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 读后感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知行合一王阳明 读后感(共11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 读后感 篇1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建工学院工管1402班 杨慧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知行合一王阳明 读后感 篇2

(一) 知行本体

正德三年 (1508) , 王阳明谪至龙场, “居夷处困”“动心忍性”, 最后“中夜忽大悟”, 尔后“体验探求, 在更寒暑”凭依记忆与六经四字相印证, 终于确信宋儒格物之说是错误的, 并由此确立了他一生的学问基调。

次年正德四年 (1509) , 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聘请王阳明讲学于贵阳书院, 《年谱》记载:“是年先生始论知行合一, 席元山书提督学政, 问朱陆异同之辨, 先生不语朱陆之学, 而告之以其所悟, 书怀疑而去。明日复来, 举知行本体, 征之五经诸子, 渐有省, 往复数日, 豁然大悟” (《全书》三十二, 第446页)

王阳明在贵州初提知行合一时, 曾受到普遍怀疑, 王阳明自己说过:“昔在贵阳, 举知行合一之教, 纷纷异同, 罔知所入” (《年谱》庚午条) , 关于知行合一的详细阐述首见于《传习录》上徐爱所录: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 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 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 兄当弟者, 却不能孝, 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 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 只是未知。圣人教人知行, 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看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 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 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 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 又立个心去好。…… (《全书》一, 第38页)

知与行是儒家道德实践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陈来先生在其著作《有无之境——王阳明的哲学精神》中认为, 在宋代理学中, 与知相对的行并不是用来泛指一切行为的, 主要是指人对既有知识的实践或实行。另一方面, 知的意义相对较宽, 因为知既是名词, 又是动词, 从而知不仅指主观形态所表现的知识, 而且也可以指求知的行为。

在宋儒的知行讨论中, “真知”是一个重要观念, “真知”包含了“必行”在其中。当宋儒以“真知”指主体必定将所知付诸践履, 以与常人之“知”相区别的时候, 在概念上是清楚的。但当王阳明在真知的意义上使用知的概念时, 这个真知的知与常人的如何区别, 就需要一个分疏。

陈先生认为, “知行本体”就是王阳明用来代替真知的概念。并认为“本体”指本来意义, 是说知与行就其本来意义而言, 是相互联系, 相互包含的, 一切使知行分裂的现象都背离了知行的本来意义。按照知行的本来意义, 知包含了必能行, 这是知行本体, 也是真知行。

丁为祥教授在其论文《王阳明“知行合一”三指》中说:“这里的“本体”并不是与“功夫”相对的概念。惟一合理的解释是:它们都指知与行本来的不可分割关系。说“知行功夫”, 是指“知行合一”作为人生修养的功夫与渗透其中的人生本体相对而言;说“知行本体”, 则是指知与行的本然关系而言, 虽然具体指谓不同, 但在知与行的不可分割上其涵义则是同一的。” (1)

两位的说法不尽相同, 但意思是相差无几的, 在王阳明那, 知行在本来意义上就是合一的, 不可分割的。

(二) 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以谓知

陈来先生认为, “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以谓知”是“知行合一”说的第一个表述。“真知即所以为行”当指真知必能行, 这个思想承自宋儒。而这两个命题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在“不行不足谓之知”。他认为“不行不足谓之知”有两方面的意义, 首先这里的“知”指道德意识的自觉程度而言。王阳明说过“就如称某人知孝, 某人知弟, 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 方可称他知孝知弟, 不成只晓得说些孝弟的话, 便可称为孝弟?” (《传习录》上, 《全书》一, 第38页) 就是说, 当“知”用于德行谓词“孝”“弟”等时, 不可能与行没有联系, 只能对在伦理实践中从事过此类活动的人使用“知孝”“知弟”。

第二个意义则指一般知识活动而言。王阳明说:“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 知寒必已自寒了, 知饥必已自饥了, 知行如何分得开” (同上) 。又说“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 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路岐之险夷, 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 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 (《答顾东桥书》, 《全书》二, 第53页)

《答顾东桥书》是《传习录》中所录一长文, 王阳明针对友人顾东桥的质疑, 对自己的思想做了深入的阐释, 一一回应了友人的疑问, 知行问题是其中一个方面, 此文还涉及到其他许多王阳明思想中的重要问题。我认为不应将这两句话拆开来各自分析, 他们是一个整体。“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以谓之知”。前后两个知都是指“真知”而言。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论, 引来了当世和后人的批评和质疑。

二、对“知行合一”的批评

(一) 王船山的批评

王阳明在谈到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时, 曾作了如下解释:“今人学问, 只因知行分作两件, 故有一念发动, 虽是不善, 然却未曾行, 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 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 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 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 不使那一念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传习录下》, 《全书》, 96页)

王船山对王阳明销行入知的趋向, 提出了批评:“若夫陆子静, 杨慈湖, 王伯安之为言也, 吾知之矣。彼非谓知之可后也, 其所谓知者非知也, 而行者非行也。知者非知, 然而犹有其知也, 亦倘然若有所见也。行者非行, 则确乎其非行, 而以其所知为行也。以知为行, 则以不行为行, 而人之伦, 物之理, 若或见之, 不以身心尝试焉。” (《尚书引义·说命中》, 76页)

虽然王阳明不时会使用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 必履艰而后知路等认识论领域内的例子去证明“知行合一”论, 但“知行合一”主要是道德修养领域内事。而王阳明“知行合一”论, 我认为, 客观上最重要的指向即“为善去恶”。在为善方面“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谓之知”不是嘴巴上说些孝、弟, 就是孝、弟。而是要去身体力行, 才能算得上真知。在“去恶”方面, “一念发动处, 便即是行了”。要求人们将不善之念在心中克倒, “要彻根彻底, 不使那一念潜伏在胸中”。我把它称之为“知行合一”论的双重向度。正如杨国荣先生在其著作《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中所说的:“如果说, 以行释知突出了德性的外在展现 (德性在德行中的确证) 这一面, 那么以知为行则强调了净化内在的人格 (拒不善之念) 在成圣过程中的重要性。二者虽然存在着某种紧张, 但又始终指向同一目标。” (2)

王船山的批评, 即抓住两者中的一方面, 引向极端, 自然产生错误的结论。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 他的“知行合一”论又何尝不是?

(二) 孙中山的批评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心理建设》中, 批评了“知行合一”论, 宣传“知易行难”:

“若夫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 即所以勉人为善者也, 推其意, 彼亦以为“知之非艰”而“行之惟艰”也。惟以人之上进, 必当努力实行, 虽难有所不畏, 即知之则当行之, 故勉人以为其难, 遂倡为知行合一之说曰“即知即行, 知而不行, 是为不知”其勉人为善之心, 诚为良苦。无如其说与真理背驰, 以难为易, 以易为难;勉人以难, 实与人性相反。是前之能“行之而不著焉, 习矣而不察焉, 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今反为此说误而顿生畏难之心而不敢行矣。此王阳明之说虽为学者传诵一时, 而究无补于世道人心也。”

中山先生批评的思路是首先将王阳明“知行合一”论同《尚书》中“知之非艰, 行之惟艰”等同, 然后得出“其说与真理背驰, 以难为易, 以易为难;勉人以难, 实与人性相反。”

《传习录下》载有学生的疑问:“或疑知行不合一, 以知之匪艰二句为问。先生曰: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 只是不能致那良知, 便是‘知之匪艰, 行之惟艰’。”

正是由于弟子认为“知行合一”论与“知之匪艰, 行之惟艰”有冲突, 才向王阳明请教而“阳明企图把《尚书》的知行说, 与知行合一说予以融通, 照他的解释, 毕竟和他的‘知行不可分作两件事’的说法已不一致。知易行难之说, 不管你作如何解释, 是合不到知行合一中去的”。 (《中国思想史 (下) 》韦政通著864页)

所以, 中山先生将知行合一同《尚书》中知行观等同是不合理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山先生指出了知行合一论的用意在于勉人为善, 这是非常准确的。中山先生倡知难行易, 目的在于教人敢于实行, 不以革命理想之高远, 革命方略之宏大而畏难不行。从这一方面说, 两位先贤的苦心别无二致。

三、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立言宗旨和伦理意蕴

阳明的一生并不长久, 但在他五十七年的生命历程中, 却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理想中的“不朽”, 集事业公德与立言垂教于一身。可以说, 阳明的一生, 就是知行合一的一生, 他的理论, 不是空想推理, 坐而论道而来。而是身体力行, 即行即知而来。他在《书林司训卷》中说:

周衰而王迹熄, 民始有无恒产者。然其时圣学尚明, 士虽贫困, 犹有固穷之节;里闾党族, 犹知有相恤之义。逮其后世, 功利之说日浸以盛, 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 相规以伪, 相轧以利, 外冠裳而内禽兽, 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 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 揭知行合一之说, 订致知格物之谬, 思有以正人心, 息邪说, 以求明先圣之学, 庶几君子之要, 小人蒙至治之泽。

阳明说得非常清楚, 他提倡知行合一之说, 是为了“正人心, 息邪说, 以求明先圣之学”。他清楚地看到引发上述道德危机的原因, 就是知行的脱节。

正如张祥浩先生在其《王守仁评传》中论述的那样:“在封建社会里, 儒家所倡导的仁义道德是社会的统治思想, 它是和利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 为了做官, 为了荣华富贵, 士大夫之属无不口言仁义, 笔写道德。他们口上说公, 心里想私, 嘴上言义, 心里欲义……当这种情况形成普遍的社会风尚时, 这个社会的道德危机就到来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阳明结合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悟, 提出了“知行合一”论。如我在前文所述, 知行合一论指向“为善去恶”。虽然单从认识论方面看, 知行合一有不严密处, 但是我们更应该在生活实践中, 体悟“知行合一”, 而不单单是做理论上的分析与推理。

摘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是其哲学理论、道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因立论新颖, 且与已成为官方主流思想的程朱理学中的知行观相悖, 自提出后受到诸多怀疑, 批评之论时出。本文试图在简述“知行合一”的基本内容与王阳明提出这一理论的立言宗旨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批评论断, 恢复与发掘其中的伦理意蕴。

关键词:知行合一伦理意蕴王船山,孙中山对“知行合一”的批评

参考文献

[1] (明) 王守仁著.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12月.

[2]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上册)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1年10月.

[3]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3月.

[4]杨国荣.王学通论一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上海:三联书店, 2003.

[5]张祥浩.王守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6]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年7月.

[7]丁为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静态考察与动态把握.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0年, 第4期.

王阳明 知行合一,此心光明 篇3

这个少年,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1472年—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朝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的开山祖师和至圣先师。

王阳明是中国思想史上罕见的伟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王阳明少年时便胸怀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15岁那年,他携带童子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初具经略四方之志。28岁那年,王阳明考中进士并步入仕途,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阳明的心学历程,是在一步步磨难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在百死千难的惊险中历练而来的。1505年,作为京官的王阳明遭遇了他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一次大磨难。因上疏触犯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王阳明被廷仗四十收监,并贬谪至穷山恶水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出行路上,他被刘谨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

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尽管环境十分恶劣,甚至无处可居,三餐难以为继,但他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励志修身不已,终于在一个夜晚,领会到了儒家失传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后世的学说:心学。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从守仁格竹的失败,到龙场悟道的成功,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初步建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三大核心理念也逐渐清晰。

王阳明认为,世间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这就是“心即理”。这个命题还有一个补充命题:“心外无理”。王阳明贬谪期满回到越中老家,他的学生徐爱问他如何理解朱熹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他答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这里,王阳明所说之“理”可理解为道德之理,因为道德情感和理性的确只存在于人们的内心,而不是存在于外物上。

王阳明与朋友出游,曾偶遇一株山间花树,朋友问他:“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天地之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内因决定外因,内心决定人生的高度。人之真正的强大来自内心,掌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正如王阳明所赋诗云:“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当人的心灵已磨炼得没有一点浮躁之气,虚灵无滞,不论碰上什么样的风波,都能安然自得,做到真正地融入生活。

王阳明心学的第二个核心观点便是“知行合一”说,这也是他一生的“立教宗旨”。

朱熹的观点是“知先行后”,认为先经过“格物”而“致知”,才能获得知识。王阳明不同意朱熹的观点,反对用“天理”来束缚人的思想与行为,尤其反对言行脱节、只说不做的学风。他认为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的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要在实践中磨炼,要言行一致,要表里一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

王阳明的心学是一门教人做圣贤的学问,因此,致良知是心学的第三个核心要素。

致良知就是做圣贤,是心学的最终目的。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圣愚所同,个个自足,不假外求,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泯灭,虽有时为私欲习气所蔽,但只要良知一旦自觉,则本身就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不必依靠外力的帮助,任何邪思枉念,都能消融。

良知即是天理,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阳明心学所主张的最重要一点便是“存善去恶”,就是要做到时常省察克制,更要时时发现自己心中生出来的“恶”。一旦发现有“恶念”,就要毫不留情地克去,在日积月累后走向“明明德”的境界。

嘉靖六年,56岁的王阳明奉旨前往两广平乱。临行前,他召唤门下两个重要弟子钱德洪和王畿,在天泉桥上,进行了他最后一次课业传授,并留下一首诗:“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吟罢,王阳明仰首向天,大笑之间,飘然离去,这就是史称的“天泉论道”。此次讲说,也留下了王阳明的又一句名言: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正如王阳明所讲的四句教中的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因为善恶是相对的,无恶自然也就无善;没有善恶自然也就没有了私欲,一个人若是没有了私欲,便是廓然大公,这样的人便合于天道,也就成了圣人。

作为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实现了自己由普通人到圣人的超越之途,为后世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典范。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变数。他用自己的信心、毅力与执着,坚持不懈,坚定不移,战胜了困难,也战胜了自己,终成一代宗师,名垂千古。

王阳明兼有统军征战的豪迈性格和精神修养上的哲人气质,他能像禅宗大师一样用惊人的指点方式使人顿悟,这种性格使他极富创新精神。作为一位军事天才,王阳明师出无门,却独具谋略,娴于兵法,创造出诸多军事奇迹,一生军事上从无败绩。他曾经创造不费朝廷一兵一饷,平定叛乱的奇迹,仅用35天就击溃了数万叛军,将兵家权谋上升到“此心不动即为术”的化境。

王阳明一生宦游他乡,行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具有朝廷命官身份的王阳明也非常称职,每到一处都办书院,推行教育,教化百姓,激发百姓身上的“善”,用尊重百姓的疏导方式进行治理,他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会为当地的政治未来及民众生活长久安定而殚精竭虑。

嘉靖七年十一月,在远赴广西用招抚的方式平定边民之乱后,王阳明走完了57年既坎坷又无限光明的人生道路,逝世于江西南安大余一个叫青龙铺的地方卧船中。临终前,他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生感慨。

在繁忙的军旅生涯中,王阳明也不忘向学生、朋友们讲学,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主旨。其著作主要有《阳明集》、《居夷集》、《抚夷集略》、《五经臆说》、《大学古本旁注》等。后来,他的学生把王阳明先生的著作及论学的语录、书信、诗赋等搜集起来,辑成《王文成公全书》(现称《王阳明全集》)共38卷。其中,《传习录》单独列为全书第一篇,分上、中、下三卷,乃王阳明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也是研习心学的重要经典。

“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王阳明心学兼收并蓄,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这正是心学的精髓:以内心为趋光的主导,以逃离教条为范本,强调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理性潜能和感性力量,终成圣人。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书心得 篇4

贵阳市区也有个阳明祠,尽管应不是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处、但很有可能是其开院讲书之地,初中时候班里还组织在这里搞活动,那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阳明”是一个人……估计带我们去的班主任(教数学的)都未必了解这个伟人的多少丰功伟绩,而今,此地已经是一个喝茶聊天之地。

前些年去过修文,真正去了趟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地,环境清幽而安静,人流稀少,稀少到连卖旅游纪念品的工作人员都不见了踪影,要知道,当时已是旅游旺季,却少有人问津此地,又怎样呢?我想真正得到先生真传精髓的人,心已到达,又在乎于躯体乎?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篇5

他,少小立志学圣贤,少年单骑察边关。

他,军事天才,曾力换狂澜拯救了明王朝的历史命运。

他,精通儒、佛、道学说,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发展心学。

他,就是余姚四大乡贤之首——王阳明。

王阳明一生坎坷、满地荆棘,其遭遇更是令人为之动容。当我在读这本书时,被他那种求实、光明磊落的胸怀所感动。他把荣华富贵、名利得失、恩宠荣辱看成天空中的朵朵云彩。他的心灵更是宛若水晶般透明,让我自惭形愧。

他虽然临死前仍没有等到朝廷对他所受到的各种诬陷与诽谤做出昭雪,没有等到他一心所期盼的人间正道与公义回归朝廷,他但却被后人称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楷模。“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这是明史最后对他的评价。他的坎坷经历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海伦凯勒、贝多芬等一个个伟大人物。

海伦凯勒在一岁半时她失去了视力和听力,接着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可她没有放弃,以惊人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腊等五种文字,成为了人类历史上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第一位盲人文学家,成为了马克吐温心中与拿破仑其名的20世纪的两大奇人之一。她的一生同样值得人们去铭记、去尊敬。

贝多芬的一生也是苦难与痛苦不堪紧随的一生。年少时“神童”的光环带给他的是无尽的折磨;在他事业的高峰期他失去了听力,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致命打击,正当别人都以为他的一生将从此与音乐绝缘时,可他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音乐,《命运交响曲》、《欢乐颂》是他给自己和世人最好的证明。

达尔文、莫扎克、居里夫人……一个个闪耀的名字,他们的一生也是充满了坎坷和荆棘,但他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所谓“心怀天下,掘天觅地,以无为本,勇以成之”,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无论逆境、顺境都要坦然处之,一时的倒下并不可怕,关键是你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知行合一读后感 篇6

知行合一读后感1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在“用心读好书奋斗新时代”读书活动中,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知行合一王阳明》。

本书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系统阐述了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传世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来约束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领下,我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本书告诉我们: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固守着旧思想,而应该不断学习,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应立足工作本身,勤于钻研,敢于发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只有这样,在开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挫折、考验和磨练的人生,才能真正地迈向成熟和成功。我们应认真领悟并努力学习先贤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终保留着一颗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诚、无悔的人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伟大的前人交流,和深邃的思想碰撞。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深刻的文字中去感悟和体会,让优秀的理念引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从而让我们成为更理性、更健全、更饱满的人!

知行合一读后感2

以前读书均是关于工作方面的内容,但都不能坚持阅读。近期受公司读书汇影响,以及同事推荐王阳明“心学”读物,因此带着向往和好奇借阅了《知行合一王阳明》。

当打开封面内页,对上面的内容感到茫然,因为自己对王阳明的确了解得少。也正因为如此,心中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五岁才开口说话;幼年聪颖好学,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晕厥;青年流浪游学;中年被政治迫害流放,蛮荒之地顽强活着;后剿匪荡寇、平朱宸濠之乱等,半生讲学传播心学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尽头。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形成,是通过他的学习和“事上练”不断积累而成,比如小时候“格”竹子;青年时期骑马吓退蒙古人,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观请教高人整夜未归;流放中的苦难经历等。才能在一个机缘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有名的“龙场悟道”,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点,“良知”才是重点,且要“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讲做事发乎于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做事要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跟随良知的指引,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试问用“知(良知)行合一”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能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和认同感后,便会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尝试去做,努力去做!

当整个社会趋同“知行合一”并“事上练”时,我们的全民素质、社会风气是否会变得更好呢?

这本书还不能说拜读完成,但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阅读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一个人的灵魂认知。虽然做不到以“圣人”的要求标准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获一二并运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知行合一读后感3

本书详细讲述了王阳明从小开始思考追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当时明帝国的知识分子都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王阳明对这种追求却不以为然。他的志向是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长大后,起初他被“经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为治国理政的人才,他学习兵法和军事理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指点江山。然而现实并未给他这个机会,而后便转而去精研辞章之学,和那些以诗歌文章获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诚钻研,日夜苦读古代文学著作,创立诗社,被当时文学界誉为天才。可是当他发现这条路也并非正途,他便毅然放弃了,并解散了诗社。后来,王阳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学、佛学以及道教的领域中去,结果发现这些领域都无法让他实现人生价值,于是也都果断放弃了。直到最终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阳明心学,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也对他的心学造诣叹服不已。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已成为中国哲学史的一座丰碑,令后人仰望。王阳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在追寻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不必计较付出多少,该放手时就放手。

他虽然涉猎广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费尽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正所谓“只有舍弃,才能得到”。一个人如果在他所从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乐,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不趁早丢弃这一包袱,选择轻装上阵呢?他对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那始终如一的为生民立命之心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知行合一读后感4

我们的每个职工对工作都是有“良知”的,即使工作上不上进的职工,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把工作干好,想干出点成绩来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如何唤醒职工的“良知”,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就需要利用心学的理论来引导职工了。王阳明的心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用心学来武装自己,要淡定处理身边的每件事。比如供电段,点多线长,职工众多,职工思想千变万化,车间班组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怎么处理?则就要求管理干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无疑是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干部要学好业务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服众。有了“知”做理论基础,做起事情来才有理有据,安排起工作来才会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其次是“行”,干部要多下现场,多巡视设备,多了解工区现状,多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管理干部只有在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后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盲目指挥情况的出现。最后是“合”,专业干部要善于思考、勤于琢磨,要把认知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前面已经讲了知行合一具体到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本书的作者度阴山在书的后记中也写道:“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有多少人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高大上的理论,是“故弄玄虚”的学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不大。但是我们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心学就是我们生存于世的工具。在我们做人做事中,心学的应用太广泛了。学以致用,就是我们阅读此书的终极目标。

知行合一读后感5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本书中反复提起不下几百次,还有致良知、四句教、心学等,简单的语言被作者翻来覆去的解读,例证,从评书般惊心动魄的剿匪故事到他的个人生平无数奇遇,?再到谈古论今的外二篇(外一篇哪里去了?),知行合一仿佛一颗钻石恒久远,历久弥新,理解作者在熟读王阳明深谙心学精髓的同时,更想让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照耀当下中国人尘封已久的良知,回归简单的初心。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真理王阳明倾尽一生去传播?就像为什么我看完了整整299页的全面论述后,比之前知道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还要困惑一百倍一样?

简单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几吨麻袋的草稿纸去证明?1+1=2,良知,心外无物,万物一体等其实我认为,每个作者想要表达的哲学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没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没有把他们一个个的珍珠变成一串项链,没有建立起一个体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来,我还是需要再读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

书中王阳明离去的那些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唏嘘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对王阳明深深的心痛,这是唯一本书中带有浓重情感的一幕,对于我这样的女性读者还是很享受的,否则我会对本书调低几个分值,之前之后仿佛都是理性略带调侃的文风,一看就是一位非女性作者的作品。(也难怪,对哲学和黑瘦男人感兴趣的女人大多无趣吧)

《知行合一》读后感 篇7

再次阅读这本书,我抛开我之前的态度,慢慢进入,反而越读越有意思,在读的过程中,悟到一些道理。其实,每个人在读书领悟中,都会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我们不能去评判谁对谁错,只能说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像王阳明他的成功也是吸收了道家、佛家、儒家的精华,成为他今天的心学。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打开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升华,而不是生搬硬套。就像王阳明格竹子格了六天六夜都没有格出竹子的道理,还把自己给格病了。而我们组的马威前几天在群里发:“竹子用了四年,仅仅长了3CM,但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就长到15米。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看,王阳明格不出的道理,被我们马威同学格出来了吗。我们现在不就对过去的文化进行升华了么。

有些同学说,为什么读这本书呀?我又不想当圣人,王阳明说的人人都是圣人,肯定认为是扯的事,怎么可能呢?其实我觉得王阳明说得对,人人都是圣人,只是分大圣小圣而已,为什么?如果我们对这本书融汇贯通后,把致良知做为以后做人处事的准则,去影响孩子,影响家人,影响周围的朋友,未必不可称之为圣,也可以向陈教授、胡清老师一样,向更多的人去传经授课,去影响更多的人。目前我们学习的九点领导力,也是让我们从心出发,遵循心中的善念,按照这种指引去工作,去生活。

我认为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按照我们心中的善的指引,来做事情,处理事情,用向上向善的力量来影响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

我的三点感悟:

(一)听从良知的第一感觉。

每个人做事情,对错与否,首先是否从心中的良知出发,前段时间我的好朋友说,如何练习好自己的情商,如何会说话,才是为人处理的道理,准备去买两本《蔡永康的说话之道》好好学习如何说话。当时我就告诉她,好好说话,如何说话是术,重要的是你的心,是否遵循良知的指引,良知是道,有术无道,你说的话只能让他人觉得你是虚情假意,甜言密语,并不走心。我们只有心到了,才能让别人觉察你的真诚。

(二)凡事内求。

舜和他老爹瞽叟的故事。正是舜常常内求,自以为是最不孝的,因此他能孝,舜每天想着自己不能尽孝之处,因此他就更加孝顺,等到瞽叟高兴时,他只不过是恢复了心中原本就有的慈爱的本体。所以当我们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夫妻关系有问题的时候,上下级关系有问题的时候,朋友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向内求,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所有问题都迎U而解了,并不是说有问题是我们自己错了,只是更换一种思维模式,更换一种做事的方法,可能就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和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马歇尔卢林堡的`《非暴力沟通》,不就是让自己换一种沟通方式,有同理心,这样沟通就没有障碍了。

(三)知行合一。

读《知行合一》有感 篇8

从历史课中,接触到了心学大师王阳明的理论-知行合一,但却从未了解过王阳明一生的辉煌传奇,靠着阳光下的玻璃,我打开了这本书,也打开了心学的大门。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因王守仁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故称其学说为阳明学。王守仁继承宋代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提倡“知行合一”,何为知行合一?读着书,从悟道的阳明先生那里感受到了内心的声音。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制胜决断,了然于心。阳明先生的一生,并非一番丰顺,彷徨与痛苦,从无趣到知趣,通过一件件小事,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心。经过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等等一件件无法想象的大事,慢慢奠定了内心的哲学。王阳明生活的时代,正值明王朝由稳定开始进入危机、衰败的转变时期。从英宗到武宗的几十年间,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农民起义彼伏此起,规模越来越大,地主阶级内部也矛盾重重,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之中。也正是在这样曲折的大环境下,阳明先生才将自己的心学体现逐渐完善,他的一生是不完美的。因为人到中年,就必须负起社会所赋予他的责任。这个时候,就需要内敛,有时候应该委屈求全,有时候应该忍辱负重。无论是年轻时的浮夸还是中年后的老成,王阳明都做的很好,因为他在凭良知做事。对于他来说,一个此心光明的人最希望得到的奖励就是良知给予的奖赏,其他,亦复何言!

众所周知,心学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简易哲学之一。无论是它的思想,还是表达思想的语句都让人一目了然,同时又是一门实用的哲学,它告诉了我们极易被我们忽略的真理,同时也为我们每个人规划处了一张完美的,直观的人生路线图。王阳明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答案已不言自明。在工作生活中,只俯首于自己的心,去心中贼之私情与私、再学会用格物致知的办法去学习,心无外物,万物一体,即可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看了这本书,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和事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学: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只要我们勇敢的去面对人生,那么良知就不再会有乌云与尘埃的遮蔽!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 篇9

——题记

背负行囊,行走于人生的悲欢离合。一扇扇人生之门,不断阻碍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蒙蔽着我们渴求的双眼。未来的路虽总充溢着迷茫与孤独,漫长坎坷又布满荆棘,但若能放下外界的纷纷扰扰与流言蜚语,知行合一,便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即懂得道理;行,即践行锻炼。知道却不去行动,就是没有真正明白。正如战国时期的赵括,虽熟读兵书,却只知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死搬兵书上的教条,而不去脚踏实地的实践,终死于战场,为后人耻笑。

我们常探求如何获得真知。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求得真知的办法有很多,但不论是哪一种,哪怕是最简单、最取巧的求知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若想求得真知,就必须在“行”上下功夫,就必须学会去知行合一。

作为一位优秀的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可谓是知行合一的典范。社会风雨如磐,祖国水深火热,他由忧生爱,爱由忧生,他明白他需要给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在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上,写满了如群蚁排衙密密麻麻的小楷。他向那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潜心贯注,锲而不舍,终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对知行合一深刻的理解,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作品,闻一多先生也由此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成为我们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是知识、方法,还是道德,都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储存。而在广泛的涉猎、仔细的研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之后,我们便会得到一个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方向。而唯有不断地探索与追求,或肝脑涂地,或骈手胝足,在无数个日夜里皓首穷经,捡拾起慎独,才能让我们顺利通过征途中的山间幽径、坦途道路和深谷岔口。

知行合一-演讲稿 篇10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又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还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更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亲爱的你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呢?

我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是说到与做到的距离,是承诺与履行的距离。作为建设银行的员工,它的繁荣兴旺离不开我们的勤劳实干,而勤劳实干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

那么知行合一是什么呢?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明阳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决定行,行落实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和行根本就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东西。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说的可能有点绕,举个例子,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不管是古代的六礼、七出、三不去,抑或是略显糟粕的三从四德还是现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无不教导着礼怎样做,耳濡目染众人多少都知道一点,可这些意识存在于脑海里就算懂礼了吗?反之那些每天能做到却不知道算做礼的范畴是不是又算不懂礼呢?答案是否定的,当你认知了礼,你就必然会去做到,你若只停留于嘴口之间,便不算真的认知了礼。

王阳明所谓的 “知行合一”,最开始是停留在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方面,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他的这一理论对于对于当下我们实际工作、对于我行发展又有怎样的借鉴呢?(我觉得要做到两点:)

坚持知行合一,我心有主。银行的风险控制是一个永远不能忽视的话题,就像一个水库蓄水量的多少不仅在于它的高度以及宽度,更在于周身是否有漏水的可能。换句话说能把内控合规做好,其实也就为我行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法学领域,不作为也是一种行为。要实干兴行,必须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要算好经济账、事业账、感情帐,面对高息借贷、大额博彩、过渡资金、代客交易等违规行为要坚决彻底地大声说”NO!”(粤语代替)

坚持知行合一,贵在落实。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空谈费事,实干兴行”,似赵括纸上谈兵只能沦落衰败,唯有真抓实干才有走向兴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改革的浪潮滚滚袭来,对于我行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把满腔的热血和全情的精力投入到关注每一次接待客户是否使用了更加标准的手势、是否布置了更为舒适的环境、是否绽放了更为迷人的微笑、是否呈现出更为专业的营销,只有这些实实在在地做好做到位了,才能不断拓展业绩,更上一层楼,才能完成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才能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才能为员工搭建更广阔平台,才能为社会承担更全面企业责任。三从四德论…我觉得如果说金融银行业是一块战场的话,我们必须穿上风险意识的防弹衣,手持迷人微笑核武器,领会知行合一,实现实干兴行的意义。(待完善)

海峰

知行合一王阳明 读后感 篇11

2016考研考生要想在考试中脱颖而出,除了掌握知识点之外,还需要足够细心,特别需要注意题中用词是否严谨。以“知行合一”与“知行统一”为例,二者是否能够等同呢?

一、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的,其中“知”是指认识,“行”是指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知行合一”是由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王阳明)提出来的,包括“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这两方面内容,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这一思想强调了对人的重视,是有一定进步性的,但它认为认识代替实践,认为人们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把认识和实践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二、知行统一:“知行统一”是毛泽东用中国哲学范畴对认识和实践统一理论的概括,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想,是正确的观点。孙中山认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历程是从“不知而行”到“行而后知”再到“知而后行”这几个阶段,其与后期毛泽东对“知行统一”这一思想的理解基本一致。

三、试题解读: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http:///kaoyan

A.知行不可分割 B.知行合一 C.知行相互促进 D.行先知后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论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题干中“以行而求知”,“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这两句揭示了行先知后的思想;“因知以进行”,“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两句话表达了知行相互促进的思想;“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体现了知行不可分割的思想。因此,A、C、D三项是本题正确选项。而B项“知行合一”这一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不选。

综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知行合一”与“知行统一”二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其内涵却是迥然不同的。考生在做题过程中,除了要认真审题干之外,还需要认真推敲选项的表述,注意细节的表述是否正确。

上一篇:幼儿中班语言《梅花》教学设计下一篇:货车租赁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