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养老院的公益活动感想(共12篇)
今天又是星期一,也是八月的最后的一天了,我们再次代表公司,代表我们的总经理聂先元先生去养老院做了公益讲座。
去养老院做公益活动,是我们总经理聂先元先生很重视的一件事情,他经常在会议中提起,让我们要做好每一次公益养生讲座,既然做了这件事,那就一定要做好,用心去让养老院的孤寡老人能体验到我们的爱心。
每次去养老院我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我能感受到每一位老人在听老师们讲授养生知识的时候,是有多么认真,有很多老人每次还特地带上本子,记下来,他们都说,人老了,怕记不住,回去可以多练练。其实,我知道,没有一位老人,愿意自己老去,离去。每一次看到那些颤颤巍巍的老人,我都在想,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到养老院,如果不是正好有这么一个地方,他们才有了依靠,那他们的晚年又该是如何度过?而幸运的是,我们在做的,正是他们需要的。
一个人,赚的再多的钱,又是如何?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如果精神不富有,再多的炫富都是空虚的表态罢了。倒不如把钱财放在慈善事业上,帮助更多需要的人,这样的财富才会万年长吧。
所谓“居家养老”, 就是以“家”为养老平台, 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养老, 而不是在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养老。以“居”即以相对固定的社区环境为养老基础, 政府、社会、家庭等几个方面的力量在“家”这个平台上施展各自不同的作用。其中, 家庭是居家养老的基础;社会是家庭养老的延续和补充, 在居家养老三股力量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政府是居家养老的关键和核心, 在居家养老中起到经济、政治和社会保障作用。
居家养老是我国政府目前大力提倡的养老方式,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他的特点就是在于不去养老院就能免费或低费用享受周到的社会全方位服务。这种新颖使用的养老方式, 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两方面优点, 既减轻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满足了老年人“恋家”情结, 有节省了养老的福利资金投入, 可以说是“一石多鸟”之举。更重要的是, 居家养老模式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 被绝大多数老年人及家庭所认可。在实践居家养老模式的过程中, 需要探索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注社会化养老问题, 构建适合国情的居家养老体系。
一、居家养老思想的强化
中国自古就推崇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居家养老在中国有着很深厚的思想根基, 在家庭中安度晚年, 由子女为父母养老送终是中国老年人最传统和最普遍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是显而易见的。家庭既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场所, 又是能够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慰藉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近年我国家庭向小型化转变, 独生子家庭快速增长, 导致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的情况日益普遍。独生子女在成年后所面对的抚养子女与赡养老人的双重负担也成为了改变传统居家养老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物欲社会的大环境也令很多人的尊老敬老思想逐渐为关注物质利益得失的思想而取代。在居家养老模式受到严峻挑战的情况下, 更加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促进全民继承和发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尤其是老年人亲属更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 担负起对老年人的照顾责任, 形成赡养老人关荣, 不赡养老人耻辱的氛围, 着力打造一个有利于居家养老的社会环境。
二、经费的落实
在居家养老服务经费管理中做到多渠道筹集, 专户管理, 实行专款专用。
1) 设立政府专项资金。政府应当树立公共财政的正确概念, 政府在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应该坚持“政府主导”这一原则, 确定政府为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必须提供必须的成本付出。由各级政府按年发放配套专项金, 2005年南京市政府配套100万元用于完成为城市独居老人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目标任务。同时各级财政按定额标准给予补助, 南京市玄武区在居家养老服务细则中规定, 区财政和各街道要根据4∶1的比例安排居家养老政府专项资金, 并列入年度预算。其中区财政安排的资金, 主要用于购买服务;街道安排的资金, 主要用于培训护理服务人员及管理工作经验。2) 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各级民政局每年从福彩公益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 用于资助居家养老工作。3) 社会捐助。吸收机构、各人、团体的捐助, 用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三、强化家庭在居家养老中的作用
“居家养老”, 就是以“家”为养老平台, 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养老, 而不是在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养老。老年人在家庭中养老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 一方面父母可以为子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以为子女分担家务, 照顾孩子, 为子女解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 对老年人来说, 在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之后, 除在子女处可以直接获得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外, 在生病时还可以及时得到子女的生活照料, 行动不便时能够得到子女扶持;第三, 有子女在身边, 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消除孤独、寂寞感, 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需要。因此名家庭在居家养老中是首要的平台, 具有教育、消费、生活服务、社会保障及分享天伦之乐的多重功能, 使老年人在经济、日常照料、情感交流得到家庭及其成员的照顾。
四、完善社区养老
现行的居家养老模式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居家养老模式提出了社会是家庭养老的延续和补充。目前, 在我国最直接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力量是来自社区的为老服务, 社区为老服务弥补了家庭养老的功能不足。在核心家庭增多, 家庭规模减小的的社会背景下, 社区的力量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很多的老年人, 尤其是生活在空巢家庭的老年人来说, 社区成为了家, 社区针对老年人的需求, 为老年人提供专门的、特色的生活服务。例如, 生活照料、安装求助呼叫系统、提供志愿服务、开办“爱心餐桌”、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建立探访慰问制度、开展法律援助、安全保障检查、实施按需求的特殊救助服务等。社区为老服务不但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保障, 社区生活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关怀也成为老年人的精神慰藉。
五、完善政府养老机制
推行居家养老模式市政府义不容辞的工作内容, 因此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养老问题的解决要以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为保障。解决养老问题是国家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推卸的社会义务和历史责任。国家和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度创新、保障体制的建立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和仲裁, 为实现健康的、生产性的和成功的老龄化目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摘要:文本立足于居家养老模式推行的实践过程, 总结了一些在推行居家要老模式中较为重要的几点意见进行阐述。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建议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推进高居家养服务工作的意见,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建设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税务总局, 2008.
[2]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改善民生、落实"五有"要求的工作意见, 宁委发, 2008.
韩宗昱
前几天我参加了班长组织的“慰问敬老院活动”,活动地点是自己所在的海港区,主要是拜访了里面的老人们、工作人员,我们还编排了联欢晚会。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跟我的同学们首先访问院长,了解当前老人们的生活、心理等情况,同时我们相互对比每一个老人的情况和整体情况,我们也提出一些比较实在的问题以及我们的建议,与院长互相交流各自的看法,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发展,都很有必要。
紧接着我们也拜访了敬老院里面的老党员,陪他们聊聊天,这些对每个人或者说是中学生来说都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正是这简单不过的事情只有亲身体验之后才能明白其中的意义,这个过程才是你真正的收获!老党员们大都感慨国家政策之好,党之好以及跟我们聊聊他们年轻时代奋斗的故事和家乡发展的历程。听着老党员们的奋斗历史,我们都感觉现在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不怕艰辛,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服务的雷锋精神,努力学习,将来也为自己的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应有的力量。
五月初,期中考试刚完,我们这群有爱心的同学们都开始忙了,忙着和敬老院共同举办联欢晚会,我们作为中学生,帮忙协助举办活动需要搬的东西和维护好现场的秩序,让老人们都能过上快乐的一天,虽然作为中学生,可我也积极参加联欢活动,并和同学们一起喜笑颜开,现出欢乐,送出欢乐,最终得到了老人们的好评,我们都很高兴,也很开心。
这次慰问敬老院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体会到了团队之间的合作、老人们的快乐、集体的温暖和我们中学生的欢悦。敬老院需要支柱的高素质人才,家乡敬老院的建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2011年4月份开始,我们开始慈善活动,我每一次都积极报名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记得有一位同学曾经说过:“献出爱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献出爱心是服务社会的事情,我们所有人希望得到的报酬不是金钱,而是履行社会义务
后的光荣感。”他的想法也同样代表我们所有同学们的心声。当谈及公益活动的感想时,我觉得,慰问敬老院这项公益事业,不仅仅是对社会负责,同样也是对自己负责,慰问敬老院也是件很正常很普通的事,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力所能及的事,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慰问老人,爱心无价。本次慰问的活动,就是倡导我们每一个人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尽一份责任,奉献一份爱心。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我们的公民意识,增强了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1月26日上午,终于迎来了我的第一次志愿者活动。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很早就去集合点准备,八点的时候我们志愿者合影后就带着给老人们准备的食物出发了,在路上的时候,心中满是一阵茫然,因为没有参加过这些活动,不知道去了该做什么,但这种焦虑很快就在到达以后消散了,郭姐
(工作人员)的热情让我消除了紧张,很快我就投入到了志愿者工作中。在分配任务中,我被分到了饺子小分队,为老人准备中午所吃的饺子„我们在欢快中包完了饺子,然后我又上楼去和老人谈心,听着老人们说着平常的琐事,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觉得自己做的事很光荣。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到了11点,到了老人吃午饭的时间,也到了我们离开的时候,在老
人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我们离开了敬老院。
在回去的路上,以及在写感想的现在,我一直想着应该如何对待年老的父母,现在他们还年轻不需要我们担心,但是以后呢?我们也会以各种理由把他们送进敬老院吗?让他们也向志愿者着说着自己的孩子忙,自己自愿来这里,然后又在夜里流着眼泪细数着往事?我不敢想像那样的场景,我不知道自己以后会不
会也会住进那样狭小的屋子,体验年老的孤独„所以,我们在面对逐渐老去的父母时,必须怀着感恩的心,感谢他们带给我们生命的同时,还默默地培养我们成人,他们毫无怨言,或许他们所需要的只是邻居们的一句:“你家孩子真有本事”,大概他们要的就是这些了。他们是无私的,更是伟大的。
一、按照“关于党员手抄党章100天活动”的要求。在抄写活动中我深刻地领会到党章(总纲)对党员履行职责的要求。特别是(总纲)中规定的: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在党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然而,这种局面在地方某些环节上已经被削弱的现实让人们不解。比如,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一种形势。老虎屁股摸不得滋生了独断专行的作风,使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失去了活力,凸显了决策者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和损失非常吃惊,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最严重的一环。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比贪污还可怕,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可低估的拦路虎。
二、总纲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我们怎样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深思的关键。如果我们不讲民主,不倾听群众呼声,就会形成独断专行,这不但不能服务于这个中心,而是在破坏这个中心。比如,盲目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让老百姓骂爹骂娘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地方财政总收入全年不到1.8亿元,但为了在中越边境红河边上(我方一线)建形象工程,河口县居然斥资2.7亿建文化长廊。三年后因建筑物遮挡可视范围,使投资2.7亿元的长廊又耗资3亿元拆除。这就是说,一建一拆就损失是5.8亿元,超过河口县三年的财政收入,这是极大的犯罪行为。
三、总纲要求: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然而在一些人的手里,执政为民变成了执政为人,立党为公变成了有权更凶。比如,职能部门的官僚主义形成不调查、不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决策草率造成的损失。作风粗暴酿成先拍胸脯,后拍屁股走人的状况。这是墨守成规,不求改进的工作方法,是热衷于形象工程,路边工程对上级对群众采用的措施,是现实生活中导致决策失误的重要根源。如,清镇修建的云占路,让人们简直无法形容,过路的人没有一个不骂爹骂娘。云占路的豆腐渣工程和以前交通厅卢万里修建的贵毕路没有什么区别,不光路弯难看,更重要的是不规范的路面致使若干车辆 造成交通事故。频繁的交通事故让群众付出惨痛的代价,这是让群众对政府失去诚信的豆腐渣工程。
四、总纲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要求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然而,干部管理体制存在政绩观的现象非常突出。比如,考察干部欠科学标准,不光干部调动频繁,甚至缺乏群众呼声。有的干部急于制造形象工程以利升迁,导致这种早出成绩、快出成绩的政绩观脱离实际,渺视群众。这些人被党组织安排在领导阵地上,却不为党的事业着想,不为人民群众说话,总是把权利视为自己的主根副业。拿着国家津贴,却在贬损这个民族的事业,这是党和政府与群众产生隔阂的最大根源,这些人不应当继续在位。
五、总纲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这于程序各级组织应该严格执行。但是家长制“一言堂”在现实生活中始终并存。比如,决策失误了是集体讨论的结果,如果决策获利了就是个人的成绩。如,为了美化城市形象,在市中心修建高大的雕塑,雕塑建成后,专家和市民 都批评这些雕塑没水平、没有艺术性,缺少美感。于是政府便将雕塑拆掉,这时群众说才建成没多久的雕塑就被拆毁,根本不心疼纳税人的钱,这些人当初干什么去了?
六、总纲要求: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坚决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犯罪分子。有的领导干部贪污几百万最后被判了刑,大家拍手称快,但有的领导干部大笔一挥,嘴巴一撇,就造成损失上亿元,这种比贪污更可怕的决策失误导致的腐败行为如何有效避免。除了在决策上不断落实依法、科学、民主的程序之外,关键在于严格按照有权必有责的原则追问责任,让那些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受到严惩。
七、总纲要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然而,有的党员或决策者抛弃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违背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的规定,盲目自信,独断专行,听不进不同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致使决策存在先天不足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在政纪或法律层面上却把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轻描淡写地说成是交学费,后来用财政填补坑道,或把 这些损失留给后任的领导来承担,使得决策者没有吸取失误的深刻教训。
一、国家制定法与社会生活脱节
我国法治具有外发型特点, 是在外部力量的干预下发生的, 因此我国许多法律的制定言必称欧美, 似乎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只求借鉴, 盲目照搬, 就会产生“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危险。法律应该来源于社会, 法律的制定应当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应当回应民众的法律需求。当外来法与本土法律意识相冲突, 自然会导致民众对法律的变通甚至规避。
二、司法权威性不高
当事人自动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的比例偏低, 案件执行难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 更有甚者一些败诉的政府机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公然不履行法院判决, 法院对此竟然束手无策, 只能呼吁执政党通过政治权力来加以解决。另外, 司法的公正性也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 当事人只要败诉就会怀疑司法不公和腐败, 并借助信访渠道超越司法。
三、法官在司法过程中没有做到使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其中, 法律效果是指法律或判决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影响;社会效果是指通过法律适用或审判活动, 使法律的本质特征得以体现, 法律的目的得以实现, 秩序、自由、正义、效益等法律价值得以体现, 从而使审判结果得到社会的公认。因此, 法官作出的判决不仅要合法, 更要合情, 不仅要合乎国法, 更要与民众的价值判断相一致, 否则便会产生案结事不了的尴尬状况。
四、社会的法治观念没有形成
民众往往有其朴素的正义感, 如认为杀人就该偿命, 而这种朴素的正义感却经常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冲突。对于一些社会影响力大的案子, 当法院判决与民众通过正义感对其作出的评价不相吻合时, 便会激起其极大的愤慨, 再经由媒体力量的渲染和扩大, 社会舆论便会形成及其骇人的力量, 这时, 法院往往会顺应民意, 作出改判的决定, 殊不知, 这正是对法律权威、法治观念的践踏, 并使法律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荡然无存。因此, 我们在立法时, 应当注重对本土法律资源的发掘, 将民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法中的合理因素上升为法律, 使民众对法律产生信任, 从而自觉遵守。我们在司法和执法过程中, 应该做到在法理与情理的统一, 使审判具有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法治的基本原则在于权利保护, 把保护民众权利作为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保护权利要求对权力进行限制, 权力不受限制, 是对公民权利最大的威胁。在我国, 公权力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公权力之强大, 往往可以左右司法结果。因此, 如何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成为依法治国的重中之重。首先, 应明确权力界限。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 我们应当通过立法来确定权力行使的主体、内容和程序, 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另外,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因此必须分割权力, 实行权力的分割制衡原则。权力具有自我膨胀的天性, 如果不对权力加以分割, 那么这种政治制度就必然会成为专断独行。其次, 对权力行使进行监督。事前监督在于明确权力行使的合法性, 事后监督在于纠正权力失衡。我们应通过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来保障权力行使的合法有效。最后, 对权力滥用进行制裁。人总有趋利避害之心, 当行为没有后果, 人们往往变的肆无忌惮。只有对滥用权力进行严格惩处, 才能使掌权者有所畏惧, 从而将权力运行限制在严格的范围之内。
法治建设还要求平衡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与道德作为两种独立的社会规范对于社会关系的调整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法律与道德最大的区别在于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而道德的实现需要个人内心的信仰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我们强调依法治国, 但也绝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法律以其刚性, 为人们的行为规定了最低的要求, 以其国家强制性, 成为社会秩序形成的基础。但法律也有其缺陷, 它把人变为机械规则的附属, 用冷冰冰的权利义务关系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与和谐, 它忽略社会的丰富多彩和个体的不同, 把所有的一切都整齐划一。而道德就像社会生活的润滑剂, 以其弹性和个体性为冷冰冰的社会注入了一丝含情脉脉的色彩。道德作为一种人们的价值观念, 作为一种积淀在民众心理和情感中的核心要素, 能够通过自身对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来促使其和法律运动的方向相一致。因此社会道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对于解决目前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道德不具有法律强制性, 一些违背道德的行为往往只会受到谴责, 而无法令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 我们在立法时应该吸取道德的有益因素, 使主流道德观念法律化, 从而醇化社会观念,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国家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在发展的过程中, 也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们作为法律人, 应该思考的是, 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 如何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发挥自己的微薄力量, 从而为推动国家法治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侯欣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进程回顾与展望[J].天津法学, 2011 (4) .
[2]高其才.法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314.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154.
[4]现代社会中的法律.昂格尔[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206.
“我志愿加入中国,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当面对党旗,再一次举起自己的右手,庄严的向党组织宣誓的时候,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入党誓词的十二句话,句句千钧,概括了我们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概括了党员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所应承担的政治责任。宣誓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激励,一种鞭策,一种对信仰的强化,它带给我们的震撼已远远超过誓词本身这短短的几句话。
重温入党誓词,就是重温当年的决心和信念,对比我们今天的认识和行动,始终铭记入党的誓言。无论是当年入党宣誓还是现在重温誓词,都毕竟只是一种形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在党旗下所立下的誓言,它曾经让我们热血沸腾,充满理想,感召我们努力实践,自觉奉献,激励我们不断进取,奋斗终身。党的誓词,虽然只有八十个字,但是集中了我们全党的智慧,从建党那天起,对誓词的反复修改,也体现了与时俱进,在新的形势下,它有新的内容。所以,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在入党举起右手面对党旗进行宣誓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不断提醒自己:要在今后的漫长的工作当中,毫不衰减地把它坚持下去,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为党的旗帜增添光彩。同时,我也更加深刻认识到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我更加自觉地投入到这次创先争优活动中来。提高自己的理论觉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争当先进、优秀的员。
重温入党誓词,就是更加激励现在,强化我们的信仰。信仰是什么?哲学家告诉我们,“信仰是不凭靠面包而存在的指引人奋然前行的力量。”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失去信仰的政党是一个必亡的政党,而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一个可怜的人。我们员,信仰的是共产主义,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奋斗的动力和先进的保证。带着这个伟大的信仰,我们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到说的那样--坚持崇高理想,牢记历史责任,提高自身能力,树立良好形象,为共产主义的实现作出更大的贡献。
重温入党誓词,就是让我们与时俱进,恪守自己的承诺。人的一生,面对社会、单位、亲友,可能会有多次承诺。但就一个员来说,较之于其它承诺,他对党的宣誓应该是最神圣最庄重的。入党宣誓之后,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应该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去恪守,不管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自己对党作出的郑重承诺,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员都要按照入党誓词,对照检查是否始终保持着员的先进性,永葆员的本色。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村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入党誓词,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对得起“员”的称号,真正实现自己的入党誓词,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能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也重温了党章,一、四个坚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二、党员的义务: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组织;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密切联系群众;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共植友谊树,共谱绿岛情。
二、活动时间
20__年x月x日。
三、活动地点
__敬老院。
四、参加人员
__报业发行有限公司全体员工、__股份有限公司员工,以及__集团领导、__领导等。
五、活动内容
(1)上午__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__领导致欢迎词,并说明植树活动的意义。
(3)__领导讲话号召大家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4)植树开始(每棵树植好后挂纪念牌)。
(5)签名仪式:领导及在场员工在“绿化宝岛从我做起”横幅上签名留念。
(6)合影:领导及现场人员合影。
七、前期准备工作安排及分工
1、植树场地准备。
2、音响设备的准备。
3、咖啡树苗、铲子、水桶等所需物质购买。
4、植树后挂到树上的纪念牌的制作。
5、横幅制作:x条。
2012年4月5号,我第一次踏入敬老院的大门,对我来说那是一个既亲切有陌生的地方。虽然这一次我是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去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但在我心里,这是一次我此生最难忘的一段旅程!
我们一行人进入敬老院跟院长打了招呼,就几人一组各自到不同楼层陪老人们说说话,帮忙做做事。当我慢慢地走进老人们的身边时,那一张张满是皱纹,却充满着慈祥的面容映入了我的眼帘,勾起了我深深的记忆。虽然我的奶奶在我8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是奶奶那张慈祥又充满关爱的脸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所以,当我们班的班干部问我去不去敬老院当义工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或许是因为我想找寻我奶奶的影子,但我确实对于老人有种说不出的特殊感情。再说,我认为去敬老院陪老人说说话是件特别有意义又幸福的事情。
当我们走进老人们时,他们那种满脸的笑容,既让我看到了他们那无比开心的心情,又让我看到了他们那寂寞很久的内心。虽然,在这里有许多老人可以互相作伴。但是我知道,在老人们心里希望的不是锦玉衣食、山珍海味等,他们只有那很小的要求,就是:子女能多陪陪他们。但对于敬老院的老人们,那却成了最大的奢求。当我们问他们问什么不住在家里的时候,他们总是理解的说:“我知道他们很忙,没时间照顾我。”这让我想起了费孝通说的一句话:“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是啊,无论他们在心里有过多少遍这样的想法,但他们对于子女的感情总是那样的无私,虽然有时他们也会伤心的跟我们说:“因为他们老了,不中用了。”曾经的那种大人对自己的小孩爱唠叨的形象已消逝很久,反而像被人抛弃的无辜小孩。
这次在敬老院我们和老人们聊得特别的开心!有位奶奶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一位特别热情、慈祥又有才的奶奶。当我们走到她的面前跟她问好时,她就像个小孩一样,特别热情的抓着我们的手说:“你好,你好······你们坐,你们坐!”我们听旁边的老人说,奶奶以前是位音乐老师,门旁的那架琴就是奶奶的。我们听后,高兴极了,连忙邀请奶奶给我们弹奏一曲。奶奶也很热情的做到琴架面前,给我们弹起了《学习雷锋》这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也跟着奶奶的琴音一起欢快的唱了起来。奶奶的琴弹得特别好,虽然奶奶80多了,连话都说不明白了,但她还是很快乐地唱着,这让我很羡慕奶奶这么有才,也让我觉得特感动。后来,要走的时候才听那里的工作人员说,奶奶头几天生病了,至今还没好全呢。当时,我听到这件事的时候,就觉得特不好意思的,奶奶为了欢迎我们,还带着生病的身体陪我们又唱又跳。但在另一方面,我想这对于奶奶或许是值得的,因为这让奶奶非常的快乐。因为在敬老院让我体会到了,其实老人的性格就像孩子,所以我们体贴老人,就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上学期期中,护理系2009级的全体同学带着温暖的祝福来到了*******看望老人。虽然只有一个下午的时间,但让我感慨了好多。
首先,我们参观了养老院的设施。一楼是老人们的活动室、饭厅、医务室、还参观了楼上的卧室。楼里阳光充足,干净整洁。根据介绍,生活在这里的老人每天吃饭,生活,锻炼,检查身体等等,作息都是很有规律的。我们不禁为这些老人的和谐的生活环境感到欣慰。其实,我们从这里看到的不止是这些老人们的生活条件的改善,更是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上的转变。过去人们都说在膝下尽孝。大家似乎都不是很理解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的做法。可是,仔细想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家有多少时间能陪伴在父母身边呢?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反而能够使父母得到更专业和更及时的科学的护理,也可以让父母和他们的同龄人一起活动,生活的更充实,更有趣。这样做,可以提高父母的生活质量,何乐而不为呢?
之后,我们就陪老人们聊聊天,说说话,因为时间有限,我们能做的也只是陪老人打打麻将,打打乒乓球,给老人表演一些文艺节目而已。我们为老人们表演了一些在临行之前编排小节目。欢笑声,掌声不断,最后我们还邀请爷爷奶奶们也一起唱,大家一起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看着爷爷奶奶们一边打着拍子一边认真的歌唱,我们似乎看到了他们那颗依然年轻的心„„我们似乎真正体会到了“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感觉。
真希望所有的老人们都能像这儿的老人们一样,能够正视自己的年迈,接受这个生命进程,每天唱唱歌呀,和同龄人聊聊家常呀,把自己的老年生活过的充实,多彩。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希望,是因为还有一些小场景让我映象深刻,有一位文静的老奶奶看东西不太方便,一遍又一遍问我墙上挂的那些活动照片里有没有拍到她,拍的好看吗,她当时穿的什么衣服,问我叫什么名字,还会不会再来看她;还有位奶奶唱歌唱的还余兴未尽,临走时拉着我的手又唱了一段;还有一位老爷爷,听说有一群学生来了,他就让护士推他下楼和我们一起聊天,唱歌;还有我们参观楼上卧室时,一位腿脚不太灵便老奶奶和我们聊完天后给我们说了几遍待会儿闲了“你们参观完了一定要再上来咱继续聊天哪。”从这写小小的场景里我能看得到老人们的内心其实也是很孤独的。他们希望有人能来陪他们聊聊天,陪他们打打麻将,听她们唱歌。有时,他们需要的仅仅就是一首歌,一首唤起他们美好回忆的歌,一副重聚他们活力的精神篇章。就这样简单,就这样微小,便足以让他们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于充实,享受严冬里存在于他们每一个角落的温暖和惬意!
可是如今的现状是,护士们的工作压力都很大,没有办法完全做到兼顾老人们的心理感受。而我们和他们的家人陪得了他们几个小时,甚至一下午,一天,可是,没有办法做到在他们感到孤独是就及时的去陪伴他们,都说“老小孩”,“老小孩”,我们照顾老人就应该像照顾小还那样的细心,我们常常会忽略他们的心里的感受,他们在乎的其实更多的是陪伴。养老院的老人们还可以相互结伴一起活动,可以稍加改善他们的这种状况。可是,又有几分之几的老人住在养老院呢?
星期六早上八点半,我们班组织一次团员活动——为敬老院献爱心。
到了那里,与我们期望看到的情景不同的是;老人们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活泼健康,大多数老人不是坐着轮椅,就是手驻拐杖。由于语言上交流的障碍,我不太会听懂白话,但从他们脸上的表情看来,对我们的到来还是很欢喜的,在这且不说高兴的事,因为敬老院并没有让我感到有多么的温暖,因此,需要我们严肃看待敬老院存在的问题。
一、站在老人角度,敬老院与市区仅离200多米,但是繁闹的都市似乎与他们无关,由于丧失自主行动能力,不能随意出去走动,得需要专门服侍的人牵着或推着走,可想而知,他们享受得到外面世界的乐趣吗?他们总会一天天盼望着外面的人来看望他们,而却不能走出这里去看看外面的人,假如心里上没有可以寄托的乐趣的话,换成我们,会觉得这里是在关老人的地方,等待着死亡。原本养老是人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但现实却非如此。
二、服务人员不够专业,没有必要的保健与护理知识。为什么这么讲?在我们表达心意、分发水果和糖时,一位服务人员随机把递给老人的糖纸撕了,然后糖粒塞到一位这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这一系列的动作没有经过思考,如此娴熟以至让人觉得仿佛平时也是这样做的,也没有考虑是否对老人的健康有影响。这样不专业的服务,敬老院怎么就变成毒害老人的地方了呢?
4月22日我作为雨露志愿者协会的成员,跟着协会参加了天平敬老院慰问的活动。在参与活动中有很大的触动。或许是自己的爷爷外公去世的原因吧,来不及行孝,就失去了孝顺他们的机会。看到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心里特别舒坦。
很多老人都会错误地认为敬老院都是一些没有自理能力或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的一个得以生存的地方,活脱脱就是一个“托老所”。相当多不了解老人们在敬老院生活的人,更会误认为那里的老人是由于“没人管”才到敬老院里去的。而此我们这次去慰问之后,却发现老人们的生活竟是这样的多姿多彩,他们竟然这样富有生活情趣,也对敬老院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我们慰问了许多老人,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拄拐棍的老爷爷,在与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从爷爷言语中能听爷爷的生活阅历之多。或许是年轻时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吧,爷爷和蔼的对我们说:“趁现在年纪还小,没有经历社会,要好好学习,学好技术,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爷爷给我们讲了以前艰苦的生活,让我们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由此我也很庆幸自己能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也更加感受到爷爷以前生活的不容易。还有意思的是,爷爷说他闲来无事,就会去捡一些枯枝烂叶,另加一些瓶瓶罐罐,然后拼凑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看到爷爷生活的乐趣,真正的感染了我,使我敬意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为老人们洗了衣服,给老人们打扫了个人卫生,用实际行动为老人们美化了生活环境。男生们还在山上为老人们整理了土地,以后用来为老人种植一些蔬菜,让老人们以后能吃到天然无公害的食品。也为敬老院节省了一部分开销。
离开敬老院时忽然觉得心中塞得满满的,这次敬老院之行让我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多参加协会里这样的活动,深入社会,更多的去温暖老人们的世界。
雨露志愿者协会
【关于在养老院的公益活动感想】推荐阅读:
关于敬老院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11-09
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07-24
关于养老的国家政策11-12
关于“养老金并轨”的观点09-29
关于去敬老院的日记500字09-17
关于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11-22
关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2-14
关于申请参加城镇小集体职工养老保险的请示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