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通用8篇)
要谈教育哲学,首先得明确什么是教育哲学,哲学以最简洁最基本的形式来描述这个世界,延伸到教育哲学即以最基础的方式来思考整个教育世界,然而,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如果没有教育哲学,人们就不会思考人类的教育事业,只需人云亦云,赶时髦或不求改进,教育哲学就是要让知其所以然,并指导人们去实行不盲从、不演习习惯的教育(杜威在华教育演讲)。
杜威教育哲学社会基础是民主社会,在民主社会中,资源是共享的、开放的,每个人有均等的教育机会。他教育哲学的精要是实用主义,批判传统教育中学科与生活断绝联系,导致社会与学校分离,最终导致社会的不公平,这恰好与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从做中获得快乐和知识,让儿童热爱学习和生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我非常赞同杜威关于“做中学”的观点,并不是说任何事情都要亲身经历,但若能促进其学习的发生,“做”一下又何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更喜欢游戏或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他们学得更快,并且能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去,紧密地与生活相结合。关键是这样的教学方法适合什么阶段的学生,以及活动或游戏的方式。我认为在初级教育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一些实用的知识,这样即使有的学生就此辍学,也不至于与社会脱节;而在中等教育阶段应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高等教育的责任应培养具有社会责任的人,更加联系实际来教授一些理论知识,同时这些理论知识又能回到实际中,对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或方案。每个阶段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要求儿童在还没有懂得这个社会的状况前,就去研究政治,这是荒唐可笑的。
杜威的实用主义或经验主义我理解为生活主义,中国的成语叫“学以致用”,一种知识学习了如果没有实际的用处,只能作为炫耀或显示地位的东西,这种教育是极其失败的。现今中国的大学教育,文科专业学习的知识与现实脱节,理工科专业学的知识远远落伍于现今的科学发展,这样的教育有何用处?
可是要让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合拍,谈何容易。首先,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恶习——学而优则仕,学习有了一层功利性的色彩,而不是为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其次,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与实际生活的分离,教育改革只局限于教材不断频繁地变换,而没有触及实质性的东西——教育理念。最后,要关注的是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们的教师,他们思想的转变直接影响到祖国花朵的培养方式。
教育方法教材读后感
经验,何为经验?杜威在这一部分开篇就提到经验,并且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经验”。经验就是一个人打算做某件事,这件事的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个人。他提出“只有生长积累的经验才是有生命的”。
在理解“经验”过程中遇到的几个误区:身体和心灵的分离或者是行为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分离,偏重身体或行为的训练则会导致机械地活动,如果只用心而不结合行为,则会注重事物而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反思即是思考,思考事物发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仅仅想着是运气或者偶然。
第一,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到思维并且使思维获益。要激发学生的思维,需要的是他们懂得经验或经验情境的意义,注重联系实际而不是学院式的学习。对于判断是否与实际相联系的一个标准是“这是否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是否是与学生有关的问题”。
第二,思维需要掌握一定的材料而不是凭空捏造,思维的材料是各种行动、事实事件和事物的种种联系。
第三,在思维中,掌握的资料只是一种观念,由这些观念引发一些暗示,而只有依靠行动才能检验这些暗示的正确性。
总之,教育要贴近生活,将生活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材料联系起来,形成一种观念,激发出一些暗示,最终要回到行动上去检验,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用到思维,才能真正改变思维。
教材与方法的统一,方法是教材的有效处理,是how与what的区别。有目的的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一般方法与个人方法,一般方法只是一种参照,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方法,来发掘自己的创造性。
个人的思维与方法:信心与自信的区别,信心是一个人对所做事情一往无前的态度,而自信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虚心,保持一种孩子般天真的态度,专心。P1964、教材的性质
众所周知, 民主这一概念, 是一个政治意义上的概念。我们当今所用的“民主”一词, 源于希腊文, 现翻译成英文则为“democracy”。其中, “demo”意指人民或者是公民, 而“cracy”则是指某种公共权威或统治。在王绍光先生的《民主四讲》一书中, 他提到:“由全体人民 (而不是他们选出的代表) 平等地、无差别地参与国家决策和进行国家管理, 这是民主最原始、最简单的含义。”[1]然而, 随着时代的变迁, 民主早已不单单是一个政治制度的代名词了, 它的含义也从最初的政治领域转而向教育乃至生活的其他领域拓展。本文所讨论的民主, 是在民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意义上展开的。既是生活方式, 就包含了我们日常所说的社会参与和精神世界等方方面面的事宜。而教育, 正是在这诸多事宜中最重要的一点。当然,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 这种所谓的生活方式, 也依旧是民主在政治意义上的引申和扩展。
常常有人质疑, 民主这个政治范畴的概念, 是缘何引入教育之中的。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教育家:杜威。我们之前所提到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民主”正是这位大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在杜威看来, 民主这个概念是非常宽泛的, 他认为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 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 他写到:“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 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 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2]可以说, 杜威是当下民主教育的先驱。作为一个坚定的民主主义者, 他勾画出了一幅幅民主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
当然, 就当下而言, 我们不可能脱离政治去谈教育, 我们所谓的民主教育, 其实就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在教育上的相关反映。
二、教育和民主的关系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 在杜威的民主社会中, 民主主义是需要靠教育来实现的, 而民主社会也是教育发展的沃土, 在杜威看来, 一切教育只有在民主社会中, 才是无比先进和优越的。换而言之, 教育和民主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的关系一样, 互相依赖, 相互存在, 教育在民主社会中得到发展, 而民主社会也需要在教育下才能变得更加完善。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民主和教育在精神上也有着其内在的一致性。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精神实质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权力 (各方面参与的社会权利) 和精神世界 (思想、感情、个性等等) 的尊重。在民主的世界里, “人”是大写的, 是民主社会中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对象。而教育, 归根到底, 也是“人学”。如果我们承认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的话, 那么教育过程就绝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技巧的施展, 而更应该富有“人情味”。“人学”这一观点, 也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观点。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 我们尽可以看到他对学生的种种用心, 他没有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群体, 而是真实地去面对每一个学生, 他教育的精髓就是把他的每一个学生当作真正的“人”。不论学生年纪的大小, 成绩的好坏, 他都可以在每个人的身上发现其最独特的一面。
这就是民主和教育的关系, 它们既相互存在, 又和谐统一。
三、教育民主
“教育民主”, 把它转换成我们日常的语言习惯, 其实就是指“教育的民主”, 其意义是“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的领域, 使一定程度的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4]在李镇西的《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 (以下简称《民主与教育》) 一书中, 李老师对“教育民主”这一概念也做了一些自己的解释。他认为, 与“教育民主”最相近的一个概念是“教育民主化”, 前者是一个静态的名词性短语, 后者是一个动态的动词性短语———所谓“化”, 即转变的过程。[3]49也就是说, 在教育的问题上,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民开始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获得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 在袁振国先生主编的《当代教育学》一书中, 在谈到“教育民主化”的时候, 其内容所涉及的也是一种“教育平等”的观念, 它包括的是受教育权利的均等, 受教育机会的均等, 诸如此类的问题。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 所谓的“教育民主”, 或是“教育民主化”, 从某种程度上说, 是指向“教育公平”这一方面的, 它与教育的内容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从实践层面上来看, 它考虑更多的是教育普及的问题。然而, 随着世界的进步, 当教育的受众越来越多, “教育公平”问题也开始受到重视, 并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 当我们逐步实现了“教育对象大众化”———即教育普及、教育机会均等这些问题之后, 我们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此了, 我们更应该深入地去思考教育的内容问题。也就是说, 教育到底要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又或者教育究竟要让大众学会什么?这也就过渡到了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民主教育”这一概念上。
四、民主教育
“民主教育”, 也可称“民主的教育”, 从语法角度上来看, “民主”在这里变成了一个形容词, 修饰的是教育这个名词。还是在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一书中, 他对“民主教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我所理解的‘民主教育’, 是用‘民主’去更新‘教育’的内涵, 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或者说不充分民主的教育, 改造成为适合现代民主社会需求的民主的教育。”[3]50这里的民主教育, 从实践层面来看, 是对固有教育的一种改革, 和“教育民主”不同的是, 它涉及到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具体来说, 在教育的过程当中,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具有民主精神的, 而所谓的民主精神则应该包括师生的平等交流、学生自愿获得知识的自由、教师对于学生错误的宽容等等。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应该不仅仅只是知识, 更多的是让学生具备主动追求知识的愿望和获得知识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 在传递知识的背后, 要向学生渗透一种民主的精神, 培养学生民主的思想。
陶行知先生在1945年为民主教育规定的任务中, 对民主教育有过如此解释:“民主教育一方面是教人争取民主, 一方面是教人发展民主。”[7]948他还提到, 前者是在民主发展不充分的时代下进行的, 而后者则是在政治已经走上民主之路后进行的。这一规定, 时至今日, 依旧没有过时。我们现在的时代, 正是民主政治进行时的时代, 那么, 教人发展民主则更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
五、教育民主与民主教育的辩证关系
简而言之, 教育民主是关于教育受众多少的问题, 即教育公平的问题;而民主教育是“关于民主”的教育, 它涉及的是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等问题。虽然今天我们仍然需要“教育民主”, 让教育更加普及,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 只有在民主的教育之下, 教育才能更加民主。或许有人会对这种说法产生质疑, 认为这是一个蛋生鸡和鸡生蛋的问题, 我们似乎无法将这两个概念排一个顺序, 究竟是在教育普及的情况下才能让民主进行?还是在民主的前提下再去普及教育?
就此, 笔者仍然需要表明自己的立场, 坚持认为只有在民主的教育之下, 在人们有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之后, 才能衍伸出所谓的平等、包容、自由等等这些理念, 也只有在这些理念都内化于人们的心里之后, 人们才能对教育有所感悟, 对教育普及有所认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在民主生活中学习民主。”也只有在民主的生活中, 人们才能更加懂得尊重、懂得宽容, 教育也才会因民主的教育而更加民主。
结语
其实民主教育的问题, 绝不仅是一篇简单的文章可以说得清楚的, 它更重要的是在于教育如何去对民主进行实践。当然, 我们所谓的“民主政治”是在社会主义前提之下进行的,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民主教育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 而更应该有我们中国自身的特色。面对正在行进中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改革, 我们应该对民主充满信心, 对民主教育充满信心, 相信总有一天, 民主的旗帜将会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王绍光:《民主四讲》[M].三联书店, 2008年8月第1版, 第2页。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5月第2版, 第97页。
[3]李镇西:《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M].漓江出版社, 2007年1月第1版, 第48页。
[4]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7年4月第1版, 第302页。
[5]李镇西:《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M].漓江出版社, 2007年1月第1版, 第49页。
[6]李镇西:《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M].漓江出版社, 2007年1月第1版, 第50页。
关键词:活动 经验 地理 历史
一.活动中经验的意义
首先,要明白经验在活动中的定位与作用,就不得不先搞清楚活动的意义。所以杜威开篇便明确了活动的意义:“一个活动所具有的意义是否无止境,一切取决于我们看得见多少与活动相关的联系,并且在现实联系方面想象力的范围是无止境的。”[1]为了证明这一点,接下来杜威进一步通过知识与活动的关系揭示出了经验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意义。因而他有了这样的表述:“当知识信息进入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一个因素,为了知识本身而追求知识时,无论这种知识是作为手段还是拓宽目标和内容,都会有启发作用。直接的洞见与被告知的知识就会融汇贯通起来。”[2]杜威这样确切的话语使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初中时代的生物课,那时肥胖的生物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便搬来了一个成人实体大小的人体骨骼模型,并把它放在教室最前面,并配有相应的图解说明,虽然这与上课和考试的内容关系不大,但这却引起了我们不少的兴趣,每当下课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同学都会驻足观察,大家都感到这十分有趣。以至于当多年以后,初中生物课本上那些需要考试的死记硬背的名词几乎全都忘记了,而我仍然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体的一些骨骼的名称及相应的位置。从杜威的这一点上看,这着实切重了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病,为了就应对考试,多死记硬背,唯理论而理论,与现实生活与学生自身的经验严重脱节。
由此,杜威便得出了经验在活动中的定义:“随着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的能力的增强,我们的所作所为就获得了有意义的内容。因此,我们的日常经验不再是瞬间之物,它获得了永恒的实质。”[3]对于杜威的这一论述,让我想起了叔本华在他的著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所表述的一段话:“存在这一形态在时间上就是各个形态的先后继起,在空间上就是互为规定至于无穷的空间部分。“继起”是根据律在时间上的形态,“继起”就是时间的全部本质。”[4]这是多么天才而又直切本质的表述啊。个体经验正是在连续的活动的选后“继起”中实现了永恒的实质。在时间段上,经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杜威与叔本华所表述的概念不同,但就这一点上来说,却道出了多么的异趣同工的妙处,同时也进一步地关注到了经验在时间与空间中的重要意义。而在现实的环境中,人们对这种动态的经验的重大意义的发掘总是误入歧图,这也正如印度上古的智者说:“这是摩耶,是欺骗之神的纱幔,蒙蔽着凡人的眼睛而使他们看见这样一个世界,既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它像梦一样,像沙粒上闪烁的阳光,行人从远处看来还以为是水,像随便抛在地上的绳子一样,人们却将它看作一条蛇。”[5]
二.以经验为中介,历史与地理之间的互补关系
在阐明经验与历史、经验与地理之间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先再次厘清历史与地理的互补关系。杜威的表述是这样的:“除非‘在教育中存在一个统一的社会方向’这个观念只是一个荒谬可笑的借口,否则,作为课程的历史和地理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就必须在发展真正的社会性和理智性的经验中发挥普遍作用。”[6]而结合现实来看,我综合大多数当下教育工作者的观点后得出事实却是:地理和历史应该作为现成的两门独立学科来教授。而在这样的事实之下,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即学生所学习的大量内容都是与日常经验无关的东西。这样一来,日常经验也不会通过获得各方面的联系来扩充它的意义,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没有生机活力也没有真实感,因为它与目前的活动没有关系。非常不幸的是,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这种学科内容与学生经验脱节的现象是非常常普遍的。就好比历史的意义好比就是记录在书本上的某个时间点,和某句史学家的结论性的定性,然后学生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原文照背下来再复写在试卷上。佛朗西斯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我国的智者也说要“以史为鉴”,但这绝不是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所能达到的。真正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知道,这些活动可以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并使学生尽可能的认识到这些联系。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的作用在于通过提供前后联系、背景和观点,来丰富和解放比较直接的个人生活接触面。虽然地理多强调物质方面,历史多强调社会方面,但这都只是对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人类共处生活的强调而已。
三.经验与地理(空间)的联系
“在自然界的事实与社会事件及其后果相关联的方面,地理具有教育性影响。地理的经典定义就是,地理即地球这个人类家园的纪事。”[7]杜威认为,这个定义表达出了教育现实。杜威坚信,地理原本是一个可以唤起人的想象力的主题,甚至可以唤起浪漫主义的想象,地理分享着所有奇迹和荣誉,它们与人类的冒险、旅行和探险紧密相关。但要把具体的地理学科内容与人类的重要联系表达出来,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让我联想到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看风水”这一传统。大到一个国家的大型建筑工程的动工,或是房地产新楼盘的开发,小到一栋民房的修建,都或多或少会请人来“看风水”。这是否具有科学性暂且不论,却不得不承认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地理知识,如地质结构,房屋建筑的方向方位,采光性等。从这方面来说,具体的地理学科内容确实表达出了与人类的重大联系。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一个更广大的空间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不仅是為了应试的需要,把所学的地理学科知识在试卷上复述出来,这没有用,因为这些东西无法与学生生活经验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这正如卡西尔所说的,这些都是没有经过内化的没有意义的符号,是死的东西。所以杜威便明确的表达出:“追寻他们的前进路径就是扩充心智,这种扩充心智的方法不是通过把额外的知识塞进头脑,而是通过对从前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的意义进行重塑。”[8]
四.经验与历史(时间)的联系
在这段的开头,我不得不引用杜威的话来表达,因为杜威完全表达出了我内心深处的看法。杜威说:“扼杀历史的生命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种种模式及相关事实割裂开来。”[9]有人说,过去的事件已经过去,不再与我们相干。但谁都知道的事实却是,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关键。历史应对的是过去,是在过去的时间里的一种存在,而这个过去的时间里的存在却成了现在的由来。也正如列宁所说的,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当然杜威的本意并不是要我们去沉浸在一些过去的事件不能自拔,而是强调过去的历史事件不能与活生生的现在隔离,否则将失去其意义。杜威同时强调了,在生活经验的形成过程中,要真正了解智力在经验中所起的作用,除了学习历史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因为历史会说明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整个进步。这也形象的解释了当人们回望过去,反省历史中的错误时,人们也开始采取更多的实际行动来展望更美好的未来。比中在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而我国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也正是有此用意,铭记过去,反省历史悲剧,而其结果是指向现在,指向未来的,共同维护人类和平才是最终的意义。
五.总结
“任何经验,不管第一眼看起来是多么的不起眼,通过拓展其被察觉到的各种联系的范围,都能估计出他的无限的丰富的意义。”[10]正如上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各种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向外延伸,与自然和人两方面都有关联。而地理和历史作为学校课程中的两大资源,它们的主要教育价值在于在时间与空间的双向维度上,去提供一个最直接最有趣的路径,最终让学生进入到历史和地理所讲述的广阔的世界意义中去。
参考文献
[1][2][3][6][7][8][9][10]杜威著,陶志琼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210-216
[4][5]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2-33
转载
标签:随笔
教育
教育即生长
“社会通过对青少年活动的指导来决定他们的未来,也因而决定社会自己的未来。”未来的组成便是现在的儿童,所以现在教育的成败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的社会。而现在教育的很大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最终执行者便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以教师的教育好坏便直接决定了我们的未来。可能这样说有点太过,但是我觉得在社会如此复杂,如此千遍万化的现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不能在墨守成规。教师的任务也不仅仅只是将教科书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简单了。
“成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当然,只有现在还未成熟,才能继续发展。那么什么是未成熟状态呢?是一个人还未发展到某一点上?或者是一个人还欠缺点什么能力?其实如果我们如果这样思考,那便认为“未成熟状态”是一种不好的状态,是需要马上度过的状态了。这样我们的想法也未免有点太消极了。换个思路,“我们把未成熟状态理解为一种生长的可能性,不仅是指现在缺乏一种力量,但将来也许会拥有,而且还指它现在就有一种确实存在的力量,即发展的力量。”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如果我们在“未成熟状态”,那么我们便有一种发展的力量,如果我们处于了“成熟状态”,便失去了这种发展的力量。我们的学生显然是处于“未成熟状态的”,而我们教师本身呢?
“未成熟状态”的两个特征是依赖性和可塑性。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学习,必然要依赖教师,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掌握一些技巧和能力。但是这种依赖是双方面的,其实教师也同要依赖与学生,如果没有了学生,便没有了教师这个职业,当然这只是物质层面的。其实教师只有在不断的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发现一些教育的规律,才能去真正理解教育本身的内涵。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实践而只会夸夸其谈,那么他所谈的也仅仅是“空中楼阁”。所以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依赖。或者说正是这样的一种依赖才形成了学校这样一个“小社会”。所以,依赖性是一种力量而不是软弱,它包含相互依赖的意思。
学生的“可塑性”我们常常会理解为原先不会某样技能或知识,通过学校教育而使学生掌握了这项技能或知识。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可塑性完全不同于橡皮泥或蜡的可塑性。
不是说我们教导学生什么样的技能或知识,学生就必须被动的接受。而是更像“柔韧的弹性”,或者比弹性更加深刻,“它更是一种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一种从经验中保持可以用来对付未来情境中的困难的力量。”所以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或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是某项技能或知识本身。
教育中的民主思想
“教育就是不断成长......衡量学校教育的价值的标准,在于看它在何种程度上唤醒了持续成长的愿望......”,但是,教育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却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最为关键的便是目前社会生活的性质。
杜威总结了前人对教育的一些理解,比如柏拉图,他“深信,如果每个人都从事适合其天赋的活动,那么个人就会觉得幸福快乐,社会的组织就会完善;他又深信,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发现个体独特的天赋并训练他有效地利用这种天赋。”但是他却认为人只存在三种能力或力量。而教育的检测和删选作用仅仅是表明一个人属于三个阶级中哪一个阶级。18世纪启蒙时期以卢梭为主的个体主义,与柏拉图思想却大不相同,提出每个个体的自然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提出了一种包括全人类的社会概念,并把个体作为社会进步的单位,但是这一派哲学缺乏发展其理想的机构”,最终难以实现。19世纪以康德为主的的国家唯心主义,“把民族国家作为实现其理想的机构,弥补了这个缺陷,但是在实施中又把社会目的的概念缩减至属于同一政治单元的成员,并重新使个体从属于机构(国家)的思想。”
康德的国家唯心主义使我想起了小学时我们所经历的教育,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的时候,个人必须服从国家。其实在我们的脑海中早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形成了“个体从属于机构”的思想。那么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身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自然与杜威所处的社会有很大的差别,自然杜威的很多想法我们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那么到底社会主义国家里的教育应该是怎样进行呢。资本主义国家老是认为自己是最民主的社会,但其实在它们的社会中也并不能达到杜威眼中的“社会全体成员都能以同等条件,共同参与社会的利益和财富,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共同生活之间的相互影响,来使社会制度得到不断的灵活调整,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民主社会。”因为我并未深入研究过资本主义社会,所经历的教育也都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所以我并不能证明我的观点。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称得上“民主社会”么?
虽然我只生活了30年,但是也能深刻的体会这30年中社会的变化,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我小学时接受的教育到现在的小学生接受的,确实民主的概念在不断的深入人心。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现在社会中的许许多多的问题。高考确实曾经让社会的全体成员以同等的条件,参与了社会的利益和财富。但是30年过去了,他的公平性在不断的受到着考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育水平,不同的生活条件下的学生参与同一项考试,这本身其实已经是不公平所在了。但是除了高考,我们还有其他选择么?这么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在越来越大。虽然我们不能以钱(权)多钱(权)少来划分不同的“阶
级”,但是这种分隔线却越来越明显的显示在了我们眼前。当街边乞讨的小孩遇到坐着奔驰宝马的小孩,当农民工遇上开着奔驰宝马的人,你能说我们以同等条件共同参与了社会的利益和财富么?但是社会的财富却又不足以让每个农民工都开上奔驰宝马,那必然会出现现在的情景。难道我们能将手中有着很多房子的老板的房子没收,分给没房住的人么?那这又会遇到另外的不公平。但是如果某人用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财富时,那又另当
别论了。所以在社会财富有限的前提下,我们也只能尽量去平衡这里面的很多矛盾。
我曾想过一个问题,这几年,整个中国房价飞涨,城市化建设也搞得非常红火,看看宁波,在短短7-8年时间里,城市的面积变大了多少倍。有多少高楼拔地而起,有多少农民工生活在这些工地上。但是城市化进程最终会到头,这个时候,那些生活在工地上的农民工兄弟还能回到地里么?而且此刻的农民工说不定已不能称为“农民工”了。
在这样一个矛盾重重的社会里,我们的教育如何进行,便成了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30年前的高考制度还能有效么,那些上着民工子弟学校,每天除了学习还要经历生活的小孩(这样的小孩还算好的了,还有很多连书都没在读的),如何能和一堆人围着转,能花好几万去上个培训班,而且准备了上百万出国的小孩去公平的竞争呢?当这样两种人不断的分化,你说最后那形成的不叫“阶级”么?想想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那无数无产阶级的流血牺牲换来的。“无产阶级”?杜威眼中的“民主社会”的最后一句“使得社会制度得到不断的灵活调整”,我想才
是解决现在这许多矛盾的唯一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不是少数官员要做的,对于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教师。未来社会和谐的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学生的认识与否。教育的目的我们在谈到学生学习的目的时经常会说我们的目的是高考,但实际上这个想法会极大地误导我们的学生,乃至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要谈什么是学习的目的,就必须明白什么是“目的”、什么样的目的是好的、要完成目的应该怎么做等等。
杜威说到“学习的目的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但是这只有在民主的社会中才能实现。“我们在探索教育的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求”,但是这也只能在民主的社会中才可能做到。当社会关系还不是完全以对等为基础时,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有可能发生偏差。首先,目的必须是从自身的经验自由发展而来的,不能由外来的命令决定。这点我觉得在现在的教育中尤为重要,我们在谈到学生学习的目的时经常毫不犹豫地会认为那应当是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考上好的大学。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教师自己的目的而已,当然教师的目的本应当与学生的目的相同或相近,但是这对学生来说毕竟是教师或外界强加给他的,不是从自身的经验自由发展而来的。对于学生,他们只模糊的认识到考上大学应该是自己学习的目的所在。所以将教师的目的与学生的目的统一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过多的去思考学习的目的,大多出于一种盲目的学习状态,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学习不努力,甚至厌学。有了目的,学生就会对现在活动的结局有了预见性,就会给予现在的学习活动以方向。有了目的的行动就是理智的行动。“理智的行动意味着预见未来的可能性,拥有行动实施的计划,认识到实施计划的手段以及有关的障碍”。当然如何采取正确的步骤来实现目的是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的。
第二,如何确定良好的目的。“所确定的目的必须是既有情况的产物。”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好的目的绝对不会是高考。当然要想确定一个好的目的并非易事,这需要学生对未来生活有一个思考,对自己将来的生活有一个预见,这种预见决不是空想,而是应当建立在已有的生活上的。所以我觉得学生有必要了解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有必要知道人们在进行着什么样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
有个更直观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确定一个好的切实可行的目的。当然,一个目的被确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自身不断的成长,我们的很多想法,思维方式以及所处的环境都会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所以一个好的目的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的改进。“目的必须永远存在于活动之中”,例如我们的目的是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其实真实的目的绝对不是考试后的那个结果(如果有人这样认为,那么他也需并
不需要努力学习便能获得,例如作弊,或者其它非法途径),而是考试过程中的良好的答题。所以为了能在高考中良好的答题,我们就必须做很多事情,就必须要在平时努力的学习。所以如果将高考中良好的答题列为学习目的(也未尝不可),那么就需要在平时多掌握如何考高分的手段。但如果仅仅是将高考的分数列为学习的目的的话,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第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将学生看作一盆花,那么最后这盆花顺利开花便是我们的目的。其实我们都知道如果想要这盆花开花的话,就要经常的给它浇水,晒晒太阳,如果下雨了就要搬到屋里,如果长虫了就要除虫等等。总之我们在完成目的的过程中所要做的要考虑很多其它的因素,要使花的活动与环境的力量共同协作,而不是互相对抗。如果我们不管天气等因素,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来让花顺利开花,我想大多数
是会失败的。那么我们对待学生也应如此,每个学生都有其特点,如果我们不管这些,而制定一个自以为正确的教育目的,那么最终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说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属于中国工人阶级;说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必须采取既区别于资本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读完《新民主主义论》后,体会最深的是新民主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
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然后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必须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
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而这种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
作者:高一(5)班 章欢
指导教师:胡阳森
伟大的中华大地养育了亿万儿女,圆明园的火光,列强的入侵,唤起了一代青年的致力共和。卢沟桥的枪声,日本狼儿女的狂笑,激发起又一代青年的拍案而起,舍生忘死,挽救民族危难。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都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却淘不尽你恒古不变雄浑的气宇;淘不尽你五千年历史的轩辕。今天的美好时代又是用多少英雄的血肉之躯得换而来。我们,怎能忘记。
看了影片《党的女儿》后,我感触很深,令我无法释怀。影片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影片中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权压迫,不为豺狼虎豹,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民族的自由,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谱写了一曲曲响彻云霄的爱国主义壮歌。
影片中的一个镜头市场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三名共产党员有重要情报汇报给游击队,在半途中,一名共产党员走失了,她不幸被敌人抓住。敌人逼她说出另外两名共产党员的下落,但她宁死不说。她知道,只有不让敌人得逞,我们才能赢。敌人发怒了,残忍地用火将她活活烧死。在火海中,她巍然屹立,没叫喊一句,犹如铁铸。在她心里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她身上的的每一个细胞都浸透着这种精神。
时间的消逝可以让我们忘却伤痛,却忘不了屈辱。爱国主义的思想已经渗透进了中华儿女的血液中,一代代传承;爱国主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历史已经证明中华儿女爱国势不可挡;历史翻开了新篇章,我们的祖国也在逐渐走向繁荣富强,中华儿女依然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爱国主义思想。
一、实用与发展相统一的课程价值取向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家, 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和“社会的职能”, 在性质上讲, 教育就是“生活的社会延续”, [1]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 [2]而这种改组和改造又必须利用环境、通过环境才能完成, 进而认为教育必须以“发展个人的创作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也就是培养所谓的社会精神的社会能力”为目的。因此, 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的课程就必须具有实用与发展的价值。
所谓实用的价值, 就是指课程要能使儿童适应和应付当前的环境, 能解决当前的困难。所谓发展的价值, 就是指课程要能为儿童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要能使儿童应对将来环境的变化。实用指向现在, 发展指向未来;实用解决确定的困难, 发展解决不确定的困难, 即为了将来的实用。
二、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论基础
杜威是现代教育派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言人, 是继卢梭自然教育理论提出后, 主张重视儿童、解放儿童的教育家。杜威曾说:“儿童是起点, 是中心, 而且是目的, 儿童的发展, 儿童的生长, 就是理想所在。只有儿童提供了标准, 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 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儿童, 而不是教材。”[3]因此, 在他看来, 其一, 为了教育不至于成为机械的和死板的令儿童生厌的活动, 课程应符合儿童心理需要、兴趣和能力;其二, 为了保证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课程应相应地体现保护儿童认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其三, 为了使系统知识保持社会作用, 课程应具有社会性, 在一定情境中发展学生的社会见识和社会兴趣。组织课程必须围绕着儿童的需要和经验, 并通过这种课程, 使儿童具有能够自我发展, 自由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本能。为此, 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应该成为学校课程和教材的主要内容, 必须“把儿童自己所能处理的材料掺入课程, 使他们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到许多教训”。[4]
从杜威的上述观点不难看出, 儿童中心的课程论的实质就是注重儿童个人经验, 让儿童的学习与儿童的生活、生长密切联系起来。这样, 从课程的组织形式、教材的编排及选择, 到教法的具体实施形式, 归根结底都成为儿童本身的问题。儿童无疑成了课程的中心, 一切都是以儿童为中心而安排和展开的。
三、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杜威强调儿童和社会的联系, 认为在两者中有一个联接的共同要求———活动。他从实用主义的经验出发, 认为课程的本质是直接经验的总和, 任何知识都是活动的结果, 儿童生来就有探究活动的本能和兴趣。因此, 他主张课程应以儿童日常生活经验为转移, 以儿童自身的能力和兴趣为主旨, 让儿童从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中去学习直接经验。所以他提出了“从经验中学”、“做中学”的口号, 并把它看成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 确立了活动在课程中的地位, 倡导活动课程, 改造学科课程, 试图实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课程形态上的统一。
杜威活动课程的基本形态是主动作业。他十分强调主动作业在学校课程中的重要性。主动作业可以为儿童提供真正的动机和直接的经验, 并使儿童接触现实。通过主动作业, 可使“学校的整个精神得到新生”。[5]杜威所主张的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使儿童能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 以及使学校成为“雏形的社会”等, 主要就是通过这种主动作业而实现的。因此, 他明确地指出:“学校所以采用游戏和主动的作业, 并在课程中占一明确的位置, 是理智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并非临时的权宜之计和片刻的愉快惬意。”[6]没有一些游戏和工作, 就不可能有正常有效的学习。学校的任务, 就是设置一个环境, 在这种环境里, “游戏和工作的进行, 应能促进青年智力和道德的成长”。[7]由此可见, 杜威把游戏和主动作业看作活动课程的两个基本形式, 并且游戏必须是“自由的”和“可塑的”, 主动作业必须面向全体人;必须满足儿童兴趣, 适应儿童生活需要, 必须代表社会情境, 使课程与社会和儿童结合起来, 同时体现方法与材料的同一。
杜威虽然倡导活动课程, 但并不一味反对学科课程。相反, 他认为学科课程也应是一种重要的课程模式, 但同时他又看到了已有学科课程的两大弊病:一是学科课程中人文与科学分离, 二是学科课程与社会生活分离。所以, 他认为必须对学科课程进行改造, 使学科课程成为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体, 并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
四、“从做中学”的课程实施观
课程实施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将编订的课程付诸实行。杜威活动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式决定了“从做中学”的课程实施观, 这是杜威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贯穿于杜威所论述的各个教学领域, 倡导通过各种“作业”和活动, 即从做事情中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他说:“科学教育的教学法的新的出发点, 显然不是教一些贴有科学标签的东西, 而是利用熟悉的作业和工具, 指导观察和实验, 使学生在他们实际的运转中了解它们, 从而获得一些原则的知识。”[8]“学习意味着学生学习时所做的某种事情。这是一个主动的、亲自的事情, 而不仅是一个人提取所储存的知识的过程。”[9]“实验方法作为获取知识和确保它是知识而不只是意见的方法, 既是发现又是证明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发展乃是造成认识论的改造的最后一个巨大的力量。”[10]总之, 实验方法的引用精确地表明, 在控制的条件下所进行的这种活动, 正是获得知识和经验关于自然的各种有效的观念的途径, 学校的任务“不在于把青年从一个活动的环境转移到死记硬背别人学问的环境, 而在于把他们从相对地一个偶然的活动的环境, 转移到一个按学习时指导的选择的活动的环境”。[11]
杜威倡导“从做中学”, 主张学校与生活加强联系, 较大程度上革除了传统教育知行脱节、手脑脱节、儿童处处被动的弊病, 含有明显合理的因素, 为现代教学理论中重视“发现法”教学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其过度强调了活动或工作等直接经验在教育中的地位, 从而相对忽视了间接经验在教育中的地位, 这在理论上显然是片面的, 在实践上也无法解决系统知识的获得问题。
五、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结合的课程评价
杜威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把教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所谓内在价值, 就是欣赏的价值, 能在真正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深切了解到事实、观念、原则和问题的重要意义;所谓工具价值, 即比较价值, 它是对特定情境中目标的需要和满足程度, 对事物的工具价值进行排序, 以便做出选择和取舍。[12]
杜威从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统一的观点出发, 反对把课程中的许多科目分为欣赏的科目 (即有内在价值的科目) 与工具的科目 (即在它们本身以外还有价值的科目) , 并力求把两者统一起来。给每门科目赋予独立的价值, 同时把整个课程视为由各种独立的价值聚集而成的混合体, 他认为“这种趋势是社会团体和阶级隔离孤立的结果”, 是“在众多的教育中”, 反而“把教育遗忘了”的表现。在重视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统一的基础上, 杜威十分重视科目的内在价值或欣赏价值。他认为, “每一科目都有一个方面应该具有这种终极的意义”, 要求每一个科目本身应成为“对儿童有意义的东西”, 使儿童在学习它的过程中产生心灵的愉悦与满足。如果一个科目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欣赏过”, 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杜威虽然强调科目的工具价值, 但认为这种工具价值应建立在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并为之服务, 反对课程实践中往往脱离内在价值去重视工具价值的做法。他对课程的评价, 是立足于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基础上的。首先注重课程的内在价值, 再考虑不同课程在特定情境中的工具价值。[13]
六、杜威课程思想评价
美国教育学者罗思指出:“未来的思想必定会超过杜威, 可是很难想象, 它在前进中怎样能够不通过杜威。”由此, 对杜威教育思想在世界的影响可窥见一斑。它致力于解决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教育与社会、儿童、实践的脱离。他的课程思想实质上是要努力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结合, 使教育过程充满乐趣, 富有成效, 既有益于儿童个人, 又有益于社会。它要求教育要尊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也就是要通过活动性、经验性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然而, 杜威教育思想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 由于过度强调儿童当前的直接经验, 提倡“从做中学”,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间接经验在课程和教材中的地位或作用, 轻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 从而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智力训练的标准。这是杜威教育思想受到指责最多之处。杜威是20世纪美国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教育家, 但无论如何, 他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 他在课程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
参考文献
[1][2][4][5][6][7][8][9][10][1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1, 8, 72, 200, 209, 207-219, 305, 353, 356, 292, 10.
[3]王保星主编.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362.
【关键词】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人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化学教育宗旨
On the chemical education and humanitarian
Qiao Guohu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teaching of chemical Suggestions.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emotional importance to student attitudes and values, calls for the emotional health of students to mak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humanities, student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In this paper,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major events took place; Sanlu milk powder incident, asked the seven-day, such as God. Of chemistry teaching content and objectives of the reflection. Advocacy education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chemistr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o inculcate among students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Scientific Literacy; humanistic quality; humanitarian sentiments; patriotic sentiment; chemical education purposes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日益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也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很久以来,我们的科学教育忽视了人文教育。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改革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科学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有些科学成果不仅未为人类造福,反而给人类社会造成灾难。例如,战争中使用的化学武器,就对人类文明造成了极大地威胁。所以我们的化学教育应以人道主义为精神武器,抵御各方诱惑,固守科学精神。
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大毒枭刘招华,用普通的原料提取高浓度的冰毒,令人发指。这足以告诉世人:人性一旦与科学发生背离,是多么可怕}所以呼唤学生健康的情感,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1 化学教育要与人道主义教育紧密相连 中学阶段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教育学生拥有浓郁的关爱生命、悲悯苍生的人道主义情感。
社会的物质文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近日的“三鹿奶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其根本原因就是商家利用三聚氯胺的假蛋白原理,降低成本,欺诈消费者。导致了许多婴儿中毒并患上肾结石。这一丧尽人性的行为,又一次为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要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要让学生牢记化学的宗旨;促进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福利与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
2 明确学习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中国学校过多强调学生书本知识,注重学生书面应试能力,而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则明显不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错把学习手段当成学习目的,而忽略了情感价值的培养。
教学中灌输入道主义情感,要以仁爱之心关注生活,关注生命。认识亿学物质的性能、了解对人类的益处和危害,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生活质量。例如,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温室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等。所以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保知识渗透到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铅的使用量严重超标。在选择儿童玩具、书本画报等商品时,色彩不要过于艳丽为好;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还地球一个山清水秀,减少温室效应;不使用含磷洗衣粉,以防水体富营养化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要以仁爱精神,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使之造福人类。
3 建立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在今天,更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把爱国主义情感变成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化学教材中充满了爱国主义教学的内容,从四大发明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从资源丰富到人才辈出。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教材,并及时补充新成就,运用具体数据和生动事例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爱国情感。例如指导学生观看“神七”上天的有关录像,学习“南海一号”发现和打捞的材料。真正激起他们强烈的持久的爱国情感。从而坚定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增强他们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责任感。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在人类文化史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机器。”知识经济社会要求的人才是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化学教育要充分利用化学人文教育的课程资源,完成科学素养与入文素养的融合,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推荐阅读:
民主主义与教育 读书笔记11-27
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读后感01-20
成熟主义与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10-03
发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06-29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11-17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文读后感07-1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11-22
民主教育评议11-07
建构主义与情境教学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