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三步曲作文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起床三步曲作文(精选14篇)

起床三步曲作文 篇1

起床三步曲作文

起床三步曲

入冬以来,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妈妈也就时常说,“陈卓啊,知道冬日你最让我头痛的是什么吗?”她第一次这样问时,我还傻乎乎地说:“妈妈,是什么呀?”后来她常这样问,我就装糊涂,或干脆不耐烦地说:“不就是睡懒觉嘛,大冷的天谁不想睡懒觉呢?”我的好多同学都说冬日早晨起床要下很大很大的`决心,要很坚强很勇敢才起得了呢。 当然妈妈的话也并没有夸张,要把我从床上叫起来,不经过艰苦的斗争是根本不可能的,至少,也要像一篇课文那样分成三个段落才行。 第一段:喊叫。“陈卓!七点钟了,快起床!”“唔,知道了。”我迷迷糊糊答应着,继续做美梦。 “怎么还在睡,要叫多少遍呀?”“再睡十分钟。”“不行!”“再睡五分钟。” 第二段:哄骗。“糟了,糟了,八点钟了!”妈妈在我床前大叫,我一惊 ,立刻翻身下床,边穿衣服边看钟,咦,才七点二十呢!我一秒钟之内又上了床。“现在真的八点钟了,快起来!”谁还信她!我把被子捂得更紧了。 第三段:动武。一般到这个段落,妈妈已经气昏了头,因此就有些不择手段,她最厉害的一招是“指甲掐屁股”,悄悄揭开被子,指甲尖掐住屁股上一丁点肉,“哇―”,我一声惨叫,青蛙一样跳下床。 “还是这招最管用!”妈妈满脸都是胜利的喜悦。

起床三步曲作文 篇2

一、指导朗读背诵, 感受读书的快乐

(1) 熟读经典,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引导孩子们从熟读背诵唐诗开始阅读积累之旅。每天的早读课安排10分钟熟读背诵古诗词, 由孩子们轮流推荐一首古诗, 全部同学共同朗读背诵。然后一周进行一次“赛诗会”, 一月举办一次“诗歌擂台赛”。一段时间后, 我又有计划地进行了“三字经”“弟子规”“宋词”“名言警句”等相关内容的朗读背诵。“腹有诗书气自华”, 经典的浸润让学生变得快乐而自信。于是学生在作文《春野》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春天的田野如诗如画, 她是春天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蔚蓝的天空, 自由的暖风, 在这梦一般的世界里, 我不由得想起白居易的那句名诗:乱花渐欲迷人眼, 暖风熏得游人醉!

(2) 品味佳作, 大量阅读促积累。从一年级起, 我班每天下午都安排了一节小课 (20分钟) 为课外阅读课。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生活, 我还设立了一个班级图书架, 让孩子们把自己的课外读物精选几本带到学校来资源共享, 这样就有上百本优秀图书可供孩子们选择阅读了。孩子们每天在书海中幸福地徜徉, 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自由地放飞心灵, 聪灵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智慧的火花处处绽放, 读书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快乐!如读完《西游记》, 一学生写下了这样的读后感:将《西游记》认真读完, 合上后, 那精彩的一幕幕就像刚刚发生过, 异常清晰。……合上《西游记》, 内容虽已结束, 但书上的精神还等着我去领悟, 实践……

二、引导观察体验, 感受生活的快乐

(1) 引导学生留心日常生活。“生活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又是一年花开时, 我带领孩子们来到护城河边, 碧波荡漾的河水, 谈笑风生的人们, 青翠欲滴的柳树, 随风飘荡的柳絮, 孩子们被这美景深深陶醉。一位学生回来后写下了这样的日记:春风吹来, 柳絮随风飘荡, 形成一个个小绒球。它们有的好似雪花吹来, 有的像正在演习的伞兵, 还有的像天上的云朵……风渐渐小了, 柳絮便轻轻地落在地上, 一簇簇, 一团团地拥抱在一起, 形成一座座小小的雪丘。它们随风在地上迅速地乱滚着, 一个跟着一个, 仿佛是在嬉戏、追逐的小孩子。一阵微风吹来, 它们翩翩起舞, 成了无数快乐的小精灵。这些飘来荡去的小精灵总爱跟人们开玩笑。有时, 它们竟会扑到人们的脸上, 落在人的头发上, 或者……如果没有细致的观察, 就不会有如此美妙的文字。

(2)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为丰富学生的题材, 我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让学生感受生活, 体会真情实感。如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小种植、小制作等;经常开展中队活动, 如“小小展销会”“唱诗活动”“元宵赏灯”“立夏斗蛋”、为汶川、玉树灾区献爱心等等。有了亲身的体验, 孩子们感受到了许多来自生活的快乐, 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 于是一篇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精彩文章展现在他们的笔下。

三、注重方法指导, 感受表达的快乐

(1) 重视说话训练, 提高表达能力。加强说话训练不仅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为书面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每次的说话课, 我总是精心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说话的热情, 扎扎实实训练说话的能力。课堂教学中, 我还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说话训练。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中, 汤姆的爸爸对汤姆说了这样一句话:“不管有没有人看见, 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我首先引导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用“不管……都……”练习说话。通过教师步步引导,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不管有没有人看见, 我们都不能随地吐痰”“不管有没有交警, 我们都不能闯红灯”等等。像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随机进行说话训练, 因为营造了一种愉悦的教学氛围, 体现了一种自然之态, 学生乐于表达, 也能够表达。

(2) 坚持读写结合, 学习表达方法 (技巧) 。读是写的基础, 写以读为前提。阅读教学中, 我根据课文的特点, 做到读写结合, 促进知识的迁移。如:《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中, 爸爸这样理解“骄阳似火”一词:烈日当空, 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 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在引导学生懂得理解词语的方法之后,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 想一想:对于“骄阳似火”一词, 我们还可以怎样理解?生思考后回答:“太阳像个大火球, 把大地晒得滚烫滚烫的, 这就是骄阳似火、“太阳火辣辣的, 人走在马路上, 就像走在火炉上一样, 这真是‘骄阳似火’啊!”“烈日当空, 连地上的小草也无力地低下了头, 这不就是‘骄阳似火’吗?”学生充分发言后, 再要求他们用“骄阳似火”写一段话。学生兴趣盎然, 很多学生真的做到了“一挥而就”。

作文教学三步曲 篇3

一、做好素材的积累

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形象地说明了写作与积累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积累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文字材料,如文言名句,经典名著,甚而古今中外的时文轶事,凡警示人心,文辞佳丽者,均可入文,为文章添彩增色。二是生活经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生活,热切关注自然和人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各具特色的家庭生活,往往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只要用心体察,必能有所收获,如父母对儿女的舐犊情深,朋友间携手并肩,同舟共济的友谊,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总结而来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获取有用的信息,“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吸收,可以借鉴,正如美学家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慧眼”。

二、锤炼语言

写作技巧只是文章的外壳,语言才是文章的灵魂,孔子也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的锤炼是写作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所谓锤炼语言,就是在遣词造句时,努力做到语言的准确、流畅,尤忌不可生造词语。这样由词及句,由句及篇,从而达到语言表达上的生动优美,如行云流水、卷舒自如,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语言的锤炼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训练过程,需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要由浅入深,秩序渐进,非朝夕之功,也无捷径可走,稳步前进方可见其成效。

三、创新精神

写作是纯个性化的思维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个性就没有真正的写作,“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对于学生而言,每次作文都是一次创造性的展示。

这种创造性不仅能表现在学生自由自主地抒发主观感受,表达自己最独特的心灵体验,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

文有定法,不可随意下笔,文又无定法,不可因循守旧,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创新才能进步。

创新源于积累而终于想象力,没有开阔的视野,没有丰厚的积累,不必谈创新,而拘泥于旧知识、旧形式,不敢越雷池一步,又是创新的绊脚石。

只有在积累上敢于打破常规,敢于驰骋想象,才是真正的创新。

当然,创新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原则,不能脱离实际,过分求新求异,这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终极目标来看,无疑是南辕北辙。

以上三个方面相互配合,我们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论文快乐作文三步曲 篇4

江阴华姿职业学校

刘巧云

内容摘要: 本文就教师平时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作一些不成熟的探讨,希望能让学生面对作文有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写得出且乐于写,并希望能从人性的高度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愉快地成长。

关键字: 应试作文写作空间写作兴趣作文本真

“今天上作文课,”话音一落,教室里一片倦怠之声,“啊?又写作文啊!?”这种场面可能对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很熟悉,但也很无奈。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让学生能高度感知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进而用它的精神铺成自已的人格底蕴。这四种能力中,“写”放在最后,它对学生的要求也最高。写作是语文教学中最主要也是最薄弱的一环。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写好作文,让学生不把写作文当成苦差事,而是当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尴尬处境,这些都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且必须设法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平时作文教学中遇到的这些问题,仅作一些不成熟的探讨,希望能让学生面对作文有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并希望能从人性的高度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态,愉快地成长。

一、探寻广阔的空间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当前的作文教学以应试作文为主,主要包括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这些作文限制严格,如根据一幅图、一段话要求学生写出中心明确的文章,而文章的中心又是确定的,不能任意发挥。并且题中可能对作文的题材、体裁、题目、字数都有限制。这些限制不但不利于学生写出好文章,反而因束缚太多而让学生难以下笔,不自主、不流畅,写出的也都是挤出的 1

僵化的文字。这种指导方式让学生对作文厌烦。

当然,近年来,应试作文中的限制在逐步放松,出现了“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政策,这是一可喜的现象。“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只有给学生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才能让学生的才情得到充份发挥,写出多彩的文字。按照这种思路,鼓励学生写“自由文”是一个创举性的决定。“自由文”让学生打开思路,放开手脚,无拘无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打破束缚后的“自由文”能引发学生激情,唤起写作动机,这样学生提起笔来,才能思如泉涌。

除了外在形式束缚要打破,作文题目还要在本身内部具有无限的写作张力,有内在空间。一些常见题目,如“失败是成攻之母”、“我的妈妈”、“暑假话趣”等等,学生从小学写到高中,早已感到腻烦,又怎能写出好文章。因此,选一个好的题目,一个有空间感的题目也分外重要。我曾让学生作“小小说”的作文,我只告诉学生,“小小说”是一种新兴的小说体裁,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它又能在有限的篇幅中生动展现人物性格,或反映一深刻主题,它作为小说又要求能完整清楚地交待故事情节,所以有一定的难度。请大家构思一篇小小说。作文完成后,我异常惊喜的看到学生的作文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小说类型:言情、武侠、魔幻、恐怖、童话„„有传统叙述模式,有日记体,有散文体„„这些形式多样,内容生动,人物命运感人的文章让我惊诧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不是不会而是我们没有给他们合适的机会,其实每位同学心中都有故事。又如,写《后花园》的作文,我引导学生说:古时富贵人家都有私家花园,也称“后花园”,景色怡人自不必说,像今天的苏州园林,大都是古时的私家花园。后花园中有花有草,有桥有水,有亭台楼阁,更有许多离奇的故事。如《牡丹亭》中,杜丽娘就在后花园中做了个“不在梅边在柳边”的梦,发生了一个缠绵凄美的爱情故事。后花园中的故事还有很多,皇家御花园中的故事又比私家花园里来得复杂得多。发挥想象,假设你身在其中,能发生或看到什么样的故事?这篇作文中我运用题目中所包含的历史空间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写作空间,结果学生写了很多才子佳人或闺中怨妇或宫廷斗争或童话传说等,非常有趣。

因此,作文写作中的空间感非常重要,除了要破除表面的体裁、题目、字数的限制外,文题本身要有广阔的张力,要可写,广阔的空间才能让学生舒展手

脚,写出佳作。

二、点燃兴趣的火花

广阔的空间能消除学生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想写、写得出。接下来,就该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渴望写、乐于写。使写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关键。

当前作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题目陈旧,内容单调重复,限制过多,教师指导也公式化、概念化,这都造成了学生思维单一,对写作产生反感。要克服以上弊端,让学生对作文重新亲近,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开头要自然

作文课的一开头,教师的第一句话:“今天写作文”,让学生已经产生了条件反射,即厌烦心理。教师最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你的话题。这样,情境作文很有可取之处,它从学生需要出发,有意创设一些具体场合,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思考、想象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如一次课上和学生聊电视剧《铜牙铁齿纪晓岚》,说到贪官和绅,又联系到了现实中的好官任长霞,学生对贪官恨之入骨,对好官敬佩有嘉,反映热烈,思维活跃。我趁机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的为官之道。结果学生的论述观点新颖,内容充实。又一次,碰巧作文课上飘起了雪花,天地一色,学生很兴奋,我和学生一起回想与雪有关的诗句,又让学生用一句话描写雪景。最后让学生写了一篇以雪为主题的作文。作文中写景的文章景色优美,雪中的故事也纯美感人。因此在作文的开头老师动点脑筋,对学生写好作文起重要作用。

2、内容要新颖

一些陈旧老套的话题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产生无名的反感,懒得动笔,不去思考,应付了事。因此作文在选题上一定要新颖有趣,要能调动学生兴趣,同时又能让学生展开想象,开动脑筋,写出佳作。一次作文课上我给学生讲起了鲁迅《故事新编》中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故事说到:傍晚,后羿拖着疲倦的身子,背着弓走了很远,仅打回一只小乌鸦,嫦娥一阵责难,说“嫁给他到现在,一年到头,整天的乌鸦炸酱面„„”接下来的故事可能有怎样的发展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七嘴八舌,异常兴奋。结果,学

生写出的作文想象丰富、奇特、角度多样,非常有趣。甚至于平时一贯不写作的同学也写出了自己的故事,可见学生的思惟都很活跃,少的只不过是有趣的题目和恰当的点拨。再如一次五一长假,我要求学生看《鲁滨迅飘流记》,让他们假设自己一天划船出海遇到风暴,经过七天终于获救,然后要他们用日记的形式,发挥想象,写出七天的经历。后来发现学生好像个个都成了历险的勇士,作文写得有声有色,想象奇特。可见,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创造水平会出乎我们的想象。因此,选取一些能调动学生想象力、学生感兴趣的文题对帮助学生写好作文,陪养他们写作的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

3、形式要多样

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一事物的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因此作文教学在形式上还要不断变化不断求新,以维持学生兴趣的稳定性。如除了一般作文,还可让学生编写课本剧,编完再演,这样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提高了写作能力。除了写出来,还可口头作文,如让学生讲故事、进行演讲比赛、举行辩论赛等。除了课堂训练,还可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如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中学生对网络的看法、调查老百姓对菜场的满意程度等,把调查结果写成报告,不仅锻炼写作能力,还可让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所有的这些形式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中掊养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能对作文兴趣盎然。

三、回归作文的本真

不管是给学生广阔的空间,还是努力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喜欢写作文,不把写作文当成一种负担。喜欢了之后,老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该让学生明白写作的本质是什么,这样才能让学生走出对作文单纯的喜欢,从而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面对作文,这样也才能达成作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即: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记录自己心中真挚的感情,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

叶圣陶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不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这道出了做人也是做文的真谛。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实,应情真、理真、事真,它是生命的表达形式。文章贵自然,应把自己心里所想所感用笔说出,让真挚的感情从心底流出。“我手写我心”是作文创作的优良传统,也是作文创作的重要原则。老师应引导学生明白,用笔反映真实的生活,记下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用笔倾

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写下属于自己的文字,这样写作才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的体验。当然,这种写作境界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耐心,需要作文水平的慢慢提升,才能让真情从笔底涓涓流出。它需要有前面两个阶段的铺垫。我想到那时再写《我的老师》、《我的同学》类似的文题,学生会更自然,也会有更深刻的表达。

快乐作文,让学生体验作文成功的欢乐,让教师体验教学成功的欢愉。快乐作文呼唤人文价值的回归,旨在让学生健康快乐学习成长,旨在建立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本质论:拨开迷雾 返璞归真》 程红兵 中学语文教参 2004年第6期

2、《话题作文的新发展》俞发亮中学语文教参2004年第2期

3、《作文个性化 写“我”是关键》 韦志成 中学语文教参 2004年第5期

考试三步曲作文 篇5

星期一早上,我收齐作业,交给老师,只见老师桌子上整整齐齐摆着一叠试卷,我好奇地问:“老师,今天考试吗?”“对啊。”我想:得赶快把这消息告诉同学们。回到教室,我走向讲台,大声宣布:“同学们!根据我打听到的消息,今天上午第一节可……”我故意卖了个关子,一个成绩不好的同学问道:“老师不来了?”“数学考试!”

听到这个消息,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有的手足无措,慌乱的翻看看数学书,根本没有心思看进去。有的小声埋怨:“老师又搞突袭!早点知道我周末一定好好复习!”同桌数学每次都挂红灯笼,只见他双手合实,嘴里喃喃有词:“上帝保佑!别让我在挨揍了!”我暗暗庆幸:还好我周末做了考吧,阶梯测试,AB卷……不然不知道会怎么样呢!我胸有成竹的翻着复习资料,不时用尺子比划比划。有的同学悄悄的拿出小纸片……看来,这条爆炸性新闻,影响力还真大呀。

考时

“老师来了!”靠窗的同学探望情报。教室里刹那间安静了下来,连根针掉下去都听得见,从走廊的尽头传来老师的脚步声,像鼓锤一样敲击着同学们那怦怦直跳的心。

老师左手夹着试卷,右手拎着笔记本电脑,站在门口,向四周扫视了一遍,每一位同学都挺直了腰板,坐正了。老师一脸严肃地走向讲台,放下电脑,清了清嗓子:“今天,我们考试。有同学反对吗?”同桌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老师狠狠地说了一句:“抗议无效!”

老师发下了考试卷,我一看:这么简单的题目,我昨天全做过了。教室里充满了铅笔在纸上飞舞的声音。几个做不出的同学,左手托着下巴,低头呻吟,右手也没闲着,飞快地转着铅笔,再看看天上的云,怎么也想不出。同桌似乎第一大题就碰上了地雷,瞅一眼老师,老师没注意到他,他又把目标转向我,脖子侧向我,头一弯,眼一斜,还好被我一眼识破,挡住了答案,他只好灰溜溜地把眼睛转移到自己的试卷上。

“还剩五分钟,请同学们抓紧!”有的同学头也不抬,埋头苦写,有的同学已经检查了几遍了,趁这时间休息起来。同桌额头上急出了汗,不停地向铁哥们打手势。

“组长收!”我估一下,98左右吧,就交卷了。

考后

考试三步曲作文 篇6

8日夜:今夜,无眠。同学们一个个被一种力量使唤着,依依不舍地离开每日的知己――电视、电脑。来到书桌,有些不情愿,有些无奈。然后,拿起想看就看,不想看就边都不沾的书本,两眼眨也不眨地盯了上去,像一头撞上粘蚊板的蚊子,一粘上去,就不能自拔了,即使心里有多少个不情愿。再面无表情地做起每天要咒骂千万遍的父母留的作业,一声不吭。即使父母夸奖,虽然以前听了要蹦起来但现在也面无表情,一声不吭。就这样,笔在纸上一刻不停地奔驰,划出一道道优美的曲线,直到倦魔找上自己,才托着发麻的腿躺上床,可脑海中挤满了一篇篇课文,一个个单词,一条条公式,嘴里依然念念叨叨,念念叨叨……

9日上午:阳光灿烂,心里鸟云加闪电。开考啦!一张张洁白无暇的卷子散发着油墨香,眼上套着两个黑眼圈的自己越闻越想睡,手中的笔被温和的阳光诱惑,在卷子上跳起新式芭蕾。直到监考老师“宏高”的声音:“同学们,开始吧!”心里的睡虫才被赶跑,伸一个懒腰,打两个哈欠,拍三下脑门,拧四下耳朵,打五个巴掌,抖六下腿,打起十二分精神,迎战!眼睛觉得简单,心觉得太难,在矛盾中,一个个不知对错的答案被从脑子里扯到了试卷上,打完仗,筋疲力尽趴在床一样的课桌上,欣赏战果。偶尔,再攻打几座一开始不会攻打的堡垒,或几座攻打错的堡垒,拿起矛盾,攻打……

9日夜,心里架起彩虹,可有时也会落两星雨。满心欢喜,考完了!埋藏火山下的岩浆爆发出来,激动啊!颤微微地拿起电话,答案一致,激动得话筒差点掉下,不一致手马上被数九寒天的冰冻住,着了魔一般问:“哪个对?哪个对?”当然,更多时候是喜悦,洗个澡,躺在床上看电视,生活如此逍遥!

小学作文指导“三步曲” 篇7

一、讲清意义, 提高认识, 明白为什么写

在平素的教学中, 笔者听了不少教师上作文指导课, 其成功的模式大致为:板题、解题、选材、列提纲、教师下水文等。要求学生按照老师规定的程式去写。

有的教师为了使学生不越指导“雷池”一步, 把“下水文”中运用好词语均书诸于黑板, 让学生效仿。这样, 一节课下来, 教师洋洋自得, 而学生却无所适从, 写不出一句来, 要问起“为什么写”时, 学生更是哑口无言, 因此, 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 要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要向学生讲清本次作文的写作意义;既要讲清写作与阅读的意义, 又要讲清写作为社会服务的意义。这样, 从小学生的对写好作文的正确观念, 克服作文的盲目性、盲从性以及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只有对学生经常不断地加以训练, 使学生既能提高对每次作文的目的的认识, 只能提高写作水平。“变要我作文“为“我要作文”。如在一次命题作文《记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好多同学都觉得“星期天”很多, 要写出“快乐”都很少。其因是绝大部分学生的星期天是在”书山题海”中度过的, 要找“快乐”的确很难。我根据这个状况, 在讲“为什么写”时, 教育学生以苦为乐, 苦中找乐, 苦中造乐, 写苦表乐。这样, 学生的写作情趣激昂, 个个处于感奋状态。从写成的作文看, 大部分得体。由此可见, 解决思想上的认识问题, 是写好每一篇作文的首要关键。如果作者不明白为什么写, 是很难把自己内心的真情表白出来的, 甚至会表现言不达情意, 文不表中心。然而, 明白了为什么写, 也就是使学生有了正确的写作导向。

二、明确题旨, 选好材料, 解决写些什么

在明白了“为什么写”的同时, 教师要根据确定的文题, 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题眼”, 正确领会命题的意蕴, 进行审题。笔者结合阅读教学, 把各类命题方法教给学生, 使他们认识题目与文章的关系, 让学生用归类比较法去认识题目与文章的关系, 让学生用归类比较法去认识哪些文题分别属于以人、以事、以景、以物、以时间、以地点命题等等, 说出特点, 如对《记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一件难忘的事情》《记一件我喜欢的事情》等文题, 在组织学生进行审题讨论中, 同学们都能一致认为一三题写别人和自己都行, 第二题必须写本人自己。同时还能说出文章的题眼, 第一题写“亲身经历”, 第二题写“难忘”, 第三题是写“喜欢”。

在学生明确题旨之后, 教师必须要做好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材料, 因为文章要好, 重在选材。合理选材能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在指导学生选材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题眼, 呈现主题, 一篇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这个中心与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紧紧相关的。二是选取典型, 以小见大。由于小学生是思维路子狭窄, 常常写同学总是认真学习, 乐于助人, 遵守纪律, 写老师也总是带病上课, 熬夜备课, 写出来的都是平淡无奇, 千人一面。选取典型材料时, 要求学生换一个角度, 选取别人不注意选的平凡小事, 哪怕是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等, 从细处见精神。三是展开想象, 到新材料。小学生生活单一, 观察事物随意性大, 每到作文课, 总有许多同学唉声叹气, 总是觉得无事可写, 无话可说。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鼓励学生仿照读过的课文, 或是把书报上的、电影电视上看到的间接材料选取过来, 展开丰富的想象, 对所选择材料进行再创造。

三、结构文章, 合理布局, 教会怎么样写

结构是文章的内部构造, 是对所选材料的恰当安排, 特别是对刚起步作文的小学生来说, 更需要教师耐心指导。从文章的总体结构来说, 要尽量使小学生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和中间部分。

文章的开头, 虽然篇幅短小, 可它是全文的一个最自然最恰当的序幕。若这个序幕拉得太长, 离题太远, 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读了开头就兴趣索然。高尔基曾说过, 开头一句是最困难的。这也证明了学生作文“头难起”的实质所在。然而, 作文开头可指导学生学习运用, 开门见山, 揭示矛盾式, 引语引诗式, 点题解题式等, 但不管选择什么方式开头, 都不能脱离文章内容, 都应该做到落笔近, 入题映, 式样新。

恩格斯指出, 文章要有一个好的结尾, 若结尾收的好, 则可以收到意尽而言止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俗话说的好, “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 描龙画凤, 难在点睛”。写文章亦是如此。“头难起, 尾难落”, 落不好尾, 就会破坏全篇文章的和谐美和整体美。因此, 在指导小学生写作文的结尾时, 可采用:希望号召式、首尾呼应式、画龙点睛式、总结全文式、留有余味式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 都应注意力求自然、贴切、有韵味。

至于文章中间的主体部分, 则更应重视, 可根据小学作文训练的文体, 着重要知道他们注重的线索, 同时要安排好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详写什么, 略写什么等, 还要注意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力求叙述完整, 写人完整。

写景状物作文训练三步曲 篇8

关键词:作文 训练 学生

一、以目观物

所谓“以目观物”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再现景物, 写成文章。这是写景状物作文的第一阶段。因此在此阶段,要引导学生戴着“有色眼镜”观察景物,描其形,绘其色,念好“准、细、顺”三字诀,把景物描摹准确、细致、有序。

首先要准确,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特征,真实地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是写景状物的基本功。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咏鹅诗”把鹅状写得准确传神,一幅“春鹅戏水”的水彩画就历历如在目前。就是得力于“白、绿、红、青”四个表色彩的词语准确地再现了描写对象,从而产生很好的审美效果。可以说“准确”是一篇文章的生命。

“做到“准确”了,还必须“细致”。如果不“细”,文章就会患“贫血症”,像个“瘪三”。一些学生写景状物三言两语,寥寥几笔。虽然准确,但空洞无物。这就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尽量细一此,角度多一些,视点小一些。那些写景状物的经典名篇无不是在“细”字上下功夫,刻画出一个个精彩细致的特色镜头。如宗璞的写景名篇《紫藤萝瀑布》不仅准确写出紫藤萝整体象流动的瀑布,还从局部细致刻画一穗花、一朵花的花苞与花舱的风姿以及颜色光彩的细微变化。细致了,文章才会具体,内容才会丰富。

“顺”字,就是要理顺,有次序。这样既能欣赏美好的景物,又不致眼花缭乱。如朱自清的《春》,他按着“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这样的顺序,把原本杂乱无章的景物组合得整整齐齐;《济南的冬天》所描绘的“山雪”之景也依着山顶、山尖、山坡、山腰的顺序一路写来,写得有条不紊、丝毫不乱;在“以目观物”时,

要引导学生找准观察点,安排好观察顺序,以此来布局谋篇。

二、以心观物

所谓“以心观物”就是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观照景物,景物描写,其中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此,“以心观物”是写好写景作文的核心、关键。写景的文字只有投入自己的情感,文章才会传神、灵动起来。那么如何“以心观物”呢?我以为必须念好“真”、“契”、“化”三字诀。

所谓“真”就是“观之以心”要做到真实自然,引导学生以赤子之心面对外物,要鼓励学生流露真思想,展示真性情,如有位学生写了一篇《寂寞沙洲冷》的散文,写的是她独处小溪沙洲看到凄冷、暗淡的景物,而流露出孤独、忧郁的情绪,虽然与中学生应该朝气蓬勃的精神有点相悖,也比较消极,但写得真实,读起来很有韵味,

所谓“契”,就是“以心观物”时情与景要契合一致,不能景是景,情是情,两张皮不搭边。比如散文《岳阳楼记》就是情景契合的名篇佳作,文章写了两种不同景物,引发两种不同的情感:一种是由“明丽”之景,而自然导出“喜悦”之情;一种是由“阴晦”之景,自然地引出“悲伤”之情。这样看来,不同的景物会触发与之对应的情感来;即使就是相同的景物,由于情绪不同,也会使景物蒙上不同的色彩——“愁”则草木含悲,风云变色;“喜”则树在点头,石在欢笑。情与景必须和谐一致。

所谓“化”,就是将情融化在景中,达到化境,也就是情与景水乳交融,请看赵丽宏的散文《晚香玉》描绘晚香玉的那估段文字:“几颗亮晶晶的露珠,不知在什么时候凝聚起来,滚落在晚香玉洁白的花瓣中,像一些好奇的眼睛,忽闪忽闪,张望着安谧的夜的世界。几缕清香幽幽地飘起来,屋子里顿时一片芬芳。真怪,这花儿白天淡而无味,一到夜间,就悄悄地吐出馨香来,也许,花儿也是爱安静的吧?”这时情景已化为一体,铸成一个鲜活的生命,如果硬要从中挑选,就会伤筋动骨,戕害文脉。当然要求学生达到这种境界比较难,但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应该把它作为学生训练的方向,引导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接近这个“化”境。观之以心时,教师按照“真——契——化”这个层递三字诀,一步步地训练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当然要达到真纯的境地,需要真情、学识,更需人生体验。

三、以理观物

所谓“以理观物”就是引导学生悟出一定的哲理,它是写景状物作文的第三个阶段,初中生由于视野窄、阅历浅,感悟和理思往往比较浮浅,文章缺乏深度。笔者以为必须念好“实、深、新”三字诀。

“实”就是体悟要实在、自然,不能生硬、突兀,水到渠成的闪现思想火花。比如《紫藤萝瀑布》作者由眼前紫藤萝的繁盛景象,忆及许多年前紫藤萝的萧条以至灭绝,于是很实在地发出感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是作者惊异眼前盛景,对比以前人、花的不幸遭遇,水到渠成地悟出生命的哲理,由于实在自然,颇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哲理的体悟不仅要“实”,而且要“深”。“深”就是“要讲究深刻、深入。只有在“实”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入木三分,才能引起共鸣,如《岳阳楼记》作者状写了一般人黯景产悲情、亮景生乐感的情形,进一步指出作为君子应具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从而深刻地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哲理。其体悟之深,千载之下,谁堪伯仲,遂成千古绝唱。

所谓“新”就是引导学生“观之以理”时具有独特的发现性,也就是“发前人所未发,道别人未曾道。”如果这样,一定令读者耳目一新、别开生面,总之,写景状物作文“以目观物——以心观物——以理观物”这三个训练阶段,“目”是基础,“心”是核心,“理”是升华,呈现出一个层递的金字塔式结构,在写状物作文的个案训练时,无论是从思维,还是从语言上,“目”、“心”、“理”或者“景”、“情”、“道”是互相渗透的。

浅谈作文教学三步曲 篇9

浅谈作文教学三步曲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大致可分为三步走:“求趣--求严--求优”.这是循序渐进的三步,在实际教学中“趣”字当头,它培养学生的兴趣;“趣”后求严,培养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前二者是手段,后者是通过作文训练,推广经验,以点促面,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

作 者:李金凯 作者单位:莱芜市莱城区口镇金城中心学校,山东・莱芜,271114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12)分类号:G633.3关键词:求趣 求严 求优

小学生作文:暑假见闻三步曲 篇10

我知道春天的田野是彩色的,我知道秋天的田野是黄色的,我还知道冬天的田野是白色的。那么,夏天的田野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

我站在田间小道上,发现田野的样子和田野的“田”字很相似。看,左边有长长的一大块田,这是一户人家的田地,最外面有个小小的、弯弯的水道,中间有一个像莲藕一样的铁片片,我向当地农民问了一下,原来这个铁片片作用还挺大的,既可以让水流通过,又可以防止杂草流入,作用还真是不小啊!

夏天了,经常下雨,农作物不用农民浇水,给农民们减少了许多麻烦。走了走,我发现不少人家都种的是玉米。站在这个田头朝尾望去,两边种的是黄瓜,有的黄瓜还是个小婴儿,还需要吸收阳光和雨露,有的已经长大成人了,它们挺着肥胖的肚子,披着绿油油的衣裳,它们的姿势也各不相同,有的是站着,有的是坐着,有的是靠着,有的是蹲着,还有的是躺着。中间种的是一排排的西红柿,它们是爬在木架上的,由两根木头形成的“x”架,西红柿就绕着“x”往上爬。一片片绿叶簇拥着一个个红色的小灯笼,真是可爱极了。

我不由得从内心发出感叹:啊!原来夏天的田野不仅是绿色的,还是彩色的。真美啊!

小猫

我家有只小猫,嘴上说我不喜欢它,可是我心里非常喜欢它。

这只猫有着一双蓝宝石一般的眼睛,一对小巧机灵的耳朵,有着一张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的嘴巴。每只眼睛上都有五六根白色的胡须,嘴巴两旁也都有五六根胡须。令我最为奇怪的是,猫的胡须竟然是白色的。这只猫的身上披着黄白相间的皮毛,真是可爱极了。这只可爱的小黄猫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他吃鱼、老鼠,还吃玉米呢!它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都披着黄色的毛。

小猫吃东西时,样子可有意思了。有时我们给它吃玉米颗,它先用鼻子闻一闻,再用舌头舔一舔,觉得好吃,它才大口大口地吃,如果觉得不好吃的话,看都不看一眼,这样子真是太可爱了。

这只猫可真懒,一天要睡好几个小时,它就被我称为“懒猫”。只要有一点声响它的耳朵就会动,当人走过来的时候,它就会腾地一下起来了。为了能敏锐地感觉到旁边的一切动静,它睡得不是很死,它只有少量的小时才是真睡。

这只小猫经常用舌头清理自己的毛。小猫在很多时候,爱舔身子,自我清洁。这只小猫一般在睡醒的时候舔舔自己的小脚丫,去除自己身上的异味以免让老鼠闻到,自己就不好捕食了。

看,我家的小猫可不可爱呀。

鸽子

这个暑假,我回到了奶奶家。有一天临近傍晚,我坐在家门口乘凉,无意间看到天空中有一群舞蹈家在快乐的舞蹈。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群鸽子,奶奶家养的信鸽。

鸽子身上为黑白两色,嘴上有点红,小脚爪也是红色的。眼睛像个小玻璃球一样,闪闪发光。当它开心时,它抬头长笑,当它伤心时,它抬着尾羽,垂着两只翅膀,眼中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当它愤怒时,两眼睁得像车轮一样大,翅膀不停地乱扑腾,脚也不停地动来动去,当它激动时,它扭一扭尾羽,扑一下翅膀,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这群调皮的鸽子到了喂食的时间,它们就一起啾啾啾啾的叫了,好像在说:我饿我饿,该吃饭了啾啾啾啾。我端来五谷杂粮,给这群调皮的小东西吃。他们好像很感谢我,边吃还边啾啾啾啾的叫着。最搞笑的还有一次,就是又一次我照样给它们吃五谷杂粮时,它们吃着吃着,突然,叼起一个大谷粒,小心翼翼的将它放在我的手心里,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原来动物也像我们人类一样,也是有感情的,它们是一群善良、单纯的动物。

听,“扑扑,扑扑”鸽子成群结队地飞出笼了,我的头顶上顿时响起了啾啾啾啾的声音,它们像比赛一样,一会前的到后了,一会后的又到前了。鸽子开心地在天空中飞翔着,它们在天空一圈圈地飞着,叫着,看它们是多么开心啊!我望着它们快乐的背影开心地笑了

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三步曲 篇11

一、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1.教给观察方法。观察是学生获得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教给观察方法,要选择好观察对象。我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如书包、储蓄罐、小玩具等,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以“文具盒”为例,我在指导观察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按从外到里的顺序,仔细、具体观察文具盒的特点。以详细描述文具盒的形状、图案、内部结构和作用为例,指导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从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观察,帮助学生把个别、部分的认识以综合,把各部分连起来说。

2.指导从说到写。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教学时,我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

3.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当学生有了一时的写作兴趣还不够,还要有长久写得意志。这就要求一线教师有着扎扎实实的带班功夫,是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的带班。从开学初到学期末,从你接手到从你手上移交,你的学生写作兴趣不衰退,持久地旺盛着。要从带班的角度去研究作文教学,上好每一节作文课。而不是从上好一节课的角度去琢磨作文教学,搞花花绿绿的治标不治本的作文教学。

二、善引会导

1.上好每一堂课。一位叫周存辉的特级教师上的一堂作文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借鉴了他的教法,上作文课时我也来了个自我介绍:“我姓谢,今后大家就叫我谢老师,是一个语文高级教师,为什么叫高级教师呢?我会思考,喜欢动笔,有时一不小心,自己的作文就会发表。不信?如果你的作文写得好,我为你写上几句评语,你的作文就会发表——发表在你的作文本上……”接着我在黑板上寫了一个题目《新来的语文老师》,并提示学生:“你们根据谢老师刚才的谈话再拟一个题目吗?”学生听后,会马上说出几个题目来:如《会思考的老师》、《会写作文的老师》……后来我又让学生向我提问,引导他们什么都可以问。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顿时,教室小手如林生怕机会给别人抢了去。紧接着我让学生围绕老师刚才写的作文想出些更好的作文题目,聪明的学生总会有自己的思考。出现了诸如《老师笑了》、《有您,我很快乐》……最后我跟他们说:“学会了命题,你的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2.教师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积累习作素材,激发习作兴趣,鼓励自主参与习作实践。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去分类摘记。如好的词语、优美语句、精彩片段等,在摘记时还可加入见解和认识。成立班级图书角。①每个学生每学期都要增添四到五本书放在班级图书角。②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各种书。要求学生做到一借一还。为了激发读书兴趣,定时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说书的主要内容,谈读书的感受,背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等,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学生有习作素材,自然就会有话可说。

3.从模仿入手。模仿是一种学习方法。它是通过模仿他人的作品,从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模仿在生活中具有普遍性。仿写是作文的必由之路。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优秀习作,教师可在班上念,可出墙报,可编成集子传阅,可推荐到报刊发表等,以此激励学生,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从而逐步养成写作的好习惯。

三、教给修改方法,培养自改习惯

1.学生自批。学生自批,是指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习作后,首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与评改。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写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既要有生活的积累作基础,也要有浓厚的语言功夫。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只有不断的修改,才能使文章更加完美。我们可以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从易到难,对习作自批先提出简单的要求:①格式是否正确。②是否有错别字。③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第一次批改我只提第一条要求,学生觉得很简单,会做了。第二次再提出第二条要求,这样几篇习作批下来,学生们基本上掌握了自批方法,感受批改习作的乐趣。

2.同学互批。由于接受认识积累所限,学生对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不一定能认识清楚,而对自己的长处也同样难以发现。这就需要有人帮他指出来,好的加以发扬,不足的加以改正。我的做法是:①对小组长进行指导。②4人一小组,每人全部阅读且至少批改一本,并要求签上批改人的姓名,以示负责。由小组长负责指导本小组批改情况。③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也要加以肯定。寻找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提高措施。④各小组推荐出两篇公认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

“影子问题”三步曲 篇12

一、影子在水平地面上

例1. (教材) 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校园内的一棵树高AB。如图1, 把长2.40m的标杆CD直立在地面上, 量出树的影长BE为2.80m, 标杆的影长DF为1.47m, 求树AB的高度 (精确到0.1m) 。

分析:本题由于影子都在水平地面上, 因此物体 (树、标杆) 、太阳光线和各自的影子构成的2个三角形相似,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已知数据直接可求得树AB的高度。

解:由题意得:∠CDF=∠ABE=90°, ∠CFD=∠AEB

答:树AB高约4.6米。

总结:在太阳光线下, 同一时刻, 两个物体的高度和影长 (水平地面上) 的比例是相等的, 即。解题时要注意物体和各自影子的对应关系不要弄错。

二、影子一部分在水平地面上, 一部分在垂直墙面上

例2.某数学课外实验小组想利用树影来测量树高AB。如图2, 他们在同一时刻测得一身高为1.5m的同学影长为1.35m, 因为大树靠近一幢建筑物, 影子不会全在地面上, 他们测得地面部分的影长BC=3.6m, 墙面部分的影长CD=1.8m, 求大树AB的高度。

分析:此题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1) 把垂直墙面上的影子CD转化为水平地面上的影子; (2) 把垂直墙面上的影子CD转化为物体AB的部分高度。无论哪种思路都可以把问题转化为第一步的求法。

(1) 解: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答:大树AB高5.8米。

(2) 解:过点D作DE⊥AB于点E。

由题意可得:四边形CDEB为矩形。

答:大树AB高5.8米。

总结:当影子有两部分时, 有两种方法可以来求物体高度。 (1) 把照在垂直墙面上的影子看成是影子物体, 用第一步的方法求出这个影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的影子长度。 (2) 把照在垂直墙面上的影子转化为原物体高度的一部分, 而原物体高度的另一部分利用第一步的方法来求。

三、影子一部分在水平地面上, 一部分在斜坡上

例3.如图3, 小明想测量电线杆AB的高度, 他发现电线杆的影子恰好落在土坡的坡面CD和地面BC上。已知CD=4m, BC=10m, CD与地面成30°角, 且此时1m长的竹竿影长为2m, 求电线杆AB的高度。

分析:本题利用斜坡上的影子直接求物体高度有难度, 但是如果把斜坡上的影子转化为垂直墙面的影子和水平地面的影子, 那么问题就可以转化为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情形了。

解:延长AD、BC交于点F, 过点D作DE⊥BF于点E,

由题意得:DE=CD·Sin30°=2m,

总结:当影子落在斜坡上时, 关键是把影子分解为垂直墙面上的影子物体和水平地面的影子, 把问题转化为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情形来求。本题在转化影子位置的时候, 学生容易把△CDF当做等腰三角形来解, 讲解时须归纳“影子问题”的根本就是把影子按不同的位置分成不同的三类, 然后进行三步曲之间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年.

起床三步曲作文 篇13

最近,我在学骑自行车,总体感觉:苦,累,但是不难。

No.1:苦。有一次,我去练习,练了大半天,学到是没学会,却累得我满头大汉,妈妈走过来,递上一块大西瓜,说:“吃吧!”啊,这真是雪中送炭啊!由于我太累,太饿了,十分钟就把着块西瓜搞定了。就把西瓜皮随手一扔。谁知,我骑着自行车自己骑到西瓜皮上去了。讨厌的西瓜皮,让我摔了个“嘴啃泥”“55555555555,好痛那,55555555555。”

No.2:累。一个炎热的Summer的下午,我在烈日下骑自行车,那时的太阳实在太大,天气实在太热,一不小心就会中暑,嘿!还真被我说中了,骑自行车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头很晕,整个人好像要倒下去似的,接下来是眼前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清楚,在迷迷失失地我倒了下去。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已经躺在软绵绵的床上了,原来,我晕倒时被一位大妈看见了,她把我放到她家里的床上。

渠道变革“三步曲” 篇14

而啤酒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渠道就是啤酒厂家的生命线。这是因为啤酒属于笨重的快速消费品,且中、低端产品包装物以塑料箱装为主,包装物的退换给产品物流配送提出了特殊要求。啤酒企业的经销商不但需要充足的资金进行周转,而且还需要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因此,业内常说,啤酒老板赚的是搬运工钱。言下之意,啤酒商家挣的是辛苦钱。

但随着现代啤酒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啤酒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啤酒经销商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销路和利润差价之间的搏斗,还需在产品配送和包装物回收上下功夫,稍不小心,生意就白干了。因此,渠道对啤酒厂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A企业是Y地区的区域性地产啤酒企业,自然明白渠道对自己的意义,也深知渠道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益与发展。但A企业作为老式国有小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些力不从心,更多时候,市场运转是靠经销商的能力和力量完成的。

在审时度势之后,A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决定在生产基地200公里范围内,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渠道网络改造运动。将产品的分销渠道、储存设施和运输工具等方面的混乱、弱势局面来个大逆转。而渠道变革的工作重点,则集中在渠道分销模式的改造上。

渠道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厂家的产品与消费者紧密联系起来,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形式送给适当的人。

在目前敌强我弱的阶段,A企业决定采取跟随型策略。

第一步,针对竞品继续完善其强势的品牌代理和区域分销模式,

A企业在区域内市场采取渠道扁平、网络下沉的通路模式。其渠道改革的目的就是把渠道网络的力量最大化,为企业的发展争取时间和空间,即采取密集分销的宽渠道策略。

密集分销不等同深度分销,也不等同深度营销。而A企业的渠道扁平、网络下沉,作为市场细分及通路变革的一种方式,其核心在于企业对产品销售加强分销面的扩张,让更多销售点出售自己的产品。

密集分销保证了A企业产品在一定的区域市场上,依靠经销商的力量,达到最大的铺货率和最有效的销售。A企业在渠道网络改造的当年,也取得销量翻番的业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竞争态势的变化,A企业渠道扁平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A企业变革渠道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渠道网络的改造,缩短产品到达最终消费者的距离,同时更好地掌控终端。

改革前的渠道模式:厂家――总经销―― 一级经销商――二级分销商――终端场所。

改革后的模式,不设置区域总经销,直接把原一、二级分销商中优秀的客户发展成为公司的一级合同客户,由这些新成长起来的厂家合作伙伴,直接把产品送到散落在各地的面对消费者的终端场所中。

经过几个月对商家的筛选后,A公司在Y区域内市场建立起了庞大的经销商队伍。

追逐利润是商家的天性,他们在疯狂地争夺地盘,抢夺终端资源之时,杀价窜货也就成了家常便饭。由于这些新成长的一级商势力和能力都还需要时间培养,而公司希望得到的重要的终端资源,却一直没有商家涉足。但此时,竞争对手的商家却以其强势老到,仍处于该领域的绝对优势。

上一篇:童年趣事周记优秀下一篇:管理会计学总复习