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好一堂课数学(精选7篇)
——谈怎样备好一堂课
薛 冰
备课,位居教学五环节第一。是教学中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备好一堂课,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地组织起整个教学过程并释放出各个细节,达到良好的效果;也只有备好一堂课,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游刃有余,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而且新课程改革也强调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增强人文关怀,所以我们的课要精心准备。没有充分准备的教师上讲台,充其量只是“信口开河”,绝对谈不上驾驭课堂的能力。
欲“教”字成功,必“备”字先行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就是常说的欲“教”字成功,必“备”字先行。以语文为例: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也给语文教师提供了发展才能、展示良好素质的更广阔的空间。以己之见,备好课的准备首先包括思想上的重新认识,即观念上的更新,也就是对备课意义的再理解。备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如古人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教学来讲,“善其事”就是要按质量上好每堂课,而“利其器”就是要认真备好每节课。备好课也许不一定上好课,但备不好课就一定上不好课,所以备好课,可以取得教学的主动性。教学一旦有了主动性,也就有了成功的可能。语文课教学,工作量大,又不易见成效,备好课,争取教学的主动性,根本的条件就是认真备课,这在任何时候,对任何教师来说,都没有例外,新的课程标准也证明了这一点。语文的特点很明显,诸如:第一,语文课本常处于变动中,即使是在稳定的情况下,也可能有局部的变化,新的单元,新的课文,要认真备,而传统的旧课文,往往会在新的形势下,又有新的现实意义,需要赋予新的解说,新的理解,更须认真备。第二,人的认识也是无止境的,教师的认识也就需要不断深化和变革,即“常教常新”。第三,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是变化着的。同一年级的语文水平,每学年的学生,每个学生的个体也不一样,学习心理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处于经常的变动中,更不会前后期都一样。这几种情况,都制约着我们的备课,所以,很多人的体会是:用一辈子备好一堂课!
备课三步走
究竟怎样备好课呢?笼统地概括为三个阶段:收集信息、设计思考、编写教案。
收集信息
先备教材。
备课之前,不急于下笔,需要我们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查阅大量资料,建立自己大脑中的信息库,库存越丰富,化难为易的可能性越大。通读整册教材还远远不够,教材所涉及到的信息和方方面面,也要尽可能地准备。过去说,需要一杯水,教师要备一桶水。其实,一个好教师岂止准备一桶水,她应当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更应当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溪流,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好课堂而有备而来。分析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首先要解读教材内容,分析所授内容的重难点,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本课内容的上下衔接的知识点,根据已学习的旧知作为本课新知识点的铺垫,通过旧知为新知搭桥,在新课的设计中,还需考虑本课知识为下课所起的作用。所以,除了解读教材外,更多的还要思考新授内容的设计。我们就要结合本校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实际对教材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特别是对难点、重点的甄别把握也很重要,因为提前预测到学生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障碍,就能够防患于未然,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指导,在正式上课过程中,我们的授课才能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目的明确。学生也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述的重点和难点,有主次地去掌握。这样一来,一堂课的效果就好了。
再备学生。因为备好学生才能备好教法学法。解读课程标准,把握好学段目标和教学方向时备学生的前提条件。对于自己的学生来说,课容量是否适度,节奏是否合适,是否能留给学生活动和思考的实践与空间都在所思之列。另外,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合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比如: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基础知识,哪些内容还不够清楚?新的教学内容中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我们的点拨和引导„„只有找准了学习的现实起点,才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确定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育是双向的,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及技能,了解他们的兴趣与要求,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当我们真正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而开展一系列活动,我们的教学必然时成功的,有效的。
设计思考
即设计构思,这要求我们对教材要进行一些处理,如讲读课与自读课的关系,教材和读本的关系,各种体裁的教法的使用等等,以便以简驾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材处理要因人、因时而异,教学目标应该明确集中,不求全。这需要我们参考教材编写者及各教研员的分配,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构思。基本应该把握一节课一个明确的知识目标和情意目标,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个个落实。
另外,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将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一个班级的学生总会存在很多的差异,展现出来的教学成果也会不同,如何尽量缩小差异,使底子较差的学生能够完成基本目标,而有能力的学生完成更高的目标也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有预设。
第二,教学重难点的设计。
备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灵魂。
备难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可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这样,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消化吸收,从而达到化难为易,各个击破的目的。
备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常所说的“温故知新”就是这么回事。它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把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学生才容易举一反三,更灵活地运用知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备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由于学生的基础问题,有时很难把握好,对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掌握不够,因此需要事先充分准备,教学时可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多用启发,让学生积极思考,质难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我们的指导则可点到为止,让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将疑点理清楚。
备教学情境。
因为设置教学情境,预测课堂教学,是对我们各项综合技能的考验。比如如何提问,如何启发,我们在备课时都应考虑到。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为备课提供良好的真实而且坚实的基础,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能力不断上升,从而提高上课质量,教好每一位学生。如《背影》传统题材如何有新意:用《二泉映月》哀怨的二胡曲,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亲情之中,设计“世上还有爸爸好”的口头说文,可以使课堂达到一个沸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可以将雪地捕鸟的动词通过表演来加深印象。
根据自己的体会,及时认真地写好教后记应该算是备课、上课的延续工作。因为认真写好教后记,记录下当天上课的心得体会、收获及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利于经验的吸收和分类转化,积累后可以为下次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对于有些学科而言,可能备好(课堂)练习也是必须的。
编写教案
一、积极交流,虚心向他人学习。我们在应用教学大纲、教材等有关资料进行备课时,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这时,就需要不时地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互相讨论,互相补充,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但独立思考是备好课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参考网络、教参,精简后才能为我所用。(例如《囚绿记》)不习惯用别人的教案不是不善于合作,因为觉得对象不同,风格不同,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二、规范备课过程,做到有板有眼。
备好一堂课,还应注意规范备课程序,做到有条不紊,一丝不苟。我们现在所用的备课本有教学课题、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后记等。编写教案时都应该认真填写,并用以指导课堂的教学。
三、备出风格。
因为备出风格才能教出风格。我们备自认为最有把握、最有必要在40分钟里交给学生的东西(如一班善分析,二班善朗诵),了解学生,找他们的兴趣点;还要备出自己的模式和套路,这是长期执教一个班的要求。否则,学生找不到规律性的东西,在理性思维欠缺的初中阶段对知识的掌握会显得杂乱、盲目。当然在相对固定的模式中求得局部花样的翻新,在备课时因时因人因文制宜也是必须的。
“备”之后的“背”也很重要。不是盲目地死记硬背,而是事先将40分钟的课分为几个大的板块,然后记住几个关键的流程(ppt举例),这样会使我们的课堂显得连贯而不失严谨。
尾声
总之,备课是一个准备的过程,准备得越充分,驾驭起来就越轻松。当然,备课的研究绝不仅只限于上述内容,各人有各人的体会,各有各的做法,但遵循学科规律,教出各学科的味道,这是应达成的共识。愿与大家一起努力!
一、全体数学教师要通读一遍教材
为了更好地备好课, 上好课, 通读教材是一切工作的开始, 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要先把本年级的全册书通读一遍, 在整体了解的基础上画出其结构框架图, 并对每一个版块制定出相应的课时, 了解每一个版块内容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全体教师组内分工进行备课
数学组再分为几个备课小组, 这可以依据老带新的原则, 合理分工。各备课组还应该根据课时和教学内容再进行细致分工, 明确每一位教师的主要备课任务。在这个过程中, 还要知人善任, 力求让每一位教师发挥其优势, 把自己善长的内容备出来。这样有利于备出质量。
三、各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每一位教师都要对自己负责的教材版块进行认真细致地备课, 先要搜集相关信息, 找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明确本部分内容在整个高中学段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然后结合一些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写出自己的教案, 并概括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疑点。
四、全体教师集体钻研教材
这是集体备课中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全体教师都要参加。这时, 所有分组中的组长要代表本组成员对自己所负责的版块儿进行总结发言, 首先明确本部分在本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然后指出本部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还要把确切的教学过程、练习设计及学生的反应都分析出来。最后, 提出自己备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以供集体研讨。
五、全体教师集体研讨
当每一位分组组长发完言后, 教师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 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尤其是对一些重点知识和难点问题的把握和处理, 对各个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要加以科学评定, 对教学方法和练习设置进行细致研究, 并分析一下此教学方法是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吃饱, 形成集体的智慧结晶。
六、备课组组长形成共性教案
在全体发言阶段, 备课组组长要在其他教师研讨时做好细致记录, 力求把每一个教师的闪光点都记下来, 将个体的教案进行修补、完善, 重新设计一份具有共性化的教案, 并发到每位教师手中一份。这是集体教研最关键的一环, 必须要抓好。
七、每位教师要对其进行个性化处理
共性化教案发放到每一位教师手中后, 可以说具备了上课能用的功能。但是鉴于每位教师跟每位教师的风格和习惯是不一样的, 教师需要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 根据学生的具体接受情况进行再筛选。这样, 既吸收了集体的智慧, 又彰显了教师的自我个性, 达到了统一性和创造性的完美结合, 也必将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八、全体教师的课后小结
教师在上课时, 要及时将课程当中出现的不足与亮点加以积累记录, 作好课后小结, 并做好深层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初备课时忽视了哪一方面的问题呢?当下一次教研本课时, 对先前形成的教案作一修订和补充, 以有利于后面的教师更好地使用教案。
当然, 在集体备课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的现象。如有些组内教师由于不是自己发表中心言论而不认真备课, 听课时也不专心听, 在集体评议阶段也不诚恳发言, 怕自己的经验得失外泄等, 这都是狭隘的思想在作怪。所以, 我们的教研组长要激发起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定要认真而严格地按照集体备课的步骤来走, 将每一步和具体要求都落到实处, 使集体备课不能成为集体懈怠的一种形式, 而应该成为一种精益求精的趋势。
随着教改的推进, 向教学要质量已成为高中数学课的备然趋势, 所以, 分组备课、集体讨论的形式已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如今, 很多年轻教师能够在短短的三到五年间脱颖而出, 集体备课无疑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另外, 备课的形式还应该常换常新, 进一步紧跟课改脚步, 丰富备课的内涵, 只有这样, 才会让集体教研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 教学是一门艺术, 而教研则是让艺术更精湛的内在功夫, 我们要精心备好课, 才能向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要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把集体备课的每一步都落到实处, 如通读教材时一定要仔细, 一行小字都不能忽视;分工备课时要考虑周到, 一个小知识点都不能遗漏;钻研教材时也要留心每一个版块儿设置的独具匠心;还要在集体研讨是认真发言, 对于成形的共性教案不能生搬硬套地拿到课堂上用;还要及时作好课后小结, 为下一轮的教研作好准备。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 只有教师备课充分了, 学生才会兴致高昂地跟着教师的思路把知识学好。所以, 备好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就如何备好高中数学课给出了一个集体备课的教研模式, 即通读教材、分工备课、钻研教材、集体教研、全体研讨、形成共性教案、个性化处理和课后小结八大步骤, 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沿性, 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备课;语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61-01
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就是说“教学”要成功,“备课”必先行。新课标下的教学,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发展才能,展示良好素质的更广阔的空间。如何备好一堂小学语文课呢?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备自己
语文教师要具备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即语言应用学方面的知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即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语言发生的规律、语言学的理论、现代汉语听说读写知识、逻辑学知识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师还必须随着时代的需要,随着教材的更新,不断学习,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惟有这样,才能具备比语文教材更精深和更为广阔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每一部分的意义、地位和作用,才能居高临下,正确地处理教材,深入浅出,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才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真正上好语文课。
语文课本中选编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一定的文学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中外文学史方面的知识、文学理论知识、文学创作知识、文学批评知识等。教师文学素养高,文学知识深厚,语文课就会上得生动活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就会很快地提高。相反,教师文学素养低,文学知识浅薄,学生就很难受到有益的熏陶和应有的教育。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没有过人的理解能力,没有博览群书的“厚积薄发”,是教不出精美绝伦的语文课的。因此,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博览群书,涉猎到各个领域,读文学大家的文学作品,读儿童文学作品,读古代的文学经典,读教育经典。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放思想、充实自我、教好语文。
二、备学生
一堂好的课,总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备课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进入学生角色,揣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的感受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当老师在课堂提问学生时,出现没有学生发言或学生乱回答、瞎搅和,给老师难堪时,老师是否反思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学生还是在自己?我国明朝中期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说:“老师教育人就好像医生用药,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去开处方,药味须时时加减,如果不管什么病,都‘拘执一方,其结果就‘鲜不杀人矣”。王守仁的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要因人而异的道理。要做到因人而异,就必须在备课时备学生。当你了解了班上每位学生知识层次,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备课时又确定好了由那一层次的学生回答,即备了学生,就不但不会出现上述情况,而且通过问题的回答,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发他的学习激情,使他学习更努力。
三、备教材
教师拿到教材后,要认真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内容和编排意图,对照《课程标准》对年段的要求,针对本班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和水平,确立一学期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目标,整体制定课时计划,合理地安排各部分教学内容,特别是安排好集中性的语文实践活动,避免随意性,有的则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有备而学。
教材是按文化主题来组合的,每单元在同一文化主题下,从课文到阅读链接到综合学习的积累、口语交际、习作等,也都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来设计编排。四、五篇课文在题材、体裁、表达方式、语言风格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便于学生在比较中学习语言,认识事物,教材在课后练习、阅读链接、实践活动、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选择与形式设计上,围绕同一主题坚持从生活到文本又到生活的原则,注重丰富儿童的生活内容,开拓儿童的生活范围、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这样每个单元从课内阅读——课外扩展阅读——实践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始终围绕一个文化主题展开。这样的课文组合,整体上给孩子认识的冲击,已远远超出几篇课文本身。因此,教师要在通读一单元教材的基础上,确实每课的落角点和目标,整体考虑学生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并从一个单元出发去开发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使一个单元的教学更加丰富,也更加厚重,也使阅读、听说和写作真正做有机结合。也就是在开始每一单元第一课的学习之前,要先浏览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的要求,提前有计划的安排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才有实效性。
四、备教法
设计教法就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教师,采取的方法不尽相同;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师,不同的学生,教师采用的方法也不同,而且在一节课中,各环节的处理方法仍是不同的。因此在备课时,我们应该反复琢磨教法,因为每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优点、缺陷和适用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上好一堂语文课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好语文也不是一日之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学中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充实自己的文学知识,充实自己地的专业知识。做一名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乔树宏.浅谈语文教师的备课[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8):68-69.
我常常观摩同行们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感受很深:精彩的课堂,必定是历尽了备课的辛劳。那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到底如何备好一节课?怎样才能达到备课的最高境界,才能生成有效而精彩的课堂?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那么,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呢? 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备好数学课”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备课要转变教学观念
备课的改革,教师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走出备课的一些误区,比如,教师把备课变成教案的“克隆”,有的老师备课时,找来现成的教案一抄了事,就这样,年年教,年年抄,除了写了一些细节和过程,整体基本没有变化。这样,不重视备课,不重视教法的研究,不重视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很低。又比如,有些教师网上备课很轻松,从网上下载与自己备课内容相关的教案,不加取舍地变成自己的教案,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实际的需要。这种“拿来”的东西,没有自己主动参与的成分,注定会造成教学上的杂乱无章,断章取义。备课真正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因此,没有教师的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教师如果真正树立了这样的理念,就会在备课上关注学生。只有将新课程理念记在心上,教师们在备课中才能更好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定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二、备课要备好学生
备课首先要备好学生,这是教师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而要真正在教学中做到,并不是很简单,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如:在备《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我 在本班同学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教学的重点确定在对“分”的认识上,难点预设为“角与分的互化”。这样就能防止脱离实际、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者是知识过浅使学生索然无味,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训练。备好学生,其实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目的,即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想用一个教案来将所有的学生“九九归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就要求教师备好学生的同时,制定的教案内容要具有相当的“梯度”。这种“梯度”要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了,兜着走”,给他们留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以作为课堂内容的延续;让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吃得香,不肯走”。让他们在简单的题目里,找回自信心,拥有成就感。因此,能否“因材施教”是检查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大小、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也是能否备好数学课的前提条件。
三、备课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总之,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我校一位教师上《轴对称图形》一课,事先制作了精美的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网站,内容包括各种各样具有轴对称特征的汉字、数字、图形和精美的图片及在线答题、相关网站链接等。在多媒体教室里,在老师的引导下,在鼠标的点击声中,学生们走进了神奇美妙的图形世界,网络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扇智慧之窗。一节课下来,不仅学生陶醉了,听课教师也陶醉了。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必定含有教师再创造的成分,我们不能一概地说创造越多就一定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一点不创造,肯定上不出一节精彩的课。所以,在备课时,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四、丰富自己的人生
优秀的教学设计就像伟大设计师设计的经典、时尚服装,而能否穿出风采和神韵,关键是模特的条件和素养,教师就相当于模特。教师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蕴、内涵气质、教学素养等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预设是备课的开始,而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情境组成的动态系统,是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此,教师必须在备课中纳入灵活的弹性成分,在预案设计时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必要的条件。
那么,如何恰当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笔者现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体验,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构建好预设的框架。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它的运行需要一定的程序。预设是备课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静态的东西都可预设,而且,课前备课时往往都在进行预设。可以说,预设是一个起点,是一个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学科内容的框架构建,通常由课程标准规定,由教学任务来体现。比如,我在备《庄周买水》这一课时,让学生课堂上理解文章所包含的寓意,典故和人物形象所赋予的时代内容,文尾对深化主题的作用,掌握其寓言式杂文(即故事新编)的写法等等,这些在备课时都可预设。
二、备课时要力求多考虑,多设想。
教学活动是动态和无限的,有些教学内容难以在课前确定。教师在备课时要洞悉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要考虑到生成性产生的可能,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多做几种假设,尽可能多地把学生考虑在内,让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在备课中,我们需要把自己放回到学生那个年龄层次,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精神,尽可能地设想学生在学习中的“可能”,设想学生经验基础上的“可能”,设想其“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当我们在独立研究了课标和教材之后,才可在此基础上设计一般性学习目标。
三、在备课构想中渗透应变策略。
一次,作文课,学生开始作文,我在教室里巡视。这时有一位学生忽然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您也写吧。”职业的敏感,让我意识到该同学的提议不错。我便写起下水作文来。在对此次作文进行评讲的课堂上,当我按常规介绍这次作文批改情况,指出学生以后写作需要改进的地方,读几篇优秀作文(包括我的下水作文)供学生学习后,又出现了新情况:学生要求我谈谈我的作文是如何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布局谋篇、下笔成文的。这在我课前是没准备的,但我意识到,这可给学生一些方法指导。我便以学生提问我回答的“答记者问”的形式谈谈了自己写作过程。
这使我认识到课堂上根据具体教学进程中动态的课堂情境灵活处理生成资源,机智应变,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更贴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事实上,课堂教学的开放必然带来教学的多样性、多变性,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拟设多样性的应对方案。作为预案,从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看,要从学生的个体需求、交流合作需求以及其好奇和乐于探究的需求等来拟设应对预案。从教材内容的角度看,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在能够产生多样化解读的内容上,从拓展学生思路,优化学生思维出发拟设应对预案;一是在容易产生疑问的内容上,多角度地拟设应对预案;三是在生成性问题上,诱导学生思辨,坚持个性化表达,激发创造性,拟设应对预案。课堂教学中的许多即时情况是我们无法预料的,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富有弹性,具有充分的应变意识和策略。
一、分析教材和学生、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对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然后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复习、检查,从而确定教学内容。
二、确定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使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达到一定的目标,提高一些能力。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把学生按能力不同分成层次,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这一节课主要教授的内容,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学生对教学知识感到难于理解,掌握起来有困难的部分。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关系到学
生能否顺利地掌握教学知识。
四、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教学内容不同,学生情况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不同。
五、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包括如何开课,怎样出示复习题,如何导入新授内容部分。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有那些可能性的答案,还要写出解题的方法和计算过程,以及归纳的法则等。
在讲授例题以后,教师要设计一些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做,使学生掌握教学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备课是非常重要的,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教师要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教材和学生,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抓住教学重难点,采
一、先要了解复习课的类型
在上复习课之前先要了解本节复习课所要复习的内容及范围,根据复习内容的特点设计合适的课型,比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复习,侧重学生对法则的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而几何部分知识的复习,则以侧重学生对定理定义的理解运用。所以在课型的设计上,要选取不同的课型,以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二、要明确教学目标
我们在明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无论以何种方式,教师都要以简洁明了的数学语言提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才能有目的、有准备地完成复习,有了明确的方向,才不会毫无目的,迷失方向。
三、合理设计习题类型
复习课习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设计可行的思路,有针对性地挑选例题和习题,对于整体水平较高的班级,习题的难度要适当提高:对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习题难度的选择要有层次,既要照顾基础较弱的学生,又要使能力较高的学生得到一定的提高。对于一些拓展性的题目,教师应做适当点拨,积极开发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课堂效果心中有“数”
复习课中,教师必然会安排充足的习题,教师也会对学生的习题进行适当的点评。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点评,对于学生整堂复习课的效果至关重要。哪些要详讲,哪些只做点评,就要心中有数,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平时检测或作业批改中的积累,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巡查学生答题情况时收集得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做题时要勤巡视,观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教师心中有数,才能做到精讲多练,甚至精讲少练。
五、激发课堂学生的求知欲
由于复习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巩固提高训练的课,所以很多学生会觉得这样的课堂犹如吃剩饭,没有兴趣,更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再好的课堂学生不配合,也是徒劳,没有任何效果。只有让学生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所以,教师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复习过程中来。比如,课前给学生安排复习准备任务,对有不充足的地方教师也不要马上纠正,而是在课上学生回答问题时,放手让学生们自己通过讨论,相互纠正补充。然后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存在有质疑性的问题,要给予展示的时间和机会,教师要适时适当地予以解答和指导。这样,学生整个复习过程动手、动脑、动口,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但实现了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更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实现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六、做好总结反思
【如何备好一堂课数学】推荐阅读:
如何上好一堂示范课11-08
如何上好一堂政治课11-26
如何上好一堂有灵魂的美术课11-08
如何上好一堂作文课的学科论文11-27
如何备好一节公开课11-09
一堂课叙事作文09-21
怎样上好一堂安全课05-29
有趣的一堂课左右06-14
六年级第一堂课09-21
一堂难忘的汉语课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