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阅读教学设计

2024-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兰亭集序》阅读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兰亭集序》阅读教学设计 篇1

湖南省东安县第一中学 陈 艳

摘要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文言文《兰亭集序》的创新教学过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开拓学生思维,结合人生体验来讲解文言文,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结构。

关键词 文言文 兰亭集序 教学 创新 生死观 正文部分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得晦涩难懂,而文言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的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然后在课堂上很费力地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然而除了少数学生在拼命的记笔记以外,多数学生却昏昏欲睡,反应冷淡,课堂气氛很沉闷。课后的检测结果也很糟糕。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健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个体自学与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就成了新教材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针对文言文的字词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开拓学生的思维,变过去的教师讲深讲透为学生的学深学透,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我们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及作者的人生观。【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教学用品】:多媒体教室 《兰亭集序》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一起去结识一位东晋的文化名人,让我们一起去找寻他的身影吧!

(放映《东床快婿》故事小片)东晋时期的南京称建康,丞相王导就住在这豪门大院里。相传当年西晋太傅曾写信给他说,王丞相啊,我女儿到了女大当嫁的年纪了,想在你的家族里找一个男大当婚的小伙子。王家也真是人才济济,适龄青年有十多个呢,!大家听说太傅要来选女婿,不免有一些紧张和拘谨。太傅一进门,就看见东边的凉床上袒胸露腹的躺着一个小伙子,一圈看下来,眼光还是落在了他的身上。就是他了,他这样是心底无私、坦诚相见,好得很啊!这个袒胸露腹躺在凉床上的小伙子,就是王羲之。成语东床快婿的来历就是从这来的。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是否能看出王羲之的性格呢? 答:性情旷达之人。

(放映《墨池》片段)我们的故事还可以换一个开始,相传王羲之七岁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字,他曾经临池而书,洗砚染黑了池塘。后来他北游名山,遍览名帖,终于成就一代书圣。

其实,我们从什么地方开始认识王羲之并不重要,这些就像是道路,或长或短,或曲或直,最终都通向一个目的地,那就是兰亭。(放映《兰亭》画面)因为王羲之的一篇《兰亭集序》,兰亭成了中国书法爱好者的朝圣之地,兰亭也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象征。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为中国书法巅峰之作的《兰亭集序》吧!(放映《兰亭集序》书法)

我们不一定具备行家的眼光,但我们要懂得用心去欣赏,看看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觉?

答:美。

对,美!这幅作品被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人们称赞它“飘如浮云,矫若游龙”。从文学的角度看,它还是一篇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它的深刻的意义和内涵,值得我们反复去探究和品味。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学习《兰亭集序》!

二、朗读课文

老师诵读课文,同学们注意文中的重点词语及表现感情变化的关键语句和词语。

三、重点字词

次:旁边,水旁。趣:通“取”。是日也:这一天。信:实在,真。怀抱:胸怀抱负。喻:明白。悟言:坦诚交谈。曾:竟,乃。虽:纵使。觞咏:饮酒赋诗。

四、分析课文

本文表现感情的关键句有哪一些? 答: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

根据回答板书:记乐——言痛——言悲

1、分析第一段

文章第一段记乐,这种“乐”是一种什么样的快乐呢?谁能概括一下,你所感知的结果。

答:山水之乐,与友人出游之乐。

兰亭的风光到底有多美呢?王羲之他们在那里做了什么,以致让他情不自禁地感慨“信可乐也”?这样吧,我们不妨身临其境,就到兰亭去看一看吧!(放映《三月三日的兰亭》)

现在,你对这种快乐是不是感受真切了呢?我们再进一步品味文中的语言,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这种快乐的?

提问:寄情山水之乐表现在哪里?找关键语句。答: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提问:还有当时的季节,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答:暮春。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在这良辰美景里,王羲之他们在做什么呢?

回答:流觞曲水,畅叙幽情。“流觞曲水”的意思: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飘动,停于某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当时可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让我想到了刘禹锡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参加兰亭集会的都是些大学问家、文学雅士。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起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自然之美,更能享受的傲人生的快乐!齐读第一段,体会这人生最大的乐趣吧!

但是这种快乐在文章中延续下去了吗?作者在极写人生之乐之后,突然生出深沉的感慨来。写极乐后又转为痛,转为悲,你觉得这个转折自然吗?

其实这个问题向来是大家非常有争议的。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曾发起一场这样的讨论。他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原作,理由是第一段写极乐马上转为极痛极悲。这一“痛”,痛的没道理,你认为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或者在平时的阅读中有没有看过类似的文章?

回答:喜极而泣。王羲之是因为太快乐而痛苦。因为快乐显得生命美好,这美好的生命是短暂的,美好会凋谢,美好会易逝。

这是一次聚会,就让我想到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喜散不喜聚,热闹过后的冷清更能引起人的感伤。

席慕容的一首诗: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的最快的总是最美的时光。这种由乐而悲的情感可以说是人之常情。

文学作品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希腊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曾经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伟大的波斯王率领他最强大的一支远征军出征希腊,他在检阅队伍的时候非常豪迈。因为他看见自己的队伍这么雄壮威武,但是转瞬之间,他却潸然泪下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他想到100年之后这支伟大的队伍没有一个人还可活在这世上。

汉武帝《秋风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的体会。魏文帝曹丕也有“乐往哀来,怆然伤怀”的感受。

王羲之的感慨与他们的感慨是否有相似之处呢?

2、重点品味文章的第二段,自由朗读。

深入体会作者所抒发的痛源自什么?

盛会已成往事,欢乐已成流水。再快乐的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因为欢乐的易逝,所以才生出这样的感慨来。

老之将至,担心生命太短暂,进一步想到生与死,人生的短暂都要走向死亡的宿命,文章是怎么说的?

答: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谁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宿命,由此怎能不感慨?生与死的确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很难做到超然物外,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

讨论:这种生死之痛是王羲之一个人所独有的吗?你们有这种生死之痛的体会吗?

学生讨论。

谈到生死,虽然很残酷,但是也正是我们人生的一种经历。

由此,我们不得不感慨,王羲之在一千多年前所谈到的生与死的问题,是我们永远没有办法逃避的。与其为之悲伤流泪还不如勇敢面对,是吗?

从古到今,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孔子就有这样的感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曹操也曾经横槊而歌,大声感慨:对 酒当歌,人生几何?

在平时的阅读中,你还读到过有关对生命的思考吗?、学生讨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所抒发的生死之痛实际上是一种千古之悲,不管是孔子、曹操还是大叹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李白,昔人、今人、后人,都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这都是我们不能释怀的事情。

虽然时代不一样了,但人们很多的情怀是一致的,青春、生命、欢乐、痛苦都是我们真实的体验。

历史上有没有人把生死看得很另类的呢?把生死看得很清淡、很超脱的呢? 答:庄子,把死生看成一回事。

那么,王羲之是怎样评价这样的观点的呢? 答: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在一次兰亭集会上生出这样深沉的感慨来,你以为王的人生态度是如何的呢?

讨论。意见不一,有认为是乐观的,有认为是悲观的。出示参考意见:《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淡、鲜实效,一死生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之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这里其实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读文本思想的方法,了解文章的主旨要对作者以及文章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结合东晋的时代背景了解本文的主旨。

东晋时代,政治动荡,社会黑暗,那些受压抑的文人名士便避开现实,追崇佛教,向往自然。于是避世隐居,依恋山水渐成风气,游宴空谈也成习俗。

当时很多士大夫崇尚老庄的虚无思想,王羲之同意这种思想吗? 答:不同意。明确的提出了“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我们能否从他这种苍凉的感叹中体会到他对人生的眷恋,对自然的热爱、对书法艺术的执着,对友情的珍惜。

《兰亭集序》可以用我们的一生去读,随着你们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丰富,你们以后会对这篇文章的主旨,对他的人生态度,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3、齐读第三段,再次品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

其实《兰亭集序》的真本已经失传了,但我们还是有幸听到王羲之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的清声雅韵。

五、总结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王羲之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执着的精神有所感悟,同时也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要把“生如夏花”这四个字送给你们!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风吹雨打,我衷心祝愿你们的生命之花能努力绽放,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精彩!

《兰亭集序》阅读教学设计 篇2

《兰亭集序》是一篇比较难懂的文言文, 表现在文言词语生僻, 人生哲理深刻这两点上, 再加上篇幅不长, 适合研究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结合问题。本节课的设计想打破常规文言文教学中只重字词释义, 不重文本理解的套路, 研究“文”与“言”的方法, 从疏通字词、文意理解、感悟体味这三个维度解析文本。

【案例描述】

课上我先由标题导入, 让学生讨论, 从内容理解的角度上, 应该怎样停顿, 是读作“兰亭/ 集序”, 还是读作“兰亭集/ 序”?学生都认为应该读作“兰亭集/ 序”。因为书下注释中写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 王羲之与名士孙统、谢安等人在兰亭举行修禊诗会。会后将诗作汇编为《兰亭集》, 由王羲之作序”。所以题目的意思是“兰亭诗集的序言”。

接着介绍知识背景。所谓“禊”是一种风俗祭祀, 古人在三月三日这一天, 到水边嬉游, 举行祭祀、沐浴等活动, 以祛除疾病和不详, 之后文人会有饮酒赋诗的集会。所谓“修”可以理解为“举行”, 所谓“修禊”即指举行祛除不祥的礼俗之事。在兰亭的这次修禊诗会, 采用了一种传统的宴饮风俗, 就是“流觞曲水”。所谓“流觞曲水”是古人的一种酒宴游戏, “觞”指酒杯, 字面上的理解是“流动的酒杯, 曲折的水道”, 形式上类似于今天的“击鼓传花”, 但更风雅而有趣。

再接着, 进入词句解释的环节, 但是从本节课的设计目标出发, 我决定打破以往逐字逐句讲解的模式, 只从课文中挑了五个词和两个句子, 采用检查预习效果的方式, 了解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掌握情况。

第四步, 理解课文内容, 把握情感脉络。先请学生齐读第1 小节, 在这节中找一个字概括作者对这次兰亭集会的感受。学生找到了“乐”。接着提问:“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盛会, 让作者发出了实在是快乐的感叹呢?请从盛会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环境、作者兴致等角度, 说说兰亭盛会为什么能让作者深感快乐?”这个问题的设计有两个目的, 第一梳理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二在了解内容的同时, 巩固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几个学生分别回答:“从集会的时间上看, 是‘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因为春天, 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 正是天朗气清的最佳赏景季节。”

接着追问:“第1 节中作者说‘游目骋怀’, 那么看到了哪些事物呢?”这个问题看似难度高, 其实不然, 因为原文就有相关语句“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认真预习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的同学很快找到答案, “看到了广大的宇宙, 和繁多的天地万物”。有了正确翻译的基础, 老师在这时就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不仅看到的了山水景色, 还看到了宇宙和天地, 由此作者抒发的胸怀也就不仅针对此次集会, 可能会想到生命、人生、历史。所以第一节看似在写兰亭集会, 实际已经有对生命的思考, 自然与人达到高度和谐统一。

读第2 小节, 提问:“这样的‘乐’不只是在这次兰亭盛会上才有, 作者推而广之, 在第二节告诉我们, 不同的人虽然爱好不同, 但总会有自己的快乐。第二节的哪几句话表达了这个意思?请翻译一下。”学生回答:“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这几句话的意思是, 人和人的相处, 一俯一仰之间, 人生已过。有时倾吐襟怀抱负, 在家里面对面交谈;有时借其所爱, 寄寓自己的情怀, 不拘形迹, 自由放纵地生活。虽然爱好千差万别, 宁静与躁动各有不同, 当他们对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对自己感到暂时得意, 高兴满足, 不知道老年即将到来。

不过快乐并不会长久, 当厌倦了, 当情随事迁之时, 快乐满足自然消失, 感慨也就随之产生了。当快乐消失, 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慨?学生回答:“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请学生翻译这几句, 并用一个字表达作者的感受———“痛”。

第五步, 在通译2、3 两节后, 深入文本剖析, 感悟人生哲理。我提了一个问题:“60 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大讨论, 他认为, 文章前面写极乐, 突然转为悲痛, 悲得太没道理了。大家认为呢?”这个问题建立在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但又不是单纯的文本分析, 来源于文章, 又高于文章, 需要学生对作者情感思想有较深的认识。学生有的与自己的人生感悟相结合, 认为在快乐得意时突然产生对生命短促、世事无常的感慨, 很正常, 因为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在聚会欢乐时突然感觉人生短暂的情况。有的与学过的课文相比, 联系《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的感叹。这说明经过前面的学习,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比较深刻, 老师总结提升, 正是因为人生的美, 它的消亡才让人痛苦, 只有热爱生命并且乐在其中的人才会珍惜生命。

此时文章由乐—痛的情感脉络已经基本体现, 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探讨也比较深入, 但文言文教学还是要联系“言”的, 为了防止脱离文本, 空谈人生哲理, 我反问学生一个问题:“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体现在文中哪句话中?”回答:“死生亦大矣”, “这句话该怎么翻译?又如何理解?”学生翻译:“死和生一样, 都是人生中的大事啊。也就是说死和生都要有价值。”老师补充, 作者告诉我们死要死得有价值, 也要把握生命, 活出价值。活出价值是魏晋时期人们避谈的话题。在这篇文章中王羲之虽没有明确提出如何活, 但在生活中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他的书法“飘若游云, 矫若惊龙”, 潇洒灵秀, 充满生命力, 这正是他抗拒人生虚幻的努力。

最后老师总结, 像王羲之这样看重生命价值的人, 古已有之, 正如作者所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作者应该有知音之感, 为何还会“临文嗟悼”呢?学生体会到因为“后人览之, 亦尤今之视昔”, 我们看前人, 会为他们的思想不能为当时人接受而感到遗憾, 那么后人看我们今天也可能会有同样的遗憾。在文章最后作者将他个人的感受, 上升到人类普遍的局限性上, 用“悲”字做情感总结。但作者的痛、悲恰恰是积极人生观的表现,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 作者与时风为悖, 对老庄思想进行了大胆否定, 是难能可贵的, 文章最后推及后代, 引发后人的反思。

【案例反思】

上完这篇文章最大的感受是文言文可以做到文与言的有机结合, 所谓“文”是指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所谓“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语法作用。一篇文言文是文与言融合的有生命的整体, 不能把文章仅仅看成传授语法知识的语言材料, 而应该将文与言有效融合, 用“言”的理解推动“文”的感悟, 用“文”的思考促进“言”的掌握。但是怎么才能做到文与言的有效融合呢?有哪些方法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呢?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这篇文章的教学为我提供了几个思考的角度。

首先, “文”以促“言”。《兰亭集序》是一篇谈人生感悟和生命哲理的文章, 在字词理解上比较难, 以往不少老师在教学中习惯于先把字词疏通了, 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再进行文意理解。这样做的好处是词语掌握较为牢固, 缺点是文章被割裂, 文气被打断, 纯粹为了教古汉语而教。而我这次设计教学时, 改变了这种模式, 强调文意为先,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把握促进对文言字词的理解。比如用一个“乐”字领起, 让学生在第一节中找“乐”的原因, 学生很快就找到因为季节适宜、地点恰当、景物怡人、人物关系融洽等等, 在分析的过程中也明确了“贤”、“修”、“激湍”、“映带”等词语的含义。接着再找“乐”的感受, 学生也很快找到心中有幽雅的情怀, 能够纵目游览, 尽享视听的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也明确“幽情”、“游目骋怀”的字词含义。

其次, “言”以深“文”。有些语句在翻译上看似不难, 但其实学生仅仅是会翻译, 在文意理解上不一定深入。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句, 书下注释中就有“一”的解释, 译为“把…看作一样”, 在词义理解上很明确了。但是什么叫做“把死和生看成一样”, 死和生为什么会一样的呢?学生就不理解了。这时就可以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 适时加深, 介绍魏晋老庄之风盛行的时代背景, 明白作者超越时代局限的积极入世观。如果只满足于词句的准确翻译, 只求“言”而不求文, 就不能感受文章的思想价值;当然, 如果没有对词句的准确理解, 对文意的理解就不能深入, 也不能感受文言之美。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掌握重要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介绍背景知识: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朗读

1,配乐朗读或者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2,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3,找具一定有朗读水平的学生范读。其他学生默读,要求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课堂练习:

学生选择春天或秋天的一个场景进行描写,要求使用写景抒情和叙述和议论结合的方式。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小结

张岱老饕集序原文阅读 篇4

各位,下面就是为大家带来的老饕的原文,欢迎各位阅读,请看下面吧!

张岱老饕集序原文阅读

老 饕

邢德,泽州人,绿林之杰也,能挽强弩,发连矢,称一时绝技。而生平落拓,不利营谋,出门辄亏其资。两京大贾往往喜与邢俱,途中恃以无恐。会冬初,有二三估客薄假以资,邀同贩鬻,邢复自罄其囊,将并居货。有友善卜,因诣之,友占曰:此爻为悔,所操之业,即不母而子亦有损焉。邢不乐,欲中止。而诸客强速之行。至都果符所占。

腊将半,匹马出都门,自念新岁无资,倍益怏闷。时晨雾蒙蒙,暂趋临路店解装觅饮。见一颁白叟共两少年酌北牖下,一僮侍黄发蓬蓬然。邢于南座,对叟休止。僮行觞误翻柈具,污叟衣。少年怒,立摘其耳。捧巾持帨,代叟揩试。既见僮手拇俱有铁箭镮,厚半寸,每一镮约重二两余。食已,叟命少年于革囊中探出镪物,堆累几上,称秤握算,可饮数杯时,始缄裹完好。少年于枥中牵一黑跛骡来,扶叟乘之,僮亦跨羸马相从,出门去。两少年各腰弓矢,捉马俱出。

邢窥多金,穷睛旁睨,馋焰若炙,辍饮,急尾之。视叟与僮犹款段于前,乃下道斜驰出叟前,紧衔关弓怒相向。叟俯脱左足靴,微笑云:而不识得老饕也?邢满引一矢去。叟仰卧鞍上,伸其足,开两指如钳,夹矢住。笑曰:技但止此,何须而翁手敌?邢怒,出其绝技,一矢刚发,后矢继至。叟手掇一,似未防其连珠;后矢直贯其口,踣然而堕,衔矢僵眠。僮亦下。邢喜,谓其已毙,近临之。叟吐矢跃起,鼓掌曰:初会面,何便作此恶剧?邢大惊,马亦骇逸。以此知叟异,不敢复返。

走三四十里,值方面纲纪,囊物赴都。要取之,略可千金,意气始得扬。方疾骛间,闻后有蹄声,回首则僮易跛骡来,驶若飞。叱曰:男子勿行!猎取之货宜少瓜分。邢曰:汝识连珠箭邢某否?僮云:适已承教矣。邢以僮貌不扬,又无弓矢,易之。一发三矢连遱不断,如群隼飞翔。僮殊不忙迫,手接二,口衔一。笑曰:如此技艺,辱莫煞人!乃翁偬遽,未暇寻得弓来,此物亦无用处,请即掷还。遂于指上脱铁镮,穿矢其中,以手力掷,呜呜风鸣。邢急拨以弓,弦适触铁镮,铿然断绝,弓亦绽裂。邢惊绝,未及觑避,矢过贯耳,不觉翻坠。僮下骑便将搜括,邢以弓卧挞之。僮夺弓去,拗折为两,又折为四,抛置之。已,乃一手握邢两臂,一足踏邢两股,臂若缚,股若压,极力不能少动。腰中束带双叠可骈三指许,僮以一手捏之,随手断如灰烬。取金已,乃超乘,作一举手,致声孟浪,霍然径去。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篇5

《兰亭集序》是东晋时期王羲之的一篇书法作品,文笔很美,但思想略显消沉,其中以学生现有知识积累和阅历,很难深层次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学习中往往觉得枯燥无味,加之要求全文背诵,学生不得不囫囵吞枣地背,兴趣索然。我设计的这节课是在认真学习魏书生教育教学模式之后的大胆尝试探索,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采取的具体方法有:

1、用文学语言讲授美文。为学生营造一种文学氛围,使学生入情入景,走入文中,走到作者内心中去。

2、引导学生美读。诵读训练中采用教师范背、男女生赛读、个人朗读、学生齐读和听读相结合的方法。真正做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3、知识点的讲解采用师生互相提问的方式构建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质疑、析疑、解疑的能力。

4、力求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5、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尤其注意给学生个人提供表演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提高其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教学流程

一逐层铺垫,创设情境

1、课前交流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知道大家是**中学哪个班的同学? 生;**班。

师:听说**班的同学都非常聪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生:(笑)是真的。

师:那大家今天有没有信心在各位专家老师面前展现一下我们**班的风采呢? 生:有。

师:好,那我们大声齐喊三遍“我有信心”,好不好? 生:(声音洪亮地喊)“我有信心,我有信心,我有信心。”

石:今天老师还要给在座的同学提个要求,那就是——所有的同学都要动脑、动嘴,你可以想错,但是不能不想;你也可以说错,但是不能不说,能不能做到? 生:能。

师:好,我们正式上课。起立!

2、导入课文 师:(以轻柔的钢琴曲为背景音乐,淡雅的古典画面为背景画面)

浙江绍兴的兰渚山是个美丽的地方,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许多兰花。虽然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自从有了王羲之和41位名士在这里的集合,于是兰渚之亭就流芳千古,大大超过了兰花的清香。当年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纷纷记下了各自的千古风流,而王羲之为这些诗所写的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按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幅书画作品。(多媒体展示书法作品)生:(集中精力仔细看)

师:这幅书法作品精美吗?好在哪里?

生:从这幅作品中我读出了中国象形文学的古雅与优美。生:我看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

师:然而今天我们不仅要欣赏其书法的美,更要欣赏其文章的美。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入《兰亭集序》这篇美文。(展示课题)

师:这篇文章是要求全篇背诵的。是不是难了点? 生:(齐声)嗯。

师:那好,今天老师就给大家示范背全文

(配古筝音乐,配相关画面,有感情地背诵全文)生:(鼓掌)

师:老师今年都三十多岁了,尚且能够完整地将全文背下来,大家说,同学们应不应该背下来? 生:(齐声)应该。师:有没有信心背下来? 生:(齐声)有。

师:那么背诵的基础是什么? 生:多读生:理解

师:今天我们就以朗读和理解为准则学习这篇文章。请同学们齐读全文。

生:(齐读)

3、解题

师:到这里,老师就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了:

„„„„

二(精彩片段)师生互动疏通文意

1、学生朗读 师:文言文的学习离不了朗读,今天老师今天想给大家组织一次男女生朗读比赛,看看咱们班究竟是男生实力强还是女生实力强。师:全体男生起立,齐读第一自然段 男生:(精神十足,大声朗读)女生:(鼓掌)

师:非常棒!同学们在自学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难懂的字词句?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2、学生自由提问 生:(默然)

师:同学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要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提问题,我们只有具备了质疑的能力,才会培养出答疑的能力。如果能提出把老师难倒的问题,你可就太了不起了,谁来?

生:(迟疑,站立)老师,“茂林修竹”的“修”字如何理解? 师:哪位同学帮他解释一下“修”的意思?

生;老师,我认为“修”在这里是“长“的意思。

师:很好,那么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有没有见到过这种用法? 生:(思考)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 生:(七嘴八舌)“邹忌修八尺有余”。师:对,这两个“修”是同一个用法。大家还有不会的字词句吗? 师;抓紧时间提问,如果你没有问题,老师可有问题要问大家呀。生:纷纷提问。

师:(同学给予解答或教师解答)

3、教师提问 师:同学问完了,老师也有几处处疑问,需要向同学们请教,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就重点字词设计的问题)生:(有人跃跃欲试)

师:(鼓励)不要怕出错,今天老师就是要给大家一个说错话的机会,想想看,从小到大,有谁给过你这种机会?好,有同学勇敢地站起来了。生:我想“所以游目骋怀”的“所以”是“用来„„”的意思。师:对,以前我们也学过这个用法,想想看—— 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很好,那么哪位同学试着为我们翻译“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这句话。生:(默然)

师:试试看,答错没关系。

生:(犹豫)“强大的秦国不敢对赵国出兵的原因是我们两个人在。” 师:(赞叹地)你好厉害,要知道这可是高中语文第六册的内容呀

师:(补充)这就是我们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所以”的第二种用法——表示原因。找找看,本文中还有没有这种用法?

生:(认真找)“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师:非常好,一定要记住这两种用法。下一个问题„„ 生:(抢答)

师:(适当点拨补充)„„(对高中生来讲,文言文的知识点既难懂又枯燥,所以如何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环境中自主的探究学习就显得很重要了。这个教学片段采用了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质疑、析疑、解疑的能力。课堂中,既有学生向学生提问,又有老师向学生提问;既有学生回答学生,又有老师回答学生;既有解决新问题,又有复习旧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点的,并且教给了学生学习文言字词的一般方法。)

三(精彩片段)精雕细琢赏析课文

1、鉴赏第一段

师:请全体女生起立,齐读第一段,我们一定要超过前面男生的朗读。女生:(大声齐读)男生:(鼓掌)

师:我想先请一位同学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生:记叙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相关情况。师:(板书)简练点,就是“记叙集会盛况”。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集会? 师:首先写了时间,几个四字短语? 生:三个。师:齐读。

生: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师:接下来写什么? 生:地点。师:怎么写? 生:会稽山阴之兰亭。

师:在遍地兰花的兰亭集会真是让人兴奋的一件事情,那么集会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修禊事也。

师:对,举行消灾祈福的仪式,那么来者均为何人? 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师:来者都是高雅之士,接下来如何描写集合的环境? 生:“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师:(出示相关画面)作者仅仅用了16个铿锵悦耳的字眼就写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流小,飞花溅玉。

想一想,这些美景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生:赏心悦目 生:心旷神怡

生:神清气爽„„„„

师:如果你是诗人,置身于如此美景中,你会做什么? 生:做诗。师:还有呢? 生;饮酒。

师:所以接下来写到的是—— 生:(齐声)活动。

生:(齐读)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师:(出示“流觞曲水”画面)请大家描绘此情景。生:(沉思)

师:(引导)文人都是高雅之士,他们的聚会自然免不了酒与诗„„

生:他们流觞曲水,诗兴大发,纷纷临流赋诗,虽然没有丝竹管弦之胜,仍然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生: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流,回到了当年的兰亭盛会上,我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其诗意人生。

师:(忘情地)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的三月三日,还会有许多书法家、文学家、画家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师:如此美的环境,如此美的聚会,还有如此美的—— 生:天气。

师:怎么写的?

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师:接下来,作者定会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仰看,天地是如此的广阔,宇宙是如此的浩淼;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得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于是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 生:“信可乐也”

师: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也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大家说,文章写的美不美? 生:美。师:美在哪里?生:景色写得美。生:天气写得美。

师:还有呢?生:人物美。生:活动美,也就是风流美。师:语言美不美?生:美。

师:哪位同学概括一下语言的特点? 生:优美。生:节奏感强。生:清新。生:朴素易懂。

师:这一段写的信息多不多?生:多 师:字数多不多?生:不多。师:语言的什么特点? 生:简练。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语言特点: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师:接下来就请一位同学化身为集会的诗人,为我们有感情地诵读第一段。生:(自告奋勇)抑扬顿挫地读。师生共同鼓掌。

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按照上面的思路试着背这一段。生:(齐背)

(大屏幕展示全段写作思路:)

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乐 目的:修禊事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活动: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精练优美 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朴素清新

(赏析美文,就要营造一种学习美文的氛围。本教学片段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文学性语言将学生带到了兰亭集会的场地,让学生入情入景,幻化为集会主人,设想当时的情景,谈论自己的看法,从而顺理成章地理清了文章的行文思路,并深切地感受到了文章的语言魅力和作者蕴涵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赏析的基础上加强诵读,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鉴赏第二段(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悟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静)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躁)欣于所遇,曾不知老之将至 情随事迁,令人感慨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人生短暂 世事无常

四:授之以渔,学以致用

1、学法指导

师:如果说文章第一段可以用一个“乐”字概括,第二段可以用一个“痛”字概括,那么第三段又可以用哪一个字概括呢? 生:(在段落中找)“悲”。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篇6

《兰亭集序》以前在教学的过程中接触过,而且有相应的书法方面的总结,知识上是基本够用的。主要是要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摆脱以前以翻译为主的套路,在课堂上建立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来辅助教学,从而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开头的部分(头两段),可以从学生的“聚会经历”入手,即生活中的感受会有哪些?一次成功的聚会所要具备的因素有哪些?时间、地点、天气、人齐、环境、活动、感受等等,那么这样一来课文的内容就不是很难懂了。

第三段是作者进一步展开论述的部分,是一种普通人感情变化的规律,即不同的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然而“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美时易逝,美景难留,不能不引起人的伤怀感叹。由美好的短暂过渡到人生的短暂,是一种必然的发展。

第四段中。可以考虑由“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引发学生对生死价值的思考。可涉及生命长短以及生命的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可作为参考的资料,《有的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强调对生命的感悟与思索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历,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也就不能不为王羲之的文章所感动。因为这个话题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

整体上看这片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通过与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能力,进而启发学生进行人生的思考,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为若干年后学生可能清醒完整地进行自我观照做一点儿准备。

【教学设想】

用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王羲之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变化。

2、学习本文的记叙方式。

3、引发学生进行人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自读、齐读

三、以“聚会”的经历和关键词语指导学生分析文章脉络

四、引发思考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

一、由“墨池临书”和“入木三分”导入

二、学生自读,指导诵读

三、比较下面两种表述顺序的不同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明确诗词在表达上的交错与跳跃,与正常记叙顺序的不同。)

四、要求学生诵读课文时了解文中记叙的聚会过程,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明确诵读时要培养节奏感有利于背诵。

二、由学生聚会的经历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沿用诗歌单元中接触过的“以词达意”的方法抓住表达情绪的关键词“乐”逆向逐步推出“天气好”、“活动好”、“风景好”、“人多且好”。明确读者的分析过程可以顺着作者的叙述过程也可以是接近于逆向的过程。

三、后面两段中的关键词语

表层现象:“欣”“倦”。

感情变化:“痛”“悲”。

结合学生的交友经历理解不同的性格、不同爱好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所获得愉悦感上是相同的。引托尔斯泰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强调对愉悦感的认同。但快乐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经历快乐的人难免会感慨它的短暂(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由而引申出人生的短暂(过渡自然而深刻)进而引出“生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课后反思】

1、学生还没有从过去的逐句翻译的文言文教学套路中走出来,缺乏对诵读感知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慢慢调整。

2、没有涉及王羲之的经历以及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靠放到后面“梳理探究”中《优美的汉字》部分再详加讲解。

3、回办公室的途中,突然想到这片文章和在思维结构上同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十分相似,都具备“生活事件”──“初步感受”──“思考拓展”的过程。以后在指导写作时可以使用。另外,这篇文章是一篇“起承转合”结构绝佳的范例,以后也可以用得上。

【授课随笔】

读书的时候摇一摇

“一边摇头晃脑,一边读书”这个情景我们大多会在反映私塾时代的影片内见到。鲁迅先生也曾经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绘过那位寿镜吾老先生在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时表现出来的样子──“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在过去的理解中,凡是摇头晃脑读书的人都会被看做是死读书和读死书的腐儒,是可以取笑的对象。

今天,指导学生读《兰亭集序》要读出古文的节奏时,突然感觉摇头晃脑并不是没有作用,因为在动态之中可以还原白纸黑字的语气语感,文字随着语音的抑扬顿挫和头脑的晃动,变得可知可感!而且正因在动所以很难出现走神的现象,可以使得注意力更加集中。原来摇头晃脑读书法是一种沉浸式的读书方式呢!

在现在提倡的教育理论中有一种加德纳提倡的多元智能理论,说每个人至少具备七种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而这几种智能是互相支持和互相补充的,正因为这样,所以高中的老师可能都会感到在高三时男生比女生容易出成绩,究其原因可能是男生通过经常性的运动在体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上优于女生的缘故。

《兰亭集序》阅读教学设计 篇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只是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对话者之一,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与交流,为学生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那么,对于这两篇文章深奥的主题思想,我想,教师如果能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讲究质疑解疑的技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面临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我教学《赤壁赋》时,许多学生不理解课文第三、四段的内容。他们问:作者写了“一世之雄”的曹孟德、“渺沧海之一粟”的自我、“挟飞仙”“抱明月”的愿望、“逝者如斯”的江水、“盈虚如彼”的月亮、“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是为了抒发什么情感?阐发什么人生道理?对于学生的疑问,我采用探究式的方法一步步解疑。解疑之前,我通过巧妙的质疑,引导学生一步步突破难点。我先针对课文的第三段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客泛舟赤壁,吹着洞箫,箫声悲戚,引发万千感慨,他会想到谁呢?(2)客想到“一世之雄”的曹操,他发出什么感叹呢?(3)客在发出“而今安在哉”的感叹时,抒发了什么情感?(4)客抒发“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情感后,他又希望得到什么?(5)客希望得到“生命的永恒,并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在现实中他能得到吗?客知道那些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因此悲伤愁苦。其实,客所思正是苏子所想,客之悲正是苏子之愁。学生在我的质疑和自己的思考探究中,一步步地突破难点。

我又针对第四段提出几个问题:(1)苏轼用什么方式来宽慰“客者”?(2)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宽慰“客者”,想传达出什么意思?(3)苏轼提出“大自然的变与不变,永恒与短暂,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后,又引发出什么人生的道理呢?(4)苏轼引发了“人与自然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一代代生生不息”的道理,体现他怎样的人生态度?(5)除了“豁达”、“开朗”、“乐观”、“自信”这些积极的人生态度外,还有消极的一面吗?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无奈”“自慰”等消极的态度。经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思考探究,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赤壁赋》三、四段的主题思想。作者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既有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悲观的感叹,又有热爱自然,随缘自适,尽情享受生活的豁达与乐观。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的三、四段,思想内容同样是晦涩难懂的。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也是采用质疑解疑的方法来指导教学的。比如文章的第三段:(1)作者罗列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几种生活方式?(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2)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由于“趣舍”、“静噪”不同,其实是指由于人的情趣、爱好、性格的不同)(3)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有些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什么东西呢?(老之将至、感慨系之、修短随化、终期于尽)(4)作者引用古人的话:“死生亦大矣”除了表达悲痛之情外,还有什么用意呢?通过这四个问题的层层追问,学生明白作者思考的是:人不能沉迷于美好的留恋,人不能永葆自己的青春,人生短暂,人心烦苦,人们何不利用有限的时间去珍惜拥有,眷恋生活呢?

对于文章的第四段,我这样设疑:(1)作者是怎样看待生死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作者提出这样的生死观是为了强调什么?(生死有别、长寿短命有别)(3)作者通过这样的生死观探求生命的何种意义?很显然,作者是在阐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无法掌控自己的生老病死,但是每一个人可以让自己活得更精彩。作者针砭时弊,对当代人崇尚老庄思想,追求清净无为,空谈玄理,不做实事的做法进行批评,告诉世人,要热爱生活,有所追求。作者仿佛在说:我追求的是书法,你们追求什么呢?你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追求。作者钻研书法,勤于诗文,成为一代名家,其实也给世人树立一个榜样。

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不要马上把答案讲出来,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究,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最后才说出参考答案。对于学生的不同看法,教师不要一棍子打死,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要给予肯定。

《学记》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脱)以解。”教师如果能掌握一些质疑解疑的技巧,在课堂上就会驾轻就熟。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阅读生疑,到教师的技巧化的质疑,再到学生的自主精思破疑,学生的探究意识会得到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与提升。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教师在教学主题思想深奥的文言文时,如果能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教师巧妙的质疑,学生的合作探究,重视知识发现的过程,那么,突破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易如反掌。

摘要:苏轼的《赤壁赋》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两篇文章, 不仅文言字词艰深, 而且主题思想深奥, 学生很难理解, 教师不好表述。作者针对这两篇文章的三、四段, 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 列举教学中具体的问题, 通过巧妙的质疑, 学生的合作探究, 重视知识发现的过程, 终于突破这两篇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 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赤壁赋》,《兰亭集序》,主题思想,探究式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4.

[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5.

[3]李波.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五点做法.语文教学通讯, 2005.9.

《兰亭集序》阅读教学设计 篇8

晋人王羲之之作《兰亭集序》可称得上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上乘之作,短短的篇幅,将记叙、抒情、议论几种表达方式娴熟运用,文辞典雅,意蕴丰富。作为一篇书序,肯定要交代成书经过及本书的意义,但出奇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个普通的宴游活动谈到了自己的生死观,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文章立意不同凡响。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阅读感受。

第一,景之佳。文章一开篇就交代了时令特征——“暮春之初”,一个百花烂漫,芳香四溢,焕发着蓬勃生机的令人陶醉的季节。接着作者点出相会地点——会籍山阴兰亭,浙江本是人间天堂,绍兴山阴兰亭更是佳境荟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短短16个字,描山绘水,山水相拥、相映,渲染了兰亭的清幽,使人心旷神怡,加之又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清新的空气,诱人的花香,润肺沁脾,实在是爽朗之极,于是作者不由地发出感叹:“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大自然造化神秀,亮目醒耳,无怪乎在《古文观止》中吴楚材有如此评价“亦有无穷意趣”。

第二,事之雅。历代文人大都追求生活的雅趣,以此陶冶情操,洁行励志。本文所叙之事是 “修禊事”。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魏以后用三月三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此文中作者选用极普通词汇简练记叙亭中文人们的高雅情致。这是一次大型的高档次聚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次极富情趣的聚会,“流觞曲水”、“畅叙幽情”;这又是一次丰盛的聚会,“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第三,情之幽。佳景乐事,怎不能激起这些情感极其脆弱的文人墨客,何况还有美酒做催化剂。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贤主嘉宾,四美具,二难并,雅人逢雅事,人生之幸事不期相遇,悠哉,快哉,乐哉!这是作者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发自肺腑,纯粹自然,绝非一般轻薄之人的癫狂之词。“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美好的时光,大自然钟灵毓秀尽收眼底,作者是那么的快乐和满足。但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作者探微发幽,道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能是“临文嗟悼”。短短篇幅,作者情感悲喜交加,痛乐相叠,抒写了千古之幽情,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从而也引发读者心中之幽情,使读者心中也如作者一道波涛汹涌。

第四,理之深。本文因事因景悟理,借事借景论道,并以此劝勉世人,启迪后人。“死生亦大矣”,这是作者在叙事写景抒情之后表明的生死观,这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令古今中外知识分子穷其终生探寻的一个话题,一个永远也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作者指出古今之人对死生的感慨相辅相成。“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联系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作者力斥其非,给予回击。作者认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最中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就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生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能等量齐观。人生美好而短暂,生命欲望永不满足,时间无情、生命有限,人生应当在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积极面对生活。“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人类的许多情感古今相通。

纵观全文,文笔干净洗练,言简义丰,不落言筌,作者凭借驾驭文字的娴熟技能,绘景之佳,记事之雅,抒情之幽,述理之深,不愧为怡情、养性、明理、悟道之佳作。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最终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实词“修”“期”“致”“次”等实词和虚词“之”“所”等的含义和用法。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以及叙议结合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情感思路,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情感;

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特点,正确地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设计

同学们,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又从夏天到了冬天。在这几个月期间,我们从初中生变成了高中生,我们来到新的学校,认识了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在几个月之前,你们能想象的出现在的生活吗?你们那时的想法和现在一样吗?其实,老师想说,这就是人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会遇到I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在东晋末年,有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他叫王羲之。他在参加一次集会之后,也做了一番关于人生的思考。那么他的思考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在《兰亭集序》中能不能找到答案。

二 作者简介

学生结合课本(注释1)及手头资料了解王羲之。教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关于“序”。学生先结合资料初步了解。教师补充:题目中的“序”交代了本文的文体。序是序言的简称,也叫前言,属于实用文体。和跋是一系列的,位于书卷之首,称作序,附于卷末谓之跋。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阅读或理解。

本文既然是一篇序,为诗集作序。那么这问是怎样形成的,写作缘由和成书过程又事怎样的呢?(学生阅读注释1)

作者和众多名士宴集与会稽山阴之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个数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序就是“兰亭集序”。

三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2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有男有女)检查预习,正字音。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课文节奏的把握。

4既然本文是作者为游记诗集所作的序,那么关于这次聚会的主要内容,作者有没有介绍呢?(用原文回答)。学生迅速浏览课文,找关键句子。

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地点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目的修褉事也

人物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环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 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5在这山水之间,作者与名士饮酒赋诗。作者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信可乐也!”乐

6那除了乐,作者还有其他的感受吗?(学生再次浏览课文)

痛悲

四 课文鉴赏

我们说,作者在这次集会中,首先感受到了“乐”,那么作者为何而乐?有什么能使作者了呢?

学生从课文中归纳总结,教师做点拨指导。

良辰: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美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乐事:群贤必至,少长咸集人物之盛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咏怀之雅

赏心:仰观俯察视听之娱

游目骋怀

良辰 美景 赏心 乐事 四美俱全

主要分布在一、二两段。学生齐读这两段。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王羲之

良辰

美景

乐事乐

赏心

作业布置

根据课堂上对前两段内容的分析,背诵前两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兰亭集序》的前两段内容,就作者的“乐”进行了具体分析。在上节课我们从课文得知,文中作者不仅表现出了“乐”,还有“痛”和“悲”,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着重分析作者的“痛”和“悲”。

教师指名学生背诵课文前两段。然后全班同学齐背。

二 课文赏析作者本来不是高兴的吗?为何而痛?9学生结合注释理解。

因人生短暂而痛原文: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作者为了说明人生,他提到了了两种人,分别是那两种?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背景补充:(学生先结合手头资料,对当时背景进行了解,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利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的任务就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些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隐归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舍万殊,静噪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短暂的满足,在这短期的满足和陶醉中,没有发现时间流逝,功业一事无成,就像作者感慨的“不知老之将至”。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人生在满足过后很快就产生了厌倦的情绪,人生就是这样在不断的满足和厌倦中循环往复,快乐和满足都各占其中,作者很自然地发出感慨。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

成往事,“胜景不长,盛宴难再”,让人黯然神伤。人的寿命长短,要听凭造化,况且人无论寿命长短,都是殊途同归,最终都要“终期于尽”,死亡的力量是如此难以抗拒,个体的生命在它面前显得渺小而脆弱。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学生齐读课文第三段

3在课文第四段中,作者的心境是“悲夫”,作者到底为何而悲?(学生齐读课文第四段)

首先,作者对生命的体验与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若合一契-死生亦大矣);

其次,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崇尚虚无(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以,作者既为古人悲,为时人悲,也为后人悲(后之视今,也犹今之视昔)

三 问题讨论思考:作者的人生观是消极的吗?如何看待王羲之的人生观?(学生先思考,讨论,然后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教师进行归纳)

王羲之在文中表现出的是不消极的人生观,悲叹并不等于悲观,正是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是“消极其表,积极其里”,他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就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好体现。王羲之在文章的最后做出了“后之览者,以及有感于斯文”的感慨,那么作为后之览者,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学生发表自己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四 课堂小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五 板书设计

古人:若合一契

今人:一死生为虚诞悲

昔人:亦将有感于斯文

六 作业布置

背诵全文;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篇10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疏通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导入新

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东晋公元3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三、文本研习

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有一个起伏的变化过程,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师心起波澜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自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共同话题,气氛很好,所以开心。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

#“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

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针对这个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读,商讨)

(先叫学生翻译,问: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

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这里写的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这还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比如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终必将走向消亡。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很大的事情,可是这种大事我们却做不得半点主,真是既无奈,又无助,怎不叫人痛苦?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大事来对待。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

“凡中国文学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谓是一部作者之心灵史。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艺术。”——钱穆

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文化作品的同时,也应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活着的?

引入资料: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举例:时人评价毛泽东)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

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

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后仍可以继续探讨。

(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

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事上纠缠不清。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明: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堂总结、我们已经知道王羲之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你们怎么看?(机动环节)

2、总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沟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难得的大作。

3、让我们再次朗诵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

五、作业

上一篇: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检讨书下一篇:留置胃管的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