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个人工作总结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改个人工作总结(精选8篇)

新课改个人工作总结 篇1

一年的课改工作,扎实地推进课改实验工作顺利开展。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也更加坚信“课改必胜”。当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得到了些什么?我们认真总结。

一、建立课改组织机构

课改成败在教师,责在领导。校长既是学校课改的组织者,更是参与者。为了加强课改领导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职责明确,层层落实。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并亲自反思,形成了对课改工作强有力的领导。

二、课改管理有制度

1、课改管理有制度,是搞好新课改的前提。

为了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

(1)规范了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检查、有总结。教师要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每学期讲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撰写一篇优秀教学案例、学习一本教育专著并写一篇学习心得。

(2)规范了集体备课制度。各备课小组要求内容典型,计划详实,记录周全,材料保存丰富完整。

(3)规范了听课、评课制度。要求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教师不少于20节。

2、教研是搞好新课改的关键。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集体备课。教师全员参与,多向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办公室里老师们为一个教学问题各抒己见。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我们不断总结。

三、重视实践、重视反思 学校订阅《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魏书生优秀班主任》等。鼓励教师上网读书学习,积极参与网上教育论坛等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去景县黎阳和联小学校学习3次。通过学习和锻炼,培养出我校骨干教师刘芳和李静王金亮王燕课改骨干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我校鼓励教学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及时总结。

四、转变学生、教师、课堂、孩子们变了,转变学习方式,做学习的主人。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进步: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明显增大;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我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是”、“我的建是”??成为课堂上学生使用频率最多口头语之一;一双双高举挥动的小手成了课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被学生难住。

2、教师变了

教师们尝试着在评价中不揭短、不挑剔、用发展的、肯定的、差异性的目光看待个性鲜明的孩子们,给他们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成为孩子们可信赖的学习伙伴。这学期实施课程改革后,老师们所教学生的成绩上了一个台阶,如姜艳军老师和王燕老师的班级取得全镇第一的好成绩。六年级和五年级三年级英语分别取得全镇第二和第三的好成绩。

3、课堂教学变了课堂教学“活”起来了。教师能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激烈辩论场景,成了课堂中最生动画面。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在课改实践中老师们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与此同时也遇到了矛盾和问题。在今后的课改路上,如何将课改工作深入下去?我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开创我校课改新局面。

五、课程改革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蜕变,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也有几个问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解决。

1、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之间的合作热热闹闹,你说我记,交流汇报不亦乐乎,但表象之下的效果不容乐观,这已经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们的大班额教学使教师在课堂上难以具体调控,造成合作学习效果不佳;

2、如何防止新课改带来的学生发展两极分化的现象?新课改让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也使众多的孩子如群星般璀璨,他们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知识全面,在课堂学习、各项活动中独占鳌头,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他们习惯了聆听,生活在“小明星”的阴影之下,感到成功离自己遥不可及,变得不自信,甚至自卑,这是我们教师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3、如何使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真正实现科学化、合理化?近几年来,教学手段的先进多样改变了教学方式的单一,但许多时候,我们的教师忽视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影响,如板书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演示,动手操作效果等,如何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合理结合,才是科学的,值得我们探讨。另外,教师对课件的制作和开发感到困难,制作课件耗费的时间太多,就直接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这也是课教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4、如果说课改对教师的提高是必要和必需的,那么,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也是必要和必需的。教学和培训时间的矛盾,工作和身体健康的矛盾都应该认真考虑;

5、学校将安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学校全体教师外出学习、经验交流、购买培训资料和教育理论书籍等,确保课程改革的正常开展。

6、争取社会支持。今后我们将营造有利于改革实验的社会环境;争取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建立学校、家庭有效参与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为实验按照课程设置及教材要求组织有关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7、教师内强素质,是课改成功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持之以恒练好内功,以自已深厚的业务,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8、针对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准焦点,善于思考,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者形成课题研究方案,组成研究小组,找到能较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办法。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校教师将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同心协力,开拓创新,新课改会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我们相信,今天的耕耘,一定能为明天编织一幅的丰收画卷!贾村学校

2012.2.19篇二:实施新课程改革个人工作总结 实施新课程改革个人工作总结

课程的改革是教材的改革,文化的改革,更是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此我做了很多努力。现总结如下:

一、以新课改理念为先导走进新课程。

用新课改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专著,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培训和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向领导学,向同伴学,向书上学。保证理论学习的高质量的走进了新课程。

二、注重课堂教学实践。

“把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中为此,我力争从以下几方面改正:

1、备课。认真的学习教材,熟悉教参,恰当处理好教材。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不应是被动的执行课程,而应成为课程积极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所以创造的使用教材内容,当认为教材上提供的情景不适合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或者有了比教材更有价值的主题情景时,就更换主题情景。其中,教材内容“班本化”是重要的方法。更换后的主题情景更适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这样做以后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的新理念。

2、上课。注重情境化的教学。新课程的情境创设已不是课始、课终的“调味”品,而是贯穿课堂始终的“主味”。“主题图”是数学实验教材编写情境创设的一大特色,然而,“主题图”以“场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事件”为载体来展开和演绎“主题图”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我们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现身说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建构知识奠定较好的基础。算法多样化。其实质是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拿出体现自己个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算法多样化不等于算法全面化”。优化是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

3、作业。注重活动式作业的设计。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作业。要求认真的做在作业本上。经常进行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及时的记录下来。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把现代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还有一段距离,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断研究、探索的过程。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经常梳理和小结教学,只有不断总结交流,才能提升自己,形成一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局面。篇三:新课改工作总结

黄前小学新课改工作计划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轰轰烈烈的推开了。我校虽然新课程只进行实验了三年,但是,这三年,给我们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一、新课改,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此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①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除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的新课改培训外,我校自己利用各种讲座、学习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在开学之初就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②实施学校教师的校本培训。

学校要求教师自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六个解放:

一是要解放眼睛看形势。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当今教师要积极投身到创新教育的时代潮流中去。

二是要解放头脑敢为先。教育者要在改革中勤动脑,才能有新思路,素质教育期待着教师更大程度的思维创新。三是要解放双手去开辟。教育创新之路靠教师用双手去开辟,教育新观念、新创意、新事物靠教师自己用双手去创造;

四是要解放嘴巴多质疑。教师要谈天论地话创新,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五是要解放空间觅食粮。问渠哪得请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教师要超越习惯和经验的束缚,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向大自然,吸取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经验,丰富自己。六是要解放时间寻乐趣。教师要从繁忙的业务圈子里跳出来,读读书刊、想想点子,练练技能,鉴赏艺术,活动筋骨,只有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

2、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①通过传、帮、带以及学科带头人的指导培养、教研、集备活动、教师课堂比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把教科研作为一个载体,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②学习、培训、科研多投入,让更多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有外出学习、考察提高的机会。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更多的提供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开学两个月来,我校已派出教师赴太原、桂林、贵阳、上海等地参加新课改的培训和学习,同时,又派出两名教师参加省骨干培训班的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为新课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新课改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身素质的舞台,为我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三年来,新课改的教师外出课已近二十节,这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力的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自身素质,为我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新课改,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

我校的教学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教学研究蔚然成风,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早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新课改以来,我校的教学研究更加活跃,老师们在进行常规教研活动以外,又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重视研究教法学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新教材,鼓励创新,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主要环节,集体备课更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

①集体备课要突出研究风气,增强实效性。

集体备课要研教研学,尤其要研课堂之教,学生之学,实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转变,每周各组的集备务必达到实效,切忌形式主义。②发挥教研组作用,集集体之智慧,按教材内容(尤其是新教材)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确定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集备中都应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独到见解。③鼓励倡导教师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集体备课意义在于教师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但不能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照搬照教,要发展教师个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探讨中敢为先,争创先。在加强同学科教师交流的同时,特别倡导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文、理相通,相互借鉴。④加大集体备课的管理力度。每周定期进行集备,每周教研做到三定五统一即定时、定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及思考题、作业和答案。为把握好新教材,教师备课更加注重探讨新教材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研究出合适的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老师们共同合作、探讨、交流,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每次课后,针对课堂反馈的实际情况,老师再一起研究、反思,相互交流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一步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力争使教案更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达到最好效果。2、加强了教师间的教研交流和教师间的团结协作。

在实施新课改后,老师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之间毫无保留的精诚合作。这不仅体现在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中,更体现在每节课的课前和课后。每节课前都要共同商讨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教学技巧等,每节课后,都要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不少教师在业余时间,还经常通过电话、上网等方式探讨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新课改,使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现在就要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呈现出新的气象。1、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进行角色的换位转变

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使教学过程由教向学转化,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2、在培养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上,我们也做大量的尝试工作

1、首先,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习的责任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理科教学中,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收集收集图片资料及其它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的科学探究方法。

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探究报告的撰写和交流,提倡报告形式的创新。

在文科教学中我们加强了学生课堂阅读的主动参与性,只有学生投入的参与课堂,才能真正的上好课。所以老师们把精力一致放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老师们采用激情导入、鼓励质疑、讨论合作等办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并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3、赏识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培养寻求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4、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5、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新课改,初步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过去我们对学生评价是不够全面,只重考试结果,不注重学生平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在进行新课改的时候,我们改变了过去的评价方式,尝试运用活动法、学生课堂情况纪录法、学生学习档案收集法、与考试测查相结合,各个方面都占有一定的百分比,最后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我们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学习档案袋,将学生参加的课内、课外活动,如课堂三分钟演讲、课堂小品剧表演、课堂讨论、发言、课下完成作业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查阅的资料、收集的图片、剪报等,与学生课堂教学相结合,每次活动教师及负责的学生都进行详细记录并将学生活动情况和成果收集进学生学习档案袋中,作为综合测评的依据。

我们将考试测查平时与期末结合,既注重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教育。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来说较全面、客观,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对教师来说,可以从多个方位、角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因材施教;同时,通过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观察出整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五、新课改,带给我们新的问题和困惑:

新课改个人工作总结 篇2

个人的任何行为与活动都受个人理论的支配。教师个人理论是公共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 它是教师经由实践而形成的知识与理论, 贮存于教师个人头脑中, 为教师个人所享用, 具有个人性、实践性、默会性、综合性的特点。[2]教师个人理论既是接收外界信息的过滤器, 又是决定教师行为的核心因素, 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教育教学事实和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并决定着他们的教育实践行为和过程。欧美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研究表明, “即使是最精确的科学也必须依靠个人拥有一定程度的个人技巧和个人判断的信心, 从而建立与经验事实的有效对应或真正的偏离”。[3]新课改中的教育教学实际千变万化, 公共教育理论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分析、洞察具体教育教学实际并产生出相应合理的个人理论。正是由于众多形形色色教师个人理论的存在, 才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专业发展, 需要从以下四个维度构建合理个人理论, 这也是更好地关注教师自身的生命价值和个体创造的体现。

维度一:理论———引领航向

教师个人理论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与特定时代“公共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教师的个人理论不断发展, 其发展过程也是其个人理论与“公共教育理论”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虽然“公共教育理论”并不能直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但无论何种状态, 公共学术理论都将是确保教师个人理论和教育实践在科学和理性轨道上运行的导航仪, 能对教师个人理论的形成产生方向性、普遍性和原则性的作用, 从而为教师独特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建立理论依据, 并指导教学实践。公共教育理论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形成的重要渠道和来源, 没有公共教育教学理论的影响, 就不会有具体的教师个人理论。“教学实践固然需要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 但更需要对具体操作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作为逻辑前提的教学基本原理的指导。”[4]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正确个人理论的形成和自身专业化发展要以教师对新课程公共教育理念深入理解和内化为前提。教师通过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从中发现它与实践的关系, 并挖掘其与个人实际教学过程或个人对教学认识相关的东西, 并真正影响到自身的教育教学决策, 促成合理个人理论的形成。新课程改革“关注每一位学生”, 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 还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反思型实践者。[5]这些教育理念并不是教师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所熟悉和运用的, 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促使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对其作出回应。[6]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和吃透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才能将其内化为合理的个人理论, 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直接作用。

维度二:信念———坚定追求

教育信念是教师精神世界的统帅和灵魂。教师只有形成自己强烈的教育信念, 才会产生内在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动力。正如鲁道夫·奥伊肯所言:“只有当心灵忠实地拥护精神生活的事业, 反对一种异己的或至少不令人满意的世俗的造作时, 人的禀赋才能变成不只是一种被动的态度或单纯的劳动准备状态, 而是成为一种完整的行动, 实际上, 成为无论何种行动的真正灵魂。”[7]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高尔基曾经说:“天才是由于对带来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 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一名教师只有当他拥有坚定的教育信念, 拥有对理想和目标的坚定追求时, 他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责任心。新课程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其改革方案的核心是实现有层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及灵活的、选择性强的课程组合模式, 这些都对传统教育观念提出挑战。教师必须树立对新课程的信念, “只有将教师置身于产生新的理解力的过程和框架的方法, 促使教师发现改变自身地位的巨大能量, 激发他们的动机, 致力于问题的解决时, 变革才能成功”。[8]新课程下教师信念不是简单地灌输和被动地由环境决定的, 而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 通过对交互作用中的行为反思、批判的结果, 它反映了教师在教育交往和实践活动中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 对教育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关系的深刻理解, 对教育行为背后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层领悟, 对教师职业和个体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关系的解读和重构。

维度三:主体性———生成智慧

“在普遍重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当今时代, 人自身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主体的自我建构。”[9]教师合理个人理论的构建, 是一项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没有对主体自身价值的追求, 没有自主的觉悟与觉醒, 就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去支持完成这一复杂过程。任何真正适宜的个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都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 它是教师能动自主选择并实践公共理论的过程, 主体性是教师个人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自主选择最合适的教材、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 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要在教学实践中全面贯彻这些理念, 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创造性, 强化研究意识, 研究学校的实际, 研究教育的发展趋势, 研究学生和教材。英国教育学者埃利奥特强调, 课程的改革实际上就是教师的变革, 没有教师自身的主动适应与变化发展, 课程改革是不可能实施和成功的。教学是一种富于创新而又需要灵活决策的复杂活动, 它需要教师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学自主权是教学创新的手段, 教师创新也正是教学自主权的价值体现。教师通过参与学校教学管理, 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 做出自己的教学决定, 展现自己的教学特色, 灵活决定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等自主教育活动获得自身主体性发展, 这些也正是教师作为主体对教育的个性化认识。

维度四:学习———实现超越

教师个人理论会随着公共教育理论的变化和具体教学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 在这个更新变化过程中, 教师需要进行学习和研究, 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使个人理论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并富有生命力。新的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 要求之高, 难度之大, 改革之深刻, 来势之迅猛, 是前所未有的, 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浪潮中是茫然不知所措, 还是迎难而上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这对每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一改革, 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自我提升的需求, 成为有效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提高自身素养和实践能力。个人的学习实践是促使个体内在理论发展的最富有能动性的实践, 由此形成的个体理论也是最具有促进个人实践发展能动性的理论。

新课程要求教书育人者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知识更新急剧加快,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 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 就无法完成这一使命。富兰和哈格里夫斯认为, “当我们要了解教师发展时, 必须考虑的第一个因素就是, 教师是一个‘人’。教师也是人, 就和一般人一样, 是发展中的个体。不仅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 教师也是一直在变动、发展中的个体”。教师专业发展“可以透过持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提升专业水平与专业表现”。[10]教师既要有教育教学技能, 又要有理论修养, 同时还要具备研究能力, 能够主动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通过不断地观察、反思、研究、实践, 作出各种教学决策,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新课程下教师不应是寂寞的学习研究者, 而应更多进行同事间专业经验、生活史的分享与互动, 这种分享性互动能使教师感知到自己的专业声音, 激励教师提升专业意识、团队精神、自信心, 并从其他教师的生活史、专业经验叙述中学习到有价值的替代性经验, 从而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与批判。[11]《第五项修炼》中有这样一段话:“个人及组织中蕴藏的力量是最根本、最持久, 但却是最不明显的。当掌握这些力量, 个人的生命空间会变得更大, 而组织也才能脱胎换骨成为学习型组织。在其中, 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 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 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 并持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否则, 个人只有被这些巨大的力量所困, 而组织也会产生各种令人困惑的智障”。[12]当我们既重视教师个体知识的习得, 又为教师之间学习、交流、合作与探究搭建平台时, 无疑能够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提升教师共同体的理论素养, 改善整体教师教育观念, 从而创造出新知识并帮助教师真正形成与发展具有社群属性的个人理论。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李小红.教师个人理论刍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 (6) .

[3]Polanyi.Meaning[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31.

[4]徐继存.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0.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

[6]钟启泉, 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7][德]鲁道夫·奥伊肯著, 万以译.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8][加]迈克尔·富兰著, 赵中建等译.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9]田丽.关于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 2002 (8) .

[10]饶见维.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务[M].台湾:五四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96.

[11]Broachead, P.Changing practice, feeling good:primar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1995, 25 (3) :315-326.

物理新课改总结反思 篇3

义务教育的普及,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少年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可现行下的义务教育又离不开应试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在成绩面前,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自信,丧失了学习的乐趣,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造成学生厌学辍学现象比比皆是。调查发现,偏僻落后学校的学生接受得慢,师资力量薄弱每班总有十来个啥也不学的。学校“差生”流失严重,包保老师亲自去学生家里动员,补课也收效甚微,控辍工作难做到了极点。我们了解到问题的关键就是学生在学习上找不到乐趣,缺少成就感。于是,在几度学习洋思、杜郎口以及昌乐的成功课改经验后,提出了“物理课堂教学六步法”,后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又逐步完善,于2011年初提出了现在的“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三环”即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中研习—课后练习”。“六步”即六个步骤:“自学、互学、示学、助学、用学、验学”。该模式着力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充分发挥教师组织、点拨、评价潜能,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最大的兴趣,学到最多的知识,明白更多的事理,培养更强的能力。

新的课堂里学生六个人一组,组内分工明确,层次清晰,男女互补,從学习到日常生活都处在互相合作、互相监管的关系。从课前抄题到课上展示点评,从课堂自习的纪律到班级卫生的打扫,从写作业到收作业,从桌椅的摆放到小组内桌面物品的摆放都有明确的分工。上课再没有睡觉或空桌板的,学生流失现象几乎没了。这些转变使我们这所农村学校的生存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反思

在一年多的实践中,我感受着新课堂中学生的变化,也不断反思新课堂对老师的新要求。

1.新课堂中不能缺少教师恰当的点拨

我先要说的是这里的点拨绝不同于以往课上的讲解,从内容上说,点拨不像讲解那样详尽、冗长,而要精当简洁;从形式上说,点拨不像讲解那样集中,而是分散进行,穿插在整节课中;从目的上看,点拨不像讲解那样重在解释,而是重在指点。那什么时候需要老师的点拨呢?我总结出了以下三点:(1)在知识需要拓展时点拨,面对教材上没有而在学习中又要用到的知识,教师要给予补充。(2)在学生思路受阻时点拨,在学生思路山穷水尽时,教师的三两句话使情况变得柳暗花明。但这时教师绝不能把答案呈现给学生,要教师“先接球再把球踢给学生”。(3)解决问题后的点拨也就是分析解题方法时的总结。这时的点拨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养成及时总结方法的习惯,强化能力。教师适时适当适度的点拨,能够使课堂充满理性,利于学生对认知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2.新课堂中要注意演学稿的设计和使用

设计时学稿上的题要有典型性、有层次性。使用时,学生展示完后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在黑板上写上两三个变形题,让学生再展示、评析,既是训练又是验收,又可以在一系列的变形中总结方法,加深印象。把学稿上的内容尽量拓宽,拓深,拓精,但也不能走极端,只为了深和宽忽视了基础。

3.新课堂因学生的讲与评而更加具有实效

学生讲与老师确实不同,学生讲虽然有时难免讲得不透彻,但印象深刻,也容易激发参与热情,调动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为实效提供了保障。在听学生讲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耐得住性子,不要在学生讲得不理想时,马上自己重讲一遍,而要调动其他学生补充讲,或教师提示一下讲题关键后,学生再讲。这样利于保护学生讲的有自信心,也能加深印象。

三、困惑

每一把钥匙都不是万能的,新的教学模式下我们的整体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总感觉课堂上有点尖子生吃不饱的遗憾。新课堂我们的着眼点是中等生和中下等生,优生在课堂上的收获除了寥寥的几个错题,就是一些他们自己已经悟出来了的解题方法,他们考试中能达到优秀,但与满分还有一段距离。这些困惑,我们将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力争有所突破,使现行的教学模式更加完善。

(作者单位 吉林省磐石市教师进修学校)

娄秋霞新课改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4

我叫娄秋霞,女,31岁,本科学历,是田口一中语文教师,现担任七年级班主任。踏入教育岗位七年来,我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无愧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中学新课改在我县实施以来,我积极投入到新课改的学习和实践中,现将我在新课改工作中的体会作以汇报: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

课改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作为西华县中学一线教师,我从上班以来一直注意新课改。2012年在中心校的组织下,学校领导派我到焦作市沁阳县永威中学接受新课改培训,为了多学习新课改经验,我们晚上一点就出发,到达时,我们顾不得休息,积极的进班级听永威中学先进老师的课,课下听他们的评课,使我受益匪浅。今年暑假,学校用派我到商水参加新课改培训,很多知名专家给我们上了课,又讲了很多理论知识。在10月份,我们学校领导又带领我们几个课改先进个人与三点就乘车,到我县先进课改学校艾岗中学,去学习先进的新课改,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我知道,只有自己真正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才能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同时我

翻遍所有能找到的教育报刊,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浏览使自己的观念不断更新,思想更进步。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通过学习,我接受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明白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我又发现初中语文教学过多倾向于应试教育,忽略朗读训练。我决定从自己做起,重视朗读。对于教材中适合朗读的课文,经常进行分组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模拟角色的语气、语调、语态背诵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在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

二、积极实践 勇于探索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要把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旧的教学模式,四十分钟的课老师满堂灌,有的甚至下课也在讲,还怕把学生讲不会,不给学生一点自由学习的时间。新课改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

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着眼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要真正走出一条成功之路谈何容易!除去本人的主观因素外,还需要学生理解,家长支持。经过近两年的积极实践和探索,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辅助环节(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先学(读书看书,检测练习或提问)---—后教(师生讨论,学生更正)---—当堂训练(完成作业)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并多次在县教管中心来我校指导工作时上公开课,乡中心校来我校指导工作时上公开课,以及为学校老师多次上公开课、观摩课。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提升,学习效果大大增强。

三、整合资源 优化配置

课改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单兵作战是不行的。我特别注意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就与同行交流磋商,还定期总结一些问题与同行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使自己的知识的到了丰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充分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联网的普及也为我们利用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了条件,我们广泛学习先进经验,借鉴外地成功做法,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不畏艰辛,硕果累累

新课改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新课改工作来不得半

点浮躁,不能草上飞,要善于独立思考,保持冷静的心态。我每月要做一次学生问卷调查,要作数据分析,每半月要填写学生的写作成长记录,要做好一手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做好阶段成果的总结与先进经验的及时推广交流。

夜已深了,丈夫早已休息,我还孜孜不倦地在上网查找资料;好容易到了周末,我却安静地坐在书桌前写教学实验心得,要不断评估反思课改的进程,透过现象抓取事物的本质。两年多的努力,有以下明显的效果:

第一,我的学生写作的兴趣明显提高,写作能力增强。第二,学生课堂合作学习主动参与能力明显提高。

第三,我的学生喜爱语文课,在每年的乡抽考中,我的学生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

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 篇5

时光飞逝,如梭之日,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为此要做好工作总结。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工作总结的开头该怎么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1

一、活动单的设计要注意以下三点:

1、以生为本,关注发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认识活动单导学的意义和作用。以活动单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导学活动,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洋溢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充分利用活动单,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种素质,加强合作,促进反思,反馈提高。教师要认真思考学生的学习过程,围绕核心内容创设适合学生实际的活动。

2、立足学情,集体研讨。要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尊重个性差异,设计行之有效的活动单。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集体分工设计,共同研讨确定,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学情进行适当调整,注重新颖性和创造性,以期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3、体现特点,精心设计。

活动单的设计是实施导学活动的关键,要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遵循可操作性、启发性、适量性、趣味性和多元化等原则,并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等进行设计。活动单应简洁、易懂,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活动方案和课堂反馈等内容;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复习课等又具有各自的特点。设计的具体要求如下:

目标明确。活动单不同于教案,应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知道、理解、掌握等词语进行表述,学生始终明确目标并对照目标进行活动过程的自我调控。

精选内容。活动内容必须贴近学生实际,有数学味、趣味性、启思性和开放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素质发展。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做到内容适量,难度适宜,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补充拓展性题,保证原来预定内容得以完成。问题、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发展性。

活动多样。教学活动单可采用多种形式,可根据内容特点设计,也可根据小组特点设计,还可设计多层次多目标活动单,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考,自主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观念与行动相统一、外显活动和内在活动相统一、充满改造和创造精神,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活动要循序渐进,形式多样,可以是自学教材、实验、探究、辩论、讨论、游戏、竞赛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充满激情。

检测反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检测,及时反馈,当堂消化。

语言规范。活动单的主题、指导语要明确,语言力求生动、活泼,尽可能将老师的解说过程化为活动过程。题目要简化,不要出现过多的文字。

二、对活动单的使用要做到有效组织,科学实施。

学习活动以小组形式为主,小组相对固定,每个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有中心发言人。每节课安排的活动在三个左右,要灵活运用组内交流、组际交流和全班交流等方式,强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四个环节。化教为学、化生为师、化静为动,始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开展探究、交流、辩论等活动,教师可以适当点拨、评价。成果展示可调动多种感官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学生要交流收获、进行小结、自我提升。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有机整合课堂生成资源,发挥必要的主导作用。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认为,一堂课的“活动单”设计,在达成目标及活动方案方面要做到不求“多而全”,力求“少而精”。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让学生在对单一任务和活动素材的反复感知和研磨中,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回合的思维碰撞中,变“我懂了”为“我想了、我问了、我说了、我做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数学化”的浸润,他们的数学素养也会不断得到提高。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称为“有效”的课堂。“活动单导学模式”才会成为真正有效的新教学模式。

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2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课堂上,我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五(1)与五(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少得可怜,中差生却俯视皆是。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本学年还承担XX市课题观摩课《百分数的认识》受到与会领导与老师的好评。本班学生林佳琳参加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获得三等奖。

最后,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班级的差生面积较大,致使无暇顾及,导致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未能取得可喜的业绩。但是,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春天。

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3

20xx,我担任初二年级两个班语文教学工作。做为市级语文骨干教师,在我校课改年级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探索,勇于进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的专业发展较迅速。现将本个人情况总结如下:

一、职业道德方面,做一个有修养的骨干教师

我奉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认真学习各类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法律意思和法规观念;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事业心、责任心,求上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能与同事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做到既严格要求又民主合理,耐心教导,竭力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实际能力。总之,我竭力做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努力做一个名符其实的骨干教师。

二、专业发展方面,做一个学习型的骨干教师

1、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提高素养。

(1)每学期至少读一本名家的教育教学著作。如《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给教师的一百建议》、《发现高效课堂密码》等。

(2)广泛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以及网站等。如:《中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等,了解更多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

(3)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案例,每天学习。学校配发的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辅助资料,如《高效课堂资料汇编(一、二、三、四、五)》等,只要有空我就拿出来阅读,做好真正把握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和模式,在教学操作中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合作学习,加强“模式”构建探究:

(1)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与同事交流,在交流中提升发展自己。

(2)每周参与备课组听课研讨,与同伴共成长。每周参与备课课组老师的轮流的研讨课,研究每一节“尝试教学”课的最好上法。

(3)在“1+1对子”帮扶中成长。我先后与我校高级教师侯宗平老师、龙光荣老师结成互助对子,得到他们的无私帮助和有效的指导,在高效课堂的打造和尝试教学的运用上,成长得更迅速更有效;在指导培养青年教师上,我也不遗余力,先后与张玉玉、凌洁结队帮扶,在她们的外出公开课、比赛课、讲学交流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3.专业引领,深入“模式”构建探究:

(1)参加有关专家讲座,观摩别人的高效课堂的。积极参与“魅力课堂”的打造,聆听来宜的知名教育专家的讲座,如高翔的“小组合作学习系列讲座”、卿平海的作文课、刘裕权教授“高效课堂”讲座等,20PC年11月,参加“陶研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课博会”,广泛观摩各名校名师的课堂,深受启示,对自己教育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所以,只要有机会,我都会积极参听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对优质课展示、比赛课、研讨课等,我一律不放过,从别人的课堂中找寻高效的、成功的因素,积极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2)积极参加各项专业培训。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构建的实践中,苏派专家团队定期进行专题报告和现场指导,我有幸在课改年级中,每次都能认真地参与活动,获益匪浅。同时通过自学、听课来不断充实自己。

三、示范作用方面,做一个创新型的骨干教师

要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骨干教师,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技能,能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注意把握重点,分散难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较好地呈现教材,组织课堂教学。

作为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要身先士卒,敢于探索,并快乐地与他人分享经验。我于20PC年即建立个人博客,将自己探索的成果、教育教学的经验体会及时地放到博客上,这对促进自己的进取与反思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有个人价值的成果,博友也可分享,同事也可无偿取用。平常教学中形成的教学资料,我放入备课组公共邮箱,共同借鉴,取长补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积极承担备课组、教研组分给的任务,主动承担导学案、课件的设计、制作与修改,承担重要的考试试卷的制作,单元试卷、复习资料的整理等,做好精益求精,让大家有用,用起来顺手。

主动承担公开课、示范课等,且对校内外上推门式示范课十多节次,在学校推进小组合作教学工作上,与备课组老师共进退,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最佳模式。积极送教下乡,到薄弱学校视导,到菜坝中学送教、视导各1次,全年听课58节。

指导青年教师,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也是骨干教师应尽的义务。指导区级骨干教师张玉玉、优秀教师凌洁,与她们结队帮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这一年来,由于本人在课改中的积极进取与较突出的成绩,被学校评为课改优秀教师、教研先进个人。

四、教学成绩方面,做一个专业型的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也是教学能手,作为专业型的教师,能立足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努力追求课堂的有效性与高效性,成为学生喜欢敬重的老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努力利用一切有益因素,形成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开展“大阅读与小作文”训练活动,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年来,学生不仅积累了不少的语文知识,更是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今年三年,我班学生参加“三驾马车全国作文大赛”,有八名学生分获二三等奖,我本人也因此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一些学生开通博客,与我的博客相联,共享作文成果,不少学生形成了自己的“作文集”。

在语文学习上,我的学生喜欢学语文,爱语文,并有短期成绩与长期能力的意识,学习成绩较好,在每次全校性的考试中均能名列前茅,在20PC年学年统考中,平均分居第三位,我个人也因此获教学成绩一等奖第一名。

五、研究成果方面,做一个科研型的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一定要有研究,做研究型的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做反思型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做思考型的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习有关理论,用有关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考并解决有关问题。做专家型教师,使自己在研究中,在反思中,在活动中,在思考中,逐渐从骨干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让教育家从我们的群体中脱颖而出。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参与学校两项区级课题研究:《初中生朗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和《初中语文专题系列作文研究》,整理资料,研究并实验,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个人区级课题《初中语文大阅读与小作文教学实践研究》于20PC年3月立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已进入实验阶段,并写出了一定的研究论文,《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探索》万卷出版公司熊艳主编),《构建专题序列小作文训练模式优化作文教学体系》(同上),另外,还有论文《语文复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采用小组合作轻松写作文》在全校交流。

教师课改个人学习总结 篇6

一、建好老师和学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和学生们建立融恰的老师和学生关系,学生就容易和你接近,并且是从心理上愿意,也自然而然地愿意上你所教的学科,课上就能积极配合你的教学,积极思考,勇跃发言。我在上课时,力争做到教态亲切,说话和蔼,辅导耐心,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在平时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和挫折,不随意挖苦讽刺、批评学生。避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挫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我还常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难题,生活中的情况,家中的经济状况等,课下也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做些手工制作,下下棋等等。把爱心带到学生中去,对待每一名学生就象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都加以精心爱护。学生们知道老师的呵护,感到老师对他们的温暖,也就产生对我的亲合。他们也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和才智。学习积极性提高,思想活跃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感受成功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了成绩,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并伴有愉快的心情,也就产生进一步好好学习的愿望。如果失败了,就有一种失落感,会出现不愉快心情,对学习丧失兴趣。有的对上学成为一种心理负担。我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位学生创设成功的机遇,使每位学生时常体验到成就感。拿班级的学困生来说,就更为重要,就应不时时机地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遇,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宏亮,主动发言了都可以加以鼓励,考试有成绩提高,作业没有了错误,都可以对他加以肯定,让他体验到成功,感到学习是快乐的事。只要让学生们知道自己比过去强了,就是成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并非所有的科学课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那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愉快的活动,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此时,教师的作用就相当的重要。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恰当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引起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水浒传上。这样,学生才能爱学,乐学,并且增长知识和认识。在科学教学中,设计的情境,应入情入理,情境与科学问题之间相互融合。学生学习起来,也才会心情舒畅。兴致浓厚。我在教《洗衣服的学问》课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穿了一件旧的衣服,拿一个半瓶的墨水,走到教室门口,把墨水弄到了衣服上,这时问学生,这怎么办呢?让学生们帮助想个办法,学生就积极想起办法来,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正课,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的内容包括很多内容,如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等,它们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是抽象的意识、思维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遇到过不明的现象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徒手往车上装大油桶怎样省力,油桶为什么是圆的,衣物上的污物用什么样的洗涤剂才能洗净等等。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好学习科学,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在学习过程中,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经验,并把抽象的逻辑知识也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经验。使学到的科学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努力发掘科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科学更具现实性,与现实世界联系得更紧密,学以致用,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五、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活动是受兴趣的支配的,因此,在课堂上应该主动了解学生心理,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用电化教学就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到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改变以往的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地得胜远程教育资源,让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极富感染力。这样可以优化教学情境,改变教学气氛,打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探索宇宙》课时,就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动静结合,让学生了解到宇宙里的知识是无穷的。使学生萌发出求知的俗望,开始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探求,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六、加强观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课具有以观察和实验作为重要教学手段的特点,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在科学实验中,就要求老师精心的设计,创设实验条件,并根据教材内容,做好实验。无论是学生实验还是老师实验。通过实验,都要引导激发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兴奋之中,形成的学习状态,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学生们感兴趣就会主动去获取知识,就会主动去思考,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去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自己得出结论,经过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才能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谈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篇7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班主任应该是一个班级中师生关系的主导者和协调者。新课改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和谐友好关系,应当是师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要善于“弹钢琴”,努力组织好、协调好同一班级各个科任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还应该善于吹“冲锋号”,通过班(周、团、队)会,开展各种班级文艺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聚合“正能量”,发挥班级每一个成员的作用,从而形成民主、平等、友好、互尊、互爱的和谐关系,共同助力于优秀班集体的创建。

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农村独生子女和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逐渐增多,使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益重要。农村学校班主任应该做学生的“知心妈妈”,应该成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首席咨询师”,应当广施博爱。首先,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从其平时表现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及爱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要到学生中去,争取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他们坦诚对话、平等交流,对于性格活泼开朗的学生,引导他们去感染个别内向不爱说话的同学,让学生之间主动交流,进而达到全班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其次,要注重疏导和正面引导,通过设立“悄悄话室”、“悄悄话信箱”、“悄悄话热线”,写日记等方法及时疏导孩子心理方面的困惑和障碍,通过在校园宣传青春励志故事、伟人故事等正面事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有关问题,树立远大理想。

三、经常开展家校联系工作

现在农村学生家长都比较忙,有的家长常年外出务工,大多数家长基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使得农村学校“留守学生”问题较多。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和紧密配合。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切实加强家校联系,用家访、电话(短信)交流、邀请学生家长校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常态化、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有效的家校联系。一是工作要细,要详细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成长经历等情况,尤其是对一些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学生更是要详细了解。二是联系要紧,要准确掌握学生的在家表现,做到早联系,常联系,对孩子某一阶段的进步表现要及时告知家长,着力形成合力,促其更上一层楼;对某一阶段孩子出现的异常现象要及时反馈给家长,确保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

四、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

近年来,农村学生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班主任作为班级学生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就应该时刻将学生安全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线,将学生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做到“入脑、上心、见行”。一是要利用班(周、团、队)会等经常性地对学生宣讲安全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尤其督促学生注意杜绝携带危险物品、注意食品卫生、防止溺水、道路交通等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要经常性开展教室电路、窗户玻璃、取暖设备等教学设施的安全排查摸底,出现状况要及时维修更换。三是要大力开展常规健康知识、身体防护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宣传,有效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流行。四是要家校通力合作,密切加强对学生上网的引导和管控。

新课改指导我们搞好集体备课工作 篇8

关键词:大胆整合 优化教法 跟踪落实 监控质量 全面提高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高一英语集备组在整合内容,分层教学,质量跟踪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我们的工作反思总结如下:

1、落实集备制度,发挥集体力量。

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学会合作探究,首先教师要学会合作探究,教师也应是一个合作者、探究者,教师的合作是新课程提出的重大要求,课程的综合化也要求教师要进行合作。为了适应新课改形势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解决大家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制定出最佳的教学方案,我集備组利用每周二下午第五、六节的集备时间,开展积极、主动、生动的集备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每位教师主讲一个单元,周而复始.主讲内容是本单元的重难点,侧重讲解教材的处理,课时安排,每节课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并研究课堂设计等等,其他老师则补充有关内容,研究疑难,集思广益,最后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案.除外,我们还认真研究课堂小测,单元一测,期中、期末测试题目。我们认真组织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及向福州八中、福州高级中学、福州格致中学等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改经验,不断充实自己。

2、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大胆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教学方法。我们现行教材上教学内容是按照知识体系的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进行编排。根据我校学情,若“照本宣科”,将脱离实际,不能取得最佳效果。广州市教研室林少杰老师的“非线性主干循环单元活动型”的实验课题给了我们启示。“非线性”实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验将教学内容分为:(1)工具类内容(教学讲授为主);(2)非工具类重点内容(师生共同完成);(3)经验类内容(学生总结为主);(4)非重点类内容(学生阅读为主)。我们依照“非线性”的理念,打破教材的章节,重新组合内容,把Warming-up和speaking整合为一个部分,老师给予提示,让学生以两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把listening作为一个教学单位,让学生听,跟读,提高学生的听力;我们把Reading I部分作为学生阅读的重点内容; Reading II部分为经验类内容,强调以学生总结为主;Grammar 部分为工具类内容,以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为主;最后一个部分Integrating skills则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写作能力。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我们注重突出知识主干,在新整合知识之间给予适当的铺垫,让知识结构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让课堂初步形成“先试后学,先学后教”的新方式,课堂教学效益得以明显提高。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内容的整合是对整个单元体系的规划,但是把整合的内容运用到实际课堂,才是教学的关键。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快乐、轻松的接受知识,并深刻地记忆,这个问题是我们探讨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集备组举办了 “智多星”活动。即由本周主讲老师提出本周的教学话题,大家发挥群体效应,全面挖掘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在下周集备时以主讲为主要发言人,大家各抒己见进行补充。譬如何蕾老师在 “智多星”比赛活动中针对听力这一教学内容提出的“先猜后听”的好办法,就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听力的积极性。她说听力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因为听力练习很枯燥,学生词汇量有限,还要注意辨别各种口音,因此他们不大愿意上听力课。让学生先看题,从题中找到信息,然后让他们在信息中猜测可能的答案,之后再听,这个方法大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它不仅使让学生养成先看题的习惯,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一石三鸟”的可喜效果。

在“智多星”活动中,宋思洁老师的“巧记单词法”也得到大家赞赏。这个方法大大提高了C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出现了“二多二少”的现象,即听课的人多了,参加学习活动的人多了;随意说话的人少了,趴在桌子上睡觉的人少了。

廖红老师在活动中提出的“先练后讲”的学习方法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认为一味的“灌”达不到学习的效果,适当的“引”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做法是:把课文中的重点编成题目,让学生先思考,老师再讲解,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达到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效果。

为了寻找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法,我们发挥了集体智慧,制作了相关的教具、课件。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使教学方式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4、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强弱不同,认知水平高低不一,个性养成也迥然有别,若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练习用一种样式,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个标准,那怎能使差异明显的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提高呢?我们在统一备课的基础上认真讨论A、B、C三个层次应该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并取得以下共识:在内容整合上,我们要求A层次的学生听、说、读、写按照福州八中模式全面掌握;而B层次的学生我们侧重于讲解Reading I 和Grammar 部分;对于C层次的学生我们则大大降Warming-up, Speaking, Listening 部分的难度,甚至删去Reading II部分。在练习和测试部分,我们进一步贯彻“分层次教学”,担任各层次的老师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情况,分工合作负责编写相应的课堂学习卷和测试题。我们利用这些课堂学习卷供学生进行当堂练习或测试,这样做,让各层次的学生能攀着学习的“脚手架”,进行自主探索、合作研讨,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年级有层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会有高、中、低三个层次。在许居莹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集备组提出了 “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并注意选好突破口,以点带面,积小胜为大胜,目标由老师指导学生自主拟定;教学中,遵循“一主两兼,三必三选”原则,即根据教学大纲或课标的要求,授课以中等生为主,课堂辅导兼顾优差两头,教学内容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当堂训练及作业乃至考试分为必做类与选做类,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科任教师、班主任、年段都建立学生了成长档案,指导学生分阶段制订进步措施,有进步的给予奖励,让绝大多数学生增强自信,感受成功的快乐;分层评价,矫正调节,在课堂教学的提问、练习、讨论、作业以及阶段测验,都及时反馈、评价。尤其是考试,更是以“小考小鼓励,大考大鼓励,跟过去比,只要有点滴进步,都要鼓励”的理念,对基本达到学习目标,特别是取得进步较大的学生加以褒奖。

5、跟踪落实,加强质量监控

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措施,跟踪落实,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与遗忘作斗争,只有不断地训练,才能巩固记忆。老师在课堂上讲30分钟,不如让学生练10分钟。为此我们坚持“一堂一测,一周一练,单元一考”的适度训练;强化记忆,跟踪落实,质量监控,形成习惯。在教学中我们还突出一个重点——当堂训练。没有这一环,学生能力的形成肯定大打折扣。有位老师课上得相当活,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可月考,她所任教的班级成绩不理想。这位老师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发现当堂训练不够是成绩上不去的主要原因。随即,她加强了课堂训练与小测,由于措施得当,跟踪有方,质检成绩就上去了。在此我们领悟到:教学要有机地整合“三维”教学目标,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师生互动,把讲、练、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发现问题,跟踪监控,措施落实,质量提高。

6、 取得成绩

一年的实践,我们初步获得了一些成果,表现在: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上课的人多了,学习的效率高了;作业上交的数量多了,正确率高了。

(2)早读以听力为主,老师下班辅导,并采取小测制,对取得优异成绩和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学生的听力成绩取得明显进步。

(3)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的实施,并对她们的成绩进行跟踪反馈。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以高一(6)、(7)、(8)、(11)、(12)班级为例,见下表:

7、 今后目标

一年来我们虽然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离全面提高的目标还很远,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我们要与时俱进,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目标:

(1)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除了积极地参加学校,教研组组织的理论学习外,我们以自学为主,认真学习最

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新课改的教学需要。

(2)完善集备制度,提高集备质量

完善的集备制度,是集备质量的保证。在今后的集备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强调集备的重要性,加强集备的责任感。既要定时,定点,定人的集备,又要拓宽集备内容,要备目标,备学生,提高集备效果,并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摸索出一条符合我校的英语集备路子。

(3)继续丰富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推广成功做法,积累经验。在过去一学年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还要坚持:

①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②认真评课,总结经验和教训,制定措施,以利再战。

③举行公开课,互相交流,切磋教法,共同提高。

④不定期举办说课、片断教学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⑤加强撰写论文训练,提高理论水平与总结教学经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学病理学[M]. 石鸥.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21.

[2]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 王策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

[3] 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 林华民 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3.8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作文教学计划下一篇: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