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基督教差别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佛教与基督教差别(精选4篇)

佛教与基督教差别 篇1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09级宗教学系

200900011037

张燕红

内容提要:佛教与基督教都是世界范围影响力很大的宗教,作为宗教,它们有很多的相同之处,而作为不同的信仰模式,它们在纵向的历史发展和横向的教义、经典等等方面有着很多的差别,在与中国的关系也有不同的发展模态。关键词:佛教 基督教 差别 中国

佛教和基督教都是影响力比较大的世界性宗教,那么它们是如何从产生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状况的,我们从比较中来探寻。

一 产生背景及发展传播的比较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5世纪,是释迦牟尼考察当时印度的各个宗教而创立的。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是婆罗门教,其主要的教义是“梵我一如”、“业报轮回”,当时,随着印度政治、经济大发展,非婆罗门教的各种思潮兴起,统称“沙门思潮”,佛教也属于当时沙门思潮的一种。释迦牟尼寻求解脱苦难的道路按照苦行的方式修行了多年,不断折磨自己的肉体,结果并没有达到解脱。释迦牟尼通过反思,放弃了苦行,到尼连河沐浴,受牧女供养,调养身体恢复健康,到菩提树下静坐冥想七日,顿然了悟,成就了无上正觉,得到解脱的真谛,于是从身边的人开始传播。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当时在古罗马的帝国的统治之下,巴勒斯坦战争不断,灾难深重,压抑、绝望、萎靡、对统治者的仇恨,使犹太人指望“救世主”来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基督教主张弥赛亚和世界末日论,对现存秩序不接受,认为耶稣就是救世主,信仰他就可以得救,进而进天堂解脱苦难。基督教最先是继承犹太教的基本模式,以旧约为经典,后来又发展出了新约。

在各自成为世界性宗教的过程中,二者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突破了自身的局限而为更广大的地区和人们所接受。

佛教有很强的融合性,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其他的思想形态相结合。例如在印度,与印度教相结合,在中国,吸收儒家道家思想,在日本,与传统的神道教相结合。另外,佛教的教义有很强的渗透人心的力量,其教义指出了人生的痛苦,并分析成因即来自人的欲望,寻求解脱的途径,这一点有普遍的人性依据,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烦恼,并对宇宙人生有很多的困惑。

基督教跨越了犹太教的民族主义,在新约的歌罗西书,第三章11节这样说“在此并不分希腊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基督教逐渐受到统治者的支持,成为了罗马国教,从而成为了世界性宗教。在教义方面,基督教在以全人类的视角,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原罪面前人人平等;耶稣以自己的牺牲赎了所有人的原罪,大家都获得了拯救;末日审判也是审判全世界的人,信仰耶稣的人得救。

二 教义、仪式、宗派等横向差别

总体来说,佛教更多的是智慧,这种智慧洞悉宇宙命运祸福无常的根由,不是“无法理解,所以相信”的信仰,是一种有哲学倾向的合理性思考,主张发挥人的内在本性来解除多种烦恼。基督教更多的是信仰,通过尊重、信仰、敬拜上帝,获得拯救,是对上帝的外在的信赖和依靠寻求解脱和得救,比佛教有更多的神秘主义色彩。

在具体的方面,它们的差别有: 1

神的信仰

神的信仰是宗教的基本点。

佛教是以释迦牟尼为最高神的多神论,基督教是一神论,摩西十诫之一就是“除我之外,没有别的神”,在神灵系统方面,佛教比基督教要复杂。在一神教看来,信仰只能是信一个神,从这个角度来看,佛教的多神信仰又可以看做是无神的,佛教徒也自称“学佛”而非“信佛”。

释迦牟尼称为佛陀,简称佛,他是觉悟了的人,自觉觉他,不仅了悟人生烦恼,洞彻人生究竟,而且帮助他人解脱世间烦恼,是觉行圆满。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全知、全能、全善的神,创造并主宰着世界,他是圣洁、公义、慈爱,是真理、道路、生命。释迦牟尼是佛教神的谱系中最高的,但是佛教认为佛与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佛是觉悟了的人,人是未觉悟的佛”。上帝是绝对的至高者,高于人类和一切生灵,人类不能僭越和亵渎神,不过人类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2

经典

经典是宗教的载体。

佛教经典众多,是人为的经典,分为经、律、论三种。经典有印度传入的原典,也有译梵文为中文,也有中国人伪托佛陀而编纂的,同时各个宗派有不同的主导经典,不同的经典有不同的主题。主要的经典有《金刚经》、《心经》、《楞严经》、《净土经》、《法华经》、《地藏经》、《阿弥陀经》、《六祖坛经》等等,体系庞大,传入中国后更是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更重要的是“佛无定法”,讲究“不立文字”,佛法对每个人受用程度不同,不执著于文字定理。

基督教只有一部《圣经》,是神启的经典,分为旧约27章和新约39章,各种宗派都以唯一的《圣经》作为经典,对《圣经》的态度比较严谨拘束。3

戒律

佛一般有基本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又有菩萨八戒,沙弥、沙弥尼的十戒,严格来讲,有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佛教大乘讲持戒作为修行的方法,坚定持戒可以解除烦恼,渐渐解脱。

基督教基本的是摩西十诫:一,除我之外,没有别的神;二,不可雕刻偶像崇拜;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四,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五,孝敬父母;六,不可杀人;七,不可奸淫;八,不可偷盗;九,不可作假见证;十,不可贪恋他人财产。基督教的戒律是基督徒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通过戒律让人知罪,虔心信主耶稣。4

仪式

仪式是宗教信仰的外在表现。

佛教仪式主要有礼佛、礼忏和课诵。礼佛即寺庙内供佛、菩萨,以香烛、花果供奉;礼忏,礼拜诸佛、菩萨,忏悔所造诸恶业;课诵,即早晚课诵念经典,诵念时有各种乐器配合。佛教徒例行仪式是赞颂佛法,祈求光明智慧,在民间佛教尤其是汉传佛教中,供养敬拜佛则有很明显的功利性。

天主教和东正教有七圣事:洗礼、坚振、告解、圣体、敷油、神品、婚配,基督新教主要有洗礼和圣餐两种,洗礼是新教的入教仪式,表明洗净罪恶,接受耶稣为救主;圣餐,分食饼和酒,代表耶稣的身体和血,圣餐后就领受了耶稣的灵性和诸益处。在平日的祈祷中,基督徒是赞美上帝,感恩和祝福。5

节日

宗教节日是宗教信仰的集中体现,佛教和基督教的节日都与自身的发展历史的重大事件有关。

佛教的重要节日有:浴佛节,即佛诞日,农历四月初八;佛成道节,即腊八这一天,佛在菩提树下顿悟成道;涅槃日,佛传教45年,80岁时的12月15日中夜涅槃。

基督教的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庆祝耶稣诞生,12月25日;复活节,纪念耶稣在死后第三天复活,春分满月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圣灵降临节,《圣经》中记载,耶稣复活后的50天,圣灵降临门徒,从此,开始向全世界传播福音。6 佛教僧侣和基督教神职人员

佛教可称长老、法师、师父、律师、禅师、上师、和尚、比丘、沙弥,女众则称和尚尼,比丘尼,沙弥尼,尼师等。佛教称僧是三宝之一,佛是真理的觉悟者,僧,是真理的弘扬者与传承者,依靠三宝才能在轮回里得到解脱,因此要拜佛、法、僧三宝。小乘的僧侣主要是起到传播佛法的作用,大乘的僧侣会有关注社会的慈善行为。

天主教神职人员是:教宗、枢机主教、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基督新教里有牧师、长老、执事。教宗(教皇)具有较高地位,宗教改革之前,普遍认为教皇是上帝的代表,救赎要通过教皇才能领悟上帝的旨意,但基督徒单单敬拜三位一体的独一真神。

佛教徒要靠自己的修持,除非明心见性、悟道成佛,否则不能出三界“轮回”,基督徒依靠认罪、悔改、信耶稣,才能得救。7

教派

宗派是宗教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表现。

佛教总体来说,分大乘和小乘,按照具体教义来说,分为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等等。

基督教自从宗教改革后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者分别有很多的小宗派。8 修行观

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不用外求,所有要努力自我修行,把压抑遮蔽的佛性开掘出来,就可以觉悟,解脱烦恼,目的是离苦得乐。佛教是智慧型的内在超越,主张发挥人自身的潜能。当然,修行也有外在的方法,大乘讲六度法门,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般若即智慧的理悟。

基督教认为,得救只能依赖信仰上帝,靠耶稣基督的救赎,即“因信称义”(基督新教),目的是赎罪获救。基督教是信仰型的外在超越,主张信靠上帝。10

苦难观

佛教四谛中有“苦谛”,佛教认为人生的本质是苦的,痛苦的根源是来自人性中的贪、嗔、痴,此谓三毒,只有“降伏其心”,内修开掘佛性,了悟人生究竟,克制欲望,才能消除烦恼,达到解脱。

基督教也认为人生是苦的,但其根源是人的罪,人类祖先犯的罪是“原罪”,会遗传给世世代代,人类自己所犯的罪是“本罪”,由于这双重的罪会造成生命的苦难,个人无法靠自己解脱,只能信赖上帝的解救。

来世说

佛教三世说,前世、今世、来世,前世受无明之惑而造业,今世受报,感受苦果,而今世又造业,来世又报,就这样在六道之中无尽轮回,只有涅槃才能脱离轮回。

基督教分现世和来世,没有轮回的观念,在受末日审判时,信基督的、行善的人来世能够进入天堂享受极乐,作恶和不信基督的要下地狱,遭受折磨。14

宇宙观

佛教主张一切是因缘和合而生,释迦牟尼不是创世神,世界的成因是依循成、住、坏、空的自然定律循环。

基督教认为宇宙是上帝创造,由上帝统治主宰,而且按照上帝的目的来运行。15 宗教性格

这里所指的宗教性格是宗教作为一个单元,其处理事情的态度。

佛教的性格比较宽容温厚,也符合东方人的性格,对其他宗教或者思想流派是静观和吸收接纳的态度。基督教的性格比较严肃,因为是一神教,所以排他性比较强。

三 与中国的关系渊源及现代发展模态

“佛教在传入中国及其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与中国本土宗教,如儒道的冲突、融合过程,从而促使佛教在倡导‘普度众生’的教义的同时,展示出它固有的文化圆融特征。”①

佛教传入中国有东汉明帝夜梦金人的传说,公元64年,汉明帝派人去印度去请佛教人士,后来他们与摄摩腾、竺法兰返回洛阳传播佛教仪轨;魏晋时期的空观与般若义理相近,当时的“格义”把佛教经典翻译成汉文,用儒道的方法来解释比附和阐述佛教理论;南北朝时期,中国化佛教独立发展,唐朝时期达到鼎盛,虽然武宗废佛,其他的皇帝都是大力扶植。宋元明清时期,与儒道相融,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形态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

基督教早在唐朝时期就传入中国,公元635年,景教,派罗马主教长安,受到唐太宗的友好接待,允许传教,后来武宗废佛,景教也消失了;16世纪60年代,明朝时期,天主教士罗明坚、利玛窦等进入中国传教,康熙到嘉庆时期,对基督教采取严格的措施,禁止传教,18、19世纪,帝国主义活动将传教作为一种手段。

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就以宽容和适应的态度积极融入中国文化,以重要的身份参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构建。赵朴初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提到,佛教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有着十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在文学、文体、艺术、天文、音乐、医药等都有着很多丰富的文化成果。“综观中国佛教的特质,主要有三个,即调和性、融摄性和简易性。”②佛教积极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潮的变化相适应,吸收其他思想流派的观念,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所以形成了与印度佛教不同的思想体系,可以说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十分成功,不管是在文化及意识形态上,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民族性格上都有着深刻的印记。

注释:

①卓新平主编:《宗教比较与对话》第五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 页

②文史知识编辑室:《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页

参考文献:

佛教与基督教差别 篇2

(一) 教主出生的比较

基督教的教主是耶稣是做木匠出身的;佛教的教主是印度中流北岸迦毘罗国净饭王的太子, 族姓释迦, 名号牟尼, 世人尊称他为佛陀。

(二) 教育方式

佛教是拜多神, 或无神, 基督教是独一至尊上帝, 按佛教观音菩萨, 菩萨位尚在修行, 要再上进才可到佛位, 阿弥陀佛, 也不过是千万佛中之一, 佛教中的「神」, 说起来, 当推释迦牟尼最为重要, 但他不是创造主, 以佛教的说法, 他也只是比丘修成佛而已。佛教只是觉义, 在佛教中找不到基督教的上帝观, 彻底说来, 佛教中没有一人是神, 佛、菩萨都不是神。

(三) 对人生观的看法

佛教对人生的看法, 是悲观消极, 基督徒对人生则是乐观积极, 佛教朋友也许不肯承认佛教人生观是消极的, 但佛教看人生, 就是苦,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 总而言之, 做人就是痛苦的。如能好好修行, 除去无明, 便不再轮回, 而在涅盘中安寂了.现今人生一切之好坏苦乐以至贫富等差异, 都不外是前生业力所致。

二、宗教的融合与跨文化交际

(一) 基督教在中国的普及原因及现象

基督教于19世纪初传入中国, 1807年, 英国伦敦宣道会派遣马礼逊到中国传教, 成为第一个到中国大陆的新教传教士。鸦片战争以后, 列强入侵, 基督教也被用来作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这个时候的基督教几乎全部受控于帝国主义列强, 绝大多数的基督教神职人员也都享有相当大的特权, 所以那个时候有很多的宗教神职人员披着传教的外衣行违法犯罪、侵略中国的事实。这一阶段基督教在洋人保护下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教徒人数不到70万。但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 基督教在我国成为一种强势的文化入侵, 在我国很多民众中间的影响力和作用日益增大?比如圣诞节或每个星期六都去教堂做礼拜等。本人认为原因有如下几点:

1、从我国建国后的思想形态发展历程看

新中国成立之初, 取缔了大量的民间宗教团体、组织。同时, 国家的意识形态控制和各种各样的政治运动的发展使得绝大多数的民众放弃了对鬼神等股有传统的敬拜, 也没有机会解触到新的信仰形式, 尤其是基督教这样的外来宗教信仰。这种情况在文革期间达到顶峰。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就是在文革之后,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形成了信仰真空地带。尽管如此, 民众心中神祗的观念却根深蒂固, 民众对于宗教的需求也没有减少。中国一直都是一个需要信仰的国家。但是文革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决策。这之后, 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思想更加的开阔, 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西方文化等事物的机会。基督教便是这种公社会大环境下被民众广泛接收的一种信仰形式。此时基督教便是依据自身的一些特点, 起到填补中国民众信仰真空的作用。基督教是对信仰真空的填补, 是民众原有信仰的替代品。

2、改革开放以后

改革开放后,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生活状态也是和平而稳定。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逐步步入小康水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国家最不放松了对民众的思想形态的控制。这样的情况经过短暂的发展, 民众的自由度增加, 同时使得民众有了更加广泛的个人空间。在这种情况下, 整复、学者、宗教界人士也开始重新思考、定位宗教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认识到宗教也可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进而要求宗教要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而非一味的反对排斥宗教的存在和发展有关国家政府部门开始正确有效的贯彻国家的宗教信仰政策, 一些正常的宗教传教活动开始受到国家的保护。因而, 综合而言, 改革开放后, 基督教的快速发展与民众自由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相联系着的, 换言之就是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政府政策的宽松为基督教在中国的快速传播发展提供了温床。

3、社会发展中社会问题的凸显及激化

改革开放后, 我国迎来了一个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高峰时期。一方面, 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另一方面各种社会问题也让日益突出并且不断激化。比如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社会不公、社会秩序的不协调、社会道德丧失以及政府的腐败案件层出不穷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等。这些问题也使得一部分人的心理茫然而不平衡, 不知所措, 精神压力日益增大。于是人们便寄希望于新的宗教信仰和仪式, 希望籍此来构建新的生活方式, 以其成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 并促进社会新秩序的构建和社会的重新整合。

(二) 佛教不能普及西方的原因及现象

1、根深蒂固的基督教教育

在西方社会, 绝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教, 基督教生活是最普遍、最常见的社会现象之一, 整个社会都被涂上了一层厚厚的基督教教底色, 或者说社会各种元素都被镶嵌在厚重的基督教底板上。

2、文字困难

从19世纪开始, 西方学界对东方文化的兴趣, 多角度地发展起来。在佛教方面, 突出地表现在对各种文本佛典的搜集、刊行和研究上。奥地利学者J·维斯丁 (1748—1806) 首先注意到了巴利文与梵文的亲缘关系, 为佛典的研究由巴利文本向梵文本开发创造了条件。到奥登堡 (1854—1920) , 德国的佛教研究已有很大成就, 形成了著名的维也纳学派。既是殖民主义者, 又是东方学学者的布利安·霍格森 (1800—1894) 在尼泊尔任英国公使期间, 发现了381部梵文贝叶经, 分赠给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和亚细亚学会, 并将其中的《金刚针论》译成英文, 由此刺激了欧洲对梵文经典和印度大乘思想的搜集和研究。1823年, 匈牙利人乔玛 (1784—1842) 到拉达克喇嘛庙住了7年, 后受雇于英国东印度公司, 著文介绍了甘珠尔和丹珠尔, 开辟了西方所谓藏学的研究领域。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殖民主义中心, 也是研究西藏的中心。大约在此前后, 俄国也从外蒙古和北京运走了甘珠尔和丹珠尔。至于汉文佛典在19世纪也已引起西方的重视, S·比尔于1871—1878年间, 开始翻译介绍。但由于文字上的困难, 只能是零打碎敲, 始终不成系统。

三、科学宗教观

(一) 宗教的管理

宗教扩展过速, 除对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构成不利影响、误导人民精神信仰外, 大量财物流向宗教, 不利于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根据遵守法律和维护国家民族最高利益两项原则, 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 我们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宗教管理法制化

崇信、神化在世的教主、首领, 而不像传统宗教偶像在人世和现世之外;利用宗教活动或利用以宗教为旗号的经营活动大量敛财;有意识地煽动非理性的狂热;具有反传统反社会倾向。更须注意的是要防止宗教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后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以宗教活动之名, 向政治领域扩散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法轮功有组织地由经济走向政治的实例, 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诚然, 广大宗教团体和宗教人士是拥护共产党领导, 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 而且法论功乃邪教而非宗教, 它和宗教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李洪志就是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反动的政治活动, 欺骗了不少群众甚至包括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和国家干部这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我们一个提示, 即宗教并非真空地带, 在其经济实力膨胀, 且财务监管失控的状态下, 难保不被别有用心之人用于政治目的。为防患于未然, 应尽早关注宗教的管理。

2、鼓励宗教形象世俗化

宗教世俗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在中国, 宗教世俗化的背景可能与国外不同。国外社会学将传统宗教之外的一些有着类似于宗教特点的社会组织称作膜拜教团。膜拜教团情况复杂, 可能是新兴宗教, 可能是邪教组织, 也可能只是打着宗教旗号或形式上类似于宗教的商业组织。如何认定现行五大宗教之外的膜拜教团, 区分邪教与其它教团, 一直是宗教工作的难点和敏感点。以法律为准绳, 可以防止邪教在宗教的旗号下欺骗群众, 逃避监管, 同时可以区分和保护一般群众。从中国信教群众的心理来看, 信教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钱权泛化中寻求人文关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中国宗教要实现自养, 也必然而且已经表现出对经济活动的极大的兴趣。城市里教会和寺庙的收入中商业、房产等经营占了相当比重。此外, 宗教要在当代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除建立道德形象外, 还必须对中国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 必须在一些国家重大事务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如祖国统一、人权、妇女儿童、环境、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这使得中国的宗教也表现出世俗化的趋势。

3、引导宗教理论时代化

宗教理论时代化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 也是宗教自身发展的要求。宗教适应其所处时代所处社会, 并不违背宗教原则。实践中, 宗教也一直在对自己的理论以及礼仪习俗做出调整。各教有了解世俗生活、了解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保证社会主义在“相适应”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应当关注和引导宗教理论现代化的进程。随着本世纪初科学更迅猛地发展, 随着全社会成员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宗教必须对科学发展作出宗教的解释。这项工作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 相适应的意义在于防止邪教利用宗教, 划清宗教与邪教的界限。

4、宗教资金资本化

国际上, 各宗教都是大资本经营者。信教群众参加宗教活动, 如点灯、烧香、做水陆道场、抽签解签等, 都要交较高费用。信教群众的奉献数额更是相当惊人。这些收入除自养外用于社会福利的比例很小。有一些钱奉献给师傅个人甚至脱离宗教组织的监管金钱对宗教进而对社会的腐蚀作用不可低估。除了上述所说的应发挥国家法律法规、金融体系对宗教资金的运作和流向的监督作用外, 还可考虑引导和规范宗教资金资本化。其作用主要在于, 将宗教组织所掌握的货币引入经济领域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防止宗教自身腐败;防止宗教资金流入政治领域, 腐蚀党政机关和干部;防止神职人员队伍过度扩大;防止利用宗教势力过度分流社会财富。

(二) 科学的普及和推广

宗教的发展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有关。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有利于发挥宗教对改革事业和我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 应当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宗教政策, 防止和实践上的片面性。关于宗教工作, 江泽民同志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信教群众要遵守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法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二是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宗教人士要爱国、进步, 要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多作贡献。我国宗教界有爱国的好传统, 要积极发扬光大。宗教人士和宗教团体要运用自己的影响, 引导信教群众爱国守法, 抑恶扬善, 服务社会。”这些论述, 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准则,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指导思想。

四、结论

宗教信仰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是多元化的, 并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由于宗教信仰是个极其敏感的话题, 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不可或缺的, 了解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信仰, 彼此都抱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态度, 才利于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与安全共存

参考文献

[1]段德智.宗教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92, 142.

[2]约翰.希克.宗教之解释:人类对超越者的回应[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52-78.

[3]嘉斯拉夫.帕利坎.基督简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89-113.

[4]高振农.中国佛教源流[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201-225.

佛教与基督教差别 篇3

一、基督教的三位一体

在基督教信仰当中,三位一体是其核心教义,其突出说明的是圣父、圣灵、圣子为同一本体的三个位格。基督教三位一体的信仰是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也就是三个位格、一个本体。基督教相信:只有独一的上帝;圣父完全是上帝,圣子完全是上帝,圣灵完全是上帝;圣父不是圣子,圣子不是圣灵,圣灵不是圣父。换句话说:圣父的神性、圣子的神性和圣灵的神性,本质上是同一个神性。基督教认为, 在三位一体中,作为“父”是世界的起源和绝对的超越者,作为“子”是世界的积极的和慈爱的拯救者,作为“灵”是把上帝的力量和恩惠撒向人间。基督教历史上有“经世三一”和“内在三一”之辩,其义理较为深邃难解,在此就不详加叙述。

二、佛教的三身佛

三身,梵文 Trikāyāh,即法身、化身、应身三种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身”除指体貌外,亦有“聚积”之义,即由觉悟和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由此含义而有三身、三十二应身、千百亿化身等说法,而以“三身”的说法影响最大,即所谓理法聚而为法身,智法聚而为应身,功德法聚而应身。因一佛具三身之功德性能,所以三身即一佛。

三身佛这一概念是源自于佛经。《金光明胜王经》中云:

一切如来有三种身云。何为三。一者化身。二者应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摄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云何菩萨了知化身。

善男子。如来昔在修行地中。为一切众生。修种种法。如是修习至修行满。修行力故。得大自在。自在力故。随众生意。随众生行。随众生界。悉皆了别。不待时。不过时。处相应。时相应。行相应。说法相应。现种种身。是名化身。

善男子。云何菩萨了知应身。谓诸如来。为诸菩萨得通达故。说于真谛。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为除身见众生怖畏欢喜故。为无边佛法而作本故。如实相应如如如如智。本愿力故。是身得现。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是名应身。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了知法身。为除诸烦恼等障。为具诸善法故。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

前二种身。是假名有。此第三身。是真实有。为前二身而作根本。何以故。离法如如。离无分别智。一切诸佛无有别法。一切诸佛智慧具足。一切烦恼究竟灭尽。得清净佛地。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摄一切佛法。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切佛都有三种身:化身、应身、法身,我们凡人肉眼所能看到的、具有人身的即为化身佛,经过修习、依愿力享受果报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放出圆光的则是应身佛,而法身佛则是无形无相、佛法的代表,断除了一切烦恼。化身与应身皆是假有,唯有法身是真实的,是前二者的根本。因为法身具足智慧,证得了清净佛地。

三、通过三位一体理解三身佛

以上简单论述了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思想与佛教三身佛的含义,下面我们来透过三位一体,看看三身佛的具体含义。

1、三身佛中的法身佛近似于三位一体中的圣父。

虽然在三位一体中父、子、灵是同等重要而合为一神,但三者位格却是有区别的,其中“圣父”被理解为是第一性的,是创造世界的造物主和差遣耶稣基督及圣灵降世救人的主宰者。圣父对于圣子与圣灵而言,他是主动的产生,是独一的,是创造天地万物的主宰。早期神学理论家奥利金认为, 圣父乃万物之源,是具有纯然、超越与绝对的本性。圣父是原初的、本源的、不變的、永恒的绝对实体。对于基督教的信仰本身而言,三位一体是把《圣经》中所记述的对上帝的本性和旨意的见证的三个中心要素放在一起,即神创造世界、神藉着耶稣基督救助人类、神藉着圣灵与基督徒和教会同在。上帝在本原与创造的层面上就是圣父,基督教感兴趣的是上帝创造世界和耶稣在人世间的救恩,而不在于寻求一个永恒不变的绝对世界。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上帝是纯粹的现实性,他的三个位格也是纯粹现实的。上帝是永恒的,永恒的东西不在时间之内,所以他可以创造出流动变化的世界。

圣父与法身佛二者皆是真理的代表,皆是超越自然规律的存在。他们都是绝对超越和无限完满的独立存在,具足了智慧与福德,是至善的代表。借助基督教对圣父的理解,我们可以认为法身佛亦是不变的、永恒的绝对实体,这也符合佛教教义,因为佛教认为法身是超越轮回,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因其永恒,所以亦不在时间之内,不会随时间流转而发生改变。

但二者亦有明显的区别,佛教不讲创世,不认同世界由谁独创,而是相信缘起性空,万事万物皆因缘而生灭变化,因此法身不同与圣父,非创世者,亦不是天地万物之主宰。基督教认为人永远不可能达到与上帝同样完美的程度,而佛教则主张一切有情皆可成佛,皆能通过自身努力,具足佛的圆满智慧与福德。基督教由此认为,人之所以能认识上帝,是凭借上帝的启示;而佛教则认为人心本具佛性,只是被世间种种烦恼、欲望所遮掩,一旦人懂得观照本心,自然会发掘自性,从而悟道成佛。因此,佛教批评基督教依靠他力寻求解脱,且永远不可能完全超越,是不究竟的宗教。而基督教则认为佛教这样的观点,忽视了上帝的绝对超越性,轻视了上帝的启示和恩典的作用。在此,我们应当理性看待不同宗教的不同教义与思想,求同存异,在对话中寻求理解,“向他者开放心灵是我们的义务”。在比较与对话中,我们的目的是更深刻与全面地理解一种或多种宗教,而非对其它宗教进行排挤与斥责。

2、三身佛中的化身佛与三位一体中的圣子亦有相近之处。

在基督教中,圣子是由圣父而获生,与圣父一样,同为上帝之道,经童贞女玛利亚而成了肉身,以受难、复活之经历而为人之表率与楷模,由此为人类的救主,圣子又为逻各斯,上帝通过逻各斯 来创造世界,故圣子有着受生和自我展现的象征。圣子是圣父本质在人间的投射。根据《圣经》记载:基督是遵照自然规律,在人性中出生,而不是在神性中出生的;在亘古时,基督已是神,但在伯利恒时,基督增加了一种本性,就是人性。托马斯·阿奎那在分析圣子时提出圣子有一个位和两种性格的观点:即耶稣基督作为道是三位一体中的一个位,但当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后就有神性与人性的两种性格。而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化身佛,他亦是在人间由凡人生出,具有人性,遵循了人类生老命死的自然规律。但并不因此就否定他的神性,佛教认为,他早已成佛,只不过为了普渡众生,而示现出凡人修行可成佛的人生历程,激励世人“有情众生皆可成佛”。圣子与化身佛因为具备了人性,所以会和凡人一样,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化身佛与圣子一样,具备人性与神性。

关于基督是否具有神性,一直是基督教历史上颇有争议的问题,否认基督的神性会被视为基督教的异端。同样,在佛教内部,关于化身佛释迦牟尼佛的认识问题,也存在争议,小乘佛教认为,佛与阿罗汉一样,只要证得阿罗汉果即是成佛,但大乘佛教却认为,阿罗汉还不是佛,它只是成佛过程中的一个果位。

但不同之处在于,圣子基督宣称自己是神的儿子,神是他的父,但圣子并不次于圣父,二者不是从属关系,也不等同。而化身与法身之间的关系,佛经上已经说的很清楚,是假名与实有的关系,法身才是真实、永恒的存在。

3、三身佛中的应身佛可对应三位一体中的圣灵。

《尼西亚信经》形容圣灵为主,宣称圣灵是“赐生命者”,是“从父出来”的,圣父通过圣灵而使圣母玛利亚受孕生下圣子,并通过圣灵而与基督教及其教徒同在。在《新约·罗马人书》中有一段关于“圣灵”的论述:“如果上帝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义而活。然而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藉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降临在玛利亚身上的圣灵即上帝本身。圣灵也体现着“逻各斯”所蕴涵的上帝本质。圣灵是起着沟通神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使圣父与圣子在教会中永在。《马太福音》中“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上帝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

而应身佛被视为假名,是依托法身佛而存在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应身佛是从法身佛出来的,与法身佛可以合而为一。应身佛“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为诸菩萨得通达故,说于真谛”,他示现神性,起着传递佛法的作用,正如圣灵起着沟通神人关系的作用。

4、三身佛同三位一体相似,是指一位佛的不同位格。在基督教中,位格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智慧生命的存在显现,基督教三位一體的位格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三身佛虽有三身,但其实只是一位佛的三种不同角色、三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可以合三为一,因此天台宗的智觊法师认为“三身相即,虽三而一,虽一而三”,这与三位一体之说有不谋而合之处。因此我们借鉴三位一体的位格关系图用下图来表示三身佛的位格关系:

法身

化身 应身

5、佛教的三身佛要比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更容易理解。《金光明胜王经》中说的很清楚,化身与应身都是假名有,只有法身才是真实有,且为前二者的根本。因此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理解三身佛之间的关系。但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说,却存在着巨大争议,自这种论说诞生以来,就不断有反对者提出异议,认为非圣经所说。即使认同者,也分出几种流派。而我们在面对关于三位一体的解释时,亦感觉矛盾重重、难以理解。基督教认为三位一体之说非凡人所能理解与揣测,非语言所能表达,颇有只可意会、不可论言传之意味。难怪犹太人有这样的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大概我们试图去穷尽三位一体之义理之时,上帝正在嘲笑我们人类的智商吧!

【参考文献】

[1]王志成:《和平的渴望:当代宗教对话理论》,宗教文化出版社,北京,2003年6月。

[2]曾其海:《天台宗的“三身相即” 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台州学院学报,2004年2月。

佛教与基督教差别 篇4

苦难是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和消除的.一种“边缘处境”。宗教对这种处境的关注和揭示尤多。本文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例,力图表明宗教在这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作 者:成穷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刊 名:宗教学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RELIGIOUS STUDIES 年,卷(期):2000 “”(2) 分类号:B9 关键词:苦难   宗教  

★ 于职业形象塑造与商务礼仪

★ 谈教师形象的塑造

★ 个人简历里塑造憨厚的形象

★ 提高教师素质塑造高校形象

★ 世博会与国际形象塑造

★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

★ 动态打开一个表

★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表

★ 建筑毕业实习报告表

上一篇:配餐管理制度下一篇:红十字会日宣传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