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考研的一点经验之谈(精选10篇)
政治的复习是具有戏剧性的,有的人勤勤恳恳,将大纲熟读几遍之后,又找来各种辅导教材,悉心钻研,最终成绩可能刚刚过线,而有的同学,却仅仅是在考研的一个月之前,或者甚至是一周之前,才开始政治的复习,却可以拿到八十左右的高分。
我应该是属于中间派,我的政治复习是从十月上旬开始的,当时买了大纲,晚上便开始看,但是,当我面对大纲时,感觉陷入了泥潭,首当其冲的是马哲部分,大约有七十几页的内容,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却仅仅看了不到十页,更为可悲的是,看完之后,感觉云里雾里,翻到开头,恍如初见,付出了将近三个小时的努力,却完全像是打了水漂,那种失落感觉带来的是愤怒,我有摔书的冲动,没有其他的想法,仅止于发泄。
日后的复习依旧如同泥潭里的跋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脚步开始变得轻松,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智商得到了提升,而是自己已经不再要求自己记忆所有的精华,自己开始变得浮光掠影,那时候想回到原来踏踏实实的状态,却发现已经无能为力,只能按照现在的状态看下去。
等到将书看完,已经接经十一月底,打算看第二遍,却因为数学搁置了好久,在十二月中旬左右,重新拿起大纲,开始看书,很快的看,只看第一遍用红笔勾画的要点,在一月初终于完成了名义上的两边复习。
然后买了三套模拟试题,从图书馆借了历年真题,开始做题,为了投机取巧,只做选择题,对于问答题,只看标准答案。
23年来, 我的血糖控制得还可以, 每年妈妈都带我去做一次全面检查。就是在2006年检查时, 医生发现我已经到了糖尿病眼病的II期, 但是那一年我正在准备复习考研究生, 学习压力很重, 自己也没太重视。等第二年我考上研究生的时候, 再做体检查眼底时, 眼底病变已经发展到III期了, 当时在医生的帮助下, 我马上做了激光治疗。这两年来视力一直保持在0.8~1.0左右, 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
从我这些年得病过程来看, 我觉得有三点对糖友们防病治病特别的重要。
一是控制血糖, 这是最根本的。也正因为此, 血糖的监测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我现在一般至少每天测2次血糖, 如果遇到外出活动等特殊情况甚至会监测7、8次。虽然血糖仪的试纸比较贵, 但是相比较健康来说, 那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一直有个观点, 平时在其他方面可以省些钱, 健康方面是绝不能省钱的。另外每3个月应该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的检测, 如果低于6%就表明你这3个月血糖控制的比较好。
其次, 就是要定期做全面身体检查, 一年要检查1次眼睛, 做1次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当年我发生眼部并发症的时候, 自己基本上没什么主观感觉, 视力也没有明显下降, 就是靠检查才发现的。如果不是发现及时, 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 也是特别要提醒糖友们的, 那就是要保持情绪的稳定。虽然我们在思想上要重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但也不要整天悲灰丧气, 怨天尤人, 愁眉苦脸的。当然家属在病人情绪稳定的调节中占据很大作用, 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开心的事情, 值得我们微笑的理由, 保持乐观的心态, 对控制血糖和病情有很大的好处。糖友们要乐观些、坚强些, 积极生活, 主动防控, 多交朋友, 扩大交际圈子。
[关键词]有效教学 培养人才 传承文化
flash是一门应用广泛的二维动画软件。它不但可以制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更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广泛应用到文化传播过程中。许多高校尤其是美术专业的学生,更将flash作为一门必学的实用软件进行学习。以何种方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容易掌握动画制作?又如何能够帮助他们提升自我的创造力产生出优秀作品?这些是我们教学者一直思考的课题。
一、好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学科教学方面我们不仅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何创造性选择、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短时间内学好flash动画呢?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1.“趣味实例”教学法。通过“趣味实例”的分析与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来学习flash的动画制作原理和细节。针对f1ash动画制作不同于传统课程的较强的课程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选用趣味实例教学法,并且进行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在开展项目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而我们艺术类学生专业教学活动中,项目可以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具有现实的、一定实用价值的作品或程序。
3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将所学新知识隐含于若干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而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学习以操作为主的知识和技能,如flash、 Photoshop、Dreamweaver等软件。
二、明确重点,引导学生巧妙学习
1.要重点认识三个重要概念:场景、元件、时间轴。在整个flash教学中,元件与实例是最难解的。
2.要求学生习惯使用快捷键,这样可以简捷明快,做起来轻松自如,提高效率。
3.要求学生多看看别人作品,在模仿中成长,成就自已的作品。多看别人的制作,可以丰富创作经验。
4.调动学生运用网络丰富素材创作。网上素材丰富,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
5.鼓励创造。学习知识的目的不仅在于简单的模仿,更应该是创造。教师应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自已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6.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习惯和耐心。比如,在制作飞机翻转的飞行特技设计中,利用飞机图片分离出的飞机作为设计对象,这时我们必须要用魔棒和套索工具,进行分离,往往有的同学分離不干净,至使在转换元件之后,使运动无法实现。这样就要再次分离,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制作习惯和耐心。
7.培养学生的整体构思作品的能力,要让学生把自已当作导演。创建任何一个动画前,首先要有一个大概的轮廓,既知道自己要作什么,就像拍MTV编剧写剧本一样,确定作品有哪几个镜头出现,每一个镜头有哪些演员和哪些场景等。
8.让个性化的作业、考试代替学生的学习负担。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不能凭一次书面或上机考试来判定,所以我主张先叫学生查找自已喜欢的图片,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学生自已设计作品,并对那些有自已的创意和设计技巧的作品给予适当的加分。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三、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早期心理学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动机的基础有三个方面:个体习得的关于自己的价值,能力或胜任感(如学习的自我概念)的信念;目标以及对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因自我评价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如好奇、焦虑)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另一种观点则强调:他人重要的社会情感支持(如真诚关爱,尊重和鼓励)以及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强化(如成就得到认可)会影响动机行为的表现。有研究表明:个体在全力以赴完成某一学习目标时都会表现出先天的学习动机,当个体不必担心失败,并意识自己所学东西是很有意义的,或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教师的支持和尊重时,自然会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学习。这是内外在两种动机观点的共识。
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不应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要成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在教学上,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步认识场景、层、帧、时间轴等概念。这种教学进程上的循序渐进使学生每走一步都是一个更新,既有利于他们对技巧的把握,又增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其基本功扎实,又相应地练习了设计方法的使用,促进他们积累技巧。因此,除了改变观念外,更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提高教师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暑假之前看了新东方的常难句,一本小书,有点厚。刚看的时候觉得有些难,但是觉得挺有用的,建议语法不太好的看一看,也当作阅读的基础吧。其他的什么必备XX句、词汇精讲、语法精讲什么的我没有看过。
建议看看辅导班视频,别报班,暑假去上大课还是很累的,看视频可以自己掌握时间,比较好。(需要视频见结尾)最重要的还是真题。我用的是张剑的小黄,个人觉得阅读翻译很不错,完形因为我本来就不咋滴所以也没感觉,但作文我不推荐,因为太难了,我是写不出来的。真题的做法主要还是掐着时间做,但可以不写作文,看看做完前面的要多长时间,然后对答案。开始做结果可能很惨,那么就一题题地分析,不管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的,阅读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口头翻译,精读,把不认识的词注释着,把觉得语法难的句子勾出来。其他题型也一
样。这时候你会发现书上全是你写的东西,当然这些东西要自己总结着写,别抄答案书上面的分析。从2001年的开始做,分析完一套(除去作文)最快也要三天吧。这样做个6、7年的卷子,慢慢感觉出来了就停下来把做过的再看一看,做到阅读读的时候每个句子都能很快翻译。然后继续剩下的卷子,建议留两套最后模拟。然后就是不断地看做过的题,每次看都要发现新的东西,总结新的经验。这个还是慢慢体会吧。
作文我准备的比较晚,基础不好的可以早点。我用的是新东方的高分写作,额没有给新东方做广告啊。。真心觉得这本书好,尤其是大作文!认真读每篇高分作文,挑出好的句子,你会觉得自己也能写的差不多的。然后就背你画的句子,总结个模板。比如我发现大作文180左右的字数,写12个句子就够了,所以每句话要长一点。背了一定的句子之后就拿几年的大作文练一下,主要是看能不能写长句子,一边写一边总结,隔两天写一篇完全可以,总的篇数根据自己能力定。大作文写好了小作文不会差到哪里去,把每个类型练几篇就行了。
完形我觉得是浮云,因为我觉得单词背好了分数就不会太差,再怎么训练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这里我就不说完形了。新题型全看真题就行,但这个是靠自己分析体会的,我觉得除10年的排序确实有点难之外,其他的都是通过规律就能做出来的。关于阅读的练习用书,不太推荐张剑的,难了点。除了新东方的几本我没看过其他机构的(再次声明不是做广告的,选新
东方的书完全是个人爱好。)。就觉得新东方的高分进阶那本文章还可以,题目也不太好,其他的书非常不好。一句话,看看文章就行,做题还是要研究真题。
个人觉得英语辅导书不在于多,而在于要精读。至于很多人提到的开始复习时背新概念,我觉得背点议论性的也可以,也别背多了,反正到了11月份就忘了。我只背了6篇,最后也没用到。看美剧什么的有时间也可以,感觉短时间提高不大,除非你的基础还不错。
我的英语83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的作文和阅读的分数高,作文可能需要点基础,基础不好的就要肯花时间积累。但是阅读是一定能通过自己慢慢体会拿到高分的。我想来看我帖子的各位中大多是基础不大好的,我建议静下心来背单词,研究真题,背背作文里面好的句子,踏踏实实,会成功的。
如果你现在只有40分的水平,提高到60分以上我觉得不是难事;如果你已经有70分的水平,要想提高到80分花的功夫要更多。写到这里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唉,还是得靠自己的。加油了各位~
中山大学, 法学, 考研, 经验
在决定考研的日子,天天来论坛,这里几乎成了我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有师兄们师姐们写的考研心路,心情不好的时候读读,竟然流泪,为那份感动,为那份执着,在这里我认识好几个一起考中大法学的研友,虽然考的专业不一样,但是大家一路相伴,走到今天。我们几个都考的还行,平时习惯评论,不习惯发帖,文笔不好,大家见谅,现在我用五个L来介绍一下我的一点粗浅的经验,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英语该如何复习?我的想法
本人英语一般吧,这个世界牛人多的是,六级阅读满分,口语为B,考研英语为74.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英语经验:
单词,是一定要背,我的单词背了有20遍吧,现在开始背单词,我强调要天天背,一定要记得这句话,在你上英语的考场之前,一直管用。推荐用新东方的或者是星火的,建议一次背200词,反复背,连着背一个星期,不要泛泛的背,那是在骗自己,记不住的。开始背得很慢,但是慢工出细活,后来就显出效果了。往后越背越快,越背越顺手。就这么多。
阅读,我强烈反对做模拟题,请明白,考研的阅读理解是大头,阅读决定生死,所有的模拟题和真题相比,都是垃圾,我说的过激了一点,因为我做了1000篇模拟之后的感受,所以不是口说无凭,只做真题,所有的科目都是一样。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把真题做熟,最好能背下来,要知道俞敏洪当年到北大开始学英语就是从背新概念开始的,所以在你做真题之前可以好好的看新概念,这是中国当前最经典的英语教材,熟读新概念三和四,尤其是四和考研的难度相当,最好在单词背的可以之后开始做真题,因为开始单词不认识,做题会很打击的,因为考研英语的文章特点是文章读懂了,题做不对,你想想,何况你练单词都不认识几个,怎么做真题,所以最好开始看新概念,到最晚6月份开始做,我是背的,把张剑的真题背了一遍,所有的阅读,就算背不下来,也要读到滚瓜烂熟,一天也不能断。直到考前!
作文,过了12月份开始准备,背个位数的模板就行了,然后到考场发挥,我当时背了四套模板。有十几遍吧,不要相信押题,埋头复习。
翻译,到九月份开始,只做真题上的就可以了,翻译一般人是拿不了高分的,所以不要指望翻译能拿多高的跟,本来分值也不高。自己翻,要写下来,然后,对着别人给的答案,对自己那儿犯错了,把词组记下来。
新题型,这个题比较难。我觉得先把阅读练好了,这个就比较好做一点,就做真题就可以了,我当时就是这样的。
最后我重点强调阅读,这个要重点分析长难句。分解,要看其语法机构,找出句子成分,先找主谓宾,然后再找定装补,把主谓宾找出来了,这个句子基本就懂了,其他都是修饰限定成分,一定要对阅读有足够的重视,可以说,考研英语就是在考阅读,所以一定要在阅读上下功夫,真题最好能做四遍以上吧。
推荐一本杂志:英语文摘。要有泛读和精读之分,自己看!
政治如何复习,一点建议!
别人考研政治,80多一点,还行吧,中国人,政治都还过硬吧,没有什么怕,要是怕政治,白做中国人了啊,开玩笑的,我理解所有的师弟师妹们此时的困惑,我想说的是不要怕政治,咱们从小就收政治教育,细胞里也遗传的有老一辈的政治细胞。讲一下政治的经验吧:
时间:我是9月份开始看政治的,重点是毛中特,这门课时政治的大头,也是与现在联系很紧密的,所以要重视这门课,理清脉络,这是一个系统,不是零散的堆砌,所以要先掌握框架,然后在深入到每一个章节,没一个知识点,各个击破,就这样,扎扎实实的,别偷懒。其他的几门课就没有什么经验了,至于政经我说一点,这门课很难,是马克思他老人家资本论的核心,所以难是应该的,但是这部分在考研中占得比例不高。就几分,所以就算不会,也不要怕,我的政经好的很,也很喜欢偏逻辑和理科的东西,但是今年我记得好像没有考政经的题,所以重点还是基础。还有马哲,要理解,切忌硬背,这是没有任何用的,考研是选拔人才的考试,所以考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不是考背功,但是背时必要的,请仔细理解我这句话。其他就很简单了。
推荐教材:我当时做的是陈先奎的,2000题,我做了三遍,但是感觉好像一道题也没有碰上,其他的什么任系列,我没有看过,听说还好,但是他今年的最后四套题不咋地,没有压上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全部押中,我觉得还是大纲那本书比较好,说实话,那是教育部出的,就是卖钱吧,但是说实话这本书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看这本书比较好。但是出的比较晚。
九月份以前重点是专业课和英语,要夯实基础,行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吧,明天继续补齐那几篇,有什么问题,问我尽量解答!
附上我用过的所有公共课教材书目!
英语: 单词,号称红宝书的,新东方俞敏洪的红本本
阅读,我做过的模拟不说了,免得误导大家,真题是张剑的黄本,一共是23年的真题,读了无数遍,背了一遍,翻译了一遍。
作文,王若平的考试虫,但是说实话,那本书我就背了几篇,就没有再继续了,那本
书不好,基本不起什么作用,我可以这么说,就看一下任何辅导班出的最后的作文讲义的模板,背的滚瓜烂熟,就可以了。
翻译,我看过胡敏的教材,但是也没有看完。
新题型,就看过阅读真题上面的。
政治。教材,是辅导班的,我不推荐任何辅导班,免得又嫌疑。
习题,陈先奎的2000题,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翻过任汝芬的最后四套卷,但是说实话没有多大用。
今天继续昨天没有写完的!专业课的复习!
考研之路,今天正式结束,总分第四,公费,导师是所长!
说实话我的专业课不太好,我们专业今年的分压的比较低,所以除了第一名400+之外。其余的都差不多吧,我的专业课都是100零几分,我前面的第二名也是的,但是第一名那位大姐不知道,听说是法大的,厉害呀。也没有问,所以我就我知道的说一点吧,经供参考!
专业一的复习,要看中大的指定教材,也就是北大和高教联合出版的那套教材,这是全国最权威的教材,所有的编者都是这个领域的精英,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看这套教材,有时间我认为大家必须要读一下老师的论文和中大老师的教材,代表性的是法理和民商方面的教材,国际法的可以不读,但是论文是必须要读的,尤其本专业的教授所写的文章,因为很有可能就是他出题的方向,尤其是国际法方向的慕亚平老师,所以要多读论文,当然前提是把教材弄透,但是我的原则是读书要先看目录,把书的框架记在脑子里面,这样到时候打论述题的时候,思路会比较开阔。
第一遍教材要细细的看,不要留遗漏点,要懂,一定要懂,不懂得地方可以做上记号,再看的时候要重点看,一定要有整个知识的框架感,这样才能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我觉得专业课至少要四遍以上吧!
我的专业课答得不好,其他的就是教训啦,第一不要给自己划重点,这是最忌讳的,因为你觉得老师不考的说不定就刚好考了,第二,看书不要一味看难点,要重基础,因为这是你上研究生的前提,基础扎实才能研究嘛,对吧,第三,也是基础,请你注重基础,基础最重要,其他的都是次要,导师喜欢基础扎实的学生,喜欢专业课好的学生。这么多吧,其他的本人水平有限,一点粗浅的见解,希望对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专业课二的复习!我只说我的专业!
我的专业课还行吧,因为很难,所以大家都不高,我100多还行吧。
首先是专业课的教材!我们专业,国际法,我推荐一下教材!
国公,不要看邵津的那本书,说实话那书上有很多废话吧,谅我轻狂!我觉得还是华东政法的王虎华教授遍的那本国公好,真的很符合中大的题型,论述,那上面的信息很丰富,而且很能说服人,不会说将来遇到的题那本书上面没有,要是大家买书方便就买这本书,我只推荐自己看过的书啊,另外要是实在买不到书,那就看红本本吧,但是那本书只适合初学者,从那面别想看到论述题方面的信息,最多只会提上一两句,其他的自己想去,强烈建议王虎华的国际公法。另外中大慕老师写过一本要是图书馆有就翻翻吧,他有些观点跟别人不一致!
国私,就看武大的韩德培教授编的,那是最经典的教材,有些东西是不用看的,比如说海商和票据方面的,因为这部分基本不会考,国际实体法,基本不用看。国私的题都是最基础的,看好课本就可以了!
国际经济法的复习,这一门课比较难,所以要下功夫,重点是贸易法和投资法,以及后面的争端解决等等,推荐教材,还是不要看余劲松和吴志攀编的那本书了,看人大版的王传丽编的就可以了,这本书体系清晰,也不晦涩,比较好,我觉得还是看这本书好!还有要看老师的论文,尤其是专业课老师的论文,这对复试也是有用的。
其他的好好复习就可以了,好好看书!
最后一点废话,估计对你有用!
考研,堪称艰苦卓绝,坐不得板凳是考不上的,要有一个理由可以支撑着自己每天做够10几个小时吧,不管就亲情还是爱情,自己看吧。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可以在别人玩儿的时候,别人花前月下的时候,静下来看书。
其次,如果说有什么方法最管用,我就一句话:好好看书才是王道。这方法比什么都管用,不要想着走歪门邪道,做人要踏踏实实的,做学问也一样,一上来就想有什么捷径,那是不行的。
排除杂念,坚持下去,每天如此,最后胜利会属于你的,即使考不上,也不会太差吧!最后把我的座右铭送给大家:天道酬勤,拥书自雄!
祝大家好运!
补充一点!
想考上中大法学院的人,英语政治至少要140吧,才可能,专业课都比较难,所以很难的高分!大家最好能够找个研友啊,真的,相互鼓励,资源共享,你那点资料是不成秘密的,所以不要怕跟别人分享,所谓增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当时有个考跟我一个专业的研友,说没有资料,我立马复印给别人寄去了,一共是10几块钱,还有EMS,七分钱一张,大家想想是多少资料,懂得分享,很重要!
2018考研政治:新大纲发布前的一点建议
一、有效利用资源,网络免费资源为首选
在新大纲发布前,复习用书问题会给很多同学造成困扰,在这里建议考生们可以先利用去年的旧大纲,或是序列一一类的理论讲解书籍。考研政治大纲在2010年发生过一次重大改变,科目有些进行了整合,还增加了新科目,就现在来讲已经比较稳定,今年的新大纲也不会在科目上发生变动,只是小的凯程上会有部分的增减和变化。所以考生不用担心大纲变动而等大纲发布后再复习。
为了不浪费时间,现阶段的复习可以利用旧大纲作为备考的参考资料。同时,大家一定要用好网络上的免费资源,像凯程网络课堂学习论坛中的考研同盟军栏目下,就有各种免费资料下载,像马哲电子讲义、政治复习资料汇总等,可以说各种备考资料应用尽有。好好利用,将对自己暑期的政治复习都会很有大帮助。
二、抓住重点科目,新大纲发布前,建议主抓马哲和毛概
考研政治的内容比较多,表面上看来现在一共是五部分,但实际包含了十小科的内容。所以一定要分清主次。
在新大纲发布之前这段时间,建议把重点衔放在前两部分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部分内容在整个考研政治中占了约百分之五十的比重,另外,马克思主义原理也是理解整个考研政治的基础,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分值比重大,大部分内容都需要理解,而不是简单记忆就可以的,所以需要提前复习。
在这里不建议同学对所有内容都过一遍,而一定是要分科目分重点,争取做到“学即学会”,不要从前到后看了一遍,反过来哪部分印象都不深刻。在把前两部分深入理解之后,新大纲也发布了,这时候再配合新大纲和习题对所有五部分强化理论、练习习题。
三、掌握学习方法
1、理解性记忆。
从近两年的考研政治出题方式来看,政治不能死记硬背,而要学会理解性记忆,学懂理论的同时,可以用理论来解释身边的现象,做到活学活用。
2、理论学习与习题练习相配合。
政治理论相对来讲比较枯燥,最好在复习过理论之后可以配合着练习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复习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检测复习的效果,找出不足。
3、标记错题。
页 共 1 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在练习的过程中,把不会的,或者是做错的习题做好标记,这样在下一轮复习过程中可以轻松找出自己的弱点,方便再次重点强化。
其实看看凯程考研怎么样,最简单的一个办法,看看他们有没有成功的学生,最直观的办法是到凯程网站,上面有大量学员经验谈视频,这些都是凯程扎扎实实的辅导案例,其他机构网站几乎没有考上学生的视频,这就是凯程和其他机构的优势,凯程是扎实辅导、严格管理、规范教学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
一、备课关
备课是每位教师讲课之前都必须完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何备好课, 既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也是教师教学艺术和风格的集中反映, 它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由于教材篇幅有限, 有些内容又说不透,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全面的知识, 在课前对教材进行全面、深度、系统的解读, 通过教参、查阅资料、上网等来解析。因此, 教师平时要博览群书, 多看报, 多看新闻, 多关注社会热点, 多注意观察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 力求在备课中, 哪怕书上只有一句话, 一个方面的内容, 只要你不懂, 你就要为避免在课堂上随时出现的不能应付的局面, 而做准备。在备课时一定要“贪多求全”, 做足方方面面的工作。实践证明:备课备得越充分, 讲课底气就越足;储备知识越丰富, 讲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旁征博引, 游刃有余。
二、形象关
这里的形象主要是指教师的容貌、服饰、发型和举止姿态的美。教师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可直接影响学生的视觉感官, 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 使学生悦纳你, 喜欢你, 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 提高教学效果, 并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 教师应从教态、仪表、站姿等方面来审视和塑造自己的形象, 做一个不仅具备渊博知识、崇高道德品质, 而且形象俱佳, 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三、板书关
凡是教室, 大多有黑板和粉笔;凡是教师, 大多要通过板书去授课。板书, 不但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也是其教学水平高低的一种具体反映。因此, 作为天天与黑板和粉笔打交道的人, 发挥板书的作用, 掌握板书的技法, 是教师授课所必需的一种本领。板书布局合理, 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 字迹工整规范, 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四、语言关
语言是师生交流的工具, 是传授知识的载体。准确地说好普通话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 语言是有地域性、民族性的,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除了要保留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外, 在课堂上要尽量说普通话。此外, 由于每个人的声音是不同的, 是有差异的, 有先天的也有遗传性的因素。如有的一生下来就声音洪亮, 有的人天生就清脆悦耳。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苦练基本功,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 要注意声调的变化, 发音轻重, 速度快慢, 抑扬顿挫, 起伏跌宕, 同时还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主次、详略、难易程度的不同, 确定自己相适应的语速语调变化, 力争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和谐。
五、心理关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里所说的心理关, 是指教师能正确对待本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处理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的能力。教师心理健康是时代的要求, 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职业特点需要教师心理健康。
六、情感关
这里的情感关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教师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以及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家庭, 同事, 社会上的关系, 势必会把负面情绪带入课堂, 进而影响课堂教学,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过程其实说到底是一种情感沟通、共鸣、升华的过程。
七、结构关
传统的教学是采用教师讲, 学生听, 听后背的教学模式, 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 也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
1. 读:
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 要求学生利用8分钟游览教材, 把握政治课本中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从总体上感知全文。
2. 讲:
讲要有选择性, 适合学生讲的课文, 在读书的基础上, 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 请其他学生改正。
3. 剖:
教师剖析教材的重难点, 中考的考点, 做到教学有针对性, 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感到政治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大道理, 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
4. 感: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 就是通过学习政治教材, 让学生对政治课内容有所感悟和认识, 谈谈自己的想法, 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和教育意义, 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自己的实际, 把知识内化、生活化。
5. 练:
选择精题当堂训练, 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 学生少做题、做精题, 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总之, 要想上好一堂政治课教师必须具备上述七关。因此, 教师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七关, 苦练基本功, 只有这样才能上好每堂政治课, 不辜负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期望, 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摘要:如何上好一节政治课?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我们每位政治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教师的备课、形象、板书、语言、心理、情感、结构等七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基本功的重要性, 它对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培养以及提升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中政治 反思 教学 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37-01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政治课堂有了很大的不同,它不再是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出现了多样的教学模式。但我们对新课程的理解不全面、不深刻,有许多地方值得政治教师反思。
一、反思政治课教学,提高业务水平
1.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根据现代教育理念,课程的功能正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要综合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使之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无疑成为教学目标设计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政治教师受传统教学目标的影响,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略了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以,高中政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如在讲《多彩的消费》这一课时,一位教师设置了这样的环节:把学生分成A、B两个小组,设置情境让学生讨论。A组:假如你所在的家庭是一个三口之家,你是家里的财政部长,父母的收入是2000元,你会怎样分配家庭支出? B组:假如你所在的家庭是一个三口之家,你是家里的财政部长,父母的收入是4000元,你会怎样分配家庭支出?请设计出具体的方案。这个话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一下子提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的支出方案,课堂气氛也非常轻松。
在这个过程中,这位教师还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个家庭收入的分配状况,同时也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针对家庭的支出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的为难实际上就是家里的父母整天考虑的事情,我们要以感恩的心去对待我们的父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不仅注重启发式教学,由根据不同家庭的收入情况来分配支出,可以得到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而且重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水平要与家庭经济能力相适应。
2.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每周只有3课时,本来准备了一节课的内容担心讲不完,为了赶进度,有的活动能不搞就不搞,担心挤占教学时间,但实际效果并不怎么样,一些知识点讲不到位,能把一节课教学内容真正掌握 的学生 其实并不多。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反思,课堂教学如何既容量大,又有效率。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多花功夫,充分准备,根据教学实际,备学生备教材,随时调节教学容量。在教学中,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实到位,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注意课堂容量,并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学以致用。
3.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作为教者,我们发现课前备课设想与实际教学效果总有一些差距,总有些感触。比如问题提出来了,但学生的反应不太积极,气氛也很沉闷。这就需要教者反思,问题在哪里,通过什么方式效果会更好。比如反复强调的知识点,还会有人错,这也需要我们反思,怎样才能减少或避免出错。教师可以总结学生平时练习中易混易错点,例如货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课本上各讲了一段,学生不容易记住,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记忆,价值指劳动,使用价值指有用;又如,在练习中碰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进行选择时,学生记不清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师要强调前者指公有制经济,后者指公有制及非公有制经济。教师通过对易错易混点的总结归纳,可以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二、改进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认真钻研教材,科学设定目标
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 一节好课,离不开教师的认真备课。课前,认真研读大纲,钻研教材,查阅资料,了解学情,研读考试说明,这样课堂设计才会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在设计时,贴近生活,贴近教材,贴近当前形势。
2.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身边事例,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由于这些事例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就会有话可说。如在讲矛盾的特殊性时,课前找三个同学,朗诵一首短诗,把声音录下来,让学生猜猜,他们是谁?为什么?学生对身边的人很熟悉,也很感兴趣,会立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实不然,教师如果能够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死板的内容形象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辩证否定观时,用多媒体展示图片 “手机的发展和更新换代”提问:手机的每一次新发展和前一阶段是什么关系?手机是如何实现每一次新发展的? ①手机方便了人与人的联络 → 移动通讯是发展的趋势 → 保留 ②外形笨重,功能简单 → 必须改进外观,增强手机功能 → 克服 ③手机需要逐渐走向多元化,从功能手机到短信、到多媒体,到互联网应用…… → 功能越来越强大,外形越来越时尚 → 增添在这一过程中:克服旧事物中过时消极的因素,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增添旧事物中没有的,但符合客观规律发展的因素旧事物到新事物发展和联系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含义。当然多媒体并非不是非用不可,越多越好,不能拘泥多媒体,在教学中要科学运用。
总之,政治教学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比如成功之处,失败之处,教学灵感,教学疑问和困惑,以及如何改正等等,作为教师,要更新观念,认真钻研,在反思中进步。
本人跨考(本科会计,考的外国哲学;本科四川读的,报的湖南师大),8月辞职考研,复习5个月左右,分数386分,自己认为效果不错,
一、经验
书不在多,在精。看好学院专业上给的参考书足矣,顶多再添置一两本。宁愿一本书看三遍,不搞三本书过一遍。推荐赵敦华的西方哲学简史,西现哲,邓晓芒和赵林合著的西方哲学史、刘放桐的西现哲。不必上网买“几千题”之类的。可以自己上网下载一点题来背,更经济。
二、英语不能学死,要有一点文化背景。
比如今年的题就涉及电影:穿普拉达的恶魔,思想家熊彼特,服装品牌H&M,优衣库之类,视野太窄的话,会不知所云。有了文化背景,猜也能猜对。(比如你看过那个电影的话,就会记得梅姨吐槽海瑟薇那件蓝sweater的场景)。
政治,只搞了红宝书,序列三买了,没看。序列一、二、四统统没搞,往年真题看了一点。考了72分。感觉红宝书一本就够了,记熟一点。
三、2013西哲真题:
名解八个(顺序打乱了的):
1.唯理论(近代欧洲);
2.逻辑原子主义(罗素);
3.治疗型哲学(维特根斯坦);
4.法兰克福学派;
5.自在之物(康德);
6.人本主义(费尔巴哈);
7.四因说(亚里士多德);
8.新康德主义;
简答四个:
1.康德的绝对命令的主要含义;
2.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区别(吐槽:这个出的太萌了,一般的路数会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异同);
3.祁克果的人生三阶段论的内容;
4.柏格森的绵延/意识之流的内容(大意如此,具体有点记不清了);
论述两个:
1.论述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广泛丰富的实例/应用/体现;
2.论述罗尔斯的社会正义观;
总结:出题较主流、简单、平正,
备考资料
1.首先一定要注意杂志的发表范围, 超出范围的千万别投,要不就是浪费时间;另外,每个杂志都有他们的具体格式要求,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把论文写好,免得浪费时间,前些时候,我的一个同事向一个著名的英文杂志投稿,由于格式问题,人家过两个星期就退回来了,而且说了很多难听的话,说投稿前首先就应该看清楚他们的格式要求;
2.论文写作一定要言简意赅,特别是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特别是摘要和结论不能重复,发现有很多论文这两部分没有差别, 个人认为, 摘要是引人入胜的“药引子”,要留悬念;而结论是你论文得出的有证据的东西,要简单明了(很多人写了一大堆,把推测的结果都写上,这种论文质量很差);另外,很多人认为数据越多, 发表的可能性越大,但经过读一些论文, 发现很多人的论文很烂, 感觉就是数据的简单堆积,所以,论文的重点应该在观点上,保证一篇论文一个新观点,已经足够了.3.投稿时,一定要找和你做研究内容相近领域的专家作评阅人,最好是国外的,不是说国内的不好,但就怕有人和你(或你老板)有过节,而且国内的很多所谓专家水平一般,且小心眼;4.cover letter要简单介绍你的工作的创新性,这样便于论文的快速发表, 当然也应该客气几句,让编辑感到心里舒服,主要是夸杂志好之类的话;有人写coverletter,就是写上题目、然后说很荣幸投稿之类地话,也有人干脆把摘要全写上,这样个人认为不好,一定用两到三句话说明你论文“新”在哪,这个非常重要。
5.前些时候看到论坛上很多人说不能写信催编辑,个人认为没关系,必要催信能够让人重视你的论文,一定要让人感到,你的论文在这发不了,好多地方在等着发呢(但很多牛杂志,可不吃这套哟,人家不缺稿,嘿嘿).当然写信的时候要客气,说一些快速发表对于学术讨论和促进工作等方面的重要性之类的话;6.能写英文,就不投中文稿, 特别是不投中文杂志英文版, 好不容易憋了篇英文,还投到低水平的杂志,很不甘心;最重要的是国内杂志要钱,而国外很多不要。自从国内某杂志告诉我他们之所以收我很高的版面费是为了他们的生存时,我发誓包括以后我的学生就不再投中文杂志了(如果要投,对做材料的人,个人认为金属学报不错,目前收费低);
7.坚持就是胜利, 按照审稿人的建议好好改你的论文, 只要坚持投稿, 就一定能够被接收的, 如果论文被某杂志拒稿, 但不提倡降低杂志质量再投(应该根据审稿人意见修改后找合适的杂志);有人认为低影响因子的杂志一定中的几率高, 我也这么认为,但一般低影响因子的杂志论文出稿比较慢!8.英语不好没关系,是人都知道我们英语没英国和美国人地道,但只要能表达清楚你要表达的意思就好了,而且等审稿人提出来时,一定要从头到尾改一遍,你会发现,这样多次发论文后,你的英语写作水平在一天天提高,拿两年前的论文过来,自己都感觉写得很烂。哈 哈。(有好几次,一些审稿人总说我英语不好,这肯定是母语为英语的审稿人,但回信中,我只能说俺英语不好,地球人都知道,但个人认为英语在科技论文里主要 是能让人懂我们的思想就够了,而且我也没有太多的钱去让某些改论文的公司帮我做这些事)。
再加两封催稿信!英语不好,但意思表达到了。第一封,客气点!Dear Prof.Dr.Editor *** I submitted our latest work to your journal *** last November.I want to know the review process.If there are some reponses from the reviewers.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results so that I can deal with it as early as possible? Please understand me that fast publication of our work is important for me.I appreciate your contribution to the publication of the high quality papers.Kind thanks to you for your care.Best Regards Yours sincerely
1、对于我们工科的学生,要想写出论文来,必须有充足的数据及结论作为支撑,这里所说的数据不一定要很多,主要看你这些数据是否可以证明你论文中的结论。
2、在写论文时,不要把实验数据或图表往论文上面一放,只有描述而没有解释,这是编辑或审稿人最不想看到的文章,如果论文属于这一类,评论信中多半会说这样的论文为实验报告,其实编辑和审稿人他们有时也想知道你是如何做出来的,为什么,也在学习。
3、在做实验前,就要考虑写论文了,不要等到作了很多试验,到头来全是:无用!那就惨了。我的经验就是,在试验前,你 要考虑为什么要做这试验(实验背景及目的),怎么来做(实验步骤),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可能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结论),通过这样考虑之后,一篇论文的结 构基本上出来了,就等着看结果到底如何了,如果和自己猜想的一样,自然可以写论文按照预先设好的步骤。一旦结果不一样,那就要恭喜你了,因为其中有很多东 西需要你更深入的研究,可能还会有更大地创新内容。
4、对于写文章,文笔也相当重要,有很好的数据结论但是表达不清楚也不行,应为编辑和审稿人必须为他们的杂志前途着想,他们想让更多的人来读他们的杂志从而提高影响力,所以表达必须很清楚,能够让专业人士和相关学科的人都能够看明白你的论文意思。如果你的文笔不是很好,那就先看一看和你论文类似的文章,档次越高越好,看看别人如何表达的,相似的地方可以模仿。
5、在论文经过自己几次修改后,放他一两天,再回过头来看看,如果自己觉得没有问题,那就给自己课题组有经验的老师或同学看看,看他们给你提出的意见(自己要判断是否可取了)。
6、选择期刊很重要,要不然你投出去后,好消息的就几天退回,怀消息就是几个月退回说不符合杂志范围。选择期刊要根据 自己论文的内容,是否和期刊的作者指南相符,此时你最好选者几个不同档次的期刊,从高到低排列,预备被退稿。选择好期刊后,严格按照期刊的投稿要求对论文 进行排版,否则你的论文会被编辑退回(这样的论文不在少数),然后大胆地投出去,不管它中不中。
7、等待,特别是第一篇,等待是一个难熬的日子,总是希望投稿后很快就能够收到消息,我曾经也经历过,这也是一个成长过程。
8、收到消息有三种情况,一、接收,恭喜!
二、拒绝,不要气馁,你可以认为编辑或审稿人不识货,当然要认真看拒绝信,看编辑或审稿人给你的评论,这就是你 论文向能够发表前进了一步(一定要坚持,成为“拒无霸”就差不多了),修改后投向预先选好的档次低一点的杂志,命中率就提高了。
三、修改后再看,这就是一 种无定性条件,这种情况一定要认真对待,认真修改,有条件叫有经验的老师帮助。
9、如果你的论文曾经被一个期刊发表过,接下来所作的工作继续投向这个期刊,命中率就大多了。
我写出来我的经验,仅供大家参考,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处理。1.对于影响因子。有的影响因子(IF)很高,50/60.比《Science》和《Nature》的还要高。可能有一下原因:
1)排名靠前的,一般都是综述类期刊被引用率当然高。多为一些学会的报告什么的,大多是一些综述性文章,一年也就一期,一期也就几十篇
2)“综合类”的排名一般比“专业类”的高。
3)有些“不要钱”的比要钱的高,像《Science》和《Nature》上的文章一般30美元/一篇。而很多其他国家、政府和其他机构给于经济支持的都不要钱。但并不是说要钱的都不是好文章。
2.如何选择期刊。是不是只看影响因子高的?
个人认为肯定不是,上面说了。“综合类”的一般比“专业类”的IF高。所以,即使你投的专业类的IF没有综合的高,但是这个综合类的杂志在“业内”人士心中比较高。所以可以选择你所做领域的“权威级”刊物。
发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能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你的工作,所有一定要发到跟你的研究方向最吻合的杂志。
3.一般美国的杂志对语言要求最低,文风很自由.,你只要没有什么太大的语法错误,一般审稿人都不会说什么.对语言要求最苛刻的就是英国德国。
4.很多好杂志是不要版面费的,就算要版面费,好像学校有规定可以报销,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投。不要因为版面费的问题而顾虑。并不说要版面费的都是差的杂志,但有的可以申请减免。
5.一定要选对杂志!每个杂志都要他的侧重点和内容要求。比如:有的相似的两种杂志,有的侧重“理论”像美国的《PHYTOPATHOLOGY》,而有的侧重于“应用”和其他方面。如《PLANT DIS》.其次还有格式,每个杂志都它自己的格式(包括图表什么样,图片什么样),要看清楚投稿须知。
6.一些误区: a)是不是国外的杂志都是SCI,这点肯定不是,有很多人见到一篇英文的文章就以为是SCI,还有写杂志的中文版是被SCI收录 的。有人把《Science》杂志认为是SCI。有人拿本重大学报上的问我影响因子是多少?我真的无法回答。好像我国某个部门好像也在给个杂志算什么影响 因子,都是时候把我都搞晕了。好像各个学报在国内是有个什么影响因子。对于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
b)SCI是不是高不可攀。这个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差距确实很大,有的就非常好发这个没办法。只怪我们选错行了。就我这个方向来说没有那么难。
一般高水平的文章需要有些创新。最好是方法学的创新,但是方法学的创新没有那么容易。一般可以改进一下。其次,中国是一个大国,别人要发文章一般要看国内外研究现状,也需要中国的研究现状,就需要我们的论文发出去。所以,如果你没法进行方法学的创新那就在实验材料上占优势,中国这么大的地方,很可能别人收集的实验材料没有你齐全,所以你再材料上就有了优势,就做了别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就极有可能发高水平的论文。
再次.写论文其实就相当讲故事,你如何讲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讲的趣味昂然.一定要把自己的卖点突出来。
所以大家如果觉得自己的工作做的不错都可以试试往好的杂志投。7 大胆投稿的好处
不管你写的好不好(当然不能太差,错误一大堆),一定要大胆的投稿。老外审稿都是非常认真的,一般你打一些小的拼写错位都会帮你指出来。需要 补做那些实验,还有很多好的建议。他们会一一给你指出来。所以即使你的论文没有被接收,也会得到大量的修改和建议。这样你的就可以接着补做实验,而且文章 也变的更好了。说不定论文就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可以投更高水平的杂志。
当然,有很多人不愿意补做实验,或者做实验不划算,赶时间毕业,混文凭......就把自己的论文降一个档次。投在了较低的刊物上。感觉不可取。如何安排写论文的时间。
一般SCI从提交稿件到审结束大概要1~2个月,所以一般大多数人都是做完实验之后再写的,而我们刚开始写英文的论文时很慢,一般要一两个 月,这样周期就长了。所以我们可以一般做实验一般写论文。因为论文有的部分是固定的,一旦你的实验技术路线出来了你的材料与方法,前面的引言中的国外内外 研究现状、背景,所用的方法部分,都可以写了,然后出来一个什么结果就可以像“填空“一样往里面加,最后讨论,摘要,编排格式。
『注意』:论文的讨论部分很重要,不要说空话。平时做实验室就要留心,多想想出现的现象,问题应该怎么解释。参考文献。
如果你参考的文章很多,到时候可能找你的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可能都要一个月,而又不能胡乱写,老外是很看重这个的,他通常会抽取一篇你的参 考文献,看看你是不是引用的上面的,有没有引用错误等等。所以在你读文先的时候,可以做读书笔记,把好的,你认为有用的部分摘抄下来或者用电脑粘贴复制下 来,注好是那篇文章、那些作者。这样就会节约很多时间。
『注意』:不要乱写参考文献,只要引用的都要要注明,没有引用的不要往里面写。把有价值的东西做好“读书笔记”,节约写论文中编排参考文献的时间。
『注意』:a 参考文献最好有1/3甚至1/2以上是近5年内的文献,这样的论文会让人感觉有水平些。b 其次,最好找一手的文献,不要那种二手的文献。
10.如何应对和回答审稿人提出的问题。
对于审稿人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回答,你可以不同意他的看法,但要注意措辞,做到“不卑不亢”!就行,把你的观点论据陈述好。
a.所有问题必须逐条回答。
b.尽量满足意见中需要补充的实验。
c.满足不了的也不要回避,说明不能做的合理理由。d.审稿人推荐的文献一定要引用,并讨论透彻。
再就是格式上要些清楚: 1.2.Q:......Q:......A:......A:......要一目了然,让评审看的舒服。不要吧所有的问题混在一块回答。自己看的都烦,不知道回答的是哪个。下面几楼还有本人收集的一些资料,大家共享下。(由于来源比较杂,各个网络没法列出出处,见谅)
11.对于选杂志
对于选杂志确实比较困难,首先要选“对口的杂志”,对于影响因子暂不提。杂志从接受手稿到发表的周期很重要。很多你做的工作别人也在同时进行着。很可能你 的工作先完成的,而你投的杂志周期很长,别人后完成的,但是投的杂志周期很短,可能会先于你的发表。这就很郁闷的。所以选杂志要注意周期。至于怎么选确实 很困难。
首先:你可以看看发表的论文从接收到正式出版要多少时间。其次:那就是问问投过那些杂志的人。可以问下和你做相似实验,并且投过你感兴趣的那些杂志的师兄师姐们。也可以在网上求助和搜集信息。总之,选择杂志是很很复杂的事情,要综合考虑。
12.写论文时,首先:不要一味的贬低别人的论文的价值,不要动不动就拿自己的“优点”与他人的“缺点”比。要对别人的工作做“客观的评价”。其次:忌讳用最高级,什么最先进、原创....除非你实实在在的、从根本上是原创的。
文献检索技巧
文献检索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一般都是通过各种数据库进行检索,但由于购买的电子数据库基本都只有 1997年以后的文献,文献量比较少,而且很多领域属于落后于国外20-30年的研究,一般很难查到,即使能查到出处,但无原文。文献查找是个费时费力的 事情,需要细心和耐心,反复查找,以下谈谈个人关于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文献查找的一些经验。
① 搜索引擎的高级功能
搜索引擎主要和scholar.google.com,则仅在检索中文时稍好点,英文很差,用处 不大。我们常用的google侧重于网页的检索,Scholar则主要针对学术类文献进行检索,格式主要是pdf,对于论文的引用也会显示,对于知道文献 名和作者的情况比较容易直接找到pdf文档,一般这两个搜索引擎要联合使用。Google的高级检索功能中有几个常用的功能:
(1)锁定关键词检索:使用双引号如”停车”,则所有检索结果均包含双引号中的内容,以减少检索结果量;
(2)文件类型检索:文件类型主要是.pdf和.doc文档,国外文献大部分以pdf格式发布,使用格式限制可以排除很多不必要的检索结果,如输入:停车 filetype:pdf,当然其它google识别的格式都可使用;
(3)指定网址检索:如果发现某个网站有需要的文献,则可以直接指定到该网站检索,以获得需要的资料,如输入:停车 site:。
Google的详细功能请参照google的高级检索,百度在使用上相同。
②
关键词的使用
检索结果如何,和关键词的使用直接相关,所以,首先要弄清楚在英文中关键词有哪几种表达方式,分别进行检索,而对于文献综述类,可以使用:review、overview、literature review、history、development、trend等和关键词一起检索。
关键词的检索并不是一次就能确定下来的,刚开始选用几个看能否找到,如果找到一些,先初步看看那些文献,对内容有了更深一些的认识后同时也对检索关键词增加了了解,实际上是不断调整检索关键词的过程
③
参考文献的使用
检索到一些文章后,先要看看文献后的参考文献,国外文献一般都会很详细的列出,可根据参考文献相应的进行有目的的检索,如找到指定数据库的期刊,或者检索 作者,作者的个人主页一般提供作者本人发表文献的下载(最好的资源),有些还提供作者的E-mal,可直接写信给作者,一般对方都会提供。另外,利用google的强大功能,对论文题名、期刊和作者进行检索,期刊的检索经常能发现该期刊被那个数据库收录,则可直接到相应的数据库找到,检索作者则最好加关键词、年等信息以缩小检索范围,而且不要用缩写,会忽略很多信息。
4.1 如何撰写高水平论文
话题要新,紧跟前沿;
文献要新、丰富、高水平;投国外一般不引用国内期刊,投国内则必须; 最好有数学公式,体现理论深度;
试验环境和结果要介绍清楚;
性能最好和前人方案比较,有说服力;
投国外多用图表,投国内多用定义。
SCI论文全攻略之构思与撰文 推荐
一、写作框架和各部分要求
Title: Be short, accurate, and unambiguous;Give your paper a distinct personality;Begin with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Introduction: What is known;What is unknown;Why we did this study? Methods: Participants, subjects;Measurements;Outcomes and explanatory variables;Statistical methods.Results: Sample characteristics;Univariate analyses;Bivariate analyses;Multivariate analyses.Tables and figures: No more than six tables or figures;Use Table 1 for sample characteristics(no P values);Put most important findings in a figure.Discussion: State what you found;Outline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Discuss the relevance to current literature;Outline your implications with a clear “So what?” and “Where now?” References: All citations must be accurate;Include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most rigorous, and most recent literature;Quote only published journal articles or books;Never quote “second hand”;Cite only 20-35 references.Formatting: Include the title, author, page numbers, etc.in headers and footers;Start each section on a new page;Format titles and subtitles consistently;Comply with “Instructions to authors”.二、英文写作的语言技巧 1.Introduction:
A.如何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有目的地引导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在叙述前人成果之后,用However来引导不足,提出一种新方法或新方向。如: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little attention/little work/little data/little research……)(or few studies/few investigations/few researchers/few attempts……)(or no/none of these studies……)has(have)been done on(focused on/attempted to/conducted/investigated/studied(with respect to))。如:Previous research(studies, records)has(have)failed to consider/ ignored/ misinterpreted/ neglected to/overestimated, underestimated/misleaded.thus, these previous results are inconclisive, misleading, unsatisfactory, questionable, controversial.Uncertainties(discrepancies)still exist……研究方法和方向与前人一样时,可通过以下方式强调自己工作:However, data is still scarce(rare, less accurate),We need to(aim to, have to)provide more documents(data, records, studies, increase the dataset).Further studies are still necessary(essential)……
强调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一般还要在However之前介绍与自己研究问题相反或相关的问题。比如:(1)时间问题;(2)研究手段问题;(3)研究区域问 题;(4)不确定性;(5)提出自己的假设来验证。如果你研究的问题在时间上比较新,你可大量提及时间较老问题的研究及重要性,然后(However)表 明“对时间尺度比较新的问题研究不足”;如果你的是一种新的研究手段或研究方向,你可提出当前流行的方法及其物质性质,然后(However)说对你所研 究的方向方法研究甚少;如果研究涉及区域问题,就先总结相邻区域或其它区域的研究,然后(However)强调这一区域的研究不足;虽然前人对某一问题研 究很多,但目前有两种或更多种观点,这种uncertainties或ambiguities值得进一步澄清;如果自己的研究是全是新的,没有前人的工作 可对比,你就可以自信地说“根据假设提出的过程,存在这种可能的结果,本文就是要证实这种结果”等等。We aim to test the feasibility(reliability)of the……It is hoped that the question will be resolved(fall away)with our proposed method(approach).B.提出自己的观点:We aim to//This paper reports on//This paper provides results//This paper extends the method//This paper focus on……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we will also discuss……
C.圈定自己的研究范围:introduction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告诉读者(包括reviewer),你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果处理不 好,reviewer会提出严厉的建议,比如你没有考虑某种可能性,某种研究手段等。为减少这种争论,在前言的结尾就必须明确提出本文研究的范围:(1)时间尺度;(2)研究区域等。如涉及较长的时序,你可明确提出本文只关心某一特定时间范围的问题,We preliminarily focus on the older(younger)……如有两种时间尺度(long-term and short term),你可说两者都重要,但是本文只涉及其中一种。研究区域的问题,和时间问题一样,也需明确提出你只关心某一特定区域!
D.最后的圆场:在前言的最后,还可以总结性地提出“这一研究对其它研究有什么帮助”;或者further studies on……will be summarized in our next study(or elsewhere)。总之,其目的就是让读者把思路集中到你要讨论的问题上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争论(arguments)。
2.Discussion:
A.怎样提出观点: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很重要,不合适的句子通常会遭到reviewer置疑。(1)如果观点不是这篇文章最新提出的,通常要用We confirm that……(2)对于自己很自信的观点,可用We believe that……(3)通常,由数据推断出一定的结论,用Results indicate, infer, suggest, imply that……(4)在极其特别时才可用We put forward(discover, observe)……“for the first time”来强调自己的创新……(5)如果自己对所提出的观点不完全肯定,可用We tentatively put forward(interrprete this to…)Or The results may be due to(caused by)attributed to resulted from……Or This is probably a consequence of……It seems that……can account for(interpret)this……Or It is posible that it stem from……要注意这些结构要合理搭配。如果通篇是类型1)和5),那这篇文章的意义就大打折扣。如果全是2),肯定会遭到置疑。所以要仔细分析自己成果的创新性以及可信度。
B.连接词与逻辑:写英文论文最常见的毛病是文章的逻辑不清楚,解决方法如下。
(1)注意句子上下连贯,不能让句子独立。常见的连接词有,However, also, in addition, consequently, afterwards, moreover, Furthermore, further, although, unlike, in contrast, Similarly, Unfortunately, alternatively, parallel results, In order to, despite, For example, Compared with, other results, thus, therefore……用好连接词能使文章层次清楚,意思明确。比如,叙述有时间顺序的事件或文献,最早的文献可用AA advocated it for the first time.接下来可用Then BB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再接下来,可用Afterwards, CC……如果还有,可用More recent studies by DD……如果叙述两种观点,要把它们截然分开AA put forward that……In contrast, BB believe or Unlike AA, BB suggest or On the contrary(表明前面观点错误),如果只表明两种观点对立,用in contrast BB……如果两种观点相近,可用AA suggest……Similarily, alternatively, BB……Or Also, BB or BB allso does……表示因果或者前后关系可用Consequently, therefore, as a result……表明递进关系可用furthermore, further, moreover, in addition……写完一段英文,最好首先检查是否较好地应用了这些连接词。
(2)注意段落布局的整体逻辑:经常我们要叙述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逻辑结构。第一段要明确告诉读者你要讨论几个部份……Therefore,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of this problem have to be addressed.The first question involves……The second problem relates to……The third aspect deals with……清晰地把观点逐层叙述。也可以直接用First, Second, Third, Finally……当然,Furthermore, in addition等可以用来补充说明。
(3)讨论部份的整体结构:小标题是把问题分为几个片段的好方法。通常第一个片段指出文章最重要的数据或结果;补充说明部份放在最后一个片 段。一定要明白,文章的读者分为多个档次;除了本专业的专业人士读懂以外,一定要想办法能让更多的外专业人读懂。所以可以把讨论部份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提 出观点,另一部份详细介绍过程以及论述的依据。这样专业外的人士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比较专业的讨论他可以把它当成黑箱子,而这一部份本专业人士可以 进一步研究。
C.讨论部分包括什么内容?(1)主要数据及其特征的总结;(2)主要结论及与前人观点的对比;(3)本文的不足。对第三点,一般作者看来不可取,但事实上给出文章的不足恰恰是保护自己文章的重要手段。如果刻意隐藏文章的漏洞,觉得别人看不出来,是非常不明智的。所谓不足,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的问题有点片面,讨论时一定要说,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only……We concentrate(focus)on only……We have to point out that we do not……Som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re……(2)结论有些不足,The results do not imply……The results can not be used to determine(or be taken as evidence of)……Unfortunately, we can not determine this from this data……Our results are lack of……但指出这些不足之后,一定要马上再次加强本文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采取的手段来解决这些不足,为别人或者自己的下一步研究打下伏笔。Not withstanding its limitation, this study does suggest……However, these problems could be solved if we consider……Despite its preliminary character, this study can clearly indicate……用中文来说这是左右逢源,把审稿人想到的问题提前给一个交代,同时表明你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但是由于文章长度,试验进度或者试验手段的制约,暂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但通过你的一些建议,这些问题在将来的研究中有可能实现。
3.Others:
A.为使文章清楚,第一次提出概念时,最好以括弧给出较详细解释。如文章用了很多Abbreviation可用两种方法解决:(1)在文章最后加上个Appendix,把所有Abbreviation列表;(2)在不同页面上不时地给出Abbreviation的含义,用来提醒读者。
【政治考研的一点经验之谈】推荐阅读:
我的一点考研经验 传播学07-03
2024年人大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10-30
2018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09-12
政治考研20106-29
18政治考研真题05-24
考研政治石磊06-17
考研政治小结11-13
考研政治答题诀窍05-25
从考研看政治复习06-17
考研政治冲刺复习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