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片读后感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专题片读后感(推荐8篇)

历史专题片读后感 篇1

《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读后感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谈到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

运用在反腐倡廉的建设中,我对此深感启发。

从长远的时间来看,在历史的长河中,既有海瑞一样清正廉洁的时代楷模,也有和珅一般巨贪巨腐、令人发指的历史唾弃者。

我们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廉政文化,积极宣扬我国历史上清正的时代楷模,也需要吸取历史留下的沉重教训。

从近几年的时间来看,反腐倡廉的建设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但在这一过程中,突出暴露的腐败问题却也叫人触目惊心。

特别在近几年,在总书记的领导下,抓出了许多卖官鬻爵的大老虎,也拍下了为官不仁的小苍蝇,震慑了在其位不谋其职的懒政人员。

其间连绵不断的落马官员令人应接不暇,在一片唏嘘声中,也使人民群众对政府反腐的决心有了深刻的认识,让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充满了信心。

联系到生活里,明显感受到了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成就。

从在舌尖上的浪费,到坚持简餐从便;从在职务上的小拿小卡,到尽心为农民百姓服务……很多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观,可以说,反腐倡廉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新的征程。

拿起历史筑成的石头,更能轻松有自信的过河,运用历史的智慧,更可加快推进反腐倡廉的建设。

在反腐倡廉建设中,需要干部做到清正、政府做到清廉、政治做到清明。

历史专题片读后感 篇2

《敦煌》(2009年)中的《千年的营造》一集讲到西魏瓜州刺史东阳王元荣出资开窟造像的事迹,画面出现了敦煌工作人员在洞窟中前行的长镜头,紧跟工作人员身后的镜头仿佛可以将屏幕前的观众吸纳到洞窟中来,使观众好像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获得步换景移的真切空间感受。此处文字上线性的叙述与影像上的三维运动空间,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复合作用,这种复合作用是对人们感受历史方式的一种拓展。此外,借助现代媒体,专题片还可以使普通大众低成本地获得历史知识,以往曾为特权阶层、文人阶层所执掌的历史被松了绑,成为知识的民主化的一种体现。

但是,数千年来我们主要通过文字这个表意系统生成对历史的认识,并且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先写好解说词后拍摄影像的顺序,都容易使历史专题片产生影像追随文字的状况。然而,文字和影像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存在着不可重合性,甚至有时会出现相互排斥性。拍摄机位、镜头长度、聚焦位置、镜头间的切换衔接等均是影像特有而文字无法触及的,这些使得影像对文字非但不可能完成这种亦步亦趋的配合,并且很多时候提供的是影像偏离文字含义,不断衍生自己的含义。因此,顺从影像自身的逻辑和结构,拿捏影像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台北故宫》(2006年)《翰墨文雅之北宋四家》一集中有一段讲述黄庭坚《花气薰人帖》的书写背景。解说文字是“公元1100年的一天,黄庭坚正在家闭关修行,突然有人送来满屋子的花,送花的是驸马王铣……”影像显示的是传统水墨效果的黄庭坚坐像,镜头在这张坐像上由近到远缓慢推远,与此同时,彩色的花瓣不时划过。接下来镜头切换到黄庭坚站在廊下,接着切换到黄庭坚的头部特写,对表情等细节不予刻画。片中解说词提供的是一个明确的叙事过程,但镜头没有以真人再现的方式表现送花的情景,而是以简略的、缺乏细节的、较为静止的、没有过多叙事性的画面来表现。水墨在图像学上可以追溯到北宋兴起的文人水墨画,因而在影片中的作用就不仅是提供了人物形象,还达到了与“翰墨文雅之北宋四家”这一主题文化内涵的一致。而缺乏细节刻画的画面效果,与宋代文人“尚意”之风暗合,也增加了历史悠远的隔阂感。影像中僵硬的动作,则指向了文人推崇的“堕肢体、黜聪明”的身体智慧。我们看到这一小段影像没有沦为“使看见”的文字的工具,影像自身的内涵得到深层次的准确把握,实现了影像与文字深层意义上的契合,也体现出历史专题片中文字和影像关系特有的张力。

历史专题片读后感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思维品质;教学观念;生活实际

区别于传统历史教学中的通史式教学法,高中历史专题教学是新课改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专题式的教学模式对高中历史学习将有很大的帮助。它的重要意义在于:

1.为学生提供了历史发展的深刻线索,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历史知识学习;

2.实现了历史不同版块知识的相互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辩证思维能力。但是广西于2012年才实施新课改,对于专题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很陌生。如何在高中历史专题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行了充分探究和反思,总结出几点经验,希望能给教学困惑中的历史同仁更多的建议和启发。

一、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认为教师应当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但要使学生“学会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培养他们“会学历史”的能力及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为逐渐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和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这个专题时,我在开始就为学生列出了两条主线:

1.列强不断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军民奋勇反抗,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抗运动,为维护中国主权不断做斗争。

然后在课堂上有效“放手”,安排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总结,然后派代表到讲台上进行“小教师试讲”,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总结历史知识、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二、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一门学科,同时也应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现实生活服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素质教育理念。

在进行“经济全球化趋势”这章知识的学习时,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今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那么你们都感受到了哪些全球化成果呢?好的影响和不良影响都要举出一些例子。学生兴致高昂,积极融入讨论中:好的成果就是地理距离不断缩小,世界人民交流频繁,地球逐渐成为“地球村”;不良影响则是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容易引起民族矛盾……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经济全球化的各种表现,加深了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点。

总之,高中历史新课改既是对教师和学生的挑战,也是不断促进教师成长,培养学生良好历史思维品质的重要机遇。作为高中一线教师,我们应当努力学习新课改精神,以积极、热情的状态投入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为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历史思维品质和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历史专题片读后感 篇4

2011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 先秦——中华文明的起源

【复习策略】

1.注意掌握知识的准确性:近几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而选择题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是一种点对点的联系, 注重考查的是考生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所以,考生在复习时要勤于记忆, 牢牢地掌握基础和主干知识。

(09江苏)“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10全国)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09天津)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09辽宁24.)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2.注意掌握知识的连贯性:历史知识具有整体性, 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不是孤立的, 往往与其他专题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所以, 考生在复习时要瞻前顾后, 前后联系, 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

【考点预测】

由于高考不回避重点、热点, 所以宗法制、分封制、儒家思想的形成、“重农抑商” 政策等这些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考点依然是2011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特别是“重农抑商”政策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现实感更强, 更容易成为命题的热点。

【知识整合】

考点

1、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耕作方式的变迁:①原始农业主要的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②随着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沤制绿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③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和推广。开始形成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2)土地制度的演变:①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②夏、商、西周时期, 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③战国时期, 以秦国商映变法为代表的各诸侯国通过变法, 废除井田制, 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3)战国水利大发展。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2.手工业

(1)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②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但技术传承是封闭性的,同时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③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

高三复习

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屈原的代表作《离骚》,还有《九歌》、《天问》《九章》等。

(3)春秋战国,音乐艺术已经较为发达。战国青铜编钟 3.科技

(1)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2)天文历法

4.“百家争鸣”

(1)背景:①政治因素: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统治者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国家富强,士阶层空前活跃, 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为百家争鸣创造宽松学术氛围。②经济因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提高了生产力, 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经济的发展。③文化因素: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 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勃兴”。④学术自由,各学术团体和学派与政治势力是相对独立的。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5)科学技术取得较大进步,天文数学光学力学医学等达到较高水平。

(2)各学派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和庄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④法家:商鞅、韩非子。

(3)评价:“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各家学派彼此渗透、融合,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传统文化的源头。

考点

4、儒家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1.孔子

(1)主要成就:①思想核心:“仁”、“礼”和“中庸”。“仁”即“仁者爱人”;“礼”即“克己复礼”。②首创私人讲学, 主张“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其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③整理六经,保存古代文化。

(2)历史地位:①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②孔子整理的“六经”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③以“仁” “礼” “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 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④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 使“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2.孟子

(1)政治思想:①把孔子“仁”的思想, 发展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②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2)伦理观:主张“性本善”。3.荀子

(1)政治思想: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以德服人,提出“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2)伦理观:主张“性恶论”。【重难点解析】

1.“重农抑商”政策(1)实行: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以后的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都沿袭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初一历史专题复习归类 篇5

一、关于改革:

1、主张改革:战国法家韩非

2、管仲改革(背景、内容、作用)

3、商鞅变法(内容、作用)

4、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作用)

5、结合上述的知识,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①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②我们的社会要不断发展,就要不断地根据现实进行改革。

二、关于民族关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

①和: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昭君出塞等;

②战:蒙恬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等。(和战各举一例)

(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①少数民族的内迁与汉族人民的交流;②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3)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

(4)公元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有什么意义?

(5)你认为张骞的哪些品质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

(6)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①主流:和平友好。②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符合题意的其它表述也行)

(7)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良好的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三、关于战争与和平

1、爱好和平,反对战争。

(1)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2)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看到战争的残酷性,提出“春秋无义战”。

(3)兵家鼻祖孙武并不把“百战百胜”作为最高追求,他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2、历史上的战争:

(1)写出下面成语故事分别对应的战争名称:

退避三舍:城濮之战。纸上谈兵:长平之战。围魏救赵:桂陵之战。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草木皆兵:淝水之战。风声鹤唳:淝水之战。

(2)请列举中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3、历史上的和平往来:

(1)昭君出塞发生在西汉的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昭君出塞是因为当时谁向西汉王朝请求和亲?昭君出塞这件事有何重大意义?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的含义)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通往欧洲的陆路

通道,请你说出它的名称,它的起止点,并说说它的开通有什么影响?

4、历史启示:

古代不同民族间的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两种?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其中主流是和平交往)你认为我们应该赞成哪种交往方式?和平交往(或平等交往)

四、关于农业: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是否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我国最早的农业出现在原始社会。请列举这个时期著名的两个代表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和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分别种植水稻和粟。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水利的兴修。

3、西汉初年,统治者对待农业生产的措施与秦朝相比有什么不同?

①秦朝赋税和徭役沉重,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②西汉初年,统治者减轻农民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

4、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有哪些表现?带来了什么影响?

5、综合上述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从江南地区开发原因得出)措施:改进生产工具,重视农业发展,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持社会安定等。

五、关于三国人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材料二:杜甫诗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材料三:初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舰船,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百余,„„北军大败。

1、材料一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此前他实施了什么军事行动?这一军事行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统一全国。官渡之战。为其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材料二赞颂的是谁?最能概括他功劳的是哪一句?请列举出和他有关的成语一个。诸葛亮。“功盖三分国”,三顾茅庐。

3、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学习曹操树立远大理想,学习诸葛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

4.材料三记载是哪一历史事件?交战双方是谁?它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和曹操。为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谈谈你心中的曹操。(《三国演义》中说曹操是“治世之英雄 乱世之奸雄” 你的认识?)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魏国奠基者。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政治优势;重视屯田,发展经济;善于用人;官渡之战后,实现北方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和百姓的意愿,为北方经济发展,乃至国家最终统一奠基,是历史进步;至于奸雄是有些知识分子站在封建正统的立场上,对曹魏取代东汉的指责,不具客观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曹操年轻时,结交了名士桥玄。桥玄称他是“安天下的奇才”。另一名士许劭却非常瞧不起曹操,称他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材料二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在这里是指成都)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把东汉末年称为“乱世”?作为“乱世之英雄”的曹操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壮大自己的实力,成就霸业?(4分)

(2)材料二中的“蜀相”是指谁?他辅佐谁取得了三分天下的伟业?(4分)

(3)三国的政权名称和建立者分别是谁?三国之间的关系是:。(2分)

(4)在戏剧和民间传说中,人们对上述两位人物的评价是不同的。结合他们的贡献,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他们?(4分)

(1)东汉末年,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长期混战。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将献帝迎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重视人才。(2)诸葛亮。刘备。(3)鼎立

(4)他们都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了相对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其他符合史实及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

六、文化

1、文字

(1)___朝时期的人们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由此开始。

(2)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内刻有近500个文字,这种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做“_____”。

(3)秦统一后,_____(人物)下令把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4)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楷书、草书、行书流行,东晋王羲之的《__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5)谈谈你对汉字或书法艺术的认识。

(1)商(殷);甲骨文。(2)金文(铭文)。(3)秦始皇(嬴政);小篆。(4)兰亭序;

(5)汉字:历史悠久;由繁到简;有利于文化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国家统一。书法:实用功能;审美功能。(任答一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蔡伦和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和意义

3、祖冲之和圆周率,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七、秦皇汉武

秦汉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秦汉时期,为推进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起关键作用的是哪两位封建帝王? 秦始皇、汉武帝。

(2)为加强思想控制,他们各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他们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4)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北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军事行动或措施?

秦始皇:修长城、反击匈奴;汉武帝:北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等

(5)若开展“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会,请你参与。

你的观点是:

你的论据是:

观点:他是一个功大于过的皇帝

论据:①灭亡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统一车轨。反击匈奴,修长城。②实行残暴的统治,刑法苛严,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多,焚书坑儒。功过各答出两点即可)

(2013·济南)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帝王,对秦始皇的功过是非,历来众说纷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有人称赞秦始皇:“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秦始皇本纪》)

(1)依据材料一,请你谈谈秦朝人“称赞”秦始皇的理由。(4分)

材料二汉代时有人这样评价秦始皇:“秦王贪狼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逃跑)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坏:大乱,人民起义)也。”(《汉书·贾山传》)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汉代人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4分)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4分)

(1)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行了郡县制,颁布了统一的法令,为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严刑峻法、滥用民力、专制暴虐。(3)评价历史人物,应结合时代背景,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以评价秦始皇为例:一方面,他统一了中国,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他推行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秦朝灭亡。

八、古代工程

都江堰灵渠长城

重点强调

1,三次改革认识: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点(时间,改革者,内容,影响,结果等),特别谈谈改革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评价秦始皇,汉武帝,对秦皇汉武的比较考查?(对地方管理?加强思想控制?应对匈奴威胁?一两句话概括两人丰功伟绩)

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开创者。

他一生的功绩有:(1)灭六国,统一全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

(2)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后世影响深远。(3)文化、经济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4)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兴修灵渠,开发南疆。

他的过错体现在他的暴政上:(1)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徭役繁重:修阿房宫、骊山陵墓等。(3)沉重赋税:农民上交收获物2/3给国家。(4)刑法残酷。

秦始皇虽然有很大的过错,但他的功绩也是很大的,他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功大于过的杰出的皇帝。

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时期,是西汉最强盛的时期。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族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和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功绩有:(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治理黄河,免除水害;(3)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4)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解除匈奴对北方的威胁;(5)民族关系或对外交往上,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过错有:(1)过于迷信武力,长期发动对外战争;(2)有求仙迷信思想,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总之,汉武帝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功大于过。3,春秋战国时大变革出现的根本原因?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表现?

4,丝绸之路路线,中外相互交流的物品?丝绸之路开辟对汉朝的影响,现实意义? 5,四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从中有何启示?

6,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历史专题讲座——台湾问题》 篇6

一、千年浓情——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在远古时代,台湾和中国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距今5000——10000年之间,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涨100多米,台湾和大陆之间的陆地被海水淹没,形成了一个宽近200千米的海峡。但茫茫大海挡不住大陆文明的渗透,许多族群漂流到了台湾。考古发现,台湾原始人与“北京猿人”的基因很相近。

公元230年,吴主孙权想通过战争掠夺人口。派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了台湾——当时称为夷洲。因疾疫流行,返回建业(今天的南京)时仅剩下千余人。远征是悲惨的,孙权以违诏无功的罪名处死卫温和诸葛直。这也是大陆与台湾交流的最早文字记载。20世纪30年代曾在台北发现吴国船队运来筑城的指掌型砖块,佐证了这一段尘封的历史。

公元607年,隋炀帝派羽骑都尉朱宽入海求异俗。以海师何蛮为向导,在海上航行数日到了台湾——当时称为流求。得知当地一些奇风异俗,如:养猪用来食用,养鸡用来取羽毛装饰,如果他们看到外人吃鸡肉就会感到恶心呕吐。608年,610年,隋朝又派人到流求,曾抓来一些俘虏。

唐朝开始有一些大陆沿海居民集体渡海去流求开发新的土地。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男子下海捕蚌,妇女在田间劳作时用一块布把自己包起来,全身只露出眼睛。当地人凭孔洞大小判断妇女年龄。因为一般人一生就只用一块布遮风挡雨,孔洞小的就年轻些。

元朝为经略流求的方便,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隶属于泉州府同安县。澎湖巡检司职位低,官员只有九品,主要是辑察逃亡罪犯和收缴盐税。尽管巡检司人微言轻,但它说明中央政府已经开始在台湾设立了行政管理机构。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船队曾到台湾添加淡水,补充粮食。士兵还在今天的凤山县种下了生姜,当地人称为三宝姜,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良药。(附注:郑和被人称为三宝太监)。

国际法上确认领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先占(国家原始取得无人占有的领土的一种方式)。中国大陆与台湾历史上的交往和管辖,雄辩地证明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二、两度回归——台湾与大陆的两次分离与回归

17世纪初,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殖民地。西班牙、荷兰相继占领台湾北部和南部。后来,荷兰人独占台湾。台湾人民奋起反抗荷兰殖民者的统治。

清入关后,郑成功为取得反清复明的根据地,决心收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2万多将士,350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到澎湖及台湾鹿耳门,攻克赤嵌楼。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结束了荷属东印度公司38年的殖民统治。郑成功病逝后,台湾人民为他建祠,称他是“开台第一人”。

1661年,郑成功在岛内建立政权,以赤嵌为东都明京,设一府(承天府)两县(天兴县、万年县),寓兵于农,垦荒耕种。后来,郑成功的子孙不久陷于内乱,无力维持统治。

1683年,康熙帝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派他率水师攻取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与内地联系加强,短短几年内,有数以万计的移民进入台湾。

鸦片战争及其后,台湾不断受到殖民者的骚扰。1883年中法战争之际,台湾道刘璈坚守台湾。刘璈是湖南临湘人,出生地现属岳阳市云溪区,台湾史书都有他的专传。刘璈与清朝援兵淮军名将刘铭传一起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清王朝为加强台湾防务,于1885年改建台湾为行省,以刘铭传为巡抚。

其时,有四位巡抚治台。沈葆桢(林则徐之婿)、丁日昌、岑毓英(以上三人为福建巡抚)、刘铭传领导台湾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短短几十年中实现了与大陆一体化的进程。台湾开始有了铁路、邮政、电报、新式学堂等,弥漫着一股生机勃勃的近代气息。台湾在战略地位上扼守日本南进的要冲。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甲午战后,李鸿章赴日与伊滕博文等谈判,在1895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台湾和澎湖给日本。消息传出后,台湾人民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台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工部主事丘逢甲等士绅组织民众,于5月成立“台湾民主国”,以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永清”,寓永远隶属于清朝之意。刘永福、徐骧等率军民浴血奋战。在以后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反抗日本统治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日本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掠夺台湾财富,大行愚民同化政策。最高行政机关是台湾总督府。历任总督都是在任的海军大将或中将。

1943年,蒋介石参加英美中首脑聚会,三国发表《开罗宣言》,以国际条约的形式明确宣告:中国收回日本占领的台湾、澎湖列岛及东三省。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告投降。10月25日,台湾受降典礼举行。国民政府的代表陈仪宣告“台湾业已光复”。这一天成为“台湾光复节”。

三、绵绵乡愁——台湾问题的形成与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有这样一个故事:抗战时,蒋介石有一次在峨眉山求教一位老道。一番交谈后。老道嘱咐:“当前倭寇来犯,老朽送你四字‘胜不离川’;今后若再有灾难,切记‘败不离湾’。”1949年,蒋介石兵败如山倒,他回浙江溪口祭祀了父母之后就揖别了大陆,率领兵将退守台湾。有台湾海峡为屏障,当时人民海军力量尚不够强大,加之以后有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的插手,蒋介石在台湾维持了国民党的统治。

所以,“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引自《反分裂国家法》第三条)

从大陆退台的人士,都有一种浓浓的乡愁。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写有一首苍凉悲戚的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地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著名诗人余光中写有《乡愁》一诗,把乡愁写得特别生动形象:“„„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975年,蒋介石病逝于台湾。1986年大陆的一份杂志这样评价蒋介石:蒋介石先生担任“中华民国总统”27个年头,台湾孤悬海外,他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民族主义立场,台湾也没有落入外人之手,这是国人有目共睹的。蒋介石先生在台湾20多年,第一,他反对“两个中国”;第二,他反对“台湾独立”。这是明智的。

当局在台湾推行“农地改革”,恢复财政状况,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64年,台湾经济起飞了。1972年台湾人均国民收入为482美元,比1963年增长了三倍。1968年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迄今为止,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大都有台湾背景,在台湾学习或工作过。台湾教育也有弊端,学生患近视者达317万人,比率高居世界之冠。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是大陆对台政策由武装解放到和平统一的转折。80年代初,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和平统一祖国指明了方向,也对台湾产生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两岸的和缓和交流。

2008年1月12日,台湾地区第七届“立法委员”选举举行。民进党惨败,陈水扁宣布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2008年3月22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举行投票。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

九、萧万长获胜。陈水扁当局推动的所谓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遭到失败,再次说明“台独”分裂势力搞“台独”是不得人心的。2009年10月,在国民党十八大上,马英九宣誓就任国民党主席。

2005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对在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

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该法的制定是必要的、适时的,它有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伸出右手,与国民党主席连战紧紧相握。这是两党最高领导人60年来第一次握手。上次是1945年蒋介石与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时的握手。2005年还有亲民党宋楚瑜等人访问大陆。

2008年5月、2009年5月,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两次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大陆。此外,还有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之间的数次会谈和访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元旦发布的告台湾同胞书所首倡的两岸“三通”(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在2008年12月25日迈出历史性步伐。随着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2009年2月26日,海峡两岸正式实现了双向邮政电子汇兑。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六点意见:

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2009年8月8日,台风“莫拉克”肆虐台湾。大陆及港澳各界竭力提供援助,再次体现了兄弟般的情谊。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台湾回归祖国,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是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活动以及国际反华势力(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干涉。我们要坚决反对一切“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坚决反对别国干涉我国的内政。

台湾问题本纯属中国的内政问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始终受到复杂的国际因素的影响。美国出于自身利益需要,介入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是台湾问题产生、发展和至今得不到解决的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问题归根到底是美国问题。

今后一段时期内,由于美国对台的基本利益和战略目标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从“以台制华”的战略考虑出发,美国发展美台实质关系,尤其是大幅度强化美台军事关系,阻碍中国统一的做法不会改变。对此,两岸中国人要有清醒认识。另一方面,受多种因素制约,美国因素的影响力也不可能无限度地扩张。毕竟,美国不会因为美台关系而完全牺牲美中关系。美国对台政策的根本目的仍是维持台海两岸不统不独的现状,使台湾始终成为其亚太战略布局中的一颗重要棋子。

不过美国因素在台湾问题上的影响力,并不是无限度地扩张的。它必然要受一些因素的制约:一是中美关系的制约。美方十分清楚,从战略上讲,中国大陆对美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台湾省,中美关系是亚太国际关系中的主轴,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在经济利益方面,在战略利益方面,在亚太地区平衡方面,都需要合作。这决定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可能走得太远;二是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在经过了1996 年和1999 年的两次“台海危机”以后,美国政府认识到台湾问题在对华关系中的严重性和敏感性,因而在对台政策上适度“降温”,倾向于务实;三是国际环境的影响。尽管世界和平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潜在威胁,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要特征。维持和平、减少争端、预防危机、加强对话,已成为世界上广大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心愿,这一国际大环境客观上为中国追求以和平方式完成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通过这个讲座,大家对台湾问题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那么大家有没有考虑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能为实现祖国统一做些什么呢?我想,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多了解祖国的历史,增加对统一祖国的认识和理解,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积极宣传“一国两制”的方针,与任何旨在制造国家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3、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学习。只有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将来才能报效祖国,把中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同学们,我们都应该坚定这样一个信念:随着祖国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祖国的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新探 篇7

一、专题复习必须重新构建“新”专题知识体系

历史专题复习历年来都是我们进行高考复习的关键一轮,因此,专题复习的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科高考的成败。过去我们针对高考曾经设计的一些专题知识体系,在实践中的确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当它面对高考模式的新特点,已显示出其不足的一面,即它主要强调历史学科知识的细密性,对于宏观的历史发展潮流强调不够。如果单纯地按照旧专题的模式和体系,对知识进行简单的条块堆积,学生很难有较大的提高。所以,二轮复习要注重构建“新”专题知识体系,以提高历史复习效率。那么,如何构建新专题知识体系呢?

首先,新专题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依据《高考说明》,因为它是指导我们进行复习的“金钥匙”。我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领悟《考试说明》的内容实质,吃透高考信息,瞄准高考方向,并根据它的精神实质,重新整合历史知识,针对所有考点,逐一进行理论演绎和归纳,完整地展示各考点的立体知识框架,构建出新的专题知识体系。例如,在复习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依据《考试说明》构建出“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这一专题知识体系,通过它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专题设计,能够增强高考全程复习的强度以及整个复习系统的信度和效度,增强复习最后冲刺阶段的针对性。

其次,新专题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注意研究课程标准中的专题知识结构。课标对当前的高考无疑存在着关联。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均是以专题归类的形式出现,这些专题形式正对应了目前高考命题的特点。因此,高考要配合新课程改革,而且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新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史实与现行教材中的内容基本一致。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些课标的专题,并且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再次,新专题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关注高考重点、热点、难点,突出历史知识在时代的运用。高考历来不回避“敏感”问题和“难点”问题,历来重视对考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新专题知识体系的时候要对主干知识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思考,对历史学科知识信息进行转换和“浓缩”,把繁杂的专题知识进行简化,重新整合,构建新的历史知识平台,形成有机的、具有活力的、拥有“时代精神”的专题知识体系。如复习世界史的时候,打破过去政治史、经济史的老框框,构建“世界一体化”的新专题,通过这样的专题复习,既有利于学生对世界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史方面的有关学科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对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认识到推动世界走向一体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构建此类的专题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对历史的进程进行充分的、理性的思考,并通过专题强化训练,丰富学生的知识存储量,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纵横的思维能力。

二、专题复习必须抓住和落实“讲”、“练”、“评”三环节

历史专题复习在整个高三历史复习系统中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环,而在这一轮复习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落实“讲”、“练”、“评”这三个环节。关于“讲”,也就是教师的课堂讲授,一定要做到高起点,力争知识的传授对路和到位。在专题复习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以观点统率材料,史论结合”这一原则,重视知识梳理,组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的进程进行充分的、理性的思考,不但要知其然,而且也要知其所以然。如欧美的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它们的性质相同,但作为革命开始的标志却大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认识““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列宁语)这一问题实质;要把历史概念讲明确,让学生精确地进行学习。如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辨析等。关于““练”,也就是多种形式的习题训练,一定要做到由浅入深,狠抓基础,注重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和综合分析能力。关于“评”,也就是重视试卷的评讲,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每一次专题练习或模拟考试的评析,对高三学生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评讲中教师首先要认真批阅试卷,精心准备,分析其失误的根源,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切中要害,使学生真正得到提高;其次要查明原因,明确方向;最后要拓展延伸,举一反三地练习。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并最终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历史专题片读后感 篇8

一、专题复习关注单元主题的必要性

一是从高中历史复习课教学的要求看。历史专题复习是在课时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课文专题内容的整合和单元基本思想的提炼。专题复习课应在单元主题的指导下,通过联系、对比、综合、分析等思维活动使学生理解历史知识间的关系,构建专题知识体系,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升华对专题知识的理性认识。并通过专题训练提升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进而实现专题复习目标。所以,抓住单元主题是提高专题复习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是从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思路来看。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把课时内容和单元内容结合起来,构成一个个学习专题,使同一专题内容集中于一个单元,便于体现历史的演变过程和反映专题知识的内在联系。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反映了特定的主题,即本单元的核心思想。这一编排方式要求我们在专题复习中把握单元主题,并利用单元主题整合专题知识,挖掘专题内容的思想内涵,实现对课时内容复习的深化。所以,围绕单元主题复习是符合教材编写特点的。

三是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的特点来看。近年来,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的“主题”特征非常明显,试题的特点是以某个主题为中心,将主要考点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重组和建构,并围绕主题组织材料和确定设问,解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好试题的主题。如2014年全国文综Ⅰ卷第41题以“抗日战争为全民族的抗战”为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对60年代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目录提出修改意见和理由,让学生用正确的史观去认识七十年前这段抗战史;又如2015年高考天津卷第12题以“人类不同文明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为主题,将古代中国和希腊、罗马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对比,要求学生运用全球史观的理念和方法去探究问题。从“主题创设”的特点来看,开展主题教学是适应高考发展趋势的。

二、单元主题确定的主要依据

单元主题的确定,既要体现本单元学科内容的学术性,符合学科特点,更要遵循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教育的价值。“主题的确定是一个从历史材料到历史认识的归纳、提炼过程,也是在旧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的过程,它包含对教师教育思想、历史认识、史料积累、思维论证等多方面能力的考验。”[1] 那么,如何确定单元主题?如何围绕单元主题开展专题复习?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为例进行说明。

(一)基于模块主题挖掘单元主题

新课标历史教材分成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主题是各模块的“灵魂”。在模块教学下,每一单元主题的确定都必须完全服从于实现模块学习目标的需要,并上升到模块主题的高度。必修二教材主要反映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不断创新。所以,以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是人类经济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艰难与智慧,也由此而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我们应从经济文明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场经济政策的调整。

(二)基于课程标准要求提炼单元主题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反映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和应实现的教育目标。我们可从课标的要求出发,分析提炼专题内容的学习主题。围绕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我们可以把课标的总体学习要求理解为:明确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应适时进行调整,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重点理解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新体制形成和完善的历史性贡献。

(三)基于课文内容剖析单元主题

“教学主题是否突出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解读和对教学文本的合理再造。”[2]我们应立足本专题的核心思想,审视该教学内容中所渗透出来的独特价值和内涵特征。从教材单元导言和主旨内容中可认识到本单元的内容核心是国家对经济政策的干预;本质是政府通过法律的手段,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改造;内涵是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使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其意义在于不仅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而且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范例。

(四)基于现实生活发现单元主题

以史为鉴,服务现实社会是历史教育价值之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定位,同样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角度。作为经济现代化探索中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体制。在这一新体制下,不再使经济放任自流,不再让社会缺乏保障,而是让国家充分担负起调节经济、安定社会的责任。探讨历史上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和变化,对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以促发展、惠民生具有借鉴意义。

据上分析,本单元的主题可以归纳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罗斯福通过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促使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新政的实施是人类经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我们应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罗斯福新政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

三、单元主题在专题复习课上的运用

“单元主题的确定仅仅是进行专题复习的基础和前提,单元主题的呈现与引导才是实现主题教学的主干和关键。” [3]通过单元主题的呈现与引导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感悟,以期专题复习目标的实现。

(一)围绕单元主题确定复习目标

历史专题复习就是要围绕单元主题从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中获得独特的历史感悟,提升对单元内容内涵的认识。所以,我们要结合单元主题,提出富有学科价值的核心目标。依据本单元的主题我们确定了如下复习目标: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制度与政策原因;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分析理解罗斯福调节生产与市场关系的改革机理,认识罗斯福新政对人类经济文明发展的贡献;梳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趋势;认识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

(二)围绕单元主题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目标确定后,就要围绕目标选择主要内容来支撑、演绎单元主题,所选择的内容要明确而集中地体现并服务于单元主题。在选择内容时,要深入理解主题立意的核心观点,选择能有效阐释和佐证主题立意的主干知识,以突出单元主题;要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对教材内容有取有舍、有详有略;要适当拓展教材内容,深挖教学内容的内在特征;注重专题内各课内容之间和专题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总之,要站在用主题构建整体课堂的高度,围绕特定主题组织、整合相关教学内容,使“历史教学内容都能够串联起来,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形成宏观、思辨和开放的大历史”[4]。

就本专题而言,我们要紧扣课文中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个核心要素进行知识整合,将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包括金融、贸易体系的建立整合到专题知识体系中。围绕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梳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拓展对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认识,并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等纳入到知识体系中来。在专题复习的基础上再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跨时代的纵向整合,梳理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通过跨地域的横向整合,对比资本主义的美国和社会主义的苏联、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说明人类经济体制的多元化特征,反映人类的经济活动应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三)围绕单元主题进行问题探究

对单元主题的正确认识是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和分析而形成的。为了提升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我们应围绕单元主题选取恰当的史料,并立足这些史料,设置可探究的又能体现单元主题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让有效的史料演绎单元主题,用可探究的问题彰显单元主题。如围绕罗斯福新政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应从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这一主题,设置如下一组材料供学生阅读和思考。

材料一 经过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里的高速发展和改革,资本主义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列宁指出的垂死的、腐朽的状态,重新恢复了生机。……阶级矛盾缓和,社会相对稳定。这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历史性进步,是资本主义的一个部分的但是重要的质变,标志从传统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5]。

材料二 其意义是消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列为政府职责和社会的目标,帮助“不幸者”是全社会的责任。例如传统的观念是,只有资本家认为有利可图时才雇用工人,这是天经地义的;现在规定了最低工资福利,不仅是从法律观念出发,而且是一种公认的正义的观念[6]。

材料三 尽管罗斯福新政距今已经近70年了,但对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迪作用。

我国现在进行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竞争必须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在市场经济中,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是不能由市场机制自我生成的,而需要由政府来调节,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措施仍有存在的必要[7]。

各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对罗斯福新政意义的分析都局限在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恢复的作用上,我们如何拓展对罗斯福新政意义的认识呢?上述材料是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罗斯福新政所做的种种评价。材料一从制度革新的角度,突出罗斯福新政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史上的地位;材料二从民主政治的视角来评判新政,肯定了罗斯福新政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行为;材料三则点明了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以上材料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新政的积极效应不仅在于经济方面,还有其政治意义;不仅超越了时空,也超越了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所以,通过提供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问题,不仅训练了学生灵活而开放的思维能力,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认识视野,提升了学生对罗斯福新政价值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认识到新政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深化了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黄永友. 浅谈主题教学与高考备考[J]. 中学历史教学,2012(9):50.

[2]朱可.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提升教学立意[J].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3(11):23.

[3]王继平. 论历史科“主题化”课堂教学[J].历史教学问题,2012(3):121.

[4]陈春露. 关于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实施主题教学的思考[J]. 历史教学,2010(12):18.

[5]陈启懋. 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J]. 美国研究, 2006(2):142.

[6]资中筠. 20世纪的美国[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06.

上一篇: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制度下一篇:阳泉安全教育平台网站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