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记忆图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制史记忆图(通用3篇)

法制史记忆图 篇1

一、法经:

魏国李悝作法经,封建法典第一部,盗贼囚(网)捕杂具,六篇法律在其中。具律本是总则名,淫狡城(禁)嬉徒金,六禁之规在杂法。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

1.魏律

明帝《新律》18篇,具改刑名置律首,八议此时入法律,等级特权昭昭然。

2.晋律

司马代魏西晋立,泰始年间做法律,律名晋律或泰始,此律一共20篇,刑名之后法例加,五服制罪是首创。张裴杜预疏法律,解释与律同效力,此律还名张杜律。

3.北齐律

承前启后北齐律,刑名法例二合一,名例之律始出现。此时法律定期型,篇目一共十二篇,唐宋承之不改变,重罪十条北齐创,隋律开皇改十恶。

4.官当制度

北有北魏南有陈,官职抵罪律中明。

5.废除宫刑制度

北朝南朝废宫刑

6.“准五服制罪”

血缘近,尊犯卑,处罚轻;卑犯尊,处罚重。

三、唐律

1.十恶

重罪十条北齐创,《开皇律》中变十恶。

2.区分公、私罪的刑罚原则

公罪从轻,私罪从重。

3.类推原则

减轻处罚举重明轻,加重处罚举轻明重。

4.化外人原则

国籍相同属人主义,国籍不同属地主义。

四、宋朝法律

1.宋刑统

刊印颁行宋刑统,篇下分门体例新。

2.继承制度

家无男子称绝户,绝户也需继承人。夫忘妻在是立继,夫妻俱亡命继称。继子地位不如女,若有女儿未出嫁,四分财产占其三,独留一份给继子。若有女儿已嫁男,女、子、官府三三三。

五、清朝法律

《大清律例》

法制史记忆图 篇2

关键词:概念图,口译,教学

1 介绍

在口译教学中, 复述作为一种认知策略, 是运用内部言语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信息刺激, 以将注意力维持于学习材料上, 并将其保持在记忆之中的有效手段。 (章美芳, 2011:82) 它源自巴黎释义派对口译的记忆的理论, 是储存源语内容、关键词语, 提高“中期记忆”的有效方式, 训练效果在国际上广受好评。 (鲍刚, 1998:164-165) 认知心理学中对于记忆结构的加工水平从加工深度出发, 将复述分为简单的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后者是对项目的深层加工, 可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但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在口译复述中常犯以下毛病::逻辑结构把握欠准确、过于拘泥原文、缺乏承上启下的逻辑联系词、信息丢失、信息模糊、表达不通顺、语言迟疑犹豫、有口头禅等等 (肖礼华, 2011:241) 这说明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更多采用的是简单的保持性复述。口译复述不是对原语语音代码、信息符号的机械重复, 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原语信息主要意义和关键词语的记忆, 对输入信息和大脑所贮存信息进行分析、筛析、加工和编码处理后的储存和提取。即精细化记忆。de Groot (1997:52转引自唐芳2010:33-34) 给出了以下定义:将一条信息转换成同种语言中另一条意义等同但措辞不同的信息 (the conversion of a message expressed in a given language into an equivalent message in the same language but worded differently) 。那么在口译教学中, 如何帮助学生更好记忆所要复述的内容呢?

在探讨口译记忆方面, 很多学者都谈到了口译的视觉化记忆, 比如刘和平, 李芳琴 (2004) 等。刘和平认为, 在交替传译中, 信息的视觉化和现实化可以帮助译员将听到的内容形象化, 用视觉跟踪事态的发展, 借助形象综合记忆听到的内容, 这样在表达上脱离源语的字词束缚, 实现表达的通畅和清晰 (2001:70转引自左嘉、刘和平2011:59) 。也有学者进行了意象图式对于同声传译影子练习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左嘉、刘和平2011) 。但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 通过概念图进行实验来研究视觉化记忆的研究还没有。本文正是从这个方面探讨视觉化记忆是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译复述的效率和水平。

2 理论基础——概念图

概念构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Novak等教授根据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 (张玉翠, 2010:56) Novak研究概念图的初衷是用来帮助学习。他提出, 概念构图是某个主题的概念及其关系的图形化表示, 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 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 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概念 (concepts) 、命题 (propositions) 、交叉连接 (cross-links) 和层级结构 (hierarchical frame works) 是概念图的四个要素。斯滕伯格和威廉姆斯D在其著作《教育心理学》“思维——概念形成、推理和问题解决”一章中 (转引自王立君, 2008:3-4) , 将概念图作为促进概念形成的一种策略, 认为“概念地图 (concept map) 是用于说明不同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画或示意图”。奥姆罗德曾在其著作《教育心理学》“高级思维技巧”一章中 (转引自王立君, 2008:4) , 将概念图作为一种元认知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概念地图——一个描述了一个单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图表, 概念写在圆圈内,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则由联结各个概念之间的线和短语来指明”。当学生建立概念地图的时候, 他们就能够在长时记忆中用视觉的和言语的两种方式对材料进行编码。制作概念地图的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学习的复杂过程;按照认知负荷理论, 应该设计教学促进长期记忆中知识的获得, 而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记忆需求 (Clarke, eta1., 2005转引自王立君, 2008:4) 。长期记忆中的信息是以图式的形式储存的。一个图示能被定义作为一种认知结构, 按照图式的应用, 允许多个信息成分被看作一个单一因素分类。当这样的图式进入工作记忆时它们能够被看作是一个单一因素而不是许多, 释放了工作记忆的资源, 降低了总的认知负荷。概念图这一策略在认知心理学中也有体现。认知心理的语义网络作为一种知识的表征方式, 来源于心理学关于长时记忆的模型理论, 由许多节点和其间的连线构成层次网络, 每个节点上代表一种概念、对象或一种情景, 节点之间的线表示了节点间的关系, 是一种知识的有向图。当语义间具有相似性时, 主体预存的模式被激活, 联想起相关的语义内容, 而这种上下文或前言后语则形成了一定的语境信息。上述语义层次网络从一定的角度揭示了主体加工信息、转换信息的方式。

3 概念构图用于学生口译记忆的实验

3.1 研究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实验来发现:1) 有概念图, 学生口译记忆的准确度是否能够提高, 能否复述出更多内容。2) 在口语表达中, 讲话人或译员构思其语言表达的时间非常有限, 如果开口时仍未构思好要如何表达, 那么产出的语言可能难以流畅, 出现一些“嗯”、“啊”, “那”“um”、“well”等有声停顿 (filled pauses) (洪磊、王斌华, 2011:74) 。出现这种口语化特征的原因部分是由于说话人或译员的认知记忆负担过重。本实验将考察概念图能否帮助学生减少有声停顿。

3.2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为某外语学院翻译系翻译专业三年级学生。该班21人, 参加测试人数为20人。年龄为20-21岁, 其中18名被试是女生。

3.3 实验材料

一篇名为“What makes a good language learner”的演讲, 选自《英语听力教程第三册》。 (张民伦徐卫烈, 2006:53) 该演讲为论述类演讲。论述类演讲“讲话内容相对有条理性、主次意义较清楚” (李芳琴, 2004:19) 该类型文本适于用概念图勾勒出语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意义间的联系, 在此概念图里, 译员所“记”的内容是源语材料的主要意义及其联系。需要学生进行大意回述 (proposition recall) 的内容为:

The topic I’d like to deal with is what makes a good lan-guage learner.This is an eternal problem, and one to which there’s no real solution.I would like you to think about the situation oflearners outside the classroom because in many ways it would betrue to say that there are more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speak aforeign language or a second language who didn’t learn it in aclassroom than there are who did and I think this awareness ofthe success of out-of-classroom learning provides us with a keyto how in-classroom can be successfu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good language learner are:

First:motivation.There are kinds of motivations:instrumen-tal motivation which in theory persuades a pupil to learn a lan-guage in order to pass an examination.The opposite is integrativemotivation, the kind of motivation which gets an immigrant in acountry or someone who’s married to a speaker of another lan-guage.Integrative motivation does give much better results.

Personality is another characteristic.Someone who has theconfidence to make mistakes is going to learn much more quicklythan someone who is afraid to experiment.

The third one id learning skills:They include a good ear, ef-ficient revision, being able to monitor your own speech, suitableorganization of learning generally.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is independence.A learner whois independent of the teacher and the classroom and who makes24 hours a day for learning, who accepts responsibility is alwaysto be the best one.

概念图如图1所示。

3.4 实验过程

被试先听一遍录音, 听的同时做笔记, 然后在规定时间 (三分钟) 内进行口译复述。教师将复述内容录音。在下周同一次课上, 教师先发放概念图,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看懂概念图, 然后收回发放的概念图, 接着播放录音, 同时允许被试做笔记, 录音结束要求学生同样在三分钟内进行复述。实验分两周进行, 是因为人的工作记忆保持时间很短 (不超过一分钟) , 到了第二周再听时, 信息对被试而言基本是全新的。最后, 采用“有声思维”的方式, 让受试者回忆整个的思维过程并录下来进行分析。

3.5 评分及分析方法

教师对两次复述录音, 依据学生复述的每一句的正确程度打分。如果复述内容与原文用词不同, 但意思一致, 不扣分, 如果复述内容是原文的部分, 扣一半分。复述的原句是一句10分, 一共是11句。成绩由两位本系两位富有经验的口译老师来评分, 取平均分。

3.6 实验结果

被试两次大意回述的分数统计如表1所示。

3.7 分析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 在看过概念图对所听语篇的结构有了了解并在脑海中暂时储存之后, 学生在做大意回述时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并且由大脑未及思考便需表达而产生的有声停顿现象也有下降。实验表明, 工作记忆的容量随着材料的意义而变化。如果材料富有意义, 其记忆容量增大, 反之则减小。 (J.R.安德森:1989, 转引自李芳琴2004:18) 还有研究认为 (梅傲雪, 2009;李芳琴, 2004) 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是可变的, 可以由变量“组块 (chunk) 来计量。但组块具有扩容性, 可以通过加大每个块的容量而扩充和提高短时记忆。加工方式“组块”化就是以话语所呈现的信息单位, 如字词、短语、句子、篇章等为基础, 分清信息主次, 结合逻辑推理, 将信息单位按主次关系逻辑性地组合成更大的信息单位, “在语义变为语篇意义的瞬间以树状形式记忆理解的内容”。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译者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 扩充组块内容, 将零碎的、片段的部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意义链, 作为整合信息成分来储存。认知心理学的实验也表明:经过组块后的信息项日在短时记忆中的保持时间胜过那些零散、孤立的信息。因此在口译训练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扩大组块, 减少记忆项目的数量, 把所接收到的信息迅速整合成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加以记忆和理解。

有声思维 (Think Aloud Protocols) 是让受试者口述自己在翻译特定任务时大脑的所思所想。在大意回述后, 研究者把受试者在试验中的一切言语录下来, 并转为可以用于进一步分析的文本数据, 然后在分析这些数据的基础上, 重组出受试者翻译时的一些思维模式和规律性。 (左嘉刘和平2011:60) 学生的有声思维的文本表明:20名受试中有19人认可了概念图有助于他们理清文章思路, 增强短时记忆。如一名学生说“没有概念图前, 我把听到的重点记录下来, 但是思维和组织没有条理, 所以在复述时就缺少逻辑, 丢掉很多信息, 语速减慢, 导致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述。借助概念图, 语言更有逻辑, 语速加快, 在规定时间内说了更多内容。”

4 结论

通过以上试验, 可以看出概念图最大的优点就是将抽象的知识视觉化, 把片段的零散的信息整合成体系, 以图的形式输送到短时记忆通道, 这样一个记忆组块就包含多个小组块, 加大了记忆的容量。概念图将信息结构化, 浓缩成一些关键词和箭头符号, 这表明了源语内容及其逻辑关系, 方便了译员在译出语输出阶段信息的提取。最后, 信息的逻辑化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概念构图的过程就是”本能”地对信息进行逻辑分层的过程, 进入记忆的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单词、短语或信息, 而是条分缕析、相互关联的信息点 (张玉翠2010) 。概念图式记忆适用于那些讲话内容相对有条理、主次意义较清楚的讲话材料, 如论证类、介绍类讲话等。教师应在口译课堂上引导学生将所听内容转化为概念图, 在语义变为语篇意义的瞬间以树状形式记忆理解的内容, 这样就可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 真正做到脱离原语外壳。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8.

[2]李芳琴.论口译记忆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4) :17-20.

[3]梅傲雪.记忆训练在口译教学中的运用[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9 (4) :61-64.

[4]唐芳.关于源语重述练习在连续传译培训中作用的实证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 2010 (1) :33-34.

[5]王立君.概念图在促进认知和评估知识结构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

[6]肖礼华.口译复述练习常见错误类型及应对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5) .

[7]章美芳.复述策略在口译记忆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 (3) .

[8]张民伦, 徐卫烈.英语听力教程第三册[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9]张玉翠.口译记忆中的概念构图策略[J.盐城工学院学报, 2010 (4) :56-59.

法制史记忆图 篇3

关键词:语文学习;思维导图;记忆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98-1

随着“友善用脑”被人们所熟知,思维导图也开始被人们关注,因为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特别是一些相关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更使这种思想方法深受欢迎,不论是企业还是教育,都在探索它的应用,它类似于记笔记,但与传统的记笔记方法相比有较大的优势。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中学语文学习中效果究竟如何?笔者进行了调查和尝试。

一、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学习中学语文的情况

学生眼中的思维导图:①结构由个人思路而定,便于个人理解记忆;②颜色丰富、使用图形和联想;③问题导向,有利于解决矛盾冲突;④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呈树状结构;⑤主观性强,不便于评价;⑥形式活泼,多用于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的文科教学;⑦用途广泛,不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只要需要思考的地方就可以使用;⑧构图较随意,用时短。

经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使用思维导图的习惯,其中老师要求使用的学生大约占78%,而自觉使用的学生只占8%。还有部分学生根本就不用或不会使用。大多数学生使用也只是把它当作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认为它是一种好的中学语文学习方法。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中学语文学习的优势

1.使用思维导图进行中学语文学习,可以成倍提高学生记忆力,增进了理解和记忆能力。

2.把中学语文学习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上。节省了宝贵的语文学习时间。

3.思维导图具有极大的可伸缩性,它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从而,可以使我们的主观意图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它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中学语文学习新知识时,要把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结合,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能否具有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中学语文学习的关键。

4.思维导图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右脑。因为我们在创作导图的时候还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左大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而右大脑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

所以,图像的使用加深了我们的记忆,因为使用者可以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这样就使用了我们的视觉感官。

调查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你是否觉得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节约学习中学语文的时间?如果是,能节约多少时间?你觉得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中学语文学习最大的好处在哪儿?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节约时间,至少可以节约三分之一时间。多半学生认为利用思维导图记忆效果好,很难被遗忘。很多学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1.买了很多书,可惜很多都没有读?就是读过也掌握不了多少;2.学生感觉中学语文学习教材比较吃力,只有刻苦学习才能考出好成绩;3.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可是时间总不够用;4.前面学的东西总是会遗忘,总要不断进行复习。

……

是我们的能力不够吗?还是我们的大脑不好使?NO!!!

现在有一种方法可以全面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思维导图!我们都有体会,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事物要比抽象的语言容易记得多。

从思维导图的特点及作用来看,它可以用于工作、中学语文学习和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里:

1.个人:计划,项目管理,沟通,组织,分析解决问题等;

2.中学语文学习者:记忆,笔记,写报告,写论文,做演讲,考试,思考,集中注意力等;

3.职业人士:计划,沟通,项目管理,组织,会议,培训,谈判,面试,评估,掀起头脑风暴等。

它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笔记、阅读、课堂、中学语文学习、演讲——讲要点时中心词语记下,把相关的意思用线连上,加以组织,方便记忆复习、预备考试、预备演说——将已知的资料从记忆中以思维导图方式画出来,或将以往画的思维导图重复再画出,这能加深记忆。

小组中学语文学习、头脑风暴、小组讨论——首先让各人自己写出已知的资料或意念,然后将各人的思维导图合并及讨论,并决定哪些更为重要,再加入新的意思,然后重组成一个共同的思维导图。

创作、写作、水平思维、建立新计划——首先将所有环绕主题的意念都写下来,包括新的意念,不可能发生的,然后将其组织合并,重新画出思维导图,这时创意才可能产生,而且中心目标也十分清楚。

上一篇:53歌声与微笑教案下一篇:公务车管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