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街道工作总结(共8篇)
今年,我街道的依法治街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司法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文件《关于分解下达XX区依法治区工作专项目标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要求,为了全面完成普法依法治理任务,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地引向深入,结合辖区的实际,积极探索依法治街的新办法、新路子,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开展创建“民主法制示范社区”活动,切实进行热难点的排查和治理。经过努力,辖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维护了辖区的稳定,全年依法治街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1.领导高度重视依法治街工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依法治街作为街道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与市、区开展的这项专项活动同步开展,同步落实,同步完成。全年研究依法治街工作 在两次以上。
2.健全依法治街的组织机构、网络。(1)年初,街道结合自已的实际,对依法治街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建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党工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派出所所长、辖区有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依法治街领导机构,办公室设在街道司法所;(2)要求辖区各单位、居委会调整或者成立相应的依法治理的组织机构。保证了依法治街工作在街道和单位居委会层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
3.发挥依法治街的组织机构、网络的作用。在街道依法治街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上与领导小组联系,下与辖区各单位、居委会的依法治理组织联系,及时督促指导、进行协调,使街道的依法治街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在辖区内,形成了依法治街的网络,有力地保证了依法治街工作的进行。
4.安排部署依法治街工作。(1)年初,制定了《XX区龙潭街道XX年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目标》,制定下发了《关于XX区龙潭街道XX年依法治街工作目标的实施意见》;(2)街道分别召开了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居委会分管领导及专管人员参加的动员会,安排了全年依法治街工作,布置全年依法治街工作事宜,要求各单位和居委会对照《XX区龙潭街道XX年依法治街工作目标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XX区龙潭街道XX年依法治街工作目标分解表》,认真地做好了全年的街道依法治街工作。
1.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全年,辖区内充分利用单位和居委会的现有宣传手段,发放资料33750余份,办版报、墙报、小报等专刊12期,并通过计生、调解、综治、暂住人口登记等工作,送法上门,面对面宣传。
2.搞好干部的法律培训,增强干部的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1)加强对居委会干部的培训。6月份,街道组织居委会的全体干部进行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民法通则》等法律的专题培训会,通过培训,使居委会的干部们了解普法的要求,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常用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及使用方法,提高了做好居委会工作和调解工作的基本技能,受教育面达100%。(2)重视机关干部的普法培训工作。街道把机关干部法律培训纳入当年街办的工作计划,要求机关干部全员分批参加培训,同时利用每周一早上政治学习时间学习了《行政许可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城乡规划法》、《XX市拆迁条例》等法律法规,参训率达100%,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及正确行使职能的水平。
3.加强外来人员的法制教育。街道司法所和派出所通过对暂住登记和上门的检查,对辖区内的暂住人员进行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了他们的法制观念,暂住人员的登记率进一步提高,违法犯罪的人员进一步下降,辖区的治安状况得到了进一步好转。
4.注重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辖区的1所中学、4所小学,都有一名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定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具体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从小培养中小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受教育面达100%,受到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学生本人和社会的好评。
1.强化“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群众遵纪守法的意识,强化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良好习惯,按照依法治街的工作部署,我街道在XX区司法局的指导下,进行了“民主法治社区”的创建工作,把“民主法治社区”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具体做法是:(1)专门用一个办公室,保证社区法律宣传服务站开展有场地;(2)由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方面的人员组成法律服务自愿队伍,设立专门的法律服务工作职责定期坐班,并上墙公布;(3)法律宣传服务站服务的主要内容:法律宣传教育工作,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人民调解工作,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4)宣传服务的主要方式:通过法律专业人员进行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法律事务代理、纠纷的调解,及时方便为居民群众进行直观实际的纠纷分析处理,引导居民群众学法、用法,培养公民自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习惯。(5)坚持制度、规范“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做到每个工作站,在固定的时间有专业的法律服务人员座班,并有法律服务工作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双方签字的记录,保证了时间、人员、内容效果的落实。(6)法制宣传教育规范:各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做到了“四个一”,即设立一个法制宣传栏、每季度上一堂法制课、配一套法律图书、成立一支法律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现在,社区出现问题纠纷积极寻求法律保护,遇到问题找法律宣传服务站帮助的现象非常普遍。居民群众反映:“社区建立的法律宣传服务站,由专业法律人员进行的法律宣传服务,看得见,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实在是太好了。”
2.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做好专业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综治办、社会事务办、经济科、城管科、妇联等部门,结合三月“综治宣传月”、“3•8”妇女节、“妇女儿童维权宣传”、“3•15”植树节、“4•5”文明活动宣传月、城市社区综合整治活动、“6•26”禁毒宣传、九九重阳节、十月“国防教育宣传周”等活动,大力宣传综合治理、禁毒、工商、税务、婚姻、民事、城市管理、绿化环保、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保护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不同的特定时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多种方法进行多种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针对性强,教育面宽,效果非常突出。
根据我街道的实际情况,我们把依法治理的工作重点放在了社区居委会,主要有四进社区:
1.人民调解进社区;
2.刑释解教进社区;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社区;
4.法律服务工作进社区。
以上工作全部都成立了组织机构,建立了工作网络,做到了工作分工明确,具体事情有人抓,紧紧抓好“七个结合”(即主动宣传与会议学习相结合、专业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群体宣传与咨询宣传相结合、入户宣传与调解纠纷相结合、专题宣传与执法检查相结合、重点宣传与新法规相结合、耐心宣传与群众上访相结合),各项工作效果明显。
1.街道实行政务公开。规范 “龙潭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设立便民办证窗口;(2)设立首问接待制,要求接待群众的首名接待干部做到:解答问题必须一次性讲清,做到“一口清”,不让群众跑冤枉路;(3)建立办事指南橱窗;(4)散发办事指南守则;这些措施方便了群众办事,利于群众监督,对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群众反映良好,得到了上级肯定。
2.继续深化社区依法治理工作。按照上级的部署,街道在辖区内积极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活动,落实“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扩大基层民主,推进民主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为了更好的促进通榆县畜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预防和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防止病害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动物性食品食用安全, 通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在省、地、县三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 在2007年初, 将产地检疫工作列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牧业局名义先后召开了有局长、副局长、业务科、监督、动检参加的关于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会议, 制定了工作方案, 成立了以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为核心的领导小组, 各乡镇 (场) 畜牧站站长任小组成员, 经过近一年的运作,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 提高认识, 加大宣传, 为推进产地检疫创造有利条件
通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在年初春防工作开始时, 就在春防动员大会上强调了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 并要求各乡镇 (场) 畜牧站的防疫员在进行防疫工作中要把产地检疫宣传工作放在首位。
1.1 免疫建档
给农户饲养的动物每次注射后, 都要发放由户主签名的动物免疫证, 畜牧站留有存根。在免疫证上, 不但有免疫项目、户主姓名、免疫动物的种类、数量、饲养量、免疫日期, 更重要的是在免疫证备注一栏上注有“动物在出售调运前必须到畜牧站申报检疫, 否则罚款”, 并告知报检电话。这一举措, 在法律上起到了事先告知的效力。
1.2 广泛宣传, 印制并发放宣传单
以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名义向全县20个乡镇 (场) 每个养畜户发放了“关于依法开展畜禽产地检疫工作的告知”的宣传单2.5万份, 再次强调畜禽及其产品在出售或者调出离开产地前3 d到当地畜牧站报检, 否则, 一经发现未报检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49条、《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第48条规定, 除没收违法所得外, 情节严重的可并处3 000元以上, 10 000元以下的罚款。另外抽调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所的业务股干, 参加县里组织“科普大集活动”,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印成小册子, 连同宣传单一并拿到集市上, 做宣传讲解。每周去一个乡镇 (场) 的一个集市, 直到20个乡镇 (场) 走完为止, 同时在每个乡镇 (场) 主要街道两旁张贴标语, 悬挂过街横幅。
2 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 使产地检疫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针对全县各乡镇 (场) 的检疫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执法水平低的特点,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组织了一期有全县各乡镇 (场) 畜牧站站长和检疫员参加的行政执法培训班。特邀请了县法院副院长冯立忠、行政庭庭长杨金生以及审判员刘明晶到会讲解了行政执法工作中如何规范行政程序, 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高级畜牧师讲解了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文书的制作及注意事项, 邀请基层畜牧站的检疫员对有关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和以检促免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现身说法。检疫员们听得认真, 记得仔细。会后, 检疫员们与到场的法官和业务人员进行座谈交流, 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3 发动群众, 搞好调查, 运用法律手段治理拒绝检疫的“钉子户”
尽管产地检疫准备工作做得细, 宣传工作到位, 但仍有一部分养畜户为蝇头小利, 逃避检疫, 私自出售一些畜禽。检疫员在工作当中通过走访养畜户的邻居, 初步了解摸清私自出售畜禽的户数、出售的时间、地点、数量并查阅畜牧站的免疫档案和动物免疫证的记载, 初步勾勒出“拒检户”违法形态, 掌握其违法事实, 迅速上报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依法进行处理。
4 立案调查, 依法取证, 拔掉拒绝检疫的“钉子户”
对于进入立案程序的拒检案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规定, 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进行逐户分步骤的进行处理处罚。
4.1 调查取证阶段
选派2名业务强、素质高、有行政执法资格的监督员前往养畜户家中调查, 按照执法程序和事先获得的相关信息, 做好一套完整的调查笔录, 并让当事人在笔录上签字, 如果拒签, 由现场见证人签字。一旦拒绝检疫事实成立, 罚款在1 000元以上的, 下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罚款在1 000元以下的, 下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并由当事人或现场见证人在处罚决定书送达签证上签字, 告诉当事人所享有的一切权利。
4.2 行政处理处罚阶段
被处理处罚的当事人, 如果对上述的处理处罚程序视而不见, 过5 d后, 对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并告之当事人有复议和诉讼权利, 此时如被处罚的当事人有悔意, 交足罚款和违法所得, 此案就此结案。
4.3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阶段
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60 d后, 被处罚的当事人没有申请行政复议, 又没向法院提起诉讼, 也没履行处罚条款, 按照相关法律, 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5 堵查漏洞, 严格检疫, 严把产地检疫最后一关
通榆县城共有猪屠宰场1个, 大牲畜屠宰场1个, 2个清真屠宰场, 1个禽屠宰场。截止2007年10月, 屠宰猪14 520头、牛216头、羊676只、马属动物874匹、禽92 013只。为把住产地检疫最后一关,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严格要求住场检疫员在牲畜进场前必须持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入场, 一旦发现无证的, 责令畜主回到所在乡镇 (场) 补检后再入场, 使屠宰场的产地检疫合格证的持证率达到100%。
6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加大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力度
动物公路检查站是动物重要防疫屏障体系, 通榆县的动物公路检查站在坚持24 h值班的情况下, 不但对进入流通领域动物及其产品进行严格把关, 还对县境内过往的动物进行查证验物, 查看免疫标识和产地检疫证明, 如发现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其产品,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责令其补免、补检, 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目前企业依法治企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依法治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依法治企工作重视不够
由于种种原因,还有相当多的企业未设立与其经营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企业法律事务机构,亦未配备相应的法律专业人员;一些企业领导人对依法治企的认识很不到位,缺乏守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人治”思维根深蒂固,很少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符合法定程序上考虑,常常带头违反制度、破坏规矩,依法治企的主动性欠缺,自觉性不强,对实现新时期依法治企的方法、途径、措施等缺乏应有的思考和探索。
(二)不注重建章立制的合法性审查,“立法技术”落后
建章立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必备的基础性工作,是企业的“立法”活动。作为一项“立法”活动,其合法性、严谨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在一些企业出台的规章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不注重其合法性审查、“立法技术”落后:或违反“上位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致规章制度自始无效;或内容过时陈旧,修订、完善不及时,与现有的有关规定相互矛盾、相互冲突,令人无所适从,难以操作;或标准混乱、尺度不一,产生歧义,引发纷争。
(三)依法治企的运行模式存在缺陷
在一些企业,依法治企仅仅作为一个部门的一项工作,没有把其上升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来通盘考虑。不少企业把依法治企这项工作交给法务部、企管部门、宣传部门、办公室来负责运作,降低了依法治企的运行层次,影响了效能。事实上,依法治企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环节。其中,关键和核心当属企业的领导层和决策环节。在一些企业,由于领导人大多不是专业法律人士,许多重要的会议也无法律专业人员参加,决策层面缺乏法律监督把关,有悖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律化的原则。
(四)“讲法不用法”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国家经过多年的全民普法教育,国民的法律知识日渐增长,讲法、懂法的人越来越多,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但会用法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在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一些国有企业在处理职工的非理性、不合理、不合法的信访诉求时,只知道一味的、不厌其烦的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当意识到思想工作不是万能的法宝之后,甚至不惜“花钱买稳定”,也想不到用法律手段去解决问题,看不到司法途径解决此类问题的特殊功效,不主张,不支持、鼓励职工按诉讼和仲裁程序要“说法”,化解信访稳定问题缺乏法治思维。
(五)习以为常式违法行为还较普遍
由于法律意识不强,我们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方法中,还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侵权、越权等违法现象,未引起足够的警觉。如出于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关心或某些岗位从业的需要,企业常常要组织职工进行各类体检。对于职工个人的体检结果,单位虽有权知晓,但却对此负有保密义务,可我们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却做得并不好。另外,在调解工作中,对于夫妻离婚后发生的性侵犯、重伤类公诉案件,企业工作人员也当作婚姻家庭内部纠纷进行了违法“调解”;单位组织的公益捐赠活动中,个别企业规定捐赠金额的行为严格说来也不合法。
(六)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
目前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送审合同资质证明材料不齐、主体不各格、授权不明、折分合同、补签合同、内容不完备、合同履行情况缺少跟踪等。同时,因种种原因,合同审查法律专业人员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还很不够,合同谈判、履行过程的监督等具体参与的极少,对送审合同文本只作书面上的合法性审查,而对价格等不作合理性审查,缺少监督制约,不利于反腐倡廉建设。
二、强化依法治企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一)以中上层管理人员为重点,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依法治企的自觉性
依法治企,关键在企业领导,在其中上层管理人员。首先,企业各级领导人员的认识要到位,必须充分认识到依法治企工作对规范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其次,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思维和做法,摒弃过去那种“人治”的现象,以法治思维管理企业,规范经营活动,要以身作则带头遵纪守法,增强依法治企的意识和能力。
(二)深化改革,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也是企业法制化管理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就必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十六字方针”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产权责任制度,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企业管理和运作。要根据法律要求,结合企业实际,起草了企业的“宪法”——《章程》。企业章程是企业最根本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制度化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三)抓好内部“立法”,依法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企业规章制度就是企业内部的“法”。实施依法治企,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立法”工作,要按《公司法》和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照国家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企业事务,使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在内容上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不能与之矛盾、冲突;在产生程序上也要符合要求,应该提交职代会讨论的,必须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
(四)建立健全法律顾问机构,创新运作模式
随着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增多,一些企业原来那种仅仅单纯依靠个别兼职法律事务人员被动应付日常法律事务的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企业应该在内部设立专门的法律事务机构,实行法律顾问制度,根据其规模、性质、法律事务工作量的大小配备有从业资格的专门法律人员,并在内部各生产部门、职能管理部门中培养一批懂法律、懂业务、懂经营的管理人才,形成以法律事务机构为中心,各部门骨干法律人才为基础的企业法律工作网络。在较大的企业,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设立总法律顾问,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对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随时提出建议,并协调企业各个部门在依法经营管理中的权责关系。
(五)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法律监督
企业的监督体系中,除了充分发挥审计、财务、纪检监察等监督部门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外,还应特别注重发挥法律监督的作用。重要会议应有法律专业人员参加;重大决策应有法律专业人员把关;拟定的重要规章制度应交法律专业人员审查;法务人员要参与合同谈判,并跟踪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参与工程验收;在合同管理环节,法务人员不仅要对送审合同文本进行合法性审查,还要进行合理性审查,合同文本送审部门及经办人必须同时提交完整的《选择对方单位签约的理由和定价情况表》,表中应有相应的比价、询价情况以及参与人、部门领导、企业主管领导的签字和对方单位的地址、联系人、电话等,由专门人员进行价格审核。
(六)抓好重点事项的法律事务管理,规避经营风险
1、合同管理。经济合同是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创设的,也是最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的根源。加强企业管理,实施依法治企,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实加强经济合同的管理。除经济合同以外,企业目前还应注重职工劳动合同的管理,特别的私营企业在这方面出的问题不少,影响了和谐企业建设。
2、担保管理。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如需要为他人提供担保,一定要严格审查、审慎担保。要对被担保者的资信、履约能力、被担保事项作深入细致的审查,不能碍于人情、朋友关系等替人担保。此外,还应重视对企业捐赠行为的监督管理。严禁未经法定程序,就由领导人擅自决定将企业的财产无偿捐赠给自己以前读书的学校,赞助同学会、各种协会、体育运动员等。
3、诉讼管理。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企业内部起诉、应诉事务不断增多。这要求企业应切实加强诉讼管理,做好与诉讼有关的证据、授权委托、起诉时机、应诉策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确保一旦涉诉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工作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实施依法治街战略,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法治文化、道德教育相结合,创新普法依法治理理念,构建普法依法治理平台,拓展普法依法治理空间,结合街道实际,现就2008年依法治街普法教育工作提出要点如下:
一、全面实施第四个依法治街、“五五”普法规划,确保依普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根据市、区及本街道2008年制定的第四个依法治理规划和“五五”普法规划的工作要求,结合2008我街道实施两个规划的实际情况,今年我街道将继续加大对新规划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公民对依法治街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构筑“品质北山”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大力开展以公民意识教育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全民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以“尊重法律权威、依法行使权利、履行责任义务”为主要内容,以法制进单位、法制进学校、法制进企业、法制进社区、法制进市场“五进”活动为载体。结合区依普办的工作要求,继续深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四个一”活动(即组织开展一次警示教育;组织参加一次庭审旁听;组织开展一次法制征文;每季听一堂法制讲座),加强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 求和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八长接待日”为居民群众解决涉法涉诉难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加强对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教育。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加强固定法制宣传设施(设立法治宣传橱窗)、社区市民学校、“法律诊所”、96148法律援助电话等法律服务阵地建设;继续开展法律讲座、法制培训、观看法制录像、普法知识有奖竞猜、“送法上门到千户、法制教育到万人”、“12.4”杭州法制宣传月、法律咨询服务与法律知识竞赛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加强对“五五”普法规划的宣传教育。
三、强化依法治理,夯实法治基础,为构筑“和谐北山”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公务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和业务培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推进司法公正,深化社区依法自治。
1、全面深化社区依法自治工作。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创建”等活动,扎实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努力争取使我街道四星级以上民主法治社区的达标率达到百分之百。
2、打造“街校共建”品牌工程。将我街道与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结对共建所开展的“街校共建”工作作为品牌工程、形象工程来抓,丰富共建内容,拓展共建形式,拓展普法教育途径,以实施“借脑工程”来提升社区的民主法治水平和街道的依法自理能力,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继续加强以社区“法律诊所”为载体,为广大居民群众搭建一个便利的法律服务平台。今年下半年,我街道将针对社区自治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与共建学校法学院的师生成立课题调研组,进行调研活动。继续为大学生参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
3、进一步促进行业依法经营。在抓好行业人员的法律知识宣传教育 2 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规范和促进行业依法经营。
四、加强道路交通的法律法规宣传,促进地区和谐发展
为加强整个北山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生活品质街区的打造以及道路安全的保障,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法》、《浙江省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宣传教育使整个北山地区的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有序社会治安更加稳定,因此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宣传,意义重大。
五、完善工作机制,狠抓规范化建设,为依普工作上新台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及时调整充实街道依普工作机构,为建设新西湖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依普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成员例会、联络员定期会议、目标管理考核评估及奖惩等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工委和社会团体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社区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制度,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社会参与的局面。同时加强依普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引入社会各方优势充实普法志愿者队伍,调动群众主动参与的热情,增强依普队伍的力量。
西湖区人民政府北山街道办事处
依法治村工作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关系到农村社会的持久稳定,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2009年里,村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两委会,统一思想,加深了对开展依法治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狠抓落实,借“十七大”东风,以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针,全面贯彻省、市、县社会治安工作会议精神,使我村在今年不仅巩固了依法治村成果,并推进了依法治村进程。
首先总结去年的经验,我村在今年进一步铺开了依法治村“战场”,继续“以点带片,以片带面”的工作思路,做到“横纵结合”,彻底深化依治法村成果。总结今年依法治村工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十户三联”,促和谐、保平安、增实效
全村村域广,户数多,居住房屋密集,隔壁邻居以小事起矛盾难以避免。自从启动“十户三联”创建平安工程,“十户联调、十户联保、十户联创”以相邻十户联为一组,明确一名综治小组长,一名德高望重的调解员,一名综治信息员,一名法制宣传员。针对本组十户内的矛盾进行调解、劝服。通过认真落实,效果明显。这样把小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减少了村干部下组调解的频率,也使群众再没有为一些琐事耽误自家农业生产,自然实现了邻里和谐、农民增收。
二、成立治安巡防队,震慑犯罪,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年初,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指导员,村治安主任任队长,十名村里党员、退伍军人、组长、有过保安经验的先进青年任队员的“村治安义务巡防队”。自成立以来,参加黄兴镇平安行动6次,行动过程中,队员们着装整齐,服从指挥,精神饱满,树立了一名合格治安人员的良好形象,赢得了镇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为黄兴镇政法队伍壮大了力量,有效地震慑了在镇域范围的违法犯罪行为。在镇派出所联系干警的指导下,村治安巡防队共组织夜间巡逻、蹲点盘查可疑人员、车辆等行动30余次,对村域范围内易发生偷盗事件的局域进行重点布控10余次,针对被盗时段多发期,坚持不定期夜间巡查,有效地扼制了“入室偷盗”事件的频繁发生,打击了企图在村域范围内实施犯罪的违法行为。队员们经常坚持从晚上十点至凌晨四点进行值班,增强了打防结合,以防为主,以打促防的力度,村连续创下三月无盗窃案件发生。在支村两委和全村老百姓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社区警务室,接警出警,快速打击犯罪行为。
在镇党委、政府、派出所指导安排下,在村村部设臵警务室,大大提高了村域治安犯罪事件的出警速度,使案件的侦破取得实效,维护了正义,威慑了治安犯罪违法行为。
村支村两委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深化了“平安”建设工作;有效应对了全村不稳定不和谐的问题,快速处理问题事件发生的萌芽状态,率先推进了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到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了全村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村级人民调解工作逐步完善,医患调解效果显著。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支村两委的直接指导下,本着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原则,对调解事件及时到达现场,控制双方矛盾产生的过激行为,维护和谐稳定的局面。今年已成功调解医患事件4起,受到了市、县各级综治部门和医患双方的好评。
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反邪教工作机构健全,措施得力。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下,支村两委统一协调,把握关键环节,大力宣传,落实机构责任人,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打击邪教组织行为。反邪教观念深入人心。由于具体工作的深入开展,措施得力,社会局面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满意。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办工作逐步法制化、规范化。志办法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每次会议有记录,紧紧围绕县志办工作职能,研究部署全局法治建设工作,专题研究法治创建活动,推动法治建设工作渐进有序开展。确保法治工作正常开展,高效运转,经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根据县法治办要求,成立了县地方志办公室法治建设领导机构,完善了工作运行机制,并配备思想好、作风正的人员兼职从事法治建设工作。
二、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法律素质
1、按照县委政府安排,我办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了由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县食药工质局、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局承办的以“品高原美食,尝味道”为主题的首届特色美食大赛活动。
2、按照我办对《年鉴(20xx)》编审工作进程,本月对其样书店进行了校对,即:校对工作历来是我办志书、年鉴出版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年鉴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然而充分认识校对的重要性,掌握校对方法,建立校对制度,提高业务素养,是全面提升年鉴质量的保障。
3、组织值班干部职工继续学习习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相关内容和《新宪法》相关内容等。
三、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依法行政
我办进一步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制度,按照有错必纠和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不作为追究、错案追究和免于追究责任的范围、种类。
在法制不断健全的当今社会, “依法治校”已成为普遍的办学理念之一。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 “依法治校”往往又是通过班主任的“依法治班”来贯彻落实的。因为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 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又是联系学校、其他任课教师、家长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而学校对学生的各种教育活动往往又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 班主任能否“依法治班”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实生活中, 一些学校的违法违规现象也或多或少与班主任缺乏法规意识有关。例如, 今年初山东沧州某中学因学生携带手机或使用手机被劝退12名学生 (含8名高三学生) , 引起社会热议。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是典型的任性教育, 这种做法既不符合教育的崇高属性, 也违反了《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最后, 沧州市教育局要求“在批评教育、本人认识错误的基础上, 12名学生立即返校学习”, 并要求该中学“对返校学生要倍加关心爱护, 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心理疏导和学业指导, 使其尽快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试想, 如果班主任具有较强的法规意识, 运用法治思维的方式方法, 在班级内部就能智慧地处理学生带手机及使用手机的问题, 这一风波是可以避免的。
由此看来, 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教师首先要有“法规意识”, 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大到国家层面的法律, 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生守则》等;小到学校层面的各项规章制度, 如《班级量化考评办法》《学生操行评定办法》《“三好生”“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以及“班规班约”等。有了“法规意识”, 遇事才能运用“法治思维”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 才会避免任性的教育或教育的任性。
其次, 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合法, 不能因为出于“好心”就不顾教育的方式方法。《义务教育法》第29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人格, 不得歧视学生, 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教师法》第8条关于教师应履行的义务中也明文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两项法规都明文要求“尊重学生人格”。有些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却忘记了这一基本点。早在2013年10月16日《教师报》就刊文《砸手机砸出的是霸权与无知》, 文章作者引用了律师事务所和网友的评论, 认为“手机是学生的私人物品, 学校管理者销毁手机, 明显侵害了手机持有者的切身利益, 这是一种彻彻底底的违法行为”。无独有偶, 今年3月底4月初, 红网等多家网站爆出这样一则新闻:湖南岳阳某中学高二学生在上英语课时低头玩手机, 被正在上课的英语老师发现后, 从他身上搜出手机, 在全班同学众目睽睽之下砸烂。由此引发了一场网络热议。在评议者看来, 老师当众砸手机, “破碎”的是法治教育, 留下的是暴力教育“后遗症”。在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中, 用违法的手段教育学生, 会伤害学生对法治的信仰, 甚至会带来“以暴制暴”与模仿犯罪, 让学生也充满暴戾。即便是“好心”的教育, 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也必须合法才行, 还要使学生能够接受才行。试问, 学校和教师在砸手机的时候, 想到过要尊重学生吗?考虑过学生的感受吗?
生活中这样所谓的“好心”教育, 还真有点五花八门, 别出心裁。2013年12月6日中学生联盟网载:“最近有媒体报道, 有的高中生上课迟到, 要罚款5元, 甚至是10元, 才能让学生进教室听课。有的教师采用体罚的办法来惩罚上课迟到的学生, 更有甚者, 教师把迟到学生名单示众, 让学生尊严扫地。”“在深圳有一所高中, 学生迟到虽然没有采取罚款的措施, 但其方法却让迟到的学生尊严扫地, 在普通学生之中低人一等。据笔者了解, 当时有30多名学生上课迟到, 然后被年级主任叫到一起, 然后拍照录音, 学生不仅要讲述自己迟到的原因, 自己的班级及姓名, 还让各自的班主任领着全班同学来围观。这种惩戒方法相比罚款的方式, 更让人接受不了, 尤其是当事学生, 更感觉丢脸, 自尊心受伤。”
作为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要认识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要改变在班级管理上的“家长式”作风和管理方式, 努力做到依法治班。尽管出于“好心”“责任心”, 但在涉及学生人身权利、人格尊严时一定要依法管理。
第三, 校规、班规的制订要有法规依据, 不能“任性”制订。前面案例中山东沧州被劝退的12名学生, 据说学校是为了“严肃执行校规, 是为大多数学生负责”。而这样的“校规”却有违国家的有关教育法规, 《教育法》第36条规定:“受教育者有平等的入学、升学和就业权利。”第39条规定:“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尚且要创造接受教育的条件, 何况上述案例中的学生只是带手机进学校或在学校使用了手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在针对山东沧州某中学劝退12名学生一事时说道:“无论什么理由, 任何人都无法剥夺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劝退学生”的校规显然没有法律依据。
班主任制订“班规”的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2013年《华西都市报》:四川广安邻水县某中学高一 (5) 班的罚款制度让不少学生口服心不服:上课迟到罚款5元, 上课讲话罚款15元, 穿西服进教室罚款20元……仅短短两个月已罚款3000余元。有家长质疑这涉嫌变相收费。该班班主任表示, 制定罚款制度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人们不禁会问:难道管理学生就靠“罚”吗?教育管理学生又岂能“一罚了之”。班主任这种管理方法也太简单粗暴, 虽然可能有一时之效, 但违背了教育规律, 何况班主任也无权乱罚款、乱收费。这样违反法规的“班规”又怎能管理好学生。
第四, 班规制订的过程和实施要“合法依规”, 不能随意。制订和实施班规是“依法治班”的重要内容, 班规的制订不能仅仅体现班主任的意志, 还要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行之有效, 而要学生认可, 则必须由学生民主参与制订班规。在班规制订过程中, 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 充分发扬民主, 使班规有广泛的公信度, 这样才有实施的基础, 才有利于学生的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班规一经制订, 就应该成为班级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 班主任和学生都不得违背班规。推行依法治班, 班主任就要接受班规的约束, 大凡成功的班级管理都会对班主任有一种约束。例如, 魏书生老师就在自己班里设立了一个提醒老师制怒的学生监督员。李镇西老师在班规中明确规定:班规不仅对学生有约束力, 对班主任也有约束力。1987年11月29日, 李镇西老师就被自己的班规处罚, 因为发火违反了班规, 罚扫地一天。“班规”就是制度, 班主任和学生一样受班规的约束, 那才叫“依法治班”。
在班委会的设置中, 除了一般的班委设置外, 可以建立班级“法治”执法监督机制, 如班规监督委员会、班规监督员等, 引导学生自理、自治、自练、自强。无论是班委, 还是班主任, 都要乐于接受监督, 形成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习惯, 班级管理就能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从而实现依法治班。
班规制订过程和实施的“合法性”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切实的、富有体验的法治教育过程。通过学生民主参与, 师生共同制订的班规, 就成为班级管理的“法规制度”, 通过设立班规执法监督委员会形成民主监督, 班主任、班委、全班同学都依班规行事, 使学生学会自治、学会民主管理这样才有利于培养未来公民的民主、自治和法治素质。
当然, 班规在实施过程中, 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如果遇到班规中没有的违纪情况或奖励事项, 可以在班会课中通过讨论进行补充完善。即便这样, 也还会有班规不能够解决的问题, 那就要通过班主任的智慧灵活地去处理了。
关键词:央企;基层党建;依法治企
党的十六大以来,依法治国就一直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自此,依法治国更是被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如此强调法制观念的大环境之下,如何推进依法治企,如何通过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依法治企,成为了央企的新课题。
一、选好“一个根本”夯基础
当前,要深化依法治企,必须强化法制意识,切实提高企业领导班子依法行使权力的观念意识。因此,央企基层领导班子的选择尤为重要。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班集体,那么领导班子便是班主任,是一个班级风气的领头人。作为领导班子成员,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掌舵人”,为企业的发展方向谋篇布局。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政领导要引领好企业的法治氛围,首先必须从要求自己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强调一把手要以身作则,这同样适用于依法治企的法治进程。“依法治企”是口号而不是空谈,需要切实的努力和付出。依法治企的进程中,对于员工而言,领导的一句“跟我上”比“给我上”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举个例子,春秋时期,晋国赵简子率军攻打卫国,很快包围了都城,卫国的百姓们殊死抵抗,而赵简子知识躲在皮盾后,指挥将士们攻城,面对卫国的反攻,战士们垂头丧气,个个畏缩不前。赵简子很生气,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曾经战绩显赫的晋军如今为何不能发挥出当年的威力。谋士们给赵简子献计,“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赵简子反思之后,决定扔掉皮盾,操起武器,冲到前线,奋勇杀敌。战场上的将士们看到身先士卒的将军,感到十分鼓舞,于是人人都奋勇争先,一举攻破卫国。
“身教胜于言传,表态不能代替表率”。要想走好央企全面法制的道路,必须选好领导班子,从根本上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
二、落实“两个方向”畅言路
通过基层党建推进依法治企,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就是充分发挥公司党委的政治核心领导作用,抓好制度建设,并做好落实工作。“无规矩不成方圆”,党委的各项制度应以“依法治企”为核心,制定和完善党建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法制化”。在落实过程中以上带下,完善工作格局,一级抓一级,明确奖惩措施。
然而,制度制定得再完善,得不到好的落实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制度的贯彻落实中,也提倡自上而下。领导都自觉遵守,普通员工自然也会按规定执行。这就考验了领导班子的领导艺术和领导个人的号召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领导还要拉近与员工的关系,不说官话,不摆“官架子”,让员工能够真正从思想上认同领导,愿随其后,而不是阳奉阴违。带头人的领导艺术,在制度的落实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言传身教之外,还要加强对制度落实的考核,在年终评优评先中秉承“一次违规,一年白干”的原则,一旦出现违规情况,撤销其年底评优资格,并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让员工充分认识到按规则办事的重要性。
自下而上,就是充分调动员工参与依法治企的积极性。制定的制度是否符合企业自身发展,是否能顺畅地执行下去,还需要靠员工的反馈不断完善。
众人拾柴火焰高,制度的制定依靠的时少数人的指挥,而完善却需要多数人的集思广益。因此,企业需要定期组织会议,讨论是否每条制度都可以顺利落地,每条制度都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在落实的过程中,不断对每条制度进行检验,不合理、不完善之处在会上提出,让每位员工参与讨论,及时修正,才能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垫脚石,而不是阻碍前进的绊脚石。
同时,还要广开言路,让员工为企业法制化献计献策。领导班子是公司发展的掌舵者,员工则是监督者。然而员工的监督,面临着三个难点:坦诚难、被接受难、生效难。比如一些单位的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提出的都是不痛不痒的肤浅问题,而对于真正阻碍发展的大问题,员工因为担心领导的“报复”,鲜有提及。即使员工不惧“报复”大胆提出,有些党政领导也很难接受,当下便“红眼红脸”,恶语相向,这些建议的生效更是天方夜谭。事实上,来自基层的意见,才是最真实有效的意见,然而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得到良好的重视。所以,企业中必须形成“员工抬起头来看发展、领导低下头来听意见”的开诚布公的气氛,才能避免员工监督的“三难”,集合广大群众的指挥为基层党建推进依法治企的进程出谋划策。
三、找准“三个切入点”丰富依法治企内涵
首先是成立党政领导担任组长的“普法工作小组”。确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由企业领导带头学法,并制定分部门、分职责的培训学习计划,争取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侧重,做到有的放矢。如房地产板块需要侧重房产经济等方面法律的学习,建筑工程板块则侧重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各单位负责人需要明确企业主要业务所对应的法律制度,并以身作则,率领员工共同学习。其次,开办普法课堂,划分学习小组。明确学习方向之后,需要号召全员学习。可以在部门内划分学习小组,引入竞争机制。学习小组内的党员必须发挥带头作用,时时刻刻做表率,认真学习。阶段性的学习完毕之后,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提高员工学习法律的热情,同时丰富员工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年终进行考试,检验全员的学习成果,考试成绩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让学法、懂法的意识深入人心,真正发挥作用,为依法治企做出切实努力。最后,设立法律顾问岗位,由专业法律人员担任。大型央企中往往设有这一岗位,而在基层央企中,对此岗位的设置一般不甚重视。而恰恰正是在这些基层项目,执行着最基本的生产经营任务。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经营活动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会有法律问题存在。一旦偏离了法律的轨道,在市场经济中就无法生存发展。因此,基层企业聘请法律顾问是十分必要的。有了专业的法律工作人员,才能够为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合法合规的建议,充分保障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除此之外,专业的法律人员还能为企业普法进程提供指导,带领员工学习专业法律知识。因此,法律顾问这一岗位在企业改革、防范法律风险、帮助企业做强做优的道路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依法治街道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象山街道201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06-11
街道年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总结07-17
街道办事处2010年依法行政工作计划10-10
街道总结06-06
街道安全工作汇报11-14
街道文体工作总结06-11
街道民生工作总结07-04
街道老龄工作总结10-22
街道宣传工作总结10-30
街道工作职责清单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