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存在问题(精选12篇)
我们都知道,200多天时间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实则不长,紧张的氛围更是容易造成备考压力。“时间不够了,来不及了”这些心理恐惧总是萦绕耳边,于是备考节奏混乱,效率低下,复习更是手足无措,进而面临的便是节奏混乱带来的复习效率低下。这也是倒计时时期高三考生普遍遇到的问题,那么如何应对呢。首先适当的选择放松,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放松心态,恢复精神,也可以通过和父母老师或者同学的聊天来转移压力,调节那种紧张的气氛。其次,提前制定计划,现阶段为自己未来的备考复习制定计划,在之后的迷茫过程中可以继续沿用,或者适当更改。最后,学会劳逸结合,睡眠很重要,不要为了一时的用功,忽略了睡眠,那样对效率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2.忽视基础,盲目拔高难度
高考题型其实和平常老师给我们的习题是差不多的,所以没必要盲目的拔高,掐尖。复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忽视基础,盲目拔高难度。很多同学会一味的去做试卷大题,难题,甚至用上一天时间去研究一道题型。当然这样肯定也有收获,但是在高考考场上你没有一天的时间去钻研,所以到时候能否拿到分数又是一回事。其次,很多人觉得基础简单,所以把精力更多的放在拔高题型上,但是,基础题型你有能力拿到满分,但是你拿到了吗?你平常考试基础题全对了吗?所以,忽略了可以稳定拿分的基础,而一味的钻研考场上不一定能拿分的拔高题型是不明智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放弃拔尖题型,而是要审时度势而为之。
3.过于悲观,自信心严重丧失
高三备考,无论是谁都会在一年的高压状态下崩溃,这时候,一模,二模首次综合亮相,更是深深的打击了同学们的自信心,于是有些同学开始过于悲观,自信心严重丧失。脑海里无数次反复“时间不够了,没机会了,完了,高考完来了”等一系列负面信号。但是高三同学你要知道,这是所有考生都面临的问题,不只有你自己,即使最优秀的学生也会有这样的心理状态,这是正常的,它并不代表你不行。所以,要相信自己,另外可以适当和同学们交流心得,了解一下彼此的状态,你会发现,不只有你自己是这样。
1.选择题得分普遍不高,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对课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记忆不牢, 理解不到位, 未能对客观题进行正确判断, 对主观题进行分析说明。
2.审题能力差, 未能从试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对背景材料和设问理解不到位, 对行为主体及其职权区分不清楚。语言概括能力差, 找不准材料中的关键词和有效信息点, 总结不出中心意思。
3.没有很好地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不清, 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没能很好地从宏观上调用知识。个别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差,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 不懂得把材料中的文字与课本的原理和知识相联系, 只是照搬照抄材料。
4.答题欠规范。个别学生做主观题没有认真审清学科方向以及设问方向和要求, 原理运用张冠李戴, 答非所问。即使答了, 也是“口水话”, 没有上升为理论的高度, 做到观点术语化、条理化、序号化, 以及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让人感觉“答了很多, 但很乱, 不着边际, 没有实质的内容”。而有的学生则重在摆原理, 把原理照搬到答卷上, 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 因而得分非常低。
5.个别学生在文综考试中时间分配不合理, 做选择题用的时间过多, 导致最后两道题不够时间做甚至放空。在复习过程中, 学生对一些政治术语把握不准, 没有很好地结合现实生活来理解, 只是一味地钻牛角尖。
二、应对的措施
(一) 牢固掌握课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夯实基础
高考的题目大部分是基础题, 而且会遵循“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原则。每年的高考试题, 其形式或问题都会发生变化, 设置的情境往往会使用我们从未见过的材料, 要求回答的问题也可能是我们从未遇到过的。但设问“高于教材、活于教材, 却源于教材”, 无论题目怎样变, 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它的出题依据和源头, 也就是我们讲的“理在书中, 题在书外”。因此, 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中, 要强化对课本知识的记忆, 夯实基础, 对课本的主干知识、考点进行识记, 利用好早读及晚读的时间熟记课本知识。
(二) 注重热点, 关注新教材, 提升成绩
1.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运用, 关注热点
关注热点, 联系实际, 是政治试题的突出特点。这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中, 必须重视热点, 按专题对材料和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和整理, 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在联系实际时, 除了要注意联系国内国际的重大实际, 特别是我国一年来的大政方针, 还要关注社会生活实际, 如物价上涨、农业、民生、节能减排、对外开放等热点问题。这些都是长效热点问题。如节能减排 (过去的提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 现在是“节能减排”) , 2005年考“从经济学角度说明企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该如何做”, 2010年考“政府在实施节能减排中体现了哪些活动原则”“居民使用白炽灯和企业生产白炽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农业问题更是热点当中的热点, 连续几年都考, 2008年问的是“世界粮食危机蔓延, 引发粮食价格上涨, 我国怎样应对”, 2009年考“政府为什么要抗旱”, 2010年考“中国为什么能以7%的土地, 保证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2013年考“用所学经济知识概括该村在土地集约经营上成功的经验”。这些热点问题, 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关注新课改, 注意教材内容的变化
广西从2012年起才实行新课改, 但近五年广西高考的文综试题里都或多或少出现了新课标的内容。如2009年的“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10年选择题中“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2011年选择题“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2012年的“联系有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 2013年的“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知识”等。对新课程内容的考查, 符合考生的思维规律, 顺应考生的思维畅通性, 有利于保证考生思维的相对稳定, 避免出现较大的思维跨度。但也给我们的复习敲响警钟:不能忽视新教材, 应将其有机渗透到旧教材的相关内容中, 找出新旧提法的异同, 并对新提法进行理解和记忆。
3.抓好尖子生的培养, 鼓励学困生, 提升成绩
对于尖子生, 我们要加强答题方法的指导, 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可多找尖子生谈话, 不断给他们暗示, 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 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从而促使他们获得更好的成绩。
对于学困生, 我们要尊重其人格和情感, 多去关心他们、亲近他们、帮助他们。真正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真心诚意的帮助, 让他们逐渐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 从而树立自信, 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学习上, 要从最基础的知识、最基本的方法入手,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每一个难题, 指导他们利用好课前和晚读的时间强化对课本知识的记忆。
(三) 考试时间的安排和策略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一轮复习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有如下思考:
一、针对学情,抓住考纲,注重史实的掌握深度
一轮复习停留在基础年级阶段,仅把高一高二教案拿来使用,忽视考纲要求,忽视学生已有的基础,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误区,它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还会浪费大部分时间。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了解学情,即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对基础知识已有所掌握。
而一轮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史实理解更深入、更具综合性。因此,我们应做到如下几点:
1.阅读教材,找出核心史实,用有效的方法记忆相关史实。一轮复习要紧扣客观史实,夯实高考基础,记忆史实应总结方法,如要点法记忆、谐音法记忆、数字法记忆等。
2.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使学生明确复习重点。复习课提问是一个很必要也很重要的手段,但要注意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确复习重点。
3.找到重点史实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纵横联系相关史实,归纳历史发展规律,概括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比较异同,认识历史发展的共性与个性。联系的方法:让学生翻书找到模块—专题—课—点,找到联系的线索(同时、同性质、同地域)。
二、注重史料教学,应对高考命题特色
史料运用的效益性不强,甚至忽视史料,这是一轮复习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史料是真实呈现历史原貌的重要途径,史料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历史学科教学的突出特征,也是新课程对学生的重要能力要求。从近几年历史高考题看,几乎每道题都以史料形式出现,所以史料教学应贯穿整个历史教学过程,当然一轮复习的史料应与史实的记忆结合在一起,突出史料的细节化,最好用一手原始材料辅助史实的理解记忆。例如:以史料来设计问题,以史料来考查学生记忆运用史实的能力,突出课堂复习的主体性要求。
三、准确定位教师引导服务功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高三一轮复习更应淡化教师的“主角”意识,一轮复习不是教师讲解课,否则将事倍功半。我们应该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史实,还有哪些漏洞?学生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和做题能力,还有哪些不足?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巩固已有的知识,提高运用的能力,引导学生如何产生疑问、好奇,讲解、解读史料,教給做题的方法,提高做题的能力。而整个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能代替,所以,一轮复习教师课堂占用的时间最好不超过20分钟。
参考文献:
[1]王鹏.2008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思路.甘肃省临夏中学.
[2]张秋生.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的十个“特别关注”.
同学们,第二轮复习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今天距高考只有仅仅71天的时间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有效的复习备考是高考致胜的关键。今天讲三个问题:在复习中存在的认识问题;考试中失分的原因分析;下一步我们的复习策略。
1、复习认识上的误区
1)重视课外书,忽视教材
对基本知识还不熟悉,基本公式、基本定理背不下来。盲目做题,只重视做题数量,忽视复习质量。做完题,下次还像没做一样。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做不上特别烦燥。老师讲又不认真听。
2)忽视课堂学习,另搞一套
总认为老师带领复习的内容没用,总想自己看,自己看又不知怎么看,导致复习效率低下,没有针对性,由着自己的喜好。有时出现上语文看数学,上外语看物理。复习效率非常低。连平时会的内容也在渐渐遗忘,最后谁也信不着,疑神疑鬼,情绪纸落,偏科严重。
3)晚上熬夜,白天睡觉
高三了,非常着急,时间紧,任务重,以至于晚上熬夜至凌晨,但白天却精神头不足了,一整天昏昏沉沉,早晨到校后就睡觉,上课眼睛迷成一条线,上课什么也听不进去,问老师的问题全是上课讲过的内容,而一到晚上又精神无比,生物钟整个调乱了,时间一长,身体夸了,精神头没了。考试时头脑一片乱糟糟,考完试又觉得题不难,就是考不出成绩来。因此我们要科学复习,睡觉也同样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午睡一定要睡,这时学习效果很差,如果不午睡,整个一下午都迷糊,得不偿失。
4)只重复习,轻视体育锻炼
认为学习时间紧,没时间锻炼,下课不出去,不上体育课体活课。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越来越虚弱,没有精力去拼,高考时总是提不起精神来。其实,运动后学习效果最佳,学习效率也高,同时能饮食改善,身体好,精神头就足,学习效果也好。
5)心理素质差,越想考得好,成绩越不理想
有些同学很急躁,总想一考试就考得非常好。越急越考不好,越考不好就越急,恶性循环,导致自信心下降,甚至害怕考试。也有的同学,没有合适的自身定位,总想一鸣惊人。导致考试前后大喜大怒,心浮气燥,患得患失。心静自然凉,要保持平常心,一步一个脚印的复习,一次一次的提高,经过大量的量变,才能有质的飞跃,贵在坚持。甚至有些人不惜考试作弊,综合科三人合作。短信满天飞,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有的人干脆不考试,一考试就病,借顾请假,甚至不请假,就跑了,跑到哪去了到网络寻求片刻的迷惑。
6)学习效率低,不适应高三复习,不会听课,不会复习,不会听思想、听方法、听要点,不会记笔记。不会深入的思考,不知反复问为什么这样。一天到晚也很忙,但没有收获。不能在某一块内容上下功夫,打一个歼灭仗,不能深度的思考,深刻的反思,不能根据自己的体会总结规律并将其记住。
也有个别人,过去不认真学习,欠账很多,现在要高考了,着急了,但却无从下手,眼高手低,一遇困难便自暴自弃或主动放弃。上课睡觉,看闲书,发手机短信,闲聊,手机成了感情上倾诉的工具。上课听不进去,总上厕所,总在外面溜达,而不去听课。
我奉劝这些人,从现在做起,拿起书本反复看教材,做课后题,记公式,做老师留的简单题,一个一个做,别怕慢,弄透,疏理基础知识,保证得到简单题的分数,而难题最后冲一下,也未必不能考入二本。
7)偏科现象严重,至今仍不在意
安全感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必需品,人身安全、国家安全自然不必说,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居住安全、环境安全,也是现在我们极想得到的保障。要活得更有尊严,首先从放心地活开始,从放心地吃开始,从放心地呼吸开始。
1.“奔驰的”高铁
2011年7 月23日,38岁的福州机务段高铁司机潘一恒如往常一样走进D301次列车司机室,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值乘列车,若干小时后,他将作出他生命中最后一个决断——在D301次即将高速撞上D3115次列车的最后时刻,拉下紧急制动闸,用他的生命减少更大的损失。两列列车上的乘客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会经历一次中国高铁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事故: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54名责任人被处理。
这次事故无疑给中国高速发展的高铁事业敲响了警钟。其实在事故发生前的十多天里,高铁隐患已频频出现:7月10日晚上,仅仅开通11天的京沪高铁G151次列车在济南段发生停车断电事故。7月14日,京沪高铁再出故障,一天内有两列高铁被迫换车运营,另有一列高铁出现故障而延误。除了故障频率增加,故障形式也出现了新样式——G201次北京始发就换车;G150次中途换车;列车电线接触不良再发,G105次自动降速。7月23日,“甬温线”上,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这次事故造成了200多人的重大伤亡。7月25日晚,高铁没有因事故而停驶,从上海开往北京的G20次列车,又在安徽定远县境内“趴窝”了近两个小时。
铁路发展,要速度更要安全,而安全的保障除了硬件和技术,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无论对管理者还是对乘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以生命的代价,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如果责任感再强一点点,工作再谨慎一点点,这次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在这一点上,铁路系统应该好好反省。
【适用话题】敬畏生命、得与失、警示与反思、公开与监管、责任、懈怠„„
2.校车何时能安全
2011年,我国多地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大连市一辆载着17个孩子的轻型封闭货车与迎面而来的奔驰车相撞,车上的孩子均不同程度受伤,此车是幼儿园园长雇来的“黑校车”;山西一接送学生的面包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甘肃省庆阳市一辆大翻斗运煤货车与小博士幼儿园接送学生的面包车迎面相撞,事故遇难人数达20人,其中包括18名幼儿、校车司机及一名教师;江苏丰县发生一起运送小学生车辆侧翻事故,载有29名学生的校车因躲避一辆人力三轮车,侧翻滑入路边水深达到60厘米的沟内,造成15名学生死亡,11人受伤。
据报道,在甘肃校车事故中,核载9人的面包车内实际“塞”了64名幼儿,而且还逆向行驶。校车事故之所以频频发生,直接反映了驾驶人员无视法律,对人的生命极不尊重,存在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路面秩序管控不到位、源头监督管理不到位等共同问题。“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何时才能真正地做到这一点?
【适用话题】安全、责任、监管、守住良心、承诺与义务„„
3.蒙牛有毒
2011年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称,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黄曲霉素属强致癌性物。12月26日,蒙牛集团相关负责人称,产生问题产品的原因是一批饲料因天气潮湿发生霉变。12月28日晚间11时许,蒙牛公司官方网站遭自称为“SIT小组”的黑客入侵:“蒙牛曾经让中国人强壮过,曾经让中国人自豪过,中国自己的乳企,如今自己坑自己。你们坑爹呢还是坑爹呢还是坑爹呢?每天一斤奶,喝死中国人。这就是你们蒙牛的宗旨吧?我想问问在事发以前你们出过多少事,坑害过多少中国人,我们是一家人,你却自己坑害自己家人。今天原材料不合格,明天致癌,后天直接下毒好了„„这是我们民族的耻辱。”
从2008年奶粉检出三聚氰胺、2009年蒙牛特仑苏OMP事件、2011年榆林277名小学生喝蒙牛牛奶中毒、蒙牛酸奶现霉斑、蒙牛雪糕抽查大肠菌群超标,一直到这次的黄曲霉素事件,作为一个普及度如此广的牛奶企业,蒙牛并没有在历次的**中反省,而是又一次置消费者的健康于不顾。
【适用话题】企业道德、社会责任感、规范、忽视健康、自律自省、勇于道歉、知错能改、时代的良心、明明白白才是真„„
4.血燕亚硝酸盐超标
燕窝是中国人的传统保健品,被传为珍稀滋补品的“血燕”更是价格高昂。但浙江省工商局在一次抽检中发现,市场中血燕的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含量最高达11000毫克/千克,超标350倍之多,问题血燕产品多达3万多盏。一份来自工商部门的视频材料显示,多位燕窝经销商承认,市场上销售的血燕,其实是在加工作坊里,对白燕窝进行熏制或染色后形成的,因此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亚硝酸盐。
几年前,亚洲爆发禽流感疫情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是仅有的两个可以向中国出口燕窝的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的出口占了绝大多数。受近年来中国燕窝消费市场的刺激,马来西亚引燕业飞速发展,其中90%以上的燕窝制品销往中国。面对“血燕危机”,一个自称是“马来西亚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局”“马来西亚出口兽医检验局”“马来西亚燕窝出口公会”等机构官员的人士在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血燕的亚硝酸盐超标问题进行“澄清”。其实,这又是一个骗局,因为该官员后被媒体揭露是假冒的,他自称所属的机构也都是不存在的,发布会的目的就是为血燕辟谣,以挽救马来西亚燕窝产业链的最大市场——中国。没想到,事情却越描越黑。
【适用话题】谎言、诚意、企业的良心、追求眼前利益、忽视健康、言行一致、自律自省„„
5.速冻水饺“细菌超标”事件
2011年11月,“思念”“三全”和“湾仔码头”等国内速冻食品知名品牌相继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后,整个速冻食品行业陷入“细菌门”。
速冻食品的质量问题并非是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由于速冻产品多采用新鲜肉类、蔬菜、水产等为原料,且与其他食品的生产过程相比,速冻产品的制作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生产过程中自动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因此,在速冻食品的采购、制作环节中极易出现微生物超标的问题。这些知名品牌的产品细菌超标,严重损坏了速冻食品行业的形象,大大打击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导致速冻食品销量的直接减少。
【适用话题】食品安全、信任、透明、声誉、名牌效应„„
6.味千猪骨汤精
自2011年7月23日被曝光面汤营养成分涉嫌虚假宣传后,味千拉面“骨汤门”**快速发酵,且愈演愈烈。先是味千公司承认汤底为浓缩液勾兑,然后是味千拉面被指是“贴牌日货”,紧接着味千又卷入添加剂超标**。
据味千中国官方网站介绍,味千独特的白汤采用猪大骨、各类鱼骨经长时间熬炖而成,含有大量“软骨素”,对人体骨骼钙质有着极佳的补充。上海食监部门通过对味千拉面在上海多家门店的食品进出货凭证票据进行索证索票,发现味千白汤所用汤料实为浓缩液,且主要成分“猪骨汤精”由山东省泰安京日丸善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生产后的“猪骨汤精”被送往西盖米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经添加调味料、增稠剂、香精等,制成了味千汤料浓缩液,经加工后配送到味千拉面在上海的各家门店。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而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没有痛苦,人生的乐曲就会缺少波澜。种子在痛苦中萌芽,婴儿在痛苦中分娩,雏鹰在痛苦中展翅。不经过痛苦的训练,运动健将就没有夺冠后的快乐,不经过痛苦的跋涉,南极健儿就体味不到跋涉一的喜悦,不经过痛苦的探索,成功的鲜花就不会有耀眼的色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生命的火花才会闪光发亮,只有在痛苦中奋进,生活的美酒才会更醇更香。欢乐的人生,人人都愿去拥抱,但是笑语欢乐不是生命所有的财富,人生的欢乐必须用痛苦去酿造。欢乐不是人生最好的解脱,痛苦也不是人生最大的失落,在花前月下寻找快乐的,最终不一定真正快乐。
在痛苦中不断探索的,痛苦不久会离你而去。拭去你咸涩的泪水吧,生活的乐章会更加丰富多彩。
为了让我们理想的大厦高高屹立,为了让我们青春的花朵灿烂芬芳,让我们正视痛苦,拥抱痛苦吧!
一、“无为而治”, 没有教学的写作课堂
教学的本质首先是老师的教与导, 然后是学生的学。教师通过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而做出的种种尝试与努力是教学的本质。但现在大多数教师对作文教学采取了“无为而治”的做法。
王荣生老师说过, 现在许多语文老师的课堂是没有作文教学的。其实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主阵地。清人章学诚说:“学习之事, 可授者规矩方圆, 其不可授受者, 心意营造。”可见作文教学还是切实可行的。课堂是熔炉, 没有老师的教学就没有“温度”, 即使学生是块好矿石也炼不出“钢”来。有效的课堂教学, 应当是教学过程与学生写作过程同步, 在学生写的过程中, 教师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写作策略和技能。
二、宿构成风, 作文课变成了背诵课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 以满分作文为标准为核心的文体“套路”训练成了宝典。这种无思考、无感情、无生命的模仿成了束缚学生发展的新八股。
其实“照葫芦画瓢”式的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初级写作教学的方法, 可以快速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 对于学会基本的文字表达不无益处。但如果满足于“宿构”, 把“仿写”作为一种实现得高分的目的, 就会使作文教学走向反面, 走进死胡同。作文课上成了背诵课, 学生宿构成风。这将培养学生“懒汉”思想, 将残酷吞噬学生对生活、对社会那份珍贵的人文关怀, 将扼杀学生本应朝气蓬勃的写作生命。最可怕的是语文学习的兴趣没有了, 败坏了学习的“胃口”。
作文水平的提高绝不是背几篇文章就可以实现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最终要靠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靠积累。作文无捷径, 读写结合, 广泛阅读, 适当练写是作文教学的正路。
三、无源之水, 不让学生读闲书
新课改在阅读教学方面明确指示:让学生有选择, 有自由度, 扩大阅读空间。现在无论教师还是家长, 一般都不太赞成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不让学生读课本和教辅以外的书籍。他们认为这是“闲书”, 与学习无关, 与高考无关, 这种认识是不对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但课堂不是生活的全部, 课外也是“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不突破课堂, 学生只能是坎井之蛙:视野狭窄, 思路闭塞, 能力低下。
立足课堂向课外延伸才是正确的选择。学生“语文生活”要完整, 课外就要多读“闲书”。读“闲书”可以引发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量, 延展知识面, 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课外阅读必须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因为读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阅读的厚度决定了作文的深度。
所以无论作为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来看问题, 不要因为考试而扼杀这种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量阅读“闲书”, 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四、厚此薄彼, 文笔成了好作文的第一要义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把语言好当成作文评判的标准。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实践都指向了“文笔好”。我们应该对这种过分追求藻饰的写作倾向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
高考的负面影响。高考作文阅卷, 时间紧, 任务重, 还要求有区分度, 这是很难的。“文笔好”的作文比较容易看得见, 好把握, 自然能够吸引老师的“眼球”, 获得青睐。于是乎, 学生作文时, 堆砌辞藻, 力求华丽。结果是文章支离破碎, 没有情节和情感的真实。片段的华美和整体的苍白是很难形成真正的艺术美感的。
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维的外衣, 是思想精神的外壳;而文采是语言方面的特征, 是文章外在的形式体现。“有文采”是在情感充沛和内容真实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生发, 而不是去敷设文采。缺少感情和思想的文字多少显得寡淡与轻浮;无论笔尖如何游走, 牵引着它另一端的应是流动饱满的情感和思想。否则, 只会像六朝骈体文那样:昙花一现, 没有生命力。
五、没有思辨, 作文教学缺少正确的是非观
在批改作文时, 发现有的学生选材很新颖、典型, 但表述混乱, 不知所云;有的学生文字表达尚可, 然而内容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不正常, 甚至不健康。这样的作文不是没有思辨, 就是缺少正确的是非观。作文教学中, 很多老师还没有意识到“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需要明确地指出, 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思维活动的过程, 写作的事其实更是思维的事。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思维训练上下功夫。
目前, 有些学生在写作时, 只是静止的、孤立的、片面地分析问题。因此, 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是作文教学自身的需要。教学生把辩证法运用到思考写作中, 才能让鲜活的生活走进语文, 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
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作文教学没有捷径, 我们只有在教学中摒弃不利的做法, 不断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 才能有效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 才能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是我们全体语文人的追求, 也是广大学生的福音。
摘要:“无为而治”, 没有教学的写作课堂;宿构成风, 作文课变成了背诵课;无源之水, 不让学生读闲书;厚此薄彼, 文笔成了好作文的第一要义;没有思辨, 作文教学缺少正确的是非观。这些现象都是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往往忽视, 甚至漠视。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1.理性化解来自父母的压力
案例:
朱静自从上了高三,就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一下子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生活上,父母对她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尤其是她的母亲,平时工作繁忙,很少在家里吃饭,而现在呢,几乎是每天亲自下厨,给她弄可口的饭菜;在学习上,她的父母隔三差五地询问她的学习情况,一旦情况不理想,她的父母就会十分担心。父母的关心使得朱静感觉自己身上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导致她学习状态始终低迷,却又不知怎么排解。有时候,父母问她学习的情况,她就会无端地发脾气,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僵,这些矛盾进一步加重了她的压力。朱静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之中。
分析:
毋庸置疑,每位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同时,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光明的前途和美好的人生。因此,当孩子进入高三这个关键的学习时期后,他们会不自觉地过分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这其实是很正常的表现。只是,或许因为他们没有和孩子充分沟通,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从而导致他们的关心对孩子来说成了负面的压力,甚至引起亲子关系紧张。
对策:
1.正确看待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的心声。父母关心你,那是因为他们爱你,期望你有不错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保持平常心来看待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接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2.积极主动地与父母进行交流沟通。人在高三,要多和父母进行交流沟通。找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比如趁父母心情比较好、不是很忙的时候,用商量的口吻和礼貌的语言和父母进行交流,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其内容可以包括:你期望他们怎么关心你;你对目前父母的行为有何看法和评价;你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计划;你期待他们给你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等。在谈话的过程中,一定要向父母传达出这样一个明确的信息:你一定会努力学习的,让他们不用过多地担心。否则,就会影响你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我想,这样的交流之后,你的父母自然明白该怎么做了,也不会再给你带来过大的压力了。
3.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与父母做了沟通之后,要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父母证明自己在努力,他们真的无需太多地关注和过分地担心。
2.和竞争对手做朋友
案例:
进入高中以来,刘曼丽和张梦雪一直都在一个班里读书,而且两人还是比较好的朋友,平时关系十分融洽,经常互相探讨学习,课后一起玩耍。但是,进入高三后,依然在一个班级的她们,彼此的关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比如面对张梦雪学习上的请教,刘曼丽开始变得支支吾吾或者干脆找些借口委婉地拒绝;刘曼丽买了什么好的复习资料书,她也是一个人偷偷看,不再拿出来与张梦雪分享了。总之,刘曼丽开始刻意和张梦雪保持距离。因为刘曼丽担心,要是自己现在还像以前那样和张梦雪在学习上毫无保留地交流,到高考的时候,万一她的成绩超过了自己,岂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但是,刘曼丽这样的行为换来的是张梦雪及其他同学渐渐地远离,而刘曼丽也开始苦恼自己怎么就成了孤家寡人?为此,她的心情大受影响,学习状态也陷入了低迷之中。
分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作为学生,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作为高三学生,面临着更为激烈、残酷的高考竞争。因此,进入高三后每一位同学都希望自己能顺利通过这一年的复习,在高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然而,在这个备战高考的过程中,不少学生把自己的同学想象成高考的竞争对手,即所谓的“假想敌”。这些学生开始刻意将自己的学习情况“保密”,不愿意把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与他人分享,还喜欢去打探别人复习的水平,希望自己能够在高考前的复习中占据绝对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与同学和朋友之间的感情自然受到影响,人际关系紧张就在情理之中了。
对策:
1.积极转变不合理认知。认知决定行为,合理的认知决定了合理的行为。因此,不要以为你给同学讲题了,把好的学习方法与同学分享了、把好的学习资料推荐给同学了,你在考试中就没有优势了,你的成绩就受到影响了。其实不然,原因有两个:一方面,你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的同时,你也再次加深了对这个知识点的复习和掌握,而且还可能对该知识点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另一方面,你的耐心讲解和无私分享,会换来别人对你的感谢和信任,为你赢得良好人缘的同时,别人也愿意与你分享他的复习心得和好的学习资料。这样一来,岂不是促进了你学习成绩的提高吗?所以,要转变认识,和你的竞争对手做朋友,一起合作学习,考出更为优异的成绩。
2.主动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高三是学生压力最大的一年,因此,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此时你没有朋友,不能及时地寻求到他人的帮助,可能会严重影响你的学习状态。反之,如果你有很多朋友,则可以将这些烦恼和困惑向其倾诉,并在交流中解决困惑,走出烦恼,这样一来,不就更有利于你的复习了吗?因此,要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交朋友,而不能总是把对方看做竞争对手,把自己孤立起来。
3.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案例:
张晓宇进入高三后,发现老师课堂上的教学速度忽然加快了不少,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也相应增加了。比方说,以前高一高二的时候,同一个问题,老师会反复地强调和讲解,而现在呢,一个问题三言两语就讲完了。这让成绩原本就不是很好的张晓宇心理上的压力陡增,他开始担心自己的复习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并反复想象着一年后自己高考失败的惨象。在这样的想象中,他的学习状态越来越糟糕,课堂上难以专心听讲,思维反应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了,可想而知他的学习成绩也难以理想。到后来,他越来越觉得高考真的没戏了。
分析: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定律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定律,通俗地说,它的意思就是:“如果你预见到了幸福和快乐,你就会把事情往幸福和快乐的方向推动;如果你预见到了不幸和悲哀,你就会把事情往不幸和悲哀的方向推动。”按照这个道理,如果你认为你高考会考砸,很可能你就真的考砸了。从本质上说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所谓心理暗示就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人的思想、行为与自己的意愿相符合。而心理暗示分为消极的心理暗示和积极的心理暗示。显然,消极的心理暗示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会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离失败越来越近。
对策:
1.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成绩就会提高。高三才刚刚开始,高考还没有来临。即使你现在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你也应该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刻苦学习,多练多问,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做好高考前的准备,考出自己的水平。
2.积极反驳自己的消极错误观点,树立积极正确的观点。你现在连高考都没有参加,怎么能轻易地自我否定,认定自己高考就一定会失败、一定会考砸了呢?这显然是一种主观的臆测,一点都不合乎客观事实,更没有任何可信度,因为你的这种判断本身就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所以,你现在就要抛弃“我高考一定会失败”的念头,让自己积极起来。
3.积极地自我暗示,提升自己的信心。比如每天起床后,对着镜子说:我能行!我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每天可以想象自己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父母、老师和同学都纷纷来祝贺自己;每天可以想象自己能够在模拟考试中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受到老师的不断表扬和肯定等等。通过自我激励,树立自信心,重新学会审视自己的学习状态,走出消极暗示的阴影,让自己退学的想法烟消云散。鼓足勇气,在积极的自我暗示下,全身心地投入到高三的学习中去,争取在高考中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4. 正确处理好失恋问题
案例:
刚进入高三没几天,高三(十)班的谢果果就失恋了。对方提出分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高三是高考前的最后一年,也是决定高考命运最为关键的一年,所以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习,不想再谈情说爱了,要努力奋斗,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样的理由,的确是合情合理,毕竟备战高考是高三学生的第一任务。但是,谢果果心里还是很难过,他觉得自己被对方抛弃了,想当初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多么美好,而现在呢,可谓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想着这些,他忽然觉得生活和学习都失去了意义,整天浑浑噩噩,任失恋带来的消极心情侵蚀自己。
分析:
虽然中学都禁止学生谈恋爱,但事实上,还是有不少学生早恋。然而,进入高三后,由于学习压力陡增,不少恋爱中的学生会选择分手。而失恋则会给人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果不及时调整失恋带来的消极情绪,定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对策:
1.接受失恋的现实。首先,你要知道,失恋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很多人都曾经失恋过。其次,你还应该想到,失恋后,自己不是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吗?心里不再有太多的牵挂,岂不是可以卯足劲地学习啦!最后,失恋已经发生了,即使你现在再痛苦,能够让对方重回到你的身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接受失恋的现实才是走出低落情绪的第一步。
2.转移注意力。如果你总是关注到失恋这个事情,可能你的心里只会更加痛苦。因此,建议你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打打篮球,和朋友聊聊天,或者利用短暂的假期外出旅游,把失恋带来的负面情绪慢慢地宣泄出来,从而不再那么痛苦。
3.让自己忙碌起来。把你的学习、生活计划安排得满一些,当你整天都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你哪里还有心思来关注自己的失恋问题呢?前提是必须动起来,而不是坐在那里不断地回想着失恋的过程。
4.让自己尽情地宣泄痛苦。找一个偏僻的地方,或者找自己的好朋友,尽情地说出自己因为失恋而带来的痛苦,在诉说中化解失恋带来的负面影响。
1、“高原现象”又称“瓶颈效应”。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很多同学都说,遭遇了学习瓶颈。
2、“舌尖现象”。高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也可能看见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
3、“克拉克现象”。一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到了考场,特别是到了高考这样的重要时刻,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此即为“克拉克现象”。
4、“心理饱和现象”。进入高三,大多数学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为了这一目标,不再参与其他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着大量的练习,由于活动单一,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疲惫、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心理饱和现象”。
5、“阴影缠绕现象”对结果成败的过份关注,结果却让人失望。无论是平时的小考还是大考,过度的关注成绩,如果考不好了自信心受搓,长期走不出失败的阴影,这种现象暂且称之为“阴影缠绕现象”
高三学生因为高考和升学的压力,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往往容易出现学习自信心不足、焦虑急躁、注意力难以集中、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家长的言行也会传染给孩子,在这个阶段,家长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如从创造安静的复习环境、适当降低期望值、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不要对孩子过分关注、帮助孩子合理膳食等方面一起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关键时期。张扬的家长也应该根据她的具体情况给她制造学习的氛围,让她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摘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物理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三地理教案: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三地理教案: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课前预习】
事件 污染 致害原因
玛纳斯 大气污染 洛杉矶
多诺拉
伦敦
四日
水俣 海洋
米糠油 食品
富山 水体
【问题探究1】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问题的四大表现:
2、为什么会出现资源短缺?
3、八大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
4、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是,其后果是:
5、全球环境变化:工业革命后,出现全球性环境问题,如
【归纳总结】
1.资源短缺
2.八大公害事件(注意前四个异同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问题探究2】
1.读图1.8
⑴此图可表明哪一个环境问题? ⑵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⑷怎样治理?课本P60
2.从上可以看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归纳总结】
原因: 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②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④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⑤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⑥向环境中排放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问题探究3】
1.(案例2)人类排放的污染物是如何到达极地地区的?
2.从上案例可以看出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有哪些?
【归纳总结】
总结: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难题,要深入分析它产生的原因,进而确立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思想。
【课堂反馈】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复习要把握高考动向
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组本着“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原则,以“稳中求发展”为指导思想,不断调整试卷的结构和难度。我们要注意收集相关信息,认真分析,研究对策,不断调整教学的侧重点。高考试题,思维严密,设计灵活,代表性强,智能价值高,性度、效度高。因此,研究并选用部分高考试题,有利于准确地把握高考动向以及试题的难度与广度,使复习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复习要把握关键——加强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
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好的基础,能力是不能发展的。很难想象一个词汇贫乏、语法知识不巩固、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能理解复杂的句子,写出正确而地道的英语;而看不懂内容,无法进行正确表达,又怎样去解“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这些能力题呢?又怎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呢?因此,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特别是基本的词汇、语法和常用句型,要反复训练,以达到灵活运用。同时要加强能力培养,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重视词汇量的掌握。要求并督促学生熟练掌握考纲要求的词汇。词汇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常用词的掌握;第二,词组、短语和固定搭配的识记和运用。
2.归纳总结所学过的有用句型。突出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意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3.着力复习语法知识。语法复习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言运用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三、复习要解决难点——英语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
运用能力的具备是长期积累、不断磨练的结果。其中基本功地位尤为突出。基本的运用能力需要过关的基本功,而熟练灵活的综合运用则需要过硬的基本功。因此,我们要调整好学生的心态,正视基本功的地位,进而重视基本功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
1.突破薄弱环节。由于种种原因,每个同学在平时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上都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查找、分析知识缺口、漏洞以及薄弱环节,并把它作为复习的重点,下决心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它,以促使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
2.精选复习材料,严格、有序训练。高质量的练习应该是难易适中,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自成体系。其中知识类练习应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系统性,能力类练习应循序渐进,设计科学,有较好的思想品质。训练要有计划,要严格有序,既有专项训练,又有综合训练,既有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又有思维品质和方法的训练,既要训练解题准确率,又要训练解题的速度,真正做到熟能生巧,巧能升华。
3.坚定信心,树立必胜的信念。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的发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促使他们产生一股强大的动力,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四、复习要突出重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通常指两个方面:一是理解;二是速度。速度快,理解率高是阅读能力强的两个标志。提高阅读能力,既要注意理解,也要注意速度。阅读理解是人们思想交流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把作者的思想、观点吸收到自己头脑中来的过程。首先读者应该获得客观事实。其次读者还应达到更高一级水平,也就是获得主观信息,如故事的气氛,情感基调、人物的性格、特征等一类比较抽象的东西。这种能力要求读者能从已知的具体事实中引出一般性结论,以便获得文章中没有具体阐述的概念。
1.要突出语篇教学。高考试题突出了对考生语篇理解能力考查,突出了对考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课文作为很好的语篇材料来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把握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推理、判断能力。
2.广泛阅读,增强语言输入量。阅读不仅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培养语感,而且有助于学习并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
五、复习要攻克弱点——写作能力的提高
英语写作能力是长期积累、不断磨练的结果,需要过关的基本功。我们要调整好学生的心态,正视基本功的地位,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激发写作兴趣,坚持有序训练,逐步提高写作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呢?
1.写好英语简单句是做好书面表达题、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要写好简单句,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并掌握英语常用句型、英语句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和汉语句子的差异。其次,要熟练掌握中学课本中词汇、短语和句型。
2.增加语言积累,丰富语言经验。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听、读是语言输入,说、写是语言输出,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有较好的输出能力。
3.指导方法、重视技巧是搞好写作的重要一环。
但是, 高三学习到中段, 学生的学习状态却有所回落。个别学生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 不仅影响着他本人的前途命运, 甚至也会波及其他学生。笔者经过调查, 发现学生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态度消极:总认为已经来不及了, 自己已经用功了但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无用论”“定局论”。
2.耐挫力差:总觉得压力很大, 不愿或不敢面对挫折, 或寄希望于他人帮助解决, 或无休止地责怪自己。
3.讲闲话、做闲事、想闲心事:面对高考, 明明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但总是会不知不觉地想着其他事情, 做着一些闲事, 或进行闲聊。
4.浪费时间:边角料时间不会利用, 看起来忙忙碌碌, 效率却极其低下。
5.有疑不问:面对自己的疑问, 不敢向教师提问、不屑向同学讨教, 一直拖延或消极等待, 就这样轻易地掩盖了自己的疑问, 日积月累, 疑问堆积成了知识漏洞。
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相信通过以下一些建议, 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一、摆正心态, 增强自信
进入高三后, 学生首要的感受就是压力无处不在, 节奏变快了, 题量增多了, 考试频繁了。有些学生的心态也变了, 成绩较好的学生, 容易滋生出骄傲的情绪, 只重视解难题、钻牛角尖, 忽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成绩中等的学生成绩不稳定, 对自己没有了信心, 患得患失, 有时还会被自卑的情绪影响;还有些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 对考大学失去了信心, 心灰意冷, 觉得一切已成定局。
其实, 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成绩靠后的学生, 每个人都有可能创造奇迹, 也有可能名落孙山, 这主要取决于心态。竞争是残酷的, 压力确实很大, 试想, 如果因为一两次的考试就把自己打垮了, 那还拿什么去挑战高考?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调节情绪, 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 无论是平时的测试、月考还是模拟考, 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生考试失利, 可以找教师倾诉, 可以去心理咨询室发泄, 可以痛哭流涕, 但是难受不过夜, 第二天又要精神抖擞, 拿出一个更优秀的自己来面对接下来的挑战。任何人都要敢于求变, 敢于创造奇迹, 敢于后来居上。
二、确立目标, 正确定位
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 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成功?因为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5%, 大多数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 就是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很多学生在高三刚开始时都有着高远的目标, 一次考试成功, 目标宏大, 一次考试失败, 自卑到不敢正视自己的目标。教师要让学生正视自己:一次次考试下来, 你还敢不敢坚持你最初的目标?
在实现高考目标的过程中, 要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并不难。教师指导学生在这个世界上, 只要能做到以下两点, 很多目标就可以实现。
第一, 每天要努力比别人多做一点事情。比如别人一天学习10个小时, 你就一天学习11 个小时, 这样一年下来, 你就比别人多学习了365个小时。别人一天背100个单词, 你一天背110个, 一年下来, 你就比别人多背了3650个, 最后你的词汇量就会比别人多很多。你定下了目标, 要做的不是天天看着这个目标兴叹, 而是要脚踏实地去做, 而且要比别人多做一点。
有一个成语叫“破釜沉舟”, 既然选择了高三要获得成功, 那么就要横下一条决心, 竭尽全力投入到当前的实际行动中去!现在最关键的第一是行动, 第二是行动, 第三还是行动!
第二, 任何一个高的目标都可以分成许多小的目标来实现, 即使你不能一下子达到最高目标, 只要一步步向前走, 最终就能实现。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为下一个更高的目标做准备的, 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就会使难度降低很多。首先给自己设置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形成各科的追求目标, 然后再根据这些目标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 可以细到每月、每周、每日的行动计划, 接着就是按部就班来执行。每天上床之前检查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 如果完成了当天的学习计划之后, 一定要给予自己肯定和褒扬, 这样就等于增加了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 同时也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反之, 就给予自己否定和惩罚, 并立即补上没有完成的计划。如此反复, 用不了多久就会养成按部就班完成计划的习惯。
其实, 我们的长期目标只有一个, 就是高考。每一节课、每一天、每个月都要问自己:我是否在朝着自己定的目标前行?不要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 只要一直在进步, 只要每个细节都能追求完美, 那么实现目标就只是时间问题, 而不是能力问题了。
三、珍惜时间, 努力拼搏
把一小时看成60分钟的人, 比看作一小时的人多60倍的时间。因此, 面对高考, 你的时间在哪里, 你的成绩就在哪里。
当下, 有很多学生, 不会利用边角料时间, 休息时间都用来嬉戏打闹。我们来看一看衡水中学的学生是如何珍惜时间的:
《从衡中到清华北大》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没有抱怨的功夫。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事都被压缩成为极限, 时间与效率, 是衡中里最常听见的词。‘两眼一睁, 开始竞争’真的是很恰当的描绘。早上起床到操场的时间从7分钟缩短到5分钟甚至3分钟, 中午离开教室的时间从12点25分到30分甚至35分, ‘灌饭’而非吃饭的时间可以按秒计算……”
这种对待时间的高度紧迫感, 实际上就是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这是衡中学生获得高考胜利的重要法宝。
四、学会思考, 学会竞争
在高三, 我们拼的是谁更勤奋、谁更努力。对于高三来说, 最高效的勤奋就是善于思考。那么怎样思考?
1.多比较, 拿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比较, 看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基本思路是否相符, 采分点是否找全。
2.多反思, 这道题可以让我学到什么样的解决方法?让我对什么知识又有了新的思路?
3.多总结, 通过对照, 多关注自己在错题中得到的经验教训, 自己总结出一些有指导性作用的方法来, 这样能更加有效地巩固基础, 突破难点。
如果说善于思考, 是我们个人突破和超越的关键所在, 那么学会竞争, 就是高三年级保持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核心。
通过以上对高三现状的分析和一些方法建议, 笔者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面对高考, 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任重道远, 要成功就要奋斗, 要奋斗就会有艰辛, 只有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才能换来丰硕成果。
摘要:高三的学习进入中期阶段后, 学生容易产生心态不好、效率差等各种问题。意在说明高三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引出高三学生德育工作应该有新策略、新的侧重点。结合所在学校的德育实际工作, 在德育管理中将理解人、鼓励人,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主要内容。在具体的工作中, 从心态、目标、时间、思考四个维度出发提供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