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精选6篇)

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篇1

化程度占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52。统计资料还显示,目前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农村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我国农民的这一基本现状,既影响了现代农业建设,也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如果不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势必影响城乡统筹发展,阻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为此,各地各部门要对当前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性有足够认识。首先,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要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着力抓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工作,一方面要把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另一方面要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其次,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认识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再次,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只有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才能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才能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切不可脱离实际。明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在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方面,应当着重抓好五项工作: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进一步树立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的观念,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切实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就业需求,开展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并提供技能鉴定服务,在吸纳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较多的重点行业和组织劳务输出的贫困地区,组织实施国家培训项目;要继续强化农村“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是要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发展和支出上的事权,巩固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保证在取消农业税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经费不减少;同时,要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质量,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鼓励和引导城镇教师到乡村执教;要继续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三是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同时,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党员是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行进性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要发展基层民主,通过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事业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篇2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米凯·吉瑟 (1965) 的研究表明, 在乡村农业地区, 教育水平提高10%, 将多诱使6%~7%的农民从农业迁出, 同时农业工资会提高5%;世界银行早在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就认为, 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增加一年, GDP就会增加9%;国内有关研究得出, 与文盲相比, 小学毕业生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50%, 中学毕业生为100%, 大学毕业为300%。小农生产方式是“三农”问题的总根源, 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 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素质, 造就新型农民。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意见。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明确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教育培训的重点任务。本文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 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当务之急的任务, 进而认识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三农”问题的由来及基本观点

“三农”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均需面对的问题, 也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三农”问题的产生, 既有历史的、制度的和社会的原因, 也有经济原因, 更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从制度角度看, 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社会等级高低决定了先后发展顺序, 接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多少以及就业和发展的机会等。从权利来看, 虽然解放后农民开始当家作主, 但至今农民没有土地的私有产权, 集体产权存在着虚设和被少数人或“利益集团”支配的现象, 农民缺乏利益表达的路径, 甚至住房也只有房产权, 难以通过市场实现其最大化。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看, 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紧迫性, 决定了社会有限资源的配置不利于农村, 长期的收入再分配倾向于工业和城市, 从1952~1989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和农业税从农村中抽走近1万亿元资本, 而同期支农资金仅3, 000亿元, 净流出7, 000亿元;从比较利益的角度看, 一方面由于农业技术进步速率慢,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农业总体呈边际收益递减的状态;另一方面最近农业部韩长赋认为, “农业生产正在进入高成本阶段”, 消费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攀升, 导致居民生活成本和农业生产成本在上升, 如果说第一代农民外出打工是为了获得收入并回流农村建设家乡的话,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定居城市。

上述原因导致很多地方农业生产只能依靠体力、采用简单生产工具的传统生产方式, 农民组织程度差, “靠天吃饭”和等待支持的现象仍然存在, 依赖传统思路“三农”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 农业和农民利益在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和农产品加工运输中两头受损, 影响了农户的积极性, 问题的根源 (实质上也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总根源) 是小农生产方式, 这就要求在农业科技推动下, 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实现这一种变革, 一要加强农民教育,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二要培养农村带头人, 促进农业组织化发展, 有效地实施资源配置。由此, 我们认为, 制度和意识的调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条件;在农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下, 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充分条件,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升和农村带头人的培养。解决“三农”问题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变迁及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而重中之重是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通过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社会化和集约化, 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 产前、产中和产后相结合, 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 其发展依赖于制度变迁基础上的农业组织程度的提高。实现这一目标, 归根结底靠的是人的思想和观念, 而人的思想、观念又取决于人的知识及获得知识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民教育培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1978~1984年除扫除剩余文盲外, 主要是办农民技校, 组织农民学习农业技术。1985~1997年在基础教育继续普及的同时,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1988年国家教委开始组织实施“燎原计划”, 并推动“燎原计划”与“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紧密配合。“燎原计划”在“星火”、“丰收”计划开发的新技术与农村经济之间, 架起教育的“桥梁”, 使科学技术在很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使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再经过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 初步建立了农业、科技、教育结合, “三教 (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统筹”为特征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1998年10月以来, 是农村改革的快速推进阶段, 1998年的《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 明确指出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必须把办好农业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制度建立和完善过程中, 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尤其是农村带头人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 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科技进步, 农民越来越感受到自身知识和运用科技的能力不足, 希望通过培训来改变自身状况, 适应日益变化的新要求, 特别希望通过学得一技之长, 提高自己致富的本领和寻得致富之路的途径。但是, 农民教育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及教育发展的程度, 受到一定社会的教育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农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农村的建设者, 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 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但在转型时期, 我国教育投入、教育内容、教育评价, 偏向于义务教育, 尤其是偏向于城市;采用收费补偿机制的非义务教育中, 成人教育重文凭轻技能, 强调的是收益性, 农民教育需求不足;社会培训机构, 受比较利益驱动, 更愿意在城市举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业余培训和各种资格认证培训;高校更愿意在高层次人才, 如各类专业学位、企业家等的培训;政府有关部门基于培训任务的完成, 实用性不强, 对农民吸引力不够;企业受教育培训作用的滞后性和职工流动性的影响, 在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下, 不愿支付教育培训的成本。总体上看, 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供求非均衡性比较严重。

三、用系统论思想指导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系统方法既是确定目标的方法, 又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提出, 要以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为抓手, 大力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围绕农业生产服务、农村社会管理和涉农企业用工等需求, 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力度。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 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支持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优秀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这是基于中国农村现阶段的实际, 从系统角度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和要求。运用系统方法指导农民教育培训, 必须明确教育培训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要素之间的关系、要素与系统的关系、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等诸方面的问题, 并在实施过程中树立整体的、联系的、动态的、发展的观点。

(一) 树立为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

设培养新型农民的观念, 举全社会之力, 统筹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 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农民培训。农民教育培训具有准公共服务的特征, 通过教育培训, 让农民提高素质、掌握技术技能, 既能提升农民的现代性, 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 又使农民真正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 在农民教育培训上, 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 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机构和组织的积极性, 让学校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应有的价值, 让社会培训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承担其社会责任, 让企业在农民教育培训中获得所需的劳动力、物质资源和市场。

(二) 农民教育培训内容的联系性和发展性。

一方面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 农民在农村从事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不同工作, 这些工作之间相互联系。因此, 教育培训内容要能有利于农民对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把握, 从而提高农民组织化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动态变化, 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教育培训内容要体现发展性特征, 既要引导农民把陌生的事物看作熟悉的东西, 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以辨别和解决;又要教会农民把熟悉的事物, 用新的方法、新的思维在其他方面加以运用, 从而创造出新的技术、模式等。而农民个人的发展需要更是我们应该广为关注的。

(三) 教育培训形式的动态性和针对性。

一是市场的复杂性与生产的相对稳定性和时效性, 要求农民教育培训方式要把握好静与动的关系。比如:如何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就是动, 要求到市场中走一走, 让农民坐在教室内培训效果是不大的;再如, 很多农产品生产具有其自身的生态特征, 农闲时就是静, 这时农民希望得到培训, 而农忙时再好的培训农民也难得参加。二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工作特点, 采用学校教育的方式未必适用, 针对农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对于文化素质低的农民可以通过演示、示范、实验等方法, 在边干边学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对于文化素质高一些的农民可以通过专家授课或远程教育、网络指导等方式进行培训。只有针对性强的教育培训, 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四)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一是让农民在企业进行培训。企业组织化程度高, 具有现代经济观念, 具有严格的纪律约束, 具有严明的操作规范。通过政府支持, 让农民在企业中学习培训, 可以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民, 且一般会与生产经营绩效挂钩, 既能学习技术技能, 又能获得报酬, 从而调动农民学习的主动性和企业培训的积极性。二是以订单式教育培训, 解决劳动力供求的矛盾。既可以由农民所在地区根据生产经营需要, 邀请专家、培训机构或学校进行专题培训, 也可根据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 邀请培训机构或学校对农民进行专门设计培训。三是以产业项目实施为载体, 共同参与的跟随式培训模式。将项目实施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人才培养, 又通过人才培养推进项目发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专家、政府经济管理人员和学员共同参与, 并根据项目和岗位的需求, 进行研讨交流, 在边干边学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四是建立“校农联合”培训模式。依托涉农院校丰富的教育资源, 建立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加快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和农民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等。一方面由政府出资并分批制订计划, 选拔符合条件的农民到大学接受短期、长期培训和学历教育;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将农村的免费义务教育向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延伸;再一方面, 采取定向协议培养方式, 或通过学费返回等措施, 鼓励学生选择农业, 毕业后到农村、到农业就业创业。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目标, 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农民教育, 开展农民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 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进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和紧迫任务。农民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 有其特殊性, 本文对此只是一些粗浅的看法, 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启臻.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2]罗利芳.着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2008.7.

[3]席东梅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4.

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篇3

王和山代表认为,目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主要有三点:结构调整问题、产业优化升级问题和自主创新问题。就这三点来说,自主创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王和山建议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因为无论实现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还是信息化,其核心都是人才的问题。目前,国家应该大力培养新型的农民、工人和企业家这三支大军。

王和山对记者说:“现如今出现的职业农民和股份合作制、合伙经营等等,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这时候就必须培养新型的农民来适应转变过程中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业现代化,要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机械的农民,其目的在于适应社会发展、转型的需要。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约有五六亿人要进城,他们无疑要变成产业工人,变成现代服务业的人士,变成自主创业的人士,这一批人就更需要大力培育。这一支强大的队伍会支撑起工业化的局面,撑起中国走向城市化、走向现代化的局面。第三支大军就是企业家队伍,现在国家非常重视企业家的精神、企业家的创新,一个好的企业家,就会带动一个企业走向现代化。这些企业家是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这些都需要社会、政府、市场联合行动,协同作战来推动这三支大军的发展。”

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篇4

教育部部长 周济

在我们热烈庆祝我国第二十个教师节的喜庆气氛中,“全国师德论坛”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全国师德论坛”是教师节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首先我代表教育部向与会的全体教师们、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全国师德论坛”的宗旨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个主题,交流师德建设的宝贵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规律与特点,研究全面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新思路与新举措。举办“全国师德论坛”,加强师德建设,对于增强人民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造就高素质的人民教师队伍,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振兴,教育是根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突出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世纪之交,我们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经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二是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全日制高等学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了2004年的42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9%,步入了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近年来,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陆续与我国签订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的。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很好,各级各类教育都呈现出朝气蓬勃的大好形势。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穷国办大教育,而且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目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整体水平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成为教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基本矛盾。教育工作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教育整体比较薄弱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教育为农村及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亟待加强。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就无法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无法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难以提高全民族素质,难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兴,民族兴。正因为这样,中央决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首先就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发展,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师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毛泽东同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做过教师,我对这个职业很有感情。最近我们在纪念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际,又认真学习了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深刻体会到他对教师的高度重视。他要求全社会都要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特别讲,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注重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教育事业发展,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历史性战略任务。我国教育人口约为2.5亿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约为1500万人,这支宏大的队伍建设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今后一个时期,无论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都需要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更应该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师资保障。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倡扬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人们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经常不约而同地想到的就是教师的启蒙和榜样作用。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我国教师队伍是一支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工作在艰苦贫困地区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辛勤耕耘,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与全社会的尊重。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他们的模范事迹感人至深。昨天人事部和教育部发布决定,追授吴玲、马祖光、陈学求同志为“全国模范教师”光荣称号。吴玲同志生前是郑州市第22中学高级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勤奋工作,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马祖光同志生前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为我国的教育科研事业殚精竭虑,取得卓著的成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陈学求同志生前是吉林农业大学的老师,一位归国华侨,多次放弃国外定居的机会,始终心系祖国,奉献人民,长期奋斗在艰苦的农业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教育部党组号召全国教育工作者向他们学习。明天教师节还将表彰2000名全国优秀教师,800名全国模范教师。他们是千千万万人民教师的楷模,是千千万万人民教师的代表。教师队伍应该说是各行各业中最敬业最奉献的一支队伍,没有广大教师的艰苦奋斗,就没有教育事业的今天,就没有我们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要加强对教师的舆论宣传,弘扬主旋律,大力宣传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特别是像吴玲、马祖光和陈学求那些为中国教育事业奉献全部青春和心血的先进人物。宣传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学习他们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鞠躬尽瘁、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对教师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关爱,在整个社会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形成“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良好环境。我们既要看到整个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的情况是好的,也要看到我们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教师队伍中也有个别的害群之马,影响教师形象。我国毕竟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封闭自守走向对外开放,各方面因素对教师队伍产生着深刻影响。目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教师队伍结构性不合理问题严重,普遍存在城市超编,农村缺编,第一线骨干教师非常缺乏等问题。我们必须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从严治教,加强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德建设,加强培训提高,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光荣的人民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题,这个主题突出了师德建设的奋斗目标。人民教师有两层深刻内涵: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去年以来,教育部党组号召整个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要进一步振奋精神,艰苦奋斗,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了我们教育的宗旨,已经得到了教育战线同志们的支持和拥护,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认可。今后,我们围绕着怎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来推进各项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设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各地、各部门和学校要高度认识师德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围绕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一主题,采取有力的措施来保证师德建设落到实处。除了面上普遍的工作之外,师德建设还应加强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教师中的共产党员应该起先锋模范作用,应该在师德建设当中走在最前面;另一方面,要提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坚持师德的底线要求。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对有严重失德行为的教师要依法严肃处理。

最近教育部将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文件,对师德建设和师德工作进一步提出明确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师法》为依据,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以造就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动力机制,优化制度环境,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推动教育的改革发展。根据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和当前实际,师德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基本要求,以阶段性职业行为禁行规定为底线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科学管理,使师德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师德建设,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办法要坚持,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新情况,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创新,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贴近生活,使广大教师对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积极认同,入耳、入脑、入心,全面提高师德水平。

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爱教。要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爱祖国、爱人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光荣职责。

--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引导,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依法执教、爱岗敬业,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

--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学高为师,终身学习。教师应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具有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

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篇5

一、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结构,农民是一种身份而不是职业,将农民作为一种职业提出来,这在我国是第一次。新型职业农民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农民,也不是泛指一般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应是特指专业从事农村社会管理、技能服务、生产经营的专业人才。从对象上看,主要包括村组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从结构上看,新型职业农民是多层次的,要符合人才金字塔结构;从能力要求上看,主要是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农业高校、农业职业院校、农民专业教育培训机构,都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需要,明确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目标,调整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符合职业农民学习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培养职业农民要求的招生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

二、选择合适的教育培训路径

受传统务农思想观念和城乡、工农差距多重制约因素影响,农业大学、农业职业院校学生学农不爱农、不务农现象十分严重,短时间让毕业生大批量到农村就业、创业难以实现。最现实的做法就是改变传统的培养路径,改学生上来学为学校将教育送下去,即大规模、多层次开展“送教下乡”,让已扎根农村从事农村社会管理、开展技术服务和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农业种养大户、农村青年就地就近接受教育培训。农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各类农民证书培训都要结合本层次的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开展送教下乡,让农民在家门口接受教育培训,就地取材就地培养,多层次培养留得下、扎得根、用得上的职业农民。

三、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

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基础建设投入力度,重点在农村基层,结合粮食主产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示范带动能力强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基地,为农业高校、农业职业院校、农民专业培训机构搭建送教下乡的教育教学平台,为广大农技人员、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教师提供科研、实践和为农服务的平台,为农民就地就近、半农半读接受教育提供参观学习和实践操作平台,为科研院所、科技推广提供成果转化、试验示范的平台。

四、完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事关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事业,要保证其长久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化建设,为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制度支持。一是加快农民教育培训立法,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建立中等职业教育非全日制农科专业免学费制度,对留在农村务农农民通过半农半读、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一律给予生活资助,免除学费;

三是建立农业大学、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农科专业学生免费制度,鼓励农村青年学农、务农;四是建立农业从业资格证书制度,对规模化养殖、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农业公益事业岗位、农村经济人实行职业资格准入,确保有限农业资源充分利用,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营造职业农民成长的社会环境

推进农民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国家要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吸引广大留乡务农农民、大中专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等愿意到农村兴业创业成为职业农民,营造适合职业农民成长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一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使职业农民与一、二产业就业人员,在教育、保险、医疗、退休等社会福利等方面享受同等对待。二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增量部分向职业农民倾斜。三是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保险、技术支持;四是对贡献突出的职业农民给予表彰奖励,大力宣传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政治地位。 齐 国

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篇6

1.在具体工作中,省农委狠抓了“五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为使计划有序推进,省、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会同人才办成立了推进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负责人,落实了工作分工。建立了76人的省、市、县工作联系网络,使政策信息、工作安排能够及时传递到各基层单位,保证了实施工作快捷高效;二是工作指导到位。为加快培养计划实施,4月份第一时间将《吉林省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向社会进行发布。6月份与省人才办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吉林省“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对今年3000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目标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三是教育培训到位。为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各地紧紧依托农业大中专学历教育、绿色证书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創业培训、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等各类项目资源和载体,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全省开展“兴农带富之星”的培训达上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兴农带富之星”整体素质,增强了其增收致富、辐射带动能力;四是政策扶持到位。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是塑造“兴农带富之星”的关键。为此,各地采取了政策上倾斜扶持、培养上跟踪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重大技术补贴、棚室园区建设补贴、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扶持资金、牧业小区建设、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同时,还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和“兴农带富之星”的实际困难,在土地、税收、银行贷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进一步发挥“兴农带富之星”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兴农带富之星的影响力,省农委利用《吉林农业》、《吉林农业报》等宣传阵地,对“兴农带富之星”培训计划进行了多方面宣传。同时,指导全省9个市(州)、县(市、区)对兴农带富之星典型进行了重点宣传。

2.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在全省农村产生了巨大影响力,集中体现“三个增强”

一是自身实力明显增强。今年全省各地遴选的3000名“兴农带富之星”,经过组织重点培养,自身的产业发展不断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二是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兴农带富之星”的培养,使农村广大致富能手克服了过去不敢露富的心理,勇于承担起兴农带富的责任和义务,其辐射带动能力比培养前提高了1.5倍;三是致富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全省“兴农带富之星”的影响和带动,周围多数农户增收致富的愿望增强了,拓展增收渠道的劲更足了,他们主动接受各类能手的帮助,积极参加各种合作社,激发了创业增收的热情,形成了结对致富、结对带富的良好局面。

3.工作经验

上一篇:《一瓶矿泉水》读后感下一篇:留守儿童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