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政治复习误区 为考研加油(精选7篇)
一、埋头苦读
有的同学真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这在以前被认为是学习的榜样,但是在考研政治的复习过程中,却不尽是真理。考研是漫长的,有的同学可能准备一年多甚至更长,大多数同学对政治的复习都是从下半年开始的。取消了一切逛街、聚餐、出去活动的计划,回之以“我忙着考研呢”、“还好多书没看呢”。一摞资料,一个固定座位,一天三顿吃食堂,就是某些考生的考研生活真实写照。就不用说劳逸结合了,现在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和同学交流交流复习方法、上上网,看看报,不经意的新闻浏览,都会让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固执己见
固执的坚持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别人的优秀学习方法嗤之以鼻。整天埋头苦读,题海战术,时刻告诉自己要看书,要做题,还有哪些不会,别人比我多学了多少等等。认为别的同学、老师的方法全都是废话。只注重学习本身,而不注重学习效果。这个阶段,学习是为了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而不是单纯为了学习,更注重的是结果。掌握方法,轻松考研。
三、遮遮掩掩
自己在看什么书、有哪些资料总是遮遮掩掩,不让别人看到,怕让别人看到。把每个人都当成竞争对手。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别说人家不是和你报的一个学校,即使是报考同一个学校,你的方法你的`资料就是最好的吗?你打败他就能考上吗,其他你不知道的、数以百计的竞争对手你又能如何?同学之间在考研方面,可以互通有无,也许你不知道的消息,别人恰恰就有,何不与同学并肩打败其他的竞争者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考研路上,相互交流,相互勉励是明智的选择,千万不要进入误区,尤其在这最后的关键阶段。
。
一,政治复习太早或太晚
政治比较枯燥,如果复习太早的话,战线拉得太长,很难坚持每天都看,而且知识点都是预习与复习相结合模式的,开始的太早很多东西到最后就会忘记。但开始的太晚的话,有些同学就会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情况。因为政治的知识点和考点真的好多。所以考生最好提前半年开始复习,那个时侯大概数学也进行过一轮,或者是书已经看了一遍了,然后分出一部分时间开始看政治的客观题部分的知识点,如果有条件可以报个辅导班。总结政治就是:结合大纲广撒网。
二,以为政治复习没问题
温馨提醒: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政治没什么问题。那些客观题的知识点要像英语一样,坚持每天都看。不要松懈下来。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准备一个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小册。自己做一个更好了。政治需要整理的知识点虽然很系统,但很多,有好多都很容易记混的。所以这个东西是很必要的。而且大家也不要把希望过于寄托于押题。最后,在做考研政治分析题时,考研专家建议考生做到四步:
1.仔细审题。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答题之前要仔细阅读题干、材料及问题,了解题目需要回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怎么回答。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2.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要注意答题时每个概念和原理要作为一段。
3.联系实际。目前的分析题主要偏重于材料题,答题时要指出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料用你学过的关于政治的术语再复述一遍),这部分一定要有,而且要作为一个独立段落。
精彩链接:
2014考研政治 灵活掌握 学以致用
2014考研政治 答题技巧和规范
2014考研政治 如何把考点收入囊中
考研政治史纲重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误区一:一盘散沙式的复习思路
错误分析:很多考生临到考试前的一两个月,开始串联政治知识点,到这个时候可能突然发现,学到的都是一些零碎的东西,脑子里没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这种复习方法,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对各个琐碎的知识点的复习上,缺乏对知识体系的宏观、总体性把握。采取这种复习思路的学生很难应付比较灵活的综合性题目。现在的考研题目,在命题思路上更加注重灵活性和综合性,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于知识的立体把握。如果考生在复习时没有建立起一个很好的知识体系,而是停留在对零散知识的把握上,那就很难适应今天考研命题的思路。 考研 教育网
应对策略:考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到始终保持对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大家在开始着手准备复习政治的时候,先不要着急记忆内容,应该先看一下课本的目录,熟练的把握,最好能把目录结构记下了。还要注重思考、把握该知识点与前后其它的知识点,乃至于同其它章节在逻辑上的联系,只有按这样的思路复习才能将知识点学活。不仅是政治,每门课都应该按照此套路复习。
正确复习应当达到这样的效果:考生一看到试题,无论是选择、辨析还是分析题,在大脑里就有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与之相对应,能迅速判断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在第几章第几节,并能进一步联想到与这一知识点相关联的其它知识点。
误区二:大海捞针式的复习思路
错误分析:辅导书不在多,而在对;资料也不再记得多,而在记得准。很多同学花重金买了多种参考书,以为这样就能达到全面的复习效果,没有“漏网之鱼”才能做到心安。但所有参考书的总字数多达数百万字之多,考生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才能复习完。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考生很难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吃透这些书。往往只是大概浏览一下,很难达到灵活掌握的程度。
应对策略:考生在买辅导资料之前,可以问一下师哥师姐的意见,再综合方面的口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之后选定一两本书,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吃透这一两本书。“精读一本书胜过泛读十本书。”前提是考生必须选高质量的辅导书。
误区三:漫无目的式的复习思路
错误分析:复习中最忌讳的就是漫无目的,不知道重点难点,每天的复习也没有侧重。按这种复习思路复习的考生,往往缺乏一个精确的计划。在复习时,没有具体的时间要求,比如说应当在每个月,甚至每天进展到什么程度。而如果没有一个准确的`计划,在复习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自由散漫。这种自由式的复习方法虽然也有它的好处,但总体上来看复习效率较低。
很多报考福州大学的考生没有完全的准备好复试,甚至在准备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小误区,当然这些误区都有可能影响到2014福州大学考研复试,有哪些复试误区是我们会碰到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解决呢?分享思远福大考研网整理的考研复试一本通内容,详细可参考官网。
第一条:初试分数高,盲目自信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分数高,进复试完全没有问题,或者以为自己可以拿到公费的录取名额,这无疑是片面的,每年约20%进入复试的考生被淘汰,这无形中增加了复试的难度。复试偏重于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和科研潜力尤为重要。专家指出:在复试时,导师将通过交谈和提问,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应变与表达能力、创新意识进行全面考察。心理素质不好、科研能力不强或是专业知识面不广的考生就很有可能被淘汰。
考高分不一定排名高。即使排名高,照样被刷,尤其是非应届生和外校生。理由是:不懂专业知识,上了没法做研究,只会考试!所以,在等待复试或者调剂的过程中,建议大家主动联系导师,时刻关注招生动向。
第二条:初试成绩擦边过,认为希望渺茫
差额制实行后,每年有120%的考生进入复试环节。即使你排名并不考前,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获得录取资格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不到最后千万不要放弃!据中国科学院研招办主任表示,好多同学以为复试表现不好,肯定录取不了了,其实这也不是一定的。有时候考生抽到的问题比较难,可能自己觉得自己回答的并不好,但是导师面试的时候比较看重的是考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只要考生有一些思路,导师就会觉得这个学生很不错。那么他自己可能觉得回答得不好,但是导师已经很满意了。
1、忽视基础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基础无疑是最重要的,但是很多人却只想着去做那些难题、怪题和偏题,因为这个做起来会显得有成就感,但是中考不一定会考到你做到的偏题怪题,这个机率太小了,而且基础题反而是占比分做多的同学,所以我们重点放在基础题的练习上为好。
2、过于重视分数
很多人每次考试都只在乎分数如何,但是学霸虽然在乎成绩,但是更在乎的是自己错误的地方,以及没掌握的知识点有多少,有错就说明有没真正掌握的,所以我们因该把接下来的重心放在这还没掌握的知识点中。
3、忽视课本
目的不明确,盲目背单词。
很多考研er都把考研英语失败归因于词汇量不够,这种论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同学,致使他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盲目地、机械地背诵英文词汇。这些人胡乱背诵,不重方法不求甚解,收效却甚微,最终在考研的大军中溃败下来,后悔不已。
其实,考研有明确的考纲,有规定的词汇考查范围,提醒研研们:在这个阶段英语的复习过程中,只需要将考试委员会限定的考研词汇研究透彻即可,完全不需要毫无目的地记忆大量词汇。
滥用模拟题
胡乱做题,不注重真题理解。
市面上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模拟题,许多同学为了预测自己的真实水平而采用用模拟题来进行测试的方法。做模拟题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做模拟题目上,那是万万不可取的。提醒大家,近的真题才是含金量最高的复习材料。任何模拟题都是出题者模仿考研试卷的风格,而真正能够真实反映考研风格及命题方向、评分标准的试题,只有历年真题。
考生应当合理选择复习资料,把历年真题做自己的主要复习材料。用真题进行训练,既可达到真正检测自身水平的目的,还可以提前适应考研试题的风格、布局、出题思路,便于总结切实有效的应考规律和应答对策。认为智慧地选择复习资料很重要,只要资料对味,就能事半功倍。
过分依赖技巧
不踏实,急功近利。
技巧的运用应该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底的基础之上,没有技巧万万不可,没有功底如同竹篮打水。在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基本英语功底的加深和积累,也要注重做题技巧的搜集和运用。做题技巧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缺乏技巧的运用,可能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无法做完所有的题目,更加没有时间进行检查纠错。而另一方面,如果考生一味地过分依赖考试技巧,忽视了对英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或者只运用考试技巧,是十分危险的,这犯了舍本追末的错误。毕竟,技巧是建立在扎实的英文功底这一基础之上的。
在这里提醒大家,脱离了英文基础的考试技巧,必定会成为镜花水月。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在夯实英文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地对技巧开展练习,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在考场上如鱼得水。
另外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提高复习的效率。小编为广大学子整理了考研技巧和考试大纲,更有历年真题提供测试等等。针对每一个科目进行深度的探讨和技巧挖掘。欢迎各位考研的同学进行了解和资讯。考研的痛苦是难免的,不要丧失信心,坚信苦尽甘来。预祝各位学子取得成功!
1.考研英语复习的三大误区
2.考研英语复习的误区
3.考研:英语复习的三大误区
4.考研英语复习备考常见误区
5.考研英语复习误区讲解
6.考研英语基础复习的误区
7.考研英语语法三大高效复习策略
8.2017考研英语复习三大规律解读
9.考研英语语法复习的三大原则
2014考研数学 各专业使用试卷的要求
考研数学复习抛弃题海勿缺勿滥
考研数学复习考研数学满分攻略
2014考研数学 21种固定解题模式
一、消极迎战,效率低下
“考研难,考研数学更难”的论调深入人心,,不少考生爱尚未了解考试内容和题型时,就已经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直接导致在复习中就是消极应付,而非积极准备,“过线就行,差不多就可以了”成为他们普遍的目标。因此,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克服惧怕心理,树立必胜的信心,化消极被动为主动,才可以在数学的学习和解题中体会到真正的乐趣。
二、只重技巧,不重理解
这是一种投机心理的表现。学习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很多学生片面追求别人现成的方法和技巧,殊不知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自己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每一种方法和技巧都有它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前提。也就是说,单纯的模仿是绝对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放弃投机心理,塌实的透彻理解每一个方法的来龙去脉。 考研 教育网
三、把看题等同于做题
由于时间原因,很多人买了资料后只是匆匆茫茫的看书而不动手练习,造成眼高手低。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容不得半点纰漏,在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来完备的知识结构之前,一带而过的复习必然会难以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忽略精妙之处,。况且,通过动手练习,我们还能规范答题模式,提高解题和运算的熟练程度,要知道三个小时那么大的题量,本身就是对计算能力和熟练程度的考察,而且现在的阅卷都是分步给分的,怎么作答有效果,这些都要通过自己不断的饿摸索去体会。
四、只追高难,不重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不例外。考研数学中大部分是中挡题和容易题,难度比较大的题目只站20%左右,而且难题不过是简单题目的进一步综合,如果你在某个问题卡住了,必定是因为对于某一个知识点 理解不够,或者是对一个简单问题的思路模糊。忽略基础造成考生在很多简单的问题上丢分惨重,为了不确定的30%而放弃可以比较确定的`70%,实在是不划算。这一点从很多人选择参考资料上就能看出来。目前市场上卖的比较好的有陈文灯的、黑博士的、还有二李的,我们不能否认陈的还有二李的书确实不错,也因此迎合了相当一部分人,但是他们的书太难了,使用他们的书的前提是你已经有了很坚实的基础,很可惜很多人都不能认识到这一点。相比之下,黑博士的《考研数学成功指南》就很注重基础,从基础开始,很适合数学基础不好或者对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太深的人使用,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将他们的书结合起来,这样黑博士的基础再加上陈还有二李的技巧,相信你的水平会有较大的提高。也就是说,因此,大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打到基础,深入理解,这样即便遇到一些难度大的题目也会顺利分解,这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
五、题海战术,不归纳总结
我们作题,是要把整个知识通过题目加深理解并有机的串联起来。数学的学习离不开作题,但从来不等于作题,抽象性是数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通过作题,发散开来对抽象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理解,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时刻不要忘了我恩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对知识点进行理解进而形成我们自己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因此我嫩作题的思路,必然应该是从理解到作题归纳再回到理解。在此之外,再做一些题目增加熟练度是有必要的,单如果超出了这个限度。让作题成为一种机械化的劳动,就没必要了。要记住,时刻目标明确、深入思考才识提高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关键。
六、作题翻书,不记公式
【避免政治复习误区 为考研加油】推荐阅读:
考研政治复习常见误区与应对方法06-24
考研政治备考常见误区与应对策略01-08
从考研看政治复习06-17
考研政治冲刺复习09-26
考研政治复习心得12-06
考研政治复习准则01-03
考研政治复习重点内容总结10-11
政治学考研复习资料10-15
考研政治复习构建知识体系11-29
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复习建议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