大脑和手,那么孩子的习作往往会充满灵性和童趣的。如:蒋佳晨同学在《游两江四湖》里写到:“船行过激起的浪花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他一边哈哈地笑着,一边追着我们跑。”张权写春游分享食物的情景:刘绍双把书包里的食品一倒说:“兄弟们,吃我的,我的好吃。”我们异口同声地说:“谢谢长官,你也多吃点!”“ok!小兵们!”透过这些极富有个性的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无拘无束分享食物的欢乐情景。可见我们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放飞他们的思维,那么孩子的习作就会成为生活的精彩剪影!
三、阅读教学与练笔仿写相结合 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挖掘语文书里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里的习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或仿写、或想象、或扩充等语文实践活动,既能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又能锻炼书面表达能力。因此仿写是初学写作的有效手段,是走向独立写作的桥梁。
仿写片段:三年级应注重段的训练,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构段方式明显、精彩生动的段落,如《赵州桥》里概括具体的段式,《富饶的西沙群岛》里因果和总分总的段落等等。学完了这些课文,我一般都引导学生仿写一段话。如:学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我就请学生仔细观察当天的大课间活动,然后以“大课间活动开始了,操场上真热闹啊!”为开头写一段话。双休日布置学生参观农贸城的水果市场,再以“水果市场里的水果真多啊!”或以“水果市场里热闹非凡!”为开头写一个片段。通过仔细观察,许多同学竟洋洋洒洒写了两面多呢!
仿写文章:当学完了《荷花》、《翠鸟》之后,我布置学生回去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或动物,然后模仿着课文写一写,同学们各个兴趣盎然,写得相当精彩!
四、丰厚积累与自觉运用相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标既要求三年级的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又要求他们“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看书的好习惯,我们年级组里每学期都规定必须完成的阅读任务,如二年级背完新课标规定的必背古诗80首、两本童话故事集。三年级背诵两本推荐目录中的名著,为了检测同学们完成的情况,到后半学期我都要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知识比赛。另外每学期我都在教室的一角张贴课外阅读登记表,学生读完一本书就往上登记,这既是一种激励又可以督促互相学习,每到期末我就根据登记表评出“阅读之星”。除此之外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本采集本,要求学生每天摘背三个好词一句佳句。长期坚持下去,积少成多,学生的积累一定会丰厚起来!
积累为了运用,可是一开始许多同学积累了好词佳句却不知道用,因此我们要经常开展一些运用好词好句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语文园地里的读读背背,大多是积累成语和名言佳句,学生背熟之后,我就鼓励学生运用其中的成语或佳句写话,如:早就听说我们班的秦宗德是一个投实心球的高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的校运会上我亲眼看见他投实心球,果真名不虚传!
每学期我们还针对课外阅读多次举办 “积累运用擂台赛”,如:
1、今天我们来到公园里春游,这里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句诗来。
2、又是一个新春佳节到了,在上海工作的姑姑格外想念家乡的亲人。真可谓“()”呀!每当学生在日记、作文中自觉运用好词佳句的时候,我就把他作为全班同学的榜样宣读他的片段,如龙志成在有一次的作文中写到:“可他把我的话当耳边风,又开始来捣乱了,这时我眼里闪烁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牙齿咬得咯咯响,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心想:今天我非整整他不可!”当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时,他高高地举起了手说:“老师,描写神情的那一句我是从采蜜本里运用过来的,我觉得自己当时就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于是就用上去了。”后来我把他抄到后面的学习园地里,让学生享受到运用积累词句的成就感,还激励其他同学平时也要自觉运用好词好句。
五、互相评议与及时修改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变革传统写作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改”的评改方式,提倡学生间的交流与评改,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我发现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读,学生在台下听”的讲评效果对中段学生来讲也并不理想,因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倾听能力不强,往往是听了前言就忘了后语,站起来评价时支支吾吾半天说不清楚。通过摸索和实践,我觉得利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和多媒体技术,将评议和修改结合起来,其效果与传统的作文评改会有天壤之别。
【小学生体会作文】推荐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体会07-24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论文11-13
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体会10-29
小学生德育心得体会范文06-12
小学生学习法律心得体会10-20
小学科学教学体会07-20
小学班级管理体会12-13
小学生守则心得体会200字11-29
小学生家长会心得体会12-04
独山小学学生反邪教心得体会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