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基本礼仪常识(共8篇)
在现代西方,宴会是人们社交的一种基本方式。英国人举行宴会通常在晚上八九点开始,若去赴宴,应提前半小时到达为妥。倘因事不能到会或需延时赴会,必须提前通知主人。让人久等是一种失礼之举。
国外的一些宴会,为了方便人人有交谈的对象,一般请客均为偶数,即宴会桌上为偶数,这样可以照顾每个人均有一个谈话对象。在餐桌上,男女一般要对半分坐,这种方式同中国人男坐一面,女坐一面风俗不同。
国外的宴会邀请方式一般为电话通知加请帖提示。通知人大多都要告诉参加者该宴会的正规程度。如果是正规“严肃的宴会,必须要着礼服前往。
宴会主食
宴会上的食物往往是三道食品---一道菜是主菜;二道菜是布丁或奶酪;三道菜是甜食(如水果)。
如果自己是一位素食者,应提前向主人申明。目前,西方国家宴会上的器具设施大约分成:银器、瓷器、玻璃器皿、上菜盘、厨房用具五大类。
银器、(或不锈钢器),包括大小刀叉、汤匙、布丁匙和咖啡匙,此外,还应有一个公用餐匙和一把利刀。
瓷器。西方国家正式宴会,除甜食盘外,所用瓷器须套用。
宴会所用瓷盘有大、中、小三号,如有汤还需有汤碗或汤盆。此外,还有中号奶酪盘。
咖啡具包括壶、杯、剔。
玻璃器皿。主要是各种形状的酒杯及洗手碗。
厨房用具。主要束、罐、壶、煲之类。
用餐前,主人为每位客人发一个餐盘和一张餐巾。需要将盘挪到自己正前方,将餐巾置于白脱盘上。正规宴会一般餐桌中间要有蜡烛、鲜花等,用以装饰桌面。
餐桌用酒
餐桌上用的酒大致可以分成:
1.红色、白色、玫瑰色酒;
2.低、中、高度酒;
3.汽酒、无汽酒。
在西方,吃什么食物,配用什么酒。如吃羹汤时用雪利酒,吃牛肉用低度红葡萄酒等。在用餐之前,一般先把酒塞起开,越是年近造的酒,起塞越应早些。
宴会上的座位排列,如是正规宴会,一定要按座卡上名片安排入座。开宴之前由主人互相介绍一下,介绍时自己应起身点头示意。待主人宣布开宴后,方可进食。
在进食过程中,须提防左侧身体,上菜者都从左侧端上食品,不小心会撞掉食品。另外,西方人在斟酒时,也是从左面上酒,从右面斟酒。一般由男主人一一斟酒,再由侍宾斟上。待大家酒足之后就可退席了。
在西方国家参加宴会,如果不懂桌上礼仪,可等别人动手后再学着用餐。如果不会用那道菜,可请教一下邻位,这绝不会伤大雅的。
相反,不会装会才是失礼的行为。宴会上进食用饮料时,切勿发出响声。把食品嚼得”吱吱"乱响是失礼的。
宴请礼仪及基本常识介绍
宴请礼仪- 送请柬
一个正式的宴请活动,在进行之前,需要提前送请柬。在进行请柬递送的时候,最好当面递送,这样可以表现主人真诚的邀约心意,如果采取当面递送请柬的方式,请柬信封不可以封口,如不能当面递送,可以选用邮递的形式,但是,切勿采用托人转交的形式,这样的行为显得非常没有礼貌。在进行请柬撰写的时候,应注意格式与内容,请柬内容清楚明确,写清楚宴会的时间、地点、被邀请人等宴会细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请柬格式规范得体,需要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书写,注意用词的规范性。
宴请礼仪- 回复
在收到宴会邀约的时候,不论能否赴约,都应该用书面的形式进行回复。回复信件分为应邀信与谢绝信。应邀信,应邀人接受邀请而回复的信件,它能够表现出应邀人对于宴会的期待与重视;谢绝信,应邀人因故不能出席宴会而回复的信件,它能够表现出应邀人对于邀请人的感谢与重视。在进行这两种信件的撰写时,需要注意格式规范与内容得体,在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收信人阅读信件的感受。
宴请礼仪-客随主便
在进行宴请活动的进程中,客人需要跟随主人的行动,配合主人完成宴请活动。在餐厅入座之后,需要在主人进行进餐邀请后,方可开始进餐活动。在进餐过程中,遵循食不言的原则,在主人未发问之前,保持安静进餐的环境,在主人提出发问的时候,需停下正在进行的进餐活动后方可进行回复,如果口中还有食物,需将食物咽下后才可与主人进行对话。在主人进行祝酒活动时,需立即停止进餐活动,起身回应;取菜的时候,按照自身需求取适量的食物,不要留有剩余,同时一次性不要取太多,如不够,在食用后可再次进行取用。在结束进餐活动后,表达自己用餐的愉快与对于主人宴请的感谢。
宴会中要注意的礼仪常识
用餐前注意形象
1:席间不要用手摸头发,用餐时用手摸食物以外的东西是不礼貌的,尤其是摸头发会让人觉得不卫生,因此最好将头发收拾得利落些,一面妨碍用餐。
2:要保持清新的口气,如果有难闻的空气,势必会给别人不雅之感,影响你的形象。
用餐时注意礼节
正式宴会上的桌次与座位的排列是有讲究的,按习惯,桌次的高低以离主桌的位置远近二定(以面对门为准)左高右低。团体宴请中,宴桌排列的一般以最高的
或居中的桌子为主桌,在用餐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用餐前服务员送上的热湿毛巾是用来擦嘴角与双手的,不可以用它来擦脸或别的部位。
2:使用筷子应文雅,不能乱舞,不能用筷子指点人,或胡思乱想动菜肴,离席时,应将筷子轻放在餐碟边活筷架上 ,用餐中需要用到汤匙时,应先放下筷子
3:冷餐会中,取菜时不要盛得过多,取完即离开,以便让别人取食
4:吃剩下的菜,用过的残局,牙签,都应该放在盘内,勿置在桌上
5:结束用餐离开宴席时,应将餐巾拆放在桌面上
6:坐姿要端正自然,背脊伸直,不要往后倒、靠在椅背上;不可以用手托腮或将双肋放在餐桌上,脚应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以随意伸出,也不可以玩弄桌上酒杯,盘碗,刀叉等餐具
用餐时饮酒的礼节
敬酒时需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及身份先后顺序,主次分明。如果在场都是有更高的身份或年长的人,要先给位尊年长者敬酒,不然会失礼,当有人祝酒致辞时
要立即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再以左手托付杯底,面带微笑,将酒杯聚到眼睛高度,在”干杯“声后讲酒一饮而尽或喝适量
然后,还要收拿杯与提议者对视一下,在中餐里,干杯前,可以象征性地和对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酒杯 ..........
餐桌上的基本礼仪
餐桌上有许多应注意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常被忽视。
(一) 就座和离席
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 呼女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 香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带,或挂在西装领 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 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 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9、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计,不能匆忙送入口, 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呕气。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14、喝酒宜各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计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 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17、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 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
18、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19、如吃到不洁或异味,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 取出,放入盘中。倘发现尚未吃食,仍在盘中的菜肴有昆虫和碎石,不要大惊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20、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21、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22、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帐,推拉争付,至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 抢付帐。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帐。
23、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
落座礼仪有哪些小常识?
有很多刚入社会的职场小菜鸟在参加宴请时,不知道坐什么位置而迟迟不敢落座,一般来讲,中式正式宴会以圆桌为主,圆桌非常适合中餐所有菜一起上的方式,围着餐桌吃的每个人都可以很方便的夹到菜。
主人一般会坐在面对着门的地方,这样也方便主人看到客人到达做好迎接的准备。最重要的客人一般都会被安排坐在主人的左手边,第二重要的客人会被安排在主人的右边,以此类推下去,这是中式正式的座次安排;
在一般普通的小型的宴会上,也有谦虚的主人会请最重要的客人上座就座(上座一般为面对着门的位子或者位于上北方位的位子),自己则一旁作陪,当然主和客通常会客气的推来推去,谁也不肯位居上座以表示谦让,最终一般客随主便就可以了,也无需客气太长时间。
西式正式宴会
西餐逐一上菜的方式让西式正式宴会一般都是以长餐桌为主,菜式没有中式的那么多样,而是每人面前相同的一份,但是除了吃之外,餐桌交谈在西方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
男主人会入座在长桌的一头,视觉面对大门或者包房的入口;而女主人则会就座在长桌的另外一头(背对着门的那头)。
男主人右手边第一个位子为女性第一主宾客,左手边的第一个位子为男性第二主宾客;女主人右手边的第一个位子为男性第一主宾客,左手边的第一位子则为女性第二主宾客,按照这个次序,男女穿插被分配入座,就餐时面对着的是异性、左右旁边也应该是异性。
Tips:
西式正宴上,配偶或者一起出席的异性朋友很有可能不会被安排在你的身边一起,原因是避免两位只顾自己聊天而不关注其他客人的话题,将其他客人无形拒之话题圈外。
若担心配偶或一同出席的异性朋友与你分开坐后他们口无遮拦破坏你的形象,或者怕他们缺乏社交经验不善于与陌生人交谈需要你照顾的话,那么最好在回复邀请函时和主人说明你必须与你的同伴坐在一起。
入座前
若餐厅或酒店有衣帽间,可以先把大衣、雨伞及公文包在此寄存,因为西餐厅不会提供像中餐厅常见的椅背衣服套。受邀就餐的时候你应该是 dressed to be seen,给大家一个完美的第一感,所以不要累赘,该寄存的最好放在衣帽间 (在某些国家,提取衣服时可以在衣帽间柜台上的零钱盘放一点小费给服务员)。
入座后
男士应该有绅士风度的帮助女士入座,因为隆重的晚宴上女士们一般都穿着晚礼服,我们应该帮她们把椅子拉出来方便她们入座,然后她们坐下后帮她们把椅子推进去一些。
(一)桌次安排。按共同的惯例和习惯,桌次高低以离主桌远近而定(以面门为准),右高左低。桌数较多时,要摆桌次牌。多桌宴请时,宴请桌排列—般以最前面或居中的桌子为主桌。 宴会的席次安排,以礼宾次序为主要依据。
(二)座次安排。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更是一个强调等级之分的国度,所以,早在古时候,宴会的座次就已经很讲究了。坐古时候那种四方的台案有严格的礼节,是要分尊卑主从的。一般来说,面东者尊,位置是留给最尊贵的客人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关于鸿门宴中就有一段论述,原文为:项王留沛公饮,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立。在这里,本来东向是尊位,因该是刘邦的,但项羽霸道,毫不客气的就抢了过来,当时正是项羽踌躇满志的时候。刘邦是个流氓,抢不过项羽,又不甘心,索性去坐了卑位,把局面搞搞乱。范增老实,规规矩矩的坐了从位,也就是陪客的位置。剩下了一个张良,自己的位置被自己的主公抢了去,剩了一个主位,实在没办法坐,也不敢坐,干脆站着了。
正式宴会,一般都事先安排座次,以便参加宴会者入席时井然有序,同时也是对客人的一种礼貌。一般来讲,在正式的宴会座次中,强调以右为上,面门为上。在具体安排座位时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以主人的位置为中心。如有女主人参加,则以主人和女主人为中心,以靠近主人者为上,依次排列;二是要把主宾和夫人安排在最主要的位置。通常是以右为上,即主人的右手是最主要的位置。离门最远的、面对着门的位置是上座,离门最近的、背对着门的位置是下座,上座的右边是第二号位,左边是第三号位,依次类推;三是在遵从礼宾次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相邻者便于交谈;四是主人方面的陪客应尽可能插在客人之间,以便与客人交谈,避免自己的人坐在一起。
(三)宾主礼仪 。主人礼仪:宴会的成功有赖于主人的热情好客,慷慨招待和细致周到的组织安排。从礼节上讲,主人的职责是使每一位来宾都感到主人对自己的欢迎之意。主人举办宴请,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主人都应提前对客人发出口头或书面邀请,并依照客人的习惯、特点安排好请客时间、地点等事宜。礼仪性宴请礼节更隆重讲究。在宴会开始前,主人应该站立门前笑迎宾客,晚辈在前,长辈居后。对每一位来宾,要依次招呼,待客人大部分到齐之后,再回到宴会场所中来,分头跟客人招呼、应酬(家庭便宴比较随便,主人不一定在门口迎客,可在客人到达时趋前握手招呼)。主人对宾客必须热诚恳切,一视同仁,不可只注意应酬一两个忽略了别的客人。入席前,烟、茶不可全部假手他人或服务员代劳递送,主人应尽可能地亲自递烟倒茶。上菜后,主人要先向客人敬酒,说一些感谢光临的客气话。此后每一道菜上来,都要先举杯邀饮,然后请客人“起筷”。要照顾到客人的用餐方便,及时调换菜点或转动餐台。遇到有特殊口味的客人要及时调换菜点。席散后,主人要到门口,恭送客人离去。对那些在宴请中照顾不多的客人,应说几句抱歉和感谢之类的话。对走在后面的客人,可略为寒暄几句。
客人礼仪:如果要参加宴会,那么你就需要注意,首先必须把自己打扮得整齐大方,这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用餐礼仪。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总结
A.要注意迎宾时的站姿。
B.要注意鞠躬时的角度,不能太敷衍了事但是也要防止走光。
C.对于不同形状的捧花也要知道有不同的握法,千万不要像拿了个火炬进场一样。
D.进场时候走路要抬头挺胸、大方得体,转身时候要注意幅度,因为当天是穿着婚纱并非平日的休闲装。
E.坐的时候也要注意坐姿,上身要挺直,略微扭腰,这样会显得更苗条。
F.婚礼上的接吻仪式是神圣的,因此既不用表现得太扭捏,也不要太过激情,要掌握尺度。
G.交换戒指,手指的位置应该伸在对方腰部左右。
H.切蛋糕仪式,新娘应该双手握刀,面带微笑,慢慢入刀……
婚礼上需要注意的礼仪其实很多,在婚前可以适当地通过形体训练来达到当天收放自如的效果。
结婚基本礼仪
白色婚纱如何配鞋子
中国婚礼讲究的是喜庆热闹,主色调是红色,即使是一些举行西式婚礼的新人也不忘在自己的服饰上保留一抹红色,“总能见到的典型就是披着洁白婚纱的新娘却穿一双红色的鞋子,看上去感觉非常不协调。”他说,还有些大大咧咧的新娘甚至穿着黑色的皮鞋或者皮凉鞋,这与婚礼上的新娘应有的形象更不相符。最合适的选择应是白色或银色、金色。
婚纱应配专用内衣
与鞋的搭配一样,常常也有新娘穿婚纱时选择红色的内衣,同样存在不协调的问题,还可能由于和婚纱不相配,出现不合体、颜色外露等尴尬情形,所以最好在订做或买婚纱的同时,选购专用的内衣。
新娘需要淑女装扮
婚礼中的新娘应该大方雍容、清新淡雅,而这种美不能太艳丽、冗赘,不要把所有认为美丽的饰物都堆到自己身上,而且新娘妆应该为端庄淑女型。
目前流行新娘妆容多用鲜花点缀,颜色自然,造型娇美,是可圈可点的好造型。而且新娘的手套、头纱等饰物也都应与婚纱、婚礼的氛围相符,最常规的就是选用白色,造型简洁的来搭配。
西式婚礼应备手捧花
西式手捧花的造型主要是配合婚纱的造型选择,有瀑布形、半球形、球形、三角形、象鼻形、半月形等,花的颜色应以粉、白、香槟色为主,不宜多用红色。一般选用玫瑰、百合等,辅材则可选用情人草、满天星、勿忘我等。马蹄莲、菊花、康乃馨、火鹤等则不适于在婚礼上使用。
新郎也应化淡妆
新郎也是婚礼的主角,造型却往往被人忽略,尽管不比新娘光彩照人,而新郎出场前也应请化妆师打理一番,干净整洁是最主要的,在此基础上,最好也化点淡妆。提醒新郎,如果不化妆,在聚光灯下,新郎的脸色可能会显得比较苍白。
新郎礼服必须隆重
在出席正式场合尤其是自己的婚礼时,穿礼服才够隆重。缎面戗驳领礼服,配领结和腰封,衬衫一定是胸前有打褶设计的礼服衬衫——只有这些元素才能体现出你的品位和魅力。
西装礼服怎么选
1.礼服一定是缎面戗驳领的设计。
2.要穿礼服衬衫,千万不要穿普通衬衫系领带。
3.一定要佩戴领结和腰封。
4.记住以下关键词:小而窄的西服领;领子有明线设计;一粒扣;后开衩;选择紫色、玫瑰红等艳丽衬衫;系大领带扣或丝巾。
结婚流程
比较正规的入场仪式是,首先由司仪介绍新郎先行入场。
新郎走到红地毯的一半时,止步,面向正门。
接着司仪再介绍新娘入场,这时新娘挽着父亲踏着相同的步伐入场,然后司仪再衔接台词,父亲把女儿的手交给新郎后,新人向父亲谢礼。
1.同事相处的礼仪
真诚合作。接待单位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有团队精神,真诚合作,相互尽可能提供方便,共同做好接待客人的工作。
宽以待人。在工作中,对同事要宽容友善,不要抓住一点纠缠不休,要明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
公平竞争。不在竞争中玩小聪明,公平、公开竞争才能使人心服口服,应凭真本领取得竞争胜利。
主动打招呼。每天进出办公室要与同事打招呼;不要叫对方小名、绰号,也不要称兄道弟或以肉麻的话称呼别人。
诚实守信。对同事交办的事要认真办妥,遵守诚信。如自己办不到应诚恳讲清楚。2.与上级相处的礼仪
尊重上级。树立领导的权威,确保有令必行。不能因个人恩怨,而泄私愤、图报复,有意同上级唱反调,有意损害其威信。
支持上级。只要有利于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接待工作,就要积极主动地支持上级,配合上级开展工作。
理解上级。在工作中,应尽可能地替上级着想,为领导分忧。
不管自己同上级的私人关系有多好,在工作中都要公私分明。
不要有意对上级“套近乎”、溜须拍马;也不要走另一个极端,不把上级放在眼里。上下级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自己作下属时,应当安分守己。
3.汇报和听取汇报的礼仪
遵守时间。汇报工作时要遵守时间,不提早,也不推迟。
注意礼貌。先敲门经允许后才进门汇报。汇报时要注意仪表、姿态,做到文雅大方、彬彬有礼。
语言精炼。汇报时口音清晰,声音适当,语言精炼,条理清楚。
汇报结束后应等到上级示意后才可告辞。告辞时要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和用过的茶具、座椅。当上级送别时,要主动说“谢谢”或“请留步”。
听取下级汇报时,也应遵行以下礼仪:
守时。如果已约定时间,应准时等候,如有可能可稍提前一点时间,并作好记载要点的准备以及其他准备。
及时招呼汇报者进门入座。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善于倾听。当下级汇报时,可与之目光交流,配之以点头等表示自己认真倾听的体态动作。对汇报中不甚清楚的问题及时提出来,要求汇报者重复、解释,也可以适当提问,但要注意所提的问题不至于打消对方汇报的兴致。
不要随意批评、拍板,要先思而后言。听取汇报时不要频繁看表或打呵欠、做其他事情等不礼貌的行为。
1.微笑
以自然、亲切为基本原则。
在正规肃穆的场合、客人尴尬狼狈的场合、众人忧伤情绪低落的场合不要发笑或面带笑容。
笑声不能影响游客的谈话和休息,不宜开怀大笑、朗声大笑。
不能机械式呆板地对游客微笑致意。
2.握手
乡村接待员一般不使用握手礼,只有在游客主动伸手时,服务人员才能与其握手。
握手时要区分主宾关系、职位关系、长幼关系等。
异性间握手一般由女士先伸手。男士一般只握女士手指,不可用力过大。
忌贸然伸手。即使是左撇子,握手时也应伸出右手。
忌目光漂移,心不在焉。握手时间不宜太久。
忌同时和两人握手,忌交叉握手。
忌出手犹豫、过慢或强行握手。
不能带手套与他人握手。握手后忌用手帕、纸巾擦手。
3.鞠躬
鞠躬时应摘掉帽子,行礼完毕后再戴上。
弯腰行礼时眼睛要看地,不能向上翻眼皮。
应注意弯腰前后与对方目光上的交流。
服务人员的鞠躬礼一般在15。~ 30。之间。
4.点头
点头是一种比较随意的礼节,在行礼时应同时说问候的话。
点头时应面带微笑,面朝对方,眼睛注视对方,微微颔首。点头一次即可,不宜太多。
如果戴帽子,应先脱帽点头行礼,完毕后再戴上。
导游接待礼仪仪容卫生
(一)发型 女士的发型要符合美观、大方、整洁、实用的原则,要与脸型、体形、年龄相协调。从事旅游行业的女士发型应该是活泼开朗、朝气蓬勃、干净利落、持重端庄。切不可把头发染成红色或多色,并佩戴色泽鲜艳的发饰。从事旅游工作的男士鬓发不能盖过耳部,头发不能触及后衣领,也不允许烫发和染发。
(二)面部化妆 对于导游人员来讲,化妆要少而精,要强调和突出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部分,一般以浅妆、淡妆为佳,不能浓妆浓抹,还要避免使用气味浓烈的化妆品。
(三)口腔 个人保持口腔清洁是讲究礼仪的先决条件。导游人员在上班前不要喝酒,不 要吃有刺激性的异味食物,以免引起客人的反感。
(四)鼻腔:要经常清理鼻腔,修剪鼻毛。
(五)手指甲 导游人员要随时清理双手,要经常修剪和洗刷指甲。导游人员不应留有长 指甲,也不能涂用色彩鲜艳的指甲油。
导游人员接待礼仪服饰礼仪
(一)着装的基本原则
首先,衣着打扮要整齐清洁。
第二,衣服要妥贴合身。
第三,凡穿戴大衣、风衣、帽子,进入室内应及时脱下;
第四,任何时候不能在宾客面前整理衣裤,脱鞋脱袜,化妆、补妆更应回避。
(二)着装的配色原则
(三)着装的“TOP”原则 “TOP”是英语“time、”occation”、”place”、三个词的缩写形式,意思是时间、地点、和场合。“TOP”原则要求人们着装因时间、地点和场合的不同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服饰的类别:
(一)制服
(二)便服
(三)西服
(四)鞋袜
导游接待礼仪导游人员的言谈举止
(一)礼貌用语
1、礼貌用语的基本要求
(1)使用礼貌用语首先态度要诚恳。
(2)使用礼貌用语要谦逊文雅,尽量使用敬语。
(3)导游人员在接待宾客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声音优美、动听、语言标准、咬字清晰、音量适度,要使听者感到亲切自然。
(4)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不同场合和对象,灵活而适当地使用不同用语,有利于沟通和理解,从而避免矛盾的产生或可使矛盾得到缓解。
2、常用的礼貌用语
(1)称呼语
(2)问候语
(3)应答语
(二)文明举止
1、规范的站姿
2、优雅的坐姿
3、正确的走姿
4、得体的蹲姿
5、恰当的手势
6、微笑的表情
导游接待礼仪见面礼仪
(一)打招呼
打招呼是人们见面时最简便的礼节,是互致问候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之一。对熟人不打招呼,或者不回答对方向您打的招呼,都是对人失礼的表现。
(二)介绍
介绍是社交礼仪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介绍方法可以使不相识的人抛弃陌生感,缩短距离,扩大交际面。介绍,包括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两种。
1、自我介绍
2、介绍他人
介绍顺序:一般把男子介绍给女子,把年轻的介绍年长的,把未婚女子介绍给已婚女子,把地位低的人介绍给地位高的人。
(三)握手礼
在商务活动中,为了体现相互尊重,需要通过一些行为准则去约束人们在商务活动中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包括仪表礼仪,言谈举止,书信来往,电话沟通等技巧,从商务活动的场合又可以分为办公礼仪,宴会礼仪,迎宾礼仪等。
一、会面礼仪:
商务交往中,见面时的礼仪是要讲究的,前面讲过首轮效应,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说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事,一个年轻的小姐与一位先生握手,有的小姐自认为很淑女、很懂礼貌,相反表现的却是不懂礼貌,没有见过世面、不够落落大方。(握手的表现)。握手要用2公斤的力。
二、接待客人请吃饭的礼仪
1、选择酒店遵循“吃环境、吃特色、吃文化“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客人,选择不同的酒店。
2、选择酒店要注意附近的交通状况,最好不选择在单行线及不便于停车的地方,如果选择了,应事先通知对方。
3、在门前迎接客人时若主人与客人地位相仿,主人可不走下台阶,若是长辈或领导需要降阶相迎。
4、左手迎宾:引导客人进入房间时,领导或长辈走在右前方;右手送客:送客时领导或长辈走在左前方。
5、介绍客人时,熟悉双方的人要主动担当介绍人。在介绍过程中,客人,长辈,上级及女士有优先知情权,他们被后介绍。
6、伴随客人或长辈来到电梯门前时,如有人开电梯则客人先行,如无人开电梯则接待者先行,并按电梯按钮。乘电梯时禁止吸烟。
7、排座次时主人坐在对着门的位置,右手边为第一主宾,左手边为第二主宾,第一主宾右手边为第三,第二主宾左手边为第四宾,依次排座。
8、点菜时主人不可放弃权力,不问客人客人吃什么,要问客人吃什么。
三、乘车礼仪(双排座轿车)
通常主宾位为右后座;当主人亲自驾车时,主宾位在副驾驶座;如果主人妻子随行则右后座为主宾位;当主人带有司机或随从翻译人员时,主人同客人坐在后排,客人居右,随从人员坐在副驾驶座。
四、着装、首饰、头发的礼仪
1、男士着装注意“三色“原则(西服、领带、皮鞋不超过三种颜色);三一定律(皮鞋、腰带、皮包要统一颜色);三大禁忌(商标没有摘掉、不系或系质量不好的领带、鞋袜不配套)。
2、女士着装时裙装为正装,裤装为便装,在穿裙装时不能三截腿,不能光腿,要有备用袜子,同时不能穿黑色皮裙。
3、女士着装注意六点:不能过分短小、过分紧身、过分暴露、过分透明、过分杂乱、过分鲜艳。
4、男士头发在七公分左右为宜,女士出席商务活动时应该束发,不能长发披肩。
5、首饰要同质同色,佩戴要符合身份,以少为佳,不多于三种,不戴珠宝饰品。项链、耳坠的长度要与脸形成反比(圆脸的人带长项链,反之亦然)。
五、电话礼仪:
及时接电话:一般来说,在办公室里,电话铃响3遍之前就应接听,6遍后就应道歉:“对不起,让你久等了。”如果受话人正在做一件要紧的事情不能及时接听,代接的人应妥为解释。如果既不及时接电话,又不道歉,甚至极不耐烦,就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尽快接听电话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让对方觉得自己被看重。
六、介绍礼仪:
自我介绍,第一尽量先递名片再介绍,自我介绍时要简单明了,一般在1分钟之内,内容规范,按场合的需要把该说的说出来。介绍别人:第一谁当介绍人,不同的介绍人,给客人的待遇是不一样的。要由主人一方职务最高者介绍。第二是介绍的先后顺序,“尊者居后”,男先女后、轻先老后,主先客后、下先上后、如果双方都有很多人,要先从主人方的职位高者开始介绍。
七、名片的使用
1、酒桌上交换名片时要选递给第一主宾。然后顺时针互相交换。其他场合由近及远,由长及幼。递名片时,手与胸齐,右手递、左手接。名片交换后要轻念一遍名片上的.姓名。
2、涉外活动中名片的使用要考虑对方的颜色禁忌。
3、如果名片用完了或者没有名片,接过对方名片时要跟对方说:我的名片刚好用完,我把电话给您写下来。
4、注意名片不可放在裤兜里,应放在包里或衣兜里。
5、名片上副职称正职。政界称官职、商界称职务,如果没有职务可以称先生、小姐,也可以用行业称谓(医生、教授、律师等)。
八、言谈礼仪:
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如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对老人或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不礼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九、举止礼仪:
礼节——待人接物的行为规则。是礼貌的具体体现方式,包括待人的方式,招呼和致意的形式,公共场合的举止和衣着等。
礼仪——表示礼貌的仪式,是对社节与礼貌的统称。礼仪是有形的,如庆典活动、奠基仪式等,既受到礼的基本约束,又受到物质水准、民俗文化、历史传统等的影响。
尊敬原则。尊敬是礼仪的情感基础。对人尊敬和友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人与人彼此尊重才能保持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生活中有一些看似不引人注目的小事,却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比如拜访别人不联系预约,不礼貌地搞突然袭击;探听别人隐私并四处传播小道消息等。
遵守原则。一是守法循礼,二是守约重诺。
自律原则。遵守礼仪要自我克制,自律的过程是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整体素质的过程。礼貌修养好的人都能以礼待人,行动上不出格,仪态上不失态,言语上不失礼。
适度原则。距离即是美,掌握好交往时的感情尺度,往往可以达到更佳的效果。
宽容原则。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用宽广的胸怀去容人,学会换位思考。
仪表礼仪
仪表是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服饰和风度等,是构成交际的第一印象的基本因素。仪表美包括了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三层含义。一个人良好的礼仪和形象,就像一本精彩的书的封面,让人感觉到你的背景、你的价值观是值得信赖的。从而产生“魅力效应”,有利于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的成功。
(一)仪容风度
美国心理学家奥博特·麦拉比安认为人的印象形成是这样的比例:55%取决于外表、形象,包括服装、个人面貌、动作、姿态等无声语言;45%取决于语气、语调、言辞的内容等有声语言。作为职业人士,形象最重要的是:沟通交流、流利的口才、出色的文笔;出色的外表形象包括穿衣、修饰、个人卫生、发式、指甲、体型、礼仪等。
头发的修饰。应注意勤于梳洗、发型得体、长短适度。“好运从头开始”!
面容的修饰。男士面容要求:勤于修面剃胡须,修剪鼻毛,保持牙齿、口腔清洁。女士面容要求:美容化妆是最便利易行的方式。美容化妆是生活中的一门重要艺术,属于生活美学范畴。通过外科整形来改变自己属于医学美容范畴。
化妆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化妆的浓淡及风格要考虑具体的时间和场合。通常日妆以自然为主,略施粉黛即可;上班妆也要清新淡雅,体现职业感;约会妆可以让自己显得甜美一些。总的说来工作和社交妆均以“雅”为格调。干净、清爽、自然,与年龄、身份和环境相协调,达到刻意修饰后的无意状态是化妆的最高境界。在正式场合,女士不化妆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二)仪态风度
仪态又称姿态、体姿。不同的姿态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状态。用积极、优美的行为和举止来表现礼仪更让人感到真实、美好和生动,其作用不亚于有声语言。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外表,也反映一个人的品格、气质与修养。人的相貌是无法选择的,而仪态和风度是可以潜心培养和训练的。一个成功的形象,展示给人们的是自信、尊严、力量和能力,通过一举一动,让你浑身都散发着一个职业人士的魅力。
人的形体姿态包括立、坐、行的姿势和手势、面部表情及相应的动作等。“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是我国自古以来对人体姿势的要求。体态语的基本要求是:端庄、自然、大方、稳健,做到声、情、行协调一致。
挺拔站姿。站姿的基本要领是:抬头,颈挺直,双目向前平视,下颌微收,嘴微闭,面带笑容,动作平和自然。双肩舒展,气向下沉,身体有向上的感觉,自然呼吸;身躯挺直,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防止重心偏移,做到挺胸、收腹、立腰、提臀、收下颌;双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掌心向内轻触裤缝,或将右手握左手手指放在小腹前,肘部轻靠在髋部,双手在身后交叉也可以。脚掌分开呈“V”字形,或呈“丁”字步站。
站立太累时可以变换调整站姿:一腿支撑,另一腿微曲,腿部放松,身体重心偏移到支撑的腿上,但上身始终保持挺直。男子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微带“八”字,字放在腹前或背后都可以。
忌讳:缩颈、含胸、驼背、腆肚、撅臀。无精打彩、东倒西歪。手插在裤兜或交在胸前。
端庄坐姿。良好坐姿基本要领:面带微笑,双目平视,嘴角微闭,微收下颌;立腰、挺胸、上身自然直立,不要前贴桌后靠椅背;双肩平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也可以放在椅或沙发上;双膝并拢,两腿不要分开,也不可以交叉伸在前,或两腿一前一后放置。关、颌、颈保持站立时的样子不变。坐着谈话时,上体与两腿应同时转向对方,双目正视说话者。
女士穿裙子入座时,可用手背将裙子拢一下,以免裙底“走光”。就座后,双腿并拢,以斜放一侧为宜,掌心向下,将左手掌搭在腿上,右手掌再搭在左手掌上,这种坐姿比较娴雅。男子就座时,双脚可平踏于地,双膝分开一掌左右,双手分别放在左右膝盖上。在社交场合,不论坐椅子还是沙发,都不要坐满,坐在椅子的2/3处,以表示对对方的恭敬和尊重。
忌讳:弓腰曲背,抖动两腿。尤其是女士切忌双腿分开和高跷“二郎腿”。
潇洒走姿。基本要领:从容、平稳、直线。
无论男女,行走时切忌摇头、晃肩、扭臂、八字脚,不要低头看地、两脚拖地。身体扭动幅度越大,越显得轻浮。
优雅蹲姿。一般用在取低位物品时,有半蹲式、高低式、交叉式3种方式。不管是哪种蹲姿,都切忌撅起臀部,这是非常不雅观的动作。
(三)不良举止
不当使用手机
当众嚼口香糖
当众挖鼻孔或掏耳朵
在公共场合抖腿
大声清喉咙或吐痰
当众打哈欠
随手乱扔垃圾
应邀
接到邀请后,不论能否赴约,都应尽早作出答复。不能应邀的,要婉言谢绝。接受邀请的,不要随意变动,按时出席。确有意外,不能前去的,要提前解释,并深致歉意。作为主宾不能如约的,更应郑重其事,甚至登门解释、致歉。
掌握到达时间
赴宴不得迟到。迟到是非常失礼的,但也不可去得过早。去早了主人未准备好,难免尴尬,也不得体。
抵达
主人迎来握手,应及时向前响应,并问好,致意。
赠花
按当地习惯,可送鲜花或花篮。
入席
在服务人员的引导下入座。注意在自己的座位卡入座,不要坐错了位置。
姿态
坐姿自然端正。不要太僵硬,也不要往后倒靠在椅背上。肘不要放在餐桌上,不要托腮,眼光随势而动,不要紧盯菜盘。
餐巾
当主人拿起餐巾时,自己便也可以拿起餐巾。打开放在腿上。千万不要别在领口,挂在胸前。
进餐
进餐时要文明、从容。闭着嘴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声音,喝汤要轻啜,对热菜热汤不要用嘴去吹。骨头、鱼刺吐到筷子上、叉子上,再放入骨盘。嘴里有食物时不要说话,剔牙时,用手遮住。就餐时,不得解开纽扣,松开领带。
交谈
边吃边谈是宴会的重要形式,应当主动与同桌人交谈,特别注意同主人方面的人交谈,不要总是和自己熟悉的人谈话。话题要轻松、高雅、有趣,不要涉及对方敏感、不快的问题,不要对宴会和饭菜妄加评论。
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