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习题4+答案
1、纯金属晶体中主要的点缺陷是什么,试述其产生的可能途径?
2、由600℃至300℃时,锗晶体中的平衡空位浓度下降了六个数量级,试计算锗晶体中的空位形成能。
3、一个位错环能否各部分都是螺位错?能否各部分都是刃位错?为什么?
4、面心立方晶体中有[011]位错,其方向为[211],分解成Shockly不全位错,写出该反应的反应式,并说明该反应成立的理由。
5、简单立方晶体(100)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a)在(001)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b)在(001)面有1个b=[100]的螺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1、纯金属晶体中主要的点缺陷是什么,试述其产生的可能途径?
2、由600℃至300℃时,锗晶体中的平衡空位浓度下降了六个数量级,试计算锗晶体中的空位形成能。
3、一个位错环能否各部分都是螺位错?能否各部分都是刃位错?为什么?
4、面心立方晶体中有[011]位错,其方向为[211],分解成Shockly不全位错,写出该反应的反应式,并说明该反应成立的理由。
5、简单立方晶体(100)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
(a)在(001)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b)在(001)面有1个b=[100]的螺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1、纯金属晶体中主要的点缺陷是什么,试述其产生的可能途径?
2、由600℃至300℃时,锗晶体中的平衡空位浓度下降了六个数量级,试计算锗晶体中的空位形成能。
3、一个位错环能否各部分都是螺位错?能否各部分都是刃位错?为什么?
4、面心立方晶体中有[011]位错,其方向为[211],分解成Shockly不全位错,写出该反应的反应式,并说明该反应成立的理由。
5、简单立方晶体(100)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
(a)在(001)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b)在(001)面有1个b=[100]的螺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1、纯金属晶体中主要的点缺陷是什么,试述其产生的可能途径?
2、由600℃至300℃时,锗晶体中的平衡空位浓度下降了六个数量级,试计算锗晶体中的空位形成能。
3、一个位错环能否各部分都是螺位错?能否各部分都是刃位错?为什么?
4、面心立方晶体中有[011]位错,其方向为[211],分解成Shockly不全位错,写出该反应的反应式,并说明该反应成立的理由。
5、简单立方晶体(100)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
(a)在(001)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b)在(001)面有1个b=[100]的螺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121212121、纯金属晶体中主要的点缺陷是什么,试述其产生的可能途径?
2、由600℃至300℃时,锗晶体中的平衡空位浓度下降了六个数量级,试计算锗晶体中的空位形成能。
3、一个位错环能否各部分都是螺位错?能否各部分都是刃位错?为什么?
4、面心立方晶体中有[011]位错,其方向为[211],分解成Shockly不全位错,写出该反应的反应式,并说明该反应成立的理由。
5、简单立方晶体(100)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
(a)在(001)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b)在(001)面有1个b=[100]的螺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12
晶体缺陷
习题
1、纯金属晶体中主要的点缺陷是什么,试述其产生的可能途径?
答:在纯金属晶体中,主要的点缺陷是空位和间隙原子。它们产生的途径有:
1、由于热振动而使原子脱离正常点阵位置;
2、冷加工造成的位错相互作用产生,如带割阶的位错运动会产生空位;
3、高能粒子辐照等。
2、由600℃至300℃时,锗晶体中的平衡空位浓度下降了六个数量级,试计算锗晶体中的空位形成能。(k=1.38×10-23J/K或8.617×10-5 eV/K)
EfnAexp()答:空位平衡浓度为:CNkT EfEfEfC30011所以:exp()exp[()]106
C600kT300kT600k573873 可得:Ef=3.176×10-19 J/mol或1.98eV。
3、一个位错环能否各部分都是螺位错?能否各部分都是刃位错?为什么? 可以是刃位错,但不能是螺位错。
4、面心立方晶体中有[011]位错,其方向为[211],分解成Shockly不全位错,写出该反应的反应式,并说明该反应成立的理由。答:由于此位错线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方向垂直(刃型位错; 其滑移面法向为: 121[011][211]),因此可以判定其为2ijk011[111(1)]i[(1)(2)10]j[01(2)1]k2i2j2k211 即[111],因此这一位错应在(111)面上进行分解反应,反应式为:
111[011][112][121] 266
5、简单立方晶体(100)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
(a)在(001)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b)在(001)面有1个b=[100]的螺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解:两位错相割后,在位错留下一个大小和方向与对方位错的柏氏矢量相同的一小段位错,如果这小段位错在原位错的滑移面上,则它是扭折;否则是割阶。
设(100)面上b=[010]的刃位错为A位错,(001)面上b=[010]的刃位错为B位错,(001)面上b=[100]的螺位错为C位错。
(a)A位错与B位错相割后,A位错产生方向为[010]的小段位错,A位错的滑移面是(100),[010]⋅[100]=0,即小段位错是在A位错的滑移面上,所以它是扭折;
而在B位错产生方向为[ 010 ]的小段位错,B位错的滑移面是(001),[010 ]⋅[001] =0,即小段位错在B位错的滑移面上,所以它也是扭折。
(b)A位错与C位错相割后,A位错产生方向为[100]的小段位错,A位错的滑移面是(100),[100]⋅[ 100]≠0,即小段位错不在A位错的滑移面上,所以它是割阶;
6-1名词解释
略
6-2什么是吉布斯相律?它有什么实际意义?
略去
6-3固体硫有两种晶型,即单斜硫、斜方硫,因此,硫系统可能有四个相,如果某人实验得到这四个相平衡共存,试判断这个实验有无问题?
图6-1 图6-2 6-4如图6-1是钙长石(CaAl2Si2O)的单元系统相图,请根据相图回答:(1)六方、正交和三斜钙长石的熔点各是多少?(2)三斜和六方晶型的转变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3)正交晶型是热力学稳定态?还是介稳态?
6-5图6-2是具有多晶转变的某物质的相图,其中DEF线是熔体的蒸发曲线。KE是晶型 I的升华曲线;GF是晶型II的升华曲线;JG是晶型III的升华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明各相的相区,并写出图中各无变量点的相平衡关系;(2)系统中哪种晶型为稳定相?哪种晶型为介稳相?(3)各晶型之间的转变是可逆转变还是不可逆转变?
6-6在SiO2系统相图中,找出两个可逆多晶转变和两个不可逆多晶转变的例子。
6-7 C2S有哪几种晶型?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它们如何转变?β-C2S为什么能自发地转变成γ-C2S?在生产中如何防止β-C2S 转变为γ-C2S? 6-8今通过实验测得如图6-3所示的各相图,试判断这些相图的正确性。如果有错,请指出错在何处?并说明理由。
图6-3 6-9根据图6-4所示的二元系统相图回答:(1)注明各相区;(2)写出无变量点的性质及其相平衡关系;(3)写出M1和M2熔体的平衡冷却析晶过程;(4)计算从熔体刚冷至 TP温度及离开TP温度时系统中存在各相的百分含量。
6-10图6-5为具有一个不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二元系统,在低共熔点E发生如下析晶的过程:LA+AmBn。E点B含量为20%,化合物AmBn 含B量为64%,今有C1和C2两种配料,其配料点分置于E点两侧。已知C1中B含量是C2中B含量的1.5倍,且在达低共熔点温度前的冷却析晶过程中,从该二配料中析出的初晶相含量相等。试计算C1和C2的组成。
图6-4 图6-5 6-11图6-6是一个未完成的具有一个不一致熔化合物并形成固溶体的二元系统相图。请根据已给出的诸点完成此相图的草图。
图6-6
6-12已知A和B两组成构成具有低共熔点的有限固溶体的二元系统。试根据下列实验数据绘制粗略相图。已知A的熔点为 1000℃,B熔点为 700℃。含B为25mol%的试样在 500℃完全凝固,其中含73.3mol%初晶相SA(B)和 26.7mol%(SA(B)+SB(A))共生体。含B为50mol%的试样在同一温度下凝固完毕,其中含40mol%初晶相SA(B)和60mol%(SA(B)+SB(A))共生体,而SA(B)相总量占晶相总量的50%。实验数据均在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定。
6-13根据Al2O3-SiO2系统相图说明:(1)铝硅质耐火材料:硅砖(含SiO2>98%)、粘土砖(含Al2O335%~50%)、高铝砖(含Al2O360%~90%)、刚玉砖(含Al2O3>90%)内,各有哪些主要的晶相?(2)为了保持较高的耐火度,在生产硅砖时应注意什么?(3)若耐火材料出现40%的液相便软化不能使用,试计算含40mol%Al2O3的粘土砖的最高使用温度。
6-14 根据CaO-SiO2系统相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以含CaO80%的熔体 1000g冷却到 2150℃以后(温度即将离开 2150℃时),会获得何种产物?这些产物的量各为多少?(2)若以 CaO、SiO2二组元配料,加热至熔融后再冷却,要求产物中只有C2S和C3S,则配料范围应选在哪里?若平衡冷却能达到目的吗?为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
6-15在CaO-SiO2和Al2O3-SiO2系统中,SiO2的液相线都很陡,解释为什么在硅砖生产中可掺入少量CaO做矿化剂不会降低硅砖的耐火度,而在硅砖中却要严格防止混入Al2O3,否则便会使硅砖耐火度大大下降。
6-16加热粘土矿物高岭石(Al2O3·2SiO2·2H2O)至 600℃时,高岭石分解为水蒸气和Al2O3·2SiO2,继续加热到 1595℃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在该温度下长时间保温达到平衡,系统的相组成如何?当系统生成40%液相时,应达到什么温度?在什么温度下该粘土完全熔融?
6-17将含有MgO和Al2O3的熔体冷却到一定温度,然后滤去析出的晶体并对剩下的液相进行分析,得知液相中含MgO为65%,而且知道液相量是物系总量的70%,求原始熔体的组成。
6-18指出图6-7所示一些三元系统相图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图6-7 6-19请划分图6-8所示四个相图中的副三角形。
图6-8 6-20 在浓度三角形中画出下列配料的组成点的位置。M:A=10%、B=70%、C=20%;N:A=10%、B=20%、C=70%;P:A=70%、B=20%、C=10%。若将3kgM、2kgN和5kgP混合,试根据杠杆规则用作图法找出新配料Q的组成点位置。
6-21 如图6-9是最简单的三元系统投影图,图中等温线从高温到低温的次序是:t5>t4>t3>t2>t1,根据此投影图回答:(1)三个组元A、B、C熔点的高低次序是怎样排列的?(2)各液相面的陡势排列如何?哪个最陡?哪个最平坦?(3)指出组成为65%A、15%B、20%C的熔体在什么温度下开始析晶?析晶过程怎样?(表明液、固相组成点的变化及结晶过程各阶段中发生的变化过程)
图6-9 图6-10 6-22 图6-10为ABC三元系统相图,根据此相图:(l)判断化合物K和D的性质;(2)标出各条界线上的温度下降方向;(3)划分副三角形;(4)判断各无变量点的性质,并写出相平衡关系式。
6-23 试分析图6-11上配料点1、2、3的结晶过程,写出结晶过程的相平衡表达式(表明液、固相组成点的变化及结晶过程各阶段系统中发生的相变化和自由度数的变化)。
图6-11 图6-12 6-24 图6-12所示为生成一个三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统相图。(1)判断三元化合物N的性质;(2)标出界线上的温降方向(转熔界线用双箭头);(3)指出无变量点K、L、M的性质,并写出相平衡方程;(4)分析点l、2的结晶过程,写出结晶过程的相平衡表达式。
6-25 根据图6-13三元系统相图:(1)判断无变量点E、P的性质,并写出相平衡关系式;(2)分析熔体M1、M2和M3的冷却析晶过程,并总结判断结晶产物和结晶结束点的规则;(3)加热组成为M4的混合物,将于什么温度出现液相?在该温度下出现的最大液相量是多少?在什么温度下完全熔融?写出其加热过程相平衡表达式。
图6-13 图6-14 6-26图6-14为一个三元系统相图。根据此图:(1)判断化合物D的性质,标出图中各边界和界线温降方向并判断界线性质;(2)判断无变量点E、F、G的性质,并写出相平衡关系式;(2)写出熔体M1和M2的冷却析晶过程;(3)计算熔体M2液相刚到结晶结束点时以及结晶结束后的各相含量。
6-27图6-15为生成2个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l)可将其划分为几个副三角形?(2)标出图中各边界及相区界线上温度下降方向。(3)判断各无变量点的性质,并写出相平衡关系式。
图6-15 图6-16 6-28图6-16是生成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BC)的三元系统投影图。设有组成为35%A、35%B、30%C的熔体,试确定其在图中的位置。冷却时该熔体在何温度下开始析出晶体? 6-29根据图6-17回答下列问题:(l)说明化合物S1、S2的性质;(2)在图中划分副三角形及用箭头指示出各界线的温度下降方向及性质;(3)指出各无变量点的性质并写出各点的平衡关系;(4)写出1、3组成的熔体的冷却结晶过程;(5)计算熔体1结晶结束时各相百分含量,若在第三次结晶过程开始前将其急冷却(这时液相凝固成为玻璃相),各相的百分含量又如何?(用线段表示即可);(6)加热组成2的三元混合物将于哪一点温度开始出现液相?在该温度下生成的最大液相量是多少?在什么温度下完全熔融?写出它的加热过程。
6-30根据图6-18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化合物S的熔融性质,并分析相图中各界线上温度变化的方向以及界线和无变量点的性质;(2)写出组成点为1、2、3及4各熔体的冷却结晶过程;(3)分别将组成为5和组成为6的物系,在平衡的条件下加热到完全熔融,说明其固液 相组成的变化途径。
图6-17 图6-18 6-31根据图6-19回答下列问题:(1)用箭头标出各界线的温度下降方向并说明界线性质;(2)指出各无变量点E、P、R、Q的性质,并写出其相平衡关系;(3)写出熔体M的结晶过程,说明液相离开R点的原因;(4)画出 AB、BC二元系统相图。
图6-19
6-32比较各种三元无变量点(低共熔点,单转熔点,双转熔点,过渡点和多晶转变点)的特点,写出它们的平衡关系。
6-33 图6-20中所示的三元系统相图,有三个二元化合物S1、S2、S3,相应地,在状态图上出现有六个相区。据图回答:(1)化合物S1、S2、S3的化学式怎样表示?它们各具有什么性质?(2)图中共有五个无变量点,确定它们的性质并写出相平衡方程;(3)分析组成位于S1S2连线上,且在组元B相区内的熔体的结晶过程?
6-34 图6-21为一个具有三个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统相图.据图试画出相应AB、AC及BC三个二元系统相图(熔点、二元低共熔点、二元转熔点温度自定,但要符合规律)。
图6-20 图6-21 6-35 ABC三元系统相图如图6-22所示,图中有一个二元化合物D(AmBn)和一个三元化合物M(AxByCz)。要求:(l)划分为若干个副三角形,并写出副三角形名称;(2)判断界线性质,标注各界线上温度下降方向(转熔线用双箭头);(3)写出图中O、W、U、V各点相平衡关系式;(4)写出组成点1的第一结晶相和最终产物;(5)画出A-B二元系统相图并注明各区相态。
图6-22 图6-23 6-36某ABC三元系统如图6-23所示,现有一配方R,质量 500g,由液相开始冷却析晶。请分析其析晶过程。某研究者在出现第一结晶相后(继续冷却析晶直到)在第二结晶相出现前某一温度时,将此配料经长时间保温,然后将单一的第一析晶相滤出。接着将余下的液相继续冷却,直至析晶结束。请求出最后结晶产物中各相的质量。
图6-24
6-37 图6-24所示三元系统相图,在△ABC内有D1、D2、D3、D4四个化合物。(1)说明四个化合物的性质;(2)分析E、F、G、H、I、J、K点的性质,并写出相平衡方程式;(3)分析点1、2、3的配料点从高温冷却至低温的平衡析晶过程。6-38 如图6-25为CaO-Al2O3-SiO2系统的富钙部分相图,若原始液相组成位于硅酸盐水泥的配料圈内,并恰好在CaO和C3S初相区的边界曲线上。(1)分析此液相组成的结晶过程;(2)在缓慢冷却到无变量点K的温度 1455℃时急剧冷却到室温,则最终获得哪些相,各相含量多少?
图6-25 CaO-Al2O3-SiO2系统高钙区部分相图
6-39见图6-25,已知H点的温度 1470℃,K点温度 1455℃,F点温度 1355℃。今取配料成分恰为无变量点H的组成,在充分平衡条件下,问:(l)加热该配料混合物,什么温度开始出现液相?(2)要使物料全部熔融,至少要加热到多高温度?(3)写出该配合料的加热过程相平衡表达式。
6-40如图6-25,配料P的液相在无变量点K发生独立析晶,最终在低共熔点F结束结晶。问此时所获得的C3S、C2S、C 3A和C4AF四种晶相的含量各为多少?如果在F点仍未达到充分平衡,残留液相能否离开F点向其它无变量点继续转移?为什么?
6-41如图6-26某种陶瓷制品以长石K2O·Al2O3·6SiO2和高岭土Al2O3·2SiO2·2H2O配料。观察烧成制品的显微结构,发现由英来石晶体和玻璃相组成。问:(1)瓷坯的配料中,长石与高岭上各为若干?(2)瓷体结构中,莫来石晶体和玻璃相的量各多少?
图6-26 K2O-Al2O3-SiO2三元系统配料三角形与产物三角形
6-42炼铁高炉用的耐火材料是粘土-高铝质制品(属Al2O3-SiO2系统),在使用中常受到炉渣、炉料和炉气的侵蚀作用,最后遭致破坏。经分析,炉渣、炉料和炉气主要成分为CaO、MgO、Fe2O3、K2O和Na2O等。请用有关相图知识分析讨论可能发生的侵蚀作用。
6-43参看图6-27(CaO-A12O3-SiO2系统相图),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为 66%CaO、26%SiO2、8%A12O3的水泥配料将于什么温度开始出现液相?这时生成的最大液相量是多少;(2)为了得到较高的C3S含量,(1)中组成的水泥烧成后急冷好.还是缓冷让其充分结晶好?(3)欲得到(l)中组成的水泥,若只用高岭土和石灰石(A12O3·2SiO2·2H2O和CaCO3)配料,能否得到该水泥的组成点?为什么?若不能,需要加入何种原料?并计算出所需各种原料的百分含量。
图6-27 CaO-Al2O3-SiO2系统相图
6-44根据图6-28(Na2O-CaO-SiO2系统相图)回答:(1)组成为13%Na2O,13%CaO,74%SiO2玻璃配合料将于什么温度熔化?在什么温度完全熔融?(2)上面组成的玻璃,当加热到 1050℃、1000℃、900℃、800℃时,可能会析出什么晶体?(3)NC3S6晶体加热时是否会不一致熔化?分解出什么晶体,熔化温度如何?
图6-28 Na2O-CaO-SiO2系统相图
6-45在陶瓷生产中一般出现 35%液相就足以使瓷坯玻化,而当液相达到45%时,将使瓷坯变形,成为过烧。根据MgO-A12O3-SiO2系统相图(图6-29)具体计算含10%偏高岭石、90%偏滑石的配料的烧成温度范围。
图6-29 MgO-Al2O3-SiO2系统高硅部分相图
6-46根据K2O-A12O3-SiO2系统相图(图6-30),计算含50%高岭石、30%长石、20%石英的一个瓷器配方在 1250℃烧成达到平衡时的相组成及各相的相对量。
图6-30 K2O-Al2O3-SiO2系统相图
6-47根据K2O-A12O3-SiO2系统相图(图6-30),如果要使瓷器中仅含有40%莫来石晶相及60%的玻璃相,原料中应含K2O多少?若仅从长石中获得,K2O原料中长石的配比应是多少?
6-48高铝水泥的配料通常选择在CA相区范围内,生产时常烧至熔融后冷却制得,高铝水泥主要矿物为CA,而C2AS没有水硬性,因此希望水泥中不含C2AS。这样在CA相区内应取什么范围的配料才好,为什么(注意生产时不可能完全平衡,可能会出现独立结晶过程)?
6-49对某硅酸盐水泥进行岩相分析,得知熔剂矿物中C 3A先于C4AF析出晶相,问此配方是高铝配方(P>l.38),还是高铁配方(P<1.38)?对于这两种不同配料在烧成带的降温速度应如何控制?
第六章答案 6-1 略。
6-2 什么是吉布斯相律?它有什么实际意义?
解:相律是吉布斯根据热力学原理得出的相平衡基本定律,又称吉布斯相律,用于描述达到相平衡时系统中自由度数与组分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一般形式的数学表达式为F=C-P+2。其中F为自由度数,C为组分数,P为相数,2代表温度和压力两个变量。应用相率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平衡体系的自由度数。
6-3 固体硫有两种晶型,即单斜硫、斜方硫,因此,硫系统可能有四个相,如果某人实验得到这四个相平衡共存,试判断这个实验有无问题?
解:有问题,根据相律,F=C-P+2=1-P+2=3-P,系统平衡时,F=0,则P=3,硫系统只能是三相平衡系统。
图6-1 图6-2 6-4 如图6-1是钙长石(CaAl2Si2O)的单元系统相图,请根据相图回解:(1)六方、正交和三斜钙长石的熔点各是多少?(2)三斜和六方晶型的转变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3)正交晶型是热力学稳定态?还是介稳态?
解:(1)六方钙长石熔点约1300℃(B点),正钙长石熔点约1180℃(C点),三斜钙长石的熔点约为1750℃(A点)。
(2)三斜与六方晶型的转变是可逆的。因为六方晶型加热到转变温度会转变成三斜晶型,而高温稳定的三斜晶型冷却到转变温度又会转变成六方晶型。
(3)正交晶型是介稳态。
6-5 图6-2是具有多晶转变的某物质的相图,其中DEF线是熔体的蒸发曲线。KE是晶型 I的升华曲线;GF是晶型II的升华曲线;JG是晶型III的升华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明各相的相区,并写出图中各无变量点的相平衡关系;(2)系统中哪种晶型为稳定相?哪种晶型为介稳相?(3)各晶型之间的转变是可逆转变还是不可逆转变?
解:(1)KEC为晶型Ⅰ的相区,EFBC 过冷液体的介稳区,AGFB 晶型Ⅱ的介稳区,JGA 晶型Ⅲ的介稳区,CED是液相区,KED是气相区;
(2)晶型Ⅰ为稳定相,晶型Ⅱ、Ⅲ为介稳相;因为晶型Ⅱ、Ⅲ的蒸汽压高于晶型Ⅰ的,即它们的自由能较高,有自发转变为自由能较低的晶型Ⅰ的趋势;
(3)晶型Ⅰ转变为晶型Ⅱ、Ⅲ是单向的,不可逆的,多晶转变点的温度高于两种晶型的熔点;晶型Ⅱ、Ⅲ之间的转变是可逆的,双向的,多晶转变点温度低于Ⅱ、Ⅲ的熔点。
6-6 在SiO2系统相图中,找出两个可逆多晶转变和两个不可逆多晶转变的例子。
解: 可逆多晶转变: β-石英←→α-石英 α-石英←→α-鳞石英
不可逆多晶转变: β-方石英←→β-石英 γ-鳞石英←→β-石英
6-7 C2S有哪几种晶型?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它们如何转变?β-C2S为什么能自发地转变成γ-C2S?在生产中如何防止β-C2S 转变为γ-C2S?
解:C2S有、、、四种晶型,它们之间的转变 如右图所示。由于β-C2S是一种热力学非平衡态,没有能稳定存在的温度区间,因而在相图上没有出现β-C2S的相区。C3S和β-C2S是硅酸盐水泥中含量最高的两种水硬性矿物,但当水泥熟料缓慢冷却时,C3S将会分解,β-C2S将转变为无水硬活性的γ-C2S。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生产上采取急冷措施,将C3S和β-C2S迅速越过分解温度或晶型转变温度,在低温下以介稳态保存下来。
6-8 今通过实验测得如图6-3所示的各相图,试判断这些相图的正确性。如果有错,请指出错在何处?并说明理由。
图6-3 解:第一图错,B组元有一个固定的熔点,因此液相线和固相线在B侧应交于一点。
第二图错,A、B组元具有一个低共熔点,因此A、B的两条液相线应交于一点。
第三图错,析晶过程中,达到共熔点后,系统进入低共熔过程,从液相中析出固溶体α、β,系统进入三相平衡状态,系统的温度不能变,因此中间的那条线应与AB平行。
第四图错,具有低共熔点的有限固溶体二元系统相图中γ固溶体不可能存在。
第五图错,具有转熔点的有限固溶体二元系统相图中γ固溶体不可能存在。
6-9 根据图6-4所示的二元系统相图回解:(1)注明各相区;(2)写出无变量点的性质及其相平衡关系;(3)写出M1和M2熔体的平衡冷却析晶过程;(4)计算从熔体刚冷至 TP温度及离开TP温度时系统中存在各相的百分含量。
解:(1)相区如图所示:
(2)转熔点P:
低共熔点E:(3)
液:
固:
图6-4 液:
固:
(4)点,刚到时
离开时,点,刚到时
离开时,6-10 图6-5为具有一个不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二元系统,在低共熔点E发生如下析晶的过程:LA+AmBn。E点B含量为20%,化合物AmBn 含B量为64%,今有C1和C2两种配料,其配料点分置于E点两侧。已知C1中B含量是C2中B含量的1.5倍,且在达低共熔点温度前的冷却析晶过程中,从该二配料中析出的初晶相含量相等。试计算C1和C2的组成。
图6-5 解:设A-B二元相图中组成以质量百分数表示。低共溶点前析出,则和
和两种配料量均为G(kg)。据题意,初相在二配料组成必在AP之间(若在PB之间,初相比在转熔点P前析出)。又该二配料组成不同,而析出的初相含量相等,可知二配料点一定分置于低共溶点E两侧,析出初相分别为和A。设含B的量为x%,含B量为y%, 则根据杆杠规则可以建立下面方程:
解联立方程,得x=26%,y=17.3%。
所以,组成为含B的量26%,组成为含B17.3% 6-11 图6-6是一个未完成的具有一个不一致熔化合物并形成固溶体的二元系统相图。请根据已给出的诸点完成此相图的草图。
解:草图如下:
图6-6 6-12 已知A和B两组成构成具有低共熔点的有限固溶体的二元系统。试根据下列实验数据绘制粗略相图。已知A的熔点为1000℃,B熔点为700℃。含B为25mol%的试样在500℃完全凝固,其中含73.3mol%初晶相SA(B)和 26.7mol%(SA(B)+SB(A))共生体。含B为50mol%的试样在同一温度下凝固完毕,其中含40mol%初晶相SA(B)和60mol%(SA(B)+SB(A))共生体,而SA(B)相总量占晶相总量的50%。实验数据均在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定。
解:因a、b点温度及低共熔温度已知,欲绘此相图之草图,关键是求出C、E、D三点之组成。由于二个试样析出初晶相均为成必都落在CE间。,且在同一温度下凝固完毕(此温度显然即低共熔温度,可知该二试样的组
设C点含B量为x, E点含B量为z。根据题意借助杠杆规则可以获得下面关系式。
解上述联立方程,得x=0.051,y=0.799,z=0.949, 据此,可确定C点含B量0.05mol, E点含B量为0.80mol, D点含B量为0.95mol。这样相图中C、E、D位置可以找到,从而绘出相图的草图如下:
6-13 根据Al2O3-SiO2系统相图说明:(1)铝硅质耐火材料:硅砖(含SiO2>98%)、粘土砖(含Al2O335%~50%)、高铝砖(含Al2O360%~90%)、刚玉砖(含Al2O3>90%)内,各有哪些主要的晶相?(2)为了保持较高的耐火度,在生产硅砖时应注意什么?(3)若耐火材料出现40%的液相便软化不能使用,试计算含40mol%Al2O3的粘土砖的最高使用温度。
解:(1)硅砖(含 SiO2 >98%)主要晶相: SiO2、2Al203 · 2SiO 3 固溶体(莫来石),粘土砖(含 Al203 35 ~ 50%)主要晶相: SiO2、A3S2,高铝砖(含 Al203 60 ~ 90%)主要晶相: 60 ~ 72%A3S2 72 ~ 90% Al203、A3S2。
(2)为了保持硅砖的耐火度,要严格防止原料中混如 Al203。SiO2 熔点为 1723 ℃,SiO2 液相很陡,加入少量的 Al203 后,硅砖中会产生大量的液相,SiO2 的熔点剧烈下降。如加入 1wt% Al203,在低共熔点(1595 ℃)时产生的液相量为 1/5.5=18.2%,会使硅砖的耐火度大大下降;
(3)根据相图,当出现40%液相时,由杆杠规则可知,得x=0.1, 在相图中作出析晶路线,可以估计出粘土砖的最高温度约为1670 ℃。Al2O3-SiO2系统相图
6-14 根据CaO-SiO2系统相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以含CaO80%的熔体1000g冷却到2150℃以后(温度即将离开2150℃时),会获得何种产物?这些产物的量各为多少?(2)若以 CaO、SiO2二组元配料,加热至熔融后再冷却,要求产物中只有C2S和C3S,则配料范围应选在哪里?若平衡冷却能达到目的吗?为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
解:CaO-SiO2系统如下:
CaO-SiO2系统相图
(1)根据上图,可知,含CaO80%的熔体1000g冷却到即将离开转熔点M时(2150℃),产物为C3S和CaO,根据杆杠规则可知:C3S为,CaO为。
(2)若要求产物中只有C2S和C3S,据相图可知,配料范围应选在含CaO65%~74%之间。平衡冷却不能达到目的,因为平衡冷却得到的是C2S和CaO,为使产物只有C2S和C3S,应在温度降至1250℃急冷。
6-15 在CaO-SiO2和Al2O3-SiO2系统中,SiO2的液相线都很陡,解释为什么在硅砖生产中可掺入少量CaO做矿化剂不会降低硅砖的耐火度,而在硅砖中却要严格防止混入Al2O3,否则便会使硅砖耐火度大大下降。
解:SiO2 中加入少量的 CaO,在低共熔点 1436 ℃ 时,液相量为 2/37=5.4%,液相量增加不多,不会降低硅砖的耐火度,故可加少量 CaO 作矿化剂。6-16加热粘土矿物高岭石(Al2O3·2SiO2·2H2O)至600℃时,高岭石分解为水蒸气和Al2O3·2SiO2,继续加热到1595℃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在该温度下长时间保温达到平衡,系统的相组成如何?当系统生成40%液相时,应达到什么温度?在什么温度下该粘土完全熔融?
解:Al2O3 · 2SiO2 · H2O Al2O3 · 2SiO2 + H2O Al2O3 · 2SiO2 相图中 SiO2 %=33%mol(1)加热到 1595 ℃ 时,生成A3S2
(2)1595 ℃ 长时间保温,系统中为液相和A3S2,L%= =21.8%(3)完全熔融即固相完全消失,应为33%直线与液相线交点处温度。
6-17将含有MgO和Al2O3的熔体冷却到一定温度,然后滤去析出的晶体并对剩下的液相进行分析,得知液相中含MgO为65%,而且知道液相量是物系总量的70%,求原始熔体的组成。
解:MgO 45.5%;Al2O3 54.5%
6-18指出图6-7所示一些三元系统相图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解:(a)此相图上等界线相应的连线可将图面划分成五个副三角形,但是只有四个无变量点,这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三元化合物XYZ的初晶区不可能延伸到YZ边上。
图6-7 6-19请划分图6-8所示四个相图中的副三角形。
图6-8 解:如下图所示
6-20在浓度三角形中画出下列配料的组成点的位置。M:A=10%、B=70%、C=20%;N:A=10%、B=20%、C=70%;P:A=70%、B=20%、C=10%。若将3kgM、2kgN和5kgP混合,试根据杠杆规则用作图法找出新配料Q的组成点位置。
解:如图所示
6-21 图6-9是最简单的三元系统投影图,图中等温线从高温到低温的次序是:t5>t4>t3>t2>t1,根据此投影图回解:
(1)三个组元A、B、C熔点的高低次序是怎样排列的?
(2)各液相面的陡势排列如何?哪个最陡?哪个最平坦?
(3)指出组成为65%A、15%B、20%C的熔体在什么温度下开始析晶?析晶过程怎样?(表明液、固相组成点的变化及结晶过程各阶段中发生的变化过程)
解:(1)熔点:TB>TA>TC
(2)B最陡,C次之,A最平坦;
(3)如图所示,在M点所在的温度下开始析晶,析晶过程如下:
图6-9 图6-10 6-22图6-10为ABC三元系统相图,根据此相图:(l)判断化合物K和D的性质;(2)标出各条界线上的温度下降方向;(3)划分副三角形;
(4)判断各无变量点的性质,并写出相平衡关系式。
解:(1)K为一致熔融三元化合物;D为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
(2)如右图所示。
(3)如右图所示。
(4)无变量点M、N、O、P均为低共熔点,向平衡关系如下:
M
N
O
P
6-23试分析图6-11上配料点1、2、3的结晶过程,写出结晶过程的相平衡表达式(表明液、固相组成点的变化及结晶过程各阶段系统中发生的相变化和自由度数的变化)。
解:1点冷却析晶过程:
2点冷却析晶过程:
3点冷却析晶过程:
图6-11 图6-12 6-24图6-12所示为生成一个三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统相图。(1)判断三元化合物N的性质;(2)标出界线上的温降方向(转熔界线用双箭头);(3)指出无变量点K、L、M的性质,并写出相平衡方程;(4)分析点l、2的结晶过程,写出结晶过程的相平衡表达式。
解:(1)N为不一致熔融三元化合物
(2)如图所示
(3)副△ACN 对应M 低共熔点 副△BCN 对应L 低共熔点
副△ABN 对应K 单转熔点
(4)1的结晶过程:
2的结晶过程:
6-25根据图6-13三元系统相图:(1)判断无变量点E、P的性质,并写出相平衡关系式;(2)分析熔体M1、M2和M3的冷却析晶过程,并总结判断结晶产物和结晶结束点的规则;(3)加热组成为M4的混合物,将于什么温度出现液相?在该温度下出现的最大液相量是多少?在什么温度下完全熔融?写出其加热过程相平衡表达式。
解:(1)E为低共熔点
P为单转熔点
(2)①熔体M1的冷却析晶过程: ②熔体M2的冷却析晶过程:
③熔体M3的冷却析晶过程:
熔体组成点所在副三角形三个顶点所代表的晶相违结晶产物;三晶相对应的初晶区所包围的无变量点为结晶结束点。
(3)加热组成为M4的混合物,将于E点对应的温度出现液相。在该温度下出现的最大液相量为,在M4点对应的温度下完全熔融。
加热过程相平衡表达式:
图6-13 图6-14 6-26图6-14为一个三元系统相图。根据此图:(1)判断化合物D的性质,标出图中各边界和界线温降方向并判断界线性质;(2)判断无变量点E、F、G的性质,并写出相平衡关系式;(3)写出熔体M1和M2的冷却析晶过程;(4)计算熔体M2液相刚到结晶结束点时以及结晶结束后的各相含量。
解:(1)化合物D为不一致熔融三元化合物;
(2)E 低共熔点
F 单转熔点
G 单转熔点
(3)熔体M1的冷却析晶过程:
熔体M2的冷却析晶过程:
(4)熔体M2液相刚到结晶结束点时各相的含量:
熔体M2液相到结晶结束点后各相的含量:
6-27图6-15为生成2个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l)可将其划分为几个副三角形?(2)标出图中各边界及相区界线上温度下降方向。(3)判断各无变量点的性质,并写出相平衡关系式。
解:(1)三个副三角形,△AS1S2、△S1S2B、△S2CB(2)如下图所示
(3)无变量点E1、E2、E3都是低共熔点,各向平衡关系式如下:
△AS1S2 E1
△S1S2B E2
△S2CB E3
图6-15 图6-16 6-28图6-16是生成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BC)的三元系统投影图。设有组成为35%A、35%B、30%C的熔体,试确定其在图中的位置。冷却时该熔体在何温度下开始析出晶体?
解:M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M 点所在温度约 1050 ℃,1050 ℃ 开始析晶。
6-29根据图6-17回答下列问题:(l)说明化合物S1、S2的性质;(2)在图中划分副三角形及用箭头指示出各界线的温度下降方向及性质;(3)指出各无变量点的性质并写出各点的平衡关系;(4)写出1、3组成的熔体的冷却结晶过程;(5)计算熔体1结晶结束时各相百分含量,若在第三次结晶过程开始前将其急冷却(这时液相凝固成为玻璃相),各相的百分含量又如何?(用线段表示即可);(6)加热组成2的三元混合物将于哪一点温度开始出现液相?在该温度下生成的最大液相量是多少?在什么温度下完全熔融?写出它的加热过程。
解:(1)S1为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S2为不一致熔融化合物。(2)如图所示。
(3)E 低共熔点
P1 单转熔点
P2 单转熔点
(4)1组成的熔体的冷却结晶过程
3组成的熔体的冷却结晶过程
(5)熔体1结晶结束时各相百分含量
在第三次结晶过程开始前将其急冷却,各相的百分含量
(6)在P2点对应的温度开始出现液相,在该温度下出现的最大液相量为:
在2点对应的温度下完全熔融。
组成2加热过程:
图6-17 图6-18 6-30根据图6-18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化合物S的熔融性质,并分析相图中各界线上温度变化的方向以及界线和无变量点的性质;(2)写出组成点为1、2、3及4各熔体的冷却结晶过程;(3)分别将组成为5和组成为6的物系,在平衡的条件下加热到完全熔融,说明其固液相组成的变化途径。
解:(1)化合物S为不一致熔融三元化合物;P1E、P2E均为共熔界线,P1P2为转熔界线;无变量点E为低共熔点,P1、P2均为单转熔点。
(2)组成点为1的熔体的冷却结晶过程:
组成点为2的熔体的冷却结晶过程:
组成点为3的熔体的冷却结晶过程:
组成点为4的熔体的冷却结晶过程:
(3)组成为5物系的熔融过程: 组成为6物系的熔融过程:
6-31根据图6-19回答下列问题:(1)用箭头标出各界线的温度下降方向并说明界线性质;(2)指出各无变量点E、P、R、Q的性质,并写出其相平衡关系;(3)写出熔体M的结晶过程,说明液相离开R点的原因;(4)画出 AB、BC二元系统相图。
解:(1)界线Ee2、e1P、ab、PE、RE、QR、e3Q均为共熔界线,界线aP、bR为转熔界线。
(2)E 低共熔点
P 单转熔点
Q 过渡点
(3)熔体M的结晶过程:
熔体M在副△BCS内,其结晶结束点应在E点,所以液相离开R点。
图6-19 6-32比较各种三元无变量点(低共熔点,单转熔点,双转熔点,过渡点和多晶转变点)的特点,写出它们的平衡关系。
解:低共熔点指是一种无变量点,系统冷却时几种晶相同时从熔液中析出,或加热时同时融化。相平衡关系为L(E)
若无变量点处于交叉位置的是单共熔分别点,在共轭位置的是双转熔点。相转变关系为,过渡点就是转熔性质和共熔性质转变的点,无对应三角形,相平衡的三晶相组成在一条直线上。
多晶转变点两种或者三种晶型发生晶型转变的温度点。
6-38如图6-25为CaO-Al2O3-SiO2系统的富钙部分相图,若原始液相组成位于硅酸盐水泥的配料圈内,并恰好在CaO和C3S初相区的边界曲线上。(1)分析此液相组成的结晶过程;(2)在缓慢冷却到无变量点K的温度1455℃时急剧冷却到室温,则最终获得哪些相,各相含量多少?
图6-25 CaO-Al2O3-SiO2系统高钙区部分相图
解:(1),(2)溶体平衡冷却得到产物是C2S,C3S和C3A,其固相组成点为P点,各晶相可根据P点在△C2S—C3S—C3A中的位置按双线法求得,C2S=14.6%,C3S=63.9%,C3A=21.5%。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玻璃相。
6-39见图6-25,已知H点的温度1470℃,K点温度1455℃,F点温度1355℃。今取配料成分恰为无变量点H的组成,在充分平衡条件下,问:(l)加热该配料混合物,什么温度开始出现液相?(2)要使物料全部熔融,至少要加热到多高温度?(3)写出该配合料的加热过程相平衡表达式。
解:(1)1335℃
(2)1455℃
(3)6-40如图6-25,配料P的液相在无变量点K发生独立析晶,最终在低共熔点F结束结晶。问此时所获得的C3S、C2S、C3A和C4AF四种晶相的含量各为多少?如果在F点仍未达到充分平衡,残留液相能否离开F点向其它无变量点继续转移?为什么?
解: 配料P的液相在无变量点K发生独立析晶,最终在低共熔点F结束结晶,所获得C3S为63.9%,C2S为14.6%,C3A和C4AF为21.5%。
独立析晶过程也不一定会进行到底,由于冷却速度较快,还可能使熟料中残留玻璃相,这样的话残留玻璃相有可能离开F点向其它无变量点继续转移。
6-43参看CaO-A12O3-SiO2系统相图(图6-27),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为 66%CaO、26%SiO2、8%A12O3的水泥配料将于什么温度开始出现液相?这时生成的最大液相量是多少;(2)为了得到较高的C3S含量,(1)中组成的水泥烧成后急冷好.还是缓冷让其充分结晶好?(3)欲得到(l)中组成的水泥,若只用高岭土和石灰石(A12O3·2SiO2·2H2O和CaCO3)配料,能否得到该水泥的组成点?为什么?若不能,需要加入何种原料?并计算出所需各种原料的百分含量。
图6-27 CaO-Al2O3-SiO2系统相图
解:(1)k 点开始出现液相,温度为 1455 ℃ ,连接 3k 交 CaO-C3S 线于 6 点 , L%=,线段长度可直接量取。
(2)急冷好,k 点将进行转熔过程
这样C3S量会减少,急冷使转熔过程来不及进行,从而提高C3S含量
(3)AS2与CaCO3配料,不能得到 3 点矿物组成 点组成 66 CaO 1.179mol 26 SiO2 0.433mol 8 Al203 0.078mol化成 mol% 69.76% 25.62% 4.62% SiO2 mol%/ Al203 mol%=5.55 题目组成点 Al203 · 2SiO2 · 2H2O 与CaCO3配料,SiO2 mol%/Al203 mol%=2 :1,二者比较,SiO2 量不够,所以需加入 SiO2。
设配料 100g,含有66g CaO,26g SiO2,8g Al203,66g CaO 化成CaCO3量 66/56 × 100=117.86g 8g Al203 化成 Al203 · 2SiO2 · 2H2O 量 8/102 × 258=20.24g AS2 · 2H2O 提供 SiO2 8/102 × 2 × 60=9.41g 还需 SiO2 量 20.24-9.41=10.83g,CaCO3 wt%=79.14%,AS2· 2H2O wt%=13.59%,SiO2 wt%=7.27% 6-44根据Na2O-CaO-SiO2系统相图(图6-28)回解:(1)组成为13%Na2O,13%CaO,74%SiO2玻璃配合料将于什么温度熔化?在什么温度完全熔融?(2)上面组成的玻璃,当加热到1050℃、1000℃、900℃、800℃时,可能会析出什么晶体?(3)NC3S6晶体加热时是否会不一致熔化?分解出什么晶体,熔化温度如何?
图6-28 Na2O-CaO-SiO2系统相图
解:(1)该点位于△NC3S6-NCS5-SiO2 中,Q 点附近β-CS 初晶区对应无变量H 点 1:3:6+ α-石英 +L 1:1:5,配料在 827 ℃熔化,完全熔化为 1050 ℃左右
(2)加热到 1050 ℃ L→ β-CS,1000 ℃ L→1:3:6+ α-鳞石英,900 ℃ L→1:3:6+ α-石英,800 ℃ 加热到 800 ℃时未熔化,冷却到 800 ℃时三个晶相 1:3:6 1:1:5(3)NC3S6 加热是不一致熔融,加热分解
1:3:6 析晶,先析出α-CS,α-CS →β-CS,RQ 线上 L+ β-CS→1:3:6
1:3:6 加热到 RQ 界线与 CS-1:3:6 交点温度开始熔化(1050 ℃左右)分解出β-CS 6-45在陶瓷生产中一般出现 35%液相就足以使瓷坯玻化,而当液相达到45%时,将使瓷坯变形,成为过烧。根据MgO-A12O3-SiO2系统相图(图6-29)具体计算含10%偏高岭石、90%偏滑石的配料的烧成温度范围。
图6-29 MgO-Al2O3-SiO2系统高硅部分相图
解:组成点确定下来,图中 M 点,△ MS-M 2 Al2S35-SiO2 对应无变量点 1 点(1355 ℃)加热该组成点,于 1 点开始出现液相,液相组成点在 MS 与 SiO2 界线上移动,固相组成点在 MS-SiO2 连线上变化,以 M 点为支点连成杠杆,当 L%=35% 时,对应温度 1390 ℃,L%=45% 时,对应温度 1430 ℃,烧成温度范围为 1390 ~ 1430 ℃。
6-46根据K2O-A12O3-SiO2系统相图(图6-30),计算含50%高岭石、30%长石、20%石英的一个瓷器配方在1250℃烧成达到平衡时的相组成及各相的相对量。
图6-30 K2O-Al2O3-SiO2系统相图
解: 50%AS2 30%KAS6 20%SiO2 组成点在△ QWD 中 3 点,3 点位于初晶区,对应 E 点结晶结束 985 ℃ L SiO2 +A3S2 + KAS 6,加热组成为 3 物质,于 E 点开始出现液相
升温于 1250 ℃时,固相中有 SiO2 ·A3S2 及 L 相,液相组成点在莫来石与石英界线上(与 1250 ℃等温线交点),固相组成点在 SiO2 与A3S2 连线上,用杠杆规则计算。
6-47根据K2O-A12O3-SiO2系统相图(图6-30),如果要使瓷器中仅含有40%莫来石晶相及60%的玻璃相,原料中应含K2O多少?若仅从长石中获得,K2O原料中长石的配比应是多少?
解: 40%A3S2 + 60% 液相。原始组成点在A3S2 初晶区,在A3S2 组点与 E 点连线上,在图中 12 点附近,过原始组成点做△ SiO2-K20-Al203 各边平行线,确定出K2O、SiO2、Al203百分含量
K2O:wt%=4.12% Al203 : wt%=27.06% SiO2: wt%=68.82%
长石K2O ·Al203· 6SiO2(94+102+360=556)仅从长石中获得K2O 100gK2O: 4.12g Al203: 27.06g SiO2: 68.82g
4.12gK2O 化成长石 4.12/94 × 556=24.34g
24.34g 长石提供Al203 4.47g SiO2 15.79g
另需加Al203: 27.06-4.47=22.59g SiO2: 68.82-15.79=53.03 长石
6-48高铝水泥的配料通常选择在CA相区范围内,生产时常烧至熔融后冷却制得,高铝水泥主要矿物为CA,而C2AS没有水硬性,因此希望水泥中不含C2AS。这样在CA相区内应取什么范围的配料才好,为什么(注意生产时不可能完全平衡,可能会出现独立结晶过程)?
解:高铝水泥具有快速硬化的特性,在国防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配料范围在Al2O335%~55%,CaO35%~45%,SiO25%~10%,Fe2O30~15%。这样可以防止C2AS的产生。
6-49对某硅酸盐水泥进行岩相分析,得知熔剂矿物中C3A先于C4AF析出晶相,问此配方是高铝配方(P>l.38),还是高铁配方(P<1.38)?对于这两种不同配料在烧成带的降温速度应如何控制?
我的答案:C 44创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1.0 分 A、资源 B、渠道 C、创新能力 D、出身背景 我的答案:D 45下列无法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选项是()。1.0 分 A、具有优势资源,拥有特殊技术领域优势和产品专利 B、模仿难度大,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 C、拥有独特的企业文化 D、具有市场领先的低廉价格 我的答案:D 46商业机会评估需要考虑的事项不包括()。1.0 分 A、市场需求评估 B、竞争优势评估 C、商业模式探讨 D、国际环境评估 我的答案:D 47创业行为的产生受()驱动。1.0 分 A、社会环境 B、市场行情 C、创业者的动机 D、资金链
我的答案:C 48 家族企业“亲戚带来的损失”是能够采取一些措施补救的,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1.0 分 A、在企业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工作流程 B、招聘更合适的人才来承担管理职责 C、采取手段将亲戚免职,创业初期应避免任用亲戚 D、明确分工,在公司明确责、权、利关系 我的答案:C 49创业精神的本质有很多具体表现,其中不包括()。1.0 分 A、勇于创新 B、敢当风险 C、坚持不懈 D、我行我素 我的答案:D 50机会是指那些可以建成企业并且创业成功的创意,下列选项中对创业机会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1.0 分 A、符合趋势 B、发现问题 C、持久性 D、真实需求 我的答案:B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在做创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全面落实计划的可行性。()1.0 分 我的答案: √
2企业的组织形式分为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民办非企业、社会企业等。()1.0 分
我的答案: √ 3在创业中,创业者的苏浙远远重于项目和资金,只有一流人才才能打造一流企业。()1.0 分 我的答案: √
4共赢是整合资源最佳局面。()1.0 分 我的答案: √
5创业者拥有三种自由,即时间自由、决策自由和资金自由。()1.0 分 我的答案: √
6谈判的最高境界是双赢,诚信是企业生存的根本。()1.0 分 我的答案: √
7在寻找商业伙伴的时候,应该以双赢为合作目标。()1.0 分 我的答案: √
8市场调研的方法有多种方法,如问卷调研、陌生拜访、图书馆网络调研等。()1.0 分 我的答案: √
9目前为止,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还没有达到十亿,还未曾出现过井喷式增长,因此创业潜力巨大。()0.0 分 我的答案: √
10创业之前的工作经历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1.0 分 我的答案: √ 11创业者唯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激发出自身的潜力。()1.0 分 我的答案: √
12孕妇手机的市场立足点是弥补市场空白。()1.0 分 我的答案: √
13当企业面临选择的时候,应该义无反顾的选择自己熟悉的方向。()0.0 分 我的答案: √
14没有市场的产品注定失败。()1.0 分 我的答案: √
15企业生命周期处在婴儿期的时候最容易陷入创业者陷阱。()1.0 分 我的答案: ×
16创业者最基础的素质是知识、品质和综合能力。()1.0 分 我的答案: √
17谈判能力是营销能力的体现。()1.0 分 我的答案: √
18创新是卓越的代名词。()1.0 分 我的答案: √
19商业模式一旦形成就不能轻易更改或调整,因为这会导致利润下降。()1.0 分 我的答案: ×
20沃尔玛的经营策略是市场补缺。()1.0 分 我的答案: ×
21在许多家族企业的创业团队中,情感冲突有时会导致团队绩效降低。()1.0 分 我的答案: √
22大学生步入职业生涯,应该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周围的人身上。()1.0 分 我的答案: ×
23企业经营多年遇到财务危机,出卖股权是解救的办法之一。()1.0 分 我的答案: √
24有长远的眼光和较强的抗压能力是创业者的共性。()1.0 分 我的答案: √
25巴菲特成功的秘诀是,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1.0 分 我的答案: √
26注册企业必须考虑的法律法规有《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劳动法》、《商标法》等等。()1.0 分 我的答案: √
27企业盈利好,一定会现金流大,现金流能够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1.0 分 我的答案: ×
28大学生机会成本越低越容易创业。()1.0 分 我的答案: √
29资金流断裂是企业面临的最高风险。()1.0 分 我的答案: √
30在创业计划书中,应该阐明目标市场,并用调研数据来表示市场潜力和趋势。()1.0 分 我的答案: √
31在美国,失败过的创业者再创业的成功率高于首次创业的成功率。()1.0 分 我的答案: √
32做商业计划的时候,例如有关部门会不会管理、资产安全性等细节问题可以先不用考虑。()1.0 分 我的答案: ×
33当企业坚持特色就会面临死掉的风险,而随波逐流没有特色反而能够存活是,应该坚守特色。()1.0 分 我的答案: ×
34有效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1.0 分 我的答案: √
35初创企业利用血缘关系的管理模式,能够产生内聚功能,即员工与老板不是依赖薪酬而合作。()1.0 分 我的答案: √
36创业设想、市场调研和经营方案是在创业之初就必须完成的工作。()1.0 分 我的答案: √
37YBC创业基金会为创业者配备一对一的创业导师,提供三年创业辅导。()1.0 分 我的答案: √
38在创业计划书中,没有必要介绍管理团队,只介绍关键个人就足够了。()1.0 分 我的答案: ×
39在远古时期,领导者往往都是英雄。()1.0 分 我的答案: √
40在产品在开发阶段时进入市场,定价会较高,但利润较低,原因是营销成本偏高。()1.0 分
我的答案: √
41创业者应关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重视现金流就是重视企业的生命线。()1.0 分 我的答案: √
42对于能够填补市场空白的商业计划,一定要考虑清楚“为什么市场上之前没有?”这个问题。()1.0 分 我的答案: √
43创业项目与创业能力息息相关。()1.0 分 我的答案: ×
44通过建立会员制,提高顾客满意度等方法能够帮助企业留住老顾客。()1.0 分 我的答案: √
45树立品牌要从服务入手。()1.0 分 我的答案: √
46在做商业计划的时候,“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是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1.0 分 我的答案: √
47商务谈判是一场心理战,也是一场信息战,谁在谈判信息上拥有优势,谁就有可能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1.0 分 我的答案: √
48创业者如果同时新概念的实践者,应该注意风险防范问题。()1.0 分 我的答案: √
49在创业型经济时代,创新和创业精神是大企业得以生存和竞争获胜的唯一途径。()1.0 分 我的答案: √
儿科护理学习题4答案
一、填空。
1、神经系统生殖系统
2、体重下降,身高增长3、20颗,约4-10个月(6个月),2-2.5岁4、4-5个月时5、9Kg,75Cm,46Cm。
6、三个月能抬头时,六个月会坐时,一岁能行走时7、0.5,1.0
8.产后5-7天内,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
9.5-6个月时蛋黄,10.意外事故
11.滴在小匙药粉中同服或直接滴于舌面
1213.胆汁和尿液14. 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15.产伤和缺氧,早产儿
16.,17
18.红细胞1920.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
21.高钾血症
23.流感杆菌及肺炎链球菌
25.接种卡介苗
二、简答题
1.简述早产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调节功能差;肺泡数量少;(1.5分)常表现为呼吸浅快;节律不规则,可出现呼吸暂停和暂时性青紫;(2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0.5分)部分病儿还可出现肺不张或肺透明膜病。(1分)
2.Apgar评分的结果和临床意义
Apgar评分是用来评价窒息的轻、重程度;(1分)总分8~10分为正常;(1分)4~7分为轻度窒息;(1分)
0~3分为重度窒息,(1分)生后1分钟和5分钟各评一次。(1分)
3.新生儿窒息有哪些并发症和后遗症
并发症有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低血糖、低血钙、吸入性肺炎、肾功能障碍后遗症有脑瘫、智力低下、癫痫、耳聋、视力减退。(缺一项扣0.5分)
4.新生儿窒息复苏处理原则
(1)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2分(2)恢复呼吸、循环,保障氧气供给(1.5分)
(3)纠正酸中毒,保持体液平衡(1.5分)
5.急性肾炎病儿休息要求
疾病早期需卧床休息;重症病儿应绝对卧床休息;一般需1~2周(1.5分)待水肿消退、血压下降、肉眼血尿消失,可在室内轻度活动;(2分,缺一项扣0.5分)1~2月内活动量限制(1分)病后23月红细胞<10个/Hp,血沉正常可上学。(0.5分)
6.强直-阵挛发作(癫痫大发作)
发作时意识突然丧失、跌到或尖叫,肌肉呈强直性收缩,屏气发绀;(2分)随即出现节律性肢体阵挛性抽动伴口吐泡沫、尿失禁;(2分)逐渐抽动减少,肌肉松弛,呼吸恢复(1分)随后进入深睡。
7.流行性腮腺炎病儿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重要性:腮腺肿痛,影响吞咽易使食物残留,细菌繁殖导致感染;肿大的腮腺管口有利于细菌入侵,为防止口腔并发感染必须要做好口腔护理。(3分)
方法:婴幼儿多喝白开水(1分)儿童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漱口(1分)
8.水痘病儿的皮肤护理
(1)保持病儿双手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及痊愈后留瘢痕;(2)修短指甲,夜晚戴
无指手套
(3)疱疹未破前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4)疱疹破溃后可涂龙胆紫或抗生素软膏(5)每日更换内衣裤,皮疹少的部位珂用清水洗,保持病儿清洁。(每项扣1分)
9.卡介苗接种的临床意义及禁忌证
意义: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1分)
禁忌证:(1)急性传染病恢复期(2)全身皮肤或局部有湿疹(3)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1)先天胸腺发育不全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缺一项扣1分)
10.说出下列抗结核药的毒性反应(异烟肼、(2分)链霉素、(1分)利福平(2分))
(1)异烟肼:大剂量使用可出现精神兴奋或异常,血清转氨酶增高
(2)链霉素:主要对听神经有损害引起耳聋,耳鸣,眩晕,其次有口唇、四肢麻木
(2)利福平:使用过程中使尿、眼泪、汗液呈黄色,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酶增高
11.小儿对热能的需求有哪些?
基础代谢所需;(1.5分)生长发育所需为小儿所特有;(1.5分)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所需;(0.5分)活动所需;(1分)排泄所需。(0.5分)
12.生长发育
是小儿机体的基本特点;(1分)生长是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是细胞增生的结果,(1.5分)表示机体量方面的增加;(0.5分)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1.5分)表示质方面的变化。(0.5分)
13.生长发育
是小儿机体的基本特点;(1分)生长是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是细胞增生的结果,(1.5分)表示机体量方面的增加;(0.5分)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1.5分)表示质方面的变化。(0.5分)
14.小儿脊柱的发育
生后一年内增长最快;(1分)3个月能抬头时出现脊椎前凸,(1分)6个月会坐时胸椎后凸,(1分)一岁能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1分)脊柱所形成的三个自然弯曲有利于身体的平衡;(0.5分)6~7岁时这些弯曲为韧带固定。(0.5分)
15.请说出下述混合液的组成成份、渗透压(张力)及临床适用对象
(1)4:3:2溶液 由4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溶液、2份等渗碱性溶液组成。它的张力
是2/3张,适用于低渗性脱水时累积损失量的补充
(2)2:1 等张含钠液由2份生理盐水和1份等渗碱性溶液组成。它的张力是1张,适用于严重脱水时扩充血容量
<<儿科护理学习题>>4
一、填空
1.小儿各系统发育快慢不一同,有先有后,____________发育领先,____________发育较晚 2.疾病对小儿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急性病常使___________慢性病还影响____________
3.乳牙共______颗,约______________开始萌出,_________出齐
4.5.一足岁健康儿童,体重应达__________,身高_________头围____________
6.脊柱在生后一年内发育最快,时出现腰椎前凸而形成三个自然弯曲
7.1.5岁-2岁时双眼调节好,视力为___________
8.初乳是产后______ 9.婴儿肝脏内储存的铁在____________时逐渐用尽,应及时添加_________以补充铁质的需要
10.婴儿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1.给小儿喂油类药物时,为防意外可采用_____________中同服或直接__________再喂于少许糖水
12.在我省,目前实行新生儿筛查的疾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3.光疗使胆红素转变成胆红素异构体和光氧化胆红素,两者直接可从________和__________中排出
14.新生儿溶血病通常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所引进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最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不合15.新生儿颅内出血有________和_______两型,后者多见于__________
16.新生儿女婴尿道长仅_________,外口暴露,易受细菌感染
17.男婴尿道虽较长,但常有________,__________易引起上行性感染
18.正常尿沉渣结果;红细胞__________,白细胞__________
19.急性肾炎病儿,抗链“O”滴度___________,血清补体C3和CH50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急性肾炎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引起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2.小婴儿患“化脑”时易出现硬膜下积液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
23.婴幼儿期引起“化脑”常见的病原菌有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
24.水痘的唯一传染源是_________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均有很强的传染性
25.____________是预防小儿结核病最有效的措施
二、简答题:
1.简述早产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2.Apgar评分的结果和临床意义
3.新生儿窒息有哪些并发症和后遗症
4.新生儿窒息复苏处理原则
5.急性肾炎病儿休息要求
6.强直-阵挛发作(癫痫大发作)
7.流行性腮腺炎病儿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8.水痘病儿的皮肤护理
9.卡介苗接种的临床意义及禁忌证
10.说出下列抗结核药的毒性反应
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
11.小儿对热能的需求有哪些?
13.生长发育
14.小儿脊柱的发育
15.请说出下述混合液的组成成份、渗透压(张力)及临床适用对象4:3:2溶液;2:1 等张含钠液。
三、问答题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习题4+答案】推荐阅读:
大学语文作业4答案03-10
新视野大学英语4答案10-21
大学语文复习题答案汇总07-05
东南大学哲学考试09-09
东南大学电气考研科目10-13
东南大学软件学院11-16
东南大学历年考研真题11-29
东南大学建筑快题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