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家乡的作文

2025-04-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写家乡的作文(精选13篇)

关于写家乡的作文 篇1

泸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泸州城里的公园有很多很多,比如木崖公园、忠山公园、城西公园、玉带河公园等等。这里要重点介绍的是我们泸州的城市绿色客厅——张坝桂圆林。

桂圆林位于泸州城南近郊,靠江而建,绵延十余里,生长着许多百年以上老桂圆树,这里一年四季都绿树环绕,空气清新,环境非常美好,有着“翡翠长廊”、“天然氧吧”的美誉呢!你们知道吗?咱们桂圆林还有远近闻名的“三宝”,那就是古树、长江奇石、桃花水母,听说每到春天,生长于15亿年前的海洋生物桃花水母就会聚集在圆林里的水母湖中,在水里畅游。桂圆林里面还有清澈见底的小河、风格独特的楼台、湛蓝深远的天空,景色让人留连忘返。每到假日或周末,有很多人会带上家人或朋友去那里游玩。

这就是美丽、绿色、生态的泸州城,我会好好保护她,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地球妈妈妆扮得越来越美好!

关于写家乡的作文 篇2

写什么样的文章,如何写,如何写成一篇好文章,首先离不开选题,明确研究方向及研究目的意义,所要表达的内容对当今社会音乐有何参考价值是所有人值得反思的问题。笔者是少数民族回族人,在我的家乡有号称华东最大清真寺——寿县清真寺,笔者的父母及家中亲戚都是回族人,从小耳睹目染,例如在亡者周年时,父母会请阿訇念经祈祷,给亡者走坟也会请阿訇诵读经文。家里也藏有很多伊斯兰教经文书籍,在重大节日——开斋节也会参与活动中。这些都让笔者产生对回族音乐的研究想法。在伍国栋老师的《音乐形态音乐本体音乐事象》一文中提到了音声的概念(与人类文化活动有关(非艺术音乐)吟诵,呼喊,咒语等等。)那时笔者就萌发研究关于回族宗教音乐。宗教目前在我国是一个敏感词,大家更多倾向回族的“花儿”,却很少去研究回族宗教音乐,尤其当今学术界对回族有无音乐有着很大的争议,真正去研究回族宗教音乐的论文,著作可谓寥寥无几。

二、研究方向的目的及意义

选择以寿县为例的“小聚集”的回族宗教音乐,是因为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亦可称作“局内人”,亦可作为“局外人”,用这种看待自己研究的方向,通过音乐来了解文化,了解文化中的人。在笔者所接触的除了回族人之外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对伊斯兰教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并不熟悉,甚至会有所偏见。由于回族以“大分散,小聚集”居住格局,很大一部分的回族人除了丧事上,饮食上有所保留以前的习惯,其他的并未达到真正穆斯林的要求,包括笔者在内,这也是当前回族人所要反省的事实。对于宗教局和清真寺来说,并未能起到宣传作用,最多是小范围的影响,感染。笔者借此研究这一内容,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回族风土人情,让更多的人了解回族,尊重少数民族。

三、通过田野考查经历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

不管研究什么方向,什么内容,写论文查阅各种书籍,文献,都不能缺少一个环节——“田野考查”,纸上谈兵不如实践出真知。走进现实生活中去感受直观的音乐,才能接触到音乐事象各个侧面的生动内容,观察到音乐事象具有生命活力的动态形象;也只有这样的直接感知,才能在今后认识、分析和综合所得资料的案头工作中,对研究对象有一个整体印象和动态轮廓把握,这些资料才不会成为一堆分散或拼凑的枯燥事实。

在笔者为数不多的田野考察经历中与当地阿訇,做礼拜的人进行对话,共同分享相关音乐的思想和行为。经过这几次田野考察,笔者发现主要在于交流,我们所提问的问题要与所研究内容相符合或相关,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是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起初去的时候,被研究者并不能迎合研究者的所有的想法,这就需要研究者从中截取重要的,和研究方向有关的内容,当然这也是笔者田野考察过于稚嫩,在进行田野考察中研究者应对考察对象所处的民族文化或地域性文化进行了解和熟悉,尽量全面的去考察问题,注重当地风俗习惯和禁忌,以免闹出笑话。在研究之前,要查阅相关文献,史料做一个大致的了解,了解相关民族文化,历史因素,地理因素,人文因素,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这些因素对所研究方向,人的影响,抓住所研究地方的概况才能进行有效的判断与分析。现在科技网络很发达,随之而来的材料,史料,视频,音频也都不计其数,良莠不齐,有的在先前没有视频,音频记载的,要和当地局内人共同商榷。在记谱中也应保证乐谱的准确性,以及所参照的文献应予以标明注释。作为研究者,我们要把握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宏观上把握目前研究内容的大致走向,风格特点,发展状况。微观上选取有代表性,特色性的个别案例,对研究对象的各个表演过程和表演内容、文化语境进行细致的考察与研究。具体在田野考察中所用的方法,笔者可能就之前方法会一直延续到日后研究方向中:观察,访问,资料分析,实物收集,录音,摄影,摄像,文字记录。

四、研究内容的扩展

对于笔者所研究的方向,虽未正式进行田野考察,但是已经看到了所研究方向的大好前景,在笔者有充足时间与精力时,望能扩大其研究范围。例如,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这种聚集型回族居民区与散居回族居民区的区别,宏观上区别,或找一个相同大小的县来与之相比较,云南回族与西北回族宗教音乐有何区别。当然,这些是笔者的设想,具体还得操作。但是笔者很有兴趣,并且会持续关注,将自己所学的专业运用到所研究的范围中,望笔者能够努力,对所研究内容做出自己小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萧梅,齐琨.音乐人类学的实地考察.2011.

[2]吴晓梅.宁夏吴忠回族宗教音乐文化调查与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1.

[3]梅杰.关于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的若干思考.音乐时空,2015.

[4]张伟娜,周立洁.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之感悟.黄河之声,2012.

写产品 写家乡 写感情 篇3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它可以是农副产品,如水果、水产品等;也可以是工业产品、工艺品等。确定习作内容以后,自定一个题目。

写的时候,可以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让别人读了你的习作,能对你介绍的产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脑洞大开

生活即作文,作文就是写人们的生活。同学们如果留心平时的生活,就会发现丰盛的美味佳肴来自于丰富的农产品;远方的亲朋好友最喜欢的礼品常常是家乡的土特产品;我们走进旅游景区,看到沿街摆放出售的大多是富有地方传统艺术的工艺品。说到农副产品,人们就会提起山东的富士苹果,安徽的砀山梨,陕西的蜜枣,东北的黑木耳等;谈到特产,就想到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与鹿茸以及分布在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的冬虫夏草等;聊到工艺品,不得不说北京的景泰蓝、杭州的纸伞、无锡的泥人等。这是影响大的,而影响小的也可列举许多。就农产品说,因水土气候等原因,各地生产不同的农产品:东北大豆和甜玉米受人喜欢,江南的大米远销国外,桂圆、香蕉只能在热带生长,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同是茶,有的地方茶香浓,有的地方茶香清,有的地方茶味淡。只要同学们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收集,潜心研究,不仅能获得丰富的习作素材,还能写出独具特色、赏心悦目的习作来。

指点迷津

写家乡的景物作文 家乡的荷塘 篇4

●丁佳仪

我的家乡有一片大大的荷塘,里面有许多美丽的荷花,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

荷塘里的水非常清澈,清得可以看见水底青褐色的石头。到了夏天,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红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下,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

最有趣的当然是在秋天里采莲藕了。每到秋天的时候,荷花的花瓣就落到水面上漂浮着,像一只只小船。人们光着脚,站在水中,提着篮子,用锄头挖呀挖。小鱼们慌张地从人们腿间游过,嘴里不停地吐着泡泡,好像一串串银色的、大小不一的珍珠。小朋友们也跑来凑热闹,在荷塘里嬉戏,东挖西找,额头上有汗珠了,用手一抹,顿时变成了小花猫,这样大家笑得更欢了。下午,人们满载而归,歌声、笑声洒在家乡的小路上,别有一番趣味。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荷塘,我爱这美丽的荷塘!

(625502)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城区一小

指导老师 何明涛

【简评】

五年级写家乡的作文:家乡的变化 篇5

三十年前:每家每户都住着破旧的房子,屋顶是瓦片做的,墙壁是泥土做的地板是水泥做的,房子外的一下角落里还长着杂花杂草青苔。平时都很少穿到新的衣服,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这样一直传下去,衣服破了也舍不得扔,补一补又继续穿。到了夏天,蚊虫叮咬也无计可施,天热时只能扇扇子,即是这样,但也是满头大汗,汗流浃背。买东西就只能靠双脚走远路。大米是自己种的,猪肉自己养的,菜是自已种的,如果遇上灾年那么这一年只能挨肚子饿。

而现在人们都住进了高楼大厦,个个都穿得光鲜亮丽。即使到了夏天,不是空调就是风扇,不是风扇就是空调。由于科技发达,买东西只要上淘宝、美团、真方便等……各种软件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美味佳肴天天都能在菜市场见着。

我爱变化后的家乡!它的变化使我特别惊讶,我千想万想却想不到只经过短短的三十年却能够变出如此壮观美丽的家乡,我的家乡还需继续进步,希望有一天,我长大后能为家乡贡献点什么,使我期待中的家乡能在完美点,家家户户都能奔向小康社会的新编章。

优爸点评:小作者的这篇文章情感真挚,叙述自然,字里行间都能透出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文章中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家乡前后“衣食住行”的变化对比,突出家乡变化后的富饶和美丽,从而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最后结尾再次抒情,表达情感的同时又寄予对家乡未来发展的期望,让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明确的同时又多了几分意味深长之意。总体来说小作者的这篇文章无论从架构和内容上看都十分完整,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只是,最后优爸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你看把第二段开头“三十年前:每家每户都住着破旧的房子……”变为“听妈妈说三十年前:每家每户都住着破旧的房子……”这样是否更有说服力呢?毕竟三十年前小作者不能亲眼看到当时家乡的情景。但是,优爸也想说,家乡未来三十年的变化,要靠小作者的努力去创造哟!加油!

小作者:张诗涵

写家乡变化的作文 篇6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家乡变化的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家乡变化的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陕西汉中市,是一个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古城。她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是地球上同纬 度生态最好的地方,素有西北“小江南”和秦巴“聚宝盆”之美誉。她曾经是商朝的方国,秦时的汉中郡,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

今年假期,我和爸爸妈妈驱车沿西汉高速公路回汉中。听爸爸妈妈说,以前从西安到汉中需要十一个小时,沿途得翻越秦岭中大大小小的十几座山脉,而现在西汉高 速的通车,只用两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汉中了。因为这条高速路太了不起了:它是目前为止,由国家投资最多资金而修建的高速;它的修建时间最长,从20xx年 动工,20xx年10月才竣工;它的隧道最多,有130多条,其中秦岭一号和秦岭二号有六千多米,秦岭三号也有四千九百五十米;它的施工难度最大,在山大 沟深,地形条件复杂的秦岭山脉凿出隧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听着他们的介绍,我真为家乡的变化感到高兴。

一路上,我的眼睛似乎都不够用了。虽然是冬季,但车窗外的景色却让我赞叹不已。满山遍野一片苍翠,林海幽谷雾霭蒸腾,汉江水与秦岭山相互交融,烟波飘渺,恬静神秘。妈妈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授予这里为“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难怪人们用“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来形容西汉高速路,真是名不虚传啊。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进入了汉中城。爸妈不停的赞叹着:变化太大了,都快找不着回家的路了。我记忆中的小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笔直宽阔的大马路;道路两 旁的隔离带内种着冬青树,一片片翠绿在阳光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购物中心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许繁华;人行道上悠闲的老人、玩耍的孩 子、年轻的行人让这里热闹非凡。

看着家乡的巨大变化,我的心中激动不已。我想,正是祖国的繁荣富强,家乡才会有日新月异的面貌。我真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为我的家乡感到骄傲,为自己是个中国人感到骄傲!

我相信,这片被巍峨秦岭和苍莽巴山环绕,被长江两大支流汉江与嘉陵江滋养的秀土,会在勤劳善良的家乡人民努力下,变得更加美好!

写家乡变化的作文 篇2

现在,我们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差了,空气不再那么清新了,河水不再那么清澈了。我发现这是人们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的。

有一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个香蕉皮从我眼前飞过。我转身看了一下,是一位叔叔吃完香蕉后,随手把香蕉皮扔到了地上。我跑了过去,对那位叔叔说:“叔叔,我们不应该乱扔果皮,那会污染环境的!”叔叔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扔了一个香蕉皮吗,那会污染环境吗?”我听了后很生气,捡起香蕉皮,指着说:“如果每个人一天扔掉一个香蕉皮,那地球不就成垃圾站了吗?”

之后,那位叔叔的脸变的通红,把我手中的香蕉皮扔进了垃圾桶,然后摸了摸我的头,说:“哎,现在的小学生可真不得了!我们大人还没有小学生有环保意识呢!”我笑着说:“你们大人有能力,也许保护环境比我们小学生还好呢!”我和叔叔都高兴地回家了。

通过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只要人人都保护环境,家乡的环境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要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呀!

写家乡变化的作文 篇3

去年的夏天,爸爸开着汽车想回老家住了几天。在路上,我看见了树密密麻麻的,风不停地呼呼直响,好像在对我们说:“欢迎您、欢迎您”,想要说:“我很高兴”。想到这儿,我的情绪降到了极点迅速回到了几年前我回老家的情景。当时,我和爸爸是一起坐大巴车回老家的,那时候的路是曲曲折折土路,路旁还有那发臭的小河,厕所里的小虫子粪堆上堆满了粪便,臭气熏天。我老家的电视是普通的电视,连少儿频道都收不到,还有老家的VCD卡碟卡的不能看,还有电视信号也不好,还有就是那破床,大块木头、枕头、被子、还有那灯、还是灯泡类的灯光很暗,还有……

儿子,下车了!爸爸的大喊声把我惊醒了,我一看,真是变化太大了。泥泞的古道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老家的院子里也变成了水泥地面。房屋变成了楼房一进屋富贵堂堂,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台很大的液晶电视,还有一台DVD影碟机,还安装了机顶盒呢!可以收一百多个频道呢!还有我家的床,也变成了富贵堂皇的大床了,上面还扑上一条毛茸茸的单子,躺上去无比的柔软。就连厕所也是冲马桶的,还有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再也不发愁洗澡了。还有我家的空调也安上了是格力牌的。还有我们家的灯原来很暗质量不好,现在换成了强灯芯的非常明亮。还有我们村的街道上都安装了“天眼”和路灯,晚上走路我再也不害怕了。咱家的变化也太大了!

还有我姥姥家的菜地里,长的满满的青菜、韭菜、芹菜、菜椒、辣椒、大葱、香菜、豆角等等。

现在的钱也变了,从元、角、分变成了百、千、万了。还有就是人们以前穿的衣服破旧,现在不是了,而是羽绒服、牛仔裤和老北京布鞋,穿的一个比一个美丽、漂亮、帅气、时尚。还有村大队院里都安上了健身器材。

关于“想怎么说就怎么写” 篇7

写作本是最具个性化的行为, 在学生作文指导中去掉一些条条框框, 无疑有助于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写出有质量的文章来。可是, 凡事皆有度,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作为表情达意的作文, 它有其自身的规范, 理应遵守;作为书面语言运用的作文, 毕竟不能等同于日常的口语交际。“想怎么说就怎么写”是对“我手写我口”的误读和歪解, 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来对待。

第一, “想怎么说就怎么写”的思想是学生作文中浅陋和率性的“病灶”。

虽说在学生习作中倡导个性化的表达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但是, 必须明确的是, 这样一种倡导实在是对于机械表达、虚伪表达的必要反击, 有它的积极意义。作文, 说到底, 它仍然是一种交际方式, 毫无顾忌地、不加内心省察的言语表达必然有害于健康的交际。“想怎么说就怎么写”, 常常导致作文要求的“被降低”, 作文训练目标的“被悬置”, 导致极短文、荒唐文的批量诞生, 浅陋、率性文风的泛滥。

作文教学有其内在的规定, 这样的规定虽然有别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 不像它们那样可以有明确的序列性, 但“句—段—篇”的基本结构是客观存在的, 各类文体的基本格式是明确的, 注重细节、关注描写的基本写法也是有迹可循的。这些都不能以一句“想怎么说就怎么写”来放任, 这样一种“个性化”, 到最后, 必然不利于学生精致为文、慎重落笔良好文风的培养, 也不能够很好传承“推敲”文句的好传统。

第二, 作文教学中“想怎么说就怎么写”, 直接放任了学生对于作文素材的提炼和加工。

所谓素材, 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 包括印象、事实、人物、图景等, 是作品题材的基础。这些材料并不能一点一滴都写入文章之中, 如果这样做了, 作文就会中心不明显, 内容过多不简练。但是, “想怎么说就怎么写”却忽视了对生活素材的集中、提炼、加工和改造, 直接影响了作文质量的提高。

在这样的作文情境之中, 大量粗俗甚至野蛮、血腥的语言和材料被学生们不加选择地写到了作文本上。令人担忧的是, 这样一种未加提炼的言语宣泄还被我们的老师冠之以“有个性”和“真情实感”而大加赞誉。自己的作业做错了, 有的孩子会在作文中说:妈妈很愤怒;同学借了一张纸给他, 他会感动得“心中掀起了巨大波澜, 流下了眼泪”;同学之间因为一点小小的矛盾, “你怎么不去死啊”就会脱口而出……生气的、感激的情感, 被我们的学生“想说就写地”“个性化地”夸张了, 可笑而又可气地言传了!

第三, 作文教学中的“想怎么说就怎么写”, 混淆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界限, 不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总体来说, 口头语言具有即时性, 它是流动的、零碎的, 甚至可以说是颠三倒四的;它同时又是需要借助于具体交际场景来理解的, 往往还必须伴有相关的肢体语言。但是, 作为书面语言的作文来讲, 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很快就会显露出它的局限性。实际作文中, “想怎么说就怎么写”, 模糊了学生表达的情境意识, 学生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极端口语化的词汇, 甚至是方言俚语 (很不规范的方言俚语) , 局限于自以为明白的情境当中, 这样的作文往往令人一头雾水、摸不着北。这必然直接影响了作文的交际功能, 弱化了规范语言的表达力量, 对于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也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第四, 作文教学中的“想怎么说就怎么写”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作为”的具体体现。

从某种角度看, 作文教学中的“想怎么说就怎么写”确实凸显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 确实有利于解放学生的言语表达思想。但一元论的思维常常会导致局限和片面。学生主体的强势体现, 必然弱化了教师主导功能的正确实现;“想怎么说就怎么写”的片面强调, 必然带来作文规范的无力和缺失。

写家乡美景的作文 篇8

我最喜欢的就是我家后面那一大片柳树了。春天,万物复苏,柳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站在高处望下来,看到色彩碧绿的叶子,看到了种在周围粉红的桃花,真的可以用桃红柳绿这个成语来形容,如果眼前美丽的景象是一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小燕子也来凑热闹,在那些美丽的景象中飞来飞去,有时候还不小心把大树妈妈的叶子弄下来。小

燕子的来到,给美丽的景象添加了许许多多的生机!

写家乡田野的作文 篇9

春天,田野里金黄的油菜花夹杂在绿油油的麦苗中,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春色画卷,令人赞叹不已。田边生机勃勃的菜园,韭菜露出了又细又长的头,青菜似乎也在抢风头,一个劲的生长着……

盛夏,奶奶卷起裤脚,弯着腰在田里插秧苗,烈日灼晒着奶奶,豆大的汗水从奶奶的脸颊上一颗接着一颗的留下来。啊,浇灌那幼小秧苗的原来是奶奶辛勤的汗水!

深秋时节,田间五彩缤纷。瞧,棉花白,白生生;谷子黄,黄澄澄;高粱红,红彤彤;秋菜绿,绿油油。苹果涨红了脸,石榴咧开嘴笑了……

“呼——呼——”一阵寒风掠过,那是冬日的田野。一场大雪过后,麦苗儿、油菜花儿全都在“棉被”里睡着了。只有大蒜儿睡得最不老实,绿绿的尖尖手脚,都露在“被子”外面了。有水的地方就留着一束束姿态各异的雪。有的像胖乎乎的“娃娃”,有的像傻乎乎的“北极熊”,有的像玉山群峰……雪后的田野,仿佛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写家乡的景物作文 篇10

房子旁有几块田,田里长着绿油油的油菜,还有红彤彤的萝卜。

房子前面还有一条小河,小河弯弯,流过许多人家,河边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石头干干净净的,人们洗好衣服可以放在石头上面晒,河水很清,河里还有鱼呢,不过,冬天那些鱼都藏在石头下面,我和姐姐、哥哥、爸爸一起在河里抓鱼。我还在河里练习打水漂呢!可好玩了。

写家乡的春天作文 篇11

春天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无数只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像一支大队伍正在空中展翅飞翔,接受人们的检阅。鸟儿在树上唱着欢乐的歌儿、花儿们害羞地张开了笑脸,像对我说:“早上好呀!你叫什么名字,你能告诉我吗?”它让我感到很幸福。春天正是鱼儿们、小虾儿们嬉戏、做游戏、捉迷藏、躲猫猫的好时光。它也是我和小伙伴们的乐园。

家乡的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啦!因为,家乡的春天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来到山坡上用鼻子轻轻一闻,一股淡淡的香气顿时扑鼻而来,啊!真让人陶醉。我喜欢家乡盛开的桃花,更喜欢那幅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春天真美:温柔的春风吹着你的脸,清澈的水,美丽的花,欢快的鸟,嫩绿的草,鲜艳的花,它们都是春天的天使,它们都生机勃勃,努力地展现自己的美,希望你也来细细品味春天的味道。

写家乡特产的作文 篇12

春雨绵绵,每一棵桂圆树都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雨水。它们伸展着一年四季常绿的枝条,每一片扁长的绿叶在春雨中歌唱着。到了八月份,桂圆树上挂满了许许多多的果实。

桂圆有大有小:大的有荔枝那么大,小的有弹珠那么小。到了九月份,桂圆长得越来越熟了,摘一个放进嘴巴里,一股甜甜的味道直往里冲,让人感到很清凉而柔软。桂圆的皮一直都是淡黄淡黄的,当你轻轻地咬开它表面上那薄薄的皮,你会看到它鲜嫩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也沾满了桂圆的汁水。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吃桂圆吃的太多,结果上火啦!眼睛上面的眼屎一大块一大块的,一直睁不开。好难受呀!

写家乡变化的作文 篇13

今晚,窗外又升起了弯弓似的月亮,使我不禁的又回想起了从前,回想起故乡,体会着古人望月思乡的情感。如今的故乡比起小时候变化了不少,变得更加发达,变得更加繁荣。但同时也变得更加乌烟瘴气,所以我还是觉得以前的故乡好。

今年七月份,当我得知父亲要接我上江苏上学时我高兴的彻夜未眠,在心里盘算着到江苏后的种种计划,但那时又怎么会想到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为怀念家乡而心怀感伤呢?身在异地才深感故乡是那么美好,即使它已经变了,变得不像从前。原先淳朴自然的红砖瓦房变成了一栋栋楼房,原先寂静幽深的乡间小路也变成了川流不息的水泥公路,就连原来路旁葱郁的树木也变成了挺立的路灯。变得那么发达?繁荣。可这一切对于我来说却变得那么陌生,比起小时候的那个坐在院子里看星星的家乡,这个故乡显得“遥远”多了。

如果可能的话,我想一个人住在家乡的竹林深处,到了晚上,看着月光透过竹林投下来的斑斑驳驳的光影,听着瑟瑟的风声,品着香茶。体会古人“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与“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情感,重新找回那个“看星星的时代”,已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家乡变了……

上一篇:新入职一个月工作总结下一篇:全市运动会开幕式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