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温庭筠教学反思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菩萨蛮温庭筠教学反思

菩萨蛮温庭筠教学反思 篇1

《菩萨蛮》二首作者分别是温庭筠、韦庄,大家看看下面的菩萨蛮温庭筠教学反思吧!

菩萨蛮温庭筠教学反思

两首词同属花间词,两位作者虽同为花间派词人,风格却又各不相同,本课时的主要学习目标就是通过两首词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刚刚结束了唐诗的学习,虽然学生对词不陌生,但是为了让学生尽快的感受词的特点,课初先引导学生回顾了词的相关常识,如词的来源、词的分类、词牌等,从学生的回答来看,掌握较好,由此引出对“花间词派”的了解。鉴于学生的资料中有了详细的.解读,主要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如了解了“花间词”的风格特点、代表作家等,然后借助多媒体补充介绍成派的原因: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以上这点学生是不了解的,需要补充介绍。

两首词主要围绕感受温庭筠、韦庄的词作风格展开,重点解读的是温词。先由词的韵律美导入,让学生找出韵脚,然后不同形式的诵读,感受韵律美。接着让学生找出物象,感受温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的风格。最后结合重点句揣摩人物情感及词所表现出的深意。韦词正如其词风格明白晓畅,由学生自己解决了内容的解读,然后引导学生对主旨的探究。

菩萨蛮温庭筠宝阅读题 篇2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宝函①钿雀②金鸂鶒③,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④。鸾镜⑤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注释]

①宝函:华美的梳妆盒。②钿雀:雀饰的金钗。

③鸂(xī)鶒(chi):水鸟名,又称紫鸳鸯。这里是金钗上的装饰。

④芳草江南岸:化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升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

⑤鸾(lun)镜:背上镌刻有鸾凤图案的妆镜。

1、下面对这首晚唐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此题5分)

A、“宝函钿雀金鸂鶒”触物生情,女子看到金钗上成双成对的“鸂鶒”时内心充满了一丝喜悦,表现了她内心与之相似的愿望。

B、“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虚实结合,由眼前回忆当年春雨潇潇时和情人驿桥边依依惜别的情景。

C、“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两句实写窗外春景之繁盛、游子无信,反衬内心之思念愁苦之情。

D、“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中“枝”与“知”谐音双关,女子感慨自己的相思之情无人理解,只有妆镜与花枝知道。

参考答案:选AC。

解题说明:本题考查诗词艺术手法的分析与鉴赏能力。“宝函钿雀金鸂鶒”,写女子晨起梳妆,她看到成双成对的“金鸂鶒”,与自己眼前的孤单寂寞恰好相反并形成对比反衬,内心应充满了悲愁苦闷。所以A错。同时结合下文,本词主要表现了女子的相思苦闷,“喜悦”与全词格调不合。C项亦实亦虚,暗用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青青”的典故,写爱人远出不归,音问断绝。

解答本题,既要熟悉诗歌鉴赏必须掌握的各种手法,又能结合诗词内容作恰当的分析。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情感流程。(此题6分)

参考答案:

女子晨起化妆,饰物上成双的鸳鸯触起她内心的伤感孤独(得1分);于是移目向外,试图排遣,沉香阁外吴山青翠碧绿(得1分);杨柳又轻细如丝,使她回想起当年春雨潇潇时和情人驿桥边依依惜别的情景,女子沉浸在回忆的悲伤中(得2分);眼前芳草茂盛萋萋,而远去之人无音讯到画楼,女子由回忆回到现实,内心有着春归人不归的隐痛和更加强烈的孤独(得2分)。无限自伤自怜之情使她窥镜自照,感叹自己的`心事鸾镜和花都懂得,自己的心事有谁能知道呢?伤感自己如花的青春在无尽的等待中渐渐逝去(得2分,这是全词的高潮,注意。老师可酌情对点给分,满分6分即可)

解题说明:

本题考察分析、鉴赏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本词中的艺术形象即女子,她内心的情感变化即词的情感流程。所以关键是细读诗句,读懂诗意,逐层提炼概括。词体的一个特点是讲究铺叙,基本上一个句号对应一个内容层次。学生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可依次提炼答案。“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是由眼前到回忆,由虚到实,时空交替。“鸾镜与花枝”,“枝”谐音“知”,解读时要注意。

简析

《菩萨蛮·温庭筠》导学案 篇3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导学案~教师版

温庭筠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描写技巧

2、准确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首词的特色和技巧 2.深入理解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精读法、讨论法

教时安排: 一课时 【导入】:(课前播放《菩萨蛮》的歌曲演唱)这首歌曲的歌词就是一首五代的词。词在最初,是可以配乐歌唱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流行音乐的歌词。古代的宴席,是有歌舞奏乐的,文人骚客兴之所至,就取来漂亮的纸笺,写下一首首小词,以供旁边的美丽女子歌唱。也正因为词最初是写给歌女的歌词,因此内容多关乎闺情风月,香艳绮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晚唐五代时期的流行歌曲的歌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预习案】

一、关于“词”

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词起源于民间,中唐后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趋于繁荣,极盛于宋代。宋朝之后,词学日趋衰落,一直到清朝,才有了一次复兴——这,就是词的大致发展历史。很少有人知道:词与诗正式分开从温庭筠开始的。主要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两个大的流派。

“词”的别称:诗余、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 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有“词牌”。一段称为一“阕”。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二、知人论世: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作品风格:绮丽香艳,婉约柔媚。他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另有绰号“温八叉”、“温八吟”、“温钟馗”都能反映温庭筠的性格特点。(此处可根据情况补充绰号的由来,以增加趣味性:温庭筠在当时被称为“温八叉”,因为他在作诗的时候“八叉手而成八韵”,也就是说,双手这样交叉一下,就写出一句,交叉八次,一首诗就完成了,可见

当时的温庭筠是多么的才思敏捷。他还被称作“温钟馗”,大家都知道“钟馗捉鬼”的传说,而作者被称为“钟馗”,不是由于别的原因,正是因为面子问题——温庭筠长得不好看。据说,他的长相是“隆口巨鼻”,想想确实挺吓人的。不过,虽然其貌不扬,写出的词却是绮丽香艳,婉约柔媚。,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不可貌相。)

其诗辞藻华丽有《温庭筠诗集》,《金荃集》,存词70余首。

三、花间词

所谓花间词派,因后蜀赵崇祚所选编的词集《花间集》得名。花间词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共18人。这些作者中温庭筠、皇甫松为晚唐人,其余多数为五代西蜀文人包括流寓、游宦者。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代表花间词派的两种风格。“温韦”并称。《花间集》中收录温庭筠的词最多,影响也最大,因此温庭筠被称为“花间鼻祖”。(此处可补充“花间词”的得名缘由和优美含义:我们经常读到“花间集”这三个字,因为太经常,反而不去仔细探究其中的内涵而只是把它当做一个特定的名词。其实,“花间集”三字蕴含着很美的意思。有人是这么翻译这三个字的:The Collection of Songs among The Flowers。也就是说,在花丛间唱的歌的歌词集。而花丛呢,又有两个意思:自然界的花丛,或者是比喻许多美丽的女子。不管是哪一个“花丛”,都是件非常美好的事。)

【探究案】

一、整体探究

(一)诵读诗歌,至少三遍。

(二)概括词的大意,说说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描写了什么样的生活情景?(A级)

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折折叠叠/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描写美丽而又寂寞的贵族女子晨起梳妆的生活情景。

二、鉴赏探究

(一)上阕

1、“小山..重叠金明灭。”写的是什么?(B级)“小山”是屏风。一般的屏风,都是六扇相连,故云“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写早晨的阳光。由室内装饰小屏山写起,叙述画屏上金碧山水忽明忽暗,暗示时间为旭日东升。女子慵懒,不想早起,闺中寂寞。

“鬓云欲度香腮雪”写出什么姿态?

初起床,头发零乱未整要遮掩脸庞。把鬓发拟人化“欲度”就是“欲掩”,赋予乌溜溜的鬓发以一亲芳泽的意念。赋予静态以动态美。

2、“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展示女子什么心态?(B级)懒洋洋起床,慢悠悠画眉梳妆。展示怨妇的愁绪和不得不妆扮的爱美心理,其中一个“弄”字,更彰显了一份刻意美化自己容颜的心理。

2017-2018学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

鉴赏“懒”“弄”“迟”三个字的妙处。“懒”写出了女子迷惘若失的情态。

“弄”写出女子反复摆弄欣赏,极度要美,又无限幽怨的情态。“迟”对应“懒”,渲染了女子无情无绪的神态。

(二)下阕

1、“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写什么?(A级)

美人手持小圆镜,面向大圆镜,顾盼着头发上的簪花,足见其美化自己容颜的细心和耐心。容颜美丽动人。

2、“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仅仅是写女子穿衣吗?表达了女子什么思想?(B级)这只是孤芳自赏,容颜如花,但穿衣时看到绣在衣服上双对的金鹧鸪时,脸上多了哀愁。这是托物寄情,意在言外的写作手法。

结尾两句,说她穿上短袄,看着一双双用金线绣成的鹧鸪出神。鹧鸪尚懂得成双成对,而人呢?独处深闺,满怀惆怅,而入眼的是成对的鹧鸪,写出了女子的追求,愿双双对对,愿做鸳鸯不羡仙的理想。

三、问题探究

1、试分析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B级)

(1)白描手法或细节描写。描写闺中女子懒起后梳洗、画眉、籫花、照镜、穿衣等系列动作,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女子形象。

(2)反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

(3)比喻、借代。“鬓云欲度香腮雪”,鬓发密如云,香腮白如雪,表现闺中女子之的美。“小山重叠金明灭”,以“小山”借指眉妆,以“金”借指额黄,表现闺中女子之娇美。“双双金鹧鸪”借指绣罗襦上用金线绘制之图案,反衬闺中女子之孤独。

2、张惠言《词选》卷一:此感士不遇之作也。你同意吗?说说理由。(此题言之成理即可)

同意:称诗言志,知人论世——屡试不第,坎坷终生。(C级)

菩萨蛮温庭筠教学反思 篇4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

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译文:

楼如白玉,楼外垂柳摇曳,正是暮春时节。梦中,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闺楼中的思妇,在明月之夜,正在苦苦地思忆着远方的离人。

罗帐上绣有一双金色的翡翠鸟,芳香的蜡烛融为滴滴的蜡泪。窗外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窗内残梦凄迷、哀思绵绵。空楼相忆,思妇徒盼离人归来。

注释:

①玉楼:楼的美称。

②袅娜:细长柔美貌。春无力:即春风无力,用以形容春风柔软。

③萋萋:草茂盛貌。

④画罗:有图案的丝织品,或指灯罩。金翡翠:即画罗上金色的翡翠鸟。

⑤香烛:加有香料的烛,亦是对烛的美称。销成泪:蜡烛燃烧后垂下的蜡滴比作眼泪。

⑥子规:即杜鹃鸟,常夜鸣,声音似“不如归去”。

赏析:

这是温庭筠组词《菩萨蛮》十四首的第六首,表现思妇在玉楼苦于思忆而梦魂颠倒的情景。综观全词,起两句为入梦,结两句为梦醒,“门外”两句为梦中幻景,“画罗”两句为梦时衬景,从室外写到室内,由梦前写到梦后,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兼有幽深、精绝之美。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首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和诗歌主人公的身份。一句“玉楼明月长相忆”,即将全词笼罩在一片离情别绪的`氛围之中。柳丝袅娜,正是暮春时节,闺楼中的思妇,在明月之夜,正在苦苦地思忆着远方的离人。楼如白玉,楼外垂柳摇曳,并且在明月朗照之下,景象非常清幽。春风沉醉,这应是春情生发的大好辰光,此景是思妇所见,却教她顿生悔恨之情。“春无力”三字描写春柳柔媚,反衬了主人公相思之久且深,暗示思妇的痛苦不堪、心神恍惚而无可奈何的情态。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三四句进一步叙述当日送行场面,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是声色的结合,加重了离别的氛围。这应是思妇长久思忆而神魂飘荡中出现的梦境,是思忆当初送别情节在梦境中的再现,此种依依惜别的刹那情景,最是离人梦绕魂牵、永不会忘却的。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过片写眼前事,从室外移至室内,写玉楼中的长夜思念:罗帐上绣有一双金色的翡翠鸟,芳香的蜡烛融为滴滴的蜡泪。这是一个环境幽美.陈设富丽的地方,可“泪”字却已暗示出了女主人公生活中的不幸,而一个“销”字尤见漫漫长夜思妇难眠之孤寂。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最后一句转写梦,似乎矛盾,然矛盾中自有道理。或许在空楼相忆时的词中人本已入梦,并梦见了当时送别的情景,这样更能体现相忆之久。以景铺叙,窗外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窗内残梦凄迷、哀思绵绵,此句以“花落子规啼”的凄迷景色,映衬人在梦中的痛苦情怀。

全词描绘了远离人的悠悠行远,闺中人的脉脉多情,无论是“玉楼明月”的幽寂,“柳丝袅娜”的清柔,“画罗金翡翠”的凄迷,还是“花落子规啼”的哀艳,皆是闲闲流转,景真情真,一派自然,读来意味深长。

拓展

温庭筠其他的《菩萨蛮》

其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其二

水精帘里颇黎枕,

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

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

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

玉钗头上风。

其三

蕊黄无限当山额,

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

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

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

月明花满枝。

其四

翠翘金缕双鸂鶒,

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

雨晴花满枝。

绣衫遮笑靥。

烟草黏飞蝶。

青琐对芳菲,

玉关音信稀。

其五

杏花含露团香雪,

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

菩萨蛮温庭筠教学反思 篇5

⑵夜合:合欢花的`别称,又名合昏。古时赠人,以消怨合好。玲珑:空明。日:彊村本《尊前集》作“月”。

⑶香袅:香气浮动。红丝拂:指夜合花下垂飘动。

⑷金堂:华丽的厅堂。

萱草:草本植物,俗称黄花菜,传说能使人忘忧。

箓簌(此二字竹字头换四字头,音lùsù):下垂貌。此处指帘子下垂的穗子,流苏一类的饰物。

眉黛远山:用黛画眉,秀丽如远山。远山眉与小山眉为古代眉式的种类,并为入时之妆。

渡:雪本《花间集》作“度”。

菩萨蛮温庭筠教学反思 篇6

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

唐代温庭筠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译文

金缕的凤凰盘对相依,绣成的牡丹似经一夜微雨,格外的雍容富丽。新妆后照看明镜里,只见双颊消瘦,鬓发轻舞薄如蝉翼。

画楼上久久地眺望伫立,栏外的柳丝静静的低垂着,好似相思的人杳杳地没有一点声息。只有那春社的燕子,成双的飞来,又成双飞去。

注释

①“凤凰”句:用金丝线盘绣在衣上的凤凰相对双飞的图案。盘:盘错,此指绣盘。金缕:指金色丝线。

②“牡丹”句:多解为喻人妆成之娇美。此句应与首句相连,皆为绣案,乃牡丹凤凰图。

③双脸长:言人瘦。

④音信:鄂本作“意信”。

⑤社:社日,古代习俗祭神的日子。有春社、秋社之分,此谓春社。

赏析

《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是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之中的.一首,仍然是由一个个富有美感的意象缀联成篇的,如“风凰”、“金缕”、“牡丹”、“微雨”、“明镜”、“画楼”、“丝柳”、“双燕”等等。词之上片,写美的头饰、美的妆容,并非词之精粹部分,其实是为下片张本;而下片,全由新妆美人若有所待的“望”字而来,“相望久”,既表现了她的痛苦、无奈,更表现了她对美好爱情的渴盼与执著上片,运用寄意于象的艺术手法,写女子晓妆,寄托女子情思,隐约婉转,暗示她的期待。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写美女头上的“凤凰”首饰,并以“相对”二字,突出双鸟比翼之象,借以烘托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憧憬、对情人的企盼;“牡丹”一句,形容佳人妆成,像雨后牡丹一样美丽,将思妇华丽的服饰,娇媚的情态展现出来;再写镜中所见,“双脸长”一语,表现人之憔悴,将其离愁、相思之苦暗透出来。“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写女子梳妆完毕,对镜审视一“明”一“新”,都给人以焕然一新之感,表露出女主人公珍爱自己并有所待。然而,镜中的形象却是鬓发削薄,双颊削瘦,脸形都显得长了。下片,女子的孤独,惆怅、失望的情绪散布在字里行间。

“画楼相望久。”女子默默地、长久地等待心上人,但心上人迟迟不归。期盼之情,难对人言,句中用一“望”字,突出女主人公的深情盼望、望眼欲穿。此一“望”字,乃全篇词眼,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栏外”以下三句,都是“望”中所见、所思。“栏外垂丝柳,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写女子痴望已久,不见人归。低垂的柳丝、双飞的春燕,无一不在惹起、象征春天女子的春怨,而“音信不归来”的插入句,又与“社前双燕回”形成对比——去年秋天飞走的燕子已经双双归巢,可她痴心等待的心上人却久盼不归,甚至已得不到关于“他”的一点音信,这对于“相望久”的女子,足见其冷酷与残忍。

上一篇:五年级作文提纲下一篇:快乐的月球之旅作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