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精选9篇)
新课改在甘肃实施已过去一年了,反思在这一年中我们新课改的实践,感触颇多。既有它一扫过去课程的死板,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活力和张力,但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就此,我简单谈谈我对这次新课改的一些认识与困扰我的问题。
从教学目标看,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与以往有了明显的转变。一是改过去单纯关注知识传授的结果性目标的教学模式,突出彰显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要求通过高中阶段的教学,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客观认识自己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素养,以及从容应对各种挑战的生存能力。让每一位高中学生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发展。从教学内容看,新课程对教材内容做了大幅度的调整,抛弃了历史课本惯用的通史式纵向编年体例,代之以专题模块式的横向比较体例(由三个必修、六个选修共九大模块组成)。从教学过程看,通过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如每堂课精心设计一些探究的问题,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这些变化对广大教师而言,应该说是喜忧参半,真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喜的是,课改后的教材避免了与初中课程的简单重复,灵活性增强,信息量扩大。忧的是,教学的难度明显加大,面临的问题紧迫棘手,具体表现在: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材体例和内容的这种调整,是建立在学生初中阶段打下的良好的学习基础之上的,换言之,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学习,形成的完整的通史知识体系之上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初中学生根本不可能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都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新课程更像是座空中花园,只想桃李芬芳,不知根扎何处!
2、教材内容跳跃性太大。以必修一政治史为例,九个专题从夏商周三代到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从古希腊罗马到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一本书,浓缩上下数千年,涵盖东西五大洲,如此大的起伏,如此广的跨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3、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严重脱节。政治史与经济史、文化史相互割裂,脱离经济、文化讲政治,怎么讲?不提经济基础,怎么让学生理解某个阶段的上层建筑?不提当时的思想文化,怎么让学生理解某个阶段的政策制度?反之亦然。比如必修一专题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不讲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的迅速发展,政治上礼崩乐坏,思想上百家争鸣,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从何说起?
4、同一内容被“残酷肢解”。以评价秦始皇为例,为答此题,学生需过五关:首先要在必修一中找出他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然后在必修二找出他的经济制度,再在必修三上找出他的思想文化政策,最后还要在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找出相关的内容,也就是说学生必须要综合五本教材的内容,才能给秦始皇做出一个较完整的评价。
5、教材不熟。新教材补充许多旧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比如:必修一的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必修二的近现代生活方式的演变和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及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内容对教师来讲都是非常陌生的。
除此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课时紧张,课程资源(图书资料、网络资源)贫乏,部分学生跟不上新课程,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等等。
一、承上启下
承上启下是指承接旧知识并引起学习新知识兴趣的方法,即“温故而知新”。历史课本章节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先后相承的。在备课时,回顾以前学过的内容,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一目了然;反复推敲旧知识,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点,精心设计问题,巧妙、简练地导入新课,这样新知识学习的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讲《秦朝的统治》时,首先要求学生回顾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进行变法,主要内容有:(1)建立县制,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2)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3)统一度量衡制,统一赋税制度,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变法后,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设问:你们知道秦朝统一全国的原因除了商鞅变法的影响外,还有哪些原因?秦朝又是如何巩固统一的?为什么秦朝存在的时间会这么短?大家想知道秦朝的兴衰历史,这节课我就给同学们讲一讲《秦朝的统治》。
二、直观图像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注意力,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如我在讲述《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时,在幻灯上投影出秦的疆域图,让学生说出它的大致范围,然后又投影西汉的疆域,请学生两相比较。然后指出在西汉统治时,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都是西汉的统治范围,这一地区是在西汉统治时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称之为“西域”。那西域又是怎样在两汉时期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呢?通过本课的讲述,我们就能知道原因。这样的导入,既联系了地理知识,把历史地理定型和摇摆型两种表现形态。稳定型的优秀学生,对待这部分优秀学生,在管理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帮助他们逐步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使思想境界不断有新的升华。摇摆型的优秀学生,对这部分学生要注意调动其积极因素,帮助他们端正争当优秀生的动机,引导他们向稳定型发展。以鼓励为主,批评要恰当、适时,允许反复,防止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要为他们的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要把握住管理教育中的几个环节。一是考查关。二是宣扬关。三是荣誉关。必须做好表彰以后的思想工作。要针对他们对荣誉的不同思想反映,鼓励他们把荣誉作为学习进步的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对联文化
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于它,学生知道不多,但都很想了解。教师如抓住学生的这一求知欲,进行适当的引导,便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节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副对联:“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学生读着对联,兴趣倍增。然后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副对联出自何处?”再次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这时我才解释:“这副对联是林则徐从小用来时常鞭策自己的座右铭。”由此,不但顺利引导到鸦片战争的学习中,而且还使学生体会到伟人的少年壮志。
四、设疑提问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使学生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设疑导思,激发学生求知欲,乘机板书课题,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教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疑中思,“山重水复疑无路”,思而明,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在讲《鸦片战争》时,设问: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是否如愿以偿地在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呢?为什么他们的廉价商品没有打开中国的市场呢?这场战争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内容。
五、积极启发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实践证明,疑问、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今天意大利人用足球精神称雄世界杯,昨天古罗马人用角斗精神从一个弹丸之地的蕞尔小邦发展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超级帝国。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这样一个伟大的团队,这样一个具有狼性传统的超级帝国创造了怎样伟大的内政?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七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总之,以上的几种导入法,虽然形式各异,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为了使高中历史教学化抽象为具体,融趣味于严肃。导入法是一门教学技巧,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可单独使用,有的可糅合着用。我们应当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新课的方法。但导入法的选择,都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即学生听得懂,感兴趣。多勃洛波夫说过:“当学生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强制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这就要求历史教学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这个领域的无穷奥妙,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起点,不断进取,向新的高度冲刺。要正确地处理管理教育中“严”与“爱”的关系。“严是爱,松是害”,这是许多有管理经验者之谈,也朴素地说明了严与爱的辩证关系。要引导优秀生开展好“两个互助”活动。在优秀生的管理教育中,开展先进与先进、先进与后进的两个互助活动。这样的互助活动,有利于先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相互团结,更好地发挥先进层的群体作用。
关键词:教师;教学;学生;历史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因此学习历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繁杂、枯燥,往往使学生对历史产生退缩、畏难、回避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如何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作为一线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愿与大家分享,同时也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我们现在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通过专题史的方式向学生呈现的。我认为这种方式是值得商榷的。我们目前的现状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初中时期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历史学习,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也仅限于知道几个历史典故和考试之前突击记下的一点知识,而我们高中的历史课本是定位在学生系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的,这种教学定位,往往因为起点过高,造成学生在心理上对历史学科畏惧,进而形成思想上的厌学情绪。这种做法极大地妨碍了历史新课改的开展。因此,在高一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将来大部分学生将学习理科和体艺,要做的是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解决学生所面临的什么是历史、学历史有什么用、怎样学历史等实际问题,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形成学习历史的能力与技巧,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根据需要对课本知识结构合理调整
我在进行必修三第一课教学时就这么做过。第一课第一目的内容是讲“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这只要讲清问题就行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诸子百家主要流派及主要代表。正常程序是我们讲完诸子百家主要流派及主要代表后就让学生记它的意义。但我觉得这样的讲法很空洞,学生还不知道诸子百家有什么思想主张,怎么能理解他的意义。所以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做了如下改动:在讲诸子百家流派及代表时,把后两个内容提前,把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也讲了,然后讲百家争鸣的意义,这样不仅让人感觉诸子百家思想的丰满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家争鸣的意义。
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进行学习
我在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时,考虑到这段历史久远,学生可能不感兴趣,于是我用了如下导言:古希腊神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很多神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如宙斯、雅典娜、阿波罗等等。大家知道这些神话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三百年后的公元5世纪有人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一次肯定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现在请大家思考是什么力量使人们把关注的焦点从神的身上转到了人的身上?这样很多学生有了好奇心:为什么神的地位会被人取代?本课教学由此展开。
四、评价历史现象和人物时可加上道德维度
评价历史现象和人物时我们既要承认它在历史进程中的客观作用,也要分析其心理、动机和机制,看到它对于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认识它在道德上的善恶是非。比如:我们在进行义和团这一历史事件讲述时,既要让学生看到义和团想把西方侵略者赶出中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精神,又要让学生理解中国的封建小农经济造就了农民阶级分散、落后、狭隘、自私、愚昧、保守的特性。他们没有鉴别外来侵略与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之间区别的能力,而是一概加以排斥和打击。从而让学生明白“历史的”评价与“道德的”评价结果常常是不一致的,真正科学的态度应该两者同时并举,而不要仓促草率地予以“定性”。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至于塑造出一个高分低能的学生。
五、教师教学要联系现实
我们知道学生一般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经常感到困惑。如果我们能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效果肯定不错。如在学到英国侵占香港时,让学生搜集有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成功案例;学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内容时,让学生把胡锦涛同志到西柏坡考察的讲话内容找出来并结合课文讲述以突出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由于材料是学生自己找的而且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许,他们会有一种“成功”感,且其他学生也萌发出跃跃欲试的感觉,学生的参与意识即被调动起来了。
在知识不断更新、社会千变万化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地摸索。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杨志才.给历史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马燕辉 中国通史的知识结构特点分析
新课标的中国通史淡化主题统摄、以点带面的特点,强调时序观念,突出以点汇线、以线贯通的特点。
上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要以文明史观为指导,突出主题教学这一特点。原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划分为6大板块,中国通史教学内容有三大板块,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大板块下共细分为23个主题,其中中国古代史中确定了9个主题,在中国近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在中国现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这23个主题是经过课标的制订者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炼而成的,语言高度简洁概括,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原课程标准精选了各阶段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点的史实作为教学内容,突出以点带面的特点。这样的设计有非常突出的优点,它把历史的时序和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结合起来,细心分析中国通史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清晰感觉到一条“气韵相连”、“精神贯通”的时间主轴和主题线索。授课教师或者学习者从中既可以轻便地把握到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这一基本线索,也可以清晰地把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它遵循了一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原课标有优点,但也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主题彰显,但时序弱化,这导致了学习者学习后时序混乱、颠倒,甚至连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顺序都弄不清楚。此外,基于主题的需要,原课标删减了某些朝代,例如“两晋”与“南北朝”的历史隐而不书,“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历史略而不书,太平天国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也出于淡化“斗争”和“革命”色彩,突出“文明史”主题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历史教学内容的不完整必然会导致学生历史知识结构的断层或残缺。
新课标着眼于历史内容的完整性,强化渗透历史的时序观念。尽管新课标仍按照旧课标的六大板块组织教学内容,但每个板块下的教学内容的编排已经不再根据主题进行。新课标的教学内容严格以时序为线索,较为详尽地列举出各阶段的历史知识,力图选择出反映不同侧面的历史内容。中国古代史按照时间顺序划简单划分为不同时期: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七个阶段;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不作时段的划分。对课标内容以平实叙述为主,不作性质上的划分和归类,这可能为教材编写者编写教材,各地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教师自身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针对原课标存在由于历史线索的不连续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残缺,新课标对重要的时间点、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如增加了对文景之治、三国两晋南北朝、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宣政院、李自成起义、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统治、荣氏家族与中华民族资产主义的兴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建国后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共十六大、北京奥运会、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点。补充的这些知识点填补了原课标中历史线索中缺失的节骨点,既尊重了客观的历史,也使教师、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捋出一条贯穿古今的、完整的、畅顺的历史线索,更能从这条历史线索中把握历史演进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便于教师、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趋势。新课标在克服原课标的缺点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新课标的教学内容缺乏主题统摄,把同一时期不同侧面的内容不加分类地罗列在一起,内容庞杂,点点俱到,繁琐而不成系统,零散而缺乏逻辑,这不利于授课者和学习者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内容。新课标在增加了一些重要内容的同时,也删减了一些重要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使历史线索出现断续的现象。如删减了尧舜禹的内容会导致“传说时代”的历史内容欠完整;删减“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内容不利于理解传说时代是过渡到文明时代的过程;删减了张骞这个西汉时期的重要的历史人物不利于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删减了武则天这个唐朝承前启后的历史人物不利于把握唐朝盛世景象出现的过程。此外,新课标还删减了左宗棠、邓世昌、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黄继光、邱少云等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重要影响的标志性人物,这不利于学习者完整把握历史。
课程标准加强了对“过程与方法”的阐释,强调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重视史学原则、方法的渗透,体现了回归历史学科本色的要求。
课程改革前,历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往往忽视了史学研究的原则、方法的的渗透,正如聂幼犁所说的“鱼”多而“渔”少,导致了历史
学科被严重异化,使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成了一门片面强调知识,只重视死记硬背而忽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科。
原课标着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在课程目标中就史学原则和方法方面也只作了抽象的要求,在活动建议中只作案例式的建议,对如何进行史学原则、方法的教学缺乏有效的指引,导致了在教学实践中某些教师出现了偏差。例如在旧课标的“过程与方法”这一内容提出要注重在学生中要开展“探究式”教学,但对何为“探究式”教学却没有进行阐释?这导致个别老师认为,所谓的“探究式”教学就是完全撇开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完全率性而学,他们认为历史教学要完全放弃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式进行教学,取而代之的是活动式。一节课的活动越多越好,课堂越热闹越成功。例如,某教师在设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一课的时候,提出以探究活动激活历史课堂。一节课的活动包括:春秋战国成语问答比赛、讲东周列国故事比赛、历史话剧表演《卧薪尝胆》、模仿辩论:苏秦和张仪的舌战等等。的确整个课堂很活跃、很热闹,学生玩锝很开心。但课堂好像变成了游乐场,学生闹哄哄一片,一节课下来没有什么收获。问问上课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他也含糊其辞,说不清楚。问他为什么设计这么多活动,他说主要是为了活跃课堂。在本案例中,课堂教学几乎都被大量的活动所占据,但这样一节课完全扭曲了探究教学的本质含义,使历史教学完全失去了历史学科的本真。
新课标对“过程与方法”这一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和阐释,阐释沿着“感知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概念—理解和判断历史事实—探究、分析、评价历史—交流历史研究的心得”的思路进行,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基本原则,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的发展过程。就“过程与方法”提出具体的目标:“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证据意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方法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新课标增加了这些方面的内容:如史前时期的内容增加了“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
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的要求。“证据”和“依据”频繁出现在新课标中,在新一轮的课改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强化“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一史学原则的渗透。“过程与方法”还对学习历史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具体目标,如“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基于这样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改革的新阶段要继续深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使历史教学能回复到历史学科的本真。
世界通史的知识结构特点分析
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以人类文明的产生为起点,表述精简,与原课标比较,删减了大量的内容,也增加了部分内容。
与原课标相比,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的表述形式更为精简,更多地以以点带面为主,更多地以“通过„„了解„„”为呈现形式,如“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全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不拘泥于零碎的知识点,表述精简,以点带面——这些特点与原课标的中国通史部分的特点相似。这些特点增加了授课教师的难度,授课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和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基本史实背后蕴涵的意义,才能把课上好。同时,也为授课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标和教学内容的研究,进行富有个性的“二次创作”,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基于同一课标内容,一千个教师可以创造出一千种课堂。
与原课标相比,新课标删减了大量的内容。新课标中世界通史的内容以人类成型的文明为起点,如一开篇就阐述古代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而原始人类和氏族社会这些没有确切定论的内容略而不谈。人类的起源、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状况、原始社会的演变,我们至今可能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认知,但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可以说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早期人类基本状况的认识,对于促使学生构筑完整世界历史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趣,增强学生探究“我们从哪里来”的欲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课标对这些内容略而不谈的确是一种遗憾。那么,授课教师是否因课标略而不谈的缘故就忽略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呢?我们认为在授课教师应该根据需要把有关内容补充介绍。
新课标删减了一些世界历史重要的、核心的知识点,给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如删减了“查理·马特改革”等内容,不利于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删减了“丕平献土”的内容,不利于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的西欧产生的影响。删去“希波战争”、“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仅仅通过亚历山大东征的事件了阐释古代社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情况,是不全面的,学习后学生可能无法全面准确把握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所以授课老师很有必要适当补充部分内容。删减爱因斯坦、伏尔泰、托尔斯泰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任务有点欠妥当,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对人类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介绍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就较难让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产生有清晰的认识。伏尔泰作为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家,如果不介绍他以及他们所掀起的启蒙运动,学生可能难以正确把握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以及这场革命为什么能成为欧洲近现代历史上最为彻底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删减了“琅城起义”,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中世纪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过程。这些缺失的内容,授课教师都应该给予补充。
新课标也增加了部分内容,如增加了“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的内容,有利于理解中世纪时期兴起的大学对于促进西欧思想文化发展的意义;增加了“从租地农场、手工业工场等生产组织的确立,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经济社会的重要变化”的内容有利于理解经济因素对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意义;增加了“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有利于全面了解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运动的情况;增加了“德国分裂”有利益理解二战后两极对峙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新课标还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原课标把一战的内容纳入世界近代史的范畴,新课标把一战内容纳入世界现代史的范畴,20世纪初爆发的一战成了世界
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分水岭。这样的调整使世界现代史的内容更为完整,有利于系统理解一战对现代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淡化主题统摄的特点,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内容,但时间的分界线模糊,时间线索不明晰。
原课标共分三大板块,分别是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原课标共设有16个主题,这些主题都是各大时段的主要特征或者主要内容。在主题统摄下,各个时段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体现了主题性和时序性相结合的特点。学习者通过学习世界通史的内容,既可以梳理出一条明晰的时间线索,也可以把握各时段的基本特征。原课标对世界通史内容的设计和编排是精当合理的。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
实际上高中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囿于旧教材的体系,依附于阅读教学,逐渐形成一种初高中按文体循环的难以突破的模式,高中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补初中的作文课。这样就使得高中作文教学无法跟上来。现在虽然高中教材在作文教学上有所改进,但要真正扭转作文教学的误区任重而道远。这里,我就自己在作文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几个基本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很多教师无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
制订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应不成什么问题。但很多教师上作文课没有作文教案。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难点、重点,随心所欲。一学期下来,满足于作文的次数,根本不去管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这样进行作文教学只能使学生成为作文任务完成的机器,学生很难明白自己作文的闪光点;很难有重点的进行作文能力训练,使他们找到自己的新起点,激起学生写作的动力。
二、大多数教师作文教学方法陈旧
大多数教师重行文、轻过程,重讲评、轻操作。每次作文剩下“知识——行文——讲评”的简单循环,从认识始,到认识终。既砍去了行文前对生活的一系列的准备活动,又割断了行文反复修改的再实践机会。这样就使学生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闭门造车的假大空的典范之作。每篇作文都成了单纯的应试之作,行文处于突击状态,讲评成了作文的结束。在这种教学指引下,学生对自己作文的不足只停留在抽象认识上,怎么有实际
能力提高呢?更有甚者让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
三、作文批改停留在形式上,且批改方式单一
作文难改是所有的语文教师的心声。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教师认真仔细的批改每一篇作文,那他花的时间一定不比所有学生写作文所花的时间少。正因为作文难批改,很多教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和敷衍学生企盼的目光,纷纷用“阅”和“分数”来代替点评。这一点我认为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应该舍去,毕竟我们应该要对得起学生的心血。相信这样批改的教师心理一定也明白——这样批改对作文教学毫无益处。学生一学年下来作文的收获可能也只有几个分数罢了。
再者大多数教师在批改方式上单一——全批全改。没有采取一些适应实际的批改方式。全批全改是作文批改的一种重要方法。但这种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只是教师一言堂,不能多方面再现学生作文的优点。
四、作文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任务
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大检查不得不要求学生写作文。学生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也不得不去写作文。可想而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作文,我想作文训练的要求一定不会落到实处。这样的作文训练只是耽误了学生的大好时光。因为在写作的全程训练中,除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之外,还要教师得力得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理解作文的要害,突出重点,指导学生完成作文训练。
当然以上所指不可能概括作文教学的全部误区,但可以说所反映的问题大体是普遍存在的,那么针对以上误区该如何改进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
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整体作文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的过程。每次作文都应该有重点的训练一两项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一次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使他们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找到写作的新动力,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
二、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作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尽量让学生更形象
更客观的去感受身边的生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否定那种向文章套用现成的模式,忽视从生活中提炼、取舍、改造。让学生懂得从生活中吸取素材,学会按中心组织材料。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人才最高的本质在于创新,而创新的有利工具就是思维。创新作文就是要抓住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打开学生思维的“黑箱”立足于一个“创”字;植根于现实生活,强调一个“新”字,重视积累,看好一个“活”字。从这三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求异思维方式以及丰富的想像力,使他们有创新意识。但要真正改观作文教学方法,靠的是我们这些耕耘在一线的语文教师。可喜的是我们当中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探索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比如“三段六步作文教学法”,具体内容是:
1、识别文体
2、初步作文
3、接受指导
4、再次作文
5、参加研讨
6、正式作文。其中1、2步为第一段,属于初孕外观,3、4步为第二段,属于沉思调整,5、6步为第三段属于强化创优。“三段六步”紧密配合,构成中学作文新的教学模式。
三、作文批改应采用多种形式,有重点突出训练能力
作文批改应针对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次修改自己的作文,让他们自己学会修改作文。这一方面提供了学生对自己的作文重新认识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如此,学生下次作文时就会注意这些方面。再如抽组批改,将更快更有效的反映学生的作文水平,因为一个小组基本可以反映全班的学生在作文时出现的普遍问题。当然,作文批改方式有很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让他们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让他们自发的产生写作的欲望。
作文批改要有评语,而且要求评语要有重点,因为一篇作文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去批改,这就要求评语与本次作文训练目标相符合,再者,应特别强调表扬学生作文的优点,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写作的源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要靠老师去激发,一方面应多表扬学生,另一方面应
尽量使作文训练与学生生活贴近,使他们有东西可写,有写东西的欲望。
兴趣的激发方式有很多渠道,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颂比赛、古诗词欣赏等。让学生真正参与语文教学活动,锻炼他们的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再如要求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使他们作文有东西可写,能对生活进行思考,能洞察社会现象,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当然,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与学生俱进。
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作用,物理教科书虽然没有专门的“科学探究”栏目,但科学探究贯穿全书。,通过自己的探究,变未知为已知,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是科学探究。
物理教科书从整体上是探究的思路展开的,例如,全书开始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际物体的运动是复杂的,如果物体是一个个只有质点,建立质点概念,教科书是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思路展开。没有大小的点,问题就简单了,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这样的人。„„
又如在第二章开始时,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运动遵从什么规律?提出这样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事例。要学生从积极参与、勇于实践,要学生体验从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做出图象、分析图象,寻找规律的科学是思维方法。所以此实验不能放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关系”之后,否则就违背了探究式“学习的宗旨。
高中物理的科学探究有实验探究,也有完全没有实验活动的探究。
一些探究性很强的实验,在课题中都明确标示,例如,第二章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三章第4节“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等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根本区别在于结论的未知,这就增加了实验的难度。进行教学时,适当的环节综合提示,帮助学生给正确的方向前进,但又不直接给出结论,以保持学习的探究性。
没有实验活动的科学探究,即理论上的探究,如第七章第五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第五章“探究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等,这类不涉及实验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提示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台阶,能够不太困难的走下去,同时又保持教学内容的探究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学习过程,体验学习
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培养目标,变革陈旧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促进高中生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新课程改革是为了解决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和传统教育教学培养知识型人才的矛盾而产生的,充分体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特点。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强调教师不仅要教给高中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高中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尤其面向将来社会的高中生要具有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这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传统教育教学环境下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传统教学理念中,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而忽略高中生的学,教师教学依靠的是教师的威严,课堂教学中强迫高中生接受, 高中生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教给自己的知识, 高中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感受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导致高中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的学习状态是违背高中生科学学习规律的。所以,传统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高中生获得的只是死知识,能力得不到提高,更不用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更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允许的。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中不科学、不利于高中生能力成长的因素,实现全体高中生全面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中, 这几年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都在大力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之所以要在学校中进行试点是因为新课程改革没有可以借鉴的路子可以走, 新课程教学理念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和丰富。新课程改革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只能让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尝试。新课程改革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地生根, 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主动探索和积极付出。高中历史教师要本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加强研究,把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和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及高中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运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全体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下面,我结合这几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推进教学改革的一些实践经验, 谈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希望引起历史教师的共鸣,为高中历史教学增光添彩。
一、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区别
传统课堂教学注重教师与教材, 而新课程改革理念注重的不仅有教师、教材,更关注高中生。新课程课堂教学试图把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也就是说新课程理念更关注高中生的学习, 强调教师的教学要为高中生的学习服务,注重为高中生学习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传统教学只侧重结果,新课程历史教学不但重结果,重过程,更侧重高中生个性发展,重创新、重历史思想方法的教育及高中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新课程注重高中生的学习过程是与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相适应的。
二、新课程注重高中生历史学习过程,强调高中生的学习体验
新课程要求让高中生体验历史的社会科学性。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在情境中体验历史的社会科学性。同时让高中生体验历史的基础性与工具性,历史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更是其他学科的工具。任何社会学科都离不开历史,历史的思想、方法、语言、思维方式是研究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历史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加强体验。另外,历史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历史教学要让高中生深刻体会历史的实用价值。教学要与高中生的社会实际相联系,根据教育教学内容结合高中生社会实际创设教育教学情境,融历史问题于教学情境中,让高中生在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注重高中生的学习过程
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教,不注重高中生的学,把高中生看成装知识的容器,高中生的任务就是接受知识。一些教师总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把知识强塞给高中生,并不考虑高中生能否接受。新课标强调高中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不再只充当知识的接受者。历史教学过程中,高中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同学和老师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发现新知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新观念;新认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22-01
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历史主要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内容编排,主要体现了专题史的特点。课本编排以“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和四个选修教材。同时新课程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知识和能力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面对新课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成为当务之急。
一、历史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教学观、教材观、师生观、评价观。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教育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发现”知识和“感悟”历史的新型教学观;树立和谐、平等、合作、师生共同学习和探索的新型师生观;树立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新型评价观。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次上,更多地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师迅速转变角色,由重结论的灌输者转变为重过程的学习促进者;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转变为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由默默耕耘的孤独者转变为善于和同行交流的合作者;由传统的知识搬运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知心者,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究者。
二、历史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专业知识。信息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即时化。目前,由于电视及电脑网络等的发展,教师在信息和知识占有上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因此不应该像过去“教师爷”那样摆出一副包打天下的样子,而真正需要的是虚怀若谷的态度,虚心学习。中国古代的孔子曾“入太庙,每事问”,我们又何尝不可呢?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要经常钻研史学,以便“温故知新”;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另外,教师应弄懂、弄通课程标准、教材,理清线索,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基本内容、内在联系、重点难点,将整体和局部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久而久之,学生的归纳、比较、概括、分析、评价等历史阐释能力也将会在教师的熏陶下逐步
三、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增强学科学习动力,重视师生的人际交往,是扩大学科亲情的重要因素。师生情谊深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可忽视的的一个重要心理条件。“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情谊有利于保持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学生将会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将会积极影响学生,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也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会对其交往活动和关系产生直接作用,最终影响教学和教育的效果。教师应重视师生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努力以自己良好的情感去引发学生良好的情感,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学习效果。
四、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历史新课改之下,因为教材体系作了大量的调整,以专题史的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增加了大量的图片和史料,显得异常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充分地利用这些优势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层次地利用教学手段,来向学生展示历史。如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学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教材给学生设问,并建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史料加以分析得出答案,教师最后引导学生探究形成了最终结论。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思考历史、评价历史、质问历史的习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新形势下历史教师只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探究教学方法,关注课改,积极参与,认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一定能顺利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参考文献:
[1] 王燕.高中教师如何面对新课改[J].考试周刊2007(18).
[2] 张亚金.历史课堂的情感教育[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06).
[3] 文小兰.浅谈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角色转变[J].文理导航2012(03).
【摘要】翻转课堂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有着更加鲜明的特色,与部分教学需求有着更高的契合度。本文首先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与内涵入手,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做出了简要的概述,其次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利之处做出了理性的分析,最后针对其做出了反思与课堂教学建议,期待能够成为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有效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理性认识;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着全面的改革局势,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学理论、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并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应用,取得了各自不同的教学成效,在这种背景下,对教学模式进行理性认识,并选择科学、合理的应用方法,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改革效果,同时使教学成效得到明显的提升。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与特点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内涵。翻转课堂最初起源于美国,由美国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对缺课学生进行补课的方式演变而来。他们为了使学生缺课后仍然能够接受到与课堂相同的补课效果,开始通过录屏软件的使用来完整的将课堂声音、画面、演示文稿等信息记录下来,并通过上传至网络来让学生们更加便捷的接受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而得到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推广。翻转课堂的内涵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课后的练习、实践、反思等学习方法,完成学习的过程,达到对课堂知识消化吸收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放在课后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因此能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激发与锻炼。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特殊的学习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翻转课堂主要表现出学习途径、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三个方面的特点。在学习途径上,翻转课堂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出的视频、微课等资源进行学习;从学习时间上看,翻转课堂是通过课堂+课后时间的结合来完成学习的过程;从学习方法上看,翻转课堂通过各种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如小组学习、协作交流等方式,因此能够使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翻转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利之处
翻转课堂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显著差别的教学模式,其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利之处也是非常突出的。为了更加准确的分析其在教学中的有利作用,本文以“氢氧化铝的性质”一课的教学为例展开论述。
(一)促进学习知识内化学习效果。翻转课堂内化知识的过程在课堂中,因此学生的知识内化效果更好。例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在课堂上对“氢氧化铝的性质”进行基本的知识讲解,并通过作业的布置让学生们课后对知识内容进行消化吸收,而这一过程无法受到教师的有效控制。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首先从课前对学习任务进行布置,并让学生们通过基本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提出问题,然后课堂上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让学生们课堂学习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同时以协作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完成内化知识的过程。这种特点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替代的优势。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翻转课堂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拥有的优势条件。翻转课堂教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学生的人性化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中,Al(OH)3+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学习,往往会让学生们表现各不相同的知识内化效果,学习水平出现较大的差异,针对这一问题,在翻转课堂中就能够得到很好的针对性教学效果。学生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能够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及学习效果,进行教学资源的回看或暂停,从而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重复观看和理解,直到完全能够接收教师所传达的信息。
(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能够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学生们对于学习的自主性更强,从而使得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升。学生对于同一课题的学习有着不同的兴趣,教师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范围和内容选择,例如本课题“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就可将教学内容范围扩展至氢氧化铝的用途、氢氧化铝的特点等多个方面,从而使学生保持更好的学习兴趣,并且以兴趣为引导,激发学生更加自主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翻转课堂教学反思和建议
翻转课堂是当前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有着明显的教学促进作用,然而虽然翻转课堂教学能够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但针对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任务,仍然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理性的选择,结合各种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势,来发挥出最佳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有着突出的优势,然而对于不同教学内容与目的来说,其教学效果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例如对于一些隐性知识内容而言,如果采用传统教学,让学生全面的参与到知识推理和结论得出的过程中,则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为了使高中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加科学有效,增强对其理论认识是极为必要的。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理性认识这一教学技巧,才能使教学改革的成效得到不断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赵艳红.翻转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
[2]张秋英.略论翻转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5).
[3]杨平安.浅析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体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
[4]慕龙.浅议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J].科教导刊,2015(06).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推荐阅读:
试析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07-07
尝试教学在高中历史教改中的探讨10-25
高中历史阅读能力05-24
高中历史培训反思05-27
微课程高中历史07-04
高中历史教研心得07-06
高中历史记忆技巧09-13
对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认识10-04
探究高中历史教学策略06-05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指导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