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共9篇)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活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国际各种设计大赛中也频频获奖。目前,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工业设计专业共219个,不包艺术设计专业中设置的工业设计方向。工业设计专业的设置呈现多样化趋势,美术院校、工科院校、综合大学、农林院校、师范院校都有设置,在院校内部,既有单独设立的工业设计系,也有设立在建筑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机械学院之下的工业设计系或专业。近年来不少院校获得了设计艺术学的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权,设计教育的完整体系初步建立。工业设计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达一万余人。从毕业生的数量上来看,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实际上,由于不少工业设计专业是扩招后爆炸式地发展起来的,专业教学水平不高,毕业生难以胜任工业设计师的工作,导致部分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只能从事其他职业。另一方面,早些年毕业的设计人员存在知识和能力老化的问题,有必要建立终身教育的机制,提供为他们继续教育的机会。
由于现代工业设计教育在我国的历史较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育思想和方法不完备
工业设计专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绝大部分专业是在近10年内建立起来的,还有相当一些专业甚至是在2000年以后建立起来的。由于办学时间短,很多专业还处在草创和探索阶段,无暇顾及专业教学思想体系的研究,教学方法沿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家长式方式,缺乏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忽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即使是一些办学较早的专业,对于本专业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
2、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高等教育扩招以后,工业设计专业以爆炸式的速度发展,导致专业教学的师资严重不足,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由绘画、工艺美术和工程图学、机械、材料等专业改行,缺乏工业设计的实践和全面系统训练,尽管有高职称、高学历,但从事新专业教学工作的能力尚显不足。一些专业教师是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既缺乏市场、工程等知识和实践经验,也缺乏教学方面的经验。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一些专业教师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自我提高意识淡薄。教师知识单一,有待更新、充实、提高。
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有待完善
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完善,由于课程的内涵、目标不清,教师上课随意性大大,课程名称不规范,因人设课,盲目随意增减课程的现象还依然存在。
4、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专业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有:①教学内容陈旧,不少课程内容多年不变,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②专业知识面太窄,适应性不够;③轻理论重技能;④专业与基础脱节;⑤设计艺术与科技脱节,科技知识不足;⑥重课程效果,轻综合性的能力训练;⑦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大多数工业设计专业由于投入不足,专业书籍缺乏,工作室太小,设备简陋,计算机及现代多媒体设备不足,远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科研的需要。
5、教学科学管理较弱
现在设计艺术专业普遍强调专业特点而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有的教师上课放任自流)养成学生自由散漫。教师打分随意性大、感情用事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文件(大纲、计划、教材等)不全,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学风建设和教学质量的保证。
6、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归因于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三大要素, 而教育投资又是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原因。换言之,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既有直接推动作用, 又可以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即存在外溢作用。近几年,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经费财政性支出。2012年3月, 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提出, 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 2012年末, 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已达GDP的4%。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关于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和外溢作用, 各国学者计算方式各不相同, 本文利用菲德模型, 把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同中国教育投资实证分析相结合, 以此具体分析中国教育投资效率和存在的问题, 方便相关部门做出正确决策。
二、菲德模型及实证分析
(一) 菲德模型
1983年, 菲德在研究出口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时得出的模型。根据GDP的支出法, 出口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作用, 而菲德认为,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包括间接作用, 即外溢效应。为了估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 菲德将整个经济划分两个部门———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由此便构建出了两部门的口部门菲德模型。基于两部门菲德模型, 可以估计出口对于非出口部门的外溢作用以及出口与非出口部门之间要素生产力的差别。此后菲德模型在军事、投资、贸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像Ram利用菲德模型研究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Biswas和Ram采用菲德模型研究军事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汪立鑫、曹江同样使用菲德模型, 研究上海的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和间接作用。
菲德模型应用的关键, 首先是看能否根据假设将某一测度要素作为研究对象, 据此划为两个部门;其次是这两个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是否存在差异。基于菲德模型理论及应用条件, 在研究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时, 可以把整个经济分为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
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的生产方程分别为:
E和N分别代表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的产出, 而教育部门对非教育部门有外溢作用, 同时有:
L、K分别表示劳动力与资本总量, Y表示国民经济的总产出, 即教育部门 (E) 和非教育部门 (N) 产出之和。对方程 (5) 进行全微分, 并结合上述其他方程可以得到如下方程:
上式中, α 是非教育部门的资本边际产品, β 是非教育部门产出对劳动力的弹性, δ 表示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 γ 代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 即教育的外溢作用和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之和, 其中, d Y/Y, d L/L, d E/E分别是总产出、劳动力和教育产出的增长率, Y代表了教育外溢作用与部门要素生产力差异的两种作用之和, E/Y是教育产出占总产出的比例, d K为资本存量的增量, 在此, 本文以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I来替代。而I/Y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占总产出的GDP的比重。
同时将一个常数项c和随机误差项u加入方程中, 则得出回归方程:
为了分别估计教育的外溢作用和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 根据菲德模型构建依据, 假设教育对于非教育部门产出的弹性是不变的, 即
方程 (9) 中, θ 就是外溢作用的参数, 求得:
Ge是教育部门对非教育部门的边际贡献, 利用 (9) , (10) , 同时将一个常数项c和随机误差项u加入方程, 则得出回归方程:
在方程 (11) 中, 通过对 γ 的估计, 可以得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值, 即直接贡献率;对方程中 (15) 的 δ、θ 进行估计, 可得到相对边际要素生产力差异和教育的外溢作用。
(二) 实证结果分析
1.数据说明
本文以1992—2011年中国经济为研究样本, 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1992—2011年《中国统计局年鉴》。其中, Y表示以当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E表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I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示, L表示就业人口。
2.实证结果
利用Eviews7.0分别对方程 (8) 和 (11) 进行回归, 得到如下结果:
注:** 表示p<0.05。
由方程 (12) 可知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为18.54, 即教育投资增加1%, 将拉动经济将增长18.54%。总贡献中教育部门对非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可以通过对方程 (11) 进行回归得到, 结果如下:
方程 (13) 表明 θ=1.52, 说明教育投资对非教育部门的外溢作用1.52, 即教育投资增加1%,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非教育部门将增长1.52%, 换言之, 教育投资对非教育部门具有显著影响。
三、结论
教育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两个方面。实证分析表明中国教育投资效率 (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 高, 对经济影响显著。1992—2011年, 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的平均直接贡献率为18.54%, 高于同期美国的10.67%;而外溢作用系数为1.52, 即教育投资增加1%,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非教育部门将增长1.52%, 高于同期美国的0.67。
毋庸置疑, 教育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既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又可以通过外溢作用间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中国教育仍存在问题, 教育总量上的投资不足和投资分配不合理, 已制约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影响技术进步, 阻碍经济发展。因此, 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 解决教育投资中的问题, 增加教育投资, 合理分配教育经费, 使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Emanuele Baldacei, Benedict Clements, SanjeerGupta, Qiang Cui.Social Spending, Human Capital, and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World Development, 2008, (8) .
[2]Jung H S, ThorbeckeE.The Impact of PublicEducation Expenditure on Human Capital, Growth, andPovertyin Tanzania and Zambia:A General EquilibriumApproach.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03, (25) :701-725.
[3]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122-123.
[4]Dennison, E.F.The 80tll’Ce8 of Economic Growth in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lternatives before Us[M].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1962:69-78.
[5]李玲.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分析[J].财经研究, 2004, (8) .
[6]Feder.On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1982, (01) .
摘 要:文章分析了中国动画和中国动画教育的现状,指出中国动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办法。
关键词:动画 动画教育 对策 动画教学 动漫产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3-0073-03
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朝阳产业,但我国每年符合播出要求和市场需求的国产动画片只有几千分钟,这与一个拥有3.7亿少年儿童、上千个电视频道的文化市场很不协调。我国动漫市场几年才出产一部影片,国产动画片年产量仅为日本的1%左右。[1]日本现人均拥有动画5~8分钟,而我国只有区区0.0012秒。我国动画片存在以下劣势:动画片质量整体水平不高;陈旧、粗糙,缺乏艺术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动画机构分散,难以形成产业;整个动画市场比较僵滞,缺乏生气与活力;产业结构不合理;大量社会制作机构的生产主业,普遍集中在承接境外动画片的简单加工上,缺乏自行研发与综合开发自主产品;尽管我国是动画产品的消费大国,市场潜力很大,但国产动画片所占市场份额很少。在我国,仅京、沪、穗三市每年l4至25岁青少年的卡通消费就高达l3亿元人民币,但其中有80%被美、日产品占领,港、台、欧占10%,大陆不到10%,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2]
一、中国动画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外大量动画片涌入中国市场,这不仅是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冲击与挑战,同时更是一种“文化侵略”。中国动画从业人数不多,符合市场需要的动画产品不多。动画教育关系到动画产业的发展未来,动画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继承传统教育经验的同时,又要认识到专才教育的重大责任。中国高校开办动漫专业已经成燎原之势,各类动画教学研究机构数量也在大幅增长。从1999年只有两所学校设立动漫专业;2000年中国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仅十几所;2003年,全国开办动漫类专业、院系或者二级学院的高等院校有93家,在校学生总计达7000人;2004年7月增加到124家;截至2005年底,全国培养动漫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230家,在校学生总数1.5万余人;2007年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已突破400所,在校学生有近4万人,动漫类专业已经成为热门专业。[3]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动画招生十分火爆,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动画公司却找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原因何在?
二、中国动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匮乏
目前国内院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而以前从事过动画专业接受过正规动漫培训的人才相当有限。据业内人士称,自1982年到2000年北影动画专业共毕业27人,目前仍从事动画创作的仅有13人,就此数据来看我国2000年战斗在教学一线上的科班出身的动画老师很少。[4]据估算,2004年以前,全国具有动画专业硕士以上学位的不足10人,并且一部分是研究动画理论方面的。[5]那么如今全国开办动画专业的高校四处开花,动画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尽管历史比较长),其师资从何而来呢?很多教师是从艺术教育、技术教育或者是人文教育等领域转调过来的,真正做过动画片,或者对动画创造有深入了解的教师少之又少。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学仅靠经验而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不能进行教学内容的相互融合。
2.生源存在严重问题
近几年动画专业招生看似十分火爆,但仔细研究发现生源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其一是动画专业升学考试要求考生的美术水平低于传统美术专业,文化课分数要求低于其他理工文科考生,这就造就了那些不“艺”,不“文”的人报考动画专业。原因是艺术教育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艺术专业考生文化分数相对较低,很多学生为求升入大学继续深造,临时调整方向改学艺术,但训练实践较短,基础艺术素养不够,学生专业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创造力。由于很多考生的错误认识和盲目投机,造成录取的大部分艺术类学生不仅基本功薄弱、艺术素质偏低,同时更加缺乏专业精神,混文凭的倾向较严重。另一方面美术招生考试本身存在缺陷,目前的美术类招生考试无论什么专业都只考素描、色彩,忽略速写、默写、创作等基本功训练,致使很多缺乏艺术素质和兴趣的学生加入艺术类考生队伍,这种考试不仅导致入学的学生缺乏扎实的基本功,还增强了考生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并且淹没了许多真正有才华的考生。
3.教学条件先天不足
动画专业本身是一个新兴专业,由于当前社会对动画产业发展前景的过度渲染和动画专业升学考试的特殊性,不少院校不管自身条件,仓促上马、盲目招生。自身软、硬件都不够,有的只有几位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老师和一些电脑。连起码需要的动画训练的线拍动检设备、三维动画教学的相关软件、后期制作的录音设备和非编系统等都没有,无法保证日常教学的实践需要。
4.课程设计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定位不准确
目前的“动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仅指动画片制作,完全是一个新概念。其涵盖面已十分宽广,像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络动画、多媒体、影视动画特技、游戏软件、漫画创作等,都属动画范畴。因此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必须细化,各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本校优势,开设适合自身特点的动画专业(或专业方向),但事实上不少院校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络动画、影视动画任意开设,一些院校一味增设相同的专业方向,对于具体的培养目标是模糊的:到底是要培养原画师,还是后期制作处理人员,还是八面玲珑的多面手?是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大量绘制人员,还是研究性较强的实验性开创性的动画人才?可以说,这些人才都要培养,但在培养目标以及培养层次上都应有所区别,做到有的放矢。
5.理论储备不足
动画理论决定动画实践的形式,反过来动画实践又会促进和丰富动画理论。美国动画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有了革命性的发展:根据市场定位,摒弃了动画人物必须是喜剧化的固有观念,提倡用动画语言去直接表现剧情内容,从而使美国动画片中的人物及其性格都能得到多层次的塑造,显得丰满而给人较为深刻的印象。正是这种动画理论的发展,使美国在世界动画界的统治地位得以形成与加固。
而我国动画理论刚刚起步,没有什么像样的动画理论杂志,本土动画教材严重缺乏,无法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现有的教材内容结合国情不够,创新不够,就整体而言数量少、质量差、结构不合理,和国际上的动漫教材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6.教学、制作与市场脱节
动漫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但不少院校动画教学仅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考虑市场需求因素,造成教学与市场脱节。只有解决好教学与制作与市场之间的产业链接关系,才能培养出市场需求的人才,中国动漫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三、具体办法与对策
1.多条腿走路,广开渠道,提高师资力量
(1)挖掘现有师资队伍,将那些有发展前途的年青教师送去进修。其一可以送年轻教师出国培养,学习国外先进动画理论和动画创作经验;其二是送到国内条件比较好的大学,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或中国传媒大学,去短期进修提高教学水平,有条件的院校也应积极承担培养师资的任务。
(2)进行师资互助交流。单个学校的师资可能较为薄弱,但将一个地区的师资联合起来,那师资就会强大很多。高校之间不应该互相挖墙脚,而应该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促进动画教育共同繁荣,形成联合舰队,集团作战,同行之间不要进行恶性竞争,这样才能走向良性循环,才符合动画事业注重整体、强调协作的精神。
(3)广开渠道,引进人才。一方面聘用老一辈动画艺术家,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作为动画教育的基本精神支柱。另一方面聘用那些学历、职称不高但相当经验的动画创作人员到高校讲座或开设短期辅导。
(4)校企合作。学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将学生送入动画公司跟班学习。
2.严把招生关,千方百计提高生源素质
一方面完善考试课目,将只考素描、色彩,改为考上述课目的同时,增加速写、默写、创作等基本功的测试,把那些缺乏艺术素质和兴趣,基本功不扎实的考生剔除掉,从而为那些有真才实学、有才华的考生提供深造机会。另一方面高校应该根据各自的办学实力适当压缩招生规模,提高文化课成绩,不给那些投机者机会。
3.严格专业审批程序,加强专业评估力度,逼迫学校增加投入,添置实验设备,改善实践条件
无论学校还是审批部门,对动画专业的设置都要进行实事求是地科学论证,特别要结合学校所在的地域性资源展开分析。这种资源包括社会资源(企业与经济状况)、管理资源(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学资源(教学必备的软硬件设施)。只有那些符合条件的院校才准允开设,对不具备能力设置本专业的院校应待时机成熟后再作考虑。对那些已经审批、但又在软硬件等方面还不太合格的院校,可以在专业评估上加以补救,严格按学科要求评审,对于不合要求的,要求其缩小招生规模,限期整改,对于整改后还不合要求的,可要求该专业停止招生。
4.调整课程设置,把握专业培养方向,制定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独具特色的人才
社会对动画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人才的培养也不可能是一个模式,而应该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教学安排上应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和安排,而不能照搬、照抄他人的。社会上需要各方面的动画人才,各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确定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培养出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
5.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我国的高校动画教育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不是过分强调单一技术的培训,就是片面强调动画理论的传授,甚至有的学校将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与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套用到动画教学上,培养出拿着动画文凭的绘画或者设计学生。这些毕业生要么技术单一,没有创造力,要么眼高手低,无法胜任实际工作。进行校企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动画专业发展的重要出路。一些动画学院正筹备动画生产基地,直接扩大动画就业市场,并以高素质的动画队伍,开创动画产业。对于企业来说,利用学校的设备和场地进行经济利益的创造是他们发展生存的依赖。对于学校来说,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学直接接触最现实的知识和实践。让企业直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来,参与大纲计划等的制定和修改,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直接指导教学。
四、建议
动画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动画专业培养的是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高层次的动画人才,需要高层次的动画师资、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较为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各院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培养出既满足市场需求,又具备自身特点的高素质专业动画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军,王静.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优势、问题及途径[J].电影评价,2007(5).
[2]刘小林.动画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宇.国内高校动画教育现状分析[J].剧作家,2008(2).
[4]习龙,余胜利.简论我国目前影视动画专业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0).
一、第一个问题:生养分离——惩罚等在未来
这个问题,我想从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起。
我的一个侄儿,他是82年出生的,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成家。孩子现在刚过了一周岁生日,马上要被奶奶带回山西老家去。原因是他们的房子很小,几个人长期挤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心理压力都比较大;另外,小孩子的爷爷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上长期没人照顾,也是个问题。作为80后的小俩口,已认识到把孩子全托给老人,长时间见不到孩子是件不可取的事,但囿于现实,又不得不妥协一下。一家人最后商定的方案是,奶奶把孩子带回老家,每隔一个月来北京住一个月,这样交替着两头跑,虽然奶奶辛苦些,但可保证孩子有一半的时间能天天见到父母亲。总的来看,这应该说是个比较“两全齐美”的办法。
这个例子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我近几年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家长,总的来说,我觉得目前家长们面临的困惑或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几个方面,如何解决和孩子的分离问题,应该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困惑。
在这一点上,应该说80后比70后的感受更强烈。我想,这个变化是个好现象。更年轻的父母们越来越意识到和孩子相处的重要性,不再简单地把“生”与“养”分开来。这一点,我认为80后整体来说比70后上了一个台阶。这可能缘于家长们学习的意识越来越强,从做家长的素质及水平上来说,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前几天看媒体报道关于各地“用工荒”的问题,往年是农民工进城找不到工作,现在是城市企业招不到工人。媒体分析了几条原因,其中一条是,80后一代陆续成为了父母,他们看到了农村留守儿童大面积出现的问题,不愿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已比较清楚地意识到,现在外出多赚一点钱,但因此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机会,耽误了孩子的教育,是件不合算的事。
70后这一代父母,他们很多人已开始品尝由自己制造的“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寄养儿童”所带来的“恶果”。有他们作为前车之鉴,更年轻一代父母们已有意识地避免和孩子分离。但现在整个社会生活还是快节奏的,竞争式的,80后所面临的社会竞争压力一点不比70后少,所以他们作为家长,在分离问题上内心有更多的冲突,如何能充分地陪伴孩子,又能兼顾自己的工作,成为他们面临的一个两难问题。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小猴子的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其中一个妈妈用硬梆梆的钢丝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水。按照人们“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妈妈”更亲近。事实则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靠近钢丝做的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这里。这个细节,可以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这个实验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到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实验人员把它们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亲怀抱正常长大的猕猴放一起后,这些从小没得到正常母爱的猕猴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中,大多数性情冷漠。实验人员通过人工办法让这些有心理创伤的母猴怀孕,待小猕猴出生后,这些母猴对小猴冷漠而无情,残忍地虐待小猕猴,有的甚至咬死了自己的孩子。猕猴和人的基因有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正是人类最初始的情感状态。这个实验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大自然设计人类是有其深意的,让我们想一下,为什么男人的生育能力可以维持到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岁,而女人的生殖能力只能到50岁左右?这样的设计,就是要保证一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妈妈有足够的余生来抚养他长大成人。一个孩子失去父亲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而要失去母亲,则是失去了整个世界。我们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这是无数人总结出的一种无奈但合理的选择。我们来现实中考证一下就可以证实这一点,很多因各种原因缺失母爱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多半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父亲抚养都不能取代母亲,何况爷爷奶奶!
通过前面这些话想说明的是,在抚养下一代问题上,我们要努力清除技术化的思维方式,要回归自然。我们常说要“科学育儿”,回归自然,才是遵循了最大的科学法则。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家长因为条件或观念的原因,早早地送孩子进“全托”幼儿园,一周才见孩子一面;而在很多农村地区近年来又搞“并校”活动,合并幼儿园、合并小学、合并中学,这使得很多年幼的孩子不得不早早过上寄宿制生活。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一些后续教育问题。我不得不说,这些“合并”行为是反教育科学的,是不尊重个体儿童的,它仅仅是出于行政管理的判断,而不是出于教育的考虑,更不是出于对儿童的尊重意识。早早地让一个孩子离开家庭,把他抛入集体生活中,会导致儿童早期的情感发育的损伤。再好的炉膛也不能把一个制作粗糙的碗烧成一个精美的盘子,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弥补早期精神发育所缺失的东西。
把和孩子相处当作“早教”的一部分,已成为年轻一代父母们普遍认可的一种教育意识。所以在养育孩子和自己的事业形成冲突时,不少家长做出了痛苦而理性的选择。比如,有的妈妈为了陪伴幼小的孩子成长,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工作的机会;有的妈妈为了延长哺乳期,宁可放弃高收入的职位或工作。这是家庭教育出现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这是个积极的信息,有了这样积极的意识不等于有了条件,现在确实还有好多年轻家长为没有条件和孩子相处而苦恼。妈妈不能和孩子充分相处。比如职场中的女性往往承担了并不亚于男性的工作,母亲这个角色又要求她和孩子有更多的相处机会。这是年轻家长面对的第一个困境,是应该引关注的社会问题。
二、第二个问题:竞争焦虑——已成为普遍的思维方式
家长们现在面临的第二个困境,或说主要问题,是竞争焦虑。
现在年轻的父母们普遍有一种焦虑感。这些焦虑大家可以说都大同小异。比如,从大的方面来说,我能否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良好的教育?我是否有能力培养出一个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孩子?这样,就会牵扯出很多具体的困惑,别人上胎教班,我上不上?别人的孩子四个月就上早教班了,我要带孩子去吗?早期教育该如何做,我这样做对吗?如何选择到一所好的幼儿园,如何择到一所名小学,如何上一所不错的中学,如何帮助孩子取得高考的胜利,如何让孩子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70后、80后两代人都是从竞争中成长,并仍在竞争中生存。我们必须承认,他们绝大多数人目前没有获得经济上的安全感,同时他们又怀有较强烈的成功动机。所以竞争意识已强化为他们的天性,这种“天性”必会迁移到他对孩子的教育中。“领着孩子去打拼”成为他们抚养下一代的一种下意识心态。可是,毕竟绝大多数人受制于种种条件,在竞争中常感力不从心,这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会在人内心引起焦虑。
应该说,这是个社会问题。这种竞争意识从50后、60后家长那里萌芽,到70后父母们那里大面积爆发,目前尚未看到下降的趋势。80后家长们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会面临这些压力,而这些压力仅靠自己协调解决是不可能的。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竞争是挫折的重要来源之一。因为任何竞争中,获胜者永远是少数人,目标受阻的失败者遭遇的是痛苦和挫折。而痛苦和挫折常常引起敌意。哲学家尼采也说过:“竞争产生对自己的不满意。任何对自己不满意的人,随时准备好了进行报复。”
家长内心的竞争意识,学校实施的竞争环境,社会倡导的竞争文化都像山洪一样呼啸而来,把家长和孩子一起卷进去,很有少人能及时撤出,站岸上从容观看。
人生并非完全不需要竞争,我们不否认竞争给人们带来的成就感,能推动社会进步。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竞争一定要守住两个度,一个是心理程度,一个是年龄向度。前者说的是“适度”的竞争是好的,不要“失度”;后者说的是并非任何年龄的人都适宜参加竞争,老人和孩子的生活中就不该有竞争。因为他们是弱势人群,体内能量本身就很少,竞争消耗能量,于老人来说会加速枯萎,于孩子来说会影响其正常成长。老人竞争的问题现在不是问题;而儿童竞争的问题则十分突出。家长们把自身的竞争心理和压力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进入了赛场。要上文化课,开始有作业,要比谁听话,比谁表现好。上了小学、中学,以考试为主的、名目繁多的评比几乎控制了学校生活——反儿童心理、反教育的事发生得实在太多了!
人们错误地以为所有的竞争都可以促进儿童的进步,事实是绝大多数竞争对绝大多数孩子造成损害。获利的只是少数人。当竞争焦虑成为普遍的思维方式时,带给成人的只是焦虑及相伴的损害,带给孩子的则是一生的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对孩子的损害根本而彻底。
三、第三个问题:“家长强权”——最隐蔽但最锋利的刀子
最想说的是第三种困惑。它经常被人忽略或误读,所以一直不曾引起大家的注意。但从我这些年的研究来看,这恰恰是最紧迫、影响最深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家长强权”问题。
在这一点上,我感觉必须把70、80后这两代人分开来谈。区别是,70后自己扮演了强权家长,80则因为独生子女的身份及孩子尚小等原因,即使现在长大成人做了父母,仍是“被强权”的对象。
70后出生在文革结束前后,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国社会急速转型时期,市场意识扑面而来,迅速成为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同时,他们的文化程度又前所未有地高于前辈。他们自信自己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有关教育中的科学与民主意识还尚未得到普及。所以这一代人很多会以商业社会的思维特点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表现出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或是以技术思维方式来对待孩子。比如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要求孩子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各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对孩子进行军事化“听话”训练,家长的意见总是对的……总之,在生活中表现得很强势。家长强势的典型表现就是对儿童自由意志的剥夺,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懦弱、逆反、没有上进心等等。
这些年来,人们一谈到现在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时,都说孩子是被“溺爱”坏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归纳。这种错误的归纳长时间以来深入人心,使家长们迟迟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甚至更错上加错地往前走。比如有人认为是因为自己对孩子爱得太多了,为了不溺爱,就更严厉地要求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当然,这样做的后果是可以想象出来的,那就是孩子更不如意。其实,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孩子再多的爱也不会把孩子爱坏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健康成长。如果说有些“爱”会让孩子变坏,那肯定不是“爱”,只不过是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比如小到吃饭,大到上什么课外班或选择什么专业,家长都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听话”仍是我们在教育儿童中的核心审美心理。人们说“四二一”家庭格局有问题,不错,是有问题,但这里的问题绝不是孩子被爱得太多,而是自由太少。六个大人管一个孩子,一人说一句,再加上一个说一不二的强势家长,孩子身上得捆绑多少绳索啊。一个被太多绳索捆绑的孩子,怎么可能是一个幸福的、健康的、有出息的孩子呢?
“自由”这两个字,在我们的教育中还没成为共识,公众对它还有太多的误解。每当我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给儿童自由的问题时,总会遭遇质疑,而质疑者总会把自由理解为“放任自流”或“无法无天”,它显示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尚处于一个多么幼稚的阶段。自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全社会都在谈“尊重孩子”,却在“自由”的观念上出现盲区,尊重其实就变成一句空话。所以,我想,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来一次自我思想启蒙运动,重新估价自由在教育中的价值。理解了作为人的自由意志在教育中何等有价值,在家长内心自会掀起一场“去强权运动”,这不仅是家长的进步,也是整个社会教育文化的进步。
而80后的父母,基于前面提到的时代的差异,并且他们的学习意识更强些;而且由于他们的孩子尚年幼,强权的问题还没来有在这一代家长身上凸显出来。但他们却必须面对自己父母的强势。因为这一代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绝大多数是有文化的50后,而且到他们自己的孩子在近年出生后,父母都还年富力强。这些年富力强的“老人们”,自己年轻时只抚养了一个孩子,既积攒了一些带孩子的经验,又没过足带孩子的瘾,身体又健康,所以,在孙辈出生后,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一手包办,爷爷奶奶成了养育孩子的主角,80后父母成了配角,孩子除了吃奶找妈妈,其余事情上,爷爷奶奶都包了。除了白天上班时间,甚至晚上孩子睡觉也是跟着爷爷奶奶。他们在教育理念上固守过去的***惯,甚至做得过分,又不肯去学习新的理念知识,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样,在带孩子过程,两代人就会不断发生冲突。很多年轻人陷于两难境地,既需要父母帮忙带孩子,又无法阻止父母对孩子破坏性的教育。这是很多80后家长们遇到的一个典型问题。
当然,我这里谈的70、80后的这些区别只是相对的,并不绝对。文化范畴中的很多概念,其外延往往是模糊的或纠缠混杂的,我们只能就其呈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方面来谈。
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直接诱因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首先想说的是,现在家长教育子女方面确实有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要以一种负面的心态来看待这些问题。平时经常能看到一些言论,在分析一些问题,尤其是教育的问题时,除了一惊一乍,还总是在分析之前就暗暗有一个前提假设,认为是我们目前的社会不正常,以否定自己当下存在的社会的口气来说观点,甚至给人一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感觉。
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没有自己的问题呢?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奇怪呢。
我觉得目前家长们面临的教育子女的困惑,其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分析起来,主要是这几种:
一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活结构变化。主要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思维方式的改变。家长们很多的改变是被动的,过去没有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自我认识是个缓慢的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而未来暂时还看不到。而这时,如果个人的学习没有跟上的话,就会感觉处于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两头茫然的境地。这应该是绝大多数家长感觉焦虑的根源。
二是西方价值观侵入。最典型的比如竞争意识。我是反对在早期教育中谈竞争的。如果孤立地谈“竞争”,我想它是个中性词,有好有坏。但如果放到教育中,尤其是少年儿童教育中,从一个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考虑,它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因为竞争是商业社会的产物,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本质上是反天性反教育的。而我们现在却把“竞争”当作褒意词来崇拜,把它早早引入孩子的生活中,不但中小学校中有名目繁多的各类比赛竞争,幼儿园也有。这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对下一代成长没什么好处。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全部反弹给家长,让家长们负担沉重。
三是独生子女问题。试想,如果没有独生子女政策,家家都有几个孩子,那么父母强权带来的困惑肯定会少得多,起码没那么多精力啊。
四是国民素养的原因。我们现在一遇到问题,就急于来拷问制度。世上有完美的政策和制度吗,没有。好制度到了坏人手里,会变成坏制度;而不完善的制度如果由完善的人来执行,他会自动修正制度的不足和缺陷。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统治设施,不过是智慧与美德不足时的一个不完美的补救办法。所以凡能够归功于政绩的东西,其背后必定有更高层次的人的智慧与美德。”
我认为,错误的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管理方面浅陋的做法,都是降低国民素质的罪魁祸首。提高国民素质本来不是那么玄而又玄的问题,可现在很多舆论却引导大家往太虚幻境中找原因找答案,动不动就“时代”、“政策”、“制度”的。比如教育公平问题。这个问题吵吵了这么多年,而不公平的现象却愈演愈烈。我认为,“教育不公平”是个欲盖弥彰的假靶子,背后真正的推手是人性的贪婪和市场的不择手段,它反映的正是人的素质问题。如果教育不公平真的是基于某个或某些制度形成,那么制度不是人建立的吗,是谁或哪几个人建立的,为什么不把背后这些坏蛋揪出来,为什么不去修正,这很难吗?
探寻一些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的框框里,教育和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触角会伸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角落落,解决一个问题时常常会拔出萝卜带起泥。这些问题,有的是可以通过变革来谋求解决的,有的只能交给时间,交给未来。
五、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非常先进,我们辜负了它
我不止一次地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好地接纳先进的西方教育思想——这个问题本身已有一个前提假设,即现在家长们的一些困惑,是陈旧的传统观念所致,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走出传统的泥淖,没有把西方先进的观念学到手,所以需要来“中国传统观念”上拷问一番——这似乎和现在社会上的一些思维倾向是一致的,比如一谈到学校教育的问题就要把板子打到高考上。
而我针对这一问题想首先亮明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其实非常先进,正是这种先进,使我们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不中断的文明。刀剑炮火曾使地球上一些高度发达的文明几乎完全消失,一些灿烂的文化基本覆灭;而中华文化,历经劫难,不但流芳千古,而且具有海纳百川的吸收和同化能力。这力量来自哪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功劳。
拿我们公认的比较先进的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来对比中国传统教育,我们可发现,西方教育者在一、两百年前说的话,我们的祖先在两三千年前就说过了。“早教”的概念似乎是近年从西方引进的,而我们的祖先早就强调“教妇初来,教儿婴孩”;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特别强调给儿童自由的成长空间,家长不要对孩子干涉太多,我们的前辈对此观念已概括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们现在学校大张旗鼓地引进西方的个性化教育,而两千多年前就出世的“因材施教”四个字,说的不正是这个观点吗。还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和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教育家崇尚阅读、强调在做事中学习的观点又是多么吻合。
传统教育观念,我们可以如数家珍地列出很多。从春秋时代的孔子,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再到当代一些教育学者,他们的理论诉求惊人地一致,而且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并无牴牾,只不过是呈现方式不一样。只是,现代人错误地解读了它们。比如,孔子说人们“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有的西方教育理论也都是建立在人的共同性这一部分上的,它研究的永远是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那部分。可是我们却把这个概念错误地解读为“孩子和孩子不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办法”——我在不止一个场合听到一些人公然宣称这样一种观点。说实在的,只要简单推敲一下就可以发现,这种说法是多么令人匪夷所思,如果教育真的没有任何规律,世界上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种教育方法,那么教育研究甚至教育本身还需要存在吗?我认为教育经常可以和医学类比,一个医生一生会遇到无数个病人,这些病人各不相同,但我们能因此就说人和人不一样,没有可以共同遵循的治疗原理吗?去痛片给黑人、白人、黄种人吃上都可止痛,毒药给哪种肤色的人吃了都会要命。人和人首先是一样的,张三头痛需要开去头痛的药,李四胃痛就开止胃痛的药,只有笨蛋才会把张三治头痛有效的去痛片用于李四的治胃痛上,可这种区别是张三和李四作为人的差别吗,背后的医药原理难道不一样吗——所有的教育也是这个道理。
还比如“师道尊严”四个字,它几乎被误读了一百年。其实它的本意是,教师应坚守师道,这样才能有尊严。一个有尊严的教师才有资格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才能把尊严教给学生。而师道又是什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还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心胸。这是多么宽大而纯美的为师境界,可后人却把这四个字误读为师生间的不平等关系,理解为对老师权威的绝对服从。这是典型的歪嘴和尚念错经,然后以讹传讹。
传统还告诉我们,“子不教父子过”,可现在,孩子一有什么错,很多家长立即想到的是如何改造孩子,而不肯反思自己;传统中“恭宽信敏惠”的五字处世原则,已被竞争至上、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取代;传统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的漫长过程,可现在报纸上每天“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宣传比比皆是,越是速成的越是受欢迎。
所以“中国传统观念”没有对不起我们,是我们辜负了中国传统观念。如果说我们现在确有很多困惑,不是传统观念困扼了我们,恰是我们抛弃了优秀的传统观念后迷失了方向。我们应该重新厘清所谓“传统观念”的内涵,擦去它身上多年来因误解和丢弃而蒙上的厚厚的灰尘,还原它本来灿烂雅致的面目。
六、接下来不是更加西方化,而是去西方化,回归优秀传统
前一阵子,美国华裔母亲蔡美儿的严厉教子方式被热炒,她是以“中国妈妈”代表形象被媒体推出来的。先不说她是不是真能代表中国妈妈,首先说明的是,在国外,“中国妈妈”并不是个好形象,这个称谓是带有很大的贬意的,和急功近利、好攀比、虚荣、严厉等评价挂着钩。
我不了解蔡美儿真正的教育方法是怎样的,如果她对两个女儿的教育确实像媒体上所说的那样,那么我要说,她没有资格代表“中国妈妈”,中国妈妈的整体素质或形象不是这样的,这一点从大家在媒体报道后发表的评论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中国家长的观点。其实,就在《华尔街日报》发表关于蔡美儿报道的同一天,该报还发表了另一篇文章,《中国人的教子观念发生转变》,提到我的书及其代表的中国人的教子新观念。事实上,我说过,我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没有创新什么观念,我只是还原了一些正确的教育理念。而这些教育理念,它既不是中式的,也不是西方式的。我认为,中西教育没有本质差异,并不存在东方教育和西方教育的差别,只存在好教育与坏教育的差别。
如果说蔡美儿的教育有代表性,正是代表了我前面说过的三大问题之一的“家长强权”问题,而任何强权教育对儿童都是损伤。她的家教方法和她耶鲁教授的社会职位毫无关系,只是一些民间粗俗的方法,没有任何价值。它反映的不是中国传统观念,恰是充满竞争意识的“前西方教育时代”观念。我对这一场事件最善意的推测是,它是一场商业炒作活动,不是一个教育事件。很快会过去,会销声匿迹的。
虽然这个事件本身没什么意思,但事件引出的话语方式却值得我们思考。多少年来,为什么我们一说到“西方的”就意味着先进和文明,一说到“中国的”就意味着落后和保守?现在,我国的科技发展已让国人有了足够的自信,可是文化自贱心理却还是那么重。
很多人看历史,只看近二三百年,用这二三百年的情况来评价整个中华文化。一个书生在大街上被一个武夫抢劫并暴打一顿,没错,那一瞬间,书生确实表现得很狼狈,书生是应该想办法以后学好武功,不要再被人欺负。但有必要全面否定自己多年来的寒窗苦读吗,有必要觉得处处不如武夫,以至于想把所有的书都烧掉,连头脑中的学识也铲除吗?说实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西方思想方面确有贡献,但对科技文明的崇拜迁移到对文化的崇拜,对别人文化的崇拜又转成对自己的文化蔑视,导致我们一百年来过度否定传统文化,这方面走得太远,做得太过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打击和影响持续到今天。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哲学从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奠定了民族延续发展的文化基础;西方除了耶稣,有哪一位现实中的哲人产生的影响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的工业革命给西方带来技术的发展,也带来环境破坏、竞争加剧等隐患时,当时一些学者就指出,中国文化是未来振救世界的良药。很高兴现在国学热正在悄然兴趣,很多人已意识到我们对传统丢弃得太久了。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不是更加西方化,而是去西方化,回归优秀传统,重振自信。
七、对中国家庭教育的简单回顾与展望
中国传统是非常讲究家庭教育的,以至于教育一直是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比如科举考试沿袭了一千三百多年,却从未产生“科举考试培训班”之类的政府行为。从民国开办现代学校后,家庭教育的功能大大退化,人们开始把教育的功能寄托给学校。新中国建立后,像所有的现代国家一样,由政府全面兴办学校并控制学校教育,学校一方面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专属地,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思想统一的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它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它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成了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同时,家庭教育更加边缘化,它的功能几近被人淡忘。
文革结束后,尤其是恢复高考以来,大学生成为“天之骄子”。人们慢慢在高考这场激烈的智力与心理竞争中体悟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学生的差异常发源于他的家庭。特别是90年代出现的《哈佛女孩刘亦婷》,明确地让人看到家庭教育的巨大力量,它同时也把国民的精英教育思想推向一个高潮。从这里开始,有关家庭教育的图书不断出现,但多是一些商业产品,以书中主人公上哈佛或耶鲁的为卖点。由于这些书很少能抓住教育的实质来谈教育,所以带给家长们的主要是羡慕,而不是教育理念的进步。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70后一代人纷纷成为家长,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更加急迫地寻找着家庭教育的有效之道。所以那几年开始,家教类图书大量出现。一批“教育专家”也随之出现。应该说,这些图书和专家的出现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比如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让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棍棒教育”思想有所收敛,人们开始意识到应该以赏识的心态对待孩子。但这个时期的问题是,人们太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批判和指责上,较少进行建设性的观点陈述。所以家长们的困惑仍不能够得到解决。更有人对当下教育发一通危言耸听的言论后,乱归因乱出主意。不科学的观点不可能是美的,粗制滥造的东西不可能让人产生兴趣,人们渐渐对家教书心生厌恶之感,家教图书的口碑每况愈下。
我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在投稿时,找了将近十家出版社,几乎是哪家一听说是家教书,马上就说,这种书现在没人看,我们不出这类书。人们一度不再喜欢家教书,并不是不需要。其实需求还是很强烈的。所以我的书上市后才能在宣传很少的情况下,主要靠读者的互相推荐而创造出一个销售奇迹。我的这个书名表达的其实就是一种理念,刚出来时,很多人觉得这个名起得够大胆,而它也确实刺激了一部分人。虽然这本书得到了许多好评,但因为书名也遭到到不少批评。一位曾经在教育部身居要职的人就特意撰文,说好妈妈胜不过好老师。我相信他之所以持这样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调,一定是因为他没看我的书,如果看了书还这样说,那就更奇怪了。
任何一种新思想的出现,无不在开始阶段备受非议,但真相本身就是力量,时间会让它站稳脚跟。况且“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并不是太新的思想,它只是旧话重提,或者是把人们长期忽略的一个现象加以重视和放大。我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以及作为家长的经验,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新的估价,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应把握的最基本原理进行了最通俗易懂的陈述,让人们看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可分割性,看到教育之美,获得了教育的自信。正是基于这些,它才会得到公众的认可。
就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一个人发展中的影响权重,我相信它们会越来越趋于平衡的。学校教育凌驾于家庭教育之上的情况将会慢慢淡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男女分工的模糊化,女性对社会生活参与的增多,以及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会越来越凸显,家庭教育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家庭教育即使不能形成像现代学校这样有组织的、系列化的教育实体,也会在文化层面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巩固。
八、教育者的素质,是保证教育运行良好的根本
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我前面表述过的一个观点上,即所有好的教育都是一样的,中西方教育理念其实是一回事。陶行知先生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他从国外留学回来,到乡村当小学教师,后来又开办师范学校。他一方面倡导杜威的“做中学”,另一方面坚持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反对现代语文课本及脱离实际的纯课堂学习。我相信陶先生自己也说不清他是个中国思想的学者还是西方思想的学者。
说到底,教育要回归或寻找的不是“东方思想”或“西方思想”,而是教育科学本身。尤其在全球化的当下,地球已变成地球村,不要再在“中式”还是“西式”问题上纠缠;而是要区别出什么是正确教育,什么是错误教育。既要对传统文化有所坚持,又要博采众长,学习他人先进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虽然要关注人家的体制、制度等这些外在的东西;更要明白我们自己努力的方向,那就是提高“教育者”的素质,这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这里的“教育者”指两类人,一是在学校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二是所有的家长。只有教育者的素质提高了,被教育者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这是任何硬件设备、任何政策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可以说,教育者的素质,是保证教育运行良好的根本。
(2)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品任然很低
(3)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4)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
(5)青少年犯罪率偏高
(6)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7)腐败问题严重
中国人存在的问题
(1)处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没有稳定的社会价值观,(2)科学素质缺乏,迷信,盲从
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人民基本脱了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达到了小康生活。物质方面的满足使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发展。然而随着物质经济的发展,文化方面也暴露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
首先,虽然从建国以来国家坚持百花齐放的文化方针,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但是现在我国文化产业规模仍然较小,现有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文化产业还处在一种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对称结构性矛盾的状况之中。家庭的文化方面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依旧很小。究其原因,仍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人们将大部分收入投入到医疗、购房、教育和储蓄等方面,整体消费不够高。
第二,我国文化发展受到外来文化打压。近年来国际外来文化大量涌入中国,“韩流”席卷中华大地,好莱坞大片充斥各大影院,中国本土的文化发展难以维系,虽然也有一些产品,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难蓬勃发展。
第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对文化有着独创性的人才的出现,需要大批文化机构的支撑。但是目前,我们一方面缺少人才,人才培养上存在断层;另一方面,创造力、生产力低,文化资源不能形成产业效益。我国正是在上述两个方面都显得被动和迟钝。
第四,文化发展中传统文化的流失。我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民族。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观念的泛滥,人们抛弃了传统文化,一些优秀的传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反而在韩国等国家被注重,比如,韩国端午祭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就是一个很大的讽刺。我想这应该引起人们的深思吧!
第五,投资渠道不畅通,缺乏资金支持。本较高文化产业的投资渠道可分为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和外资的进入。政府包办的体制及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民间投资成本较高,外资由于文化市场准入方面受到限制也较难进入,致使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和单一;由于只讲投入不注重产出,政府投资效益不佳;另外缺乏必要的引导和保护,民间和外国投资也存在重复和无效现象,投资回报率不高。这些都使得文化产业投资不足,进而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
教育电视节目是面向全社会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进行社会教育的电视节目总称 (2) 。中国教育电视台是我们了解中国教育电视节目的代表, 它包括:综合教育、继续教育、人文教育、空中课堂、早教五个频道。除此之外各地方台也开办相应的教育电视台。以此来看, 目前教育电视节目来源多, 但如今节目收视率却不太乐观,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针对问题, 笔者也谈谈个人的解决策略。
一、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 教育电视节目形式单一
1. 问题现状:
目前一些教育电视台的节目总是以课堂的形式教育大众。电视画面中出现过多的教师PPT展示内容, 把传统课堂搬上屏幕。对学习者来讲, 在学校一天的学习已很辛苦, 回到家看到的教育节目仍和学校雷同, 不免影响收视率;对成人来讲, 通过电视学习新知识需要此教学节目能吸引人, 教学形式能多样化, 如果仅是书本内容的画面再现, 如何能提起学习兴趣。
2. 对策:
教育电视台可根据电视受众群体的不同, 进行教学栏目的细致规划。从电视受众而言, 有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儿;同时, 相同年龄阶段受众由于性别不同对教育电视节目的偏好也不同。因此, 教育电视节目应考虑到不同群体来制作不同内容的教育电视节目。如针对老年人可根据他们生活喜好设置老年文娱、书法、棋、琴、健身等栏目;根据中年人兴趣和性别可设置汽车、美容、旅游、美食、体育等知识性节目;根据青年人特点设置装修、居家、购物、文体俱乐部、计算机等方面内容的知识。至于少儿和幼儿, 笔者觉得目前教育电视台针对这两种群体所开办的栏目还是比较多样的, 从舞台布置、道具设计到电视画面色彩的使用都还是不错的, 但如果能针对这两个群体目前在学校所学内容做些相应教学节目的补充, 会更有意义。如, 可以针对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数学、语文等内容, 根据他们课程进度, 做些相应的同步学习栏目, 都是不错的方式。
(二) 播放时间段有待改善
1. 问题现状:
对上班族和上学族来讲, 收视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段是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半钟, 而此时中央台的《新闻联播》、电视剧等节目占据此时的黄金时间段。对于电视受众来讲, 刚下班或放学回到家, 希望看看电视轻松一下, 有的电视台的教育电视节目也抢占此时间段。同时, 在非黄金时间段播放的节目也缺乏对受众群体进行分析。
2. 对策:
教育电视节目与其他电视节目不同在于商业化成分所占比例小, 因而, 可不必竞争黄金时间段。但是, 教育电视节目要把自己节目播放时间做好科学安排和受众群体分析。如在周一至周五白天, 上班族和上学族无法收看教育电视节目, 但老年群体和“居家族”是电视节目忠实的朋友, 可在此时安排他们的节目。在双休日的白天, 上午可播放一些语言类的学习节目, 或学术性比较强的节目, 因为此时是人学习效率较高时间段;下午可播放数理化的学习内容, 因为此时人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活跃;晚上可播放些娱乐性的或较轻松的教育节目, 让人的大脑得到一定的放松。
(三) 节目的交互性不足
1. 问题现状:
教育是双向交互的, 但教育电视节目基本上都是前期制作好到节目时段再播放, 很少看到现场直播教育节目的。这样, 观众在收视教育节目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无法得到及时反馈, 也就影响了他们的收视热情。同时, 对于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方来讲, 虽然花了力气和成本制作了节目, 因为不符合大众需求而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
2. 对策:
笔者认为在教育电视节目播放时可针对该节目开通免费热线电话, 让大众能随时拨打进去, 由专家进行疑难问题解答。或者在节目播放同时围绕播放内容利用网络形式让收视者之间、收视者与专家之间进行问题交流与探讨, 还可以借助网络传呼工具、电子邮件形式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这样, 收视者也能积极参与到节目中并能在收视的同时将疑惑解开, 如此观众会越来越多, 既能提高节目质量又能让观众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共同学习的学习爱好者。
(四) 教育电视节目服务范围需拓展
1. 问题现状:
目前的教育电视节目其目的主要是展现给学习者学习的内容, 不管展现方式是否符合受众的学习风格, 存在千人一面的感觉。
2. 对策:
笔者认为, 教育不仅是教学习内容, 更重要的是教人如何学习, 该从何处下手学习, 哪些学习内容值得学习。因而, 笔者认为教育电视节目可适当添加一些栏目, 如《读书》栏目, 教学习者读何种书, 如何读该书;《学习》栏目, 向学习者宣传学习方法和古人所使用的学习方式及取得的学习效果;《书刊公告》栏目, 向大众推荐目前出的精品书籍等等。这些栏目不但让学习者感觉电视是自己的老师, 又能感受到电视是自己学习的朋友。
二、结语
教育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教育节目要办出特色也不是易事。教育电视节目要服务于全社会, 工作量浩大。目前社会提倡全民进行终身教育, 电视可提供图像、声音等直观信息, 是大众选择其进行终生学习的重要媒介, 要想将教育电视节目办出特色、受到更多观众喜爱, 是需要全民共同努力的。
摘要:教育电视节目是进行全民素质教育的媒介, 其开办质量的好坏对受众影响颇高。本文提出了目前教育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教育电视节目,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问题;思考;对策
近年来,约有600所院校开设有艺术设计类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被视为是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设计艺术教育己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出现了与市场脱轨的现象,严重制约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探究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是新形势下推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然举措。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从改革艺术设计的高考招生方式;特色办学是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方向;明确培养设计人才应具备的条件;加大办学力度、培养有用人才;改革教學方法与手段;注重实践教育;重视教学管理机制中的教学质量评价环节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
1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陈旧且与时代脱节。这种情况在今天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虽不是主流现象,但也绝没有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据了解,有一些学校的设计专业教材十年如一日不曾更改过,就今天的中国社会发展的速度来看,十年的时问可以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以这种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又如何来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呢?艺术设计应该是一门紧跟时代脚步的学科专业,如果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都是远远落后于现在这个时代的,那这种学校的教育应该是失败的。
1.2 基础相对薄弱。我国在高等院校中较早设置了美术教育专业,且多数都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和悠久的办学历史。然而,艺术设计教育与美术教育相比,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而且有很多是附设在美术教育专业下的,发展时问短。也由此造成了我国艺术设计院校普遍缺乏艺术设计教育的设施设备等基础条件和教育教学经验积累。
1.3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现行高校艺术设计课程中共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强调艺术表现,忽视文化素质教育。艺术设计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品质特征,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权学、社会学、美学、文化学等相关的知识都是艺术设计理论中必须综合的部分。如今 一些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仍旧沿用传统型的技法教育,结构素描、色彩构成加上效果图、模型等设计表现技法,训练课程占专业总课时的70%左右,而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课程很少,造成了学生表现能力较强而综合素质差,模仿能力强而创造性不够等问题。
1.4人才培养缺乏前瞻性。现行的设计艺术教育模式还缺乏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培养的标准与市场需求之间尚有差距,学生毕业以后难以适应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设计理念、市场审美标准的变化,设计材料和}软件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不了解和分析市场,对学生的教育就无异于闭门造车。
1.5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不规范。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不规范也是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又一大问题。目前大部分高校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其课程安排基本上是两年基础教育加上两年的专业教育。这种课程设置方面使得学生设计专业知识学得少,专业不专,同时过分强调基础教育,忽视专业课程教学,会使艺术设计专业缺乏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笔者认为可以设置一年的基础课程教育,在第二年级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掘自我特点,主要钻研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个专业领域,使得学生各个各有所长。同时在最后一年专业学习中,还应当开设实践课程,让学生走出学校,在社会实践中应用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特长。
1.6教育理念滞后。艺术设计自身的特性决定教学的理念应该是培养应用型符合人才。但是有部分高校对培养目标不明确,在课程体系上盲目引进国外的教学方式、方法。每一门学科和课程的设置都需要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作支持,如果只是从表面上借鉴课程名称和课时安排。就只能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这种做法对艺术教育的改革不会产生帮助。我们要探求的是这些课程名称背后的知识基础,是结合自身的状况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
2 对艺术设计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2.1改革艺术设计的高考招生方式。对从事纯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必须考察其基木的造型能力和艺术素质,必须注重其整体文化素质和创造能力。为了培养出真正适合时代需要的设计人才,设计专业招生科目一定要经过专家论证。寻找出一条适合于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的招生有效途径,增加设计思维、设计文案、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的测试内容。以便学生入校后能迅速实施设计能力的培养。
2.2特色办学是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方向。艺术设计专业设置应是多层次的,这样做一是可为学生自身发展找到准确的定位,做到量体裁衣。二是可为社会为不同的专业门类量身定制,对口打造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专业定位上的多方位、多层次,可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的需求。它们之间各自的定位不同,也可以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2.3明确培养设计人才应具备的条件。国家早在1998年《关于深化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为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方向:“建构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其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富有时代化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作为高校应明确新时期的艺术设计人才应具备的条件,即:具有社会责任感;懂得经济和市场;有良好的适应工作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具有多元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4加大办学力度。培养有用人才。第一,在师资结构上。采用“双轨制”。学校除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外,可从社会上聘一些行业专家、学术专家和客座教授作为兼职教师。这样的师资结构更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教师积极性的调动。这种“双轨制”教学,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为学生提供实习环境。是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的捷径。第二,加大基本设施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设施是搞好教学的前提条件,它不仅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水平,关键是培养人才所必需,要培养艺术设计方而的现代化人才,高校艺术设计的教学设施必须现代化,综合化。科学化。在生源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不扩大校舍、教室、增加器材设备是不行的,而这些落后于时代也是不行的。同时,提高管理水平。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优质服务。第三,大力发展艺术设计教育社会化。国家对设计教育的投入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走社会化的道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不能仅满足国家教委、省、市以及本校的止常财政拨款,而应利用地域经济条件,通过实现高校产业化,加快设计教育社会化的步伐,产,学,研合作,既可以更新设计教育观念,也可以提高设计教育的社会效益。
2.5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学方法是实施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同样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而不同的教学内容也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不能简单一致,不能强调整齐划一,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必须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2.6实践是艺术设计教育中不应缺少的部分。艺术设计实践虽不可以代替艺术设计教育,但艺术设计实践却可成为艺术设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校培养的目的是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服务。设计教育应与市场相适应,学生能够用从学校所得来的知识满足市场的要求,才是艺术设计教育真正的成功。这样艺术设计教育可以和社会需求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性循环系统。
2.7重视教学管理机制中的教学质量评价环节。教学评价是现代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评价就无法判断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就无法确认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进教学。使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而进行科学的检查,从而督促教师在教学上不断地改进提高。二是通过教学评价。激发教师搞好教学的积极性,创新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这方面科研、专业理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肖颂阳.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J].装饰,2003(08).
[2]吴余青.进入“终身学习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J].装饰,2003(12).
[3]陈北平.聚焦: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研讨论谈[J].新材料新装饰,2004(01).
[4]朱本红.中等职业学校媒体与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反思[J].职教通讯,2004(01).
大多数中国父母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而欧美的父母会特别教导小孩必须“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在表达的意见当中,还包括说“NO”!不正确的管教之下,塑造出的孩子让我们疲惫不堪:
问题一,言行不一致。说到做不到,言行不一致会把孩子变成投机主义者。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能逃避惩罚,他们试图竭尽所能地做到这一点。
问题二,小看和责备。有些父母总是主观地否定孩子的言与行,喜欢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长此以往,就会将孩子的积极性、上进心盲目扼杀,而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被无情地摧毁。
问题三,保护或溺爱。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甚至将子女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这种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
问题四,父母过于民主。有些父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使其变得为所欲为。
问题五,滥用奖罚手段。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其明辨是非,父母应该在平时养成奖惩分明的习惯。孩子如果犯了错误,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
问题六,父母意见不一。不少父母缺乏沟通而对教育子女的问题固执己见,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注意保持意见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让。
育儿专家指出:孩子可以学会懂事,但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这需要我们做到未雨绸缪、坚持不懈,并随时都保持头脑冷静,运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将小孩从调皮捣蛋的麻烦角色中转换过来。
中国父母的六大矛盾家教
有一位教育工作者说:“矛盾的家庭与矛盾的孩子,这个问题在今天应引起每个家庭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今家长在言教、身教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矛盾化的教育,极容易把孩子培养成多重人格。孩子们在成长中承受着许多矛盾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化,必将搅乱他们的幼嫩的心智。”的确,怎样面对这些矛盾,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一、“言教”与“身教”的矛盾
在做人上,现在的孩子处在“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
“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种“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法则,在几千年后却被我们给扭曲了。
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结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一边让孩子尊重父母,一边自己却不尽瞻养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自己却一年也不摸书本,甚至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一边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边却又帮孩子打扫教室卫生,恨不得连劳动课都要替孩子上;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甚至破口漫骂……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比比皆是。
这种充满矛盾的家庭教育。让不明世事的小孩确实感到为难,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往往
学家长样子,一面从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从家长身上仿效“说一套,做一套”的圆滑世故的处世哲学。因此,人们很形象地总结出“5-1=0”,即学校苦口婆心的5天教育,被家庭、社会的一天教育所抵消。
二、“穷教”与“富教”的矛盾
在生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穷教”与“富教”的矛盾中。
改革开放,使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使人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是独生子女的剧增,使人们从情感上愿意为其奉献一切。现今的很大一部分家长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家里水果、点心、高级饮料、高档食品之类的东西,应有尽有,以满足子女的生活需要。同时,他们又要求子女生活节俭,不要光顾吃而不学习,埋怨子女好吃懒做。一年四季衣服花样翻新,甚至每天可以不重样,什么服装名牌新潮,就给买什么,另一方面却又希望子女要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常常又拿伟人的俭朴生活来教育他们,讲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陈年旧理,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成了许多人街头巷尾闲谈的至理名言,而一旦涉及具体问题,则往往又是另一番表现。
很难想象,在这种矛盾家教中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何等的生活质量观。我们并不是吝啬鬼,也并不绝对反对改善孩子的生活,但必须适可而止。在生活上对子女要有所节制,那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现在的孩子仿佛天天都过年,因而他们已无法尝到真正过年时的甜蜜。”“现在的孩子得到什么都很容易,因而他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从小的范围看,我们的这种教育方式只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个身宽体胖的“胖墩儿”,却无法让他们成为一个能够真正承担社会责任的“巨人”。从大的范围讲,这样培养出来的社会极端利己主义者,将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灾难:很难设想一个人人都只知“索取”和“享乐”的社会,会是怎样一种情境。
三、“溺爱”与“叛逆”的矛盾
在亲子关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溺爱”与“叛逆”的矛盾中。
目前在我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长期困扰着教育工作者的许多问题,诸如厌学、逃学、吸烟以及团伙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乃至近期屡屡发生的骇人听闻的青少年自杀、杀人等事件,均与家庭中的不良亲子关系有关。
少年时期,国外有学者称之为“亲子关系危机期”,对孩子的影响极大,不仅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并且对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孟育群教授对亲子关系进行了10年的研究,她的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受测试家庭亲子关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父与母人数分别达70%和80%,过分溺爱的父与母人数分别达到40%和60%。
许多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可换来的结果是,子女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甚至走入极端,对父母操起了罪恶的屠刀。对此,家长应该认真检讨、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其实孩子的许多毛病都是我们自己教出来的。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更是孩子健康人格生长的土壤。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更是孩子的家庭教育者,在亲子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其中,父亲的作用更大。据研究,父亲在儿童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日渐增强,具有母亲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许多家庭中,由于传统家庭分工格局、观念和错误的教管方式,以及现代社会角色分工,导致父亲“谈出”家庭教育,这对子女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四、“放纵”与“专横”的矛盾
在教育方式上,现在的孩子处在“放纵”与“专横”的矛盾中。市场经济的建立,带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导致了许多人思想上的是非模糊,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有的家长在孩子破坏公物、在公共场合撒野、无故凌辱同学等不良行径发生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的“胆小”个性。竟毫不掩饰地要求孩子对其他同学要“以牙还牙”,“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怕。
有的家长自以为是,总认为孩子很小,孩子身上的许多缺点都被看成了一种天真的表现,对其缺点错误听之任之,不加任何管束。
父为子纲的封建思想在今天的许多家长头脑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在家庭教育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无论是“学富五车”的读书人,还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很多人都将自己摆在了家庭的绝对权威的地位。孩子一不小心弄坏了家里的一件小东西,家长会大发雷霍。一次考试失误,家长会毫不留情,痛骂斥责。孩子如果在外闯了祸,那可更不得了,一顿臭骂自然少不了,拳脚相加也会接踵而至。
50%的家长都会凭借自己的家长“权威”,去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如私拆子女的信件、偷看日记等。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残留着“孩子是私有财产”的封建宗教法制观念,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的平等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
五、“重智”与“轻德”的矛盾
在教育内容上,现在的孩子处在“重智”与“轻德”的矛盾中。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都对考试成绩特别关心,将目光一直盯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到学校,家长首先看的是学生考试的成绩,问的是子女在班上的成绩排名;子女放学回家,家长首先检查的是学生的作业,辅导的是学生的课外练习;人们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品德问题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或者不需要像学习那样值得重视。
“唯上大学才是人才”的人才观,“重智轻德”的教育观,让年幼无知的孩子失去了最佳的人格教育期,使许多孩子在“心理断乳期”、“人格成长危险期”中迷失了人生的航向,导致了许多恶性事件的发生。这些结我们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多吗?
六、“发展”与“限制”的矛盾
在个性发展上,现在的孩子处在“发展”与“限制”的矛盾中。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切实感到人才的重要。家长渴望孩子成才,却对成就什么样的才及怎样成才,缺少科学的把握。于是人们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主观的愿望,为子女制订了“宏伟”的发展计划,有的认为音乐时髦,就强迫孩子练习钢琴,参加五花八门的音乐培训班,有的认为美术市场看好,就为孩子购买画板和颜料;有的认为跳舞对孩子有用,就陪孩子练功,有人认为理科前途好,就便逼着孩子去学理科……如果家长的这种选择,符合孩子的志趣,那当然是好事。可事实却是许多家长的“发展”计划违背孩子志越,这种“发展”实际上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许多孩子为了家长的决定,有的放弃了心爱的体育而埋头于书山题海,被迫“一心只读圣贤书”;有的很爱好文学,却被家长逼进了理科的海洋。他们都含泪告别了自己的兴趣,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家长的过错。因此,国家总督学柳斌曾痛心疾首地指出:孩子为了观察蚯蚓而挨家长一巴掌,我觉得这一巴掌,很可能就打掉了一个未来的科学家。
矛盾的家教绝非仅仅上述几种,还有许多。问题不仅如此,更可怕的是我们许多人还未真正认识到这种矛盾家教的严重后果。家庭教育作为教育双翼中的一翼,其作用不可忽视。从小的方面讲,矛盾的家教会影响孩子的学校教育效果;大的方面讲,会影响孩子的人格成长,更严重的是关系到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制约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我们必须面对它,认真地思考它,从而寻找出解决它的办法来。当然,说起来这又是一个工程,不是家庭教育本身的问题,要全社会都来重视它才行。可是,作为孩子的父母,家庭教育的主角,还是应该
首先从自己做起吧!
中国家教的六大误区
一是溺爱。家长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不仅导致孩子的依赖性,而且易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养成自私贪心的恶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这些“家教秘诀”在中国的家庭中很常见。有专家认为,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已经成为中国式家教的两大通病……
二是忍让。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生怕孩子不顺心,惟恐家庭里发生不愉快,于是对孩子无原则地让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三是收买。对孩子取得的进步或成绩,家长予以表扬或奖赏是应该的,但若以金钱作奖励,其结果常常会刺激孩子滋生惟利是图的思想,引发孩子产生不诚实的意念。
四是自夸。家长以自我夸耀来获得威信,这种威信往往不得久长,一旦孩子觉察到家长言过其实后,常常听不得家长的忠告和批评,反而有损家长威信的建立。⒈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养育了孩子就可以有资格主宰孩子的未来。⒉ 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产品,家长没有权利对孩子进行违背规律的改造。⒊ 孩子不是家长证明自己身份的商品,家长没有资格把孩子当作向人炫耀的物品。
五是压制。家长对孩子粗暴专制,只准孩子服服帖帖,俯首听命。殊不知,这种威信,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缺少自尊,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恐惧心理。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推荐阅读: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11-03
中国建筑业存在的问题05-29
中国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0-12
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10-09
浅议中国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完善09-14
浅谈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现状06-23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10-17
改革开放中国工业经济06-04
中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