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服饰作文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满族服饰作文(推荐10篇)

满族服饰作文 篇1

满族服饰作文(一)

 

“大家快来快来!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大家知道吗?我国有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而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满族的服饰!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大家了解了吗?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快看快看!这是满族妇女穿的鞋子,她们的鞋子上绣着漂亮花朵和饰品,鞋底中央有10公分高的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种鞋走起路来,昂首挺胸显得十分高贵。女子喜欢穿长的旗装,这可是满族妇女传统服饰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旗装逐渐停止生产,而女旗装则不断演化,逐渐变成了紧身又合体的曲线型旗装和流线型旗装。”

“那大家自由活动,到处看看吧,要听我介绍的就跟我一起去逛!满族服饰呀,色彩大多是淡雅的白色、蓝紫色为主,红、粉、淡黄、黑等色也是其服饰的常用色。白色在满族服饰中是一个重要的颜色,因为,满族传统上有尚白的习俗,以白色为洁、为贵,白色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在满族服饰中常在红色、蓝色等其他颜色的旗装上镶白色的花边。满族妇女心灵手巧,十分擅长刺绣,她们在衣领、鞋面、钱包、枕头等物品上绣满了花卉、芳草、鹤、鹿、龙、凤等吉祥图案。虽然满族的服饰有很强的民族传统特色,但也随其历史的发展在不断的演变着,在服装款式上,服饰彩与服饰图案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演变。”

“大家可以慢慢地观看,有不明白的可以问我,我会为大家解答的!”

“请问,旗袍是怎么来的`呢?”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游客问。

“好!我为大家解说一下。到了明朝之后,从南边迁到辽东地区的满族人,他们的服装是布匹做的。至努尔哈赤率部起兵后,他们的服饰杂乱无章,出现“上下同服”的现象,直到皇太极时代,冠服始有定制,入关之后,从皇帝到兵丁之衣冠,寒暑更换,皆有定制,不可逾越。满族妇女的旗袍,多有发展,有些还用了绸缎制作。经过不断改进,一般样式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开展八旗制度以后,满族人均在旗,故他们所穿的袍服便称为“旗袍”了,大家明白了吗?”

“哦!原来是这样啊!原来旗袍也有这样的历史啊!这次旅游真是太有意义了!”那个年轻漂亮的女游客说。

“恩!好了好了!各位游客们!快集合起来!”我大声地喊着。

“满族服饰美丽优雅、具有特色,是十分值得我们赞赏的!好了!今天的旅行结束了!大家先回酒店休息吧!明天我再带领大家参观其他富有名族特色的东西!好了大家赶快回去吧!明天见咯!”

满族服饰作文(二)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绣花装饰。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满族服饰作文(三)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风民俗。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每朵花儿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我是满族人,可从小在郑州长大,对自己的民族并没有都有多大的了解与认识。在听过妈妈的介绍后,我对这个少数民族才有了深刻的认识。

满族的服饰是非常美丽的。比如好看的头饰――“答拉赤”,在“答拉赤”上的花是很讲究的,未出嫁的姑娘是不能戴红花的,大部分带的是蓝色、黄色、白色的花,象征着纯洁和善良。姑娘们身着旗袍,立领,紧身腰,下摆开衩,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镶边等。木质鞋跟,穿上这样的鞋子才会显出高雅的气质,显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你瞧,那《还珠格格》《甄执》中的女子,不都是高贵典雅,大气美丽的吗?男子的服饰是马蹄袖的褂袍,腰上竖有衣带或外穿对襟马褂,这样的衣着方便男子打猎,骑马……

满族的食品是十分美味的。它与汉族的食品有许多相似之处,过年时吃“艾吉格馍”饭后吃甜食“萨其马”……在满族中的特色食物――馍馍,好看而又好吃,它是由黄面,豆面蒸制而成的,颜色呈金黄,既香又甜,形状小巧、可爱,深受人们喜爱。吃饭时也有讲究的,长辈不动筷子,晚辈决不能动筷子,在餐桌上不能出现狗肉,所以,如果到满族人家做客,不遵守着这些习惯,可能会被被人认为不礼貌。

满族的住房是别具一格的。它与北京的四合院比较接近,可还有不同之处。从古代简陋的“纳葛里”发展成宽敞高大的满族老屋,屋子一般有三五间,像一个大口袋,所以,人们称它为口袋房,他又似一个斗形,也称为斗室。住房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中间为堂屋,西间为西上屋,东间为东下屋,在卧室中,满族人睡的是火炕,幼教“万字炕”西炕通常是不睡人的,炕下是通烟道,长辈们睡在南炕上,晚辈们睡在北炕上。在屋子里悬着悠车,是用桦木皮制成,在悠车中躺着一个正熟睡着的孩子,这便是孩子的摇篮。

满族服饰作文 篇2

一、满族服饰中的规则秩序

(一) 满族服饰中社会角色的标识

1. 不同性别的服饰差异

满族男子的旗袍以长袍马褂为主, 袍服一般圆领、窄袖、左衽, 衣摆两侧开衩, 有扣袢, 束腰带。冬季穿棉袍, 夏季穿长衫。与袍服相配的是马褂, 其样式为圆领、对襟、有扣袢、小开衩, 有如对襟小棉袄一般。“满族女子的旗袍, 其外部轮廓呈长方形, 为圆领口、窄袖, 有扣袢、左襟右掩, 两腋部分明显收缩, 袍下部开衩, 下摆宽大。最大的特点是宽大、直筒, 袍长可掩足, 袖口平而大, 整件旗袍从上而下由整块衣料裁剪而成, 任何部分都不重叠。”[1]

2. 不同年龄的服饰区别

在服装方面, 年轻满族女子, 其旗袍的色彩, 多选“水红色”及“雪青色”两种, 颜色雅致清新;新婚的妇女则多穿大红洋皱旗袍, 色彩艳丽;至于老年妇女大都穿蓝青色旗袍。在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新妇服饰使用缂丝绣彩团八个, 深栗壳色, 胸背为五彩云团花, 领襟、袖用深蓝底红牡丹绿叶为团花, 领用金色镶条。[2]

(二) 满族服饰中社会身份的体现

1. 满族服饰对职业的反映

在满族的形成过程中, 社会分工复杂, 也正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 不同职业的人组成了不同的社会集团, 不同的社会集团也有着不同的服饰文化。在《大清会典图》中记载了领侍卫内大臣胄:“顶植雕翎有二, 宝盖盘座俱髹以漆, 锓金花及云龙, 周缀貂尾缨十二。中有前后梁, 盔体下有护项、护耳、护颈, 再用石青缎为表, 蓝布里, 通绣蟒五, 中敷铁喋, 外布银钉, 后系石青缎带二。胄衬石青缎表, 蓝绸里。”

2. 满族服饰对功绩的嘉奖

人们很熟悉的黄马褂, 按清朝典制来说, 马褂也是皇帝行服的一种, 即皇帝出行、打猎时所穿的外褂。因皇帝多用明黄色, 所以就有“黄马褂”之说。但在实际生活中, 这种黄马褂并不只限于皇帝自己穿。按规定, 凡领侍卫内大臣, 御前大臣侍卫, 乾清门侍卫, 外班侍卫班领, 护军统领前行大臣及巡幸扈从皆例准穿黄马褂, 而且也是明黄色。清朝皇帝对黄马褂很重视, 经常以此赏赐勋臣和有军功的人, 被赏者也视为极大的荣耀, 因而这黄马褂也就随之身价百倍了。[3]

(三) 满族服饰中社会地位的彰显

补服体现了文官武将的等级差别。补服就是在前后心处补一块有多处纹式的外褂。在补子上饰以各种鸟兽图案作为品级的徽识。据《大清会典图》载, 品官补子所绣纹饰为:文一品, 绣鹤;武一品, 绣麒麟。文二品, 绣孔雀;武二品, 绣狮。文三品, 绣孔雀;武三品, 绣豹。文四品, 绣雁;武四品, 绣虎。文五品, 绣白鹇;武五品, 绣熊。文六品, 绣鹭鸶;武六品绣彪。文七品绣鸂鵣;武七品绣犀。文八品绣鹌鹑;武八品绣犀。文九品, 绣练雀;武九品, 绣海马。此外, 从耕农官, 绣彩云捧日, 神乐署文舞生袍用方襕, 绣金葵花;和乐署生则绣黄鹂。[4]补服的纹样代表了官职的贵贱, 同样也反映了清代等级的森严。

二、满族服饰中的精神追求

(一) 满族服饰上的历史情结

1. 满族服饰反映了白山黑水的地域特征

满族先祖住在白山黑水之间, 因此在服饰中就多了许多地域特征。满族祖先的生存环境十分寒冷, 条件艰苦, 长期穴居。“好养豕, 食其肉, 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 厚数分, 以御风寒。夏则裸袒, 以尺布蔽其前后。”随着文化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其生活不断改善, 风俗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不再穴居, 服饰上也以裘皮、丝麻为主。冬天尤以獐鹿皮为绔、袍、袜等。满人衣袍是窄袖口, 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 形似马蹄, 又称“马蹄袖”, 满语称“哇哈”。马蹄袖平日卷起, 狩猎打仗时放下, 覆盖手背防风御寒。

2. 满族服饰受先祖生产方式的影响

满族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也受满族先祖生产方式的影响。游牧民族多使用皮革、毛皮之类的材料, 服装款式也以紧身为主。以游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满人, 服饰上也处处可见适合其生产劳动、便捷利落的设计细节。满族传统服装以左衽为主, 开叉多、束腰紧。腰间束带, 既防风又可将干粮及其他生活用品放入怀中, 便于出门行猎。袍子四面开叉又利于上马下马。满人祖先剃发编辫, 前额上头发剃光, 这样在策马扬鞭追逐猎物时, 头发不至于散落下遮挡视线。同时, 粗大的辫子可以在休息时当枕头垫在头下。

(二) 满族服饰上的宗教观念

满族妇女常见的一种发式是绾髻于头顶部, 这就与萨满教观念有关。因为萨满教认为发辫是灵魂栖息的地方, 应该尽可能地靠近天穹。重视耳饰是满族服饰习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满族妇女一直盛行戴耳环, 且一耳三钳。戴耳环的习俗也与萨满教观念有关。萨满教认为人有三魂, 即命魂、真魂和游魂, 其中游魂是最为活跃的, 可以脱离人体而活动, 而耳环则能卫护游魂, 以保证人的神安志明, 所以满族先民视耳环为平安避邪的灵物。[8]在萨满教的自然崇拜中, 卓禄妈妈、卓禄玛法 (均为石神名) 是很重要的神袛。萨满教格外崇奉火神, 在神话中, 火神突额姆把自己身上的光毛火发变成星星, 给人类照明, 自己却变得赤身裸体, 只好以石头为自己的栖息之处。[9]因此, 在满族人民的心里, 石头占有很神圣的地位。

摘要:满族服饰是满族文化的特殊载体, 其衣裙冠履都是人们在一个时期内征服自然的物质成果, 同时它被赋予了生活习惯、审美情趣、色彩爱好、宗教观念等民族心理。本文通过满族服饰中的规则秩序、精神追求及宗教观念来把握满族服饰的传统习俗、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满族,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昌国.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年8月第46页.

[2]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年第382页.

[3]徐海燕.满族服饰[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4年8月第25、26页.

[4][5]高春明.清代满族服饰大观[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5年3月第147、201页.

[6]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年第379页.

浅析《红楼梦》服饰中的满族文化 篇3

关键词:服饰;满族文化;阶级;贵族

自古至今,人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而人类在每个时期之所以有不同的习俗和衣着,便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决定的,那么能影响社会环境的关键因素即各个时代不同的政治。

服装和配饰是政治的一部分,它不仅是象征着时代,同时还是时代的符号,不是简单的代表个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也警示着那个时代的人的各自的地位,需要安守本分,切不可越位。

一、时代背景

研究《红楼梦》中的服饰及其文化,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背景。《红楼梦》这样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是我国四大名著中最经典的一部。曹雪芹的生平用八字总结便是“生于繁华,终于沦落”。他的家庭从富贵显赫之盛,一下子掉入衰颓的地步,人世的变化无常他都经历了一遍,也就没有了原来的阶级的世俗以及狭隘,预见到了封建贵族一脉不可避免的败落的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幻灭感伤的情绪。曹雪芹通过自己生活上的感触和出类拔萃的文笔,向后人讲述了一个封建大家族从繁荣到衰落的故事,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没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书中所描写的社会的风俗习惯,更是细腻地反映出了清代的真实情况。

二、红楼服饰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反映清代贵族的小说,跟清代贵族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那其中对于文化内涵时代特征的描述也就一定会跟满族文化有关。

(一)红楼衣着

在《红楼梦》里面,衣着配饰的文化特征就是显而易见的例证。

袍褂

对凤姐着装的描述突出在前十句,“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这一句所描写的袍褂是乾隆初年盛世时期流行的时髦样式。另外,在服装的纹饰上,刺绣的纹样是“百蝶穿花”,这种纹样表达的寓意是“蝴蝶翻飞春满园”的意思,是在清代的贵族阶级中受欢迎的一种纹样。

百蝶穿花纹样

再看颜色,清朝礼制决定了不同的阶级可以使用的颜色也大不相同,如从皇帝至大臣,在正式场合一律要求用蓝色或者石青色。因此,除黄色之外,蓝和石青色是贵族阶层里面能够使用的高规格的颜色。其中,均以石青色为贵,否则其他颜色在正式场合才能显示出与众不同,否则只能逊色于人。

(二)红楼鞋履

另一能够体现出的《红楼梦》中的满族文化内容的形容,可以从小说中描写的女眷的脚以及鞋子来证明。

小说中多次提到皮裙、棉裙,这是满清入关以前的服装,与汉裙不同,穿这样裙子的满族人当然是天足(大脚)了,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就有过文章例证,题目是《红楼梦脚的研究》。在这篇文中,作者有力的证明《红楼梦》中的女性角色皆为大脚。那么,在《红楼梦》中究竟有没有被称为“三寸金莲”的小脚呢?

三寸金莲

小说中第六十五回提到尤三姐的装扮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众所周知,“金莲”是古代对于妇女缠足裹小脚的美称,而到了第七十回中作者又对晴雯的描写是:“葱绿花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徐珂曾写道“睡鞋,缠足妇女所著以就寝者。盖非此,则行缠必驰,且借其恶臭不外泄也。”由此可见,晴雯当然是缠足成小脚了。

贾宝玉的第一次亮相是在小说第三回出现的,譬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反观第二次宝玉的着装却变成了“厚底大红鞋”。不过作者在第四十五回又写到了宝玉的一双“底下是掐金满绣的棉纱袜子,着蝴蝶落花鞋。”蝴蝶落花鞋,是一种薄底,用蓝、黑绒堆绣云贴花,鞋头上还装上了能够灵活活动的绒剪蝴蝶作饰物的双梁布鞋。这种鞋子原是庄生所穿的鞋,故因此得名,在清代的乾隆年间社会上曾流行过。

三、结语

通过对《红楼梦》中的人物的衣着、鞋履的描写的研究,以及对曹雪芹的背景的研究,将这两者结合思考,不难推敲出当时的社会环境、衣着习惯,根据一些纹样、面料、色彩、款式的搭配的对比,举例论证了那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清朝年间流行的服饰文化,从而进一步了解《红楼梦》服饰中所体现出来的满族文化和其要表达的清朝所存在的阶级文化的内涵,进一步认识《红楼梦》中满族文化对小说内容的影响,能够认识到《红楼梦》的成功是因为它不是空洞的,而是因为其有着强烈的背景和文化内涵的。

【参考文献】

[1]陈东生,甘应进,周丽艳,覃蕊 .解读《红楼梦》服饰的社会制约因素[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0.

[2]陈慧.红楼梦文化元素的设计研究——红楼元素的艺术语言特征在现代设计中的延展探索[D].上海:东华大学,2010.

[3]张海涛,陈恒新.王熙凤形象探析及其典型意义[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6.

[4]中华文史网.《红楼梦》中的满族服饰文化[EB/OL].

http://nation.chinaso.com/detail/20150511/10002000327581614313354867023

51807_1.html,2015-05-11 .

[5]中华文史网.《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浅析[EB/OL].

http://www.qb5200.com/content/2016-01-14/196278.html.

[6]殷优娜,解读《论杨译《红楼梦》中女性服饰之英译》[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0,06.

[7]管骍.试论明清“时世妆”与昆剧服饰的相互影响[J].丝绸,2005,10.

满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篇4

满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一)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时用的“美味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将皮剥去后放入锅中,放入调料,进行蒸煮,可谓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来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饮食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品尝过的,令我们感到很新奇!

满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二)满族这个字眼,相信大家都非常陌生。今天,就让我们去走近它,了解它吧!

满族,现有人口982。1余万人。满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余大部分分布在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山东、福建等省区,一小部分散居于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成都、广州等大中城市。居住在农村的满族人,其住房继承了传统的建筑形式,院落围以矮墙,院内有影壁。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

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莽势”、“空齐”是传统舞蹈,多在节庆的宴会上跳。舞时二人相对,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称为“莽势”;舞者歌唱时众人拍手以“空齐”二字相和,叫“空齐”。“清音子弟书”是八旗子弟于18世纪中期创作的一种只有唱词,没有说白,配合鼓板、三弦演唱的新鼓词,是满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一样;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满族男人留发梳瓣,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最能代表满族饮食文化的莫过于“满汉全席”。这种宫廷佳宴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中的满族菜肴无论在选料、制作和吃法上都保持着满族特色,制作菜肴的山珍如人参、鹿茸等大都还是来自满族的老家--“白山黑水”。此外,满族还有许多风味小吃和种类繁多的点心,“萨其玛”就是其中着名的一种。?

这就是满族,一个独特的民族,听了我的介绍后,你熟悉它了吗?

满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三)满族进入辽、沈以前,具有精于骑射的特长。7岁左右的儿童即以木制弓箭练习射鹄,女子执鞭不亚于男子。满族的服饰,男子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和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女子在头顶盘髻,佩戴耳环,穿宽大的直统旗袍,足着高底花鞋。入关以后,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曾有一个时期各地妇女穿旗袍甚为流行。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有两间正房,门向南开,外屋有灶,里屋北、西、南3面有炕。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时见长辈行“打千”礼,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妇女双手扶膝下蹲。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满族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便坐人和堆放杂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据说主是因为狗在满族先人的长期渔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作用,人们不忍食其肉、用其皮,于是形成这个习俗。

满族文化&满族建筑 篇5

满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纯朴、勇敢的伟大民族,世代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满族在历史上几度崛起,先后建立起渤海、大金、后金和大清王朝,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兴旺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

满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积淀的,它蕴藏着满族共同的心理感情,表现着满族共同的风尚和志趣。

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的先世慎人就在这片沃土上用慧心巧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从春秋战国、秦汉、辽金、元明清各代,留下了绚丽的历史遗存和淳淳的满族民俗文化,如月映红,处处皆见。

满族源流。满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千年前满族先人肃慎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辽阔地域,先后建立了渤海、金、清王朝,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现代无数满族同胞为反帝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而捐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同各兄弟民族一道奉献才智。

生产习俗。满族及其先人,世居白山黑水,以渔猎、饲养、采集为业,兼事农耕。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从事驯养和农耕生产,选择培育各种谷物和蔬菜,驯养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种畜禽。满族先民们在此间已能加工皮革,制造陶器,制作木器和粮食加工。到渤海时期冶铁、制造铁器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生活工具和兵器普遍应用。并能纺纱布、绸、缝制鞋帽,编织筐篓,造出精美的灵石、兽骨、金银珠宝工艺品。到公元800元前后,出现了酿酒、榨油、造纸、制糖、制粉等手工业作坊。伴随着农耕手工业的发展,商贸交流、交通运输业也不断发展进步,形成了独特的满族交通工具。

生活习俗。满族世居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其生活习俗呈现出北方民族的地域特点。其服饰多长袍紧裤,喜尚毛皮。名目繁多的各种饰品,独具特色的男女鞋帽。时至今日风靡国内外的旗袍,具有浓郁的满族服饰特点。

满族先人的发式。男子梳辫发,女子梳两把头、旗髻等,发式繁多,风采宜人。

满族先人的饮食风俗,简单而又古朴。除多食猪肉外,山果、野菜、鱼虾、野兽也是他们的经常食物。满族还喜粘食,饮米儿酒。火锅、白肉血肠等膳食,以独特的风韵已被其它民族所喜欢,至今饮誉大江南北。先人们对餐具、酒具、烟具亦十分钟爱,样式繁多,极为考究。

满族居住。多依山作屋,傍水而居,并以口袋房、万字炕、地烟囱、三合院或四合院、照壁墙,成为近代满族房屋的基本样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室陈设水平也不断提高。

文化习俗。满族及其先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灿烂文化。渤海时期就已开办学校,金代于1119年创制了女真大小字,清代于1559年创制满文。在习武方面也不分贵贱贫富,男女老少都习骑练射,成为“国俗”。

满族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先民们凭着智慧、情趣和想象能力创造了灿若群星的文学艺术作品。“八角鼓”、“子弟书”等曲艺戏剧,“蟒式舞”、“隆庆舞”、“腰铃舞”等歌舞以及书画、雕刻、剪纸、刺绣等极有民族风格和特色,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满族体育活动有民族特点,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军事活动中逐渐形成独特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游戏活动。崇尚习武骑射、角力巧斗、娱乐强身健体等风习长期流传。珍珠球今天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礼仪习俗。满族的礼仪习俗突出地反映了北方的山林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满族的婚嫁中,仍可看见与鞍马、骑猎相关的古老风俗。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婚嫁礼仪也更加热烈隆重,生动反映这一古老民族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婚嫁风貌。满族人十分重视生育,并严格教育子女,有系子孙绳、睡悠车、睡扁头等独具民族特色的习俗。满族有敬老祝寿的风俗,为老人跳动吉祥舞,吃长寿面,活动隆重、热烈。满族素以重视礼节著称。其日常礼俗是在原始的朴素的礼节仪式上发展与完善起来。可分为想见礼、辞别礼。在满族的生活中,还有本民族特色的节庆习俗,过春节、二月

二、清明节、端午节和颁金节等。

满族的丧葬习俗,古朴粗简。早期有树葬,后多为火葬、土葬。在丧葬仪式中,旗棺、红幡和插佛托等独具特色。

修谱。满族有修谱和祭祖的风俗,将族谱作为宗教血脉文献。通过修谱和祭祖,敦昭穆、光籍典、收宗族,增强族人的血肉感情,维系家庭的团结。本馆展出的族谱可分为谱书、谱单、影像等形式。满族人举行修谱多选为龙虎年,以示企盼子孙成才,光宗耀祖,此俗流传至今。

信仰。满族及其先世,皆曾有信奉萨满教的风俗。萨满祭祀即是从奉各种神灵,崇拜自然神祗、动植物神祗和英雄祖先神祗。分为野神祭、家祭、汉八旗烧香祭等。在古代社会中,萨满教是原始宗教,先民们把祭祀作为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大事。祭祀活动,不仅祭祀对象众多,而且仪式繁杂,有鲜明民族特征。金代以后,佛教、道教也成了满族人信奉的宗教。

满族的建筑

来源:山水旅游黄页 作者:未知 时间:2007-11-9 14:44:27 阅读:148次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这句俗语形象、集中的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

“口袋房”,又叫“斗室”,因其形如口袋和斗形而得名。一般是3间或5间,坐北朝南,房顶用草苫,周围墙多用土垒成。门大多开在东边,也有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进门便是伙房,又称外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里屋,即卧室。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火炕,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火炕又称“转圈炕”、“拐子炕”、“蔓字炕”等等,满语叫“土瓦”。一般南、北为在炕,东端接伙房炕灶,西炕是窄炕,下通烟道。按满族习俗,西炕上供着神圣的“窝撒库”棗祖宗板,因此不要说堆积杂物,就连贵客至友也不能坐西炕。南炕温暖、向阳,一般由长辈居住;晚辈则住北炕。火炕既住人又取暖,深得满族群众喜爱。满族入关后,火炕在北方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

满族的窗户分上、下两扇,高丽纸糊在窗户外面,糊之前,把盐水和酥油搅拌成的比较稀的糊状物喷在高丽纸上,这样就可以防止被雨浸湿。“窗户纸糊在外”这也是“东北三大怪”之一。

烟囱,满语称“呼兰”,建在屋侧,高过屋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除用空心木外,烟囱多用土坯或砖砌成。满族房门多为两层,内为两扇门板,有木制插销,外为单扇花格门,外糊以纸。

服饰作文600字 篇6

兽衣——文明的进化

当原始人第一次穿上粗糙的兽皮时,人类的文明有了进步。兽骨磨成的骨针被用来缝制兽皮,兽衣成为当时的主要服饰,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胡服——取长而补短

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学习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赵武灵王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决心改穿胡服,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终于使得国家强盛,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唐装——演绎的盛世

唐代盛期,唐装声誉远及海外。它雍容而华贵,带有一种豪放的气息。唐装在历史的舞台上重新演绎了一幕繁荣昌盛的景象。唐装是大唐的象征,是繁荣的先兆。时间流逝,大唐已去,代表着它的,是唐装……

汉服——丝绸之路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成为开通丝绸之路的功臣。丝绸之路,连接着遥远的西域。从此,中原与西域相通,无数丝绸来了又走了。它们开始传入欧洲,罗马的凯撒曾经穿着中国的丝绸举行宴会,惊动了所有人。这已说明当时汉服的地位是何等高贵。

江南华裳——侠义的传说

曾经有一时,关于江湖,人们渐渐谈的多了。美丽如画的江南,被许多人所追求。行走江湖,是他们的梦想。江南华裳成为江湖的.代名词。而当他们醒悟过来,才发现这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江湖,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世界。

服饰作文300字 篇7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了,自己对服装有了一些新的见解,开始买自己喜欢的衣服,也有了自己想要的风格。我发现,白色的上衣搭黑色的长裤或者黑色的裙子都是挺不错的。

我的一些朋友很喜欢穿一些宽宽松松的衣服,还有七分裤,那样子穿上去应该会挺凉爽的。这种学生式的服装挺随意的,倒也蛮好看。

有一种牛仔裤非常好看,不过,就是有点紧,有时穿着坐下来或者蹲下去会感觉不太舒服。因此,这类衣服只适合出门时候穿,而在家里的时候,就不太乐意穿了,而更加乐于穿一些宽松舒适的衣服。

还有一类衣服,穿着挺舒服,而且也还算整洁。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衣服穿的次数会更多,所以,买这种服装更划算一些。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服装,各有各的特色。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根据服装分辨出不同民族的人。

中国服饰说明文中学初中作文 篇8

我国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而各个民族都有着代表其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饰,而对于中华主体的汉族,其民族服饰,我相信为今知之者甚少矣。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缔造了五千年的辉煌,绚烂多彩的服饰着装,优美动听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决胜千里的兵法谋略,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仁政天下的民本思想……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史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装,是华夏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通过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舆服志千年不变。汉服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在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经史子集里找到依据。从黄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宽衣大袖,洒脱飘逸的汉服是汉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寄托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情感,是华夏民族精神不灭的象征。

沈从文所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中国历史上下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之间服饰文化绚丽多彩。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唐代服饰,特别是女子装束,不光为当时人们所崇尚,甚至于今日人们观赏唐代服饰,亦觉兴奋异常。这里没有矫揉造作之态,也没有扭捏矜持之姿。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充满朝气,令人振奋又使人心醉的服饰。其色彩也非浓艳不取,各种鲜丽的颜色争相媲美,不甘疏落寂寞,再加上金银杂之,愈显炫人眼目。其装饰图案,无不鸟兽成双,花团锦簇,祥光四射,生趣盎然,真可谓一派大唐盛景。唐朝在现今服饰界,和对以后服饰业的影响,是它无与伦比的文化艺术与精神风貌。它呈现出唐朝文化处于巅峰与极盛状态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和横贯中天,睥睨一切的雄浑大气。唐朝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辐射力,对服饰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我们受用无穷,并福荫着后世子子孙孙。

中华服饰对文史研究、考古断代、古典文学注释、古代生活的观察都有参考价值;既予电影电视、历史剧演出及历史画创作的人士以有益帮助,也予工艺美术、服饰、发型、饰物设计以参考。

服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嬗替的标志之一。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片言难尽其详。源远流长的古文明需要我们传递,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等待我们传承。

满族民风民俗 篇9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饽饽是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满族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

酸汤子也是满族的传统饽饽食品。萨其玛是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目前只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制作较为麻烦。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当轻便。现在已经不多见,被现代船只所取代。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还有的地方有“旗俗不亲迎”之说)。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自由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并举行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葬俗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托、烧

七、烧百日、烧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满族婚嫁习俗 篇10

放小定又称插戴,来自于肃慎旧俗。肃慎时代,男女不用相看,直接见面。《魏书・勿吉传》载“男以毛羽插女头,女和则持归,然后置聘礼……”到了清代,这一习俗演变成赠送并亲自给女方佩带上首饰、珠玉等。

放大定又叫过礼,实质就是女方家把陪送的嫁妆送到男方家,男方家也以金、银、绸、缎等送到女方家。不过贫富人家间在放大定上是有明显差别的。

放小定与放大定在清代有时又是不去做细致区分的,到了后期基本上混合在了一起。一般的,双方经过“相看”、“合婚”无异后,即由男方家宴请双方亲友,携带少量定礼送至女方家,如女方家接受并以礼款待来人,则为允婚。定礼一般为小的首饰之类。男方家主妇按照传统旧俗把首饰等给姑娘戴上,即为“插戴”。放小定后,姑娘要穿新衣盛服见男方家长,并用烟袋给他们依次装烟。这叫“装烟”。“装烟”的习俗到了后来演变成婚礼拜堂后,由司仪人员印着新娘“认亲”时“装烟”,新娘给谁装了烟,谁都要给赏钱,这叫“装烟钱”。这种习俗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还在东北农村流行。

2,迎娶

满族婚嫁习俗中的迎娶,有着自己的有趣的特色。那就是在结婚的头一天,迎亲的新郎要在女方家住上一宿。第二天一早,由女方家在屋内准备好一高桌,由女方家执事人按照大小辈分叫女方家人入座。然后由新郎依次跪在桌前行磕头礼。这个习俗表面上看是要新郎来“认亲”,实际上则是为了新娘将来在男方家不受气,扫扫“男尊女卑”的气焰。

不过其实这住上一天已经是发展到了清代的习俗,而在女真时期,新郎是要在女方家住上三年的,还要卖力气的干活。看来那个时候我们的格格们还是相当欢喜的。不过我在整理这部分资料的时候也遇到头疼的问题,就是大多的满族婚嫁习俗都在强调结婚前一日的“打下处”之类的习俗礼节,那么这岂不是与这新郎结婚前一日住在新娘家有矛盾了?不得而知,如果哪位族胞了解二者是如何划分清楚的,请不吝赐教。

3,搀轿送亲

所谓搀轿送亲的核心就是指,新娘在离开家时,双脚是不能踩着家里的地而进轿的。须由其亲生哥哥抱进轿中,或者是亲叔、兄、嫂、舅、姑父都可以。主要是为了防止新娘把娘家的风水带走。上轿时,鼓乐齐奏,鞭炮齐鸣,由送亲队伍一并坐上“离娘肉车”随轿而行。送亲队伍由家中亲属组成,但惟独没有新娘的母亲。

4,打下处

打下处是满族婚嫁习俗的重点礼节。简单的说就是新娘要在结婚前一天,拜别自家祖先神和“佛多妈妈”,由主司妇女陪同,亲兄护送,乘坐彩车前往事先约好的新友家住宿一晚。亲友家的位置很关键。要求最后和新郎是同一个村庄,起码要离新郎家近,但同时千万不能在那能看见新郎家的房檐。如果看的见,则不吉利。这种打下处的习俗直至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还流行在东北农村。应该说是满族现代保留的婚嫁习俗之一。

新娘打下处的同时,新娘家的嫁妆也一并到了男方家的门口。俗称“过箱柜”。男方要出人来迎,敬酒三杯,名曰“下马酒”。留女方家在男方家里少些吃酒,送至门口,还要敬上“上马酒”。

5,插车礼

结婚的当天一早,有的新娘会在下处已经将妆化好,再去坐轿,有的则是在轿上化。在离开下处时,新娘须留下“压炕钱”,以表示对借宿之谢意。于是新娘的送亲队伍就开始上路,直奔男家。与此同时,新郎也在一行人马的护送下去迎娶新娘。当两只队伍相遇时,车厢相*,新娘之兄将新娘送送亲车上抱到迎亲车上。最后两只队伍再合而为一,朝着南方家开去。插车礼到在现在已经简化了很多。不过我个人觉得这到是很有趣的。

6,射三箭与跨火盆

新娘的送亲队伍与新郎的迎亲队伍一起回到新郎家,新郎要在新娘下轿前向轿下射三箭,当然不是真射,只是依照传统做做样式。有的是不按箭头,有的干脆只是拉三下弓。

新郎射完三箭,地上要铺上红毡子,新娘要从红毡子上走过。之前男方人家已经在设置好的坐帐前摆好火盆,新娘需在火盆上跳过。后世多讲其理解为红红火火之意。而实际上这一习俗是来自萨满教的火神崇拜。

另外还有个习俗也是在新娘下轿后,进到坐帐前,那就是跨过门槛。还可能安置个马鞍,取意“平平安安”。

可以说射三箭与跨马鞍都是源自我们渔猎民族的古老生活习俗。这里我要对这个跳火盆多说两句。哈哈,放心不是因为跟萨满教有关我就要多说,只是觉得很有趣。大家应该记得现在电视上常播放的“云南曲靖福文化传播中心”的那个广告吧!那个广告里的女主角在做新娘的时候,就要从火盆上跳过,呵呵,这到是很符合满族新娘跳火盆的描述的。

7,坐帐

坐帐用的帐房是男家之前就安置好的,家里宽敞的安置在院内,有的安置在厅堂,有的则干脆放在了洞房里。请注意,帐房可不是洞房,即使在早先,满族新人需要在帐房里呆上一夜,但那也是在拜堂前呢,还没有正式结婚。后来则是象征性的在帐房里呆上两个小时。帐房一般是搭帐幔或者席子,但在早先则是用桦树皮。《东夷考略》中记述着黑龙江生女真“或以桦皮为帷,止则张架。”这就是坐帐的来源。不过坐帐却是保存相对完好的现代满族婚嫁习俗,在建国后的辽东山区,满族人家仍旧保持这一经典满族习俗,只是多将帐房搬到洞房的新炕上。有的在褥子下面放一把斧子,取意“坐福”。不过我个人感觉新婚的日子褥子下搁把斧子,好象不是很爽,哈哈。

打下处、坐帐和插车礼是满族婚嫁习俗的经典。其中的打下处是由于当年满族青年人间婚嫁须是在不同氏族间挑选,因此普遍家离的较远,在结婚前先安顿一次,也是为了正日子方便。坐帐的来源已解释,同时亦有行军打仗时结婚的需要之解。而对于插车礼的解释,一个是它源于路途遥远,需中途接送,另一方面也有抢婚之礼数在其间。

三,结婚前的婚嫁习俗补充。

满族的婚嫁若完整的遵循传统,其礼数则是相当纷繁复杂的。这里我只能挑我所能了解到的,相对清晰的介绍给大家。(我就想到什么写什么了)

1,婚年龄

我所收集到的资料,都有各自所谓的满族年轻人结婚的年龄,早的有说在十二、三岁的,最晚不过十七岁的,还有说是在十六之前的,因为十六岁要去当兵出战。究竟哪个是最准确的,我现在还无法考证,只能等待专家敲定了。

但可以肯定一种习俗,或许不算普遍,但的确一度是满族婚嫁的习俗,那就是所谓“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也就是说强调满族男子要找比自己年纪大的女子,原因是因为生育能力要好一些,有利于传宗接代。

2,换“户门贴”

这是指还在商定结婚事宜的时候,也就是订婚的过程中,又叫合婚,男女双方家里要互换“户门贴”。所谓户门贴就是指用红指把自家在哪个旗,佐领是谁,祖宗三代都要写清楚,再有就是是否家里有人立过功之类。写这些主要是增进彼此的了解,当然也是在走“拴婚”的模式,同样也是在讲究“门当户对”。

换完“户门贴”,还要测测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一看命相,二看属相。这些都是后来受到汉族文化影响的。最后再选好婚嫁的日子。

合婚的过程,也就是换“户门贴”的程序,是在放定之前的。放定就是说明男女双方均以满意这门婚事,正式开始操办。

3,换盅

那么总得有个合婚完毕,正式订婚开始为婚嫁准备操作的标志。这就是“换盅”。其实就是男方把大定送到女方家,女方家要把这些礼品摆到西屋的祖宗匣下,当然意思是要给祖先看到,但一般摆放的都是些手镯之类的小物件。之后,两家父亲要相拥抱,以示庆祝,须用酒盅斟满一盅酒,然后交换酒盅,祭拜祖先。按照《大金国志》的记载来看,当时换盅礼完毕后,双方要大吃大喝一顿,喝的酒数量惊人,很是豪迈!因为这婚事算是正式定了下来。

4,摘锁

提起锁字肯定就是跟萨满教礼仪中,跟给小孩换锁有关了。不错,所谓摘锁的锁正是小孩换锁时的锁。一般都是用线编的,也有直接用布条来代替的。五彩线索都是放在西墙祖宗匣里,绑在子孙绳上。打开祖宗匣,查查里面的子孙绳上有几个锁,就知道家里的人丁兴旺。摘锁实际上是一种婚嫁习俗,也搀杂着宗教元素。换锁的仪式在结婚前一个月举行,同在一天里还有举行放大定和开剪等活动。一般地要事先由男方家送给女方家一头猪,送猪的礼仪叫做“请锁”,大概有一些补偿的味道吧。猪的用途当然是用作祭祀。摘锁当天,先是把男方送来的猪宰掉,叫做“杀喜猪”最隆重的仪式就是把蒸好的猪肉摆到西墙祖宗神案下,阂族叩首祭拜,然后大家一起在吃“喜猪肉”。最后姑娘就要把锁从祖宗匣里取出来。摘锁仪式算是完事了。这种仪式实际是要向祖先说明“自家的孩子要出嫁了”。

5,开剪

之前我已经提及过放大定,也就是过礼,男方家会送给女方家金银绸缎等物,这些礼品都是为女方做嫁妆而预备的。开剪的礼仪就是新娘和娘家开始为婚事正是准备的开始。

娘家的姑娘母亲、伯母、或婶母会在男方送来的绸缎上剪上一剪子,当然是象征性的了。之后新娘就要在家里亲戚的指点下,梳上盘髻,改为妇女装束。自己要开始缝制荷包、枕头顶等等这些小物件,做的越多越漂亮越好。因为这些小物件将来是要“亮箱”的。

开剪之后,女方家的亲属会陆续来到女家给赏钱。而开剪的日子一般就是男方家送完大定的当日,也是换锁的当日,大概要在正式婚嫁的一个月前。

6,遮轿

从下处起程,新娘乘车或轿往男家行进时,有人要持红毡在车、轿旁边跟随,途中路过井、庙、墓地时,用红毡子遮轿口辟邪;新郎在插车礼后,迎到新娘,两队合一回到男家,新郎到家下轿时,也要有人用红毡从侧面遮挡,以防被“犯忌”之人“冲”着。这就是所谓的遮轿。

如果在娶亲队伍回男家时,遇上了官府的车轿,则官车官轿须给新人的车队让路。如果遇到的也是娶亲队伍,则两家娶亲队伍要相互谦让,各自给对方一个道辙,二车外辕相错,同时双方车夫要交换鞭子,或新娘交换手帕都小物件以做交易,隐寓行营结亲之意。奇怪的是,这种习俗也叫“插车”,不知道与男女迎送亲队伍相遇时的“插车礼”是否真的叫法一样。有了解的族胞请指点。

四,对婚礼过程及婚后的礼仪的补充

满族正式的婚礼一般都要举行三天,这里我就按照三天的顺序来叙述。

1, 响房与亮轿

这是讲婚礼过程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日子”的前一天。这时候的男方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洞房的摆设要讲究,先由父母子女具全的“全科人”长辈妇女把床铺好,在被子四周放上枣子、花生、桂圆、栗子,取“早生贵子”之意。被子中间放一个如意,平民百姓家放一个苹果,后来也有放斧子的(我还是不喜欢放斧子)。

洞房陈设好,要在屋内奏乐,锣鼓唢呐响声彻夜不绝,此俗即是“响房”,意在驱除鬼怪。而“亮轿”则是要把新郎的轿子方在院子里,晒一晒,把晦气晒掉。

至于女方家,这一天的活动基本上已经在前面讲过了,就有两件事,一个是要新娘子去男方家附近“打下处”;另一个则是女方家派出代表,一般是新娘的伯母、婶母和嫂子在“全科人”的带领下,将女方嫁妆送到男家。就是所谓“过箱柜”。这在前面也讲了,不赘述。

2, 正日子

正日子就是结婚典礼之日。这天当日,在经过了新郎队伍自男家而出的娶亲队伍与自下处而发的送亲队伍,相遇行过“插车礼”后,两只队伍合而为一,回到男家。接着就是新郎的射三箭和新娘的跳火盆,然后就是坐帐。

坐在帐内还是很有讲的,首先就是挑盖头,要讲究“称心如意”,就是让新郎拿着秤杆,有的也用鞭子,去把新娘的盖头挑下来,放到喜轿顶上。有的地方新娘要踩着放在炕沿下的高粱口袋上炕进帐,叫做“步步登高”。新郎新娘在帐内坐好后,全科人要把新郎右衣襟压在新娘左衣襟上,象征男人压倒、管住女人(呵呵,格格们怕是肯定不吃这套了现在)。接着喝“交杯酒”,“交杯酒”不是我们所想象的还要把胳膊缠绕,这是不用的,只须两人交换酒杯即可,跟“换盅”类似;再有就是吃“子孙饽饽”(饺子),要煮的半生不熟,取意生子之意。而吃“长寿面”(面条)则是要长命百岁。坐在里面却是不能随意走动的了,尤其是新娘,在她入帐后面向合婚时定好的“吉方”而坐,这一坐就不能下地了。因此有必要在这之前要少喝水的。而新郎一般在第二天是要向父母道喜的,但新娘须坐到第三天。到了后期,一般是让小叔子(儿童)在新娘吃完子孙饽饽后,假打她一巴掌,新娘就可以下地了。

坐帐结束前,还要由全科人或者“送亲太太”和“迎亲太太”来为新娘开脸,所谓开脸,是指用细线和剪刀将新娘脸上的的汗毛刮干净,又称开面。汉族大概也有这个习俗,不过和我们是不同的,满族的开脸要在坐帐结束时才能完成,有的早些,但也必须是送亲队伍到了男方家时。而汉族的开面则是在娘家就进行完了的。这是跟早先满洲士兵行军打仗,还要婚嫁的话,只得在帐中进行有关,是这一传统的延续。而开脸的主要意义就是说明姑娘也就是新娘子已经是个妇人人了!

当然在“正日子”这天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事宜,那就是“拜北斗”。迎亲是在早上,坐帐是在上午,而到了中午,则是婚礼的高潮就是“拜北斗”。有地地方说这是在拜北斗七星(萨满教中最重要的天象),有的则是说是在拜长白山祖(萨满教的自然崇拜,长白山祖为满族祭祀中最普遍之神祗)。而整个祭拜过程,都需要请来萨满来念祝词。祝词皆为满语,称作“阿察布密”。祝词有长短之分,长者分三段念,短者念三便,而祝词的意思,当然都是庆祝新人结婚,愿神灵保佑之类。这种庄严、肃穆、喜悦又隆重的仪式,很自然地让人想起西方婚礼时的情景,但底子又是传统的东方的。看来是因为我们的婚礼多了一些宗教元素的参与所致。

3,第三天

第三天的节目主要就是“认亲”。这天早晨,新人到祠堂或佛堂前叩头,再向父母行三叩九拜礼,再向伯、叔、婶母、姑、兄和姐妹行叩头礼。夫妻二人一起叩头叫行双礼。双跪后,受礼的人就得拿出礼品或钱送给新郎新娘。这种叩头礼叫做“分大小”,从这天起,新娘和家中人开始分清了尊卑大小、亲疏远近的关系。到了民国以至新中国成立,这种叩头礼逐渐简化,成了当天晚上大家子吃一顿团圆饭时,新娘施低头礼了。有的则是让小姑子领着刚进门的嫂子到各家亲戚家去“认门”。

有的地方很有意思,这天的傍晚黄昏时,小姑子还要领着新娘子去看日落西山。这习俗叫“看日头红”。意思是要让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呵呵,看着村外那一抹夕阳,我们的先人在这一点上还是很浪漫的。

再有就是“亮箱”,也要在这一天举行。前面不是说过了嘛!新娘子从一个月前双方家长“换盅”后,收到男家大礼,娘家人已经开剪了。姑娘就得马不停蹄地准备上自己的嫁妆了,一个月后,自己缝制的袜子、鞋、荷包了,枕头顶之类的小物件就要在这婚礼的第三天展示给众人看,对小物件里还有帐幔。这样实际是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也是博得婆家人的好感的机会,同时也是新娘给婆家人的见面礼。因此对于新娘来说,“亮箱”是很重要的。

婚后的一些习俗

婚后的习俗当然主要就是指跟“回门”有关的了。回门就是回娘家了。不过却不是很简单的。

1, 婚后第三天

这天上午,新郎新娘要回门,新郎须叩见岳父母,新娘则叩见到自己的父母。接着岳父母则要设宴招待新郎新娘。具体来讲,当天的早晨,女家派车来接,新娘要和公婆告别,新郎则晚些方可动身。到了后来,则不必一定要派车接,新人俩自行决定怎样前往。回门后,新娘子见到母亲,要大哭一场,表示不舍离开爹娘。新郎到新娘家后,要跟随新娘家人到西屋祭拜,有的还要去拜女方家祖坟。这主要是表示对女方家的尊重和敬意。但这天却不能在女方家留宿,两人须在日落前赶回夫家。

2七天或者四至十二天中的双日

选择这样的日子没有特殊的含义,只是不同地方在习俗上的一些差异。其遵循的传统是与上述第三天回门一样的。当天日落前是必须要赶回夫家的

3,第十二天

婚后第十二天,新娘仍可以回娘家,这时候可以多住些日子,具体能在娘家住上多少天,则要由双方父母来定。

4, 对月

住对月的确是各地满族在回门的婚嫁习俗中,都遵循的。大多是在婚后的一个月时,也有的地方在婚后七天,新娘子就要回娘家“住对月”。所谓住对月就是要在娘家住上一个月或数日。与先前所述的一些礼节相近,丈夫陪新娘回门,是女真人传承下来的传统。在女真时代,女婿可不仅仅是回门,干脆就在岳父母家住上三年。而且还不是白住,是要像奴役一样听岳父母大人的使唤。

总结的来讲,满族婚嫁习俗自古承袭,从肃慎时代的“插戴”,到女真时期的“行歌于途,以申求偶之意”。一直到有清一代的“拴婚”。满族的婚嫁习俗虽然由于历史发展的必然,其间融合了一些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礼数,但自己的传统则仍旧是最主要的。尤其是保存到现在的一些习俗,我们更要珍惜。比如上面提过的“打下处”、“坐帐”还有“射三箭”、“跳火盆”等。是否这些满族传统的婚嫁礼仪可以在现代社会再开发,是我们这代人所要努力探索的。

满族婚嫁习俗的历史特征有五点:一、拴婚;二、收继婚;三、门当户对;四、指腹为婚;五、相看。

满族婚嫁过程按照习俗来讲解大致是:一、婚前:相看,合婚,放定,开剪;二、婚礼:打下处,坐帐,拜北斗,认亲;三、婚后:回门,住对月

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终于大致地完成了这篇帖子。

大概半年前,沈阳的某位安达想要订婚,问我关于满族婚嫁习俗的礼仪。遗憾的是,当时手里并没有什么资料,也没帮上什么忙。后来陆续地收集到一些关于满族婚嫁习俗方面的资料,尤其是《满族研究》杂志上的一些资料。不过我个人觉得有些资料写的过于紊乱。于是自己就抛下了别的工作,腾出时间简单整理了一番,就是上面这些了。

上一篇:重师德铸师魂下一篇:介绍家用电器的说明文作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