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整十数 教学设计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认识整十数 教学设计(共13篇)

认识整十数 教学设计 篇1

主备教师: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6页的内容认识整十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整十数的产生与发展,能一十一十地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整十数,会读、会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个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认识整十数, 理解整十数的含义,正确读写整十数。教学具准备:

教学光盘。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好吗?(课件出示商店卖东西的情境。)

1.小鸭买1捆铅笔: 你知道小鸭买了多少枝铅笔吗? 怎么知道这一捆铅笔是十枝的呢?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投影出示十枝铅笔图)

2.小山羊买2捆铅笔: 你知道小羊买了几捆?是多少枝铅笔呢?

3.小兔买4捆铅笔: 猜一猜这样的4捆铅笔是几十枝? 小朋友猜得真准!当物体的数量比较多时,就要用比较大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这样的数,好吗?(揭示课题:认识整十数)

二、教学例1,感知整十 1.小朋友桌上的篮子里都有许多小棒,我们来做一个捆小棒的比赛,好不好?

请小朋友每数出10根小棒就捆成一捆,比一比在1分钟时间内谁捆的捆数多。小朋友准备好了没有?现在开始!

2.教师计时,学生活动。

3.反馈: 时间到!请放下手中的小棒。

(1)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捆了几捆,是多少根。(2)还有比他捆得多的吗?给大家看一看。(学生上台前展示)(3)请跟他捆得一样多的小朋友举手。你们都是刚才捆小棒比赛的优胜者,请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自己庆祝一下。

4.(1)现在请同桌小朋友把两人捆的小棒合在一起,数一数、说一说,你们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几十根。

(2)学生活动。

(3)反馈: 请两个小朋友到台前来说一说,你和你的同桌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多少根。

5.(1)像刚才那样,请靠在一起的三位小朋友将你们的小棒合起来,说一说你们三个人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多少根。

(2)学生活动。

(3)反馈: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实物投影展示结果。

6.刚才,萝卜、青椒、番茄也和小朋友们一起比赛捆小棒了,想知道他们三人一共捆了多少捆,多少根吗?

投影出示三个人合在一起的小棒(9捆,90根),我们一起帮他们数一数。青椒还有一个问题呢,你能帮它解决吗?

青椒提问: 我们三人捆了9捆是90根,再添上一捆是多少根? 你能从十起,十根十根地数,数到一百吗?

请小朋友想一想,多少个十是一百?(板书: 10个十是一百)

7.刚才小朋友们三个人一共捆多少根小棒?三个人在一起商量一下,你们捆的小棒再添几捆就是100根?想办法把你们三个人的小棒变成100根。

三、练习巩固,明确认识 1. “想想做做”第1题。(1)小朋友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珠子?(让学生自由数)(2)交流: 怎么数出来的?(每串10颗,一共4串,一共40颗,强调10个10个地数)

2. “想想做做”第2题。3. “想想做做”第3题。(1)让学生猜猜有几十颗。(2)提出要求,学生圈、数。(3)组织交流。

四、教学例2,认识数位 出示计数器。

1.小朋友认识这是什么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2.教师归纳,并在屏幕上出示: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3.你会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数吗?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拨出四十。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

4.再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拨出80,互相说一说,这是几个十,是几十。再把拨出来的数写出来。

5.还想在计数器上拨数吗?自己在计数器上拨出几十的数,再说一说、写一写。

6.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并写一写。

五、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小朋友真是棒极了!这里还有一些题想让小朋友试一试,你们愿意吗?

1. “想想做做”第6题。2. “想想做做”第7题。

先在小组里说说参加赛跑的各是几号运动员,再在全班交流。

四、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五、作业:

认识整十数 教学设计 篇2

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应用已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 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并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学会运用整十数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火柴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咱们不是学过20以内的数的相加减吗?听说咱们班的孩子学得不错, 老师可高兴啦!不仅是老师, 小尼的爸爸妈妈听到这个消息也好高兴, 今天要带小尼出去好好地玩一玩。小尼蹦蹦跳跳地出发了, 来到小桥边, 发现桥断了, 这可怎么办呢?正在纳闷, 这时候太阳公公来了, 他告诉小尼, 只要小尼能回答出他的问题, 桥就可以接上, 他就可以过桥了。咱们帮帮小尼好不好?

生:好

课件出示复习:

1. 口算:8+6=9-5=

2. 红苹果5个, 绿苹果3个, 红苹果和绿苹果一共有多少个?红苹果比绿苹果多多少个?

师:小尼过桥了, 它可开心了, 老师也好开心啊!因为大家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帮助别人了, 真是有爱心的孩子。看到同学们那么聪明, 有一个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想认识大家呢?想认识它吗?看它来了! (拿出小木棒)

生:是小木棒。

师:好多同学看了都好失望啊!你们可别小看它呀, 它身上可隐藏着好多数学小知识呢!不信, 你瞧!谁愿意来帮我的忙, 数一数一捆有多少根小木棒?

生:十根。

师:一捆小木棒有十根, 是一个十, 那我再拿一捆呢?

生:两个十, 是20。

师:那三捆呢?五捆呢?八捆呢?

生:三捆是三个十, 是30;五捆是五个十, 是50;八捆是八个十, 是80。

……

师小结:像这种个位是0的两位数叫做整十数。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整十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7页。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师:主题图上主要有些什么?

生:花

师:春天来了, 花儿可真美啊!我也好喜欢花, 可我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可喜欢小动物了, 今天我请来了好多小动物举行运动会。想看吗?瞧。来了! (边说边演示课件)

1. 数一数:鸭、公鸡、小兔各多少只?

2. 算一算:鸭子和公鸡一共有多少只?10只小兔去当拉拉队, 还剩多少只?

(学生解答, 说明理由。根据算式的结果, 全班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3. 师小结方法:整十数相加减时, 个位上的0不变, 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得几就是几。 (师边说边板书)

4. 你能通过观察这些小动物, 通过比较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师:同学们, 小动物都到齐了, 你能根据观察、比较提出数学问题吗?可以小组合作, 看哪个组提的问题又多又好, 你想让谁回答就让谁回答。

……

(1) 分组讨论。

(2) 组与组互考。

师:瞧, 小小的一幅图隐藏着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可是同学们都轻松地把它解决了, 你么真聪明!

三、巩固知识, 灵活运用

1. 师生互考, 生生互考

师:看你们那么聪明, 老师都忍不住想考考你了, 敢接受挑战吗?

(教师口头出几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题, 让学生回答, 接着学生出题考老师, 再让同桌之间互相出题考对方)

2. 算一算

(1) 师:运动会开始了, 首先是公鸡和鸭子赛跑, 鸭子每分钟跑30米, 公鸡每分钟跑50米?它们每分钟一共跑多少米?公鸡每分钟比小鸭多跑多少米?小鸭比公鸡每分钟比小鸭少多少米?咱们帮他们算一算。

(2) 师:运动会开得热火朝天, 好热啊, 流了好多汗, 咱们到树林里去凉快凉快吧! (课件出示:树林里有30棵松树, 40棵柳树, 20棵杨树, 一共有多少棵树?)

3. 逛商店, 解决问题

今天小尼可高兴了, 因为他解决了好多问题, 帮助了好多人, 突然他记起来还要帮弟弟买玩具呢?他赶忙往商店跑去了, 我们也跟他去逛逛吧! (课件出示:购物图)

(1) 出示实物, 学生自由选择想购买的东西。

(2) 根据学生所选的礼物, 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

四、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可真了不起, 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好多问题,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我们要做一个会发现的好孩子,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好吗?

评析:

刘娟珠老师在本课教学中, 能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 大胆地摆脱“教材”的束缚。教学过程中, 抓住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紧紧围绕着运动会展开, 形成一条线贯穿其中, 采取激趣的方法, 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使学生进入乐学的状态。把“枯燥、机械重复”的计算置于有事物情景, 有情节的探索中, 使计算教学更加丰富了内涵, 同时也注重了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整节课, 孩子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一开始, 刘老师通过亲切的语言, 为学生创设了帮帮小尼过桥的情境, 拉近学生与老师的情感距离, 起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以解决问题为探索主线, 注重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方式, 亲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 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泉。

在巩固环节, 刘老师力求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达到融会贯通。在这一阶段, 针对学生实际, 设计了多样化训练:师生互考、生生互考, 算一算等环节, 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达到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标要求。在课的最后, 还设计了“逛逛超市”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带着所学的知识走进生活, 在实际情境中去解决问题, 这样, 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内化了新知。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案例 篇3

【案例】 试一试:用课件出示50-20=?师:“小兔被这个问题难住了,请同学们帮助小兔。”学生进行算法探究。师:“同学们,50-20等于几?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用小棒动手摆一摆,讨论交流一下很快看出结果是多少。”学生纷纷动手摆起来。师巡视。讨论后,学生们举起小手。师请两名小组代表上台说说自己的算法,一位学生演示,另一位写算式。

第一小组:生1:“50-20=30,我们是这样想的,因为5根小棒去掉2根是3根,所以想到50减20等于30。”生2:“写出算式5-2=3,50-20=30。”师:“你们真棒,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第二小组:生3:“我们和第一小组不一样,我们是5个十去掉2个十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生4:“50-20=30。”师:“你们的想法真棒,太厉害了。”“有和他们小组不一样的方法吗?”生:“有。”

第三小组:生5:“我们不用摆,我们是想加算减,因为20+30=50,所以50-20=30。”生6写出算式:“20=30=50,50-20=30。”师:“想出这个方法,很好。”这时,大家都鼓起掌来。师:“小兔夸大家真是棒极了,一下帮助它想出这么多50-20=30的方法,说明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这些方法很好,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呢?谁来说一说?”学生说出自己喜欢方法的理由。师:“你能出这种类似的题,请你的同伴回答吗?”学生自由出题、答题,做对了,给自己加颗星。师:“以后再遇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这种题时,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做的又对又快就行。”

《认识整十数》教案 篇4

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十”和“百”,知道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从数小棒的具体情境中认识百以内的整十数,体验数量与物体的对应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整十数和一百。

教学重、难点:

认识整十数,会正确读写整十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十”、“百”,理解“十”“百”的含义。

学习准备:

小棒10捆、计数器、数位表。

学习教程:

一、复习旧知。

读出下面各数:12、18、9、20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两捆是多少根?是几个十?

(2)3捆是几个十根?试着摆出30根。6捆是几个十根?摆出60根。

(3)拿出10捆,十根十根地数一数,一共多少根?数了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

(4)同桌相互十个十个地数一数,说一说,10个十是多少?100里面有几个十?

2、学习例2。

(1)认识计数器。

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个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十位上是几表示什么?

(2)40是几个十?在计数器上试着表示。小组交流。

(3)40怎样来写?独立在数位表上表示。全班交流。

(4)40该怎么读?小组讨论。

(5)试一试:在计数器上分别拨80、50、10、90,读出并写出来。

(6)100是几个百?在计数器上该如何表示呢?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计数器上百位上的1表示多少?十位、个位上有没有?写数时,应该怎么样来写?怎么读?小组计论。

(7)理清顺序。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

2、“想想做做”第2题

看图,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每数10颗圈一圈,再数一共圈了几圈,就是几十颗。

四、课堂检测

1、“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画一画后用集体反馈。

2、“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填写后反馈。

3、“想想做做”第6题

(1)独立填空格

(2)反馈交流,说说“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30?”

(3)看着这两排数,还可以说些什么?

五、总结反思

想想,今天我们认识的数有什么特点?

六、作业

1、“想想做做”第7、8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篇5

1、我能把学校的教学理念“先学后教”落实,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先进行预习,并填写好“课前小研究”的作业,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理解,在学习新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地高,我认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小研究作业”的设计。

2、我能利用书本的情境图启发学生在这个美丽的公园里要注意些什么?从中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思想教育。再通过情境图的三种花的盆数让学生进行提出多种不同的问题和说出多种不同的算法。

3、能利用好小组交流互学活动,在交流中做到小组4人轮着说,讨论氛围热烈活跃。

4、注重培养学生的算理能力。比如:10+20等于几?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

(1)摆小棒:先摆1捆小棒,再摆2捆,合起来是3捆,所以10+20=30

(2)用计数器:先在十位拨1个珠,再拨2个珠,一共是3个十,所以

(3)数的组成: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所以

(4)用相同数位相加: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也可算出得数是30。 从上面可以体现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也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了算理,开阔了思路。

5、教学中,我能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对比,从中发现规律:明确理解几个一与几个十之间的区别,使学生能抓住这个突破点迅速、正确地进行口算,计算正确率也较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篇6

在课堂练习中通过练习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归结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同时在比较中发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计数单位不同,强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的末尾要添写0”,除此之外还比较了整十数加一位数与整十数加整十数算法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算理。这样有利于学生今后正确的计算,不易造成知识的混淆。

反思自己这节课,也体现了以下几点不足:

1、时间分配上,练习部分显得匆促。由于课堂上正课部分生成问题较多,又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后边的练习时间挤少了。如何把握课堂的时间分配,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认识整十数 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1. 课件出示第一组图片。

师:请分别列出乘法算式, 算一算各有多少钱?

生:1×5=5 (元) 、10×5=50 (元) 、10×50=500 (元) 。

师:说说你是怎么计算10×50的。

生:先算10×5=50, 再在50后面添上一个0。

师:你能结合图片, 说说这种算法的意思吗?

生:先算5张10元是50元, 50张中有10个5张, 也就是10个50元, 就是500元。

师:说得真好!还有其他算法吗?

生:先算10张10元是100元, 50张中有5个10张, 也就是5个100元, 就是500元。

生:先算1×50=50元, 把10元看成1元, 50个1元是50元, 10元中有10个1元, 10个50就是500元。

师:把10元看成1元, 就相当于缩小了10倍, 是吗?所以, 计算的结果要扩大10倍, 很有道理。

生:2×5×50=500元, 我也可以把10元看成5元, 5×50=250元, 再扩大2倍, 就是500元。

师:也就是将一个乘数先缩小, 积再扩大, 是吗?那好, 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算算下面一组题。

2. 课件出示第二组图片。

师:30×20的积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生:先算2×3=6, 再在积后面添上两个0。

师:你能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吗?

生:先把20元看成2元, 就是缩小10倍, 把30张看成3张, 也缩小了10倍, 计算结果扩大10倍, 再扩大10倍, 就是100倍, 要添两个0。

师:讲得很清楚。

[设计思考: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等算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学生对“先去0, 再添0”的计算方法并不是第一次接触, 所以了解学生起点是这个环节的首要任务。教学中, 教师用“看图、列式、计算, 交流计算方法”等活动, 重点了解学生计算的起点, 这占了环节设计的80%左右, 然后, 在20%的内容中, 安排了“看图说意思和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活动, 来了解学生的类推思维, 为下一环节的深入探究打下基础。]

(二) 引导探究, 概括规律

师:根据刚才的两组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都是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

生:计算的时候, 都可以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相乘,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师:大家从上往下看, 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生:在算式中一个乘数不变, 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 积就扩大10倍。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那我们继续看。 (逐步呈现200×30、200×300……) 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乘数不断扩大, 积也不断扩大。

生:两个乘数同时扩大10倍, 积就扩大100倍。

师: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 如果来计算120×40的话, 算法有几个步骤?

生:先计算12×4=48, 再添上两个0, 所以120×40=4800。

师: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方法, 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1。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同桌交流算法)

师:谁来说说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设计思考:计算教学中, 计算方法的探究和技能的掌握是重点, 因此, 在这一环节中, 要把“八”的文章做透, 教师通过“观察思考, 发现交流, 尝试运用, 归纳概括”等一系列数学活动, 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当然, 这一环节同样不能忽视“二” (即创新意识的培养) , 如学生在观察两组算式时, 教师要提醒学生从上往下看, 培养他们观察的有序性, 因为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

(三) 巩固练习, 熟练提高

1. 独立完成, 然后回答问题。

师:观察乘数末尾和积末尾0的个数, 你发现了什么?

生: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 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师:50×20呢? (计算) 为什么有3个0?那么这句话是不是应该改一改?

生: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 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教师课件出示:判断25×40末尾有多少个0。

2. 在 () 中填上合适的数, 使等式成立。

学生独立填写, 然后交流。

生:70×50、7×500、700×5。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只要乘数末尾0的个数是两个就行了。

师:不错, 第二个呢?

生:80×30、40×60、4×600。

师:嗯, 还有吗?有同学似乎找到了好方法, 写得又多又快, 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00×24、10×240、1×2400;200×12、20×120、2×1200;300×8、30×80、3×800;400×6、40×60、4×600。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先按顺序找到积是24的两个数, 然后在乘数后面添0。

生:我也是。

师:真了不起!有序思考就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3. 解决问题:完成教材中练一练2、3。

[设计思考:这一练习环节的设计, 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知识技能的巩固落实占“八”, 思维拓展、能力创新为“二”, 比重恰当。第一题巩固性训练, 利用乘法规律进行计算, 注重知识技能的落实与巩固。后面的交流发现、规律的小结、末尾0个数的判断, 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又深化了认知。第二题变式训练, 不但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的巧妙利用, 还关注了学生思维的有序发展。]

二、反思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利用“二八定律”, 关注基础 (八) 与创新 (二) 的比重, 就是围绕学生的整体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提出的。

首先, 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因此, “双基”作为基础性目标放在其他目标之前, 说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仍然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常规性教学任务, 应该始终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本课教学中, 起始环节就用“八分力”了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原有储备, 唤醒认知;探究环节, 重点分析算理, 明确算法, 学会运用, 做到扎实有效。第三个环节, 更是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练习, 巩固认知, 夯实基础。

其次, 教师切不可轻视“数学思考”和“能力创新”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它作为过程性目标应当直接指向学生在与数学相关的一般思维水平方面的发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 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学习数学的重要一环。如上述环节一中, 教师没有将学生看成计算的机器, 而是让学生在计算中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从中巧用“二分力”渗透迁移、类推思想, 达到算理的理解, 算法的创新。算法探究中,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通过迁移、类推的思维方法进行有效联想与创造。练习中变式训练的设计, 有序思维的引领, 达到了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创新素质得到了锤炼与升华。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数学教学反思 篇8

那么20+30像这样的整十数加整十数是怎么算的呢?引导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会算,但是说理不够。反思了下,我想课堂上可做这样的调整设计。先出示一组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进行复习导入。在新授的环节上探索出了三种方法,分别是数的方法、想的方法、数的组成的方法。随进出示一道类似的题型“50+30”,请学生用这三种方法来算这样的题目该怎么算?对学生的新方法进行强化。

对整十数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比较几种方法,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大多数学生喜欢想的方法。这时,再结合复习导入时出示的10以内的加减法,把它们全部改成100以内的加减法,让学生进行练习,不仅效果好,而且气氛也很活跃。

认识整十数 教学设计 篇9

1.教学目标的确定。原则上教学目标是根据教材内容而确定的,但是由于这节课的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起来比较轻松,所以教学目标不仅要根据教材内容来确定,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基础。

2.教学重点的把握。既然学生知其然――会做,就必须知其所以然――怎么做。计算教学,尤其是口算的教学,比较难把握的是技能和思维的尺度。在口算教学中知其然是计算技巧的掌握,知其所以然是对思维层次的锻炼。所以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知其所以然,即训练学生口算说理的过程。

3、结合小棒图,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的口算,重点就是理解被除数里含有几个除数。动手让学生操作并结合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里含有多少个除数,理解口算算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彼此交流,展示互动,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

《整十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篇10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40 32+10 40+48 56+30

42+7 5+23 4+64 8+51

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二、新课:

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和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联欢会挂图。班上开联欢会,小红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他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 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2、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

(3)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

先把24揍成30,再算30+3得33。

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

3、练习:出示“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和同学讨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4、小结: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进行两面三刀位数加一位数时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和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练习:

1、练习十一第5题。让学一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材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认识整十数 教学设计 篇11

口算乘法

300×10=3000300×30=9000

①3×1=3→300×10=3000

添0法:一乘、二数、三添零

②300X10拆成300X5=15002X1500=3000

副板书口算乘法

300×10=3000300×30=9000

①3×1=3→300×10=3000

添0法:一乘、二数、三添零

②300×10拆成300×5=15002×1500=30002、习题设置有些重复,层次不分明。

过去每次设计教案,我在设计习题时总是最不认真的,我以为把教学重难点讲清楚就行了,其实这是不对的,习题可是巩固强化课堂内容,可以提升学习质量,还可以弥补课堂上教学时的漏洞。这次教案我在习题设计上也认真了一些,找了很多练习题,挑挑拣拣,想把所有有趣的好玩的有意义的习题都塞进我的PPT里,我的想法其实就是习题做的越多越好哇,结果在层次上就没有注意,其实很多环节可以省略,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给学生干什么呢,我还没有想到。

我听取其他几个老师的建议是:我会填这个环节可否舍去呢,我还在疑惑中。一开始的口算出示从六道改为两道,然后说说24×2、200×9的口算方法。“每天要送300份报纸,工作1天送多少份报纸?”这个环节和学生在前面提的数学问题从图中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重复,可以舍去。

每天要送300份报纸,工作___10___天送多少份报纸?

每天要送300份报纸,工作__30____天送多少份报纸?

每天要送50封信,工作__40____天送多少封信?

这三个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到底在哪里呢,我也想不出来,因为是从视频那里照搬过来的。巩固练习里的24×10=12×200=和“我会填(1)口算24×20时,想()去掉0变为(),24×()=(),在()的后面添上1个0得()。(2)31×30,就是31与3个十相乘得()个十,也就是()”有重复,可以删去我会填。

数学医院里是错题可以设计多0和少0,还可以设计一些对的题目出来。

我自己的想法就是,一切追求简洁美啊,下次习题设计的少而精吧,3道就好了。

3、缺少引导,教学机械填鸭式。

尤其是教到本课重点时为了引导学生讲到添0法,我坚持按着教学设计的来,算300X10的计算方法时,一个学生说的是列竖式的方法,由于我的计划中并没有预设到这个,而且我认为学生还没学到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所以我没有认可这个学生的说法,还直接说他的方法就是添0法,没有把学生说的列竖式的方法记录下来,而是按我计划中的板书3×1=3→300×10=3000出示。可是接下来我又问学生还有什么方法时,学生又说到列竖式的方法,而且还不止一个,我只好“顺应民心”让一个学生上来展示她那并不是很规范的竖式(因为他们并没有学到笔算乘法,可见我当时心里是多么不乐意啊)。随后我借题发挥,说在列竖式时其实我们也是先算3×1=3,然后再添0的,其实还是用了添0法啊,硬是要把话题拉到添0法,神奇的学生居然听懂了。接着不幸的教学事故发生了,我问学生们哪种方法最好啊,学生们都说最好一种列竖式的方法最方便(因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啊,当时小朋友们确实听懂了的就是最后一种,因为那是他们想出来的)我本来是想他们说添0法最方便的,哎,可是他们都不是很认同,这个环节,我就硬生生的把添0法拉出来大夸特夸,好啊好啊真好啊,我们一起来研究添0法吧。课后,经有关老师提醒,我才明白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教学失误,其实我一开始就应该把学生说的列竖式的方法出示,然后引导他们观察,其实他们就是在列竖式时先算3×1=3,然后再添0的。这件事让我明白课堂是学生的,也是老师的,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学生的,只有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很害怕我的填鸭式教法会害了我的学生,难怪我之前带的两个班级成绩这么差,也是有原因的啊。以后我要改进了。

4、站姿和手势有问题,要多注意教师仪态。

5、不和学生抢话,听学生说完,不管他们说的有多离谱。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 篇12

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达到正确计算,并能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我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可能是前一段时间《认识人民币》让学生觉得太吃力,这一单元的计算教学学生似乎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容易,因此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34+2=时,当我问:“你准备怎么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一部分学生是用数的组成的方法算的:34里面又3个十和4个一,加上2个一,等于3个十和6个一,就是36,另一部分学生是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总结的算法:先算4加2等于6,再算30加6等于36。我给予他们充分得肯定。接着提问:“为什么4和2能加在一起?”学生都举起了手:有的说“因为他们都表示几个一”,还有的说:“因为他们都在个位上”,看来学生已经感觉到了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接下去计算34加20就很容易了。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学生摆小棒,而是直接在黑板上出现算式:34+20=,要求学生想象:如果摆小棒,你会怎么摆?“先摆三捆4根,再摆3捆”,“你准备先把哪些小棒合在一起?”通过想象操作情景,学生理解了计算34加20要先把3捆和2捆合在一起,也就是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除了让理解算法达到会算,还要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由于有了前面的动手操作和想象操作过程作基础,因此大部分学生能能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而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先把十位上得数相加。在此基础上,我问“什么样的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通过引导,学生得语言逐步完整和规范,最后归纳出: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篇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数形结合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对算理的理解,能准确熟练地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2.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建构新知。

3.在达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渗透对学生多种能力(如观察、交流等)的培养,感受生活数学,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应该很容易。学生们都能准确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在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因学生年纪太小,在探究计算方法上,应适时、适当给予启发和引导。个别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要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会与同伴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计算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能准确熟练地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算理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孙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玩,(出示课件)对,是数学王国,那里又神奇又美丽,而且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不过,要想进入数学王国,首先要找到开启智慧王国的金钥匙。

出示课件复习:

1.口算:

4+5= 30+5= 7-5= 6+3=

9-7= 8-6= 20+6= 45-5=

2.填空:

(1)50里面有()个十。(2)8个十是()。

(3)一个数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师:观察 50、80、60 这三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的个位上都是 0

师小结: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我们把个位是 0 的两位数叫做整十数。(板书“整十数”)今天,我们就到数学王国里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加、减整十数”)

生齐读课题。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1.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

师:同学们已经找到了开启数学王国大门的金钥匙,看,数学王国的大门打开了。(师边说边演示课件)

师:数学王国里的碧绿的草地,草地上还有美丽的郁金香,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师演示)生:1朵、2朵、3朵„„ 10朵

师:谁能说一说有多少朵红色的郁金香?

生:有 10朵红色的郁金香。

师:你回答的声音真响亮。还有黄色的郁金香呢,再来数一数。(师演示生观察)

生:有20朵黄色的郁金香。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编一道加法题吗?

生:有10朵红色的郁金香,20朵黄色的郁金香,一共有多少朵郁金香?

师:你说的既清楚又完整,真棒!谁会列式?

生:10+20=30(朵)

师:你们是怎样算出 10+20=30 的?

生:因为1个十加上2个十是3个十,所以10+20=30(生边说师边演示课件)

师:听了你的讲解我们学懂了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整十数相加时,个位上的0不变,十位上的数相加得几是几十。(师边说边板演)2.整十数加整十数练习

师:同学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了呢?让我们来练一练。(出示习题,指名口算,其他学生判断)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听说同学们要来数学王国玩,花匠们摘走了20朵紫花布置王国。(师边说边演示)你能根据老师的演示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还剩多少朵花?

师:你提的问题真好,正是老师想要问的。40朵花摘走了20朵,还剩多少朵怎样列式?

生:30-10=20(朵)

师:你能说一说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生:3个十减去1个十,还剩2个十,所以30-10=20。(生边说师边演示)

师:也就是说:整十数减整十数的时候,个位上的 0 不变,十位上的数相减得几是几十。(师边说边板书)

三、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学会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坐火车游戏。2.猜一猜:

小动物后面是什么数? 3.能力提升:海洋馆。

四、小结并结束新课。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下一篇:有趣的字谜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