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兔子音乐会》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兔子音乐会》(共14篇)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兔子音乐会》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结构与节奏,掌握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2、大胆探索创编木偶小兔的动作,并能合着音乐节奏运动。

活动准备:

1、兔子头饰一个。

2、录音机,兔子舞音乐。

3、事先请一幼儿扮兔姐姐。

活动过程:

1、幼儿坐成半圆形欣赏音乐,感受快乐情绪。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从跳舞毯那里带来一首音乐,你们想听吗?(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幼儿欣赏音乐,并自由做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

师:“喜欢这段音乐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这是一段非常活泼、热情的音乐,听了让人觉得特别开心,特别想跳舞。”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表演。

2、熟悉木偶兔子的故事,探索创编木偶兔子的动作。

师:“嘘,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音乐说了一个故事—木偶兔子开音乐会的故事。夜幕降临的时候,森林里一片安静,木偶兔子们聚在草地上,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当有魔力的`音乐传来,奇迹出现了,木偶兔子全身活动起来,跳起了快乐的兔子舞。”

师:“让我们一起变成木偶兔子,起来跳舞吧。”“木偶兔子变变变—幼儿做木偶兔造型。

幼儿创编木偶兔的舞蹈动作,全体幼儿表演木偶兔子舞。

以“领头人”的方式,幼儿随音乐舞蹈一次。

师:“刚才XX小朋友的动作特别有节奏,有精神。”幼儿跟着学。“XXX小朋友跳舞时笑得特别甜。”幼儿跟着学。

师:“让我们有精神地、快乐地再来一次。”幼儿随音乐再表演一次。

3、用“兔姐姐”教学的方式,学习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学习第一个基本动作:兔跳。

师:“学会了木偶兔的舞蹈,不知能不能去参加兔子音乐会,让我们好好想想办法。”(兔姐姐跳上)

师:“HEIIO,兔姐姐。”

兔姐姐:“HEIIO,木偶兔子们。”

师:“兔姐姐,你去那里呀?”

兔姐姐:“我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呢!”

师:“太棒了!你能不能带我们一起去呀?”

兔姐姐(作思考状):“行是行,可是你们会学兔子跳了吗?”请幼儿上来学兔子跳。

兔姐姐:“对了,兔子跳是用脚尖轻轻地跳,低低地跳,像我这样。还要有节奏地跳,瞧这样。”示范:

前后前前前; 1 2 3 4。 (跳跳跳跳跳拍手拍手拍手拍手)

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学习第二个基本动作:兔子蹦。

兔姐姐:“木偶兔子们跳得真不错,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来的动作就更好看了,瞧我这样。”示范:

前后前前前,蹦嚓蹦嚓蹦嚓蹦嚓。

(跳跳跳跳跳,踢腿踢腿踢腿踢腿)

“如果你们学会了这个动作,就可以去参加兔子音乐会了!BYE—BYE。”(兔姐姐下)

教师讲解师范动作难点:伸出腿,勾脚尖,另一条腿曲膝。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4、组合兔子跳和蹦两个基本动作。

师戴上头饰:“现在,让我这个兔姐姐带你们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吧。不过天黑了,森林里可能会迷路,小兔千万不要掉队!”

众幼儿用基本动作组合成韵律动作前行。

师:“瞧,这里就是开音乐晚会的大草地。咦?怎么没人?”

录音机传出有魔力的声音:“亲爱的兔子朋友们,你们来迟了,今天的舞会已经结束,请你们明晚七点钟准时来参加我们的兔子音乐会。BYEBYE—”

师:“今天我们练兔子舞迟到了,让我们回去休息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再来!”幼儿喝水休息。

5、进一步熟练韵律动作,享受游戏情境的快乐。

兔姐姐上:“小兔子们快醒醒,我们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啦!让我们坐上动物快乐小列车,出发吧!呜—”

幼儿双臂搭在前面小朋友肩上成火车状,蛇行韵律成圈状。

师:“终于来到目的地,让我们到大草地上找个位置,等待音乐会开始吧。”

录音机传出有魔力的声音:“哈哈,亲爱的兔子朋友们,兔子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在今天的舞会中,我们将选出跳得最棒的木偶兔子,做为我们的小舞星,并为他戴上最美丽的花环。好!让我们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动起来、扭起来吧!”

劲舞音乐响起,众幼儿表演创编的木偶兔子的各种舞蹈动作。幼儿推选出若干名小舞星,师为他们戴上花环,并祝贺他们。

活动延伸:

全体再表演一次韵律活动,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兔子音乐会》 篇2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学习中,当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有趣,学习、活动的过程有趣时,思维就处于积极状态,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实现寓教于乐、形象教学的良好途径。

在教学《龟兔赛跑》这一欣赏课时,我对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进行分析,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维方式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而《龟兔赛跑》长达11分钟之久,所以我选用“情境法”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画面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森林中,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了音乐表现的意境。试想,如果没有多媒体,这么长的乐曲要让学生安静地听完是多么困难,更别说理解乐曲描绘的意境了。

二、增强教学效果

学生对速度、力度、节奏、旋律、音色的感受是由美的声音和美而有趣的画面对大脑的直接印象所造成的。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自然逼真地表现了歌乐曲的内涵,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而且可以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同时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教学效果。

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时,如果让学生单一地听老师演唱(奏)或放磁带录音,学生显得很被动,感受不到国歌那种充满激越昂扬和振奋人心的气势,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先让学生欣赏国歌歌词朗诵视频,表演者丰富的表情及肢体动作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再让学生观赏一组升国旗、奏国歌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国歌的庄严、神圣。一首耳熟能详的国歌,让学生听得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情境的创设,在音乐教学的不同的环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用在组织教学的环节,可以起到唤起注意、愉悦情绪、激发审美渴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培育新的审美心境,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广泛的审美效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

四、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

戏曲艺术是我们的国粹,可是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显得遥远而陌生,如何让学生在四十五分内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从而更有效地体会到戏曲艺术的真谛呢?

在教学《京调》时,课前我先播放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有京剧元素的流行歌曲,比如王力宏的《花田错》、周杰伦的《霍元甲》,以及歌手李玉刚在星光大道上的精彩表演,当学生看到他们的偶像周杰伦身穿戏服,唱得咿咿呀呀时,也不禁跟着哼了起来。

在多媒体的带动下,学生很快进入了戏曲文化领域,弥补了教师对戏曲知识的认识不足,减少了学生的排斥感,学生们也喜爱上了这古老传统的戏曲艺术,成为了戏曲艺术的爱好者,甚至是继承者和发扬光大的人。

五、提高学生的演唱演奏技能

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演奏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应用。一个新的演奏演唱技巧,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技巧,而且“模仿”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表演技能的掌握。视听媒体在多渠道提供信息、调节时空变化、直观真实反映表演特征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视觉和听觉媒体。在教学中同时调动视听功能,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能力的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采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当前音乐发展的新方向,同时运用多媒体的慢放和倒放功能,可以使学生对音乐的表演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再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反复的练习,让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是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兔子音乐会》 篇3

《兔子音乐会》活动反思:活动开始了,我很投入地进行着这个活动,孩子们也在积极配合„„活动结束后,武老师及其他老师及时为我做了点评„„我用心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话。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和锻炼机会。作为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我感到了自己的不足。“整节活动孩子们和老师融为一体,感受到了音乐所带给他们的快乐。

教师的动作、表情、语言都不错„„”不足的是在设计《兔子音乐会》的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幼儿尽情用自己的方式去大胆地表现和体验,从而来感受音乐所带给他们的快乐。音乐是兴奋的语言,对幼儿有极大的感染力。在幼儿获得愉悦的同时,通过欣赏音乐、讲故事等方法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从而来大胆表现木偶兔的动作。

其次,在听完木偶兔子故事后,不应让幼儿单纯地做兔跳和蹦的动作。应让他们自由发挥,兔的动作可以很多种,不只是跳、蹦,还可以走、拍手、跺脚等。在尝试创编木偶兔子动作的过程中,通过引导他们仔细听,并联系音乐做即兴的肢体动作外,还可通过语言、表情来引导幼儿,让幼儿不但能听到老师所说的内容,而且还能自己创编动作。让所有幼儿都能参与进来,增加师生与幼儿互动的机会,来满足幼儿的期待感。

在活动中不能让幼儿一直跳或一直休息,要动静结合,这样孩子们才不会觉得累„„最重要的要给每位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还要鼓励每位幼儿!通过幼儿身体动作的参与,可以促使幼儿自然地投入音乐,使教师与孩子融为一体,充分感受音乐所带给的快乐。这样,课堂的气氛便会更加的活跃起来。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兔子音乐会》 篇4

教学目标:

1.根据画面和节奏的提示,记并创编歌词。

2.愿意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的速度与节奏合作表演。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

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并积极地进行创编。

活动步骤:

一、谈话导入出示《超级歌会》让孩子们说一说最近都听了什么歌?

二、初步欣赏歌曲①播放说唱的音乐,让幼儿欣赏。

提问:

这首歌曲的我们平时的演唱有什么不一样?(说唱的形式)过渡:

今天我们就用说唱的形式来演唱。

②出示一条鱼的形象,让孩子们起名?(小鱼游)放音乐,老师示范说唱:小鱼游,孤孤单单在发愁,哟哟,在发愁。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让孩子们根据节奏自己演唱。

③出示图片,两条鱼提问:两条鱼在一起会唱什么?会做些什么呢?让孩子们自己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分小组进行创编,小组展示。

三、创编第三段出示许多鱼的图片,引导幼儿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鱼(许多),那么许多鱼在一起会干什么呢?小组自己创编。

要求:

1.歌词要和前面的不一样。

2.歌词不仅要加的好还要整齐。

看哪一组编的最好,PK我们超级歌会的冠军PK★★★★★★星的多少代表快慢。

活动延伸:

速度再次加速,有能力的孩子可继续挑战。

反思:

前段时间在外出学习时对音乐活动《超级歌会》印象非常深刻,一直想在自己的课堂试试,借这次调研的机会,我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修改,呈现出了今天的课堂。活动中我首先以近段时间电视上热播的娱乐性节目“我是歌手”引入主题,让孩子们又角色感,争相表现自己,为接下来的课堂注入的活跃的气氛。接着,通过形象的“一条鱼”动画和明快的节奏,说唱了第一段歌词,孩子们对这样的新鲜的长发很感兴趣,在听听唱唱中便学会了说唱第一段,接着孩子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创编歌词欲望,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在主动探索尝试中进行。最后一终极PK的形式,让孩子们以竞赛的方式结束,活动又长生了一个小高潮。孩子对本次活动感兴趣,除了学会了说唱这种形式,同时对节奏的练习和把握也有所提高。

活动结束后,我最大的感受、最兴奋的就是孩子那高涨的热情和氏族的兴趣,我对“趣味课堂”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其有了更加直观与深入的理解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兔子音乐会》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让幼儿掌握×××的节奏型;

2、用游戏的方式,让小朋友爱上音乐游戏,感知音乐游戏的快乐;

3、训练小朋友的角色意识及良好的倾听能力。

4、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5、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椅子摆成半圆形、音乐、兔子玩偶、手鼓(事先放在椅子下面)人手一个、装乐器的篮子一个、小兔子头饰一人一个,篮子3个(装有胡萝卜、白萝卜、小白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我的小手真能干。瞧!芳芳老师的手在干什么?

2、教师:请你也拿出小手,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3、教师拍手后幼儿跟着老师拍;

4、带幼儿熟悉过后情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拍手;

5、教师拍手念儿歌:拍手两次(小白兔),放腿上;拍手两次(白又白);拍手两次(两只耳朵),放腿上;拍手两次(竖起来),放腿上;拍手两次(爱吃萝卜),放腿上;拍手两次(爱吃菜),放腿上;拍手两次(蹦蹦跳跳),放腿上;拍手两次(真可爱),放腿上。第一次老师坐在椅子上与小朋友拍手,第二次老师站起来巡视小朋友拍手情况并拍手,引导小朋友感知×××的节奏;

6、变换:拍手两次,放腿上(小白兔);拍手两次,放腿上(白又白);拍手两次,放腿上(两只耳朵);拍手两次,放腿上(竖起来);拍手两次,放腿上(爱吃萝卜);拍手两次,放腿上(爱吃菜);拍手两次,放腿上(蹦蹦跳跳);拍手两次,放腿上(真可爱)。

(二)小兔子学走路

1、教师:刚才的儿歌实在是太好听了。今天呀,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小白兔的音乐(出示兔子玩偶):小兔子去树林玩(拿出一棵树),小兔子一会儿从树林里钻出来玩,一会儿又躲进树林里。待会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音乐,听一听小兔子什么时候从树林里出来玩,什么时候躲进树林里面了;

2、教师提问:拿出你们的小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是怎么样走路的呢?

3、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小朋友将两只手变成小兔子放在胸前,根据音乐的提示玩游戏;

4、教师:小兔子是怎么样出来看一看的呀?小兔子是怎样走一走的呢?

(三)小兔跑到铃鼓上了

1、教师:小兔跑到铃鼓上了,来,把你们椅子下面的铃鼓拿出来,看一看;

2、教师:小手拍一拍,看老师手势“收”,小朋友立马收住铃鼓不能拍了。一起来试试看:使劲的拍一拍(幼儿使劲拍),收(幼儿收住乐器);轻轻的拍一拍(幼儿轻轻的拍一拍),收(幼儿收住乐器);

3、反复练习几次后,教师:小兔子就是这样“哒哒哒哒,看一看;哒哒哒哒,看一看”走的;

4、教师:接下来,我们就跟着音乐来跟小兔子玩游戏吧;

5、播放音乐,跟着音乐一起和小兔子做游戏,听到音乐转变后教师提示小朋友“小兔子要休息一会儿啦”;

6、教师:刚刚小朋友的表现太棒了,都用铃鼓和小兔子玩游戏啦,也知道什么时候小兔子出来走一走,什么时候小兔子躲起来,什么时候小兔子休息了。现在请男宝宝把铃鼓放进篮子里面,再请女宝宝把铃鼓放进篮子里面来。

(四)小兔子玩游戏

1、教师:小兔子要去玩游戏了,我们也变成小白兔,一起去看一看;

2、教师:想要变成小白兔的小朋友要用耳朵听:一会儿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小朋友要听音乐,音乐会提醒小白兔什么时候看一看,什么时候出来玩游戏,音乐结束了小朋友要摆一个造型哦;

3、教师给小朋友戴头饰,蹲在椅子后面,听音乐游戏。

(五)小兔子爱食物

1、教师:小兔子玩累了,该吃饭了。哇塞,新鲜的食物来咯,睁大你的眼睛,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吧(分别展示装有白萝卜、胡萝卜、小白菜的篮子);

2、教师一边将三种食物分发在幼儿椅子旁,一边把椅子稍稍聚拢留出空隙;

3、教师:这么多好吃的食物,你们想去吃吗?那就请你们变成小白兔吧,一起听听看,这一次小白兔在什么时候走一走,什么时候吃食物,什么时候出来玩一玩;

4、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并蹲在相应的食物后面,根据音乐做出走一走、跳一跳的动作。

结束活动

1、教师:小兔子吃饱啦,这下子小白兔就更加有力气玩游戏啦,你们想一起去吗?

2、带领小朋友找小兔子玩偶,没找到后教师告诉小朋友:原来小白兔是去找他的妈妈去了,下次再去看卡他吧。小白兔再见!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设计以“捉迷藏”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满足了幼儿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的愿望。让幼儿感受音乐和动作的关系;最后,播放录音,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从而逐步帮助幼儿熟悉和掌握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要领。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6

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我国的教育改革在大力推进, 但是, 应试教育的思想仍然在左右着教学改革的进程, 教师在改革课堂教学实践中, 仍然有应试教育的痕迹。比如, 教师主宰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 学生在被动地接受, 教学方法单一, 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 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注重理论, 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过分知识化和理想化, 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的体验。音乐教学评价以分数为标准, 忽略了学习的过程评价, 轻视音乐能力的发展,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 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途径入手, 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进行教学反思

传统的音乐教学, 教师以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 教学束缚在书本按部就班的套路中, 按部就班地灌输式地教给学生书本知识, 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学习变得单一, 思维束缚在课堂和书本上, 不能发现音乐学习的乐趣, 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在对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前提下, 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潜能。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 音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多媒体是音乐教学的辅助手段, 它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各种功效, 由教师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 灵活地制作成课件进行教学, 让枯燥的音符活跃展现在面前, 给予学生强大的视觉和听觉刺激, 将抽象的音乐变得通俗易懂, 使音乐形象化。同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搜集课本以外的音乐素材, 增加了音乐课教学的信息容量。多媒体的这些优越性让学生对音乐有了更直观、全面的认识, 促进了学习欲望, 兴趣大增。

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封闭的课堂学习让学生感到乏味, 学习有压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拓展思维, 陶冶学生的情操, 启迪学生的智慧, 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掌握, 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织课外活动小组, 学生可根据最近的兴趣爱好, 来选择不同的活动。 (1) 参加学校的合唱活动。合唱队成员由音乐教师在各班级挑选, 让在声乐方面有特长的同学参加, 每周进行活动, 并对学生进行发音位置、练习合理呼吸、咬字吐字清晰、声音独立稳定等演唱技能的训练。 (2) 组织器乐队。乐队要在上学期的基础上, 进一步训练音准, 并掌握多种常用曲调, 合奏多首小乐曲。 (3) 参加舞蹈队。主要以基本功为主, 锻炼形体, 加强韵律感, 逐步渗透各种风格和民族舞蹈的基本要领和音乐节奏的特点, 并采取集体辅导、个别纠正的教学方法。在训练一定时间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进入规定动作训练, 再进行规定曲目动作练习。辅导教师要认真准备好每一次活动, 保证训练时间、保证人员到位, 所教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性, 使音乐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二、从思想道德教育入手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 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 我们要反思是否尽到了育人的责任。智育和德育平行并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音乐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技能, 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获得身体、智慧、情感、个性、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德育教育应在乐声中潜移默化地逐渐渗入到人的心灵深处, 净化人格。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曾经说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养少数伟人、天才, 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个小孩都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和完美的人格。”

三、从教师自身教学素质入手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通过教学案例, 发现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 把自己的一些在上课过程中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 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教师通过与其他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心得体会, 会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教学工作, 起到了“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多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 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 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 会有什么不同, 什么相同, 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

四、从教学评价入手进行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兔子音乐会》 篇7

一、活动目标

1.大胆参与游戏,乐意与同伴共同体会游戏的乐趣。

2.喜欢欣赏世界名曲,感受欢快的4/4节奏。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1.幼儿欣赏世界名曲,感受快乐的4/4节奏是重点。

2.与同伴合作,共同表现节奏是难点。

三、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逐步发展,在各项活动中与同伴合作相玩能体会游戏乐趣。音乐游戏“音乐接龙”就是在此思路上设计而成的。同时让大班的幼儿接触一些世界名曲,也能给予幼儿美的薰陶。

四、材料准备

1.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录像。

2.“拉德茨基进行曲”磁带一盘。

五、流程

感受、探索(角落活动)--欣赏、体会(集体游戏)--表达、表现(角落活动)

1.角落游戏中自由欣赏曲子、感受节奏,探索乐曲的特点。

①在角落里让幼儿反复观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录像,让幼儿知道这是世界名曲,感受乐曲的欢快,可让幼儿自由发挥翩翩起舞。

播放录像可持续二个星期,让每个幼儿参与感受过。

②在角落里可以让幼儿尝试采用有多种节奏表现乐曲。比如|X X XX X|;比如| XX XX X X |;比如| X XX XX X|;还比如| XX X XX X|。幼儿在各种节奏型的后拍奏中,体会乐曲的欢快。

可让幼儿在角落里以小乐队的形式来大胆尝试,感受4/4节奏。

注:在角落游戏中的探索是轻松的,愉悦的,教师安排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反复熟悉,达到耳熟能详的效果。

③在体育游戏中玩“击鼓接龙”的游戏,熟悉“接龙”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幼儿排成一条长龙第一个幼儿击鼓四下再拍四下第二个幼儿的手即完成排到龙尾,由第二个幼儿击鼓四下再拍第三个幼儿四下手排到龙尾,接力依次。幼儿分成四队比赛谁最快。规则击鼓和击后面一位幼儿的手均四下。

此游戏的玩需可以帮助幼儿参与“音乐角”的游戏。

2.集体游戏中共同欣赏,合作相玩,体会游戏的乐趣。

①教师播放录像,幼儿听赏,说说听赏的感受。

②交代游戏名称、玩法、规则,激发幼儿游戏乐趣。

第一遍全体幼儿组成一条龙(玩法如体育游戏“击鼓接龙”,幼儿先自己拍手四下再拍第二个小朋友手四下变成龙尾,再由第二个幼儿自己拍手四下再拍第二个小朋友手四下再变成龙尾,依次接龙,直至音乐结束)规则是听好音乐节奏。

第二遍将幼儿分成二组变成二条龙,进行比赛,哪一组接龙正确又节奏合拍为赢,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切准节奏。

第三遍将幼儿分成四组变成四条龙,进行比赛,哪一组接龙正确又节奏合拍并能表现出欢快情绪的为赢,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③教师发音乐,幼儿自由表现:可以变化节奏接龙、可以用其他肢体语言表现乐曲。

注: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感受欢快的4/4节奏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幼儿体会和同伴合作相玩、共同表现的乐趣。

3.角落里的延伸活动,进一步感受节奏、欣赏曲子,并且各种方式表现与表达。

引导幼儿在角落里可以继续运用自编舞蹈以及其他节奏表现乐曲,教师还可以运用“小舞台”的形式让幼儿大胆表现。

教学反思:

第一次上课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针对教案而言,我觉得刚开始设计学生用节奏进行音乐接龙,学生的接收力有限,感觉稍显难度大了一些,导致在后面的旋律、音乐接龙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不是很充分,课堂上也略显单调了一些,基本上是我在唱主角,学生连配角都提不上。对于我来说,这算是一节失败的课堂。呵呵,不过失败乃成功之母嘛,所以过了二天我又选了一个班级上课。

这次我将教学环节改动了一下,先将乐曲接龙放在了最前面,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天马行空的唱了很多歌曲(当然也包括流行歌曲,这是他们的最爱嘛),然后我再把节奏接龙放在乐曲接龙的后面,学生保持了刚刚乐曲接龙的兴趣,对于节奏接龙,他们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更有调皮的学生除了击拍手掌外,还加入了一些敲打文具盒和桌子等一些不同的打击方法,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这样的设计让我觉得学生的创造力也很大,学生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当然在结束环节中,我将原来的旋律接龙改变成了动作接龙,开始是我和学生进行接龙,后来变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完成接龙。学生完全放开了,弄些很搞笑的动作,整个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我觉得改动后的音乐接龙更能让学生发挥其创造性,而且从他们的创造中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正如您说的那样,音乐是玩与美的结合,我感觉这节课学生玩得很快乐,同时也感受到了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美。当然,要这样带到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调控课堂的能力也有待于加强。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音乐接龙》含反思这篇文章共5615字。

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兔子音乐会》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打莲湘音乐,舞蹈的风格,喜爱学习民族舞蹈。

2、熟悉旋律,学习打莲湘舞蹈的基本动作。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民族的服装娃娃、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组织问好。

⑴、教师弹曲子,幼儿更节奏拍手。

⑵、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

⑶、律动:《手碗转动》

2、与幼儿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3、欣赏《打莲湘》。

⑴、欣赏《打莲湘》。

⑵、幼儿听音乐拍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⑶、欣赏舞蹈:教师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儿兴趣。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跟音乐拍的节奏真好,来表扬一下自己(嘿嘿.你真棒)在听完这首傣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

4、学习基本动作。

5、幼儿完整学习舞蹈。

“小朋友跳得真好看,来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傣族舞蹈,好吗?”(好)、幼儿随着音乐跟老师表演舞蹈。

5、小结舞蹈学习的情况。

6、总结、结束课。

教学反思:

这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自己学习了,掌握了, 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决定吸取或舍弃.这堂课也使我认识到,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以前的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光记笔记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主动性 哪里还有什么发现 ?有了这样的尝试,其他的课文,我也适当采用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内地西藏中职班音乐教学反思 篇9

关键词:内地西藏中职班,音乐教学,反思

一缘起

1985年起, 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在内地举办西藏高中班, 二十多年过去了, 这一办学举措增进了民族团结和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加快西藏各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促进学生就业、人民致富, 以及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央决定, 从2010年开始在内地12个省市的42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设立内地西藏中职班, 学制为三年, 首批招生3000人。在所选的42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 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位列其中, 2010年9月, 首批98名藏族学生被迎进校园。

二相逢

根据所学专业及人数, 入学的98名藏族学生被分为2010届太阳能沼气应用技术1班和2班。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对其安排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化学、音乐、美术、政治、电子等, 学校为此配备了较强的师资队伍, 笔者担任两个班级的音乐任课教师。

西藏内地中职班学生的报名、考试、录取工作都是由西藏教育部门组织的, 为了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开课之前, 学校对两个西藏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入学的98名藏族学生基本情况为:学生年龄差异大 (最大的1987年出生, 最小的1997年出生, 相差10岁) ;文化基础差异大 (有16位具有西藏高中或中职教育经历, 其余为初中教育经历) ;汉语水平差异大 (有约20位同学汉语水平较高, 能完全听懂正常语速的普通话, 有7位同学很少能听懂, 有8位同学根本听不懂) 。

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他们淳朴善良、热情勇敢。第一学期笔者对98名藏族学生进行了“音乐技能及兴趣调查”。在收回的88份有效调查问卷中, 笔者得到这样的反馈:一是其中79人在以前学校上过音乐课, 一周2课时。没有上过音乐课的有7人。2人没有填写。二是大部分学生爱唱歌、爱跳舞。尤其是爱唱藏歌、爱跳藏舞。三是不识谱。知道五线谱、简谱的学生比例不足10%。四是与汉族学生一样, 藏族学生更偏爱流行音乐, 其中有30%喜爱街舞。五是对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音乐形式了解较少。

可见多数藏族学生入校学习前已有一定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积累。这些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本民族歌舞, 但对他民族的音乐形式了解较少。唱歌、跳舞是他们最快捷、最省时、最直接的宣泄情绪、表达情感的方式, 他们能从中获得愉悦与成功的感受;但是, 藏族学生多数不识谱, 不利于学习新的曲目。因此, 教学过程中, 应适量增加流行音乐部分, 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

三矛盾

自2010年9月至今, 内地西藏中职班音乐课已经开设两学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中, 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教学任务的艰巨, 但是收获颇丰。

1. 语言环境混乱

藏族儿童在母语的环境中成长, 至小学阶段, 包括汉语文在内的教师大多数是本地藏族教师, 他们汉语水平不高, 直接影响了学生汉语的学习。学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主要使用藏语交流, 除汉语文外的科目, 多数教师都是使用藏语授课。到了中学, 师生之间虽用汉语交流, 但学生之间的交际、学习都依赖于藏语。而内地西藏班任课教师, 以本校为例, 除藏方派出的两名管理教师外, 其他都是汉族教师。所以, 课堂上只能使用汉语教学, 碰到学生不懂的字、词较难解释。比如, 在笔者的音乐课上, 藏族学生偶尔会用藏语交流, 而笔者却是局外之人, 非常被动。

2. 学科基础知识薄弱

藏族学生掌握的曲目很多, 但学习歌曲的方法非常原始, 即传统的“口耳相传”模式。听得多了, 自然会唱。藏族人在音乐上的得天独厚的敏感, 使得他们能在较短时间内准确地捕捉音乐信息。

虽然如此, 乐谱是音乐的可视化载体, 乐谱教学也是学习新曲目的一个重要步骤。乐谱上的信息丰富, 涵盖了一首乐曲的速度、表情、节奏、歌词、力度及作词、作曲等。但在我校的98名藏族学生中, 鲜有识谱者。离开乐谱, 学生只能凭耳朵来获取音乐信息, 这显然不够。会唱一首歌曲容易, 但要唱好并不容易。尤其在集体学习过程中, 乐谱能统一步调, 有利于教师分析、讲解歌曲细节。

3. 学习兴趣单一, 学习态度较差

藏族学生对于音乐的敏感与执著与生俱来。但对于其他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却有一定的心理排斥。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这批学生在古典音乐、西洋音乐方面的认知匮乏, 于是曾经试图给他们“补课”。结果是他们虽然喜爱新鲜事物, 但难以从古典音乐中得到审美享受, 甚至部分学生对此相当反感。学习态度方面, 部分藏族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意识较差, 学习习惯懒散。上课常有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这些现象表明:藏族学生渴望拓展知识领域, 开阔音乐视野, 但对他民族、他文化存在一定的民族文化偏见, 其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意识受到了严重的压抑。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尊重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音乐形式和作品, 要改进对于音乐教学曲目的选择方法, 分层次地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音乐的内涵。

流行音乐是都市化、电子化、网络化的产物。流行音乐动感和富于变化的节奏, 生活化和通俗易懂的歌词, 美丽的包装都极吸引青少年。有学者针对这一现象提出:青少年期是情绪、感情突变的时期, 古典音乐对他们来说不“过瘾”, 不能满足要求, 因而他们更热衷于能够表达原始感情且歌词语言通俗的流行歌曲;他们能亲身感受到流行歌曲中以切分节奏为主的旋律变化以及爵士节奏, 因而产生快感;少年们对比自己年长的青年人的行为和爱好感到好奇, 羡慕并模仿他们, 从而产生了对流行音乐的兴趣;学习古典音乐在技巧上困难太多, 而流行歌曲无论是演唱或是演奏均比较容易, 所以他们更爱流行歌曲。

四期待

1. 改善语言环境, 加强双语学习

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对各科学习的影响巨大。理想化的情况是任课教师能应用汉、藏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实施必将有效地创造交流平台, 帮助藏族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所以,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内地西藏中职班的任课教师可以学习藏语, 更好地与藏族学生交流。

2. 创新教学模式, 形成新颖的课程体系

考虑到西藏学生特殊的文化、语言背景, 教学目标要切合实际, 既要重视单节课程的主题选择, 也要注重整体序列。唯有日积月累踏踏实实地训练, 细水长流, 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思维, 敢于创新。如在教学中融入模块教学法。笔者在两个学期的教学中, 将课程分为歌唱、鉴赏、创作、乐理四大模块。以歌唱、创作为重点, 鉴赏、乐理为理论辅助, 收到良好的教学反馈。

3. 关注学习主体, 优化评价标准

现代教学理念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育者应充分关注学习主体, 以生为本。

首先, 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喜好, 不歧视学生的审美品位。学生有兴趣, 就有学习的动机。从学生兴趣出发并不是盲从、滥从。不切合实际的兴趣仍是不能满足的。学生的兴趣广泛, 好奇心强。而课时有限、教学设施有限, 当学生的要求不可能实现或偏离了健康的审美价值时, 教师须担当起掌舵之责, 为其回归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引航。

其次, 应从学生的能力出发。从学生能力出发, 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教学生已经会的, 不教学生学不会的。学生在中小学就烂熟的诸如《黄河》《梁祝》《茉莉花》等歌曲、器乐曲, 即使提及, 也只能是概括和精炼。学生掌握不了的, 如五线谱、和声、过难的声乐技巧、器乐技巧等不应作为重点。

最后, 应从对学生的考评出发, 改变以往单一的考评方式。教师需要的是既能测定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水平, 又能衡量学生创新能力优劣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内地西藏中职班的音乐课程要有自己的特色, 就应该把个人性情修炼和创新思维培养作为重点。例如, 鼓励学生多尝试不同风格与民族的歌曲, 发表有自己见解的小论文等。期末考评方式, 一方面, 可参考课堂表现;另一方面, 也可参照校内外艺术实践情况。

五结束语

内地西藏中职班是党中央为实现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推进西藏、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我国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意义。西藏班是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 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交往方式、性格、语言、学业基础等方面, 与内地学生有许多差异和特点。这都需要任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音乐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语言, 是汉藏人民友谊的桥梁。音乐课是藏族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任课教师要以情感教学为投入, 以尊重文化为前提, 以学生特殊性为基础, 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学习策略为方式, 以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积极性为手段, 只有综合使用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何艳、杜亚松.藏、汉族的中学生行为问题的精神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 2000 (4) [1]何艳、杜亚松.藏、汉族的中学生行为问题的精神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 2000 (4)

[2]杨彦平、金瑜.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4) [2]杨彦平、金瑜.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4)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兔子音乐会》 篇10

设计意图: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歌曲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比较枯燥的、最不容易出彩的教学活动,只要教师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而今,在认真贯彻新《纲要》的过程中发现,新歌教学并非像以往单一的“老师唱一句,幼儿跟一句”,只将幼儿是否能够完整地把歌词唱出来为教学目的,而应是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这便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

活动目标:

1.掌握歌曲节奏与歌词,能唱准附点音符。

2.理解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用优美连贯、欢快跳跃的歌声表现歌曲。

3.知道秋天来临树叶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课前结合认识秋天,观察秋风起树叶飘落的景象。

2、物质材料准备:1.图片。2.歌曲伴奏。3.图谱。

活动过程:

一、好听的歌曲,我准备。

1.激发学习兴趣。

(1)秋天到了,秋风吹来了,瞧,小树叶一片片从大树上落下来,它飘下来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沙沙沙)好,听着音乐我们一起学小树叶来唱歌。

2.熟悉歌曲旋律。

(1)随音乐用“沙”字伴唱,熟悉旋律。

二、好听的歌曲,我来学。

1.分段学习歌曲。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歌,请你认真听一听,说说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2)秋风起来啦,小树叶离开了谁?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会怎么样呢?

(3)请小朋友跟老师把歌词说一说好吗?

(4)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唱,老师唱一句,小朋友跟着唱一句。

(5)你们学的可真快,现在请你跟着老师把这一段完整的唱一唱好吗?

(6)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听,感受小树叶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7)请你跟着老师把第二段歌词说一说,你就明白为什么小树叶现在是开心的了。

(8)小朋友你们可真聪明,现在请你跟着音乐把第二段唱一唱。

2.完整演唱歌曲。

3.领悟歌曲感情。

(1)第一段歌曲中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可害怕,我们用怎样的声音唱呢?

(2)带领幼儿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3)第二段歌曲中小树叶等到春天又能见到妈妈了,我们又能用怎样的声音唱呢?

(4)带领幼儿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第二段歌曲。

(5)多种形式演唱。

三、好听的歌曲,我来演。

表演歌曲情境。你们唱的非常好现在老师来扮演树妈妈,小朋友你们来做小树叶围着树妈妈唱起来,跳起来吧。

教学反思:

歌曲《小树叶》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歌曲把大树比作妈妈,树叶比作孩子,充满了童趣,也洋溢着人间的温情。歌曲要求孩子唱出了树叶宝宝对大树妈妈的不舍和期盼来年春天归来的乐观。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表达两种不同的情绪,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第一段表现了小树叶离开妈妈后的不舍与害怕,第二段表现了小树叶春天归来时的乐观情绪,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这种情感,我采用到方法配合曲调进行肢体动作表演和歌曲内容展现丰富的表情,在我的带动下,幼儿表现积极,以热情饱满的情绪表演“小树叶”。本节课是学唱歌曲,我并没有刻意以教唱为主,而是在幼儿亲身体验,直观感知、创设情境中去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爱,让孩子们在表演唱中获得了最直观的知识。歌曲中有一个难点:“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这句话孩子们不好理解,我没有特意去解释,而是以一种欢快的情绪带动幼儿情绪,来促使孩子对歌曲的理解。这首歌曲唱起来很美,孩子们很喜欢,只要一吹风,孩子们听到树叶在响,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小树叶》这首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兔子音乐会》 篇11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创编节奏型的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2、熟悉2/4节奏型,有一定音乐节奏感。

3、尝试创编2/4节奏型,发展幼儿创作能力。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经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掌握其时值。

物质准备:磁带《萤火虫》、《小火车》、录音机、小鸭头饰、一列带有音符的火车、和火车车厢一样大小的卡纸、记号笔。

环境准备:幼儿坐成马蹄形,卡纸和记号笔放置每个幼儿的椅子下。

活动流程:

感受乐曲、分析节奏型-尝试创编节奏型-大胆表现自编节奏型-进一步创编。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萤火虫》的音乐,师生一起做律动进活动室。

2、师生有节奏地拍手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萤火虫》的乐曲,熟悉2/4节奏型。

教师播放乐曲,请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2/4节奏型的乐曲。

2、引导幼儿分析乐曲的节奏型。

教师神秘地出示一列长长的火车,引导幼儿观察火车车厢上的《萤火虫》节奏型,请幼儿分析每节车厢上的音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小结:相同的是每节车厢里的音符合起来都唱2拍。

不同的是每节车厢里的音符都是不一样的。

3、出示小鸭的头饰,小鸭要上火车,引导幼儿用开口音“嘎”唱出车厢上的节奏型。

4、引导幼儿观察火车后面车厢,你们想上火车吗?激发幼儿创作2/4节奏型的欲望。

5、提出要求:只创作一节车厢的节奏,可以用各种音符,但是它们合起来只有2拍。

6、幼儿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7、创作完的幼儿轻声唱出节奏,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欣赏。

8、幼儿将作品接在车厢后面,大胆地表现自己的作品。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篇12

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些年来也获得了不少卓越的教学成就, 但在进一步落实国家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高校音乐教学仍然存在对音乐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够、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等问题, 亟待完善与解决。要想使高校音乐教学真正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服务, 为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而服务, 我们就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 不断地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促使音乐教育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一、更新教学理念

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的重要媒介, 音乐教师只有在教学理念上实行深刻的变革, 才能为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先进理念的指导。首先, 高校音乐教师要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进程中,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 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近况以及思想状态, 努力成为学生信任的朋友, 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的构建提供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动力。其次, 高校音乐教师要将传统意义上的重视传授基础知识的教学理念转向为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音乐应当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征, 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情, 让学生在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充分挖掘音乐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 引导学生利用对音乐的感悟更加直观地了解歌曲的意义和内涵, 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共鸣,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再者, 高校音乐教师要努力与其他高校的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 汲取他们优秀的教学经验, 同时还要加强教学之余的学习, 努力地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与理论, 为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完善提供充足的活力源泉。

二、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事实。高校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详细一点来说, 高校音乐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 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听音乐、练乐谱的枯燥的教学形式,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的、趣味十足的多媒体课件, 将静态的音乐素材转换成动态的表现形式, 在更大的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 拓宽音乐教学的手段。还有, 教师要通过构建班级专属的网上交流平台、QQ、微博等一切现代意义的交流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地说出自己对多媒体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在集思广益的前提下为多媒体教学的完善提供强而有力的催化剂, 而且这样的交流方式也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 在尊重他们隐私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音乐教师也能够掌握最新的关于学生和教学的动态, 可谓一举两得。除此之外,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并不是完全排斥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 而是要求音乐教学要结合教学的实际, 巧妙地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穿插到教学工作中去, 促使多媒体技术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作用。

三、开展研究性教学

在我国高等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开展研究性教学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而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不仅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需, 而且也符合新课改以及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高校音乐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年龄特点以及学习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要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表现的机会, 比如通过让他们以自己的理解能力, 运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来, 在课堂中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此进程中教师要给予专业性的指导, 从而不仅促使学生对所学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而且促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还有, 研究性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比如讨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以及情景式教学等, 没有一种方法是普遍适用的, 音乐教学根据自身的教学优势、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等进行权衡、选择, 才能获得理想中的教学成效。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兔子音乐会》 篇1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接触傣族舞,学会傣族舞中“孔雀指”“三道弯”的基本动作。

2.体验傣族舞优美的旋律和舞姿。

活动过程:

一.舞蹈欣赏:(感受舞蹈,感受音乐)

1.欣赏教师舞蹈。

2.“你发现老师跳舞的时候像什么?”

“老师是怎么做的?”

3.请幼儿学习动作。

4.引导幼儿学习“孔雀指”和“三道弯”。

5.介绍孔雀舞的由来

小朋友你知道孔雀舞是哪个民族的.吗?

“傣族人民喜爱和崇尚孔雀,不但许多人家中饲养孔雀,而且把孔雀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和吉祥幸福的象征。”

6.看一下傣族人民的服装。

二.创设情景,学习舞蹈。

1.“今天,老师来做孔雀妈妈,也来跳跳孔雀舞。”(教师唱谱)小孔雀跟着妈妈散步。

2.孔雀是怎样散步的?

3.小孔雀们可爱比美了,他们的羽毛很漂亮。我们来看一下孔雀开屏的图片。

4.可以怎样理羽毛呢?

5.这一次,孔雀们要比造型,他们抬起高傲的头。

三.完整舞蹈

1.戴上头饰舞蹈。

“老师发现小朋友跳舞的时候像一只只美丽的小孔雀,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漂亮的头饰,请大家按着你标记的颜色来戴相应的头饰。”

2.请幼儿间隔站,面向圆上。

3.完整舞蹈。提醒幼儿比美时变成单圈面对面。

4.听音乐退场。

活动反思: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兔子音乐会》 篇14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学习坐在椅子上坐律动。

2、知道手腕花可以帮助自己找到舞伴。

3、舞蹈时思想集中,听清音乐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重难点:

熟悉音乐,学习坐在椅子上坐律动。听清音乐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手腕花戴在幼儿的右手上,幼儿两个戴红花、两个戴黄花,两两间隔围成圆圈坐下。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在座位上学习舞蹈中的几个基本动作。

幼儿认识左、右,分清圈里、圈外。

师:现在我们围成圆圈坐下来,先请小朋友们伸出左手,想一想哪只手是左手呢?(不戴手腕花的手)再换右手,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做的对不对。好,现在我们每人向着圆心站好,这叫做面向圈里,每人向着自己的左方向转,看着前一个小朋友的后脑勺,这叫做面向圈上。你们会了吗?我们来试一试。

幼儿学习“踏步转向圈上”的动作。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转向圈上,现在请你们跟老师学一学“踏步转向圈上”的动作。

幼儿跟随相应的音乐,练习“踏步转向圈上”的舞蹈动作。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做“踏步转向圈上”的动作。

幼儿学习根据手腕花的颜色练习找朋友,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幼儿跟随相应的音乐,练习“找朋友”的舞蹈动作。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在座位上的身体动作。

听音乐,幼儿跟随老师学习在座位上的身体动作。

师:现在我们要来听音乐,跳一段座位上的圆圈舞。音乐比较长,舞蹈动作也比较难,所以学习的时候,请你们思想集中,听清音乐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身体姿态以及与同伴间的配合,再次听音乐练习。

师:怎样才能跳得更美?请大家注意身体姿态,我们再来试一试。

3、教师引导有反思,让幼儿知道手腕花可以帮助自己找到舞伴。

师:今天你是怎样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的?什么帮助了你?

教学反思: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改变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习,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题性,使其通过自己积极的主观努力来学习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为了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在第二个环节”学习圆圈舞“中借助了图示的手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使通过阅读图示来理解和学习这个舞蹈的,而不是以教师教导为主。我通过图示的设计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圆圈舞的基本舞步。在这里,图示的作用包括:第一,比较直观和形象地呈现队形地变化,如以大圆、小圆和叠加的圆等来表现队形的变化,以及呈现完整队形,让幼儿一目了然;第二,利用线条和颜色来帮助幼儿理解空间的位置和动作。线条表示手拉手,颜色用以区别男孩、女孩,圆点表示朝向、站立的方位。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是在阅读图示环节中围成圆圈的这一步,应该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站位是否准确,而我只是一味地将幼儿拉到准确地位置上,引导手势做得不够到位。二是支持引导做得不够。整个活动得引导设计应该是:念儿歌得提示——配上音乐,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儿歌,幼儿直接跟着音乐开始学习,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晰。

上一篇:杭州户口落户政策下一篇:信访法治化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