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中心工作总结(共13篇)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工作总结
2011年我中心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要点,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规范》及云龙区社区卫生服务慢病管理方案,积极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工作。我中心通过开展对门诊35岁以上人群实施首诊测血压及为我中心辖区内居民免费体检等工作,利用各种机会进行筛选,一旦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就及时纳入规范化管理,并建立慢病患者电子信息健康档案,定期随访,现将本年度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管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我中心组成3个慢病管理团队,坚持“科学服务流程,多方联动,重在策划,宣传先行”的工作理念,常年工作在服务中心和居民家中,今年加大经费投入,使社区慢病管理在人员、经费上有保障,使慢病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为了让居民都能及时参与慢病管理,我中心采用以电话或上门预先通知等最有效的手段,有效的保证了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管理数量和质量。至2011年底,本中心累计随访高血压患者600人,高危人群400人,糖尿病患者350人,糖尿病高危人群50人,高血压正常高值400人,均已建立健康档案,并针对不同情况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包括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了大致 1的了解并积极配合医师指导,对病情较重合并危险因素的病人建议并协助双向专诊,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使我社区范围内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了继续加强慢性病人的科学管理,有效地防止和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强化慢性病预防控制,提升高血压、糖尿病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我中心以“高血压俱乐部”的形式,开展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共组织专题讲座12期,参加人员累计1213人;为糖尿病人进行健康促进指导干预,下社区不定期为高血压、糖尿病人免费测血压、测血糖,受到居民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在我们社区范围内实施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后,我中心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为我社区居民的健康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取得了患者对我们社区的进一步认同,也证实了上级领导实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路线的正确性。
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开展基层慢病护理管理工作的方法
1.1 领导重视,精心部署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启动前,把基线调查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及时调配工作人员,外送护士参加全科护士培训班,组织开展了基层慢病护理管理知识岗前培训、双语培训和流动培训。、
1.2 加强宣传,促进健康行为
为做好基层慢病管理,基层医护人员需加大对慢病发生、发展、转归方面的教育,普及有关慢病防治知识,增强患者对慢病的认识,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血压、血糖监测。
1.3 转变模式,上门服务
专门为基层护士印制了“联系卡”发放至居民手中,护士通过转变服务方式,主动上门为居民测血压、监测血糖、开展健康教育等,一方面了解了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还可分析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2 存在的问题
2.1 公共卫生保健意识淡化
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卫生保健意识却仍然低下,健康行为的形成率低,“重医疗,轻保健”现象仍比较严重。
2.2居民对护理工作缺乏信任
过去功能制护理在大众心目中形成的护士形象就是执行医嘱、打针送药,由于基层慢病护理管理工作开展时间短,患者对护士的健康建议不信任而不愿采纳,随后还要询问医生,导致部分护理人员不愿在基层工作,认为护士价值得不到体现。
2.3 多元文化及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新疆少数民族众多,懂双语的护士少,工作开展难度大。近年新疆一些不稳定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导致基层护士在开展慢性病管理上门主动随访时,患者家属不愿开门。
3 对策
3.1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卫生保健意识
利用媒体大力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印制双语宣传单、健康教育处方,利用上门随访、定期讲座、门诊接诊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重点针对慢性患者,通过举办培训班(群体教育)、个别指导、组织患者间相互交流会等帮助提高健康行为形成率。
3.2 增强基层护士队伍力量,提高护士素质
①增加护理队伍人员,在基层护士队伍中大力开展“双语”学习,适应边疆特点,并选择身体素质好、医德好、愿意在基层服务的护士开展工作。②引导基层护士转变观念,转变在病房等待为患者治疗到主动上门开展服务,转变单纯执行医嘱到积极参与社区诊断、建立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等,深入开展“责任医生护士团队上门服务”,进行重点签约管理,护士要与基层医生密切配合开展工作,才能不断满足广大农牧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③加大基层护士的培养,提高素质是关键。基层护士必须技术全面、知识丰富,除应具备一般护士所应具备的素质外,还应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学习预防保健等知识,才能赢得信任,基层慢病护理管理才能长久地开展下去。
3.3 针对基层需求开展不同人群护理服务
长期慢性患者的基层护理需求较高,必须在先期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开展护理服务,进行随访追踪,开展连续性护理服务及个案管理;对适宜人群开展家庭病床护理及心理护理服务,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要及时签订医患协议书,以免引发医疗纠纷。
4 结语
我县基层慢病护理管理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仍存在公共卫生保健意识淡薄、居民对护理工作缺乏信任、多元文化及不稳定因素等诸多问题。日后工作中应努力克服这些问题,为广大农牧区居民的健康提供保障。
摘要:高血压和糖尿病为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单纯住院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在治疗的同时实施全面的护理管理措施则可有效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基层慢病护理管理工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重要,基层护理工作必须拓展到预防、保健等方面,转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才能不断满足健康需求,为慢病患者提供连续、有效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慢病护理,护理管理,基层卫生,边疆,体会
参考文献
[1]王树香.当前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2):109-110.
刮刮脸,美丽自然来
适应证:瘦脸,内分泌失调导致的色斑、脸色差
方法:涂抹上刮痧油,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
操作提示:1.面部出瘀影响美观,因此手法须轻柔,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2.可用功效精油替代刮痧油。
刮刮头,清神醒脑
适应证:动脉硬化、神经衰弱、头风证
方法:1.太阳穴:太阳穴用刮板角部从前向后或从上向下刮拭。2.头部两侧:刮板竖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后下方刮至后发际处。3.头顶部:头顶部以百会穴为界,向前额发际处或从前额发际处向百会穴处,由左至右依次刮拭。4.后头部: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风池穴处可用刮板角部刮拭。头部也可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5.全息穴区:额顶带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刮拭,顶枕带及枕下旁带从上向下刮拭,顶颈前斜带或后斜带及顶后斜带从上向下刮拭。额中带、额旁带治疗上下或左右方向刮拭均可。
操作提示:1.头部有头发覆盖,不必涂刮痧润滑剂。2.头部是一个全息器官,包含了五脏六腑的发育基础,对于五脏六腑都有调节功能,所以梳头的方法可以达到保健的效果。
刮刮背,轻松健体
适应证: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证
方法: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
操作提示: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数,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为准则。
6问刮痧
Q很多人刮痧后,医生都说有“痧证”,“痧证”是什么病?
中医的“痧证”是以症状而起的名字,是指刮痧后痧痕明显的病症。刮痧后,皮肤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和累累细沙粒(出血点),并且存留的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特征之一。“痧证”多胀,就是多有头昏脑胀,胸部闷胀,腹部痛胀,全身酸胀等症状。
Q为什么刮痧要求30分钟以内?
因为刮痧是以通为补的,刮完后通了就很轻松,但是如果让全身经脉都通了就过度了,因此要把握好时间,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宣泄病气,但是又不会伤正气。
Q刮痧也讲究部位吗,具体位置应该怎样把握呢?
刮痧的确要求部位,但不像针灸那样要求部位非常精确,刮痧的特点是要求点、面、线相结合。所以,相对来说刮痧的部位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Q刮痧板必须是牛角和玉做成的吗?
常用的刮痧工具就是水牛角和玉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材质都是中药,具有活血化淤、发散行气等作用,而且用这两种材料刮皮肤没有副作用。但是在民间,也会用边缘光滑的器具来代替,例如铜钱、汤勺、碗等,但是效果肯定比专用的工具差。
Q刮痧很难学吗?
刮痧并不难学,刮痧不像针灸那样对穴位的要求非常精确,所以针灸必须由医务人员来操作,而刮痧完全可以在学习后自己操作。
Q刮痧之前涂抹的油,是不是只起到润滑的作用?
刮痧油里面主要是植物油,还加入了一些活血化淤、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的中药,它可以增强刮痧的效果、减少皮肤的摩擦,可以很好地保护皮肤。如果不加中药,则只有润滑的作用,保护皮肤不被刮伤。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很多疾病都有立竿见影之效。民间的“揪疙瘩”就是“挟痧法”的俗称。
刮痧9不宜
1.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2.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止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3.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4.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5.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以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6.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刮痧,这类患者在刮痧时所产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7.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8.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以免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9.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
(2012上半年)
断滩村卫生室2012年6月10日
慢病工作总结
2012年,断滩村卫生室在卫生局及镇卫生院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认真贯彻落实《栾川县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以及卫生局各类文件精神,加强管理,严抓慢病项目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断滩村卫生室慢病工作总结汇报:一:高血压管理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村高血压病的发病,死亡和现患病情况。
(一)是通过开展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建档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二)是对确诊确高血压患者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截止2012年5月底,断滩村卫生室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38人。随访76人次。并按要求录入电子档案糸统。二:糖尿病管理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糖尿病,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村糖尿病的发病,死亡和现患病情况。
2型糖尿病管理;.(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档过程询问发现患者。
(二)是对确诊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随访,空腹血糖测量,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截止2012年5月底,断滩村卫生室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5人,随访10人次。并按要求录入电子档案。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依据相关政策对辖区所有重性精神病人,进行登记,建档,随访管理,并协同政府,家庭监护人一起管理,以防病人无端滋事,造成伤害个人,他人,社会等不良因素的现象发生。
截止2012年5月底断滩村卫生室共登记并在档管理重症精神病患者为1人。并对其随访2人次。
一、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网络,形成以小都卫生院为基准,各卫生站为分支,逐步深入的慢病防治网络体系,使慢病工作长久,持续,顺利的开展。
二、慢病干预: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慢病相关知识讲座,半年共开展了9次健康教育讲座,促进居民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开展了1次宣传活动,使慢病防治知识广泛普及,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强化健康信息传播,提高慢病知识知晓率。
三、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按照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1696份,主动筛查1000余人次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建立高血压慢病档案89份,糖尿病慢病26份,面对面访视173人次,电话访视4次。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供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予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四、每月定期下火车站,双龙井社区为居民测血压,解答相关疾病问题,进行健康指导,并建立35岁以上门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制度。
五、定期对慢病的工作进行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记录,及时改正,不断促进慢病工作。
以上是我站慢病工作的具体情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据上级领导和社区内居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更加努力搞好慢病管理工作,使社区内慢病的发病率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更好的为社区居民的健康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制定工作计划,使督导,培训,服务常态化,加强服务落实,确保服务真实性,让群众受益。
工作严格执行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我院落实服务责任到人,将患者以村组为单位,辖区责任医生包片承担工作任务,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慢病、中医药服务体系。
确保信息畅通,通过督导、培训、日常qq、微信等联络手段进行工作监督和指导,将错误率降到最低,让先进的、新的工作指标落实更快。
我院开展了3次考核,整体效果良好,个别责任医生工作成绩不理想,通过谈话、帮助等措施逐步缩小差距,让工作整体上更上一层楼。
当前工作情况:整体上高血压电子管理人数为3053人,管理率为51%,糖尿病电子管理人数为923人,电子管理率为40%,慢病管理率均达到国家要求,慢病人群筛查、随访、体检等服务整体上按照规范要求开展;中医药服务0-3岁儿童、老年人、糖尿病等中医管理已达标。
存在问题:村医整体上服务意识较强但医疗技术欠缺,指导用药、个体化服务技术有待提高;档案管理方面录入不及时存在粗心马虎等现象;个别村组管理率仍未达标。相信通过不断努力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让公共卫生服务惠及辖区居民。
1规范界定程序, 实行阳光操作
慢病种类多, 如何根据本地实际, 确定相应的界定标准和流程, 是慢病政策惠及民生的前提。近几年来, 湖北宜都市从制度顶层设计着手, 在评审队伍、评审流程、评审方式上进行改革, 使慢病患者公平公正地得到了实惠。
1.1评审队伍专业化。
2007年成立市医疗保险专家委员会, 由当地具有权威诊断能力的医疗专业人员负责门诊慢病资料审核、现场体检和最终审定。患者每年11月向定点医疗机构提出申请, 医疗保险专家委员会每年12月组织医疗专家集中评审, 确保慢病的科学界定。
1.2评审流程规范化。
将门诊慢病分为普通慢病和特殊慢病两大类, 并分别确定了相应的病种目录。纳入普通慢病目录的有15种, 分别是高血压 (极高危) 、糖尿病 (合并严重并发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脑血管病致瘫、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系统性硬化病、干燥综合征、肝硬化。患者经专家委员会确认后, 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 符合标准的纳入门诊慢性病管理范围。纳入特殊慢病目录的有9种, 分别是恶性肿瘤保守治疗、重性精神病、结核病、慢性重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器官移植术后门诊抗排异治疗、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青少年生长激素缺乏症 (限城镇居民) 、血友病输血或注射凝血因子治疗。确诊后即可向指定的医疗机构提出申请, 符合标准的人员次月就可享受待遇。
1.3评审方式标准化。
以往慢病评审多采用按报送的病情资料为依据, 既不能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又容易受人情等因素的影响, 难以确保专家评审的公平、公正, 参保对象也难以完全信服。近年来, 市医保局将“资料评审”与“体检评审”相结合, 改“明评”为“盲检、盲评”, 对于资料初审合格的人员组织他们在规定的时间统一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体检, 各种检查及化验单不填姓名, 只有编号, 检查结束后, 体检结果当场封存, 并组织医疗专家委员会成员以体检结果为依据, 结合初审资料再次进行评审, 评审结果在“宜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示。整个评审过程由市医保基金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 保证了评审结果的公平公正、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医保基金的运行安全。
2规范日常管理, 提升服务水平
为保证慢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同时又能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不可或缺。
2.1实行“四定”管理。
一是定点。患者必须在所申请的医疗机构就诊治疗, 一年内不得变更。一年内因特殊情况需变更门诊慢病定点医疗机构的, 须向市医保局申请, 经审批变更后一年内不能再次变更。二是定额。普通慢病按病种实行医疗总费用定额标准, 按比例支付, 当月定额有结余的, 结余部分不结转使用。患两种以上符合标准的病种, 以定额标准高的病种为基础享受一个病种标准。三是定项。统筹基金支付与规定病种直接相关, 且符合《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宜昌市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目录》规定的药品和诊疗项目。目录外或与病种不相关的药品和诊疗项目, 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四是定量。患者须定量开药, 一次处方最多不得超过一个月用量。若患者要求超量开药, 超量部分由患者自行承担。
2.2签订服务协议。
为保证参保患者获得合理有效的慢病诊疗服务, 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门诊慢病定点服务协议, 把定点医疗机构应达到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等以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3进行慢性病专查。
2013年以来, 市医保局对全市17家门诊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了专项检查, 进一步强化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管理, 对存在问题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一对一指正, 限期整改。组织召开全市医保门诊慢病管理培训会, 对医保服务人员进行培训, 从慢病门诊档案建立、“四定”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 推介管理好的医疗机构进行经验介绍和现场观摩。
2.4制定违规罚则。
各定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疗保险相关规定, 对申办、评审或接诊中弄虚作假的医疗机构, 取消其门诊慢病定点资格, 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医保定点资格;对违反医疗保险相关规定的医务人员, 暂停或终止其医疗保险服务资格;对评审中以权谋私的工作人员或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以及其他手段骗取门诊慢病待遇的参保人员,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处理。
3规范监督体系, 防范基金风险
医疗保险是按照“以收定支, 收支平衡”的原则运行的, 因此要根据基金收支实际确定病种和标准, 并保证住院医疗的需要和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这就需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
3.1实行享受资格每年评审制度。
凡通过评审的门诊慢病患者, 一年有效期满病情无明显好转需继续治疗的, 可在定点医疗机构再次申报并参加评审。参保人员的享受资格实行年年申报、年年评审制度, 建立门诊慢病的“退出机制”, 把真正需要医疗补助的患者纳入进来, 使不符合标准的退出, 形成“能进能出、进出有序”的管理运行机制, 让有限的医保基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3.2严格执行费用明细签字制度。
各定点医疗机构为每位患者建立费用明细台账, 患者所发生的费用必须经患者核对并签字确认, 要求证与人、人与病、病与药、药与量、量与钱五相符。
3.3执行住院治疗指标核减制度。
享受门诊慢病待遇的参保人员因病情加重需住院治疗的, 自入院之日起门诊慢性病待遇终止, 出院15日后恢复 (以出院带药15日量计算) , 重复享受门诊慢病待遇的医疗费, 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因其他疾病住院的, 规定病种的门诊待遇可不终止, 但住院期间不得重复使用治疗规定病种的药品。
科学而严格的监督管理, 让门诊慢性病人的就医用药得到有力保障, 又保证了医保基金的平稳运行。截至2012年底, 市医保门诊慢病享受人数为1887人, 占参保总人数的1.7%, 基金支出689万元, 占全部统筹基金总支出的5.9%, 这两项指标一直处于低位运行, 既节省了基金支出, 又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
参考文献
[1]董芬.城区居民主要慢性疾病谱及患者就医取向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41) .
[2]黄园, 李雪.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近况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0) .
慢性病已成为威胁社区居民及其家庭生活的主要健康问题。资料表明,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1]。社区对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不仅对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全社会的健康促进也有决定意义。
社区对慢性病有效地预防控制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实现的。慢性病的发病和进程除受生物遗传因素影响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且慢性病不易根治,这样对慢性病控制和预防逐步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重点。为了实現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仅要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而且肩负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任。社区慢病管理就是其中的一大项。
多年的实践证明,对待慢性病,单纯采取医疗手段,往往收效甚微,投入大量的卫生资源,如增加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新的治疗方法等,对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2]。慢性病的发病必然和生活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把预防工作渗入到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各个领域中去,从社会经济、文化、心理到个人的生活行为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彻底改变卫生服务方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同时进行必要的治疗,将是防治慢性病的一种有效而又节省卫生资源的策略。
从心理和社会方面对慢性疾病进行全方位的预防,是控制慢性疾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开展健康教育,做好三级预防,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控制慢性疾病应当选择的对策。
一级预防:消除和控制引起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可预防疾病的发生。一级预防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展健康教育,包括向社区居民讲授与慢性疾病有关的一些解剖、生理知识,介绍一些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引起的后果,简单介绍有关疾病的内、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应该用什么药,用药的目的和方法。要指导居民形成良好的养生习惯,指出在饮食上、活动上、生活方式上和处理人际关系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应该戒除哪些不良行为和习惯;应当建立怎样的生活模式。要向他们说明,导致一些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消除这些危险因素应当采用的方法。要向居民讲明,如何控制和治疗一些与严重疾病有关的疾病,如与冠心病有关的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等。要向居民讲明,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最好的防病治病方法。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的关键是要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病症的复发和加重,积极改善疾病的预后。为此,要加强社区监测和家庭监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师承担着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重大责任,要进行慢病管理,首先要在社区进行慢病筛查,然后把筛查后的慢病进行分类管理,进行随访。全科医师的慢性病随访工作就是社区监测的具体实施,他们要告诉居民强化个人的保健意识,平时应注意定期体检,感到身体不适要及早就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及时做好双向转诊工作。让居民真正做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疾病发展到比较严重阶段后应当采取的预防措施,这个阶段应当充分利用社区、家庭的资源,为患者提供尽可能满意的支持,应对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必要时应采用康复治疗和开展病后医护咨询,以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和残疾的发生。
对慢性病的防治不能只着眼于某一致病因素,而是要控制多种危险因素,这就必然涉及到社区、家庭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动员各种力量,形成一种合力,才能收到切实的预防控制效果。
把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目标与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结合起来,实现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目标,改善环境卫生,做好社区的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做好计划免疫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对提高社区整个居民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预防控制慢性病的重要手段。实现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目标,消除环境污染,建立社区居民文明卫生的生活行为,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及卫生服务设施,对于预防控制慢性疾病更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报告,2006:1.
2 中国医学实践杂志,2003,2(4):154.
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在基本卫生服务,慢性病的预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院充分认识到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以指派专人管理,成立慢性病工作领导小组等多种方法进行规范管理,并将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的防治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规范(2011版)》及上级要求,特制定2014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工作目标
1、成立慢性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通过电话指导、入户访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基本信息、门诊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等,加强辖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二、高血压工作目标
1、发现并积极登记高血压患者。
2、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随访不少于4次,并且每年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
3、高血压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一次血压并进行干预和效果评价;
4、继续施行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制,并做好登记。
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60%以上,规范管理率达到95%以上,规范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达到60%以上。
三、糖尿病工作目标
1、发现并积极登记糖尿病患者。
2、为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随访不少于4次,并且每年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
3、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一次血糖并进行干预和效果评价。
4、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45%以上,规范管理率达到95%以上,规范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达到60%以上。
四、实施计划
建立并健全慢性病工作制度,成立慢性病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建立综合防治机制。
(一)、建立慢性病工作报告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对今年新增的65岁以上老年人,新发的高血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
登记建档和管理。
(二)、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
1、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检出
利用健康体检、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诊疗、首诊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
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纳入慢性病管理进行规范化管理。
3、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4、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三)、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对高危人群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其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予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四)、一般人群的健康促进
根据一般人群的健康需求,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社区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推动全办事处规范实施传染病报告
处理,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结合我中心2012年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工作计划,就我中心2012年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工作情况总结报告。
一、成立组织
在中心领导高度重视下,成立向阳办事处东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报告和处理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疫情处理小组及村级管理小组等组织。
二、技术培训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我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为使我中心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真正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对辖区医务人员进行有计划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两次,按时参加疾控中心的例会和相关培训,并将会议内容及时传达并落实到各社区和个体诊所。
三、宣传
利用“3.24”和“4.26”宣传日和健康知识讲座,向群众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使群众能够科学、规范、有效地预防部分传染病的发生。
四、完成情况
1、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培训两次
2、召开村级工作例会12次,及时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
3、规范了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的使用
4、设立了由专人负责管理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及时掌握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提高了网报质量和即时性。
5、完成传染病报告76例,无迟报和漏报
6、每天按要求对传染病疫情监测查询2次,并对院内相关科室传染病报告自查一次
7、完成腹泻门诊工作周报25次,无漏报。
8、完成村级传染病防治工作督导8次。
9、开展院内传染病报告自查4次,查出问题及时落实整改。
10、完成传染病疫情月分析12次、季分析4次,年度总分析1次,并对分析结果公示。
刚开始,选择在春节出游的主要是年轻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开始转变观念,加入春节旅游大军。对远走他乡奔前程的上班族来说,这也确实不失为一种兼顾度假休闲和合家团圆的两全其美之策。只是一点,由于中老年人是慢病的主要患病人群,患者和家属对于“携病出游”多多少少都有些顾虑。
其实,旅游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作为调节人体精神状态的一种方法,通过游山玩水,观赏人文景观,使患者忘却疾病的烦恼,树立热爱生活的信心,对由病情引起的不良情绪能起到很好的调整作用。只要出发前准备充分,旅游过程中管理好疾病,慢病患者一样可以享受旅游的乐趣。
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邀请了几位专家,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肝病患者的旅游安全护航。
高血压患者篇——
指导专家:丁荣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
出发前准备:
1.在制定旅游计划之前,最好先请医生评估一下你的身体状况,看近期是否适宜长途旅行。一般来说,只要血压控制平稳,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可以出游,但以下几种情况建议暂缓旅游计划:年龄偏大的老年人(65岁以上),重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血压波动大者、已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中重度心功能不全者、频繁发作心绞痛者、有严重心律失常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2.请医生开好旅行期间需要服用的药物,特别是出境游的患者。国外的医疗制度和国内不同,就医开药不一定方便,且国外同种药物的商品名可能不一样,加上语言交流不方便,购买药物的时候不好辨认,患者又不能随意更换药物,所以最好能在出发前把药备齐带足。另外,准备一点抢救药,比如开搏通,旅途中血压高时可临时用1片。有心脏问题的高血压患者要准备一点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以备旅游途中发生心绞痛,可以在舌下含服1片急救。
3.准备一个小型电子血压计。
4.旅游目的地最好选择气候温暖的地方。若选择寒冷气候国家或地区为旅游景点,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因寒冷导致血压升高。若打算去高海拔地区,安全起见,最好先请医生从你的血压控制状况、体力等方面评估一下发生高原反应的风险。高原反应可导致血压升高,若发生高原反应的可能性较大,则不建议选择此类景点。
5.旅游时尽量避免单人自驾游。因开车是一件费神的工作,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尤其在高速公路上,持续紧张会引起血压上升,也会使心率加快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路面拥堵时,人的情绪很容易烦躁,遇到超车、违规时,又会情绪激动,使血液大量涌向心脏、血压猛然上升。所以高血压患者若选择自驾游,最好是多人出行,交换开车,避免驾驶时间太长。
6.在旅游的日程和路线的安排上,应该从容不迫和量力而行,注意劳逸结合。
旅行中的管理:
1.注意饮食卫生和合理营养,避免暴饮暴食。禁饮烈性酒、不要大量抽烟,可以饮茶,但以不引起过度兴奋、失眠为宜。
2.活动量不要太大,避免过度劳累。如出汗多,途中注意补充水分。
3.外出旅游作息时间尽可能规律,晚上早睡、睡好,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4.放松心情,保持心态平和,不发脾气,不与人争执,避免过度兴奋和激动。
5.坚持血压监测。
6.坚持按时服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如果是国内游,服药时间应与平时在家时一致,不能因为行程安排而耽误了服药。如果是出境游,到达地与出发地有时差,可根据血压监测情况适当调整服药时间,但要注意服药的间隔时间应与平时一致。
7.每天出门前先关注一下天气预报。如果天气变化太大,气温突然下降,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需注意保暖。
8.旅游时最好有人陪同,若无人陪同,随身携带一张健康卡,写明自己的心血管状况、血压控制情形,现在使用的药品种类、剂量,最好能有英文或旅游地区文字记载,以备不时之需。
9.如果旅途中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剧烈头痛,频繁发作一过性头晕(眼前发黑)或晕厥,偏身感觉障碍(一侧肢体不能活动、无力),要就近就医;如果坐着休息时出现心绞痛症状,一方面要服用应急药物(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一方面要向同行者请求帮助,赶紧去医院。
糖尿病患者篇
指导专家:向红丁/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出发前的准备:
1.旅行前做一次体检:查血糖、血压,看是否正常;做心电图,看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最好在7.0%以内。血糖、血压控制不稳定者不宜远途旅行。
2.准备好旅途中所需药物,如降糖药(或胰岛素)、降压药、调脂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带好注射用具(注射器、针头)、消毒用具。如果要去的是偏远地区,当地医疗条件差,要多带些药和注射、消毒用品,出国的患者也要多带一些药。
3.准备一个血糖仪,一台血压计,还要准备足够用的血糖试纸,在异地或国外不一定买得到同样的血糖试纸,即便买得到,国外的价钱比国内贵得多(西欧国家的价钱大约是国内的10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记得带胰岛素保温包,用于储存胰岛素。乘坐飞机的患者要事先准备好医院开具的证明,因为胰岛素不能托运,在过安检的时候,需要有医生的证明方可携带上飞机。
4.准备一些应对低血糖的食物:如水果糖、甜饼干。如果服用的药物是拜糖苹,则需携带葡萄糖粉,并分包存放,每包15克。
nlc202309021532
5.去国外的朋友可以在旅行社登记时,购买一种应急医疗保险,这种保险可以在国外看病时,享受医保。
6.随身携带一张急救卡,写上:如果我晕倒了,请在我**处找到葡萄糖粉让我服下,如果15分钟后不缓解,需再吃一次,如果依然不缓解,请将我送往医院。
7.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良好,可以自驾游,但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形,最好不要开车:一是合并心脏病;二是下肢有并发症,可影响踩踏油门和刹车;三是合并眼睛病变;四是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者,因为这样容易引起血糖波动;五为病史超过5年者,因为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友”发生低血糖时的一些警示症状,如头昏、出汗、心悸会逐渐变得不明显,以至于他们可能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直接变得神志不清,造成交通事故。
旅行中的管理:
1.乘坐火车的患者可在车厢内适当走动,以代替运动;乘坐飞机的患者待飞行平稳时可在机舱后稍稍活动一下身体。
2.三餐饮食要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
3.旅行要量力而行,别让自己活动量太大,累了的话,有些景点能不去就不去,还可以在同行者购物时休息。
4.出去旅游,都会吃一些地方特色,在血糖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每样都吃点,控制总量即可。
5.身边要带足够的水或保证随时可以买到水,糖尿病患者不能缺水,渴了必须喝水,不要怕撒尿,否则容易因缺水而出危险。
6.坚持服药或注射胰岛素。
7.经常监测血糖,在气候骤然发生改变、不能及时用餐时,合理调整胰岛素用量。
8.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因为白天和夜晚身体需要的胰岛素剂量是不同的,如果旅游目的地与国内时差很大,“黑白颠倒”,倒时差时要记得改变基础胰岛素的注射时间。
9.每天晚上回来后,要检查鞋底和足部,看鞋底是否有沙子,足部是否有破损(尤其是从沙滩回来),以防止引发糖尿病足。如果有小伤要及时处理,可到附近的医院诊治。
10.选择自驾游的“糖友”开车不要太快,以免因精神高度紧张而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血糖升高。另外,如果行驶中出现了思绪混乱、头晕目眩、手脚麻木、疼痛不止等状况,将车靠路边停下,测试一下血糖,补充必要的碳水化合物,适量服药以缓解症状。在病情未得到控制之前,不要继续开车。若病情不能控制,立即让同行者送你去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肾病患者篇
指导专家:张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
出发前的准备:
1.处于急性活动期或病情没有稳定,或有严重并发症的肾病患者,不宜旅游。
2.旅游前,必须告知医生相关行程和行期,了解旅游期间用药知识,并配足备齐需用的药物。如果中药煎剂不便,可暂时换用功效相近的中成药。
3.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最好不去寒冷险要的地方旅游,以免升高血压。与花粉有关的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不宜去花草丛中游玩,以免引起过敏反应。狼疮肾炎患者,不宜选热带海边旅游,以免遭受烈日的刺激。
4.血液透析患者外出旅游,应事先联系好沿途做透析的医院,并将自己的病情、透析的方法、透析的时间等预先告知对方,使对方有所准备,保证透析的连续性。
5.可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准备一个旅行药盒,包括以下一些用具和药物:
(1)诊断用具。血压增高的人需准备血压计,糖尿病患者需准备血糖测试仪,另外还需准备体温计。
(2)药物。平时常服用的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激素等在外旅行期间不能停服,因此,需准备充分。另外尚需准备以下药品:
①抗感染药:旅途中比较疲劳,尤其是肾病患者抵抗力较差,易并发感染,因此需备黄连素、左氧氟沙星、先锋霉素、罗红霉素等抗感染药物1~2种。
②抗过敏药:旅途中易发生食物或花粉等过敏反应,可备息斯敏、仙特敏或扑尔敏等抗过敏药1种。
③外用药:如伤湿止痛膏或麝香止痛膏、红花油、风油精等。去天气寒冷的地方旅游需带防冻膏,去天气炎热的地方需带防晒霜。
6. 旅游行程安排要合理,时间要宽松。事先要了解清楚旅游景点的规模和线路,联系好住宿和交通工具,安排好旅游时间。
旅行中的管理:
1.旅游景区多有地方风味小吃和特产,容易使人暴饮暴食,肾病患者应注意饮食节制和饮食卫生,以免损伤脾、胃,同时影响肾脏。
2.游览每处景点中途应有充分休息的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3.备好衣物,以防受凉。
4.旅游中许多人玩兴很高,忘了疾病,亦忘了吃药。陪同旅游的家人应注意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肝病患者篇
指导专家:段雪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
出发前的准备:
1.有长途旅行计划的肝病患者先不要急着报团、订票,最好先到医院查一下肝功,请医生评估一下现在是否处在病情稳定阶段。如果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可以放心出游,但如果病情在活动期,转氨酶升高,有黄疸,暂时就不宜旅行。
2.准备好所需药物,除了常用的药物如保肝药、抗病毒药外,还可以带一点抗感冒药、抗过敏药和治疗腹泻的药,旅途中备用。另外,最好再携带一些常备的消毒纸巾等物品。
旅行中的管理:
1.外出旅行时要尽量避免长途跋涉、爬山等活动量太大的项目,以免因过度劳累导致病情波动。
2.旅游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3.慢性肝病患者,尤其是老年肝硬化患者,往往免疫功能低下,春节期间天气寒冷,出游时接触各类人群的机会又多,因而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一旦发生“感冒”等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极易加重,转为细菌感染,发展为支气管炎甚至肺炎,最终加重基础肝病,出现肝功波动。因此,慢性肝病患者春节外出旅游时要带好衣物,注意防寒保暖。
4.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一般人发生肠道感染只是腹泻,但肝硬化患者发生肠道感染可能引起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或腹水。
5.去海边省份或国家旅游的朋友要注意避免生食海鲜,以免传染甲型或戊型肝炎。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是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如果在原有肝病基础上重叠甲型或戊型肝炎,可能会发展为重型肝炎,甚至危及生命。
6.肝硬化患者要吃柔软、清淡的食物,不能吃坚硬的、粗糙的、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
7.不要一高兴就饮酒过量。对肝病患者特别是乙肝患者来说,酒精是最大的敌人。酒精进入人体后的代谢产物会加重肝细胞损伤,引起转氨酶升高,导致炎症活动。酒精还可能诱发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炎症产生的毒素会反过来加重原有的肝病。
中心在区疾控大力支持下加强慢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充分履行慢病预防控制职能,保障了辖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慢病防制指导思想
2011年中心的慢病工作在上级单位指导下深入社区,大力开展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慢病防制工作,结合控烟、控酒、饮食干预等措施,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促进,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辖区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结合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慢病专兼职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辖区居民关心的慢病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最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做到自觉把“医德医风规范”落实的医疗服务工作中,进一步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全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明新形象。
三、慢病防制的内容及措施
1、强化慢病防制网络工作
为了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提高信息数量和质量,提升中心整体形象,推进慢病防制的规范。成立慢病工作小组设专兼职人员。从中心分管领导到中心各个片区、服务站,再到全科服务团队医生、护士,宣传员深入社区。积极落实慢病防制工作的计划,开展各项慢病防制工作。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快速互动、灵敏高效的信息采集网络。通过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促进全年信息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医疗费用的逐年增长
已成为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这就需要优质经济的服务,而社区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是最佳投入效益的干预,加强社区慢病管理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而社区慢病管理是社区医疗优势的一个突出体现。由于社区医疗距居民近,就医方便、快捷,医患之间易沟通,易开展健康教育,易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对一些疾病好回访,易跟踪,社区慢病管理对社区居民生命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3社区诊断
社区人口构成,主要疾病谱、死因构成主要疾病患病率,以及社区主要慢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危险因素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内容、数据更新,详见社区诊断报告。
4、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
中心定期开展自查工作,严格按照区疾控中心的要求,对慢病各项工作举行日常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针对上半年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分析,积极改正。
全年高血压患者建档:1703人,糖尿病建档:356人,共建立慢病档案2116人,全部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
针对不同阶段居民健康状况、热点咨询问题,我们定期举办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共11期的“慢病俱乐部”活动,向广大居民传递了高血压病和其他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带领着居民群众,走出了对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认识的误区和盲区,给任重而道远的社区预防保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真正架起了医患之间、社区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社区居民的健康撑起了保护伞。
四、工作体会、存在问题、打算
2011年中心慢病防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需要每位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协调。不仅是中心各硬件设施的完善,更需要街道居
委会居民共同配合完成。在改善辖区居民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素养,从而推广到整个辖区。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内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有待加强,社区医生队伍建设有待整体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俱乐部活动有待进一步拓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慢性病预防控制服务的新功能,加强社区医生素质培养,努力开创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新局面。
一年来,在中心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区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市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和考核标准为依据,按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精心组织、积极配合,经过全科同志的辛勤努力和工作,顺利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肿瘤登记工作
全年报告肿瘤新发病卡176张,死亡卡32张,剔卡7张,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4次,将每季度的检查通报和要求及时反馈至每个单位,并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年初制定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计划,建立了慢病防治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落实。依照市疾控计划和考核标准,对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情况进行了排摸,设立了西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示范点,开展了高血压的健康宣传、干预和治疗。示范点积极配合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宣传培训
在碘缺乏病宣传日、禁烟日和高血压日宣传活动期间,积极组织相关部门上街宣传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均派人积极参加学习,提高了我们的业务专业知识水平。
总之,一年来我科工作虽然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中心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我们将本着“创业实干打硬仗”的态度,更好的完成下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慢病中心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春江中心小学教学发展中心工作总结01-09
网管中心工作心得07-16
调度中心工作标准11-14
信息中心工作要点11-25
中心工作简要汇报01-06
留学中心工作总结09-14
核算中心工作总结11-15
畜牧中心工作总结11-23
中心小学学校工作总结06-07
乡镇中心医院工作总结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