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共9篇)

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篇1

近几年来,我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拓宽就业空间,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积极培育就业载体,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目前,全区16.5万农村劳动力已有7.1万人转移到二三产业,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3万人,农村非农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3.2%。

(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村劳动力陈旧的就业观念。我区的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初期大多是以投靠亲友为主,属于小规模、零散的盲目流动,经济效益不明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思想落后、就业观念陈旧,对外出就业存有偏见、怕上当受骗、怕有风险,宁肯在家受苦受穷,也不敢走出去。虽然目前有所好转,但仍存在小富即安、不愿外出的观念。为改变这种陈旧的就业观念,区劳动、农业部门在全区范围内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发表电视讲话、现场采访、制作专题、开辟专栏等形式,宣传政府对外出就业的优惠政策和规定,打消人们外出务工的种种顾虑,鼓起他们走出家门的信心和勇气。今年1—10月份,共发放宣传单和用工信息30000余份,制作专题节目3期,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亲自到场欢送外出务工人员5次。同时利用外出务工致富典型开展宣传活动,有计划地组织这些先进典型到城乡巡回报告,大力宣传外出务工致富和返乡创业的先进事迹,通过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从而在我区农村营造了“外出务工光荣,劳务输出致富”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打造经济平台,创造转移空间,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我区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积极培植就业岗位,加快农民非农化进程,作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采取各种手段,引导更多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地转移一批。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关键环节来抓,采取培强做大一批、引进新上一批、巩固发展一批的办法,培植一批农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全区现已形成源大实业、东方变性淀粉、海石花蜂蜜、小杂粮加工、天缘乳业、盛源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20余家,培育粉皮、地瓜枣等农产品加工专业村8个,专业户200余户,带动转移农村劳动力近1.3万人。二是壮大民营经济,就近转移一批。按照强产业、壮载体、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民营经济发展与镇(街)企业改制、小城镇建设、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出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今年1—10月份,全区新上招商引资项目109个,完成实际到位资金11.33亿元;全区新上及续建技改项目91个,累计投入资金4.64亿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000户,增加劳动力就业岗位12000余个。三是发展工业经济,吸纳转移一批。围绕工业兴区计划,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膨胀经济规模的重要举措来抓,突出抓好续建和新建项目的落实。今年全区40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38个,开工率95%,累计完成投资11.3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78.9%,其中过亿元的项目6个。截至目前,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23亿元,同比增长31.81%;实现销售收入44.92亿元,同比增长72.61%。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农村在岗职工1500人,其中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矿山企业的工人劳动力达1000余人。四是致力发展服务业,拉动转移一批。把服务业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行业,在加快发展餐饮、流通、维修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中介等新兴服务业。目前,全区从事商业、运输、餐饮的农民已近2.6万人,已形成运输专业村22个,商饮服务专业村19个,庭院经济专业村17个。五是建立健全农民中介协会,带动转移一批。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规范运作、强化服务、促进发展”的原则和“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农民中介组织建设,带动了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今年以来,全区新成立无公害蔬菜产销协会、养殖协会4个,全区已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2家,入社农户7143户,带动农户30306户,帮助农户平均增收3900余元。

(三)发展劳务输出机构,健全输出信息网络,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输出。一是规范本地劳务输出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通过市场就业,有效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加大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在原峄城区劳务输出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人力资源合作中心,专门负责劳务代理和劳务输出的管理服务工作,实现内供与外输的合理配置,达到资源共享,有偿服务,互惠互利。推行了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失业登记等“一站式”服务,把人力资源市场建成了峄城区的人才和劳动力的交易集市。严把民办中介机构资格审批关,实行劳务输出定期回访,建立劳务输出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二是建立驻外劳务输出机构。在用工单位需求量大且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并健全驻外劳务输出服务机构,负责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协调劳务关系,解决务工人员的一些实际困难,开拓新的用工市场,切实做到“输出有组织、流动有服务、权益有保障”。目前,我区已在黄岛、南京、苏州建立3处劳务输出基地。三是健全劳务输出信息网络。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依托,以村级信息员和驻外劳务输出服务机构为延伸,充分发挥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村级信息员的作用,摸排富余劳动力情况,建档立卡,建立基本数据库,变以前的被动报名求职为主动推荐择业,形成了劳务接收地、劳务中介组织、劳力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输出信息网络。今年以来,除镇(街)保障所外,还在徐楼、桃花、邵楼三个村(居)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截至目前,全区共聘任村级信息员423人,并为其颁发了信息员证。

(四)整合教育资源,强化技能培训,打造峄城劳务品牌。劳动者素质偏低、技能单一是制约就业再就业的瓶颈。为此,我区一直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基础性措施来抓,制定了先培训后输送的输出机制,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一是整合教育资源。今年以来,我区以实施国家级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实行“订单”式培训,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信息咨询服务,提高了农民就业和择业能力。围绕该工程实施,全区确定培训基地6个,规范劳务中介机构8个,设立劳动保障联系点7处,配备兼职联络员130人,形成了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网络。二是加强技能培训。进一步膨胀教育规模,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充分发挥职业中专培养专门实用人才方面的作用,根据企业和市场的用工需求,进行订单培训,实现了市场需要什么样劳动者,就培训什么样劳动者,企业需要什么工种,就培训什么工种。近年来,依托区就业训练中心、区职业中专累计对1200余名务工人员进行了系统的技能培训,逐步实现了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培训农村劳动力2000人,就业安置率在到90%以上。其中,为无锡华丰公司培训的陶瓷彩工150人,月工资都在1000元左右。三是开展诚信教育。在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律常识、择业观念、竞争意识、社会生存能力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对输出人员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区劳动保障局还编印了《外出务工人员须知》小册子,发给每个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狠抓以诚信为重点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峄城外出务工人员深受各用工单位的好评,先后有600余名获得先进生产者称号,180余人走上了生产班组长、车间主任等重要工作岗位,树立了峄城外出务工人员的良好形象。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强化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体系。进一步膨胀职业教育规模、大力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充分发挥职业中专培养专门实用人才方面的作用,加强专业技术教育。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镇(街)成教中心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的场所、设备和师资力量,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岗位定向教育,争取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鼓励引导各级培训机构和各类职业介绍所主动与当地及外地大中城市用工单位签订合同,确定用工岗位,根据岗位工种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篇2

1 四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目前, 我市的劳务输出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 缓解全市就业压力的主渠道,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针对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本地就业岗位及就业空间不足的现实, 我市适时提出了“发展劳务经济, 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 努力做实、做大、做强”的战略部署。将实施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和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有效途径来抓。目前我市劳务输出工作实现了输出总量、服务管理、品牌培育、基地建设、培训输出等“五个突破”。一是劳务输出总量大。去年, 我市转移输出就业人数达到了60多万人, 其中, 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近50万人, 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近50%, 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人数达到40多万。其中, 省外转移输出20多万人, 省内转移输出近20万人, 境外输出近1万人。上半年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的劳动性收入近30万元。二是服务管理实现了网络信息化。开通了劳务输出远程双向可视招聘招录网络通道, 可以随时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开展网上面试招聘业务。三是全市在域外形成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劳务输出品牌。目前, 我市在广东、北京、天津、江苏、山东、辽宁地域的保安、宾服、建筑、纺织、电子装配、机械加工、电脑设计、以及好月嫂、育婴嫂、家政服务等, 已初步打造出我市的劳务输出品牌。四是基地建设形成了规模。全市各级在域外建立各种形式的劳务输出基地与办事联络机构95个。其中, 国外劳务输出基地如俄罗斯种植基地、日本和韩国水产品加工基地、卡塔尔的机械加工、新加坡电子装配、柬埔寨纺织等6个输出基地。全市有230个乡镇街和社区以及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都建立了劳务输出组织机构。五是通过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加强技能培训, 使劳务输出开始由体力型输出向智能型输出转变。

目前, 我市所辖县 (市) 区共有农村户数664126户, 农业人口2111533人, 农村劳动力资源人数967028人, 除了已经转移出来的劳动力, 全市还有农村富余劳动力207519人有待转移就业。在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尚有劳务输出意向人员15.8万余人。其中:男性8.9万人, 女性6.9万人。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 从而形成了全市城乡就业压力并存的严峻形势。再有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同时, 我市的经济还处在复苏起步阶段, 新办企业及新的增长点极为有限, 企业吸纳安置就业能力弱。这样的现状加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业。因此, 今后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工作的任务相当艰巨。

2 当前四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 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 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四平市也如此:

2.1 户籍及社会保障制度滞后。

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把大批农村劳动力挡在城市之外, 他们不仅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 更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

2.2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整体而言,

四平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 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技能培训, 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偏低。受教育素质低的影响, 绝大多数人对科技知识的接收能力不强, 很难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 由于缺少一技之长, 外出劳动者大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而从事技术工种的很少。

2.3 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还没有根本建立

虽然近几年国家把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 但是还没有建立起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一些行业和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改, 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还没有形成制度化, 进城务工农民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的机制还没有建立。

3 四平市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3.1 深化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覆

盖全社会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贯彻户籍制度改革政策,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扫清进城阻力, 全面清理各类限制农民工流动的政策规定, 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 让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享受平等的就业待遇, 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打开方便之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城乡一体化。给予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和城镇职工同等待遇, 消除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3.2 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素质, 增强农村劳动力择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针对劳动力不同的文化水平, 分层次、分对象、分渠道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才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当前, 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培训, 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转变。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 发展订单式培训, 支持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努力抓好就业培训中心的进一步完善, 同时通过资质认定, 发动社会力量联合办学, 确定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的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定点机构, 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培训机构和民办培训机构共同发展的培训体制。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通过设立助学金、发放助学贷款等方式, 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3.3 建立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篇3

一、我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有农村妇女劳动力24.68万,已转移20.34万,占82.4。从我们的调查数据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我市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以第二产业为主。目前,我市已转移的农村妇女劳动力中,有63.7转移至第二产业,其中从事工业的占57.2;转移至第三产业的仅占11.2。转移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多数是从事轻工业和加工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为主,如纺织和服装加工企业等。

2、我市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在我市已转移的农村妇女劳动力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妇女劳动力所占比重达80。各年龄组的构成为:25岁以下的占15,25-35岁的占30,35-45岁的占35,45岁以上的仅占20。

3、我市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的流向以就地为主。我市妇女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比较少,绝大多数在本镇或邻近乡镇工作,属于典型的“离土不离乡,务工不进城”。全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至本镇的占77.4;转移至本市外乡镇的占18。在本市范围内转移的人数占全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95以上,而转移至本市以外的农村妇女劳动力比例不足5。

二、我市促进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做法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在土地被征用的过程中,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通过出台有关政策措施,促进失地妇女劳动力的转移。一是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对劳动力的安置达成协议。有些地方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明确规定在建企业要优先安置本地劳动力,以利于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的转移。二是对农村劳动力实行养老补助和社会保障。如新港镇对16-35周岁的失地妇女发放每人每月110元、期间2年的待业金,对36-50周岁的失地妇女发放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费,对50周岁以上的失地妇女每人每月发放141元的养老金。三是由政府出资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以“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和“以奖代补”的方式,对被征地农村劳动力实行免费技能培训、免费就业指导培训、免费提供求职登记、信息咨询及中介服务。四是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农村被征地劳动力。用人单位招用年满40周岁的农村被征地妇女劳动力,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按相关规定给予用人单位岗位补贴。五是鼓励农村劳动力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凡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开办个体工商户的农村劳动力,创业经营一年以上,参加社会保险且对社会有一定贡献的,由所在镇政府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六是设立“就业岗位贡献奖”。凡当年招用本市农村劳动力达到200人或城乡劳动力达到150人、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本地劳动力占职工总数达60以上的用人单位,由市政府授予“就业岗位贡献奖”。

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篇4

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有着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转移劳动力获得的较高收入,直接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二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降低了农业劳动力总量的增长速度,甚至直接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总量,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间接地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摸清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当前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工作。

一、基本现状

通过千户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分析,我区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打工地点主要以市内及周边县市为主。调查表明,全区共有31736名劳动力。有10583个外出打工者,其中有8694人对打工地点进行了详细答述:在本市内打工人员有8357名,占回答问题的外出打工人数的96.12%。其中又以聚集在市域中心的打工人员为最多,有3594人,占市内及周边县市打工人数的41.34%;到市区外打工的人数较少,所占比重不大,仅占4.13%。从调查结果看,打工人数足迹所到之处有13个省市区,但打工人数在30个人以上的省市区共有五个,其中去北京打工的人最多,有123人;其次是山东,有79人;广州64人、大连55人、绥芬河38人。

2、打工时间较短。外出打工人员中83.17%的打工人员打工时间在3个月以上。其中41.65%的人打工时间在3个月以上至6个月间,23.20%的人打工时间在6个月以上至9个月间,18.32%的人打工时问在9个月以上至12个月间,其余的人干着3个月以下的零工。

3、打工从事的行业虽分布较广但以简单劳动为主。在所从事的十多个行业中,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主要以缺乏技术性的简单劳动为主。选择回答所从事行业的8694名打工人员中,从事建筑业的人员有2514人,占回答问题人数的28.92%,从事以“钓鱼”等为主的其他行业的人员共有1321人,占15.19%,社会服务业的人员1133人,占13.03%,从事交通业人员949人,占10.92%,从事其余行业中从事工业887人,从事餐饮业824人,从事农业806人,而需劳动力潜力较大的诸如家庭服务等行业打工人员更少。

4、打工人员的劳动报酬是农户家庭的主要收入。8694名打工人员回答了收入水平问题:有33.41%的打工人员平均每月的打工收入在400-500元间,打工收入300-400元间的占27.09%;500元以上占25.74%;其余打工人员的月均收入在300元以下,占13.76%。从调查结果看,打工所得的劳动报酬在农户家庭收入中占较大的比重:39.7%的打工者其劳动报酬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半,34.28%的打工者其劳动报酬占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

二、存在问题

调查表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效地缓解了农村部分劳动力就业压力,对家乡经济建设和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对务工地区的经济建设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从农村劳动力供求两方面和外出环境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压力依然很大,并且在短期内难以缓解。我区所辖两乡属市域近郊乡,都面临着人多地少的矛盾,加之近几年,“退耕还林”工程及小城镇建设的全面实施,农田被大量的征用,使农村生产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农业产业逐步升级,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快速度的提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相对减少,而农村新增劳动力不断扩大,使农村劳动力供应增加的速度超过农村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

二是劳动力的自身素质难以适应用工单位的需求。农村劳动力无论是“离土不离乡”的本地就业,还是“背井离乡”的外出就业,都受到文化素质的影响,文化程度高低与劳动者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适应能力有直接关系,这也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潜在原因。我国已加入WTO,要提高本地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必须要有较高素质的产业劳动者,这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求相应提高,而眼下我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对千户农民的调查,8694个打工人员中,6260个人的文化水平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占打工人数的72%,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员有940人,占打工人数的10.81%,受过专业培训的外出劳功力更是寥寥无几。显然,这一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是极不相适应的。

三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我区农村结构中,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乡镇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农村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水平较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转移。而在城市中,一些用普工的行业中所实行的一些用工条件、工资福

利待遇等方面违反国家有关法律,侵害农民正常权益的事情时常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限止了农民进城务工。加上近年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岗职工数量较多,使农民到城市就业的机会减少,这些原因使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条件不容乐观。

四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在被调查的外出务工人员中,有七千余人选择了六种务工方式:其中76%的人员是亲戚朋友介绍,11%的人员自己寻找外出打工的机会,4%的人员是老板招工出去,只有1.2%的人员是政府、集体组织出去。还有一部人员由公司招工或民间中介组织介绍出去。就业难度大、务工时间不稳定,又缺乏组织管理,使部分民工生活困难、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同时偷生、超生等违犯计划生育政策的事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家庭壮劳力外出后耕地田间管理跟不上,农村兴修水利、道路维修等公益事情缺乏劳力。

三、几点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义务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通过上夜校、科技讲座、函授等多种方法,普及农业科技知识;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民接受更高层次教育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使劳动者掌握强硬的实用技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多种就业机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由已逐步融入人们生活的新兴社区服务业,如家政服务、农家乐休闲等,安置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沿着“一种需求振兴一个产业”的思路,力求服务的细化、多元化,促进城镇商贸繁荣,拓展就业渠道。

3、发展和振兴乡镇企业,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功力能力。乡镇企业大多属劳动密集性企业,在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和较大潜力,曾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的发展等诸多因素,乡镇企业应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着力解决近几年暴露出来的内部问题,不断采用新技术,努力形成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的格局,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4、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大法治力度,对那些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政策、做法以及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单位的人与事给予严厉制裁,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多方而与城里人享受平等待遇。

×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 篇5

(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县5976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只有719人,仅占总人数的12%;初中学历者有4946人,占总人数的82.2%;初中以下学历者有311人,占总人数的5.2%。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则更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素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

(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通畅,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愧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加之,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农民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就业岗位,需要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何要求等,外出务工还存在一定盲目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推动工业化进程,吸纳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按照“两结合、一提高”的要求,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步伐,依靠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和改制力度。进一步抓好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引导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传统单一的服务行业中突破出来,转向创新性、开发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包装运输上来,竭力开辟发展的新途径和新领域。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小城市规模升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盛州把元谋作为次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科学布局,合理规划,逐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城镇为区域经济次中心,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城镇辐射和集聚功能,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放宽农民迁入小城镇居住的限制,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创造条件。

(三)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点多、面广、信息渠道宽的优势,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网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充分利用县职业中学、成人技校和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现有资源和设备,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经济、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升元谋劳务品牌,增强元谋民工的竞争能力。制定和完善农村教育长远规划,从抓好基础教育入手,落实好农村教育“两基”工作,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从根本上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未来的劳动者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五)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推动劳动力转移工作健康发展。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劳动部门在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制定转移输出计划,分解下达各基层组织,使我县劳动力转移工作步入有领导、有组织、秩序井然、高效运作的轨道。要建立健全县乡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强化对外输出功能。重视并做好社会劳动力管理基础性工作,继续搞好全县劳动力资源的调查、预测和登记,准确了解掌握劳动力资源状况。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做到有序转移,帮助农村劳动力不断更新观念,克服“小富即安”、舍远求近、唯有家乡好、不肯远离家等“小农”思想,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要强化劳务输出全过程服务,建立外出劳动力档案,从信息收集、合同签订、证件办理到招收、培训、输送各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逐步实现劳动力转移由分散自发、盲目流动向有组织、成规模向外输送。

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篇6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东城村

0 引言

中国是人口大国, 且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目前, 在中国, 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1.2亿, 而且每年增加1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大, 更是农民增收的潜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因此,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是基于笔者参与上海财经大学第六届千村调查所写, 以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生米镇东城村为案例, 对于东城村的基本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做出综合了解, 重点谈论该村有关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原因分析和应对策略。

1 东城村的经济与劳动力情况

1.1 收入水平──在当地属中上等, 村民满意度较高

论村民最高最低年收入的话, 该村村支书在接受访谈中提到:“富的就很富了, 这个也算不清楚。很多家里出去务工的, 做包工头的很多。有的家庭年收入20-30万元, 算是较高的了。一般家庭的话, 大概10来万一年吧。最低的话, 那就是吃低保的咯, 基本也没什么收入, 年收入少于1万吧, 不过这种情况的也不多。”

此外, 根据笔者入户对其他村民的调查走访可以发现, 东城村属于周边最大的一个村, 该村的经济状况较为良好, 村民经济年收入水平在生米镇属中上等, 村民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

1.2 收入模式──以外出务工为主, 当地村办企业较为稀少

根据村支书和村民们的共同反映, 笔者发现, 东城村的经济创收模式大致与周边情况类似, 主要依靠当地劳动力外出打工, 村民大多勤劳务工。当下村民在家务农的很少, 全村劳动力1829人中, 85%以上的在外打工或者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究其原因, 一是原本就人均土地稀少, 二是城区的扩张征地, 致使当地劳动力大量过剩, 三是当地村民创办企业的极少。根据调查, 东城村存在一些私办的养猪场、罐头厂, 数量大致在20-30家, 从业人数在230人左右。通过与村民的进一步交流可以发现, 这些厂也主要依附于当地的农副产品加工, 因为当地的主要的经济作物为花生和白白艹白头, 所以许多村民开办白白艹白头罐头厂以及其他的一些水果罐头厂等。

1.3 务工范围──就近城区较多, 远赴他乡的较少

根据村委会干部提供的数据, 笔者对本村劳动力打工走向地点进行了整理并做出了大致统计, 其结果如表1、图1。

根据上面的图表可见, 东城村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地主要在省内, 其占比达到了近90%, 而出省务工的不到10%。进一步剖析在省内务工的劳动力走向, 即可发现, 1320人中的850人在本乡镇务工。上述数据表明, 该村的劳动力流动范围小, 并未有大规模的劳动力向外省迁出。进而笔者又对出省的劳动力做出调查, 通过采访发现外出务工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以及上海, 很多村民表示他们都是去投靠亲友或者是相互介绍出省打工的。相较中国其他地区, 东城村并未出现大规模地向北上广迁出打工的现象, 而是大多数人选择就近务工。

究其原因, 一是东城村离省城南昌市中心较近, 距离红谷滩新区中心只有半小时车程距离。二是南昌市新城区的开发, 给村民们创造了务工的机会。

2 近年城区的扩张对东城村经济和劳动力影响情况

2.1 从新建县辖区划到红谷滩新区──经济文化都将受益不小

生米镇东城村原属于南昌市新建县辖区, 于2012年2月13日正式划到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此次市政新规划为东城村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根据相关新闻显示, 南昌九龙湖, 紧邻赣江, 是南昌红谷滩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红谷滩中心区、红角洲、凤凰洲、生米镇构成五大片区。它是红谷滩新区向南延伸扩展的重要区域, 是集商贸物流、文化体育、生态科技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近年, 红谷滩新区将投入300亿元加快建设南昌九龙湖片区, 将其建成一个40~50万人口的城市新城;同时大力推进新区周边路网、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 预备掀起红谷滩新区“二次开发”的新热潮。而九龙湖依偎赣江、紧临红谷滩红角洲片区, 无论从空间大小、地理位置, 均可有发展空间。在南昌市《关于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设九龙湖片区, 力争用5年时间, 基本形成面积100平方公里左右、容纳50万人口的新城框架。

综合各方面的官方消息, 东城村将在这次重点开发案中处于受益者, 受到其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公共交通以及基础设施都将得到完善, 新区的开发建设也将提供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无疑对于当地劳动力的流动产生影响。

2.2 地铁2号线将通过东城村──对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影响较小

南昌市规划的2号地铁线于2013年开建, 预计在2016年7月完工。2号线将连通新老两城核心区域, 覆盖昌西新城九龙湖、红角洲、红谷滩三大片区和昌东老城核心区、城南片区。

南昌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项目主要沿已经开发建设成熟的城区布局, 所经过的地区主要为城镇社区, 只是在红谷滩车辆段和青山湖区的辛家庵车站局部征地, 涉及到部分村属集体土地的征收和相应的建筑物拆迁, 东城村即在红谷滩车辆段征地范围内, 村内涉及拆迁。

此处, 笔者查阅了市政府在规划修建2号线时的官方测评报告。表2为2号线一期项目占用集体土地的图表数据。

2号线的修建共征收东城村土地383.47亩, 包括水田和旱地153.39亩, 受影响的人数共1093人。

此外, 从官方调查了解到信息得知, 东城村被征收土地中, 用于种植粮食的耕地, 一般每亩年毛收入在4000左右, 不计劳动力投入的纯收入约2000元, 而就近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每天收入在100-180之间, 折合月收入2500-4000元, 每月所得几乎是每亩年收入的两倍。因此, 这些地方村民对从事农业生产兴趣不大。相对而言, 这些地方人均土地面积稀少, 但村民受红谷滩开发和南昌市城区吸引, 大多数劳动力选择就近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或务工活动, 部分耕地处于抛荒状态。也有部分村民只在播种季节短暂回乡从事一下农业生产, 种植少量粮食自己食用, 90%以上的时间外出从事非农经济活动。

根据上述调查数据可知, 虽然地铁2号线拆迁对东城村影响范围较大, 在官方统计的全村3269名人口中有1093人受到影响。换句话来说, 此次拆迁涉及全村三分之一的村民的直接经济利益。但是这次拆迁对于东城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影响较小, 因为其村民原本从事农业土地生产的人数就较少, 农业生产并不是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3 影响东城村劳动力流动模式的因素分析

3.1 缺乏大型村办企业是促使村民大量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

东城村属于生米镇很普通的一个农村, 并无丰富的矿藏, 但也有山有水, 当地的特色产物为白白艹白头。总体上说来, 以自然资源条件来说, 东城村并无明显的优势开发资源, 因而在工业生产方面, 没有专门的大厂, 仅有一些小型自营的家庭砖头厂, 数量在3个以内。在农业生产方面, 也主要就是花生和白白艹白头等经济作物, 以及少数家庭自行种植的一些粮食作物。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富足, 自然地理位置对于东城村的经济发展无优良的带动作用, 其发展潜力也比较有限。因此, 这种自然条件促使了大量劳动力外流打工, 其占比达到了85%以上, 家庭作坊式企业无法对当地的劳动力有很好的吸收消化作用。

可见劳动力的流动受当地企业发展的影响较为显著。

3.2 城区的扩建发展和大力开发吸引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

近年来, 伴随新农村的建设, 东城村的公共基础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 村里的公路得到了修建, 最近距村1公里处即有高速公路, 1公里内也有公交车站。网络建设进一步推广, 已经有30%的村民家中有电脑并且使用互联网。现在, 村里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0%, 而手机用户早已近100%。东城村的交通通讯日益便捷, 与外界的沟通也日益紧密, 这些都把村外更多的工作就业机会带给了村民, 而且村民有基础可以快速地往返于工作地和东城村之间, 甚至可以达到“早出晚归”。“消息进得来, 村民出得去”, 逐渐扎实的公共通讯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出。

此外, 越来越多的工厂、科技园、学校等在东城村附近的城里建立起来, 增加了许多务工岗位。因而, 靠近东城村的市区就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 由于其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 并且对于村民来说距离较近, 比较方便快捷, 村民每天都可晚上返回村里生活, 无需远离家乡在外奔波, 所以绝大部分的东城村村民都在这附近一带务工。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东城村劳动力的分布现状:分布范围小且较集中, 绝大部分在省内, 其中大多又在离村不远的城区内。

3.3 拆迁将会影响今后东城村劳动力转移的流向

之前已经分析过, 社会经济条件对于东城村的劳动力流动影响较大, 所以市政规划理应予以重视。南昌市地铁2号线的修建引发的拆迁对于东城村的劳动力流动影响是“阻力”与“推动力”兼存的, 但纵观全局, 很明显是“推动力”占主导。

拆迁会永久性或临时性占用东城村的土地, 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 但是由于当地农业生产规模小, 所以这个经济负面后果并不是很严重。另一方面, 土地的征用会迫使更多的劳动力向外流出务工, 尽管这个剩下在村里务农的劳动力比重不到10%, 但拆迁会促使这一比例进一步减小。

再者, 拆迁会影响村民的住宅, 许多私人住宅面临全面拆迁, 这意味着村民居住地的变化, 随即影响着村民外出务工地离家距离的远近, 原来的“早出晚归”模式很可能受到冲击。若是家与务工地“两点一线”的距离加长, 很可能原来的模式难以维持, 务工地的改变很可能发生, 即造成劳动力流动走向改变。若是“两点一线”的距离缩短, 则是为村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从而很可能吸引更多的人外出务工, 同时, 村民的务工范围会得到一个新的延伸, 从而在劳动力流动的人数和走向两个方面都会得到相应的拓展。上述讨论均与拆迁安置地的选址有关, 而这个还处于商议阶段, 无最后明确定稿。

从市政规划的角度看劳动力转移问题, 笔者认为, 更大的发展潜力在于市政项目完成之后, 不仅仅是在目前的开发期。如果地铁2号线完工, 东城村和周边市区的联系将非常紧密, 得到极大的改善, 其社会经济地位会上升到新的一级。东城村将更加地融入城市, 享受城市的辐射带动。站在城市这个大平台上, 东城村所获得的将不只是公共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便利, 更加深远重要的是教育文化资源的渗透, 而后者, 则是引领东城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在动力。

4 调查反思

4.1 建立当地较大规模的生产单位是一种优质、可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综合评析东城村的劳动力转移的走向, 可以看出, 村民们主要还是依附于离村不远的城中的一些工厂以及小企业, 并无大批出省外务工。反观当地并无大规模的乡镇企业, 笔者思考认为, 劳动力的流出大多是受各种方面的经济因素驱动, 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的村民, 远距离打工或是背井离乡都是无奈之选, 都是迫于生计。在当地建立较大规模的生产单位, 比如乡镇企业等, 是一种非常好的发展方式。这种情况下, 村里的劳动力无需被迫大量外出务工, 在当地即可就业, 对于像大城市也是一种外来人员流入的缓解。这种模式既带富农村当地, 又缓解城市过度膨胀压力, 平和地推进城市化, 是使农村融入城市的优质发展之选。此外, 这种带动效应是深远的, 相较来说, 是未来的收益远大于目前的投入的。当然, 基本原理如此, 但要选择一个符合当地特点的切入点着手是最重要的, 也是难点所在, 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深思。

4.2 城镇化建设要与经济文化建设同步进行

回看东城村的发展, 可以明显感到社会经济条件即城镇化建设对于它的重要性, 近年来的九龙湖开发案以及地铁2号线的修建都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推广看来, 笔者认为, 城镇化建设无疑是带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高速列车, 尤其是对于像东城村这样的自然资源一般的农村。这些农村亟需通过市政规划, 更强有力地受到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 为其发展注入活力。城镇化建设要与经济文化建设同步进行。因此, 政府的责任要凸显。合理有序的开发规划对于农村的发展极其重要, 特别是当地经济文化的建设发展, 对于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引导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市政规划不仅是要开发新区, 更要将经济的散点连接成面, 形成规模效应。

4.3 教育文化是促使劳动力流动的深远动力

前文已经提到, 东城村的劳动力流动范围小, 集中于省内附近城镇, 某种程度上也是当地村民文化素养、受教育程度有限所致。外出务工的东城村村民主要是从事于一些餐饮服务业或是一些技术劳工、建筑行业等等, 不需要很高的综合教育素养, 主要还是体力劳动加技术活的组合。因此, 村民的这些工作需求在周边的城镇内即可解决, 换言而之, 有限的教育文化水平实际上限制了当地的劳动力向更大的平台流动飞跃。在这种教育文化水平不均等的情况下, 劳动力的流动是不可能达到自由流畅的, 正如“人往高处走”这句话一样, 经济教育的发展不均衡注定了劳动力的流动也是存在一个“单方向”效应。而像东城村这样处于劳动力流出方的地区, 教育文化的局限导致这种单方向流动也是不流畅的, 存在“断点”和“死路”。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下的劳动力流动应该是由劳动力自身需求和意识主动驱动的, 而不是现如今的受经济诱引被动驱动的, 那种流动应该是“向四周随意而动”的, 不仅是“单方向”的。要发展到这种理想境界, 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无疑的是, 教育文化熏陶出的综合素养才是促使劳动力流动的深远动力。

5 结束语

劳动力转移问题非常复杂, 我们不能单纯地判断劳动力流动是好是坏, 劳动力的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是时正时反。农村当地经济的发展, 如乡镇企业的发展, 实际上固守当地劳动力, 保护劳动力不外流;而周边外界城区的发展以及政府的规划很多又吸引当地劳动力向外流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劳动力转移, 但总而言之, 目前劳动力的流动都是各种经济发展的带动结果, 在理想的社会下, 劳动力的流动应该是自由自主的, 也应该是充满着“人性色彩”的, 我们都共同地向着这样的未来努力着。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贷款南昌轨道交通项目管理办公室.世界银行贷款南昌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项目-移民安置行动计划[M].2012.

[2]王世强.南昌市5年内将九龙湖片区建成50万人口新城——我省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支持发展[N].新法制报, 2012-06-07.

[3]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新区简介[EB/OL].http://hgt.nc.gov.cn/comcontent_detail.

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篇7

实习地点:

实习内容:

参加人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时笔者发现,一方面农村有大批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却出现了“转移难”的现象。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农民自身因素导致“转移难”。

一些农民知道靠有限的土地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不敢转移。集中表现为“五怕”:一怕变化。“两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思想仍然存在;二怕欺负。由于农村教育、文化、技术、信息落后,使一些农民自卑心理严重,怕跑出来找不到活干,怕干了活又要不来钱,怕外出打工受欺负;三怕风险。多数人文化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不适应城市产业多样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风险;四怕碰壁。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五怕限制。就业管道不畅,怕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社会环境导致了“转移难”。

一是少数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现象,实际上是农民的隐性失业现象。目前,政府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农民的转移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社会服务不够。在各级组织中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农民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三是城乡差别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积极促进农民转移,而大城市却通过限期清理等政策压缩雇佣农民工;四是就业空间不够。从近年来“民工潮”流动的去向来看,越是大中型城市越具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是城市过大、民工过多,又会造成交通、治安和劳动力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混乱,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五是政策保障缺位。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在城镇已初步建立起了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非常薄弱。

(三)现行土地制度的双重功能与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存在着矛盾

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具有经济和保障的双重功能。虽然最近我国的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还有一些农村农民对农业生产不抱有信心,产生了懈怠的心理,但是土地经济功能的削弱并没有让农民失去对土地的依赖。我国的土地保障影响着我国土地的经济性和规模经营,从而制约了土地的经济功能的发

挥。这样造成了一种矛盾,既想去外出打工,又不想放弃农村户口。一方面,由于土地的经营模式造成的效率较低,这就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外出打工;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外出的打工者仍然对土地存在着依赖,因此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

(四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几乎每一个外出打工人员都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打工人员是不能够得到身份的转变的。因此出现了另一个矛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拥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但是在户籍方面仍然难以得到身份上的转变。这种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农村打工者在城市长期工作却难以得到城市户口,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旧的户籍制度与新的经济体制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该地区要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农民,特别是要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完成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在于农村劳动力通过农业内部、外部转移就业。同时,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现实情况下,必须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逐步减少农村人口。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需要。

近年来该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其中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打工经济。该区是后发展的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工业基础薄弱,吸纳消化劳动能力低。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作出了加快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打工经济的决定,强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制定培训规划,构建以“区劳动力市场-中心劳动力市场-乡镇小型劳动力市场”为骨架三级联动的职业推介网络,大力推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实践证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需要。

去年,中央一号档给新型农民做了三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我区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注重技能培训,组织农民参加各种培训,提高从业技能。同时,农民通过外出务工,能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积累财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成功人士,有的在外成就了一番事业,真正变成了“城里人”,有的回乡投资创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长期的“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发展不够,农村远离城市文明,农民的收入低下,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加大,部分农户至今无法脱贫。长此下去必将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

展。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农村稳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第四,转移时间变率增大

随着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业、商贸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兴起,重点工程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如我县房地产业的兴起,沿江风光带的建设,新城区的扩建,新区的建设),一些大、中型企业的纷纷落户等均为解决本地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集镇的建设,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也吸引了部分回流人员。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大部分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家政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制衣、餐饮服务,商贸营业和家政服务业等工作。还有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一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成为临时性劳动力转移人员。

第五、在世界上产业地位上升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的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大量引进外资,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据世界银行统计,2001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制造业大国。这一切,当然与我国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巨大的市场、改革开放政策、社会的稳定等有密切关系,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能提供大量的低工资劳动力。随着我国更深更广的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显著。

第六、农村劳动力转移本身对交通、金融等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表明,全国有7800万农民工,据专家估算,目前中国有超过1亿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未来10年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高峰期,还将有1.5亿农民涌向城镇,如此巨大的人流及相应的货币流向,必将对交通、金融等服务产业产生巨大的需求。此外,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将成为现有就业人口的巨大压力,促使他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反过来又会促进潜在的转移劳动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无形中整个社会的劳动者素质将得到极大提高,必将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劳动力向国外转移,可一方面缓解国内就业压力,还可赚取大量外汇来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

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人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培训内容为缝纫、计算机、家政、保

安、幼教、电工、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的方式可以通过职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镇、村部门举办各类中、短期的培训班,通过培训,使他们符合就业条件,在就业过程中具有一技之长,既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二)建立镇劳务输出机构,完善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工作站和流动人口管理站,相应制订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措施和目标,并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并逐步与县联网。加强对劳务信息中介机构的联系,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互通信息,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平台,切实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制度,实现农村劳动力规范、有序流动。要逐步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制度,降低劳动力外出转移门槛,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度。制订优惠的政策,简化外出劳务的各种手续,要走出去,多与用人单位联系,与中介机构合作,逐步建立和扩大就业管道,实现有计划、有组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通过调查分析,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管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也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同时,依托资源,建立和扶持龙头企业,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建立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篇8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编制全省区域劳动力转移规划工作调研的通知》(XXX号)精神,我局高度重视,认真按照通知的要求,对我县劳动力资源和产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了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劳动力资源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XX县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既是山区县又是革命老区,全县人口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XX万人,农村劳动力约XX万人。由于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我县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县富余农村劳动力向来有外出打工的习惯,目前外出务工的人员有XX万。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在招商引资方面大下功夫,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外出务工大军出现了大幅回流现象。据统计,目前我县xx万农村劳动力中,在农村从事农业发展的有xx万人,在县内从事二三产业的有xx万人,外出务工的有xx万人,16-23周岁在校读书学生xx万人,可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约xx万人。我县的农村劳动力中,16-40周岁的青壮年约有xx万人,约占总农村劳动力的xx%,其中男性约xx万人,女性约xx万人;文化程度,以初中水平居多,约占xx%,高中 1 或中专水平的约占xx%,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xx%;农村劳动力普遍拥有农业种植技能或掌握一些初级的职业技能知识,技能素质还处于较低水平。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成效和措施

一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坚持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抓紧抓好,特别近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双转移”战略决策以后,我县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积极的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以来,我县共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xx期,职业技能培训xx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xx人,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xx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xx人,创业培训xx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xx人,其中组织劳务输出xx人,就地就近就业xx人。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我县始终坚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各镇政府充实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配备专职人员,形成了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局面。二是县政府与各镇政府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年将培训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工作职责落实到人。三是确保就业 2 培训资金到位,县财政在运作非常困难地情况下,每年为劳动力转移工作安排工作和办公经费,以保证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建立定期听取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制度,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五是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保护外出务工农民土地权利。

(二)典型引路,开展广泛宣传。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我们注重运用典型表率作用,采取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启发农民劳务创收致富,并积极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宣传农民外出务工相关知识,宣传典型事迹和农民劳务经济收入,启发教育农民,动员农民转移就业,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强化培训,提高技能素质。认真贯彻省、市“双转移”战略,紧紧围绕提高技能培训质量和效果,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县培训中心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组织开展适合产业转移需求和实用型技能培训班,分期分批对不同层次的劳动者进行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县内社会办学力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真组织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加强企校双方合作,联合举办培训班,以工学结合的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劳动者 3 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满足企业的需求。

(四)强化服务,搭建就业平台。一是设立就业服务大厅,提高服务效率。我县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大厅设立一站式的服务窗口,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用工登记、招聘信息发布、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并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就业活动。搭建良好的就业服务平台,为各类城乡劳动者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等活动。积极举办各类劳务招聘会,促进劳动力供需对接,促进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劳务输出。

(五)夯实基础,完善服务体系。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县切实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各镇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工作,人力资源社会市场设立招聘服务大厅,配备电子大屏幕、计算机、桌椅等设备设施,方便举办人才洽谈会。各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按照“六到位”、“八统一”的要求,配备了办公设备设施,落实了工作人员,积极对农村劳动者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建立了村级劳动保障助理员制度,聘请各村支书担任村级的劳动保障助理员,负责协助开展就业工作,从而把就业服务延伸各镇村委,初步在全县形成了县、镇、村的就业服务网络。

三、主要工作亮点

(一)结合产业特点抓特色培训。注重结合本地竹资源产业的发展,根据本地企业的需求抓好竹技能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竹子专项能力培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聘请县竹子协会的专家自 4 编培训教材、课程、考试试卷,开发了竹家具、花签(香骨)、竹器编织等专项能力考核规范,大力开展竹子深加工专项技能培训。2008年以来,我县共举办竹子加工类技能培训班7期,累计培训竹子加工技能劳动者350多人,为本县竹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二)整合资源,夯实技能培训基础。为了加强技能培训基础,改善技能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2010年,我县结合工作实际,整合了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进修学校教育培训的资源,建立了一个集酒店餐饮、酒店客房、家电维修,计算机、电工、多媒体教学室等六大功能实训室于一体,年培训劳动者3000多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为农村劳动力搭起了一个良好的技能培训实训平台,大大提高了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和档次。

(三)大力组织“送培训下乡”活动。为充分激发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我县积极创新培训工作机制,加强技校合作,与广州江南技工学校和市高级技工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借助技校良好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组织培训,以各镇初级中学为培训据点,充分利用中学的教学培训资源,大力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把培训班送到农村,送到农民家“门口”,大大方便了农村劳动者参加培训学习。认真抓好新生农村劳动力的劳动预备培训,每年针对在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培 5 训,将就业观念、就业前适应、职业道德、劳动保护等知识纳入培训课程,有效地提高了新生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创新网络招聘求职服务平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不断适应劳动者的就职需求。2010年,我县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的特点,在山区信息网建立了网络招聘就职服务平台,进一步为企业和劳动提供了简便快速的招聘求职服务。自去年6月网络招聘开通以来,我们累计为560多家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共1600多条,提供岗位5210个,为劳动者提供求职服务6500人次,帮助2300多名劳动实现就业,有效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就业。

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初中文化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甚至是小学文化水平,就业竞争力不强,转移就业质量不高。在参加技能培训过程中,要真正掌握一门专业技术难度较大。

(二)部分农村青年在选择转移就业的时候,存在着挑肥拣瘦的思想,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的意识淡薄,不愿意参加技能培训。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大转移就业政策宣传力度。

(二)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服务。

(三)加强培训促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新生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

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篇9

一、宜章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一)全县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据农村住户调查:2002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为26.68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4.8%;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69.71%,第二产业占10.76%,第三产业占19.53%;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7.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二)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市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8.5万人,其中省外7.53万人,省内0.96万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2.1万人,其中女性1.07万人;在新增成员中有0.06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广州、深圳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据调查,我县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74%分布在广州和深圳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

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2)一些重点工程在全县相继开工建设,沿公路两侧新开办许多采石、水泥预制件等配套企业以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县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2、两广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劳动服务中心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1、建立乡镇劳动保障站和劳动信息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扶贫工程,是不交学费的“商业大学”,也是全县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积极稳妥的开展好劳务输出,全市就业服务中心利用这次机构改革的机会,加快了乡镇劳动保障站的建设。已建9个乡镇劳动保障站全部配备了1-3名专、兼职人员。全县13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站,岩泉.关溪.笆篱建站率超过75%。劳动信息网络的建立已在构思当中,的确亟待落到实处。因为它的建立将会使劳动力转移和跟踪服务更加规范、更加简捷方便。

2、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占66.5%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只占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据调查:今年各乡镇相继开设了缝纫、电脑、保姆、保安、幼教、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民工960多人。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3、挖掘劳务资源,广开服务渠道。由于全县与两广接壤,打工妹大都以老带新方式输出,而男工及中年妇女输出就没有那么活跃。针对这一现象,就业服务中心及时与广东等地的信息联络员联系。仅麻阳镇今年上半年就向广东省的中山、南海、东莞等地输送男工657人,从事家政服务的中年女工246人,保安人员187人。为全县劳务输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农村男青年和中年妇女欢迎。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宜章县域经济发展。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县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县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

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

3、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两广地带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工资、待遇与内地收入越来越接近,且工作时间长,路程远,开销大。再加上近年来全县恰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衡枣高速、洛湛铁路、贵福铁路、永连公路等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在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来了巨大机遇。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回了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安心几亩田的收入,大多来到县城或小城镇经商、从业,从而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五、几点启示

1、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本地经济的有利前提。由于一些地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同,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全市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专家们认为,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

上一篇:想念一个人的语录下一篇:监理项目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