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个人帮扶计划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个人帮扶计划(通用11篇)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个人帮扶计划 篇1

“双联”行动是省委坚持科学发展观、履行执政为民、实现富民兴**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大举措,按照我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精神,我办迅速制定了实施方案,将具体任务分配到人,我联了两个贫困户,均是花园村四王组的,通过数次到这两户家中摸底调查和联系户的沟通交流,我对所联的对象有了深入的了解,现根据帮联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帮扶计划:

一、帮联对象的基本情况:

汪宝红,37岁,家有6口人,有土窑洞五只,面积约90平方米,耕地面积11.7亩。妻子齐娟娟26岁,夫妇均是小学文化程度,二人生有一儿一女,属于计划生育户,父亲汪得虎和母亲陈雪琴均已满60周岁,无劳动能力,在家照看孙子孙女。家庭主要收入靠养羊,寒羊和绒山羊共46只,以寒羊为主。

李政官,38岁,初中文化程度,家有5口人,有房屋5间,砖木结构,建于2009年,耕地面积12亩,其中果园占6亩。父亲李生华和母亲李桂英年世已高(一个72岁,一个68岁),且常年有疾。妻子嵇会粉因意外而丧生已两年多时间,儿子李亮亮(17岁)和女儿李元元(12岁)均在上学。家庭生活主要靠李宝军外出打工所得。

二、致贫原因:

1、家庭成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在农业科技和养殖技术方面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缺乏技术。

2、家庭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少,主要靠出买劳动力,务工收入低。

3、父母体弱多病,子女上学,家庭开销大。

三、帮联对象的帮扶计划:

1、宣传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如粮食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标准、家电下乡、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审批条件和程序、大病住院医疗费及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等。

2、积极宣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

3、不定期的于联系户沟通交流。帮助其解决一些小困难,化解一些小矛盾。

4、帮助指导提高种植、养护技能,确保今年的全膜玉米收成良好。

5、在春季农业生产时节深入农户进行实用技术指导,必要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在寒羊繁育期给农户讲一些科学的喂养方法以及做好防疫工作准备。

6、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县、乡产业调整的有关要求,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在保证口粮的前提下,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增加玉米和果园的种植面积,以增加收入来源。

7、赠送有关农村农业及科技致富方面的图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创新,建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个人帮扶计划 篇2

一、优化收入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 甘肃省农民收入主要由务农和务工两部分构成, 务农收入解决温饱, 外出务工获取现金。从表面看, 这种结构似乎足以让农民过上体面生活。但事实上, 甘肃省一定数量的农民家庭在看病、上学等困难面前显得非常无力。究其原因, 一是两种收入主要依靠青壮年男性劳动力获取, 老年和女性劳动力没有被充分利用, 致使男性外出务工只能是农闲季节的打短工。二是农产品未经包装直接进入市场, 经商贩包装、储存、运输后高价卖给消费者, 农民只拿到微薄的利润。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多从事低技术含量甚至是无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 工资报酬低, 工作容易被替代, 很难维持稳定收入。

为真正实现富民的目标, 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必须引导农民不断优化收入结构。一是实现劳动力和劳动对象有效结合, 老人和女性利用轻便农业机械和先进农业技术发展种养业, 青壮年男性全身心投入到外出务工中来, 促使务工行为逐步由兼业行为向职业行为转变。二是协调当地政府整合农业产业链, 建设特色农产品批发基地及农产品加工厂, 聘请专业人员管理, 实现种子、农药、化肥、科技指导、收购包装、仓储运输、批发零售等整条产业链的整合, 按照农民生产农产品的多少分配股权, 鼓励农民生产积极性, 让农民不仅是单一的生产者, 同时也是产品经营者, 拥有农产品市场定价权。三是鼓励部分农民经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甘肃省农民经商人员非常之少, 要真正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 必须鼓励部分农民经商, 不断优化农民收入结构, 逐步由“二元”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 由以务工为主向以商业为主倾斜。

二、匡正消费观念, 鼓励生产性投资行为

从调查情况来看, 甘肃省农民支出主要集中在建房、买房、结婚上, 巨额的房款、高档的酒席、高额的彩礼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民不健全的消费观, 大多数农民建房、买房积极性很高, 而且建房多数并非出于居住所需, 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往往以住房的高大气派来体现社会地位, 在激烈的竞争与攀比中将家庭的积蓄消耗殆尽, 甚至有些家庭负债累累。

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要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建房和购房是一种消费性的投资行为, 清醒地看到高楼瓦房的背后潜藏着家庭不堪重负的巨大经济压力。对此, 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协同村委会加大宣传教育, 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鼓励农民生产性投资行为, 促使其将更多积蓄用于扩大再生产, 使农民投资逐步由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变。二是将单位和个人帮扶重点放在扩大再生产上, 让更多农民看到生产性投资带来的好处, 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引领更多农民投身到生产性投资攀比的竞争中来, 营造你追我赶比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 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婚礼观, 纠正彩礼攀比、嫁妆攀比和酒席攀比的不正之风, 让更多的家庭放下面子图实惠, 在生活的康庄大道上轻装前行。

三、加强职业素质和技能培训, 走农民工产业化道路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为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目前, 在甘肃省从业人员机构中, 农民工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全国多个省份出现“用工荒”、“用工难”的现象, 充分说明农民工市场需求旺盛, 尤其是北京“月嫂”行业的爆发式崛起和薪金的普遍上涨, 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女性劳动力的广阔市场, 还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农民工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 随着甘肃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城市产业升级, 人才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很多农民工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职业技能要求, 而用人单位却为找不到熟练的技能人才发愁, 为了弥补“供不应求”、“供不适求”的结构性短缺, 农民工作必须走产业化道路。

在这项行动中, 有条件的联村单位可以按照人才劳动力市场需求, 结合农民工自身特点, 加强农民工职业素质和技能培训, 提升农民工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满足城市产业升级的需要。例如, 各建筑相关企业可以制定自有核心劳务队伍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 有步骤、有层次、有目标的开展农民工职业素质和技能培训,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技能人才, 并与其签订规范的劳动用工合同, 科学组织劳务输出, 将农民工招用纳入到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 走富有甘肃特色的农民工产业化道路;各教育培训机构可以联合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保姆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热爱保姆职业、专业经验丰富的中青年农村女性加强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培训,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 培养专业人才, 开拓甘肃省“月嫂”市场, 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职业保姆;各农牧业研发机构和中药材加工厂可以制定专业种养人才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对那些热爱种养工作、愿意在家创业的农民加强农作物种养、动物养殖、中药材种养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 鼓励农民创办农产品、肉食品、中药材加工产业园, 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发展农民本土经济。

总之, 甘肃省农村人力资源丰富, 亟待挖掘开发, 通过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加快农民工产业化步伐, 不断开拓培育人才劳动力市场, 促进城市产业升级, 助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摘要:围绕如何准确找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切入点这个问题, 提出了优化收入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匡正消费观念, 鼓励生产性投资行为;加强职业素质和技能培训, 走农民工产业化道路等建议。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个人帮扶计划 篇3

王健

2012年7月11日

根据白水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我联系帮扶白水镇幸福村第五村民小组村民童志珍一家。为切实帮助帮扶户解决实际问题,加快脱贫步伐尽快富起来。在与帮扶户多次交流,与村组干部研究帮扶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发展计划,以便通过帮扶达到预期目标。

一、帮扶户家庭基本情况

程耀发为白水镇杨涧村第五村民小组村民,家庭4口人,包括:夫妻2人,子女2人。夫妻在家料理家务,家庭需供养学生1名,女儿今年初三毕业。现有房屋4间约60平方米,为土坯房,建于1998年。经营耕地23亩,均为山地。生活耐用消费品有彩电1台,摩托车1辆,三轮农用车一辆。家庭简单家具及生产用具基本齐全,养殖大家畜2头。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种养业和国家发放的各类政策性补贴。经过详细核算,2011年帮扶户家庭总收入12000元,除去生产性费用外,人均纯收入1583元,低于国家年人均2300元纯收入的标准。

二、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和脱贫的优势

㈠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该户贫困的主要原因客观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身居山区信息闭塞,村内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镇村按农时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班,主要劳力全部在外务工,没有学习机会。二是家庭成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主要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短,接受农业科技和新生事物能力较弱。三是经营多靠父辈传授,种植结构单一,粮食品种老化,效益低下。加之该户家庭劳力少,收入仅能维持生计,特别是建房和子女上学需要费用,造成债务缠身,户主摆脱贫困的决心和信心不足。

㈡脱贫的优势

从该户所在村庄和该户家庭的具体情况分析,该户摆脱贫困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所在村被列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点村,政策、资金、信息成为帮扶户振作起来,摆脱贫困的强大支撑,市区帮扶、村两委会规划的分阶段科技培训,极大地提高帮扶户劳动致富的技能。

二是帮扶户所在村污染少,调整粮经比例、夏秋比例,发展优质粮食和经济林果具有一定的空间。

三是帮扶户急切希望摆脱贫困,给予必要的“输血”扶持,有利于恢复帮扶户的“造血”功能,加快脱贫办法。

三、目标任务

㈠帮扶任务

针对帮扶户的现实情况,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予大力帮扶。一是加强农村政策帮扶。帮助帮扶户解读政策,提高帮扶户摆脱贫困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加强农业技术帮扶。动员组织帮扶户参加镇村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利用好村上的党员电化、远程教育设备播放相关的技术讲座,提高帮扶户劳动致富的能力。

三是加强生活能力帮扶。为帮扶户建立家庭发展档案,分阶段分析比较,总结成绩。进一步培育稳定的增收财源,逐步改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形成崇尚科学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和方法。向小康目标迈进。

㈡帮扶目标

根据所在村实现小康目标发展规划,2012年起步做好基础工作,2013—2014年全面推进,2015—2016年完善提高实现脱贫,掌握一门农业生产技术,2017—2018年有一项支柱产业,收入有稳定的来源。帮扶户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力争2020年达到8000元以上,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小康标准。

四、帮扶计划

㈠近期帮扶计划(2012年-2014年)

1、每年组织帮扶户参加镇村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利用

村党员电化、远程教育设备定期播放农业产业化和特色种养技术讲座,使帮扶户家庭所有劳动力掌握农村基本的实用技术。随时关注网络方面的信息,把智力扶贫作为第一位的工作。

2、帮助帮扶户解读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的发放程序、标准,以及低保、五保、计生扶助优惠政策,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政策,增强帮扶户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3、协同帮扶户合理确定家庭经营计划。引进试验优良品种,确保人均1亩高产优质口粮田,引进以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2亩以上,条件成熟引进园艺经济作物,增加收入。家庭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与家庭经营相互兼顾。

4、积极帮助村两委争取各级各部门支持,高度重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修编村庄规划,适应现代物流、人流要求,分年度改善人居环境。

5、不定期与联系户交流,尽个人能力并动员有关同仁,开展一些献爱心活动,提供一次物质帮扶,使其尽早脱贫。

㈡中长期帮扶计划(2015年-2020年)

1.始终把宣传各种扶持、鼓励、引导农户投身农业经济发展的优惠、帮扶政策作为重点,引导帮扶户参与各类示范项目,培育财源增加收入。

2、利用农业技术部门的优势,帮助帮扶户不断优化种植业

结构,发展优质粮食或特色种植,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增加种植业收入。

3、帮助改造养殖圈舍,逐步发展规模养殖,养牛出栏量保持在3-5头,并视养殖情况逐年扩大养殖规模。

4、落实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政策,减轻帮扶户医疗费用开支,修生养息。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个人帮扶计划 篇4

XX村帮扶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部署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按照县委安排,经过进村入户、实地调研,结合该村基本情况,现提出如下帮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县党代会精神,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总人口275人,总户数XX户,其中贫困户XX户,贫困发生率97%,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XXX元,为全镇XX个贫困村之一。该村经济产业有XX、XX及少量小规模养殖和劳务输出等,产业经济发展路子较窄。目前,该村农机路已通,但两个自然村均存在村民 “过河难”的问题;已实施完成的人饮工程因毁损不能正常使用,村内道路尚未硬化,部分农户农网改造未完成,互联网尚未接入,无村级医疗机构。部分农户家庭因低龄儿童上学较远由父母陪护而影响生产的问题。目前,村内无重大矛盾纠纷及不稳定情绪,社会风气基本良好。

三、主要任务

1、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采取走访入户座谈,印发宣传手册等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深入农户了解该村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重点宣传中央和省、市、县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2、引导发展富农产业。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村沼气建设等项目支持村民发展生猪养殖业,新增养殖大户XX户,支持建设改造标准化圈舍XX个,推广种植优质新型饲料。支持村民发展特种养殖项目,新增养殖户10户;指导支持对原有的村级经济组织XXX厂进行设备更新、产能扩大。积极协调金融单位提供小额信贷,依靠有关部门的项目支持,联系农牧、科技等部门技术人员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培训与指导,为富农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及技术保障。

3、帮建生产生活设施。生产设施方面,列项修建公路桥、漫水桥各一座,发动群众拆除危旧房和柴草棚,协调解决水泥XX吨,拓宽硬化通村公路XXX米;列项维修自来水人饮工程,协调解决水泥XX吨、管道XXX米;列项解决XX户农网改造,接通XX户动力电;协调电信部门争取互联网接入。生活设施方面,列项修建村级文化广场一处、村级卫生室一所并为村级组织活动室配备相关设施;支持全村XX户完成庭院改造,帮扶水泥物资XX吨,结合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为村内道路硬化、农户庭院改造提供相关物力支持,完成全村环境美化。

4、解决群众难点问题。尽可能地对部分特困户村民的生活给予一定的帮助;帮助协调部分医疗救助,解决因病致贫农户的燃眉之急;针对该村低龄儿童上学较远由父母陪护影响生产的问题,积极与村民、学校共同探讨研究,争取解决。

四、目标要求

一是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相结合,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帮助村民了解政策、用好政策、落实政策,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实现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继续保持全村良好的社会风气,防止出现重大矛盾纠纷或产生不稳定情绪。二是引导发展富农产业,与实施扶贫攻坚相结合,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子,增强村民的致富本领。通过发展富农产业,为该村脱贫致富提供持续有效的动力,使全村收入依托富农产业稳定增长,逐步缩减贫困人口,争取5年内将贫困人口降低到25%以内,实现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三是帮建生产生活设施,解决村民行路、吃水、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通过实施道路硬化、庭院改造等有关项目,使该村的面貌发生大的变化,真正让村民感受到这项行动带来的好处、带来的实惠,真正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落到实处。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扶实施计划 篇5

帮扶实施计划

一、基本情况

XX社区位于县城北洛河以南,紫禁广场以西,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下设5个居民小组,居民1397户,总人口4386人,其中贫困户325户,2011 年居民人均纯收入11200元。目前,该社区居民收入主要以房屋出租、开小卖部、经营超市、贩卖蔬菜、劳务输出、城市低保等为主。居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文化素质不高观念落后;二是生产技术缺乏;三是家庭人口结构老龄化,主要劳动力不足;四是资金严重匮乏,自主创业不足;五是高等教育学费高,每年学费接近一个贫困家庭年收入65%;六是部分居民因残疾无法自食其力,依靠低保维持生活;七是部分居民患有重大疾病,家庭全部收入甚至借贷均用在了治疗上;八是家庭遭遇重大灾害或变故,经济损失严重。

二、帮扶措施

(一)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增加收入。

1、全面了解社区劳务人员、双下岗失业人员、单亲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建立就业困难群体登记台帐。广泛动员下岗失业人员定期参加美容美发,烹饪,家电维修,缝纫,车辆驾驶等职业培训,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择业观念的教育,摒弃把工作分为高、低、贵、贱和眼高手低、过分挑拣的落后求职观念,树立自食其力、劳动光荣,市场就业、竞争就业、灵活就业的新观念。

2、利用大中专毕业生的高素质,高技能,易学习,易掌握的特点,整合人才结构,通过干部捐款,单位争取救助资金,企业加大投资,社会力量义助等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引导并鼓励他们自行创业,自力更生,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从而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带动发展,以发展带动致富的目的。

(二)严格落实国家惠民政策

1、配合民政部门对“三无”对象(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或扶养人)、严重残疾并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患重大疾病住院费医药费开支较大的人员、父母均为失业人员家庭中的中、小学在校学生、单亲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赡养人没有赡养能力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符合低保条件的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待安置城镇退役士兵和其他人员给以城市低保保障。

2、帮助困难家庭困难居民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防止他们因重大疾病致贫,因老致贫。

3、对失去劳动能力并没有住房保障的残疾人争取危房改造或申请廉租住房补贴和廉租住房。

4、对城市“三无”人员,城市低保对象及困难家庭高龄老人,重点困难优抚对象给予大病医疗救助或因灾因难导致经济暂时困难的家庭争取临时救助。

5、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考入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的新生或在校生办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防止因学致贫,因贫辍学。

(三)鼓励自主创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以解决“零就业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为重点,免费提供创业项目指导、政策咨询、信息宣传、技术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一系列服务,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创业,鼓励自谋职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四)多方协调,解决困难居民的实际问题。

组织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及时梳理归纳,协调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努力为群众解决就医、上学、行路、居家养老、危房改造、文体等关乎民计民生的实际困难。

帮扶人:XXX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个人帮扶计划 篇6

签发人:

关于上报2012“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工作计划的报告

县双联办:

为了认真贯彻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根据《中共崇信县委关于印发在全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

案的通知》要求,结合锦屏镇杜家沟实际,现将我局2012帮扶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帮扶村基本情况

杜家沟属锦屏镇管辖,位于汭河川区南岸,距县城12公里。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全村辖4个合作社,240户,1039人,男520人,女519人。其中:杜家沟社116户,507人,新牙湾社68户,289人,赵老沟社32户,140人,凡沟社20户103人。总耕地面积5024亩,其中:川地926亩,山地3713亩,台地385亩。

杜家沟村建立党支部1个,下设党小组4个。共有党员32人,40岁以上的党员15名,40岁以下的党员17名,60岁以上的党员4名。

二、贫困户基本情况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个人帮扶计划 篇7

一、行动进展情况

(一)建立健全机制,靠实工作责任。一是建立领导协调机制。我区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及时成立了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机构。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全力抓、工作机构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专题研究“双联”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分类推进机制。按照系统组织、分级负责的原则,将全区各部门单位分为党群、综合、农林等8个系统,由相关单位牵头组织,统一协调,分系统推进各单位“双联”行动深入开展,并实行了每个单位一套基础台账表,每个干部一本工作日志、一本工作手册、一份帮扶计划,每户特困户一张连心卡的“五个一”制度,确保了行动规范有序推进。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在单位评先选优、干部年度考核、推荐提拔任用时,让联系的贫困村和特困户对单位和干部进行评价,对当年未实现“联系村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联系户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的联系单位和干部实行“一票否决”,联系单位取消当年评先选优资格,干部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当年不提拔重用,对干部在联村联户工作中的现实表现进行“双向评议”、量化考核,将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及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干得好的单位要大力表扬,对干得好的个人要提拔重用。

(二)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强化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区政府门户网站、麦积有线电视等媒体,特别在麦积政府的网站开设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专栏,对开展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纪律要求以及行动进展情况进行大力宣传报道。二是领导带头宣讲。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进村入户宣讲政策,区委书记张智明同志分别在《甘肃日报》、《甘肃省发展杂志》、《甘肃农村工作》、《天水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多次发表署名文章,各级领导进村宣讲政策120多场次。三是突出社会宣传。成立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宣讲团,逐乡镇进村宣讲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和农技知识,与群众现场座谈交流、答疑解惑。目前,共进村宣讲100余场次,参与贫困群众13000多人次。在城区公路沿线、重点地段制作大型永久性宣传牌68个,各单位和村制作横幅630多幅、书写标语620多条。同时,还制作了《春晖暖渭水》、《红崖村里喜事多》等专题宣传片,编排了《联村联户到咱家》、《联村联户凯歌旋》、《麦积区联村联户赞》等一大批双联文艺作品,组织开展文艺小分队下乡演出20余场次,通过眉户、快板、小品、歌舞等艺术形式,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在广大群众眼前。通过这些宣传,在全区营造了社会高度关注、干部倾心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紧盯发展目标,科学制定规划。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坚持把规划制定作为开展“双联”行动的基础性工作,按照“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脱钩”的要求,围绕到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对照全面小康建设的6个方面23项指标和双联行动的“八项任务”,制定完善了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的区、乡镇、行政村全面小康建设“三级规划”,提出了年度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按照市委提出的“双联”工作“三项要求”,我们先后多次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贫困村脱贫致富具体措施,制定了全区扶贫开发奔小康发展规划。各级联村单位已制定《联系村扶贫开发奔小康发展规划》206份,联户干部已制定《联系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计划》5648份,联系单位和干部制定《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办实事工作打算》5648份,做到了发展有目标,帮联有计划,实现了乡村有规划、农户有目标、单位有计划、干部有打算。

(四)注重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一是谋划争取项目。我区把项目工作作为“双联”工作有效抓手,充分利用省、市单位联村联户的有利契机,立足贫困村产业开发和群众生活改善,通过全面调查摸底,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反复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全区206个贫困村共梳理出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文化事业项目、产业发展3大类301个项目,概算总投资293、13亿元。二是精心实施项目。按照“严谨、创新、高效、服务”的总体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已协调落实的项目,加大项目投入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实施效果,通过项目的带动作用,让群众看到联村联户带来的变化和实惠。三是建立项目保障机制。建立了领导包抓责任制,各相关责任领导靠前指挥,深入一线,加大对包抓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五)大力破解难题,认真落实全覆盖。我们立足于为民富民,以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住房差、行路难、资金缺、技术少、发展慢等问题为切入点,把落实“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作为“双联”工作的重点,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高标准落实,区直有关部门制定了单项实施方案,正在组织全区上下全面实施。目前,已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4、02亿元,“双联”惠农贷款310万元,成立政策性投资担保公司2个,开通便民金融服务网点21处;改扩建村“两委”办公服务场所36个,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0个;改造贫困村危旧学校77所,建设农家书屋206个、文化广场20个、文化活动室20处;新建标准化村公共卫生室76处;流转农村土地9840亩;输出劳动力10、94万人,创劳务收入9、09亿元;新建农村商贸综合服务社20个;新建通畅公路28条114公里,产业路11条50多公里;改造农村危旧房2600户;新建留守儿童之家21个,为12500名0—3岁婴幼儿发放了营养包。一些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逐步破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群众的致富门路进一步拓宽。

(六)发挥示范引领,推动整体发展。按照市委突出抓好“一县(武山县)一乡(中梁乡)40个村”为重点的示范点工程建设的要求,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双联行动先进经验,突出重点,整合项目,加大投入,着力打造一批“双联”行动示范点。严格落实领导包抓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由区、乡领导包抓示范点建设,共创建示范点65个。省、市联系领导经常深入联系村进村入户,对联系的贫困村、特困户经济收入、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贫困村、特困户致贫原因,帮助基层理思路、解难题、办难事。以省、市、区领导联系的42个贫困村为重点,以整合项目为抓手,结合示范点发展规划,优先把涉农项目、财政一事一议项目、危旧房改造等项目向示范点倾斜,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支持示范点建设,组织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公益项目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包抓、乡镇部门尽其所能、广大群众务实苦干的生动局面。

(七)创新活动载体,丰富行动内容。为增强“双联”行动的操作性和实效性,我区探索创新了一系列行动载体。在行动内容上,开展了以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和送政策、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三问六送”活动。在确定联系户上,采取了由村民小组或村民代表选出联系户,村“两委”会对选出的联系户进行评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对贫困户、特困户、联系户进行公开的“一选二议三公开”办法。在联系方式上,实行了以帮扶项目联村、包抓产业联村、技术服务联村和领导蹲点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为主的“三联村三联户”模式。在行动推进上,开展了以“抓教育促民智、抓项目促发展、抓产业促增收、抓基础促和谐、抓机制促长效”为主要内容的“五抓五促”活动,推进“双联”行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在干部锻炼上,建立了“双联”行动常驻联络员制度,选派42名后备干部到联系村挂职锻炼,加强单位与联系村的联络,帮助村级搞好“双联”行动,做到村有联络员、户有联心卡。在氛围营造上,开展了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宣讲政策、组建宣讲团宣讲惠农政策和农技知识,成立文艺宣传小分队巡回演出,教育引导困难群众掌握政策、增强信心、提高技能。

(八)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工作实效。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五项工作机制,促进了“双联”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一是建立了统筹协调机制。确定了“双联”工作牵头领导和牵头单位,建立了政策扶持、联席会议、联络员、数据统计、工作台帐、民情日记调阅等制度,确保了“双联”工作稳步有序推进。二是建立了双向承诺机制。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向联系村户承诺完成帮扶工作的时限和目标,接受联系对象的监督和组织考核;贫困村和特困户向联系单位和干部承诺,积极配合联村单位、联户干部做好发展规划和帮扶计划的落实。三是建立了全民参与机制。坚持多层次发动,多领域动员,构建了党政军企、社会力量全员参与的多极联动机制。四是建立了纪律约束机制。严格执行省上“八个不准”要求,制定了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工作纪律,教育引导干部常下去、真下去,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杜绝欺上瞒下现象,破除消极应付思想,树立了帮联干部的良好形象。五是建立了督查考核机制。严格执行“双联”行动考核评价办法和两个工作规则,认真落实“季督查、年考核”工作制度。“双联”行动开展9个多月来,我们进行了4次全面督查和3次重点抽查,结合历次督查结果,按照好、中、差的等次对各乡镇各单位进行排名,好的单位不超过20%,差的单位不低于20%,对排名倒数5个单位给予黄牌警告,约谈主要领导,责令做出检查,限期整改。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为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将“双联”行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全区重点工作、效能风暴等相结合,参联单位干部切实深入联系村户,采取发放连心卡、连心盒、调查问卷、记载民情日记等方式及时准确掌握联系村和联系户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帮助村组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选准致富产业、制定增收措施,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积极为联系户出点子、谋思路、讲政策、送信息、引资金,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和困难。截至目前,全区147家联系单位对接率达到100%,干部入户率达到100%,实现了对接率、入户率的全覆盖。各单位进村入户普遍达到4次以上,已为群众帮办实事780件,联系户增收致富信心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干部为民富民意识显著增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力度不断加大。

二是乡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全区参联单位把开展“双联”行动与联系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认真分析现状,抓住政策机遇,帮助联系村找准了发展路子,制定了近期、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乡村谋划发展的主动性、责任感明显增强。结合联系村实际,联村单位主动协助联系村协调争取项目,发展产业,帮助实施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环境综合治理、危房改造等项目。目前,已开工实施176个项目,完成投资2、27亿元。确保了联系成果、帮扶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参联单位干部深入村组开展惠农政策、种养殖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宣讲,有效提高了群众政策法规的知晓率。通过开展以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和送政策、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三问六送”活动,积极协助开展重大社会矛盾积案化解攻坚行动,对可能激化的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纠纷,重点信访事项,实行领导挂牌督办制度,有效排查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群众情绪得到及时疏导,与群众的感情不断加深,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是富民产业的引领作用初步显现。坚持把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我们立足贫困村实际,在全区开展了“1123”增收工程。通过把“双联”行动与富民产业发展高效对接,流转农村土地9240亩,新建果园5、6万亩,新建养殖小区13个,发展专业养殖村4个,新增设施蔬菜种植2161亩,中药材种植850亩,举办农民科技培训13672人(次),输出劳动力10、94万人,创劳务收入9、09亿元,为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特困户致富奔小康拓宽了渠道。

五是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对贫困村开展道路硬化、小巷道硬化、沟边渠治理、绿化亮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以及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农电网改造、文化广场建设等项目,使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

尽管我区“双联”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委要求和群众期待还有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个别单位对“双联”行动重视不够,对这项行动的认识有差距,导致联系干部敷衍应付现象比较突出,工作缺乏连续性和长期性;帮扶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有个别单位、个别干部与联系村户只进行了简单对接,工作不够深入,措施不够扎实,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小康这一目标,突出务实和创新两大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全面落实“八个全覆盖”,倾力做好“五件实事”,在吃透情况、破解难题、完善机制、务求实效上下功夫,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不断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双联”行动深入开展。

一是在落实“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的单项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加强同牵头单位、配合单位的沟通衔接,积极引导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深入村组,吃透情况,从解决最迫切、最困难、最有效的工作入手,尽力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切实让“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落到实处,真正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双联”行动带来的实惠。

二是在抓好双联示范点建设上下功夫。按照省、市委突出抓好示范点建设的总体要求,以42个示范点和公路沿线贫困村为重点,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认真落实帮扶措施,将涉农部门项目、财政一事一议项目、危旧房改造项目等优先向示范点倾斜,全力支持“双联”示范点建设,推动示范点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和村容村貌全面改善,着力打造一批在省、市有位次、有影响的示范点,形成以点带面,整体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在抓好“1123”增收工程上下功夫。围绕“1123”增收工程,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引导贫困村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富余劳动力输转,不断拓宽致富渠道,力争每个乡形成一个主导产业、每个村形成一个致富产业、每个家庭找到一条致富门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在精心谋划项目上下功夫。坚持自力更生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贫困村、户意见的基础上,重点围绕贫困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争取实施一批惠民项目,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联村联户行动带来的变化。

五是在强力推进宣传教育上下功夫。对联村单位、联户干部为民办实事情况以及所帮村户发生的变化,以及“双联”行动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发现、认真总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广。进一步拓展帮扶范围,积极引导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个体户、私营企业、农村致富能人等参与到“双联”工作中来,努力形成全民关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全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扎实有序推进。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个人帮扶计划 篇8

七月工作计划

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镇认真按照省、市、区会议、文件精神,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效能风暴行动和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结合起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有效推动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向纵深发展,现将七月“双联”工作作如安排:

一、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结合镇情实际,按照省委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要求,制定《XX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下半年工作计划》,制定全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推进方案,进一步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主要任务,具体措施和制定工作推进计划,切实做到领导、人员、任务、服务四落实。

2.强化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及时组织召开推进会议,对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同时要求各村按照要求召开了推进会议。充分利用各级会议、村社广播、公开栏、工作简报、宣传条幅等各种形式,提高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3.健全台账档案,积极对接帮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建立健全信息档案资料。积极与11个上级帮扶部门协调衔接,418名市、区、镇干部共结成510个帮扶联户对子,形成了困难群众户

户有人联,实现了联系帮扶全覆盖,为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二、扎实推进工作任务。

1.强化政策宣传,激发致富热情。结合传达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庆祝建党91周年,劳动力技能培训、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提高了群众运用政策实现脱贫的能力。

2.开展进村入户,了解所思所盼。严格按照“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求,组织干部开展“知民情、听民声、解民意”大走访活动,积极征求群众对党委、政府及镇领导班子的意见建议。

3.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结合“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网格化管理,实现社会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深化责任制度追究,确保工作到位、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4.提升党建水平,注重强基固本。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展了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按照巩固提高先进、推动晋升一般、整顿转化后进的原则,发挥先进典型村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普遍晋升级,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5.培育树立典型,引导全面推行。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要求,把提升老典型与培育新典型相结合,以老带新、新老互促共进。使全镇干部学有榜样、做有标尺、干有方向,营造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推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实效。

三、创新工作机制。

1.创新工作方式。为使全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促使每一名干部都敢于面对群众、善于接近群众、乐于帮助群众,让年轻干部会做群众工作,形成老中青结合,传帮带并进,组建成立联村小组和联户小组,由镇领导或站所负责人为组长,实行联村小组“串联”,联户小组“并联”方式,共同帮扶联系户,联户小组常开“诸葛会”共谋“金点子”。以村为单位,由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参加召开帮扶联系户座谈会,重点开展“四帮一送”活动,确保行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结合我镇实际,借鉴典型经验,制定XX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台账目录,健全完善镇村档案资料、干部入户工作台账,并对镇村台账资料的归档整理、干部工作日志、民情连心卡的填写开展点评,推动了全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向纵深发展。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总结 篇9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我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村为谢河镇樱桃沟村,联系户共10户,其中樱桃沟村4户、石岗村6户(因樱桃沟村只有4户村民,经我校与谢河镇研究决定在该镇石岗村又筛选6户贫困户)。参加此次行动的干部职工共8名,其中科级干部2名,一般职工6名。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校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积极贯彻实施意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精心安排部署,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现将近期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迅速传达学习,统一思想认识。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之后,学校迅速行动,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了省委王三运书记以及市、区有关“双联”行动动员会上的讲话精神,制定了学校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动员、发动和深入学习,为积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

为保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顺利开展,我校召开了会议专题研究行动部署事宜,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办、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具体负责“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日常事务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有

效保证了“双联”行动的有序开展。

三、深入现场对接,靠实帮扶责任。

(一)合理筛选联系户。

为了推进“双联”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取得实效,我校与谢河镇共同研究,把贫困农户家庭做为我校帮扶重点,筛选出符合帮扶条件的10户对象,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对帮扶,并先后多次深入帮扶户家中,详细了解帮扶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寻找帮扶的最佳途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帮扶计划。

(二)根据实情制定发展规划。

我校帮扶干部与乡村干部一起走访了贫困户,同他们交流,座谈沟通,详细了解帮扶户的家庭人口情况、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子女上学、看病就医、农作物耕种、禽畜养殖等相关情况,查看农户家庭的住房、生产生活用具,询问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同时与村委会干部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村情民情,并与乡村干部共同商讨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对樱桃沟村和石岗村今后发展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会诊”,提出了基本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帮扶的基本目标,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将帮扶对象全部落实到每名干部身上,落实了帮扶责任,明确了帮扶方向。

(三)解决实际问题。

我校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发挥知识、技术和信息方

面的优势,于3月15日、16日连续在石岗村和樱桃沟村举办二期政策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为中央、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和设施农业红提葡萄栽培技术(石岗村)及标准化养羊技术(樱桃沟村)。通过培训使群众真正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应用政策,同时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技术水平。

(四)力所能及为帮扶对象提供了一些帮助。这次行动开展之际正值群众春耕备耕的关键阶段,一些困难户没有足够能力备齐春耕物资,我校及时为贫困农户购置了10袋化肥,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同时还为联系户赠送了栽培技术规程、科技图书、科技光盘等。

四、建立驻村工作站,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了使联系户干部更加方便与村民联系,学校在樱桃沟村建立了驻村工作站,制定了工作站蹲点干部值守表以及交接班制度。蹲点干部常下去、真下去,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到联村联户又联心、为民富民真惠民。

存在的问题

在区委、区政府和农牧局的领导下,我校联村联户工作有序开展,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樱桃沟村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城镇,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差,学校进驻帮扶困难大。

(二)对联村联户、为民行动的宣传不够,群众对“双联”

行动的认识不到位,片面理解为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下农村就是为帮扶村和帮扶户提供钱和物质,导致帮扶户对此行动的期望值过高,主动行为不高,自我发展信心不足,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三)帮扶力量薄弱,思路不够宽,眼光不够远,方法不够多。

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摸底调查情况,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对“双联”工作的知晓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形式,多措并举,大力宣传自强自立、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双联”行动这一关注民生、惠及民生的重大举措向群众讲清楚,特别要向那些未列入干部帮联的群众说明白,提高“双联”行动的知晓率,纠正帮联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认识偏差,消除不必要的误解。

(二)技术帮扶。结合农时季节,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开展培训指导,或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等方式,加强种植、养殖及特色林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培训;通过我校实施的阳光工程项目,加强对贫困户的劳动技能培训,帮助联系村培养种植、养殖大户和致富能手,不断提高科技增效意识。结合人才培养计划,帮扶特困户适龄青年免费到我校参加中职

教育,将他们培养成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

(三)就业帮扶。开展贫困村富余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积极搭建桥梁,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千方百计联系就业岗位,输转劳务,增加贫困户收入。

(四)结合村上发展实际,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帮助村组理清发展思路,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具体为:帮助石岗村发展日光温室红提葡萄为主的设施农业,帮助樱桃沟村发展养羊为主的适度规模养殖,努力拓展致富增收渠道。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个人帮扶计划 篇10

发布时间:2012-4-6 8:40:37

阳春三月,***大地处处生机盎然。在***脚下沿黑河两岸的乡村田野、产业园区、农家院落,处处闪现着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为民兴办实事的身影。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之后,947个部门单位的2.2万多名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政策、了解民意、帮民富民,携手奏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人乐章。

高度重视周密安排

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市委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立足推动转型跨越新实践,着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新要求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定,也是一次解放思想、转变作风、造福群众的务实之策。我市各级组织高度重视,迅速贯彻落实省委的决定精神,专题研究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筹备工作,成立了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讨论制定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并提出以为民为立足点、富民为用力点、基层为着眼点进行周密安排部署的要求。确立了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市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事项相结合,与强化“三农”工作、推进建设现代农业大市相结合,与新农村“四化”示范村建设相结合,与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相结合,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相结合,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六个结合”的工作思路和“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方法。在工作部署上,一手抓以生产专业化、环境田园化、生活社区化、农民知识化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张掖特色的新农村“四化”示范村建设,一手抓贫困落后村脱贫致富,将全市的58个“四化”新农村试点村和 62个相对贫困村确定为联系村,分别由41名市级领导和120个市直部门及驻张单位联系,县区827个部门和乡镇机关分别与其他村一一对接,确保联村联户工作全覆盖。

全市动员大会之后,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层层召开动员会议,传达学习省、市会议精神,组建机构、制定方案、明确职责、细化任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在全市全面铺开。

进村入户联系对接

市上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到自己的联系点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基层民情民意,同老百姓心贴心探讨,共话增收致富的思路措施,以实际行动落实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市上在家领导也先后多次赶赴自己的联系村联系户,接地气、摸实情,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民生产生活情况,赢得农民群众普遍欢迎和好评。

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行动,按照省、市委的统一要求,组织干部深入联系村、联系户沟通对接,宣讲党的富民政策,了解民情民意,理清发展思路,探索增收措施,与乡村干群并肩携手共绘增收致富蓝图。甘州区结合区情实际提出了“四个扩展”的工作要求,将联村联户工作实现大规模、综合性、全覆盖、长效化;**县创新活动载体,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一联二培三带”党性实践活动,将“双联”行动落到了实处;**县在落实六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八进村、八到户”活动,设身处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县把“双联”行动与能人带动、全民创业相结合,深入推进“1369”全面创业工程;**县采取 “五抓四帮一促进”工作措施,全面落实联村联户各项任务;**县把“双联”行动与县上提出的“五县”建设相结合,在“为民”上下功夫,在“富民”上做文章。至目前,全市已有947个部门单位的2.2万多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联系全市835个村、2.2万多农户。

真帮实扶为民富民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以为民为立足点、富民为用力点、基层为着眼点。全市联村

联户干部紧紧围绕这一要求,深入联系村联系户,紧密结合乡村实际,扎实开展联系帮扶工作。

市委办公室联系*****乡后,机关干部与61户农户结对联系,围绕该村产业重点,着力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为农户增收致富出点子、谋路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扶持。****联系*****村后,经多次调研与村社干部群众共同商议确定了村有一个特色产业、户有一座种养棚圈、人有一项致富技能的“三个一”致富思路,确定今年在联村联户工作中重点为联系村办好10件实事。市***局免费向***县***镇新民村农户发放《惠农政策一本通》、《农民务工培训读本》,协调该县农村合作银行为每户农户发放2万元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市***局主动为***县***乡***村“移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办理手续,开通了绿色通道。市**局组织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先后3次深入联系点开展卫生惠农政策集中宣讲、健康教育进家庭、为贫困联系户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等系列活动,为联系村、联系户解决实际问题20多件。市***局将****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列入省教育厅乡镇幼儿园改扩建项目计划,预计可争取到资金120万元。市***局计划为联系村安排危房改造项目200户,预计可争取到资金150万元,并先期拨款5万元启动编制联系村社区建设规划。

自全市联村联户动员会议之后,全市各级干部纷纷走出机关,带着民情日记、民情连心卡,深入联系村、联系户宣传党的富民政策,了解民情民意,疏导群众情绪,与广大农户贴心交流、真心交友、共谋发展。许多部门单位的干部职工在入户对接时自费购买春耕物资,帮助农户做好春耕生产。至目前,全市已有2.2万多名干部深入2.26万农户中开展工作,发放民情连心卡2万多张。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个人帮扶计划 篇11

全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x村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紧密结合本村实际,“双联”工作扎实开展。

一、干群合力,共谋发展。2月27日,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后x小时,县委李x书记一行x人就来到了村上,走访了他帮扶的关路组史路东、史拴银及饮马沟组史贵锁3个户。随后,李书记在村部主持召开了由村两委班子、各组组长、部分贫困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详细了解了三十铺村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状况和群众生活状况,与镇、村干部和贫困户共谋发展之策、共商致富之计。李书记指出,制约三十铺村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是缺少增收产业。具体讲,一是果产业发展滞后,后劲不足,养殖生产基础薄弱,缺乏规模效益;二是农民缺少果园管护技术和养殖技术,粗放经营严重;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活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在深入调查研究、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帮助三十铺村提出了“近抓养猪增收入,远谋栽果增后劲”的发展思路。

二、外出取经,开拓视野。

3月2日,在帮扶单位县委办的帮助下,村上组织本村村民小组长、贫困户代表x余人,驱车前往党原乡参观学习了高丰村新农村建设、丁寨村生猪养殖和赵家村果园标准化管理,在飞云乡参观学习了毛家村三清五改,元朝、南裕果园管理。参观归来,大家竞相交流感受,认识到了发展差距,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三、科学谋划,全面帮扶。

上一篇:全体员工聚餐通知下一篇:描写心情不好说说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