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本教育活动总结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本教育活动总结(精选10篇)

小学生本教育活动总结 篇1

1、加强领导,及时反馈,确证“大家访”活动落到实处。

成立了以李XX校长为组长,李XX为副组长,班子成员和年级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实施、反馈“大家访”活动。

2、精心部署,切实安排,保证“大家访”活动有效开展。

1)通过家校通、打电话等方式,大力宣传“大家访”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召开部分教师(暑期非学习教师)培训会,明确家访内容及方式方法。

3)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印制了《XX中学暑期安全教育“大家访”登记表》和《XX中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意见意见和建议征集表》,在宣传政策法规、了解学生暑期生活和强调学生在家安全的同时,及时将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征集上来。

4)提前通知,分组实施,确保不漏一名学生。XX镇由原XX乡和XX乡合并而成,东西跨度最大且有三个大塬,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提前一天给每个学生打电话,并将老师分成四个组,由班子成员带队,四个组共到村组20多个。

5)耐心宣传和解答家长提高的问题,促进教师和群众的关系,每到一村按培训内容开展工作的同时,并耐心征求意见和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6)“大家访”丰富了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了他们安全管理意识。

3、家访教师排除万难,以高尚的职业情操完成任务

①去大盘一组,正遇大盘村修路,车辆无法通行,为到学生家去,四人来回步行6公里路;②去xx一组,由于部分学生住在塬上,根本不通车,教师只能徒步完成家访任务;③有16名学生去外地,教师只能打长途电话家访。

4、及时汇总,并召开班子会讨论征集的意见和建议

每个家长对老师的家访表示赞同和感激,绝大部分家长对学校工作肯定,无意见和建议,有少部分家长提出了学校宿舍管理还应加强,特别是夜晚的管理,此建议我校已召开班子会进行讨论,开学后将增加管理人员和加强管理力度,让家长很放心地把孩子放在学校。

小学生本教育活动总结 篇2

一、面对上级部署力求做到“三个到位”

1. 认识到位

随着2006年12月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地召开、2007年《意见》和《规定》的颁发后, 我市及时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市中小学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文件和会议精神, 结合我市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 从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 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是增强青少年体质、锻炼意志、培养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使广泛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责任和自觉的行动。

2. 宣传到位

通过各种会议、培训、校园网, 通过当地的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学校板报、墙报等渠道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进行广泛宣传。使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中形成共识。

3. 领导到位

为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到位, 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成立了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各学校明确校长是组织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县 (市、区) 教育局还按照管理权限, 逐级签订责任状, 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

二、制度建设完善“三项制度”

1. 督导评估制度

我市教育督导室在出台对全市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进行专项督导意见的同时, 在素质教育合格校、先进校进行常规评估验收和每年的“对县督导”、“学校体育卫生专项督导”等工作中, 深入到基层学校, 对各校落实《规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状况进行专项检查和评估。在督查过程中, 特别对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减负”、学生课业负担、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的情况逐一进行检查, 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 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限期改正, 并跟踪整改情况。

2. 体育升学考试制度

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 我市从2008年开始恢复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 这一举措有力地推进了“阳光体育活动”和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及时总结经验, 决定从2009年开始, 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必考项目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2011年进而确定对长跑项目不及格实行“一票否决”, 不及格者不能参与达标高中的升学录取。每年我市提前半年公布体育考试的项目, 要求所有学校要结合“冬季长跑活动”, 组织学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 使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 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改善。我市连续多年受国家三部委通报表彰为“冬季长跑优秀组织奖单位”;我市的中考体育考试工作已顺利开展4年, 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认可。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对我市的做法与经验都进行过专门的报道。

3. 落实奖惩制度

为激励先进, 树立典型, 推广经验, 防止评先工作走过场, 我市一方面是把评选市级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从整个教育评先工作中单列出来, 每两年评选一次。另一方面是对各“达标中学”每两年内参加市级体育单项比赛情况、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及格率、中小学开展“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抽查情况进行通报。同时规定:凡是学校体育工作被通报批评的学校, 该校以及相关责任人在两年内不得参加县级及县级以上的评优、评先活动, 即体育工作一票否决制。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地深入、持续开展。

三、工作推进落实“三大保障”

1. 时间保障

为了确保《规定》得到落实, 我市要求各县 (市、区) 教育局要统一调整辖区内中小学作息时间, 即: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上、下午各安排10分钟的眼保健操;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必须在下午课后安排一课时的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必须安排早操时间。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必须纳入教学计划, 列入学校课程表。

2. 场地设施保障

我市紧紧抓住教育发展的有利时机,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不断充实与完善学校体育的设施与设备。近几年的“双高普九”、“对县督导”、乡镇教育“十配套”验收和“合格学校”、“标准学校”验收都对体育设施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目前, 我市中小学共有400米田径场140多个, 300米田径场近百个, 200~250米田径场近300个, 其中沿海的晋江、石狮、丰泽、洛江等县 (市、区) 的环形跑道已基本“塑胶化”。晋江市三年来安排专项资金4940万元配备中小学体育器材设备, 使全市中小学器材设备配备达到较高水平并适度超前。全市达标初、高中和农村示范小学的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器材按省定标准配齐, 完中、城镇中小学配齐率达到85%以上, 农村初中校、完小也达到75%以上。为鼓励学校师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有的地方 (如, 石狮三中和永春侨中) 还分别设立了学校体育奖励基金。

3. 师资队伍保障

提高体育教育水平, 教师是关键。我市在保证体育教师数量的同时, 还着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开展“教学技能比赛”活动和创名师工程, 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项业务竞赛。有的学校坚持教研重心下移, 经常组织教研人员深入到班级听课、评课, 开展教学公开 (观摩) 课活动;有的县 (市、区) 积极开展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 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条件较好的地方定期举行体、音、美优质课比赛、教师基本功比赛、优秀教学论文评选, 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整体教学水平。

四、校园体育活动注意把握“三大构件”

1.“主渠道”课程坚决予以保证

全市各学校都按照《意见》、《规定》及相关文件精神, 把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写进学校工作计划,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 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 努力实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

2.“大课间”活动内容要积极创新

“课间操”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一大特色, 是每所学校学风、教风、校风的集中体现。我市大胆探索, 在推行“大课间”的同时, 大胆改革、充实“课间操”的内容, 不断提高学生参加“课间操”的兴趣, 改变以往学生消极参与为主动参加, 如:泉州市实验小学自编的校园集体舞“歌声与微笑”、晋江象山小学的“高甲戏操”深受学生们所喜欢;鲤城区实验小学的“少林拳操”参加全国阳光体育展示活动 (承德) 得到最高奖项——“优秀组织奖”;永春华侨中学的“白鹤拳操”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场直播;由市教育局和市武术协会共同开发编著的《泉州市中小学生五祖拳操》也即将在全市中小学生课间操中推广。

3. 课外体育活动要普及开展与形成特色有机结合

要保证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必须努力拓宽领域,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我市要求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面向全体、人人参与, 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总结, 落实时间、地点、内容、人员, 开展活动要有新形式、新创意、新设计、新成绩、新发展, 从而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得到落实。如:晋江一中创新管理, 制作了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的活动卡, 让学生每天提醒检查自己, 是否完成一小时的活动量;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也增添了体育锻炼的任务。

要求各中小学在选择体育活动内容时力争做到三个结合, 即:一是要求每所学校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 在球类、田径、传统游戏等项目中, 选择1~2个项目进行探索与实践, 逐渐形成项目特点, 构建校园体育文化, 努力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二是开发体育校本课程, 与提高活动质量相结合, 探索通过组建学生体育社团、兴趣小组、运动队等形式, 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 提升体育活动水平;三是注意发挥学校所在地的社会资源和传统文化的优势, 做到文化传承与形成特色有机结合。

五、提高体育活动水平强化“三大要素”

1. 开展体育竞赛, 注意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

学校体育竞赛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检验“阳光体育活动”成效的重要方法。一是要求各基层学校都设立体育节。按照群体参与、竞技激励的思路, 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培养竞争意识, 增强集体荣誉感;二是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各县 (市、区) 每年都举办一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市教育局和体育局每年联合举办一次全市性的中学生综合运动会;三是因地制宜, 积极举办内容丰富的单项体育竞赛。篮球比赛是泉州地区群众参与面最广的一大活动。我市的中学生篮球队已连续多年囊括全省中学生篮球赛的前三名;近年来, 学生溺水事故时有发生, 与其堵还不如疏, 我市已连续多年在中心市区举办中小学生游泳比赛, 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开展“阳光伙伴”和“动力火车”活动, 我市不但连续两年囊括全省前两名, 还夺取了全国的总冠军。

2. 重视训练基地建设, 及时发现与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为了提高竞技水平, 及时发现并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我市重视训练基地建设。如:泉港三朱中学的中长跑基地、惠安嘉惠中学和晋江远华中学的射箭基地、晋江平山中学的击剑基地、泉师附小的棋类基地、永春桃城中心小学的羽毛球基地等, 他们为学生运动队的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教学保障, 为各级竞技体育队伍培养、输送大量人才。

3. 改革体育项目传统校、特色校的管理办法, 提高竞技水平

加强体育项目传统校、特色校的管理工作, 使体育项目传统校、特色校名符其实。我们配合市体育局研究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育传统校、特色校申报办法和评估方案, 在全省率先采用每4年一届的办法, 对全市的市级体育项目传统校进行重新申报、审定和评估验收, 2005~2008年全市命名了63所、2009~2011年全市重新命名了60所市级体育项目传统校。同时, 要求各县 (市、区) 文体局、教育局要加强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扶持和管理, 积极开展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课余体育训练, 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育技能水平, 发现、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目前, 我市有国家级体育项目传统校2所, 省级小学体育项目传统校、特色校22所, 省级中学体育项目传统校、特色校24所。

小学生本教育活动总结 篇3

英语课堂 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

0017-02

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如何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学习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之后,笔者认为,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相信学生,以任务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制定活动策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一、生本教育的基本特征

“生本教育”有四大特征:一是突出学生。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二是突出学习。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基本过程呈现出这样的模式:课前的学习准备→上课时的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上台展示及聆听同学、老师的意见→进一步质疑、探究。它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更重要。三是突出合作。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生本教育强调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和课中学习时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四是突出探究。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生本课堂的活动设计原则

所谓的“生本课堂”就是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生本课堂”不应该是一种既定模式下的公式课堂,它应该是因材施教、适合学生特点的生成性课堂。结合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教师在对教材进行研究之后需要二次整合,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层次和发展目标的差异,最大程度地降低教材难度,使学生能“浅入深出”或能获取新感受,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教皈依学”是生本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生本的追求。考虑到部分教师习惯了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要彻底颠覆原有的模式就要大胆地放手,要相信学生,让学生大胆地展开语言交流活动。设计生本活动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活动要贴切学生的实际生活

纵观这几年的英语考试题目,我们不难发现英语教学的主体趋向是逐渐淡化语法,重视语言运用。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和满足于现成的教学资源,而是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兴趣,挖掘语言活动资源。如人教版英语九年级Unit 7“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一课的教学,我们可以设计“对于校服的看法”的话题活动,也可以设计“穿校服好还是不好”的辩论活动。

(二)给学生研究和展示语言的时间和空间

“生本课堂”虽没有固定模式,但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可前置性作业和巩固性作业的必要性。通俗而言,就是预习和复习是重要的。如学习人教版英语八年级Unit 4“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关于学生在学校和家里遇到学业和生活上的话题时,教师可把这个话题提前布置成家庭访谈作业,让学生采访家长,了解家长对孩子问题利弊的看法,然后整理出自己的看法。课堂上,教师只需要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让学生能各抒己见,有一个语言展示的平台即可。

(三)鼓励生生合作和小组互助

语言的特点是交流,合作是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不管是小组活动还是大组活动,都是合作交流的手段。现在有的孩子有“唯我独尊”的孤傲心理,不喜聆听,淡化与人交流的动机,不愿与人耐心沟通。而通过合作互助的学习手段,则可以让学生改掉以上恶习的同时,加强与同伴的交流与沟通,并懂得帮助和关爱别人。

三、“生本课堂”的具体活动实践

在“生本课堂”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需要放开手脚、放下师道尊严,和学生们一起教学相长,共同打造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生本课堂。

在教学人教版英语九年级Unit 7“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一课时,考虑到家规、校规是每个孩子都熟悉的话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及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比如,布置前置性作业:把父母对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要求写下来,与同学讨论学校的规则并以要点形式列出来。然后,设计课堂活动:以pair work的形式进行生生交流,并能根据对方的陈述提出问题或给出评价。其中,生生组合要根据优势互补原则,注意综合学生的学情和性格特征等,使学生能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畅快地交流。同时,为了避免“学困生”出现语言表述的困难和听力障碍,可以允许其以书面交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课堂25分钟的交流后,要求各个小组进行全班汇报(汇报要以个人形式来讲述自己的家规,并能简单陈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最后,由教师点评学生的合作活动及学习成果。点评时要突出本次合作学习中的重难点,以及强调过去时态在回忆陈述中的必要性,并布置巩固性作业和下一节课的前置性作业。

教学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7“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一课时,我们可以布置前置性作业:上网搜索或通过地理书籍搜集世界之最。然后,设计课堂活动:team work(原则上4人一组),让学生根据各自整理的资料进行交流并整理成文。10分钟之后,让学生利用投影仪展示组内成果,其他组可以提问,该组成员负责解释。因为每组的任务是一样的,所以教师一旦发现有小组的展示较为完满时就可以结束这一环节的活动。到了讨论的第二阶段,教师应适当给予语言上的帮助,让学生对于利弊的阐述更加娴熟,并能将文本内容的学习和应用文体的使用有机结合,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以上就是笔者对如何运用生本理念实施英语课堂活动的尝试,虽然不甚成熟,但是体现了生本教育的强大力量。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将会在教学效果上有新的突破,从而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绘本阅读活动总结 篇4

第一次拿到分享阅读的大书,我发现比以往的图书颜色更加鲜艳,故事内容生动有趣,甚至幼儿可以多次阅读,里面涵盖的知识点也十分广阔,有孩子们喜欢的各种小狗,如有湿湿的、干干的、大大的、小小的小狗,故事既有趣,孩子们又能学到大小、胖瘦的反义词,又如在《小狗的一家》的故事中,小狗在花园里的时候身上、头上都有小花,让孩子通过仔细观察,知道小狗翻滚的本领,还有在小海龟中,如果孩子们不仔细观察,根本不知道原来天上的白云也是乌龟的形状,这样好的图书完全可以满足幼儿多次阅读,更加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但是我们在教授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大书里面的画面过小,当老师要孩子们关注主人公的表情时,往往孩子们会看不清,如《小狗的一天》,另外一方面,我们现在的人数比较多,对于三十几个孩子,大书还是小了些,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所以我及时调整了阅读方式,将大书制作成PPT的形式,在第一阶段中可以出示PPT,这样画面更鲜艳明亮,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同时也省去了老师翻书的等待的时间,还可以加入一些动感的声音,如《苍蝇苍蝇快走开》中,可以加入苍蝇飞的声音,在《小海龟》中加入大海的音乐。这样多样的形式,能够更加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到了第二阶段老师就可以拿出大书,带着孩子们一起欣赏小书,大书的出示有个很大的作用,就是可以让小班的孩子跟着老师一起学会翻书,这是PPT所无法达到的教学目的。

一个学期下来,在家长的配合下,孩子们都表现的十分感兴趣,能够看着小书耐心的点读,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让我们两个老师感到很欣慰。但是同时,在我身上还发现了许多不足,如语言不够精炼,环节的设计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总结 篇5

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师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园立足本园发展,加强园本培训。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园本教研工作

如果说,教师的素质是决定一切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那么,我们认为,面对今天我园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园本培训及开展园本教研应是我园保教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的办园理念就是:“自主、协作、探究、创新”。通过园本教研,让教师成长于学习之中,发展于工作之中。在施教的同时,为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从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从而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加强园本培训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首先,园长亲自抓幼儿园工作,由她牵头成立了以园长为首的园本培训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教务主任具体负责培训工作,其他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其次,我们把园本工作列入幼儿园每周活动设计中;每学期,我们还定时召开园本培训活动,及时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园本培训工作进行及时的调度,加强了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计划,确保培训落实到位

为确保园本培训落到实处,制定了园本培训工作的计划,列出培训的内容和安排,教师再依据总的计划制定出本班的园本活动计划。这样既指导了教师的学习,又明确了学习的内容,让老师们知道了学什么,什么时间学,统一了步骤,保证了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督促教师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园本教研形式,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热情,促进教师成长。

一是开展各种比赛活动,让人人都有参与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进一步理解了园本教学的重要性。

二是,为让教师能很好的从经验中去反思、积累、升华,我们要求每人每月必须写教育叙事,内容可以是孩子的追踪记录、可以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想法与体会,可以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等等,但必须是教师的真情实感。记得上海的特级教师应彩云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进孩子的世界,你会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会从这里收获快乐与支持”,这也就是幼儿教育的内涵所在。

另外,我们从幼儿一日活动入手,引导孩子动口、动手、动脑,自己从操作中发现问题,学着解决问题,通过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的一个个主题,营造出一个与幼儿生活本身密切相关的高度整合的课程模式,逐渐完成由单一知识向跨学科知识、由学习知识向体验知识的转变,真正符合了新大纲提出的让孩子主动发展的要求。

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各层次教师培训。我们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水平、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水平为目标,实现“培训——探索——操作(灵活性、创造性)——总结”一体化的路子,并针对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使教师尽快掌握园本课程的精华所在。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争取教师全部达标。

四是、继续积极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进一步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记录,有总结。注重形式多样,讲究方法。

在今后的征程上,我们将继续不断到改进,不断创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促进全园教师保教工作的提高。为使我园顺利通过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而努力。

兴趣小组本学期活动总结4篇 篇6

【篇一】兴趣小组本学期活动总结

这一学期以来,我们兴趣小组的同学能够按时参加培训。学期末,我还对兴趣小组的成员进行了期末测试。现就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本批兴趣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是由以前兴趣小组直接升上来的,就生源而言已经具备较好的素质。他们都已经了解、知道了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的大体目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二、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次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中不但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操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给很多同学以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到更多知识。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五、带动整个课堂教学

这一点也是我个人认为最为重要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部分是不能够很好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兴趣小组的同学充当小老师的机会就来了,这样一来既使兴趣小组同学有了成就感,更激发了其他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篇二】兴趣小组本学期活动总结

天文气象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了天文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激发了全体学生,特别是天文气象兴趣小组成员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赞誉。为了便于明年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本学期兴趣小组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学初,组建了天文气象兴趣小组。

二、对全体小组成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使他们能尽快进行日常的天气观察、测量和记录活动。

三、小组成员能认真做好每天的气象资料的收集、整理。

四、在每周三的下午第三节课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了有关天气情况测量知识的学习和天文气象知识的学习。

五、通过老师的辅导和学生的自学,兴趣小组的全体成员都能正确地认识各种气象符号,能够正确地运用气象术语,并进行天气情况的观测、测量和记录。

六、通过开展气象兴趣小组的活动,兴趣小组成员认识了四季星空及典型的星座和星星,制作了活动星图,并能利用活动星图辅助认识星空中各种星座,小组成员不仅对宇宙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学习兴趣,还带动班里其他同学阅读有关宇宙科普知识。

七、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关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操,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生自觉认真、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以上是本学期气象兴趣小组活动情况的简要总结。我们将会在新的一年中,更加努力地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天文气象的兴趣爱好,掌握有关科普知识,提高学生的天文气象观测的综合素质。

【篇三】兴趣小组本学期活动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紧张而又忙碌的一个学期已接近尾声,回顾过去的一段日子,总有许多成功和不足所在,现将语文兴趣小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热爱语文

长期以来,学生的语文学习耗时多且效率低,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桎梏。我们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同学们的语文学习状况,经同学们的协商,一直要求建立语文兴趣小组。我们深知,除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陈旧与滞后等诸多原因外,主要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所致。兴趣是的老师,它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办好任何事情的前提条件。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入乐之者”。因此,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办事者的兴趣。兴趣不仅是语文学习的动力,又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要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我们就必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首先通过组建语文学习兴趣小组让更多的同学都能热爱语文学习。

二、开展活动,让学生投入语文

仅仅单凭兴趣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要以活动为载体,体现语文学习和我们生活的联系。本学期我们就开展了春联大比拼、讲故事比赛、成语接龙赛、朗读比赛、古诗词回顾、语言万花筒、文学常识积累等活动,吸引了更多学生的参与,也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了语文学习的大流中来。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阅读到视野扩大、文学修养得以提高、思想情操得以陶冶,做到了师生平等对话,生生互动、自由交流,整个过程充满了愉悦的情感。极大地促进了语文的教育教学。

三、步入生活,让学生实践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表述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紧紧围绕这一要求,通过系列的活动开展,让学生走出课堂,步入生活,自己去挖掘语文学习资源,而语文课堂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可谓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成为语文实践的渠道,可以说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我们就是充分利用学校和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内外相沟通,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总之,在本学期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展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导致活动开展时,基础较好的学生觉得太简单;基础较差的学生会觉得无从入手;又如,一些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自己努力克服困难,过份依赖老师,而不是自己去想法设法去克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兴趣小组活动中继续思考,寻求一些更有效、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主动的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

【篇四】兴趣小组本学期活动总结

通过这学期的兴趣小组的学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许多同学要求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而且在这些兴趣者的指引下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参加了小组学习。为了能更好的开展兴趣小组,特将这一年来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以便以后能做到取长补短,有所提高。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美术的兴趣

所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画画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摆脱以往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学生想参加兴趣小组特别是初一年级尤为突出。

二、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中不仅是讲解了美术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绘画的基本技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在这学期的活动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特别是在今年的高新区现场书画比赛中展现出了他们的才华,赢得了广大师生校友的好评。而更大的就是“美术来源于生活而美化生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美术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定期举办了学生作品展览,积极参加各种比赛

举办了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了学习成果,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的机会。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在本学期的小组活动中,我们兴趣小组成员积极参加了各种比赛,参加了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美术作品比赛,在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以学生为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篇7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要注重兴趣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人,他们有选择主题的权力,因此,我们必须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以主题的确定为例,如果强加于他们,他们将失去参加活动的兴趣,自然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期初的主题讨论会上,当我们在“各种各样的草”、“京剧文化”等几个主题选择时,学生纷纷论起有关“草”的话题:有的说,我爷爷是中医,从他那儿可以了解到更多草的药用价值及生活习性;有的说,我打小生在农村,可以采集到许多草的标本;有的说,电视广告中少数民族地区的乌拉草我喜欢,我想对它了解更多;还有的说,现在是春季,正是我们探究草的最好时节……学生兴致高涨,激情满怀,这是教师抓住好的时机引导学生讨论主题就为“各种各样的草”。

二、活动方式的选择要提倡开放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亲身感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学生的活动方式也要根据活动内容灵活选择,自由选择。如在“生活垃圾”的活动实践中,为了使更多的人关注垃圾分类,有的同学选择了亲自寻找生活垃圾源,把混杂堆积的垃圾拍摄制成图片;有的同学为了了解公民对垃圾分类所持的看法以及个人习惯精心设计了一份份调查问卷;有的同学想办法采访环保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以便了解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有的同学上网搜集一些其他国家这方面的文献资料,让他们的文明举措激励更多的中国公民……可见,正是开放的活动方式给了学生自由、自主的空间,使学生在活动中根据自身条件、喜好张扬个性。

三、活动实施的过程要关注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固然要关注活动的结果,但不要过分强调学生“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更应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它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学生的研究活动可以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还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如:七年级四班选择了“走进浪费现象”这一主题开展活动,在研究中又发现了生活中的很多浪费现象:如用具的浪费,粮食的浪费,电的浪费等等,于是就把研究的范围和结论又扩大了,这样学生将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也将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四、活动过程的管理要注重协同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体的学生,在开展活动时,很多时候需要在课外或校外进行,涉及安全、与人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活动很难顺利实施。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家长进行宣传,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方式努力与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成为活动中的一员。相信,只要我们将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通过活动,自己孩子的见识广了,能力强了,脑子活了,家长们就会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他们就会全力以赴地加入到我们这一行列中来,就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我们的活动。

五、成果交流的方式要强调多样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创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智能无高低之分,只有智能倾向的不同和强弱差别。每个学生都是天才的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就是帮助他们寻找到一个是他们的才能得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从这一理论出发,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交流。如口头交流、情景表演、作品展示、播放光碟、办手抄报等。总之,只要学生喜欢,呈现活动成果的方式就可以不拘一格。

生本教育总结 篇8

于是带着“一切相信学生,一切尊重学生,一切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满怀信心去搞生本教育,心想:做不到“神似”,那就尽量先做到“形似”吧。可是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才发现问题很多,如在小组的自主学习中,还有个别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让学生自由地去交流、自主地去表达,天马行空,课堂出现了闹哄哄的局面;汇报的内容重复罗嗦,缺乏吸引力等。我很是怀疑这种脱离“双基”的课堂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在学校生本教育的大氛围下,在自己满腹疑惑的情况下,我硬着头皮继续按生本课堂的形式上课。上两个多月,似乎找到一点感觉了,学生好像比以前更喜欢上英语课了,上课也更加积极,问题也比以前回答得好了。学生的这些转变,促使我重新认识和思考生本教育。

上生本英语,往往是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自主提出问题,自主总结语言点,因为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的思维没有了束缚,当然学。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任务,同学们往往查阅各种资料,通过组内交流,学习似乎比从前主动了,也清楚自己究竟该学些什么了。学习的内容更广博了,学习效果更好了。

现在,我似乎明白了所见到的生本课堂,有如浮在海面冰山的一角,而海面下巨大的冰体是见不到的,但是又确确实实存在,这个庞大的冰体就是通过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构建起来的一个庞大的支撑。生本教育不是不学生词,不讲解课文内容,而是把这一切都交回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建构冰尖下那巨大的冰体支撑。这样,老师轻松,学生也起劲!真是课堂上一切的精彩缘自学生课前充分的预习。反思我们提倡实行的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学如何全面依靠学生?

我们如何依靠“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现在我们可以初步找到了答案:课前我们老师把第二天所要学的内容和新知识点告诉学生,让学生围绕新知通过网络、书本、家长等去了解大量的有关知识和信息,课上进行汇报、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依靠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去思考、去感悟、去动手、去操作、去交流,最终学习新知,学会学习,从而去获得幸福享受快乐。

语文生本教育总结 篇9

张苑

一、小组合作兴趣浓,让孩子学会学习。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就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将全班分成九个组,分而治之。每个组四名成员,1号是特优生,担任大组长,负责管理全组,具体工作有检查组员课文预习情况和背书,组织好每次课堂上的交流和展示,做好记载;2号是学困生,坐在1号旁边,便于得到大组长的帮助;3号是小组长,负责检查每天的课外阅读情况,收发作业本;4号是中等生,也是一只潜力股。组内可以竞争,如果3号各方面超过了1号,可以提升为大组长,如果4号超过了3号,可以提升为小组长。这种竞争机制给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前进的动力。小组内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我们还制定了有关课堂纪律、课内外学习等多项管理规定,采用加减分奖励办法,每周评一次优胜小组,给学生奖励点赞卡。课堂上,从组长如何组织、安排学习任务到组员之间如何配合学习,我都做了细致的指导,具体的要求,从读课文、认生字、识记字形到上台展示,孩子们在组长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地完成学习任务,扎实而有效。这样一来,无论是课前的诵读,还是课堂上小组交流展示,一切都井然有序。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总是按时交到讲台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已日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已逐步养成,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学习。

二、转型作业花样多,让孩子爱上学习。在家庭作业方面,我们摒弃了以往机械重复的抄抄写写的作业,将读、背、说、写、画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体类型有:

1、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一是读自己购买的课外书籍,二是搜集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和资料进行阅读,即以读引读,在阅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我们利用课前三分钟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的讲故事展示、阅读分享和好书推荐等活动,让学生在展示分享的过程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的兴趣。

2、鼓励学生多读多背,积累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上半年背完了学校统一发的《朝读经典》,下半年我们不仅背完了新课标要求的二年级的必背篇目,还提前背完了三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每个学生还自己购买了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已经有个别学生已经背完了,正在向《唐诗三百首》进军。我们分阶段制定背诵目标,完成任务就给与加分,奖励点赞卡,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在这次区域诗词大赛上,我校低年段选手就一举夺魁,这也归功于平时的积累。

3、继续开展口述日记。自从一年级我们开创了口述日记之后,在榜样引领、优秀展示等激励措施下,之前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原。我们让孩子们用日记记录下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读书收获,发挥想象,仿编儿歌、续编故事等等,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着孩子的日记,仿佛看到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读着孩子的日记,仿佛被孩子带进了大自然;读着孩子们的日记,仿佛跟着孩子去旅行;读着孩子的日记,我们会被他们那天真的语言逗笑,仿佛回到了童年;读着孩子们的日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孝顺、懂事的孩子;读着孩子们的日记,我们就能感受到孩子们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4、除了阅读之外,我们还根据课文内容,整合美术学科,布置一些亲子手工类的作业。家长和孩子一起买手工材料,一起来一次“奇思妙想”,一起做手工,一起办学习小报,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加强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交流,培养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总而言之,我们改变了作业的面孔,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争当读书小达人,让孩子爱上阅读。

学期初,我们制定了“读书小达人”评比细则,从课文过关、课外阅读、经典背诵、课前展示四个方面来进行评比,将课内课外阅读有机结合,从读、背、讲等不同的方面来综合评定,既有对学生阅读态度的肯定,也有对学习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每月一评比,根据得分的高低评出读书小达人5名,在后进生中评出读书达人进步奖2名。一学期一总评,将每月的得分加起来,得分前十名被评为班级书香学生。每次的评比都颁发我们自制的奖状,奖励点赞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四、课前展示显身手,为孩子插上成功的翅膀。

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施展才华的舞台,我坚持开展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每节课一个学生,全班学生轮流展示,以此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可以讲书上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每次预备铃一响,轮到的同学就会主动走向讲台,落落大方地开始自己的展示。展示后,由其他同学对展示者做出点评。有的是针对展示者的表现进行点评,有赞扬也有提建,有的是针对所讲的内容进行补充或质疑,还有的听了故事,还能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收获,点评的水平可以说是日益精湛,真可谓“一人展示,全班受益。”不仅让孩子有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还让其他孩子增长了课外见闻,培养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为孩子的一生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五、期末考试大变脸,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科学生本教育浅析 篇10

新课标强调:“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 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 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 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而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 往往规定每节课的教学任务, 没有完成任务就是教学的失败。这样因时间和空间的狭隘将答案迅速抛给学生, 使学生不能充分体验到自己研究问题, 自己寻找答案而获得知识的快乐和成功感, 久而久之, 必然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生本教育则打破教学任务的旧框, 以学生的充分活动为中心。这样, 学生实践活动在前, 教师点拨在旁, 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活动与交流的时间,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室成为学生的“研究所”, 学习兴趣自然高涨。

二、小学科学生本教育的方向——选择

在大多数小学科学教学中, 我发现, 教学的内容是教材上有什么, 老师就教什么, 不管学生以前有没有学过。例如, 五年级学生在数学上已经研究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也做过实验, 但科学老师为了在科学课上让学生有所表现, 再让学生“假装”探究了一番后总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支架的稳定性最好。其实学会放弃有时也是一种选择, 不要面面俱到, 集中精力与时间做好重要的科学研究。

有的老师在课上想尽量多做一些学生实验, 但往往做得越多, 效果越不好。什么实验必须让学生去做, 什么实验可以让学生去做, 什么实验不必让学生去做, 什么实验可以用其他的实验来替换?这与其说是在做选择题, 不如确切地说是在吃透教材的核心意图, 吃透你的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 吃透你实验室里的器材条件。

在《摆的秘密》一课教学中, 原教材中采用单摆进行对比实验, 可实际教学中发现以下弊端:一是延长了活动时间, 活动显得拖沓, 不紧凑;二是不利于学生进行精确的科学观测, 分两次做对比实验, 计时的操作难度高, 总是存在一些细微误差, 学生的研究受主观影响较大, 往往会以臆想的结果来代替实验现象。于是我采用双摆形式, 把学生完成一次对比实验时间缩短了一倍, 提高了效率。而且采用双摆“同进退”, 便于学生直观地进行观测研究。学生在研究摆的快慢实验中, 对几个变量实现精确控制具有相当的难度, 如果实验材料稍微有一些小毛病, 就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因此, 实验材料一定要精心选择, 把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控制到最小。

三、小学科学生本教育的保障——机会

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知识, 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得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作为组织者身份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尽可能地创设条件, 构建学生的认知平台, 给他们动脑发现的机会。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因而我们要还学生讲的权力, 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如果主宾不分, 那么教者费力, 听者伤神。小学生天性活泼, 善于表现。我们老师不要把学生的“接话”视为“大逆不道”, 既然他们想讲, 何不让他们一吐为快呢?学生“大讲特讲”的同时不就是培养语言综合概括能力和发展思维的好时机吗?只有营造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我们的学生才敢讲想讲也能讲, 在这种氛围里, 学生会逐步走近科学, 成为研究科学的“行家里手”。那么就请教者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 去关注学生的情感, 尊重学生的需要, 凸显学生的地位, 给学生一个机会, 还教师无限惊喜!

四、小学科学生本教育的灵魂——真实

随着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 课改新理念为广大小学科学教师所接受并实践, 科学课堂上出现了明显变化:留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多了, 教学气氛活跃了。然而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 我们还会遇到各种问题, 如:学生争抢着做实验, 不按照要求急于动手, 随意玩弄实验器材等。这时教师如果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和控制能力, 就容易将实验流于形式, 急于将实验结果展现, 以出实验结果或验证课本实验为唯一目的, 而忽略了“真实”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要做到“真实”, 就要尽力创造实验条件, 让学生都能够实际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实验之中, 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通过参与实验, 体验实验过程, 观察实验结果, 帮助他们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逐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

上一篇:作文讲评公开课下一篇:带拼音解释的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