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彩和风儿片段教学设计(精选7篇)
安海幼儿园 温红瑜 2015年4月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是风儿使云彩千变万化,感受散文诗中的意境和语言美。
2.能大胆讲述并表现云彩的变化,丰富词汇:“竖起桅杆”、“扬起风帆”、“躬起身子”。3.激发幼儿对散文诗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关注。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
2.收集几种不同形状的云彩图片课件,云彩、风儿、小白船、大狮子、羊儿、胖娃娃、太阳等图片及背景图。
3.相关视频、背景音乐等。视频1:《云彩和风儿》完整版
视频截频2: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小船飘呀,飘到远处看不见。
视频截频3: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躬起身子,张开大口,狮子吼呀,吓得羊群都逃散。
视频截频4:吹呀吹,云彩变成胖娃娃。头戴金帽子,身穿白围裙儿,跑来跑去,跟太阳公公闹着玩。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有趣的地方看一看。” 2.观看课件图片,初步熟悉、观赏大自然的美并引出活动主题。3.结合图片,探索使云彩变化的秘密。
(二)结合视频欣赏散文诗,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其意境和语言美 1.观看视频一遍。
2.提问:散文诗的名字?散文诗的开始和最后是怎么夸奖云彩和风儿的? 2.讨论:为什么说天上的云彩是有趣的,风是能干的呢?
3.启发:散文诗里的云彩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各变成了什么?
(三)分段学习散文诗,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观看视频2)学习第二段: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飘到远处看不见 师: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谁来告诉我小白船竖起了什么?扬起了什么?(引导幼儿理解“桅杆”就是船上挂帆的杆子。请几名幼儿运用动作表现,加深理解“竖起桅杆”、“扬起风帆”。)
师:原来,小白船是这样 “竖起桅杆,扬起风帆”,然后小船是怎样向前行驶的呢?(请个别幼儿表演,集体表演“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小船飘呀飘,飘到远处看不见。”)
2.(观看视频3)学习第三段: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吓得羊群都逃散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大狮子?张开大口时吓到了谁呀?
(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狮子张开大口的样子,观察并集体学习模仿感受:躬起身子。)3.(观看视频4)学习第四段:吹呀吹,云彩变成胖娃娃——跟太阳公公闹着玩。师:胖娃娃长什么样子?她在干什么?
师生小结:原来,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胖娃娃。头戴金帽子,身穿白围裙儿,跑来跑去,跟太阳公公闹着玩。
(四)运用多种形式学习朗诵散文诗 1.结合视频初步学习朗诵一遍。
2.结合背景音乐和图片有感情地朗诵。(重点鼓励幼儿朗诵出中间部分)3.以游戏形式分角色扮演朗诵。
(五)启发幼儿扩散想象,为下次的仿编活动积累经验
如你还希望“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然后会怎样或干什么呢?”(引导幼儿用“吹呀吹,云彩变成„„”的句式说出来。)
(六)活动延伸
1.语言区提供云彩、风儿、小兔、小猫、小狗、青蛙、小马、老虎、小鸟、龙、飞机等小图片供幼儿仿编““吹呀吹,云彩变成„„”
2.在美工区提供蓝色的纸和白颜料;棉花;画纸及画笔、棉签等,让幼儿吹、画云彩。3.继续合作玩云彩和风儿的游戏。附散文诗: 《云彩和风儿》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小船飘呀,飘到远处看不见。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躬起身子,张开大口,狮子吼呀,吓得羊群都逃散。吹呀吹,云彩变成胖娃娃。头戴金帽子,身穿白围裙儿,跑来跑去,跟太阳公公闹着玩。
[片段一]
师:从第三幅图, 你体会到什么? (出示幻灯片, 指名读)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牵挂, 思念。
师 (追问) :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生:“定定地”“出神地”。
师:你还体会到什么?
生:期待。
师:从哪儿体会到的?
生:“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期望“我”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师:你能把姥姥的这份期待、思念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
师 (引读) :因为爱, 姥姥希望“我”永远留在她身边, 还是因为爱, 姥姥希望“我”走得更远, 生活得更好, 每当看到这幅剪纸, “我”的眼泪就流下来, 我们一起来朗读。
生 (齐读)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 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 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这部分教学最大特点通过三个层次的朗读达到效果。第一层次初读, 初步感知第三幅“牛兔图”包含的内容;第二层次抓住关键词“定定地”、“出神地”理解后再读, 深入感受姥姥对“我”的爱;第三个层次通过教师的激情引读, 把姥姥对“我”的思念牵挂之情助推到位, 学生读来特别动情。]
[片段二]
师 (过渡) :这么多的牛兔图, 包含着姥姥对我的期待, 虽然我身在异乡, 但事实上无论何时、何地…… (指名读)
师:你的眼中出现了家乡的窗花和四季的田野了吗?你的耳畔响起了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了吗? (自由练读13自然段, 想象画面自由读)
师:大平原、小屯子、姥姥的剪纸这一切都成为“我”童年的最美好的回忆, 使“我”的生活有声有色。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难以割舍的真情吧。
生 (齐读) :事实上, 我不管走多远……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这部分表达了“我”对家乡的思念, 深切地表达对姥姥的怀念之情。为了把学生们带入情境, 教师让学生想象画面读, 再穿插富有感染力的引读, 配上伤感的音乐齐读,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将那种不可言传的情感“言”了出来, 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朗读达到了共鸣。]
[片段三]
师 (过渡) :其实, 这篇文章是作家笑源在姥姥去世后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文章, 在编入课本时删掉了文末很感人的部分。我想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这部分, 请同学们静静地听。
生 (配乐读) :当时我也动过要学剪纸的心思, 可惜我当时有其他的事, 后来也离了乡, 远离了姥姥, 远离了她美丽的剪纸……
师:面对即将离世的姥姥, “我”想起了姥姥的剪纸, 眼前仿佛又浮现了和姥姥在一起生活的幸福快乐的童年, 此时此刻,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 你会对姥姥说些什么呢? (生交流写话)
生:姥姥, 是您对我的期待让我走出了大平原的小屯子;是您给了我美好的童年;是您的剪纸让我的心境与梦境变得有声有色。如今, 我已经有了一番成就, 亲爱的姥姥, 您睁开眼, 看一看您牵肠挂肚的外孙吧!
生:姥姥, 得知您病危, 我心中愧疚万分。梦中我时常浮现出您剪纸的神态、动作, 听到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每当此时, 我的身上就有一股莫名的力量, 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英国】克里斯蒂娜
谁见过风呢?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当树叶沙沙作响,
那是风在吹拂。
谁见过风呢?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当树向你频频点头,
那是风在吹过。
(马丽/译)
这首诗采取自问自答的形式,以“谁见过风”设疑,树叶作响时、树向我们点头时,风就在那里,把无形的风变为有形。奇奇,妙妙,你们也来写一写吧!谁见过风呢?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当荷叶摇摆着绿色的手臂,
那是风在和她招手。
谁见过风呢?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当池塘露出酒窝,
那是风在跳圆圈舞。
风的故事馆风,来无影,去无踪。风是自由的精灵,它像一只长着翅膀的大鸟。风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你们发现了吗?你听,树林里,风在教叶子们唱歌……你闻,风满嘴的香味儿,难道是偷吃了花朵家的蜜糖吗?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进行想象,风的形象变得生动鲜活,风是一个活泼的孩子,就像是孩子们的小伙伴。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跃、掰、敲、吹、挽……”这些动词准确传神,写出了风娃娃的顽皮、淘气,巧妙运用动词,会使诗歌妙趣横生。 风很幸福
王宜振
风很淘气
风总是光着屁股
风从妈妈怀里逃出
风轻轻一跃,坐上一棵小树
风掰开花的骨朵
风敲着树叶的小鼓
风吹着草的哨子
风挽起浪花的手儿跳舞
风像一条鱼儿
肚皮紧贴着大地的皮肤
风像一个巨大的巴掌
拍着草叶入睡,为蚱蜢驱赶孤独
风大摇大摆地走进村庄
风从门缝和窗口闯进闯出
风像一头小小的牛犊
风撞翻了孩子搭的积木
玩累的风闯进一片林子
在一片片绿叶上睡得又香又熟
风在月光下轻轻地呼吸
此刻,有谁比风更加幸福
这首诗真有趣,在诗人眼里,风既顽皮可爱,又富有爱心,虽然他冒冒失失的,可是谁会忍心责怪一个善良而又淘气的孩子呢!我觉得风就是我,和我一样贪玩,和我一样有很多的朋友,我玩累了,躺在被窝里,闻着阳光的味道入梦,好幸福啊!风的照相馆奇奇、妙妙,在你心里,风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风有性别,你觉得风是男孩还是女孩呢?风是一个淘气的男孩,他把妈妈晒的袜子吹到地上,他在爸爸的裤子里钻山洞。风是个安静的女孩,你看,晚风轻轻走过,带来一阵阵花香。每个人眼里的风是不一样的,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风,都有自己的特点。小朋友们眼里的风是怎么样的呢?风娃娃
浙江省永康龙川学校四年级李鹏昱
风娃娃
撞到我手上
我用力握紧拳头
以为抓住了它
谁知它变得细细长长
从我的指缝里溜走了
风
浙江省永康龙川学校三年级吕嘉涛
风
年纪轻轻的
却不长头发
难怪
她要把姐姐的长发
扬得老高、老高
风
也是爱美的
风好厉害啊,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般变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原来风也不例外。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散文,体会诗句的优美和趣味性。
2、理解秋季风儿使云彩千变万化的特点。
活动准备:
1、配乐散文磁带,录音机,课件。
2、字卡:“云”。
3、为幼儿提供一些简笔画。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入。
1、教师出示谜面,引导幼儿猜谜。
师:今天孙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大家一起来猜猜,好吗?(评析: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讲,他们初步具有一个猜谜的基础,通过猜谜的方式,来引导幼儿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谜面: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变老虎,有时变大象。
师:说说看为什么是云呢?(云在天空中,它的身体轻轻的)(评析:让幼儿从谜语中了解到云是千变万化的,为下面的活动埋下伏笔。)
2、教师出示字卡“云”,引导幼儿认读“云彩的云,白云的`云”。
师:这就是我们小朋友说的“云”的字宝宝。我们一起来说说。(云)云彩的云,白云的云。(评析:中班部分幼儿已经认识“云”这个字,通过让小朋友一起来认读,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二、幼儿欣赏配乐散文,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师谈话引入:我们看到的云除了像老虎,像大象,还像什么呢?(幼儿讲述:像小鸡,像马,像花朵,还像鸭子等等。)教师出示幼儿讲到的图片。小朋友真棒,老师这里还有一篇关于云的散文,它的名字叫《云彩和风儿》,我们一起来听听里面的云彩怎样,,风儿怎样?(评析: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中,让幼儿发现云彩的多变性。在播放课件和配乐磁带之前抛出问题,让幼儿在欣赏散文时能有侧重点。通过让幼儿欣赏散文,让幼儿感受散文的优美和趣味性。)
2、幼儿欣赏散文,并结合课件的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散文的内容。
师:散文里的云彩变成了什么?
师:小朋友说散文里说云彩怎样,风儿怎样?
师:为什么散文说云彩真有趣,风儿真能干?(幼儿:云彩可以变成帆船,变成狮子,变成胖娃娃。因为有风的吹动,云彩才会千变万化。)(评析:教师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提问,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散文的内容,同时也突出本环节的重点,进一步理解风儿使云彩千变万化的特点。)
师:这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你最喜欢散文里的哪一句话?再来听一遍,听到你最喜欢的句子你可以说出。(评析:本环节在整个活动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幼儿说说散文中最喜欢的句子,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开拓仿编散文的思路,同时也让幼儿再次完整的欣赏散文。)
三、幼儿仿照散文的句式尝试仿编。
1、师:刚才小朋友告诉我,云彩变成XXXXXXXXX,你会用散文的话和边上的小朋友说说,一会来告诉其他小朋友。(评析:通过让幼儿相互交流的方试,来仿编散文,加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2、引导幼儿用“吹呀吹,云彩变成XXXXXXXX的句式说说。
师:我们小朋友真聪明,谁愿意来试试,用散文里好听的话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
师:XXX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也来说说。(教师带领幼儿配上动作)(评析:以生动的身体语言,加深幼儿对散文句式的认识,增加幼儿学习的趣味性。)
四、教师带领幼儿用仿编的句子连起来朗诵一遍。
师:请小朋友把这些连起来,我们一起说说。(评析:用幼儿自己仿编的句子来朗诵,增加幼儿的自豪感,感受散文的优美和趣味性。)
活动反思:
1、对于中班幼儿来讲本篇散文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只通过两遍的欣赏,幼儿还不能全完的掌握散文的内容和仿编句子。可以调整为分三遍欣赏,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引幼儿掌握散文的内容,并且能进行仿编散文。
2、在让幼儿说说散文里的云彩变成什么?这一环节中,当幼儿回答说到变成狮子的时候,教师应该继续追问下去:狮子怎么样啊,为下面的仿编创造条件。
3、本次活动幼儿学习与仿编的兴趣十分浓烈。但师幼互动与幼幼互动的还不够,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导幼儿将云彩的变化表现出来,让课堂气氛更活跃一点。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云彩和风儿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参与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2、引发幼儿仿编散文诗,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及关爱。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纸、胶水、散文诗字卡,环境布置。
2、知识经验准备:户外观察云彩。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看一些有趣的东西,你们想去吗?”(想)
2、参观图片,初步熟悉,了解大自然的美,引出活动主题:云彩和风儿。
提问:
(1)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并用完整的语言回答)
(2)你平时看到的云会动吗?(让幼儿知道天空中有风,风一吹白云就会移动。)
二、欣赏配乐诗朗诵,初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其优美的意境。
1、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散文诗的《云彩和风儿》。
提问:听了后有什么感觉?(让幼儿充分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欣赏第二遍
老师操作云彩图片,帮助其体验理解。
根据散文诗的内容提问:
(1)为什么说云是有趣的云,风是能干的风呢?
(2)散文诗中的风都把云彩变成了什么?
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来表述。
(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语句完整的回答)
2、集体跟着老师朗诵散文诗。《云彩和风儿》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散文诗的内容。
3、请幼儿说说平时还见过云彩变成什么?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什么怎么样?来表述。(激发幼儿想象,积极表述,有助于幼儿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口语表述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三、幼儿自选材料,创作有趣的云。并将作品与同伴进行交流,仿编散文诗。
1、教师操作。动手把云彩撕成其他形状,发挥想象力
2、幼儿动手操作,进行合作仿编
3、展示幼儿作品。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我发现这节语言教育活动基本上适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班幼儿愿意说,而且多数幼儿“会说”。在户外活动时,我发现许多男孩子爱用肢体语言表现各种人物如:变形金刚、奥特曼等,而女孩则喜欢扮作小蝴蝶、小魔仙等,因此,我想,在创编动作的环节中,幼儿会有很多东西展示出来。果然,活动中,靳杨哲小朋友变的小茶壶令我刮目相看。
活动过程中,有几名幼儿急于表现自己而忽视了体会诗歌,是我没有预想到的,而且,也有部分孩子的兴趣在表现动作上,而对于仿编诗歌兴趣不太浓厚,需要在后来的活动中再进一步复习、回顾。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云彩和风儿》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166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我在长大》》:中班教案《我在长大》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大胆响亮地介绍自己的发现,为自己长大了而高兴,关注自己及身边事物的变化,在比较中体验自己在长大,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我在长大》教案吧。
活动名称:云彩和风儿
活动目标:
1、激发创编诗歌的愿望,尝试使用诗歌的语言创编《云彩和风儿》,并能自信地讲述创编内容。
2、培养幼儿想象的丰富性,思维的独创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3、通过感受诗歌优美地意境,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已多次观察过云彩的变化,对云的形成有了初步的了解已欣赏过散文《云彩和风儿》
材料准备:
多媒体教具一套。已运用多种材料和不同的方法表现了云的形态,并制作成云彩画。
活动重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发展言语表达能力,尝试创编。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制作的云彩。
1、观看云彩壁画,幼儿介绍自己前段时间制作的云朵,说说制作的云朵像什么。
2、运用多媒体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云。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千变万化云,看一看这些云像什么?”(配乐欣赏诗歌:云彩和风儿)
二、讨论
云彩变了些什么?云彩为什么有趣?为什么云彩会变?
三、配乐朗诵《云彩和风儿》。
四、游戏创编诗歌:会变的云彩
1、幼儿用动作来表现云彩。老师扮“风儿”,幼儿扮“云彩”。“风儿”一吹,“云彩”就变出不同造型来,用诗歌的语言表达云彩的变化。
2、幼儿分组进行创编诗歌活动。
五、延伸活动:
在语言角定制一本诗歌本,供幼儿继续诗歌的创编。在表演角活动时,可以继续进行游戏,表演云彩的变化。
《风中之叶》(语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文字想象叶子随风飘荡的画面。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有趣的描述。
3、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创编儿歌《落叶飘》。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活动室内布置有小河、草地、马路。
2、材料准备:人手一张不同形状的树叶。
3、事先教唱歌曲《小树叶》。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捡落叶”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树妈妈的小宝贝,你们猜猜是谁? 幼:是小树叶。
(2)师:一阵风吹过来,小树叶吹走了,赶紧去捡起来吧。幼儿每人捡一片自己喜欢的落叶。
(3)请幼儿描述一下自己的落叶长得什么样?并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叶子的造型。(长长的、宽宽的、尖尖的、圆圆的、破一个洞的------)
2、游戏:“风中之叶”
(1)幼儿围坐在“草地”边上,边听教师的提示,边用形体进行表演。师:叶子被微风吹得轻轻动了几下(幼儿做相应的动作)。风越来越大,叶子也飘动得更厉害(幼儿改变动作)。终于叶子被风吹落下来,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幼儿再次改变动作)。风轻轻吹过,叶子的脚被风轻轻吹起,稍稍一动,有不动了(幼儿进行表达)。然后,一阵大风,叶子被吹得滚来滚去,飞扬起来,最后,缓缓地落到地上(幼儿进行表演)。
(2)幼儿听音乐,以乐曲代表风,请“叶子”(幼儿)随着乐曲“飘离树枝”,到处“飘荡”,乐曲快就飘得快,乐曲慢就飘得慢,乐曲停叶子也挺下。
3、游戏:“树叶找家”
(1)请幼儿描述自己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并用形体语言进行表达。(2)集体边玩游戏边进行儿歌创编,说出树叶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
4、游戏:“叶子宝宝与树妈妈”
师: 这么多的叶子离开了树妈妈,树妈妈好担心哦,让我们用歌声来安慰树妈妈,好吗。
幼:全体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树叶》。结束。四.活动反思:
关键词:新课改,新课堂,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发展思维,自主探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移和旋转”.)
教学片段一激发兴趣, 谈话引入
师: (在课前, 大屏幕上已经有“平移和旋转”的字样出现.) 大家好, 从你们的眼神里老师已经发现了一个小秘密, 今天的学习内容对于你们来说是不是感觉有些简单, 简单的就像是一碟小菜, 对吗?
生:对! (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 说得斩钉截铁, 自信满满.)
师:噢, 谁来说说对于“平移和旋转”, 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生1:平移和旋转, 这是两种运动是不同的.
生2:小轿车在马路上在平移, 而它的车轮却在旋转.
生3:平移是在水平方向移动, 旋转是在转着圈子运动.
师:呵呵, 能说说,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吗?
生3:我每次上课前, 都要在家里预习一下第二天要学的新内容的.有时候我忘了, 爸爸妈妈也会提醒我的.
师:嗯, 预习的确是个好习惯, 你的爸爸妈妈也是很懂得怎么学习的好爸爸妈妈. (稍作停顿) 刚才几名同学的回答有着不一样的精彩.还有谁想说说你心目中的平移和旋转呢?
一下子, 有那么多的同学都举起了各自的小手.
师:啊, 都想说?干脆这样吧, 既然你们感觉自己已经知道了平移和旋转, 那么, 就让老师说几个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你们猜一猜它们会是哪种运动好吗?
师:旅游时我们经常能看到缓缓滑过的缆车 (学生抢答:平移!) ;直升飞机上急速飞转的螺旋桨 (旋转!) ;小朋友手里迎风转动的大风车 (旋转!) ……
师:哇, 你们真聪明!给自己来点掌声. (同学们一个个都眉飞色舞, 显得学习的劲头很足的样子.)
点评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在这里,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就在身边, 学身边的数学, 这样的学习活动, 显得很亲切, 很自然, 也很轻松,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学自己感兴趣的数学, 让学生轻松学数学, 这样的导入设计, 一下子就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吸引着学生去自主探究.
教学片段二回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如果只让老师说, 你们一定会不高兴的, 哪有让学习的主人不说话的道理呀!其实, 在我们的生活中, 平移和旋转的现象的确还有很多, 谁来说说?
生1:在公园里滑滑梯时的运动是平移, 摩天轮的运动是旋转.
生2:宾馆里旋转门的运动是旋转, 跑道上的飞机在平移.
生3:我家阳台上的推拉门能平移, 我家电脑桌前的转椅能旋转.
……
师:你们刚才都已经听到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 平移和旋转现象俯拾即是, 无处不在, 哦, 真奇怪, 有旋转门还有推拉门, 旋转门的运动是旋转, 而推拉门却在平移, 那么, 究竟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呢?谁能给大家说一下? (这时候学生举手想说的变得寥寥无几.)
点评“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本节课上, 如何从看似简单和平常的日常现象中去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呢?这是我在课前就反复思考过的一个问题, 当学生的回答由先前的积极踊跃一个个变得犹豫不决的时候, 正是他们此时此刻的“困惑不解”让我找到了机会.《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如何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得失成败.在这里, 老师的巧妙引导就很有利于让学生自己去积极思考, 主动探索:“究竟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教学片段三做一做:让学生做一些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师:刚才, 我们已经认识了平移和旋转, 那么你们能用手势或动作把它们演示一下吗?当然也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
学生展示:有推拉窗户的, 有移动课桌、板擦、书和铅笔盒的, 还有表演旋转的舞蹈动作的……学生的设计可谓是五花八门, 精彩纷呈.
点评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我听见了, 我忘记了;我看见了, 我记住了;我动手做了, 我理解了.有效的数学学习不应该是教学生被动地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 而要鼓励让学生主动地“做数学”.“做一做”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给学生“做数学”的机会, 让学生不仅会“做数学”而且更加喜欢“学数学”, 这样的学习活动真正能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这里的“做一做”, 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