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精选7篇)

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篇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为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本地区整治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做到干净整洁有序。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持续推进,不搞一刀切。确定实施易地搬迁的村庄、拟调整的空心村等可不列入整治范围。

━━示范先行、有序推进。学习借鉴浙江等先行地区经验,坚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带动整体提升。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安排整治任务和建设时序,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作路径和技术模式,防止一哄而上和生搬硬套,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注重保护、留住乡愁。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注重乡土味道,强化地域文化元素符号,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村民主体、激发动力。尊重村民意愿,根据村民需求合理确定整治优先序和标准。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保障村民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合理确定投融资模式和运行管护方式,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和建设管护机制创新,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明确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地方投入力度,强化监督考核激励,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行动目标。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人居环境质量较大提升,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村内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等地区,在优先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基础上,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二)开展厕所粪污治理。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推进厕所革命。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以及其他环境容量较小地区村庄,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其他地区要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普及不同水平的卫生厕所。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人口规模较大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三)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四)提升村容村貌。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路面材料。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提升田园风光品质。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卫生县城、卫生乡镇等卫生创建工作。

(五)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与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等充分衔接,鼓励推行多规合一。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做到农房建设有规划管理、行政村有村庄整治安排、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分离,优化村庄功能布局,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推行政府组织领导、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技术单位指导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应纳入村规民约。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建立健全违法用地和建设查处机制。

(六)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城乡垃圾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推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当地村民培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程序,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质量。

三、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一)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强化党员意识、标杆意识,带领农民群众推进移风易俗、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公示制度,保障村民权益。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依法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等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营造清洁有序、健康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将农村环境卫生、古树名木保护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通过群众评议等方式褒扬乡村新风,鼓励成立农村环保合作社,深化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明确农民维护公共环境责任,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由农户自己负责;村内公共空间整治以村民自治组织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主要由农民投工投劳解决,鼓励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程参与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三)提高农村文明健康意识。把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等组织作用,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行为。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民内在自觉要求。

四、强化政策支持

(一)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政府投入体系。地方各级政府要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中央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地方政府依法合规发行政府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所获土地增值收益,按相关规定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村庄整治增加耕地获得的占补平衡指标收益,通过支出预算统筹安排支持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政府支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发放抵押补充贷款等方式,引导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提供信贷支持。鼓励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投放,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收益较好、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建设农村人居环境设施。

(三)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引导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倡导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四)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组织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企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技术、工艺和装备研发。分类分级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技术指南,编制村容村貌提升技术导则,开展典型设计,优化技术方案。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加快培养乡村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运行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选派规划设计等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组织开展企业与县、乡、村对接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和装备需求。

五、扎实有序推进

(一)编制实施方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摸清底数、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抓紧编制或修订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省级实施方案要明确本地区目标任务、责任部门、资金筹措方案、农民群众参与机制、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等内容。特别是要对照本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和六大重点任务,以县(市、区、旗)为单位,从实际出发,对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作出规划。扎实开展整治行动前期准备,做好引导群众、建立机制、筹措资金等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则上要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实施方案编制或修订工作,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核。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并将实施方案中的工作目标、建设任务、体制机制创新等作为督导评估和安排中央投资的重要依据。

(二)开展典型示范。各地区要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践深入开展试点示范,总结并提炼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的环境整治技术、方法,以及能复制、易推广的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中央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引导各地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建成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区、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区、旗),加强经验总结交流,推动整体提升。

(三)稳步推进整治任务。根据典型示范地区整治进展情况,集中推广成熟做法、技术路线和建管模式。中央有关部门要适时开展检查、评估和督导,确保整治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在方法技术可行、体制机制完善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财力和工作实际,扩展治理领域,加快整治进度,提升治理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中央部署、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中央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要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实施主体,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做好监督考核。要强化县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对实施效果负责。市地级党委和政府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各地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相关项目时,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考虑、同步推进。

(二)加强考核验收督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以本地区实施方案为依据,制定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以县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作为相关市县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省级实施方案及明确的目标任务,定期组织督导评估,评估结果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通报省级政府,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将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中央环保督察的重要内容。强化激励机制,评估督察结果要与中央支持政策直接挂钩。

(三)健全治理标准和法治保障。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技术、施工建设、运行维护等标准规范。各地区要区分排水方式、排放去向等,分类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放标准。研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立法工作,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基本要求、政府责任和村民义务。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垃圾治理条例、乡村清洁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篇2

早在2000年, 上海市委、市府为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提出了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一轮, 三年一个台阶, 三年一个进步, 走出了一条符合上海实际、带有上海特色的环境保护科学发展之路。根据上海市统一部署, 松江区于2002年成立了以区长为主任, 各副区长为副主任, 环保、水务、绿化、农委等多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作为一项创新的环保推进机制, 通过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该委员会已经成为研究分析和协调推进区域重点环保工作的重要平台, 在全区形成了互商、互信、互动的氛围。

目前, 松江区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已经顺利推进了四轮, 从第一轮的“标本兼治”, 到第二轮的“重在治本”, 到第三轮的“三个并举”, 再到第四轮的“突出污染减排”, 经过十二年来的努力, 可以说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计划实施效果显著

总体来说, 自2000年至今, 通过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松江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其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协调推进机制不断完善。

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委员会始终发挥着总牵头作用, 全面整合区域环境保护和建设资源, 在计划各专项任务推进过程中有效发挥了沟通协调、形成合力的作用。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条块结合、协调有序, 形成了责任部门主推进、协调部门主督促、实施部门主建设的联动机制。

(二) 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计划实施期间, 87%的市民认为整体环境质量正在好转。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自2005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控制在88%以上, 近五年来均达到90%以上,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呈下降趋势;水环境质量呈现趋好态势, 主要水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和功能区环境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相应功能类别的标准要求。

(三) 环保投入持续稳定增加。

松江区是上海市环境容量最小的地区之一, 结合区位特殊的实际情况, 动态调整环保投入的侧重点, 12年间, 累计完成污染源控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各方面的环保投入近200亿元, 平均占同期经济增加值的3%以上, 持续的大规模投入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 环保基础设施逐步优化。

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日趋完善, 污水处理系统已覆盖全区, 形成东南西北中五大污水处理格局, 全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6.1万吨/日, 较第一轮初 (2000年) 增加了5倍;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基本覆盖全区所有城镇化地区和工业区;供水集约化工程稳步推进, 水质全面提升;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1.4万吨/年, 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得到集中安全处置。

(五) 污染减排取得初步成效。

污染减排是各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重中之重, 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 通过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多管齐下, 松江区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下降, 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 (COD) 和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 (SO2) 排放总量稳定控制在市下达指标范围内,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逐年提升,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4.3%。

(六) 环保能力显著提高。

随着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滚动实施, 环保能力建设日见成效。近几年, 先后成立辐射安全管理科、辐射及固体废弃物管理站, 初步建立起辐射安全管理体系;环境应急、监测和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建立起较为先进的环境应急体系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重点污染源管理系统 (GIS系统) 等信息化系统, 试点开展细颗粒物 (PM2.5) 监测工作;运用物联网技术开展地表水水质监测试点, 探索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应用。

三、目前面临的挑战

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 可以说松江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民对环境质量改善要求的不断提高, 环保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环境约束明显, 生态承载力脆弱;减排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新增减排因子 (氨氮和总磷) 削减乏力;饮用水源环境风险仍处于较高水平, 水质要达到功能区要求仍有困难;区域环境质量与大众的期盼与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大气中细颗粒物 (PM2.5) 、臭氧、酸雨等复合型污染问题凸显;生活垃圾利用和处置体系、污水厂污泥处置系统和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下一轮实施工作的重点

下阶段, 松江区将启动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该轮计划将围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指导思想, 全面实现削减总量、提高质量、保障安全、优化发展四个目标。

(一) 深入推进污染物减排。

全面落实“十二五”污染物减排各项指标、任务和相关工作要求。通过进一步完善污水厂网建设、提高污水厂处理能级、加快污水截污纳管等手段, 稳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有效控制氨氮、总磷排放量;积极探索污泥处置的有效方式, 在现有污泥处置场正常运行的基础上, 新建处理规模40干吨/日污泥处置工程, 确保污水厂污泥得到安全有效处置;在继续推进二氧化硫减排的基础上, 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和机动车污染控制, 有效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通过加快淘汰劣势企业、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推动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 持续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

(二) 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

强化源头防治, 加强监管, 确保空气环境质量和水源地水质得到巩固并进一步提升, 水体富营养化和细颗粒物 (PM2.5) 、酸雨、臭氧等复合型污染得到初步遏制。重点完善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 确保垃圾渗滤液、臭气等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达标排放, 严格控制“二次污染”;继续推进工业集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污染物得到有效治理;进一步加强对扬尘污染、机动车冒黑烟、锅炉冒黑烟以及秸秆焚烧等方面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环境综合整治。

(三) 强化环境风险防控。

继续落实和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的污染源控制管理措施及环境应急保障措施。一是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风险控制。加大对饮用水源地周边区域的环境监管力度, 推进黄浦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截污纳管工作, 逐步实现水源地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 确保饮用水安全;二是要加强对重点行业的风险控制。加强对涉及剧毒、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以及电镀、医药、有色冶金等重点行业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 积极防范突发环境事件;三是要加强对重点环节的风险控制。强化对辐射源和危险废物生产、销售、运输、使用、废物收贮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 进一步建立健全辐射污染防治以及危险废物监督管理网络。

(四) 突出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

落实“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要求, 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为重点, 深化污染防治工作, 全面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严格环评准入制度, 充分发挥规划和区域环评的作用, 以总量控制为导向,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 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式发展, 建立起推动工业内涵式发展的长效机制;优化农业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大力推广有机肥料, 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 有效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建设, 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 进一步减少畜禽粪便污染。

摘要:上海市松江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成立已有10年,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已经滚动推进到了第四轮, 本文通过客观地评估计划实施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全面分析计划实施12年来取得的成效及薄弱环节, 为下阶段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稳步实施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指明方向。

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篇3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制定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近日印发。方案明确,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总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应用及系统级技术局部领先。在重点领域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初步建成基础坚实、创新活跃、开放协作、绿色安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方案从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了部署,确定了包括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研发与产业化等在内的重点工程。在智能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工程方面,方案指出要支持骨干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设立跨界交叉融合创新平台。加快智能辅助驾驶、复杂环境感知、车载智能设备等软硬件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支持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安全驾驶等技术研发。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研发、应用与生态建设,发展智能汽车芯片和车载智能操作系统、高精度地图及定位、智能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等重点技术,实现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和产品的逐步成熟。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智能汽车试点工程,建设安全、泛在、智能的云网端一体化车联网体系,推动智能汽车典型应用。

nlc202309090032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从根本消除事故隐患,根据《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xx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国xx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控”体系,引入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努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等级事故,确保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企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

领导机构

xxxx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领导机构明确为xxxx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推动各部门、各下属单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定期研究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动态检查和过程监督,结果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和党政领导绩效考核。

工作专班

组 长:xxx 副总经理

副组长:xx 安全总监

成 员:集团公司总部各部室负责人

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安全监督部,主任由安全监督部部长担任,负责日常工作。根据安全生产委员会决策部署,加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统筹、协调、督导、考核,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制定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分工、主责部门,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督促主责部门落实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检查下属单位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情况;向安全生产委员会报告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和工作进展情况。

三、主要任务

落实2个专题任务

1.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

一是集中开展学习教育。

二是深入系统宣传贯彻。

2.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

一是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是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三是加强安全监管干部队伍建设。

四是分级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五是健全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六是健全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七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八是推动安全生产社会治理。

九是加强应急体系基础建设。

重点开展10项专项整治

1.大临建设安全整治。

2.隧道施工安全整治。

3.高墩大跨桥梁施工安全整治。

4.高边坡路基施工安全整治。

5.深基坑(基础)安全整治。

6.支撑体系安全整治。

7.大型(特种)设备安全整治。

8.营业线、工程线(轨行区)安全整治。

9.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整治。

10.火工品安全整治。

进度安排

从2020年x月至2022年xx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动员部署(2020年x月)。

排查整治(2020年x月至xx月)。

集中攻坚(2021年)。

巩固提升(2022年)。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规章制度。

严格督导检查。

注重典型引路。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

为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实施三年行动,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的责任体系、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扎实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使用、经营、运输、处置等环节相关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落实,消除监管盲区漏洞;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建立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到2022年底前,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自动化系统装备投用率达到100%、涉及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率达到100%、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等考核达标率100%,具有化工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学历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数量达到在职人员的75%以上,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足和城镇人口密集区的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如期完成,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事故总量和较大事故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1.严格高风险化工项目准入条件。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源头管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科学审慎引进化工项目。涉及化工行业的省级、市级人民政府和重点化工园区要结合现有化工产业特点、资源优势、专业人才基础和安全监管能力等情况,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加快制定完善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底前制定出台新建化工项目准入条件;2022年底前,设区的市要制定完善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对涉及光气、氯气、氨气等有毒气体(以下简称有毒气体),硝酸铵、硝基胍、氯酸铵等爆炸危险性化学品(指《危险化学品目录》中危险性类别为爆炸物的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控制,严禁已淘汰的落后产能异地落户和进园入区;支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升级,依法淘汰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产能。

2.提升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管控水平。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建立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按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要求组织开展化工园区(含化工集中区)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分级工作。2020年10月底前,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化工园区进行认定并公布名单,在认定基础上开展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分级,对安全风险等级评估为A级(高安全风险)的化工园区,原则上不得批准新、改、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并纳入重点治理和监管范围,限期整改提升,2021年底前仍为A级的化工园区要予以关闭退出;对安全风险等级评估为B级(较高安全风险)的化工园区,原则上要限制新、改、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2022年底前仍未达到C级或D级的化工园区要予以关闭退出。

3.深入开展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督促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在2020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安全风险隐患自查工作并制定整改方案,对于重大隐患要依法上报地方有关监管部门并实施挂牌督办,经整改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予以关闭,实现规范达标一批、改造提升一批、依法淘汰一批。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回头看”,2020年底前要对安全风险评估等级为“红、橙”的企业对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发证条件逐一再次进行核查,从源头提升发证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化工园区、监管部门信息共享、上下贯通,2022年底前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全面完成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重点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4.强化危险化学品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安全管理。加强危险化学品等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严格行业准入,严禁未经许可擅自开展经营性运输。强化托运、承运、装卸、车辆运行等危险货物运输全链条安全监管。开展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防撞报警系统相关标准贯彻实施,2022年底前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要全部强制安装远程提醒监控系统,实行运输过程实时定位及路径记录。严格执行内河禁运危险化学品目录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严格特大型公路桥梁、特长公路隧道、饮用水源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通行管控。加强港口、机场、铁路车站以及与铁路接轨的专用线、专用铁路等危险货物装卸、储存场所和设施的安全监管,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进行清理整顿。鼓励化工园区内具有上下游产业链关联的企业运用管道输送代替道路运输,有危险化学品车辆聚集较大安全风险的化工园区应建设符合标准规范的危险化学品车辆专用停车场。加强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企业及医院、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组织全面开展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排查,重点整治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存在的违规堆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等问题,确保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处置安全。

(二)提高危险化学品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全面排查管控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按照《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GB 36894-2018)和《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T 37243-2019)等标准规范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要求的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经评估具备就地整改条件的,整改工作必须在2020年底前完成,未完成整改的一律停止使用;需要实施搬迁的,在采取尽可能消减安全风险措施的基础上于2022年底前完成;已纳入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计划的,要确保按期完成。严格落实化工园区空间规划和土地规划,保护危险化学品企业和化工园区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禁止在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内布局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企业要保持足够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严禁超设计量储存,并尽可能减少储存量,防止安全风险外溢。

2.进一步提升危险化学品企业自动化控制水平。继续推进“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紧急切断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完善,2020年底前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的上述系统装备和使用率必须达到100%,未实现或未投用的,一律停产整改。推动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2022年底前所有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装置的上下游配套装置必须实现自动化控制,最大限度减少作业场所人数。涉及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生产装置控制室、交接班室不得布置在装置区内,已建成投用的必须于2020年底前完成整改;涉及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装置控制室、交接班室原则上不得布置在装置区内,确需布置的,应按照《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GB50779-2012),在2020年底前完成抗爆设计、建设和加固。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粉尘爆炸危险性、中毒危险性的厂房(含装置或车间)和仓库内的办公室、休息室、外操室、巡检室,2020年8月前必须予以拆除。

3.深化精细化工企业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凡列入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范围但未开展评估的精细化工生产装置,一律不得生产。现有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的精细化工生产装置必须于2021年底前完成有关产品生产工艺全流程的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同时按照《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7〕1号)的有关方法对相关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及副产物进行热稳定性测试和蒸馏、干燥、储存等单元操作的风险评估。强化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运用,已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企业要根据反应危险度等级和评估建议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补充完善安全管控措施,及时审查和修订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设施满足工艺安全要求,2022年底前未落实有关评估建议的精细化工生产装置一律停产整顿。

4.推动技术创新。积极推广应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设备设施,实现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降低高危岗位现场作业人员数量。加快新材料应用和新技术研发,研究生产过程危险化学品在线量减量技术路线和储存数量减量方案,开发以低毒性、低反应活性的化学品替代高危险性化学品的工艺路线,开展缓和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弱化反应条件的技术改造,积极推广气体泄漏微量快速检测、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微通道反应器等先进技术方法的应用。聚氯乙烯生产企业按照《氯乙烯气柜安全运行规程》和《氯乙烯气柜安全保护措施改进方案》,进一步完善氯乙烯气柜安全管理措施,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5.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规标准。推进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管理指导意见,整合完善提升化工和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工程设计、施工、设备建造、维护、监测标准,着力解决标准空白、滞后和标准执行不一致问题。制定出台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和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等技术规范。

(三)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能力。

1.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每年至少对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集中开展一次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和事故教训的警示教育,按照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考核内容,对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年开展至少一次考核,考核和补考均不合格的,不得担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危险化学品企业按照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开展在岗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培训,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并按照新上岗人员培训标准离岗培训,2021年底前安排10%以上的重点岗位职工(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完成职业技能x级培训,2022年底前从业人员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严格从事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岗位人员的学历要求和技能考核,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2022年底前,化工重点省份和设区的市至少扶持建设一所化工相关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依托重点化工企业、化工园区或第三方专业机构成立实习实训基地。

2.提高从业人员准入门槛。自2020年4月起,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企业,新入职的主要负责人和主管生产、设备、技术、安全的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化学、化工、安全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化工类中级及以上职称,新入职的涉及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操作人员必须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或化工类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水平,新入职的涉及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化工类大专及以上学历;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现有人员应在2022年底前达到相应水平。危险化学品企业要按规定配备化工相关专业注册安全工程师。

(四)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1.严格精准监管执法。制定并公布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执法计划,进一步加大对重大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强化事故责任追究,经事故调查明确应对事故负有责任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和有关责任人员,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责。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建立企业安全技术和管理团队,必须做出安全承诺并定期报告安全生产履职及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情况,不按规定作出安全承诺和定期报告安全生产履职及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情况,或安全承诺和报告失实的,要依法依规对有关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实施联合惩戒,对因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受到刑事处罚或撤职处分的,依法对其实施职业禁入。对发生事故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严格执行暂扣或吊销安全许可证的有关规定。

2.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积极培植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企业,对一、二级标准化企业项目立项、扩产扩能、进区入园等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并减少执法检查频次。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和日常执法检查重点内容有机结合,持续改进企业安全管理。

3.集中开展危险化学品领域“打非治违”。结合本地区化工产业特点,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使用行为;全面整治违规违章问题,特别是强化对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的执法检查;对发生过事故或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加大检查频次,对同类问题反复出现的依法从重处罚,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深入排查冠名“生物”、“科技”、“新材料”等企业的注册生产经营范围与实际是否一致,对于发现的问题企业,要认真甄别其行业属性和风险,逐一明确并落实监管责任,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五)强化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1.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队伍监管能力。根据本地区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数量、规模等情况,配齐配强满足实际需要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和执法力量,2022年底前具有化工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学历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数量达到在职人员的75%以上。制定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制度,新入职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在职人员每年复训时间不少于2周。鼓励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和执法人员到大型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岗位实训。各省和有关市、县要建立聘请专家指导服务制度,每年定期安排检查,持续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队伍监管能力和水平,提升安全监管效率效果。

2.运用“互联网+监管”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水平。加快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推进监管数据归集共享,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对危险化学品各环节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监控。2020年底前,完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投用,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建立完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自动预警机制和管理制度,初步实现安全风险分类、分析、自动预警等功能。

3.强化社会化技术服务能力。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清单化管理制度,培育引导一批有能力信誉好的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科研院所、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治理,为政府监管和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服务,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社会治理水平。严格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管,对设计不合规、出具虚假安全评价报告等行为,要依法严肃追究第三方服务机构和责任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4.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建设立足化工园区、辐射周边、覆盖主要贮存区域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强化长江干线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实训演练,指导企业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时间安排

从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4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晰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制定考核办法,并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对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动员部署。

(二)排查整治(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要按照实施方案,全面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加快推进实施,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现场推进会、专项攻坚等措施,强力推进问题整改。对于问题严重且经整改后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企业,要坚决依法予以关闭退出,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四)巩固提升(2022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要对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分析,大力推广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经验做法,及时形成并推广制度性成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对重点任务和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要实施评估,形成报告和三年行动报告并及时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要高度重视,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专项工作机制,及时研究专项整治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听取整治情况汇报,加强专项整治行动中的重大问题协调;结合实际制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明确公安、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压实责任,协调推进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二)强化政策支持。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特点,突出重点目标任务,制定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从项目准入、财税、信贷、技术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危险化学品企业积极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升、先进安全科技成果运用等。

(三)加强示范引领。各地区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根据专项整治行动各阶段重点任务的进展,及时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推动专项行动深入扎实有效开展。同时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企业职工举报重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支持,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四)抓好督导服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适时组织进行督促、指导、检查,确保按计划完成各项重点任务。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组织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帮助相关中小企业解决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危险化工工艺自动化改造、重大危险源监控等重点任务推进过程中的难题,有效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3)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4月25日国家传达国家煤监局推进“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视频会精神、x月x日xx省安委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及省、市、县政府关于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安排部署,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经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取得实效,营造和谐稳定的安全生产大环境。

二、整治目标

用三年时间,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升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改进,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素质能力不断提升,有效防范化解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消除较大及以上安全隐患,防范事故能力显著增强。

1.安全生产持续保持稳定,井下杜绝死亡事故,地面杜绝重伤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

2.安全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3.完善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4.煤矿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标准动态达标;

——采煤工作面基本实现智能化。

6.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和工艺。

7.煤矿职工学历满足要求,职工素质显著提高,安全意识明显提升。

——一般从业人员初中以上;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中专以上;

——安全管理人员大专以上,矿长和总工程师本科以上;

——职业技能人才比例达到40%以上;

——安全管理人员中的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比例达到15%以上。

8.劳动用工更加规范。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组织领导,成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组。

组 长:XXX(矿长)

副组长:XXX(总工程师)

XXX(安全矿长)

XXX(生产矿长)

XXX(机电矿长)

XXX(矿长助理分管通防)

成 员:XXX(安全副总)

XXX(通防副总)

XXX(防突副总)

XXX(地测副总)

XXX(机电副总)

XXX(运输副总)及各部室、区队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江海成兼任。负责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督促、协调、服务等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查活动。

四、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一)成立工作领导组

组 长:XXX(矿长)

副组长:XXX(党委书记)

XXX(总工程师)

XXX(安全矿长)

XXX(生产矿长)

XXX(机电矿长)

XXX(矿长助理分管通防)

成 员:副总工程师及各部室、区队负责人

(二)工作目标

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将消防宣传作为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宣传,坚持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坚持服务群众、高效受益,紧紧围绕公众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和社会舆论氛围营造“两大任务”,以素质教育、警示曝光、媒体聚焦、宣传服务为抓手,组织开展常态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到20xx年底前实现消防安全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全覆盖,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宣传重点

(一)宣传党委政府、各行业部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排部署和推进落实情况,解读有关政策要求。

(二)宣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常态开展消防警示教育。

(三)宣传专项整治工作动态、工作成效、创新做法和亮点工作,跟踪曝光突出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推动整改落实。

(四)宣传专项整治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五)宣传推广消防文化精品创作。

三、宣传措施

(一)实施全民素质提升工程

1.构建立体化宣传教育格局。各片区、镇(街道)和防火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和《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依法组织和监督管理本辖区、本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宣传部门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校(行政学院)将消防知识纳入相关班次培训。司法行政机关加强消防普法宣传的指导协调和督促落实。公安、教体、卫健、民政、人社、住建、文广旅、应急管理、宗教、文物等部门将消防安全纳入行业宣传教育培训内容。各企事业单位将消防安全纳入内部日常管理考评,按照职工入职必训、定期培训、转岗轮训等要求,落实每月宣传教育培训制度。20xx年底前全面建立辖区、行业、部门、单位之间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协作联动机制,采取购买服务、义务组织等形式,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2.落实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各单位分级制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工作实施意见,按计划逐年推进落实。每年部署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消除家庭火灾隐患”“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等专题活动,20xx年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内容和高校、高中新生军训课程,20xx年实现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全覆盖。定期对校外辅导从业人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熟悉消防安全常识,掌握消防技能。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融入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各片区、镇(街道)、村(居)委会等网格力量要定期深入农村、社区和居民家庭开展宣传教育。指导推动企业单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落实消防安全“三提示”(提示场所火灾危险性、提示消防器材位置及使用方法、提示安全出口和疏散逃生路线)要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其他企业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3.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结合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阶段性治理重点和工作部署,分级分类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石油化工企业、仓储物流企业等专项治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扎实开展好日常火灾警示教育的基础上,每年5月份、11月份,分别选定主题,集中开展火灾警示宣传教育月和“119”消防宣传月活动。火灾多发季节及元旦、春节、元宵、清明、五一、中秋、端午、国庆和全国、全省、示范区“两会”等重要节点、重要时段期间,针对性地开展重点策划,集中组织宣传教育和提示提醒。

4.常态发布消防安全提示提醒。组织消防宣传车、消防志愿者每周至少开展2次流动宣传,重点时期每天流动宣传,普及消防常识。依托户外屏幕、楼宇电视、车载视频等媒介常态播出消防公益广告、知识短片。广泛印制张贴重点场所常见火灾风险宣传等系列挂图、海报和宣传标语。突出老旧和“三合一”场所、小微企业、家庭生产加工作坊、居民住宅、出租房屋、沿街门店及电气、电动自行车和新材料新业态等场所领域,分类建立完善重点目标人群信息库,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等形式,定期提示提醒消防安全。20xx年建立完善物业服务企业、出租房屋、用电大户、电工、小微企业负责人等信息库,20xx年建立完善家庭生产加工作坊、“三合一”场所、沿街门店负责人和电动自行车主等信息库,20xx年实现重点目标人群信息全覆盖,定期推送安全提示。

5.加强消防安全精准培训。根据不同群体特点,重点加强消防安全岗位人员、社区民警、网格员、巡防保安队员、小企业主,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施工操作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人员以及残疾人、孤寡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教育培训。20xx年结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和第一书记”主题活动,进一步深化农村消防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乡村消防科普教育活动,发动片区、镇(街道)、派出所、村(居)委会等基层力量,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人员和老幼病弱等重点群体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20xx年公安、住建、电力、人社等部门,依据职责分别开展社区民警、巡防保安队员、物业服务企业、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施工操作人员、小企业主等的消防安全培训。20xx年底前实现重点人群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全覆盖。

(二)强化消防安全警示曝光

1.加强典型火灾案例警示教育。制作主题突出、易于传播的火灾案例警示宣传资料和新媒体作品,分类发放、张贴、展播。对具有代表性的火灾,制作案例警示图文通告,广泛在起火区域及类似场所周边进行张贴。对具有行业特点的火灾,制作案例警示海报并组织相关行业系统进行发放。专项整治行动期间,辖区发生的较大以上亡人和有影响的火灾,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现场警示、以案说法,并制作专题警示教育片,广泛进行播发警示。

2.固化每月25日隐患曝光制度。围绕专项整治阶段性工作重点,加强整体策划,每月25日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曝光活动,市级主流媒体参与专项整治和消防监督执法行动,跟踪曝光突出隐患和严重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及时公布重大火灾隐患,定期组织开展“回头看”。市级媒体每月至少组织1次暗访曝光活动,通过舆论监督督促火灾隐患整改落实。

3.完善举报投诉处理公布制度。鼓励发动群众参与消防安全管理,利用“96119”举报投诉电话、政府门户网站、新媒体等平台,积极举报身边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消防部门及时公布举报投诉处理情况,回应公众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新期盼。

(三)畅通媒体宣传报道渠道

1.电视。持续推出消防科普专题节目,常态播发消防安全提示提醒,定期播出专项整治行动有关新闻,曝光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市级电视台每月播出专项整治行动有关新闻不少于5条、专题不少于1个,播发消防安全滚动提示字幕每周不少于100条次、公益广告每月不少于100条次。示范区每半年至少在央视报道一次专项整治工作动态。

2.广播。持续推出消防科普专题节目和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访谈,每天推送消防安全提示提醒。市级电台每月播发消防安全科普专题或专项访谈节目不少于1期、播出专项整治行动的动态新闻不少于10条、专题节目不少于2期、消防安全提示不少于100条次。

3.报刊。济源日报、济源晨报定期报道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新闻,对先进典型、亮点工作进行新闻特写和通讯纪实报道,曝光火灾隐患和整治结果,发布群众举报投诉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处理结果等。三年行动期间,市级主要报刊每年至少推出3个专版,每月报道专项整治行动新闻不少于6条次。

4.网站。利用防火安全委员会网站开设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专栏,及时报道整治行动工作动态,曝光火灾隐患。组织相关网站常态播出消防安全公益广告、知识短片,每周更新一次,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5.新媒体。突出打通生命通道工程、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宣传,围绕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治理、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持续发布内容精准的消防安全常识和消防安全管理规范。针对整治内容,策划制作图文、视频类新媒体作品,利用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开展宣传活动、教育培训等,示范区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新媒体直播活动。注重采取随手拍等多种形式,引导公众参与专项整治。推出系列“小小消防员”抖音小视频,普及消防安全常识,进一步提升消防宣传的影响力。三年行动期间,“济源消防”官方微博每日更新不少于5条,微信、今日头条等其他资讯类帐号每日保持更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帐号每周更新不少于2次。

(四)打造消防宣传服务阵地

1.打造宣传体验阵地。依托各类安全宣传教育资源,每年建成一批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20xx年示范区至少建成1个不小于500平米的市级消防科普教育场馆。推进消防主题公园建设,20xx年示范区至少建设1个消防主题公园、一个消防文化村和一条消防文化街或一个消防文化广场,重点单位建设消防文化长廊。用好消防体验场馆预约平台,定期组织社会公众参加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每个体验场馆每周至少对外开放1次。推广使用全民消防学习云平台,分批次、分类别组织重点人群开展消防教育培训,20xx年底前全面推广使用云平台,20xx年底实现全覆盖培训。

2.打造志愿服务阵地。建立消防志愿者登记、培训机制,依托邮政、快递、外卖、餐饮、旅游、娱乐、金融等服务行业,发展壮大消防志愿者队伍,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内容,完善消防志愿者服务章程,开展消防宣传志愿行活动。20xx年底前各镇(街道)至少打造出1支拉得出、叫得响的消防志愿服务队。团委、民政等部门积极做好消防志愿者注册工作。将优秀消防志愿者个人和集体纳入全国、全省119消防奖评选、推荐范围。

3.打造信息互动阵地。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针对薄弱环节,策划消防热点,加强对重点场所区域的火灾风险提示。作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20xx年示范区结合城市消防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探索利用大数据开展精准宣传提示,20xx年在全省推广应用。

4.打造消防文化阵地。鼓励文化艺术界人士深入挖掘新时代消防故事,开展“火焰蓝”消防宣传课题专项研究,积极探索“商业+消防宣传”模式,创作富有时代感的消防影视、曲艺、文学、书画、摄影等文化作品。面向社会征集消防宣传“金点子”“好创意”,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策划制作针对性强的宣传挂图、公益广告、动漫、微视频和微电影等消防文创产品。20xx年起,每年组织开展“火焰蓝”消防文化作品、消防安全示范课和消防绘画作文等征集评选活动,推出一批消防优秀文化作品,深度应用在各行各业,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部署。

各单位要将消防宣传工作贯穿专项整治始终,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要制定消防宣传教育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分工,建立消防宣传教育联动、检查考评和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做到工作有抓手、推进有措施、落实有保障。要借力各类媒体媒介,大力组织宣传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在专项整治中好的做法,及时发布工作动态,为专项整治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形成宣传合力。

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推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与政府机关、行业部门、社会机构的融合发展,用好用足社会优质宣传资源,大力弘扬和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形成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大格局。要按照示范区在重要时间节点统一设置的宣传主题,制作宣传作品,开展集中宣传,形成上下联动的规模声势和矩阵效应。

(三)开展效果评估。

各单位要积极探索消防宣传教育效果评估方法,通过开展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调查等方式,科学评估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效果,及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消防宣传教育的方向措施,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针对性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组织开展宣教活动,确保工作实效。

(四)健全长效机制。

各单位要学习借鉴消防宣传工作先进经验,结合各自实际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消防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完善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措施和机制,确保消防宣传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要强化督导考评,防火安全委员会将把消防宣传教育作为每年消防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加强督导检查,跟踪推进落实。

各单位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宣传工作中好的做法、亮点工作及年度总结和三年消防宣传工作情况报告,请及时报防火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篇6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关注消防 生命至上”为主题,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现实斗争,动员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凝集社会安全发展共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扎实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持续掀起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热潮,全面提升公民消防法律法规意识、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和火灾自防自救能力,为我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活动时间

11月1日至30日。

三、组织领导

街道成立“119”消防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办事处副主任李明恩任组长,安监办、综治办、社会事业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区域发展办、综合执法办等部门的负责安全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策划、协调“119”消防宣传月活动的各项工作。办公室设在安监办,冯宇航任办公室主任。各村(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及时开展相关工作。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1.参加“119”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11月初,市防委将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举办20xx年全市“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通知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社区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居民代表等现场参与。随后,结合疫情防控实际,举办街道“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参与消防文化作品评选活动。按要求在辖区内征集消防主题的文学、图片、海报、漫画、影视、文创、新媒体等各类文创宣传作品,参加线上展播评选、颁奖、展览等活动。

3.扎实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结合“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仓储物流和“三合一”场所等领域整治,发布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通告,持续开展消防安全警示教育。

(二)开展“消防安全大宣传”活动

1.行业消防安全大宣传。宣传月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安监办、综治办、社会事业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区域发展办、综合执法办、党建办等部门要组织一次分管行业消防安全宣讲活动,督促相关企业、单位对消防从业人员、消防安全重点岗位人员进行一次专项能力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一次全员灭火应急疏散演练。

2.重点群体消防安全大宣传。依托传统主流媒体和官方新媒体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消防科普、警示教育和提示宣传,广泛播发“小火亡人”类警示教育片。各村(社区)月内通过分类开展鳏寡孤独、老弱病残以及居民自建房、沿街商铺、“多合一”场所和中小企业经营者、个体工商户等群体教育培训至少1场,教授火灾报警、灭火器使用和疏散逃生方法。

3.网格消防安全大宣传。组织各村(社区)、公安派出所等网格力量共同参与消防常识宣讲提示活动,针对农村、社区和居民家庭,每周组织不少于一次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三)开展“全民消防大学习”活动

1.网络消防安全大提示。各责任部门、各村(社区)要积极转发市防火安全委员会推送的关于“关注消防 生命至上”主体宣传信息,开展声势浩大的网上消防安全大提示活动,营造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

2.在线消防常识大学习。人员密集场所,要组织本单位人员利用全民消防安全学习云平台开展在线学习,积极参与答题考试,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参与率和考试通过率达到100%。

3.消防场馆互动大体验。消防救援部门组织评定命名一批,通过“消防体验场馆预约平台”,到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参与预约体验活动。

(四)开展“志愿者消防大行动”活动

1.壮大消防志愿者队伍。配合上级部门积极做好辖区消防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建队工作,街道成立1支优秀消防志愿服务队。

2.开展消防志愿者宣传培训。充分发动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组织对辖区各类志愿者队伍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讲和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队伍整体消防安全素质。宣传月期间,消防志愿者培训覆盖率不低于50%。

(六)营造消防宣传月活动浓厚氛围

1.社会面亮彩宣传。督促沿街商户利用LED显示屏、橱窗、标语、海报、条幅等,全方位宣传提示消防安全。辖区地标性建筑、高层建筑开展消防安全“亮彩”宣传,11月1日、9日、15日和30日18时统一播放消防安全公益提示并定格至24时,其他时间滚动播发。

(七)出租屋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1.加强出租屋消防安全检查。组织派出所、村(社区)、物业管理人,全面摸清群租房、出租屋底数,检查、消除堵塞安全通道、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明火等隐患,定期清理楼道内杂物,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坚决防止发生火灾。

2.加大重点单位员工宿舍监督抽查。各部门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强化行业部门监管责任、社会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定期抽查宾馆、饭店、洗浴、足疗等人员密集 场所,督促相关单位在员工宿舍设置灭火器、独立式火灾烟感探测器和简易喷淋系统,明确负责人,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3.强力整治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各部门、村(社区)要紧盯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突出隐患和薄弱环节,建立隐患清单台账,压实监管责任。重点整治违规用火用电用气、底层经营部分与住宅部分共用疏散楼梯、占用堵塞安全出口、沿街门店留宿人员超过3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和充电等突出问题。

4.持续开展宣传警示教育。围绕“关注消防、生命至上”主题,开展好“119”消防宣传月活动,补充完善出租房消防安全目标人群,精准推送提示信息。采取发布通知、楼长入户宣传、张贴警示标语等,提示火灾危险性、疏散逃生方法和灭火器材使用方法,提升群众自防自救能力。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开展“119”消防宣传月活动是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维护冬春火灾形势稳定的重要载体。各部门、各村(社区)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将其作为当前一项重点任务,迅速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逐级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取得实效。

(二)拓展形式内容。要创新思路、因地制宜,综合运用警示性强、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积极策划组织特色消防宣传活动,进一步拓宽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篇7

庆城丰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二一年九月

庆城丰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非煤矿山是开采放射性矿石以及石油化工原料等矿产品的矿山。与煤炭一样,非煤矿产同样是支撑国家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因此,国家对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制定了严格的审查制度,以确保安全生产、可持续开采。2020年4月1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安委(2020)3号),其中附件5制定了《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通过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并要求加强监管执法,“建立跨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按照《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制定《庆城丰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望遵照执行。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并作为根本遵循贯穿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以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为总要求,以集团公司新一届党组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新举措为工作出发点,强化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和红线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的理念,筑牢安全发展的思想防线,深化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四全管理”要求,切实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和综合治理,突出井控、油气生产、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台阶、上水平,把“识别大风险、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要求落到实处,为公司提质增效保驾护航,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与二次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保障,努力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目标。

二、主要目标

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健全完善“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标准、管理方法、保障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

1.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实意,真正把安全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管理理念落实到工作上、行动中。

2.以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巩固提升,设计、质量等源头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现从全员有责向全员履职转变。

3.以完善QHSE体系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为抓手,促进安全管理上台阶。

4.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等新技术广泛推广应用,安全环保信息化辅助功能要逐步完善,本质安全水平、应急处置能力要大幅提升,通过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利用三年时间,扎实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主要任务

(一)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

1.严格遵守相关法规规章。认真落实《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部门规章。重点解决安全生产区域性突出矛盾和问题。

2.全面学习安全生产地方标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贯彻落实到每一个作业队,使各井队负责人和操作人员将安全生产放到第一位。确保安全生产过程中各个方面做到万无一失、面面俱到。

3.加快推进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落地。按照标准要求,重点推进我公司非煤矿山分级分类监管、安全生产承诺、诚信体系建设、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等制度规范落实落地,推进重点企业通过自身培养和市场化机制等方式,全部建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团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专业化水平。贯彻落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强化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功能。.(二)强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

1.提高安全准入门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促进安全生产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资源规划,同时,对不符合相关规划、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作业队坚决整改,严防边关闭边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提高非煤矿山规模化水平。以及相互之间安全距离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方式进行整合。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安全生产、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采取等量或减量置换等政策措施实施总量控制。

2.加大整顿力度。将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法定安全生产条件、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且拒不执行安全监管指令逾期未完善相关手续的非煤矿作为重点整改对象。

(三)大力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水平。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非煤矿山企业健全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针对不同特点,制定安全管理人员、班组、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制定符合实际的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明确每个岗位的生产组织、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建立健全考核问责工作机制,推动各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2.建立完善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认真组织实施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形成安全风险清单,制订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严密管控安全风险。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对较大以上事故风险制作发放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治理、报告、销账闭环管理。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并与应急管理部门信息平台联网。

3.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机制。继续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增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大力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加强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规范安全培训档案,提高职工安全技能。加强全员安全培训情况监督检查,促进安全培训规范到位。

5.积极推动安全生产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管理。面向油气田井筒工程、场站高危作业、高风险作业、通过全流程可视化监控、标准作业程序在线指导、图像化溯源、安全大数据分析,严守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及时预警报警,提升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化管控能力。

6.开展风险作业替代安全技术研究。用技术手段替代受限空间、井控、高压装卸等高风险作业,减少人员直接作业概率,降低现场作业风险。

上一篇:宾馆出纳岗位职责下一篇:可爱的乌龟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