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检查注意事项(共11篇)
脑电图检查是通过脑电图机将微小的脑生物电讯号进行多级放大并记录下来的一种脑功能检查方法。脑电图检查是一项无痛、无创伤性的检查技术。
1.检查前一天晚上请将头洗干净,不要使用任何护发美发用品,如护发素、啫喱水等。
2.检查前三天请停用各种神经兴奋剂和镇静剂,以避免检查时形成假象,影响检查结果的判断;如癫痫病人停药有困难时,要向检查人员说明服用的药名、剂量,以便检查人员参考。.检查前避免过饥,以免低血糖影响检查结果。
4.精神异常或不合作者,应做睡眠脑电图,建议自然睡眠,一般不用镇静剂,需晚睡早起(晚上十一点后睡觉、早上五点之前起床),以备检查时入睡。
5.检查时您必须安静合作,请关闭手机、传呼器等通讯设备,按医生要求,睁眼、闭目或过度呼吸。
6.检查时头皮上要安放接收电极,请不要紧张,以免脑电波受到干扰。7.检查当天如有发热,不宜进行检查。
1.1 癫痫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 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 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1]。据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国内癫痫的总体患病率为7.0‰, 年发病率为28.8/10万, 1年内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4.6%。据此, 估计中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 其中500万~600万是活动性癫痫患者, 同时每年新增加癫痫患者约40万, 在中国, 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
1.2 癫痫的临床表现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其特征反复发作[2]。由于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和传递方式的不同, 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发作过程可分为强直期、阵挛期和发作后期。一次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小于5min, 常伴有舌咬伤、尿失禁等, 并容易造成窒息等伤害。强直-阵挛性发作可见于任何类型的癫痫和癫痫综合征中。
1.3 癫痫的诊断
1.3.1 问诊确定是否为癫痫详细询问患者本人及其亲属或同事等目击者, 尽可能获取详细而完整的发作史, 是准确诊断癫痫的关键。
1.3.2 脑电图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检查EEG检查是诊断癫痫发作和癫痫的最重要的手段, 并且有助于癫痫发作和癫痫的分类。临床怀疑癫痫的病例均应进行EEG检查。
2 脑电图
2.1 EEG
是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 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 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3]。EEG所描记的脑部活动图形, 不仅能说明脑部本身疾病 (如癫痫、肿瘤、外伤及变性病等) 所造成的局限或弥散的病理表现, 而且对脑外疾病 (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及中毒等) 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变化也有诊断价值。
2.2 癫痫诊断中临床应用的EEG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2.1 常规EEG
目前应用最广的EEG, 由于癫痫样放电随机性很大, 常规EEG一般记录时间为20~40min, 常常难以捕捉到癫痫样放电, 所以使用率呈下降趋势。
2.2.2 视频脑电图 (video-EEG, VEEG)
又称录像脑电图检测, 是目前癫痫诊断灵敏度和阳性率最高的脑电监测, 可通过视频录像同步观察到患者发作时的行为表现和同期的脑电变化。
2.2.3 动态脑电图 (ambulatory EEG monitoring, AEEG)
又称便携式脑电图检测, 通常可连续记录24h左右, 故又称24h脑电图检测。即患者可携带的EEG, 患者可以任意活动, 但动态脑电图的阳性检出率最低, 只有10%~30%。
2.3 EEG在癫痫诊治中的主要作用
EEG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EEG是癫痫诊断和治疗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工具, 尽管高分辨率的解剖和功能影像学在不断的发展, 但在癫痫的诊治中EEG始终是其他检测方法所不可替代的。EEG在癫痫诊断中的作用概括有以下几点:确定发作性事件是否为癫痫发作;确定癫痫发作类型;确定可能的癫痫综合征;有助于发现癫痫的诱发因素。EEG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评估单次无诱因的癫痫发作后再次发作的风险性;评估何种类型的抗癫痫药可能最有效;评估有无外科手术适应证确定发作起源部位;寻找认知功能受损的原因;判断临床行为变化是否为非惊厥性持续状态;评估抗癫痫药撤药后复发的风险性等。
2.4 第一次癫痫发作后EEG监测的意义
EEG是癫痫诊断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部分, 临床上对于仅有一次无热癫痫发作的患者, 应推荐进行EEG检查。因为即使一些患者当前并不需要治疗, 但EEG检查有助于诊断及评判预后。
癫痫患者获取一份治疗前的EEG记录是非常必要的, 而第一次癫痫发作后恰恰提供了这一机会;结合EEG可能会认识到某些特殊的儿童癫痫综合征;EEG记录可能会监测到临床上未能发现的一些轻微发作如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等;EEG记录可能会发现一些惊厥诱发因素:如录像游戏或电视, 从而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合理的干预;一次癫痫发作后EEG有癫痫样放电的患者, 其惊厥再发率是EEG正常者的2~3倍, 因此, EEG检查有助于预测惊厥再发率。
2.5 EEG对抗癫痫药停药的指导作用
EEG在评判是否可停用抗癫痫药治疗时, 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临床上考虑停用抗癫痫药时, 应进行EEG检查来评判癫痫复发的危险性。EEG正常的患者仍可能存在活动性癫痫, 并有复发的危险性, 而异常EEG提示复发的危险性相对更大。抗癫痫药较易抑制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的广泛性放电和光敏性, 而对局灶性放电的抑制作用较小, 多数服用丙戊酸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患者EEG较易转为正常, 但撤药后可能会有复发的危险性。
综上所述,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癫痫病的危害和EEG检查在癫痫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EEG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选择合适的EEG监测类型, 并对EEG数据进行精确的判读, 既不夸大也不低估EEG在癫痫中的作用, 第一次无热癫痫发作后尽早完成EEG监测以对临床进行指导, 根据EEG变化来评判治疗效果及指导抗癫痫药物的减停。加强EEG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摘要:癫痫病是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 发作时对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 需要早期诊断, 以便早期治疗。脑电图检查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 在癫痫病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能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的确凿依据, 并且有助于癫痫病的分类。随着科技的进步, 脑电图检查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证据。
关键词:癫痫,诊断,脑电图
参考文献
[1] 黄远桂, 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西安:陕西科学出版社, 1984:182-185.
[2] 林鸿彬.癫痫患者的脑电图与脑血流图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06, 6 (8) :1447.
一、窦性心律
这是一种正常的心律。心脏周而复始地跳动均起始于心脏的窦房结,窦房结具有一种起搏细胞,属于一级起搏细胞,它主导整个心脏跳动。由窦房结起动的心跳就称之为窦性心律,正常健康者的心电图都属于窦性心律。如果窦房结由于炎症或动脉硬化等原因?造成窦房结的一级起搏细胞损害时,则心脏其它部位的二级起搏细胞代之,这时就称为异位心律。如果出现异位心律就要及早诊治,寻找病因,给予适当治疗。
二、窦性心律不齐
这属一种正常范围的心电图表现。窦房结的起搏细胞按时发放脉冲电流引起心脏跳动,其频率不是始终均衡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如果前后两次的心跳差距超过0.12秒以上,就称为窦性心律不齐。儿童时期,起搏频率较快也不恒定,所以年龄越小越易出现窦性心律不齐。随着年龄增长,一般到成年后,窦性心律不齐就渐减少。此外,心律亦随呼气与吸气动作而有快慢变化,一般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变慢,这是一种常见的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属于一种生理性改变,无需治疗。
三、窦性心动过速
成人的心率如果每分钟超过100次,而且这种心律起源于窦房结,就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可见于两种情况:一种属于生理性情况,如运动、情绪激动等时心率加快,但平静下来后心率即恢复正常。这是心脏代偿功能良好的表现,属于_正常现象,无需治疗。另一种属于病理情况。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时常出现的窦性心动过速。其特点是安静状态时心率仍不能降至正常,并且伴有甲状腺肿大、心脏有杂音等器质性改变。后者必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长期不予纠正,会有发展至心力衰竭的可能。
四
窦性心动过缓
与窦性心动过速相反,窦性心率每分钟少于60次时就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有的属于正常生理性的缓慢,无需药物治疗,但有些则是病理原因引起,一定需要治疗。
生理性的缓慢多见于正常的中、老年人,长期从事体力活动者以及迷走神经机能亢进者等。其特点是心率每分钝低于60次,但常在45次以上,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注射阿托品等之后心率会立即增快,也无头昏、晕厥等症状出现,无需药物治疗。病理性的原因则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炎等,常由于窦房结的起搏细胞功能障碍、起搏频率下降所致,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器质性心脏病表现。其特点为心跳次数可降低到每分钟45次或以下,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心率也不能相应提高,容易出现头昏,晕厥等症状。医学上称此为病态窭房结综合征,需要服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腙素等药物治疗,严重者需要安装心脏起博器。
五、心肌供血不足
生化全套检查为生物及化学检验,需要多种不同的检验试剂进行检查,所以生化全套检查之前需要注意:
(1)、需要空腹:生化全套检查前保持空腹,最好在头一天晚上八点后不再进食,第二天不吃早饭直接进行生化全套检查。
(2)、不可饮酒:酒精会影响到部分化学反应,导致检查结果错误,一定不可饮酒。
(3)、检查前不可过量运动:大量运动会导致机体的转氨酶等含量变化,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3.血脂化验前注意四事项
(1)、药物干扰
某些冠心病药物可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维生素A、维生素D可使胆固醇升高;硝酸甘油、甘露醇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因此,在抽血前2-3天内,不要服用这些药物。
(2)、控制饮食
抽血前12小时内不能进食,8小时内不能饮水,3天内不能饮酒,不能吃动物肉,因为动物的内脏、脑子、骨髓、脂肪等胆固醇含量都很高,这样可以避免食物中脂肪和酒精等对血脂暂时性升高的影响。
(3)、适度健身运动
验血脂前2-3天不要做过猛的健身运动,如跑步、打球、跳高等。因为运动量过大过猛,脂肪中的脂酶活性增加,血脂相应降低,这对化验结果也会有一
定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在早晨不要晨练。
(4)、止血带结扎时间
一、随机文件必须包括下列资料: 1 土建布置图; 2 产品出厂合格证;
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及缓冲器的型式试验证书复印件。
说明:
因为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是保证电梯安全的部件,因此在设备进场阶段必须提供由国家指定部门出具的型式试验合格证复印件。4随机文件还应包括下列资料: 1装箱单;
2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3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
说明:
电气原理图是电气装置分项工程安装、接线、调试及交付使用后维修必备的文件。
二、土建交接检验
机房(如果有)内部、井道土建(钢架)结构及布置必须符合电梯土建布置图的要求。主电源开关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主电源开关应能够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 2 对有机房电梯该开关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地接近;
3对无机房电梯该开关应设置在井道外工作人员方便接近的地方,且应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3 井道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当底坑底面下有人员能到达的空间存在,且对重(或平衡重)上未设有安全钳装置时,对重缓冲器必须能安装在(或平衡重运行区域的下边必须)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
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井道内照度应不得小于50lx,井道最高点和最低点0.5m以内应各装一盏灯,再设中间灯,并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一控制开关。底坑内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底坑内不得有积水。
三、机房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机房内应设有固定的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lx。机房内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在机房内靠近入口的适当高度处应设有一个开关或类似装置控制机房照明电源。2 机房内应通风,从建筑物其他部分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排入机房内。3 机房应采用经久耐用且不易产生灰尘的材料建造,机房内的地板应采用防滑材料。
在一个机房内,当有两个以上不同平面的工作平台,且相邻平台高度差大于0.5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应设置高度不小于0.9m的安全防护栏杆。当机房地面有深度大于0.5 m的凹坑或槽坑时,均应盖住。供人活动空间和工作台面以上净高度不应小于1.8 m。
供人员进出的检修活板门应有不小于0.8 m*0.8 m的净通道,开门到位后应能自行保持在开启位置。检修活板门关闭后应能支撑两个人的重量(每个人按在门的任意0.2 m*0.2 m面积上作用100N的力计算),不得有永久性变形。6门或检修活板门应装有带钥匙的锁,它应从机房内不用销量打开。只供运送器材的活板门,可只在机房内部锁住。
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开。机房内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8机房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
四、驱 动 主 机
1紧急操作装置动作必须正常。可拆卸的装置必须置于驱动主机附近易接近处,紧急求援操作说明必须贴于紧急操作时易见处。说明:为了紧急求援操作时,正确、安全、方便地进行求援工作。
2驱动主机减速箱(如果有)内油量应在油标所限定的范围内。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边间隙应为20-40mm,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50mm的台缘。
五、导 轨 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应为:轿厢导轨0-+2mm;对重导轨0-+3mm。2导轨支架在井道壁上安装应固定可靠。预埋件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等)固定应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其连接强度与承受振动的能力应满足电梯产品设计要求,混凝土构件的压缩强度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说明:
每列导轨工作面(包括侧面与顶面)与安装基准线每5m的偏差均不应大于下列数值:
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为0.6mm;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为1.0mm。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导轨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0.05mm。如超过应修平,修平长度应大于150mm。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接头处缝隙不应大于1.0mm,导轨工作面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0.15mm。
六、门 系 统
层门地坎至轿厢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偏差为0-+3mm,且最大距离严禁超过35mm。
层门强迫关门装置必须动作正常。
动力操纵的水平滑动门在关门开始的1/3行程之后,阻止关门的力严禁超过150N。
层门锁钩必须动作灵活,在证实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之前,锁紧元件的最小啮合长度为7mm。
.5 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间隙不应小于5mm。
说明:
要求安装人员应将门刀与地坎,门锁滚轮与地坎间隙调整正确。避免在电梯运行时,以现磨擦,碰撞。层门地坎水平度不得大于2/1000,地坎应高出装修地面2-5mm。层门指示灯盒、召唤盒和消防开关盒应安装正确,其面板与墙面贴实,横竖端正。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与门楣、门扇与门口处轿壁、门扇下端与地坎的间隙,乘客电梯不应大于6mm,七、轿 厢
1当轿厢有反绳轮时,反绳轮应设置防护装置和挡绳装置。
2当轿顶外侧边缘至井道壁水平方向的自由距离大于0.3m时,轿厢应装设防护栏及警示性标识。
八、对重(平衡重)
当对重(平衡重)架有反绳轮,反绳轮应设置防护装置和挡绳装置。2 对重(平衡重)块应可靠固定。
九、安 全 部 件
限速器动作速度整定封记必须完好,且无拆动痕迹。为防止其他人员调整限速器、改变动作速度,造成安全钳误动作或达到动作速度而不能动作。.2 当安全钳可调节时,整定封记应完好,且无拆动痕迹。为防止其他人员调整安全钳,造成其推失去应有的作用。
限速器张紧装置与其限位开关相对位置安装应正确。4 安全钳与导轨的间隙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的缓冲器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轿厢、对重的缓冲器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应大于20mm。
液压缓冲器柱塞垂度不应大于0.5%,充液量应正确。
十、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
.1 绳头组合必须安全可靠,且每个绳头组合必须安装防螺母松动和脱落的装置。
钢丝绳严禁有死弯。
当轿厢悬挂在两根钢丝绳或链条上,且其中一根钢丝绳基链条发生异常相对伸长时,为此装设的电气安全开关应动作可靠。4 随行电缆严禁有打结和波浪扭曲现象。5 每根钢丝绳张力与平均值偏差不应大于5%。6 随行电缆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随行电缆端部应固定可靠。
随行电缆在运行中应避免与井道内其他部件干涉。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随行电缆不得与底坑地面接触。
补偿绳、链、缆等补偿装置的端部应固定可靠。
8对补偿绳的张紧轮,验证补偿绳张紧的电气安全开关应动作可靠。张紧轮应安装防护装置。
十一、电 气 装 置 电气设备接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所有电气设备及导管、线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必须可靠接地(PE); 2 接地支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地干线接线柱上,不得互相连接后再接地。2 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1000Ω/V,主电源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 1 轿厢照明和通风; 2机房和滑轮间照明;
3机房、轿顶和底坑的电源插座; 4井道照明; 5 报警装置。机房和井道内应按产品要求配线。软线和无护套电缆应在导管、线槽或能确保起出等效防护作用的装置中使用。护套电缆和橡套软电缆可明敷于井道或机房内使用,但不得明敷于地面。导管、线槽的敷设应整齐牢固。线槽内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线槽净面积60%;导管内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导管内净面积40%;软管固定间距不应大于1m,端头固定间距不应大于0.1m。6 接地支线应采用黄绿相间的绝缘导线。
十二、整机安装验收 1必须检查以下安全装置或功能: 1)断相、错相保护装置或功能
当控制柜三相电源中任何一相断开或任何二相错接时,断相、错相保护装置或功能应使电梯不发生危险故障。注:当错相不影响电梯正常运行时可没有错相保护装置或功能。2)短路、过载保护装置
动力电路、控制电路、安全电路必须有与负载匹配的短路保护装置;动力电路必须有过载保护装置。3)限速器
限速器上的轿厢(对重、平衡重)下行标志必须与轿厢(对重、平衡重)的实际下行方向相符。限速器铭牌上的额定速度、动作速度必须与被检电梯相符。4)安全钳
安全钳必须与其型式试验证书相符。5)缓冲器
缓冲器必须与其型式试验证书相符。6)门锁装置
门锁装置必须与其型式试验证书相符。7)上、下极限开关
上、下极限开关必须是安全触点,在端站位置进行动作试验时必须动作正常。在轿厢或对重(如果有)接触缓冲器之前必须动作,且缓冲器完全压缩时,保持动作状态。
8)轿顶、机房、底坑停止装置
位于轿顶、机房、底坑停止装置的动作必须正常。2 下列安全开关,必须动作可靠: 1)限速器绳张紧开关; 2)液压缓冲器复位开关;
3)有补偿张紧轮时,补偿张紧开关;
4)当额定速度大于2m/s时,补偿绳轮防跳开关; 5)轿厢安全窗开关;
6)悬挂钢丝绳(链条为现两根时,防松动安全开关。)3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限速器与安全钳电气开关在联动试验中必须动作可靠,且应使驱动主机立即制动;
2对瞬时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的额定载重量;对渐进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的125%额定载重量。当短接限速器及安全钳电气开关,轿厢以检修速度下行,人为使限速器机械动作时,安全钳应可靠动作,轿厢必须可靠制动,4层门与轿门的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每层层门必须能够用三角钥匙正常开启;
当一个层门或轿门(在多扇门中任何一扇门)非正常打开时,电梯严禁启动或继续运行。层门与轿门联锁是防止发生坠落、剪切的安全保护。
5曳引式电梯的曳引能力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轿厢在行程上部范围空载上行及行程下部范围载有125%额定载重量下行,分别停层3次以上,轿厢必须可靠地制停(空载上行工况应平层)。轿厢载有125%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电梯必须可靠制动。
2当对重完全在缓冲器上,且驱动主机按轿厢上行方向连续运转时,空载轿厢严禁向上提升。
6噪声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房噪声:对额定速度小于等于4m/s的电梯,不应大于80dB(A);对额定速度大于4m/s,不应大于85dB(A)。
2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运行中轿内噪声:对额定速度小于等于4m/s的电梯,不应大于55 dB(A);对额定速度大于4m/s的电梯,不应大于60 dB(A)。
3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的开关门过程噪声不应大于65 dB(A)。
7平层准确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在+15mm的范围内。
8观感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轿门带动层门开、关运行,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与门楣、门扇与门口处轿壁、门扇下端与地坎应无刮碰现象;
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与门楣、门扇与门口处轿壁、门扇下端与地坎之间各自的间隙在整个长度上应基本一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APE患者共30例, 男21例, 女9例;年龄25~76岁, 平均58.5岁;发病到就诊1 h~7 d。有近期外科手术史17例, 下肢静脉炎、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6例, 恶性肿瘤5例, 其他原因2例。
1.2 方法
心电图分别从发病的10 min~6 h开始收集, 主要观察心率、P波、SⅠ、QⅢ、TⅢ、电轴、右束支阻滞、胸导ST段和T波。
2 结果
30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28例 (93.3%) , 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7例占56.7%, SⅠQⅢTⅢ征典型表现7例占23.3%, 胸前导联T波改变20例占66.7%, 额面QRS电轴右偏及顺钟向转位15例占50.0%, 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9例占30.0%, ST段改变8例占26.7%, 肺型P波6例占20.0%;正常2例。
3 讨论
APE 导致心电图改变的机制尚不确切。目前认为由于心肌缺血、血流动力学改变、代谢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共同影响了心脏的电活动, 从而导致 ECG 的异常改变[2]。较大的肺动脉机械性阻塞和继发性体液因素的参与, 引起肺循环阻力突然增加, 肺动脉压升高导致右心室和右心房的扩张。ECG 可以出现右房扩大、右室劳损图形。有报导[3], 右室压力是影响 APE 患者 ECG 改变的重要因素, 这些 ECG 改变与栓子的大小显著相关。随着右室室壁张力的增加, 收缩期主动脉和右室壁间压力阶差减少, 结果右冠灌注降低, 右室心肌尤其是心内膜下心肌供血显著减少。最终右室功能减低, 右心输出量下降, 左室前负荷随之降低, 导致左心输出量减低, 引起体循环低血压和冠脉总灌注下降。ECG 表现出以右胸导联为主的缺血性改变, 即 V1~3导联 ST-T改变、T波倒置及Ⅲ导 T波改变。PE 发生后, 从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室扩张至 ECG 出现异常, 在时间上可能有所延迟;即使肺动脉压和右室大小已恢复正常, ECG 异常仍可以持续存在。有报道[4]发现, PE患者 ECG 异常与其超声心动图所检测到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没有明显相关性。Ferrari 等[5]发现, ECG 有缺血性改变的PE 患者, 其核素心肌显像并未发现心肌缺血。这些均提示, PE 相关性 ECG 改变并不完全是由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心肌缺血引起的。冠脉痉挛及心肌缺血可能也是导致 PE 患者 ECG 异常的原因。其机制可能为 PE 引起肺血管内皮受损, 释放大量缩血管物质, 引起心肌缺血。
APE导致患者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窦速、房颤和房扑。本组窦性心动过速17例占56.7%, 且心率在100~140次/min, 这与PE引起的低氧血症有关, 为维持组织代谢需要, 是一种代偿表现。
另外, 患者呼吸困难、烦躁等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 也是导致心动过速的原因。典型APE心电图表现为SⅠQⅢTⅢ, 但有些患者不够典型, 比如仅有SⅠ加深或仅有QⅢ, Ⅱ导联则无Q波。本组SⅠQⅢTⅢ征典型表现仅有7例占23.3%。胸前导联T波倒置亦可为APE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之一, 持续时间也比其他心电图改变略长, 可持续3~6周, 最常见于V1~3导联, V4~5导联也可累及。胸前导联T波倒置可发生于发病当日, 多见于大块PE, 且与其严重程度有关。也可出现不完全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病变较严重, 可能为肺动脉主干栓塞。发生PE后, 肺动脉压力增加, 肺循环阻力增大, 反射性引起肺小动脉痉挛, 导致急性右心压力升高和急性右心室扩张, 因此, 出现右心房室扩张、右心劳累和心肌缺氧的心电图表现。右心室扩张时, 导致心脏沿长轴顺钟向转位, 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趋向于垂直, 在心电图上Ⅰ导联S加深, Ⅲ导联出现明显的Q波和T波倒置, 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 并可伴有ST段抬高。本组其发生率为20.0%, 被认为是 APE 患者出现右房高压及右房扩大的ECG 表现。
综上所述, 尽管 ECG 作为一个独立的指标, 由于敏感性低, 所以是一个局限性的检查措施, 但是如果临床医师有足够的诊断意识和技术水平, ECG 将有助于他们在有效的溶栓和抗凝治疗时间窗内及早识别重症的PE 患者, 并予以及时治疗, 从而显著改善 PE 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庞伦祥, 梁永华, 何劲松, 等.肺栓塞误诊为冠心病22例原因分析.疑难病杂志, 2005, 4 (3) :182.
[2]胡大一, 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0-34.
[3]程显生.肺血管疾病-现代呼吸病进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4:261.
[4]许俊堂.肺栓塞的发病率和常见原因.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 12:66-67.
【关键词】 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072-01
无症状心肌缺血又被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1]。在临床上分为三类:第一类:完全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即患者没有冠心病史,也没有冠心病临床症状,但是却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第二类:患者在突发心肌梗塞之后所出现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第三类:患者在心绞痛发作后所出现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越早发现,其治疗效果也就越好。目前,医院对该症检查的主要方法是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为了提高该症的检查准确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随机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接收心电图检查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全部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智力障碍或者精神障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为(62.12±2.38)岁。
1.2 检查方法 首先,对1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十二道心电图检测仪,ECG1201,河北昊众商贸有限公司)进行检查,然后再对其采用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仪,TLC4000,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使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对患者进行24h心电图检测,最后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果[2]。
1.3 诊断标准 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ST段压低明显的持续时间在60s以上,但是每次发作持续在30min内;ST段呈水平型或者下斜型压低在1mm 0.1mV以上;在原来的ST段压低基础上,再压低1mm 0.1 mV以上,发作时ST段位移时间大于60s[3]。
第三类标准:以患者的电张调整性T波的改变作为参考,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QRS波群的方向和T波改变方向一致,T波常常出现倒置[4]。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 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0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88例患者属于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有76例患者属于无症状心肌缺血。见表1。
同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100例患者共计发生386阵次ST段压低,其中有339阵次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无症状心肌缺血主要集中在6:00、12:00时段发作。
3 讨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状,如果该症越早发现,就越有利于治疗,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尤为重要。目前,检查冠心病患者是否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常规心电图检查,另外一种是动态心电图检查[5]。常规心电图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在心肌缺血发作的时候,才能检测出患者的病情,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时具有一定的缺陷;而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则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动态心电图检查相较于常规心电图检查虽然所用时间较长,但是通过24h监测记录患者的心电情况动态情况,能够更准确的反映患者的病情,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的对症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间主要集中在6:00和12:00,其原因是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迷走神经张力及冠状动脉阻力在上述时间会明显提高,从而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够尽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并且给予相应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100例冠心病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检查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88%;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为76%。表明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更准确的帮助医生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以及集中发作时间,更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薛娜.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护理及监测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6):221-221.
[2]卓迎,李星, 蔡丹.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相关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19.
[3]李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191-192.
[4]林继华, 姚静.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95-97.
[5]郑易, 岑镇波,胡海雷.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06):639-640.
(一)、组织领导
1、有分管统计工作的领导。
(二)、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1、设立或指定综合统计机构,指定综合统计负责人,履行综合统计职能。
2、配备专职综合统计人员和必要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根据需要在其它内部职能机构中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兼职统计人员应以统计工作为主,在职统计人员应取得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统一制发的《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3、统计人员掌握必要的统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对统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及分析的能力。
三、统计调查
统计报表内容完整(含按要求应附加的文字说明)、字迹清晰、工整,盖有公章及有关人员签名。
四、统计资料
1、各单位统计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定期统计单位相关数据,如总诊疗人次、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住院(出院)人次数、健康查体人次、手术人次、死亡人数、单位在岗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实有床位、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代报机构(村卫生室)诊疗人次数等,以上数据要与统计网络直报数据一致。
(2)上报网络直报数据的原始资料,包括:村卫生室年报、诊所年报、上报人力资源表的单位职工基本信息表、、每月各科室提供的月报相关数据的报表等资料。
(3)本单位网络直报年报、月报纸质报表。
(4)年底上报劳动局的劳动年报及季报等报表。
(5)统计检查及自查时的相关资料。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辖区内诊所、村卫生室名录。
(7)统计检查及自查时的相关资料。
(8)统计人员办理交接时的手续。
(9)参加统计年报会议的相关资料。
(9)向上级及对外提供的其他各项报表。
2、上述统计资料需分门别类建档成册,由统计人员统一保管。
五、统计工作信息化
1、统计人员应配备一台适应工作要求的计算机。
2、建立统计调查单位名录库。
1.核磁共振检查由于检查时间相对较长,每日检查人数有限,为
避免您长时间等待,需要医生开单预约,按预约时间前去检查。
2.检查前请取下一切含金属的物品,如金属手表、眼镜、项链、义齿、义眼、钮扣、皮带、助听器等;否则,检查时可能影响磁场的均匀性,造成图像的干扰,形成伪影,不利于病灶的显示,并可能造成个人财物不必要的损失及磁共振机的损伤。
3.如果您装有心脏超搏器、人工心脏金属瓣膜、血管金属夹、眼球内金属异物、体内有铁质异物、胰岛素泵、神经刺激器,以及妊娠三个月以内,不能做此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4.昏迷、危重及不能配合的患者不能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5.做盆腔部位检查时,需要膀胱充盈,请检查前不要解小便。
6.做腹部肝、胆、胰、脾、肾等检查时,请于检查前4小时禁食;并需要您检查过程中保持呼吸平稳,切忌咳嗽或进行吞咽动作。
7.头颅及神经系统检查时,不需要特殊准备。
8.核磁共振检查对饮食、药物没有特别要求。9.完成一次磁共振检查需要半小时左右,检查过程中,您会听到机器发出的嗡嗡声,此时请尽量静卧,平衡呼吸,身体勿做任何移动,以免影响图像质量。
【关键词】脑电生物反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158-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及过度活动为核心症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的干预方法,对约75%的ADHD儿童有效,可以改善其注意力、冲动性、反应速度及稳定性[1,2]。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运用持续操作性测试(CPT)对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前后进行评估,以进一步了解EEG反馈治疗对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中ADHD诊断标准的门诊儿童36例,男29例,女7例,平均年龄(10±2)岁。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孤独症、癫痫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均为初诊未应用药物治疗。
1.2方法
1.2.1EEG反馈治疗采用多参数生物反馈系统(成都思必瑞特公司生产SPIRIT/BioTrace),以抑制4~8Hz的θ波,强化12~16Hz的感觉运动节律为治疗方案。通过该装置采集患儿的脑电波并以各种图像的方式进行实时反馈。每次训练包括5级游戏。由易到难开始疗程时,首先测定基线来调整游戏的难易度。每个级别训练目标不同:1级增强注意的维持能力;2级是视觉跟踪;3级是任务计时;4级是短时记忆;5级是增强注意力和视觉辨别力。治疗2次/周,每次训练20-40min,共计20次。
1.2.2持续操作性测试(CPT)采用Zsoft公司的测试仪,靶刺激和非靶刺激数分别为50个,刺激时间间隔为200ms。测试指标为反应时、误按率和漏按率,分别反映受试者的反应速度、冲动性和注意力。
1.2.3临床症状评估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及治疗评定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包括行为问题、学习问题、躯体问题、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6个因子。上述测试ADHD儿童组于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
2结果
表1 治疗前后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测试结果
项目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
行为因子4.8±3.54.6±3.20.4560.652
学习因子5.2±3.34.6±2.81.5210.121
躯体因子1.3±1.61.2±1.20.0190.955
多动因子4.0±3.22.5±2.42.5830.008
焦虑因子2.2±1.81.7±1.01.7860.226
多动指数8.5±5.86.4±5.22.1990.042
2.1临床症状治疗后,多动因子、多动指数明显改善(P<0.05),见表1。
2.2CPT测试治疗后,ADHD儿童的漏按率明显改善(P<0.05);反应时和误按率无明显变化,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CPT测试结果(n=36)
项目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
反应时(ms)376.2±51.3382.4±52.20.4240.621
误按率(%)21.7±16.818.2±17.61.7830.112
漏按率(%)17.1±18.58.1±10.92.9040.016
3讨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患病率为3%~5%,其中30%~80%的儿童症状持续到青少年期,50%~65%的症状持续到成年;此外,ADHD成人的反社会人格、反社会行为显著高于正常儿童,而且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受教育程度低、工作能力、社交能力低下[3]。因此,对ADHD儿童的治疗干预至关重要。尽管中枢兴奋剂对ADHD儿童具有良好的疗效,但由于胃肠道、失眠等不良反应,以及潜在的药物滥用的风险,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限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作为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正逐渐被人们接受。已有研究表明,EEG反馈治疗与中枢兴奋剂(哌甲酯)的疗效相当,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4,5]。
本研究结果表明,20次治疗后Conners量表多动因子及多动指数评分显著降低,而行为、学习、躯体和焦虑因子无明显改善。CPT测试结果中ADHD儿童的漏按率明显改善,而反应时和误按率无ADHD明显变化,说明ADHD儿童的持续性注意力首先改善,提示EEG反馈治疗20次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研究结果表明[6]EEG反馈治疗对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均显著提高,但多动商数改善不明显。这可能与训练次数、入选标准和样本量有关。
总之,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为非药物的神经、心理疗法,故不存在药物副作用,更易被患儿接受,尤其是小年龄组的患儿。但它治疗耗时长,不方便、费用高。与药物治疗相比,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疗效稳定、持久,它是一种新兴的非药物治疗儿童ADHD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5]。
参考文献
[1] Heinrich H,Gevensleben H,Strehl Annotation:neurofeedback–train your brain to train behaviour[J].Child Psychol Psychiatry,2007,48(1):3.
[2] Strehl U,Leins U,Goth G,et al.Self regulation of slow cortical potentials:a new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J].Pediatrics,2006,118(5):1530.
[3] 姜荣环,戴小红,顾伯美,王玉凤.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1):1579-1582.
[4] Fuchs T,Birbaumer N,Lutzenberger W,et al.Neurofeedback treatment for attention-di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a comparison with methylphenidate[J].App l Psychophysiol Biofeedback,2003,28(1):1.
[5] 李雪霓,王玉凤,舒良,等.脑电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68-16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7月邢台市桥西区进行正常体检的居民573例, 其中男210例, 年龄19~78 (54.29±12.7) 岁;女363例, 年龄25~81 (52.9±10.1) 岁。
1.2 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12导联心电图机9130P, 对573例居民进行心电图检测。
1.3 统计数方法
计数资料以统计学分析, 以x珋±s表示, 各年龄组的病例在总病例数中所占的比重用“构成比” (%) 百分数来表示, 疾病的发生的机会如何用“率” (%) 百分数来表示。
2 结果
对573例心电图检查结果示:窦性心律患者9例, 患病率占1.6%;窦缓心率者45例, 患病率占7.9%;ST-T改变患者90例, 患病率占15.7%, 各年龄组总病率占25.2%。各年龄组的病例在总病例数中所占的比重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窦性心动过速
不良性窦速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临床表现酷似扩张型心肌病[1]。正常窦性心律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 频率为60~100次/min。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min为窦性心动过速。频率大多在100~180次/min, 有时高达200次/min。窦性心动过速在病理状态, 如心肌缺血引起, 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发热、甲状腺亢进、贫血、休克亦常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3.2 窦性心动过缓
由于窦房结内发出激动过于缓慢, 成年人频率低于60次/min, 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同时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即不同PP间期之间的差异大于0.12s) 。窦性心动过缓见于窦房结病变与纤维化、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亦常见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 其它原因包括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 阻塞性黄疸以及用钙结抗剂或洋地黄等药物。
3.3 心电图ST-T改变
3.3.1 左心室肥厚心电图QRS电压升高T波倒置:
ST段抬高和压低范围, 可以认定心肌梗死、缺血、血管痉挛的部位和程度情况[2]。有报道ST段抬高或非ST段抬高型心梗导致的死亡约占心血管病总死亡人数的50%。而近1/3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30%~45%) 在缺血发作24h内死亡[3]。当左或右心室的心肌发生肥厚一般不累及心脏传导系统, 但是由于一侧心室肥厚, 即使心肌并未因肥厚而有器质性变化, 肥厚达到一定程度, 则心肌可产生相对的缺血、纤维化等组织学改变, 复极过程不但有“继发性”改变、也多伴有“原发性改变”, 心室除极及复极时的心电图综合向量也产生相应的改变。总之, QRS电压在很多导联中明显升高加ST-T波的改变 (对ST-T改变值的一提的是T波倒置前, 首先发生T波降低随后进展为平坦及倒置) 诊断左心室肥厚最为准确, 仅电压升高不能属于器质性病变。无QRS电压增高而只出现ST段及T波改变时, 称左心室“劳损”。有学者研究前降支不同部分梗死时, 发现a VR导联段抬高伴, V5导联ST段压低和V1导联ST段抬高≥2.5mm提示第一间隔支近段闭塞。a VL导联异常Q波提示第一对角支近段闭塞, 而a VL导联ST段压低提示第一对角支远段闭塞。无论是第一对角支或第一间隔支闭塞, 当伴有下壁导联ST段压低≥1mm时, 提示前降支近段闭塞, 而不伴有下壁导联ST段压低≥1mm时, 提示第一对角支或第一间隔支远段闭塞。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 V1导联ST段抬高≥2.5m V时, 提示前降支近段病变, ≤2.5m V时提示前降支远段病变[4]。
注:第二、五、八栏是调查发现的患者;第三、六、九栏构成比表示各年龄组的病例在总病例数中所占的比重
3.3.2 缺血性心电图表现为T波倒置: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 心电图检查出现以R波为主导的导联上ST压低, T波平坦或倒置;平时T波倒置的患者, 心绞痛时可变为直立。变异型心绞痛时, 常见有关导联ST段抬高。
3.3.3 心肌梗死心电图: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 靠这支冠状动脉供血的一片心肌严重缺血损伤以至于坏死。心电图波形变化有3种类型: (1) 坏死区波形, 面向坏死心肌的导联出出异常宽大而且增深的Q波和Q波镜面像。Q波镜面像是心前导联 (V1~V3) R波振幅异常升高, 则是正后壁心肌坏死Q波镜面像。 (2) 损伤期波形, 面向坏死区周围的导联显示抬高的ST段。 (3) 缺血区波形, 面向损伤区外围的导联显示T波倒置。
3.3.4 不发心绞痛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不发心绞痛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做心电图, 往往很难确诊, 通过踏车或平板运动试验后观察心电图诊断阳性标准是: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ST段缺血下降≥0.1m V, ST段下降值与ST段倾斜值之和≤0。
综上可知, 心电图中ST-T的“易变性”正是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一个特征, 不容忽略。心血管疾病有几种主要危险因素如:高盐、高脂肪、高热量、熏、烤、腌、吸烟 (焦油、烟碱) 、酗酒 (醇、醛、酯) 等饮食, 使心血管的危险增加, 部分原因是通过对血压, 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而发生。高盐饮食使血液粘稠血管硬化是引起血管病的第一杀手。其次是吸烟和酗酒。世界卫生组织把吸烟称为“20世纪的温疫”, 科学估计65岁以下男性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占25%, 是不吸烟者的2.3倍。1991年的抽样调查显示, 中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吸烟率为30.5%, 男性为61.0%, 女性为7%。中国男性人占世界的10%, 却消费了世界香烟的30%, 1990年, 中国有80万人死于吸烟[5]。我国1995年调查显示, 15岁以下吸烟率为34%, 男性占68.4%, 而女性只有2%, 预测2025年后中国将有200万人死于吸烟[5]。酗酒引起心血管并发症。1977年有人普查, 饮酒引起心肌内小动脉血管壁水肿, 血管周围纤维化, 血管硬化及内皮下细胞破坏, 这些引起缺血性心脏病, 如心肌炎、心率失常、冠心病等。我国男性饮酒率为37.7%, 女性为2.2%。调查显示, 城市居民酒精依赖患病率达到3.7%,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慢性酒精依赖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目前我国的嗜酒者达到1.16亿, 每年酒精中毒者达10多万人, 死亡近万人[5]。
参考文献
[1] 楚英杰.不良性窦速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1, 20 (1) :7.
[2] 黄永麟.急性心肌梗死按ST段改变分类有无临床意义[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1, 20 (4) :295.
[3] 郭继鸿.ICD的ST段监测功能[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1, 20 (2) :133.
[4] 许浩, 闵新文, 杨汉东, 等.V1导联ST-T改变与前降支病变部位的关系[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9, 18 (5)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