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读《童年》有感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文 读《童年》有感(通用10篇)

作文 读《童年》有感 篇1

马克西姆·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木工家庭中。在残暴的沙皇统治时期,高尔基吃尽了苦头:幼年丧父,却又受尽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围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贪婪,充满了仇恨……

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和他比起来,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个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亲人亲切无比的疼爱,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友爱,使欢乐的音符时时洒落在我的身边。在竹林里嬉戏,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闻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开始的。

拎着个大篮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后捡麦子,大篮子却总是撞到我的脚后跟。两条小辫儿上下欢快地跳动着,白蝴蝶在身边快乐地翩翩飞舞,读后感《作文 读《童年》有感》。湛蓝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微风挑逗着衣襟,篮中的麦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时光也就是在欢欣愉悦的劳动中度过的。

走进了书香四溢的校园,也成了一个莘莘学子。充实的一天就在这琅琅的读书声中开始了。老师热心地传授我们知识,同学们互相探讨,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接受春风雨露的滋润--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我结束了快乐的童年,开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没有仇恨,没有贪婪,没有乖戾,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这里的人是善良,纯洁,乐观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

作文 读《童年》有感 篇2

关键词:大众传媒,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童年

《童年的消逝》是尼尔·波兹曼1982年出版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他用童年的发明和童年的消逝两部分来说明电子传媒所营造的媒介环境导致了童年的消逝。在他看来,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是没有童年的, 印刷术的发明促使童年产生, 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导致了童年的消逝。

一、“童年”的含义及其产生

尼尔·波兹曼认为“童年不同于婴儿期, 是一种社会产物, 不属于生物学范畴”。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明“童年”这个词汇在古希腊时期是不存在的, 但是古罗马人提出了童年的部分含义, 即“宣称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 尤其是性秘密”。洛克则是从书本学习和童年之间的种种联系出发, 主张对儿童进行教育, 注意儿童的智力发展并培养儿童的自控能力。卢梭认为, 应坚持儿童自身的重要性而不只是把儿童作为达到目的方法, 因为童年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生阶段, 所以要了解儿童的知识和情感并进行教育和培养。儿童是一个有待发展的、非理性的、不成熟的“未成年人”, 而非正常的“人”, 童年则被视为个体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化的过渡时期童年。因此给儿童一个纯洁、美好的童年是非常重要的, 将儿童的成长环境和信息接触过度成人化则是对儿童的成长不负责任的表现。

印刷术的发明使童年成为一个社会而非生理的概念。英尼斯强调传播技术的变化无一例外产生了三种结果:它们改变了人的兴趣结构 (人们所考虑的事情) 、符号的类型 (人用以思维的工具) 以及社区的本质 (思想起源的地方) 。首先, 印刷术在激起作家日益强烈且无须掩饰的自我意识的同时, 它也在读者中创造出类似的态度。印刷术给予我们自我, 使得我们以独特的个体来思索和谈话。而这种强化了的自我意识便是最终导致童年开花结果的种子。其次, “知识差距”的产生。传播环境在有读书能力的人和没有读书能力的人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界线, 这就产生了信息等级, 儿童没有经过一定的教育阶段是不可能窥视到成人的秘密的, 于是童年产生了。

二、大众传媒对童年消逝的影响

尼尔·波兹曼认为1850年到1950年这个阶段代表了童年发展的最高峰, 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 到世纪末由于童年概念诞生的符号环境慢慢地被瓦解, 童年开始被定义为生物学的范畴, 而不是文化的产物。在波兹曼看来, 正是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给人类带来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电子传播环境, 没有人知道电子传播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所以他“主宰了人们处理事情的方式, 以及引导人们意识的方向”。电报的发明使得信息变得无法控制, 儿童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深处媒介环境中, 童年便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环境的影响。对于维护童年的概念, 波兹曼认为应该有赖于信息管理的原则和有序的学习过程, 但是电报的出现则改变了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同时, 这个时期图像革命展开, 信息的形式变为从散漫到集中, 从提议式到呈现式, 从理性到感性。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出现加剧了童年消逝的速度, 因为电视无法区分信息使用权:第一, 因为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第二, 因为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 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第三, 因为电视不能分离观众。所以在电视面前, 信息的等级制度崩溃, 媒介毫无保留地将信息同时传达给儿童和成人。区分儿童与成年的信息分界线消失了, 儿童能够了解成人的秘密, 当儿童和成年接受同样的信息时, 童年便不存在了。

尼尔·波兹曼认为:“电视瓦解了童年和成年人之间的分界线。一方面, 它不需要指导观众如何去把握它的形式;另一方面, 它不对观众做任何区别。”就像童年的产生一样, 波兹曼曾说:“印刷术如何创造了童年, 电子媒介又如何使之‘消逝’。”从18世纪童年概念的“发明”起, 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 现在人们对儿童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也赋予了儿童更多的权利, 以法律制度等形式对儿童进行保护, 儿童的地位和发展有了一定的保障。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儿童与成人接触的符号世界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 儿童在语言兴趣上变得和成人别无二致, 童年也因此正在消逝。童年概念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 波兹曼竭力主张要开始捍卫童年。

三、《童年的消逝》引发的思考

在波兹曼看来, 印刷术的发明在成人与儿童之间划出了一条明显的界限, 成人能掌握儿童所不能分享的技巧:阅读和写作。成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的隐私和秘密收藏起来, 使成人社会与儿童社会成功地分离开来。与此同时, 儿童也应该有自己生存的独特价值, 即需要到学校学习阅读和写作技能, 才能一点点地长大成人。因此, 只要我们回到阅读、写作的理性时代, 我们就能捍卫好童年。

尼尔·波兹曼表面上是对童年的消逝的担忧, 实际是对大众传媒所构建的社会环境的担忧。作为大众传媒的受众, 儿童受到大众传媒所营造的拟态环境的影响, 这是由于儿童具有模仿性强、自我意识模糊、自制力较差等特点。媒介的信息是面向社会大众的, 儿童自身还不具备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 因此有些信息并不适合儿童接受。如果儿童的言行举止上过多染上成年人的特点, 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同时培养孩子们学习延迟满足感的磨炼, 以及举止、语言和风格上的自我约束, 就是把自己放在几乎与一切社会潮流相对立的地位。在他看来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导致了童年的消逝。

当然也有人激烈地反对波兹曼这种说法。大卫·帕金翰在《童年之死》强调“童年的意义是什么以及童年如何被经历。很显然是由性别、‘种族’或民族、社会阶级、地理位置等社会因素决定的”。当然学术的观点应该是更加追求片面的深刻性, 避免全面的中庸之道。大卫·帕金翰强调儿童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在电子媒体面前也有选择性;此外, 社会也有一定的原则与义务充当信息的把关人, 考虑受众的特殊性来营造有利于儿童发展的传媒环境。

既然童年是作为文化的概念来进行讨论和规定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进步, 童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坚持童年概念, 就应该看到它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 儿童赖以生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也都有了很大变化, 他们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于是带有时代文化特征的新的特质产生了, 童年的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 波兹曼所捍卫的18世纪的童年, 这本身就有悖于真正的童年概念, 因为真正童年概念的核心在于儿童是独立于成人的个体, 他们应该享有与自己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童年随之发生变化, 要求儿童回到18世纪的童年生活, 实质上是以成人头脑中的童年生活来否定现在儿童的生活, 是一种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发展、变化问题的, 这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是1982年出版的, 但是在今天的中国, 大众传媒飞速发展, 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等媒介无时无刻不在传递信息, 儿童作为大众传媒的受众也处于大众传媒所营造的媒介环境之中。2013年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风靡全国, 这是一档亲子栏目, 在节目播出之前很多父亲都认为自己一直忙着赚钱养家就够了, 但是他们不知道父爱的缺失对孩子的成长会带来多大影响。有人认为没有父爱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 这档节目让很多父亲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尽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从这个角度来说电视媒介是有利于儿童的成长的。

四、结语

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童年”, 面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我们应辩证地看问题, 既要看到大众传媒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也要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儿童作为大众传媒的受众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的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但是由于儿童的认知、判断能力较差, 对很多信息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判断。因此, 大众传播媒介要做好“把关人”, 如不在少儿频道播放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广告、音乐和有暴力、犯罪画面的节目, 面对儿童这一特殊的受众群体, 营造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拟态环境。此外, 父母应该也成为“把关人”, 让儿童有选择地接触媒介。波兹曼在书中最后提出了父母最具有反叛意义的方法:“一是限制子女暴露在媒介前的时间;二是仔细监督子女接触的媒介的内容, 并持续为他们提供有关媒介内容的主题和价值方面的批评。”以此来帮助儿童在媒介环境中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程福财, 董小苹.童年的本质:现代儿童观的嬗变与超越[J].当代青年研究, 2010 (2) .

读《童年》有感初一作文 篇3

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他的名字叫《童年》。这本书主要讲了阿廖沙.彼什科夫的爸爸死后,被外祖母与妈妈带到了外祖母家。在外祖母家中,在外祖母家中只有外祖母疼惜阿廖沙,其他人都是自己为自己着想。再一次搬十字架的时候,由于雅可夫舅舅的自私,“小茨冈”被压死了。随后,阿廖沙在外祖母家经历了许多悲惨的事情,幸亏有外祖母,外祖母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那颗敏感而又孤独的心,让他始终保持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度过那悲催而又凄惨的童年。这杯书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童年》是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童年》这本书是他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他的外祖母一直呵护他,爱护他。可以说没有外祖母就没有举世闻名的作家高尔基。

读了以后,我感慨万千,作者的童年一直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令人窒息,反应俄国社会的腐败化程度,反观我谬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娇生惯养。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不懂得珍惜生活,实在令人羞愧,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好好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馈祖国,回报父母,回馈老师。

读《童年》有感作文700字 篇4

《童年》的故事始于本书主人公――阿廖沙三岁那年,他失去了父亲,并随着母亲投奔了吝啬、残暴、贪婪的外祖父,开始了他不幸的童年。他经常遭受外祖父的毒打,目睹外祖父剥削工人、虐待亲人、放高利贷的丑恶行为;而他的两个粗野、自私的市侩舅舅整日为了争夺家产而斗殴,甚至折磨自家的妻儿老小,害死了徒工。正如高尔基后来所写的:“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之毒,连小孩也热烈地参加一份。” 虽然幼小的阿廖沙生活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中,但也不乏有光明与希望存在。慈祥善良的外祖母、乐观纯朴的徒工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是他们赋予阿廖沙力量与支持,使他明白了真理,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善良、勇敢和正直的好人。 读完此书,我掩卷遐思:是什么使阿廖沙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茁壮成长,“出淤泥而不染”呢?再次回顾此书,我发现,阿廖沙虽然对自己所处的黑暗生活充满了愤怒、厌恶与忧虑,但他并没有被种种恶势力带来的困难与不幸所影响、所压倒,反而凭着对光明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凭着坚强勇敢的精神,在“炼狱”中经受磨练,战胜重重困难,终于锻炼成长为优秀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 此时,想起我平时知难而退的表现,我不禁汗颜:每当在做作业中遇到难题,我并没有认真仔细地去思考、理解,而是泛泛浏览一遍便置之不理,最后只能抄同学的答案;每当做事时遇到困难,我也没有坚持不懈地去克服它,经常是畏缩止步,再为自己找借口。如今,与《童年》中的阿廖沙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童年》让我明白,黑暗的困难终究会过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顽强不息地向着光明奋斗吧!

第5篇

读童年有感400字作文 篇5

阿廖沙幼年丧父,之后便寄居在外公外婆家。外公和两个舅舅都非常粗暴、自私,甚至连他们的儿女也是这样。阿廖沙在这个家中饱受虐待,虽然他也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小茨冈”、“好事儿”……但他们都相继离他而去。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读了之后,心情非常压抑。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阿廖沙的心灵会不会也被玷污?但幸好这世界也不都是丑陋不堪的,其中,外婆就是阿廖沙的太阳。外婆总是用她的温存、宽容给予阿廖沙爱的种子,种子发芽了,长成了参天大树。外婆等人的善良、乐观、正直给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我又想了想自己:我是独生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要啥有啥,但年幼的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当我读完《童年》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就是那个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不用为生活担忧,长辈会为你安排好生活,而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地享受我自以为已经厌了的父母的呵护。和阿廖沙比起来,我是多么幸福啊!我一定要好好珍惜。

读童年有感小学作文600字 篇6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姥姥了,她十分疼爱阿廖沙:当阿廖沙失去爸爸时,是姥姥在身边静静地安慰着他;当阿廖沙被姥爷挨打时,是姥姥在旁边安抚着他;当阿廖沙不想睡觉时,又是姥姥在床边哄着他,是姥姥给了阿廖沙勇气,是姥姥给了阿廖沙信心,也是姥姥带给阿廖沙无限地温暖。姥姥也是个十分仁慈、善良的老人:当姥姥在路边捡到了茨冈时,是姥姥不顾姥爷的反对,坚持收留了他,给茨冈端上饭,给茨冈睡上床,而且当茨冈长大后,姥姥也没有要赶走他的意思。

当然,我最喜欢主人公阿廖沙了。阿廖沙是一个在幼小年纪失去了爸爸的孩子,他不但没有变得悲伤,反而变得十分的坚强,他有自信,有勇气。在阿廖沙11岁那年,他的姥爷又把他赶到了社会上,让他独自生活,于是11岁的阿廖沙便开始了艰难而独立的生活。

作文 读《童年》有感 篇7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童年或正在幸福地享受着童年。在所有人的眼中,童年似乎都是美好的、有趣的,无忧无虑而自由自在的。可是在高尔基的《童年》中,却反映出了一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悲惨童年。

这部自传体小说是高尔基根据自己小时童年经历创作的。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么一个恐怖的、凄惨的非人环境中,饱受欺凌的他应该再不会有什么所谓的“童年乐趣”了吧?但其实他的童年比我们现在大多数儿童的童年更加充实、有意义!正是这些“艰辛”“磨刀石”,将高尔基磨炼出了与人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毅力和不同的天地!正是那些艰苦因素才造就了一位前苏联的伟大作家。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挥金如土而且受到了百般溺爱。俗话说:“真金在烈火中炼成,勇气在困难中培养。”我们现在的童年太“幸福”了。因此,这些光滑的“鹅卵石”乘虚而入,将我们身上的坚强性格几乎磨灭,更加造就了我们娇生惯养的懦弱性格。

从今天起,从我们读完《童年》起,让我们学会尊敬长辈,不要再让宝贵的童年白白溜走,在我们自己手中创造辉煌而美好的明天吧!

如此的童年——读《童年》有感 篇8

没有历史的销烟战乱,没有现实的复杂多样,袒露的只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这就是《童年》。

——题记

与其说这是一个俄国人生活的片影,还不如说这是一场悲剧!那一个酸臭的世界里,一切都变得腐朽,变得污浊不堪,在外祖父家的所见所闻和阿廖沙那痛苦地生活与沉重的感受,令人憾惊。让我更为震撼的是,世人灵魂的淤泥竟然没有腐蚀他的心灵,他的灵魂,他的精神……这需要多大的意志与信念,让他始终保持着纯净的心灵抗拒着名利、金钱的诱惑……

童年本应该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但高尔基的童年里却没有长久的幸福,更多的则是悲愤、难过和打骂。祖父家的种种陋习也使他年幼的心灵里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也曾哭过、闹过,甚至恨过,无端的暴打已经是家常便饭,他没有能力去抗拒,只能默默的忍受这一切,独自品尝寄人篱下的.苦果……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让一个无辜的孩子忍受如此多的煎熬,如此多的痛苦,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在那个昏庸腐朽的国家,再也找不到铁面无私的人,即使有,也不过是微乎其微,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善良与爱心埋藏在心底,让它永不见天日。在那儿,寻求不到法律的公正,每个人都变得狡诈、贪婪,为了名利不顾一切,连自己的亲人都可杀害,而统治者则不断剥削劳动人民的田地,搜刮粮食,置人民水火于不顾,天理何在,王法又何在!

同时这又是一个迷信的旧社会。愚蠢的人们信于圣母,坚信她能解人之难。即使身处危境,却还在奢望佛祖的庇佑,不及时想办法逃生。这,难道不是悲剧吗?每一颗心,每一个灵魂都在其中迷惘:怎样才能脱离这苦难。但在这丑陋,残酷的生活里,也充满着美好与希望。因为在这个没有亲情,没有欢乐,只有沉闷,野蛮的令人窒息的家庭里有着一缕鲜亮的阳光,这就是疼爱阿廖沙的外祖母。

正是外祖母——这个如同圣人一般的外祖母!用一颗金子般的心,给阿廖沙以温暖和力量,将他从黑暗的地狱拯救了出来,教会了他如何用心去分辨美与丑,善与恶,对与错,教会了他如何用平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即使在这个黑暗统治着的世界里,也要保持内心的纯净,让他始终接受思想的洗礼,用爱去学会关爱他人。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俄国人生活得令人窒息的环境,没有阳光,没有温暖,永远只有黑暗。而千千万万的俄国人也同他一样,在痛苦中煎熬。高尔基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呼吁,让俄国人早日醒悟,让劳动人民在黑暗中“爬”起!

读《童年》有感(推荐) 篇9

奇台四中七(14)班王冰洁

对于我来说,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没有战乱,没有纠纷,只有爱的阳光,只有亲情的雨露。童年是我最美好的回忆,但对于高尔基来说他的童年却是······在寒假里,我细读了《童年》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里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很沉重。因为我知道高尔基的童年,是在一个在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度过的,他四岁就失去了父亲,与悲痛欲绝的母亲及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幼小的他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小小的心灵因而受到许多打击。而外祖母及那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保护和支持了高尔基。

这本书生动展示了一个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状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丑恶,体会到老百姓的痛苦,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充满色彩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很多人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还有,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也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但最让人难忘的是高尔基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内心,特

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养成了一颗善恶分明、会爱能恨的心。他勤奋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读《童年》有感 篇10

最近我看了高尔基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部是他的《童年》。

《童年》讲的是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经历。阿廖沙三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开始,到外祖父叫阿廖沙去讨饭吃结束。

外祖父开了一家染坊。但随着家业衰落,他变得贪婪、残暴、经常毒打阿廖沙和外祖母还有他的孩子们,对工厂的工人也是不例外。有一次,阿廖沙因染坏了一匹布,被外祖父打得遍体粼伤,昏死过去。是疼爱他的外祖母和她的孩子们在无微不至的照顾阿廖沙,直到阿廖沙的伤痊愈。外祖父不但让工厂里的工人去偷、抢东西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两个舅舅也是粗暴、自私的人,整日为了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他们还疯狂地虐待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在这样一个充满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的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同时也知道了在黑暗之处,总会有光明在徐徐升起!

其实,阿廖沙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提材写下了他的童年。他用笔形象的反应了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把外祖父和两舅舅的丑陋、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写的特别生动。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一直在关心着他、给他爱和温暖。把自己不幸的遭遇用阿廖沙体现出来了。让读者读后内心是一片凄凉。我的童年是幸福的: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回到家有好吃的等着我;可以看电视、玩电脑;阿姨们还经常带我去旅游……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我有时还在学校里和同学打架,还和妈妈吵……我真不是好孩子。总是让父母和老师为我操心,尤其是我的父母,我很对不起他们,给我创造了这么美好的学习环境,可我总是辜负他们。可高尔基却不同,他很少有安静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人侮辱他、伤害他,但他孜孜不倦,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我们应该向高尔基学习,把他的宽容、和善、坚强发扬下去!

当我看完了这本书,就像看完了一部好莱坞大片,让我深有感触。

作者:管礼

学校:姜堰实验小学康华校区

班级:六(7)班

文本来源:《童年》

上一篇:桃花源记的译文下一篇:羽毛球赛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