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加快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镇加快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精选11篇)

乡镇加快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篇1

按照“一条主线(所有项目建设必须围绕小城镇建设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五个‘一切’(一切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一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一切以征地拆迁为突破,一切以财税增长为出发点,一切以新型城镇化为目标)”的小城镇建设总体思路,以项目促进小城镇建设,以完善小城镇功能更好的为项目服务,把我镇打造成全市乡镇经济总量的排头兵,和谐发展的领头雁。

二、工作重点

一、重点推进项目(共8个)。

1、以我镇信秦公路为轴线,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该项目是以水上主题公园为核心支撑,集旅游、休闲、服务、居住、教育等一体的多层次、综合性旅游开发。项目包括水上主题公园、文化创意园、文化小镇等。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

2、大山农业开发项目位于镇日升村,总承包面积为6000亩,其中山地5870亩,水面130亩,用于生态养殖。拟在西岭区规划150亩山地用于建造万头猪场,在高山岭区规划30亩山地用于建造1000套种鹅基地,在林地散养10羽土鸡,130亩水面用于散养四大家鱼,在平地区规划30亩土地用于进行黄鳝、泥鳅养殖。为提升合作社生产基地农业综合效益,该公司与江西农科院联姻,将成为生态综合农业科技的示范基地。拟占地1000亩以上。

3、以休闲生态农庄为主的金鸡山旅游休闲地产项目(项目用地120亩)。

4、以农业休闲地产为主的灵溪村大坞埔灵溪农庄(项目用地60亩)。

5、由上海立天唐人商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拟选址我镇邵新村睦州山周边的睦州山现代农业项目,项目用地约3.5平方公里,综投资10.12亿元,是集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山珍野味、农事活动体验、农业耕作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园。

6、由省水投公司对“丁家洲至灵溪桥头段”的景观打造,“灵溪桥头至日升村”防洪体系建设。

7、去年受省、市有关项目用地指标控制,城东社区服务中心,丁州失地农民创业园,松山农贸市场等项目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启动建设阶段。在今年的工作中力求尽早开工建设。

8、推进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镇综合文化站位于我镇华茂广场内,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其中内设有:图书阅历室、资源共享室、健身舞蹈室、老年活动室、培训室等,全部对外开放。

二、完善中心集镇基础建设。按市级示范镇的建设要求,对我镇中心镇区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到2015年,将打造以个居住人口3万人,面积3平方公里的集镇区,把灵溪建设成现代物流集散中心。继续加大投入,完善中心集镇基础配套建设,推进现有道路的绿化、亮化、美化工作;结合安全饮水项目,推进与自来水公司对接布设管网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心集镇自来水入户率;结合清洁工程以垃圾处理设施项目资金,进一步完善中心集镇卫生环境硬件建设,建成一个5-内符合使用要求的垃圾处理系统,并建立一套成熟并有效运转的卫生环境管理机制。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环境治理,加强镇容镇貌的整治力度,树立现代文明小城镇新形象。

三、中国南方棉布批发市场建设。该项目位于我镇丁州村境内,地处五三大道、二上公路的交汇处,占地面积123.65亩。项目总投资近4亿元,其中净用地为82亩,规划建设住宅4万平方米,市场商铺4万平方米。目前该市场已建成4万平方米,已入住商户200余户,且商户和销售额都在逐年递增,预计市场建成后年交易总额超10亿。市场客户遍布全国各地,是全国最大的针织棉布专业批发市场,其中主打产品之、针织小圆机棉布占全国95%以上的市场份额。该项目的建成有效带动了上饶的棉布生产和服装加工业解决劳动就业1万余人,逐渐形成了市场带企业,企业促就业,就业促民生的良性循环,为城市化过程中失地的农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业平台。

三、规划管理

乡镇加快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篇2

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 加大工作力度, 全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30日, 全区共投入建设资金80.9亿元, 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88座,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39.35万立方米/日,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约达52%;随着南宁、柳州两市利用世行贷款的10个项目2010年9月底竣工, 广西将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0%的目标。同时, 新建投产垃圾处理设施18座, 全区已形成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8889吨/日。

会上,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严世明、环保厅总工程师蹇兴超汇报了全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梧州市、河池市、龙胜县、龙州县负责同志先后发言, 介绍了工作打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唐标文出席会议。

乡镇在小城镇建设经验做法 篇3

一、高点定位,加快与中心城区的对接融合我市城市

化进程加快、辐射力明显增强,为刁镇发展提供了机遇,绣江路拓宽改造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放大了这一机遇。因此,我们适时提出了“对接明水、突破刁镇,打造章丘北部新城区”的城建思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区集中,加快与市区的对接融合。聘请大连市政设计院、同济大学和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修编了城镇总体规划和12处重点区域详规,城区详规覆盖率达到46以上,形成政务区、住宅区、商业区、绿化休闲区、文化活动区等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系统完善的城镇新格局。在发展布局上,自觉将城镇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了“两个组团、两个片区”的发展蓝图。按照“板块式规划、组团式开发”的原则,城区组团加快扩张,发展以政务区、商贸物流区为重点的南部新区;旧军组团依托化工园区发展服务业,建设西部新区;实施刁镇与明水、园区与城区两个对接融合,进一步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力争到“十一五”末,城区面积扩展到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突破4万人,基本实现城镇道路网络化、基础设施完备化、居民住宅小区化、公益设施现代化、服务设施舒适化“五化”目标,把刁镇建成积聚和辐射功能较强、布局较为合理、综合功能较为完善的章丘北部新城。

二、突出特色,打造农民进城的高效平台坚持统筹镇村发展,实施城镇带动战略,突出商贸、生态和人文特色,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宜业宜居的新城区,构筑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载体,使城镇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一是突出商贸特色,建宜商之城。按照建设商业城镇的要求,实施了中心大街形象提升、4条道路对接,环镇东路、南路、西路铺油及立交桥拓宽等工程,城区街巷全部实现高标准硬化,形成5纵6横总长30公里的框架路。沿中心大街形成南有蔬菜批发市场、中有综合农贸市场、北有建材市场和装饰材料市场的“一街四场”发展格局,市场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带动商贸户XX余户。同时启动了城区南部立交桥南侧仓储物流小区的规划建设,积极打造农民务工经商的高效平台。

二是突出生态特色,建宜业之地。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化工工业园。在实现了水、电、路、通讯、宽带网、有线电视、排污等七通一平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园区路网绿化工程,建设绿色生态园区,为产业集聚发展、项目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打造全新的平台。目前,1.6万名农民走出田园,走进工厂,成为产业工人。

三是突出人本特色,建宜居之境。坚持“以绿美城、以水秀城、以开发扩城”,实施了刁镇广场、人工湖、城乡绿化亮化、政务区开发和惠诚花园、瑞祥名城两处居民小区开发等一批城建精品工程,四个村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提升城镇品位,美化人居环境。同时,实施城区经常化清洁和管护,营造了整洁有序、清新怡人的人居环境。通过营造城镇特色,吸引人气,汇聚商气,增加财气,城镇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集聚地。

三、完善功能,着力提升小城镇集聚水平

一是抓发展,在培育产业支撑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精细化工和机械制造两大支柱产业,加大外引内扩力度,膨胀龙头企业,培育规模企业,上下产业配套,提升主导产业的规模总量、技术层次和集聚程度,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向主导产业集聚,实现集约发展。重点抓好华氟化工、明化18/30、圣泉树脂、中氟化工、胜邦绿野等大项目建设,“十一五”末,化工园区形成树脂、氟材料、生物制药及化肥四大生产基地,200亿销售收入,10大企业集团,万名职工规模,为小城镇发展夯实产业支撑。

二是抓经营,在筹集建设资金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土地是资本的观念,花大力气盘活存量,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推进土地整治和宅基地整理,拓宽建设用地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建设和经营,提高民间投资效益。

四方台小城镇建设经验材料 篇4

着力提升百年古镇档次和品位

北林区四方台镇

近年来,我们四方台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区委二届三次全委会关于打造“百年古镇、滨北重镇”的指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科学规划,积极筹资,从完善基础设施入手,全力加大建设开发力度,实施了大规模整体改造,有效提升了中心集镇的承载力、聚合力和影响力,使百年古镇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立足优势,高起点编制规划。四方台镇是1952年由国务院批准的建制镇,具有独特的交通优势、商贸优势、文化优势及人文古迹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式发展,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区委二届三次会议后,我们按照上级打造特色化、现代化小城镇的要求,在提高四方台镇建设标准和开发水平上下功夫,出资12万元,聘请省规划设计院对我镇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突出“合理布局,基础先行,综合开发,产业支撑”,重点规划了“一城四区”,即:全力完善小城镇功能,加强商贸物流区、工业开发区、旅游观光区和特色农业区建设。在完善小城镇功能方面,我们重配套、重格调、重特色,进行了精心设计,并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有序建设,重点实施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工程、商品房开发工程

1和环境改造工程,着力把我镇建设成为功能齐备、环境优美,有文化、有品位、有活力的现代化中心集镇。

2、多元投资,高标准配套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积极争取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广泛动员激活社会资金,破解建设资金短缺瓶颈,3年来共投入资金2127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人居工程建设,形成了大规模开发、高水平建设的新格局,促进了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先后投入资金1275万元,对镇内道路、上下水、绿化、广场、路灯、步道板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高标准规划建设。铺设白色路面1800延长米,砂石道路完好率达100%;改造上下水6000延长米;植树1万株;建绿地5000平方米;栽榆树墙2000延长米;建面积为7000平方米的站前广场一处;安装路灯120盏;铺设步道板

2.6万平方米。在商品房开发建设上,我们针对四方台镇住房条件较差、建筑用地少这一特点,本着谁开发、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了商品房开发五年建设规划。目前,共引进社会资金2亿元,开发商品房建设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标准小区达到了5个。今年我们还将开发建设8栋、约5万平方米的商品楼。之所以取得这样良好的效果,缘于在开发建设初期,政府着力解决了两大难题:一是电力和用水供应不足问题,我们由主抓乡企的领导出面,配合开发商协调农电部门对四方台镇中心区的用电进行增容,共增315千伏安变压器3台;协调

自来水公司铺设专门管线3000延长米。二是动迁难的问题,一部分钉子户借开发商品楼之机谋取暴利,一座普通的小草房要出了每平方米1万多元的天价,动迁工作曾一度陷入僵局。我们便组织机关干部和街道干部反复做工作,但局面仍不见好转,最后我们考虑到商品房建设工程群众非常支持的优势,采取了由动迁范围的群众去做钉子户的工作,打人民战争,并取得了扎实成效。2008年开发建设的7500平方米商品房,当年销售一空,至此掀起了商品房开发建设的高潮。

3、强化措施,高效能实施管理。尽管四方台镇属于建制镇,但城区内的农业户还较多,特别是近两年来外地农业人口大量涌入,进一步加大了环境卫生管理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步抓,强化了管理力量,健全了管理制度,创新了管理方式,极大提高了工作质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环境管理工作体系。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街道干部、城建助理和监察大队深入抓工作落实的工作领导体系,进一步理顺了主抓领导、分管领导与街道干部、城建助理和监察大队的工作关系和工作职责。在具体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处理矛盾纠纷,我们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所有人员走向街头现场办公,确保矛盾处理不过夜,有效提高了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效率。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工作中,我们切身感到推进环境改善既不是单独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自觉参与,齐心协力才能取得实

效,保持长久。为此,我们本着人民城镇人民建、人民城镇为人民的指导思想,从抓宣传、抓引导入手,全力提高城镇居民的整体文明水平。近几年,我们共印发城镇建设、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等传单1万余份,与镇内居民、企事业单位等部门鉴定“门前三包”责任书5000余份,并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组织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镇机关干部、城管干部和街道干部分别深入四个居民委和各个居民小组进行入户宣传。通过多形式、多层面的宣传,广大居民主动参与、自觉遵守镇规民约的意识明显增强,自我保洁、相互监督的良好行为已日渐养成。三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将城镇环卫大队,由原来的2人增至现在的11人,以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做到死看死守,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将清扫工队伍,由过去的19人,增至现在的23人,人员工资由原来的月均220元调到月工资500元,并将工作方式由过去的一天上道一次变为现在的全天候上道,实行分路段承包,明确责任,实现了全镇环境卫生无缝覆盖。同时,我们又配备了5台垃圾车,与镇内各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居民签定了“门前三包”责任状,做到了全民参与、专业化管理,确保了垃圾日产日清、街路全天保洁。

尽管我们在小城镇建设和管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乡镇比,仍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要按照上级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为把四方台这座“百年古镇”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平安、文明富

乡镇加强作风建设经验材料 篇5

——区乡加强作风建设的几点做法

去年以来,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按照“欲修民德,先修官德”,以“官风”带“民风”为官原则,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加强考核,使干部作风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该乡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综合排队名列全区第一,全市第二,并由八级乡镇升为九

级乡镇,财政收入超千万元,乡党委再次被中组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群众对乡村干部的评价是“腿脚勤了,说话真了,办事实了”。他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学中比,访中悟,找准自身存在的差距

干部作风是党风的重要表现,是党群、干群关系的催化剂,是事关改革开放成败的关键。因此,乡始终把作风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自醒、自警、自励,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近年来,他们通过学与访等方式,挖掘干部自身的差距,使每个干部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认识自己,为转变干部作风提供了牢固的思想基础。一是“学”。他们坚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同工作实践相结合,精心安排学习内容,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从事实践工作多年的市、区级领导干部授课,还组织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参照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认识和改进自己作风的不足。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开展警示教育,在全乡干部中开展了一场“如何转变作风”的大讨论,和广泛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认真剖析发展班子和个人作风上的差距。二是“访”。在学教活动中,该乡全体干部沉下身子,认真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畅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一年来,他们专访农户1484户,发放意见卡1534份,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3094条。然后,比照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躬自省找不足。通过“学”与“访”,全乡干部普遍认识到: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公仆意识还不够强,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我国加入wto,工作方法的创新还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等等。针对以上的差距和不足,乡村两级组织和全体干部都分别制定了改进措施和进一步开拓工作的思路,使全乡干部形成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为政理念和扎实工作、甘为公仆、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努力为经济发展创优环境,为群众排忧解难,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使全乡形成了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之势。

二、说真话,干实事,在实践中转变作风。

解民所难,干民所盼,帮民所需是广大农村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乡乡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乡村两级干部都把想民、为民、爱民当作自己的天职。把解民忧、排民难、着力办好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举措,为群众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使干部得到了锻炼,作风得到了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区政协副主席、乡党委书记马炳建在联系点赵庄村,通过听取群众意见,为该村落实了三件大事:建设高标准肉食加工小区和骨灰堂,推行村民口粮供应制。市区大庆路孙三村段年久失修,遇到雨雪天气,村民及周边市民出行极为不便,村支部从为群众排忧解难出发,联系有关部门,将这一路段整修为高标准混凝土路面;疙瘩头村投资29万元,对全村自来水管道进行了改造;卢村等五个村对村民实行口粮供应制,解除了村民生活上的后顾之忧;马村的马志才等三名特困生,在村乡两级和全体干部的资助下圆了大学梦;东滏阳特困户张立顺、张景堂身患重病,乡村两级和干部群众为他们捐赠约3万元,解决了无钱医病的问题;卢村党支部把原有的一辆轿车让给了企业,作为业务专用车,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村、东康村着眼经济发展,将位于黄金位置的两委办公室搬迁腾出位置发展企业,同时各村还取消了村级招待费,上级来人一律到村民家中吃派饭,受到群众广泛赞誉。去年以来,广大干部共为群众整修街道米,找井8眼,修防渗管道5000米,盖校舍50间,投资300多万元,建成11个高标准骨灰堂,帮助300多户群众找到了致富门路,累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0多件。全乡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8家,总投资1.5亿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500万元,引进入园、入城项目10个,总投资5000多万元,发展苗木420亩,引进肉牛120头,干部作风的转变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富民强乡的步伐,真正使广大群众切实看到了“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建制度,强措施,常保干部作风好转。

乡镇加快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篇6

一、坚持党建带妇建,推动“妇女之家”建设做好妇联工作,核心在于争取党委重视。我们抢抓主动,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妇女之家”建设的工作要求和思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实现了“三个明确”。一是明确领导。镇党委、政府每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妇女工作2次以上,解决妇联工作的领导和经费问题,部署安排妇联工作重点。同时,党委主要领导还亲自参与妇联组织的妇女代表大会、三八妇女节、妇女专干座谈会等活动。二是明确重点。我们坚持以示范带动,加强“党建带妇建”示范村建设,目前中山村的“妇女之家”无论是制度上墙、还是人员配备、活动开展、作用发挥,在全镇都首屈一指。该村成功举办了全镇的“妇女之家”建设现场办公会,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三是明确内容。我们将“妇女之家”建设作为党建带妇建的重要内容。在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镇妇联作为镇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严格执行“四确保一力争”的工作要求,目前我镇8村1社区共配备女性支村两委成员19名,其中中山村、何桥村、兴城社区女委员各3名,确保了全镇“妇女之家”建设实现全覆盖。

二、健全工作机制,发挥“妇女之家”作用做好妇联工作,关键在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我们着力于建立健全制度,形成用制度管理事、用制度约束人的工作氛围。一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镇机关全体女干部职工都进行了创先争优公开承诺。村级妇女工作纳入了乡镇对村(社区)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范畴,一并与村(社区)支部书记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二是建立同步共建机制。以共建组织、共建阵地、共建队伍为目标,把妇女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盘考虑,实现了“妇女之家”建设“三个到位”。即人员到位。指导各村(社区)建立了以村妇代会主任牵头,妇代会委员、妇女代表、巾帼志愿者共同参与、维护“妇女之家”建设的机制。经费到位。按照镇财政承担大部分、村(社区)补充一部分的原则,安排妇女工作经费,目前,全镇各村(社区)用于妇女儿童的工作经费都达到了1万元以上。制度到位。指导村(社区)建立健全工作计划总结、工作情况记录、学习培训、活动开展等制度,并以统一模式全部上墙,实现了党建、妇建工作的相互促进、同频共振。

乡镇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7

图书室现有管理人员4个,藏书36000册,固定读者1500人,年图书流动量6XX册次。主要担负着全镇9个村民委员会46人自然村,10余个驻镇企业、学校以及驻镇单位图书爱好者的图书借阅任务。

作为一个偏山区乡镇图书室,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五十年如一日,利用图书室这个阵地,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为引导农民奔小康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靠的是什么呢?

一靠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二、靠全社会共同支持、帮助;

三、靠王玺卿这样兢兢业业的管理人员,可以说,没有王玺卿,我们**图书室就不可能坚持50提,更不可能有今天的规模与影响力。1951年图书室刚成立,王玺卿就参加了图书室管理工作,1994直到年去世。四十多年来,他与图书室一起走过了一条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验了所热爱的图书室事业。

四、靠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图书管理和图书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此,近年来,我们坚持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将他们选送到市图书馆或同级文化机构拜师求教,并定期聘请市馆专业人员前来我室进行讲课、示范、带班,不断促进图书室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使管理员真正做到业务精、素质硬。

五、靠搞好服务发挥图书作用。藏书是为了利用最大即度地发挥图书的教育作用使其更好地为家业科技致富服务,这是创办图书室的根本宗旨。为方便群众和广大青年的借阅,我们采取了“一送、二借、三设点”的便民服务方式。一送,是定期给行动不便的老人或病人送书上门;二借,是图书室定时借阅,节假日照开不误,做到开馆时间经常化;三设点同是根据全镇居住分散、效能不便的特点,以自然村为主设图书服务点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借阅。

为真正发挥图书作用,我们图书室还办起了各种板报、读书心得专栏,定期向介绍、推荐最新的家业科技资料和信息,为群众寻找勤劳致富的良策。同时,我们图书室经常开展有益的图书活动,如知识竞赛、读好书寻妙计等活动。通过读书使群众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学科学、用科学”意识得到增强。

乡镇组织工作经验材料 篇8

乡镇组织工作经验材料2007-12-07 21:04:5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乡镇组织工作经验材料乡镇组织工作经验材料(2)文章标题:乡镇组织工作经验材料 年,我乡的组织工作在市委组织部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揽工作全局,全乡的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今年组织工作的主要做法 _、作风建设制度化。在全乡开展“三改三增”转变作风过程中,乡党委在干部作风转变上建立了“三项制度”,出台了“五个严禁”,推行了包村工作“七项公开承诺”。“三项制度”即干部集中学习制度、干部包村联组驻户制度、民情调查制度。“五个严禁”即严禁公款租车、严禁公款请吃、严禁打牌赌博、严禁酗酒、严禁生活作风不俭点。“七项公开承诺”即宣传贯彻改革、掌握村情民意、传递致富信息、提供实用技术、指导村支两委工作、帮助调处矛盾纠纷、培养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有章可循。

_、党员发展规范化。今年我乡发展党员__人,其中__岁以下_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_人,女性_人,经济大户_人,新发展党员全部由群众、支部推荐,党委逐个进行审核考察,落实了全程公示制、责任追究制、预审制,注重将经济大户优先发展为党员,确保了新党员素质。_、党员教育多样化。今年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党员进行教育,一是集中培训。依托各村新建的远教站点,我们对党员进行了内容丰富的集中培训,确保农忙季节至少一次,闲时_次以上。通过远教集中培训,使党员增长了

知识,开阔了视野;二是党员电教。各支部平均每个月组织一次党员干部观看电教片,如《猪病防治》、《柑橘栽培与管理》等电教片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三是广播会。全年共召开全乡型农业技术讲座广播会__多次,针对不同阶段出现的情况,请专家讲课,督促农业生产,预防病虫害。

_、督促检查经常化。我们实行了干部例会制度,每名干部在每周一例会上汇报上周工作,汇报要求详细具体,主要是工作落实情况,完成进度,而不是泛泛而谈。建立了干部去向牌,党政负责人对每名干部签到的去向进行不定期检查。通过经常性的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今年组织工作的主要成效

_、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深入基层办实事、帮民解困方面。乡政府、财税所全体干部职工都明确了“五个一”即联系一个村,联系一个组,联系一个住户,联系

一个困难户,联系一个养殖大户。双抢农忙季节,乡政府全体党员干部都下到自己的联系户帮助抢收抢插。_、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风进一步提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党员纷纷带头募集资金,带头建设家园,为广大群众作出了榜样。结合先教回头看活动的深入,每个村都制定了党员义务日活动,党员带头走上地里田间,帮助群众忙生产,带上锄头,修护毁损公路等等。_、党员干部带头致富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对党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党员干部致富能力进一步提高。例如,XX村支部书记易元生发展双孢蘑菇,加上原有的鱼塘,利用沼气池做循环,走出了生态庭院经济的路子。在他们的带领下,全乡今年新增种养大户__户。

_、党员干部帮带能力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自身能力增强了,帮贫扶困的能力也相应提高。例如XX村老共产党员XXX通过发展优质林果,走上了富裕路。他指导本村特困户XXX柑桔培管,并手

把手传授嫁接技术,使XXX的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____元达到了今年的万元以上。

明年党建工作思路

一、抓教育,提高党员素质。

_、强学习。结合创学习型乡村活动,加强乡村干部学习,提高服务能力; _、办培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

二、抓班子,增强组织战斗力。_、抓队伍建设;

_、实施“双培养”工程,即把优秀的农村青年、经济大户、大中专毕业生培养为建党积极分子,把优秀的党员培养为村干部。

三、抓机制,改进党员作风。

_、坚持“三会一课”和党员电教活动,建好了党建示范点;

_、开展协会党建工作,在我乡林果协会建立了党支部,现在各种软件、硬件资料准备到位,支部已经开始正常工作; _、继续实施干部下村驻户“五个一”工

作制度,即每名干部包一个村、联一个组、扶一个经济大户、帮一个困难户、驻一个住户,改进干部作风,拉近干群关系,让广大干部、职工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

四、抓载体,调动党员积极性。

结合农时开展了一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活动,调动了广大党员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为党建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载体。

_、结合党员冬春训开展党员服务新农村大讨论活动,开展好民主评议工作; _、开展“双争创五好,共建新农村”以及党员“定岗定责、联户帮带”活动; _、开展农村远程教育活动; _、开展建党XX周年纪念活动。

《乡镇组织工作经验材料》来源于第1文秘

乡镇加快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篇9

为加快我市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近年来我市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结合当前我市城镇建设管理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要提高认识,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提高认识,做好城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尤其是五个省级中心镇(官湖、铁富、港上、碾庄、土山)和徐州市八个重点镇(炮车、四户、八集、、、、、),它们成为与我市中心城区相呼应、功能相互配套互补的卫星城市。更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提高镇区规划起点、提升建设标准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并制定政策措施,打造成“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镇综合体。对原有城镇规划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的,必须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在总规修编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本镇区位特点、综合实力、发展规模,尤其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和前景的镇,比如官湖、港上、碾庄等镇目前城镇发展规模速度较快,镇区居住人口不断增加,商贸流通业日益繁荣,房地产业方兴未艾,因此,这类镇可以按照中小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

乡镇机要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篇10

加强领导

完善制度

狠抓落实 全力做好机要文电管理工作

阳丰乡党政办公室

近年来,我乡机要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机要局的具体指导下,从加强机要工作规范化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规范了机要密码和文电管理,使机要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在此将我们的做法作以介绍,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一、领导重视是前提

领导重视是搞好机要工作的前提。乡主要领导经常到机要室实地检查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并时常找机要员谈心,在嘘寒问暖中了解机要员工作中有什么阻力,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待遇上有没有应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难题,一一作出解答并现场办公。由于领导重视,我乡机要文电管理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形成了一套以“提高文电利用效率,保证文电运转安全”为目的的机要文电管理机制,既充分发挥机要文电效用,又保证了机要文电安全。二是明确两名机要员专门负责机要文电管理工作,确保机要文电有人管,有人问。三

是落实了机要员岗位津贴每月50元,极大地调动了机要员工作积极性。

二、硬件建设是基础

过去,我们单位没有固定机要密码管理人员,也没有固定专用机要室,硬件设施几乎是个空白,给机要文电的保密安全留下重大隐患。针对这种情况,办公室主任立即把机要文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重大隐患向主管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从而把机要文电管理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我乡专门设立一间机要室,配置了铁门、铁窗、铁柜、报警器、灭火器、电话机、打印机、电脑等硬件设施,为机要密码管理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确保了机要通信安全畅通。

三、完善制度是保障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机要文电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保密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了使机要文电管理有章可循,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从抓制度入手,对各项具体工作都作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一是建立文电登记制度。我们坚持使用了《收发文登记本》、《转办登记本》、《借阅登记本》等,做到每份文电走向清楚,有据可查。二是针对机要文电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制定了七项制度。它们分别是:《机要文电分发制度》、《机要文电转办制度》、《机要文电传阅借阅制度》、《机要文电保管制度》、《机

要文电回收制度》、《机要文电存档制度》,并装框上墙,使各项工作职责分明,操作有序。三是实行督促检查制度。加强机要文件管理工作,贵在平时,功在平时。为坚决杜绝机要文电丢失现象,我们坚持以自查为主,领导督促为辅的方针,狠抓机要文电督查工作,具体做到三查:一是查岗,就是定期不定期检查机要员按时上下班情况,在岗值班情况,确保机要员一直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向领导提供文电资料。二是查勤,就是坚持每月检查一次记录本登记情况,文电的运转情况以及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将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考评依据,对于成绩优秀的实行奖励,对于成绩差的进行通报批评。三是查漏,就是每季度检查一次上级来文来电有没有漏登现象,传阅件有没有漏传现象,受文单位有没有漏领现象,文电回收有没有漏缴现象。通过平时的查漏,及早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机要文电管理水平。

四、狠抓落实是关键

对来文登记,突出一个“细”字。对上级发来的机要文件电报,我们对照清单逐份核对,准确无误后进行登记。为此,我们做到:细查文电份数是否与清单相符,细看文电是否缺页残角,并对来文时间、来文机关、文号、份数、秘级、标题作详细的登记。同时我们做到三“勤”。一是“手勤”,除了对机要文电按时认真登记,对文电运转中出现的特殊情况也有具体记录。同时坚持把领导未阅的文件电报放在最显著的

乡镇加快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篇11

近年来,我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东西两城相拥发展、城乡山海有机串联,推动了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0.5%,高出全国5.8个百分点。

一、坚持“三个原则”统筹谋划,构建全域一体的城镇新格局。

坚持规划引领。以建设现代化宜业宜居的港口城市为目标定位,编制全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坚持融合东西两城和贯通南北山海并举,深入实施“1+10”“4+4”计划,即布局一个集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和社会活动中心为一体的城市新区,规划“十大城市区片”,并根据全市组团发展、板块对接的特点,科学划分东城、西城、南山、东海“城市四大组团”和“四大经济板块”,实现城镇空间和功能的最佳配置。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核心,把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和踊跃配合,努力把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变为群众受益不断增长、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不断提升的过程。坚持多方参与。实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条腿走路、多元化投入,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多点突破、全面开花。

二、坚持“三个带动”因势利导,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新模式。

一是城市组团带动。**城市发展呈现出东城、西城、南山、东海“四大组团”鼎足而立,每个城市组团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逐步融合。**市按照“拓展规模、完善功能、彰显特色、提升品位”的理念,通过优化产业布局、集聚生产要素、推动资源整合,加大建设力度,先后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项目,引导周边村庄逐步向组团集中。目前,共实施整村改造项目43个,惠及村庄71个,群众2.4万户,“四大组团”共承载全市城乡70%以上的人口、80%以上的企业和90%以上的生产力。二是经济板块带动。发挥高新园、诸由工业集中区、度假区、裕龙石化产业园等四大优势经济板块作用,通过板块的整体提升拉动,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由乡变城。目前,高新园板块企业带动区内13个村实现由农村向城镇的跨越;诸由工业集中区板块坚持农村新型社区与特色产业园区同步推进,实现村庄整体搬迁进社区,节余土地指标用于企业发展;度假区板块建成福海、福苑两处社区,8个村、2000户群众成建制实现城镇化;裕龙石化产业园借助山东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工业项目,带动周边村庄及群众步入城镇化。三是乡村振兴带动。大力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规范流转引导,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规范土地流转,鼓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姻”农业企业,积极引入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特色小镇。通过乡村振兴示范片和美丽乡村示范片同步推进,聚合城乡资本、人才、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有效促进了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全市共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片2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1个、示范村23个,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72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8万元。

上一篇:英语经典句型300句下一篇:房产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