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顾城作文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走近顾城作文(通用11篇)

走近顾城作文 篇1

顾城绝对是一个让我感到陌生的诗人。他孩子般稚气的语言,他淡漠尘世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生命出人意料的终结,让我对他的精神世界捉摸不透。如此的复杂多样的性格全在同一个人身上纠缠着,不能说不是一个迷,这便使我产生了几分好奇,估摸着是否该走到顾城的世界里,看看他在他的时代里给我们留下的是怎样的一个背影。

最初接触到“顾城”这个名字,还是从舒婷的一首诗中,那首诗的题目就叫《童话诗人——致G.C》。后来我才知道这题目中的G.C指的就是顾城,于是顾城留在我的脑海里的最初印象就是“童话诗人”。

接下来我就找了一些顾城的诗来读,说不清当时是缘于一种怎样的情愫,现在想来大概是因为当时特别喜欢舒婷的诗,所以对舒婷提到的诗人也产生了“爱屋及乌”的喜爱。初读顾城的诗歌时,对他的了解很肤浅,只觉得他的诗充满了稚气,有点像儿歌。总觉得他不如舒婷“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那样委婉,也不如北岛“卑鄙是卑鄙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的墓志铭”那样尖锐。

时至今日,我所读到过的顾城的诗其实也并不多,但对他所要表达的情感却似乎有了一些朦胧的了解。在我的印象中,顾城是一个绝对自我的人,他的诗中表达的全都是他自己的生活和他自己的.感受。从来看不到他“作秀”似的对祖国河山激情的赞美。而且顾城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大多有着惊人的类似,要么就是对生命的礼赞,要么就是对死亡的迷恋。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在顾城的诗歌中奇妙交织,让我们对他的情感捉摸不透,他时而是温顺而羞怯的孩子,时而又是偏执而顽固的暴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的诗中既看不到大喜,也看不到大悲,而是一种非常平稳的感情,像一股涓涓细流从纸面上轻轻的淌过。譬如,他在《麦田》中写道:“春天看不见/只有一次/花全开了/开得到处都是/后来就很孤单”,又如他在《打开窗子的声音》中写道:“你听/最小的声音/是海/船伏在沙丘上/远处是蓝蓝的一片”。然而弥漫在诗中的却是一种含蓄的悲哀和一种看似明媚的忧伤。透过纸面可以约略感觉到,诗人的内心里是有着激情澎湃的飓浪,然而他却压抑着,压抑着,以一种童稚、平淡的语言来面对他的观众。我至今还没能明白他内心真正的想法。但我可以明白的是,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内心与生活的矛盾,使这个文弱的诗人动用斧头把自己的爱人送往另一个世界,而后在一个大树下让一条绳索把自己牵向天国。悲剧!却是必然的结局。正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在五个月后卧轨自杀一样——悲剧!都是必然的结局。

然而,顾城的悲剧并不是仅仅以两个人的死就能衡量的,他的悲剧却是他对理想追求最有力的见证。顾城是厌恶喧闹的,至于是为什么,却是我现在所不能了解的。王安忆在《岛上的顾城》中曾这样写道:“他头戴一顶直统统的布帽,就象一个牧羊人,并且带有游牧的飘无定所的表情。”“他们生活在这拥挤的寸土为金的城市里一间租赁来的小屋,那里的空气使顾城窒息。这城市是我最了解的,天空被楼房与高墙分割为一条条、一块块,路面也是支离破碎的,而且车水马龙,走在路上,简直险象环生。”诗人的思想是不能以常人的方式去理解的,更何况是历经了十年的浩劫又对理想充满了希翼的顾城。诗人本就是畅游在情感和精神世界里的,他们总是眷恋着能让他们灵魂随意挥洒的地方,他们总是那么深沉那么执着,绝对化的后果不期然的降临到他们的头上,顾城也在他的情感之城里导演着理想而偏执的故事。

顾城是一个有着执着理想的人,他原本是不该英年早逝的,但我觉得他执着的理想却正是他英年早逝的理由。十年的浩劫中,漫漫长夜,没有星斗,没有月光,甚至连磷火也没有,但是顾城渴求光明的心却是压不住的。由最初的迷惘到清醒,由无知到觉悟,由困顿到解脱,黑夜里他们寻找着一个朦胧的梦想!但是他寻到了吗?就我的理解,他是没有寻到的。是什么原因使他没有寻到,我无从了解,因为就连他最终要寻求的梦究竟是什么我都无法真正的清楚。但我可以清楚的说明的是:顾城的悲剧和他的理想有关,和他生活的环境有关,而且最终决定于他复杂且矛盾的思想——他浴着光辉的思想!

或许,我对顾城的理解有着极浓的个人主义色彩,那么英儿对顾城的回忆则极具权威的色彩。她在记述新西兰激流岛生活的顾城时,这样表述着他灵魂的依傍:“顾城的精神世界是非常的绝对化,非常的理想化,这也是诗人悲剧结局的根源 ”。

走近顾城作文 篇2

那是上个月的一节语文课上, 有几个男生的精神不太集中, 小手都时不时地往抽屉里摸, 是不是他们又把玩具带到学校里来玩?我盯着他们看, 可是那几个男生的目光仍旧不时地往抽屉里瞟, 我正想警告他们, 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 他们在玩蚯蚓。”原来因为雨下了好几天, 学校草坪里有好多蚯蚓都跑出来了, 吸引了很多孩子去观看, 有几个胆大的男生便捉了几条蚯蚓偷偷地带进了教室, 没想到蚯蚓一点也不乖, 老是往外爬, 所以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听到孩子们的话, 我想起上周的作文课上, 老师同学一起观察小金鱼。一篇篇习作在认真地观察、仔细地思考后诞生了。又是一篇观察作文的好材料, 何乐而不为?于是我因势利导:“哦, 蚯蚓也挺有趣的, 你们女生也可以玩一玩。”我的话音刚落, 几乎所有的男生如获至宝般叫起好来。可是有几个女生却不高兴地撅起了小嘴。过了一会儿, 有个女生大声问我:“老师, 我们女生不喜欢蚯蚓, 我们养蜗牛行吗?”我不假思索地说:“行啊, 喜欢什么养什么。”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一个个眉飞色舞的模样, 可爱极了。

接下来的两天, 教室里简直成了小动物们的乐园, 窗台上、课桌里, 到处是一个个小瓶瓶罐罐, 小蚯蚓、小蜗牛、小蚂蚁自由自在地爬来爬去, 小金鱼、小乌龟快活地游来游去。

第三天, 我突然发现教室里瓶瓶罐罐和小动物们的踪迹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忍不住好奇地问学生:“近期蜗牛和蚯蚓养得怎么样?是不是觉得不好玩, 全扔了?”教室里顿时一片沉寂, 孩子们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谁也不说话。过了一会儿, 班上一个又聪明又调皮的男生小声地说:“玩了又要我们写观察作文, 我们不玩了……”

不好, 看来大家都知道老师的小伎俩, 再刻意要求他们玩就太没有悬念了。我的心里忽然有点难过, 才三年级的孩子, 一天到晚伏在书本上, 连和蚯蚓、蜗牛玩玩也要写作文, 真够可怜的!

这么转念一想, 我笑了:“孩子们, 放心吧, 不让你们写作文。”孩子们不相信地看着我, 但见我坚定地点了点头, 教室里顿时又充满生机地唧唧喳喳起来, 话题当然又不知不觉集中到了“好伙伴”身上:

“蜗牛顺着那么光滑的瓶壁往上爬, 爬过的地方会留下发光的脚印。虽然速度很慢, 但就是摔不下来。”

“我知道蜗牛身上有粘液。我在网上看到, 粘液还可以保护蜗牛身体不被擦伤。”

“它有一个很硬的壳, 我动它的头, 它觉得遇到危险了, 会立刻缩回壳内。”

“我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段, 再把它们放回土中, 过几天后就会变成两条完整的蚯蚓。”

“那是因为蚯蚓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可是切成三段或更多段, 蚯蚓就不能活下来。”

那天之后, 教室里又陆续出现了各种小动物的身影。

由此, 我想到了作文教学的一些问题。

以往, 老师动不动就让学生观察一个小物件, 说一段话, 然后写下来。记得我们从二年级就开始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文具盒, 先观察文具盒像什么形状, 呈什么颜色, 然后, 又观察盒子表面、背面, 再揭开盒盖观察里面, 之后, 我就提问学生:“同学们, 刚才我们观察了文具盒的形状、颜色, 这文具盒到底有什么用途, 能讲给老师听吗?”由于这样一观察, 学生便有很多话可说可写了, 当时做教师的我们还经常为自己的行为窃喜。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写作是生活的再现。教师有意识地经常安排学生观察生活, 然后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生活。于是“带有学习目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玩是快乐的, 让玩走进作文课堂, 学生活泼好动, 玩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个特点引导学生作文。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也经常这样做, 比如说带学生放风筝、做游戏、做树叶粘贴画、抓蚂蚁, 等等。学生在玩中得到了乐趣,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知识, 所以学生很愿意把自己的体验写出来。有一次, 我在一个节目中学到了一个《踩影子》的新游戏, 于是带领学生做完这个有趣的游戏后, 我让学生讨论写什么、怎么写。可有时候对初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 往往是观察了、做了也可能是“无话可说”, 甚至“无材可写”。我们有时实在是太急功近利了, 似乎孩子是为了考试和作业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他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必须与“学习”有关联。他们多像一只只渴望自由却被限制在壳里的小蜗牛, 身上有种种束缚, 刚要把触角探出壳, 就又匆忙地缩了回去, 因为他们的玩耍是要带着“学习任务”的。这样的童年已经异化, 变成了学习的童年、考试的童年、不堪重负的童年……

而让孩子们不带任务与蜗牛与蚯蚓相处一些日子, 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对大自然的热爱;观察能力的培养;天真烂漫的童心童趣的放飞……。前几天, 孩子们在语文单元考试中的作文“一件有趣的事情”中, 好多孩子竟然不约而同地写了养蜗牛、养蚯蚓的事情。于是我深有感触, 作文并不单纯是为了练笔, 不单纯是为了学会运用你所学的语文知识。它同时是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说给别人听, 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让别人了解你的感受, 分担你的欢乐和悲伤, 共享你的收获。在习作的起始阶段, 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不能一开始就使学生感到作文很难, 作文很神秘, 而要使学生感到作文不难, 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 而且拿起笔来就觉得有很多内容可以写。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 最大的开心是成长的开心、发现的开心和创造的开心。对自己的发现和对外部世界的发现, 促使每个孩子不断进步并长大成人。我们倡导孩子记录自己的成长, 记录自己的发现, 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 寻找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

让作文走近生活 让生活走进作文 篇3

对生活的感受是作文的基础。为什么同样是写一个题目,有的人可以写得很充实,有的人却感叹生活单调,缺少色彩,认为没啥可写?笔者认为区别就在于对生活感受能力的高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要以开放的思想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与生活亲密接触,捕捉写作材料,为学生的作文练习开创一个丰富多彩的天地,使作文变得新鲜、有趣,学生想写、乐写,并逐步成为精彩生活的一部分。

一、热爱生活——作文的前提

社会是个大课堂,是个取之不竭的写作题材库。孩子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个体,理应让他们融入社会——你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人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接触、感受、领悟、认识社会。学生的作文直接地反映着他们对社会的这种感悟与认识。作文要能充分表达孩子对生活的理解,表白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求得孩子们纯真的思想和感情,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这样的作文教学理念终将使孩子们的作文变得富有童趣而真实,充满生气而富有活力,因此要让学生对生活有热情。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位艺术家用大理石雕刻仙女的像。这位艺术家一凿一凿地精心雕刻,将全部的感情倾注于这位仙女的身上。当凿完最后一凿时,雕像竟然活了。这个传说告诉我们:一个作品要获得成功,就要求作者对于所表现的对象,充满热情。文章是生活的反映,要写好文章,就必须热爱生活,拥抱生活。如何去投身生活、拥抱生活呢?

1.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

活动是多方面的,植树、打扫卫生、给邻居做好事、加入兴趣小组、参与文体竞赛等。可是有不少学生不注意这一点,总是把自己关在教室或家里,除了做功课,还是做功课,使自己失去了生活的广阔天地。其结果,作文的源头活水给堵住了。打开学生优秀作文选,那些生动的新鲜的独特的故事,大多是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得来的。最近读到一组热爱艺术的学生谈音乐的文章,这几篇文章,情文并茂,十分成功。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呢?原因就是: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加有益的艺术活动,所以他们对艺术有着特别强的感受力,也就为写出好文章打下了基础。

2.走出校门、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参观访问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只有走出校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参观访问,广听博闻,增长见识,在头脑里留下许多难以望怀的小故事。有了这些,作文就有了素材。一位作家这样说过:“人的生活就像条河,没有经历就像干涸的河床没有水的流动。”同学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机会,满怀热情地到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去经风雨、见世面,去采掘生活的矿藏。

二、留心生活——作文的基础

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就是生活,关键是要用你的慧眼对生活进行零距离观察,从生活中留心素材,积累素材。每天上学,只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道路本来坑坑洼洼,现在已变成平坦的水泥路;路边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已经渐渐变绿,充满生机;马路上的交警不论严寒酷暑,为我们指挥交通……还可以回忆往昔:想想漫长而有趣的寒暑假;天真可爱的四季童年;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琐事。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景、物。可是学生没有留心观察,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表象,所以习作无从下笔。

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小题材,让留心成为一种习惯。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在留心生活的同时,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用自己的情去感受,用自己的爱去认识生活。只要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了,也就会有写作的“泉源”,那写作的“溪水”还能不欢快地流淌吗?

三、思考生活——作文的升华

学生留心了生活、也观察了生活,但却写不出很精彩的文章,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去思考生活,没有去感悟生活。有些学生通过留心观察,认识、了解了一些事物,但是没有思考、没有真情实感,思想贫乏、空洞。而《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解,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我们可以在讲解完课文后,让学生就教材的某个或几个问题再作一番“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思考。学生凭借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再根据自己及周围的生活情境,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感受和思考社会、人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合理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富有创新的佳作来。比如可以让学生改编课本剧、排演课本剧、改写故事结局、续写新的故事、创造新的寓言童话等。

比如一个学生的日记:“今天我放学回家,在路上看到许多人围在一起,我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婴儿被遗弃在地上。这个婴儿被花布包包着,很可怜,而周围的人都说这小孩父母狠心。”这只能算是留心或观察了生活,但没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后来我让他对观察到的进行思考,加入自己的感想。后来他接着写道:“这是一个多么无辜而可怜的小家伙,她是那么的天真无邪,可是命运却将她丢弃在路旁,她的父母为什么这么狠心呢?回想起来,我要比她幸运多了,我的爸妈是那么疼爱我,关心我,我真该好好学习,将来……”这样一来既有感知又有感悟,思维得到了锻炼,认识也有了提高。

总之,文章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如果你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就积累不起写作所应有的生活素材,也熔铸不出写作必备的充实的感情,你的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作文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生活。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们应该遵循“让作文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作文”的作文教学理念。

顾城与谢烨的情书-顾城与谢烨 篇4

买票的时候,我并没有看见你,按理说我们应该离得很近,因为我们的座位紧挨着。火车开动的时候,我看见你了吗?我和别人说话,好像在回避一个空间、一片清凉的树。到南京站时,别人占了你的座位,你没有说话,就站在我身边。我忽然变得奇怪起来,也许是想站起来,但站了站却又坐下了。我开始感到你、你颈后飘动的细微的头发。我拿出画画的笔,画了老人和孩子、一对夫妇、坐在我对面满脸晦气的化工厂青年。我画了你身边每一个人,但却没有画你。我觉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无法停留。你对人笑,说上海话。我感到你身边的人全是你的亲人,你的妹妹、你的姥姥或者哥哥,我弄不懂。

晚上,所有的人都睡了,你在我旁边没有睡,我们是怎么开始谈话的,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你用清楚的北京话回答,眼睛又大又美,深深的像是梦幻的鱼群,鼻线和嘴角有一种金属的光辉,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给你念起诗来,又说起电影又说起遥远的小时候的事。你看着我,回答我,每走一步都有回声。我完全忘记了刚刚几个小时之前我们还很陌生,甚至连一个礼貌的招呼都不能打。现在却能听着你的声音,穿过薄薄的世界走进你的声音,你的目光,走着却又不断回到此刻,我还在看你颈后的最淡的头发。火车走着,进入早晨,太阳在海河上明晃晃升起来,我好象惊醒了,我站着,我知道此刻正在失去,再过一会儿你将成为永生的幻觉。你还在笑,我对你愤怒起来,我知道世界上有一个你活着,生长着比我更真实。我掏出纸片写下我的住址,车到站了你慢慢收拾行李,人向两边走去,我把地址给你就下了火车。顾城 1979年7月

谢烨致顾城

你是个怪人,照我爸爸的说法也许是个骗子,你把地址塞在我手里,样子礼貌又满含怒气。为了能去找你,我想了好多理由,我沿着长长的长着白杨树的道路走,轻轻敲了你的门,开门的是你母亲,她好象已经知道了我,就那么注意地看我。你走出来,好象还没睡醒,黑纲笔直接放在口袋里。你不该同我谈哲学,因为衣服上的墨迹惹人发笑,我想提醒你,又发现别的口袋同样有许多墨水的颜色,才知道这是你的习惯。我给你留下地址,还挺傻地告诉你我走的日子,离开那天你去送我,我们什么都没说,我们知道这是开始而不是告别。

你会给我写信么?你说会的。写多少呢?你用手比了比,那厚度至少等于两部长篇小说。

小烨 1979年7月

顾城致谢烨

小烨:

收到你寄出的避暑山庄的照片了,真高兴,高兴极了,又有点后悔,我为什么没跟你去承德呢?斑驳的古塔夕阳孕含着多少哲理,又萌发出多少生命,无穷无尽的鸟没入黄昏,好象纷乱的世界从此结束,只有大自然,沉寂的历史,自由的灵魂。

太阳落山的时候,你的眼睛充满了光明,像你的名字,像辉煌的天穹,我将默默注视你,让一生都沐浴着光辉。

我站在天国门口,多少感到一点恐惧,这是第一次,生活教我谨慎,而热血却使我勇敢。

我们在火车上相识,你妈妈会说我是坏人吗?

顾城1979年8月

谢烨致顾城

顾城:

今天我觉得精神特别好,现在可以告诉你,我病了,发高烧昏昏沉沉好几天,今天我真的觉得我已经好了。这几天躺在床上,天天看或者说是听你的信,也许我真从你那带走了灵魂,它不时聚成你的样子,把你的诗送到我耳边,我好象一个住在海边的姑娘,听小石子在海水里唱歌。

你的信让我看见了将来,多好,为什么我不能和你一起看看将来呢,我感到云从松树上升起来,你一步步走上台阶,你就在我身边,我相信,这是命运,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很短,而命运是漫长的。

这会儿,起风了,风吹起我的头发,好象把我的灵魂也吹得飞升起来,我太高兴了,真累。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你,像兄长那样站在我面前,你礼貌地带着我走路,给我讲安徒生,讲法布尔的故事,讲路边的草怎么结出果子,瓢虫有多少斑点,你神气地走在路上,好象整个北方都属于你,也许,你还要回到你少年时放猪的地方,走被雨水冲坏的路,白石头美丽地显示出来,你的目光注视着它,穿过巨大的天空,向东方伸去,苦咸的泪洒遍荒凉的土地,到处是白蒙蒙的,就像雪,像冬天,你就在这上面走,越来越远,你还是相信有一个河岸,那里的土地被晨光照亮,曲曲折折的,有许多鸟,许多大雁在那栖息,它们把头放在翅膀下面睡觉,你是属于它们的,你会飞,眼睛里映着我们的世界,而我只能躺着,躺在热砂子上生病。真不想让你走得太远,我曾想过用手遮住你的眼睛,现在不了,真的那么做,会使我不得安宁的。没人说你是坏人,火车开来开去上边装满了人,有好有坏,你都不是,你是一种个别的人。

小烨1979年8月

顾城致谢烨

小烨:

天一亮就醒了,醒了就想到你,都成习惯了,我一边轻轻地说话,一边想象你的回答,你真在回答。今天会有你的信么?

我给你写信的时候,心里总是挺奇怪的,这些字再过几天就要看见你了,它们多幸福啊,我要是也能变成一个字就好了,即使一个白字。

我要做事了,我要见到你,重病、牢墙、死亡什么也不能阻挡我,我要把世界轻轻推开,见到你。那真实的我正在安静地梳理头发。

快三点了,快来信了,我感到今天有你的信,再过一会儿就知道了。

我很蠢,不能自己,我知道我在走一条古老的路,我为什么非要走那条路呢,渐渐重合又消失的路。我试图去想现实中的你,想我们在火车和广场上度过的那些短短的时光,那时刻真有光,你看我的时候,我的生命是怎样亮起来,又安静又辉煌,你的眼睛是琥珀色的,你看我的时候车走了,车走了好几辆。

在这条古老的路上,我有愿望,我总希望时间过去,快过,快过,最好取消算了,可是我又害怕,我还什么都没做呢,我就穿着这件世人的衣裳去见你,睁着茫然的眼睛去见你么?这眼睛不会看见的,它只能看见一张图画。

顾城1979年9月5日

顾城致谢烨

小烨:

我不知道现实是什么,有的时候,它就象小键子跳来跳去,在尘土中消失,可铃一响,我们又坐在它下面了,现实巨大的屋顶笼罩在我们头上,我们甚至在走过时相互看看都不可能,日光灯嗡嗡响着,使人变得迟钝,“生存,”老师举起手指说。生存成了生存本身。生存都是以不生存为前提的,你要变成工具、文字、齿轮……你要为将来牺牲现在,将来成为现在你还要牺牲下去。这道题非常奇怪,当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寻求的时候,他们把答案推给目的,而当人们在目的中寻求的时候,答案又回到过程之中,于是存在只剩下了令人沮丧的三个字,活下去。

为了避免无聊,人们又想出要活得好些,要一级级升上去,要积攒,要在各种莫名其妙兴起的潮流间奔跑,而且得相信从来如此,别无它路。

我们叫天的时候,我们就是它遗弃的滚滚泥沙。

我也会渴,也会饿,可我仍然一直怀疑,这个生存是否确有其事,是神经的错觉,还是哪本书里编出来的。一本本书摞得那么让人相信。那些老先生把现实和真理混在一起,把诗和红烧肉混在一起,好象想躲开什么。他们一定是想躲开什么,我还不懂,但我知道我一定会知道,一定会从这个布置好的会场中间走出去,就像过去,我忽然从几百人整齐的队列中走出来一样,一直走,走出门。

顾城1979年深秋

谢烨致顾城

顾城:

你的信永远出乎我的想象,我希望你有的,你从来没有。不过我也弄不清我希望什么。

哲学是一种折磨人的东西,听你说说也许还能算是一种享受,可变成了文学,对我来说简直就成了溶化不了的一摊墨迹,我相信将来除了我有弄明白这些话的可能以外,不会再有人懂得你说的是什么了。晚上星星都死了,只有一个月亮挺不好看。

走近鲁迅先生作文 篇5

其实我心里还有另一个选择杭州留学的特别理由,那就是———杭州离绍兴不远,而绍兴是我最喜爱的中国作家鲁迅的故乡,在那儿我可以饱览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和百草园.

到中国的第四天,我就迫不及待想去看看盼望已久的圣地,凭着我的竭力介绍,一些本不愿去的朋友也与我一同前往了.

吃午饭的小饭馆离鲁迅故居虽说不远,但10分钟的路程却走得很辛苦.太阳一直在分分秒秒地盯着我们,晒得我们真头疼.买了票我们就一头扎进纪念堂去了.里边也很热,但挂着许多照片和立着的两座鲁迅和藤野先生的雕像把我们给吸引住了,暂时忘却了燥热.不少情况我们在鲁汶大学已经知道,可是在真实的场景中去了解、感受鲁迅先生还是第一次;再说有不少情况确实鲜为人知,因此收获不小.走过热闹的鲁迅路,再穿一条弯弯曲曲的幽巷到了三味书屋.我们对鲁迅先生描写的三味书屋已经模糊了,但是脑子里还留着一个印象:那就是三味书屋的匾和画着的那只肥大的梅花鹿.然而这也与眼前所见不一样了,匾上的字黯然失色,梅花鹿也不知上哪了,满屋的浮尘犹如蒙住了记忆,鲁迅孩提时代摇头晃脑的读书模样也若有若无了,我真的有点奇怪,怎么到了三味书屋反倒离鲁迅先生远了?幸而还有个百草园,它在鲁迅笔下可远比三味书屋更有趣味.可惜我们看到的百草园,好像许久没人精心照管,花儿和树木,杂乱生长,那些有无限趣味的油蛉、蜈蚣、蟋蟀们不见了,吃了能成仙的何首乌也不知去向,幸亏竖着的一块牌子上还写着一些与鲁迅先生描写的百草园有关的事,让我们还能依稀找出一两样原先的痕迹.不变的是百草园依旧充满野气,鲁迅小时候听长妈妈讲的美女蛇会不会显现还真让我紧张了一阵.这倒是在欧洲怎么看这文章都感受不出来的情景.

走近作文300字 篇6

公园里,梧桐树的叶子黄黄的,轻轻地飘落在草地上,像铺上一层地毯;枫叶红红的,像一簇簇烈火。远远的,飘来阵阵迷人的香气,是桂花竞相开放,远看像一团团毛球,近看又像姑娘披着的秀发。

农田里,玉米杆直直的,像根竹竿,叶子碧绿碧绿的,玉米穗黄黄的,举着果实了呢,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稻谷金灿灿的,风儿吹过,就像一片片金色的海洋……

果园里的苹果红彤彤的,像一个个小火球;鸭梨黄黄的,挂在树梢,就像颗颗小铃铛;还有那绿油油的橘子,像雕刻的大师精心制作的翡翠,看着就觉得满嘴酸酸的;橘黄色的柿子,像过节时挂着的小灯笼;石榴也成熟了,笑破了肚皮,露出小小的石榴子,像一颗颗琥珀。

顾城朦胧诗的诗性风味赏析 篇7

关键词:朦胧诗,顾城,诗性风味

顾城用他的童话构筑了他艺术上的纯净与纯粹, 顾城不断接近那种水晶般清澈而透明的纯粹, 不断舍弃他身上的物质世界, 舍弃一切与生命本真无关的东西, 舍弃到不能再舍, 终于他成了一个透明的结晶体, 清澈, 明亮, 闪烁着露珠的光芒;顾城是敏感和脆弱的, 他的感觉是新鲜和敏锐的, 任何一丝现实的微风都可以让他颇动不已;因为对现实的疏离与格格不入, 顾城最终被城市所挤压而逃到乡间或荒无人烟之处, 因为, 只有在那里他才能寻找到他所需要的生命本真的状态, 而这使他的诗歌具有了自然天籁般的韵律, 也获得了民间淳朴的“谣曲”风味;纯粹诗歌的语言是不能被污染的, 顾城因此常常用简单、平常的词和文字来反对诗歌语言的污染。

一、感性与感觉的新锐

顾城感性世界的丰富、感觉的新锐, 常令人咋舌。他只凭内心的感觉去倾诉, 他没有祈求过多的技巧, 他的诗歌如他画一样, 更多的是气质和性情的延伸, 而不是训练有素的结果。他绝对是一个天才的诗人, 早在1962年, 顾城口述下他的第一首诗歌 (当初他还不会写字, 便由姐姐执笔, 写在明信片上寄给父亲) 。

顾城学诗也很特别, 扫描式的读辞海;当然他写诗更特别了, 据顾城父亲顾工回忆:“儿子写诗似乎很少伏在桌案上, 而是在枕边放个小本本, 放支圆珠笔, 迷迷蒙蒙中幻化出来飞舞出来的形影、景象、演绎、思绪……组合成一个个词汇、一个个语句, 他的手便摸着笔, 摸着黑 (写时长长是不睁眼的) 涂写下来。有时, 摸到笔摸不到小本本, 他就把句子划到枕边墙壁上……幻化中, 受积聚到一定程度的灵感的进发冲击, 涂写到墙上去的——犹如云层激发出雷电……”顾城的这种写作方式, 让他的诗歌充满了感性的美。

顾城也是敏感的, 他对自然对世界常常有新锐的感受, 他不仅仅是靠眼睛发现, 更是靠各种感官的集体发现。他既能看到“春天里, 花占领了天空”, 也能触到“歌乐山的云很凉/像一只只失血的手”;不但能听到“雨在两块盾牌后和谁说话”, 也能闻到“一粒粒咸味道的光亮”, 他感受到的不单是自然本身, 而且还有一种宇宙的奥秘, 诗人对外部世界的知觉是一个整体。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在作家的高峰体验中, 诗人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具有急剧变化的趋势:知觉被看作为自足的整体, 经验者感到他对知觉对象正付出全部注意力而且可能达到心醉神迷的程度。顾城的这种直接和整体的艺术感知觉方式, 不仅使他的诗歌充满感性的美, 而且使他的诗歌带有一种感觉的新锐。顾城的这种新锐感性与富于感性的艺术知觉不单是源于对客观实物的观察, 诗人的知觉这时已是一个自足的整体, 不完全依赖于被知觉的物象, 这种知觉的存在不需要被知觉的东西证实, 它是自我证实的。这是一种完整、真实自足、圆满的尽善尽美的高峰体验。当然, 感觉与感性的过度铺展使他的许多诗不乏机智却失于浅显, 缺少更深层的艺术感染力。

二、纯净之美——艺术的纯粹性

顾城的诗歌有一种清淡、纯净的美, 犹如夏天的茉莉花, 发出淡白的光辉和幽远的清香。顾城诗歌突出的特征是纯净。他的纯粹是从根上开始的, 顾城无论是在接受古典浪漫主义还是欧美的浪漫上义, 都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纯粹。他在大量文化工业世俗化的冲击下, 依然还固守诗歌发展的纯净天地。他说:“我爱美, 酷爱一种纯净的美, 新生的美。”他认为:“万物、生命、人, 都有自己的梦。每个梦, 都是一个世界。……我也有我的梦, 遥远而清晰, 它不仅仅是一个世界, 它是高于世界的天国。它, 就是美, 最纯净的美.当我打开安徒生的童话, 浅浅的脑海里就充满了光辉。”因此, 在顾城的诗歌中, 它额外地沉迷于梦, 乐道于童心与自然, 它以千净的意象, 单纯的基调, 构建了一个独立于现实之外的纯净艺术世界。在这个世界中, 有“干干净净的月光” (《草原》) , 有“洁净的洋槐花” (《初夏》) , 有麦田边新鲜的花朵 (《不要在那里踱步》) , 这个世界“没有杂乱的市场/没有众多的居民”, “没有森严的殿堂/没有神圣的坟墓” (《我是一座小城》) , 有的是“蜷缩在树洞中的松鼠” (《雪后》) , 有的是“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发愣”的树熊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 有的是“隐藏在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间”的蟋蟀, “在我的车中做窝”的黄尾的太平鸟 (《生命幻想曲》) , 有的是“长满了纯银的鳞和羽毛”的鱼和鸟 (《梦痕》) ……在顾城的诗歌中, 有的是充满童趣而纯洁的意象, 它们构成了顾城纯粹的艺术世界。当然, 由于他固执于他的“童话世界”的艺术营造, 它的“透明”、“纯净”多少损害了他诗歌深沉、阔大的诗歌境界。林平乔认为顾城是用童心与自然的深情抒写建立了他的纯净的艺术世界。

三、自然天籁般的韵律与“谣曲”风味

顾城并没有刻意于诗歌的韵律, 但随着他的诗歌童话世界的建立, 它取自于大自然的意象和萌于童心的天然韵律也就形成了, 就像沿着童年的催眠曲, 走向了与生俱来的自然天籁之音。程光炜认为顾城这可能是受到洛尔迩、惠特受的影响;…顾城自然天籁般的韵律主要表现在:一是自然情感的内在节奏;二是民歌色彩的歌谣体式。为了依从于自然情感的内在节奏, 顾城常常采用自然压韵法, 自然押韵主要是指顾城诗歌中不规律的押韵, 但又让人读起来有一种内在的情感节奏。他的《生命幻想曲》, 带着屈原、李白式的高歌俯唱, 情动处, 常常是不依格律, 让人感觉如自然天籁之音垂天而降。顾城喜欢的古诗词, 如屈原、李白、李煌、李贺等, 这些诗人用词造句或狂放或内蕴或奇诡, 顾城在这首诗中可谓得其真矣!

与顾城“天籁之音”并存的是他民歌式的歌谣体。顾城自己也承认自己的诗文受到了西班牙诗人洛尔逛很大的影响, 加西亚·洛尔卡 (也译作洛尔迩、洛尔加, 1898-1936) 是西班牙“二七年一代”诗歌群体中影响最大的一名诗人, 以《深歌集》、《吉普赛谣曲集》、《诗人在纽约》等著作蜚声西班牙文坛, 其诗歌传唱于西班牙民间各地。洛尔卡吸收了民间谣曲的精华, 前期的作品中大多流畅、简单、富有民歌风味, 诗节之间经常出现的句子重复也来自歌曲的副歌。这些特点在顾城的不少诗作中也不难发现, 他也是被这些民间谣曲感动了, 顾城的《小春天谣曲》甚至将“谣曲”的名称直接拿来作诗歌的题目。

重章叠唱、反复吟咏是顾城谣曲中常用的方法, 如《未知》:“在我们的路上/有一条河/时明时暗/时明时暗/漂着一副马鞍刀在小河的对岸/有一个小屋/半蹲半站/半蹲半站/亮着独眼。诗中一韵到底, 韵脚为:暗、鞍、岸、站、眼。

四、结语

在顾城的诗歌世界中, 有自然乐园、童话王国以及幻美王国, 也有现实的焦虑与死亡的安置;有极其舒展的想象和真实、自由与自然、纯粹与纯净、空幻与空灵, 也有极其压抑的异端、自恋、宿命、放逐与徘徊、幽闭与幽暗;他有真实的苦难心历, 也有极美的未来生命幻想。在矛盾与挣扎中, 他最后难免走向了毁灭的惊世骇俗。成也诗, 败也诗, 顾城留给我们的诗歌世界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诗性风味。

参考文献

[1]江熙, 万象.灵魂之路——顾城的一生[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5.

[2]黄黎方.朦胧诗人顾城之死[M].花城出版社, 1994.

[3]萧夏林.顾城弃城[M].团结出版社, 1994.

走近网络方知作文教学天地宽 篇8

随着Internet的日益普及, “QQ、微信、微博”等网络聊天工具和社交网站家喻户晓,据笔者调查,90%以上的中职生经常使用QQ聊天、玩游戏。QQ的普及,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尤其是QQ里面自带的QQ空间、群讨论、博客、微博功能对于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它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瓶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让学生喜闻乐见,畅所欲言。

一、利用QQ群功能,扩大阅读信息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阅读材料的缺乏,必然导致作文的困窘。利用QQ的群功能,则可以很好地为学生高效率和大容量阅读提供保障。

1.定期公布阅读书

在班级创建的QQ群里,我会将精心挑选的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相吻合的书目在群共享里定期发布公告,让学生明白近期主要的阅读书目。学生有选择地看書,日积月累,保证了学生有效的、系统的阅读。

2.定期交流阅读体会

适时利用QQ群进行聊天,了解学生们的读书情况,组织读书沙龙,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QQ的强大功能之一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能够照顾那些有个体差异的孩子。定期地读书交流会让孩子在读书中丰富知识、博采众长、增加积累,为学生的动笔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

如果能把学生漫无目的的聊天转化成语文教育资源,在聊的内容上加以挖掘,设计适合学生能力的,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则是“点石成金”之举。

利用QQ群里的讨论功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时下热点让学生展开讨论,如:时事新闻,校园活动、电影电视、流行语等。学生在群聊时,即可发表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或观点,也可对其他同学的言论作出反应,赞同、补充,否定,批判……在交流中畅所欲言。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了学生先“说”后写,拓宽了写作的资源,可谓“笼天地于‘群’”内,挫万物于‘屏’端”。

三、利用QQ空间,提供开放式、个性化的平台,丰富写作素材,使写作充满乐趣

当前许多语文老师最大的困惑就是班级学生多,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紧迫,作文指导无法做到一对一、面对面的辅导。而QQ空间的一些功能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捷径”。

1.写日志

QQ空间中的日志、留言、评论等功能,由于其随意性、即时性、公开性而使得原本属于隐私的日记成了极有趣味的述说与分享,学生通过这一平台,可以随意书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特别对于一些惧怕作文的孩子,这种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字数限制的习作方法让他们打破了对害怕写作的藩篱。在空间里,他们还可以在文章中插入视频、flash、音乐、表情、照片等展示个性的元素,做到图文结合,深情并茂,有声有色。摆脱了传统上的“咬着笔杆、苦思冥想、搜肠刮肚、胡乱凑数”的尴尬场面,也防止了“千人一面、集体失语”的境况。

2.转载美文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写好作文除了多写,学会欣赏也至关重要,利用QQ空间里的转载功能,引导学生将上网时看到的优美文章转贴到自己的空间中,也是一种好方法。在转载相关文章时,教师要自己先选择梳理并教给学生辨别的方法,也可分类整理,如:散文类、时事类、常识类等等,让孩子学会“拿来”,这样可极大丰富写作的素材,增加语文的积累量。

四、实现多元化、交互式、立体的教学评价,充分提高写作水平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经常是作文评价的主体,对于人数众多的作文修改,教师的评语常常只能做到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而学生也往往是“分数心中过,什么也没留”。长期下来,教师疲惫,学生麻木。而QQ空间里的“留言、评价”功能则能使阅读者与空间的主人产生沟通与互动,能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满足学生写作时所渴求的认同感和成功感,焕发巨大的写作热情,从而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而有了持续写作的动力。

1.师生评价

通过学生的QQ空间或者博客,教师可以一对一、点对点地评价,不受时空的限制,可通过群聊集体评价,也可针对具体文章具体评价,个别学生个别评价。学生也可针对评价再回复,再评价。所有的一切,师生可以在同一时间里运作,这是传统作文教学在一堂作文课内无法完成的。在空间里,教师不必拿着书上的范文进行空洞地指导,而可以通过把“下水文”直接贴在空间里,让学生来“踩”,允许学生“拍砖”,让学生当老师,在评价教师习作的同时,获得了自我评价。

2.生生评价

传统的作文课上,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或者运用多媒体把学生的作文投影在屏幕上集体评价,但往往参与面不广。学生把作文发布在空间或博客上,在一种民主、开放的环境中使学生全面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提高评论文章和修改文章的能力,让他们在互评中真正互动起来,互相鼓励,互相激发情趣,进而形成学习意识,竞争意识,喜欢写作,乐于写作。

3.他人评价

QQ空间既可以是一个安全隐密的私人空间,也可以成为开放的网络平台。除了传统上的师生、生生评价,甚至可以允许陌生人或者家长参与进来,或欣赏,或建议。学生自己在写作的同时也可以阅读他人的空间日记,对他人的文章进行评论,在频繁的交流中,实现了互动式的进步。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能力。

走近生活作文 篇9

今天,我到了潘隅的长隆野生动物园,才忽然意识到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与大自然是那样的陌生。亲耳听闻各种飞禽走兽的交响曲,那是一种亲切、美好的感觉。

今天的旅程充满了快乐和新鲜感,其中希奇的环境和动物们精彩的表演仍历历在目。

幼儿园是大家都清楚了解的地方。可大家曾经说过“动物幼儿园”?今天我就有福目睹这稚趣的环境。

“动物幼儿园”是专门哺育各种各样可爱的动物孩子们的场所。若我一提到河马,也许在大家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一个庞然大物。而今天我在“动物幼儿园”中看见了小巧玲珑的小河马,胖墩墩的一副憨厚的样子,可爱极了。还有出生不久的小白虎,懒洋洋地躺在软毯上,时而翻动身子,象一个熟睡的婴儿,让人无法想象它竟是一种凶猛的野兽。还有小小的考拉熊,全都尽展撒娇的本领,令人倍生爱怜之心。

饱览了动物们可爱矫健的身资,再领略一下它们的智慧如何呢?

新“西游记”让我们在欢笑声中惊叹于猴子们的智慧。这一个由人和猴子共同合演的“西游记”其中掺和了杂技、魔术,还有人的幽默配音,笑料百出。猴子们配合人的配音,根据人的指挥作出各种各样的姿势。它们站立行走的姿势混混顿顿,活象笨笨的企鹅一般,再加上小品中采用了现代用语,使小品极具幽默感。

动物园中,动物的种类不可胜数。国保熊狗,见到游客们,害羞地低着头,不时拨青绿的毛发;一种名为博士猴的猴子;长有长长的白须,活象一个个老博士;可爱的树熊考拉,不肯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抱着树枝面对着观众……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珍禽异兽,以不同的面貌对待观众的亲昵,让人留恋忘返。

走近同学作文 篇10

漫漫人生路,在上初中之际,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健身奇才——刘**同学。

若说其奇,我先介绍一下他的基本情况:长脸、浓眉、壮身材,憨实傻样牙齿白;对了,此兄一是经常夜里磨牙,半夜三更“嘎啦嘎啦”的`直响;另一个是长相有些傻傻的,眼里放了好奇的目光。

上课的时候,语文老师提问总喜欢让他回答,因为他回答不是震撼人心、使人深发,就是全场爆笑不止。经常,他站起来,挺了挺腰,正儿八经地说些不搭边的话,使人忍俊不禁。

当然,别瞧他是个活宝,就以为他不过如此了,他还有一方法真正令人心生敬意。

一般,晚上9:45分了,宿舍内几个不安份的家伙还在窃窃私语,不时还捂住嘴呵呵哈哈的,简直时身心轻松,毫无其他念想了。这时宿舍内是睡不着了,我去上厕所,去不经意间风他赤 裸上身,锤击身体各部分,神情严竣,我忍不住观察着。

只见他后打锤击完胳膊、腿,按完了一些穴位,闭上了大眼,深深地吸了几口气,似是集中力量和精气神,然后猛地一睁眼,迅速摆开架势,做起了锻炼,他先是卧、撑,嘿!那动作简直叫人拍手称快,身体成一条直线,两只胳膊与肩同宽,支棱在胸前床板上,他一直使身体压到床板上才停一会儿,然后又迅速回到起始位置。整个过程快、标准、熟练,颇有一股运动健将的英姿!

周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然安静了下来,他一口气做了五十余个,然后“呼一口气,又来一组。等完了后,他又做仰卧起坐,平躺、膝盖上升使大小腿成一个很小的角度,双手置于脑后,这时起势,然后开始用腰力、腹部力量让身体上升45度或90度,唉呀,一口气八十个,脸不红、气不喘。表情严竣却十分自信、阳光。

等做完后,他感到有些惊怪地瞧了我们一眼,众人尴尬地做自己事了,我却上厕所,说的说,笑的笑。

不过,这种场景却是持续一个学期了,大伙也渐渐地学他一样健身,他组织了一个健身俱乐部,还推荐我一本《囚徒健身》。

此子必有大为,憨厚、活宝、坚毅、上进,我为能结识此般同学而感到庆幸。

作为N种符号的顾城 篇11

事实上,正是因为顾城及其作品的争议性,对他及其作品的回顾永远也不会过时。正是在他的成长经历中,在他的作品中,隐藏着他内心深处最深的秘密,隐藏着他的生、他的死、他的爱、他的欲,也隐藏着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天使和魔鬼。

顾城的作品中,除了他那些著名的诗选,还有早些年出版的大概可以归为小说的《英儿》,归为散文的《墓床》,近期出版的《顾城哲思录》等。对于《墓床》的记忆我已经变得模糊,但即使是这样,我都知道《顾城哲思录》大概超不过《墓床》的范畴,即使《顾城哲思录》是《墓床》的回顾依然会再一次震颤我们的心灵,而那颗震颤我们的心灵又是怎样一颗心灵啊?

《红楼梦》里说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如果在这个世上还有这么一个男人“生不同人,死不同鬼”,那这个男人只能是顾城。林妹妹写诗还有那么一点点虚荣心,顾城写诗只是为了过上一种真实的生活:“我写诗,如果说是为了什么的话,大约就是为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平常我不像是活的,缺乏一种真实的感觉,诗的到来使我快乐,使我震撼甚至恐惧,总之进入一种真实的生活。”但顾城又不承认诗是他自己写出来的,他宁肯相信诗是通过他这块土地自然生长出来的:“我写诗更像是土地现象,而不是人的现象,我欣悦诗的成长,也接受它的灭亡,接受灭亡之后的无限生机。”

透过这些只言片语,我们已经看到顾城是如何把自己逼向了生的极致,他对生的极致追求是如此至极,他甚至都厌恶自己的身体需要依靠这个世界:“我想过一种不依靠世界的生活,因为我觉得有一个恨,就是恨我这个身体,因为它,我就得依靠这个世界,这个时候我觉得我思想比较极端,我就觉得很耻辱。”

顾城厌恶现实的世界,他需要的东西只有一个,那就是美,他说:“美是唯一的真实,当他到来时,一切都形同虚设。”、“如果没有美,我可能毫无信仰。”他本身是美的创造者,对于我们的先人创造出来的美,他从来都是不惜誉美之辞的:

“我心目中的中国,是‘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中国,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中国,这是我喜欢的中国。《红楼梦》中的清洁、独断、自在的女儿性,这一女儿性和中国的自然光明的佛性的重合,中国哲学至《红楼梦》显现为这么一种清净的女儿性情,东方的美丽真是达到了美的极致。对于我来说,这是中国,她给我生命,她让我感觉到生命,她的光和水通过我,让万物充满生机。”顾城一再强调女儿性情,他最终建立“女儿国”,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渊源。

生的极致是美,美的极致是死,所以我们毫不奇怪,顾城一次次说自己是一个已经死了的人,一次次表现出对死之神秘的好奇,我们也不奇怪,他最终会自杀身亡。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为什么会把斧头挥向了那个像母亲一样爱护他的女人,他自己声称是英儿把魔鬼引进了他的心灵,我们宁肯相信,他那举起斧头的双臂那时受到了魔鬼的掌控。

荣格在比较自己和尼采的不同时这样说:“我确确实实存在着,我并不像尼采那样是一张白纸,在精神的强风中到处乱飞。尼采失去了其立脚的根基,原因在于他除了他思想里的内心世界便一无所有——应该说,他的内心世界拥有他要比他拥有前者更甚。他断了根并在大地上空飘荡,因此他不得不采用虚夸和不现实的办法行事,但对我来说,这种不现实却是可怕的根源,因为说到底,我是以今生今世作宗旨的,无论我是如何执著或者洋洋自得,我总是懂得,我正在经历的一切,最终总是归结到我的这种现实的生活的……” 这其实也正是我等俗物与顾城的不同,哪种更好,谁又知道呢?

上一篇:倾斜的爱作文600字下一篇:公路桥梁隐患排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