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听课与评课(精选10篇)
授课人:
刘萍萍老师
授课时间:2011-11-10 am
一、路东来老师回顾上节课的讲授体会 1.环节缺少过渡
(过渡语的设计)2.实例插入过少
二、刘老师讲评 1.教学程序合理 2.课件设计精美 3.课件没有单位、姓名
4.第一图片是给评委老师的第一印象,应有单位,课题,先声夺人
5.总体交代和把握较好,屏幕展示清晰,讲述时不能面面俱到,6.每一环节缺少应有的顺利过渡(内容前后颠倒)
7.图片要保持前后风格一致,特效不需要过多,影响评委注意力 8.学法和学法要分开,不可混淆。9.视频导入步骤颠倒 10.课件中出现英文,没必要
三、课堂流程
1.减少目标重点,教材目标,详说并重视教学流程(至少10分钟)
2.要想上课一样进行说课 3.播放视频时教师的语言设计 4.三维目标与课堂具体教学目标前后矛盾
5.真实上课的细节与说课语言在执行时相互转换,争强课堂真实感和感染力
6.视频和案例要用合理精炼的语言交代和过渡
7.课堂讨论问题要把可能答案详摘下面并向评委教师交代 《诚信是金》一课总结:
过渡语
课件细节
语言转换
四、金红梅老师回顾说课中的问题 1.语言不简练 2.内容不够精炼 3.教学法没有区分 4.教学过程过于简洁
五、刘老师讲评
1.教学过程写的内容过与简单
2.叫法与学法的专业术语,不能胡乱换名字 3.直观演示法不适合政治课教学 4.活动探究法没有具体操作流程
5.总结反思法中小组合作无具体活动,用于不适 6.重难点可以不写教学依据
7.教学目标应该为学习目标,目标的设定要有呈现
六、如何听课 1.教师为什么听课
相互听课,切磋教艺---------------旁观者清,发现问题 听同行的课,跨学科横向听课、听自己的课:教学语言问题
教态及口头禅问题
驾驭课堂的能力的问题
课堂效果与教案对照效果问题 2.怎样听课
进、听、看、想 1.进
第一要进入学生角色,处于学的情景,发现问题
第二要进入教者的角色,把自己的设计写在旁边,不当局外人,不要无原则的同情
第三要进入指导者的角色,居于学术高度 2.听、听教材(重难点 教材处理)听教法 听条理
听学生(要记录学生的回答及反应)3.看
看教师
精神饱满,教态自然亲切,板书合理,看学生
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气氛,学生的发言活动,学生的习惯,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如何 4.想
课堂特色,教学目的正确与否,教学结构是否合理 3.听课记录如何记 记常规 记过程 记要点
记评析(写下自己的教学评析)记总结
4.好的听课记录标准 详略得当
要做教学点评
间评和总评
间评:用特殊符号记录听课中的问题和经典,并加上自己的见解和点评
一、听前准备
盲目是高效率的大敌, 听课也是如此。校长盲目听课与有所准备地听课, 效果大不一样, 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 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 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 才能看出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 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听过这节课的内容, 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听课类型
校长对所听课的听课目的应当明确, 主要有以下几种课型:
1.调研课。听这类的课, 目的是了解教师执行课标和教学计划情况, 了解教师的工作态度、课前准备、处理教材能力、驾驭课堂能力等。听这类课是校长监督、督促教学的一种最经常和最普遍的形式。
2.指导课。听这类课多数是针对教学能力偏差戓刚上岗的新教师。校长听课之后, 主要是给予他们帮助指导。校长要同他们一起备课, 研究课标、分析教材、选择教法、预设方案, 必要时还要指导试讲, 每次听课后应及时提出意见, 只要可能, 还应连续进行随班式听课一段时间, 直至该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不足有了明显改进。
3.推广课。推广性听课, 目的是推广优秀教师好的教学经验。听课对象是对教学有造诣的优秀教师。这种听课具有选择性, 首先要发现好的经验, 校长在听课时要善于观察、鉴别、发现教师典型的经验、合理的模式、灵活的调控、科学的方法等, 还要帮助教师反复探究、总结提炼, 形成特色, 逐步推广。
4.观摩课。听这类课, 对象一般是有经验的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听这类课的目的在于进行研究实验, 校长对那些热衷于教学改革, 不断探究的教师, 应给予支持与鼓励。对于实验研讨课成功与否, 校长不可指责、埋怨。关键是发现问题与不足, 针对问题与不足, 提出一些整改的方案, 从而使教改实验不断完善, 日臻成熟。
5.评选课。听这类课的目的是为了评选优质课或推荐教学能手。听这种课要按照有关的评判条例, 客观、公正、合理地进行评判, 结论力求公正准确。评议时, 应采取统一标准, 在对比中选优, 在选优中总结, 将评优与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起来, 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三、听课方式
校长听课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即打招呼听课、推门听课、跟进听课。
1.打招呼听课。其做法是听课前一两天向教师打招呼, 让教师充分做好准备。这种听课要全方位地观察课堂上师生的活动。如对教材的处理、环节的安排、课堂的调控、活动的组织、交流与互动、多媒体的使用、练习的设计、板书的设计以及教师的风格和特长等, 然后进行指导性评课。
2.推门听课。目的在于真正了解每个教师常态下的教学水平与工作态度。听这种课能够督促每位教师上好平时的每一节课。尤其对那些学生和家长意见反映多, 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的老师的课, 应特别采取这种听课方式。运用这种听课方式要注意: (1) 听课前校长要深入学生了解进度, 熟知教材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 架构教学方案。听课后诚恳地和老师交谈, 做到有的放矢。 (2) 利用例会提前向全体教师打招呼, 请大家有所准备。这种无个人针对性的“告示”会激发教师的责任感, 增强教师对“突然袭击”式听课的心理承受力。
3.跟进听课。目的是帮助教学能力较低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适应教学需要。这种听课方式, 要求校长要全面审视每一个教学环节, 从教学目标的确定, 到教学思想的渗透, 从知识的逻辑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 从教学风格的体现到教学机智的发挥……校长都要悉心观察, 认真听取。其次要抓关键, 突出重点地听, 主要抓住四大重点: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恰当、教材内容的处理是否科学合理、课堂活动的组织是否合理有效、课堂教学是否高效。
四、评课方式
评课, 是听课之后, 对上课教师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校长评课应依据听课的类型与组织的形式, 采取不同的方式。
1.个别交谈。这种形式是在听课人数较少或集体听课后, 觉得某些问题不便在公开场合谈, 而采取的交谈方法。先由执教者比较详细地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 然后与校长交换对课的看法和建议。这种评课的好处是:首先, 是一种朋友式的平等交谈, 容易建立宽松和谐的谈话气氛, 可以诚恳地交换意见;其次, 时间充足, 探讨比较深入;最后, 面对面的交谈, 信息反馈及时, 可以防止校长对课的片面理解。这种交谈法比较受老师欢迎, 应该是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
2.集中讨论。这种形式适用于示范课、公开课、实验课和观摩课。这些课的听课人数比较多, 有领导、教师, 有时还有校外的同行、上级领导和教研人员。评课可采取下面的方式。第一步, 执教者介绍教学设计的意图及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依据。第二步, 评课教师可根据听课的情况及执教者的介绍, 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提供给大家研究与讨论。第三步, 校长综合大家的意见, 对课做一个基本评议。归纳出几条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和若干条应注意的问题, 增强大家对这节课的总体印象。
3.书面评议。这种评课方法, 可以弥补当面评课的缺陷。有时由于教师的课程的原因, 戓由于时间限制不可能深入挖掘与评议, 可采取书面评议。书面评议有许多好处, 由于校长听课之后, 经过深思熟虑形成的意见, 见解说的透彻、有据, 也是个很好的总结, 有利于升华到教学理论的高度。这种评课要求校长做到:一是要把听课的情况做认真回忆和整理, 二是要切实用教学理论来进行分析判断, 评得有理有据, 让老师信服。
五、评课五忌
校长评课是对课堂教学透彻地分析和总结的过程。通过评课, 及时与教者认真分析这节课的优缺点, 提出改进意见与努力方向, 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 达到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的目的。但校长评课应做到以下六忌:
一忌应付差事。校长评课不能一味地说好, 还行……含糊不清, 根本提不出什么好的意见, 讲不到点子上来。这样的评课, 一没有指导性;二没有总结性;三没有理论性。只能降低校长的威信, 是不可取的。
二忌百般挑剔。校长听课之后, 千万不能百般挑剔, 这也不对, 那也不对, 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教师上课总会有许多优点也存在一些不足, 存在问题在所难免。为此, 校长要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千万不能百般挑剔, 造成教师的反感。
三忌不懂装懂。不管校长的学识水平怎样高, 都不可能对各个学科都精通。尤其是担任校长工作时间长了, 业务上也会生疏。这就要在听评课时抱以虚心的态度、探讨的语气, 千万不要不懂装懂, 讲个不停, 不得要领, 甚至闹出笑话, 遭到教师蔑视。本专业的要全面听, 非本专业的听理念和方法。
四忌固执己见。因为评课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如果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就要发扬民主, 倾听各方面的意见, 能议课的尽量采取议课的办法。切忌运用行政命令来进行评课。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 评课就很难实事求是, 造成不良的后果, 这也是不足取的, 是校长听课的大忌。
“授业研究”:提升观评课质量的“前站”
日本学者认为,要真正实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教师必须要积累上百次的教学观摩,并在每次观摩后进行两小时左右的教案研究讨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他们认为,教师必须开展日常的教学研究,必须要强化教学后的反思。
据我了解,在日本未进行“授业研究”之前,日本中小学教师大多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上,即花上几天时间在研究课前的教案,而课后的研究往往草草收场。因为,他们研究的目的仅在追求“优良教学”,研究的方法则受到“假设—验证”的模式所支配。为此,日本学者认为,在以创造“学习”为目的的教案研究中,缜密地研究课堂中的事件才是课堂研究的要义。
何谓“授业研究”?日本知名学者、学习院大学左藤学教授将“授业研究”概述为:这是以学校为主要进修场所,以教师为主要进修单元,是草根模式的、教师焦点的、合作实施的、实践导向的,其最终目标是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提高课程和教学品质。在他看来,因为教师参与了“授业研究”,所以教师不再是“斯金纳箱中的白老鼠”,教师自己就是斯金纳,自己做研究。这样,教师就是研究者,教室就是实验室,而学校就成为课程改革中心了。
史蒂文森等著的《学习的差距》一书对日本“授业研究”做了如下描述:日本教师从一入职开始,就被要求和其他教师密切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他们认为老教师有责任带年轻教师。校长组织教师开会讨论教学方法。除了校内研讨之外,也有地区性的教研组织会议。教师们备课也是集体进行的,备完一节课后,备课组里的一位教师就会在班上试教,其他教师观课,发现问题后再一起讨论改进。他们还会请外校的教师观课评课,评课中获得高分的教师会获得奖励。
左藤学评课“三原则”:评课实践的理论基石
与我国现在大多数的中小学评课一样,过去的日本中小学校内评课,主要是观摩者针对执教者教学进行点评与提出建议。在左藤学教授看来,这种方式应当从根本上进行纠正。他认为,假定观摩者针对某个教学情境中执教者的“教法”建议另一种“教法”,这种建议有什么意义呢?仅仅是提供了观摩者自己的“教法”而已。
以往的日本中小学校内评课,话题的焦点多为教材的处理和教师的教法。因此,“怎样教”构成了校内研讨的主要话题。针对出现的此种现象,左藤学教授提出了他的“同僚性”校内评课“三原则”:第一,研讨的对象不是放在“应该如何教”的问题上,而是基于课堂所发生的事实。教学研讨的目的不是“创造优良的教案”,而在于“创造互学关系”与“实现优质学习”。应讨论“孩子在哪些方面学习成立,在哪些方面出现瓶颈”。讨论的中心不在于对教材的解释与评论教师教学技术的高下,而是基于课堂中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具体事实。正是这种具有缜密性、准确性与丰富性的研讨过程,才可能奠定创造性教学的基础。第二,在研讨中,观摩者不是提出对执教者的“建言”,而是阐述自己在观摩了这节课之后“学到了什么”,透过多样心得交流来相互学习。一般说来,教师并不善于学习,尤其是不愿向同行学习,这是“文人相轻”的致命弱点。如果教师之间不能构筑起“同僚性”的关系,教师的成长与专业发展将受到很大影响。第三,在研讨中,观摩者不应缄默不语,应当实现不受高谈阔论者与评头论足者支配的民主型研讨。在所有中小学校内课例研讨活动中,往往是以高谈阔论和无关痛痒的评头论足的言谈为中心而展开讨论的。为打破这种评课的局面,作为评课主持人的教师,应以“不总结”“不归纳”为原则,因为畅所欲言的研讨会才能结出丰硕果实。作为其他教师,至少要发言一次,要开诚布公地陈述自己的观感,以及畅谈假如是自己会如何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课。
转向:从关注教师的“教”到聚焦学生的“学”
2012年,我在日本新泻市猿桥中学观摩了两节课,分别为教授鲁迅所写的《故乡》的国语课和教授平面几何的数学课,我发现观课者不再坐在学生后面观察教师,而是全部挤到小组里面,仔细倾听学生的表达和交流,特别关注学生之间的倾听关系是否形成,学习在何时何处发生,学生的困惑在何时何处出现。
同时,观课者对课堂话语和非言语行为等做详细的笔录、录像或录音,以便在后面讨论时提供具体的证据。
此外,日本中小学的观评课将重点放在课后反思上,甚至不鼓励观课者给执教者建议。究其缘由,日本教师给出的理由是:教学方法对于每个教师而言都是独特的,给别人建议还不如自己在课堂上进行试验。有鉴于此,日本有学校向观课者提出了观评课所要关注的三个要点:第一,关注学生在什么场合下才能形成学习。第二,聚焦学生在什么场合可能会有困惑,为什么?第三,观课者自身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更值得称道的是,还有学校为了让观课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不是忙于阅读教案,故在课前甚至不给观课者授课教师的教案。按照他们的解释,此举就是为了让观课者体验课堂教学中的惊奇与不确定性。
神奈川县茅崎市滨之乡小学是日本开展“授业研究”实践与探索的一朵奇葩。该校每年都举行上百次的观摩教学,学者、专家、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蜂拥而至来到该校观摩。据统计,八年间造访该校人数达二万三千多人,其中包括来自海外的教育学家和一线教师。教师们每次观课时都会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状况上。当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们纷纷散坐在各小组周围,观课记录哪个学生的发言内容比过去进步了、能否尊重其他人的意见、能否跟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思考、为何有时这样表现等。他们深谙,正在上课的教师没有办法同时注意到二、三十个孩子个别学习的细节,而其他观课老师的观课笔记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有助于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学习。聚焦孩子,而非教师,“大家共同来培育所有的孩子”是该校教师达成的共识。
日本这样的一种观评课文化,有利于教师放开手脚来执教体现自己教育思想和彰显自身教学风格的公开课,供同行观摩讨论与交流。上课的优劣、提问的技巧、对教材的处理、上课的流程设计等都不是研讨的重点。从课堂的事实出发,讨论学生的学习是如何进行的、哪些地方进展顺利、哪些地方出现了障碍,是观评课的核心。我们的中小学观评课,不妨尝试把注重教师的“教”转向聚焦学生的“学”。
怎样听课与评课 摘要
听课、评课是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效益与学科深入改革发展的需要。听课、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全方位的了解与评价
一、听课、评课是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效益与学科深入改革发展的需要。
1.学校领导、教研组具体要求 2.多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3.教研、教学评选,教学交流,青年教师进行培养。课的种类:实践课、研究课、汇报课、选拔课、亮相课、推门课。听课后,总要对各堂课根据不同的要求、内容,做不同的评价。
听课、评课的作用: 1.研究教学 2.交流经验 3.宣传方向 4.评价教师
课堂上,可以反映上课教师的思想、水平、素质和课堂效果。
二、听课、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全方位的了解与评价 1.听、评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教学要求是否适度,是否符合课堂要求;(3)教学内容是否科学;
(4)教学容量:知识容量;思维容量。2.听、评教学过程:
(1)教学设计:
是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结构是否合理;讲例结合;板书设计合理。2)教学方法: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问不要指向性太明确;“虚假”的热烈气氛不可取。(3)教学手段:
多媒体不能仅代替黑板的作用,要用在实处。
使用多媒体要有以下三方面作用:要形象化;有变换(活动);有吸引力,提高兴趣。
教学手段也不单是多媒体,教具也很重要。(4)教学安排:
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关键是否扎实,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教学安排应遵循几个基本环节: 引入;课题;新课;巩固;小结(主要内容,好的想法、过程、用处);作业布置。3.听、评教师素质: 1)教学态度是否准确;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亲切;学生做题时,教师应在下面巡视。(2)基本功是否达标;(3)应变能力是否强。4.听、评教学效果:(1)及时效果; 2)后期效果。
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对内容的理解。
三、听课、评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师素质的好方法。听课是评课的依据;评课可以促进听课。
听课有四“要”与四“找”: 要听、看、记、想。
找优点、缺点、特点、亮点。其中亮点可以是:态度、板书。评课有四“性”:
针对性: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要求。
理论性:从理论入手,提高层次。最好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为依托。
激励性:充分肯定、鼓励教师的课程。时效性:对教师与教育有推动、促进作用。听课、评课的时候还要注意:
一、听课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有些教师思想认识不够,听课过程中敷衍了事。同一个教研组的教师,一般都在同一个办公室或相邻办公室里办公,彼此之间都特别了解,因此,在授课教师的课堂上,听课教师觉得授课教师还是老一套,没有什么新意,听课教师也就不怎么认真地观摩授课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还有些教师认为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符合他自己的个性,对听课教师没有什么帮助,所以听课过程中也就敷衍了事,不认真听、不认真记录、不认真参与了。
2、有些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只观摩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轻视或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授课教师的课堂上,这些听课教师从授课教师的语言、板书、教态到教学内容的每个细节都听得很认真,记得很仔细,但就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变化、思维活动等情况重视不多或者忽视了。在任意一节课堂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学生却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核心。而我们大多数听课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只关注了授课教师,却遗忘了学生。
3、有些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在听课记录上记的不合理或者不完善。在授课教师的课堂上,听课教师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观摩,从整个课堂的教学设计到每个教学环节,从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到学生的学习活动,着实该记录的东西特别多。但在实际的听课过程中,据笔者观察,有些听课教师在听课记录上只记了授课教师的部分板书,更有甚者,在听课记录上几乎什么也没记。像这样的听课记录怎么能作为课后进行评课的依据。
4、有些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如果授课教师的课讲得很精彩,听课就很认真;如果授课教师的课讲得不精彩,自己也就不认真听、不认真记录了。其实在授课教师的课堂上,可能有许多预想不到的情况,授课教师课讲得不精彩,听课教师也应该认真地观摩,并从中找出授课教师的课讲得不精彩的地方和原因,并记录下来。一节成功的课,学生学习可能非常有效,授课教师也更加有信心,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一节失败的课,与一节成功的课同样有价值。通过这节失败的课,听课教师应该帮助授课教师找出并分析这节课失败的原因,也许,有些原因就是授课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通过查找原因、分析原因,帮助授课教师认识到不足之处,正是授课教师可以取得很大提高的地方。因此,即使是一节失败的课,授课教师讲得很不精彩,听课教师也应该认真地记、认真地分析,课后帮助授课教师分析、更正、提高,这也是听课评课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地方。
二、评课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有些教师在评课活动中,只唱赞歌,不谈问题,或者避重就轻,不谈主要问题,只说次要问题。听课和评课是教研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研活动,只听课,不评课,就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只有在评课的过程中,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共同探讨,各抒己见,在思想的碰撞中,针对授课教师的课,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精彩之处在什么地方,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哪些方面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更巧妙地处理等等。这样,授课教师会有更大的收获,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很精彩,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以后应该坚持;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后应该改进和提高,同时,也获得好多建议。同样听课教师在进行评课的过程中也获益不少。从授课教师那里直接可以获得经验,例如,授课教师的这个教法用的不错,那个设问提的很好等,自己在以后都可以尝试应用。而且,可以设想,以后如果自己讲这节课的内容时应该怎样讲。因此,积极参与评课活动,可以促进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的共同发展。本教研组的教师进行评课,不要碍于情面,只唱赞歌,不谈问题,或者避重就轻,不谈主要问题,只说次要问题。进行评课,所有人身份平等,实事求是,真诚的进行评课,既指出亮点,又指出不足,真正促进大家一起进步。
2、有些教师在评课活动中,提出了问题,却没有分析问题,更没有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设性意见。这些教师在授课教师的课堂上,并不是没有认真地听、认真记录,只是他们发现了问题,却没有分析问题,仅仅是在评课的时候把所有的问题指出来,然后把它扔给了授课教师。笔者所在学校同一教研组的一位同事就曾面临此种情况,他给高二学生讲了一节《西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公开课,评课活动中一些教师提出,课堂上不少学生反应不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殊不知,这个班的学生,笔者曾在高一时教过,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不喜欢表现,在公开课上,有那么多老师在听课,更不愿意主动去发言。而且这节课的内容理论性强,需要教师多分析、多解释,所以这节公开课就难免课堂气氛不活跃。因此,评课中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分析问题,更要就具体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努力方向以及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有些教师在评课活动中,评课观念落后,评课标准落后。这些教师中不乏一些老教师、兼任课的学校领导,其中有教师使用数字评课,导课、学生阅读、讲课、结课等各用了多少时间,课堂上教师提了多少个问题,有多少个学生主动发言等。客观地说,离开了具体的教学内容,空洞地说数据并不是科学态度,甚至可能会对一些教师产生误导。
本课从目标来看,有两个大要求。一是读通读顺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二是识字。
从设计来看,对应目标做到了简洁,主要分为两大块:
一是识读结合,寓识于读,把课文读好。
首先是老师的示范读,然后请小朋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小伙伴听,接着是录音示范读;学生跟着录音读;小组展示读;全班读;每一次的读都使得学生知道自己读的目的是什么;同时每一次读都要求学生指读,读的形式多样,非常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多次反复的读中感知了课文内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是寓识字于游戏中。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生本教学的重点。本课教材识字量是相当大的。古苑老师采取了多个小游戏,寓识字于游戏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是小组内互帮互学,然后小组展示,接着有摘桃子游戏识字,有开火车识字,一环紧扣一环是识字认字教学,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古苑老师的课中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古苑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一年级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生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倾听习惯、发言习惯要求更高,这节课古苑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很高,组织课堂非常强。她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课前师生交流中,“谁的小手最听话?谁的小手最灵巧?翻书比赛等。”非常好地培养了学生课前的准备习惯。
关键词:职业教育,听课,评课
说到听课评教, 仿佛谁都可以品头论足一番。然而, 在新旧教学理念交替、碰撞、磨合, 企事业单位用人要求转变的今天;在新教改、新课标起步执行之际, 而应试教育却仍然没有偃旗息鼓的背景下, 到底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 是关系到听课者通过听课能否从中得到启示, 收到收获。而授课者又能否获取有效的听课反馈, 从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防止听、评课走过场, 真正评出实效, 减少随意性或主观性, 因此, 评教就应有一定可行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除了运用过去那些针对授课教师必备、常规的基本要求外, 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认为:从评课的原则上, 听、评课着重看“四性”;从评课的内容上, 听、评课着重抓“五点”, 评价讲课还要提倡“三原则”。是否合理, 供大家参考:
一.看“四性”
1.真实性。我们看待一节公共课, 评价的起点是真实性, 也就是看教学氛围的真实性。特别是看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点教学感知的真实思维过程, 看绝大部分学生对知识难点在学习过程中的曲折性;领悟过程的自然性;看对待讨论的知识点问题的互补性与争鸣性是否符合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实际和思维实际;看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框架内是否有学生课堂生成的意外情景;看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师作为课堂中“平等首席”是否拥有足够的主角引导能力。
2.实效性。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论课固然不能上成纯粹的知识课, 也不能按课本诸多方面的内容采取泡沫化, 使学生难以接受, 应根据学历层次, 专业特点, 以“实用、够用” (如, 初级工, 中级工应具备的知识) 的视角出发, 达到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并做到浅显易见, 通俗易懂。要达到如此要求, 就要看授课讲师, 对教材授课内容的备课处理, 能否明确教学目的, 是否领会课程精神要点, 并能否结合专业生产实践知识, 通过梳导, 取其精华, 整理出合理、恰当的教学套路。并能通过教学过程, 一节课下来, 应能浓缩成一些“干货”。实实在在地授人以“渔”。即使是情感的洗涤, 情操的陶冶、视野的开阔, 这样务虚的东西, 也是有迹可循的。所以说, 实效性的应该是评价一节课的重要标尺。当然, 对实效性的追求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一课一得”, 更不能走繁琐分析和机械训练式的老路。
3.创新性。一节好的公开课, 总会给人们带来一些耳馨悦目、意会深长的东西。一节公开课如果没有创新性, 而是千人一面, 就会失去公开课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潜能、风格, 并在教学解读、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独树一帜的追求, 才能给人以启迪。以个性化知识点的应用讲解为例;教师在讲公开课时, 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从而培养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点去解决实践中的根本问题。如果只是仰仗参考书的支撑, 自然也只能是照本宣科, 按葫芦画瓢, 或是鹦鹉学舌地去贩卖别人的思想, 这在当今新世纪条件下;在公开课这种鼓励探讨, 争鸣的平台上, 已不可取了。而我们提倡, 执教应敢于提出新观点, 采用新办法, 也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不但能获取新的知识, 而且能多方位地去思考、分析, 寻求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
4.和谐性。一堂成功的公开课, 其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是和谐的, 评判一节公开课教学环节的和谐性, 应看能否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看能否把握好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的关系。首先看教学步骤设计的相对明确与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及主讲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教师既不能一言堂, 也不能自由放任。而应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双方互动, 适时地回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步骤上来。同时, 教师还要注意从学生实际经验和兴趣出发,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应完成与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不同的新的教学旅程。二是看个性化与逻辑思维之间关系的处理:教师在尊重个性化观点的同时, 既要倡导和鼓励个性化理解, 又不能走向漫无节制的颠覆传统观点和程序, 以消解一般知识点为快意的轻浮做法。三是看教材内容的删减与拓展关系的处理:针对教育对象, 如何因人因材施教, 准确把握好讲授的课目内容, 做到授课内容既能突出知识基本点和重点, 又能适时适量用活教材内容, 而不是照本宣科, 并能使教学内容让学生能用, 管用、实用, 够用进而拓展。
二.抓“五点”
1.切入点。一节课上的质量好坏,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讲课时是否找准切入点。一节成功的公开课, 其骨架显现, 脉络清晰, 学习氛围浓郁, 所授知识学生易于掌握。一节课如果上的不好, 容易出现杂乱无绪的现象, 学生听了厌烦, 开小差, 打磕睡。一个课题讲多讲少、讲深讲浅, 重点、难点又如何定位, 没有一定的规则, 关键要找准切入点, 只有掌握学生、掌握教材、掌握市场要求, 才能找准切入点。
2.制高点。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 应当从学生思维实际出发。为实现教学目标, 达成教学目的, 在传授基本知识点的同时, 对要点问题的分析做到透彻化, 从而抢占制高点。还要站在宏观视野、动态视角上, 去着眼于学生思维的系统发展, 并注意其序列和层次, 梯度和坡度。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高潮点。要紧扣学生心弦, 采用渲染铺排, 对比纠错, 悬念照应, 起伏轻重, 谐趣幽默等教学手法, 采取重点精讲, 难点化易的教学方法, 掀起师生互动, 酝酿淳香的学习高潮。
4.动情点。教学讲台好比戏台, 作为授课教师要象演员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讲课之中,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以动人的魅力去引领真境。
5.幅射点。讲授知识的幅射点, 既要合乎情理, 又要出乎意料之外, 为激活课堂气氛, 便于学生接纳, 对重点知识的运用, 做到一般问题统一化, 抽象问题具体化;对难点的化解, 做到凸现问题分散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 并通过举一反三, 以拓展知识的覆盖面。
三.倡“三则”
评课是为了调动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 激励讲课教师, 促进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有效达到评教的效果, 这里提倡以下三个考量原则:
1.提倡以肯定成绩为主, 促进提高的原则。
评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和促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从而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无论授课效果好与差, 评课时要充分考虑讲课人的课前积极准备, 课中的全身心投入, 课后感受等一系列的劳动付出。为坚定和激励讲课人的信心, 因此, 评教时首先以肯定成绩为主, 促进提高为原则, 从讲课过程环节中总结出优点, 长处及个性, 而不要为一句话, 一个字而因小失大。对教师评价不公。偏离评教目的。但也不能只评优点, 不讲缺点, 而违背评教原则。对存在的缺点, 评教时应以和谐的语言商讨的语气提出, 比如, 用希望、建议、加强等类型的词语来代替缺点、不足、错误等词语。以易于授课者对评教的真诚接纳。
2.提倡百家争鸣, 保留个性的原则。
同评一节课, 由于听课者对课程讲授的方式、方法, 有着不同的见解, 评教时应允许听课者通过研讨或争论的方式提出不足, 以达到明确成绩, 提高认识的效果, 俗言道:“教无定法, 学无止境。”显然, 在教学风格上, 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 应允许授课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经过评议讨论和总结, 既要肯定讲课人的一般教学原则, 又能肯定讲课人的个人风格。
3.提倡积极评价的原则。
一、听课的形式要多样
每所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教学业务骨干比例有较大差异。但总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也有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中老年教师;总有大量的普通教师,也有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教师性格差异也大,有的教师外向活跃,有的教师内向严肃。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校长要选择适宜的听课形式。
第一,菜单听课。是指根据教导处统一安排的每两周一次的教研课,校长有选择地听课。这样的教研课,不管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骨干教师,每学期都上一节。校长要妥善安排好其他工作,尽可能地听每位教师的课。这样做,一是可以尽可能多地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二是能引起教研组、上课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足够重视;三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上课教师对校长听课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对于从村小撤并上来的教师。菜单式听课既不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又能引领教师营造浓厚的课堂教学研讨氛围。
第二,预约听课。校长事先与上课教师约定的听课,一般提前两至三天打招呼预约。预约听课的对象一般是新教师和需要课堂教学帮助的教师。由于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对课堂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如果校长贸然进入课堂,会加剧其上课的紧张情绪,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不高,自身也比较苦恼,对此类教师的听课校长不但预约,且尽可能地指导预约听课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听课,如果校长指导的教学环节取得了成功,上课教师对校长听课会逐渐产生好感,且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如果校长指导的教学环节失败了,上课教师也会因为是校长一起参与教学设计而减轻失败所带来的挫折感。
第三,推门听课。推门听课是不打招呼的随机听课,这是校长了解学校常态课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监控手段。推门听课的主要对象是学校骨干教师,这些教师教学理念比较新、教学基本功好、经验丰富,课堂驾驭能力较强,校长的突然介入听课基本不会影响其正常的课堂教学。同时,一些骨干教师由于其教学能力高于学校大多数教师,有时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同程度的解怠,校长的随机推门听课,可以促使其时常保持对课堂教学的钻研与投入。
二、听课的角度要多维
校长听课涉及的科目不能只是自己的专业学科,应尽可能听所有的学科。校长听课的目的不仅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听课,在整体上准确把握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校长由于受自己专业知识的限制,听课时应更多地从课堂角度给予关注,而不仅仅是学科角度。当然,针对所听的不同类型的课,校长听课关注的角度要多维,有所侧重。
一是常态课,学生90%以上的课堂学习是在常态课中进行,因此关注常态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应成为校长听课的重点。校长听的是各种学科的常态课,难以对所有学科均提出学科专业性的指导,那就应该从有效课堂管理的一些基本策略进行关注,因为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往往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的不足。所以,首先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以及教师对其养成教育的引导是否注意、到位,其次要关注教师是否给予学生更多地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再次要关注教师是否给学生创设了能激发思考的有效教学情境。另外,还要关注课堂中师生关系是否民主和谐、学生是否会自我管理、教师是否上有准备之课等。
二是教研课。学校的教研课往往是有主题的,且多数与课堂观察相结合进行。校长听教研课时事先要了解课堂观察的主题,并做相应的听课准备;同时校长对上课的内容要有所理解,且收集相关的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等材料,听课时做到心中有底。校长听教研课时要关注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到位,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是否正确,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多样灵活,对生成性的教学问题处理是否得当。如果是课堂观察的教研课,则要根据主题进行观察与评估,多思考教学问题现象背后的根源。
三、评课的方式要宜人
教师的年龄、性格、教学经验和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都存在个性差异,校长听课后的评课也要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要做到有的放矢,让教师乐于接受,真心实意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鼓励型。对于新上岗教师、性格内向严肃的教师和老年教师,校长评课时要以鼓励为主。因为新教师对课堂教学处于不稳定的摸索阶段,校长适时的鼓励会有助于新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自信心的树立,激发新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的热情,促进他们对教学的钻研。老年教师在心理上往往有失落感,或多或少会认为自己是学校里的边缘人,校长鼓励『生的评课体现了对他们几十年课堂教学实践的尊重,他们会获得为人师的尊严感及安慰感,从而更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
挑剔型。对于在课堂教学上有追求的教坛新秀、能手、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校长在评课时不要将主要精力用于肯定其优点、亮点上,因为对这些优点亮点他们自身也知道。而应更多地指出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与执教者一起探讨如何改进不足,在交流中碰撞,帮助其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过程设计、有效预设、课堂应变等能力。
四、评课的原则要坚持
校长听课的类型杂,教师的教学个性多样,所以校长评课在因人而异的同时,也必须坚持一以贯之的原则,从而引导学校的课堂教学走在方向正确的课改之路上。
一是有利于学生成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此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最核心的内涵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校长评课时首先要评每位学生是否都有自己的“责任田”,都有事情干,且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其次,要评教师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次要评课堂教学是否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与发展;最后要评是否促进了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二是有利于教师发展。校长评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课堂效率的提升依赖于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由于学科、学生、教师等因素的不同而千变万化,校长在评课时除了体现课堂教学一般的特征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能动性、钻研性,鼓励教师对教学的独特思考,勉励教师做一名智慧的教师,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总之,校长听课评课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校长静下心来多阅读,潜下心来多听多评,真诚地与教师交流听课的收获与困惑,与全体教师一起奋力划桨,使学校的课堂教学之舟在课改潮流中不断接近有效课堂教学的彼岸。
1、预备活动(走线与线上游戏)
2、集体活动
3、分组活动
4、交流小结。
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度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是否一环紧扣一环,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幼儿自主探索,什么时候幼儿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幼儿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教师是否语言简练。
评课-----
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教师的教态如何?是不是能亲切、自然、端庄、大方能熟练运用蒙氏数学教学手段。课堂的应变和调动课堂的能力如何/
3、教师每一个环节与幼儿是怎样交流的?
4、给幼儿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现问题。
5、幼儿的常规怎样?教师在讲解操作和重难点的时候语言是否表达清楚、简练。
根据《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明确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教学领导工作职责的通知》(昭市教通〔***〕**号)和XX市教育局《致全市各县(区)教育局局长的一封信》的要求,XX县教育局制定了《XX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带头上课、听课和评课督查方案》,根据方案要求教育局专门成立校(园)长带头上课、听课和评课督查领导小组,**年*月20日-*月*日,分*个组赴各中心校、中学和县直学校全面督查此项工作。通过下校、进班和任课教师交谈,查阅有关资料,真正了解校长上课、听课、评课工作,把校长工作的重心移向教学,让校长深入到新课改中去,让全县校长不再当“官僚校长”,成天谈一些与学校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让学校工作领头雁的校长始终不忘掉学校之“教学之本”,自觉把治学治校当成一门必修课来认真研究,既当教书育人的行家,又当学校管理的专家。为“XXXX”的各项工作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对全县对**名幼儿园园长、**名小学校长、**个中学校长的教案、听课记录等进行了细致检查,每个校长都上课、听课和评课。各中小学校长在带头上课、听评课的过程中能认 真学习贯彻新课改理念,深入课堂一线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各中小学校长都能认识到深入课堂听评课的重要性。通过督查,各中小学校长都带头上课在2至20多节不等,并都有相应的教案,都能深入一线研究教育教学情况。对教师们的听课建议意见诚恳,从听课及记录看,各校长听完课后基本能写出有关评语,能和授课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能肯定教师讲课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
2.校长的带头上课、听课和评课为教师在新课改下运用远程教育和多媒体教学塔建了平台。从听课记录看,各校长对听课过程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都有标记,在评课过程中都有记载,对没有运用的提出了建议,大部分教师反映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容量大,教学新颖,手法灵活,学生喜欢听。部分学校的简易多媒体教学程序进了教室,一批年轻教师的笔记本电脑走进了课堂,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督查内容和范围
1.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除乡镇中心校校长外)必须带头上课。校(园)长每周教学课时量原则上不低于专任教师课时量的三分之一,课堂教学水平成为本校示范。
2.坚持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校(园)长每学期进入本校教师课堂听课评课20节以上,乡镇中心校校长课堂听课评 课不低于20节以上,积极引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校(园)长要认真评课,每学期组织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的学校主题教改活动3次以上,营造浓郁的学校教学改革氛围。
4.校(园)长要加强“XX市学校内涵发展项目”等成果推广运用,不断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5.校(园)长每学期参加或组织本校每个学科教研活动1次以上。
6.其他副校级管理人员也要承担相应的上课、听课、评课教学工作。
7.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8.结合学校实际,按要求合理实施地方课程。9.按照全面育人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本校、本地资源,认真规划和实施学校校本课程。
10.重视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的整合和运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优化课程教育教学资源。
11.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计划—实施—考核”程序规范,成效明显。
12.公正、公平实施师生评价,确保学校发展方向正确,教师专业发展有力,学生发展健全。
13.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总要求,建立或完善学校师生激励机制。
三、存在问题
1.个别校长对深入课堂听课认识不太明确,记录不规范,没有按记录中的要求认真签写。
2.部分校长在听课过程中存在着重听基础课,忽视常识课,实验课,听课学科不均衡。
3.个别校长听课评课记录简略、潦草,没有评课环节内容记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完善校长上课、听课和评课制度,从上课教案、听课的记录本、评课材料,从次数上予以规范,并纳入年终评估的行列,给予一定的分值。适当的时候召开校长座谈会,研讨现代校长听评课的有关问题,把我们的校长培养成学者型、专家型的校长。
2.要求校长进一步明确上课、听课、评课是深入教学一线的重要手段,听课可以真正了解课堂的实际,是掌握教和学双方互动的第一现场,评课是校长的参与教研的一个好途径,能有力的推动教学工作向良性发展。
3.要求校长要掌握新课改下的有关听评课理论,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工作,为更好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
4.面对中小学全部进入课改阶段,校长通过反复听课、评课,促使一大批教师出类拔萃,使他们成为推动新教材的 骨干,对那些教学薄弱的教师,校长要采取建立长效的听课机制,促进他们不断提高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把校长上课、听课、评课工作变成教师“登高”的“搭台”,变成教师走向成功的“加油站”。
XX县教育局
【校长的听课与评课】推荐阅读:
怎样听课与评课07-16
新教师如何听课与评课06-14
校长听课计划10-28
业务校长听课报告11-11
听课评课的意义和做法05-26
听课评课制度05-30
如何听课和评课06-23
听课评课意见10-18
听课.评课心得体会06-06
提高听课评课心得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