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军事发展趋势
亚太地区军事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 刘焕松 // 国际展望·-2000(8)·-46-49
亚太军备建立与区域安全 / 许文英 // 亚洲评论(香港)·-1999年秋冬号·-81-94
亚太地区军火贸易环境评估和市场预测 / 王学军 // 国外防务市场·-1997(1)·-2-18 亚太地区海上军事力量扫描 / 晨光 // 了望 ·—1999(20)·—30—31
平波静海有暗流——我国周边国家海上力量发展综述 / 思平// 国际展望 ·—1999(13)·—20—22 方兴未艾的亚洲海军 / 朱宝成 // 现代军事·-2000(3)·-56-57
亚太地区的美军 / 闕耀云 等 // 社会科学情报资料·-1996(6)·-23-24
美国在亚太地区驻军概览(图解)/ 洁子 // 世界知识·-1996(3)·-20
决不是撤退——美国调整在亚洲的军事部署 / 李力 // 世界知识·-1996(3)·-21-23 1999年美军在亚太地区军事演习透视 / 李福兴 // 世界形势研究·— 2000(11)·—14—16 日本的东亚防务经济政策 / 李任九 // 日本经济参考·-1996(7)·-4-11
TMD——台湾问题与亚太安全格局 / 周忠菲 // 世界经济研究 ·—1999(3)·—36—39
TMD与东亚安全 / 朱锋 // 国际问题研究 ·—1999(4)·—29—34
养虎为患 适得其反——评东亚战区导弹防御体系 / 吴兴佐 // 国际展望 ·—1999(17)·—14—15 东北亚及东南亚主要国家国防经济比较研究 / 佟福全 // 军事经济研究·-1999(11)·-74-78 东盟国家加强国防建设的主要举措 / 赵洪美 // 外国军事学术·-1997(11)·-18-20 东盟国家防务战略调整简析 / 王维周 // 国际问题论坛·-1997(1)·-70-76
东盟国家防务政策及其走向 / 赵洪美 // 外国军事学术·-1997(12)·-16-18
东南亚战略形势走向 / 徐纬地 // 内参选编·-2000(47)·-26-28
走向21世纪的东盟军事战略 / 贾超为 // 外国军事学术·-1997(5)·-44-46
东盟国家调整军事战略探析 / 戈胜 // 世界形势研究·-1998(15)·-6-9
冷战后东盟国家的军事战略调整及其发展趋势 / 陈显泗 // 中国军事科学·-2000(1)·-141-149 东南亚各国战略思维中的思想文化因素 / 陈显泗 // 中国军事科学·-1998(3)·-66-74 东盟军事管窥 / 陈双平// 科技与国力·-1999(7)·-25-29
冷战后东盟国家军事改革剖析 / 弋胜 // 南洋问题研究·-1998(2)·-49-53
东盟国防现代化之管见 / 曹云华 // 东南亚纵横·-1996(1)·-49-52
近年来东盟军备现代化的特点 / 罗璟斌 // 亚太参考·-1996(37)·-9-12
东南亚地区军火进口现状及军事战略根源探析 / 高峰// 军事经济研究·-2000(6)·-37-39
从军费增长看东盟 / 刘洋 等 // 现代军事·-1996(9)·-49-51
东盟国家加紧增强军事实力的动向 / 关键 编译 // 国际技术经济导报·-1996(6)·-22-25 东盟扩充军备及对亚太地区的影响(上)/ 金隽一 // 世界形势研究·-1996(29)·-5-8 东盟扩充军备及对亚太地区的影响(下)/ 金隽一 // 世界形势研究·-1996(30)·-10-12 略论冷战后东南亚地区逆裁军的原因 / 王小民 // 东南亚学刊 ·— 1999(3)·— 10—15
金融危机对部分东盟国家军队建设的影响 / 刘晓松 // 东南亚南亚信息 ·— 1999(18)·— 4—5 东盟国家缘何持续扩充军备 / 熊明峰 // 世界形势研究·-1997(27)·-6-9
东南亚各国扩军忙 // 世界军事·-1998(1)·-35-38
东盟海军发展态势 / 陈安刚 // 科技与国力·-1999(11)·-29-32
东盟国家海军建设与战略运用 / 赵洪美 // 外国军事学术·-1996(8)·-15-17
东盟国家海洋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 / 孙纯达 // 外国军事学术·-2000(3)·-17-19
东盟各国发展水下力量 / 陈安刚 编译 // 当代海军·-1999(6)·-12-13
东南亚第一艘航母服役 / 杨光华 // 世界知识·-1997(18)·-32
东盟第一舰:泰国“差克立· 纳吕贝特”号航空母舰 / 石荣生 // 现代军事·-1997(12)·-18-21 东盟各国加强海空军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动向 / 卢秋林 // 现代军事·-1996(3)·-42-44
东盟之海空军装备建设 / 何三龙 // 现代军事·-1998(11)·-57-58
东盟空中力量揭秘 / 张盛 // 中国空军·-2000(5)·-32-34
新马泰军事现代化掠影 / 张孝田 译 // 东南亚研究·-1996(6)·-17-19
马越菲三国防务现状 / 保罗·莱维斯 // 东南亚研究·-1998(5)·-48
中国“东南亚国家联盟及其防务”研究20年 / 胡志勇 // 世界历史 ·— 2000(3)·— 80—87
中国“东南亚国家联盟及其防务”研究20年 / 胡志勇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 ·— 2000(10)· — 18—25
“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组织”初探(上)/ 刘迪辉 // 东南亚学刊 ·— 1999(1)·— 17—23 “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组织”初探(下)/ 刘迪辉 // 东南亚学刊 ·— 1999(2)·— 34—38 东南亚国家签署无核条约 / 熊昌义 等 // 世界形势研究·-1996(2)·-9-10
东南亚无核区评析 / 杨威 // 东南亚研究·-1998(4)·-16-19
无核武器区的发展与亚太安全 / 夏立平// 国际商务研究·-1999(5)·-55-58
美国在东南亚增强军事角色 / 光文 // 海外星云·-1998(6)·-11
澳大利亚加强与东盟军事安全合作 / 赵海明 // 亚太参考·-1996(10)·-10-12
浅析东盟与台湾军事与安全合作的现状及其趋势 / 曾涛 // 东南亚研究·-1997(2)·-32-34
苏哈托掌管下的武装部队——印尼新秩序政权的基石 / 沙林· 沙易德 著 刘艺 译 // 东南亚研究·-1998(1)·-14-20
1996年印尼军方在国家政局中的作用 / 韦晖 // 东南亚纵横·-1997(1)·-23
苏哈托后时代的印尼军队 / 费昭珣 // 东南亚纵横 ·— 1999(1)·— 45—47
当代印尼军队若干问题探析 / 续建宜 // 军事历史研究·-1999(3)·-131-136
印尼军事战略及军队职能 / 续建宜 // 外国军事学术·-1998(11)·-25-26
印尼军队的商业活动初探 / 杨全喜 许利平// 东南亚纵横·-1997(4)·-55-57
小国大武库:金融危险中的马来西亚军队 / 康保东 // 世界军事·-1999(3)·-55-58
马来西亚海军面面观 / 石蹊 // 现代舰船·-1998(8)·-10-12
当代新加坡海军 / 钱颖士 译 // 海军译文·-1999(3)·-32-34,39
新加坡海空防御力量 / 盘绍凤 等 // 现代军事·-1997(6)·-50-51
新加坡航展昭示未来新战士 // 东南亚纵横·-2000(5)·-45-47
新加坡军队的社会化保障 / 何文光 // 后勤科技装备·-1999(2)·-19-20
菲律宾军事现代化进程 / 张绪军 // 东南亚纵横 ·— 2000(12)·— 13—15
菲律宾空军 / 彼德·史泰门 // 国际展望 ·— 2000(22)·— 44—45
菲律宾海军透视 / 李海潮 等 // 科技与国力·-1999(8)·-43-46
菲律宾的海军梦 / 田园 编译 // 世界军事·-1999(9)·-42-44
前进中的菲律宾海军 / 靳小凤 等译 // 海军译文·-1999(3)·-28-29
美军“重新登陆”菲律宾? / 倪童军 // 世界知识 ·— 1999(5)·— 18—19
菲律宾的军队现代化与菲美访问部队协议 / 李金明 // 东南亚 ·— 2000(1)·— 19—22
此地无银三百两——闲话菲美联合军事演习/ 陈占杰 // 东南亚研究 · — 2000(6)· — 8—9 泰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 崔永新 // 外国军事学术·-1996(12)·-26-28
今日泰国海军 / 马宁 等编译 // 世界军事·-2000(5)·-34-36
令人关注de泰国舰母 / 崔炜 // 东南亚纵横·-2000(7)·-19-20
泰国警官学校概况 / 程胜军 // 公安教育·-1999(2)·-46-47
泰国的职业杀手 / 王鹿 // 国际展望·-1997(7)·-18-20
越南战争 / 袁方 // 历史教学问题·-1997(3)·-33-36
二战后越南军事战略的演变 / 续建宜 等 //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1997(2-3)·-18-20 越南“积极防御”新军事战略主要特点 / 张力波 // 昆明陆军学院学报·-1997(1)·-49-52 新时期越南建军思想与安全战略 / 段奎 冯永孚 译 // 东南亚研究·-1996(4)·-19-20
当前越军兵力部署的基本特征 / 张戈 // 昆明陆军学院学报·-1997(1)·-53-54
越军作战指导思想的新变化 / 张戈 // 昆明陆军学院学报·-1997(2)·-47-49
跨入新世纪的越南海军 / 卢秋林 // 现代军事·-2000(6)·-37-38
越南海军装备一览 / 俞风流 张跃林 // 当代海军·-2000(增)·-22-23
海洋强国梦——越南海洋战略析评 / 孙小迎 // 亚太参考·-1996(35)·-1-12
海洋强国梦——越南海洋战略析评 / 孙小迎 //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1996(3)·-12-18 浅析越陆军编制体制的演变特点 / 杨忠文 // 昆明陆军学院学报·-1997(2)·-50-51
越南空军装备现代化? / 佚名 // 东南亚纵横 ·— 2000(8)·— 45—46
评越南空军装备现代化 / 张永谦 // 现代军事·-1998(8)·-52-53
越南军队的经商热 / 胡仕春 // 国际展望·-1996(20)·-18
越南整顿人民公安力量 / 沈进东 // 东南亚纵横·-1997(2)·-14-15
柬埔寨和平建设的一大障碍——地雷 / 孙亚书 // 当代亚太·-1998(9)·-49-50
柬埔寨的地雷 / 孙亚书 // 国际展望·-1999(1)·-21-22
踏访柬埔寨雷区 / 张韦舀 // 东南亚纵横·-2000(12)·-28-30
缅甸军事概况 // 云南国防·-1998(6)·-30-31
中缅第一次联合进剿“金三角”国民党残军的历史背景分析 / 颜剑 //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1996
(3)·-19-22
随着高新技术装备的发展, 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对保证装备试验量值准确统一的计量工作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建立完善的军事计量保障体系, 确保部队武器装备及检测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一、军事计量学的概念和特点
军事计量是武器装备研制、试验、制造、维护过程中, 确保应用参数和量值高度统一和计量单位完全一致的活动, 它是现代计量学与军事装备完美结合, 是保障军事装备量值准确统一的学科。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美国军事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5号概念结构公告“军事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中列举了5种可能的计量属性, 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对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属性可以有不同选择, 如以军人工资为计量基础的就体现了历史成本属性, 而以军事人力资源价值为计量基础则可体现为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属性。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法律法规为保证, 用建立完善的计量保障体系, 应用到武器装备及检测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或者测试中, 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 保证武器装备的高额完好率和良好战备状态。与其他技术相比较, 军事计量有明显的先行性、广泛性和法制性。与部队作战、试验和训练要求适应, 军事计量具有机动、遂行、实时动态、综合、快速应变以及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二、军事计量的作用与意义
计量对军事装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防尖端技术系统庞大复杂, 所涉及的科技领域广、技术难度高, 这就要求对新装备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军事计量在新武器装备系统全寿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军事计量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
军事计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始终以新武器装备发展计量需求和高新武器装备的技术发展为牵引, 随着武器装备发展的信息化、专业化, 军事计量的发展也同时面临新的发展趋势。
(一) 以作战需求为牵引
世界发达国家军队始终以满足军队作战需求为依据, 首先加强基层作战部队新装备计量保障能力。美军一直坚持把装备测试、校准工作放在最低一级维修机构进行。俄军也在师、团一级建设军事计量单位, 并规定计量单位必须配备响应的设备器材。
(二) 军事计量保障与新装备建设的关系
军事计量保障建设与新装备建设同步发展, 是当今世界军事强国的共同做法。一方面是加强计量设备与新武器装备系统配套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武器装备系统全寿命周期进行可计量性的验证。美、俄、英等国军队在武器装备系统论证、设计和研制阶段, 都明确提出各阶段军事计量技术指标和要求, 使所有参数更易于校准测量, 从而提高新武器装备系统可靠性的评估。
(三) 由静态测量向动态测量发展
目前的各类计量基准、标准大多数都是在静态状态下使用和建立起来的, 随着新武器装战术自动化性能的日益提高, 要求许多精密测试和校准手段必须在试验装备的连续自动控制中进行, 而计量保障工作必须将与试验更加紧密结合, 这就要求计量工作走出实验室, 加强现场计量和动态计量, 军事计量技术逐渐由静态测量向动态测量发展。
(四) 由单机计量向综合、系统和多参数计量发展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是战区联合作战, 武器装备向集成化和信息化发展, 一体化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是体系建设的重点, 因此作为武器装备技术保障的计量技术也必须向着系统、综合、多参数的计量和校准方向发展。
(五) 军事计量面向网络化、信息化发展
计量体系结构是信息化作战体系的重要支撑, 军事计量的发展是我军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美军目前已完成了覆盖各计量机构的信息网络系统, 率先使用融合测试、控制、处理和通信于一体的信息化计量设备系统, 实现各级军事计量信息从纵向沟通与横向联接。
四、目前靶场计量测试工作中面临的使命和挑战
(一) 扩大职能, 完善靶场专用测试设备的检定
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 专用测试设备的型号越来越多, 而且数量大、使用频繁, 按照专用测试设备的要求, 每年必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定。靶场大部分试验专用设备缺少计量检定手段, 没有相应的计量标准, 还处于技术状态“定性认定”阶段。为此计量测试技术机构, 必须协调试验装备生产厂家, 制定靶场试验专用测试设备的计量检定规程, 并纳入标准化计量行列, 为检定工作走向正规化提供法规性依据。
(二) 计量工作融入装备的研制和试验全过程
靶场研制的装备主要是满足靶场试验与训练的的整体需求, 加强质量管控讲直接影响到装备的质量和未来我军武器装备试验质量的形成。因此, 我们在装备研制过程中, 必须要有计量人员全程参与, 紧密贴近被试装备战技指标, 首先制定试验装备计量保障要求和各种方案, 提前预留试验测试接口、人员培训和验收标准等。在装备验收阶段前, 及时组织计量人员依据验收指定的方案进行靶场验收。靶场接装后, 由计量人员对装备进行周期检定、校准和测试, 这样作到了装备的全系统、全寿命的计量检测管理。
(三) 不断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
军事计量是一种专业性强、精细化要求高的的工作, 这就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满足当前军队试验、训练和装备研制任务对才提出的迫切要求。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加大院校培训力度、不断提升计量人员综合素质, 推进专家型计量人才培养。
五、结束语
关键词:军事教育;国民教育;融合发展
发挥国民教育优势,促进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发展(以下简称“军民教育融合发展”),大力培养军事人才,是落实胡锦涛新时期军事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军的一贯做法,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建国前,军民教育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我军从地方吸收了大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并将其培养为军事人才。建国后,军民教育融合发展主要表现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2000年我国正式出台了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制度,军民教育融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因此分析梳理军民教育融合发展历史,对落实胡主席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思想,探索新时期军民教育融合的路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国前,我军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革命
我军在吸收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进入军队,有过成功的经验。战争年代,我军吸收了大量的知识分子,使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早在1939年总政治部就要求各部队“大批地吸收纯洁的革命的知识分子参加基层工作”。总政治部1940年《政治工作总结》指出:抗日战争以来,各部队估计吸收知识分子干部1万人左右,占全军干部总数的18%-20%。[1](P.156)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更加重视吸收知识分子到军队工作。1949年仅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就招收了9000名知识青年参加军队工作,这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满足革命发展形势对军事人才的需求,具有重大的意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参加人民军队,不仅对提高我军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极为关键,而且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20世纪50-60年代,军民教育融合发展在艰难中探索
军民教育融合发展思想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毛泽东的“军民两用”和“军民结合”思想。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一贯坚持“军民结合”的指导方针。最初,这一方针主要用于指导国防工业建设,后来随着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这一思想拓展到军事人才培养这一领域中来。
建国初始,我军要搞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由于当时的条件和形势,部队接受了许多地方大专院校毕业生。1950年,步兵院校首次从地方院校招收大一、大二学员,扩大了干部来源。为了适应文化教育的需要,1953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军院校会议提出,要选拔一批经过学习改造或工作的青年知识分子,经过短期培训后担任文化教员。从1950年到1956年,军队从地方高校吸收入伍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达30万人,占新增干部的23%。[2](P.52-54)1963年10月,总政治部《关于军队从地方接收高中等院校毕业生当兵劳动实习以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最近几年部队从地方接收大批高中等院校毕业生,今后每年还要继续接收一些”,接收入伍的概念正式形成。1963年颁布的《军官服役条例》规定,现役军官平时可由个别征召的地方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补充[2](P.52-54)。
三、20世纪80、90年代,军民教育融合在军队院校恢复中起步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16字方针,这是对毛泽東“军民两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军队恢复了军民教育融合发展培养军事人才的制度,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是军队院校招生纳入国家普遍高等学校招生计划。1980年5月,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选拔培养基层干部问题的通知》规定,从1980年开始,军事院校实行招收地方青年学生和部队优秀士兵,经过考试合格才能提拔干部的制度。1988年,空军、海军招收飞行学员,开始实行按国家高等教育统一招生的制度,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这对于提高干部培训质量,控制干部数量,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重新从地方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优秀青年到军队工作,军队开始有计划、成批量地接收地方大学毕业生入伍。1983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了国家纪委、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分配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到军队培养军政指挥干部的请示和通知》,使军队院校接收地方大学毕业生工作重新起步。而1985年至1995年10年中,仅总参系统就累计接收非军事院校学生4000多名,占总参专业技术干部的13%。据《中国教育报》报道,1995年分配到总参、总政系统工作的非军事院校毕业生有827人,其中博十生l0人,硕士生71人,本科生609人。
三是为了解决恢复和增建院校后教员短缺的问题,进一步拓宽教员选调的渠道。1980年12月,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在《加强教员队伍建设的暂行规定》中提出,教员可以从地方高等院校毕业生中选调。1983年和1984年,总政治部统一接收了一批地方高等院校毕业生和研究生,重点充实了院校教员队伍。同时一些院校也选调了一批地方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1986年6月,中央军委《关于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决定》又提出,要开辟多种渠道,扩大教员来源,经批准可特招少量地方高层次人才任教,或特聘社会专门人才,以补充师资不足。[3]1995年2月,为了加快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加强院校主干学科建设,提高军队院校教学科研水平,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下发了《特招地方专业技术人员入伍的通知》。
四、90年代末到2005年,军民教育融合进入制度化阶段
90年代末,江泽民提出了在军队后勤保障、人才培养、国防教育等方面实现社会化的思想,使“军民结合”的范围有了新的拓展。2000年8月,江泽民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的十六字方针,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98年7月21日,我军历史上首次签订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军队干部意向书,北大、清华成为首批试点高校,这被视为国防生招收选拔的开端。
2000年5月30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标志着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决定》规定了依托普通高等教育选拔培养军队干部的主要方式。选拔培养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军队从普通高等学校低年级在校生中确定培养对象,保证其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军政训练,毕业后选拔担任军队干部;二是普通高校按照国家和军队下达的定向招生计划,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品学兼优的学生,保证其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军政训练,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三是从普通高校、科研单位的应届毕业生中,择优遴选热爱国防事业、全面素质高的学生,直接接收入伍担任军队干部。2001年1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把接受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列为军官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进一步从法律上将这一制度确定下来。近年来,全军以每年10%的速度接收从地方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占生长干部的1/4。截至2005年6月,有5多万名国防生毕业后在全军不同舞台建功立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初步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育人之路,为未来继续完善军民融合发展培养军事人才体系,从更大范围内拓宽军队干部的来源等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五、05年以后,军民教育融合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十七大以来,军民教育融合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融合模式和政策法规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胡锦涛从我军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关注军民结合问题。2005年3月,他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提出要“把国防建设融入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要“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各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检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胡锦涛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指出:胡锦涛在2009年7月24日政治局就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研究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体制机制,拓宽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和国家人才资源渠道,吸引社会高层次人才到军队工作,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献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胡锦涛赋予了“军民结合”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新内核——“军民融合”,从而在实践层面上实现了一个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形式更多、层次更高的大融合,进一步提升了军民融合的战略地位和作用。[4] “军民融合”思想的提出,是对“军民结合”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理论创新。军民教育融合发展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总之,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发展培养军事人才,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是我军教育训练特别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条客观规律,是毛泽东、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的繼承与发展。军民教育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为新时期我军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生长干部的选拔培养,从根本上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必将对我军的军事人才培养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七十年[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
[2]郝倩.我军吸收培养地方大学生干部情况综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5,(6).
[3]庞世伟,邵中印.军地并举选拔培养军事人才的优良传统及其新发展[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4,(6).
[4]徐勇.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式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思想形成[J].中国军事教育,2008,(4).
[5]陈勇.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回眸与思考[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11).
电
梯
行
业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我国电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电梯行业发展历程,相对于西方工业化国家来说,我国电梯行业起步较晚,回顾我国电梯行业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计划经济时期
从1949年到1978年的30年间,我国的电梯工业发展十分缓慢,电梯生产
企业基本为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建设部定点生产的八大电梯生产企业,即北京电梯厂、上海电梯厂、沈阳电梯厂、苏州电梯厂、天津电梯厂、西安电梯厂、广州电梯厂、上海长城电梯厂。八大电梯生产企业30年总共生产了各种电梯万部左右,平均每家电梯企业每年只能生产40部左右,中国电梯行业面临资金和技术双重匮乏的局面。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行业,中国电梯业受到外资各种“蚕食”措施影响,原有的八大国企电梯品牌全军覆没,外资品牌垄断的市场份额曾经高达95%以上。近年来,一批民族电梯企业苦练内功,绝地反击,出现四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电梯劲旅竞争的主战场,中国电梯业目前面临行业的重新“洗牌”,民族自主品牌应利用国家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支持等多方面有利因素,逐鹿天下,加快赢得更多市场。
2)改革开放以后引进外资
改革开放初期,鉴于当时我国资金和技术双重匮乏的情况,国家决定引进外资,电梯业成为我国最早引进外资的行业。自1980年起,天津电梯厂、上海电梯厂、沈阳电梯厂等国内较大的电梯企业,全部与美国奥的斯、瑞士迅达、日本三菱等外资品牌合资合作,外资或合资品牌由此全面进入我国市场。
外资品牌在初期进入的时候,确实有其自身的技术、品牌优势和在我国所享有的税收优惠等超国民待遇,迅速垄断了国内市场,在合资初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民族品牌的发展。但外资品牌的进入对于促进我国电梯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加速了民族品牌企业的发展。比如在整机生产企业中,外资品牌的技术与管理理念让民族品牌提速发展;在电梯配套件企业中,从为外资品牌配套的过程中,也提高了配套水平。由于整机和配套技术的全面发展,使得电梯自主品牌全面发展。
业内人士也认为,电梯行业的特性,也形成一定的进入壁垒。整机制造商需要掌握的行业技术众多,对产品设计和制造、机电集成技术以及产品的售后安装维保的要求高。进入电梯行业特别是整机制造领域,对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和安装维保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都较高,需要一定时间的技术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和人才壁垒。
同时,电梯作为终端消费品,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明显。品牌往往成为人们在选择电梯产品时的重要考虑因素,电梯生产企业要想建立良好的品牌并获得
市场的认可,也必须经过市场一定时间的不断检验。
3)中国成为全球电梯制造中心和最大的电梯市场
近年来,我国电梯的出口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35%以上,电梯行业也逐步成为国内比较重要的行业。中国电梯协会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国垂直电梯和扶梯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将分别占整个全球市场的1/2和1/3,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年产值超千亿元,电梯市场可谓前景广阔。2008年,我国电梯产量超过21万台,年增幅超过20%,产量超过了全世界电梯年产量的50%。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强制报废制度也为我国电梯改造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按国外电梯使用寿命惯例,一般日本系列电梯设计寿命为15年,欧美电梯设计寿命为25年,中国电梯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00万台,专家预计今后每年大修改造以及已有建筑加装电梯的市场容量将保持在12万台以上。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和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大型商场等城市建设投入的增加,电梯市场需求量因多方面需求得到迅速增长。目前市场份额中,外资品牌占国内电梯市场的75%左右的份额,民族自主品牌约占25%的市场份额。但我国民族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在资金和品牌上仍存在一定差距,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还任重道远。
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自主品牌加速崛起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大量民营企业开始介入电梯行业,从为外资企业做配套或者与外资企业合资开始,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消化技术,借鉴外资企业带来的国际化技术标准、安装维保体系、管理模式等,自主品牌电梯在技术、质量、管理、服务上快速步入了国际化行列,逐步发展到目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开始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地位,涌现出如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申龙电梯有限公司等自主品牌企业。从产业布局上看,我国电梯整机及零部件的制造基本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电梯生产总量占全国的60%以上。
江苏省吴江市地处沪、苏、浙交汇中心,是我国电梯生产的重要核心区域,全市拥有电梯整机生产企业30家、配件企业150家,形成了一个以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为中心的电梯、扶梯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已经列入江苏省100
个重点培育产业集群。
康力电梯是汾湖产业集群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之一,公司从初期为外资品牌做配套开始,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制造到安装、维保等完整的业务链条,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拥有成本、技术、网络、人才和国家政策支持等五大相对优势。2005年至2008连续四年成为自主品牌销售额第一,成为为数不多可以与外资品牌在电梯市场进行竞争的民营企业,被中国电梯协会誉为“中国电梯业的希望和骄傲”。
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为民族自主品牌电梯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2008年,国家公布了《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明确了政府优先采购国内自主创新产品;2009年,国家出台了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计划,强调要“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装备制造集中地”。这些政策的出台,都促进了民族电梯业的发展。如康力电梯中标苏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全线车站199台自动扶梯工程,成为我国自主品牌中第一家中标城市轨道交通全线扶梯工程的企业。2009年6月,康力电梯中标南昌昌北机场自动扶梯项目,也是自主品牌中第一家中标省会以上机场工程的企业。
伴随民族自主品牌技术水平的提升,客户对电梯产品认知的增加,以及国内采购者提高对电梯品牌的理性消费,电梯产品将如白色家电等一样,市场将会逐步倾向于价廉物美的自主品牌,未来十年内将能够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届时,我国振兴民族电梯产业的步伐才算是迈上新的台阶。
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国际电梯市场基本由美国奥的斯、芬兰通力、瑞士迅达、德国蒂森、日本三菱、东芝、日立、富士达等八大名牌垄断,他们的销售服务网点遍布世界各地广大中心城市,合计销量占到全球总销量的90%以上。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梯消费市场,巨大的需求吸引了全世界所有知名电梯企业来华投资,我国电梯市场也给这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电梯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外资电梯知名品牌或者挑选国内知名的电梯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或者独资建设世界一流的工厂,配置顶尖的设备,引进最新的技术,培训一流的管理人才,纷纷把自己的生产重心和研发中心转移到了中国。这些国外电梯知名企业因此长期以来垄断了中国市场70%以上份额,我国电梯行业也成为了引
进的外资先进技术最多最全的行业之一。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截至2010年,以奥的斯、上海三菱为代表的大型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占据了我国电梯市场70%的市场份额,进口电梯占据了1%的市场份额,民族企业占据了29%的市场份额。电梯业未来几年相对乐观
我们先来看看电梯和扶梯的产量,2002年电梯产量只有5万台,去年达到45.7万台,增长了8倍,电梯的产量也反映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2012年的情况,根据国家政策预计完成700万套商品房,完工500万套保障房,完工住宅套数增加25%,两项合计总建筑面积增加10%。行业第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16%,综合宏观调控政策等多种因素,预计今年市场只增长10%的量。
大家一定不要悲观,除非调控死,这样全世界就会出现烂尾楼,那样就太可怕了,在失业严重的情况下,出现这种可能性我认为不是很大,如果出现了,那肯定是中国的灾难。我对中国电梯行业未来几年还是比较乐观的。
行业的困难与挑战
我们要建立社会周期的概念,从产品的生产到最后的回收,整个花费的总成本考虑的问题,比如说节能灯用电的时候使用的成本很低,因为耗电减少,但是节能灯有很多有毒的元素。整个寿命周期短,如果在制造环节省了10块钱,那么在整个生命周期要多花200块钱维护,因为要增加维保次数;同理,如果大家一开始多花点钱买好一点的电梯,更好一些。
产品的控制化太重要了,到底为什么客户选择你的产品,主要是因为价格和品牌。营销模式方面,买一个电梯有时候几百万,上千万,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做很多工作,现在销售正在走向电子商务,而现在我们的营销手段还非常靠关系,这种营销模式是非常落后的。同时从技术上也要解决,怎样解决安装和维保,怎么用更长的维保周期,这是我们长远的目标。
目前住宅地产有点过剩,但是商业地产兴起了,像一些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这样的商业地产将来会在中国大量涌现,对电梯需求会非常大。现在还比较流行旅游和养老地产,将来中国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少工作,多休息,多娱乐,多
作者:佚名点击:1308
中国农业在历经近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基本完成了“解决十三亿人温饱”这个突破性的历史任务,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加工产业作为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综合性影响和引领性作用日益突出,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有效支撑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科技工作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任务。
一、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首先,加工转化能力薄弱,如粮食的深加工量仅占其总产量的8%,苹果为4.7%,柑桔为5%,肉禽类为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其次,加工技术水平低,如工艺与设备落后、机电一体化水平低等;第三是产品单
一、档次低,质量差、整体水平仍以初加工为主;第四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第五是农产品标准不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上述问题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也使我国只是农业生产大国,而无法成为农业强国。从“六五”开始,我国就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时在国家攻关计划中安排了果蔬产地贮藏保鲜技术、罐头品种选育与加工技术等科技攻关项目。“七五”期间,重点对粮食干燥节能技术、专用粉生产技术与设备、植物油连续精炼技术、玉米薯类淀粉加工设备、果蔬贮藏、加工、流通技术等进行了攻关研究。“八五”期间,国家自然基金及各部委科研计划对果蔬产地保鲜、主要农特产品加工技术等主要领域进行了重点研究。“九五”期间,对谷物机械制冷低温储藏技术与装备、果品贮藏保鲜技术与装备、果蔬汁加工关键技术装备与肉类制品综合保藏技术等进行了产业开发研究。通过“六五”至“九五”的攻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批单项研究成果。如选育了一批农作物专用品种,引进了一批加工生产线,研制了一批加工设备,建立了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工程中心、实验室和示范基地,制定了一批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推广了一批科技成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
十五”期间,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新需求,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科技发展问题,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研发力度和科技投入。在农业科技攻关、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科技计划中对农产品加工项目给予了重点支持。特别是在国家重点启动实施的12个重大专项中,安排了“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3个有关农产品加工科技发展方面的研究开发项目,科技专项经费的投入达到5个亿,带动地方政府和企业配套资金15个亿,主要用于重大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以及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创新。同时,国家充分调动和整合科技资源,通过管理创新,有计划、有组织的将863----高新技术研究;重大专项与部级攻关----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研究;星火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技术基金、成果转化基金和农业科技园区项目----技术推广与成果转化研究;UNDP等国际项目----农产品加工能力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技术等多个科技计划系统的进行整体设计,集中力量,形成了一个在应用基础理论、高新技术、关键工艺与技术设备、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产业化开发与能力建设等多个层面,能够有机衔接,协调互动,梯度支撑,高 效运行,整体推进的科技项目系统管理体系,为建立全面支撑农产品加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科技管理新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文章链接: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通过对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发展、研究开发条件建
设和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等科研计划的有机整合,本着集成强化、协同增效、形成合力、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实施的科技战略方针,将重点放在解决我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和增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上,充分发挥各地方、部门、各承担单位的积极性,快速凝聚起一支国内一流的农产品加工科技攻关队伍。在实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同时,攻克了膜分离技术、物性修饰技术、无菌冷灌装技术、冷榨技术、浓缩技术、冷链技术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了冷却肉、大豆分离蛋白、浓缩苹果汁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科学家队伍;储备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技术,为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撑;农产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示范和快速检测技术的突破,为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了科技保障。
更重要的是,通过攻关项目的实施和学科建设,我国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已经超过350家,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已有近140所高校设立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近100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培养研究生。同时,扶植和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加工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成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衔接的研究开发体系和联合攻关的有效机制,形成了一支学科齐全、了解农产品加工贮藏发展前沿,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为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示范初步构建起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平台。
“十五”期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农产品加工研究领域科技投入力度最大;涉及的学科范围最宽;研究的领域最广;参与的科技人员和企业最多;技术集成度和产业化程度最高;标准、专利形成和人才队伍建设效果最显著;成果转化速度最快;技术带动和示范效应最明显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十五攻关,全面缩小了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部分领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个别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科技领域的一次跨越式发展和战略性转变。
十一五期间我国食品加工科技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快速提高,我国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食物需求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工业食品的比重在食物消费中正在快速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我国传统产业发展重心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独立的产业体系,成为集农业、制造业、现代流通服务业于一体的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极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1980年至2000年,我国食品 工业年均增长速度约为13-14%。1999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为7828亿,农业总产值为24542亿,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0.32/1。十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达到近20%,2005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已突破2万亿,是同期中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的一倍,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0.55/1。2006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接近2.5万亿,餐饮业突破1万亿(其中约转化40%的工业化食品),2007年将分别达到3万亿和1.5万亿。未来5-10年,我国食品工业仍将以15%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高速发展,到2010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将超过4.5万亿,餐饮业约2.5万亿,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将超过11。我国“食品经济”的概念和地位正在充分显现,食品工业已成为引领农业生产,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并进入全面扩张
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文章链接: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现代食品工业是与人类营养科学、现代医学、食品安全与食品科学,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密切关联的“现代食品制造业”;是与国计民生和国民的饮食安全与健康及身体素质密切关联的“现代餐桌子工程”。现代食品工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现代食品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形成是现代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应该看到,我国食品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在整体上尚处于粗加工多、规模小、水平低、综合利用差、能耗高的发展阶段。更要注意到近5年来我国进口食品年均增长达30%以上,我国食品的出口产品和国内主要知名品牌与大企业的背后90%是进口技术与设备,拥有13亿人的巨大的工业食品消费市场的中国,已成为了各国际跨国公司直接竞争的大市场。如何避免食品工业在大量引进技术设备和快速发展时期出现的“制造技术空心化”问题,应当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引起国家的重视。
更要注意到,随着世界食品工业向“高科技、新技术、多领域、多梯度、全利用、高效益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将其技术领先的优势快速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以专利为先导、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手段,不断提高产业技术门槛,并不断以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国际贸易竞争的技术壁垒,大幅度扩大竞争优势,这就对我国食品工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上提出了十分严峻挑战。因此,食品工业的技术进步已成为我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必须高度重视和长期支持的问题,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长抓不懈的国家战略任务和历史使命。
十一五期间,国家紧紧围绕国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线,根据国际食品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面、客观的分析了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本着“突出重点与全面发展结合”、“近期安排与长远部署结合”和“整体布局与分类实施结合”的原则,立足“国家战略必争、产业发展必需、技术竞争必备、社会需求巨大”的选择依据,切实抓住与我国国民经济和食品产业发展密切关联,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紧迫性和现实性的重大产业发展问题。本着集成强化、协同增效、形成合力、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实施的科技战略方针,将重点放在解决我国食品工业科技发展问题上,从食品设计、食品开发、食品加工、食品包装、食品安全等层面系统思考,确立以有效支撑产业快速发展和全面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与重点突破为主线;坚持重点突破、市场优先、集成创新、强化协调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科学性、重要性、关键性、实效性、带动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已在“863计划”、“支 撑计划”等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中重点安排了“食品加工”、“食品安全”、“功能食品”、“果蔬贮藏保鲜”、“农产品现代物流”和“奶业专项”等有关推进我国食品工业科技发展多项科技项目。
重点在我国食品工业体系中食品制造工业、食品加工工业、软饮料工业、食品装备制造、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包装材料开发、食品营养评价与质量安全控制等领域,从粮油食品、果蔬食品、畜禽食品和水产食品加工等主要食品加工产业链系统设计,结合食品加工关键装备与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开发,抓住严重制约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聚集优势资源,以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急迫性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与重大产品产业化开发研究为突破口,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重要手段,立足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强化产业技术的集成创新和产业化示范作用。此外,科技部还将积极安排食品工业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尽快建立起以企业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能够不断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问题,实现技术成果的“零距离”转化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这是直接服务于各产业快速发展中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迅速提高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和重大举措,是建立新型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模式。
已有基础:1)我国食品工业技术获得新突破
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重大科技专项等科技计划带动和示范下,突破了一大批前瞻性、战略性、方向性和前沿性的重大产业共性技术,如膜超滤技术、定向吸附和分子修饰技术等苹果汁加工关键技术;冷链技术、栅栏技术和保鲜包装技术等冷却肉加工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了行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构筑了技术创新平台,构建并完善了主要农产品深加工的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在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和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等研究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撑。
2)我国食品加工装备制造能力得到提升
我国食品工业装备经过近20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已进入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开发能力时期。一些现代食品加工新技术也逐步应用到食品工业装备中。例如速冻技术、冷冻干燥技术、膜分离技术、挤压膨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技术、微波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得到快速发展,整体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明显提高;生物工程、超高温瞬时杀菌、冷冻速冻、超临界萃取等一批高新技术在加工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饮料、乳品等行业中较先进的技术装备,已接近发达国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水平,大幅度地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
3)我国食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食品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部分加工企业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如国内的果蔬加工企业、肉制品加工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等在国内外市场中,已经具有一定影响。企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不断加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我国食品工业的集成创新、模仿创新、跟踪创新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的不断提高,缩小了我国食品工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但是,食品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的调节器、缓冲器的作用还远没有充分体现和发挥。食品工业的数量、层次、质量、深度还有待加大、拓宽、提升和深化,食品工业的技术、设备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还很低,我国食品工业的总体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具体建议1)继续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
随着农产品加工业在不断拓展食品领域的同时,正在全方位的向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质能源等多个领域渗透,向“多领域、多梯度、深层次、全利用、高效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总体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建议“十一五“期间,要从全局战略的高度上,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的科技资源,从产业化开发和全面提升产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层面,加强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扶持力度,尽快扭转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被动局面。
2)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2009-02-18林其
“民营经济”是一个大范畴,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国有、国营经济而言的,侧重从经营方式、经营机制上划分企业的类型。“民营经济”又与“非公有制经济”有交叉,它不仅包括个体、私营经济,也包括国有民营、乡镇企业等经济成分。今天所讲的“民营经济”,主要指的是个体、私营经济。
第一个问题,民营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地位作用。
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今年4月,全国共登记个体工商户2584万户,注册资金达6550亿元,从业人员5112万人;共登记私营企业504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8.6%,注册资本(金)78907亿元,从业人员6663万人。从企业的组织形式上看,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采用了现代企业制度,其中,私营有限责任公司393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数的77.9%;私营股份有限公司1532户,比2006年增加7.8%;个人独资企业98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数19.4%;合伙企业13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数2.6%。从发展模式上看,私营企业已经逐步从单纯追求量的扩张,向经营上规模、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管理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私营经济发展到这个水平,是相当不容易的。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私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1987年,这一阶段个体工商户开始出现,其标志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个体经济合法地位。
第二阶段是以1987年中共十三大和1988年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赋予私营企业合法地位为起点,私营企业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
第三阶段是以1997年中共十五大和1998年全国人大再次通过《宪法修正案》为标志,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各地个体私营经济更加迅猛发展。
第四个阶段是国务院公布非公有制经济“三十六条”后,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全面体制保障。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对发展社会生产,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劳动就业,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经济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2006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城镇固定投资总量58265.9亿元,占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的62.3%。2000年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平均每年增长29.1%,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的增长水平。2007年1~3月,非公有制经济(不包括个体工商户)进出口总额3365.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的73.5%。其中,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663亿美元,同比增长44%,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的14.5%;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2702.6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9%。2005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国GDP比重为6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全国GDP比重49.7%;外商和港澳台经济占全国GDP比重约为15%。2006年,个体工商业总产值10731.6亿元,比上年增长
9.4%;私营企业总产值318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2006年,我国非公有经济(不包括规模以下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实现工业增加值3.93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总额比重的49.3%。其中,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1.63万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国8.2个百分点。截止到2006年,在全国40个传统工业行业中,私营经济已在27个行业中经济比重超过50%,在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行业已占70%以上。
二是在方便人民生活,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6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523.6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重的43.9%。其中,个体工商户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836.5亿元,下降11.5%;私营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687.1亿元,增长14.2%。内地市场商品琳琅满目,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三是在解决社会就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城镇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23780.4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比重84.0%。其中,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5159.7万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6586.3万人(截止到2007年3月底,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达到6663.4万人);外资企业从业人员2700万人;港澳台等其他从业人员9334.4万人。1978年以来,我国公有经济就业人数以每年3%的平均速度递减,而非公有经济就业人数以每年3.1%的平均速度递增。截至2005年底,城镇公有制单位就业人数仅有7298万人(其中国有单位就业人数为6488万人)。目前,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0%以上由非公有制经济吸纳。这对稳定中国社会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四是在纳税方面做出了贡献。2006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包括港澳台及国有控股企业的非国有部分)共缴纳税收总额12666.84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37636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重的33.6%。其中,个体工商户缴纳税收总额1194.7亿元,同比增长18.6%;私营企业缴纳税收总额3495.2亿元,同比增长28.6%(2007年1季度,私营企业税收总额达1557.9亿元,同比增长36.6%);外资企业缴纳税收总额7976.94亿元,同比增长24.81%。
五是在回报社会、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不少民营企业发扬先富帮后富的精神,投资光彩事业,到中西部贫困地区投资兴办企业或从事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到2006年6月,累计到位投资资金1247亿元,比2005年6月增长178亿元;安置就业479万人,增加179万人;帮助脱贫769.8万人,增加221万人;捐赠财物170亿元,增加近40亿元。
六是在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方面发挥了积极
作用。个体私营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早的实践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私营经济为打破单一成分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了不可抹杀的作用。正是由于民营经济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经济在中国内地所处的地位也逐步提高。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民营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这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民营企业大多数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广东、浙江、江苏三省的私营企业数均超过20万户,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占了全国民营企业的70%以上,而广大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数量却不到30%;
第二是产业分布不尽合理。从事第一产业的私营企业仅占私企户数的2.25%,第二产业占39.43%,第三产业占总户数的58.32%。第二产业仍然是传统制造业居多数,第三产业中主要是从事商贸零售和餐饮业。第三是民营企业的规模还很小,自有资金还不足。私营企业平均每户注册资本金才100万元左右,平均每户用工人数仅为12人左右。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金平均只有1万元左右,只能做些小买卖;
第四是管理落后,许多企业还是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经营,面临着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艰巨任务;
第五是许多民营企业信息不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或者盲目决策,或者难以找到适当的投资项目,对今后的投资方向感到困惑。
第二个大问题,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前,民营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加入WTO,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改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些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未来若干年之内,中国民营经济将呈显出以下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将有一个大发展。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入世后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和投资领域,都要对个体私营企业开放,市场准入将大大放宽;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规划和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将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国内地12亿多人口,8亿多在农村。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建设一大批中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离土不离乡地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扩大产品市场。建设中小城镇主要依靠民间投资,这正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趋势之二,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和行业分布将会更加合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内地将出现一大批民营高科技企业。当前很多民营企业都在进行转型,一批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纷纷创办科技型企业。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吸引了大批留学归国创业人员,仅广东省就吸收了2千多名留学归国创业人员。随着对民营企业进出口限制的解除,将出现一大批从事进出口业务的民营企业。产业分布上,除了第一、第三产业以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民营企业将通过兼并、租赁、收购、承包等方式参与国企改组改造,进入第二产业,民营企业将出现一、二、三产业合理分布、共同发展的局面。
2、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授权批准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 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审批人应当严格按照授权批准权限的规定, 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 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业务, 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事项, 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3、有效的会计系统。会计系统是指企业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企业交易, 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 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应能做到以下几点:确认并记录企业所有真实的交易;及时且充分详细地描述交易, 以便在会计报表上对交易做适当的分类;正确计量交易的价值, 以便在会计报表上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确定交易发生的期间;在会计报表上公允披露交易及相关事项。
(二)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建立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货币资金是单位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资产, 也是唯一能够转换为其他任何类型资产的资产。因此, 控制货币资金的目标是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
2、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它是指为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对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固定资产等物资, 很有必要进行资产安全控制。 (1) 卡住固定资产购置、验收关; (2) 把好固定资产价值计量关; (3) 卡住固定资产内部转移、对外租赁、报废处理关; (4) 卡住固定资产修理修缮关; (5) 把好固定资产清查关; (6) 紧抓存货收发存环节的单证控制; (7) 落实存货收发存环节单证的稽核检查; (8) 加强存货仓储、运输等环节的人员素质控制。
3、建立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 内部审计人员被赋予了新的职责和使命。审计部门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 还应该成为内部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建议管理者建立一种健康积极的组织文化, 使企业员工能自觉地把办事准则和职业道德放在首位。
(三) 加强内部环境建设。会计控制作为一个系统或机制, 离不开所存在的环境, 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下, 会计控制作用的发挥程度不尽相同, 会计控制作用是否有效,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全体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的影响, 它是充分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得以建立和运行的基础及保证, 因此应逐渐认识到内部环境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案件的深刻教训也警示我们, 案件的发生不是没有制度, 而是制度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制度之所以落实难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来约束人的行为, 防范人的道德风险。因此, 内部环境是基础, 必须从营造良好的环境做起, 提倡风险管理文化, 增强员工的诚实性和道德观, 即将风险管理意识贯穿到每一个员工、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 使风险意识深入到人心, 同时强调全员的参与, 塑造企业文化, 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氛围。
(四) 强化网络的安全控制。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应加强网络安全的控制, 在技术上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 (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平台) 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网络安全性指标主要有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针对这些方面, 可采用一些安全技术, 如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字签名技术、隧道技术等。
(作者单位:邓州市财政局)
主要参考文献:
[1]吕红.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和会计网络化[J].民营科技,
[2]单玉国.谈谈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18.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向之一就是市场已形成全球性的统一大市场。我国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市场国际化的结果要求会计为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进行服务, 会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 所谓会计的国际化, 是指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 会计界常简称为会计国际化, 它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 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 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亦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会计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 有利于正确处理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促进国际间经济合作, 吸引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其次, 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管理水平及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促进企事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 参与国际会计交流与合作, 充分发挥会计在发展国际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一、会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向之一就是市场已突破了时空界限, 形成全球性的统一大市场。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 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会计国际化可以提供真实、公允、可比并能满足国外投资者、债权人需要的会计信息, 因此要求我国会计必须国际化。
1、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需要。企业实施跨国经营, 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有关政策特别是会计政策, 母公司为了加强各子公司间的经济联系和实施国际经营, 需要了解公司整体及其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而
我国会计发展趋势
□文/王平
跨国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等为维护自身利益, 也要求跨国公司按国际惯例提供会计信息和处理利润分配等会计事务, 这些都要求会计国际化。
2、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资本市场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会计向国际接轨的最主要动力, 它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尽快实现会计国际化。随着我国企业在香港、纽约等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 我国企业也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
3、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避免资源浪费的需要。不同的会计准则所产生的财务资料是不同的。投资者的资金是有限的, 而市场需要的资金是无限的, 怎样把稀缺的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地方, 这就需要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 以方便他们作出投资选择。如果会计准则不一样, 不仅投资者无法比较判断做出正确的决策, 还会导致资源浪费。
二、会计国际化面临的障碍
1、从市场本身的发展看, 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 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不太规范, 市场竞争不充分。我国资本市场起步也比较晚, 规模相对较小, 作为资本市场主体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比较特殊。这些特殊的国情显然会极大地影响会计的核算和会计体系的建立。
2、会计准则建设方面的差距。会计准则是国家法律承认和认可的规范, 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着重要作用。从其数量和规范范围来看, 我国会计准则建设还相差甚远。到2002年底国际会计准则已公告41项, 还不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各种解释。美国会计准则也公告到135号。而我国到2002年底才颁布16项具体会计准则, 至于覆盖的范围差距就更大。我国在会计准则建设方面还相差甚远, 有待于做出巨大努力。
3、在会计计量上存在差距。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均把会计计量建立在过去交易或事项的基础上, 又特别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核性, 所以一直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主。而国际会计准则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主。由于我国市场发达程度有限, 应用公允价值确实存在困难, 这就势必拉大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差距。
4、会计人员素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会计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日趋深入, 会计实践中的不规范行为屡见不鲜, 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频发, 严重干扰和制约着经济的正常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会计人员处于利益主体的中心, 由于多元化利益的驱动, 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也难免受到利益的驱动, 少数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抵挡不住诱惑, 不能坚持原则, 牟取私利, 贪赃枉法;二是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违背执业准则, 弄虚作假。少数会计机构、注册会计师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标准, 明知有假而报假, 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三、加速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1、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增加其可操作性。无论是会计准则, 还是会计计量理论等内容的国际化, 也不论是通过什么途径, 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和调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 并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会计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在明确会计责任主体、指出会计核算和记账规则的各项要求、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加大对违法会计行为的处罚力度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这部法律的实施, 对于规范和加强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发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有其重要意义。只有认真贯彻执行好这部法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 才能使我国会计行业国际化的进程扎实有序。笔者认为, 无论是《会计法》、《公司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等种种法律法规, 对财务虚假的处罚可以说力度较大。会计国际化必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增加其可操作性, 并与国际接轨。
2、创新会计人才管理机制。我国会计人员分布范围广泛、涉及不同的经济形式、不同的行业类型、不同的企业规模、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地域, 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极为广泛及复杂。不仅如此, 我国会计人员数量庞大, 目前从业会计人员超过1, 000万之多, 这个数量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人口数量的总和。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数量庞大的人员, 如何进行有效管理使其能够正常运行, 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既是重大的现实课题, 也是管理者面临的考验。必须创新会计人才管理的机制, 为在复杂环境下有效实施人才管理, 创新科学的方法。
3、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当前要加快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特别是要服从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 重视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需要;摆正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 避免准则与制度关系的混乱;同时还应加快准则的制定速度,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拓展准则的深度与广度, 提高其可操作性;争取财务信息主要相关者积极参与准则的制定, 调动全社会力量, 广泛开展准则的制定、培训、宣传、研究工作, 使准则尽快深入人心。
4、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素质。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执行水平, 推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联合。要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水平, 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 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准靠拢。
参考文献
[1]汤云为, 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2]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协调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2.11.
【关键词】征信;企业征信;行业趋势
1.征信行业背景介绍
1.1.征信行业的发展历程
全国统一的企业与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始于1992年的贷款证制度,建设历程至今已有20多年。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征信系统建设者充分利用后发有事,借鉴国外征信体系建设经验,慎重选择征信制度,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征信体系发展道路。目前,征信系统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在我国征信市场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考察征信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征信行业的发展有三条主线:第一条主线是沿着贸易信用领域征信发展,主要集中在企业征信方面,以1849年城里的邓白氏公司(Duns&Bradstreet)为代表,主要从事企业自信调查工作,服务于贸易信用领域;第二条主线是沿着金融信用领域征信发展,主要集中是在个人和小微企业金融征信方面,最早起源于1860年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成立的第一家个人征信机构,目前以益博瑞(Experian)、环联(Tranunions)、艾克飞(Equifax)、科瑞富(Crif)为代表,全球发展,主要服务于消费信贷和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第三条主线是央行或者金融监管当局城里的公共征信系统,主要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角度出发,收集金融机构的信贷信息,用于监控金融机构授信風险,也为金融机构提供征信服务,以1934年第一个成立于德国的公共征信系统为代表,发展至今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有了公共征信系统。
1.2.中国征信行业的发展基础
新需求推动新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各类经济主体的参与,金融市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的需求日益上升。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征信行业在政府的推动下开始起步,经过一系列的底层数据系统的搭建和完善,央行征信中心于2006年正式成立,对中国金融系统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新环境带来新契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央行征信中心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的征信体系已经无法完全满足金融市场运行的需求。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此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P2P,消费金融等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的征信行业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市场化征信机构和互联网征信技术的发展。新轨道创造新价值:随着中国征信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个人征信牌照的落地,中国征信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轨道。在新的时期,底层数据将进一步打通,行业各擦浴机构征信流程将进一步标准化,市场化征信机构将不断发展,并在垂直领域出现有代表性的企业。此外,征信行业的法律法规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也进一步完善,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征信的市场化机构将有别于传统的征信机构,发掘更多场景化的征信市场。
2.国内征信行业发展概况
2.1我国征信体系基本模式
我国的征信体系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央行个人、企业征信系统基本覆盖全国传统信贷市场,是中国征信体系的基础,社会第三方征信机构重点服务于中下游,作为完善、补充央行征信系统的重要组成。2015年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首批8家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机构名单,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一年多,相关牌照仍未能发放。像芝麻信用、考拉征信这样的征信公司,已经在内部开展有关企业征信产品的研究,并对部分客户开始进行内测。“条件成熟的时候,将会以小微企业为主要目标对象开展企业征信服务。”2015年11月初,全国共有104家企业征信机构(不含分公司)在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完成备案。
2.2我国企业征信市场格局
央行的征信中心是国内最大的信用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最全,在非银行信息上面采集也较全面。此外,鹏元、中诚信等传统企业征信是企业征信市场的重要补充,为企业出具信用报告,内容基本包含企业基本信息如练习信息、注册信息、股东信息、变更信息、财务信息、法律诉讼信息等。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征信也在转型中,一些互联网大数据征信公司以互联网为核心,利用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及时全面的征信服务,除了传统征信报告中的工商信息、司法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等,互联网大数据征信可根据技术对企业相关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提供更全面深度的企业相关信息。
3.中国征信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3.1.信用文化开始形成
2007年-2014年,中国信用卡存量增长了4倍,从2007年的0.9亿张增长至2014年的4.6亿张。虽然信用卡存量增长率很高,但截至2014年,中国国内试用卡使用情况与信用卡消费文化的代表美国仍有很大差距。随着新生代消费观规模的壮大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加之消费金融相关配套服务的成熟,中国未来的信用卡消费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这将是中国征信行业的机遇期。
3.2.征信行业市场需求巨大
消费拉动经济,征信市场具备长期发展基础,截至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增速6.9%。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神话,三驾马车中消费的拉动因素将开始提现。虽然GDP的增速会进一步下降,但我国经济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化,随着各项刺激消费政策的落地和中产阶级人群的增长,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升。虽然中国最终消费增长率自2010年以来一直呈上升态势,但截至2014年,中国最终消费率依然仅有51.2%,这与美国常年80%以上的最终消费率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我国最终消费率还有很大的空间,这将直接影响我国消费金融和征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消费信贷余额规模多年保持近20%的增速。2014年,中国消费信贷余额规模已经达到15.4万亿,同比增长18.4%。未来几年中国消费信贷余额规模将依然保持每年近2%增长率的势头,截至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余额规模将突破37万亿元。截至2015年底,P2P行业问题平台数已经超过1200家。在这些问题平台中,很大部分是由于坏账过多导致流动性危机,最终拖垮平台。
随着信贷相关行业的发展,政府对消费市场的大力支持,市场对风控的需求必然会放大征信行业的市场容量,这对征信行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3.3.大数据征信体系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可以促进征信行业转型升级。首先,大数据使得征信收集到的信息打破了原有的局限,从互联网平台及移动端等多渠道采集有助于信息主体的信息数据全面把握;其次,大數据实现了征信数据深度挖掘,利用IT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能够更好的反映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并提供更为丰富及符合场景的信用产品及服务。
3.4.移动端将成为征信机构发力重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未来移动端将成为征信机构的发力重点。从征信行业产业链来看,数据采集、征信服务产品及应用场景等未来都将向移动端转移。与此同时,移动端信息采集方便,用户通过移动端享用征信产品及服务更加便利,征信产品和服务可以随时随地提供服务。由于“三驾马车”的内需拉动作用,消费将成为中国GDP发展的主要动力,这将促进中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继而推动征信服务消费场景结合更加紧密。
3.5.市场化征信机构即将崛起
对于目前的中国征信市场来说,互联网是眼下最强的封口力量。消费金融、P2P、共享经济、社交、电商,这些只售可热的互联网行业都具有征信需求。然而,以央行征信中心为核心的体系无论是从可操作性还是数据纬度上看,都显然无法满足这些行业的具体需求。强烈的个性化需求与标准的少量的供给,给第三方市场化征信机构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不可多的机会。
随着数据源的拓宽,征信应用场景不断增加,如:原先的线下信审和人工信审转为线上信审和机器信审,提高审核效率,增加用户体验。租赁、酒店等行业,传统的授信方式通过押金或者其他方式授信,现在则可以通过征信机构的调查进行授信。每一种变化的背后都需要用户体验和效率的提升。这意味着征信机构可以从金融向其他的领域进发。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国征信行业研究报告.互联网金融,2016.3.
[2]2016年中国征信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互联网金融,2016.3.
[3]德勤2015年汽车金融报告,2015.12.
[4]2015年汽车金融行业渗透率调查.汽车金融行业研究,2016.2.
作者简介
【我国军事发展趋势】推荐阅读:
我国酒店发展趋势07-09
9.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趋势06-08
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11-08
我国连锁超市现状与发展趋势06-07
浅析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07-12
浅谈我国医药的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07-25
2022年我国管道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分析07-10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主要特点09-30
我国旅游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05-29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程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