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天净沙.秋思》教学论文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天净沙.秋思》教学论文(共14篇)

浅析《天净沙.秋思》教学论文 篇1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幅古老的水墨画跃然纸上。孤苦的藤枝,蔓延缠绕在饱经风霜的老树上,时不交运的昏鸦,催人心魄,营造了秋日黄昏悲切凄凉的气氛。安静的小桥,等待着凝成冰镜的流水,炊烟飘飘的人家,似喜似愁,以静谧、安详、温馨的气息衬托旅人对家乡对亲人的牵挂与漂泊异乡的孤苦与寂寥。残留的古道通向远方,萧萧的西风吟唱着仕途失意之苦,是何等难耐的悲凉!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瘦弱的马驮着全部的家当,载着疲倦的旅人,孤独的前行。这短短的28个字,将不同的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情景交融,伏着千万缕惆怅的思绪,和着复杂难言的心境,令人潸然泪下,泪悲情一悲。

这是元散曲家马致远最为著名的一首小令,堪称“秋思之祖”作品内容简单、普通,共计28字五句。而作者却以惊人的语言表现力,生动的描述了一幅秋郊黄昏萧瑟凄凉的行旅图景,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给人一种

意境深远的韵味,令人回味。

这首小令之所以活得如此高的赞誉,归咎于作者自身的经历,马致远早年热衷于功名,曾长期漂泊天涯,一身几乎都过着一种漂泊无定的生活,饱尝了羁旅之苦。这首《秋思》作者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意象,写出了在失意文人眼中,本来就是一些易于让人愁思和一触即发的秋色,加之时值黄昏,天涯孤客行在旅途,不能不由眼前这种满目清瑟之景想到他一生仕途的失意和漂泊羁旅的愁苦而在心头蔓上愁思万屡。所谓:秋到心上成为愁,易使人悲叹。

这正是这首小令技法凸显之处,他能将一腔愁肠,借助几个名词且倾述与笔端。

其次,《天净沙.秋思》在艺术表达效果方面也有着独特之处。

第一,静景与动景的相映

成功的运用了映衬技巧。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雅。“西风”与“古道”相映,是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昏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了一抹

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得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体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题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文学艺术表达效果的独特之处。

第二、景色与情思的相融

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作品除了最后一句外,全部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这首小令文学艺术表达效果上另一动人之处。

这首小令在构思上比较独特,以景写情,情融与景。前三句没有提及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的身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意境: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表达了无限悲秋之情,十分深刻。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其中并赋予了感情色彩,让其与人的思想融为了一体。

浅析《天净沙.秋思》教学论文 篇2

首先是景物相反而相成的效果之美。小令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 把“枯”、“老”、“昏”这三个形容词摆在一句里成为一组;第二句把“小桥”、“流水”、“人家”三个词摆在一句里成为一组;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 又把“古”、“西”、“瘦”这三个词摆在一句里成为一组。这种安排, 作者是很费了一番斟酌的。请看, “枯”、“老”、“昏”这三个形容词, 在字义性质上, 在情调上, 在色彩上, 是协调一致的, 都给人一种朦胧、渺茫、暗淡的感觉。同样, “古”、“西”、“瘦”这三个词儿, 在字义性质上, 在情调上, 在色彩上, 也是协调一致的, 都给人一种迟暮、凄凉、低沉的感觉。而第一句和第三句之间的情调、色彩又交相配合, 互相适应。可是第二句就不是这样, 这一句只有一个“小”字是形容词。不过我们却能体会到, “流水”从这座“小桥”下边经过, 在“小桥流水”旁边有一户或者几户“人家”, 虽然没有明确地写“流水”和“人家”是不是“小”, 可是那种小巧玲珑的感觉, 就跟第一、第三句的朦胧、迟暮的感觉不一样。这样写, 一方面既体现了在重叠的、相同的句法里边修辞的变化;另一方面, 第二句的景物形象和第一、第三句并列在一起, 更收到虽然相反而实际上却是相成的效果。

其次是景物描写点面结合之美。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 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 和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描绘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景物, 非常的具体, 但是只有这三句还不免有美中不足的感觉。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是一个个分散的“点”, 尽管很具体, 却缺少一个背景, 那就是“面”;第二, 如果把前三句当作一幅图画来看, 色彩不免太暗淡, 太单调, 缺乏光泽, 不够鲜明。于是在这三句以后又加上一句“夕阳西下”, 这就使得前面三句所描写的景象有了一个背景, 这个背景把画面上的若干“点”都连在一起了。再有, “西下”的“夕阳”是红色的, 这就使得画面增添了一层光泽, 因而, 整首曲文的色彩也就比较鲜明了。同时, 这一句更点明了时间, 而且给前三句的秋景加强了情调, 加浓了气氛。最末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更是画龙点睛, 使前面四句的具体描写都有了着落, 点明了作者的本意, 交代了曲子的主题。

第三是简约与深细相依之美。《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练, 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仅五句, 28字, 既无夸张, 也不用典, 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 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 骑着一匹瘦马, 迎着一阵阵飕飕的西风, 在古道上踽踽独行。小令的前三句, 18个字, 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 一字一词, 一字一景, 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 凝练并不简陋, 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 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 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 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第四是静景与动景相映之美。《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 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 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 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 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 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瑟中一派灰暗, 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层金红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 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 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3

学生分析: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并拓展学生的思维。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通过让学生诵读、配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画、写、说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几千年来,游子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流浪的滋味刻骨铭心。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催下……”(音频:陈星《流浪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随着凄苦哀伤的音乐带着满腔的激情和好奇进入本课的学习,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二、诵读,整体感知内容

1.听完这首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这首歌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最容易思念自己的故乡及亲人?

2.同学们知道吗?早在我国封建时期的元代,有一位叫马致远的著名曲作家写了一首经典之作《天净沙·秋思》,写的就是漂泊羁旅的游子之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72页,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感悟思乡之情及景色的残破美,从而体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写作技法。]

三、背景知识简介

1.关于曲。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唐诗、宋词、元曲互相晖映,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有谁能说说有关“曲”的常识?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并小结。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它是配乐歌唱的诗。

曲有散曲与句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

《天净沙·秋思》就属散曲中的小令。

3.课题由两部分组成,与词相似,“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即“秋的思念”。

4.关于作者。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年轻时也曾热衷功名,但是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他一直未能得志,几乎一生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在诗人精心选择和渲染的画面中,渗透着浪迹天涯的旅人在秋天夕阳下的孤独与愁苦。因其出色的景物描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水准,被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对文体及作者等背景知识的简介,使学生了解文化常识,从而达到不仅积累知识,而且帮助理解课文的目的。]

四、课文分析:

1.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作品吧!

课中休息,欣赏同学们的作品——《天净沙·秋思》(课前布置学生作画,教师将学生作品扫描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互评优劣,并对优胜者予以表扬。

2.挑起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画与课文结合起来分析,感受这首散曲的意境。

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体会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写作技法。]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和联想扩写这首曲,可以以“我仿佛看到了……”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把自己当作是文章中的主人公。(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绘画)请同学们分小组,先在组内说,然后选出你们认为说得好的同学到台上说。

提示:注意情景交融。

先小组练说,再指名说,并稍加讲评。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为学生创造地学提供一个空间,将课文延伸,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以画促思,让学生们的个性在绘画和解说中得到充分发挥。]

六、作业设计:(任选其一)

1.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2.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细腻描绘,人物可想象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

3.联想自己与他人的一段思念家乡的经历,写成文章,或联想出一两句古诗。

4.收集思乡的诗句,并与本文比较它们的异同。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4

师:同学们学过历史,知道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吗?(《诗经》)师:《诗经》305篇,其中有一篇名叫《君子于役》,我们今天先来欣赏一下该诗的第一节。(投影,包括诗的第一节以及主要词语的解释。)师:请参照注释大致了解诗歌的内容。(正音,释义:君子:曷:栖:埘:)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恬静的气氛)师: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妻子对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师:此诗写法上的一个特点是什么?(情景交融)

师:如果我们把在家苦苦等候的妻子理解为所有盼望在外亲人归来的家人,如果我们把在外服役的丈夫理解为所有在外流浪的游子,我们没想到啊,家人的这一望就是一千多年!一千多年过去了,那个游子啊,他还在外面流浪。不信,请看这首曲——《天净沙·秋思》。(投影《天净沙·秋思》)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注意节奏、重音、情感。)

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老师轻声读,将曲中描绘的所有的景象组成一幅画。师:听完老师的朗读,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师:你认为画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羁旅之情或思乡之情)师: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学生研读赏析。)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篇5

《天净沙·秋思》系马致远的小令名作,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我将课堂处理为五个环节:一、导入:让学生谈谈近来学诗的心得,学生回应喜欢诗,喜欢其诗歌美。我随即顺势导入,这节课就是要从《天净沙·秋思》入手来品尝诗歌的美。二、齐读,感受韵律美。提供小令常识资料给学生阅读,再让学生从节拍、押韵、句式来感受其韵律美。三、自读,描绘画面美。要求学生任意挑选文中的一个景物词句,合理想象,扩写成一个小段落,展现出一个画面。四、品读,体验意境美。先介绍马致远概况,了解作者生平经历,随后让学生结合文中景物描写,以“这个词让我感到。”为形式,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五、研读,赏析语言美。让学生找出欣赏的词句,研品其表现手法,与同学分享。

课后,杨特及同仁们精妙的点评,一语中矢,使我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反思课堂中,尽管诸如课堂主线、“瘦”“夕阳”的点化等多处得到大家的认可,但仍有不少地方需改进,尤其是以下四点:1、第三环节的扩写与第四环节的说一句话可考虑合并进行,以避免学生思维重复,腾出有更多时间给学生思考。2、“老”、“昏”、“古”等字仅停留在表面字义理解上,仍需引导学生更学深入品赏,感受其荒凉的氛围。3、“断肠人”的情感体验仍不够深入。当学生首次提出“断肠人”让其感受到悲伤时,可顺势追寻,让学生思索“断肠人”在悲伤什么?尝试换位思考,假如你远在异地他乡,会有何感受?从而深化主旨,提示主题。4、可在教学中纳入比较手法,如格律诗与小令形式比较,《秋天》(何其芳)与《秋思》(马致远)的感情基调比较等,从而彰显出本文“秋思之祖”的文学地位。秋思教学反思桥之思教学反思静夜思教学反思

浅析《天净沙.秋思》教学论文 篇6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能背诵并默写课文,积累古代描写“愁”的诗文。研究目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根据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自然导入)

一、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根据页下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要求:找出诗歌中的景物,并通过想 象在头脑中勾画出画面。

3、评价活动:可采用多种方式。如,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等。

1、(1)过渡语:(由形象到意象)。(2)介绍有关背景,为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感情。

2、组织学生活动:(2)小组讨论

三、深入体会诗中的意境

1、过渡语、指导语

2、组织学习活动

(1)教师出示一幅画面。要求:根据你对这首曲的理解,找出这幅画中与原曲意境相违背的地方,根据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2)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再次配乐朗读课文,体会悠远的意境。

3、归纳总结。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非常讲究意境的创设,而意境是很抽象的,因此,很多作家都通过精选典型的意象来达成目的,这首小令是这方面的典范。

四、迁移拓展

欣赏白朴的一首《天净沙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朗读

2、说说这首小令借助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一种意境?

3、请选择一句或几句,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出文中意象所表达的意境

4、搜集古诗词中有关描写“愁”的诗句,理解用具体的意象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五、课后学习完成作业

浅析《天净沙.秋思》教学论文 篇7

《天净沙·秋思》是散曲, “天净沙”是曲牌名, “秋思”是题。将秋郊黄昏之景与羁旅之愁结合在一起写, 是负有盛名的情景交融的佳作。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书中将此曲称为“秋思之祖”,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赞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诗毕, 一幅古老的水墨画跃然纸上。孤枯的藤枝, 蔓延缠绕在饱经风霜的老树上, 时不交运的昏鸦, 催人心魄, 营造了秋日黄昏悲切凄凉的氛围。安静的小桥, 等待着凝成冰镜的流水, 炊烟飘飘的人家, 似喜似愁, 以静谧、安详、温馨的气息衬托旅人对家乡对亲人的牵挂与漂流异乡的孤苦与寂寥。残留的古道通向远方, 萧萧的西风吟唱着仕途失意之苦, 是何等难耐的悲凉!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 瘦弱的马驮着全部的家当, 载着疲倦的旅人, 孤独地前行。

“枯藤老树昏鸦”点明了季节是深秋, “枯藤”“老树”把人一下子推进秋天的悲凉之中, 紧扣主题悲秋。“枯”“老” 进一步突出深秋的肃杀, “昏鸦”是指黄昏归巢的乌鸦, “昏”字一出使其顿失活力,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动不动、毫无生气的暮鸦, 与秋的意境相吻合。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 风景幽静, 而人家安居其间, 是显得非常安逸悠闲, 比起自己的奔波不定来, 更引起羁旅之苦, 而别人的一家团聚也更引起自己的思家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在西风中冷落的古道上, 独自骑着一匹瘦马旅行, 在写景色的萧条、感情的凄楚的同时也暗示了这个旅人的生活状况和他为什么在这黄昏的秋郊还在奔走着的原因, 给人以悲凉之感。一个“古”字唤起了人们对古往今来多少过客的不尽联想, “西风”即秋风, 既点明了季节, 又增添悲凉气氛, 而旅途劳顿的“瘦马”, 使整个画面带有令人沮丧的感情色彩。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断肠人”指漂泊天涯, 极度忧伤的游子, “夕阳西下”点明具体的时间, 傍晚, 黑夜即将来临, 那个可怜的游子抬头望了望半空中的夕阳, 身影拖得很长很长, 眼看就要天黑, 自己还不知在哪里过夜, 惟有无奈地叹息了。不仅写景, 而且写人, 于暮色苍茫中, 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 远离家乡, 羁旅漂泊的人来。

这首小令寥寥二十八字, 既无藻词, 又无典故, 却能无比鲜明突出地反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形象, 没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是难以办到的。这首小令的艺术成就如下:

1、借景抒情, 以景达情。

全部思乡之情都通过一组组景物组成的画面来表达。作者把愁思融进画面, 把抒情主人公及其坐骑瘦马组成黄昏行旅的画面, 从而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孤寂的心境, 企望的目光, 并且可以使人透视到马背上主人公疲惫憔悴的身影。作品的主题就通过这样一幅秋郊日暮羁旅图展现出来了。

散曲的语言凝练自然, 明白如话, 而内涵丰富, 意境深远。特别是开头三个句子, 无一个动词, 仅仅排列了九个名词。这九个独立的名词, 实际上是九个独立的意象。本来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自然联系, 但诗人把它们有机地糅合在一起, 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呈现一幅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 给人深刻的印象。在诗歌意象的排列组合上, 这首小令是中国诗

歌史上成功的典范。

2.时空关系处理的巧妙。

就空间来说, 那充满人物感受的景不是“断肠人”故乡的景, 而是“天涯”的景。就时间来说, 那是夕阳西下, 游人思归的时候, 而不是早起出发的时候。正是这种时空关系的处理使整首曲子笼罩在一幅悲凉寂寞的气氛之中, 再加上与景物描写相结合, 便产生出特殊的艺术感染力, 达到非一般作品所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3.构思精巧。

《天净沙·秋思》的电影式解读 篇8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 蒙太奇 实景 虚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这首著名的小令通过画面或镜头组接的方式,简洁传神地勾勒出夕阳西下,游子独行无依的晚景图,表达出一份浓浓的羁旅之愁。对此,历来的评析并无多少异议;但在怎样解读,以求更准确地把握这种意蕴上,倒可以尝试新的途径。

设若我们自己就是导演,该怎样执导拍摄这样一组画面?我们知道,电影是离不开蒙太奇手段的。所谓“蒙太奇”就是剪辑和组合的意思,它是电影的构成手段、叙述方式,即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组接,具体可划分为“平行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在《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平行蒙太奇,而“小桥流水人家”则与前面两组画面构成对比蒙太奇。我们可以这样来拍摄这组画面:

日落时分。晚霞映红天际。苍茫的大西北原野上,一条古道蜿蜒着伸向远方。

画面外隐隐传来马铃声。镜头推向远处,一个小黑点在逐渐增大,增大;镜头更近一步推进,一个瘦瘦的诗人骑在一条同样瘦瘦的老马身上,慢慢向我们走来。西风吹拂着他单薄的衣衫。诗人满脸的疲惫、满脸的尘埃、满脸的焦虑忧伤。他抬眼打量起前方,想找寻投宿的地点。但见几棵老树,几丛枯藤,树顶上或落或旋着一群乌鸦。诗人呆呆地望着。一瞬间,另一组鲜活的画面出现在镜头前——一孔小小巧巧的石桥卧在那里,桥下是淙淙碧绿的水流,水流旁有丛丛芭蕉掩映着的房屋,芭蕉丛或屋窗前还隐约着女人的身影——这是诗人江南故乡的景象啊。这时,画面外传来几声鸦啼,镜头切换到诗人被从幻梦中惊醒的脸上,怅然若失取代了先前的丝丝兴奋与惊喜。诗人回望西天,太阳正要坠下地平线,他长叹一声,急急地打马而去,渐渐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那苍凉的鸦声一地伴随着画面。

这种解读和以往略有不同,以往把“枯藤”、“小桥”、“古道”、“夕阳”四句皆解为实景,而这里却把“小桥”句解为虚景,即“枯藤”、“古道”、“夕阳”三句实写游子眼中所见,而“小桥”句则虚写中眼前所见面引发的心中所想,两者正好构成电影中的对比蒙太奇。自然,“断肠”一句则可视为游子的胸中之叹了。关于这一句,不同的读者又有三种不同的读法:其一,断肠人在——天涯;其二,断肠人——在天涯;其三,断肠——人在天涯。很显然,这三种读法所强调的情韵、意义是有所不同的,但无论哪一种读法,“断肠人”都可以从两方面去解读。一方面,它可以是羁旅天涯、思乡心切的游子所发出的自艾自怜似的慨叹——“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日暮乡关家何在,烟波江上使人愁”;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指游子心中想到的家中的思妇——“日之将夕,牛羊下山兮,胡不归”、“望断天涯路”、“肠断白蘋洲”。因此,这里的“天涯”即指远离故土,叫人断魂的漂泊地,也指思妇所在的遥远的故乡。从这种角度去解读,游子心中的羁旅之愁、思恋之苦也就更加凄苦动人了。

浅析《天净沙.秋思》教学论文 篇9

“残花风沙烈马,轻烟枯木残霞,薄雾彩蝶黄花。残阳似血,魂伤人在天涯。”,讲完了这首元代的散曲小令,我不禁就这样吟诵起来,是的,这首曾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小令,是多么的精练,古人宋玉曾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全篇仅五句,二十八个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前四句没提到过一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没有一个字不在抒发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于是,在这节上,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渲染这种浓烈的悲苦之情。我采用图文结合的讲解方法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诗人流浪他乡,心中孤寂悲伤的思乡之情。诗中“小桥流水人家”穿插在这种悲凉的曲调当中,将乐景与哀景融为一体,更反衬出他的思乡愁绪。但是,我想这曲小令除了让学生理解诗句,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更应该让学生学会这首小令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并让学生依据这首诗进行仿写。学生在仿写的过程虽有点难度,但表现得都很积极兴奋。

讲完这节,我感到语文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此同时,听过好几节语文,有些教师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我们撇弃了的情感,只是把单调的字、词、句拿到堂上,想必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虽然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算太到位,可是我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

另外,我感到一堂除了夯实教学重点,紧紧抓住教学情感外,更为重要的是精妙的教学设计。这是个逐渐成熟的教学功夫,教师一定要有教学敏感性,当看到本的每一篇时,要很快地找到切入点。这节我就以“秋思”为切入点,由一首诗来引出“秋思”的诗题。另外,在听时,我还发现了九年级的一位老师在讲文言文时,从文题的重要的字去找切入点,由文题的两个字来统领全文,使整个教学设计紧凑而有序。

天净沙 秋思 篇10

1、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天净沙 秋思》简案(网友来稿)。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曲中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语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情之能力。

5、学生领会和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提供了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课例。

教学重难点:游子思乡之情,羁旅之思。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欣赏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的古诗朗读能力,学会如何阅读欣赏古代诗歌。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可由秋天的诗词导入(如刘禹锡的《秋词》等),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天净沙 秋思》简案(网友来稿)》。或由学生描述秋天的景色导入。

(二)朗读这首词

可通过自由读、默读、赛读、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进行

(三)背诵这首词

(四)学习小组讨论、探究这首词

1.这首词写了哪些景色?

2.作者在这首词中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词的独特之处(如色彩的搭配等)

4.点明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

5.品味文中的语言。

6.分析文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五)拓展:

1.可提起笔来补充内容,扩写《天净沙》,也可拿起画笔来画。

2.比较阅读:引刘禹锡《秋词》其一,与《天净沙 秋思》进行比较。

(六)作业:

天净沙 秋思作文 篇11

村口的那棵老树犹如一位迟暮的老人,孤单而寂寞地在夕阳的余辉下站立。枯萎的藤缠绕在老树上,爬升的球杆已走向生命的终结。这是我在片荒凉的土地上行走这么久以来看见的第一个村庄。乌鸦扑楞楞飞过,落在老鼠上哇哇地叫,声音如此凄凉悲切。

小桥流水人家

进入村子,只有稀稀疏疏的几户人家。村中有一座石砌的小巧,看起来已经很有一些年月了。桥下的小溪静静地流过,潺潺的流水如此清澈,清澈得仿佛能照出人们的心。我似乎看见了我疲惫的、满目疮痍的、麻木的心。我忽然苦涩地笑,难道在这血雨腥风的江湖中摸爬滚打许多年的我,难道已经不再适合做一名江湖中人了吗?

古道西风瘦马

我牵着我的马在这村子中的古道上走着,它和我一样疲惫,我默然,它亦无声无息。我不忍骑她。也许在这冷酷的江湖中,它才是我唯一的同伴。旁人都冷漠地走过,相向的只有刀剑。

一阵清冷的秋风吹过,我回忆起我的往事:

我从小失去了双亲,师傅收养了我,授我武功。却不想,某一天师傅被别派杀手所杀,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有人死在我的面前,鲜血满地……自然而然的,我去为师傅报仇,这便是所谓的江湖道义。当我报仇过后,我却不知道我该做什么,去哪儿,但,我知道我要营生,于是我成为了一名杀手,一名拿着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视他人生命为蝼蚁的人所付给的酬金的杀手。每天去杀人,看着他们死前眼中的无奈、绝望、不甘,也看着所谓江湖的冷暖。

又一阵西风过,如那冷漠的江湖。一个人的消逝,在偌大的江湖,如同树叶落向水面,激不起一丝涟漪。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物资升起缕缕炊烟,夕阳又更辉煌了一点。此刻我感到一种许久未曾感受过的温暖??那是来自于家的温暖。

有人向往江湖,觉得江湖很大很刺激。可是江湖褪去表面的繁盛,只剩满地残酷与孤独。每个人的心都是一叶扁舟,永远都在漂泊。血里有风,注定无所依靠。

快走出村子的时候我转头看见一个一身白衣风度翩翩的男子,我与他相隔甚远,但我却清晰地感受到了他身上的忧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在远处吟着,声音随风传递过来,虽然模糊而断断续续,但我却听得真切。我忽然间有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是否,他和我一样在流浪;是否,他也是孤身一人不曾感受过家的温暖;是否,他也独自一人度过了漫长的黑夜、清晨、白天?

我一笑,同是天涯沦落人。

可天涯之大,何处是我家?

天净沙秋思 篇1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简析]

本篇是元人小令的名作,被称为“秋思之祖”(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悲落叶于劲秋”,秋天景色本来就易于触发愁思,加以时值黄昏,人在旅途,就因见而感,因感而思,有思而作。作品虽然体制短小,但由于所描绘的景物、表达的情思都颇具普遍意义。因而成为一直传唱的典范作品。马致远历漂泊生涯二十多年,这支小令是他体验、感触的凝聚,历久不衰绝非偶然。

本篇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晚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诗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写羁旅生涯的名句,十个字无一虚字,用六种事物联缀字成可资读者想象的图画,把“早行”的主题表现得很充分。本篇亦似《商山早行》,三句十八字共九个名词,亦无一虚词,九种不同景物极和谐地组织在秋天夕阳之下,而秋天的旅思羁愁则通过景物自然呈现,能使人联想无穷。

本篇语言凝炼,刻划准确,格调清逸,音节和谐,最后一句点明本旨,情景交融,妙合无垠,故有“枯藤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之赞。

[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古诗赏析 篇13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天净沙秋思教案 篇14

一 ﹑导入 : 同学们好!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作一个小小的练习--造句。请从黑板上的词语中任选三个造句,要求造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现在开始练习,时间2分钟。流水 老树 人家 枯藤 小桥 昏鸦 例句:一只昏鸦趴在缠有枯藤的老树上。

二﹑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天静沙.秋思》,展开你们联想的翅膀欣赏课文,注意体会文中所描写的景物,要进入意境之中。请同学在欣赏课文的时候把刚才造的句子同课文的1.2句进行比较,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

三﹑破题: [越调]是曲调,是给给全文定一个调。同宋词中的词牌名一样,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乐谱。“秋思”是题目,课文以秋思为题刚好揭示出文章的主旨:悲秋。通过一幅副秋郊夕阳图,准确而凄婉的刻画出游子漂泊﹑孤寂的心境。一个思道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题目紧扣主题,是对课文的高度概括。被推为秋思之祖,被誉为元代散曲中的绝唱。

四 ﹑作者概况: 本首小令是马致远小令中最著名的一支,作者马致远是何许人也?请听分解: 马致远 字千里 号东篱 元大都人,与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合称“元曲四大家”。简称“关 白 马 郑” 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15种,仅存6种,以《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最为出名。马致远有尤擅长散曲,堪称散曲第一,有文场曲状元之称。今存小令115支。

五、感知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1)自由朗读.现(2)听诗朗颂.学生听范读时老师作要求,拿起笔在诗中标出重读、停顿(3)模仿齐读。请同学们模仿齐读本诗,读完后同学们进行自评,老师进行总评:诗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思想感情,我们朗读时,要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学们刚才朗读时重读、停顿、语速读得都不错但感情不饱满,或者没有感情,这是因为对文章内容没有深入了解,下面我们就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课文,理解诗文的内容,想象画面。③理解内容,想象画面.(一)分析课文: 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点名季节(时间)--深秋。枯藤老树把人一下子推进秋天的悲凉之中,紧扣主题--悲秋。枯老进一步突出深秋的肃杀,“昏鸦”是指黄昏归巢的乌鸦。但我我个人认为“昏”字用的最好,可堪称点睛之笔。乌鸦是有生命之物具有动感,昏字一出使其顿失活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动不动﹑毫无生气的昏鸦而已,与秋的意境想吻合。同时还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给同学们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请人回答)对,就是--美。潺潺的流水上横卧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小桥,还有一户人家,这些画面具有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这难道还不美吗?可是为什么作者第一句要写悲境而第二句要写美境?其实作者写美的目的在于以乐写悲,美--悲。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以乐写悲的请往下看。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突出了游子的唯一交通工具--马,而且是一匹瘦马。当一个游子出门在外,他和他的朋友兼交通工具的行走的古道上,在四周枯藤老树的环境下,看到第二句中的小桥流水人家他内心在想些什么?请同学们揣测一下他的内心活动!(然后叫人回答)。我想他会想他的故乡﹑他的家﹑家中的父母﹑妻儿。还有在思考他的前程,他对未来的渴望。在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为什么文中用瘦马而不用老马?请人回答。答案:老马并不一定瘦,但瘦马却一定能够显现出马的病态﹑老态,从侧面表现文中游的悲惨!第四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游子。夕阳西下点名具体的时间,傍晚﹑黑夜即将来临。哪个可怜的游子抬头望了望半空中的夕阳,身影拖的很长很长,眼看就要天黑,自己还不知在那里过夜,惟有无赖的叹息!看见小桥﹑流水﹑人家我想他的心里可能会升起嫉妒与希望,说不定还会到那户人家借宿一晚。

(二)总结: 整首小令语言纯朴﹑清新﹑自然而有包含深情。运用了中国诗画相通原理进行作诗。前三句用九个并列实词,把九种不同的景物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三)独特的魅力: 同学们这首小令写的非常好,为什么好?好在那里?请看它的艺术特色:

1.秋景的描绘,语言音节和谐,具有自然柔和之美。前三句全由名词铺成,十八字九个词。列出了九种景物,集中展现了秋的特色,描画了 一幅简洁明快的秋景图。这种写法只有唐代诗人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才能与之媲美。2.用词淳朴,练字独到。如:枯老昏古西瘦断肠人等 3.诗中有画,画面色彩鲜明且动静结合。如:流水--枯藤老树 4.真情含蓄,情景交融,自然流露,憾人肺腑。作者不是孤立 呆板的写景,而是把人的感受 心情融入景色之中。作者所罗列的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中枯老昏古西瘦所的修饰的都是文中断肠人眼中所见 心中所感,是断肠人的情绪移入景物之中的产物,使景语也是情语写景也就暗喻了情在其中,做到情景交融。结束语:

同学们,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如果把文学比作连绵的群山,那诗歌就是群山之峰。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我们有令我们骄傲的唐诗、宋词、元曲,赏析并能背颂这之中一些优秀的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养修。虽然刚学的两首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现在我们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我国的诗歌作品辉煌灿烂,光彩夺目,我们可用此法去自学一些名篇,继承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我们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上一篇:东南大学课程下一篇:国家资助祝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