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开展研讨课教学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4月21日,我校体育组由教研组组长组织了“有效教学”为主题的研讨课,潘良老师执教《跨越式跳高》,体育组教师与行政人员6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跨越式跳高》是高年级跳跃动作的重点教材,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在水平三阶段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平稳轻巧的协调动作。为此,教学时除了着重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练外,还应在起跳时“用力蹬地、摆动腿积极、落地轻巧”的技能能给以充分的关注。
一、教学简要过程
1.课堂常规 2.热身运动 3.队列练习
4.跨越式跳高、讲解动作方法和要求,并多次进行示范动作。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学生反复练习,并让学生表演。纠正错误动作。5.游戏:蚂蚁搬家 6.课的结束,放松练习。
二、教学亮点
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小学生实际。2.能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3.课堂气氛活跃和谐。
4.基本功扎实,学生队列整齐,教师声音洪亮。5.对问题的阐述简明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6.在练习中能帮助鼓励体育中的“后进生”进步。
三、教学中的不足
1.图示在学生面前一晃而过,学生根本看不清楚。(应用黑板展示出来较好)2.用体操棒做跨越式跳高基本动作顺序时队形太拥挤。3.练习时起跳位置不够明确。
新课标明确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能力 (教育部2003) 。作为一种交流工具, 我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它, 即要输出语言。所以在日益全球化的社会生活中, 对外语人才的语言表达能力, 特别是写作能力的要求更高。可在目前的学生英语写作学习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主要表现有:写作焦虑明显;写作语料库贫乏;语言过于简单、幼稚, 可读性差;语言准确性较差等。
二、理论依据
语言学家认为写作和阅读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都是对同一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积极的思维加工的过程, 具有极高的相关性。语言行为理论认为, 作为接受技能的“读”和作为运用技能的“写”分别负责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运用。这两项技能通过具体的言语产生互动, 达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传递。研究表明, 如果将“读”与“写”的教学合二为一同时进行, 这两种技能会同时得到有效提高 (俞颖2012) 。
根据克拉申 (Krashen) 的“输入假说” (input hypothesis) 理论, 外语学习只有经过输入和输出的两个环节, 才算完成了语言的一个完整过程 (Krashen Stephen 1985) 。而阅读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语言输入活动, 也必须经过“写”或“说”的输出阶段, 才是一个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 所以阅读教学有必要和写作练习结合起来。
为了解决以上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设想探究从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抓起, 利用每单元的课文教学机会, 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探索, 从语言思维模式的培养、材料的积累、写作技巧的训练等方面抓起, 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课堂探究实践
结合对该课题的探索, 笔者于10月12日在高二 (1) 班上了一节“读写结合”的研究课:I have seen amazing things (我见到了新奇的玩意) 。
(一) 教学目标
1. 能快速运用各种阅读技巧找到31世纪的最新发明以及它们的的优缺点;
2. 能想象并口头描绘自己在31世纪的一些新奇的发明;
3. 能分析出作者对新发明的描述技巧, 以短文的形式介绍自己的新发明。
(二) 教学过程
1. 复习第一篇课文的最后一段, 快速导入主题。
2. 速读, 对新课文有一个整体框架性的理解。
3. 查读, 找到关于31世纪新发明的细节信息, 如:运行原理、优缺点。
4. 小组合作查找一些有用的表达, 从句子层面对课文, 尤其是有关新发明的描述有清晰的理解。
5. 研究作者的写作技巧以学习如何描述一个新发明。
6. 模仿与应用:口头练习, 小组合作, 为31世纪想象出一个自己的新奇发明。
7. 写作应用:仿照作者的写作技巧及部分语言以短文的形式介绍自己的新发明。
四、探究感悟
本节教学设计在高二 (1) 班执教, 由于该班学生整体英语基础较好, 思维比较活跃, 所以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顺利达成。但也存在一些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比如, 作为这种课型读和写的两大任务, 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该如何分配?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对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慎重思考, 需要对以下问题作深入的研究。
(一) 文本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本教材 (新课标人教版) 学生用书每单元有两篇课文, 第一篇的题头是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 (阅读和理解) , 所以教材编者的意图就是在这篇课文教学时将重点应放在文本语言的理解、知识学习以及阅读技巧的训练上。而第二篇阅读归在using language (运用语言) 这一部分中, 即结合本单元话题, 通过听、说、读、写各种活动, 让学生来使用语言, 那么第二篇阅读的目的就不仅仅是对文本本身的理解, 它应该是为后面的说、写活动提供一种范例, 所以阅读这一语言输入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为语言输出活动, 即写作, 做准备。
(二) 从哪些方面为写作做准备?或者从阅读中积累什么?
1. 写作技巧的积累
两种不同的语言反应了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 所以各自的思维表达习惯、规律也不太一样, 但是写作作为一种思维表达的方式是有一定的技巧可循的, 所以在进行文本阅读时, 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 如文章篇章结构的模仿, 话题引入和结尾的模仿等, 这些技巧在学生分析过后可直接拿来套用。在Unit 3的教学中, 学习介绍新发明的技巧, 如, what’s it?How does it work?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仿照此技巧来介绍自己的发明, 学生就没那么畏惧了。
2. 语言素材的积累
作为中国学生, 学习外语的主要途径就是模仿。要表达一定的主题, 语言先得跟上, 这也是制约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词汇量、表达能力的限制, 写作时言之无“语”, 也造成了对写作的焦虑、恐惧。所以, 在课文阅读时要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语段, 一方面是普遍意义上的好词句、地道表达;另一方面是大量的话题词汇的积累。让他们以后在碰到类似话题的写作时, 手到词来。例如, 在Unit 2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找出在介绍旅游景点时直接可以套用的句子, 如“My first delight is...”“There followed...”“I finished my day by...”, 要求学生在此后的写作练习中直接套用, 使得学生不那么畏惧此类文章的写作, 而且交上来的作品质量较高。
3. 归纳观点, 帮助学生表情达意
归纳观点就是思维及思维方式的积累。对许多学生来说, 写作文时有结构、框架, 但关于细节内容他们总是没idea (内容) 。那么在文本阅读时就要为他们积累一定的idea。Unit 1教学中, 对于怎样说服哥白尼发表新理论, 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思路, 因此, 可以带领学生一起从课文中搜索能为他们写作所使用的内容, 一下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使他们的作文大部分言之有物, 可读性增加。Book 6, Unit 4的学习中对于如何从自我做起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一起研读课文中给的八项建议后, 确保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拿来在自己的作文中使用。
4. 思想情感, 积累感悟
文本阅读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给予学生学习或生活感悟的积累。比如选修六, Unit 3的话题是healthy life (健康生活) , 让学生彻底了解吸烟危害、如何戒烟、艾滋病预防的知识, 一起讨论戒烟的有效建议, 改变自己、家人或朋友的恶习。Unit 4的话题global warming (全球变暖) , 通过课文的学习, 学生意识到全球变暖并不仅仅是工业的事, 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 大家一起讨论如何从自我做起节能、减排;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改变一些生活习惯就能为地球做点贡献。这样随时寓情感教育于阅读中, 进行感悟的积累。
(三) 阅读与写作时间应该怎样分配?
显然, “读写结合”的重点应该放在写作环节上。但是由于要让学生从阅读文本中积累很多东西, 所以阅读环节不能草草带过, 要确保学生从写作技巧、语言、观点、情感等方面有了比较成熟的积累, 才有话可写、有话会写。如果写作环节课堂时间不够, 完全可以把合作修改、编辑环节放在课后以作业的形式完成。
五、一些可行的“读写结合”课堂写作实践
在“读写结合”的课堂写作环节, 笔者进行过以下可行的写作实践:
(一) 复述性写作
我们分四个阶段尝试过“空格填词、连句成篇、连词成句到篇、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复述”的方法。从第二阶段起, 每一个阶段的训练, 教师都有必要给出示范, 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 集体复述, 分组集体复述, 再鼓励学生个别复述。不管哪一个阶段的训练, 教师都应给出恰当的评价、纠正和规范, 引导学生坚持此项练习。
(二) 仿写练习
仿写对于降低学生的写作焦虑特别有效, 尤其适合在普通班实施。当然, 进行阅读和仿写性写作结合时, 对阅读材料必须进行合理选择。一般笔者会选取篇章结构或语言容易模仿的文章。比如, Book 6, Unit 2是英文诗歌单元, 介绍了几种有趣的、常见的英文诗歌形式, 语言简单易模仿。随之进行课堂英文诗歌创作练习, 学生有许多精彩作品呈现。又如, Book 6, Unit 4的reading task是一篇典型的英文说理性文章, 脉络清晰, 结构特点符合中学学生英文的写作习惯, 学生容易从写作技巧上模仿。所以, 本单元的写作便是以环境保护为话题, 模仿课文的结构练习写作, 学生作文普遍质量较高。
(三) 改写练习
改写可以是文章格式的改写, 也可以是语言风格的改写。课本中的某些课文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的, 学生在理解时本来就有难度。比如对于Book5 Unit 4, 让他们以记叙文的形式对原来的对话课文进行改写。另外, 在Book 6, Unit 3的教学中, reading task课文是一篇新闻报道, 语言比较正式, 较长的复合句、被动语态使用较多, 而且一般是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所以文章很难理解。让学生以简单的、生活化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改写, 既检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又进行了很好的写作练习。
(四) 自主话题创作练习
有了以上三种形式的写作练习后, 加上学生从阅读材料中的积累, 写作焦虑被大大降低了,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自主创作练习, 学生就不那么畏惧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书面表述题, 它们不仅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思维能力的考查也越来越多, 所以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中, 这种开放性的自主创作练习应该再增添一些。当然和阅读话题结合, 这本来就是一种有效的读写结合模式。
经过一学期的探究, 我们对“读写结合”的课型有了比较成型的操作模式。对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问题, 即“阅读是为了什么, 从哪些方面和阅读结合, 怎样结合, 怎样指导”有了清晰的答案和做法, 也即阅读主要是为了给后面的写作作准备、作积累, 但这些积累工作需要长期坚持, 我们也会继续探索积累的其他途径, 以切实降低学生的写作焦虑, 提高学生写作的准确性以及语言的丰富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摸清情况, 有全局整合单元内容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俞颖.2012.通过有效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J].中学外语教与学, (4) .
一、课前阐述
1. 课题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及研究中存在问题的阐述
为凸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模式,笔者于2014年参与“分层次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设计”的课题研究,现已进入后期实施阶段。此课题的精髓可以从师生关系、时空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四个角度概括为四句话:“主导加主体,课外加课内,教材加(导)学案,自主加合作”。经过不断实践、改进和调整研究思路,使用导学案进行现代文教学的研究成果显著,诸如《祝福》《林黛玉进贾府》这样篇幅较长的文章,不仅所用课时比从前精简很多,且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学生见仁见智的争鸣声音更让人欣慰,不禁让人惊叹学生主体性被引爆后的“杀伤力”。
但在如何利用导学案,突破“肢解式”的传统诗词鉴赏模式,还原“诗性”“诗味”,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等方面,研究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所以,又一次精心准备,酝酿了本节课,希望可拨开云雾。
2.课题成果转化和具体策略
成果转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尝试,学生已喜欢让导学案,习惯利用它打“有准备之仗”:清晰的教学目标、可自主扫除的预习案,悬而未决的探究案。课堂不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的地盘我做主”,我陶醉于他们质疑的眼神、争论的声音、征服对方的满足。所以,本节课将继续在完成“探究案”环节中,转化课题成果,争取凭借以点带面的十个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归园田居》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对陶渊明的形象有更独到的见解。
具体策略:学习小组组长组织成员合作完成导学案,(可有层次分工);教师检查指导,明确统一。
二、授课部分
教学目标:
1.诵读品味诗歌,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象,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
2.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3.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田园风光意象的解读及对诗人情感的体悟。
教学方法:以导带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1.课前发放导学案(附):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
主备人:殷海燕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教学目标】略。
【温故知新】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衰落。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陶渊明二十九岁,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曾三次辞职。四十一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明社会理想。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是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这虽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要求,也反衬了现实社会的黑暗。
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早期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正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体现。退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他的道家思想,继承了正始以后道家精神批判现实、否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以消极的影响。
【预习案】
(1)注音。
羁( )鸟 暧 暧( ) 榆柳荫( ) 后檐
(2)解释下列加点词。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池鱼思故渊 方宅十余亩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久在樊笼里
【探究案】
(1)导疑启问:品读归向何处?
①如果说诗有诗眼,词有词眼,从“归园田居”这个标题来看,题眼是哪个字?
②“归”在古代,是有指向、方向的,在这首诗中,“归”的指向是哪里?
(2)导疑启问:品读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3)导疑启问:品读为何归来?
①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②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③小结:这些诗句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 的态度。
(4)导疑启问:在诗句中再次品味归向何处?
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诗人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写景的角度及手法分析。)
(5)导疑启问:品味归去如何?
①请从诗中找出蕴含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②如何理解“虚室”?
③深层探究: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
【检测案】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5题。
归园田居(节选) 归园田居(三)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endprint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基础题
①解释诗中加点的字。
荫:_____罗:_____ 兴:____
带:_____荷:______荒秽:______
②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 “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 “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 “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且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③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 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 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3)巩固题。
“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
(4)提高题。
①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A.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B.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C.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D.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
②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我的收获】 。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关于陶渊明的评价文章。
(设计意图:课前发放导学案,将理解、识记等难度较小的教学目标安排学生课下完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且将诗歌行文线索纲目清楚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不致将诗歌白话化;此外,四组“导疑启问”的设计使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2.即将上课前粗批导学案。
粗批由各小组合作完成的导学案,重点圈画出“预习案”中出现的错误,对“探究案”出现的共性问题了然于胸。
(设计意图:课前粗批导学案,力求做到知己知彼,更有效地发挥“导”的作用。)
3.课堂上组织各小组分别展示“探究案”内容。
(1)指定各小组分别展示负责的探究题目。
(2)组长做中心发言人,组织明确各探究结果,若有异议,其他同学可质疑,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3)学生总结本首田园诗的写景特点,突出重点。
(4)组织学生畅所欲言,深层探究陶渊明的归隐,突破难点。
(5)齐读诗歌,体味诗人的理想志趣和人生追求。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课题成果转化的“主战场”,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放手将质疑、释疑的权力交给学生,不等于不闻不问,而是密切关注进展,适时点拨。精心设计的10个探究问题,使学生在争论的过程中,越辩越明,诗歌的意境、手法、诗人的形象特征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明确。不强求最终一定归于一点,允许“满园春色”,尺度由教师控制。)
4.课下完善导学案,分层次完成“检测案”及“课下作业”。
A层次学生完成1~5题;B层次学生完成1~4题;C层次学生完成1~3题。
(设计意图:自参加导学案课题研究开始,我就依据学生的语文成绩将他们编排成组,每组6人,以AABBCC形式搭配,便于合作探究。分层次的探究作业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舞台。)
5.再次批阅导学案。
重点批阅课堂上争议较大的探究题,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虽然再次批阅导学案的工作很繁复,但对了解学生是否仍存在知识漏洞大有裨益,所以虽累何惜!)
三、教研组反思(齐齐哈尔市第六中学教师研讨摘要)
殷海燕:本节课我对导学案的问题设计本着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的原则。三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环环相扣,意在不破坏诗歌的整体美。须要统一答案的问题我设计得较少,更多的是须要发散学生思维的设计,使他们在探究案环节越辩越明,最终感受其诗、其人,实现课题成果的转化。从课堂反映来看,初步实现了预期设想,学生不再简单地知人论世,而能抓住“羁鸟”“池鱼”“樊笼”等意象思考诗人形象,再透过陶渊明的归隐探究他所处的社会,思考问题的深度较之从前也有提高,成果转化较满意。但自我感觉还有须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虽对导学案的完成做到了全员参与,但课堂探究环节,即转化成果环节的参与覆盖面不广,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刘红:我们的课题研究已经走到后期实施阶段,殷老师的困扰曾经也是我的困扰。高考中,诗歌鉴赏题一直是学生得分偏低的题目,这与我们在诗歌教学时只要求学生会译、会背的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关系。今天利用导学案鉴赏诗歌的课型,让我重新看到了诗歌教学的希望。只要我们坚持用这样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三年下来,理性鉴赏就会水到渠成。
杨玉秋:课堂上,我看到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场面很感动。语文课堂,太需要这样的论辩了。我们的英语已经变成哑巴英语,不能让我们的语文再只回答简单的“是”和“否”了。探究题的设置给学生提供的思考空间很大,尤其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一题,学生们由对人物的探究,深化到对社会和人生观的探究,这不正是我们诗词教学中所忽视的方面吗?由此我想到,高中语文教学确实应该摒弃一些功利的色彩,而应转向弘扬国学思想,让古仁人的思想精髓去影响这一代人。
段丽娜:类似的诗词鉴赏课我也曾在班级里尝试过,确实比我们驾轻就熟的传统课效果好。但对授课教师而言,工作量是曾经的二倍,学生的收益却不是能用准确的数字估量出来。我们利用导学案的模式,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授之以渔。对于习惯被牵着走的高中生而言,他们的思想被禁锢太久了,一旦我们打开笼子,他开始还是不习惯自己飞行。所以每一次设计导学案的探究问题,真是太费脑筋,好在初见成教。学生的变化给了我们前进的勇气和信心,不管前路多么艰难,我们的导学案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课题组开展研讨课教学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教学课题工作总结01-13
课题教学设计10-22
课题开展情况汇报12-19
识字教学课题研究06-20
有效教学课题研究07-17
调研课题开展情况汇报12-25
小学作文教学课题研究07-19
实践教学改革课题申报10-30
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05-31
开展校本德育课题研究06-0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