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究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新研究(共8篇)

创新研究 篇1

1、思维定势的含义(包括从众定势、经验定势、阿希测试等)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定势。

1、从众定势

思维定势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从众定势“。“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伙儿,随大流。在“从众定势“的指导下,别人怎样做,我也怎样做;别人怎样想,我也怎样想;用孔夫子的话说,就是“乡愿“之类的人物。人类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就必然要求群体内的个体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首先表现在实践行为方面,其次表现在感情和态度方面,最终表现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然而实际情况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可能长久一致;一旦群体发生了不一致,那怎么办呢?在维持群体不破裂的前提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整个群体服从某一权威,与权威保持一致;二是群体中的少数人服从多数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本来,“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只是一个行为上的准则,是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的。然而,这个准则不久便产生了“泛化“,超出个人行动的领域而成为普遍的社会实践原则和个人的思维原则。于是,思维领域中的“从众定势“便逐渐形成了。不论生活在哪种社会、哪个时代,最早提出新观念、发现新事物的,总是极少数人,而对于这极少数人的新观念和新发现,当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赞同甚至激烈反对的。因为每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相对固定化的模式里,他们很难摆脱早已习惯了的思维框架,对于新事物新观念总有一种天生的抗拒心理。

2、权威定势

思维中的权威定势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来自于后天的社会环境,是外界权威对思维的一种制约。根据我们的研究,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儿童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二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专业权威“。“人是教育的产物“。来自教育的权威定势使人们逐渐习惯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对权威的言论不加思考地盲信盲从,其结果正如我们传统的“听话教育“那样: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单位听领导的话──而唯独缺少“自我思索、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意识。权威定势形成的第二条途径,是由深厚的专门知识所形成的权威,即“专业权威“。一般来说,由于时间、精力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通常只能在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领域内拥有精深的知识,而对于其他大多数领域则知之甚少甚至全然无知;这就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某一领域内的权威确立之后,除了会出现不断强化的情况之外,还会产生“权威泛化“的现象。所谓“权威泛化“,是指把个别专业领域内的权威,不恰当地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之内,这种泛化加剧了人们思维过程的权威定势。

3、经验定势

从思维的角度来说,经验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束缚了思维的广度。这种狭隘性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首先,经验具有时空狭隘性。任何经验总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中产生的,而有往往也只适应于一定的时空范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某种经验能否有效,就要打上一个问号。第二方面,经验具有主体狭隘性。每一个思维主体,不管经验多么丰富,从数量上说总是有限的,他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总是无穷多的。这样,当他面临自己所从没遇到过的事物或者问题的时候,他常常会手足无措,如果单凭已有的经验推断,其结果大多是错误的。最后一个方面,个人的经验在内容上仅仅抓住了常见的东西,而忽略了少见的、偶然的东西。但是在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环境中,总会有大量的平常很少见到的、偶然性的东西出现,如果我们仍然用以往的经验来处理,则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偏差和失误。

4、阿希测试

1956年心理学家阿希进行了从众现象的经典性研究— 三垂线实验。

实验内容:

他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为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一人为真被试。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 画有三条直线A、B、C。X的长度明 显地与A、B、C三条直线中的一条等长。实验者要求被试判断X线与A、B、C三条线中哪一条线等长。

实验者指明的顺序总是把真被试安排在最后。第一二次测试大家没有区别,第三至第十二次前六名被试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这就形成一种与事实不符的群体压力,可借此观察被试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行为。阿希多次实验,所得结果非常相似。

实验表明:

(1)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2)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百分比为35%。

(3)大约有15%的被试,从众行为的次数占实验判断次数的75%。

实验结论:

实验后,阿希对从众的被试作了访谈,归纳从众的情况有三种:(l)被试确实把他人的反应作为参考框架,观察上就错了,发生了知觉歪曲。(2)被试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他人不同,但认为多数人总比自己正确些,发生了判断歪曲。

(3)被试明知其他人都错了,却跟着作出了错误反应,发生了行为歪曲。

在阿希之后,研究者参照阿希的实验程序,做了大量的实验,进行重复验证。虽然在实验中并非有那么多的从众现象,但是实验确实表明在下列情况下从众现象会增加:(1)个体感到力不从心或有不确定感;(2)团体中至少要有3个人;(3)团体的意见是一致的(只要有一个人持不同意见,就会大大增加其他人做出不从众行为的勇气);(4)个体崇尚团体的地位和吸引力;(5)个体对任何回答都没有作出预先的承诺;(6)个体的举动可以被团体中的其他人看到;(7)个体所处的文化非常鼓励人们对社会标准的尊崇。

2、光明心态的意义(包括良性暗示、皮格马利翁效应等)

光明心态就是要我们用轻松、平静、宽容、乐观的精神看待世界和人生。现代社会的活动大都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的,人的活动往往下意识的会受到别人的影响。如何才能避免受到别人的干扰及影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给自己某些暗示,暗示又可分为积极的暗示即“良性暗示”、消极的暗示即“负面暗示”。学者们认为,暗示通过显意识进入潜意识,到达意识的深层部分。从这个方面讲,潜意识乃是暗示的积累与沉淀。它深刻地,从根本上影响着、折射着、塑造着人的生命。暗示在深层潜意识中深沉地潜伏着,广大地弥漫着、持久地延续着、多方地沟通着。与显意识相比,潜意识平时处于压抑状态,暗示积淀的各种各样的图景处在被压抑、被封锁、被束缚、少自由、被控制状态。遇到偶然的机会,也会冒出来,在意识中出现,其表现形式即为灵感、直觉、想象等。积极暗示能够开发头脑中的思维潜能,应该尽可能多地从周围环境和别人那里得到积极暗示,或者直截了当地对自己进行良性暗示,同时要拒绝和抛弃那些压抑思维潜能的消极暗示。自我暗示的五条原则:(1)简洁:默念的句子要简单有力。例如:“我越来越进步“等等。(2)正面:这一点极为重要,消极的语言会印在潜意识里。(3)信念:句子要有“可行性“,以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与抗拒。(4)观想: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语句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形成意象。(5)感情:要把感情贯注进去,否则光嘴里念是不会有结果的,潜意识是依靠思想和感受的协调去运作的。

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的影响呢?其实,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这种决定和判断就是“主见”。一个“自我”比较发达、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主见”、“有自我”的人。但是,人不是神,没有万能的“自我”、更没有完美的“自我”,这样一来,“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也并不总是“有主见”的。“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我们发现,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这种积极作用的前提,就是一个人必须有充足的“自我”和一定的“主见”,暗示作用应该只是作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表面上看,有些积极暗示似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实,积极暗示对于被暗示者的作用,就像是“画龙点睛”。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是那块材料,再多的暗示也无济于事。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

”占领和统治。暗示也有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纵、控制。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所以,皮格马利翁效应虽然会对你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为外界的鼓励或是批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总是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话,那就永远也不会成熟。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由来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在现代企业里,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传达了管理者对员工的信任度和期望值,还更加适用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即使是在强者生存的竞争性工作团队里,许多员工虽然已习惯于单兵突进,我们仍能够发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其中最有效的灵丹妙药。

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每个人只要能被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管理者应该而且必须赏识你的下属,要把赏识当成下属工作中的一种需要。赞美下属会使他们心情愉快,工作更加积极,用更好的工作成果来回报你,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别吝啬你的口才,对你周围的人说出赞美之词吧。

3、团队创新的方法(包括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等)

创新是21世纪最热门的话题,各行各业都在高倡“创新”:不论你的年龄性别和工作岗位,你都必须在创新中生存,在创新中发展,不创新就意味着失败与死亡!因此,掌握思维创新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升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每位领导者和有识之士无法回避的当务之急。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国社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旧理念并建立相应的新理念才能加以应对。“

团队创新的方法有很多,在此我们举例头脑风暴及六顶思考帽等方法。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群体决策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在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气氛。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头脑风暴何以能激发创新思维?根据A·F·奥斯本本人及其他研究者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联想反应。联想是产生新观念的基本过程。在集体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每提出一个新的观念,都能引发他人的联想。相继产生一连串的新观念,产生连锁反应,形成新观念堆,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热情感染。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集体讨论问题能激发人的热情。人人自由发言、相互影响、相互感染,能形成热潮,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地思维能力。

第三,竞争意识。在有竞争意识情况下,人人争先恐后,竞相发言,不断地开动思维机器,力求有独到见解,新奇观念。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类有争强好胜心理,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效率可增加50%或更多。

第四,个人欲望。在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个人的欲望自由,不受任何干扰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头脑风暴法有一条原则,不得批评仓促的发言,甚至不许有任何怀疑的表情、动作、神色。这就能使每个人畅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观念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 “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运用博诺的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

所谓六顶思考帽,是指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任何人都有能力进使用以下六种基本思维模式:

白色思考帽   白色是中立而客观的。戴上白色思考帽,人们只是关注事实和数据。

黄色思考帽   黄色代表价值与肯定。戴上黄色思考帽,人们从正面考虑问题,表达乐观的、满怀希望的、建设性的观点。

黑色思考帽   戴上黑色思考帽,人们可以运用否定、怀疑、质疑的看法,合乎逻辑的进行批判,尽情发表负面的意见,找出逻辑上的错误。

红色思考帽  红色是情感的色彩。戴上红色思考帽,人们可以表现自己的情绪,人们还可以表达直觉、感受、预感等方面的看法。

绿色思考帽  绿色代表茵茵芳草,象征勃勃生机。绿色思考帽寓意创造力和想象力。它具有创造性思考、头脑风暴、求异思维等功能。

蓝色思考帽  蓝色思考帽负责控制和调节思维过程。它负责控制各种思考帽的使用顺序,它规划和管理整个思考过程,并负责做出结论。

4、多视角思维的价值(包括逆向思维、换位思维等)

视角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层面、线索或立场,观察思考任何事物都会存在某一特定的视角。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唯一标准答案”的影响,我们往往只习惯从一个视角观察事物并且只满足于得到一个答案。

现实世界是个多维度多层面的无限复杂的系统,只从一个视角得出一个答案往往是不够的。我们要想提升创新能力,应该尽量多地增加思维的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从而容易发现被大家忽略的事物新内容或者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增加思维视角的方法有很多:如逆向思维、换位思维等。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逆向思维法,不是一种培训或自我培训的技法,而仅仅是一种思维方法或发明方法,然而要挖掘人才能力,有必要了解这一方法。因为在实践中使用这一方法,可能取得惊人的效果。

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实践证明,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个人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全面人才的创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换位思维,即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换位思考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人们也都有这样一个重要特点:即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假如我们能换一个角度,总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会得出怎样的结果呢?最终的结果就是多了一些理解和宽容,改善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是从换位思考做起的,宽容这一美德的得来,也开始于换位思考。在一个团队之中,只有换位思考,才可能增强凝聚力。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换位思考的能力是能否成功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观察思考外界的事物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自我目的、自我需要、自我态度、自我价值观念、情感偏好、审美情趣等等,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外来的事物和观念。

但是人与人是有差别的,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我们站在另外一个人、另外一群人、直至另外一个国家民族的人,再对同一个事物进行一番重新思索,才可能摆脱自我的狭小天地,走出“围城”来到“城外”,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发现其中只站在自我视角永远都看不到的新内容和创意的苗头。

多视角思维能使人们更加顺畅的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提高沟通能力,不断发现新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5、怎样理解“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这是对从众心理的一种突破。

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在社会团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在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舆论与群体压力下,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相对)一致。我们平时讲的“随大流”就是一种从众心理的表现。

从众的主要因素:1、群体因素:一般地说,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2、情境因素:这主要有信息的模糊性与权威人士的影响力两个方面。即一个人处在这两种情况下,易于产生从众心理。3、个人因素: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一般地说,智力低下、自信心不足、性格软弱者,较易从众;又妇女比男子容易从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从众表现有一定差别。就个人从众的发生看,从众可能是盲目的,也可能是自觉的;可能是表面的顺从,也可能是内心的接受。而就其意义说,从众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

人们的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研究人们的从众现象,对于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多数人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悯、失落,实际上这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

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你的独特失去价值。一味从众便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

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但是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辨证分析法分析可知其实它具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

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6、知识与智慧的联系与差异

知识就是及经验的固化,概念之间的连结。它是概念的内容的一个方面。概念的内容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与直观之间的连结。我们构造概念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把握直观。因此,概念与概念之间必需彼此连结形成知识。有了知识才有力量,才能去把握直观。智慧就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

对人来说拥有知识与智慧都非常重要,但这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分别。“知识”强调了人所知道的所拥有的学问。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在求知识、探学问,人们从社会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不断地分析、研究、讨论、归纳产生了各个不同范畴的理论知识,人类社会也在知识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中建立了教育制度。可以说一个人从婴儿开始,都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能哭、能听、渐渐地能知道别人的意思,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再大了,就进幼儿园、到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饱学之士将各样知识传授给人们,知识愈研究愈深,似乎没有穷尽,所以俗语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穷尽一生,也有学不完的知识,“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好”。知识使人知道了许多事,使人更聪明。人们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固然很好,但智慧更为重要,智慧表现在人如何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所以人仅仅有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的加以应用,这些知识就失掉了价值。所以智慧包含了知识和聪明,它是头脑的智能,是洞察人生和实践道德的才能,是丰盛生命美好人生所需要的,成功的人生是在于不断地把拥有的知识,有智慧地应用实际生活中。

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知识学习是智育的首要目标,但不是惟一的目标。知识学校的目的不在为知识而知识,知识应该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显示出它的价值。也只有在智慧的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知识若不转化为智慧,知识越多越是身心发展的沉重负担。杜威曾经指出:教育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间接知识”、“外在的公共经验”,这些知识非但无助于其经验、智慧的增长,反而有可能阻滞生命的灵性和智慧的闪现。后者是机智的、消息灵通的并善于处理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教育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

“睿智的人”。新的知识观的提出,把智慧技能,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纳入知识的范畴,初步改变了知识与智慧的分离。但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对智慧的理解必须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慧观,认识到非逻辑的直觉、想象、灵感的重要性,树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智慧观。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却自己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相反,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倒可能最富智慧。因为他自认无知,所以总想与人理论,探究真理在何方。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这就是知识与智慧的区别。知识只是为了达到真正认识的出发点,而智慧,是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经验、阅历、见识的累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深刻认识、远见体现为一种卓越的判断力。因此,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其真正的价值。“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人便拥有了智慧,拥有智慧却不懂得坚持学习新知识的人便成了只有小聪明的人。

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是一种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因此,博学家与智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智者掌握的知识不一定胜过博学家,但智者对世界的理解一定深刻得多。两者比较就如一个知识女性和一个聪慧女性的比较,后者令人心仪的不是其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在其灵性。

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

第一,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却自己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相反,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倒可能最富智慧,因为他自认无知,所以总想与人理论,探究真理在何方。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这就是知识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掌握很多实用技能也不等于智慧。一个人学会驾车,学会电脑,但他却不一定富有智慧,因为他很可能是被迫去做,内心却对这些行当毫无兴趣,更谈不上从中悟出智慧。我想,真正的智慧之人,都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深感兴趣,他不是被迫去做,而是自愿去做,只要感兴趣,即使没有什么实际好处,也仍然乐此不疲,因为他从做的过程中体验到生活的愉快,人生的乐趣。还有什么比品尝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此外,他也可能武艺十八般,谋生之道样样精通,但却思想贫乏,内心空虚,没有信仰,没有对真善美的渴望,你能说这是有智慧的人吗?

知识只是为了达到真正认识的出发点;而智慧,我认为是,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经验、阅历、见识的累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深刻认识、远见,体现为一种卓越的判断力。

关于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我简单的理解是: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其真正的价值!“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人便拥有了智慧,拥有智慧却不懂得坚持学习新知识的人便成了只有小聪明的人。

创新研究 篇2

一、国家创新体系及研究生创新能力问题概述

1.国家创新体系概述。

1987年, 英国学者弗里曼在其著作《技术政策与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中首次使用了“国家创新系统”这一概念。它包含四个要素, 即政府的政策作用、教育和培训的作用、产业结构的作用、企业研究与开发的作用, 这些因素彼此间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其主体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中介机构。1998年, 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指出,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从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这一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高等学校的网络体系, 其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和提高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水准。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其核心在于在政府的有力调配下,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使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 相互配合, 以提高整个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

2.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国家创新体系把教育纳入了创新环节, 强调了教育在知识的生产、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是知识创新系统的主要执行主体, 是技术创新系统的执行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 研究生教育通过自身的创新推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原动力, 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 更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近年来, 我国连年大规模扩招研究生, 使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 是研究生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 也是研究生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问题分析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开启了我国在创新人才缺失问题方面的深入探索。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 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偏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也即定位在知识传播和应用方面, 而不是知识的创新。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存在的问题大体可以归为以下三类。

1.结构:

创新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完整的知识结构是创新的前提条件。知识结构的完整要求研究生时刻关注交叉学科和学科前沿信息, 不断接受新的知识, 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而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大多是循序渐进式的教学, 非常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基础知识的积累, 对于以往所学知识的扎实程度要求很高, 知识的学习也非常讲究系统性。这不但导致如果研究生在以往学习的任何一环有所薄弱, 其知识结构的完备性就会受到影响, 而且随着交叉学科的不断增多, 要求研究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就越来越多, 而要求研究生在接触交叉学科之前就掌握完备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是不现实的。我国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基本是单一的专业教育, 学生知识面狭窄, 不利于学科的转向和人才的流动。研究生课程基本沿用了本科教学的模式, 教学内容、方法、考核体系都很陈旧, 考试、考核以及平时的学习要求止步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研究生课程偏重于理论的记忆, 缺乏应用性、实践性和前沿性, 对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重视不够。

2.观念:

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当今的研究生教育偏重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 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启发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严重不足, 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普遍不强。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 学习的目的更多地倾向于应付各种考试以及能够获得学位, 导致学生在创新意识方面极度缺失。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观念滞后, 一直以来习惯于用一种方法、一样的课程来教育不同水准、不同个性的人, 往往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计划经济及其思想的影响下, 用人制度、尊师重教、鼓励创新等方面的政策环境还不够宽松, 研究生教育的宽进严出、弹性学制, 有时流于形式。

3.环境:

研究生学习环境和实践环境。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包括在导师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制度、科研平台等方面充满活力和创新动力的环境。部分导师由于本身创新意识弱、创新水平不够, 很难指导学生发展自身的创造力。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质量的评价基本来自于评审委员会的主观评定, 并未形成可量化的或者常模标准, 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性的客观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因此, 要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重点考察论文形成过程, 切实做到学位论文质量监管全面到位。另外, 研究生的科研参与度不足, 科研训练效果不好。一方面, 不少研究生以完成学位论文、获得学位为主要学习目的;另一方面, 由于研究生数量的大量增加, 导师没有足够的高水平研究课题, 客观上导致研究生从事一些低水平重复研究, 从而对研究失去兴趣。

三、探索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一些先进做法以及研究生教学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 我国的研究生创新教育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切实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1.优化课程设置,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高校应根据学科自身的特性科学地设置课程, 鼓励研究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发展需要及兴趣在全校范围内选修课程, 重视培养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人才。在课程内容上, 按研究生学科培养要求设置课程类别, 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重组, 删减陈旧内容, 增加学科前沿和交叉学科内容, 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提高研究生培养效率。在专业结构上, 使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和科研训练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公开课教学方面, 开设一些开放的课程,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交叉学科知识。总而言之, 研究生课程设置应突出专业性、应用性和前沿性, 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在交叉学科知识的教学上狠下功夫, 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

2.革新教育观念, 落实以创新能力教育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目标。要增加基础研究在研究生教育中分量, 国家应当成为基础研究的主要资源投入者。基础研究对国家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 是一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和动力之源。应该看到, 在全球化的今天, 要想真正融入世界, 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传统观念中的一些不适宜现今教育发展的观念必须改变, 包括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下形成的滞后的研究生教学体系以及僵化的人才管理模式, 应该更加突出导师和研究生个人在创新能力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并给予充分的自由, 鼓励新兴学科的发展。果断放弃单一的以获取学位为目标的学习和以传授固有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教学, 将专业技能或实验技能训练更多地纳入本专科教学中, 分担研究生教学在这方面的压力。在思想上重视交叉学科的学习, 只有跳出专业的圈子, 才能增加创新的可能性。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目标。

3.优化资源分配, 改善创新教育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依托。创新环境作为创新系统运作的基础, 历来都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点。从国外创新系统的演化来看, 创新环境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主要包括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的完善。我国应利用政府的优势, 加强高校实验室、工程中心等机构的建设, 加强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平台、信息平台、服务平台建设, 为创新活动提供优良的硬件条件;高素质的导师队伍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导师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导师的作用举足轻重。要加强导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以保证导师在研究生创新指导中始终站在学术的前沿, 始终保持创新的活力。

4.加强研究生创新教育科研实践平台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竞赛体系建设。在科研实践平台建设方面, 实验成果的成败不作为衡量标准, 更重视整个实践过程, 训练和培养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竞赛体系方面, 开展以“挑战杯”竞赛为主题的创新创业竞赛, 全面展示高校育人成果, 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挑战杯”成功运作二十多年, 竞赛作品水平不断提高, 影响日益扩大,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促进了科技后备人才的成长。因此, 应该进一步发展类似的高水平科技竞赛, 加大奖励, 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竞赛成果的转化, 真正调动起研究生在这方面的参与兴趣, 才能充分发挥科技竞赛这一创新平台的作用。

5.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当然选择, 对于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显著的优势。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是当前国际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趋势。国外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主要有: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 联合设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创办大学科技园培养研究生, 共建合作研究中心培养研究生, 大学受企业委托定制培养研究生等。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办学的经验, 我国研究生培养应以政府为主导, 联合企业和高校, 进行积极的探索, 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 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

四、总结与展望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需求日益增大的今天, 创新人才早已成为国家的战略资源, 决定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 作为创新性人才重要输出者的研究生教育, 应该继续在培养机制上增加灵活性, 在教育观念上紧随时代潮流, 在环境优化上增加合作、整合资源, 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软实力和硬实力, 在培养方法上加强产学研合作, 丰富教学手段。总体上说, 中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更应该结合中国学生自身的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 摸索出适应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何传启, 等.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J].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8, (3) .

[2]王琪华, 卢显良.创新教育与研究生培养[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95-96.

[3]刘满强.技术进步系统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4:201-202.

[4]张骏, 崔峰.搭建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2) .

创新研究 篇3

关键词:中职学生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培养

一、对“创新”的探讨

1.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人类社会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创造了缤纷的世界,正是思维的力量所起的作用。思维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那么什么是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使人们产生独特的想法和见解,最终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对于创新思维,我们应当有正确的认识。首先,创新思维是一般思维的高级阶段,在一般思维的基础性作用上进行训练。其次,创新思维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思考,这种运用不是单纯的罗列叠加。

2.创新能力

结合中职学生群体,笔者认为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思维之上,对现有的产品、技术有实践性的提高。可以是一个好的建议,一个好的方法,如果可以转化为实践,经历了实践的考验,就可以看做形成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中职学生创新思维现状

1.中职学生学习现状

知识的积累和一般思维的训练是创新的基础。中职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与一般高中学生不同。他们有的表现出严重的偏科现象,有些对理论知识比较反感,因此整体上知识的构建有待加强。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对传统知识掌握不好,学生反而没有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正确加以引导,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更有一些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中并不突出,在实训课程中表现得较为优秀。这也说明中职学生各有所长,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2.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之下,经历了中考失利,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呈现一定的自卑心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他们并不是完全放弃自己,也渴望表现,渴望被肯定。那么在创新思维的训练中,就可以体现学生的优点,或者是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独特性。这对他们心理满足感的建立和对知识的钻研,都会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此外,中职学生有创新的意识,却不会把握条件。有些学生有创新动机,但面对实践过程中繁琐的程序和较复杂的问题,不去钻研和请教,也较少利用学校条件去练习,这样难以创造出创新的产品。最重要的一点,当有创新灵感的时候缺少坚持的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抓住灵感,付诸实践,并且要持之以恒。

三、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1.提高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依托于课堂。在创新指导这门课程中,对于创新思维、创造技法的论述较贴合实际。书中很多案例吸引了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在思索是否可以改进身边的事物。令笔者欣喜的是,在开设创新课程的班级中,有的学生利用下课十分钟对粉笔进行了改造,将粉笔雕琢成大小形状不一的酒杯,惟妙惟肖;有的学生利用手中的电线制作了眼镜,甚至制作了动物造型;有的学生还制作了简易的门铃和手电筒。从中可以看出他们逐渐形成了创新的意识。

创新思维方法包括自由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等方法。常用的创造技法有头脑风暴法、缺点列举法等。自由思维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枷锁,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关键,联想思维展现人类思维的广阔,逆向思维改变司空见惯的想法,侧向思维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掌握了这些丰富多彩的创新思维,加之创造技法的运用,对学生专业探索过程会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

2.调整学校学科设置

第一,职业学校的特色是专业与市场密切结合,学生毕业后就走上工作岗位。在校期间,除了传统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之外,必可不少的就是增加创新课程。在笔者学校,学生第一年入校以文化基础课程为主,可以加深学生基础知识的系统整合和构建;第二年开设专业基础课程,配合更深入的文化课程学习。另外学校对于绝大多数班级开设一门创新课程,配合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些科研创新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科研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利用创意收集表,帮助学生记录日常的创意想法,抓住灵感的瞬间,加以引导和鼓励,以此获得好的效果。

第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有创新。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即权威的想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是有些天马行空的创意。教师应当鼓励和启发,并积极引导。在教学模式上要敢于打破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充分发挥小组讨论、个别辅导、交互提问等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威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改变僵硬的想法,敢于提出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道具教学法,利用身边的物品例如回形针、牙签等进行制作,逐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愿意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久而久之,创新思维在学生生活中形成习惯。

3.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校园文化可以营造创新的氛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可以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改进。在校园内开设一系列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创新,同时也给希望创新的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每一年笔者学校都会举办技能文化节,包括各个专业的技能比赛、优秀作品的展示、模拟应聘等活动。通过几天的交流学习,学生在课堂外收获了更多启发。此外,平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而学生参加技能比赛时,在比赛前的准备过程中培养毅力和钻研精神,充分发挥创新灵感。比赛鼓励和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对专业进行探索。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创新技能比赛,提高学生对于创新的关注度。

校企结合是培养创新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一般与当地的企业有合作,学生在工学交替和下厂实习的过程中有机会真正接触到机器的运作。这和平时的实训课程又有不同,工厂生产面临更多更复杂的技术问题,这对学生是一个考验,同时也是学生思考探索的好机会。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利用过硬的专业知识,结合创新思维,那么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祖国未来的发展。中国如果要改变“世界工厂”的地位,就必须将“中国制造”改变为“中国创造”。而“中国创造”正需要依靠年轻的一代,他们富有活力,能接收新鲜事物,需要教师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1]徐振寰.潜能与创造力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2]张大均.创新教育与青少年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3]张宗亮.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3(10).

[4]颜隆忠.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4(6).

[5]王培,刘光俊.论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3).

[6]耿俊茂.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9).

创新研究 篇4

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具活力和影响的学科之一,临床医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

作 者:高立 王洪恩 曹勇  作者单位:高立(济宁医学院科研处,山东,济宁,27)

王洪恩,曹勇(济宁医学院研究生处,山东,济宁,272013)

刊 名:济宁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ING MEDICAL COLLEGE 年,卷(期): 32(5) 分类号:G643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创新能力   相关因素  

价值创新研究 篇5

[关键词]小先生制;社会实践;活动意义;活动原则;实践方法

引言

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郊区大场创办上海工学团,开展普及教育运动,主张“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从实践中总结“即知即传”普及教育方法,创立“小先生制”。何谓“小先生”,陶行知先生这样说:“生是生活。先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先生,后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后生,学生便是学过生活的人,先生的职务是教人过生活。小孩子先过了这种生活,又肯教导前辈和同辈的人去过同样的生活,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小先生了。”“小先生制”是陶行知普及教育方法的一个重大创新与发展。这在当时遍地文盲的旧社会的扫盲、普教、治愚与治穷中开了先河,也真知灼见地指出了大国穷国普及教育的.方案、原则、方法,更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迪。社会实践目的是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事实证明,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展开职业规划,发展社会协调能力,完善个人修养,养成踏踏实实学习态度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把小先生制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联系起来,以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针对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展开探讨。

1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

1.1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以高度实践性、普遍认同性、广泛参与性,推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有利于大学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形成正确价值取向;有利于磨砺大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意志品质,培养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愈挫愈奋的执着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言行一致、脚踏实地优秀道德品质。

1.2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提出注重知行统一,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既可加强学校与社会信息交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巩固和强化课堂知识;又可把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活动结合服务开发,真正体现自身社会价值。

1.3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大学生可深入社会,学会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发现“理想我”与“现实我”实际差距,通过调整角色期望值、确立适当成就动机,完善自我,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逐步实现生活技能社会化、职业技能社会化、行为规范社会化、生活目标社会化。

1.4引领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身处“象牙塔”中的大学生,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缺乏对外界了解,存在脱离现实的倾向性,喜欢仰望星空,缺乏脚踏实地;喜欢梦想,缺乏实干;空有知识,缺少能力等,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检验专业知识学习的一个优良平台,在真实职场情境中,能够增强对职业、行业、企业了解,认识并体验学校人才评价标准与职场人才评价标准差异,判定自身能力倾向与兴趣等,改变重知识轻能力传统观念,主动调整学习态度,尽早设计好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1.5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考察专业所学,体现学有所用、服务社会价值。如果大学生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选择与专业联系紧密,在各自领域里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从中了解相关研究领域最新进展与成果,加强大学生对专业特色与科研水平认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创新创业兴趣,调动潜在创造力,明确就业方向,主动积累相关实践经验,转变就业期望和观念,为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原则

2.1社会实践活动四个落实

①组织落实。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思想素质好、吃苦耐劳的社会实践综合指导队伍,包括专业老师、学工干部、有社会实践丰富经验的高年级同学。

②资金落实。一是靠教育经费拨款,这一部分稳定,也是主渠道,但数量不足。学校应拨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争取社会资助,或学生勤工助学自筹资金,多方筹措资金。

③时间落实。寒暑假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好时机,但平时教学也应和实践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有始有终,提高社会实践质量。

④场所落实。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场所,有计划建立一批稳定社会实践基地,巩固发展社会实践。在当地各级政府部门支持下,建立一些设施齐全的多功能基地,达到“双向受益”。

2.2践行四个原则

①社会实践同思想教育相结合。高校的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社会实践要和思想教育结合,更好的为大学生服务。

②社会实践同专业学习相结合。一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专业特点和水平精心安排社会实践内容。二是发挥专业课教师指导作用,带领学生推广学校科研成果,指导学生为企事业单位承担生产技术课题等。三是在专业实习中,适当安排社会实践内容。

③“双向受益”。“双向受益”指社会实践不仅要使学校和学生受益,也要尽可能使活动接收单位受益。

④“就近就便”。社会实践应就近就便安排,既省时省力,又便于开展活动。一是多数学生应回到家乡就近开展社会实践;二是集中组织的社会实践队伍应当精干,选择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应与活动目的相一致。三是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吃、住、行等应从简安排,不应过多增加接待单位负担,削弱社会实践效果,防止和杜绝以社会实践为名行观光旅游之实风气。

3践行“小先生制”、办好大学生社会实践

3.1打品牌

我校行知学堂已经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知名品牌,并在品牌基础上成立行知学堂网络平台,包括建立行知学堂专门网站,行知学堂微信平台,行知学堂论坛,扩大我校行知学堂影响力,平台接受经验丰富高年级学生投稿,介绍实践经验;论坛接受低年级学生提问,由社会实践团队负责解答。

3.2有特色

根据专业特点定制社会实践,把原来大量分散、零星志愿者活动整合成特色鲜明的六支特色行动小分队:法律援助小分队、健康使者小分队、科技在线小分队、绿舟环保小分队、爱心接力小分队、公益服务小分队,共同构成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

3.3重传承

①建立相对稳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和地政府,学校联系定期定时开展活动。活动时间地点固定,社会实践学生不一样,但讲授课程是系统和连续的。

②爱心传承,心接力行动,大学生教小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带领小学生去为社会服务,培养小学生爱心,带领小学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到幼儿园去教小孩子,践行小先生制精神。

③经验传承,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经验延续下去,网络平台分享高年级同学和专业老师实践经验,低年级学生借鉴学习,在论坛交流,践行小先生制精神。

工会实践创新的研究 篇6

创新是工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浙江工会立足于改革先发地区、开放前沿阵地的省情,顺应历史和时代发展,适应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变化,坚持以创新求发展,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新路子,取得了丰硕的实践创新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创新经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工会实践创新的时代要求

1、推进工会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工会面临着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全国总工会带领全国各级工会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会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科学总结和提炼基层工会的丰富实践经验,工会理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进一步明确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明确了“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形成了“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工会、如何建设工会”、“工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工会理论的创新,极大地推进了工会工作的发展。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必然要求工会实践的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得到新的发展,通过实践更好地完善和升华理论。

2、适应经济关系变化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比较早地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断完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尤其明显,对工会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比如,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和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占企业的总数已达97%;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产业体系,大量企业落户镇街乡村;分配方式的变化,出现了各种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等等。这些变化,不仅要求工会及时调整工作的对象、领域、地域和内容,更要求工会开辟新视角,扩大新视野,突破各种束缚和桎梏,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3、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迫切需要。

在实现劳动关系市场化过程中,浙江的劳动关系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征,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关系在浙江同时存在。一是资本积累阶段的劳动关系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大量存在。这个阶段的劳动关系法制化程度依然较低,劳动关系运行的无序和失范现象普遍存在。口头契约代替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合同履行的随意化等问题依然很突出。企业职工尤其是普通一线职工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 制尚未全面建立,职工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极不相称。企业普遍缺乏基本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职工工作环境较差,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劳资矛盾突出并且多发。二是规模化企业中普遍建立比较规范的劳动关系,企业与职工依照劳动合同履行权利义务,劳动关系相对缓和。三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少数大型现代型企业,实施积极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些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积极,基本排斥了雇佣理念,劳动纠纷较少发生。工会要密切跟踪这些劳动关系发生的新情况新变化,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新途径新方法,既要重点维护普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又要努力满足其他职工的期待,不断增强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切实承担起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职责。

4、工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浙江市场经济发达,遇到的新情况比其他地方要早得多,碰到的新问题也比其他地方来得多,工会工作发展遇到了许多现实矛盾,不适应形势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企业工会组建与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职工队伍迅速壮大的状况不相适应。浙江的工人阶级队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1000多万名农民工成为工人阶级的新鲜血液,成为浙江省职工队伍的主体。如何增强他们的工会意识、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依靠工会组织维护自身的权益,手段与办法不多,成效不明显。二是已建工会的工作机制、活动方式与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非公有制企 业工会主席受雇于企业,开展活动的经费依赖于企业,工会干部兼职化、工会活动业余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工会组织机构不健全、干部配备不到位、经费无着落、工作开展不正常等问题普遍存在。如何真正做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各地还在积极探索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行的模式加以仿效。三是工会干部依法履行基本职责的能力与党的要求、职工群众的意愿不相适应。工会干部对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的工会工作出现了“本领恐慌”,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职工队伍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工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工会干部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只有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解决这些“不适应”,才能保证工会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会实践创新的探索

1、工作思路创新。

一个目标明确、脉络清晰而又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工作思路,对于工会实现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先导性意义。几年来,浙江工会坚持以思路创新为先导,牢牢抓住一条主线,也就是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调动全省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为主线;把握四个重点、实现四个提高,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着力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二是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着力提高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以增强企业工会活力、发挥企业工会作 用为重点,着力提高工会组织对职工群众的凝聚力;四是进一步营造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工会作用的舆论氛围,着力提高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从而使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始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愿望。

一是在继承中创新。长期以来,中国工会形成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工作思路和活动品牌,例如,劳动竞赛这个活动载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可以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带着种种疑问,台州市率先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了劳动竞赛试点并取得很大成效,创造了全新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劳动竞赛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来开展;要坚持以职工为本、以企业为主体,强化“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双向激励,实现劳资双赢;要坚持以赛代练的方针,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要适应时代发展,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从“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从“运动型”向“岗位型”转变,实现劳动竞赛活动常赛常新。这些经验表明,只要善于进行市场化改造,工会很多传统载体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是自主创新。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工作遇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而解决的办法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只能坚持大胆自主创新。例如,近年来,义乌市总工会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劳资矛盾日益增多、广大职工维权需求日益迫切而工会维权力量严重不足的现实,积极探索“借风、借力、借理”的维权新路子,实现了以社会化为标志的维权工作全面创新。又比 如,为了破解调动职工入会主动性这一难题,金华市总工会率先在全市开展“情系职工、服务会员”活动,职工凭一张具有“含金量”的会员证可享受法律援助、困难救济、购物旅游、就学娱乐等多达几十项优惠服务,活动一经推出即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收效良好。“工会是我们自己的组织,参加工会有好处”这一朴素的认识激发了广大职工加入工会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近三年来,浙江省总工会对各级工会120多项自主创新成果进行了奖励。

三是在引进吸收中创新。浙江工会加强与兄弟省市工会的联系与交流,学习、引进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善于借鉴国外工会的有益经验,为我所用。例如,中小企业是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薄弱环节。从2003年开始,省总工会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成功经验,结合浙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了中小企业以“查找隐患,平等协商,签订协议,跟踪落实,持续改进”五个环节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工会主动参与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机制。这个机制的精髓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安全卫生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组织中小企业职工主动参与本单位安全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动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机制。实践证明,主动参与机制在广泛地发动职工查找事故隐患,提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与企业就劳动安全卫生问题开展平等协商并督促整改落实,履行工会劳动保护群众监督职责,为实现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适应了浙江 企业尤其是中小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需要。

2、组织体制创新。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深刻变化,迫切呼唤工会组织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浙江工会不断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和改革,大胆推进体制创新,努力“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

 一是健全镇乡工会领导体制。发达的镇乡是浙江经济富有活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大量非公企业都落户在乡镇和农村,非公企业为主的基层工会数量日益增多,依靠一个县(市)总工会显然难以适应这种发展状况。浙江省总工会对工会组织体制进行了改革,加强镇乡一级工会建设,并在职工队伍庞大、企业数量多、工会工作基础较好的乡镇(街道)建立地方一级总工会,使之成为工会工作的“桥头堡”。目前,全省1500多个乡镇(街道)中,已建工会1450多个,其中建立总工会的118个。同时,普遍推行建立村级联合工会或村基层工会联合会,力求覆盖大部分村域企业。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使村级工会做到“有办公场所、有工会印章、有工会牌子、有工会账户、有工会台账”,因村制宜开展各项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工会工作的前沿阵地。

二是创新组织形式。根据经济组织形态的发展,浙江工会不断推出新的工会组织形式。在数量众多的各类专业市场,建立市场工会;在领带、水泵、袜子等行业集聚的地区,建立行业工会。同时,相继建立了楼宇工会、民工公寓工会、建筑工地项目部工会等新的组织形式,努力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建立工会组织。外资企业建会难是一个普遍问题,浙江工会从创新组织形式着手,在外资企业比较集中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乡镇(街道),建立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和乡镇(街道)外资企业工会联合会,依托这些工会组织的有效工作,大力推进外资企业的工会组建。目前,全省外资企业工会组建率超过了70%。

 三是丰富入会形式。浙江是一个农民工输入大省,他们的就业方式多样、劳动关系不稳定。浙江工会大胆改革传统的依托企业组织职工入会的办法,探索由上级工会直接发展会员的新路子,也就是由乡镇(街道)工会、村工会直接吸收农民工入会,并创新了流动会员会籍管理办法,为大量零散就业或因所在企业未建工会而苦于入会无门的农民工,提供便捷的“入会之门”,直接促进了“组织起来”。到2007年底,全省工会会员达1078万名,其中农民工会员达591万名。

3、工作机制创新。

结构合理、程序科学、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是保证工会创新实践有序推进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浙江工会对工作机制的大胆改革创新,为工会工作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带来工会工作的高效率。

一是强化党建带工建机制。从2004年开始,浙江工会全面开展了党建带工建“三级联创”活动。所谓“三级联创”,是在省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联合开展的旨在推进工会组织建设、提高工会工作水平和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活动载体和机制。这项活动机制突出党建对工建的带动作用,要求党委组织部门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全面带动工会建设,把工会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工会建设与党建实现同步规划、部署、考核和表彰。具体实施中强调分两步走,第一步“大三级联创”,即县(市、区)、镇乡(街道)和基层工会联创,第二步“小三级联创”,即镇乡(街道)、村(社区)和基层工会联创。联创机制的关键在联,核心在创,以联促创。所谓“联”,要求三级工会相互依托、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所谓“创”,要求三级工会规范和强化工作基础,以新的思路和措施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会凝聚力。这一活动机制有力地提高了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水平和工会工作整体水平。

二是着力构建社会化工作格局。工会工作的内容涉及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工会工作的这种开放性,决定了工会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工会资源的充分利用,还应当重视与社会资源的有机配合,以社会化的思路开展各项工作,形成社会化的工作格局。这个格局的基本形态,就是党政主导、工会运作、社会各方配合、职工积极参与。这个格局的精髓,就是要努力把工会工作纳入到党委、政府工作主渠道,争取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实际运行中,工会要坚决避免闭门造车、单兵突进,努力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促进工会工作目标的实现。多年来,浙江工会开展的加强非公企业工会建设、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厂务公开等重点工作,都形成了社会化工作格局,由省委、省政府领导担任相关工 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总工会、劳动保障、财政、民政、卫生、安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会,由工会协调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并积极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和企业参加,推进了工会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

三是加强机制、制度建设。围绕工会更好地发挥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用这一目标,浙江工会十分重视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为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制度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坚实保证。定期向党委汇报工作制度、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畅通了工会立法参与、政策参与的渠道;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大力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开展“要约行动”,创新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保障了职工的收入分配权利;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创新建立区域性职代会、中小企业集群职代会等制度,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各项帮扶机制,卓有成效地为职工群众特别是困难职工、农民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和劳资纠纷排查工作制度,健全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建设,设立法院委托工会“庭前调解”、在工会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庭等制度,提升了工会组织协调劳动关系的水平和实效。

4、活动载体创新。

一个良好的活动载体,可以充分激发广大职工、乃至全社会对工会组织的向心力和对工会活动的参与热情,有利于最大限度 地实现工会的战略目的。浙江工会根据自身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不断推陈出新,在载体创新中不断拓展工会工作领域,丰富工会工作内涵,挖掘工会潜力,张扬工会理念,凸显工会价值。

一是注重题材的新颖性。新颖的活动题材,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广大职工乃至全社会对工会活动的审美疲劳,激起人们对工会活动的美好期待与参与热情。例如,以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主题的“劳动伟大——建国以来浙江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评选、浙江省职工技能运动会、全省职工“百行百星”技能状元评选、创业创新“双十佳”评选等活动,以及网上“职工技能论坛”和“民工在线”广播节目等,这些载体及其主题,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鲜明的现代化、人文化的气息,大大增强了工会活动的感召力,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踊跃,有力地扩大了工人阶级和工会的社会影响,促进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时代风尚的形成。

二是注重内涵的丰富性。不断充实活动载体的内涵,既是充分挖掘活动载体潜力的表现,也是节约载体资源、实现载体功能集约化的需要。例如,经过市场经济的效率和激励原则改造的劳动竞赛活动,赋予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协调劳动关系、促进劳资和谐的新内涵,广泛激起了职工群众对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期待,在动员组织职工积极投身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技能素质提升为核心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将技能 培训、技能练兵、技能比武、技能晋级、技能带头人等技能提升机制熔于一炉,成功打造了名师带高徒、评聘“首席工人”、以工人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等提升职工素质的工作品牌,迎合了职工群众关注自己未来职业前途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调动了广大职工群众参与这项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是注重外延的宽泛性。外延宽泛的活动载体,可以突破工会活动内循环、效果局部化的局限性,扩大与其他社会主体的交流合作机会,增强活动载体的公共性,从而有效放大活动的积极效应。例如,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不仅仅关注特定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状况,而且更注重和谐社会建设的系统运行,不仅仅关注工会建设及其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如何发挥作用问题,而且更注重与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工作内容的融合,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唤起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增强了工会在促进和谐中维护职工权益的实效,扩大了活动的社会效益。

四是注重效果的实在性。职工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工会有没有取得发展是工会活动是否成功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尺。工会活动不是作秀活动,而是要服务于职工群众。例如,以关心职工生产生活、帮扶解困为主题的金秋助学、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职工生活后勤保障达标竞赛、开设农民工春节返乡专列等一系列帮扶活动,大大缓解了职工的生产生活压力,改善了职工生活质量,彰显了体面劳动理念,践行“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农民工 有困难找工会”的承诺。

三、工会实践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1、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党中央、浙江省委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工会工作开拓创新指明了方向。浙江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自觉接受和坚决依靠党的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确保了创新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方面,工会的创新把对党负责和对职工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始终围绕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工会充分依靠党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强有力领导,凝聚各种积极因素,为创新实践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基本动力,形成了推动创新的合力,保证了创新工作顺利进行。

2、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工会只有时刻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以开拓创新精神开展新的实践,才能跟上党与时俱进的创新步伐,不断实现工会理论和工作创新。浙江工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 作全局,科学分析和全面认识工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会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用科学发展的理论指导工作、谋划思路、部署任务;用科学发展的态度协调工作、借势借力、形成优势;用科学发展的方法推进工作、指导基层、服务职工,使工会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的体现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

3、坚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为遵循。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紧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把握新时期工人运动的发展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浙江工会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认真研究世情、国情、省情、会情,不断克服僵化保守、脱离实际、落后时代、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坚决摒弃工会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东西,科学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工会的性质、地位、职能和作用,努力改变不符合当前浙江经济社会、职工队伍发展环境要求的工会组织体制和工作方式,始终执着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创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4、坚持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价值取向。

创新的价值取向在哪里,什么样的创新才是工会需要的创新,这是工会创新发展所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浙江工会始终坚持以 职工为本、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会创新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创新始终朝着有利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职工合法权益方向发展。全省工会以推动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激发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发挥工人阶级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保护和发展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同时,牢固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把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推动劳动关系双方良性互动、互利双赢,形成共谋发展、共创和谐、共享成果的良好局面。

5、坚持把尊重基层首创为动力。

创新研究 篇7

当今世界, 全球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 而技术创新则日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但是, 在企业经营实践中, 领导者发现, 不创新无法继续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但创新又往往因为无法控制创新成本、创新管理能力不足等种种原因而导致创新绩效不佳, 从而陷入财务危机和管理困境。造成两难境地的根本原因在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过于注重技术要素或某一两个单个要素 (如技术与市场, 技术与组织结构等) , 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管理要素和技术创新的协同作用, 在创新管理中表现为技术创新盲目且过度超前、创新管理的短视与不匹配、缺乏系统观和协同观, 这必然导致技术创新成功率低下。

因此, 从当前企业技术创新遇到的困境来看, 迫切需要能够在新竞争环境中有效指导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进行有效协同的创新管理理论。这对创新管理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个基本的研究要求:将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集成研究, 是解决上述创新困境的根本对策。

二、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类型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很多学者抛弃了静态的创新管理横截面研究, 把焦点放在了创新管理的动态性和演化性, 力图研究和揭示创新管理纵向协同发展中的规律性。20世纪70年代, 美国学者纳尔逊 (R.Nelson) 和温特 (G.Winter) 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 通过对创新过程机理的深入研究, 创立了创新进化论这一独特新颖的理论分支, 它推动了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的融合, 使得人们创新的动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Slavo Radosevic认为单从R&D活动已很难解释企业创新发展, 必须从技术体系和非技术结构互动演化来理解企业的创新系统, 并认为技术变革主要依赖于组织的学习过程, 而组织学习过程深受规范竞争与合作行为的制度结构的影响。

但以上的研究并没有基于企业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来认识企业创新协同的动态性, 而且相关论述也比较笼统。协同学研究认为, 系统内部各要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 往往通过“序参量”, 促使不同要素结合在一起自行演化发展, 并主导系统向着更为高级有序的结构发展。对企业而言, 创新协同模式从一种要素创新主导型向另一种要素创新主导型演进, 技术创新与非技术要素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变化, 在企业经营的不同时期会形成以某一要素创新或全面创新主导的创新协同模式, 推进企业创新发展。

文献研究和企业案例研究中发现, 市场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同规律, 从两个层次来理解企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关系是本研究的关键。首先, 成功的创新必然意味着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的良好协同, 只有两者的和谐互动才能够推动创新的良性发展;其次, 协同并不意味着等同, 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三者中存在着一定的主辅差别与层次差别, 结合企业具体竞争环境和经营战略而有所不同。其中, 为保证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之间的协调发展, 企业必须通过管理创新构建一个基础平台, 只有在这个管理平台的推动和协调之上, 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才能够共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 本文借助协同学的系统研究思路, 从动态角度研究企业技术要素、市场要素与管理要素协同类型, 并详细分析和论述了各个协同类型的特点。

1、单一要素创新驱动型

技术创新主导型 (T型)

T主导型是指企业创新发展主要依靠于技术创新的推动, 决策者对资源的分配倾向用于技术创新, 而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主要是服务于技术创新, 是为了提高新产品或服务的创造效率。

这一时期往往是企业产品的形成阶段, 企业为了占领某一市场以谋求继续发展, 必须通过技术创新 (包括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 , 生产或提供有一定需求规模的产品或服务, 并据此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技术体系。而相关的非技术创新主要是对日常的管理原则, 管理方法进行适应性调整。这种模式一般处于企业发展的创业期。

市场创新主导型 (M型)

M主导型是指企业创新发展主要依靠于市场创新的推动, 决策者对资源的分配倾向用于开拓新的市场, 而技术、管理创新主要是服务于新市场和潜在顾客的不同需求, 为了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

这一时期是企业产品的高速发展的奠基阶段, 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整体市场占有率, 以谋求快速发展, 必须通过实施积极的市场策略, 发挥多元化产品、规模化生产优势, 实现销售业绩领先于大多数同行, 以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而相关的技术创新则是适应市场占有率的需求, 管理创新主要是对日常的管理原则, 管理方法进行适应性调整。这种模式一般处于企业快速发展期。

单一技术创新或市场创新对企业发展起重大作用通常出现在企业发展早期。在企业早期发展阶段, 往往凭借单个技术创新或市场创新打开市场, 而这创新通常来自于某个人或某个小组。此时由于企业规模、管理经验所限, 管理者往往对创新过程本身还缺乏认识, 尚没有形成系统的技术创新管理政策, 创新活动更像是一件偶然的、孤立的和突发的活动, 创新成果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甚至有一定的运气因素, 更多是靠个人的灵感闪现, 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较强的个体依赖性。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所能做的只是筛选富有创新特质的员工, 给予创新技巧的培训, 鼓励其进行相关创新。但是员工是否能够主动发挥能力进行创新、创新的方向、数量和质量, 乃至创新如何商业化都不处于企业的控制之中。创新不确定性带来巨大的风险。虽然不乏某一项发明兴旺了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例子, 但是, 相对来说不具有持久性。如求伯君在1988年创业初期, 用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独自开发了取代Word Star的字处理系统的汉字软件――WPS。求伯君因此而被业界称为“民族英雄”。这种创新具有“个人英雄主义”的特点, 当时并没有完善的软件开发和管理流程, 完全靠个人的单枪匹马的努力和天赋。随着软件功能的日益强大和软件开发过程的复杂化, 单靠个人的力量就难以实现。

2、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协同驱动型 (T M型)

TM主导型是指企业重视营销与研发这两个职能要素之间构建细化的业务流程, 力求争取较好的营销与研发绩效。这一阶段往往企业高速发展, 决策者对资源的分配倾向于营销和研发这两个重要职能, 努力营造相对积极, 高激励的制度环境, 为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创造合适的运行机制。

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结束点。只有针对市场难点、开拓新市场和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才能够真正获取创新收益。技术创新必然伴随着相应的市场创新, 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是获取高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 单一的技术创新或市场创新已经无法支撑企业的快速成长, 创新数量增加, 并且要求技术要素与市场要素协同创新。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企业建立或完善了技术研发部门, 技术创新的职能管理和流程管理应运而生。通过对比研究, A b e r n a t h y和Utterback都认为, 许多不成功的创新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缺少必要的支持来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创新不再仅仅是某个个人的随机行为, 而应该成为一个多职能配合、有计划的工作。Nelson认为创新活动过程的不确定性是可以通过对创意进行选拔、评价、完善、实施和推广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来消除, 从而通过对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将这些偶然性置于控制之中。

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的局限性在于创新仅仅限制在研发与营销的职能内部, 其它职能部门的参与程度有限。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更为重视销售和研发人员, 将他们视为企业利润的根本来源, 在经费和人员配置上尽可能给予重视。但是, 随着两者独大的局面日益明显, 销售和研发上也越来越可能失去控制。企业创新仍旧可能系于某个人或某个团队之手, 组织发展对于个体知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销售成本和研发成本也往往激增, 而脱离实际的技术创新与忽视客户需求的市场创新也逐渐出现。

3、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驱动型 (TMM型)

TMM主导型是指要素创新频率加大, 关联强度增强, 使得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创新对企业经营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 并共同主导企业创新发展。这一时期企业对于稳定、效率和规范化的要求压倒一切, 企业生产规模, 市场份额扩大, 往往要求企业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 这种模式一般处于企业成熟期。

创新理论的研究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到开始注意到了管理要素在创新管理中的重要性。在Cooper的研究之前, 几乎没人注意到企业战略与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率间的关系。Miles和Snow指出, 不同的战略会导致企业在处理新产品开发和整合问题上的方法有所差异, 从而影响技术创新方向和技术创新绩效。有关组织结构与技术创新 (技术要素) 的协同匹配问题, 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在后续研究中, Snow指出, 与创新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应该具有灵活性, 需要足够的协同与整合。Fairtlou gh则概括了构建创新型组织的6大要素, 即结构、系统、计划、技能、文化。他还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创新类型与人员间的有效连接间的关系。他发现, 渐进性的创新要求生产和研究人员间的最紧密连接, 而结构性的产品创新则往往需要研究人员、营销人员和顾客间的紧密连接。Nadler and Tushman提出了一种以一致性为基础的诊断组织绩效缺陷的方法, 并认为, 组织的四个基本要素, 即关键目标与工作流程、正式的组织安排、人、文化, 而战略与这四个基本要素间的协同或一致性是导致短期成功的关键。Tushman和O’Reilly III指出, 提高战略、结构、个人能力、文化和操作流程间的协同或适应性, 是短期竞争的有力武器;同时, 企业又必须勇于打破原有的一致性, 塑造创新流, 进行革命性的组织变革, 构建二元性组织。

在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的阶段, 创新的主体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些特定的职能部门, 由于管理要素涵盖面较广, 因此, 该阶段的创新主体已经扩展到企业所有相关人员。在这个阶段, 意味着从系统的角度看待创新, 组织必须将每一个人都吸收到创新过程之中, 不仅组织中的所有成员, 甚至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将成为创新主体。除广度不同外, 深度也是完全不同的。该阶段更注重发掘员工的创新能动性, 将每一个员工都变成创新主体, 全面地激励和协同创新活动。此时创新所带来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成本缩减、新产品推出和流程优化, 创新将帮助企业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有效威慑竞争对手, 更重视发现新价值和建立组织能力壁垒, 有效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 (表1为以上四种类型的总结) 。

三、小结

以系统观的角度审视创新管理, 技术要素、市场要素和管理要素的协同是获取较好创新绩效的必然要求。然后究其细节, 协同是如何进行的?协同的种类有哪些?协同并不意味着企业在推动创新时必须兼顾所有要素, 事实上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竞争局势下, 各协同要素的重要性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本文列举了4种要素协同类型, 并对其的主要特点、要素构成、适应阶段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未来的研究中, 将对这4种创新要素协同类型的演化机制进行案例和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将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集成研究, 借助协同学的系统研究思路, 从动态角度研究企业技术要素、市场要素与管理要素协同类型, 并详细分析和论述了各个协同类型的特点。

创新研究 篇8

摘 要:整合创新要素是建设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文中概述了创新要素的内涵和分类,对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构成进行分析,探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创新要素对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创新要素;协同创新体系;促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119-02

1 创新要素概述、内涵和分类

创新要素是指与创新相关的资源及能力组合,主要由人才、技术、资金、政策、平台和体制构成。促进和支持创新要素整合集聚,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服务能力建设为核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所以促进整合创新资金、吸引创新人才、完善政府支持政策和加快技术流转,对我们江苏区域创建创新平台有重大意义。

对于创新要素的构成,目前相关研究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分类视角有很多。

具体表现为: 一是从系统与环境角度,认为创新要素包括主体、资源和环境要素,主体要素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资源要素包括知识信息、人才、资金等,环境要素包括内部软硬件创新环境以及外部创新网络环境等;二是从直接和间接角度,认为创新要素包括直接要素和间接要素,直接要素包括技术、人力资本和资金,间接要素包括基础设施、社会环境和宏观政策;三是从结构和功能角度,认为创新要素包括主体要素、支撑要素和市场要素[1]。

本课题将其归结为人才、技术、资金、政策、平台、体制、知识产权和品牌八大要素。

2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构成分析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上,显示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报告指出“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同时,要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机制,建设地方特色创新体系。

企业是创新平台中的核心力量,是实施创新的主体,企业在平台中吸引培养人才、获得前沿技术,把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能体现市场竞争力与经济水平。高校在平台中需要承担研发任务,是科技发源地,也是人才培养地,起到知识的传播作用。科研机构也有类似的作用,但更侧重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是创新的源泉。政府部门在平台构建在起到指导引领作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推进平台有效运行。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是平台的外围参与方,提供信息资源,有沟通协调的功能。所以,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往往由当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平台、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构成,如图1所示。

协同创新体系就是各要素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建立的合作关系。协同创新体系的目标是通过政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创新,具体实现途径为:协同创新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建立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为了大跨度整合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

3 创新要素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机制分析

3.1 政府政策的引导机制

政府扮演着宏观调控的角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创建创新平台指明了方向。政府的政策多方面影响着平台内部的要素机制。区域性的法规政策条例对于不同的开发项目提供不同程度的经费补贴,政府为了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通过立法,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援助,政府资金重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注重投入产出效益,提高产品市场化进程,减少产品由研发到投入市场的时间。除了财政补贴,还有税收优惠政策,为鼓励科研事业,减免税收。

协同创新平台在政府指导下实现市场化运作,从而实现平台运作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

3.2 人才要素的拉动机制

人才主要来源于高校培养和企业培训,在这里把人才分为三类,高级管理人才、顶尖科技人才、一般的工人技师。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是拉动区域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很早就提出了要科教兴国,高等院校的确是推动科技创新建设方面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而且每个高校都拥有一支专业的科技队伍,高校与高校之间相互联系,与国内外的学术界交流频繁,不仅容易产生新的创新成果,也容易培养出全方位的创新人才,教学科研的一种相互促进。

现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园区内聚集了大量的兴新产业,这些企业高薪聘请高级管理人才,启用创新管理模式,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重视对人才的投入,这样就吸引了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同时强化员工技能,造就了一支适应创新转型的员工队伍。

人才对于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它为创新平台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促使区域产业链更加完整,带动区域经济转型,所以吸引高端人才向区域聚集,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崛起的战略选择。

3.3 知识产权的驱动机制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所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比如发明创造、艺术作品、商标、名称、设计等都是某人或组织拥有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拥有商业价值,会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它能促进创新,对激励创新有4个方面的作用:

①评价创新、界定产权。有效的创新评价、清晰的产权界定是创新系统良性发展的基石。知识产权不是自然权利,而是法定权利,所以知识产权审查过程既是权利产生的过程,同时也是创新评价的过程,通过对创新成果进行评估,进而根据评价结果界定合理的产权范围。

②保护创新、刺激投入。知识产权制度使权利人在一定时期内对创新成果市场利益独占,这是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受到法律保护,保障创新者能够收回创新成本并且获得高额回报,激励发明者的积极性,从而吸引、鼓励、刺激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投入创新。

③导航创新、配置资源。商标、版权也有类似的功能。通过对知识产权大数据的分析利用,就能够有效地对创新行为进行导航,指导创新方向,并对创新资源进行快速配置。另一方面,知识产权要素对产业的控制力不断上升,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产业资源配置的依据。

④实现价值、支撑产业。知识产权是创新与市场的桥梁,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知识产权具有将创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使命和能力。知识产权首先是一种生产资料,是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知识产权更是一种渗透在终端消费品中的无形资产,对产品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知识产权拥有生产资料的交换价值,无形价值,是有形资产不可比的,是无价的,它代表着市场竞争力,是创新实现价值的主要方式,是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3.4 资金要素的推动机制

现在大部分创新平台主要靠政府部门拨款和企业自筹来维持运转,我们要拓宽创新资金的来源,一方面,做科研、购买设备、建立公司、出新产品新技术都需要投入资金,另一方面,我们要让自身的资源优势流动起来,吸引外来投资机构,发展创业投资,资本使平台稳步发展,推动企业创新创业和向外拓展融资。

政府政策的引导,人才的拉动,知识产权的驱动,资本的推动以及信息服务的整合功能,都促进区域创新平台发展,而技术是支撑机制,是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最核心的部分,其作用大大超过了资金、人才,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只有有了新的技术,才有新的成果,才能进行产业化,形成产业规模效益。

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内,建立合作、开放、包容的创新机制。首先要有系统性的管理体制,管理平台日常工作,进一步完善管理,使得平台内所有企业机构规范自身行为,良性发展。然后要建立共享机制,以创新平台为载体,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这样的共享观念,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行为,这也是建立创新平台的目的之一。

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在整合科技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科技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这是对创新主体自身资源的整合利用,另一方面是使不同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渗透。

通过平台强调一种共有制度,有效协调主体间利益关系,降低市场失灵率,使合作各方实现产业关键性技术突破,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创新效率和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率。

协同创新平台利于营造宽松、合作、竞争的良好氛围,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短时间内汇聚一批较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和组成创新团队,增强专业学科领域的创新实力,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满足企业和社会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针对具有地方性质的特定的合作项目组织调动区域内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力量,快速完成技术研发及商业化过程,从而引领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这其中有政策保护、人才资金保证,降低了技术创新风险,消除因合作关系不确定带来的风险,并从创新机制上解决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困境,使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内部主体要素都得到了保障,形成区域特色,这其实就是一种互惠互利共赢的模式,创新要素使平台内部创新主体更好的工作,得到好的创新成果,从而有利于各创新要素主体。

实践证明,为有合作意愿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拓宽创新主体间的沟通连接渠道,不仅有利于快速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2]。

参考文献:

[1] 李培楠,赵兰香,万劲波.创新要素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 中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32

(4):604-612.

上一篇:初中写人叙事600字作文素材下一篇:文明上网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