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推荐10篇)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柞水县城区三小 沈清红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积累,提高学生文化与道德素质。
二、教学目标 :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诵读内容: 小学国学经典四年级下册。
四、活动形式及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只要熟读成诵,了解内容大概即可,而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3)每日利用早读前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语文阅读课、课间背诵。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4)每日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诵读措施:
1、采取多种形式,确保诗文诵读活动的质量。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办诗文黑板报、诗文图展、诗文手抄报、诗文朗诵会等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
(一) 学生对于经典诵读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区分比较含混
三所小学课堂教学的情况表明, 有两所学校在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教学的区分度上不明显。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对于二者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上基本相似, 学生很多时候感觉上国学课与上语文课区别不大, 甚至把国学经典诵读课当成是语文的附属课。同时, 国学经典的主要呈现方式是古诗文, 背诵古诗文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久而久之, 这容易让学生对经典诵读形成不正确的认识态度, 从而难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热情。
(二) 教材缺乏, 学生的经典读物来源比较单一, 数量较少
表1是根据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经典诵读读物来源的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 绝大部分的学生所背诵的经典诗文主要来自课本, 只有24%来源于课外读物和其他渠道。据了解, 三所学校为学生订购的经典诵读教材都只有一本。以上表明学校或者家庭提供的经典读物数量较少, 学生所接触到的国学经典读物有限, 学校在教材采用的多样性和对学生知识领域拓宽等方面做的探讨不够, 对经典诵读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1]。
(三) 经典诵读活动形式较单一, 课堂缺乏活力
结合表2、表3的调查数据来看, 课堂是学生经典诵读开展的最主要平台, 但活动形式以学生朗诵及教师讲解为主, 形式单一, 课堂枯燥, 缺乏活力。学生在课外进行经典诵读的主要场所为家庭, 反映出大部分家长注重家庭的人文熏陶, 支持经典诵读的开展。而学生课后进行经典诵读的时间仅有23.84%, 说明学校极少在课外安排经典诵读活动, 但开展课外活动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认可[2]。例如, 课题组通过参与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组织的校园经典诵读活动, 明显感觉到, 活动对小学生很有吸引力。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们通过朗诵、舞蹈、歌唱等方式, 展现出对经典诵读极大的热情。
(四) 学生个人对于国学经典诵读的态度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 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本身是感兴趣、不抗拒的, 学生喜欢国学经典, 而且能正确认识到国学经典将会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表5中学生认为国学经典教学能提高应试能力的比率并不高 (12.16%) , 可见学校对经典诵读的态度是宽容的, 没有往应试教育方面进行“助推”。但是我们从表6学生对背诵国学经典的态度数据来看, 喜欢背诵的学生只占一半。在排除掉一些可能由于其他科目带来的背诵困扰和负面迁移的影响后[3], 我们认为, 单一的背诵形式, 可能使学生由喜欢国学到谈“背”色变。
二、改进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活动的几点建议
(一) 既要注重与语文教学的紧密结合又要注意区别对待
国学经典教学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 语文教学为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又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国学的知识点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既能加深学生对国学知识的记忆, 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以及文化修养, 从而保持对经典诵读的兴趣与热情[4]。与此同时, 在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的编排与选择上, 还需考虑其与现行语文课本间的相似性与区别性。
基于上文提到的含混的现状, 需要学校和教师在经典教学与语文教学之间保持一个平衡点, 在有效结合二者的前提下突出国学经典诵读的特色, 避免给学生造成其教学与学习性质相类似的错觉。因此, 需要加强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的正确认识, 最好配备专门的国学教师, 形成一套与语文教学既有交叉又特色鲜明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策略。
(二) 注重教材的科学性、定向性与立体性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 是承载学生所学知识的载体, 教材的质量对经典诵读的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其内容的选取无疑是一份巨大的工作,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作品中选取出适合中、小学生诵读并与其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材料, 是一项值得探讨的工作[5]。国学经典诵读小组根据几所学校的现状及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结合所学专业理论知识, 认为教材的编排选取应该更突出科学性、定向性与立体性的特点。为此, 本课题组围绕上述特点进行了大胆尝试, 编写了一本《国学经典诵读》试用教材, 目前正在相关学校进行实践试验。
科学性, 是指内容的正确性和正面性、各单元的层次性与衔接上的递进性以及整体的系统性。对于刚接触国学经典作品的学生来说, 其教材的内容应该是极具经典与代表性的, 并且内容朗朗上口, 易于背诵;文章的篇幅不应过长, 以精简凝练为主;教材的版式设计应该活泼, 色彩多以鲜艳为主, 科学的教材应该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6]。
定向性, 就是要确定所编教材的基本走向, 即针对何种教学类型、规定教材所编的容量、为怎样的教学对象而编写、需要多少学时学完等一系列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立体性, 即要求教材编写向立体化方向发展。教材设计和编写不应仅限于一两本教科书, 而应同时考虑配套的教学用具和用书, 尤其是考虑声像文本的制作与现代教育手段的利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我们在教材编写的过程当中, 增设了著名诗词曲目的推荐学习网站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作品, 希望从视、听结合的角度让学生有更为深刻的记忆[7]。
(三) 注重输入形式的多样性与输出的有效性的统一
输入是指将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教授给学生。在经典诵读形式方面, 应该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开展丰富、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来增加他们的兴趣, 加强学生对注意力的保持。
虽然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是以古诗文的形式呈现的, 但是学校和教师在对于如何给学生教授知识的形式上应该是要多样性的。例如,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 将古诗文配以古今中外名曲, 以视频、音频、动画的形式呈现;将文章编成各种有趣的节目, 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进行吟诵、接龙、讲故事、游戏, 激发学生的兴趣;早上、中午、放学时分的吟诵, 以及结合室内与室外的场所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玩中学, 寓教于乐。
输出是学生对所习得的经典诵读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是对学生知识的吸收与习得的一个检测。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对于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不及时进行复习很快就会忘记[8],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一定内容的输入之后, 要求他们进行复习、巩固, 而小学生的自控力往往是不高的, 因此这一环节可以由学校或者课堂教师进行指导, 此阶段多是学生进行各种比赛、讲故事、表演, 并评选出“先进学生”“诵读之星”“最佳进步奖”“故事大王”等来鼓励学生。
我们认为只有将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知识输入与学生的自觉输出相结合, 不断地进行交互强化, 才能取得学生对经典诵读知识内化的效果。
(四) 根据内容的有效吸收与否, 分阶段开展国学经典教学
各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主张形成阶段性教学模式与策略。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 在学生低年级阶段可以主要通过反复背诵国学经典, 只注重强化对知识的记忆, 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效果[9]。对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来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 在学生的智力水平已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 主张在教学中加入学生的认知意识。例如对高年级阶段的学生, 可以通过讲解相关的背景知识、细化知识的讲解,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同时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经典作品的阅读能力, 指导他们深入理解与领会国学经典作品的内涵。
(五) 形成校园、班级、家庭三位一体的格局
环境对小学生性格的塑造有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课堂、校园与家庭三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对学生的品行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习与习得在教学中是两个很重要的概念, 学习是指在课堂环境中通过教师的指导, 有系统、有组织、有意识地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 目前学生所学的大部分经典诵读的知识都是以这样的形式获得的;而习得是指在自然环境下的无意识学习, 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 不仅需要课堂的有序输入, 同样也需要整个大环境下学校和家庭的无意识输入, 让学生“沉浸”在经典诵读的环境中[10]。改善小学生诵读经典的现状, 不能依赖于他们的自觉性, 而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处处见得到、时时摸得着的人文环境, 以此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并理解经典。
此外, 应获得学生家长对经典诵读活动的大力支持, 激发他们本身对经典诵读的学习兴趣, 让广大的学生家长也融入到经典诵读的浪潮中来, 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学生经典诵读氛围的熏陶。
三、结语
水滴石穿贵在坚持。全面推进经典诵读、发挥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任重而道远, 这与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通力合作分不开。在进行经典诵读教育教学时, 应该考虑到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因材施教。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经典诵读教育教学的成功与否是经由学生检测的, 应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构建和谐而充满诗性的经典诵读课堂, 从而为学生创设浓郁的书香氛围, 架设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让中华文明与华夏优良传统在中华儿女的身上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王路江, 马俊杰, 王志诚, 等.测量愿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刘虎平.大众文化语境下小学生经典阅读策略探微[J].语文建设期刊, 2016 (14) :7-8
[3]温小军.对实现经典诵读有效性的必要追问[J].语文建设, 2012 (9) :73-75
[4]程红霞.让经典伴随孩子成长[J].华夏教师期刊, 2015 (s2) :81
[5]刘旭相, 孔涛.传承国学经典助推素质教育[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 2012 (4) :46-49
[6]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7]张晓军.浅谈信息技术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 2016 (1) :147
[8]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9]邱美容.浅谈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的研究[J].新课程 (中学) , 2015 (10) :56-57
原典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言;静言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译文
“游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服别人,想要说服别人,就要给人以帮助。凡是经过修饰的言辞,都是为了蒙蔽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想要蒙蔽对方,说服对方,就要让对方知道得与失的利害关系。凡要进行应酬和答对,必须掌握伶俐的外交辞令。凡是伶俐的外交辞令,都是经过修饰的不实在的言论。要树立起信誉,就要光明正大,光明正大就是为了让人检验复核得到大家的认可。只要是难于启齿的话,都是反面的议论,只要是反面的议论,就是为了诱导对方讲出秘密的一种说辞。喜欢说奸佞话的人,因为他们会谄媚,反而变成了“忠厚”;喜欢说阿谀话的人,因为他们会吹嘘,反而变成了“智慧”;喜欢说平庸话的人,因为他们的果决,反而变成了“勇敢”;喜欢说忧伤话的人,由于他们善于权衡,反而变成“守信”;喜欢说平静话的人,由于他们习惯逆向思维,反而变成“胜利”。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应和他人,满足他人欲望的,就是谄媚;用很多赞美的词语去奉承他人,就是吹嘘;根据他人喜好而进献计谋的人,就是玩弄权术;即使有所牺牲也不动摇的,就是有决心;勇于揭示对方缺陷,敢于责难对方过失的就是勇于反抗的人。
天黑了(3)
文/倪萍
五十年了,活在我面前的姥姥从来都是一副硬硬朗朗的模样,连体重一生也只在上下两斤浮动。健健康康的姥姥,血流充盈的姥姥,怎么会停止呼吸呢?我不敢面对将要死去的姥姥,不敢看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姥姥是什么样子。
我预感,如果再不敢去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那天我没跟任何人打招呼,早起七点的飞机就去了威海。出了烟台机场,我打了一辆出租车,三百二十块钱把我送到了威海最好的医院。
五十年了,这是我和姥姥第一次在医院见面。无论是她,无论是我,我们都是多么健康、多么坚强啊。两个一辈子都怕麻烦别人的女人大病没得过,小病没看过,挺挺、咬咬牙就过去了,这最后一面竟然是在医院里。
高级的病床上躺着插满了各种管子的姥姥,一辈子爱美、爱干净、爱脸面的姥姥赤身裸体地被医生护士翻动着。
我跟着姥姥五十年,没给她洗过一次澡,没给她剪过一次趾甲。太好强的姥姥,九十七岁还坚持自己洗澡。浴室的门一定要关上,家里人只能从门缝里“照料”着她,“搀扶”着她。
一个一辈子怕麻烦别人的人在最后的日子里尽情地麻烦着别人,三个姨一个舅妈日夜在病房里守护着姥姥。到了医院,看见姥姥的第一眼我就知道,无论谁在,无论用什么最现代的医疗手段,姥姥的魂儿已经走了,眼前发生的一切都和她无关了。
天黑了。
医生商量要不要上呼吸机,感冒引起的肺部积水致使呼吸困难。
我问上了呼吸机还能活多久,医生很坦率地说:“不好说,毕竟这么大岁数了,身体各个器官都衰竭了。”
“不上了吧。”
切开喉管就得一直张着嘴,用仪器和生命对抗,直到拼完最后一点力气。姥姥还有力气吗?救姥姥还是安抚我们这些她的亲人?我瞬间就把自己放在了姥姥的秤上。
五十年了,我和姥姥无数次地说起过死,挺不住了就倒下吧。
姥姥,你不是说过吗?“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
姥姥的天啥时候亮?这一次会永远地黑下去吗?
那天从进病房一直到离开,八个小时,我一分钟也没坐下,就那么一直站着。是想替姥姥挺着,还是怕自己的心灵倒下?姨们无数次地搬凳子喊“坐下”,我的眼睛始终没离开姥姥,我盼着她睁开眼睛:“孩子,姥姥死不了。”
姥姥,你不是说过吗?“盼着盼着就有望了,盼望嘛。”
我带着盼望离开了病房,电梯门一关我竟失声痛哭,我心里绝望了。姥姥,盼望被绝望压倒了。
八个小时后我又花了三百多块钱回到了烟台机场,当天飞回剧组。第二天拍戏,导演从监视器里看了画面,建议我休息一天,红肿的眼睛里没有了魂儿。
魂儿丢了。
怪不怪,从病房到机场,一路大雨。从小到大,无数次走过这条路,如今竟看不清这条路是去哪儿。和姥姥见的最后一面像是一场梦。
其实五年前姥姥就病危过一次。
粉白色的棉绒寿衣她自己早就备好了,几次嘱咐我们拿出来放在床头上。
“哪天睡着了不再醒了就赶紧给我穿上,省得硬了穿不上。”
我笑她好像死过一样,“你怎么知道是硬的”?
“俺妈就是坐着坐着睡过去的,等中午叫她吃饭时,啊,人都硬了,最后连件衣服都套不上。”
姥姥后悔了一辈子,老母亲临走穿的那件粉白的衣服就定格成了女人最漂亮的寿衣。
要走了的姥姥不吃不喝,我日夜焦虑。什么办法都用了,姥姥依然是半碗汤端上去,汤半碗端下来。
姥姥说:“这几天天天梦见你小舅(小舅四十多年前因公牺牲),你小舅拖我走啊。”
姥姥这句话启发了我,“姥姥,我认识东北的一个神人,这个大姐前些年出了一次车祸,起死回生后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神医。我打电话问问她你还能活多久”。
姥姥几天不睁的眼睛突然睁开了,嘴上却说:“哪有神哪,神就是人,人就是神。”
我相信姥姥这回死不了,头脑还这么清醒。于是我赶紧当着姥姥的面儿,给这位“神人”拨通了电话。
“神人”是我表妹,就在隔壁屋等我的“长途”。
“什么?你说得准吗?五年?还能活五年?算今年吗?属狗子的。早上还是晚上生的,你问她自己吧。”我把电话递给了姥姥。
“神人”在电话里问了姥姥的出生时辰和方位。
姥姥的耳朵有些聋,根本听不出是变了音儿的孙女扮演的神人——哈,演出成功。
放下电话,姥姥说了句:“熬碗小米儿喝吧。”
……
五年过去了,这一回我知道,熬一锅小米儿也救不了姥姥了,神人是她自己。
她不坚持了,谁也扶不住。
可是姥姥多么想活呀,姥姥多么热爱她曾经的穷日子和如今的富日子啊。姥姥总夸今天的好生活:“这样的日子活着还有个够啊?”
一生不爱财、不贪心的姥姥只贪命。命也慷慨地回报了她,九十九啊。
人都有下辈子吗?
姥姥的天快亮吧!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孝经》、注释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 字文》、《颜氏家训· 勉学第八》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 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 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 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 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 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 楼上”、魂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Tags:
责任编辑
马楼小学 李亚娟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中华经典《论语》,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论语》,演译《论语》,领悟《论语》的内涵。教学难点:
理解古文的,词义、含义,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措施:
1、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2、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4分)()所说的“诗言志”,是说诗歌要表达自己的志。
A、《尚书•尧典》 B、《文赋》 C、《诗经》 D、《楚辞》 2.(4分)在声律上,()诗歌日趋重视平仄的搭配,并初步出现了暗合后世格律诗的律诗。
A、西汉 B、东汉
C、魏晋南北朝 D、唐代 3.(4分)“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的著名诗句。
A、阮籍 B、王粲 C、谢灵运 D、谢脁 4.(4分)南方祭歌以()为代表,这种祭歌打开了中国歌诗的想象大门。
A、《风》 B、《雅》 C、《颂》 D、《楚辞》 5.(4分)()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魏晋南北朝文论的集大成著作。
A、《诗品》 B、《照明文选》 C、《文心雕龙》 D、《玉台新咏》 6.(4分)教材《国学通论》说的元曲主要是()。
A、元散曲 B、元杂剧 C、元小令 D、元套数 7.(4分)()叙述了屈原自己一生的理想、抱负、遭遇,并思考自己的出路。
A、《天问》 B、《离骚》 C、《国殇》 D、《招魂》 8.(4分)汉代辞赋继承了()讲究辞藻、注重修辞的特点,使文辞无以复加。
A、《诗经》 B、《左传》 C、《战国策》 D、楚辞 9.(4分)()和感兴是中国诗歌构建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手法。
A、赋 B、比 C、象征 D、联想 10.(4分)()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形式得到了文学意义上的确认。
A、三言诗 B、四言诗 C、五言诗 D、七言诗
国学经典选读模拟试题四 多选题(共6题,共3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5分)《四库全书》的集部综合了各个时期的分类方法,把集部分为楚辞、()几大类。
A、别集 B、总集 C、诗文评 D、词曲
12.(5分)别集按照内容可分为()。
A、全集 B、体裁集 C、选集 D、分期别集
13.(5分)唐诗的风采和神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阔大的意境 B、少年精神 C、刚健气息 D、优美情调
14.(5分)中国文学的特质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A、诗歌重抒情而轻叙事 B、小说重情节而轻人物 C、戏曲重写意而轻情节 D、文论重参悟而轻分析
15.(5分)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诗文评”序,可将诗文评类著作大致分为()。
A、理论专著类 B、传中夹评类 C、文中批点类 D、评兼考校类
16.(5分)中国戏剧的写意性表现在:()。A、程式化 B、抒情性 C、虚拟性 D、综合性
判断题(共10题,共3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7.(3分)传中夹评类著作,是选取作家作品,并对作者生平、作品得失进行概括。
√ ×
18.(3分)诗文评主要是关于诗歌和文章的评论性著作,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学理论著作。
√ ×
19.(3分)词具有结构曲折的特质,指的是词作者习惯翻来覆去地把内心的感受写出来,把感情抒发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 ×
20.(3分)文人诗的真正形成,形式上的解放还只是开始,而内容和技法的成熟,才标志着文人诗的完全成熟。
√ ×
21.(3分)西方话剧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中国戏曲也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但中国的戏曲要比单纯的话剧、歌剧更具有综合性。
√ ×
22.(3分)词和曲有很大区别,在风格上,词风尚高,曲风通俗;在手法上,词笔尚曲,曲笔直露。在笔法上,词法朴拙,曲法工巧;在技法上,词重比兴,曲重铺陈;在意境上,词境绰约,曲境直率。
√ ×
23.(3分)别集按照编定者可以划分为自编、他编、辑集、选集。
√ ×
24.(3分)情景理的融合,形成了中国诗歌一种特有的美感。
√ ×
25.(3分)评定考校类著作是将评定、考证、校对三者结合起来。
√ ×
26.(3分)总集是作家的作品集。
√ ×
04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4分)中国小说人物描写类型化、固定化、脸谱化的状况,直到《金瓶梅》、()等世情小说的出现才有所改变,这些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法。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2.(4分)著名的《七步诗》是魏晋南北朝诗人()的作品。
A、曹操 B、曹植 C、曹丕 D、谢脁 3.(4分)()由11篇作品组成,是楚国祭歌的改编。
A、《九歌》 B、《九章》 C、《天问》 D、《远游》 4.(4分)曹丕所作的()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A、《燕歌行》 B、《短歌行》 C、《观沧海》 D、《咏怀》 5.(4分)盛唐诗歌总有一种铮铮傲骨存在,如()的《登幽州台歌》、王昌龄的《出塞》等。
A、杨炯 B、王翰 C、李贺 D、陈子昂 6.(4分)今本《楚辞》,是以()的作品为代表的。
A、宋玉 B、屈原 C、刘向 D、贾谊 7.(4分)()所说的“诗言志”,是说诗歌要表达自己的志。
A、《尚书•尧典》 B、《文赋》 C、《诗经》 D、《楚辞》 8.(4分)“楚辞”一词最早见于(),其本义是泛指楚地的歌辞。
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 9.(4分)针对散文、小说、辞赋,对其文法进行评论,这类著作称为()。
A、传中夹评类 B、理论专著类 C、文中批点类 D、评兼考校类 10.(4分)()浓郁的抒情倾向,使表达自我郁积、书写内心痛苦,成为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
A、歌谣 B、《诗经》 C、楚辞 D、汉乐府
多选题(共6题,共3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5分)中国戏剧的写意性表现在:()。
A、程式化 B、抒情性 C、虚拟性 D、综合性
12.(5分)研究《楚辞》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逸的 《楚辞章句》、洪兴祖的()和朱熹的()。这几部书是对《楚辞》进行研读的基本书目。
A、《楚辞补注》 B、《楚辞集解》 C、《楚辞集注》 D、《楚辞杂论》.13.(5分)在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的汇编。
A、文章 B、小说 C、散文 D、诗赋
14.(5分)中国文学的特质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A、诗歌重抒情而轻叙事 B、小说重情节而轻人物 C、戏曲重写意而轻情节 D、文论重参悟而轻分析 15.(5分)别集依照有无注释,可划分为()。
A、原本 B、注释本 C、自选本 D、评点本
16.(5分)唐诗的风采和神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阔大的意境 B、少年精神 C、刚健气息 D、优美情调
判断题(共10题,共3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7.(3分)《远游》写的是屈原在楚怀王死后,向天地四方招取楚王的魂魄归来。
√ ×
18.(3分)诗文评主要是关于诗歌和文章的评论性著作,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学理论著作。
√ ×
19.(3分)唐诗追求的是优美的情调,而词追求的则是婉雅的声情。
√ ×
20.(3分)情景理的融合,形成了中国诗歌一种特有的美感。
√ ×
21.(3分)“以文体明法式”,指的是阅读集部文献,要重视文体的变化,通过文体思考文学演进的线索,并在比较各文体之间的体式变化中了解文学变化的轨迹。
√ ×
22.(3分)中国传统小说重视情节的叙述,相对忽略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 ×
23.(3分)“以总集求博览”,指的是通过研读集部中的总集,了解一个时代或一种文体的大概。
√ ×
24.(3分)楚辞“发愤抒情”的传统奠定了骚体长于幽怨的气质,也为中国诗歌“长于抒怨”的传统作了铺垫。
√ ×
25.(3分)词和曲是诗的变种。
√ ×
26.(3分)关于诗和词在风格上的区别,习惯的说法是“诗庄词媚”。
√ ×
04国学经典选读-000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4分)()和感兴是中国诗歌构建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手法。
A、赋 B、比 C、象征 D、联想 2.(4分)教材《国学通论》说的元曲主要是()。
A、元散曲 B、元杂剧 C、元小令 D、元套数 3.(4分)()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魏晋南北朝文论的集大成著作。
A、《诗品》 B、《照明文选》 C、《文心雕龙》 D、《玉台新咏》 4.(4分)()浓郁的抒情倾向,使表达自我郁积、书写内心痛苦,成为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
A、歌谣 B、《诗经》 C、楚辞 D、汉乐府 5.(4分)中国小说人物描写类型化、固定化、脸谱化的状况,直到《金瓶梅》、()等世情小说的出现才有所改变,这些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法。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6.(4分)()的语言远比诗词通俗。
A、诗 B、词 C、散曲 D、散文 7.(4分)()由11篇作品组成,是楚国祭歌的改编。
A、《九歌》 B、《九章》 C、《天问》 D、《远游》 8.(4分)()叙述了屈原自己一生的理想、抱负、遭遇,并思考自己的出路。
A、《天问》 B、《离骚》 C、《国殇》 D、《招魂》 9.(4分)南方祭歌以()为代表,这种祭歌打开了中国歌诗的想象大门。
A、《风》 B、《雅》 C、《颂》 D、《楚辞》 10.(4分)“楚辞”一词最早见于(),其本义是泛指楚地的歌辞。
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
多选题(共6题,共3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5分)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诗文评”序,可将诗文评类著作大致分为()。
A、理论专著类 B、传中夹评类 C、文中批点类 D、评兼考校类 12.(5分)《四库全书》的集部综合了各个时期的分类方法,把集部分为楚辞、()几大类。
A、别集 B、总集 C、诗文评 D、词曲
13.(5分)楚辞的文学价值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A、文体启发 B、文法价值 C、文风影响 D、文气形成
14.(5分)中国文学的特质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A、诗歌重抒情而轻叙事 B、小说重情节而轻人物 C、戏曲重写意而轻情节 D、文论重参悟而轻分析 15.(5分)中国戏剧的写意性表现在:()。
A、程式化 B、抒情性 C、虚拟性 D、综合性
16.(5分)唐诗的风采和神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阔大的意境 B、少年精神 C、刚健气息 D、优美情调
判断题(共10题,共3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7.(3分)《远游》写的是屈原在楚怀王死后,向天地四方招取楚王的魂魄归来。√ ×
18.(3分)“以总集求博览”,指的是通过研读集部中的总集,了解一个时代或一种文体的大概。
√ ×
19.(3分)赋比兴是中国诗歌的表达基础,它弱化了中国古代诗歌叙事的技巧。
√ ×
20.(3分)传中夹评类著作,是选取作家作品,并对作者生平、作品得失进行概括。
√ ×
21.(3分)文人诗的真正形成,形式上的解放还只是开始,而内容和技法的成熟,才标志着文人诗的完全成熟。
√ ×
22.(3分)词和曲有很大区别,在风格上,词风尚高,曲风通俗;在手法上,词笔尚曲,曲笔直露。在笔法上,词法朴拙,曲法工巧;在技法上,词重比兴,曲重铺陈;在意境上,词境绰约,曲境直率。
√ ×
23.(3分)西方话剧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中国戏曲也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但中国的戏曲要比单纯的话剧、歌剧更具有综合性。
√ ×
24.(3分)别集按照编定者可以划分为自编、他编、辑集、选集。
√ ×
25.(3分)评定考校类著作是将评定、考证、校对三者结合起来。
√ ×
26.(3分)中国戏曲追求的是写意性,西方戏剧追求的是写实性。
√ ×
04国学经典选读-0004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4分)“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的著名诗句。
A、阮籍 B、王粲 C、谢灵运 D、谢脁 2.(4分)()叙述了屈原自己一生的理想、抱负、遭遇,并思考自己的出路。
A、《天问》 B、《离骚》 C、《国殇》 D、《招魂》 3.(4分)盛唐诗歌总有一种铮铮傲骨存在,如()的《登幽州台歌》、王昌龄的《出塞》等。
A、杨炯 B、王翰 C、李贺 D、陈子昂 4.(4分)曹丕所作的()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A、《燕歌行》 B、《短歌行》 C、《观沧海》 D、《咏怀》 5.(4分)今本《楚辞》,是以()的作品为代表的。
A、宋玉 B、屈原 C、刘向 D、贾谊 6.(4分)针对散文、小说、辞赋,对其文法进行评论,这类著作称为()。
A、传中夹评类 B、理论专著类 C、文中批点类 D、评兼考校类 7.(4分)()和感兴是中国诗歌构建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手法。
A、赋 B、比 C、象征 D、联想 8.(4分)汉代辞赋继承了()讲究辞藻、注重修辞的特点,使文辞无以复加。
A、《诗经》 B、《左传》 C、《战国策》 D、楚辞 9.(4分)()的语言远比诗词通俗。
A、诗 B、词 C、散曲 D、散文 10.(4分)()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形式得到了文学意义上的确认。
A、三言诗 B、四言诗 C、五言诗 D、七言诗
多选题(共6题,共3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5分)唐诗的风采和神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阔大的意境 B、少年精神 C、刚健气息 D、优美情调
12.(5分)别集依照有无注释,可划分为()。
A、原本 B、注释本 C、自选本 D、评点本
13.(5分)中国文学的特质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A、诗歌重抒情而轻叙事 B、小说重情节而轻人物 C、戏曲重写意而轻情节 D、文论重参悟而轻分析
14.(5分)在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的汇编。
A、文章 B、小说 C、散文 D、诗赋
15.(5分)中国戏剧的写意性表现在:()。
A、程式化 B、抒情性 C、虚拟性 D、综合性
16.(5分)别集按照内容可分为()。
A、全集 B、体裁集 C、选集 D、分期别集
判断题(共10题,共3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7.(3分)“以文体明法式”,指的是阅读集部文献,要重视文体的变化,通过文体思考文学演进的线索,并在比较各文体之间的体式变化中了解文学变化的轨迹。
√ ×
18.(3分)词具有结构曲折的特质,指的是词作者习惯翻来覆去地把内心的感受写出来,把感情抒发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 ×
19.(3分)楚辞“发愤抒情”的传统奠定了骚体长于幽怨的气质,也为中国诗歌“长于抒怨”的传统作了铺垫。
√ ×
20.(3分)关于诗和词在风格上的区别,习惯的说法是“诗庄词媚”。
√ ×
21.(3分)词和曲有很大区别,在风格上,词风尚高,曲风通俗;在手法上,词笔尚曲,曲笔直露。在笔法上,词法朴拙,曲法工巧;在技法上,词重比兴,曲重铺陈;在意境上,词境绰约,曲境直率。
√ ×
22.(3分)传中夹评类著作,是选取作家作品,并对作者生平、作品得失进行概括。√ ×
23.(3分)评定考校类著作是将评定、考证、校对三者结合起来。
√ ×
24.(3分)词和曲是诗的变种。
√ ×
25.(3分)中国戏曲追求的是写意性,西方戏剧追求的是写实性。
√ ×
26.(3分)总集是作家的作品集。
√ ×
04国学经典选读-0005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4分)“楚辞”一词最早见于(),其本义是泛指楚地的歌辞。
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 2.(4分)()所说的“诗言志”,是说诗歌要表达自己的志。
A、《尚书•尧典》 B、《文赋》 C、《诗经》 D、《楚辞》 3.(4分)在声律上,()诗歌日趋重视平仄的搭配,并初步出现了暗合后世格律诗的律诗。
A、西汉 B、东汉
C、魏晋南北朝 D、唐代 4.(4分)汉代辞赋继承了()讲究辞藻、注重修辞的特点,使文辞无以复加。
A、《诗经》 B、《左传》 C、《战国策》 D、楚辞 5.(4分)中国小说人物描写类型化、固定化、脸谱化的状况,直到《金瓶梅》、()等世情小说的出现才有所改变,这些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法。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6.(4分)教材《国学通论》说的元曲主要是()。
A、元散曲 B、元杂剧 C、元小令 D、元套数 7.(4分)著名的《七步诗》是魏晋南北朝诗人()的作品。
A、曹操 B、曹植 C、曹丕 D、谢脁 8.(4分)南方祭歌以()为代表,这种祭歌打开了中国歌诗的想象大门。
A、《风》 B、《雅》 C、《颂》 D、《楚辞》 9.(4分)今本《楚辞》,是以()的作品为代表的。
A、宋玉 B、屈原 C、刘向 D、贾谊 10.(4分)()由11篇作品组成,是楚国祭歌的改编。
A、《九歌》 B、《九章》 C、《天问》 D、《远游》
多选题(共6题,共3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5分)《四库全书》的集部综合了各个时期的分类方法,把集部分为楚辞、()几大类。
A、别集 B、总集 C、诗文评 D、词曲
12.(5分)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诗文评”序,可将诗文评类著作大致分为()。
A、理论专著类 B、传中夹评类 C、文中批点类 D、评兼考校类
13.(5分)中国戏剧的写意性表现在:()。A、程式化 B、抒情性 C、虚拟性 D、综合性
14.(5分)中国文学的特质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A、诗歌重抒情而轻叙事 B、小说重情节而轻人物 C、戏曲重写意而轻情节 D、文论重参悟而轻分析
15.(5分)唐诗的风采和神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阔大的意境 B、少年精神 C、刚健气息 D、优美情调
16.(5分)楚辞的文学价值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A、文体启发 B、文法价值 C、文风影响 D、文气形成
判断题(共10题,共3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7.(3分)赋比兴是中国诗歌的表达基础,它弱化了中国古代诗歌叙事的技巧。
√ ×
18.(3分)诗文评主要是关于诗歌和文章的评论性著作,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学理论著作。
√ ×
19.(3分)传中夹评类著作,是选取作家作品,并对作者生平、作品得失进行概括。√ ×
20.(3分)唐诗追求的是优美的情调,而词追求的则是婉雅的声情。
√ ×
21.(3分)《远游》写的是屈原在楚怀王死后,向天地四方招取楚王的魂魄归来。
√ ×
22.(3分)评定考校类著作是将评定、考证、校对三者结合起来。
√ ×
23.(3分)词和曲有很大区别,在风格上,词风尚高,曲风通俗;在手法上,词笔尚曲,曲笔直露。在笔法上,词法朴拙,曲法工巧;在技法上,词重比兴,曲重铺陈;在意境上,词境绰约,曲境直率。
√ ×
24.(3分)中国传统小说重视情节的叙述,相对忽略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 ×
25.(3分)总集是作家的作品集。
√ ×
26.(3分)西方话剧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中国戏曲也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但中国的戏曲要比单纯的话剧、歌剧更具有综合性。
在教学实践中 (以小学低学段为例) , 我尝试通过多媒体运用到国学诵读中, 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阅读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文化素养。
一、借用歌曲, 古诗新唱的方法积累语言
根据课本教学内容和意境, 利用多媒体播放适当的音乐, 能为课堂注入无限的艺术魅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此外, 给古诗词配上节奏, 即兴来一段说唱, 或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情吟唱, 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化的同时受到音乐的感染。
如《静夜思》教学中, 当学生听到“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这缠绵的歌声时, 学生会真切地体会到远方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的场景。 又如, 在学习杜甫的《绝句》时, 随着轻快的节奏和悠扬的歌声, 学生可以从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情真意切地感受到诗人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时心情特别舒畅……借用歌曲, 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产生心灵的共鸣, 引发审美愉悦, 可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由此可见, 古诗新唱的方法无疑给诗文的背诵带来了一缕新的春风。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特点, 把古诗词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让学生把诗词配上自己喜欢的旋律, 定期以歌唱比赛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诗文积累。
二、巧借多媒体图画, 提升学生阅读观察的能力
古人有云:“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画是有形诗, 诗是无形画, 自古诗画同源。由于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因此将古诗词语形体化, 这样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使学生能够清晰理解诗意, 深刻领悟意境。
古诗所选配的插图, 每一幅都是诗情浓郁, 气质浪漫, 真可谓“诗情画意, 相得益彰”。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把这些插图展示出来, 以此增添教学过程的生动性,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如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 教师可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所配插图: 整个画面以红色为主调, 展现山路、人家、白云和苍劲的树, 停车观赏枫林的诗人。 学生在欣赏完这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之后, 反复朗读、体味, 就会理解诗人所要表现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主题。
三、通过多媒体感悟意境, 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多媒体的演奏情境, 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从而进入诗歌中所描述的场景, 表达诗歌的境界。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古诗 《村居 》中就有这样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如此生机盎然的景象, 单就字面的感知理解是不够的。 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配乐朗读、听录音、看图画等方法, 结合自己的生活, 展开联想, 想象诗中各种景物所描绘出的画面:早春二月的村庄周围, 绿草如茵, 黄莺飞舞, 微风的吹拂下, 河堤两岸的杨柳轻轻摇摆。 放学归来的孩子们在这美丽的春色中快乐地放起风筝。 形态各异的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就这样, 在悠扬的音乐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意境, 唤起学生的情感, 把学生带入情境, 反复吟咏。 相信, 学生早已被诗中的美景所陶醉, 再次拉近了与诗人的情感距离, 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国学经典蕴含着强大的道德能量。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许多经典的诗文立意深刻,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 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将得到不断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学生, 就是给学生开启了一扇与历史名人对话的大门, 与圣贤为师为友, 帮助他们更好地塑造人格。
诵读经典古诗文, 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准则和方法, 使人性格温和, 举止文雅, 修养得以提高。如在教学《三字经》中“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弟于长, 宜先知”时, 我会结合讲解内容插入“孔融让梨, 黄香温席”的动画视频。 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会静静思考、慢慢体会这些故事所告诉他们的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个做人的准则。 此外, 我还会适时地播放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 如二十四孝的视频、感动中国人物的视频, 还会播放孝亲歌曲的视频, 如《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等。
学生在这些国学经典的浸染下, 会潜移默化地用圣人的言行举止来规范自己, 心地向善, 进一步提高修养, 真正做到“读千年美文, 做少年君子”。
总之, 在多媒体这双斑斓的翅膀下, “诵读国学经典”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 它用自己的独特魅力唤起了学生创造的灵性, 奏响了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 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 语文课堂也从此更加充满灵动和生机。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 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语文教学变得异彩纷呈, 绘声绘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把信息技术技术融入到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 通过创设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熊春锦.国学道德经典导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2]彭雪卿.经典诗文诵读策略研究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
[3]郁忠华.创新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经典诵读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4]陈文博.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软环境[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2 (4) :1-7.
国学经典,内容博大精深,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朗朗上口,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积淀了一个伟大民族的灵魂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国学经典诵读面临的主要问题
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推进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观念陈旧化。有人认为在各类考试中,经典诗文考得很少,有必要下这么大的气力去抓国学诵读吗?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是不是在复古,“开历史的倒车”?是不是又要培养一些书呆子、老学究?存在着经典诵读和教学生如何做人相脱节、两张皮的现象。
第二,诵读内容无序化。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到底让小学生诵读哪些内容、数量多少?有的学校把厚厚的经史子集著作原原本本地、一股脑地推到学生的面前,各个年级段读什么不清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再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就会让学生不堪重负。
第三,指导策略单一化。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有的学校复制过去私塾学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机械、单调地诵背,学生囫囵吞枣。有的教师满堂问、满堂讲,教学方法陈旧。有的地方仅追求形式的东西,让学生穿着古代的服饰、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背书,美其名曰这就是开展国学教育。
精心选择经典诵读的内容
笔者认为国学经典诵读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所选篇目文质兼美、确属经典的原则 要精心遴选文质兼美的文章,剔除那些思想陈腐、语言枯燥、内容艰深的篇目,所选篇目要基本具备这样几个特征:
一是历经岁月淘洗,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为历代读者所喜爱,如《三字经》《千字文》,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是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传递着永恒的精神,给人以心灵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三是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脍炙人口,是语言表达的典范之作。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所选篇目要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基本相适的原则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不同的阶段安排相应的诵读内容。比如,小学低年级以诵读浅显的韵文、诗文为主,中年级以诵读经典诗文为主,高年级开始涉猎经典诗文名著章节。
遵循整体设计、照顾差异的原则 国学经典诵读要纳入学校的课程设置中,通过学校的力量来推进。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它的开发实践是学校的一项基本校策,是学校个性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各位师生,所以必须兼顾全体,以低起点、高规格、抓全面、促个性作为指针。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实际的学生层次性、差异性,对学生,强调面向全体,但也不能忽视由于受个人修养、禀赋、爱好制约而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要求,切勿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小学阶段经典诵读可选择以下内容:选编部分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诗词。每周向学生推荐一首,一学期26首,一学年就是52首,小学六年就能诵背312首古诗。选取传统蒙学教材中部分内容,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选取四书五经部分章节;选取老子、孙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的文章部分章节;选取二十四史中部分章句;其他国学经典作品,如四大名著,元曲等。
以教材为凭借,实施“1+x”诵读推荐模式
毋庸置疑,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是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在教师、家长、学生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如何将教材内容和经典诵读有机融合?“1+x”推荐模式是笔者探索的一个成熟的模式。
国学经典元素在语文教材中的呈现方式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经典诵读元素,以江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加以说明,有如下几种呈现方式。
直接呈现式 有些古诗词直接以“古诗x首”的方式呈现。第3课的课题是《古诗两首》,在课本的14-17页。第14页一个页面展现古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第15页是一幅优美的画面,展示了古诗的意境,和诗意吻合。第16页诗和画面合在一起,全诗是《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画面描绘了牧童捕蝉的意境。第17页在田字格中列出三个生字骑、振、蝉,然后是四道课后题:朗读背诵课文;钢笔描红临写三个生字;说说两个诗句的意思;体会《寻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应当说,诗、画配合相得益彰,给人美的享受;课后习题紧扣课标,提示了两首诗的教学目标。
间接呈现式 一是以文包诗的方式呈现。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独有的课文形式。第25课是《黄鹤楼送别》,占据了课本128-141页。课文既有插图,又有文字。文字用较长的篇幅叙述了暮春三月,年轻的李白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有环境描写,有人物对话,文章结尾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然后是五道课后练习题。
二是以改编的方式呈现。课文第23课是《林冲棒打洪教头》,是根据施耐庵的《水浒传》有关回目改编的。课文改编成了白话文,用四页呈现,在128-131页,语体风格和原著差别很大,132页给出了五道课后题,最后是名著便览——《水浒传》的资料介绍。
nlc202309030629
三是在“单元练习”中呈现。第147-151页是练习7的“语文与生活”内容。与国学知识有关的是:背“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把你认识的古代名人填在朝代栏目中;钢笔字描红、书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水浒故事擂台赛》。可见,苏教版教材十分重视国学教育。
四是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呈现。教材的最后是综合性学习,主题是“说名道姓”,共有三部分内容,分别是“你知道吗”“知识竞答”“有关姓名的习作”。第一题是读背《百家姓》中部分姓氏,第二题是国学知识判断,用符号表示,如:(4)《百家姓》把“赵”放在第一位,是表示对宋朝皇帝的尊重( ),(2)孔子姓孔,《三国演义》中的孔明也姓孔( )。
实施“1+x”诵读推荐模式 在“1+x”中,“1”是指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一首古诗词或一道练习题,“x”指一篇或多篇国学经典推荐篇目,“+”是指通过“1”带动“x”补充推荐诗文的学习,把“1”中学到的方法迁移到“x”中或带动“x”的学习。有如下几种形式,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为例说明:
第一,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词、一篇文言文带动一篇或多篇推荐古诗文的学习,如学完第3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所见》(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向学生推荐《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第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或由国学经典名著改编的白话文,带动一篇或多篇推荐古诗文的学习,第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是根据施耐庵的《水浒传》有关章节改编的,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找原著第八回读一读。
第三,语文教材中“单元练习”中的一道练习题、“综合性学习”中的一个题目,带动一篇或多篇推荐古诗文的学习,如练习1的第二题是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轮流背诵带风的诗句,看哪个组背得多”,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学生一定会学会很多与“风”有关的诗文。
第四,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普通的课文,带动一篇或多篇推荐古诗文的学习,如16课《黄山奇松》是一篇现代文,学完本课以后可以链接古人是怎样描写黄山奇松的,或背诵写松树的诗句。如学习《荷花》,就向学生推荐周敦颐的《爱莲说》,既作为一个扩展阅读,又作为经典诵读一个内容,一举两得。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隐珠小学)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1课
江畔独步寻花
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2.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3.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4.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2课
雨晴
诵读内容:《雨晴》
二.教学目标:
1.会背《雨晴》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3课
宿新市徐公店
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2.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
3.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4.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4课
《增广贤文》七
一.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增广贤文》七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2.明确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
3.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4.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5课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一.诵读内容:《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6课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一.诵读内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7课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一.诵读内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8课
《增广贤文》七
一.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增广贤文》七
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9课
绝句四首
诵读内容:《绝句四首》
二.教学目标:
1.会背《绝句四首》
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绝句四首》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10课
三衢道中
一、诵读内容:《三衢道中》
二.教学目标:
1.会背《三衢道中》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三衢道中》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11课
到京师
一、诵读内容:《到京师》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到京师》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到京师》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12课
《增广贤文》九
一、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九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增广贤文》九
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九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13课
滁州西涧
一、诵读内容:《滁州西涧》
二.教学目标:
1.会背《滁州西涧》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滁州西涧》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14课
咸阳值雨
一、诵读内容:《咸阳值雨》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咸阳值雨》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咸阳值雨》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15课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诵读内容:《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教学目标:
1.会背《饮湖上初晴后雨》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饮湖上初晴后雨》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16课
《增广贤文》
十一、诵读内容:《增广贤文》十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增广贤文》十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增广贤文》十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作者:蒋祥峰 时间:2014-12-23 07:52:52 浏览:190 来源:本校
《国殇》教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体会《国殇》通过塑造和歌颂为国牺牲的英雄,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2.了解叙和赞相结合的写法。
3.背诵这首诗,并能正确解释重点字词。教学重点
诗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
了解叙和赞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开场白:
从过至今战争堵在频繁的发生,有人发动战争,有人厌恶战争,只是可怜了黎明百姓。根据一项科学统计,在过去的50000年时间里,地球上发生了15000场战争,超过35亿人死于战争。在人类的历史上,和平年份只有292年!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己亥岁》 在战国时期,到处战乱纷纷,秦楚战争也铸就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下面请看《秦楚战争》的相关材料。
一、介绍屈原及《楚辞》
导语:今天我们学习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一首诗《国殇》。屈原,这个伟大的名字我们一定不陌生。
背景介绍:此诗是屈原在民族危亡年代所作,爱国主义精神在诗中得到充分体现。全诗极写卫国壮士在战斗中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讴歌他们为维护祖国尊严、解除人民灾难而献身的精神。慷慨悲壮的歌唱,不仅寄托了对阵亡士卒的哀思,而且表达了诗人与祖国同休戚、共命运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激情,有力地说明,诗人和人民大众爱憎态度是完全一致的。(1)谁能说说你了解的屈原?(什么时代的人?哪国人?有哪些作品?有关他的传说故事)(2)自读注释①画出有关屈原的介绍,(3)题解。《国殇》是《九歌》中的一篇。《楚辞》是很具有楚国的地方特点的诗歌。在诗句中大量使用楚地方言,诗行中大量使用“兮”字。“九歌”是战国时楚国的民间祭歌,屈原将其加工后,改造用来祭悼为国捐驱的楚国将士,“殇”指夭折或在外而死。楚国的年轻战土们为保卫祖国死在野外,所以称之为“国殇”。
二、朗读:
1.范读全诗并用《十面埋伏》配乐。(范读时要富于激情,使学生受到感染。
2.学生自读,要求在文中标出生字的字音,读准字音。请学生分别读,看看谁读错的字音最少,齐读,要求放开音量,大声朗读。
三、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1.在这个过程中,可指导学生先自学前10句。
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让学生自己试着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思考,逐步锻炼概括能力。)
2.继续学习这首诗的11~18句。其方法可以和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相同。(自学,自己串讲,概括后8句主要内容。)
思考 ①“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这两句有什么内在联系?“路超远指的是离哪里远?从这两句可看出战土们怎样的心理? ②“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两句诗可以用我们现在在纪念英雄人物时常说的什么话来概括? 3.《国殇》从题目看是一首悼亡诗,学习了全诗之后,同学们回味一下,这首诗给人的是一种悲哀的感觉吗?(启发学生回答)有了感性认识后,让学生自已总结诗的主题,教师可给出下列词:不仅„„更重要„„激励、同仇敌忾、振兴等等。
四、了解《国殇》叙赞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不知同学们是否注意到这首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解释叙赞相结合的写法。艺术手法:
全篇着力描写了复杂、壮阔的战斗场面,将战场上的静物如“吴戈”、“犀甲”、“长剑”、“秦弓”以及战车、战马、战鼓、战旗等,都进行了动态的描写。诗人运用富有特色的“操”、“被”(披)、“蔽”、“躐”、“殪”、“霾”(埋)、“援”、“击”、“带”、“挟”等单音动词,分别描摹士兵的装束、动作、士气和战斗的进程,传神地表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本色,渲染了战争的残酷。栩栩如生的描写,为最后四句点晴式的议论文字做了极为形象的铺垫与展示。
为了突出事物的形象性,在全篇整齐的尾带“兮”字的句式中,有些句内采用对照映衬的手法,从两方面把意思表达得完整而深刻:“左骖殪兮右刃伤”,表现了在敌众我寡形势下,我方付出惨重代价;“出不入兮往不返”,说明了战士们慷慨出征,义无反顾;“首身离兮心不惩”,写出了烈士们身虽死而志不屈;“诚既勇兮又以武”,从精神和武艺两方面评价烈士的勇敢和善战;“身既死兮神以灵”,赞颂壮士虽死,英灵不灭。为了求得形象的精确性,诗人用最贴切的语言刻画事物的情状,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充分显示出诗人的艺术表现力是多么惊人。
《国殇》是爱国主义的壮烈诗篇,内容悲壮,现实感强,风格雄浑、刚健,具有崇高而壮丽的阳刚之美;布局谨严,阔大,以短小的篇幅写出了大场面,大气象,成为传颂千古的名作。
《蜀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②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
②培养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②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
①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②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点拨式教学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看对联,猜名人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个人就是诸葛亮,我们今天来学习杜甫怀念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
二、明确教学目标:欣赏诗歌的意蕴美(一)【初读诗文,了解诗人】
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诗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为什么填这个词?
参考:一个可怜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一个有才气的杜甫。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 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有诗句为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
(二)【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韵味(1)揣摩感情基调——伤感、叹惋——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听朗诵,然后学生读)
(2)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寻,泪。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
(三)【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 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问题
1、:“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柏森森”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首联句意: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特写镜头,从祠堂的外部到内部,内景
(颔联句意: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问题
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明确:自,空)
问题
3、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有两层含义①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②欣喜愉悦的情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 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手法:景语含情,情景交融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频繁——多次。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雄才大略、生平业绩和 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正是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尾联句意: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问题
4、“英雄”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 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四)【本诗的艺术技巧:】寓情于景
借古抒怀
(五)【概括主旨】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此诗很伤感,却自有一种伤感的美。它的美,美在意蕴!
(六)【迁移训练】
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七)【拓展一(炼字)——-分析诗眼意蕴的题型】 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答题步骤
1,解释这个字
2,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
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
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含义最深的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
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找诗眼
① 山青花欲燃”
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明确:① 山青花欲燃”,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一种动态美。------炼动词
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一种坚毅挺拔之美,浑圆之美。-------炼形容词 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说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一个“早”字。------炼数量词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炼虚词
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在句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词类活用
三、课堂总结:
学习诗歌一定要对诗人的思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结合多方面去理解诗歌,深入理解其内涵,理解古人的情思,才能领会其意蕴美。诗歌一定要多读,仔细品味。
《登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特色。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准确、规范、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突破】抓住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字、对比、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突破。【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同学们,我们知道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又叫“重九”。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常在此日进行祭祖和敬老活动,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与三月初三“踏春”相对应,重阳还被称“踏秋”,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在这个满目衰败的残秋里,面对水急风大的万里江天,面对疲倦而孤独的飞鸟,面对了无生气的枯树,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登高》的写作背景(2分钟)
《登高》向来被誉传为名作,被明代的胡应麟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各种苦闷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为了排遣苦闷,诗人抱病登高,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整体感知(3分钟)
1.播放录音朗读,找出本诗的主体情绪是什么?(诗眼:悲)2.听老师示读,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及停顿。
3.大家自由朗读,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翻译不懂的字句。
四、品读诗歌(30分钟)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问题1:首联利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共写了几种景物? 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问题2:这六种景物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急、高、啸哀、清、白、飞回。十四字写六种景,形、声、色、态兼备,十分凝炼。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孤独痛苦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问题3:我们能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或者想象成不是一只,而是多只? 不能,我们得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问题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木和江水,我们能想到什么?
两种景物:落木、长江。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年华易逝的感慨。
“不尽长江”传递的信息是时间的无穷,给人一种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短暂的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问题2: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从表达技巧角度,此联运用对比衬托,用时间的无穷衬托了生命的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相反,时间和历史越是悠久无穷,就越显得人生命的短暂瞬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江山万古长青。此联“无边”“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借助两个修饰词“无边”和“不尽”表现得更为充分。这两个词与下联的“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诗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更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
总结:寓情于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抒情。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问题1: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
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一;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二;“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三,“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重九“登台”,倍思亲,此其七;孑然孤“独”,此其八。罗大经对这一联的总结的确极为精当,此句把杜甫的悲情、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悲中添悲、愁上加愁。
“万里”:写出了自己距离故乡之远,相隔千山万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天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悲秋,是我国文人墨客的一种传统文学题材。古代就有“秋士”一词,意思是说秋天的时候,男子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做客”,意思是寄居他乡。漂泊他乡的人,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了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杜甫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55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走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晚年的杜甫抱负未展,疾病缠身,家乡难回,知音渐少(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怎能不感慨万千?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总结:大家看,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这就难怪此诗千百年来为世人年称道。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而又疾病缠身老人,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在一个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茫茫苍穹,禁不住慨然长叹。这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这其中任意一种意思就足以让人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1: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 说说尾联中艰难二字的含义。
“艰难”指国家艰难,更多的是指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伴随了杜甫老人的一生。他既忧己,更忧民忧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贫困还是发达,都是心怀天下的。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的主旋律。问题2: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苦”和“新停”二字?
苦,表达了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所以极度遗憾,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问题3: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酒赏菊花。酒是中国人的最爱,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无论高兴还是伤悲都要来上一口。在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但是现在的杜甫却不能喝酒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小结:国家与个人的双重艰难,使作者心中的“苦恨”油然而生,于是才有了满头的花白,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诗人的潦倒生活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无法排解,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这正是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所在: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五、结束语(6分钟):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穿越,和大诗人杜甫一起完成了一次重阳登高,我们的灵魂仿佛再一次受到洗礼。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这就是那个一生坎坷,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的杜甫,那个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的杜甫,那个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还挂念祖国兴衰的杜甫。同学们请记住这位伟大的老人。下面让我们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诵一下《登高》。
附: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豪放词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习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品味词的意象意境;熟读背诵。过程与方法
1、诵读感悟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境界雄阔,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文章,感悟意蕴,特别是抒情部分更要细心玩味。让学生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陶冶情操。
2、情景教学法
根据文中所描绘的情景,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3、合作探究教学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使得语文学习更为自主互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艺术境界和炼字用词的妙处,品味作品的语言。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人生如梦”的思想。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
(由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引入新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对苏轼的杰出才能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增强学生对苏轼的崇拜感。)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他是谁?
二、读 过渡语 :让我们怀着这种崇拜的心情一起去拜读苏轼的千古名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有人说读苏轼的诗歌,如嗅花香,如喝佳酿,如品甘泉,如饮香茗,会让我们口齿留香,久久难忘。今天我们就来美美的读一把。
读诗应该注意什么?要注意重音、节奏、情感、意境。朗读诗歌的最高境界是吟读诗歌,吟读诗歌就是要求读的味道更足,情感更浓,意境更美,慢而有拖音。
1、学生按要求先自渎一遍,找出重音,划出节奏,酝酿情感。
2、教师配乐范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3、学生配乐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如音乐一样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平缓,时而急迫的高低变化,感悟在波澜起伏中蕴涵着诗人纵横跌宕的情感。
4、学生齐读一遍。
三、品
(此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部分,主要通过诵读法、情景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教学法来解决问题。设计情景,探究问题。)
1、感受上片意境之美:(用文中的短语概括眼前之景;学会从诗句,字词着眼,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品味语言之美。)
问题1:同学们从文题看文本是一首怀古诗,那么怀古诗一般的写作思路怎样? 讨论后归纳总结(眼前之景----所思之人----抒己感想)问题2:苏轼如何写眼前之景的呢?请用原文回答。答案: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问题3:诗人笔下的景色美吗?你认为那个字最有表现力?(引导学生鉴赏“穿 拍
卷”感受诗歌语言的精妙。)
问题4:那否用词中的一个短语概括画面特征? 答案:江山如画
2、体悟下片情怀之美:(概括英雄事迹及英雄特征,探究作者有那么多的英雄可以怀念,却为何只怀念周瑜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呢?如何理解“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问题1:地灵方能人杰,面对如此江山美如画,作者想到了哪位俊杰? 周瑜
问题2:诗人写了周瑜哪些事?请用原文回答。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问题3:这些诗句写出了周瑜哪些特点? 答案:风流 儒雅 功成名就
问题4: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为何周瑜成了诗人笔下的主角?(此问难度较大,可以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周瑜的相关历史材料从年龄、婚姻、外貌、职位、际遇来分析,让学生感知在强烈的对比中诗人的失意)
问题5:诗人借眼前的江山如画,想到历史上风流儒雅的周瑜难道仅仅是抒发被贬的失意吗?你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所包含的深意。(难度较大,需知人论世,可结合苏轼思想探讨。)
答案:学生自圆其说,能扣住“旷达”,言之成理即可。
四、悟
拓展延伸:“苏轼我想对你说”(苏轼这样一个历经磨难而仍能保持自我,昂然而立于中国历史之上的大词人,不让你感动吗? 如果能够穿越千年的历史时空,苏轼飘然来到你的面前,你最想对这位大词人说点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比较阅读:将《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柳永《雨霖铃》作比较,重点从“情景、事情、情感”三方面去展开。
2、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
六、板书设计
念 奴 娇•赤 壁 怀 古 苏轼
写景
壮美 思人
风流 抒情
旷达
《书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陆游的爱国诗《示儿》导入。
二、知人论世
1、说一说,你认识的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60年来万首诗”)。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 “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使得他“报国欲死无战场”。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2、《书愤》作于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二,被罢官六年后重新起用,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三、品赏诗歌
1、朗读课文
2、解题
书:写,抒发;愤:愤懑,悲愤。
3、陆游因何而“愤”?表现什么悲愤之情?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自主梳理诗句,然后讨论这个问题。
明确:所愤之一:“世事艰” ——愤:报国有罪 所愤之二:“空自许”——愤:壮志难酬
所愤之三:“镜中衰鬓已先斑”——愤:年华空老 所愤之四:“千载谁堪伯仲间” ——愤:无人领军 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4、表现手法(1)对比手法(2)借古讽今(3)用典明志
5、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把握作者的情感。
四、拓展探究
1、除了《书愤》,陆游在不少诗中谈到了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明确: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2、《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发”这一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
五、情怀感染
读一读陆游其它的爱国诗,再次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六、学法归纳
1、知人论世
2、相互联系
七、布置作业 用相互联系的方法再读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附板书设计: 书愤
陆游
报国有罪
年华空老 愤
壮志未酬
无人领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涵泳词意,内化作者用世报国情怀,强化学习者责任意识。
2.依托作品中“用典”与“表情达意”间的关系,窥见《京口北固亭怀古》豪放词风一斑。
【教学方法】
预习中成诵,讨论中探究,感悟中生成。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我国这一诗的国度里,宋词是继唐诗之后又一块璀璨夺目、竞放异彩的瑰宝。同学们知道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派,豪放派的开创者为北宋的苏轼,那么到了南宋是谁再举豪放之旗呢?对,是辛弃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豪放词风的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播放幻灯片一)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投影幻灯片二三张)
学生自读,知人论世,更好的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山东历城人。年轻时曾参加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担任掌书记(掌握军中文书)。宋高宗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女真入侵,辛弃疾等突骑渡江与宋廷联络,次年率义军归宋,授江阴签判之职。以后历任湖北、江西等省安抚使。他写的诗词甚多,至今留存六百多首,“南北两朝,实无其匹”,被誉为“词中之龙”。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著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
本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秋天,辛弃疾已66岁。其时宰相韩侂胄独揽朝政,高谈伐金而不作实际准备,继续过着奢靡荒淫的生活。闲废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這年春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防要地京口(今镇江)。表面看來,朝廷队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只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号召而已。但辛弃疾仍想以自己的风烛残年为国立功,故到任后,他积极为军事进攻作准备,同时又对韩侂胄的轻敌冒进感到忧心忡忡。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辛弃疾登上此楼,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感慨着历史的兴亡,忧虑着复杂的形势,百感交集,写下了此词。
三、题解。
北固亭 :《读史方舆纪要》:“北固山在镇江城北一里,下临长江,三面滨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晋蔡谟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复营葺之,即所谓北固楼,亦曰北固亭。大同十年,武帝改名北顾亭。”盖取其不忘中原之意也。辛弃疾这首北固亭怀古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让我们带着这一疑问走进本诗。
四、分析诗歌内容。
1,听录音,品味其情感。(播放幻灯片及录音四)
2,分析上片:
(1).从全词看,作者立足京口,想到了什么?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作用是什么? 明确:用典。首句用孙权典故,作用是刺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
首句从时间着笔,纵观千古,把读者带入悠长的意境之中。词人面对腐败的南宋朝廷发出了“英雄无米孙仲谋处”的感叹。次句说英雄业绩及流风余韵也都随着自然地风风雨雨而消失,更增添诗人的感叹。(播放幻灯片五)
第二句用用刘裕典,作用是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南畿志》:“丹徒旧在镇江城南,宋武帝微时宅业。”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
由此可以得出上片表达作者怀念孙权刘裕深叹英雄无觅向往英雄业绩表达抗金决心。
3,分析下片:用刘义隆典 作用:以史为鉴
告诫韩侂胄。(补充内容:宋文帝刘义隆不能继承父亲刘裕的功业,好大喜功,以致北伐惨败国勢一蹶不振。《宋书
王玄谟传》:“玄谟每陈北侵之策,上(宋文帝)谓殷景仁曰:‘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元嘉27年,王玄谟北伐失败,后魏的军队乘胜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內外戒严。宋文帝登烽火楼北望,对北伐表示了忏悔。《宋书
索虏传》:元嘉八年上(宋文帝)以滑台陷没,乃作诗曰:“惆怅惧迁逝,北顾涕交流。”狼居胥,山名,今内蒙古境内。《史记
霍去病传》:元狩四(119)年,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封山(筑土为坛一祭山神,记念胜利)而还。此两句可以看出词人总结了历史上轻敌误国的教训,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仓促北伐,一败涂地的事实,告诫韩侂胄不可草率用兵,反映了词人正确的战略思想。四十三年两句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回忆起43年前出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身世之慨!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更添词人之悲叹。(补充烽火扬州路,佛狸祠等内容。)(幻灯片放映)补充《鹧鸪天》一诗,更加深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最后两句,用廉颇典故,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五:分析词作特色:
手法:大量用典,借古讽今; 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
风格:豪放悲壮
六:作业布置:
背诵这首词,并自己搜集有关辛弃疾的诗并分析。
走进历史文化名城——扬州 ——《扬州慢》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姜夔及其词风;
2、学习虚实结合、化用诗词、对比、反衬等表现手法及拟人等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自行阅读鉴赏中国古代作品的能力,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探讨、点拔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味诗人为国家的残破以及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
1、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 【教学设想】
1、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激发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一课时完成。【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播放flash音乐《烟花三月》。
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地方?----扬州。李白有首诗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中作者送友人至扬州,今天我也送大家到姜夔笔下的扬州去走走、看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姜夔的《扬州慢》。
关于作者姜夔,大家了解多少呢?
二、知人论世:
姜夔(1155 — 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是一名耿介清高的雅士。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词多记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南宋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的代表词人,其词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三、解题:
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后来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这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朗读指导:语速慢,较舒缓、吐字宜慢、稍长。)
四、学习小序:在词中有何作用?
交待了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的缘由(予怀怆然、感慨今昔),他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怆然、悲:词的感情基调是悲切、伤感、深沉的。
五、学生诵读;配乐朗读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朗诵,体会其中蕴含的悲切伤感之情。欣赏课文朗诵同时,思考词中是如何表现这悲切伤感之情的。
六、整体感知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说明今昔发生了巨变,而且这一巨变使得词人满怀悲伤。那么,扬州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如今展现在词人眼前的扬州城是怎样的呢?(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破败荒凉的景象,在词的正文中,作者有没有描绘?)————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无声冷月、红药徒生)等。词人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破败荒凉的景象?所见所闻(视觉、听觉)
★
合作讨论:词人是如何通过这破败之景来表现自己的满怀怆然的? ㈠所见:
⑴荠麦青青: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营造了扬州怎样的景象?(凄凉,荒芜)
首先从视觉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冲击
⑵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废池乔木为无情之物怎会“厌言”呢?
用了拟人修辞。(废池、乔木是金兵劫掠时的目击者,受害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起到了点缀,衬托的作用,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对扬州人民的痛苦表示同情。
⑶冷月无声:月亮本就“无声”,也无所谓冷暖。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词人移情于物,以“冷月无声”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萧条,寂寥,冷清,落寞,表现扬州城的残破衰落,抒发作者悲哀之情。
⑷“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如何表达出悲伤的情感的?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如何表达出悲伤的情感的?
红药徒生: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谁也无心去观赏它。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感伤而已。
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采用了虚拟之法: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还是无人欣赏。类似的诗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流露出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的无限伤痛之情。
㈡所听:清角吹寒:暮色降临后,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声,在空城的上空回荡(满目疮痍,军号凄厉,不由人不生感慨)。
通感 ——(触觉写听觉)“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
以黄昏清角吹寒打破了空城的死寂,进一步渲染了凄清、沉寂、悲凉的氛围,从而点明扬州已成空城一座,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的“怆然”之情。
小结:现在的扬州城破败、荒凉、萧条。
如果用上阕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的话,那么,如今的扬州城实际上等于是一座“空城”:空旷、空荡、空无一人、毫无生气。
因而,今日的扬州令姜夔不禁悲从中来(予怀怆然、感慨今昔),扬州城自古就是如此吗?不是
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文中哪些句子能有所体现)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繁华热闹
这些繁华热闹的景象,词人有没有为我们作具体描绘?没有,化用诗词,通过杜牧的诗句想象得来。介绍扬州:
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过渡句)扬州的盛况亦见于古诗词,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繁华。
晚唐大诗人杜牧更是一生至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了他无数的动人诗篇。
(多媒体投影杜牧的四首诗。)
小结: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想见当时扬州的繁华,可谓盛极一时。
而这昔日繁华的扬州城,我们也可以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一下:名都(佳处)。
一“名都”,一“空城”,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
眼前的空城之景是作者看到的,而“名都”则是作者通过化用的诗句联想到的,这在写作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一虚一实,虚实相济)。
词人不仅化用杜牧的诗句,让我们可以想见扬州昔日的繁华,甚至在下阕中,他还想象唐朝的杜牧穿越时空、来到了扬州。杜牧来到今日的扬州会是什么感受? “惊”
为什么而“惊”?
因“空”而“惊”,惊“十里扬州” 竟然变得“荠麦青青”。“惊”扬州昔日繁华,今日萧条,昔盛今衰、古今变化之大。
(不说自己,偏说别人,杜牧尚且如此,我何以堪?)在设想杜牧“重到须惊”“难赋深情”的情况下,以杜牧之惊,从侧面衬托出劫后扬州的荒凉破败。
侧面描写 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呢?战争。“自胡马窥江去后”
这是金兵南侵造成的,流露出对战争的厌倦,对国家的伤痛(祖国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之情。战争是摧毁人类文明、摧残人类生命的黑手。古代更是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南宋初年,金兵屡次进犯扬州,扬州变为残破不堪。
(多媒体投影创作背景)1127年,“靖康之变”后。在北宋的半边废墟上重建的南宋,是一个更加虚弱的王朝,金兵频繁发动的大规模南侵,使它长期面临着覆亡的严重危机。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大举南侵,曾攻破扬州,烧杀掳掠。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
1176年,虽然已过十五年,作者路过扬州时,映入视野的还是劫后的扬州一片荒芜,满目疮痍的萧条景象,联想起了昔日的繁盛,不禁思绪翻滚,感慨万千,写下此词,表达他因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的心情。
这种情感我们也可用序中的一个词来概括?“黍离之悲”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悲。
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行役路过西周故都,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黍离》诗。原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稷,是两种农作物。离离,指行列貌,整齐茂盛的样子。靡靡:行步迟缓貌。摇摇:形容心神不安。噎:忧深气逆不能呼吸。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
七、总结全文:
综观全词,作者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写景抒情,把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有虚有实,从而突出了劫后扬州的荒凉,伤今怀古,抒发了“黍离”之悲。
八、让我们再来齐诵全词,进一步体会他的“黍离之悲”。(学生齐诵全词)
九、拓展延伸
大家对这首词今昔对比、虚实相济的表现手法领会得应当很深刻了。但这还不是终级目的,我们还要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阅读鉴赏同类作品。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十、总结收获
问题引领: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爱因斯坦说:“发现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诗歌鉴赏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从诗歌中发现问题,也能像老师一样出题目,能解决问题,体会出诗人的感情。
《老子上善若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上善若水”的意思。
2.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对“七善”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阐明《道德经》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地位)
《老子》又名《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道家著名的经典著作之一。其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它继承了《周易》、《范洪》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提出了“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老子的《道德经》影响了中国历史上诸多学派和帝王,成为他们开宗立派的思想源头和统治之术。唐朝贞观年间,《老子》被玄奘译为梵文流传到印度,及至近代,老子的思想波及欧美,影响到包括黑格尔、罗素、尼采在内的大批哲学家。美国作家麦克哈特说:“在西方,《道德经》仅各种英文译本至少有四十多种,除了基督教的《圣经》再没有任何一种书得到如此重视。”
(二)教学环节
1.温故知新,背诵自己喜欢的章节(知其形)
(1)配《高山流水》音乐,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章节。(2)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
(3)纠正背诵过程中的错误并适时指导诵读。
2.出示学习内容《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读其声)
(1)老师配乐范读,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所配音乐:《渔舟唱晚》)(2)学生自由练读。
(3)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3.结合书中注解,理解文义。(懂其意,晓其理)(1)渗透学法:抓重点字词和句子理解章节意思。(2)小组合作,翻译文义,全班交流。
(3)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畅谈自己领悟的道理。4.拓展训练,理解“七善”(践其行)
(1)结合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来交流对“七善”的理解和认识。(2)说说自己学完之后的感受和践行的打算。5.教师小结
《放言五首》(其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放言五首》(其三)所表达的哲理,了解古诗借用典故表达主题的写法.2、了解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通俗朴实的风格.【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二、,放言五首(其三)赏析
1、让学生看注释,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2、教师范读诗文,以此感染学生.3、串讲课文(讨论式)
问:诗文上阕提出了什么“决狐疑”的方法
分析:首先否定了“钻龟”,“祝蓍”这一类做法.接着用如何鉴别玉石和辨别木材间接地告诉了这个方法.明确:这个方法就是历史,就是时间.它们可以透视一切伪装,一切虚假,一切欺骗的本来.问:下阕借用周公和王莽的什么典故表达了诗人什么观点和感情
(让学生看注解4和注解5)学生复述周公和王莽的典故.是啊,周公也有被人误解的时候,王莽也有蒙蔽他人的时候.诗人借此安慰朋友,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同时发泄了自己内心的不平.4,全班有感情地朗诵全诗.5,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诗;(2)课后自读下面这首诗: 放言五首之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 古往今来底是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营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珠 庄子·秋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通过自学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一、导入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也。”无独有偶,宋代学者兼教育家朱熹在谈到读书方法时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两位教育家其实说的都是学习之事,前者说学习的目的是为“自得”,后者讲学习的方法是为自学。一言以蔽之,他们认为“学习之道贵在自觉探求”。可以说,古人的智慧至今仍熠熠生辉。我们正在学习的这本书的最后一个专题的最后一个板块就特意给同学们安排了自学的篇目。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09页。
二、读懂大意,给词语加注
这篇课文与之前我们学的文言文有所不同,少了注释,而这些注释又是理解文意的关键。接下去同学们的任务就是给课文的17个词语加注。当然我们是不能孤立地理解词语的,一定要把这些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里才能够准确地理解。所以,同学们还是得先把文章大意读懂。幻灯片显示:
请同学们有声地读课文,直至读懂大意;然后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揣测词语的意思并给17个词语加注。时间:7分钟。
建议:不确定的可以先写在稿纸上。提醒:不要看翻译书,可以查找工具书
三、检测自学情况
同学们难度大吗?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情况,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生读。主要看有没有读错的音。纠音、简单评价。
四、合作交流
我想同学们在注释的时候,肯定会碰到自己无法确定意思的词语,接下去请大家将自己的疑难提出来和同桌或前后排讨论一下,也交流一下各自的意见,说说自己这样理解的理由。幻灯片显示:
请同学们和自己的同桌或前后排交流一下各自的意见,说说自己这样理解的理由,同时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相互讨论一下。时间:4分钟
五、学生质疑
现在大家还有疑问吗?请同学们把你们讨论后仍无法解决的疑问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教师准备:
秋水:秋天的雨水 时:按时节 至/至于:到。例
(一):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川:河流。例
(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灌:注入 例词:灌水 河:黄河。例子
(一):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司马迁《史记》)
泾:《辞海》第2义项:水径直涌流。《释名·释水》:“水直波曰泾;泾,径也。” 泾流之大:之,取独。野语有之曰:之,这样 涘:水边,河岸。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例子
(一):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崖:高峻的山地或岸边。辩:通“辨”,辨别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意思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 东面:脸朝东
端:头 始旋其面目/始吾弗信:才/开始
旋:转(本义)例词:旋转 面目:脸(本义)望洋:仰视的样子。也作“望羊”、“望阳”。莫己若/向若:比得上/海神名 莫己若/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少:以„„为小,小看 轻:以„„为轻,轻视
穷:尽(本义)殆:危险 大方之家:懂得大道之人 成语来源:贻笑大方 还有没有疑问?好,我们弄懂文意后,再来齐声读课文。
六、理解作者本意
明白了字词以后,其实对内容相应地也就理解了。接下去同学们的任务相对也就轻松了,请大家从文中找出语意显示出对比意味的词或句。幻灯片显示:
细读课文,找出文中语意显示出对比意味的词或句。时间:2分钟
明确:(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 不见水端——境域(2)欣然自喜 / 望洋向若而叹——神情(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认识
小结:从这些对比的词句里,我们可以知道,河伯因为囿于自己的小天地而自大自满起来,但等他见到了更开阔的境界后,便开始自叹自省。如果联系删除部分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庄子在这里要告诉人们的是:凡大小、高低、贵贱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大,也没有绝对的小。海神若之于河伯固然是大,但是“比形于天地”,“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这就是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七、“断章取义”读选段
清代词人谭献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何况如果我们把课文节选的部分看成一个独立的寓言故事,我们就能够从中获得多重的启示。幻灯片显示: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根据选段提供的信息谈谈自己的解读。准备时间:2分钟
可以有以下几种理解:
(1)人应该有像河伯一样的自省精神,见识才会逐渐长远起来(2)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应时刻保持谦虚(3)不可囿于一己之见而固步自封(4)万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5)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6)自大是由于无知
(7)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应该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视野、不断地学习(8)有比较才知高低(9)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八、改写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解读,把节选的这部分改写成现代寓言故事。《世说新语》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品味本课所选《世说新语》六则故事所体现出来的魏晋风骨。
2.阅读《世说新语》其他篇章,体会《世说新语》隽永简约的艺术风格,以及其简短篇幅中透出的智慧与风度。学习要点
一、作者生平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封临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曾任荆州刺史、江州刺史。《宋书·刘道规传》说他“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
二、作者作品
刘义庆著作丰富,所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又曾仿班固《典引》作《典叙》,记述皇代之美;此外还有《集林》200卷,《世说新语》10卷。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部千古流传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他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是志人小说集。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遗闻轶事。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的教科书”。
三、创作背景
自汉朝末年,经三国魏晋南北朝,直至隋统一,中国社会经历了长达四百年的动荡时期。农民起义、封建割据、军阀作乱、外族入侵纠缠起伏,绵绵不绝。因为政治的诡谲不定,儒家入世的传统思想基石渐渐动摇,人们开始寻觅另外的精神依凭。鲁迅在其《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从汉末到六朝为篡夺时代,四海骚然,人多抱厌世主义;加以佛道二教盛行一时,皆讲超脱现世,晋人先受其影响,于是有一派人去修仙,想飞升,所以喜服药;有一派人欲永游醉乡,不问世事,所以好饮酒。” 谈一些玄而又玄的道理,服药饮酒,笃信佛道,任性率真,成为当时社会精英们追逐的时尚。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秉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当时有名的文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担任江州刺史与南衮州刺史期间,刘义庆开始编撰《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
四、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2.课文分析
《世说新语》是记载汉末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言语行为的一部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有梁刘孝标注本。刘注的特点是收集许多其他古籍材料﹐与原文参证﹐这些材料多已亡佚。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宋刊本。国内影印的日本“金泽文库”藏宋刊本﹐附有日本所发现的唐写本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嘉趣堂刊本等。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还有马瑞志的英文译本、目加田诚等的多种日文译本和法文译本。《简傲》篇第3条。
简傲,即轻贱他人而自傲之意。魏晋政权交替之际,嵇康等士人蔑视司马氏及其追随者,公然对他们倨傲不恭。司马氏为笼络士人,给予暂时的容忍。其后,以慢世任诞为清高的魏晋风度逐渐形成,简傲不敬的行为更是司空见惯:崇尚老庄玄学、追慕旷达、不拘礼法者傲慢自放;门阀制度下,贵族子弟们因门第优越而凌人傲物;以玩忽职守为飘逸方外者为官不问政事,标榜超凡脱俗而目空一切;甚至于有些趋炎附势、自命清高者,也故作姿态怠慢于人。本门共收录17则。
译文:钟士季(钟会)非常聪明,擅长玄理,早先他并不认识嵇康,后来钟会邀请当时的名流,一起去找嵇康。嵇康正在大柳树下打铁,向子期(向秀)帮他拉风箱。见钟会来了,嵇康依旧挥锤打铁,旁若无人,很长时间也不和钟会说话。钟会起身离去时,嵇康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3.课文难点讨论 《世说新语》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片断﹐但言简意赅﹐颇能传达人物的个性特点。请同学们体会本篇所选六则故事简约语言背后所传递出来的人物风骨,谈谈读完之后对人物性情的理解。4.相关评论
“《世说新语》虽是古代的一部小说,但一直为研究汉末魏晋间的历史、语言和文学的人所重视。”“所涉及到的重要人物不下五六百人,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途,都有所记载,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时人物的风貌、思想、言行和社会的风俗、习尚,这确实士很好的历史资料。” ——周祖谟
“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鲁迅
五、练习1.选择题
(1)《世说新语》的编著者是南宋著名文学家()A.刘孝标 B.刘义庆 C.刘向 D.刘伶
答案:B(2)下列作家中,没有给《世说新语》做注释的是()A.余嘉锡 B.徐震谔 C.胡适 D.杨勇
答案:C(3)下列哪个门类,不属于孔门四科()A.德行 B.言语 C.政事 D.容止
答案:D 2.填空题
(1)《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后汉至南朝刘宋人物的遗闻轶事的杂史。刘宋宗室临川王()撰,梁()注。今传本分为()篇。答案:刘义庆、刘峻或刘孝标、36(2)()评价《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事则高筒瑰奇” 答案:鲁迅
六、研习与思考
1.阅读《世说新语》,为其中的36门分类写出简单的说明或定义。答:建议浏览徐振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
2.收集《世说新语》中描写谢安的文字,结合阅读《晋书·谢安传》,谈谈谢安的人物性格。或从《世说新语》中自选一个人物来作类似的研究。答:略。
3.谈谈你所理解的魏晋风度。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一年级国学经典教案06-29
四年级国学课堂教案06-15
三年级下国学经典教案10-20
一年级国学经典主题班会12-02
一年级下国学教学设计06-16
国学经典启蒙教学计划07-21
国学经典诵读社团计划10-11
小学五年级国学教案01-11
五年级读后感200字:国学12-17
国学经典阅读随笔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