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应该在成长的历程中,为自己规划未来,我相信“勤能补拙”,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勤奋的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如何尽快的走向成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使自己在进行教育事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来前进和发展,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巨大任务.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现将本人的专业成长规划如下:
优势分析:
1.热衷教师职业,热爱思品教学,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进取心。
2.能静下心,积极地阅读一些教学的相关杂志,关注最新的课改动态。3.谦虚好学,能自觉接受新事物、新观点。
4.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能够胜任初中各阶段教学工作。不足之处:
1.十几年来,我的教学工作一直以来缺乏规划,缺乏自己的研究,缺乏自己的目的性和研究性。
2.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的培训,在理论学习和教科研方面发展得不够,没有很好地把实际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科研型教师的路上步子迈得还较慢。
3.在学科教学中,很大程度依赖于教材,缺乏自己对于文本的深入解读,自己的教学缺乏创新和研究,对于教材开发的力度不够,没有很好的使用教材、超越教材,整理、积累、反思方面有待加强。
4.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方面,自己平日的课堂教学缺乏亲和力,与学生的接触太少,没有深入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了解学生的发展需
要、成长需要,需要完善自己的教师形象,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一年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的成长,我将立足岗位,以学校大局和学生的发展为重,认真踏实工作。
二年目标: 我计划通过二年的时间,达到有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较高科研工作能力,专项特长突出,学生、家长满意的教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真正关心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教师的爱平等的给予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每一个学生思品素养的提高,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走进学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接近学生,超越教材的课堂教学,研究教材,立足于学生的角度研究教学,备出高质量的课,同时上出精彩的语文课。
3.研究教学,对于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写好自己的教学总结和反思,对于自己的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充分的研究,探寻适合自己教学风格,记录自己和学生成长的足迹,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发展型教师。
4.勤于研究,勇于实践,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多学别人之长,多读书,把自己的所学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自己的思品教学既有工具性又闪耀人文的光辉。
5.练好过硬的基本功,丰富自己的教育机智,同时注重自己的修养和教态。吸收他人修养中的元素,使自己的修养更加立体。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为自己的职业理想持之以恒的努力。
三年目标
1.转变教师角色,树立服务不同种类学生意识
专业工作是为人类谋求福利的社会公益事业。教师这一职业必须以教育为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以为只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和学习真正完整地还给学生。特别是针对新的招生况,我们如何面对。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反思、盘点等一系列内省性活动来完善自己的角色行
为,获得创新和超越的活力。
2.实施行动研究,深刻领会课程理念
专业理论研究要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因此,我将立足于新课程课堂教学,力争每年进行一项行动研究,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
3.明确专业研修方向,建设专业发展强势领域
学会与同伴合作,向更多的前辈、专家、同行学习,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宽广,进而来扩充自己的专业实践内涵,形成自己的专业发展优势领域。
4.加强理论学习,加快专业成长步伐
理论是实践的向导,是专业发展的基础。近三年,我计划每年读3-4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个人成长措施:
1.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
读书的过程便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书籍是教师的精神家园,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会从自己的书籍中汲取力量,丰富自己,使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读书看报,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思品教学理论书籍,知道最前沿的语文理论研究,了解当今思品教学的发展,使自己充分与时代接轨。同时在平日的生活中,为了真正实现大思品教学观念,我要充分开拓自己的视野,真正实现自己知识的积累,使自己知识的量和面大幅度拓展,深入了解教材之外的思品世界。
2.反思——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以前的教学中,我是相对懒惰的,对于自己教学中的很多问题、认识、困惑经常是一带而过,以后的教学我要充分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世界,听他们对于我教学中可取与不可取的认识,及时总结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归纳成与败的原因,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把写教学反思充分坚持下来,避免一曝十寒,养成习惯,形成规律,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对于教学中,自己不懂的地方,经常去询问同事、专家,养成查阅资料的好习惯。真正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成长自己,切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课堂——教师成长的舞台。
努力向专家、名师、优秀教师学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手段有更大的发展,在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改变平庸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每堂课争取至少有一个亮点,完成从一名合格教师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变,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积极借助书籍和网络,学习他人优秀的教学案例,课堂实录,课堂教学的视频,向名师靠近,学习他们教材解读的智慧,学习他们对于课堂教学的把握,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要躬行,积极把自己的所学应用于实践,使自己对于教学的认识,不仅停留在理论的角度,还要更多的实践,同时在实践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多请同事、教研员、领导指导自己的教学,询问学生自己教学的不足和改进之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上一个新的高度,有更多的精彩解读。
4.研究——不断提升自己
以前的教学中,我对于自己的教学缺乏研究,13年的教学以一种自发随波逐流的方式前进,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与理论,也忘记了更多的知识和理论,我曾想自己多年的教学留下了多少足迹,以前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依然感觉棘手,以前自己不能深入解读的古诗类文体,如今自己依然觉得很难。自己的教案上留下的更多的是教案的模仿。因此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研究,从一个教材的“扩音器”,到能真正有自己视角研究自己的教学,在学习他人的长处中,更多的学会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学会合理的消化,与时代接轨自己的教育思想,研究自己教学行为,分析自己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记录自己教学的点点滴滴,阅读自己专业书籍的同时,记录形成自己教育观点。有自己对于教学教育的认识与体验。
5.修养——丰富自己,做好自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最重要的是育人,在教书时育人,在育人中教书,而且要有一套艺术,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这样的老师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点滴成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树立起“一切为孩子”的崇高思想。并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用心努力,形成自己良好的个性修养,有坚持、有毅力,有爱心,真心真诚对待自己的学生,用心成长自己的工作。
我会按照以上的设想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总结,经常对照自己的五年发展规划,时刻提醒自己,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
关键词:校本教研,学生成长,教师发展
“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 才是真正的学校”, 而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支撑制度, 恰恰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因此, 受到各级学校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各级学校都以此为契机, 抓好校本教研工作, 帮助学生成长, 促进教师发展。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形式, 是一种在校长的领导下, 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的特色研究活动。学校的校本研究应以学生的发展研究为主体,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帮助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促进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自我反思、自我开放的环境, 加强群体对话, 相互之间不断地进行专业切磋、经验分享、共同成长。这样对于学生独立、自主、自强、自律、合作、宽容的主体人格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体现了校本教研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特点, 同时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学校应依托校本教研的以下几个特点, 合理高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一、校本教研给教师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开放框架
校本教研的重点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应该使校本教研制度化、日常化、生活化。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工作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将校本教研活动本身看作是一种制度进行理解;二是要把校本教研活动的时效性通过相关制度的支持展现出来, 所以我们要通过学校各种制度手段来加强此项活动, 以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支持它的发展和运行。通过和原来各个地方教研室所组织的教学研究进行比较, 校本教学研究更加需要相关制度的支持和保障, 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国家的政策认定、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 以及教师与学生团体的有关制度。因此, 若将原来各个地方教研室工作比喻为一种封闭的教学活动组织, 那么校本教学研究就是一个开放的、完整的系统组织, 活动不仅仅是在学校内部开展, 也向学校外面的组织辐射和延伸。在校本教学研究活动中, 学校所有教师都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不仅是教研员的角色, 并且能够扩展到学生群体中, 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将成为校本教学研究直接的信息源, 他们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受用者, 也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校本教研活动的问题是植根于学校内部, 且针对本校学生情况, 但问题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往往与外面的人文因素、环境因素密切联系, 如学生的家长、学生的监护人、与学校利益相关的外界因素人等, 特别是校外的专业研究人员, 他们在专业引领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如果能够将这些有利的因素都整合在校本教学研究制度中, 将更有利于促进校本教学研究活动的有效地开展, 为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校本教学研究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学习型的文化氛围
校本教学研究是以学生的发展研究为主体, 以课堂教学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为两翼的特色文化体系, 其目标是要帮助所有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促进全体教师专业迅速成长, 逐步形成校本教学研究文化特色体系。学校校本教学研究的中心是营造学校学习型文化氛围, 如果我们仅仅把听课、评课这些基本的工作当作校本教学研究, 就与以往教研室所组织的教学研究无异了。在校本教学研究活动中, 我们要求教师不仅仅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 更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学会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以学习的态度来进行教学研究, 在思想上就不会把评课、挑毛病那些简单的事情等同于教学研究了, 而是从系统的角度、从学习型学校建设的角度出发, 为自己的团体建立共同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对教育教学的热情、对学习不断追求的态度、对问题经常思考的习惯, 同时具有探索创新的意愿与兴趣。这种情况下校本教学研究就成了学习型文化学校形成助推器, 学校才会成为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学校,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使教师享受到工作的幸福。
三、校本教学研究为教师构建了一个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平台
成功经验的积累和失败实践的反思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盲区, 如果自我封闭、拒绝沟通, 这个盲区将会永远存在, 教师就不会得到专业发展。因此学校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构建校园信息库, 给教师提供跨越时空的学习、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正如前面所述, 校本教学研究绝不是给教师挑毛病的活动, 而应该成为学校为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在这个和谐的平台上, 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展示, 并且能够促进每一位教师专业化发展走上一个新的阶段。校本教学研究为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营造了氛围、搭建了平台, 是最适宜促进教师反思成长的土壤。教师的反思并不是一种孤立的个体活动, 而是在群体中为互相关联的个体寻求一种适合自我发展的方式。教师在优秀的团队中学习和交流, 可以使自己存在的问题完全显现出来, 在这种平等、和谐、包容的氛围中, 教师为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需要改正而又很难把握的问题寻找到了答案。校本教学研究为教师提供一个正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机会, 让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这个正视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近些年,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不管是作为专业发展的主体的教师,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者,无不在深入地探讨这个论题,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种各样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和活动层出不穷,各显神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眼花缭乱的培训项目和活动中并非都是高效的,有的甚至饱受教师诟病。那么什么样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是有效的呢?换言之,有效或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和活动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涉及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问题,而已有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教师素质的改变。这种对专业发展评价内容的理解,实际上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体对象,并非针对专业发展活动、项目的意义或价值判断。虽然对教师改变的评价可以直接反映出专业发展项目的有效性如何,但是相对较少的学者直接对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以及活动形式的有效性进行研究。而了解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的专业发展项目是有效的,可以为学校领导和教师规划专业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参照,设计和选择那些具备有效性特征的专业发展项目和活动,规避那些低效高耗的消极影响,进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国外学者依据专业发展实践者的实践经验,从中总结出一些有效专业发展项目的特征和要素,但是不同的学者基于视角的不同,所探索出的有效专业发展的特征也不同,笔者通过对不同学者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根据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特点,认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和活动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支持性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以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物质方面,例如经费、设备、材料、场所等,还包括制度方面、精神方面的支持,使之形成一种“多元支持”的专业发展氛围。Hunzicker教授认为支持性的专业发展项目可以提高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内在动力是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者所必需的。当教师感受到自身的专业发展是受到各方面支持的,有教师同伴的互相鼓励和支持,就会有更强动机去面对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反之,教师则会感觉到孤立无援,内在的动机也会减弱,专业发挥也就缺乏内源性动力。这种支持性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教师、教育专家、学校管理者等相关人员都要参与进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各种物质的、智力的支持,不仅包括学习前支持、学习中支持,还有学习的后续支持、成功进行新实践所需要的支持;二是尊重和考虑教师个人的专业需求的,依据于学校、年级、班级以及教师的学习具体需求进行设计,使专业发展活动符合教师的个人学习风格和倾向,只有这种适切性的支持才能最大地发挥作用。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否得到支持,是考察其是否有效的第一个特征,也是一个基础条件。
二、自主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是指不受他人干扰,自主从事及更新专业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传统的教师在职培训方式之所以受到强烈的批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忽视了参训教师的主体性,是传统“一言堂”课堂模式在教师培训领域内的翻版。培训专家高高在上,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压缩文件的方式硬塞给参训教师,而教师则没有了自主的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想提高专业发展的有效性,就必须摒弃这种忽视教师自主性的方式,把自主性归还给教师,提供机会让教师积极投入到专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活动中去。
“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是衡量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行为状态水平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教师自觉、主动的行为进而努力实现自身专业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技能、情意等不断地提升、成长和成熟的一种能力品质,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行为活动及其能力的综合反映。因此,自主性体现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一种决策能力,作为专业学习的主体,意味着教师拥有自主选择权,可以决定自己学习什么,以何种方式学习,以及自己决定学习进度安排。例如,很多地区推出“培训菜单”供参训教师自主选择就是充分考虑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特征。相反,专业发展项目或活动不尊重教师的自主性,湮没教师的主体性,必然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嵌入工作
很多正统的专业发展方式被认为过于自上而下和过于脱离学校和课堂的实际,从而不能对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嵌入工作是指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应该嵌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种特征可以让教师感觉到专业发展既是相关的又是真实的。当活动项目直接涉及到教师个人需求时,或者与教师日常工作职责紧密联系时,就会被教师视作与专业发展是相关的。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能够与学校日常生活天衣无缝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才是真实的。顾阮玲教授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率先实现终身教育的职业,将学习嵌入工作之中,以工作环境为基地,这样的学习才最有效。”
如果我们将专业发展看作是一个融入工作的持续过程,那么每天都会有多种不同的学习机会。工作嵌入式的专业发展使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来进行学习,教师学习是实践导向的,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也在于改进教学实践,因此,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行动研究中分析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应该遵循的一条逻辑路线。校本研修是近年来出现的能够嵌入工作的有效教师培训方式,其具体的活动方式又包括很多,例如,同伴互助、互相听评课、研究小组、反思讨论、导师制等。这些学习活动都渗透在教师的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能够花时间考虑教学工作的其他可能性,反思当前的实践,不断尝试新的想法,并分析行为的有效性,在反思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Hunzicker教授认为,即使是传统的集中培训方式,如果能够加入一系列后续的跟踪活动,也会增强教师对培训活动与自身专业发展相关性和真实性的理解。一方面,教师教育专家要以共同讨论、相互协商、共同制定策略的方式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工作中,以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化主题研究为平台,与教师共同探讨,解决实践操作中的问题,切实提高教师教学研究、实践的能力,并以此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在理论培训结束后,培训专家可以对教师将培训所学运用于实践加以跟踪指导,并给予有效反馈,将理论浸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此外,鼓励教师写反思日志,对实践进行深入的审视。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能否与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相关,成为考察其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合作交流
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单个个体的发展,它涉及到多方面的通力合作,不仅仅有同伴教师的共同努力,还包括学校管理人员、教师教育专家等人员指导辅助;另一方面,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与不同人员之间的对话交流,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协作共进,使合作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富兰和哈格里斯夫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职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进步。
有效的专业发展强调教师经常性地参与学习型组织中的各项活动来实现学习经验的激活和交流。学习型组织被定义为“为了共同学习的目标,教学计划、问题解决而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见面,最好是一周几次,并且持续进行的团队”。此外,有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相当活跃的,它鼓励教师通过分享问题、想法和观点以及共同解决问题来参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例如,学校内部的同伴互助、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协同教学、合作研究等;校际之间的与教师同行、专家型教师、教师教育专家进行不同层面的深度交流和合作。在合作互动过程中教师利用分享和讨论、模拟和角色扮演、展示和实践、反思等活动来进行身体的、认知的以及情感的参与。研究表明,教师重视从他人中学习的机会,并且乐于和他人一起为达到诸如设计教学、分析学生工作、同伴观察等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同伴反馈是教师专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研究表明,当教师公开分享他们的教学实践并愿意接受反馈时,学习效果会增强。更重要的是,固定的反馈通过帮助教师树立优势、澄清观念、纠正错误来支持教师学习。它也是自我评估的一个重要前提,终生学习的基石。
五、持续性和一贯性
Garet等人在其研究中将有效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和一贯性特征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和活动的持续时间;二是该专业发展项目与活动与其他的专业发展活动是否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三是与国家、地区、学校的发展目标以及教学理念、教学标准等相符合、相一致。
研究表明,教师在参与专业发展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越有可能提高。但要明确的是这种时间不仅仅指这项活动所持续的时间,更重要的指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持续时间,以及将所学付诸实践的时间。有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很多互相交流观点、实践新技巧的机会。而像培训讲座这样的形式,如果缺乏自主学习机会,即使持续很长时间,但并不能说它具有持续性特征。同样的,即使采用合作研究的方式,但教师之间缺乏实质性的交流,也很难将其定性为具有持续性。那么多长时间算比较合适呢?国外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持久的改变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但笔者认为这可能并非指单个的专业发展项目或活动,而是指具有连贯性的多个项目和活动之间的时间总和。
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不是单个事件。与其他专业发展活动的连贯性主要指新的专业发展项目的设计和选择是否建立在教师较早的活动经验之上,而且有后续的活动可以紧随其后。每一次的专业发展活动的选择和设计要依据教师已有的专业发展水平和经验,使其具有连贯性。不同专业发展活动之间的目标应该具有一致性,不能相违背,否则南辕北辙,很难产生持续性效果。
最后,教师专业发挥项目与活动又必须与国家、地区、学校所强调发展规划、的教育理念,教学标准、评价方式等相一致,否则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无用武之地。如果教师个体层面的变化得不到学校组织层面的鼓励和支持,那么最有效的专业发展方式也会失败。就这需要在设计项目和活动时要有一个宏观的标准,在这个大的理念框架下进行,否则教师在参与专业发展过程中会感觉到冲突、焦虑。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建设品牌学校的总体目标,我们根据《文登市教育局关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牢固树立“人才强教”的理念,并结合我校教师队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精心锻造三支精英团队:学校管理团队、骨干教师团队、专家顾问团队。其中,骨干团队建设包括团队队长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特长教师队伍建设。本学年,我校将重点抓好骨干教师团队建设,力求通过三大骨干团队的建设,实现 “平安立校、文化治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
二、具体发展目标、要求
1、团队队长。这是我校教师的基层管理者,分别带领十二个团队在不同的岗位上正常运转。
本学期,我们将通过培训、论坛等形式,让团队队长及教研组长明确自身职责、领会办学宗旨、交流发展计划、学会研究方法,从而在提高自身师德素养、专业素质及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带动全体教师的整体发展。另外,我们允许并鼓励大家以创建“和谐团队”为契机,实现有差异的转变、跨越式的发展。学期末,我们将组织隆重的团队汇报活动,了解各团队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加强团结,凝心聚力,展示团队的特色与风采。
2、班主任。这是学生最重要的影响源,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幸福。
本学期,学校将成立“班主任研究会”,定期组织相关活动,促进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班主任要开通自己的教育博客,及时总结提炼让自己感动的教育故事或成功的教育案例,每学期不低于3篇,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继续开展“我是实小美少年活动”,详细制订“文明、清洁、学习、读书、健身、艺术、实践”这七个方面的基础性和发展性指标,每班根据班级现状及班主任自身特长从中任选一两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创建班级特色,一个月内定方案,半年内见成效,一年后出经验、看现场。本学期还将进一步完善班主任考核办法,明确具体操作程序,让班主任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切实做
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3、特长教师。这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增长点与制高点,涵盖教育科研、教学服务、课程开发,甚至是业余爱好等多个方面。
本学期,学校将为此类教师进修与实践提供最大化的支持,成立“学术社团”与“生活社团”。“学术社团”主要由各学科年轻有为、素质较高并有发展意愿的教师组成,个人根据研究现状和教学理想,为自己量体裁衣,确定发展方向,由一个课题开始,实实在在做教育。同时,建立名师档案库,记录研究过程,积累研究经验。“生活社团”则是聚集有各种爱好的老师,通过组织专项活动,强身健体,愉悦心情,发展特长,增进情感,让校园真正成为“幸福之家”,让大家在这个家里充实工作,开心生活。
三、具体措施
1、师德——建设新机制
深入开展“讲诚心、有爱心、讲感恩的心、有责任心”的“四心”活动,评选“四心”教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热爱实小、赞美实小、奉献实小”活动;时刻牢记“五不准要求,保证工作日中午不饮酒;保证工作日不打麻将、玩扑克、保证任何时候不参与赌博;保证不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教室;保证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保证不向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
2、课堂——注重有效性
严格落实“教研中心2007年2号文”要求。首先,通览教材,集体商讨,形成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计划中,要确定出每单元的精讲篇目、略讲篇目、自学篇目和补充篇目。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同时,允许教师个性化地使用教材。其次,要加强集体备课,每学期至少8次,而且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第三,做好个性化备课即教师自己的详案。每学期45周(含)岁以上教师写详案不少于10课时,45周岁以下教师不少于20课时,其余课时可写略案;任教本学科不满5年的教师要全写详案。
3、读书——读研相结合读书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为从根本上丰富全体实小人的文化底蕴,滋养心灵,我校将继续倡导“让读书成为实小人的习惯”、“以诗书气滋养教师底气”等学习理念,建设好 “我读书,我美丽”的教师读书工程。
本学期,我们将读书与研究相结合,切实提高两项工作的实效性。
学期初,我们将组织大家以教研组为单位,提供教学实际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由教导处进行筛选,确定每月研究主题。老师们根据主题,广泛读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35周岁以下教师建立“读书研究簿”,随时记录所读所思,每学期不少于5000字。
在自主读书方面,我们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好书推介,每个书名后写好推荐语,最终形成教师文库,公示于校园网,供大家选读。期末,组织读书报告会,以演讲或论坛的形式进行。活动结束后,评选优秀读书笔记和学习型个人、团队,并列入个人和团队考核。
扎扎实实的做好小专题的结题工作。让小专题研究真正发挥其作用,从而为的教育教学服务。
4、反思——改革新形式
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善于反思是提高工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点。每位教师建立“教学札记本”,随时记录教学中的闪光点、困惑、不足、措施、顿悟、反思等等;45周岁以下教师每月对“札记本”积累的实践素材进行选择、整理,自己确定主题,写一篇精品反思。评比时,采用去掉姓名的方法,最大程度保持公正,等次公布后两天之内,再将文章上传校园博客,供大家集体阅读,互相学习
5、培训——实效需注重
改变以往读总结听汇报的单一培训形式,通过观看名师教学光碟或模仿名师上课,为大家提供鲜活的案例,不断汲取前沿理念,学习优点,查找不足;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小学阶段整套教材以及相关的学科知识,深度把握课改内涵及教材体系,准确定位对任教年段学生的期望值,提升教学的深度与高度,培养善于思考、敢于争辩的学术精神。
6、名师——培养加带动
本学期,我校将结合教育局开展的“文登市名师建设工程”活动,进行各学科校级名师的评选,建立名师档案,加强过程培养。对评选出来的名师,学校将为其进修与实践提供最大化支持,并以此带动全体教师的整体发展。
7、网络——搭建新平台
本学年,教育局已经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作为全市的一项大课题进行推广研究,所以,从平日教学到各项活动,要求教师们必须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充分利用班班通,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好教研中心的学科网站中提供的资料。积极参加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尤其是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迎来了新课程以及提升教师自身内涵的发展契机,当然也迎来了新的极限挑战。为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有计划地进行,特制定以下个人发展计划:
一、自我反思评价:
(一)优势:
1.具有多面的教学经验,专业基本功扎实,专业知识全面。
2.善于营造课堂氛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3.善于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教师本人对作品有着深刻的感受,课堂中运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将作品简析给学生,与学生分享。
4.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并与自己的学科相结合。
(二)不足:
1.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缺少足够的应对方法,对于特殊学生的特殊表现仍有些手足无措,有时又缺乏耐心,以致于影响了教学效果;
2.对自身的教学反思往往不够深刻,仍然缺乏精心总结与具体的对策,反思归纳和反思笔记不很及时;
3.个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惰性,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缺乏亲身体验与尝试,所以有时比较难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
4.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教学工作还不是很细致。
二、发展总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多读书,读好书,通过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促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力争步入金州区骨干教师的行列
三、具体发展计划:
(一)教学能力: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不断寻找积累适合自己教学使用的相关新理念,让理论指导实践。每月上一节高质量的展示课堂,虚心接受同仁的建议和意见。
2、针对指教的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使班级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特点,了解他们学习的心理特点、兴趣、需求、目标,给与学生科学的评价。撰写好每月一篇的教学详案,增强自己的课堂语言的组织能力以及教学水平。
3、日常教学与理论学习相结合。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经常地阅读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地总结、反思,积累更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4、参加各种公开教学的展示活动,在专家、领导、同事等的指导下,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早日跨上新台阶。每学期坚持听课30节,做好每节的教学诊断。
5、充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每月设计整理好一份电子教案。
(二)学习、科研能力:
1、坚持每天一小时的读书时间,通过各种书籍、网络、报告等各种渠道,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及时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记录下来。书写好每月4000字的读书笔记。
2、坚持每月撰写读书体会两篇,并及时上传读书论坛与同事做好交流,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个人修养。
3、在教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地将教学中的得、失、困惑、思考等记录下来,以案例、反思的形式加以小结。坚持每周一反思,每月一案例的书写。
4.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在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努力探索,大胆实践,每月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课题研究报告。
5、积极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活动,向35分钟课堂要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6、强化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加强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能对机器进行较复杂的维修与维护。通过自己的课堂的实践,把优秀的教学课件制作方法推荐给全体教师,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
语文组孟繁竹
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作为教师,我们影响的不是几个人,而是一群人,甚至是一代人。所以,我们的思想不能总是老观点,老看法,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应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提高。我们应该常反思:我们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了吗?我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了吗?只有经常反省自我,才能正确地发现自我,才能以更高标准要求自我,从而提高自我。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珍惜机会,不断学习与积累,探讨育人规律、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
1.自身素质的改进
主动学习,多阅读、多反思、多动笔、多交流。
2.客观条件的改善
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把握外出学习听课取经的机会。
3.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
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
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
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
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不放过任何一次有价值意义的交流机会。
①与同行交流,在交流中发展自己;听课研讨,与上课教师同成长;寻找合作伙伴,学习研究;多向师傅学习,多随堂听课,只要有听课机会都不放过,积极吸取他人的长处,多上公开课,多争取锻炼的机会,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水平。
②参加有关专家讲座、观看教学案例等;积极参加各项专业培训;通过理论学习、自学、听课来不断充实自己。
(4)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不断地积累一些上课的经验教训,做一些随笔,以便自己在总结工作中或者写论文、个案时有资料。
①广泛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网站等。认真学习《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和《人民教育》等专业书籍,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坚持写读书笔记、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案例。每天至少学习一小时。摘录、分类整 1
理。
②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不断提高论文质量。
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我们的行话说得好: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老师得有一桶水。知识渊博,富有学识,能让教师充分地认识社会的进步、形势的发展、也能让教师认识到自身所缺少与需要的东西,同时树立更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在提高了业务水平的同时,自身更富涵养。
二、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教育责任意识
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非常必要的。
1.顺应形势发展,转变观念
在新时代,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已大大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教育观念必须改革,教育方法必须改革!改革创新应从老师的转变观念做起。摒弃那些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等现象,摒弃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为他们将来立足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新形势下的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关系是指一种和谐的、愉悦的朋友般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观念上摆正自我的位置。以往的教师高高在上,“你是学生,我是先生”的关系已大大影响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和谐进展。我们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待,从心底产生与学生交友的愿望,甚至有些地方可以向学生请教,不妨让他们当一当小老师,这样,学生会觉得老师尊重自己,自然也就非常乐意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学习上也就轻松愉悦了。正所谓:“亲其师,听其言,效其行”。所以,在新形势下,尤其是在提倡思想大解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的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面临着大量的现实复杂性, 课程实施者在看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同时, 也产生了不少怀疑、迷茫与忧虑。教师在了解课程实施价值取向的同时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 已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其迫切的问题。
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探究活动, 反思能力更是当代教师必备的一种基本专业素质。一方面是教师对智能结构理解的反思, 另一方面是教师对自身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的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给教师带来更多、更新、更深层次的反思, 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过程。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终身学习的过程”, 是“教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1]英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发展只有通过对实践的反思和拥有系统理论与研究才是可能的。[2]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的活动内容和实施过程高度依赖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形成课程意识, 并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包括活动规划、设计、实施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链接”的能力、适应新授课方式的能力、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协作性教学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综合评价的能力, 探究精神和研究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素质, 具有专业发展的时代感, 要因材施教, 在对学生的特别才能、倾向、特点和弱点进行评估后, 向学生提供具体的、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学习建议, 并引导学生发展潜能, 充分发展自我。依据多元智能理论, 人的创造力以及发展只有类型和层次上的个别差异, 而没有绝对的本质上的不同, [3]其对智能的创新性特点、对个体个别化智能特点的承认为创造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要求教师积极开发自我创造潜能, 突出自身创造个性, 扩展自身专业发展方面和提高专业发展的创造水平, 更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和创造力发展的规律, 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 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提高自我创造能力, 这实质上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具有独立形态的综合性课程, 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不是特定的、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 需要对以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运用, 也需要多种能力和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以解决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各种问题。它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地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生的具体活动主题可以多种多样。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创新精神,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指导教师, 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实施过程和表达结果。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扮演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不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因此, 必须提供给学生一种动态的、多样的、开放的外部环境, 引导学生实现真正意义的研究性学习, 把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转化为对科学的兴趣, 从而引起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变化, 使学生在获得对事物本质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打下坚实的基础。[4]
在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 新的教育模式不断建立的形势下, 中小学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任务与挑战, 必须适时寻找专业发展的新起点, 重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转换,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不断学习, 终身学习, 才能获得适应新课改要求的专业发展,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科学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专业发展包含多方面内容, 研究者Pickle认为, 教师的成长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内容: (1) 专业层面。包括从事教学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对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2) 个人层面。包括对自我与他人的了解, 成就需要与个人特殊风格; (3) 思考层面。包括抽象思考、批判思考以及前瞻思考。[5]Pickle的这种划分涵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向度, 为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勾画了路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推动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能根据教师不同的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 激励教师发挥优势智能,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和价值取向的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能够充分开发教师的自身潜力, 让教师充满自信和树立威信, 彰显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 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真正的教师应不断修养自己的个性, 从而以自己良好的个性影响学生, 这是以个性养成个性最重要的方面。[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教师获得了专业发展动力, 促进教师以自己的智能强项在“教师团体”中主动承担任务, 完成教学责任, 同时积极发展与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发挥师生双方在课程过程中的创造性、能动性, 把处于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课程创造中的主体性充分解放出来, 师生双方健康个性和良好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培养, 同时, 它对于教师、学生的要求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它要求教师不仅善于对专家开发的课程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和解释, 更要善于根据具体情境的特殊需要创造自己的课程。[7]教师实现了传统角色的改变, 由书本知识的传递者、解说者向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转变。
教师专业发展是多样性的, 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的结果, 才是评价工作真正的效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 产生了对教师的良性的激励、鼓励教师利用优势智能大胆创新, 其结果就教师自评为主, 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客观评价机制, 教师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得评价信息, 塑造出教师最擅长的独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实现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07.
[2]张杨, 徐艳.论多元智能理论与创造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4, (1) :41~44.
[3]陶礼光, 张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及新形势下的创新思路[DB/OL].http://www.bjesr.cn/esrnet/site/004b630019df54279.ahtml, 2006-3-11.
[4]王以仁, 陈芳玲, 林本乔, 等.教师心理卫生[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240.
[5]孟祥林.个性化教育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本质分析及我国的策略选择[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3) .
[6]蔡慧琴.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J].理论界, 2007, (2) :125~126.
关键词英语教师同课异构专业发展
一、 导言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所提出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近年来, 在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兴起的反思性教学( reflective teaching),把外语教师培养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转向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这一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新领域中来。注重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 引导教师以其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本出发点,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通过思考、 计划、 实践和评价, 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达到改进实践和自我发展的目的(高翔,王蔷.2003)。而同课异构活动无疑是
达到改进实践和自我发展的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 同课异构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概念
1. 同课异构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同学科选取一个课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独立备课,根据设计的教学方案分别在两个平行班上课,听课后进行比较性研究。“同课异构”活动旨在追求教师专业上的共同发展。在“同课异构”活动中,不同的教学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能够引发听课教师更多的思考和感悟(郏灵萍,2010)。
笔者认为同课异构这一形式能考量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功底,激发教师通过这一活动展示自己全方位的能力和素养,成为该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2.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在相关文献中,关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一般意义上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基本相同的解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五个专业化方面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目的,协助教师在受尊敬、支持、积极的氛围中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成人教育,增进教师对工作和生活的理解。它关注教师对理论和实践的持续探究本身,关注教学工作在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功。
三、 同课异构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是教师终生教育的过程。它包括专业准备阶段和实际任教阶段。我们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可知,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不可能通过职前的师范教育一次性完成的。英语教师在入职后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研读专业、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杂志、观摩公开课,展示课、研究课等都是不断获取英语学科知识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来源。 近几年来,同课异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的观念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对教师自身来说,通过上课前的准备,上课展示,课后反思总结等系列活动使自己得到很大的提升,对有的教师来说甚至是一次教学水平的飞跃。对于其他教师来说,通过观课、评课、议课等活动也能有不同的收获。
参加同课异构活动或比赛的教师一般有三到五天的准备时间。在此期间,他们各显神通,精心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虽然活动只历时几天,对授课教师是很大的挑战和考验,他们必须调动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能力来应对。而正是这些挑战和考验能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为授课教师间的比拼并不仅仅体现在授课的45分钟或40分钟,而是从课前准备阶段一直持续到课后的总结和反思,以及今后的教学生涯中。
1. 同课异构活动准备阶段
1) 考量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人文素养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行为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方式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教学理念不仅通过教学行为来体现,而且要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和发展(郭美红,2011)。
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的应用,都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能考验教师能否用理论指导实践。同课异构活动给教师提供了运用教学理念,尝试不同教学方法的平台和机会。
我校于2012年4月在各学科组展开了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课异构活动。
我校有三位教龄分别为11至13年的教师参与,上课内容是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 An Adventure in Africa, reading课型,比赛在本市的另一所四星级高中进行。
[实例片段1]
我校G老师设计了以下五道prereading questions 作为导入。(图1)
1. Casablanca, the name of a classic film, is actually a city in .
A. MoroccoB. Australia
2.In Africa you can find the longest river in the world, the river .
A. NileB. Amazon
3. In Africa you can find the longest scar(伤疤) on the earth— .
A. East Africa Great Rift Valley(裂谷)
B. North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
4. With roots in , Barack Obamas election victory was greeted with particular enthusiasm there.endprint
A. KenyaB. Egypt
5. Hemingway wrote the novel The snow of , which wa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Africa.
A. HimalayasB. Kilimanjaro
评析:
因为是在兄弟学校接班上课,对学情不了解,G老师只设了A、B两个选项,以降低难度,目的是让学生对An Adventure in Africa中途径的国家和名胜有初步的了解,为reading 做热身和铺垫。如第一题出现时还配有电影《北非谍影》的图片;第五题的设计是因为文章的最后一段,也是非洲之旅的最后一站是Kilimanjaro乞力马扎罗山的, 问题呈现的同时放送有关乞力马扎罗山的几幅美丽图片。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充满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渗透和趣味性,也充分体现了G老师对英语课程标准的深刻领会,体现了她的教学理念和人文素养。
2) 考量教师的学科教学设计能力
授课教师应该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点、语言水平和学习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设计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师在备课时,应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而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1) 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2) 任务应具有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3) 任务应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4) 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英语;(5) 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6) 完成任务后一般应有一个具体的成果(教育部,2003)。
[实例片段2]
我校S老师设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放映有关非洲探险的电影片段,上课后以向学生介绍一个叫做Daring to Dream Club的俱乐部要利用暑假去非洲旅行作为导入,学生要想成为其中成员必须完成给出的从Level 1至Level 6的各项任务,由此激发学生加入非洲之旅的强烈兴趣。当然,这些任务由Fasting reading、detailed reading、presentation 等阅读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组成。
评析:
本节课的阅读教学设计把通过完成Level 1 至Level 6的活动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围绕主线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层层展开。本节课明晰的线索能帮助学生快速捕捉信息和加工信息,并为以后的信息输出打下基础。S老师在Consolidation环节,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任务型阅读练习,这一设计也与导入阶段提出的6个层次的活动方案相呼应。本课设计自始至终贯穿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鼓励学生“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3) 考量教师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往往局限在单纯的读书和听录音上,缺乏实践的机会,而现代教育媒体的介入, 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和结构, 使现代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介入, 大大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对文本(Text)、 图形(Graph)、 静止图象(Still Image)、 声音(Audio)、 动画(Animation) 和视频(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 可以为学习者进行知识学习提供一个全方位学习英语的交互环境;网络技术由于它资源共享, 信息全面、 量大、 实时、 快速,因而全面补充了英语教学资源, 尤其是听力、 阅读和书面表达等方面的材料。现代教育技术以它特有的科学性、 形象性和运用的灵活性显示出其独特的内在魅力,促进教学形式的多姿多彩, 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 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琚珍,2001)。
例如,我市某校D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他的专长之一是高超的电脑技术,他能自己创建语料库,他所制作的课件总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他的带领下,他们整个英语教师团队的课件制作水平都技高一筹,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能够为他们增色添彩不少。
教师在同课异构活动准备阶段经受考量的这些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在不断的继续教育中逐渐积累的,同课异构等赛课活动为教师的积累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平台,真可谓是厚积薄发,因为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青年教师应该及时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在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教育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使自己脱颖而出,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2. 同课异构活动中
同课异构活动中的这节公开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对知识的驾驭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观察能力和课堂操控能力,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公开课上的教师并不等同于舞台上背好了台词的演员,一堂成功的公开课能展示授课教师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层次性和整体性这些预设的精彩,教师如能及时扑捉住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则更能体现其自身的智慧和能力。
在公开课上,教师会以最佳的风貌展示自己,包括教态、仪表、语言、板书等。公开课的表现树立了一个标杆,教师会在今后的常态课和公开课上不断借鉴和超越(刘洪,2010)。可见,同课异构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 同课异构活动后
1) 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Poser (1989)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
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而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经验的解释,来增进其对教学现实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性教学中探究的问题或领域往往是教师本人觉得最有趣、最有意义或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即一切研究活动源于教师的自身的需要, 与教师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联(甘正东,2000)。校内的同课异构活动就应该本着探究、解决教学中亟待解决的这个问题这个来进行。endprint
例如:2010年5月我校进行职业初期青年教师的赛课活动中,我外语组两位
教龄为5~6年的青年教师结合本学科组的研究课题“牛津高中英语不同课型的探索”,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方式,开了第八模块第一单元Task板块的两节公开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课前准备、上课和课后的说课,两位老师写出了详细的教案和说课稿,在全学科组和学校专家组老师面前展示了自己在课堂上的风采,在课后说课环节用流畅漂亮的英语陈述了自己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和课后的反思,并利用暑假写成了体现自己教学反思能力的教学案例和论文。同课异构活动能让青年教师发现自己与成熟型、专家型教师间的差距,启发他们寻找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可以在自身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有所借鉴,少走弯路;也能促使青年把握好发展机遇,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2) 提高授课、观课、议课和评课教师的科研意识
同课异构活动后的议课和评课,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授课者和观课者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观课议课理性认识自身教学行为的同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际感受联系起来,并构建新的理念,影响后续的教学行为,逐步实现教学实效的最大化(郭美红,2011)。
因此,观课和议课、评课活动能使同课异构活动中的参赛者获益多多,听课者、评课者同样获益。通过分析存在问题,探讨改进措施等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 结束语
实践证明,并非每一个经过关键事件的教师都会得到相应的专业发展。教师从关键事件中获得专业发展,还必须要有一个自我澄清过程,即对自己过去已有的专业结构的反思、未来专业结构的选择以及在目前情形下如何实施专业结构重构的决策过程。这样才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循环。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自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同课异构活动给教师提供了关键事件,也能推动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和更新。因此,英语教师们要抓住机遇,使自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自我实现”,成为专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甘正东.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J].
外语界.2000(4)
[2] 琚珍.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中学英语课堂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1(9)
[3] 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 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2)
[4]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郏灵萍.从“同课异构”活动看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7)
[6] 刘洪.公开课——教师成长的快车道[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12)
[7] 郭美红.观课议课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10)
【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计划05-30
年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07-16
物理教师专业发展计划12-11
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工作计划07-15
新教师三年个人专业发展计划07-16
2022年度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计划10-31
2024年小学英语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09-23
教师专业发展重点06-24
教师专业发展册10-02
教师专业发展能力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