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考试题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考试题(共8篇)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考试题 篇1

一、选字填空。

长长 常常

1.弟弟(答案)拿着一杆(答案)的玩具枪。

2.我(答案)吃鸡蛋。

时候 先后

3.请按来的(答案)顺序排队。

4.吃饭的`(答案)不要看书。

什么 多么 怎么

5.春天(答案)美丽!

6.这是(答案)地方

7.小明(答案)没来上课

作 做

8.我妈妈在工厂(答案)工。

9.我把(答案)业完成了。

十 石

10.小熊在(答案)头上刻了一个字。

11.这里一共有(答案)个人。

字 子

12.这个孩(答案)写的(答案)很好。

13.你叫什么名(答案)

二、加减词语。

例:加一笔:云→去

牛→(答案)

加两笔:

直→(答案) 山→(答案)

减一笔: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考试题 篇2

参照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是怎样实施语文课程的,是如何引领学生在跑道上奔跑的呢?

绝大多数教师教学时采用一课一课地实施教学。这无疑是将语文教材分解为一个一个点。语文教师是否都有能力把这一个一个点串联起来,给学生一个珍珠项链呢?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

细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发现并没有将各阶段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作出具体细致的要求,各类教学参考书关于教学的建议也并不完全准确具体。因而,不少语文教师并不知道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教学习惯展开教学,结果常常是教了学生已会的,学生不会的却没教或者没有教好。

“单元整合”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围绕单元主题和训练目标,精心设计,加以重组整合,实现教学资源之间的联系,从而让语文教学变得灵活而开放。

这样,教师不再是仅仅关注教材中的一个一个的点,而是从单元整体出发,梳理出单元的目标,整合单元、语文教材乃至更多的语文资源,让学生获取的不再是一粒一粒的珍珠,而是一串一串项链。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翻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任意一册的目录,都不难发现编者将每个单元的课文以不同主题进行组合,同一单元的课文大多围绕同一个主题编录。这样一来从宏观上要求教师围绕主题制订教学计划,安排学习内容,并注意前后学习内容的相互联系,力求保持每个单元的课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此基础上的单元目标、资源整合突破了以往教科书结构体系的封闭、零散和乏味,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单元整合教学就是围绕单元主题和训练目标,精心设计加以重整组合,将精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学习内容与训练内容、阅读理解与语言积累、口语表达、习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但这个整体并不是以主题为纽带将各部分内容简单地串联和相加,而是有机地整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全体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有机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熏陶情感、发展思维;在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获知的数量和获知的能力得到最优增长,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单元目标和资源整合设计(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

这单元包含三篇课文:《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练习6和习作6。通过集体钻研教材,课题组尝试进行这样的整合,目标如下:

(一)识字写字

1. 独立识字,认识6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2. 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3. 用钢笔写好“垮”“碎”“竭”等左小右大的左右结构的汉字;用毛笔学写“装”“帮”含有衣字底、巾字底的汉字。

(二)阅读

1. 朗读诗文,特别是能在分角色朗读中读出语气,体会情感;

2. 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能体会诗歌表达的儿童纯真与朴素的美感;

3. 背诵诗歌3篇;

4. 课外阅读美文诗歌;

5. 体验与同学交流阅读美文诗歌的乐趣。

(三)习作

1. 能从所给的问题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写出自己的看法;

2. 学习修改习作,正确使用添加和删减符号;

3. 画出自己习作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他人分享;

4. 找出自己习作中的得意之处。

(四)口语交际

1. 能在文本描述的情境中学习鼓励别人,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2. 能在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真实环境中鼓励同学和亲人。

(五)综合性学习

1. 搜集我国北方治理沙漠的文字和图片,做一份手抄报或剪贴报。

2. 走进社区,利用手抄报、剪贴报和宣传画等向社区居民宣传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总11课时):

(一)学习《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练习6”(第一板块“处处留心”)

1. 书写练习:1课时(可分在每课时10分钟)

2. 朗读《沙漠中的绿洲》,体会阿联酋人民对花草树木的热爱。(1课时)

3. 朗读《云雀的心愿》,体会云雀的心情,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2课时)

4. 学习“练习6”(第一板块“处处留心”)感悟保护环境的重要,感悟形声字的特点。(1课时)

(二)古诗《池上》《小儿垂钓》《小池》

1. 学习《池上》,懂得诗意,感悟儿童的天真无邪;学习《小儿垂钓》,边读边演,体会儿童的可爱(1课时)

2. 学习《小池》,感悟初夏荷塘的安静之美,想象《小池》描绘的景色,尝试写下来,进行景色描写练习,诵读成语。(1课时)

3. 古诗小擂台:搜集、诵读一组描写儿童的诗词,开展诵读小比赛,以赛促读。(1课时)

(三)习作

1. 学习《小池》,感悟初夏荷塘的安静之美,想象《小池》描绘的景色,尝试写下来,进行景色描写练习。(1课时,不算总课时)

2. 习作及修改: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适当描述,表达自己的观点。(2课时)

(四)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 口语交际:能在文本描述的情境中学习鼓励别人,给人以信心和力量。(1课时)

2. 综合性学习:搜集我国北方治理沙漠的文字和图片,做一份手抄报或剪贴报。(1课时)

3. 毛笔字练习。(1课时)

三、具体教学设计(以《云雀的心愿》《沙漠中的绿洲》为例)

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都与“植树造林”有关,都传递了“爱护树木”这样的环保理念。于是,将两篇课文融合在一起教,并将主题确定为“环保心愿”。

教学时间仍然为两课时,相较中规中矩的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学任务明显增多,课堂容量变大,对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来说,也需要更加熟悉文本,并增加课堂的参与度。

第一课时的教学,仍是传统的教学生字和疏通文本、理清脉络的环节。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大多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课前预习的时候已经能够基本自学生字,熟读课文。这些都为第二课时的深入解读打下了基础。

在第一课时的初读的基础上,教师将两篇课文通过“心愿”一词巧妙串联,阿拉伯人民和云雀一样拥有共同的心愿———“让沙漠变成绿洲”。接着开展四步教学法:

第一步,解读“沙漠”的成因。

浏览课文,分别找出两篇文章中描写沙漠的句子,分析阿联酋王国的沙漠和云雀看到的沙漠是如何形成的。根据学生找出的句子,通过自读分析,很快地归纳出阿联酋王国的沙漠是自然形成的,而云雀看见的那片沙漠是遭到人为破坏的结果。

第二步,领会“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这个道理。

学生自读课文,从文章的主体部分归纳得出人们乱砍滥伐导致森林消失,从而造成“土地沙漠化”和“洪水泛滥成灾”的严重后果,进一步明白森林的重要性。并能通过阅读云雀回到家里后的对话,得出森林具备“调节温度,冬暖夏凉”的作用,再三体会“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云雀的心愿》是篇童话,语言生动,内容简单,主要以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组成,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轻松,文章条理清晰也有利于学生开展自学。所以在教学这部分的时候,学生参与度和准确性都很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阅读的成功体验,这使得教学过程能得以流畅地进行。

第三步,分析阿拉伯人民为了实现心愿做出的努力。

通过自读和小组交流,学生汇报经教师整理归纳,知道阿拉伯人民为了将盐碱地改造成绿洲,“不惜代价培植花草”并“精心侍弄细心呵护”,才有了今天人们看到的美丽的沙漠绿洲———迪拜。

相比较《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的脉络没有那么清晰,需要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能够站在一定高度思考教师的问题。这对于一部分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于是,我采取的自读配合小组交流,试图通过小组合作的讨论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最后,教师通过迪拜的一组图片欣赏,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了解“绿洲”的美丽,衷心赞叹阿拉伯人民为实现心愿做出的“壮举”。同时,结合图片学习第一自然段迪拜街景的描写方法。这样一来,《沙漠中的绿洲》一文的重点解读也顺利完成。

第四步,让“心愿”在课堂响起,在心田回荡。

首先,回到《云雀的心愿》,读一读小云雀表达心愿的句子,体会它植树造林的决心。

然后,写一写。“让我们先在心里和云雀一起种下一棵树,如果要在树上挂一张‘心愿卡’你想写上什么呢?”这是一个拓展延伸题,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深刻体会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这时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以“心愿语”的形式写下来,既达到了语言训练的目的,又能真正将“爱护树木、保护环境”这样的情感目标种植进学生的心田。

满满当当的一节课,从课堂效果来看,可以看到教师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实现了师生、生生、生本全方位的对话。两篇课文的整合过渡自然又巧妙,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利用教学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在实现了两篇课文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灵活用教材的目标。

最后,开展综合性学习,指导学生利用信息课的时间上网搜集我国北方治理沙漠的文字和图片,做一份手抄报或剪贴报,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对孩子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宛如植树。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培育下才能逐渐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小学语文体系也是一棵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系统的教材观,绝对不可一叶障目。一棵树,必须有根有枝有叶有脉络。

单元目标和资源整合实施语文课程对教师来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对于学生也是一次新鲜的学习体验。通过不一样的奔跑的方式和不一样的教学形式,无疑给师生都打开了一扇窗,通过这扇窗,看到的是师生共同努力建设起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摘要:<正>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859年写作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指“学习的进程”。参照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是怎样实施语文课程的,是如何引领学生在跑道上奔跑的呢?绝大多数教师教学时采用一课一课地实施教学。这无疑是将语文教材分解为一个一个点。语文教师是否都有能力把这一个一个点串联起来,给学生一个珍珠项链呢?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

参考文献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考试题 篇3

本单元以英雄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记叙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可歌可泣的英雄们的动人事迹,讴歌了英雄们高尚的民族气节、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英雄与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感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其次要注意历史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力求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全面、深入地了解英雄人物。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赏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拓宽阅读视野,可自主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资料。最后,应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主题,收集整理自己喜欢的一位或几位英雄人物的事迹,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办一份小报,在班级展出。

每课教学设计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与《苏武牧羊》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两个篇目。首先,学习时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其次,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再次,应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自主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

(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

(三)自主散读,加深理解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一)学生与学生对话

探究《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以下简称“诗A”)与《苏武牧羊》(以下简称“歌A”)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差异所在。

(二)学生与教师对话

展示自己探究的结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较点及确立的理由。

(三)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

共同归纳整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的结果:

1.体裁与手法不同

诗A是一首现代自由诗。通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设疑(1~3节)时匠心独运,将雷锋比作“一滴”“渗透亿万人的心”的“小小的春雨”,来突出雷锋精神的巨大感染力;抒怀(4~6节)时妙语连珠,先将雷锋比作反射阳光的水,再将其喻为向党飞翔的鸟,又将其化作没有浪费光的灯,最后汇为化成雷的鼓声,从专门利人、干一行爱一行、艰苦朴素、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不骄不躁等方面,热情讴歌了雷锋精神;赞咏(第7节)时一唱三叹,将雷锋的足迹与“回音”“歌曲”联系起来,强调了雷锋精神的巨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歌A是一首歌词,音乐上仿照词调传统,作上下片处理。上片写苏武的遭遇和心理压力,先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再用正面描写来刻画;下片写思乡思亲的煎熬,从着笔苏武的角度说,前用实笔,暗示苏武归思正浓;次运虚笔,点染母亲、妻子对苏武的思念,表明亲情的呼唤也不肯使苏武屈服;后使实笔,颂扬苏武的爱国之隋、浩然之气的巨大的折服力。

2. 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角度,将雷锋比作一滴鲜活的水,小(一滴水意味着雷锋平凡微小而年轻)中见大(雷锋精神的感染力、感召力是巨大的)。赞扬了雷锋站在平凡的立场上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伟大的真正内涵,反复歌咏了雷锋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建设事业立下的不朽功勋,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歌A则从爱国之心、民族气节和执著的信念与坚忍不拔之毅力的角度,摄取了磨难和思念两钼镜头。歌颂了作为民族英雄的苏武为捍卫民族尊严,抵威胁利诱,历艰苦折磨,守民族气节,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光辉事迹和不朽的精神。

3.意境与情调不同

诗A以喻创境,以情笼境,境叠情随,引人想像:反射阳光的水、展翅飞翔的鸟,没有浪费的光,刚敲响的鼓,音符、纤维、花瓣,与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的诸多画面、场景相映生辉,又与人物的高尚的情操和诗人的怀念、敬仰之情水乳交融,创设了多个极富立体感和美感,能净化人们心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而又不乏内在联系和共性的意境;而这意境中透露的情调,则又深沉而不失昂扬,激越而不失坦诚,与境和情共同营建了恃的意象美和意蕴美。而歌A则以景创境,以情润境,境简情浓,给人感染:雪地冰天,鸣风飞雁,渲染了阴冷凄苦的氛围,饮雪吞毡牧羊之举与如铡以石之志相映衬,白发红妆的思念与海枯石烂心不变的大节相衬,营造了两个画面感极强,能激荡人们心灵,牵动人们魂魄,独立而又统一的意境;而这意境流露的情调则于悲愤中透露出刚烈,于凄婉中展露出大气,于缠绵中表露出激昂,于抑郁中显露出坚毅,与境和情一齐打造了悲壮激昂、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歌乐之美。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苏武庙(唐·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

1.你发现《苏武庙》与《苏武牧羊》的写作目的的不同之处了吗?

《苏武庙》着眼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抒情寄愤,旨在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提倡心向故国。《苏武牧羊》侧重渲染环境之凄寒,利诱之动人,烘托人物志向弥贞,气节愈坚,不辱民族尊严的高洁操守和英雄行为。

[学生与学生对话后明确]

2. 你还发现了《苏武庙》与《苏武牧羊》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与学生对话之后明确比较点]

A体裁 B手法 C意境 D情调 E角度 F结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1.请你收集雷锋及与其思想行为有关的资料,然后确立中心,自拟题目办一份手抄报。

2.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收集苏武及与其思想行为有关的资料,编写短剧本,准备在班级演出。

《金色的鱼钩》与《南沙卫士》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两篇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有诸多差异的记叙类文章。首先,要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寻找两篇文章的同中之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中的高尚精神品质和崇高思想境界,感悟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明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以下称《金色的鱼钩》为“文A”,《南沙卫士》为“文B”)的内容。

(二)学生与学生对话,发现同中之异

小组讨论两文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同中之异,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讨论交流,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一)学生与教师对话

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

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学生、老师与文本对话

共同归纳事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的结果:

1.塑造形象的侧重点不同

文A聚焦于老班长。通过老班长在长征过草地时,接受党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着力表现老班长舍己为群、鞠躬尽瘁、遇挫弥坚的思想性格,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老红军战士英雄个体形象。文B泼墨于驻岛官兵克服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困难,忍受常人难以想像的肉体煎熬和与世隔绝带来的巨大的精神痛苦,受热忍渴,奉献青春,保家卫国的动人事迹,极力展示驻岛官员意志顽强、生活俭朴、以苦为乐、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较好地塑造了解放军某部英雄群体形象。

2. 选择材料的着眼点不同

文A着眼表现老班长英雄个人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着眼选择“点”的材料来表现人物。做鱼钩、嚼鱼骨、找野菜、劝喝汤、献生命等材料的选择,都与老班长的一言一行有关,具体、生动而富于表现力。文B着眼选择“面”的材料塑造形象。赤膊劳动、盐水洗衣、雨中淋浴、高温桑拿、节水浇菜、倾情养花、苦心储水、慷慨献水等材料,虽然多为概括介绍,不求详尽,但典型而不乏感染力,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了广大官兵的美好心灵。

3.结构文章的方法不同

文A注重从纵向安排故事情节,全文以金色鱼钩为线索,按照故事的开端(1~2段)、发展(3~20段)、高潮和结局(21~32段),来安排情节,结构文章。文B侧重从横向组织结构,全文以“缺水”为明线,以“思想感情”为暗线,按照材料的性质和主次来确定行文顺序,安排文章结构。

4. 表现人物的手法不同

文A重视在情节发展中来展示性格,塑造形象。全篇以正面描写为主,集中笔墨对老班长作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伴随着矛盾冲突的逐步激化,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感人。文B注重围绕歌颂驻岛官兵的崇高思想境界这一中心来选择、组织材料,更多地使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手法,使直接展现驻岛官兵的英雄行为及其思想基础与间接表现人民群众对广大官兵的理解及英雄精神的巨大感染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白云道上送英雄(节选)

9月16日下午,听说最后一批从抗洪前线撤下来的抗洪官兵要经过白云大道,我们也汇入了这沸腾的人流之中。

白云大道两旁挤满了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甚至有白发苍苔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孕妇。人们都带着兴奋和激动的表情,焦急而又耐心地望着英雄们将要归来的方向。

一辆辆载着抗洪英雄的军车,终于在人们的等待中缓缓开来。每一辆车的车厢板夕嘟用大红条幅写着:“向人民学习”、“向人民致敬”的标语。战士们脸膛晒得黑黑的,身体消瘦,但个个都精神饱满地唱着“咱当兵的人……”那首军营之歌。公路两旁的人群不时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泪水湿润了每个人的眼眶,人们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向解放军学习!”“向抗洪英雄致敬!’抗洪英雄们也喊起“向人民学习”等口号。看着此情此景,我脑海里涌现出在电视中看到的抗洪将士们冒着炎炎烈日扛沙袋、堵决口,在滚滚洪水中舍生忘死救群众的场面。150多辆军车渐渐远去,夜幕降临。人们面向抗洪英雄远去的方向站着、议论着,久久不愿离去。

《红岩》(节选)

看守特务又和小萝卜头出现在走廊上。

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跟,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你说,山那边是啥地方?”孩子问看守特务。

“北方。”

“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小萝卜头突然又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哟,你看!”

两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入春以来,这种虫引艮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长年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的人们。

小萝卜头伸手捉住了一只。当他去捉第二只时,它张开翠绿的翅膀飞走了。

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惟恐伤害了它。刘思扬摸口袋,摸出了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小萝卜头把虫子放进去。它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把盒子重新打开……

“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1.你发现两篇文章(以下分称文A,文B)在表现人物的方法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与学生对话后归纳]

文A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民群众和“我”的言行、心理来表现抗洪官兵的可贵的精神和不朽功勋;文B则以正面描写为主,直接写小萝卜头的言行、心理,展露牢房里的小英雄的乐观精神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2. 你还发现了文A与文B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对话后提示比较点]

A人物身份与所处环境 B主题与思想感情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收集我国战争年代一位英雄人物的事迹,整理成一篇小故事,准备在下周班级的故事会上讲给大家听。

《白衣天使》与《祖国的召唤》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两篇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在熟读的基础上,找准恰当的比较点,在探究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文中人物情系祖国和人民,勇做巾帼第一人的可贵精神品质。再次,应扩展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文内容。

(二)学生与学生及文本对话

发现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概述内容后,小组讨论两文(以下分称“文A”、“文B”)的同异,确定恰当的比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讨论交流,探究形成

[同异对析]

(一)学生与教师对话

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

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结果:

1.颂扬的人物异中有同

两人生活的国度不同:南丁格尔夜以继日地战斗在自己的国土上,居里夫人刻苦钻研在远离故土的法国;两人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南丁格尔从事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居里夫人在科研领域耕耘。但是她们两个人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们的思想性格、精神境界相似:都执著坚毅,勇敢无畏,热爱祖国,憎恶战争,渴望和平;她们的业绩都可与日月同辉:南丁格尔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护士,是护理

专业的创始人;居里夫人是镭的发现者,是迄今为止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这两个不同领域的巾帼第一人的杰出贡献和精神品质,都同样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幸福和巨大的鼓舞。

2.运用的手法异中有同

文A着眼用最短的篇幅概述南丁格尔一生的业绩,处理材料详略得体;文B侧重叙写居里夫人在丈夫去世后心系祖国,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的事迹材料,重点突出。文A用倒叙手法,于开篇总写当代护理机构的完善,护士工作的重要性,引出讴歌对象及其业绩;文B则用顺叙的手法先概写她超越丈夫逝世带来的悲哀,第二次荣获诺贝尔奖的殊荣,再集中写她为祖国做出的贡献。两文的写作手法有大相径庭之处,也有如出一辙之处。两文都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文A正面叙写南丁格尔的言行和业绩,用士兵传阅的诗歌小册子和马克思的高度颂扬作侧面烘托;文B正面写居里夫人的忧喜和贡献,用波兰人民对她的支持、礼遇和波兰总理的赞誉作侧面托衬。两文都成功地展示了人物的英雄行为、精神品质及这种行为和品质的巨大感染力。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刘胡兰慷慨就义》《木兰诗》节选

略。(见人教版旧课本。)

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学生阅读后,教师作异多求异的引导]

1.你发现两诗文(以下分称“文A”、“诗B”)主题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老师与文本对话后明确]

文A通过写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员刘胡兰无视敌人的威逼利诱,在铡刀下英勇就义的壮举,表达了对残忍杀害革命者的刽子手的无比仇限,深情地颂扬了刘胡兰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文B通过写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赞美了木兰的勤劳、勇敢、智慧和不慕名利的可贵品质,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 你还发现了两篇诗文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与学生及文本对话后,明确比较点]

A体裁B时代 C人物行为目的D手法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收集、整理你所喜欢的一位女英雄的事迹材料,以“感悟英雄”为话题,写一篇日记,然后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纵贯古今,横及中外,从不同角度讴歌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英雄个体或群体。本单元的综合活动宜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中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办小报,力求从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的过程中,感悟英雄的崇高思想境界和精神品质,接受美好的思想品质的熏陶,树立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舍身忘我、奋斗不息的远大理想。

[综合活动过程]

一、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英雄的影片、图片和资料,拓宽学生视野,加深他们对英雄行为的理解,激发他们爱英雄、学英雄的情感。

2. 师生对话,明确做法

A组织学生讨论英雄的含义,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英雄。

B指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下载、剪报、摘抄、访问等。

C明确选材方法:可以选一个英雄的言行事迹,也可以综合多个英雄的事迹。

D讨论所选文体:记叙文、诗歌、散文、格言、传记、读后感等。

E组织学习办报的一般知识。

二、操作

由各学习小组长组织。利用课余时间,分工要明确,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办出特色。

三、操行评价

各小组小报办好后,在班级展出,让大家观览,然后组织同学从版面设计、书写、内容、效果等方面对各小组的小报作出评价。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中)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9个生字,会写“沙、海”两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二两小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教学重点:

1、认识“海、鸥”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吗?(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感悟课文第一节。

1、出示海滩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海鸥沙滩

军舰帆船

2、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1)自己读。

(2)谁会读?指名读。

(3)齐读。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的?

(4)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生字。

4、瞧,这美丽的海滩正向我们招手呢!小朋友,这时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呀?

5、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来读一读。

(1)自己读。

(2)谁愿意来读?

(3)听到小朋友读得那样认真,老师也想来试试。(范读)

(4)请同桌一起读。

(5)起读。

(6)看着图试着背一背。

三、课间操《火车开了》。

四、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火车一路开过来,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

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课文的那一小节写的呢?请小朋友赶紧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1)自由读。

(2)老师也想把它读得好听一点,可是呀,怎么读也读不好,谁能教教我?

(3)指名读。

(4)范读。

(5)男、女声比赛读。

3、小朋友,这一小节里躲藏着三个生字宝宝,你能把它圈出来,读一读吗?

(1)学生自己圈生字。

(2)教师贴出生字卡片。

(3)指名读。

(4)组词,请小老师领读。

(5)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的?

五、出示课文一、二小节,复习,巩固。

1、小朋友,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小节,请你们自己美美的读一读。

2、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3、请女同学读前两个字,男同学读后两个字,美美的体会一下。

4、呀,我真不小心,把课文的顺序打乱了,你们能帮我排列一下吗?(四人小组合作排列课文)

5、复习生字。(鸥、舰、秧、塘)

六、指导书写:“海、沙”。作业:生字词,小学生生活

教学反思:

22《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的: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教育学生,要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不要忘记那些教育、帮助、关怀过自己,对自己有恩德的人。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认识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设导语,揭示课题。

1.同学们,当你得到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帮助时,你该怎样?即使过了很长时间也应该怎样?

2.今天我们就学习3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受到启发的。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正音:“吃水”“瑞金”“沙洲坝”等)

3.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自由读课文,画出要掌握的生字,并且掌握生字的读音。

三、解题引入,整体把握。

1.自己读课题,讲讲题目的意思。

2.细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四、读听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有几句话?

(1)读讲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学听辨他说得对不对。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画下来。

(2)读讲第二句,其他同学听辨。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

(3)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

2.老师讲背景,学生细听。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

五、读想结合,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动笔画几句话。

2.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什么?哪句写着呢?再细读这两句话思考这个问题。

(1)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画出这个词)

(2)想象,没有水吃,会有哪些困难?结合这两句话来想象。

(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读第三句讲一讲。

(1)“带领”是怎么做?画上这个词。

(2)想象挖井时会受哪些累?

4.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

小结: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前两句写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坝没有井,吃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写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了一口井。朗读这句时,要读好刚才画出的词,体会这两句的顺序。

5.看图,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着清凉甘甜的水后,那兴奋激动的场面:

(1)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

(2)想象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练习说话)

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

第二课时

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第三自然段。

1.看第二幅图,讲讲图上画的是什么?

2.书上是怎么写的?读第三自然段,用几句来写的?

(1)“立”是怎么回事?“时刻”怎么讲?

(2)讲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的意思。

(3)把这句话画下来,想乡亲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碑?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

3.教师讲解:因为乡亲们听见的不仅仅是解决人民多年未解决的吃水问题,而是毛主席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谋幸福,解放全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主人,面对美好的生活,人民又怎能忘记这位新中国的谛造者呢?!

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就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也就更生动表达了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共和国的创始人和他从事的伟大事业,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

4.除了毛主席以外,还有好多的革命家、老前辈也是这样处处为人民服务,谁来讲一例?

5.今天也有许多叔叔、阿姨为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在辛勤的工作,有的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结: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所以说课题的这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为不要忘记对自己关怀、帮助过的人。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1.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敬的心情读全文,并注意三个自然段的顺序。

2.练习背诵。

(1)填空:

①()城外有个村子叫(),毛主席在()领导革命的时候在()。

②()后,乡亲们在()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

(2)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齐读,做到有感情地读,然后思考,沙洲坝的乡亲们为什么要在井边立块石碑?碑上写着的字是什么意思?

2.指名背诵课文。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出示以下生字,让学生找出它的形近字:

井——升 刻——该 外——处

比较每组生字有什么不同讲给大家听。(让学生从字的音、形、义的不同讲给大家听,字义的区别让学生组词即可)

2.还剩几个字没记?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它呢?(用已有的数笔画、结构分析、谜语、部件等记忆生字的方法去识记)强调:“念”上边不是“令”。

三、观察位置,指导书写。

1.要求观察字形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讲一讲,其他同学动笔描一描。

2.教师示范书写,指导一个让学生写一个,要求一气写成。

四、巩固练习。

1.填空:本课中四个独体字是______表示动作的字有______。

2.给生字组词:(落笔)

井()刻()外()

开()该()处()

挖()念()乡()

忘()立()主()

3.听写下面词语。

地方 很远 上面 小村子

刻着 一口井 井旁边 板书:

作业:生字词,小学生生活。课后反思:

23《王二小》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光荣牺牲的小英雄。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小英雄王二小是如何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第8课《小八路》讲的是一个勇敢的、爱学习的小八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讲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课文。(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团吗老师告诉你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少年儿童的组织,叫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王”的韵母是后鼻音。“常”的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军”、“前”、“面”三个字的韵母都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或放朗读课文的录音)

讨论: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体上说正确就行。)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提问:王二小正在干什么(板书:放牛、放哨),理解“放哨”。

3.“放牛”和“放哨”两件事同时做,书上用了什么词把它们连起来(用“一边„„一边„„”连起来。王二小又放牛又放哨,两件事同时做。这么做不耽误放牛,更重要的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监视敌情。)

4.指导朗读。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要读出赞扬的语气。

5.轻声自由读第2自然段。

讨论: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敌人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以为王二小是个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是给八路军放哨。结合学生看过的影视片,理解“扫荡”。

6.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7.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着重提示理解如下几个问题。

(1)哪个词语最能体现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顺从”是听从的意思。“装着顺从”是假装听从。这是为了让敌人想念他。这样就能把敌人带进八路军埋伏圈,然后消灭掉。)

(2)“埋伏圈”是指周围有八路边埋伏的地方。“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说明周围都是八路军,敌人被包围了。

(3)为什么称王二小是小英雄(他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了,所以称他是小英雄。)

8.指导朗读。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加点的词要重读。要表现出王二小暗中喜悦的心情。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要读得低沉,表达出沉痛、惋惜的心情。

9.齐读第5自然段,要读出八路军取得战斗胜利喜悦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齐读、指名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名说一说王二小是怎样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

二、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自己分析“样”、“响”的字形。重点指导识记以下几个字。

员:下半部不是“见”,最后一笔是点。

路:左面是足字旁,右面上边是折文儿,不是反文儿。

军:上面是秃宝盖儿,不是宝盖儿。

2.课后练习第2题。

先读生字,用笔描写后,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王:三横要平行,长短不同,第三横最长。

前: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左下的“月”第一笔是竖。

响:左窄右宽,左边的“口”处于中间偏上部位。

三、朗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3题。

先指名读一读词,“长长”与“常常”,都读chángcháng,但是它们的意思不同。“长长”是很长的意思。“常常”是经常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句子后口头填空。第1、2句填“常常”,第3句填“长长”。

启发学生用这两个词说句子,如“妈妈的头发长长的。”“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走进烈士陵园。”“教师常常表扬我。”“夏天常常下大雨”等。

板书设计

王二小

一边放牛,一边放哨 ↓

把敌人带进埋伏圈

光荣牺牲

敌人 ↓

让王二小带路 ↓

被八路军包围 ↓

被全部消灭

作业:生字词,小学生生活

课后反思:

24《画家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文

1、出示“乡”,组词,再练习()的家乡

2、揭题《画家乡》,齐读课题

3、出示第一自然段,朗读,突出“美丽的”

板书:美丽的家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生找一找:课文写了几位小朋友的家乡

2、交流,划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一读

3、自由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书姿势及读准字音。

4、跟录音轻轻试读

三、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标有拼音的词语。点名读;齐读;

2、擦去词语中的拼音。点名读;齐读

3、四人小组学习生字,并说说怎么记住它。

4、单个生字变序抽读

四、再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段落练一练

五、巩固练习

1、圈出正确的拼音

奔(ben beng)宽(kuan kan)市(si shi)原(yuan yan)

2、比一比

四----匹

下-----虾

贝-----见

现------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点名检查

2、抽个别词语检查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教学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平平的家乡美在哪里?

(2)交流,师指导并板书:

海边

美丽的家乡山里

平原平坦、宽广(风景美、物产丰富)

草原

(3)有感情地朗读。练读;录音

3、四人小组自由尝试学习其他段落

4、交流,师指导,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板书:

海边 蓝 宽 山里 山高水清

美丽的家乡平原平坦宽广 风景美 物产丰富 草原 一眼望不到边

5、整体朗读课文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指导朗读

2、练读

3、录音、背诵

四、语言文字训练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他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那么---------,那么-----------------

五、书写指导

六、课后延伸

画画自己的家乡

作业:生字词,小学生生活 课后反思:

25《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吹、地”等6个字。

2、以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感受生活的快乐幸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激发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歌曲引入:播放《快乐的节日》,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快乐的节日》。(板书课题)

2、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节日?过节的时候你们开心吗?谁能把当时快乐的情形介绍给大家听?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快乐的节日》。(板书课题)

自学课文(自选方式,自主读文,培养学习能力。)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组内合作学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利用书中的“我会读”,组内互读,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

(2)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引导学生互评。

识字(合作交流,自主识字。)

1、出示字词卡片,指读生字。教师适时强调重点字音:如“祝”读翘舌,“祖”读平舌。

2、你还有哪些新的识字方法吗?

3、游戏巩固,利用卡片猜读词语。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交流方法,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诵读(感知课文内容,引导感情朗读。)

1、分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评价,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2、听范读,试着说出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坚持以读为主的活动设计,把握读书的目的性、层次性、指导性。可以使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得到感染,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写字(引导观察,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自主写字。)

1、出示“我会写”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分析归类。

2、从中选择典型字练习,写一写,评一评。其他字借鉴以前的熟字练写。

3、展示写字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写好汉字,培养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人感悟汉字的形体美,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热情,激发写字兴趣,培养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导入(复习巩固,启发入境。)

1、出示字词,巩固认读。

2、指读课文,启发思考: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段落?为什么?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己,读出问题,问题的启发,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促进了学生阅读。)

朗读(自主学习,交流感受,促进朗读。)

1、分组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书体会。

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巡视,相机启发学生思考:

小朋友们要过快乐的节日,他们邀请谁来参加了?

“有我们就更加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课文中把“我们”比作什么?为什么?你能用“„„像„„”说一句话吗?

3、汇报朗读,感情指导。(可以采取男女生分读、小组读、分段读、比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快乐”,表现快乐。

(自主选读课文,可能打破文章的顺序,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指导,引导学生读有所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尊重学生的理解,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朗读训练。)

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语言。)

1、启发学生交流背诵方法。如:看图背、抓重点词背、分段背、边唱边记等形式。

2、自由练习,汇报交流,互相评价。

欣赏(听唱歌曲,升华情感体验。)

1、播放歌曲,依词唱歌。

2、听曲读文,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读文。

3、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作业:生字词,小学生生活。

课后反思:创设情境,营造并引导学生感受节日气氛。同时,学生在听与跟唱的过程中感知或复习了歌词内容,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组织读、唱、演有机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情感投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语言的美,内容的美,生活的美。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培养认字的多种途径。

3、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感受祖国的领土辽阔,培养良好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复习巩固所学汉字。

2、学会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认读形近字。

a、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令今乌鸟广厂

b、仔细观察、比较,发现本组汉字的规律。

c、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的“乌今厂”比“鸟令广”少了一笔。

d、教师出示另一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日白田目电旦旧由甲申

e、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这组汉字的规律。

f、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除“日”字外,都在“日”这个字上,加了一笔。

g、反复认读这两组生字卡片。

h、教师小结:这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i、拓展练习:在你学过的汉字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2、我会认。

a、反复朗读“我会认”中的汉字。

b、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记住这五个字?

c、拓展练习:

给“口”字加两笔,能变成。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出示词语卡片。

b、学生自由练读。

c、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读。

2、我会连。

a、出示汉字卡片,认读生字。

b、出示音节卡片,认读音节。

引导学生区别声母:z------zh c------ch;

c、连线。

d、检查连线情况。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注意引导认读:祖(zu)岭(ling)盛(sheng)

2、再读儿歌。思考:短诗中描写了哪些地方的什么景色?

3、在地图上指出这些地名的位置。

4、这时,你有什么体会呢?

5、再次练习朗读儿歌,试着背下来。

6、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7、展示背诵效果。

二、展示台。

1、识字加油站。

a、说说你喜欢读的课外书的名字。

b、把从书上收集下来的生字,在小组里交流。

c、说说看,在小组内交流,你又学会了多少个生字。

2、比比谁最快。

a、复习26个汉语拼音字母。

b、练习找页数。

c、学习音序查字法。

(1)老师认真指导“宽”的查字过程。

(2)学生练习查找“爱、往、解、准、楼”。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

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祝“六一”的活动录像,启发提问:录像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二、讨论: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跟同学交流交流。

三、讨论: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你们想怎样迎接?

1、小组讨论。

2、派代表进行班级汇报。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评议哪一小组提议好而且可行。

四、明确目的,各小组分工合作。

五、同学之间互赠节日礼物。

最新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乐。教学重难点:明诗意,悟诗情。课前预习:1)读课文 2)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认字读词读诗句。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出示自学提示: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2)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测诗意。

3)说一说——用自身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2、检查自学。

⑴ 解字义。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躲藏。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外表绿色,反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 明大意: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身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一、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读诗: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娃的调皮、天真。

2、说诗: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同学练说。

1、引导指点。

1)“偷采白莲回”“疑惑藏踪迹”等。

2)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示了纯洁美好的童趣。

五、课后检测:

板书设计:

偷采白莲回

池上 童真、童趣

疑惑浮萍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读,了解诗意。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明诗意,悟诗情。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背诵《池上》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解题:出图:这是什么?小池美吗?美在哪里?

三、自主学习: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3、小组合作,讨论词义,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交流自学: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2)去掉音节认读。

3)熟字带生字:白水泉 梳—流 何—荷 霜—露 儿歌:柔——把矛放在树上

四、图文对照,再读感悟:

1、看图:池塘是怎样的?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引导学生理解“泉眼”和“晴柔”。(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难点)

2、图上还有什么?诗人是怎样写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同桌互说诗意。

4、范读、全班齐读、背诵。

五、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出示生字齐读。

2、分析字型;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看老师范写,抓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定位。

4、独立写字。

六、总结:学了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检测:完成小状元

板书设计: 小 池

泉眼 惜 想

树荫 爱

小荷 露 见

蜻蜓 立

13、荷叶圆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身字旁。

2、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背诵

12、古诗二首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不会的字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3、同桌互查(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四、随文检查识字:

1、出示词语认读:

2、快看生字宝宝又跑出来了,请你连一连,帮小青蛙抓荷叶。

珠 摇 晶 停 展 坪 透 翅 膀 唱 美 放 朵

3、咱们先来看看小水珠。瞧穿红衣服的就是生字宝宝,还能认出他们吗?读读 ★珠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字?怎么记住它?

★摇篮(出示图)这就是摇篮。知道摇篮的“摇”为什么用提手旁,“篮”用竹字头吗?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蓝,你怎么来分辨“蓝、篮”,再读读这个词。

★晶 古人认为太阳最亮,三个太阳就表示特别亮,就叫“晶”。

像亮晶晶这样的词你还知道哪些?笑嘻嘻、绿油油、金灿灿、白花花、胖乎乎

4、新朋友老朋友我都认识:试一试给下面的生字加一部分组成本课的生字。

支----翅朱----珠秀----透旁----膀

5、游戏一:人在小亭边,停步看桃花。(停)两个太阳一张口。(唱)

木头戴帽子。(朵)身体尚康健。(躺)

6、生字歌谣:夏天到,夏天到,圆圆荷叶长得好,小水珠,亮晶晶,摇篮里面摇一摇,小蜻蜓,翅膀大,停机坪上跑呀跑,小鱼儿,笑嘻嘻,青蛙蹲着呱呱叫。

五、多种形式读。自读,指明分段读,齐读。

六、指导书写。

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看老师范写,抓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定位,独立写字。

七、课堂检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审题入手,抓住中心句“荷叶是„„”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动词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和心情。

3、感受春天和大自然的美好,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认读词语:荷叶 水珠 摇篮 透明 翅膀 飞机 美丽 停机坪 亮晶晶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解题:荷叶是什么?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植物荷花的叶子,八月开花,荷叶圆圆的你能知道什么?“圆圆”告诉我们荷叶的什么?

2、各自读课文:课文写了()、()、()和()都很喜欢荷叶(各自说)

三、自主学习:

1、自学提示: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为什么喜欢荷叶? 1)用“_____把荷叶当作_____”的句式回答。

2)小动物们在荷叶上干了什么?用“△”把表示动作的词标出来。

2、生自学画批、同桌互说:

3、汇报交流:

1)“_____把荷叶当作_____”。板书: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

这些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齐读句子 2)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在荷叶上干了什么呢?(出示问题2)

板书:躺 眨 立 展开

蹲 歌台 游 捧

3)出示: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提取信息:他们是怎么说的,用曲线把他们说的话画下来,再读一读。出示:荷叶是我的摇篮。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换一换,感受人称代词的用法,“我”字,分别代表谁呢?

4)说话写话:用说:“荷叶是我的。”来说一说。

4、各自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检测:完成小状元

板书设计: 小水珠 摇篮

小蜻蜓 停机坪

13、荷叶圆圆 小青蛙 歌台 作用多

小鱼儿 凉伞

14、要下雨了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空”。

2、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课前预习:1)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 3)画词 4)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认字组词读句子。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不会的字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3、同桌互查(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四、随文检查识字:

(一)读词识字:

1、汇报各组学习生字的方法。师归纳方法:

1)归类识字:潮、湿、消—沉(三点水)呀—吗—呢—响—吧

2)换一换识字:披—坡

3)加一加识字:力—边—加 工—空 般—搬 自—息 要—腰 4)还可以结合声旁,提示读音。注意读音:闷

5)理解词义:连忙 急忙:都有因紧急或着急而欲迅速行动的意思。

连忙:侧重指前后动作衔接很紧。

急忙:侧重指因心里着急而行动加快。(举例说句子)

(二)识字歌谣:小兔割草山坡上,天气闷闷好潮湿。

伸腰喊叫问燕子,燕子低飞忙捉虫。消息传到蚂蚁那,看见蚂蚁搬家忙。听得空中雷声响,只见大雨哗哗下。

五、多种形式读。

1、自读、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

六、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出示生字齐读。

2、分析字型;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看老师范写,抓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定位。独立写字。

七、总结:学了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八、课堂检测:完成小状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审题入手,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小兔子想的和怎么做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来体会小兔子的心情变化。

3、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认读生字卡片生字,读词。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解题:“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

2、自读课文:课文讲了小白兔从()、()、和()这些现象知道要下雨了。

三、自主学习:

1、自学提示:

1)下雨前小动物们都有什么反应?说说为什么?

2)找出小兔子想的和怎么做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来体会小兔子的心情变化。

2、生自学画批、同桌互说:

3、汇报交流:

1)下雨前的征兆:小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东西。2)理解小兔子心情的变化。比较朗读,体会不同的语气: 是要下雨了吗?

是要下雨了。

3)出示句子: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小白兔干吗跑呀?你是怎么知道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 4)对比理解重点词语“真”: 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大雨下起来了。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5)除了这几种小动物的表现,课文中还有一个地方暗示我们天要下雨了,你能找到吗?

4、说话写话:1)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李老师正忙着()呢!()正()呢!(体会语气词)

四、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检测:完成小状元

板书设计:

14、要下雨了

燕子 低飞捉虫

鱼儿 游到水面透气

蚂蚁 搬东西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边读边观察字形,结合具体的事物识记词语。

2、照样子练习扩句子。

3、理解句子的意思,并且知道句子属于哪种类型,正确选择标点。

4、鼓励学生生活中多种方法识字。

5、初步了解谚语,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谚语。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课堂练习:

1、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这四组字,你有什么发现?

2)词语和夏季有关,吃的食物、日用品、常见的动物、夜晚星空常见的星辰 3)观察字形,多种方法识字。

2、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A、读例句,比较句子: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什么地方?

第三句比第二句多了怎样割草? B、扩句:按照小鸭子怎么样地在哪里游泳进行扩句。2)读一读,加上标点,再抄写最后一句。A、读句子,理解句义。

B、明确句子的类型,思考应该使用哪种标点。C、正确填写。

3、展示台:

1)认读食品包装上的汉字,结合食品理解商标的字词意思。2)交流不认识的字。

4、日积月累:

1)读一读这些谚语,理解意思后说说什么是谚语? 2)熟读背诵,积累谚语。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检测: 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拼音、插图等读懂故事内容。

2.通过听读、自己读、表演读等多种读的方式,感受阅读的乐趣。

3.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能勇敢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自己读、表演读等多种读的方式,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能勇敢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夏夜多美》,解题:夏夜就是夏天的夜晚,多强调了美的程度。大家都喜欢读故事,肯定知道读的时候要注意:大家一起读书时,尽量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向他人请教问题时要小声。

二、小耳朵听故事。

1、学生捧起书,仔细听老师读故事。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课文写了小蚂蚁掉进池塘,()、()和()帮助它回到了家。(各自练说)

2、同桌互相读,如果同桌朗读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他解决。

3、检查朗读。(1)指学生朗读。(2)男女生比赛读。(3)全班比赛读。

4、理解词义。

感激: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连声:一声接着一声。亮晶晶:形容物体明亮,闪烁发光。

三、自读自悟:

1、他们都是怎么帮助小蚂蚁回家的?

2、找出描写小蚂蚁的心情变化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3、同桌交流:

1)通过观察图感受小蚂蚁害怕和睡莲热心。

2)文章中两处提到了“夏夜多美”,尝试让学生找一找。

(1)夏夜多美啊!(2)啊,多美的夏夜啊!读读,有什么新的体会?

在这个夏天的夜晚,我们看到了夏夜的美景,更看到了朋友们相互帮助的美好行为,看到了他们美好的心灵。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记住这个美好的夏夜吧!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考试题 篇6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口算。

59D9 16+70 3+48 43+9

16+70 53D8 46+6 52D8

70D5 7+73 99D9 45D20

81D6 50+40 45D30 69D40

91D50 20+49 69D8 80+20

二、О里填上+或-

34О50=84 25О3=28 52О20=32

69О9=60 27О2=25 50О30=80

三、里填上》、《或=。

37О8+30 35+20О60 53О8+44

43+6О50 75-60О17 89-50О50

四、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连续减6 连续加5

56( )( ) 12( )( )

( ) ( ) ( ) ( )

( ) ( ) ( ) ( )

五、比多少

1、在下面的方框里画△和○同样多

○ ○ ○ ○ ○ ○ ○

2、△ △ △ △ △ △

□ □ □ □ □ □ □ □

△比□少( )个 □比△多( )个

3 ○ ○ ○ ○ ○ ○ ○ ○ ○ ○ ○ ○

△ △ △ △ △

(1) 比一比,是( )多。

(2) ○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 )的`。

另一部分是比△( )的

(3) ○比△多( )个。

4、○ ○ ○ ○ ○ ○ ○ ○

□ □ □ □ □ □

○和□相差( )个

5、30比20大( ) 48比50小( )

59比50多( ) 40比62少( )

六、看图列式。

○ ○ ○

○ ○ ○

( )+( )=( ) ( )-( )=( )

七、用数学

1、下图表示一所学校足球、篮球、排球的数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足球 篮球 排球

(1) 篮球和足球一共有多少个?

(2) 排球比足球少几个?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我国一湖区有白天鹅89只,黑天鹅60只

白天鹅比黑 黑天鹅比白

天鹅多几只? 天鹅少几只?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考试题 篇7

1、看竖式填一填:(5%)

2、看图填空。(8%)

(1)5根一捆。

()÷()=()(捆)……()(根)

(2)

()÷()=()(盘)……()(个)

(3)

()÷()=()(段)……()(米)

(4)平均分给3个人。

()÷()=()(面)……()(面)

3、()里最大能填几?(8%)

()×8<27()×4<1726>()×411>2×()

7×()<575×()<3150>()×919>()×

3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6%)

42÷8=()……()()÷7=6……

3()÷7=6……637÷()=6……

1()÷4=4……328÷()=()…

5、把11个☆平均分成3堆,每堆()个,还剩()个。

6、把28张卡片发给9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发到()张,还剩()张。

7、÷5=3……□,余数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8、被除数是17,余数是3,除数是7,商是()。

二、判断。(5%)

(1)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29÷4=6……5()

(3)如果▲÷=〇……7,那么,最小是8。()

(4)如果÷〇=▲……□,那么,-□=〇×▲。()

(5)15个人乘船过河,每次可过去4人,全部过去需要4次。()

三、算一算。(30%)

1、口算。(10%)

24÷3=28÷4=56÷7=(34-4)÷6=

35÷7=45÷9=83-9=4×6+5=

27÷3=48÷8=48÷8=(59+5)÷8=

28÷4=30÷5=12÷3=7×8+4=

2、竖式计算。(12%)

57÷7=48÷6=13÷9=

67÷8=39÷5=34÷4=

3、列式计算。(6%)

(1)43除以9,商和余数分别是多少?(2)55减去7的差除以8,商是几?

(3)39里面最多可以分出几个9?

四、解决问题。(33%)

1、40枝玫瑰花,每9枝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几束?还剩几枝?

答:可以扎成()束,还剩()枝。

2、35个人分组跳绳,一共分成多少组?

答:一共分成()组。

3、每个盘子最多摆4个苹果,摆23个苹果需要几个盘子?

答:需要()个盘子。

4、秋游时,西西带了19颗糖,和小亮、小华、小东一起分着吃,平均每人可以吃几颗?多余的小刚准备带回家给妹妹,妹妹可以吃到几颗糖?

答:平均每人可以吃()颗,妹妹可以吃到()颗。

4.五月份有4个星期还多1天,请你算一算,五月份一共有多少天?

答:五月份一共()天。

6、毽子4元羽毛球3元乒乓球2元小篮球35元

(1)2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个羽毛球?

答:最多可以买()个羽毛球。

(2)15元钱可以买几个毽子?还剩多少元?

答:可以买()个毽子,还剩()元。

(3)小亮有50元钱买了1个小篮球后,剩下的买乒乓球,可以买几个?

答:剩下的可以买()个。

7、一串珠子,按“红、黄、绿”的顺序依次排列,那么:

(1)第14颗珠子是什么颜色?

答:第14颗珠子是()。

(2)如果这串珠子一共有50颗,那么,红珠子有多少颗?绿珠子有多少颗?

答:红珠子有()颗,绿珠子有()颗。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考试题 篇8

五大连池市永发小学

李艳华

2011-5-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春天”为主题,安排了两篇主体课文《春雨的颜色》古诗两首《春晓》《咏柳》;“快乐读书屋”《春天的声音》描绘了春雨、春柳等景象,表现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特点;“能说会写”中安排了口语交际《春与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春天与夏天的不同,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语文七色光”安排了四项内容:1.字词练习;2.日积月累;3.知识窗;4.开心一笑,具体内容多是配合单元主题安排的。

二、教学目标

1、学会46个生字,其中学写生字17个;认识“土、矢”等偏旁。

2、朗读、分角色朗读,表达出情感;背诵古诗。

3、学习拟人写法,使学生了解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4、结合单元主题,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使学生懂得珍惜大好时光。

三、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学会拟人写法;懂得珍惜时光。

五、教学措施

教学时,根据教材特色和儿童的心理特点,老师要用大量时间进行读书指导,努力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运用以有的知识和能力,来体会、感悟,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两篇主题课文和“能说会写”中的短文,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春天与夏天的不同,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五、教学时间

本单元教学用 8 课时左右。

11、春雨的颜色

教材分析:《春雨的颜色》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课文。课文文质兼美,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色彩斑谰的特点,滋润万物的作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会认生字10个,学写生字7个;认识“土”偏旁。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颜、群”等11个生字;会写“雨、地”等10个字。

2、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初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教学重点:识字。教学难点:写好字。教具准备:

1、课文录音。

2、图片和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在课前口语交际时,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成语,把学生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好春光的意境之中。

2、满怀激情地导入:春姑娘己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而且还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小伙伴,你们知道她的小伙伴是谁吗?

3、春雨多美啊,它到底是什么颜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春雨的颜色》(板书课题)。

(二)自主读书,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先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手指课文,看谁听得最认真,指得最准确。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会认的生字打上“√”,圈出不会认的生字,与同桌请教后多读几遍。

3、学生按四人分组合作读书,会读的给不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棒!

4、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抽学生试读课文。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同学读课文(激励评价)。

5、谁愿意和他比一比?谁读得好?给他们评一评。

6、小组合作识字。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互相帮助认识这里面的十二个字。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认得多,认得准

7、你能给生字找找朋友吗?指名学生说。

8、开火车组词读生字。

9、分组读课文。同学们真聪明,会认识这么多的字了,我们来进行分小组读课文比赛,每小组派一组读得最好的同学上来读。之后,请其他组的同学给予评价。

10、写字指导。

要重点指导“雨”“地”的写法。指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雨:中间四个点方向一致。地:注意哪一笔是横变成了提?

教师要特别重视范写与个别指导。应要求学生照课本田字格中的范字认真仿写。写字指导可结合配套用书《写字》进行。

板书: 春雨的颜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学习拟人写法。教学目标:

1、知识: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2、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 使学生了解春雨的作用,受到春天气息的感染,热爱生活。

4、态度: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逐渐养成积累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教学难点: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教具准备:

1、字卡。

2、燕子、麻雀、黄莺的图片和头饰。

3、搜集描写春天的成语、古今诗人的诗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2、导入

(二)小组合作,理解感悟

1、激疑: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它们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展开讨论。

2、四人小组上台板演。学生边说边把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小燕子(图片)绿(涂)

小黄莺(图片)黄(涂)

麻雀(图片)红(涂)

3、明确合作小组的研究方向:(1)如果你来当小法官,你觉得小燕子、小黄莺、麻雀谁说得有道理?(2)你从课文哪些地万看出来? “合作展示”时,教师随机出示柳树、桃树、油菜花、蒲公英的课件。出示课件文字(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从中,杜鹃花也红了。”),并随机指导朗读。

(三)情感体验,内化语言

1、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

2、自由再读课文,加上合适的动作。

3、自由组合,准备表演。

4、表演汇报。(教师可以预先做好相应的头饰,供学生使用。

(四)口语交际,拓展知识

1、同学们,在别的小动物眼中春雨是什么颜色呢?

小熊说:“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瞧,春雨滴在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洒在桔花上,桔花白了。”

小猴说:“春雨是咖啡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土地上,土就成咖啡色了。”

2、听了同学们的积极发言,春雨下得更欢了,它还给大家送来了一些美丽的画面,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教师展示优美的画面,学生猜成语。)

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 绿草如茵 春暖花开

翠色欲滴 莺歌燕舞 春光明媚 春色无边

3、古人眼中的春雨又是怎样的?(五)延伸拓展,巩固内容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请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春天,用手中的画笔把它描绘出来。

板书设计:

11、春雨的颜色

小燕子(图片)

落、淋

绿色

麻雀(图片)

洒、滴

红色

小黄莺(图片)

落、落

黄色

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这两首古诗都是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教学内容

理解两首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出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会写“处”“夜”“知”等10个生字,会认“眠”“觉”等11个生字。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77《春晓》。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会认4个生字;会写“处、夜、知”字,认识“矢”字旁。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

难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名篇《春晓》。板书:春晓(唐,孟浩然)(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哪位同学知道《春晓》这首诗,会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听。(因为这首诗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很多学生学前就会背诵)(三)指导朗读《春晓》

1、学生试读,要求把字音读正确。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可以自由跟读。

3、指导学生画出诗的节拍及轻重音,练习诵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4、指名诵读,师生评议。(四)感知诗意,体会情感

1、读了这首诗,能说说诗中都写了什么吗?(风雨、落花、啼鸟、春睡……)

2、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谁能结合书上的图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4、你觉得诗人要表达对春天的什么情感?(五)指导背诵(六)学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自学生字,记忆字形。

小组自学生字,记忆字形。老师巡堂指导书写。

3、指导书写。

(七)总结

板书:

春 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78《咏柳》。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教学准备:挂图,卡片。教学过程:

(一)背诵《春晓》(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春天的景物十分美丽,春天充满无限生机,许多诗人都喜欢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贺知章的一首诗《咏柳》,板书课题。

(三)解题入手,激发兴趣

《咏柳》中的“咏”字,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说不出,教师可引导背诵《咏梅》《咏鹅》两首诗)。

(四)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轻声自读,读准字音。

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都读懂了哪些诗句,把不懂的画出来。全班同学汇报交流自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解决学生的疑难。(五)知诗意,悟情境

谁能简单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平时,我们所见的柳树是什么样的? 出示画面(图片)抓住树的样子来理解诗句。(六)指导朗读,背诵

复习《春晓》的朗读方法。

这首诗应该怎样读呢?(指导画出节拍、重音)练习诵读、背诵。(七)认写本课生字(八)总结。

板书设计 :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六”《春天的声音》

教材分析:这首小诗优美清新,格调优雅,选取了最典型的材料描绘春天的生机.能过小鸟,青蛙,蜜蜂和虫儿们的歌声让我们仿佛沉浸于生机盎然的春境之中.对事物的描写细致,致辞传神,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诗歌文学色彩浓郁,而且充满童趣与诗情.排比句式使诗歌更具音韵感.全诗一韵到底,格调轻松.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将课文读流利,读熟。3、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升华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通过伶听春天的声音,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具准备:各种动物的声音的录音,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听录音,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放录音:流水声,青蛙的叫声,鸟的叫声,蜜蜂的嗡嗡声,虫子的鸣叫声等)听到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这些奇妙的声音,奏响了美丽的春天的交响乐,这些声音就是"春天声音"

二.试读课文,主动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书,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出示:许 妙 晚 停 曲 琴 还 芽

你认识那个字宝宝,你能给他找个小伙伴吗?(组词)

三.指导朗读,激发兴趣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诗中都讲了春天的哪些声音?他们都在什么时候唱歌,他们的歌声怎么样?

3.那么你最喜欢谁的歌声呢?能读一读吗,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4.那么怎么样才能通过朗读把喜爱之情表达出来.配乐朗颂.

四.想想说说,拓展延伸

1.观察图片:春天多么美好啊!看到这明媚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

2.美丽的春光中,你还听到了春天里哪能些美妙的声音?

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姹紫嫣红,更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我们在春天里播下一个个金色的希望,在春天的旋律中,伶听春天的脚步.

板书:

春天的声音

鸟儿 青蛙 蜜蜂 虫儿们

用听伶听 春的气息

教学反思:

“你说我说”《春与夏》

教学内容:P82的“你说我说”《春与夏》。

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是聊天,内容是春天与夏天.教材具体内容有两部分:一段文字和两幅图片.一段文字说明了聊天的内容是说说自己喜欢春天或夏天的原因.两幅图片配有画外音提示部分内容,文文和龙龙的对话为举例,意思是可以这样聊天。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使学生了解春天与夏天的季节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会与人聊天,与人沟通,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重点:了解春天与夏天的季节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春季与夏季的自然风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装饰典雅的房屋图片,清楚的牌匾写着“聊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年×班的“聊吧”去聊聊天儿,聊些什么呢?(板书)(二)明确要求,进行口语交际指导 看拼音自由读提示的文字。讨论聊天的内容。

学生自由介绍课前查找的有关春天与夏天的资料,老师做必要的补充。出示春季与夏季的自然风光图片 师生共同总结聊天的注意事项。

亲切、大方、自然的态度,适中的语调,清楚的表述,倾听别人的说话……(三)说话练习

完全打破空间自由组合,尽情聊天。

(教室桌椅可事先做安排,环境可做简单布置,力求有聊天的氛围)。(四)展示聊天过程,师生共同评价

可以从内容是否充实,有理有据,是否符合聊天要求这两方面进行评价。(五)延展性练习

我喜欢秋天,我喜欢冬天。

(六)总结 板书设计

春与夏 气候

我喜欢春天(夏天)大自然

动物

植物

自身感受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一年级——《春天在哪里》教学设计之三

更新时间:2013-04-17 编辑:一年级小组 来源:网络&投稿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找春天”的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科学知识,多角度欣赏、体验春天的美丽,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赞美春天。

2、知道礼貌是春风,友爱是阳光,生活中也有春天;学习在生活中讲究礼貌,与他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走到郊外,用眼睛寻找自然界的春天;用心灵感受生活,用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春天。

2、用乐曲歌唱春天,在大自然中与春天亲密接触,在生活中留住春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欣赏春天的景色,在充满生机的大好春色中,学生抒发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从而去感受自然的美和人与人之间春天般的关爱。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到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讲究礼貌、相互关爱的快乐。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多角度欣赏、体验自然界春天的美丽,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赞美春天。

活动过程:

一、感受自然界春天的美丽

活动一:欣赏歌曲设疑入题

1、师扮演小燕子边唱“小燕子”歌曲边做动作。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呀?你们知道我怎么会到这里来呢?

2、学生交流。

3、是啊!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可是春天到底在那里呢?(板书:春天在哪里?)让我们到下面的录像里去找一找吧。

活动二:观看媒体寻找春天

1、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谁能告诉大家春天在哪里呀?(师把桃花发到谁手里就由谁讲)

活动三:交流展示分享成果

1、其实,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老师让你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去找了春天,你们也一定找到春天了吧?说给大家听听吧!(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月---日,柳枝长出了新芽。)

2、学生交流和展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丽。

活动四:小组合作改编歌曲

1、春天就是这样生机勃勃,让人心旷神怡,来!我们为她编首歌吧。

2、出示: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呀,这里有(),还有那()。

3、学生分组商量,根据自己看到的春天情景填词后交流。

4、师生一起唱自编的歌曲。

(师:小朋友们编得好极了,把春天的美丽,春天勃勃的生机表达得淋漓尽致,太让我激动了,我真想唱一首歌啊!出示:《春天在哪里》歌曲,会唱吗?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二、赞美自然界美丽的春天

活动一: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1、我们找了半天的春天,小朋友们,春天到底是什么样的呀?

2、让学生讨论总结。

活动二:实践操作赞美春天

1、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赞美春天。

2、小结:春天是个如诗如画的季节,春天是个万物苏醒的季节,春天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春天让我们精神焕发,小朋友们愿不愿意跟着燕子姐姐再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随着音乐结束课堂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懂得礼貌是春风,友爱是阳光,生活中也有春天;学习在生活中讲究礼貌,与他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活动过程:

一、回顾自然界春天的美丽

1、上一节课小朋友从各自的眼睛里找到了春天,并把它编了一首歌,现在请小朋友再一次感受一下春天的美丽,来唱一唱自己编的歌吧。

2、学生唱自编的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感受生活中春天的温暖

活动一:观看录像寻找生活中的春天

1、春天来了,大地一片桃红柳绿,小动物们也纷纷出来感受着美好的春天,因为春天给大家带来了温暖。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人与人交往中也有春天,这个春天会让人更加温暖。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的一段录像中就有一个这样的春天,你们仔细看,找一找录像里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2、学生观看录像。

3、教师示范交流录像中的春天,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是呀,桃红柳绿是春天,礼貌友爱也是春天。老师要送你一句话:礼貌是春天,友谊是阳光,春天就在我们生活中。

活动二:判断辨别巩固认识

1、出示学生之间相处的事例。

2、学生进行判断,并用表演的形式演一演。

3、拓展:学生表演自己生活中曾有的文明相处、互相帮助的事例。

三、留住生活中美好的春天

活动一: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1、小朋友想把这美丽、温暖的春天留住吗?那你准备怎么做?讨论一下碰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出示:见面要说(“你好”);分别要说(“再见”);别人有难(多帮助);受人帮助(要谢谢);无意伤人说(“对不起”);宽容他人说(“没关系”);尊重他人常说(“请”)]

2、小组讨论并交流。

3、齐读板书。

活动二:体验感悟加深认识

1、生活中的这个春天让人感到温暖,感到快乐。来,快让我们画画这朵春天里最美的花。

2、学生描画,画出心中最美丽的花朵。

3、把花朵送给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或最好的朋友,说出送花原因并会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三:学唱歌曲感悟提升

1、自然界的春天是美丽,但这美丽的情景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只有生活中的春天才会永远让人温暖,今后只要我们在生活中讲究礼貌,与他人互相关心,相互帮助,那么春天就会留在这里。

2、表演唱《春天在这里》

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在生活中也有春天,春天就在我们中间。老师相信大家在找到春天的同时,更会找到生活的快乐。

语文七色光六

教学分析:

围绕单元主题,本次“语文七色光”的内容有:字词的综合练习、日积月累、知识窗和开心一笑。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83语文七色光六的“练”和“日积月累”。教学目标

1、练习并巩固带有“艹”“欠”“月”等6个偏旁的字,并练习组词。

2、积累描写春天景象的词语,培养学生多读、多收集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

教学重点:写好带有“艹”“欠”“月”等6个偏旁的字。教学准备:田字格本,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快乐园地——《语文七色光》。老师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动脑筋,团结合作,就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二、进行各项语文活动 第一项:练。

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学生根据平时识字的积累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并整理。

开展“偏旁组字竞技场”活动,比一比哪个小组写得又多又准。(奖励优胜小组)读所组成的字和词。第二项:日积月累。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万物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春天多美啊!有许许多多描绘春天美丽的词语,快打开书看看。自由读词语。全班齐读这些词语。

老师抽取词语卡,学生反复读词语。

你还知道哪些描绘美好春天的词语吗?介绍给大家。

请你回家后,把你所知道的描绘美好春天的词语说给家里人听。

三、总结

板书:

语文七色光六

一、练

二、日积月累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83语文七色光六的“知识窗”和“开心一笑”。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四季产生的原因,初步懂得四季的产生与地球自转有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幽默感。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锻炼表达能力。教学准备: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在“语文七色光”园地中开展活动。请你们继续努力!

二、进行语文活动 第三项:知识窗。

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每幅图所画的是什么,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一年分四个季节,但四季是怎样产生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知识窗”的内容。个人读。

说一说产生四季的原因。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 给四幅图片各写一个词语。第四项:开心一笑。

开开心心大声笑,快快乐乐得收获”。看一看“开心一笑”有几项内容。选择你喜欢的一项,自己读,自己思考。看懂、读懂后讲给你的同桌听。谁愿意讲给大家听? 他(她)讲得怎么样?

三、布置课外作业

把今天学到的四季的来历,看到的漫画、小笑话等,选择你喜欢的内容讲给家长听。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语文七色光六

知识窗

冬 开心一笑

“春天天真”

上一篇:学生党支部思想作风建设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篇:08--09农村经济管理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